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3-24 15:11:39
绪论:在寻找写作灵感吗?爱发表网为您精选了8篇统计基础论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迪您的思维,激发您的创作热情,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关键词:基层基础;规范化;建议;对策
统计基础工作的扎实程度决定着统计数据质量,统计数据质量的真实程度直接关系着社会经济发展和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加强统计基层基础工作建设的规范化工作,通过采取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措施,逐步实现统计管理规范化、业务流程标准化、任务落实制度化、统计调查法治化、统计人员专业化和统计手段现代化工作机制,成为目前摆在各级统计机构和每一名统计工作者面前的一项重要而艰巨的政治任务。结合工作实际,对加强基层基础工作的谈几点浅薄的感悟和认识。
一、基层基础工作存在的问题
1、部分调查对象的认识偏差导致配合程度偏离。一方面存在“七分统计,三分估计”的陈旧观念依然在某些统计对象的脑海里存在,调查对象为了某种利益的驱动,导致他们对统计工作的严肃性和重要性产生偏见,或者怕泄露自己的实底有意虚报或瞒报,故意不提供真实的第一手统计资料,人为地造成了统计基础资料来源的渠道受阻。另一方面基层单位报表的主动性和及时性比较差,基层源头数据搜集难度大。每当临近报表送审时间,县(区)级统计机构的工作人员就开始电话催表,一两次还不行,得反反复复才能把报表催到手,无论是定期的报表还是抽样调查表,催报难度及花费时间和精力远远大于报表录入处理分析过程。
2、基层统计机构力量薄弱,特别是县(区)、乡镇两级统计机构承担的统计任务与人员力量过分悬殊。目前县(区)、乡两级统计机构承担了大量的统计数据收集、审核、汇总任务,特别是上级统计机构局、队分设后,县(区)级统计局在原有的在职人员和工作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必须同时承担上级局、队安排的统计业务和调查任务,人员配备和力量与统计工作量之间矛盾日益突出。
3、基层统计人员素质不能完全满足统计形势和工作任务的需要,一定程度上使基层的统计数据的质量受影响。按照统计工作对统计人员要求,真正达到会统计、会调研、会分析、会微机的“四会”标准的人员为数很不乐观,而懂政策经济、知法规、能统计、会预测的复合型人才更是稀少缺乏。
4、基层经费紧张成为制约基层统计事业发展的“瓶颈”。除上级业务部门仅有的一点业务经费外,统计部门的经费主要来源于当地政府的财政资金,县(区)级财政以保人员工资为根本,而满足统计基础设施及网络化建设的需要举步维艰。
5、统计执法举步维艰。统计违法行为多发生在为单位工作的行为上,一般都是对单位进行处罚,如果某单位受到违规处理,势必有来自各方面的压力。
二、对基层基础规范化工作的建议和思考
1、强基固本夯实统计基础。健全机构和人员是夯实统计基础的关键。一是不断完善壮大县(区)、乡统计机构,充实、培训县(区)乡统计人员,在筹备成立市级调查总队的基础上,应尽快考虑成立县(区)级相应的调查机构,增加人员编制和经费投入,加大对基层工作的督导力度,提高局、队统筹组织协调和统计业务能力,确保基层各项统计任务的顺利组织实施。二是加强对部门统计的指导和管理,理顺政府统计和部门统计的关系,实现资源共享,使部门统计成为统计部门依靠的重要力量;三是搞好统计从业资格认定,加强对基层统计人员的培训力度,强化统计职业道德意识,强化统计法律意识,提高统计从业水平,为统计工作规范化管理奠定基础。四是建议上级业务单位要加强统计报表的管理和各专业报表间的衔接,杜绝统计报表指标重复统计,不随意增加基层工作负担。
2、质效并重提高统计数据质量。提高统计数据质量重点从完整性、准确性、及时性、简便性和适用性等五个方面下功夫。一是统计数据在统计信息的采集范围和内容含量上的完整性。要求统计调查覆盖的范围要完整,被调查对象的报表起报要完整。二是统计数据质量在统计信息客观真实性方面的准确性。对基层报来的各类报表必须严格审查,是否按统计制度规定的指标填报,计算方法是否正确,计算结果是否准确,统计数据是否符合基层单位的实际情况等,从数据采集的源头把好质量关。三是统计数据质量在统计信息时间价值上的及时性。以求真务实、不断创新统计工作的手段和方法,缩短统计调查与数据结果的间隔时间,以最快时间统计数据,建立和规范统计信息制度,提高统计数据的时效性。四是统计数据质量在统计信息使用过程中的简便性。一方面加强与政府各部门的合作,充分利用部门统计资料,减少重复统计,最大限度地减轻社会调查负担。另一方面对外公布的各种统计数据、统计图表和统计分析文章,力求简洁、清晰、明了,要把枯燥的数据、专业的图表和术语转化为贴近现实、贴近大众的表达方式,便于各级领导、政府部门和社会公众理解。五是统计数据质量在统计信息价值实现上的适用性。及时了解、掌握各级领导决策和社会各界对统计信息的需求情况,在调查之初就要考虑收集的统计信息是否有用,是否符合用户的需求,从而缩小统计信息供应与需求之间的矛盾。只有这样,才能生产出适销对路的统计产品,才能使统计数据发挥最大的效益回报。
3、转变理念提升统计服务水平。一是进一步增强服务的主动性。转变服务观念,增强服务意识,紧扣县(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题,主动搞好服务,及时反映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人民生活。积极拓宽服务领域,为各级党政领导决策服务的同时还要为企业服务、为社会公众服务。二是进一步增强服务的针对性。在开展统计服务和统计分析时,除要满足一定的数量要求的同时,更要注重分析的质量。服务的角度要准确,服务的内容要充实。对社会、经济方面的重点、热点、难点问题,认真选题,做到分析问题透彻,提出的建议切合实际,有针对性,可操作性强。三是进一步增强服务的实效性。把握经济趋势、科学预测,由事后分析为主向事后分析与事前预警预测并重转变,改变过去单纯反映情况、提供信息的做法,在深入研究问题、提供实用有效的产品上下工夫。超级秘书网
4、加强统计执法规范基础工作。一是以"五五"普法为契机,营造以法治统的良好氛围。借机造势,大力宣传《统计法》和统计工作,加大统计违法案件的查处和曝光力度,为依法治统营造良好的环境。二是严格落实各项统计制度,是实现统计基础工作规范化的重要条件。严格执行统一的统计制度和统计标准,继续理顺局内各专业业务关系,理顺与行政主管部门的统计业务关系,理顺上下级统计机构间的业务关系,增强统计业务工作的整体性、协调性和互补性,逐步实现统计数据采集、审核、加工、管理各环节的流程化管理,统计原始记录、统计报表、统计台账的规范化、档案化管理,促进统计工作质量和效率的提高。
在此背景下,计算机基础教学便更加迫切地需要开发可以最大程度应用高职院校现有的实训场所设施,并有机复合学生学习特征及教学培养目标,创建拥有高职院校教学特色的练习与测试自动化系统。该自动化系统应拥有以下优势功能:
(1)计算机软件出题和评判自动化,操作界面简便易用。自动化系统针对实际功能进行模块化设计,从而有利于后期的维护与更新。
(2)题目数据库具有一定的独立,通过开放式的设计,教师能够按照各个专业的学生对计算机基础操作技能的实际需求,对数据库中题目展开即时的更新与替换。
(3)教学练习拥有提示功能,能够对每一个阶段的知识点实施具体分析,有利于学生能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教学测试环节具备对每个操作步骤详尽的评判分析,能够让学生自主性的展开学习和检测。
(4)最大程度借鉴国外软件的优势,即能够从实际出发,以应用交互式教学模式,完成计算机基础课程练习与测试的自动化,提高教师教学效果。
2计算机基础教学自动化系统设计
(1)结构设计:自动化系统由于需涵括练习与测试两方面模块,因此,需覆盖计算机基础的重要内容,其中有:计算机基础知识、文字录入、Windows基、电子表格、PPT等。
(2)界面设计:应用VB软件开发平台,软件系统操作界面以传统Windows为基础,并有机结合我国相关等级考试的操作界面,旨在全面实现操作系统的实效性。(3)代码设计。系统程序代码最大程度确保通俗易懂,应添加必要的中文注释,从而有利于修改、维护的便捷性,选题练习代码(节选)如下:PrivateSubForm_Load()'加载ACCESS数据库"db.mdb"Data1.DatabaseName=App.Path+"\"+"db.mdb"Data1.RecordSource="jczs1"Data1.RefreshEndSub'单击题号切换试题n=IndexIfA0(n,3)<>1ThenFori=0To3Option1(i).Value=False'取消所有选项NextElseOption1(A0(n,2)).Value=True'恢复选项EndIf
3自动化系统实现的重点技术
一、国外高技术统计状况
1、高技术及其产业内涵
人们一般认为高技术(High--Technology)一词源于美国。早在60年代,美国两位女建筑师合写了一本书,名叫《高格调技术》。在该书里,抒发了人们对高技术这一新生事物的关注。到了70年代,高技术的用语逐渐增多。那时的含义主要是泛指一大批新型技术产品和引发出来的一些变革。1981年,美国出现了以“高技术”命名的月刊。1983年,高技术开始被收入美国出版的《韦氏第三版新国际辞典增补9000词》中,作为一个正式的词定了下来。由于高技术是一个发展着的相对概念,加之由于人们所处的社会背景和所持的理论框架不尽相同,因此在认识和使用高技术概念上也不尽一致。
高技术产业是通过高技术的产业化发展起来的新兴产业,也是一个动态的、全球性的概念。高技术和高技术产业分别作为技术现象和经济现象,不同的历史阶段有不同的范围和内容。“高技术”产业一词目前国际上还没有统一的、公认的定义和界定范围,但至少以下三点是相似的:
第一,所采用的定量指标相类似,多采用技术密集度指标。如R&D经费强度,即R&D经费占产出(总产值、增加值或销售收入)的比重,科技人员或熟练工人占全体雇员的比重等。
第二,高技术产业核心内容相对集中,即有一定的类聚性,各种界定都包括航空航天、电子及通信、办公设备及计算机、医药等制造行业。
第三,OECD关于高技术产业的定义和界定范围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在进行国际比较时,很多发达国家以及发展中国家都参照OECD关于高技术产业的定义和目录。
2、高技术产业的统计界定:OECD从六分法到四分法
随着高技术产业的发展,高技术产业界定的重要性日趋显著,OECD和美、英、意、加等国际组织和国家的政府部门及科研机构都在高技术产业界定方面陆续做了大量工作。利用若干对高技术产业特征最具典型意义的可量化指标来界定高技术产业,最常用的指标还是产业技术密集度(或称强度)。这是因为技术密集度是高技术产业的本质特征,也是定义高技术产业的基石。
1986年OECD根据联合国制定的国际标准产业分类(ISIC),选择22个制造业行业,依据13个比较典型的成员国1979—1981年间有关数据,通过加权方法(权重采用每个国家产值在总产值中所占份额的数值)计算了这些行业的RD经费强度。最后,将RD经费强度明显高于其它产业的6类产业(航空航天制造业、计算机及办公设备制造业、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医药制造业、专用科学仪器设备制造业和电气机械及设备制造业)定义为高技术产业。随着经济发展中知识和技术的急剧增长,各类产业的RD经费强度发生了重大变化。1994年OECD专家将R&D强度的数据和计算方法做了进一步调整,重新计算了所选择的22个制造业部门的RD经费强度,对高技术产业重新进行了划分。这里,不仅考虑了直接RD经费,也考虑了间接RD经费,选用了RD总经费占工业总产值比重、直接RD经费占工业总产值比重和直接RD经费占工业增加值比重3个指标来定义高技术产业。同时,OECD根据10个更为典型的成员国1973年—1992年的数据,逐年计算了ISIC中22个制造业部门的上述3项指标。结果表明,原来高技术产业群中的航空航天制造业、计算机及办公设备制造业、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医药制造业仍属于高技术产业,而专用科学仪器设备制造业和和电气机械制造业则由于R&D强度已不具备明显高于其它产业的特点,而被划归为中高技术产业。
3、OECD统计方法的优点及不足
OECD的方法是一种宏观和近似的方法。说其为宏观的方法,因为它是基于产业的方法,更多是从制定战略和政策的大范围去考虑问题,试图对一个高技术产业部门进行整体描述,关注的是高技术产业的整体,而不考虑产业内部产品中的一些不重要的变化;近似的方法,是因为这种基于产业的分类方法是宏观的笼统的,它所依据的数据是高度综合性的,这使得一些明显不属于高技术范畴的产品也包括在高技术产业之内。反之,一些明显为高技术的产品由于其所在产业不属于高技术产业而被排除在外。因此,OECD定义方法和结果既可能高估也可能低估了高技术产业的规模。但这种方法的最大优势就在于简单明了,基础广泛,有利于国际比较,其提供的定义、分类和目录被国际社会广泛认同和采用。具体而言,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首先,OECD的界定并不是依据某个国家或几类产业的指标数据,而是依据了一批典型国家的22个制造业行业进行,避免了由于一国产业结构和特点的局限性而影响高技术产业界定的正确性。
其次,OECD界定方法和指标充分考虑了国际可比性和可操作性。RD经费在产业间或国家间能够取得更为一致的定义及统计范围,利用国际间标准产业分类代码进行产业分类,如需要同某一国家标准产业分类代码进行比较和转换时也相对简单些。
第三,OECD不仅考虑了直接RD经费,也考虑了间接RD经费,避免了只用直接RD经费强度可能带来的片面性。
第四,OECD的界定方法按照不同年代RD经费强度所表现出来的不同规律性,及时调整或修正高技术产业的结构、分类和目录,充分体现了高技术产业是一个相对概念的特征。
二、国内高技术统计现况
1、高新技术概念的提出
我国有关专家学者从80年代开始对国外高技术产业发展动态进行了研究,与此同时也引入了高技术概念。863计划中提及的“高技术产业”与发达国家高技术产业的一般概念相近,也是我国高技术产业的初始概念。此后,根据党的十三大提出“注意发展高技术新兴技术产业”的要求和中央对发展高技术新兴产业的部署,原国家科委从1988年7月开始实施火炬计划,它与863计划的一个显著区别是将“高技术产业”延伸为“高技术、新技术产业”,将“高技术产品”变化为“高技术、新技术产品。”从此,舆论界出现了高技术产业与新技术产业相提并论的情况,高技术产业的概念也已由狭义的一般的高技术产业概念演变为广义的,包括一切新技术领域的高新技术产业概念,“高新技术”的概念也应运而生,它有两含义:高技术是指在一定时间里水平较高、反映当时科技发展最高水平的技术;新技术是相对原有旧技术而言的,指填补国内空白的技术,它并不一定是高技术。
对于高新技术的划定范围,我国根据世界科学技术的发展现状,考虑到我国的客观条件,1991年国务院确定11个领域突出新技术,1997年原国家科委颁布《国家高新技术产品目录》共9大领域58大类327小类。高新技术中的一般新兴技术(非高技术),不具备高技术的“制高点”作用,或许是经济发达国家的旧技术,但它对发展中国家的“科技兴国”战略却具有重大意义,尤其是适宜于工业化程度较低的发展中国家。
2、我国高技术产业界定方法的研究
近些年来,科技部组织我国部分专家学者对我国高技术产业界定方法进行了研究。通过对我国制造业各小类行业技术密集度的计算,发现没有出现国外那种高技术产业按照技术密集度聚类的现象,也无法依据技术密集度在“高技术产业”与“非高技术产业”之间划出一条清晰的界线。从实际情况看,我国的计算机制造业、电子与通信产业中合资企业多,外国公司多,生产技术水平与国际水平较为接近,是人们理念中的高技术产业,但其技术密集度在国内处于较低水平;而相比之下,国内的机械制造业、专用仪器设备制造业、金属冶炼和压延制造业的小行业技术密集度普遍较高,但这些行业不论在国外和国内都未被人们看作是高技术产业。从我国高技术产业发展现状来看,这种计算结果从一个侧面说明我国与发达国家分属于不同发展阶段,我国高技术产业尚处于发展初期,还不具备“明显高”的技术密集度这个典型特征。
以上几方面充分说明,在高技术产业全球化的条件下,仅根据一国的产业结构来界定高技术产业是不科学的。因此,界定我国高技术产业的工作,只能借助于国际规范,采用定性为主,定量与定性相结合、多途径和多方案综合比较的方法,才能比较真实地反映中国的实际。具体就是借用OECD界定的高技术产业范围,参照OECD高技术产业目录,即将OECD确定的高技术产业范围作为“菜单”在我国现行国民经济行业分类中找出与之相同和相近的制造业行业,这些行业即可大致被认定为我国的高技术产业。在此基础上,采用专家评判法,甄别那些内容不十分清晰的行业,剔除那些从我国的情况看明显算不上高技术产业的部分,最终确定高技术产业目录。
这里的关键问题是如何将“菜单”和我国相关产业相对应。因为OECD的高技术产业分类目录采用的是国际标准产业分类(ISIC)第二版,而我国现行国民经济行业分类和代码(GB/T4754-94)在修订时参照了ISIC第3版。所以,两者之间没有一一对应关系,无论就产业的大、中、小类别的划分,还是彼此所包含的内容大多存在差异。因此,在具体操作上要做的事是使我国现行国民经济行业分类和代码与国际产业分类(ISIC)第2版尽量等效。
3、高技术统计的开展
①省市高新技术产品统计。广东省于1989年率先在全国建立了高技术产品调查制度,随后江苏、北京、辽宁等省市都开展了基于产品的高新技术产业统计。但由于各省市的标准缺乏可比性,省市之间无法有效地进行比较。
②高新技术产品进出口统计。依据美国等国对高技术产品的划分标准进行出口贸易统计,科技部和海关总署合作已进行了多年统计,1999年科技部又重新制订了《中国高新技术产品出口目录》。这项统计对反映我国高技术发展和进出口贸易状况起到了重要作用。
③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统计。90年代初,我国陆续批准了53个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国家有关部门对这些高新技术开发区进行了统计,对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的管理、科技政策的制定提供了必要的依据。
④国家级科技计划统计。80年代中后期以来,科技部陆续在全国组织实施了包括国家级攀登、863、攻关、火炬、星火、成果推广计划项目调查,对我国高技术及其产业发展进行了动态的跟踪。由于项目调查的局限性,难以从总体上对高技术产业总体状况进行描述。
三、我国高技术统计面临的主要问题及对策
1、高技术与高新技术的区别——和国际的不可比性问题
根据我国目前经济和科学技术发展状况,以及倡导科技成果转化成生产力的政策需求,有关部门将高技术扩展到高新技术,并进行相关的统计,这是可以理解的。但是,我们应看到高新技术概念与高技术概念相比,其涵义有很大的扩展。高新技术的这种提法更偏重于新技术,其范围是按照某些科学技术领域进行划定的。其产品统计的范围定为凡是与某些科学技术有关的产品均列为高新技术产品,也就是将按照嫁接、引入新技术生产的,或通过购买的新设备、新机器所生产的新的最终产品均列为高新技术产品,而并不涉及这些产品的生产方式和中间产品的研究和生产。其统计结果,往往过高地反映(或者说估计)了我国高技术的发展状况;从统计上比较,与国际标准有着很大区别。
2、建立全国统一的高技术产业统计调查制度的问题
基于产品的形式对高新技术进行统计,可以说是我国特有的统计标准。在我国经济日益融入世界经济、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的今天,采用国际上普遍承认的OECD基于产业的形式对高技术进行统计的方法,并逐步淡化“高新技术”概念,统计分类和基本指标逐步与国际高技术统计标准接轨、一致,是我们今后必然的选择。
根据我国当前的科技统计现状,和现有的经济和科技发展水平,可以在现有各省市高新技术产品统计的基础上,科技部根据1999年制订的《中国高新技术产品目录》在全国范围内基于产品的形式对高新技术产业进行常规性调查,避免各地自行其事,各按各的高技术产品目录统计,统计结果互不可比,水分极大,最后莫衷一是。同时,要跟踪国际高技术统计的发展趋势,采用国际规范,基于产业的形式对高技术进行统计,按相应的国际标准进行必要的对比分析,这样才能适时并且全面地、科学地和准确地反映我国高技术发展状况,为决策部门制定相关政策提供较为完备的数据、信息,避免统计评价走样,产生误导。采取这样的双轨制的统计方式,是当前形势下高技术统计一种比较稳妥的过渡方法。
3、我国科技统计标准与国际标准接轨的问题
现在,随着经济、科技全球一体化的发展,统计标准国际化是科技统计发展的必然趋势。我国现行的科技统计调查制度是一个多主题的综合性科技活动调查制度,这和国外RD统计和技术创新专项统计调查制度有很大的区别。RD投入统计不是按全成本核算口径计量,RD活动的间接费用没有分摊到RD活动中去,使我国RD投入水平较实际发生明显偏低,很难采用一整套RD的年度系列数据对高技术进行评价。
关于高技术统计的评价标准,将技术开发人员占职工总数的比例,技术开发经费占产品销售收入的比例,或将RD经费占产品销售收入的比例作为标准是不科学、不适宜的。技术开发是我国特有的计划经济体制下的科技统计概念,泛指以工业企业为主体的科技活动,包括企业内部RD活动,以及运用科技成果对已有产品、材料、技术方法、工艺流程和装置等进行技术上的重大改进的活动等。由此可见,其含义比RD活动的涵义大,统计范围广,其人员统计包括了大量的一般职工,经费统计包括了购买一般技术的费用,甚至包括购买机器设备的费用。采用技术开发统计数据作为评价高技术的标准,往往也是不得已的办法。技术开发的涵义与高技术的评价标准是不对称的,使用类似技术开发等指标作为判别高技术的标准不适宜的。按照这些统计标准进行高技术统计评价,所带来的误差是难以克服的。
高技术统计评价是整个科技统计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其它科技统计有着密切的关系。若不将我国的科技统计标准与国际标准接轨,仍将科技统计框架基础停留在技术开发或涵义宽泛的科技活动等模式上,或者不能获得RD的质量较高的系统性数据,势必影响在原始、基础数据层次上对高技术的统计评价。切实加强整个科技统计的基础工作,是作好高技术统计工作的重要保证。
参考文献:
1、《中国高技术产业界定方法的研究》课题研究报告,中国科技促进发展研究中心
从高技术的涵义出发,其统计内容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内容:
1、高技术的研究与发展(RD)状况
关键词:医学论文
1.统计研究设计:应交代统计研究设计的名称和主要做法。如调查设计(分为前瞻性、回顾性还是横断面调查研究),实验设计(应交代具体的设计类型,如自身配对设计、成组设计、交叉设计、析因设计、正交设计等),临床试验设计(应交代属于第几期临床试验,采用了何种盲法措施等);主要做法应围绕4个基本原则(重复、随机、对照、均衡)概要说明,尤其要交代如何控制重要非试验因素的干扰和影响。
2.资料的表达与描述:用 x±s表达近似服从正态分布的定量资料、用M(QR)表达呈偏态分布的定量资料;用统计表时,要合理安排纵横标目,并将数据的含义表达清楚;用统计图时,所用统计图的类型应与资料性质相匹配,并使数轴上刻度值的标法符合数学原则;用相对数时,分母不宜小于20,要注意区分百分率与百分比。
3.统计分析方法的选择:对于定量资料,应根据所采用的设计类型、资料所具备的条件和分析目的,选用合适的统计分析方法,不应盲目套用t检验和单因素方差分析;对于定性资料,应根据所采用的设计类型、定性变量的性质和频数所具备的条件以及分析目的,选用合适的统计分析方法,不应盲目套用χ2检验。对于回归分析,应结合专业知识和散布图,选用合适的回归类型,不应盲目套用简单直线回归分析,对具有重复实验数据的回归分析资料,不应简单化处理;对于多因素、多指标资料,要在一元分析的基础上,尽可能运用多元统计分析方法,以便对因素之间的交互作用和多指标之间的内在联系作出全面、合理的解释和评价。
4.统计结果的解释和表达:当P<0.05(或P<0.01)时,应说对比组之间的差异具有显著性(或非常显著性)的意义,而不应说对比组之间具有显著性(或非常显著性)的差别;应写明所用统计分析方法的具体名称(如:成组设计资料的t检验、两因素析因设计资料的方差分析、多个均数之间两两比较的q检验等),统计量的具体值(如:t=3.45,χ2=4.68,F=6.79等),应尽可能给出具体的P值(如:P=0.0238);当涉及到总体参数(如总体均数、总体率等)时,在给出显著性检验结果的同时,再给出95%置信区间。
据不完全统计,在难以发表的、已凝聚着作者心血并花费较长时间与较大财力撰写的研究论文中,约半数以上是由于统计错误致其结果与原文主要结论相违背。如一文采用某新药引产,96例足月孕妇的产后出血与新生儿低Apgar评分率均为2.1%(各2例),明显低于应用原药引产的19例,其产后出血与新生儿低Apgar评分发生率均为15.8%(各3例,χ2=7.164,P0.05),这样上述的主要结论就欠可靠而难以发表,否则论文可起误导作用。类似问题文稿中还常有出现。现就文稿中常见的统计问题及其相应的处理方法简述如下。
一、 常用的统计术语
统计学中常用的概念有总体与样本、随机化与概率、计量与计数、等级资料及正态与偏态分布资料、标准差与标准误等。如某研究采用经会阴途径测定宫颈长度,以探讨不同宫颈长度与临产时间的关系。结果显示35例宫颈长度为25~34mm者与32例宫颈长为15~24mm者临产时间的均值±标准差(x±s)各为57.6±58.1与47.3±49.1小时。该计量资料,经t检验显示t=0.780,P>0.05,并未提示不同宫颈长度的临产时间差异有显著意义;从标准差大于均值,显示各变量值离散程度大,呈偏态分布,故不能采用x±s这一算术均数法计算均数。经偏态转换成近似正态分布资料后结果是:35例与32例的临产时间各为34.5±4.1与26.7±4.1小时,(t=7.778,P
二、 正常值范围及异常阈值的确定
如何选择研究对象,至少需多少例,正确统计处理和参考一定数量的病例数据,是确定正常值范围及异常阈值的四个重要因素。
1.研究对象:应为“完全健康者”,可包括患有不影响待测指标疾病的患者。如“正常妊娠”的条件:孕前月经周期规则、单胎、妊娠过程顺利、无产科并发症及其它有关合并症,分娩孕周为37~41周+6,新生儿出生体重为2500~4000g和Apgar评分≥7分。
2.观察数量:观察数量应尽可能多于100例;需分组者,各组人数也是如此(标本来源困难时酌情减少)。有些指标值如雌三醇(E3)、甲胎蛋白(AFP)、胎盘泌乳素(HPL)等随孕周进展而变化,应按孕周分组;邻近孕周均数相近者,可合并几周计算。若为偏态分布,应以百分位数计算,则例数应≥120例。取各孕周对象时,应考虑到所取各孕周中的例数分布大致均衡。显然,文稿中往往以少量例数求得正常值是欠可靠的。
3.统计处理:应根据所得数据分布特征采用不同的统计处理方法。属正态或近似正态分布的数据,可采用x±s法计算;这也适用于以一定方法能将非正态分布转换成正态或近似正态分布的资料。对无法转换的偏态资料,应采用百分位数计算法。具体计算(包括上下限初步制定)见文献。
4.对照数量:相应观察的病例数(包括分组)应不少于30例,这对制定某指标有临床意义的异常阈值尤其重要,这一点往往易被忽视。如在参考较多病例数据后,唾液游离E3的下限异常阈值应为第2.5百分位数,而非通常采用的5百分位数。否则,将会导致该指标产前监护的假阳性率增加。
三、 t检验与校正t检验(t′检验)
这是文稿中极易混淆的一类计量资料统计问题。
(一)检验的注意事项
1.t检验的意义:t检验与所有统计分析相同,其结果提示现有差别不仅仅是抽样误差所致,且提示犯第一类错误的可能性大小,即t0.05与t0.01犯第一类错误的可能性各为5%与1%。
2.统计意义与临床意义的关系:统计学有显著意义,而在临床上可能是无意义的,提示该研究应继续深入,以明确该差异是否真有显著意义;相反,统计无显著意义,而临床上却是有意义的,不能贸然轻易地下结论。应复查实验设计、方法、试剂及仪器性能、质控措施和实验数据等是否有问题,或尚需再进一步增加样本量进行复测等。
3.t检验适用范围:t检验仅适用于正态或近似正态分布(包括偏态转换)和其方差是齐性资料的检验;t检验适用于可比性资料,即除了欲比较的因素外,其它所有可影响的因素应相似。
4.t检验的结果判断:判断结果不应绝对化,P0.05,分别表示可拒绝或接受原定的假设,但两者都有5%的可能性犯第一类错误;而P值越小,只能是更有理由拒绝原定的假设。
5.单侧与双侧检验:应预先制定本研究的结果是需行双侧还是单侧检验。对有把握确知某治疗措施或某指标是不会劣于现有的,才作单侧检验;若不知何者为优,应行双侧检验。因为在同一t值的界限上,单侧检验的概率(P)仅为后者的一半,也就是说单侧检验较双侧检验更易得出差别有统计意义的结论,不可随意制定。一般讲,绝大多数研究以采用双侧检验为妥。
(二)t′检验与t检验的区别
当两样本均数的方差非齐性时,应以t′替代t检验。例如:甲组32例血清某指标值为53.9±49.6(μmol/L);乙组6例的结果为26.6±7.2(μmol/L),若不考虑两样本方差大小,t检验示t=1.331,P>0.05,提示两组血清该指标的平均含量差异无显著意义。但先作方差齐性检验,F=47.4,Pt′0.012.875,P
四、 卡方(χ2)、校正χ2与直接概率法(或精确法)检验
这三种检验方法为一类用途较广、但也易混淆的、适用于计数资料检验的方法。应注意,鉴于总数与理论值的不同,应采用相适合的检验方法。
例1.192例出生体重≥4000g的新生儿发生难产与窒息数分别为151例与22例;3475例出生体重≥3500~4000g的新生儿发生难产与窒息数分别为185与265例;2451例出生体重≥2500~3500g的新生儿发生难产与窒息数分别为122与169例。3组的构成比:难产与新生儿窒息率分别为:78.6%、5.3%、5.0%与11.4%、7.6%、6.9%。据此贸然认为出生体重≥2500~3500g为最佳新生儿分娩体重的结论是不可靠的。经χ2分析,后两组的难产与窒息率间和前两组窒息率间差异均无显著意义(P均>0.05)。故可认为,单据本研究结果是难以得出上述临床上认可的结论的。这涉及到上述“统计无显著意义,而临床却是有意义”的问题,应进一步复查或增加样本测试。杜绝单纯根据百分率的大小贸然下结论。
例2.某药治疗感染衣原体(CT)的中、晚期孕妇各11例和36例,她们的新生儿感染CT数各为3例和23例。χ2检验得χ2=4.570,P
例3.以精确法替代χ2检验。某新技术测试8例卵巢内胚窦瘤患者,5例呈阳性反应;测试25例卵巢颗粒细胞瘤患者中6例阳性。χ2检验得χ2=4.042,P
五、 相关与回归分析
相关分析只是以相关系数(r)来表示两个变量间直线关系的密切程度和相关方面的统计指标。无论是正相关(r为正值)或负相关(r为负值),只是经相关系数的统计意义检验(如t检验)后,当P
“相关”是表示两个变量间相互关系的密切程度,而回归分析是提示两个变量间的从属关系。在回归分析中,应注意由X变量值推算Y,与以Y变量值推算X的回归线是不一样的;直线回归方程的适用范围,一般仅适合于自变量X原测数据的范围,故绘制回归线时,X值切不能超越实测值的范围而任意延长。
可见,这两种分析,说明的问题是不同的,但相互又有联系。在作回归分析时,一般先作相关分析,只有在相关分析有统计意义(即回归有统计意义)的前提下,求回归方程和回归线才有实际意义。决不能把毫无实际意义的两个事物或两种现象进行相关与回归分析。
六、 数据的正确书写
1.文稿内各数据的书写必须前后一致;总数应等于各分组的数据之和。
2.对不同指标,有其不同数据精度的要求,这应结合专业知识加以判断。如新生儿出生体重是以公斤为单位,记录测定数据精确到小数点后的第二位数字即可。
3.测定数据的书写,不能超越其测量仪器测试的精确度范围。
4.同一指标的前后数据应保持同一精确度。
5.经计算,出现比预定小数点后两位数多的数字,应采取“≤4舍、≥6入”与“5‘奇’进‘偶’出”方法,以决定小数点后第三位数字是“舍”还是“入”,即5前为单数则入,双数则舍。
关键词:统计学;教学模式;EXCEL
进入21世纪,随着我国市场化步伐的加快,社会对新知识的需求日益增加,无论是国民经济管理,还是公司企业乃至个人的经营、投资决策,都越来越依赖于数量分析,依赖于统计方法,统计方法已成为管理、经贸、金融等许多学科领域科学研究的重要方法。教育部也将《统计学》课程列为财经类专业本、专科专业的核心必修课程之一。力图通过《统计学》的学习,使学生掌握探索各学科内在的数量规律性,并用这种规律性的解释来研究各学科内在的规律。同时,由于统计学所倡导的尊重客观实事,通过调查研究用实事说话,这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实事求是的学习、工作和科学研究精神
一、《统计学》课程教学面临的挑战
1、内容日益丰富。长期以来,在我国存在两门相互独立的统计学——数理统计学和社会经济统计学,分别隶属于数学学科和经济学学科。20世纪80年代以来,建立包括数理统计学和社会经济统计学在内的大统计学,逐步成为我国统计学界的共识。1992年11月,国家技术监督局正式批准统计学上升为一级学科。国家颁布的学科分类标准已将统计学单列为一级学科。随着大统计学思想的建立和统计学在实质学科中的应用的需要,大多数学校和老师在财经类专业的本、专科专业《统计学》教学过程中,除了保留社会经济统计学原理中仍有现实意义的内容,如统计学的研究对象方法、统计的基本概念、统计数据的搜集整理、平均及变异指标、总量指标、相对指标、抽样调查、时间序列、统计指数等;同时也系统的充实了统计推断的内容,如:统计数据的分布特征、假设检验、方差分析、相关与回归分析、统计决策等。这一变化使得《统计学》的内容更适合相关实质学科的发展需要。
2、学生的学习难度加大。首先、结合《统计学》的课程特点——概念多而且概念之间的关系十分复杂、公式多且计算有一定难度等。如果学生不做必要的课外阅读、练习和实践活动,是很难理解和掌握的。对于财经类专业的本、专科专业的学生来说,本身的专业课学习负担已不轻。其次、对于财经类专业的本、专科专业的学生来说,由于其本专业的课程体系要求,使得学生的数学或者数理统计的基础不是特别好,对于专科学生来说更不用说,推断统计将是他们学习的困难。再说,《统计学》作为专业基础课,一般安排在一年级或二年级第一学期,在这个学习时段也是大多数专科生和本科生忙于计算机课程和英语课程的考证时段。如果以牺牲授课内容和降低要求来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显然有悖于《统计学》课程的教学和相关专业的发展要求。所有这一切对于学生学好这一课程面临的困难可想而知。
3、教师的教学难度加大。授课内容越来越丰富;课程难度太大可能导致学生兴趣下降;在倡导学生自主性学习的背景下,授课时数大为减少(一般安排一个学期共17~19教学周,每周2~3课时);高等教育扩招后,由于师资力量一时没有跟上,大多数学校,授课班级学生人数越来越多,一个教师跨越不同专业授课不再新鲜。这要求授课教师必须深刻领会授课内容的核心和相互关系,学会控制和驾驭课堂教学,学会激发学生的兴趣,注重统计学在不同专业领域的具体应用等等。作为这门学科的授课教师特别需要认真考虑该怎么办?
二、《统计学》教学的发展趋势分析
1、统计学从数学技巧转向数据分析的训练。在计算机及计算机网络非常普及的今天,统计计算技术不再是统计学教学的重点了。统计思想、统计应用才应该是重点。现代统计方法的实际应用离不开现代信息处理技术。统计软件的使用,不仅使统计数据的计算和显示变得简单、准确,而且使统计教学由繁琐抽象变得简单轻松、由枯燥乏味变得趣味盎然。所以,在统计教学过程中,大量的内容只需要给学生讲清楚统计基本思想、计算的原理和正确应用的条件、正确解读计算的结果,而对大量复杂具体的计算可以交给计算机去完成。
比如方差分析,手工计算量非常大,没有计算机软件的支撑,是很难教学实际问题分析的。现在我们只要讲清楚方差分析要做什么,为什么方差分析要解决的中心问题是判断有无条件误差,而原假设又是K种不同水平下总体的理论均值是否相等,检验结果表示什么等就可以了,大计算量的工作让计算机去完成。
2、通过统计实践学习统计。也就是以学生为中心,通过课堂现场教学、引导学生先读后写再议、模拟实验、利用课余时间完成项目、利用假期时间,通过参加学校组织的某些团队、小组或自己组织去开展一些与专业有关的活动,如社会调查、专题研究、提供咨询、参与企业管理等方法。全方位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专业能力、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
比如依同学们在设计调查问卷和调查方案的基础上,让他们组成若干调查小组(如以寝室为单位),在校园内真正进行一次统计调查活动,从具体调查对象和单位的确定,样本的抽取(不一定要很大),问卷的发放、回收与审核,数据输入与资料整理,估计与分析,一直到调查报告的编写,调查总结或体会的形成,全部由同学自己来完成。这样,同学们就亲身参与了统计调查、统计整理和统计分析(含统计推断)的整个过程,效果很好。
三、基于EXCEL的《统计学》教学设想
如何从烦琐的数理统计技巧转向数据处理的训练,同时还要使学生容易掌握并有机会辅之于实践。教师的导向是第一位的,要求必须选择容易获得而且普及性比较强的统计分析软件,并在课堂教学和引导学生实践中广泛采用。
(一)微软公司开发的EXCEL软件无疑是我们最好的选择
专业的统计分析软件SPSS、SAS、BMDP、SYSTAT其功能固然强大,统计分析的专业性、权威性不可否认,但是对于没有开设统计学专业的院校这些软件并不常用,如果学生要进行自主性学习也比较难以找到相应的工具,此外专业统计分析软件的英文操作界面,也让中国人用起来不是很顺手。微软公司开发的EXCEL软件作为一款优秀的表格软件,其提供的统计分析功能虽然比不上专业统计软件,但它比专业统计软件易学易用,便于掌握。在Windows操作系统极为流行的今天,EXCEL也是随处可见。对于《统计学》这门课程而言,利用EXCEL提供的统计函数和分析工具,结合电子表格技术,已能满足统计方面的要求。
(二)基于EXCEL的《统计学》教学设想
1、在教学内容上,依据EXCEL的函数功能、电子表格功能、数据分析功能,结合统计学原理的基本理论和方法,整合教学内容。比如传统的统计学原理教学过程中,对统计数据的搜集主要强调统计报表制度,在EXCEL环境应该更注重抽样推断,EXCEL提供的随机抽样工具使得抽样调查不再是十分复杂的技术,统计图也可以被广泛运用于对数据的描述;再比如现有统计学教材很多都讲根据整理的数据计算平均数时,都用加权平均的方法,当用组距式变量数列计算平均数时,用组中值作为各组的代表值进行计算。我们知道,组中值作为各组的代表值是假定各组变量值在组内是均匀分布的,如果实际数据与这一假定相吻合,计算结果比较准确,否则误差比较大。事实上实际数据往往就不是均匀分布的,因此用组中值计算的平均数都是近似的,而且相同资料编制的不同变量数列计算的平均数还不相等。其实为了编制变量数列,我们必须输入原始数据,EXCEL的有关程序可以得到准确平均数,哪里还有必要按加权算术平均的方法计算近似的平均数呢?那么有没有必要编制变量数列、特别是组距式变量数列呢?有没有必要按加权的方法计算平均数呢?我们认为有必要,但是组距式变量数列的主要功能不再是提供计算资料了,而是用于表现资料的分布状况和进行分析用;加权平均方法主要是介绍和要求学生掌握加权平均的思想,用于综合评价分析中。
2、案例教学成为《统计学》课程的重要内容。案例教学法不仅可以将理论与实际紧密联系起来,使学生在课堂上就能接触到大量的实际问题,而且对提高学生综合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大有帮助。结合学生所学专业精选案例教学,比如对于金融专业的学生可以设计用几何平均数计算投资的平均收益率、运用标志变异指标考察投资组合的风险大小等。对于经管专业的学生,精选抽样推断、假设检验、方差分析对于控制产品质量,经营决策等方面的案例,深入浅出地介绍这些方法的基本思想、并用EXCEL进行分析。既激发了学生的兴趣、扩大了学生的视野,也使统计学的课堂不再是教师一块黑板、一支粉笔、一本教材、一张嘴巴就能将一门专业课程从头讲到尾。
3、改革考试方式和内容,合理评定学生成绩。考试是教学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是检验学生学习情况,评估教学质量的手段。对于《统计学原理》的考试,多年以来一直沿用闭卷笔试的方式。这种考试方式对于保证教学质量,维持正常的教学秩序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也存在着缺陷,离考试内容和方式应更加适应素质教育,特别是应有利于学生的创造能力的培养之目的相差较远。在过去的《统计学》教学中,基本运算能力被认为是首要的培养目标,教科书中的各种例题主要是向学生展示如何运用公式进行计算,各类辅导书中充斥着五花八门的计算技巧。从而导致了学生在学习《统计学》课程的过程中,为应付考试搞题海战术,把精力过多的花在了概念、公式的死记硬背上。这与财经类专业培养新世纪高素质的经济管理人才是格格不入的。为此,需要对《统计学》考试进行了改革,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考试内容与要求不仅体现出《统计学》的基本知识和基本运算以及推理能力,还注重了学生各种能力的考查,尤其是创新能力。二是考试模式不具一格,除了普遍采用的闭卷考试外,还在教学中用讨论、答辩和小论文的方式进行考核,采取灵活多样的考试组织形式。学生成绩的测评根据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程度、学习过程中提交的读书报告、上机操作和卷面考试成绩等综合评定。这样,可以引导学生在学好基础知识的基础上,注重技能训练与能力培养。
参考文献:
[1]谢安邦.高等教育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2]贾俊平.统计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
课程的早期内容主要是将基础医学各学科串联起来形成系统框架,同时又易于被非医科生接受,因此注重趣味性和实用性。其课程内容如下:开篇首先从大家最为关注的话题“如何运用医学常识自觉维护健康”谈起,在充分激发同学们的学习兴趣后,接下来一幅深入浅出的“基础医学素描图”被勾勒出来,包括生命的化学基础-蛋白质与核酸、生命的基本单位-人体细胞学基础、人体结构奥秘、人体功能正常运行与生物钟、疾病时的形态变化、人体功能的异常运行-应激与疾病、微生物与疾病、旅行与寄生虫病、免疫与健康、安全与合理用药。以上内容基本上涵盖了疾病发生的形态结构基础、发生机制、常见的感染类疾病及防治原则,从而尽可能地将医学作为一个整体呈现给非医学专业的同学,同时又尽量避开过于专业性的部分。此外,考虑到基础医学的整体性,还增加了两个内容相对独立的章节,即遗传与疾病和法医与自我保护。为促进学生对医学知识的感性认识,又安排了医学标本馆参观活动和临床技能中心模拟教学活动。前者有助于感性理解人体基本结构以及多发病的形成和预防,以及对寄生虫致病性和预防措施的理解;而后者则帮助学生了解常见的诊疗手段以及医院病区的划分规则,并重点在仿真模型上进行心肺复苏术(CPR)培训,从而在大学生中普及急救技能。随着本课程被纳入中山大学核心通识课程,如何更好地贯穿通识课程教育的理念,本课程的教学内容和教学形式也在实践中不断优化。
2教学内容和教学形式的不断优化
2.1教学评估与教学内容调整
作为一门仍在探索中的新课程,我们在每学期末均进行教学评估以了解学生对本课程的掌握程度和兴趣点,并据此对教学内容不断调整。教学效果调查发现,同学们对本课程的整体满意度为87.88%,其中对课堂教学内容、教学互动和教学效果的满意度分别为88.93%,85.68%和83.32%,但相对而言,对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尚有待提高,其满意度只有78.37%。同课堂教学相比,实践教学的满意度明显较高,其满意度可达97.5%,表明通过直观学习人体结构、病原物以及实际操作有更好的效果。对学生兴趣点的调查发现,同学们对直观或与日常健康密切相关内容印象更为深刻,如微生物与疾病、旅行与寄生虫病、人体结构奥秘、安全合理用药、免疫与疫苗接种。而法医与自我保护通过生动案例,将法律和医学以及严密的逻辑分析融合在一起,也是大受欢迎的章节。此外,同学们关注的其他医学问题还有卫生医疗体系的运作、常见健康维护问题、实用的急救知识及训练、医学发展前沿问题,尤其是对我们的中医有很高的关注度。考虑到学生的关注点,课程内容被不断优化,在这一过程中我们发现通识教育的理念也可以很好地融入进来,如思辨能力、社会责任感以及宏观视野的培养也愈来愈在教学中得以体现。为此新的教学内容被调整为3个模块:
①第一部分主要介绍基本医学知识,引导学生自觉维护健康。其内容包括医学与健康和人类进步、人体结构奥秘、微生物与疾病、旅行与寄生虫病、免疫与疫苗接种、慢性病与亚健康、从看懂化验单到健康体检、安全与合理用药、中医经典理论与保健、医学发展前沿。这部分内容既保留了基础医学框架的系统性,也照顾了学生的兴趣。新增加的医学发展前沿可以拓展学生视野,也是激发学生创新精神的有效途径。至于中医经典理论与保健是应学生的强烈要求而增加的内容,与其说中医属于医学,其实它与中国文化、哲学和艺术是一脉相承,息息相通的。以中医学为依托,学习中医中最经典的学说和思想,也可以培养人文思想。
②第二部分着重具体医学案例分析,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医学思辨能力。这部分包括两个内容:法医与自我保护,将医学知识和严谨的逻辑分析结合进行案例分析,同时也从中总结出一些自我保护知识;急诊与急救,这里讲述的都是惊心动魄、扣人心弦的真实故事,这些故事里既融入了严密的医学知识,同时直面生与死的较量也让学生对人性和生命的意义思考更多。
③第三部分为公共健康教育,主要介绍我国医疗保健体系以及全球化与国际卫生。分别介绍我国医疗保健体系架构并提出目前存在的一些问题,如医患矛盾原因何在,当前医疗体系如何应对我国人口日益老龄化的问题,从近期埃博拉病毒的流行学分析探讨经济文化因素与疾病的关系以及国际合作控制疾病流行的运作方式等。这些议题通常是开放性的,老师只是介绍背景知识后提出问题,进一步的深入分析则由学生查阅资料或调研完成。这对培养实际解决问题能力以及社会责任感均有重要意义。事实上,美国早在2007年即开始了一场把大学生公共健康教育与艺术和科学全人教育及美国希望公民计划相结合的运动。其内容涵盖了流行病学的调查研究方法、公共健康政策的制定及健康机构运行以及不同经济文化背景下的疾病发生特点和国际间联合防控疾病的运作方式等。
2.2基于网络平台的教学拓展
除了在课堂上广泛采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基于Blackboard平台的基础医学导读学习平台(elearning.sysu.edu.cn)对教学有很好的辅助作用。通过这一平台实现了与学生的充分互动,可以及时收集教学反馈信息;讨论版围绕医学相关热点问题的讨论,一些有价值的图书资料和网站推介丰富了教学内容,促进了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此外期末考试布置作业和批改作业也通过此平台进行,确保了整个教学过程的顺利实施。
2.3考核方式的演变在课程早期,基于教学内容
建立了包括单选和多选题型的试题库,进行开卷考试,以检验并督促学生掌握并运用基础医学知识。随着教学的深入,我们希望学生对医学知识有更深入思考,由此确立了新的考核方式,考核分两部分进行:一是通过课堂提问和网络平台讨论版的发言,了解学生对具体医学问题的掌握程度,作为平时成绩(占40%),二是期末时列出几个综合性议题,或者针对公共卫生健康现实问题讨论或者结合各自专业谈谈与医学的关系等,以综述形式完成,以期培养学生对现实问题的调研、思考并提出建设性意见的综合能力,作为期末成绩(占60%)。通过2年4个学期的尝试,从最初只是对感兴趣的医学问题的引述,到逐渐可以融入自己的观点,尤其是探讨医学与各自专业(或理工或人文)的深系,如经济学专业的学生探讨“患者看病贵与医生收入低矛盾的经济学分析及化解对策”、数学与计算机专业学生“运用数学与统计知识进行公共健康影响因素分析”、国际政治专业学生探讨“全球卫生治理中的国际组织合作及其在传染性疾病防治中的重要性”等。表明这种考核方式是将通识教育引向深入的好方法。
3结语
摘要:资源一直是企业获取竞争优势的主要战略因素。本文以“传统资源”为探究起点,刻画了企业行为的社会嵌入性特征,并通过引入“网络资源”这一概念揭示出一个更加全面、以企业网络及其关系资本为背景的资源分析框架,完善性地拓展了传统的资源基础论观点。
关键词:企业网络;网络资源;社会嵌入性;吸收能力
一、理论背景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熟悉到,单凭企业自身的力量很难在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中求得生存和发展。20世纪80年代以来,西方企业尤其是跨国企业迫于强大的竞争压力,开始对企业竞争关系进行战略性的调整,纷纷从对立竞争走向大规模的合作竞争,也因此使得合资、战略联盟、供给链伙伴关系等组织形式成为了诸多企业用来实现资源和战略共享而实施的核心战略。据统计,全球500强中有60%的企业采用了战略联盟的形式。
交易成本经济学(TransactionCostEconomics,TCE)很早就为企业进行类似的决策提供了理论依据。但是它的成本最优分析是一种比较静态的分析方法,其逻辑起点针对的是单一的企业个体,加上它没有涵盖诸如学习成本和协调成本等这类对于理解企业学习和创新过程有着非常重要价值的成本类型,因此,给它用于解释企业网络中的知识分配和知识转移等新问题带来了先天的障碍;战略学者们则更加关注企业竞争优势的来源新问题。在长期的探究中基本上形成了两个相对有代表性的观点摘要:一个是产业结构论(IndustryStructureView),另外一个是资源基础论(ResourceBasedView,RBV)。这两个理论在某种程度上已经被人们所接受了,但是它们却忽视了这样一个重要的事实摘要:企业所具有的竞争优势和它所嵌入的关系网络是相关联的。RBV观点强调单个企业所拥有和控制的那些能够产生竞争优势的资源和能力,相应地其探究视野也局限于企业的内部。然而,事实上一个企业的关键性资源可以从企业的外部来获得。比如,在美国一个典型的制造型企业,它所创造的最终产品中有55%的价值是外购来的,而且,大部分的中间投入品都有专门的供给商来负责提供。在对供给链的探究中,Dyer(1996)对生产率和交易伙伴专用性投资和资源共享的意愿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探究。结果发现,企业间的联系的确能够带来可观的关系性租金和竞争优势。
另外,动态能力理论(DynamicCapabilitiesPerspective)告诉我们,在进行纵向一体化或纵向分解的决策时,一定要考虑到外部行动者所拥有的竞争资源和竞争能力,这一点和知识基础论(KnowledgeBasedView)是一致的。知识基础论认为,凡是能够给企业带来创新能力的重要资源,无论是在企业内部还是在企业外部,都要纳入企业自身的能力体系构建之中。动态能力理论和知识基础论对我们的探究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较之RBV理论和TCE理论,它们更加强调企业获取和积累资源的过程,更加强调对企业间互动行为的探究,使分析的视角转向相互联结、相互嵌入的企业网络。
二、企业网络
1.企业网络的由来及其对组织演化的意义
通过对世界各国经济史的考察我们不难发现,在资本主义经济发展最早、市场经济最为发达的欧美国家中,大企业制度一直占据主导地位。以美国为例,自1879年出现了第一个托拉斯———美孚石油公司以后,卡耐基美国钢铁公司、杜邦公司、福特汽车公司等世界闻名的大托拉斯相继成立,到1900年美国已有185个托拉斯,托拉斯成为美国经济的统治力量。而且,在“泰罗制”、“福特制”等生产管理理论的影响下,企业的发展大多集中在自身管理体制的改进,企业间的合作并未得到重视,大、小企业间的关系往往最终是兼并、收购、合并等形式。因此,最早的、真正意义上的企业网络组织并未在欧美国家中出现,而是产生于日本的“分包制”。Nishiguchi(1994)将日本分包制度看成是历史和社会相互功能的复杂进化的结果。
从分工的角度来讲,分工在过去主要是靠市场来完成的,大多数人认为,这也是市场机制应当具有的形式。市场的竞争过程中完成了组织分工的深入和细化过程,起着积极或消极的功能。但企业之间的分工合作不仅通过市场,更多地还可以通过管理手段来实现,这一点是以前古典经济学所没有的。回到分工的观点上,可以表述为摘要:现代企业是逐渐从传统的企业内部分工协作管理到跨企业分工管理的转变,跨企业分工管理实现了从“看不见的手”到“看得见的手”,再到“相互间握手”所引导的分工效率上升的逻辑,这一方面消除或减弱了市场协调企业组织之间分工的风险和不确定性,以及科斯意义上的其他交易成本。同时,还可以充分发挥和利用企业组织之间专业化分工所带来的潜在收益。和钱德勒意义上的“现代企业”的概念相比,这一组织结构的变化是向更高一层次分工的进化。在企业内部分工管理的基础上实现企业之间分工的效率,从而增进社会的福利,这是现代企业组织走向网络化的核心意义。
2.战略框架下的企业网络定位
实际上,由于网络对于个人和一般组织(不仅仅是企业)同样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人类学家、社会学家、心理学家,尤其是组织行为学家很早就关注到了网络的意义,至少20世纪50年代以来,这一概念已广泛用于这些学科之中。而经济学、管理学的探究相比之下一直处于较落后的状况。Jarillo(1988)指出,战略管理学者对网络概念应用较少,主要原因在于很难将网络概念放入竞争战略的一般框架之下。按照新制度经济学的说法,有限理性的假设使得个人不可能完全通过合同来解决复杂新问题。为了把有限理性的约束功能降到最小,同时又能使交易免受机会主义风险的影响,经济主体就会寻求如层级制这种形式的非市场化组织布置。但是,非市场的组织布置不应只限于层级组织这一种类型,资源配置的复杂多样性要求不同的制度布置,在市场和层级这两种配置资源的形式之间,还存在着其他的组织形式,即存在着其他提高交易专用性资源利用效率的组织布置,Williamson将之称为混合组织。实际上,在市场和层级之间我们可以作进一步的细分。Ouchi曾建议将层级划分成两个部分摘要:“官僚制层级”和“集团制层级①”。官僚制层级以权威来实现组织内部的分工协作,它一方面是一种层级制的科层组织,另一方面又具有许多开放市场的特征。其目标的一致性较低,在现实中它体现了对抗式的劳资关系;集团制层级则因其目标的一致性较强而在解决新问题和激励机制上有着一定的优势,从而大大地减少了交易成本的支出,在现实中最接近于Williamson的层级制组织。后来Jarillo(1988)按照这一思路进一步将市场组织按参和成员间竞争亦或是合作的关系性质———具有零和博弈的特性还是具有非零和博弈的特性———加以划分,将其分成了古典市场和战略网络两种类型。古典市场即是由许多自由行动者相互功能而形成的Williamson意义上的市场组织形式;战略网络则是由一个轴心企业和其关联企业之间所建立的专门关系,这些关系具有层级制关系的大多数特征(相对的非结构性任务、长期观点、相对非专门化的契约),并几乎具有投资的所有特征。这样我们就将组织经济活动的模式从组织形式和竞争关系两个维度重新进行了划分,并在其中找到了企业网络的相应位置。
3.企业网络和混合组织的深层区别
市场、网络、层级这种结构主义的划分②是否就意味着网络就是市场和层级之间的、Williamson意义上的中间组织或混合组织呢?正确地讲二者是不完全相同的(杨瑞龙,2001)。Williamson(1995)把企业层级和市场看做是治理结构的两极,在这两极之间的状态是混合状态,如双方规制结构、三方规制结构等。它们的特征在于既保持了所有权的自主性,这使得它在一定程度上具有类似市场的激励优势;又带有双边依靠特征,兼有企业层级的适应性的合作优势。假如单纯从表面上看,二者是完全相同的。但是,实质上网络化和Williamson的混合结构有很大的不同摘要:一是Williamson的混合结构基本上是企业和市场之间带有中性特征的治理结构布置。因为,尽管它兼有企业和市场两者的优势,但是它的激励优势不如市场强烈,合作优势也不如企业强烈。而企业网络则是在共同利益的基础上,通过资源共享实现长期共同发展的组织制度布置。它是一种独立的、而非混合的组织状态。二是网络化中的合作不同于Williamson混合结构中的合作。Williamson在分析混合结构具有合作优势时是以企业内部合作为参照系进行的,也就是说,混合结构的合作优势本质上仍然是权威关系之下人力资本所有者和物质资本所有者之间的不完全合约所产生的组织适应性的优势。但是网络化中的合作不仅仅是不同要素所有者之间的不完全合约,它更像是一种建立在信任基础上的、着眼于未来收益的开放性合约,对长期利益追求使得合作各方抛弃了短期的机会主义行为。网络化中的合作产生的地区优势、产业能力等优势是无法单纯用不完全合约来解释的。三是,Williamson认为企业内部的雇佣合约比混合结构更具有不完全性,企业能以更小的成本实现事后的协调。但是网络的组织布置是基于互惠和信任关系建立起来的,它的开放特征使这种合约布置具有更大的不完全性,这使得它不仅能以较低的成本实现事后的抗干扰,而且开放合约具有的资源共享特征使它远远超出了混合结构所具有的优势。
三、企业行为的社会嵌入性
Andrews曾指出,企业的战略行为是它在现有的竞争资源和可获得的新机会之间权衡的结果。可是,在大量的对企业联盟(网络)的探究文献中我们发现,学者们比较关注的基本上还是企业的现有资源和竞争力,对于企业可获取的未来的资源和能力却很少涉猎,或是重视不足。因此,也就限制了他们对企业外部资源及其相应的企业绩效的探究视野。可以说,直到近期经济学者才开始对企业的外部社会环境资源产生了探究喜好,并认为企业的行为和绩效不仅受外部经济环境的影响,而且在很大的程度上要受外部社会环境的影响。而且,他们已经开始将企业网络的社会结构观点应用于对企业联盟的探究(Gulati,1998)。企业联盟是一种非凡类型的企业网络,对它的探究可以从内外两个角度来进行。前者主要是分析社会网络对于联盟形成的影响;后者则主要是考察联盟所累积下来的网络资源对于联盟产生的影响。在探究先前联盟的社会网络对未来联盟形成的影响时,两种角度的考察可以同时运用。正如齐美尔首先熟悉到的那样,社会环境的一个主要特征就是它的网络特征。无论社会环境多么复杂,展示了其他的什么维度①,它的支柱仍然是处于一定位置之上的、和其他行动者相互交往的并交换资源的行动者之间互相联系的体系。从网络的角度出发,行动者(企业)并非是“原子式的”在完全自由和竞争性的市场环境中活动,而是彼此之间相互联接、相互影响的。持开放系统观点的组织理论学者和结构社会学家们很早就坚持认为,组织环境中最重要的就是它的外部联系所构成的社会网络。他们强调,经济行为和其他社会行为一样,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深深地嵌入在社会网络之中。社会网络可以定义成由一系列相互联系的特定类型的社会关系结点所构成的集合。社会关系可以是朋友关系、上下级关系,也可以是纯粹的经济关系等。这种观点最终可以归结为经济行为的社会嵌入性(SocialEmbeddedness),通过关系网络,行动者可以获得他们所需要的资源和信息。
网络中有两种机制会使企业产生信息收益摘要:一种源于关系嵌入性,一种源于结构嵌入性。关系嵌入性认为行动者可以直接通过网络中结点间的相互联系纽带来获取信息。一般来讲,直接连接的结点会拥有同质的信息和知识,而且,行动者之间的社会关系越是紧密,他们之间的行动就越是默契,进而影响到他们的战略行动。这将有利于行动者之间的学习和模拟,提高相互间的信任程度,减少不确定性所造成的风险;结构嵌入性认为网络中不同结点由于位置不同会产生信息优势的差异,处于中心位置的结点或具有更大网络密度(也称网络的可达性)的网络会获得更多的信息和资源控制优势。这两方面虽然各不相同,还是有交叉的部分,比如具有结构优势的结点能够具有更好的信息来源(Burt,1992)。另外,从结构方面看,学者们还经常将行动者所占据的网络位置和其具有的“地位”相联系。地位体现的是一种角色扮演,也就是说,处于同类地位的行动者会扮演大致相同的角色。因此,在企业网络中,行动者还可以根据网络位置来获得有关其他行动者可能采取的行动信息。需要说明的是,当我们在某一个时刻观察一个特定的企业时,它所具有的网络联系可能是多维的。也就是说,它本身可能嵌入于不同的社会网络之中。这种嵌入可能是全部的嵌入,也可能是部分的嵌入。而且,这些联系的强度、性质以及其间传递的信息和资源等都有很大的差异。众多的网络之间往往就是因为有了像这样的具有多重联系的企业结点而实现了网络和网络之间的相互嵌入,使整个联系集(更大的网络)变得异常的复杂和难以辨识。
总之,网络探究探索了导致企业间相互联结的网络布置及其演进的各种要素,把分析的重点从原先的注重对企业活动边界的界定、企业和市场相互之间的最佳组合以及对企业内部科层组织形式的选择等,转向了对企业内部或外部能够诱导和实际存在的各种各样交互功能的网络关系及其结构的探究上,提出了无论是在市场之中还是企业内部,市场原则和组织原则都是共同存在的,也就是说,市场和企业不是相互对立的,而是相互联结、相互渗透的。这种相互联结和相互渗透,最终导致了企业间复杂易变的网络结构和丰富多样的制度布置。我们认为,企业所深深嵌入的外部关系网络是影响企业行动决策所必不可少的关键性资源,它不仅关系企业内部现有的资源、信息的分布状况,而且还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企业未来可控资源集的大小和获利能力,进而关系未来的市场竞争格局的变化和企业生存能力的大小。
四、网络资源和竞争优势
1.企业资源和网络资源
企业资源按照Barney(1991)的理解可以分为三类摘要:①物资资源,如物资技术、厂房设备、位置、获取材料的通道等;②人力资源,如经验、判定能力、天资、洞察力、关系及培训体系等;③组织资源,如正式的报告结构、正式和非正式的计划、控制和合作系统,集团间、企业内、企业间及其和环境的非正式关系等。也有的学者将资源定义在一个较狭窄的范围内,如Daft认为资源是企业所控制的、并能用以制定和实施战略以提高效率和效果的因素;Grant认为资源是生产过程的投入要素。但笔者认为,这种以拥有或可控制为标准的定义,势必会忽视一些不能或不易为企业所控制的资源(或者说企业能对其施加影响的资源),如企业的社会认知资源及其他外部性资源;同样,假如以投入要素作为标准,则一些经投入后再生产出来的有价值的无形资源也可能被忽略。所以,以功效为目标,对资源赋予一个更宽泛的含义是可取的,即凡是能潜在地或实际地影响企业价值创造的所有事项都应视为资源。
资源基础论观点认为,资源异质性是获取竞争优势的条件,差异化能力是维持竞争优势的源泉。我们说,在信息有限、熟悉存在偏见及因果关系模糊不清的条件制约下,企业有关选择和积累资源的决策是符合经济理性的。但它明显忽视了资源及市场的所有权特性,没有考虑到影响资源选择的社会环境,如企业交易、网络纽带、制度压力等,也没有考虑到此环境是怎样影响到企业差异性的。这种不足已经被许多学者熟悉到并加以了改进,如Rindova和Fombrun(1999)展示了一个更加完善的分析竞争优势来源的框架摘要:
图1作者将竞争优势的来源从市场、资源以及宏观文化、微观文化四个维度进行了划分,按照我们上面对资源所进行的定义,可以将图1上半部分看成是资源基础论和产业结构论所强调的会产生竞争优势的资源类型,我们将其定义成“传统资源”。下半部分表明作者考虑到了社会的认知因素对企业竞争优势的影响,即个体、群体对企业的释义,如解释、理解、领悟、归因、推断和猜测等是如何影响战略的相互功能进而影响持续竞争优势的。当然竞争优势还将取决于外部社会认知者在产业领域对竞争条件的反应和修订,这是因为外部社会认知者的行为将影响到资源的分配、对成功的评价及产业范式的变迁,如关键的社会认知者和媒介等就能通过他们自己的解释和资源分配以影响整个产业范式的发展,进而影响企业竞争优势的持久性。我们认为,这些人类释义层次上的影响竞争优势的资源是区别于传统资源而被拓展出来的“新资源”,是在一个企业———社会学视野下的资源类型。虽然它们早就实实在在地客观存在着,但却没有被纳入到正式的资源探究框架之下。和传统资源相对,我们将其定义为“网络资源”。因为,这些资源正是人和人之间、企业和企业之间长期互动的结果,是企业内外社会关系网络相互嵌入的最终体现。那么,这就形成了一种强调过程而非结果的观点,即网络是资源的触发器。
这一触发资源的过程依靠的就是行动者之间在嵌入性条件下的持续互动。到此,我们就可以将影响企业竞争优势的这些资源类型都纳入到一个新的被拓展了的资源框架之内,即“资源=传统资源+网络资源”。网络资源是一种用来感知和实施企业战略的非凡类型的企业资源(Barney,1991)。不同于企业边界(法律边界)内的传统资源,对于企业来讲它更像是一种有价值的信息,代表了企业获利机会的多少。因此,网络资源会直接影响企业的战略行为。需要指出的是,网络资源的形成和企业特定的历史背景有关,它具有路径依靠的特征。也就是说,网络中前期的网络关系对于后期的网络关系(如有新网络成员的加入)会有直接的影响。笔者认为,网络资源中最重要的两种资源类型就是企业的社会资本和知识资源,而知识资源和吸收能力又密切相关。
2.企业的社会资本
我们说互动是产生企业社会资本的重要源泉,是构成企业间网络的基石。互动程度的高低体现了交易者之间关系的密切程度,有效的企业社会资本就产生于良好的互动关系。一般来讲,可以将企业的社会资本划分为内部社会资本和外部社会资本。企业的内部社会资本指的是企业内部存在的、有利于推动企业成员信任和合作、促进企业各部门间的沟通和协调,从而增强企业内部凝聚力的人际关系网络。具体包括存在于雇员之间的社会资本、存在于雇员和管理者之间的社会资本、存在于管理者之间的社会资本和存在于各部门之间的社会资本。企业的外部社会资本指的是企业外部存在的、有助于企业摄取各种稀缺资源的社会关系网络。它包括企业的纵向联系和企业的横向联系。前者指企业和上级领导机关、当地政府部门以及下属企业、部门间的联系;后者指企业和其他企业、科研院所及高校、金融机构、中介组织等之间的联系。对于企业的社会资本我们有以下几点需要说明摘要:一是企业的社会资本和物质资本、人力资本一样,既有先天的成分,也有后天的成分;二是并非所有的社会资本都是有目的地建立起来的;三是企业社会资本作为一种社会关系网络,有一个网络规模和网络质量的新问题。
3.企业的知识资源和吸收能力
近些年来,企业的竞争战略正在发生着根本的变革,以获取传统资源和分担风险为目的的企业间战略已经开始向学习和获取知识为主要目的的战略发生转变。知识在企业不同的历史背景和异质性资源中的重要性日益明显。Grant等人(1995)提出的企业知识理论认为,生产的关键投入和企业价值最重要的来源是知识,社会生产是在知识的引导下进行的。企业知识按其跨越时空在组织或个人之间转移的程度可分为两大类摘要:一类是显性的知识,只需沟通即可转移,一旦这种知识被创造出来,可以在边际成本为零的情况下被其他使用者所使用;另一类是隐含性知识(TacitKnowledge),这类知识存在于组织内个人的专业技能、团体的非凡关系之中,也存在于非凡的规范、态度、信息处理以及决策程序之中。它难以用语言进行表述,也难以通过沟通得以转移。正是由于隐含性知识的这些特征,才使它成为了企业获取竞争优势和高绩效的基础(Barney,1991),成为了企业网络中的特质性有价资源。但是,企业知识资源的获取和利用并不是自发的,还需要具备一种非凡的能力来加以实现,这种能力就是吸收能力(AbsorptiveCapacity),即熟悉新知识价值、消化新知识以及将新知识应用于商业用途的能力。
一般认为,有两个因素会造成企业间吸收能力的差异摘要:一个是以前的相关知识水平,一个是接受知识单元和知识来源单元之间的同一程度(Assimilation)。以前具有的相关知识决定了企业对所接受知识的熟悉程度,进而影响到企业内在化和消化新知识的能力;同一性是指两个或多个相互交流的人在特定属性,如信仰、教育程度、社会地位以及个人偏好等方面所存在的相似程度,同一程度越高,越能有效地获取、消化和运用知识。这是因为,同一程度越高,意味着行动主体间的语言系统和理解力就越相似。Nicholls2Nixon就曾说过,企业的先前经验比起实物资产投资来讲有着更深刻的含义。刘翌和徐金发(2002)曾对跨国企业集团(母子公司)中子公司的吸收能力进行了考察,得出了类似的结论。他们用子公司的形成方式作为度量母子公司之间知识熟悉程度的指标,用子公司高层管理人员中来自母公司的人员比例来衡量母子公司管理者之间的同一性。结果发现摘要:公司现有知识和在当地市场所需知识之间的重叠程度越少,采用收购方式形成子公司的可能性越大。和新设组建相比,收购形成的子公司更可能创造母公司没有把握的不可复制的知识。而且,子公司中高层管理人员中来自母公司比例越低,子公司对于从其他单位流入知识的吸收能力越差。
4.一个开放式的知识学习框架
魏江和叶波(2001)曾给出过一个开放网络式的学习机制框架,在此我们稍加改动以指导企业网络中企业之间的知识学习和扩散摘要:
框架的基础部分是一个公共的知识学习平台,其目的在于将各个独立的企业组织起来从而实现学习的有序化。我们知道,在企业网络中存在着数目众多的专业化企业,尽管彼此之间拥有或近或远的某种联系,但是单个的成员就某一技术新问题要在这么多的企业中寻找合适的学习伙伴无疑需要较大的搜索成本(交易成本)。在此情形下,和企业有着密切联系的结点企业将成为进行知识交流的首要选择。这样,就会造成网络的分割而不利于更广范围的知识学习。为了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通过一个面向整个网络的半松散组织的协调来降低交易费用将是一种逻辑上可行的方案。在许多情况下,这个半松散组织是以知识协会的形式出现的,由于网络内企业较多而且分工较细,因此协会下面设置一些更专业化的分会。分会接受总会的指导,二者之间的交流既可以经由总会也可以横向的直接进行。
通过吸收网络内相关企业加入各个分会,一个有组织的知识学习网络平台就搭建起来了,从而克服了各自为战时的盲目和无序状态。在上述学习网络的平台之上,是该框架的核心部分———学习机构。知识协会及其下属分会本身只是提供了一个知识学习的结构化环境,它们对于知识学习过程的支撑功能实际上是通过三种机构来实现的。这三种学习机构分别是信息交换中心、对外联络中心和知识培训中心。作为知识协会中的常设机构,其目的是辅助会员企业的知识学习。信息交换中心由一些经验丰富的人员担任,他们负责接收会员提出的具体新问题并在诊断后提交给其他会员,从而形成一个暂时的学习联盟就这一新问题展开联合学习。一般而言,假如新问题是专业性的,比如有关某个零部件的生产工艺新问题,那么中心只在相应的分会中传递该信息,而若新问题涉及不同的专业,则要向多个分会传递,以尽可能地促成最佳的学习组合。假如说信息交换中心是内部的信息中转站,那么对外联络中心则是连接企业网络内外的桥梁。它一方面要时刻关注外部相关知识发展的趋向并为网络内企业提供这一方面的猜测;另一方面还要进行知识的识别和获取。对外联络中心的设立旨在拓宽企业学习的渠道,避免可能的封闭性学习状况。知识培训中心主要为会员企业提供相应的知识培训服务,它开设各种培训课程,会员企业按照各自的需要选择参和。一方面,培训过程为来自不同企业的人员提供了互相交流的舞台,从而促进会员企业间的非正式学习;另一方面,培训也是外部知识内部化的一个重要途径,知识通过培训中心传输到网络内的其他企业并实现扩散。
五、结论
网络探究将社会经济活动放到了更加现实和更为广阔的背景下进行分析,把价值判定和文化也纳入了它的视野之中,这不仅使我们对社会行动者的行为动因有了更加全面而深入的理解,而且对于描述和分析宏观层次上的集体行为和长期选择也有很强的说服力。它体现了一种微观、宏观的结合,这种努力很具开创性和启发性。新制度经济学一直想把这两个层次上的分析结合在一起,但是由于范式框架的限制,难以化解两个层次分析之间的矛盾。而社会资本的引入首先在概念上就充分肯定了社会对个体行为选择的约束和推动,避免了以往一些范式中存在的个人和社会之间难以调和的紧张。以网络资源为基础而建立起来的企业网络打破了以传统资源观为基础的战略分析框架,从一个更高的层面上讨论了企业竞争优势的来源新问题,这无疑是一个重大的理论突破。而且,这一理论对于指导我国中小企业的发展、国有企业的战略结构调整以及企业的国际化都有着非常深刻的意义。
〔参考文献〕
〔1〕杨瑞龙摘要:《企业共同治理的经济学分析》,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1年版。
〔2〕李新春摘要:《企业联盟和网络》,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