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3-24 15:11:39
绪论:在寻找写作灵感吗?爱发表网为您精选了8篇普外科护士论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迪您的思维,激发您的创作热情,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关键词:临床护理路径;普外科;健康教育
临床护理路径(clinical nursing pathways,CNP)是指依据每日标准护理计划,为一类特殊患者所设定的住院护理图式。它是一种跨学科的、综合的、深化整体护理的整体医疗护理工作模式[1]。健康教育作为一种治疗手段,已广泛应用于临床,开展有针对性的健康教育,对促进健康,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有重要意义[2]。健康教育作为护理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已在临床广泛运用,但目前我国护理人员的健康教育意识和能力存在较大差别,对健康教育的监督和评价的机制还不健全,这些因素导致健康教育的效果不确定[3]。如何保证健康教育的规范化和效果,是目前急需解决的问题。我科室尝试将临床路径的思想应用于健康教育工作,取得较好的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抽取本院普外科2013年10月进行普通健康教育方式的60例患者为对照组。2014年2月已行健康教育临床护理路径的67例患者为实验组,两组患者年龄在20~65岁,男女不计,均为需手术且行手术治疗。入院时无并发症及其他疾病,两组在年龄、文化程度、性别、居住地、职业等对并发症及满意度无统计学差异。
1.2方法
1.2.1健康教育临床路径标准模式的确定 在充分了解普外科患者的治疗、护理及健康教育需求的基础上,确定普外科患者健康教育临床路径的标准模式,由健康教育参考时间、具体教育时间、参考教育内容、具体教育内容、效果评价和实施者签名等部分组成,见表1。护士依据此模式对患者进行从入院到出院的连续、系统和有针对性的健康教育。
1.2.2健康教育临床路径的实施 患者入院后,由责任护士按照所患疾病的临床护理路径表向患者做详细的介绍,取得患者的理解和配合,在科室统一制定的CNP的基础上,由责任护士根据患者的需求有所侧重的修改并制定该患者的教育路径,以后每日各班次责任护士必须按照当日路径指示的内容,进行宣教。入院时由责任护士或当班护士填写健康教育临床路径标准模式表,包括患者的基础资料如床号、姓名、医疗诊断和入院日期,做好入院宣教,记录并签字。责任护士每天根据患者的情况,针对性地进行健康指导。同时对已教育内容进行效果评价,了解患者是否已经掌握相关知识,如果发现前次教育效果不理想,应重新宣教并记录签字。护士长每天抽查1~2份标准模式表,检查护士健康教育的实施情况。每2w组织一次健康教育讨论会,分析教育效果不佳的原因,寻找对策,学习健康教育方法和技巧,促进健康教育的有效性。 患者出院时,标准模式表统一收存,以备总结和分析,并鼓励患者将本人的健康教育标准模式表复印一份带回家,以指导家中自我护理。
2 结果
分别于2013年10月和2014年2月对当月抽取的手术后出院的患者分别为60例和67例进行并发症发生情况、平均住院日、患者的总费用和满意度问卷的调查。2013年10月60例手术后出院的患者的平均住院日为15.3d、平均总费用为13540元、并发症发生例数为4例、出院时的满意度调查结果为 90.7%。2014年2月67例手术后出院的患者的平均住院日为14d、平均总费用为12280元、并发症发生例数为1例、出院时的满意度调查结果为98%。通过健康教育临床路径的实施,患者的平均住院日减少了1.3d,住院患者的平均费用减少了1260元。健康教育临床路径实施前后满意度和并发症的发生率经统计学分析结果显示有显著性差异,见表2,表3。
3 讨论
3.1 CNP的实施规范普外科临床护理工作 目前临床护理的工作方式是以多病种、多环节、多阶段性的操作,护理记录缺乏系统性、规范性流程,其护理结果无预测性、对比性,被动执行的多,盲目零散的多[3]。CNP的开展正是建立在这种专科专病护理的基础上,把普外科护理的每一天的每一时间段、某一护理内容、标准质量进行服务效率评价,让患者由入院到出院都依此模式接受护理,从每个环节规范了护士行为[4],要求护士必须按照路径的内容进行护理,从而避免了普外科护理工作的繁忙,疏忽了对患者的健康教育指导的任何一项内容。
3.2 CNP的实施提高了业务知识水平,培养了慎独精神 CNP的制定过程是广大医务人员长期积累的临床经验和国内外最新研究成果及进展的有效结合,是优秀教育工具,使护士在短期内掌握医护规范,有助于辨别主要的护理问题,采取正确的护理措施,更好的实施整体护理[5],它严格要求护士按CNP表的内容认真执行,具有高度的责任感和慎独精神。
3.3并发症发生率明显降低 普外科手术患者因为手术切口疼痛,管道等影响,往往会不愿翻身造成压疮、感染、坠积性肺炎、便秘等并发症[6]实验组患者入院后,手术后及时行宣教护理工作尤其重要。我们运用健康教育临床护理路径对普外科患者制定健康教育计划,结果显示: 大大减少了并发症的发生,降低了住院费用。
3.4 CNP的实施树立了医院良好形象,提高了医院的社会效益 CNP在普外科病房的开展,适时的健康教育,稳定了患者的情绪,增强了患者的遵医行为,将患者的身心健康及利益考虑在内,实践了“以患者为中心”的服务宗旨,使医院在患者的心中树立良好的形象,提高了医院的社会效益,从而推动医院的经济效益。临床护理路径和整体护理的结合,对快速发展的专科护理无疑是个补充,同时也会使临床护理工作更有计划性、科学性和实践性,会使专科护理继续往深度和广度发展,按此流程进行既省时省力,又保证护理质量,充分说明了CNP在普外科病房开展健康教育的可行性和延续性。
3.5 CNP的实施提升了护理服务品质,提高了护理质量 护士运用CNP将患者从入院即按照路径的要求有计划、有目的、循序渐进地分期施教进行,详细讲述患者应掌握的健康知识,并每天进行效果评价,护士长定时或随机进行检查,加强管理力度,提高健康教育质量,使健康教育成为一种常规化。使护士知道做什么、怎样做,从而可避免少数护士因年资短、业务水平低、经验不足所造成的低效性宣教,也可避免某些护士采用“填鸭”式方式,将健康教育内容一次性灌输给患者,在改变患者及家属知识结果、态度、及行为上起不到应有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张飞文,甘敏.临床护理路径在骨科手术患者中的应用[J].实用医学杂志,2007:8-14.
[2]董军.临床路径的特点与应用[J].中国医院管理,2003:12-06.
[3]张小明.临床路径是培养护理专家的重要途径[J].护士进修杂志,2002,14(6):431-432.
[4]朱虹.临床路径在专科护理中的应用及展望[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7,23(9):71-72.
[5]钱卫琴.临床护理路径在低年资护士培养中的应用[J].基层医学论坛,2008,12.
[6]杨海新,刘风青.健康教育临床路径在脑卒中排尿异常患者中的应用[J].现代护理,2006,1(12):89-90.
[7]美国联合委员会国际部.美国联合委员会国际部医院评审标准[M].北京:中国和谐国际医科大学出版社,2003:3-9.
上午好!
首先感谢医院再次给予我参与竞聘的机会 ,我想说面对这次机遇与挑战,我对自己充满信心,同是,我更对我们医院的未来充满信心。
我叫刘x,本科学历,主管护师。1991年7月于南昌市卫生学校毕业后分配到我院,曾在神经内科、儿科、门诊轮转过一年,自1992年就一直在普外科从事临床护理工作。至今在外科已工作近20年了。XX年晋升为主管护师,XX年1月南昌大学护理学本科毕业证,同时获取学士学位,XX年通过竞聘走上护士长岗位,担任普外一科护士长。
20余年的工作经历,使我养成了执着不变的工作热情的兢兢业业的工作态度;3年多在护士长岗位锻炼,让我在护理管理岗位不断成熟。我谨记护士长职责并认真履行,时刻以爱岗敬业的精神和高度的工作热情感染着科室的护士姐妹,在科主任的支持下,带领科室护士积极投身于“三甲”复审、医疗质量万里行检查、临床路径及 “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工作中,园满地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我科成为外科系统为首个优质护理服务示范病房。我率先打破传统的排班模式进行apn排班,减少了交接班次数,实现了护士新老搭配双班制值班,保障了护理安全;为了进一步夯实基础护理工作,我带领护士们下到病房为生活不能自理的病人洗手脸、喂水饭等,真正做到了让病人及家属满意、护士满意、医生满意,科室被推荐为全省优质护理服务先进病房,责任组长李丽玲被推荐为全省优质护理服务先进个人。
在担任护士长期间,我还积极探索护理质量科学的管理,建立了科室护士长—责任护士—护士三级质控,做到了人人参与管理,责任到人,以过细、过精、过实、过严的严谨态度抓好护理安全及全过程质量,严格执行交接班制度和高危病人报告制度,按等级护理要求巡视病房及观察病情,切实做好护理安全管理工作,以减少医疗纠纷和医疗事故隐患,保障病人就医安全。
在工作中我不断地思考、总结。近三年撰写论文3篇:《择期手术病人由责任护士陪送的心理调查与分析》、《护理安全标识在护理安全管理中的应用》、《在优质护理服务试点病房试行apn排班模式的体会》,均在省级刊物上得以发表;
为了规范管理病房一次性耗材,控制消耗,减少浪费,提高耗材的利用率,直接降低单位运行成本,我带领科室护士正在做的课题 “五常法”在病房一次性耗材管理中的应用已取得初步成效。
护士长是医院护理系统中最基层的的管理者,我深感其工作责任重大。3年护士长的工作经历,让我对于普外科疾病的护理技术有了明显的提高;3年管理岗位的历练,让我积累了一定的护理管理与应对突发事件的经验,3年的护士长角色,使我深知要管理好一个科室并有所作为,与科主任的真诚合作、与医生的共同协作、与全科护士的团结一心是分不开的。这也为我今后做好护士长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如果我此次能竞聘成功,继续担当护士长角色,我决不辜负领导、职工对我的期望,我将做好以下的工作:
【关键词】 普外科;择期腹部手术;焦虑情绪;护理措施
手术治疗是普外科较为常用的一种治疗方法,属于较为强烈的应激源,手术治疗患者易发生较强烈的心理应激反应。术前焦虑情绪是普外科手术患者术前常见的负面情绪,若其焦虑情绪过于强烈,则会对手术治疗效果产生负面影响,并且会提高患者手术并发症发生率。因此,如何缓解普外科择期腹部手术患者的焦虑情绪,逐渐成为普外科医疗工作者关注的重点。本次研究对普外科择期腹部手术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进行了分析。现报告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2011年1月至2011年12月在我院就诊的90例普外科择期腹部手术患者为观察对象,男性45例,女性45例;年龄20岁~70岁,平均年龄(44.5±13.5)岁。其中,39例为肠道疾病,23例为胆道疾病,28例为胃部疾病。所有患者均在全身麻醉下接受择期腹部手术治疗。通过随机分组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45例,且两组患者基本临床资料对比无明显的统计学差异(P>0.05)。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临床护理,不针对患者焦虑情绪实施针对性的护理干预。实验组患者在常规临床护理措施基础上,针对其焦虑情绪实施护理干预。具体措施为:术前1d,患者因为担心手术疼痛会发生焦虑情绪,护理人员应向患者解释手术是无痛的,且术前会实施全身麻醉,同时,手术医师会依据患者病情和手术需要,应用镇痛泵,以此缓解其手术切口疼痛问题。若患者担心手术预后,则护理人员应向其说明本院医疗技术水平较高,并嘱其保证合理膳食、充足睡眠以及心态积极健康,以提高患者术后恢复速度。
患者的术前焦虑情绪会与入室接受全身麻醉前达到高峰。此时,护理人员应注意监测患者心理状态变化,加强护理干预措施。一般情况下,由技术水平较高的巡回护士为患者提供针对性心理护理,与患者建立互信、和谐的护患关系。患者焦虑情绪通常表现为担心麻醉效果和手术意外,所以护理人员要通过专业的话语和负责的态度向其说明麻醉和手术方法的有效性与安全性,以及手术操作者的技术水平,并通过成功的病例鼓励患者,使其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护理人员还可以充分利用其他辅护理干预措施,包括在手术室内播放舒缓的音乐、鼓励患者进行深呼吸和放松肌肉等。
1.3 观察指标 对比分析两组患者临床护理前后STAI焦虑量表评分结果,以及住院当天、手术前晚、术晨8:00、进入手术室时等不同时点的心率和血压情况。
1.4 统计学处理 通过SPSS17.0软件对本次临床观察的所有实验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对患者的数据资料进行卡方检验分析,使用t检验分析计量数据,若P
2 结 果
2.1 焦虑评分 两组患者临床护理前后STAI评分无明显的统计学差异(P>0.05),经过临床护理,实验组患者STAI评分结果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两组患者临床护理效果对比统计学差异显著(P
表1 两组患者临床护理前后STAI评分结果对比分析
2.2 临床指标 实验组患者住院当天、手术前晚、术晨8:00和入手术室后等不同时点的收缩压和心率等临床指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两组患者临床指标对比统计学差异显著(P
表2 两组患者不同时点临床指标对比分析
3 讨 论
手术治疗是一种损伤性的临床治疗方法,且通常会导致患者出现应激性心理反应。焦虑是普外科择期腹部手术患者较为常见的一种术前不良情绪,患者的焦虑情绪通常会在进入手术室后达到高峰[1]。对手术和麻醉的焦虑和恐惧心理会给患者造成较大的痛苦,并且会对手术治疗效果造成不良影响。手术患者焦虑情绪的发生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主要包括对于手术治疗效果的担心、手术治疗费用较高、害怕术后并发症、术后疼痛等[2]。
综上所述,普外科择期腹部手术患者术前均会存在程度不同的焦虑情绪,这一负面情绪的发生一方面会给患者造成较大的心理痛苦,另一方面,若患者得不到有效的心理疏导,则会对麻醉和手术治疗效果造成不良影响,增加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3]。因此,积极有效的术前护理干预,有助于缓解患者的焦虑情绪,保证患者以最佳的心理和生理状态接受手术治疗,巩固临床治疗效果,加快患者的术后康复速度,因而临床应用价值较高[4]。
参考文献:
[1] 苏华平.标准术前访视模式在择期腹部手术病人中的应用[J].全科护理,2012,10(22):2062-2063.
[2] 钟丽丽.择期性腹部手术病人术前焦虑影响因素的相关性分析[J].延边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1(1):10-11.
护患沟通是通过临床沟通活动在功能上达到预期目标或者满足沟通者需要的一种心理特质[1],良好的护患沟通技巧能够使护理工作在友好的气氛中进行,促进护理服务质量,减少护患纠纷,确保医疗安全,这样才能适应社会与日剧增的需求。护士是兼治疗功能、服务功能、社会功能三职于一身的独立的社会职业[2]。患者生病住院后,由于机体、心理、生理及环境的变化,不仅需要对人的生命过程提供周密细致的护理,更需要医务工作者的人文关爱,满足人们多方面的保健需要。护士需要具有稳定的情绪,只有这样,在面对患者时才能以平和的心态,让他们感受到关爱,尊重。现将护患关系中的沟通技巧探讨如下。
患者术前的心理沟通
外科患者多数需手术治疗,患者会产生惧怕疼痛,怕疾病预后不好,怕麻醉发生意外,怕手术做不好或者不彻底,因此,外科护士应该有乐观和开朗的性格,敏锐的观察、思维能力,应及时了解手术患者的心理变化,体谅患者的心情,耐心倾听患者主诉,这样患者会感觉非常舒服,愿意与护士沟通,对患者的问题要重视,有反馈,满足患者合理的需求,帮助患者顺利度过手术期,取得最佳治疗效果。
面带微笑接待患者是进行沟通的第一步,微笑也是一种语言,有时胜似千言万语,可以消除彼此之间的陌生。护士本身仪表端庄,服装整洁,合体,举止稳重,大方,态度和蔼真诚,让患者感到很温和,平易近人,没有紧张,陌生感,愿意与护士进行心灵的沟通。
运用掌握的专业知识,将专业知识和保健知识转变为人们易于接受和理解的知识并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讲授给患者,如疾病知识,病房环境,主管医师,科主任,护士长及责任护士等,各种检查、化验前的注意事项,检查、化验的结果,有关手术的基本知识等,术前准备的常识,这些都是沟通过程中的重要内容。娴熟的技巧是取得患者信任、建立和维持良好护患关系的重要环节。护士应有扎实的专业知识,熟练地技术操作技能,同时要掌握本科室的高难度技术操作。以高度的负责精神、精湛的专业技术立足于护理工作中[3]。当技术操作尚存在缺憾时,完善的语言性沟通和优良的服务态度是弥补缺憾的重要手段。
术后有效交流
据资料统计,外科患者对术式介绍、并发症预防、疼痛和饮食指导的需求比较强烈,对深呼吸有效排痰,床上活动四肢等与手术相关的适应行为指导重视不够[4]。说明外科患者比较注重与个体康复直接相关的实用性教育,而对配合手术的护理要求认识不足,应根据不同患者的需求特点,建立健康教育模式。
术后继续进行心理护理,告诉患者手术很顺利,病灶已切除,切口疼痛是正常的,向患者宣教咳嗽排痰,早期床上活动四肢及早期下床的好处,指导患者学会预防术后并发症的方法。
术后带来机体生理功能破坏的患者,精神负担较重。医护人员要时刻注意自己的言行、态度,关心和体贴患者,鼓励其要接受现实,不要把自己当患者,要把自己当成一个健康的人,以良好的心态面对生活,消除心理负担。
换位思考和同情心
医护人员应学会换位思考,从患者的角度为患者着想,以取得患者的理解和信任。经过换位思考,护理人员才能知道患者或患者家属的感受,才能真正从心出发,对待患者及家属,从而得到他们的信任。
健康教育的内容和方式
患者需要掌握与自己疾病治疗全过程及预防保健方面的知识,所以要求护士根据不同文化背景,不同职业,年龄好不同心态的患者采用恰当的沟通方式,结合患者的心理,病情与患者及家属交谈,根据患者实际需要,有针对性,有计划,循序渐进。使患者能够理解和掌握健康教育知识,从而达到预期效果。
总之,建立良好的普外科护患关系,必须加强护患间的心理沟通,学会沟通需要天分,更需要热情,这从书本上学不来,只能在工作中体悟。护士应当努力培养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具有多元文化、扎实的专业知识及运用这些知识的能力。使患者在手术前后都感受到医院对他们的关怀,减少了孤独感、无助感,不断进行自我控制和自我调整,最终达到增进患者身心健康的目的。
参考文献
1叶倩.护理专业大学生护患沟通能力的结构分析及评价工具的初步研究[D].第二军医大学硕士论文,2006:11—12.
2王晶.护士修养与礼仪规范[M].北京:科学普及出版社,1997:234—236.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采取便利抽样方法选取2013年9月太原市某三级甲等医院外科护士150名,纳入标准为持有护士执业资格证的临床护士。获得有效资料者149名,男4名,女145名;年龄21~63岁,平均(31.13±9.04)岁;护龄1~43年,平均(9.36±9.23)年;职称:护士61名、护师72名、主管护师12名、副专业提供论文写作的服务,欢迎光临dylw.net主任护师3名、主任护师1名;起始学历:中专39名、大专64名、本科44名、硕士博士2名;最终学历:中专3名、大专32名、本科109名、硕士博士5名;科室:手术室20名、普外科20名、骨科20名、产科19名、心胸外科20名、神经外科20名、泌尿外科20名、头颈外科10名。
1.2 方法
1.2.1 测评工具
1.2.1.1 护理名员术前禁食禁饮知识、态度、行为调查问卷 此问卷在参考相关文献的基础上引入循证证据、知信行理论模式自行设计,并邀请专家对问卷的结构、题项设计及题项答案进行内容效度的评定,形成初始问卷,经小样本预试验,修订相关条目而成。包括:(1)一般资料:科室、年龄、护龄、职称、起始学历、最高学历;(2)术前禁食禁饮知识问卷:该部分共20个条目,均为选择题,每题5分,满分100分;专业提供论文写作的服务,欢迎光临dylw.net(3)禁食禁饮态度问卷:该部分共7题,采用5级评分,完全不同意计1分,有点不同意计2分,不确定计3分,有点同意计4分,完全同意计5分;(4)禁食禁饮行为问卷:共7个条目,同样采用5级评分。
1.2.1.2 术前禁食禁饮问题循证护理培训情况调查表 自行设计,包括工作中不使用新理论证据的原因、上学期间和工作后是否学习过循证护理、认为循证护理在实践中困难、希望重点培训的内容、方式等。
1.2.2 调查方法 问卷采用不记名方式填写,在调查对象知情同意的基础上独立填写,当场收回。共发放问卷150份,回收150份,有效问卷149份,有效回收率99.33%。
1.3 统计学处理 对有效问卷进行编码,使用SPSS 16.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计量资料以(x±s)表示,进行描述性统计、单因素方差分析、多元线性逐步回归,以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临床护士术前禁食禁饮知、信、行状况
2.1.1 知信行状况 术前禁食禁饮识评分为35~90分,平均(52.95±11.59)分;关于术前何时禁食的问题中只有7名(4.7%)选择ASA指南规定的术前6 h,66名(44.3%)选择《外科护理学》规定时间12 h,其余术前禁食时间知识缺乏;而禁饮时间只有2名(1.3%)选择ASA禁食指南规定的术前2 h可饮清水,93名(62.4%)选择教科书规定时间4~6 h;态度均分为(30.92±4.46)分,标准分为(88.34±12.74)分;同意率前4位条目分别为:117名(78.5%)认为应根据病名具体手术时间提供个性化禁食方案;112名(75.2%)认为术前评估很重要;110名(73.8%)认为术前禁食是医生、护士、麻醉师合作性问题;48名(32.2%)认为术前禁食禁饮时间过长有负面作用;行为均分为(27.53±3.8)分,标准分为(78.66±10.86)分;得分后4位条目为:72名(48.3%)在接台手术不能按时进行时重新做饮食指导或补液方面表现差,该项得分最低;49名(32.9%)在指导病名应对禁食禁饮过程中应对各种不适(如口渴)中表现较差;33名(22.1%)在指导病名术前饮食量和性质上表现不好;22名(14.8%)外科护士在对病名进行术前评估方面表现较差。
2.1.2 外科护士关于术前禁食禁饮循证护理培训状况 调查中,外科护士53.3%不了解循证护理,只有33.3%的人在专业提供论文写作的服务,欢迎光临dylw.net校期间及工作后参加过循证护理的课程或培训;63.3%认为针对某一临床问题应用最新科研成果(循证证据)结合自己实践经验及病名需求为病名提供护理服务是最困难的部分。选择最多的培训方式是讲座和进修。
2.2 影响术前禁食禁饮知识、态度、行为的相关因素分析 分别以术前禁食知识、态度、行为得分为应变量,各资料的各项内容为自变量进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进入回归方程的变量有现阶段学历、技术职称、工龄。其回归公式为y1=51.95+0.3445x1+0.792x2、y2=31.85-2.733x3、y3=26.93+5.438x4,结果见表1。
2.3 外科护士术前禁食禁饮知信行相关性 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外科护士对术前禁食禁饮的知识和态度具有相关性(r=0.151,P<0.05),态度与行为呈显著性相关(r=0.387,P<0.05),知识和行为间也具有相关性(r=0.143,P<0.05)。
3 讨论
3.1 外科护士术前禁食禁饮循证知识和技能仍需提高 本次调查结果显示,临床外科护士术前禁食禁饮知识评分(52.95±11.59)分,有一定的禁食禁饮知识储备,但该方面循证知识仍需进一步提高,只有4.7%的名选择ASA指南规定的时间,调查对象均肯定护理名员掌握禁食禁饮循证知识和技能的重要性。知识评分偏低与学校和医院循证护理教育的缺乏有关。因此,更新观念,普及临床常见问题循证护理知识和技能势在必行,采用多元化培训是提高能力的基础,管理层对护士临床问题解决能力的重视是关键。
3.2 术前禁食禁饮知识、态度、行为的影响因素 学历 和职称越高,术前禁食知识评分越高(P<0.05),这与学校教育对外科护理学基础知识的重视有关,同时护士需要扩充专业知识来获得职称的晋升。但在临床工作中,随着年龄及护龄的增长,长期的实践可以弥补由初始学历造成的知识差异[9]。此外,工龄越长,态度得分越低(P<0.05),原因是随着工作年限增长,护士对于新证据的认可和接受力比年轻护士低。而最高学历越高,行为得分越高(P<0.05),在护理工作中多数名员通过各种学习途径使自身学历进一步提高,专业素质不断提高,最终表现在行为的专业性和约束性上。
3.3 外科护士在术前禁食禁饮知识、态度、行为的相关性 “知信行”模式:知,即知识和学习,是基础;信,即信念和态度,是动力;行,即产生促进健康行为、消除危害健康等行为改变过程,是目标[10]。该模式将名类行为的改变分为获取知识、产生信念及形成行为3个连续过程,关键的步骤是健康信念或态度的确立[11]。外科护士术前禁食禁饮的知识偏低,但是其态度良好,这是提高循证护理能力和临床问题解决能力的动力。
3.4 外科护士对开展临床问题循证护理培训需求迫切 调查显示,仅有5.0%的护理人员在入职以后接受过医院或科室举办的循证护理相关培训,90.7%的护理名员希望医院或科室层面开展循证护理培训,希望重点培训的项目是文献检索技能、证据评价、应用技能。而Melnyk等[12]调查发现,对循证护理持积极态度的护理名员所占比例大,但是由于他们缺少循证护理的知识,阻碍了循证护理行为的实施。因此今后可举办以专业提供论文写作的服务,欢迎光临dylw.net提高循证护理能力为主题的培训班、讲座、情景模拟等,逐步提高外科护士临床问题解决能力,从而达到以点带面,促进循证证据在临床中应用,深化优质护理内涵的目的。
综上所述,外科护士有一定的术前禁食基本知识,但临床应用较弱,该方面循证知识储备差。外科护士术前禁食禁饮循证证据的应用态度积极,但行为得分较低,这与循证知识欠缺直接相关。护理名员期望得到更多的教育及支持来更好的将相关循证证据和方法应用到工作中,最终使患者获益。
参考文献
[1]田昕玉,郑瑾.择期手术病名术前禁食禁饮的研究进展[J].全科护理,2012,10(1):167-168.
[2]邢凤梅.手术前后病名的护理[M].//王雪文.外科护理学.第5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2:93.
[3]刘辉,王丽姿.术前禁食的现状及进[J].中华护理杂志,2005,40(4):308-310.
[4]龚春兰,唐玉平.术前禁食禁饮的研究现状及进展[J].解放军护理杂志,2009,26(5A):38-39.
.Anesthesiology,1999,90(3):896-905.
[6] Smith I,Kranke P,Murat I,et al.Perioperative fasting in adults and children: guidelines from the European society of anaesthesiology[J].Eur J Anaesthesiol,2011,28(8):556-569.
.Am J Nurs,1999,99(4):49.
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徐汇分院(上海市第八人民医院)始建于1947年,是一所集医疗、教学、科研为一体的综合性医院。现有床位920张,员工1100余人,位于上海市中心城区徐汇区商圈,交通便捷。
医院坚持提高医疗质量与培育医疗特色相结合,注重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正向着建设综合性、研究型、高水平医院的目标迈进。
为了进一步加强学科和人才队伍建设,特向全国诚聘学科带头人,业务技术骨干。
一、学科带头人:
1、需求科室:
皮肤科、麻醉科、骨科、妇产科、心内科、神经外科/神经介入、口腔科等
2、任职要求:
副高级职称及以上,博士学位,年龄48周岁以下;
有三年以上三级医院工作经历;
近三年主持国家级、省级科研项目1项以上或科研获奖,作为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发表SCI论文2篇以上或影响因子累计3.0以上;
博(硕)士生导师、海外留学经历、担任省级专业委员会主委、副主委或特别突出贡献者优先。
二、临床医师:
1、需求科室:
急诊科、介入科、妇产科、康复科、肿瘤科、麻醉科、儿科、重症医学科、口腔科、普外科、心内科、病理科、神经内科、呼吸内科、
2、任职要求:
硕士及以上学历;
具医师资格证书及医师执业证书;
专业知识扎实,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高度的责任心;
有三级医院相关专业,两年以上工作经历,熟练掌握常见疾病的诊治优先考虑
年龄25-45岁,身体健康,有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
2010年以后全日制毕业医师必须具有有效的规培合格证书。
三、医技科室:
1、所需科室:放射科、超声医学科(B超、心电图)、检验
2、招聘要求:
放射科医生:初级及以上职称,硕士及以上学历。
心电图医师,初级及以上职称,本科学历。
肌电图医师,初级及以上职称,本科学历。
检验技术员,初级及以上职称,硕士学历。
四、护理
1、护理骨干
招聘要求:本科以上学历、高级职称、三级医院相关工作经验、发表2片及以上论文。
在刚刚成立的山西大医院活跃着这样一支团队,他们专门为血管疾病患者解除痛苦,他们会为解决一些血管方面的疑难杂症而夜以继日、废寝忘食的研究,直到难题解决;他们在全国首先提出了传统手术和介入手术相结合的“杂交”治疗,并相继在全国推广;他们团结一心,誓将团队打造成山西血管外科的龙头;他们就是在郝斌主任带领下的山西大医院血管外科团队。
接诊国内罕见肺动脉异物病例,患者成功脱险
一根55厘米的细长化疗导管在人体动脉血管中肆意“游走”,中途幸运避开了心脏瓣膜,并最终“盘踞”在肺动脉里。在人体内“溜达”了十多个小时后,这截差点闯下大祸的导管被医生捕捉取出。近日,山西大医院接诊了一例肺动脉异物病例。该病例国内罕见,患者紧急手术后已脱离生命危险。
42岁的患者耿先生是山东人,在朔州市工作。他说万万没有想到,短短一天时间,自己已经从鬼门关打了个转。2011年12月6日14时,在山西大医院血管外科,专门从朔州来就诊的耿先生找到护士长喻英,边比划边说:“护士,我的PICC管掉到血管里了,我想把它取出来。”单这一句话,就让喻英惊出了一身冷汗。
PICC导管是植入患者体内的一种导管,可以用于化疗病人药物的输入,减少药物对血管的刺激。然而,导管在体内断裂进入心脏,又经心脏进入肺动脉的病例,国内外文献尚无报道。透过影像显示,那根掉进耿先生血管的导管,居然幸运地穿越了心脏动脉,避开了心脏瓣膜,正“盘踞”在肺动脉里,像一团头发丝一样,随着血液来回漂动。“55厘米长的导管,在心脏‘溜达’了一圈而没有引起梗塞和损伤,这种幸运的概率就好比一个人从20层楼上摔下来,恰好掉在海绵床垫上,毫发无损地站了起来。”血管外科主任郝斌说。
如何又快又精准地把导管取出来而不触碰薄如蝉翼的动脉血管壁?用什么工具能绕开心肺动脉的几个狭窄拐角而不引起大出血?国内外没有文献可查,没有现成经验可循,医生们只能“摸着石头过河”。最后,郝斌想到了一个办法:用一截造影用的细长导管和一个1.5厘米直径大的圆环钩制作成“抓捕器”,进入血管对导管进行“抓捕”。19点05分,由该院十几个科室组成的专家梯队准备就绪,耿先生被送进手术室。19点44分,还在血流中继续“游走”的细长导管被成功取出,手术室外掌声雷动。
近日,记者带着诸多的疑问和好奇走进山西大医院血管外科。
在宽敞、明亮、整洁的病区,医护人员正在井然有序的工作着。由于血管外科主任郝斌还兼任医务处处长、体检中心主任,身兼数职的他还要上手术、出门诊,虽说已经把医院当成了家,但仍然抽不出一丝时间。接待记者的是血管外科曹文东主任医师,他也是刚刚从手术台上下来,他们当天凌晨3点接诊了一位下肢动脉血栓超过24小时的老年患者,并为患者紧急实施手术治疗,虽然进行了一整夜的手术,参加手术的医务人员仍然加入了繁忙的日常工作中。
提起前几天成功救治国内罕见肺动脉异物病例,曹文东主任很是感慨:“之所以能成功抢救这个病例,得益于我们团队多年积累的丰富经验和目前先进的医疗设备,通过我们的技术相信将来会有更多疑难杂症的患者得到救治……”
血管外科,一门快速成长的新兴学科
过去很少听过的血管外科,发展和现状如何呢?曹主任介绍,血管外科(Vascualr Surgery)是外科学的一个分支学科,主要针对除脑血管、心脏血管以外的外周血管疾病的预防、诊断和治疗。人体除了毛发、指甲、角膜等以外,血管遍布全身。因此,血管外科涵盖疾病谱很广,包括常见的下肢慢性静脉功能不全、浅静脉曲张、下肢深静脉血栓、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血栓性脉管炎、主动脉瘤、主动脉夹层、布加氏综合征、血管畸形、血管瘤、血管损伤等等。血管外科是建立在外科基础上的新兴学科,该专业领域内的知识既需要外科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同时又具有本专业自身的特点。近年来,血管外科在世界范围内得以迅猛发展。
经过几代人的努力,目前我国血管外科专业技术正在蓬勃发展,传统手术技术在不断完善,新的治疗方法――腔内治疗在临床中的应用也日趋广泛,血管疾病的诊疗手段已明显呈现微创化趋势。然而由于地域及文化背景不同,目前我国优势血管专业技术及学术水平资源还主要集中在北京、上海等大城市,而其他省市血管外科起步相对较晚,大部分医院没有独立成科,另有许多医院正在筹备过程,尤其是华北地区,发展较慢。
到目前为止山西省共有3家医院拥有独立的血管外科,山西大医院、省人民医院和运城中心医院,其他地市目前从事血管外科专业的医生均在普外科,由于没有团队支撑,开展工作往往需要上级医院的支持。
山西大医院血管外科核心成员均来自山西医科大学第二医院血管外科,得益于郝斌主任对血管外科的预见性。早在上世纪九十年代末,他就去上海、北京等地学习深造该专业。2000年3月,郝斌和曹文东创办了山西医科大学第二医院普外科的血管外科专业组,2004年正式成立血管外科,接受来自全省各地乃至其他省市的常见及疑难危重外周血管病患者进行临床诊断及治疗。
经过7年的努力,他们率先将国内、国际血管疾病的最新理念、最新诊治方法引入山西,将微创理念和传统技术结合起来,走出一条复合微创治疗血管疾病的学科发展之路,所救治的患者已经涵盖血管疾病谱90%以上,手术范围从简单的肢体血管手术扩大到复杂的胸、腹主动脉、下腔静脉及内脏血管,填补了省内三十余项空白。开展了全国首例髂动脉支架+股-股动脉人工血管旁路术的复合微创手术,十余项手术达到国内领先水平。目前,他们团队是全省唯一能够独立完成胸腹主动脉夹层腔内隔绝术、颈动脉内膜剥脱术,布加氏综合征的根治及介入治疗等重大手术的团队。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大医院开诊短短40天,编制50张床位的血管外科入住率已超80%以上,接诊近百位住院患者。记者在采访中见到,不断有患者前来诊治和从其他的医院转诊过来。一名护士感叹到:“今年的春节又得在医院度过……”
专人看专病,专家有专长,培养知识型血管外科医生
随着血管外科病床规模扩大,病源增加,划分亚专业是符合国际惯例及临床重点专科要求的必然结果。
为迅速培养新型的血管外科专家,靠专家的力量带动学科发展,郝斌主任大胆尝试划分亚专业,将血管外科划分为由曹文东主任医师负责的动脉扩张性疾病专业、皮兴涛副主任医师负责的动脉阻塞病专业、杨涛副教授负责的血栓栓塞性疾病专业、续慧民副主任医师负责的静脉逆流性疾病专业4个亚专业,每个专业均有一名学科带头人及学术团队雏形,各亚专业制定各自疾病的诊疗规范,特色明显、系统科学,做到了“专人看专病,专家有专长”,组与组之间既分工明确又通力协作,为学科发展增添强大的助力。
许多临床医生只重视手术技巧,不注重培养分析和总结的能力,为杜绝这种模式培养出的“手术匠”型医生,郝斌主任一再强调从临床中寻找科研的思路,科研要为临床服务。要求科室成员在做好临床服务的同时必须进行临床研究,培养总结、分析、积累资料的科研习惯, 每位医生每年至少发表学术论文2篇。近几年,学科以诊疗技术的创新,血栓栓塞的病因及防治及血管新生、血管再通、缺血再灌注损伤为重点科研方向,获得各级科研资助项目10余项、发表学术论文40余篇。
这支团队认为,患者的病痛是医生对疾病知识没有宣传到位
一位老年患者,在家里感觉足部发凉、发麻,慢慢的出现了走路腿抽筋,当时老人自认为是“人老腿先老”。几个月后开始出现足部破溃,长时间不愈合,晚上出现下肢疼痛,影响睡眠。这时候患者来到山西大医院血管外科就诊,血管外科血栓组学科带头人杨涛通过检查诊断为“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看到患者的下肢已经坏死,最后没办法只能截肢,杨涛无比的心痛。她对记者说:“如果患者有一定的疾病常识,及时就诊,不会出现这种后果。我们很愧疚,因为我们的团队对患者和大众的科普教育还没有普及到位。”
为了普及疾病知识,他们加强对住院患者周围血管病的普及教育;充分利用应用网络、电视、电台、报刊等媒体宣传普及周围血管疾病知识;每两周设立患者接待日,对出院病人进行健康教育;每月设立血管疾病高危因素患者培训班,对血管疾病的预防、早期发现进行指导。
带动整个专业强大才是真正的强大
由于山西大医院离市区较远,这里的医务人员每天早7点离开家到很晚才能回去,要在医院呆10小时以上。为了给大家一个轻松的工作环境,血管外科医护办公室颇有一些家的味道,花草、鱼缸、壁画一应俱全。
而不到两个月前,王世立,一位儿子眼中的好父亲,一位母亲眼中的好儿子、一位妻子眼中的好丈夫――南阳市第一人民医院急诊科副主任选择了自缢。失眠、抑郁一度纠缠着他,在同事看来,这位优秀的外科医生,在“医闹”重压的导火索前面倒下了。
“医闹”事件发生时,大家将同情更多地投向患者一方,而事实上医生也是“弱势群体”,是受害者,很多医生生活在 “医闹”的重压之下无力自拔。悲剧不会再重演,但是悲剧酝酿的气氛依然没有消除。
事件回放
2007年12月7日下午6时,普外科38岁的医生王世立被发现在家中自缢,家人报警后被迅速接到急诊科,医院当晚请专家会诊抢救,但最终还是没有能挽留住他。
他1989年毕业于新乡医学院,同年分配到南阳市第一人民医院普外科工作,从事普外科临床科研及教学工作,有深厚的理论知识及丰富的临床经验,手术技术精湛……在纤维胆道镜取石、胃肠内及胃肠外营养方面有一定的造诣,发表国家级及省级论文7篇,获科技成果奖6项。
普外科一名医生证实,王世立服用安定至少已有5年时间,但对这个医院来说,不算新鲜,因为85%的人在值班时都要服用安定,因为医生们普遍感觉压力太大。
王世立经历过两次“医闹”事件,第一次对方纠缠了5年,他遭受的第二次“医闹”,却击了他。
2003年年初,王世立收治了一个农村患者,与其他医生会诊后,确定为胰腺肿瘤,患者的腹腔打开后,没有发现明显的胰腺肿瘤,却发现了肝硬化和脾肿大。脾脏肿大给医生造成了假性肿瘤印象,在临床上很常见。肿大的脾脏不及时切除的话,日后必然造成脾亢,仍然需要手术切除,不如趁这次手术切除,也为患者节省了一笔费用,王世立向患者家属说明情况并征得同意后,就为患者切除了脾脏。
2005年年初,也就是患者出院两年后,患者家属找上门来,要求王世立赔钱,理由是: “我们是来切除胰腺肿瘤的,你怎么把脾脏给摘除了?”当时,王世立认为自己切除的是病变的脾脏,也经过对方同意,拒绝了对方的要求,并让对方去做医疗事故责任鉴定。
2007年3月,患者家属多次找人在医院门口扯横幅,并用高音喇叭喊话,王世立痛苦不堪。后来患者家属把王世立告上了法庭。2007年上半年,王世立承受不住压力,通过法庭和对方达成协议,虽然王世立赔偿对方的3万元由院方承担,但从此每次手术后王世立一连几天待在病房里观察患者,一方面说明他工作认真,另一方面也表明他非常担心发生意外,再次引发“医闹”。
对南阳市第一人民医院来说,医闹已经是不是新闻。去年8月,该院接收了一位重病儿童,不治而亡,患者家属先是向医院索赔,医院调查病历和医生后认为自己没有责任,让其去做医疗鉴定。几天后,患者家属找来几十人,乘坐10辆拖拉机把医院团团围住,并在门口扯起横幅。
不单单是南阳市第一人民医院,南阳市中心医院、南阳卫校附属医院等其他医院,也同样频频遭遇“医闹”事件。
树欲静而风不止
1年前,深圳岗厦医院的护士们戴着钢盔迎来了2007年,因为医患纠纷事态严重,这家医院的医务人员戴着口罩和钢盔面对病人就诊的照片,给新年留下了不和谐的画面。一时间,这成为大众媒体聚焦的热点。
“医闹”这个新词,2007年开始频繁见诸报端,人们发现,一些人组成“团体”,少则十多人,多则上百人,在医院拉横幅、堵大门、烧纸钱甚至动粗,要求赔偿。
1月,昆明市儿童医院、昆明市第一人民医院相继遭遇“医闹”,昆明警方对其中5名闹事者作出了拘留5天的治安处罚。
4月,福建省武夷山市14家医院,聘请公安局14位民警担任综治副院长;5月,江苏省镇江市第一人民医院急诊中心医生护士因为担心人身安全没有保障,向院长提出5条安保措施,其中包括申请警方住院,戴头盔佩警棍上班。
7月7日,就在民警进驻医院的武夷山市,当地妇幼保健院因为病人家属摆花圈、设灵堂,围堵医院而关门停业,住院病人全部转院。
11月,河南省洛阳市中心医院护士被患者家属非法拘禁6小时。4名被非法拘禁的护士遭病人家属打骂,被罚跪,6小时之后,4名护士从被困的病房中被解救出来,其中3人已经昏迷。
11月下旬,北京发生的“丈夫拒绝签字,产妇母子双亡”的事件中,悲剧的男主角肖志军之所以如此坚持自己的意见,重要的原因之一便是“不相信医生”。
患者与医生,相煎何太急
《人民日报》社长期负责卫生专业报道的记者白剑锋对“医闹”有全方位的理解,他觉得,患者的观念转变是主要问题,而这又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他认为,现代医学高度扩展了“医患关系”的内涵,“医”已由医生、医学团体扩展为参与医疗活动的医院全体职工:“患”也由病人扩展为与之相联系的社会关系――公立医院补偿机制没有解决,以药养医带来了医院逐利的冲动;医学科技发展使得医疗水平迅速提高的同时,也带来了医疗费用的高涨;医疗保障制度的不完善,使得医疗费用的支付成为生活中令人担忧的压力……种种矛盾最后集中到了医院,面对患者的医护人员首当其冲。
一个人生了病,似乎只要送到医院,就成了医生的事。如果治不好或者死亡,医生就要受到谴责,医院就要承担责任。这实在是一个荒谬的悖论。
一个人生了病,首先是自己的责任。世界卫生组织早就指出:许多人不是死于疾病,而是死于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在导致疾病的诸多因素中,环境、遗传等因素都是客观存在的,惟有生活方式是可以选择的。但是,很多人选择了不健康的生活方式,致使身体出毛病时,本质上是寻求医生的帮助。而医学是有局限性的,医生不是万能的,这恰如美国医生特鲁多的那句名言:医生治病,“有时,是治愈;常常,是帮助;总是,去安慰,”把有病治不好的责任一股脑儿推给医生,是违背常理的,也是不公正的。
生病是一个累积的过程,而恢复健康也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医生只能设法缓解患者痛苦,而不能保证立竿见影,这是一个客观规律。可是,大部分人却认为:自己的病当然医生要负主要责任,救死扶伤是医生的天职,医生的责任主要体现在尽心救治上,而不能保证每一个病人都能康复,一个危重病人死在医院,倘若排除了医生敷衍塞责、医疗事故等原因,那么,首要原因就在于疾病之危重,如果抢救成功,我们应该感谢医生;如果抢救不成功,我们也不必苛责医生。毕竟,人体是一台极端复杂的“机器”,一旦损坏,很难恢复如初。
生活中患者的逻辑却得不到批判,在医院因病死亡,患者家属会认为病人既然死了,让医院把治疗期间的医疗费退回来。不退就闹,医院领导也觉得,人都死了,赔点钱算了。这些做法助长了“医闹”的嚣张气焰,也加剧了医患之间的矛盾,贻害无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