欢迎访问爱发表,线上期刊服务咨询

大数据审计论文8篇

时间:2023-03-24 15:11:41

绪论:在寻找写作灵感吗?爱发表网为您精选了8篇大数据审计论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迪您的思维,激发您的创作热情,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大数据审计论文

篇1

>> 大数据时代科学数据元数据的开放与共享 大数据时代财务共享服务模式的审计研究 大数据时代的财务共享问题研究 大数据时代 网络科学的挑战 大数据时代高职院校教学资源共享服务模式研究 大数据时代精准营销模式研究 大数据时代的“5W”模式研究 基于大数据时代的金融统计模式创新研究 大数据时代的商业模式创新研究 大数据时代高校教学模式的改革研究 大数据时代基于财务共享模式的电子会计档案管理 大数据时代基于财务共享服务模式的费用预算管理 大数据时代基于财务共享服务模式的IT审计 科学大数据共享研究:基于国际科学数据服务平台 大数据的时代 大数据时代档案信息资源共享平台性能优化的研究 数据新闻:大数据时代的新闻新模式 大数据时代下的数据新闻研究 大数据教学资源共享系统的研究 基于大数据的知识共享方法研究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l.

[ 2 ] 江洪,钟永恒.国际科学数据共享研究[J].现代情报,2008(11):56-58.

[ 3 ] 黄鼎城,郭增艳.科学数据共享管理研究[M]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2002:36.

[ 4 ] 黄鼎城,郭增艳.科学数据共享管理研究[M]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2002:130-140.

[ 5 ] 欧盟委员会副主席Neelie Kroes:希望每个欧洲人都

参与数字化[EB/OL].[2013-10-11].http://.cn/5f00653e83b753d652a86001/20125e74/46708/6b2776df59d454584f1a526f4e3b5e2dneelie-kroes-5e0c671b6bcf4e2a6b276d324eba90fd53c24e0e-65705b575316.

[ 6 ] 刘润达,赵辉,李大玲. 科学数据共享平台之数据联盟模式初探[J].中国基础科学,2010(6):27-32.

[ 7 ] 地震科学数据共享管理办法[EB/OL].[2013-10-11].http:///policy/gxbf.htm.

[ 8 ] 浙江建成全国首家省级地理空间数据平台[EB/OL].[2013-10-11].http://.cn/html/2013-02/22/content_21927.htm.

左建安 南京大学信息管理系2011级硕士研究生。江苏南京, 210093。

篇2

关键词:大数据;企业并购审计;审计风险

并购创造价值,然而在并购后期企业如何将并购效益达到最佳,即如何更为有效地进行并购整合一直是并购研究的一个主要方向。同时,互联网飞速发展,大数据已悄然而至,随之而来的必然会是以大数据为依托的又一波并购浪潮。因此,研究大数据对企业并购审计活动及其风险的影响极具现实意义。

一、企业并购审计与大数据

1.企业并购。企业并购,一般指企业兼并和收购(M&A),是以目标企业控制权为标的进行交易,实现迅速规模扩张、增强竞争力的扩张型商业活动。随着我国改革开放步伐不断加快,“引进来”和“走出去”协同发展,现如今,互联网的迅速发展为中国企业创新带来了极大的动力与无限的可能,以阿里巴巴、腾讯、百度为代表的互联网企业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在我国掀起又一波并购浪潮。2.并购审计。并购审计属专项审计,即注册会计师在并购双方拟定并购计划并签订并购协议之后,为达到提高并购效率,降低并购风险,而提供的包括财务报告审计等专业服务的审计活动。由于并购审计不仅包含一般财务审计的目标,有的甚至关系到企业未来的发展,因此并购审计的目标更为复杂,内容更为丰富。3.大数据。随着云计算技术的快速普及,电子信息、互联网及移动互联网的广泛运用,数据已成为新时期的基础生活资料与市场要素。大数据具有海量化、多样化、价值高、密度低和快速化等特点,更精确地分析企业所处的行业地位、市场占有率等,使企业管理者进行管理决策更有洞察发现力及远见。

二、大数据对企业并购审计风险的影响

根据并购审计的特点以及大数据对于并购审计的影响,大数据下并购审计的风险包括四大内容:首先是大数据对企业并购审计环境的影响,其次是大数据对企业并购审计目标的影响,再次是大数据对企业并购审计内容的影响,最后是大数据对企业并购审计技术的影响。1.大数据对企业并购审计环境的影响。大数据背景下,企业的方方面都会受其影响,就企业并购活动来说,在并购准备阶段,大数据对于并购审计的影响则主要体现在企业并购环境上,例如通常来说复杂的市场环境和不断随市场变化的产品生命周期。大数据的发展对于外部环境的把握提供了极大的帮助。例如市场环境的变化可以通过对大数据的发掘分析,不仅大大提高了市场变化信息的及时性,审计过程中可通过市场大数据下行业中权威预测与评论等信息获取更具准确性的参考,同时降低审计风险。而并购企业的内部环境,如公司的管理水平、企业文化的影响程度,企业监督制度及内部控制的执行情况等内容的审计也会加大并购审计的风险。大数据时代,企业往往会建立内部的数据平台以提高生产与管理效率,在进行企业并购审计时,这些内部的大数据平台对于审计人员准确把握主并企业与目标企业的生产会计信息,充分运用职业判断降低并购审计风险起到重要的作用。2.大数据对企业并购审计目标的影响。企业并购的一大目标便是产生协同效应,然而是否能产生确是未知数,这也是并购审计风险的重要影响因素之一。企业并购并不仅是并购双方有形资产的整合重组,更重要的应是优势互补,将无形的文化与资产进行有效整合,以期企业的更大发展。因此在挑选目标企业时,大数据便能显示出其魅力。数据是一面很好的镜子,审计人员通过对主并企业和目标企业运营情况、发展特点、行业处境等影响企业并购协同效应因素的科学对比分析,寻求业务可持续发展的动力,使企业并购协同效应最大化,挖掘出并购后可达到的最大价值。3.大数据对企业并购审计内容的影响。企业并购审计的内容中,对于对方企业的评估审计关系到目标企业价值,对审计风险影响较大,因此并购审计中评估审计的内容至关重要。对目标企业的评估内容比较广,比如,需要认真分析企业财务运营状况、目标企业竞争力的强弱等;企业并购后联合风险也是并购活动中不可忽视的重要内容,其中发展战略是主并方选择并购对象和类型的基础,关系到未来企业运营状况。而大数据对于趋势与发展分析,特别是用有形数字所表现的信息分析具有不可替代的优势。4.大数据对企业并购审计技术的影响。审计技术的影响因素多指审计人员的专业素养和最新技术应用。大数据对于二者的影响颇为明显,即在信息与数据的选择中,审计人员普遍运用抽样技术,然而数据如何选取,选取之后如何解读却因人而异。但是大数据时代的来临,数据与信息获取更方便、更全面,甚至可以基于全样数据运用大数据技术进行审计分析,减少了审计抽样的风险,从而对于这一问题提供更好解决的可能。同时信息不对称问题造成很多并购活动的失败。大数据时代以其及时性与数据充分性著称,因此,在大数据日益发展的情况下,信息不对称对于并购审计风险的潜在影响不断降低。

三、大数据背景下企业并购审计风险的控制

上述风险的防范重点主要集中在提升数据处理技术、提高审计人员素质、完善政策法律环境等方面。1.注重数据安全,提升数据处理技术是核心。首先,可以根据数据性质和审计需求设置权限等级,严格控制数据访问权限,减少数据外泄的可能性。其次,大数据时代面对海量数据处理,对数据的获取与处理不仅需要Excel或审计软件,还要借助数据挖掘技术缩小数据量,然后再对数据进行分析,从而提高并购审计工作的效率,降低并购审计的风险。2.提高审计人员综合素质是关键。并购审计中审计人员的职业判断举足轻重,审计人员必须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灵活地运用审计方法、审计工具,组合式地解决问题、应对变化。一方面要加强现有审计人员知识结构调整,另一方面要与信息技术等领域的专业人士通力合作凸显团队力量。3.完善并购法律制度环境是保障。大数据在并购审计中发挥更好的作用离不开完善的法律与制度环境。因此,进一步完善与企业并购相关法律法规,形成合理专业的业务规范是大势所趋。同时,在制定相关的会计准则时,既要借鉴国际会计领域的先进成果,也要兼顾我国国情,适合我国境内各类型的企业并购,特别是新兴的互联网企业并购。

参考文献:

[1]我国企业并购现状与成功条件的分析和思考[D].何丽.硕士论文,2010.

[2]企业并购专项审计和财务评价.[J].卢树华.现代商业,2009.5.

[3]企业并购审计风险及其防范.[J].熊梦云、彭卉.财会月刊,2013.8.

[4]企业并购审计风险及其防范措施.[J].何娅萍.时代金融,2013.7.

篇3

 

本文在对大数据的内涵及特征、会计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演变、大数据对会计学专业人才培养提出的挑战三个方面论述的基础上提出面向大数据的会计审计专业人才的创新培养模式。

 

一、大数据的内涵及特征

 

1.大数据的内涵。目前,对于大数据的定义没有统一定论,通常认为大数据是指以多元形式存在的、数量庞大且内容复杂的、需要专门的软件与分析工具进行搜集、整理、发掘及分析的那些自许多来源汇集而来的庞大数据组。可以从三个层面解释大数据:第一层面是理论,理论是认知的必经途径,也是被广泛认同和传播的基线;第二层面是技术,技术是大数据价值体现的手段和前进的基石;第三层面是实践,实践是大数据的最终价值体现。

 

2.大数据的特征。①Volume(数据体量巨大)。据“产业信息网”相关统计,截止到2012年底,人类已生产200PB(1PB=210TB)印刷材料的数据量,历史上全人类说过的所有的话大约是5EB(1EB=210PB)的数据量。而当前,典型个人计算机硬盘的容量为TB量级,但一些大企业的数据量已经接近EB量级,如此海量的数据对我们正确识别真实数据的能力提出了巨大的挑战。②Variety(数据类型繁多)。相对于以往便于存储的以文本为主的结构化数据,非结构化数据越来越多,如图片、视频等多类型的数据对我们的处理及分析数据的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

 

③Value(价值密度低)。价值密度的高低与数据总量的大小成反比。以视频为例,连续不间断监控过程中,可能有用的数据仅仅有一两秒。如何通过强大的算法更迅速地对数据的价值进行“萃取”成为当今大数据背景下亟待攻克的难题。④Velocity(处理速度快)。这是大数据区分于传统数据挖掘的最显著特征。根据IDC的“数字宇宙”的报告显示,全球数据预计到2020年时使用量将达到35.2ZB。在如此庞大的数据面前,高效处理数据就是企业的生命。

 

二、会计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1.国外会计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①德国的FH模式。德国推行的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模式被称为FH模式。不仅注重系统的科学知识的讲授,更加注重实际应用能力的培养。尤其重视学生实践能力的考核,将学生的培养与企业实际紧密结合。②英国“三明治”模式。英国的应用型人才培养采用了实践与学习相交错的“三明治”模式,即实践环节与学习环节交替进行,课程设置与招生充分结合市场。③美国“生计教育”模式。20世纪70年代的石油危机爆发后,为解决毕业生的就业问题,美国推出了“生计教育”模式。该模式下,学生在学校不仅接受教育,而且接受技能的培训。教学方式方法灵活、校企合作、政府支持为这一模式的主要特点。

 

2.国内会计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①精英教育。我国长期推行的是精英教育,尽管精英教育饱受诟病,但就会计人才的培养来看,精英教育并非一无是处。精英教育使得学生可以获得足够的教育资源。教师可以和学生在课堂上进行充分的互动沟通,帮助学生培养批判的精神和能力。此外,精英教育模式下遴选出的精英通常不仅在校期间学习刻苦,在进入工作岗位后也后劲十足,发展潜力巨大,能够将在学校培养出的良好习惯和能力运用到工作实际中。

 

②大众教育。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我国的会计教育由精英型教育转向了大众化教育。这一转变给我国的会计教育带来了一些问题,表现在会计教育的发展严重滞后于会计职业界的实际,会计人才培养不能满足市场的需求,供求出现结构性矛盾。培养目标侧重于技术的培养,而忽视了通用能力的训练;课程过分强调会计的规则性,抑制了职业判断;教学方法上,倾向于灌输式的教育,而缺乏必要的实践操作。

 

三、大数据对会计学专业人才培养提出的挑战

 

1.培养重点不明确、培养目标不清晰。我国高校会计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重点主要以理论和科研教学为主,大多课程的安排也充斥着浓浓的文学色彩,如会计学原理、审计理论等。同时,我国大多高校会计学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并不清晰,单一的追求学生理论知识的掌握,使得学生的实践及应用能力欠缺。这两者与当今市场对会计学专业人才的需求不对接,与当今社会职业界对会计学专业人才的要求相差较远。

 

2.课程设置不合理,导致无法灵活应对大数据。会计学作为一级学科,与经济学、数学、统计学等学科的交叉增添了会计学课程设置的多样及多元化。但我国会计学课程设置的本身就存在着很多问题。如过分注重理论研究,不能更好地体现会计学的实用性;课程设置的层次性不鲜明;专业课程前瞻性不够,与社会的热点及最新发展衔接脱钩;实践环节设置的相对欠缺,导致对大数据处理的应用能力受限。

 

3.考核制度没有得到严格执行。在我国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中,会计学等各学科的结课考核方式以考试为主、结业考试以论文形式为主。因教学中研究氛围的不浓,经费支撑的不足,以及部分学生为就业等现实因素的影响造成其投放在论文上的精力不够,这都使得考核制度对会计学专业人才的培养质量的保障作用在一定程度上受到削弱,也使考核结果及论文质量受到严重影响。

 

4.开源课程等新型教育方式及新媒体模式对传统会计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冲击。当今,互联网上充斥着海量的教学资源,除了各类精品课程、教学视频外,开源课程充分利用在线视频进行远程教学,为任何有意者提供学习的平台,突破了地域和时间的限制。微博等新媒体模式与移动互联网相结合,打破了教学的界限,将课堂讨论延伸到网络。吉姆.格雷指出,科学研究的方法除了基于实验、基于数学理论和基于计算模拟的三种范式外,基于数据探索的第四范式正在形成。

 

四、面向大数据创新会计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1.课程设置。面向大数据,创新型会计学专业人才培养中应开设数据分析、搜索引擎系统应用、信息检索、信息处理等这些与数据的大量获得紧密联系的课程,增强学生接触数据与获得数据的可能。高校应加强对会计学相关数据库的建设以及完善图书馆信息系统,通过这样的方式对数据进行归集、整理、分类,不仅可以提高对数据的大量获取性,统一数据口径,而且有助于在数据高速产生的状态下数据的高效提取性,为后面数据的分析提供帮助。

 

大数据的多样性特征使得我们接触到的数据的形式各式各样,相应在创新型会计学专业人才培养中课程设置也会多种多样,为大数据环境下培养复合型专业人才奠定扎实基础,可以设置专业核心课程。由于大数据的数据量虽大但价值量小的特征,因此在课程设置上应开设信息检索、数据挖掘与数据仓库等检测、分析数据价值的课程,并通过采用案例教学法、课堂模拟法、角色扮法、体验式教学法等方法,引导学生将提取出的、有价值的数据应用于中,培养学生运用数据高效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师资建设。创新型会计学专业人才培养中,师资力量是支撑学生正确获得有用及真实数据的基础。高校在会计学专业人才培养中应加大对大数据教学及运用的教师培养及经费支出的同时,组建“在线教育、实体操作与校企合作”三位一体的平台,完善具有大数据特色的师资建设。高校建设中应加强对教师大数据知识与应用的培训,与企业合作获取高效大数据平台建设及培训经费的同时,加强教师接触第一手数据的可获取性,提升教师对数据的接受性及运用能力,改变以往教学存在的偏理论、缺乏数据感的问题。另外,高校应积极引进国外先进人才,同时选派青年教师去国外高校访学、进修。

 

高校实行创新型会计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下,应举办会计学相关教师与其他学科教师的交叉学习与培训,为实现会计学专业人才的跨专业联合培养打下基础。另外,通过建立产学研联合实验基地等项目,为教师更好的理解大数据、掌握先进方法、接触前沿性知识、运用研究成果以及未来的创新发展创造良好的平台。

 

3.个性化学习。创新型会计学专业人才培养中,无论课内及课外,高校教师都应该引导学生去获取更多的数据,以作为课程教学、讨论的有力支撑,做到尽可能的用数据说话。高校在寒暑期开设的相关专业模拟实习,如会计核算模拟实验、会计岗位沙盘模拟实验等,可以为学生更切身的接触数据提供便利,通过实践的反馈和思考,也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大数据高速的特征加上现代开源课程等新型教育方式及新媒体模式等在线资源的冲击,使得学生接触数据的方式多样。根据学生自主选择接触数据,然后相互交流。这增加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可以激发学生的创造性。

 

大数据的多样化特征下,高校应为学生提供相关专业学习的辅修课程,开通学生与其他学科专业教师的沟通渠道,举办“跨学科联合培养、培养复合型专业人才”的实践大赛数据分析大赛、基于大数据的数学建模大赛等。高校应为学生提供实验室、计算机机房、计算机操作系统等软硬件条件,开放式的引导学生自主参与产学研实验基地、多校联合培养项目以及国家政策引导下的大数据开发项目研究之中,为“跨学科联合培养、培养复合型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提供实践平台和发展空间。

篇4

【关键词】 大数据;企业;环境信息披露;路径

一、引言

2016年4月17日,中央电视台的一则报道震惊全国,上市公司诺普信控制的常隆化工厂的土地污染导致江苏常州外国语学校近500名学生出现身体异常。而该公司于2014年曾被诉讼并支付环境整治费。

紫金矿业等上市公司的环境污染事故仍记忆犹新,新的环境污染事故仍然层出不穷。根据环境部的统计数据显示,2003年至今,我国上市公司环境事故的发生次数呈现上升态势,其中空气污染和水污染是最严峻的领域。

2016年2月,北京公众环境研究中心公布的数据显示,我国包括中国铝业等央企在内的141家上市公司在2015年超标排放污染物,尤其是化工行业的企业数量最多。而这141家公司中只有28家公司对此进行了信息披露。而根据我国相关法律法规、政策制度,上市公司应公布包括污染物排放、资源消耗、环境管理等环境信息。

二、中国目前的企业环境信息披露制度

2015年1月1日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第55条规定,重点排污单位应当如实向社会公众披露主要污染物名称、排放量、排放浓度和总量、超标排放、污染防治设施的建设和运行情况,接受社会监督。第62条违反本法规定,未公开重点排污单位或者未如实披露环境信息的,由县级以上地方政府环境保护部门责令公开,并予以公告。

而2007年的《环境信息公开办法》和2008年《关于加强上市公司环境保护监督管理工作的指导意见》都要求企业及时、准确的公开其环境信息。2014年修订的《公开发行证券的公司信息披露内容与格式准则第2号》鼓励企业积极主动披露履行环境责任,包括公司在污染防治和控制、加强生态保护中采取的措施;属于国家环境保护部门规定的重污染行业上市公司及其子公司,应按照有关规定,披露其在报告期内的重大环境问题和环境信息整改。根据证监会的规定,新股发行审计注重对环境问题的审计,包括:在招股说明书中详细披露发行人的生产管理和投资项目符合国家环保要求,拟上市公司最近3年的环境保护投资相关费用,实际运行的环保设施和环境保护支出;生产环境是否符合国家相关环境规定,是否曾发生环境事故,治理污染设施的运行是否有效,对环境保护设施的养护和日常的污染治理是否符合相关技术规范;当拟上市公司发生环境事故或因环境问题受到处罚,是否详细披露了有关情况,其保荐机构和发行律师是否就此事件构成重大违规问题发表意见。

现行的企业环境信息披露法律法规政策规定有效的推动了我国企业,尤其是重污染上市公司的环境信息披露。对中国A股上市公司中的重污染行业企业所披露的环境信息进行分析发现,根据法律法规及相关政策规定,重污染上市公司大部分披露其环境信息,但环境信息披露中的定性描述,即文字描述较多,而定量描述偏少;主要披露的内容是环境管理和环境治理信息;对环境方面的负面信息,重污染行业上市公司均倾向于不予以披露,即存在报喜不报忧的现象;不同行业披露的环境信息的侧重点有所不同。

从上述分析可以看出,虽然我国企业环境信息披露法律法规政策规定的不断完善有利于企业环境信息披露,但环境信息披露的数量,尤其是信息披露的质量仍然距离公众期待有着较大的距离,有待进一步完善。

三、运用大数据优化企业环境信息披露的路径选择

在大数据时代,全球对数据挖掘技术越来越重视,由于数据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充分利用大数据时代的优势完善我国企业环境信息披露的相关制度规范成为可行的选择。在数据“多维”时代,充分利用大数据对企业的环境信息进行披露具有以下优势:第一,可靠性。以往企业披露的环境责任信息往往突出其一定时间内的某些活动,缺乏对企业生产和管理中环境责任信息的持续性描述,这导致企业环境责任信息的不连续性,而在大数据环境中可以对所有相关的数据进行整体分析,得出一个完整的信息组,更好的反应环境信息的真实性。第二,多样性。传统的环境责任信息披露中,由于数据的可能缺失,监管部门和社会公众很难对企业的环境责任活动进行识别和衡量,而在大数据时代,信息的载体和方式是多样的,可以以各种形式反映信息,有助于提供完整的企业环境责任信息内容。第三,可追溯性。在反映企业环境责任信息的路径上,由于缺乏控制机制,难以实现信息的跟踪,而在大数据时代,数据可以被记录在不同的维度,不同维度的数据之间的分析为企业环境信息提供了可追溯性。具体运用大数据优化企业环境信息披露的路径如下:

1、在借鉴国外经验的基础上运用大数据完善我国企业环境信息披露的法律体系

在运用大数据分析的基础上,借鉴国外先进经验进一步完善企业环境信息披露的法律法规。充分整合现行国内环境保护部门、国资委、财政部、审计署、证监会、证交所等各部门的数据进行数据挖掘,厘清我国环境信息披露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结合中国具体国情,在借鉴欧美发达国家相关法律规范的基础上,在现行《环境保护法》规定的框架下,进一步规范企业环境信息披露,清晰界定企业环境信息应公开的内容,对企业环境信息公开的主体、环境信息披露义务的主体进行明确规定。建议由环境保护部门牵头,联合国资委、财政部、审计署、证监会、证交所等相关部门,对企业环境信息报告的具体实施标准或具体实施准则进行拟定,明晰界定企业环境责任报告要素及其内涵、企业环境信息报告的设计体例等,建议企业环境信息披露中应尽量使用定量性信息披露,提高企业环境信息的可靠性、可比性和利益相关者对企业环境信息的可理解性,提高企业编制环境信息报告的可操作性。

需要注意的是,在进一步完善我国企业环境信息披露的法律体系时,需要进一步强化企业环境责任信息披露制度的监督和处罚机制。以2015年的上市公司鲁抗医药因环境问题受到处罚为例,其将含有抗生素的废水排到主要河流中的行为极大的危害了公众健康,进一步恶化了我国的抗生素滥用问题,但该企业仅仅被环保部门处罚了5万元,基本未能起到惩戒作用。在以经济建设为纲的时代,企业环境信息披露及相关处罚受到忽视,但在完善国家治理体系,建设可持续发展社会的今天,借鉴国外发达国家的企业环境信息披露及处罚措施,完善诉讼体制,进一步发挥包括政府部门和非政府组织在内的监督作用,大幅强化处罚和惩戒力度是完善企业环境信息披露的必然路径选择。

2、在完善中国企业的环境技术标准基础上,建立数据集成和共享机制

环境保护部门应会同有关部门,参照西方发达国家和国际组织的环境技术标准,开发统一规范的环境信息技术标准和规范,对环境信息质量标准、监管环境信息要素及其识别与测量、环境信息呈现、标准定量分析技术的所需资源和污染的度量进行规范。制定大气、水、土壤、污染源、噪声等统一的监测标准,同时建设全国统一的环境监测信息数据平台,由环境保护部门根据环境保护法规定环境质量和其他企业环境信息,以满足公众的环境权益。

3、进一步建立和完善企业环境信息披露的数据分析系统

中国已建立了超过两千个环境监测站,监测人员近6万人。我国所有省级监测站都配备了高水平的水质分析设备能力,所有城市监测站均具备进行空气、水、噪音等环境质量的监测能力。但环境监测的信息感知系统和数据集成分析系统仍有待建设,才能充分发挥大数据的作用,有针对性的进一步完善我国的企业环境信息披露工作:首先,通过网络化、智能化、云计算等技术,构建环境监测信息感知系统,以实现各类监控设备的信息融合和共享,更有利于对未履行披露环境信息责任企业的精确惩戒;其次,环保部门应充分利用数据挖掘技术,开发有利于环境保护的环境质量分析产品,通过推动环保服务工作,使社会公众和环保组织等非盈利组织更方便的获取环境信息,了解环境动态、趋势和风险,从而更有利于发动社会力量,进一步推进企业履行其环境信息披露义务。

【参考文献】

[1] 赵萱.企业环境责任信息披露制度绩效及其影响因素实证研究[D].西南大学2015年博士论文.

[2] 李丹丹.加强引导上市公司环境责任信息披露[N].上海证券报,2015-08-01.

[3] 李军,童克难.改革创新是环保事业发展的不竭动力[N].中国环境报,2015-06-22.

篇5

一、会计信息化的改革与发展分析

(一)可拓展商业语言

目前,在对会计信息化可拓展商业语言研发中,研发人员探讨的主要内容是相关技术的开发、商业语言内容与类别的采纳以及可拓展商业语言对会计信息化业务造成的影响。在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践后,我们已经可以初步认识到可拓展商业语言在技术层面的突出表现,但是距离建立完善的技术体系还有一段路需要走。例如,目前的可拓展商业语言分类标准还无法完成准确表达语意的要求。因此,在可拓展商业语言的研发中,需要重视精确语言机制的构建工作,通过完成?τ诨峒葡喙?a href="lunwendata.com/thesis/List_127.html" title="应用论文" target="_blank">应用中语意的统一解释来完成可拓展商业语言的形式?。此外,在目前的可拓展商业语言研究中,主要的发展方向是通过本体与部分论的方法来实践语言的形式化。

(二)云平台构建

云平台的构建中,云会计是一种重要的表现形式,这是会计信息化的一种重要应用形式,也是企业管理中会计信息化的一个重要发展方向。云会计是指基于互联网的使用,将企业经营管理活动中的会计核算、管理以及决策功能整合于会计信息系统的一项综合互联网信息管理技术以及会计处理方法、理念的现代化管理手段,云平台的计算是云会计的基本内核。此外,云平台的构建还体现在企业财务信息资源的共享中。随着互联网技术以及互联网理念的运用,企业与企业之间、企业与公众之间的联系越来越紧密,因此,企业信息化管理中云平台构建会计信息化的研究越来越重要,企业财务信息共享的重要性越来越突出。但目前,关于企业财务信息化的资源共享的研究还只是停留在云平台应用的优势方面,对于信息共享的规则以及具体实践还没有一个明确的标准。

(三)IT 审计实施框架

云计算可以说是互联网时代的创举,可以为企业、会计审计以及政府经济政策的制定等与大数据相关的决策提供强大而有效的技术支持,但是受到云计算平台的影响,相关数据的有效性及安全性也无法得到保障,会计审计在使用这些数据时可能会存在一定的风险性。充分发挥云计算在IT审计中的优势,确保云会计的效果也是目前业内研究的重点。云平台与传统的会计服务软件存在显著的差异,以云计算为基础的IT审计不能照搬传统会计服务软件的框架,需要根据云计算的特点和IT审计的特殊性,构建全新的IT审计实施框架。必须要认识到基于云平台的会计审计的发展,应对传统的会计审计测试方法进行改进,从而降低IT审计的风险性,对AIS内部合理性进行严格的控制。会计云服务对于计算机信息技术的要求比较特殊,在会计IT审计实施框架的构建中,可以借鉴COBIT标准,密切关注流程中每一个环节,提高风险控制能力,通过IT审计框架的实施,推动会计云平台的建设和云会计的进一步发展。

二、会计准则变革和财务报告功能拓展

(一)会计准则变革的经济影响

我国于2006年颁布了一系列具体会计准则(CAS),之后具体准则又经过了两次大规模的修订,对经济社会造成的影响也比较显著。会计准则变革对变革的经济后果分析预测包括非预期效益和预期效益两个方面。首先可以从资本经营层面对会计变革的影响进行分析,明确企业投资行为在会计准则变革下作出的应对,对投资行为的影响一般属于非预期的。从经济风险管理控制角度分析非预期效应传导路径后发现,会计准则变革将会对辐射范围内的企业的投资行为产生深刻的影响,而这种针对会计准则变革的应对则是一种非预期效应。除了对投资行为的影响外,会计准则变化还会对企业的资源配置效率产生影响。相关研究表明,企业资源配置效率会受到会计准则变化的影响,资源配置效率的变化属于预期效应,且这种变革对企业的融资效率的影响要显著低于投资效率。

(二)财务报告可比性和功能拓展

“互联网+”的经济环境对于财务报告的功能范围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为了应对全新的社会经济形式,财务报告的功能也进行了拓展。会计准则对于财务报告可比性的影响是传统会计行业财务报告可比性的分析重点,而除会计准则外,其他的因素对财务报告可能造成的影响一般不会进行过多的考虑,这在一定程度上会造成财务报告可比性的偏差。需要注意的是,审计人员工作方式和审计风格的不同也会造成财务报告可比性的差别,不同的会计师事务所就同一会计工作作出的财务报告也会存在较大的区别。大数据时代下,必须要形成统一的财务报告形式和审计风格,因而相关财务监管部门需要对不同的会计师事务所的审计风格进行分析和比较,在此基础之上,结合地区财务状况和经济发展形势制定地方会计规范,对事务所的财务报告审计风格进行约束,提高不同企业、不同审计单位财务报告的可比性,进一步提高会计行业的规范性。FASB对会计财务报告的目标定位为决策有用,在“互联网+”的背景下,财务报告的功能也应当进行合理的拓展。可以将叠加模式作为财务报告期望功能的扩展模式,即在一套传统的基础财务报表之上叠加一张辅助财务报表,对基本财务报表的功能进行补充。

(三)所得税会计准则和计量属性

现阶段,我国所使用的会计准则比较复杂,会计准则资产负债表债务法对企业财务报表内容和汇报间隔进行了规定。企业需要对每个暂时性的年度财务变化状况进行追踪和记录,企业财务人员要严格按照税法和会计准则的要求对账目进行记录,这在无形中提高了企业的运营成本,企业的经济效益会受到影响。一些企业为了提高盈利,避免ST行为,采取了递延所得税的方式,这也说明我国所得税准则还是存在较大的可操纵性的,与此同时,现行的会计准则和各种计量属性实际运用中,相关问题也存在一些自相矛盾的地方。“互联网+”经济背景下,必须要对这种不完善的所得税会计准则进行改革,使其更符合经济发展的要求。为了确保会计准则改革的实效性,在修订会计准则前需要明确各计量属性的定义,对不同的计量属性的所得税会计准则之下的运用方式进行限定,确保计量属性运行的合理性和合规性。基本财务报表的计量属性一般是交易价格,或者是历史成本,现有的价值以及公允价值等都不作为财务报表中独立的计量属性,但是在实际的财务报表应用情况下,计量属性也可以作为交易价格的估价方式而存在。除了基本财务报表之外的其他财务报表的计量属性内容比较多,可以是现行成本、现值以及可变现净值,等等。

三、管理会计的改革与发展

(一)管理会计的系统信息化建设

互联网技术以及互联网理念在我国社会生产经营中的应用范围不断扩大,为了更好地适应时代需要与时代特征,管理会计必须要立足于互联网思维,积极进行信息化的系统建设。在互联网时代,由于信息的频繁交流,在网络环境中往往充?M了各种各样的信息,这些信息有的能够对企业或组织的会计处理提供十分积极的帮助,有的则是一些错误虚假的信息。因此,在“互联网+”时代的管理会计中,需要重视起对有效数据的收集与处理。通过云平台与云计算对有效信息与有效数据进行收集与处理有着十分重要的积极意义。大数据时代,一方面给予了管理会计的发展环境,不断对管理会计的信息化发展提出新要求;另一方面也需要管理会计的相关理念以及会计处理方法能够与信息化的相关理念以及技术实现结合。在企业或组织中,信息化程度越高,那么在管理活动中对于管理会计的要求也就越高,需要企业或组织的管理会计工作能够充分结合信息化。因此,管理会计系统信息化建设是企业现代化管理改革过程中的一项重要内容,企业需要立足信息技术与管理会计的有效结合,来探讨会计信息化系统的建设工作。

(二)管理会计的专业人才

目前,在企业的现代化管理中,存在着重视财务管理人员的队伍建设而忽视了管理会计的队伍建设的情况。这就导致我国企业目前管理会计的人才数量相对较少,而随着管理会计工作要求的不断提高,这一现象已经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了企业的健康持续发展。因此,应当从以下方面来实现管理会计的专业人才的建设工作。首先,应当从教育领域重视起相关专业人才的培养工作,通过在高等教育院校中提高管理会计专业培养应用型人才的要求,不断为社会提供符合实际需要的应用型管理会计专业人才。其次,在注册会计师考试中,应当提高管理会计相关知识的考核比重,以此来提高会计从业人员对于管理会计的重视,这是促进会计从业人员正确认识管理会计重要性的有效手段。最后,在企业或组织当中,应当建立起完善的培训制度,通过对会计从业人员的不断培训来提高其对管理会计的认识与掌握,从而适应企业的发展需要。

(三)管理会计理论体系构建

会计准则的恰当运用可以为企业财务工作成效的提高提供必要的保障。在“互联网+”时代背景下,管理会计想取得突破与发展,必须要对原有的理论体系进行扩充和完善,为会计管理实践工作提供理论指导,推动会计行业的进一步发展。现阶段,我国管理会计理论研究的对象大都是借鉴西方发达国家的理论研究成果,缺乏与我国国情的联系。而目前我国正处于经济转型升级新常态时期,与西方国家的经济结构和企业结构的差异都比较明显,管理会计的工作的重点也不同。因而,在“互联网+”经济背景下必须要加强中国特色管理会计理论研究,建立内容中国化、方法国家化、可操作性的管理会计理论体系。

篇6

关键词:大数据;知识产权;管理;维护

0引言

全球进程加速,科学技术领域发展也随之加快。不少新技术引进的新概念进入群众生活范畴和视野。譬如,“物联网”“C2C”“B2B”“云端处理”“大数据”等。“大数据”(BigData)最早提出时间诞生于1980年,大数据被定义为集成数据库存储、处理、计算等多功能的复杂型结构、存储数据空间庞大的数据集合[1]。大数据出现是基于当前社会、经济发展超前所需能够集成、处理大量数据的原因而研发的。国内意识到必须对大数据旗下的知识产权数据进行维护和管理工作。目前,大数据在国内知识产权领域的具体价值体现包括[2]:(1)知识产权管理机构集成数据协同化、共享化管理,能够多层次整合数据,深化知识产权大数据管理工作的时效性;(2)升级管理机构的管理水平以及统一其执法标准。根据对一系列侵权行为的分析,编制出因地适宜的科学杜绝知识侵权行为的恰当惩罚标准机制;(3)加强了互联网上知识侵权行为的警惕性和防范性。知识产权管理机构;联合视频播放网站、电商平台等互联网企业,开展大数据技术打击知识产权侵权行为的活动,可以树立起侵权行为严厉打击,并对其处罚以警惕后者的侵权行为[3];(4)处理好知识产权权利冲突情况。大数据技术实现知识产权的碎片式和独立式的产权衔接起来,实现信息共享交流的知识产权行业的新模式。如此可以有效降低资源重复率,有效解决知识产权权利冲突的防御能力。

1我国知识产权大数据领域的缺陷和挑战

1.1技术落后造成管理知识产权大数据的能力低下

其一,数据连续不断增加;其二数据的生产、存储、管理、分析等工作活动进行速度非常慢[5]。传统的数据库系统可以存储的数据容量小且数据处理力度弱,导致频出数据整理工作难度大、数据处理速率慢、数据缺失等的诸多问题。为此,国内自主针对这一现象开展研发升级的数据处理工具少之又少,数据分析软件的研发数量和速度远远落后于西方国家。国内匮乏自主研发的大数据化管理技术正是知识产权大数据化缓慢的根本原因。

1.2大数据管理化质量和效率低下造成知识产权权利人权益受损

专利处理和外观设计审查工作进度缓慢,大数据知识产权管理人员从大数据中充分获取知识产权数据的难度大且要逐一剔除无关数据,筛选难度高、数据繁多,要求管理者工作仔细、谨慎[6]。正是基于国内大数据化技术约束下,导致知识产权权利侵权行为难以及时迅速地被管理员审查发现,以及商标审查积压,给申请人带来不便,导致申请人耗费不必要时间和空间,为其造成损失。1.3人工审查强调主观性导致公信力不足国内大数据的知识产权工作管理工作,不能完全善用大数据技术抽出无关信息开展自动化信息分析处理工作时,需要依赖管理员的主观判断开展数据审查工作,此时因个体专业知识影响,导致审查工作结果的公正性受到从业者的质疑或不认同,从而降低了知识产权管理部门的公信力和声誉,进一步诱发个体或企业申请知识产权的意愿下降,从而屡屡发生知识产权行政案件。

2国外知识产权大数据进程中的可借鉴之处

2.1国外大数据开放和共享程度高

欧盟成员国家间达成了大数据资源共享和协同利用,并针对商标申请开展审查机制。以上机制对成员国家的数据共享化、处理化能力要求之高,但是在先进的大数据技术下解决了从庞大数据中根据规律和关联性,简易获得不同国家组织、公民的商标数据,从而高效预防了侵权人和被侵权者就商标侵权行为的案件发生[10]。欧盟成员国家间的知识产权数据的高度开发和高效处理、共享程度都是为欧盟商标申请提供了便利,所以欧盟国家的大数据开放程度和共享化的做法值得国内企业借鉴参考。

2.2发达国家大数据资源利用率高

日本大数据资源利用效率一直是走在世界前端,为此日本政府还推出“信息专利平台”方便对日本的知识产权等专利信息进行整理汇总和管理,用户可以在平台上查询往期日本本土出版的文献信息,除外日本还就中国、韩国两个的信息可以在平台进行检索搜寻,完成电子化商标申请处理机制等等[11]。

2.3发达国家大数据化管理制度以及体系日渐成熟

知识产权大数据化管理工作需要完善科学的体系支持,规范化的管理机制和完备的体系是奠定知识产权数据化管理的基石。在西方发达国家的成熟的产权机制和管理体系下,发达国家各个部门协同运作,完善大数据化下知识产权管理的法律法规,实现有法可依、依法执行的管理工作,为大数据化机制提供创新动力。

3国内知识产权大数据的执行和完善

3.1完善知识产权大数据机制以及体系

第一,大数据时代下,知识产权机构的大数据意识浅薄是知识产权管理工作缺失的重要原因[13]。为此国内知识产权机构应当深入根植大数据意识,并以思想带动行为要求组织内外做到数据参与行动中,形成专项的大数据应用下的知识产权部门,为社会、企业提供安全可靠、统一、双向交互的知识产权应用中心。第二,国内知识产权大数据管理工作是不同部门独立操作管理的,部门和部门间的管理工作缺乏联立,体系内结构散乱,导致无法达成高效统一、协调管理的知识产权大数据化管理机制。关于知识产权大数据管理工作的如何有效分配且部门和部门间工作的联立、知识产权数据资源的整合、统一联立的知识产权大数据管理平台的构建、法律法规的完善等都是当前我国知识产权管理工作所需要改进的各项工作[15]。第三,综合国外大数据体系、管理工作的成功经验、措施,联立国内实情由此提出符合我国实际的知识产权数据制度,务求成为协调国内知识产权数据无缝衔接发达国家经济实体的知识产权大数据机制。

3.2运用新兴技术保护各种的知识产权

(1)参考京东大数据管理评论功能保护专利权国内专业检索有两样包括IPC检索和字段检索。但是单凭这两种检索方式仍然很难实现大数据化信息的全面分析管理,容易出现信息遗漏导致侵权行为。所以参考京东大数据管理评论技术[16],将现有的专利申请说明书和正在申请的专利申请说明书开展词语切割,分析两者关键词相似度和两者关联性,根据关联程度大小向申请人罗列出相似区域,让申请人充分了解专利申请的机会成本。

(2)参考百度、谷歌的图像识别功能对商标、外观设计专利实行辨别判断。谷歌和百度两家企业所利用的图像识别技术推出后广受好评。这类技术基于深度学习中卷积审计网络技术下,通过多项重复计算法找出雷同图片,方便管理员对比两大图片的相似情况,找出相同数据,再根据在先权利判断申请人是否商标侵权或外观设计侵权[17]。图像识别技术从内在数据出发,可以快速甄别商标申请行为,提高商标申请速度和质量,有效预防侵权行为的发生。

(3)参考电影业数字水印技术保护版权数字水印技术利用既定计算方法实现标志性信息融入多媒体作品中。数字水印技术多用在多维动画、多媒体文件。软件等的数字作品中起到版权保护作用。通过鉴定数字水印信息可以判断内容始创者、购买者以及载体是否被恶意修改等内容。在大数据知识产权管理体系下,引入数字水印技术保护产权的信息版权,有助于预防各种产品版权被侵权的行为。

4结语

在大数据环境下,知识产权的大数据管理是必然要求。所以,要求知识产权机构重视大数据化,并意识到知识产权大数据化的重要性,从自身工作做起,应用大数据技术,配套相关知识产权大数据维护、管理体系,促进知识产权创新发展。同时可以借鉴发达国家的知识产权数据化管理的成果,加以利用于国内大数据技术应用中,确保大数据知识产权应用上发挥有效功能和成果。

参考文献

[1]杨述兴,陈啸林.知识产权法律制度会终结吗———对《转换的范式:反思知识产权理论》一文的评论[J].知识产权,2016,(11):3-12.

[2]陈少峰,陈晓燕.基于数字文化产业发展趋势的商业模式构建[J].北京联合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3,(02):64-69.

[3]杨德桥,韩弘力.论文化创意产业知识产权保护体系的构建[J].北京化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02):10-15.

[4]徐建华.对我国高新技术企业知识产权保护的思考[J].山东省农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2,(01):54-55+57.

[5]鞠晔.云计算环境下美国专利引诱侵权判定规则研究[J].知识产权,2014,(02):98-104.

[6]黄勤龙.云计算平台下数据安全与版权保护技术研究[D].北京邮电大学,2014.

[7]牛巍.网络环境下信息共享与著作权保护的利益平衡机制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3.

[8]丁文君.发展中国家的知识产权保护与自主创新[D].武汉大学,2014.

篇7

关键词:互联网金融时代;商业银行;审计风险

自我国2001年加入WTO以来,伴随着金融体制改革,资本市场的持续深化,我国金融体系逐渐步入正轨,建立了多层次、多功能的金融市场体系,实现了主体多元化的发展。而近年来,互联网金融的蓬勃发展成为金融领域最引人瞩目的潮流之一,并深刻影响着传统商业银行的改革与发展方向,商业银行的审计重心随之改变,由此也对商业银行审计风险的防范提出了新的挑战。

一、互联网金融概况

(一)互联网金融的概念。互联网金融有机结合了互联网技术与传统的金融功能,依托大数据和云计算在开放的互联网平台上形成的功能化金融业态及服务体系,具有普惠金融、平台金融、信息金融和碎片金融等相异于传统金融的金融模式。

(二)互联网金融的实质。从融资模式角度看,互联网金融模式区别于传统的金融模式,它是与银行的间接融资和资本市场的直接融资完全不同的一种全新的融资模式,从本质上来讲它仍然是一种直接的融资模式。但是与传统的直接融资模式比较的话,互联网金融具有信息量大、交易成本低、效率高等特点。

(三)互联网金融的发展现状。近年来,我国互联网金融业蓬勃发展,并迅速成长。在2013年之后,各类互联网金融产品在我国大量出现,互联网金融的业务体系也从单一向多元化发展,互联网理财、互联网贷款、互联网保险等诸多互联网金融产品走入人们生活之中。据蚂蚁金服公布的余额宝数据显示,截止2015年底,余额宝的规模增至6207亿元,其规模已经相当于一家国内中型银行的规模。另外,互联网金融综合运营成本低,以小微客户为主要客户群体,并且注重客户体验,对客户的粘性较强,服务范围广,潜在客户群体广阔。蚂蚁金服的数据显示,2015年余额宝用户中,农村地区的用户规模同比2014激增了65%,数量占到整体的15.1%;发达城市新用户中,外来务工人员占比上升至一半以上;90后取代80后,成为互联网理财中坚力量。

互联网金融的异军突起不可谓对传统商业银行的发展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同时也加速了传统商业银行的改革步伐。2015年提出的“互联网+银行”计划,为商业银行在互联网金融这一时代大背景下的变革指明了出路。与此同时,这些改革也使商业银行的审计面临新的挑战。

二、互联网金融时代商业银行审计现状及成因

(一)风险管理的变革带来的审计风险。风险管理作为商业银行的核心竞争力,我国商业银行从安全控制、信息共享、流程管理等方面入手,同时利用互联网大数据技术扩宽了风险管理的数据源,重检并规整了内部IT整体框架,实现了商业银行对风险管理的升级与完善。银行也逐步从传统的追求利润的粗放经营模式,向风险与收益相匹配的精细化管理模式转变。

在对银行执行相关审计业务时,考虑到风险管理对商业银行的特殊意义,要求审计人员要对银行的风险管理状况和模式有整体细致的把握,评价风险管理的有效性。因此,要求审计人员了解并熟练运用风险管理的相关知识和技能,这对注册会计师的专业胜任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挑战。

风险管理与业务经营之间错综复杂的关系,以及各种风险因素之间的相互关联性,给注册会计师识别和评价风险因素带来了困难,使得审计人员在考虑与财务报表的重大错报相关性时难以确定相关的风险因素。这也给评估风险范围和程序造成了较大的影响。

(二)金融产品和服务的创新带来的审计风险。为了应对互联网金融的冲击,直销银行应运而生。《2016中国直销银行市场专题研究报告》显示,截止到2016年3月1日,已有55家商业银行推出直销银行服务,其中81.8%为股份制商业银行及城市商业银行。60%以上的直销银行以货币基金、银行理财及存款产品为主要业务,成为商业银行扩展理财业务的主要渠道。而直销银行多选择移动端及PC端作为推出渠道。

与此同时,“互联网+银行”计划给银行的跨业经营提供了便利。传统的银行业务不再是商业银行的主要业务,越来越多的银行通过新设或者并购的方式形成子公司,涉足证券、保险、基金、融资租赁等其他金融业态。另一方面,也有越来越多的银行成为保险公司、资产管理公司等的子公司。

直销银行等一系列创新产品和服务的监管往往不是很明确,对于相关业务的会计处理缺乏统一标准,相关的信息披露也没有明确要求。这就要求注册会计师在不断深入了解新产品,对其风险和收益做出评价的同时,考虑如何合理运用企业会计准则的原则,对被审银行的会计处理方案进行判断。

而商业银行的跨业经营也使审计工作的组织难度加大,对于那些控股多个金融业态的商业银行,注册会计师不仅要考虑被审单位业务是否符合各个行业的监管要求,而且要考虑是否满足《企业会计准则》规范。这是对注册会计师综合服务能力的巨大挑战,也加大了商业银行的审计风险。

(三)计算机信息系统的运用带来的审计风险。“互联网+银行”的模式促进了商业银行计算机信息系统的改革与升级。为了做好资源挖掘,商业银行充分利用大数据分析,了解客户消费倾向与习惯,预测客户行为,为产品和服务创新提供更加系统化的支持。同时,由于商业银行在互联网金融时代大背景下,推出多种跨业业务,银行不得不同时使用多种不同的业务处理系统。此外,直销银行多采用线上业务办理,打破了传统银行在时间空间上的限制。民生银行的线上客户数据显示,超过80%的客户选择通过移动终端使用民生直销银行,超过40%的客户选择在下午进行投资理财,甚至有3%的客户会在凌晨打理资产。直销银行的产生使银行网点虚拟化,为客户与银行提供了便利。

传统商业银行的有非常清晰的审计线索,因为所有的经济业务都用文字记录,有凭证可查。但是互联网金融时代商业银行的资料全部实现了电子化及会计业务处理的程序化和自动化,传统的审计线索被中断。而多种业务系统的运用,也给注册会计师在不同系统之间的数据接口,选取审计对象和方法审计方法带来了诸多困难。而计算机信息系统如果对一些新业务处理功能欠缺或者运行不稳定,这往往是财务报表存在错报的高风险区域。

三、互联网金融时代商业银行审计风险防范措施

(一)提高注册会计师的专业胜任能力同时聘请专家参与审计工作。通过以上对互联网金融时代商业银行审计业务所面临的风险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商业银行的变革对注册会计师的专业胜任能力提出了新的挑战。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变革要求注册会计师对风险管理要有深入全面的了解,所以,审计人员应加强对风险管理有关知识的学习和研究,熟练掌握风险管理的相关技能。注册会计师也要在工作中对风险管理这方面多做总结,得出经验,才能在识别和评价错报风险时有的放矢。

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过程中涉及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已经超出了注册会计师通常了解和掌握的范畴。在这样的情况下,聘请风险管理专家有助于审计人员对商业银行风险管理进行深入的了解和评价,做出合理的错报估计。另外,聘请专家参与审计工作时也要考虑专家的专业胜任能力和客观性,审计组也要对聘请的专家实行严格管理,专家也应遵守相关审计规范,保持职业操守,保守工作机密。

(二)采用以风险为导向的审计策略。商业银行庞杂的分支机构和繁多的业务品种相较于其他行业而言,为注册会计师带来了较高的审计风险,特别是为了应对互联网金融的冲击,商业银行对金融产品和服务进行不断创新,更是增加了审计的风险。因此,更需要审计人员以风险为导向,有针对性地对高风险领域投入更多的审计资源。注册会计师需要对商业银行行业性的普遍风险以及被审单位的特别风险因素予以特别关注,以便对财务报表的高风险区域进行识别和评估。在审计工作中,注册会计师除了需要关注财务报表发生重大错报风险进行还要考虑合规风险、声誉风险等其他可能造成重大影响的领域。

同时,注册会计师要保证以风险为导向的审计充分贯穿审计过程始终。审计人员要以风险评估为前提,时刻围绕高风险领域开展工作,在开展工作过程中要全程高度保持严谨的职业怀疑态度,并且要根据测试结果不断调险评估结果。在审计完成阶段,注册会计师要对所有审计发现结合审计风险进行判断并得出适当结论,及时就发现重大错报风险领域与管理层进行沟通。

(三)配置专门的信息技术审计团队。计算机信息系统的运用为商业银行的审计增加了新的风险。因此,为了能有效地开展审计工作,注册会计师需要对银行的计算机信息系统进行全面了解,以便更好的规划和获取必要的审计证据。计算机信息系统特有的复杂性和高技术性,使得对其的了解和评价建立在相当的专业知识积累基础上。因此,在商业银行审计团队中,配置专门的计算机信息系统审计人员,以便对银行的计算机信息系统的安全性、可靠性、正确性以及相关内部控制进行分析和评价,配合财务审计团队,为审计程序的实施建立必要的基础和支撑。

四、结语

商业银行在互联网金融时代体现出的新的形态,在对其开展审计业务时,为了规避新的审计风险,注册会计师可以从提高自身专业素养,聘请专家,采用以风险为导向的审计,引入专门的信息技术审计团队等几方面入手,对审计风险加以防范。

参考文献:

[1] 雷智军.互联网金融时代下完善国有商业银行内部审计的思考[J].中国商论,2015,33:82-84.

[2] 中国工商银行江苏省分行课题组,万辉.我国商业银行互联网金融风险管理研究[J].金融纵横,2016,02:15-25.

[3] 陈炜,葛梦瑶.利率市场化背景下直销银行业务创新和发展策略[J].南方金融,2016,06:63-67.

[4] 卢闻齐.互联网金融背景下直销银行发展现状及未来展望[J].财经界(学术版),2016,12:4.

[5] 武鹏,杨向荣,王曙光.商业银行审计风险分析[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0,12:55-57.

[6] 宋首文,代芊,柴若琪.互联网+银行:我国传统商业银行风险管理新变革[J].财经科学,2015,07:10-18.

[7] 邱峰.互联网金融催生新型银行运作模式――直销银行[J].金融会计,2014,03:35-40.

[8] 王滨.互联网金融发展及商业银行应对[J].银行家,2014,04:94-97.

[9] 杨莹.浅析商业银行外部审计风险与防范[J].财经界(学术版),2014,12:253+255.

[10] 安明硕.试论商业银行的审计风险与控制[J].南京财经大学学报,2007,01:71-73.

[11] 冯淑霞,张伟.商业银行审计风险的成因及对策[J].中国管理信息化(会计版),2007,08:87-88.

[12] 倪存新.对商业银行审计专业化管理的若干思考[J].新金融,2008,12:36-39.

[13] 林毅.互联网金融下直销银行发展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5.

[14] 徐盛鑫.审计人员何时利用专家[J].卫生经济研究,1995,04:48.

[15] 陈燕燕.互联网金融时代商业银行外部审计模式探析[J].商业会计,2015,23:56-58.

篇8

关键词:大数据 高校 信息化平台 构建

中图分类号:G648.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6)11(c)-0072-02

改革开放以来,在科学技术快速发展的推动下,互联网、云计算及社交网络等层出不穷,使当前社会发展所接触到的数据朝着多元化的方向发展,且数据的增长速度越来越快,这意味着人们渐渐迈入了大数据时代。随着大数据时代的来临,受到社会及教育部门的广泛关注和研究,且在此种背景下,可促进高校信息化平台的构建工作能够较好地开展,同时还可推动教育改革。而高校作为培养人才的重要场所,做好学校内部信息化平台构建工作显得很有必要。

1 大数据

当代社会经济飞速发展的背景下,社会各界对大数据缺乏一个明确、统一的定义,维基百科笼统的定义成,主要由巨型的数据整合构成,这些巨型的数据已超出人们可在接受的时间内,来收集、储存及处理数据的能力,且数据的增长速度非常快,因此,将其称为大数据。

1.1 大数据时代背景下数据量快速上升

相关研究结果表明,2007年,全球网络系统的储存数据超过350 EB,如果将其换算为GB,则高达3 200亿。在所存储的数据当中,只有少量数据保存在以往的网络媒介上,如报纸、杂志以及书籍等,其他的都是数字数据[1]。

1.2 大数据时代背景下人们思维方式改变

以往的计算机水平非常低,人们只能通过随机选择的方式来研究大量数据,以利用较少的数据,得到更多有用的信息。但该种采集信息的方式所获取的信息,具有很大的局限性,只能从采集的数据中,得到事先所设计好的答案,得到的答案并不是适合在任何情况下使用,很难了解到更多深层次问题。若把计算机网络当作随机抽样对象,则很难找出一个最佳数据抽样标准;若抽样网络比较小,则利用抽样数据研究得出的结果,就很难体现网络系统的结构特性。

2 大数据时代下建设高校信息化平台中出现的问题

现阶段,高校网络服务体系建设过程中,校园办公系统和校园网属于其中非常关键的构成部分,且在网络技术、大数据技术快速发展的环境中,与大数据时展越来越近,这就使得高校内部拥有大数据的可能性逐渐提高,加强对高校信息化平台的构建非常关键,但随着建设工作越来越复杂,在建设中常常会出现很多问题,具体表现在下述方面。

2.1 信息化系统安全系数偏低

各个高校在构建信息化平台的过程中,所收集到的数据信息非常多,主要有机密数据、敏感数据以及隐私数据等,数据属于高校的一项核心资产。在大数据时代,如果数据被随意破坏或是篡改,则会对数据真实性造成非常严重的影响,从而影响数据挖掘结果在信息化平台构建中有无价值,数据一旦泄露,则会直接影响其建设效率[3]。因此,保证高校信息化平台构建过程中,各种数据信息的安全性、可靠性非常关键,这也是信息化平台构建过程中应解决的一大难题,所涉及的内容较多,如网络安全、数据权限管理、用户应用习惯及加密技术等。

2.2 信息化平台建设保障机制较差

大数据背景下,高校在进行信息化建设的过程中,常常会忽视信息化平台的稳定性以及实用性,根据单一的部门业务需求来规划及建设相应的信息化平台,这就常常会使得平台内的信息系统、软件、硬件以及数据库等互相分离,独立地支撑各种信息系统。而且,高校信息化构建因规划不够完全,造成很多顶层的设计、专业人员以及保障措施方面的投入较小,进而影响整个信息化平台建设工作的有序开展。

2.3 信息化平台系统不够集中

在大数据飞速发展的环境下,数据即资产,各高校内部的数据量非常大,由大量数据当中提取数据价值水平的高低可充分反映出各高校内部的信息化平台构建水平的高低。因以往高校对于信息化平台的构建规划并不完善,尽管构建了相关的图书馆管理系统、校园网站、一卡通系统以及教务系统等,但是每一个系统之间的数据比较分散,各个软件、硬件均独立运行,这就导致大量有用的数据难以较快汇集,从而形成单一的数据信息平台。而高校的信息化平台建设要求校园内部和信息化的系统之间实现各种数据信息共享,以便获取较多数据源,从而为高校提供可靠、真实的数据源[2]。

2.4 信息化平台建设数据准确度不够

高校经不同类型的传感器、应用系统以及感应器等数据工具来收集相关的数据,且把所收集的信息变得更加数字化,但是在采集期间,相关人员应保证所收集数据的可靠性、真实性,避免人为篡改数据。而且所收集的大量数据中,可以直接使用且价值高的数据信息相对少,且数据的结构类型较多,应把原先非结构化的数据直接转化成结构化的数据,由于数据的格式转化中会将部分的源数据当中所蕴含的各种信息丢失,从而影响整个数据收集及挖掘结果的准确性,从而削弱整个数据在高校信息化平台构建中起到的重要作用。

3 大数据时代背景下高校信息化平台建设规划

3.1 建设统一数据平台,优化配置资源

由于之前高校内部的管理人员在构建信息化平台的过程中,缺乏一定的信息化意识,对于顶层的设计未进行较好地部署及计划,这就使数据不够规范,各个业务系统在运行期间相互独立,缺乏关联。而在大数据背景下,经构建相应的云技术数据中心,于校园网络的基础之上和物联网互相融合,于全校范围内部署各种类型的数据采集器,如感应器,以快速收集设备、人员、设备、餐饮、交通及学习等方面的信息,实现信息化的系统和原有系统之间互相连通,共享各N数据信息,并将所获取的数据直接导入整个数据中心,从而实现数据化转变,以便为高校构建一个面向老师、学生提供科学管理、在线教学的信息化教学平台。

3.2 合理编排课程,促进平台建设

对于高校而言,改革教育的课程体系属于一个十分重要的环节。但在大数据时代影响下,学生的学习资源非常丰富,教育环境越来越开放,因此,构建高校信息化课程体系,可突破传统的模式,即邀请一些教学经验比较丰富的老师,随意、自由搭配课程,这种方式缺乏明确的教学目标,课程体系的系统性不强,很难提升高校的教学质量与水平。

因此,高校领导应结合学生的学习能力及自身的发展情况,并结合所处环境,收集大量的数据,对其进行科学、合理整理并分析,并对之后的发展情况做一些适宜的预测,以便了解高校学生应学习的内容,进而编订相关的学习课程,促进信息化平台建设工作的有序开展[4]。而且,在大数据环境下,高校在进行课程编订的过程中,可适当融入相应的信息化技术,且将数据分析作为重点,构建相关的数据库,以期能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进度及学习情况,从而适当调整主要课程。

3.3 更新数据系统,确保数据精准

近年来,随着大数据发展越来越迅速,在此种发展环境下,大量数据(机密、敏感及隐私数据等)的安全变更非常关键。信息安全与加密技术、网络安全、权限管理、数据识别技术以及用户认证等方面有直接联系,这就使得高校在构建信息化平台期间,应构建基于大数据的安全信息体系,主要表现为:

第一,构建数据收集设备或是数据软件监管体系,针对所收集的各种软件、设备做相应的标识和身份认证,保证所收集设备或是软件使用的安全性,同时对所收集的设备或是软件内的各项指标做相应的安全测量评估,以保证设备或是软件处于正常的运行状态,从而保证数据源的精准性。

第二,构建校园网使用设备及用户监测体系,做好用户登录认证体系,针对校园网用户或是终端所出现的数据异常情况做实时检测,以免校园网中出现不安全的用户,同时严格监管校园网内部使用情况,进一步健全网络安全管理、应急以及数据的备份等相关制度,以免高校信息化平台构建过程中出现管理制度不够健全的问题[5]。

3.4 合理规划流程,实现数据共享

目前,高校在进行信息化平台构建的过程中,需成立相应的领导小组和信息化部门,以便为信息化构建战略提供相应的保障。首先,主要由领导小组做相应的统计部署、统计规划、顶层设计等,以制定相对应的构建流程,从而为建设提供相应的保障;其次,由信息化部门积极落实各项信息化平台构建方案以及较为详细的步骤;最后,各个部门根据信息化构建方案的要求,规范化地分析及整理各个数据、师生信息以及档案等,以便为获取校园信息化数据及导入提供保障,快速解决各个信息化平台和系统之间的数据共享,从而实现数据信息统一。

4 结语

综上所述,该文从大数据定义及发展特点展开分析,进一步了解基于大数据背景下高校信息化建设工作中存在的缺陷,如信息化平台建设数据准确度不够、信息化平台系统不够集中、信息化系统安全系数偏低、信息化平台系统不够集中等,深入探究大数据视野下构建高校信息化平台的重要举措,主要包括:合理编排课程,促进平台建设、更新数据系统,确保数据精准、建设统一数据平台,优化配置资源等。经对该文进行阐述,重点凸显信息化平台构建在我国高校管理中所表现出的优势,这对于之后进一步推动大数据背景下高校信息化平台构建工作的持续开展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

参考文献

[1] 李欣,陆虹,曹建清,等.基于信息化平台的高校科研项目协同管理模式探析[C]//2013年高校科技管理研究会学术年会论文集.2013.

[2] 杨剑钧.基于免疫系统论的高校内部审计信息化平台的构建[J].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2015,24(31):46,83-84.

[3] 魏培文.云计算在高校就业信息化平台建设中的应用研究[J].数字技术与应用,2015,10(3):74.

推荐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