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3-23 15:14:06
绪论:在寻找写作灵感吗?爱发表网为您精选了8篇企业绩效管理论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迪您的思维,激发您的创作热情,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1、考核目标不明确,且考核过于形式化
当前电力企业在开展绩效考核工作的时候并没有正确对待这项工作,所设置的绩效考核目标前也让人不清不楚,部分绩效管理人员自身都对绩效管理工作没有足够的重视,相关管理意识也不强,这样就会导致绩效管理工作难以实施开展。并且电力企业在国内是一项垄断经营的行业,员工因为有着稳定的收入,绩效管理实施结果如何并不影响工资收入,对于绩效管理也就抱着有没有都行的态度,在态度上就存在很大的差别了。考核是为了什么?绩效考核是要以一定的方式来衡量、评定员工的工作表现对企业有何价值。一个企业员工具有良好的工作积极性并且企业能够让员工有很好的满意度,能够让员工实现个人价值,这样才能说明这个企业的绩效管理比较好。但是,在企业当中,人力资源在进行这项工作的时候对考核太过于形式化,这样就形成了考核走过场,不负责任的行为,考核只是一种差事的应付了。
2、考核缺乏相应有效的监督体系,对员工关注度不足
企业进行的绩效考核方式本身就比较单一,大多数都是在进行薪酬应付以及职称评选阶段,对于考核过程也没有足够的关注,而且企业对员工缺乏足够的关注度,只注重员工的工作业绩,对于员工其他方面的能力存在忽视,这样对于员工的积极性与创造性会造成很大的影响。所以,企业在进行考核的时候需要建立一个完善监督体系,不仅能够更好的进行考核监督工作,还能够更好的发掘员工其他方面的能力。
3、企业绩效管理缺乏创新
目前国内电业企业在绩效管理方面很多都是按照外国企业来进行的,但是外国企业的绩效管理方式并不一定都适应国内企业。另外,企业管理人员在进行相应技能的培训时态度不认真,并没有把培训内容运用到企业的管理当中。而管理观念是与时俱进的,企业的管理方式太过于落后,不适用在企业的发展上就会造成观念与实际不符,这样就会造成企业绩效管理工作效果不理想。所以,企业需要与时俱进,在绩效管理方面要有一定的创新理念,让企业的能够更好的适应时代的发展。
二、电力企业绩效管理提升策略研究
绩效管理能够让企业的员工更好的实现个人绩效价值,是企业发展的一项重要手段。电力企业管理层需要提高管理水平,进行更好的企业绩效管理工作,并且建立起一个适应当前企业发展的绩效考核体系,才有利于企业的发展。
1、提高管理者对绩效管理的认识和重视
企业管理人员对于绩效管理重视程度不够,对绩效考核形式过于形式化,造成的考核数据结果与实际情况不符是一个急需解决的问题。所以需要提高管理人员对绩效考核的重视度,对于员工继续拧更好的工作监督,改进员工的不足,这样才能进行更好的绩效考核工作,也能够反映出员工的真实工作效率,有利于提高企业的绩效管理水平,促进企业的发展。
2、明确绩效管理考核目标计划
企业进行绩效管理工作时按照实际情况进行目标规划,落实好每一个环节都有人负责。对于各个部门、各个层次的工作人员、各项业务都按照不同的考核方式都建立相应的绩效考核目标、考核形式以及考核周期。这样对于开展绩效管理工作有着明显的促进作用。
3、建立科学、合理的绩效管理体系
企业绩效管理人员需要分析企业当前的管理特点,按照“个人、部门、企业”三层次建立不同的绩效管理体系。所建立的管理体系需要考虑到企业发展的需要,根据企业的长远或者是近期发展目标来制定相应的管理体系。需要注意的是在建立考核体系之前需要对各个部门各个岗位的工作内容进行考虑,联合个人的绩效、部门的绩效与企业的绩效三方面来合理、科学的建立管理体系。
三、结束语
钢铁企业在精细化管理的道路上,需要把各种文化理念融合在一起,从绩效形成指标出发,对绩效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全面的分析,通过技术管理创新,全面形成技术管理的新常态,为钢铁企业的综合性发展营造良好的内部管理平台。在绩效管理的过程中要把精细化管理和现代技术紧密结合在一起,确保钢铁企业的精细化管理道路不断得到发展,通过有效的管理创新,提高钢铁企业的整体效率水平,为综合管理效率提升和核心竞争力提高营造良好的条件。钢铁企业在精细化管理的过程中要从社会分工精细化管理的思路出发,通过对服务质量的提升,保证各项服务指标能够符合企业综合管理的要求,全面提高综合管理效率。通过有效的资源管理,确保各种资源消耗能够最大限度的减少,保证管理成本的降低,为企业综合效率提升创造良好的条件。在新的市场环境下,钢铁企业要从工艺装备管理水平提升出发,不断进行相关产业链管理,为产业链的优化管理创造良好的条件。
二、钢铁企业推进绩效精细化管理的具体措施
钢铁企业在新的市场环境下,需要不断培养员工的精细化管理意识,通过有效的员工管理,提高钢铁企业的综合管理水平。在绩效管理的过程中,要从生产过程占用资金量大、生产流程周期长、生产工序管理复杂等特点出发,积极稳妥地进行管理精细化处理,确保钢铁企业的各项精细化管理模式能够形成,这对整个钢铁企业的转型发展会产生重要的影响。管理要从生产计划、计划执行、生产操作、质量技术监督等方面出发,确保新技术、新理念、新标准能够运用到钢铁企业的生产经营过程中去,不断加强模式创新,通过有效的模式转变提高绩效管理水平。
(一)通过生产精细化管理,提高钢铁企业的绩效管理水平
钢铁企业在物资管理的过程中,需要对物资供应商进行分析,确保企业能够采取有效的措施,从多方面出发降低钢铁企业的生产成本,促进钢铁企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为绩效管理指标体系建立创造良好的平台。钢铁企业在生产经营的过程中把质量、成本、人力资源、生产经营等方面的因素结合在一起,形成有效的企业发展战略。钢铁绩效管理过程中要健全各种指标考核制度,通过有效的生产经营管理,提高钢铁企业的综合管理效率,要从指标数值管理的角度出发,健全各种绩效指标考核制度,通过有效的绩效指标管理,提高钢铁企业的综合性管理水平。
(二)通过降低采购成本,提高钢铁企业绩效管理水平
钢铁企业运行的过程中需要大量的物资,因此要从采购成本管理角度出发,通过有效的成本控制管理,提高钢铁企业的绩效管理水平。要强化港口物资管理,通过合理的库存管理,全面优化企业的管理模式,全面降低物资费用。在辅助资料采购的过程中要不断进行模式创新,通过对供应商的综合管理,达到降低成本提高绩效管理的整体目标。钢铁企业的物资管理是个综合性过程,必须要从物流费用控制等方面出发,建立完善的绩效指标管理策略。
(三)通过财务精细化管理,提高钢铁企业绩效管理水平
钢铁企业绩效管理的过程中,通过有效的财务管理模式创新,积极稳妥地提高钢铁企业的综合发展水平。通过财务的精细化管理,积极有效地进行财务模式创新,实现财务的全方位控制和管理。在新的市场环境下,钢铁企业绩效管理面临新问题,通过有效的财务工作模式转型,实现对财务工作的综合性管理,为财务工作的数据信息模式优化创造良好的条件。财务绩效考核的过程中要建立与财务业务相对应的工作流,确保工作流程能够符合财务工作效率的具体要求,财务效率提升是钢铁企业综合管理效率提升和绩效水平提高的重要条件。钢铁企业在新的市场环境下,需要从不同的角度出发,积极稳妥地推进绩效综合性管理,为绩效模式形成创造良好平台。
三、总结
绩效管理包括计划、实施、考核、反馈、结果应用等。目前发电企业在进行绩效管理时大都停留在绩效考核这一环节,即在员工完成其工作任务后由企业管理者对他们的工作进行事后考核及评价,作为奖惩的依据,与奖金直接挂钩。如果绩效管理只关注这一阶段,将会把部门以及员工推向较为被动的地位,影响其未来工作的积极性。另外,这种不完整的绩效管理不能充分发挥管理者的作用,即在计划阶段帮助其订立绩效目标,在实施过程中指导员工,并进行优化提高,故不利于发电企业整体绩效提高。
二、发电企业绩效管理的改进措施
1.结合企业文化建设,优化绩效管理环境
企业的管理环境和文化对该企业有效进行绩效管理具有重要意义,文化作为一种意识形态对人的行为具有指向作用,所以建设企业绩效管理文化可以引导员工适应企业制度,也有利于员工提高工作执行力。要使员工接受企业文化,首先要营造一种合适的文化氛围,使绩效文化对员工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引导员工将其看作一种鼓励机制。想要在企业内部营造起绩效氛围需要所有员工的认可和共同努力,秉承“安全与效益并重”的信念自觉地建设这种绩效文化环境,所以企业管理者要重视对员工进行绩效文化的宣传和鼓励。
2.构建科学的绩效管理体系
在建设绩效管理体系的过程中,发电企业要综合考虑多种方面的因素,例如,企业内部部门员工的安排组合、现阶段企业绩效建设的实际情况、管理者的领导水平、各级部门在建设过程中的重心等。建设绩效管理体系要层次分明,组织是第一层面,部门和员工分别是第二三层面。组织层面要重视建设的过程和结果,使公司的整体规划更加合理,通过组织与领导整体提高公司的绩效水平;部门层面要认清与组织的关系,充分理解并支持上一级的战略规划,明确组织的绩效建设目标,落实每一项建设工作,给组织的建设工作起到重要的支撑作用;员工层面是绩效建设的基础,要把绩效建设工作落实到个人岗位,结合每个员工的工作特殊性来明确绩效管理作用,从而为上一级部门的绩效建设工作打好基础。
3.让发电企业采用合适的绩效评价方法
如果在绩效评价中只依照一种标准,会使评价机制过于单一片面,所以对绩效管理进行评价最理想的方法是建立一套由各种工具组合起来的方法。评价绩效的工具分为多种:较为常用的是360度法和关键事件法,也有考核法和行为效能法这种专业性较强的评价工具,除此之外还有平衡计分卡、经济增长值、目标管理法这种自成一体的评价方法。把这些不同的评价工具组合起来,以一种最适合企业管理的工具为主,以其他几种工具为辅组成一个具有企业特色的绩效管理方法。考察一种绩效方法是否真正适合本企业需要设计很多方面的因素,例如,企业的发展方向、建设理念、绩效系统定位等。对企业不同层面的员工也要使用不同的评价工具,对企业负责人可以应用关键绩效指标评价法、平衡计分卡作为评价工具;对于部门负责人的绩效评价,可以选择目标管理法、关键绩效指标法等;对于员工个人,360度评价法、关键事件法都是对其进行绩效评价的有效评价工具。
4.实现绩效管理系统和业务系统的融合对接
公司的绩效管理系统要充分考虑与业务系统的相互联系。绩效管理需要应用企业信息,通过集成公司人员的基础信息并加以组织,以此来维护公司人力资源系统。而多数的业务集成与生产经营之间的关系表现得更为密切,例如,财务系统、电力生产系统、业务系统等。绩效管理系统与财务系统集成体现在绩效管理后完成的财务指标;绩效管理系统与生产系统的集成表现在生产部门生产指标的完成情况;绩效管理系统和业务系统的集成表现在实际完成的工作量,通过绩效目标量和实际完成量的比较为绩效评价提供依据。
三、结论
1.1国有企业中存在对绩效管理认识不足的现象由于绩效管理概念引入我国国有企业的时间并不长,发展也不是很成熟,很多国有企业对绩效管理认识存在诸多误区。首先,一些国有企业领导对绩效管理不够重视,认为绩效管理还是一种空洞的理论,没有什么实际的价值,根本不会为企业带来实际利润的增长,而且还会浪费大量的时间、人力和财力,还有一些国有企业领导出于维护人际关系的考虑也不愿意开展绩效管理。其次,在国有企业当中,包括企业管理者在内的很多人认为绩效管理仅仅是人力资源部门的事情,片面地认为绩效管理是对企业员工工作进行评价的一种简单手段,并没有认清绩效管理的实质。最后,很多企业并没有将绩效管理与自身整体发展战略联系在一起,虽然企业战略方向在不断调整,但是绩效管理却始终一成不变,不能与时俱进,这使得绩效管理与企业发展相脱节,最终阻碍企业的健康运营。
1.2国有企业绩效管理中的相关衡量指标不够科学首先,由于我国国有企业绩效管理发展还不够完善,很多企业在进行绩效管理建设的过程中生硬照搬一些理论,导致绩效管理中一些衡量指标过于抽象和复杂,不能适应企业的真实情况,操作起来也是困难重重,导致绩效管理工作流于形式。其次,很多国有企业绩效管理的衡量指标重点不够突出,根本无法引导员工的行为。在一些国有企业中,绩效管理的指标过于一般化和形式化,没有根据具体部门的特点进行有针对性的绩效管理,这种管理方式体现不出企业发展中的业务重点,其考核的结果无法促进员工工作的改进。最后,许多国有企业在绩效管理中过度看重财务指标而忽略了其他非财务指标,虽然财务指标考核是进行绩效管理的重要内容,但其自身有着天生的局限性,无法反映更深层次的信息,过分重视财务指标使得很多企业在发展过程中急功近利,过分注重眼前效益,把大量的资金和人力投入到短期业绩方面,最后给企业带来严重后果。
1.3国有企业内部绩效管理工作沟通不畅企业进行绩效管理很大程度上是为了加强对于员工的管理,在这个过程中沟通和反馈的情况对于绩效管理工作至关重要。然而,我国国有企业在这一方面还有很多问题。首先,由于国有企业的特殊性质,其内部组织层级较多,这使得在进行绩效管理的过程中,相关的信息在企业之间流通受到限制,企业管理者的意图和想法不能完全正确地传达到各个部门,从而阻碍了绩效管理工作的顺利进行。其次,国有企业内部缺乏绩效管理的反馈渠道,绩效管理工作不能很好地指导实践,一些企业虽然开展了完善的绩效考核工作,但是到最后可能并不会公布考核的具体信息,而只是公布一个结果作为奖励或者惩罚的依据,而企业员工仍然不知道自己的问题出在哪里,长此下去企业员工参与绩效管理的积极性必然受到打击。最后,在国有企业进行绩效管理的过程中,一些管理层沟通方式存在着很大的问题,有些管理者碍于情面,不愿意直接指出员工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这种绩效管理如同“隔靴搔痒”,并不能真正起到指导和教育员工的作用。
1.4国有企业绩效管理工作不够透明公正首先,由于在国有企业内部绩效管理工作主要是对员工的工作评价,在这个过程中存在着一定的随意性,人为操作的概率比较大,评价者的个人情感可能会对绩效评价结果产生影响,从而使得评价结果争议性大,员工难以信服。其次,国有企业绩效管理工作不够透明,很多国有企业的绩效管理工作基本处在一种封闭或者半封闭状态,人力资源部门拥有绝对的绩效管理控制权,很多时候员工只知道绩效考核的结果,而不知道具体原因,这使得员工对结果抱有怀疑的态度,长期积累下去,员工可能会对绩效管理工作失去信心甚至产生厌恶的情绪。最后,一些国有企业由于各种原因还存在着“干多干少一个样”的情况,绩效管理与薪酬激励机制联系不够紧密,从而对员工工作热情产生了不利影响。
2国有企业改进绩效管理的相关建议
2.1国有企业应该强化对绩效管理的科学认识首先,国有企业管理者应该放宽眼界,破除计划经济时代的保守管理思想,认真学习企业管理方面的理论知识,充分认识到绩效管理对于企业长期发展的作用,对绩效管理进行明确的定位,深入到企业中去积极引导绩效管理的建设。例如,中国外运股份有限公司的领导曾多次去各地分公司指导绩效管理工作,积极推广先进的绩效管理成果,对各分公司的绩效管理工作进行了专业的技术指导,并提出了相关建议,从而加强了公司整体的绩效管理。其次,国有企业内部应该加大对绩效管理的宣传力度,转变企业内部管理层和普通员工的观念,使他们明白绩效管理不仅仅是人力资源部门的事情,而是需要企业内各个部门以及每个员工共同协调配合才能顺利进行,增强他们参与绩效管理的热情,充分发挥他们的能动性,从而为企业绩效管理产生积极的推动作用。最后,企业绩效管理应该从整体战略角度出发,根据企业发展的目标以及外部环境的变化不断做出调整和优化,使企业绩效管理能够紧跟企业发展的步伐。海尔集团在开始之初只是一家负债累累的小厂,企业绩效管理几乎发挥不了任何作用,后来在首席执行官张瑞敏的带领下,海尔集团先后制订和实施了品牌战略、多元化战略、国际化战略和全球化品牌战略,同时企业绩效管理也随着不同的战略目标及时进行调整和优化,这大大加强了海尔集团的内部管理,并对外部发展产生了积极作用,现在海尔已经成为世界白家电第一品牌,毫不夸张地说,海尔的成功与其与时俱进的绩效管理是分不开的。
2.2健全国有企业绩效管理衡量指标体系首先,国有企业应该在学习先进的绩效管理理论与其他企业成功经验的同时,根据自身情况合理设置绩效管理衡量指标,相关指标应该尽可能量化,具备实际操作能力,以此保证绩效管理工作的顺利进行。其次,国有企业应该注重绩效管理衡量指标的适用性,有些通用的指标例如出勤率等可以用于大多数部门,但是在涉及具体工作指标时则要根据每个部门的实际情况,采用不同的衡量指标,这样才能最大限度地反映各个部门的真实工作情况。最后,企业应该兼顾多方面因素,在绩效管理过程中综合考虑财务指标与市场占有率、产品知名度、内部管理等非财务指标的关系,引进先进的企业绩效评价模式,综合评价企业发展情况。联想集团是中国最早从事个人电脑生产的企业之一,为了加强企业的绩效管理,企业引进了先进的“经济价值增加值法”(EVA法)对企业的财务指标进行了考核,科学地评价了企业营业收入、利润总额等信息,发挥了财务指标在绩效管理中的作用,与此同时,联想还十分注重非财务指标在企业绩效管理中的作用,采用国际先进的“平衡计分卡法”(BSC法)分析了企业财务方面、顾客方面、内部业务方面以及创新与学习方面的整体情况,将财务指标与非财务要素结合在一起进行整体的企业绩效管理,取得了十分显著的成效,如今联想已经成功走出了国门,成为世界上最大的个人电脑生产厂商。
2.3加强企业绩效管理过程中的指导与沟通第一,国有企业应该采用先进的电子信息管理平台,畅通信息沟通渠道,以克服自身组织机构层级的局限性,使绩效管理信息能够在企业内部各级各部门之间顺利准确地流转。第二,企业应该建设一个动态的绩效评价体系,根据员工绩效考核的信息,及时对员工的工作进行指导,定期举办绩效评价会议,将绩效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反馈给被考核者,并对其提出相关的建议,不断提升员工的业务水平。第三,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相关负责人应该与员工进行一对一、面对面交谈,深入探讨员工存在的问题,这种方式可以让员工有一种被尊重的感觉,在不伤害员工自尊的情况下直截了当地指出问题所在。同时面对面的交谈也有利于增强员工的绩效管理意识,提高参与绩效管理的积极性。第四,可以利用非正式沟通渠道,在比较放松的场合以轻松的心态与员工探讨交流绩效管理中的问题,利用非组织化的沟通渠道,可以拉近员工与管理者的距离,员工能够比较容易接受管理者的意见,从而能使问题得到较快的解决,使绩效管理充分发挥作用。
2.4重视维护绩效管理工作的客观与公正首先,应该从绩效管理的内容入手,考核的内容要尽可能覆盖员工的全部工作,根据员工所在的部门突出岗位重点,采用清晰的量化考核指标,考核结果以定量的形式公布出来,从而避免人为操作的随意性。其次,绩效管理应该坚持公开透明原则,制订相应的规章制度,并将考核标准、内容、流程等信息明确告知企业员工,增强员工的信任感,在绩效考核结束后将被考核者的情况与相应的规章制度做比较,用“制度来说话”。再次,人力资源部门应该将绩效管理信息及时公开,设立独立的监督机构对绩效管理工作进行监督,最大限度地维护企业绩效管理工作的客观与公正。最后,绩效考核的结果应该与员工福利、薪资等相联系,提高员工生产的积极性。云南玉溪卷烟厂曾经有一段时间发现企业员工对绩效管理工作存在抵触情绪,经过调查发现,企业内员工绩效工资差距不明朗,员工对此意见很大。经过深思熟虑,玉溪卷烟厂制订了全民考核计划,倡导每一位员工积极参与到绩效管理中去,对绩效考核工作进行积极的监督,使绩效管理工作在“阳光”下进行,通过这些举措,玉溪卷烟厂不仅消除了员工的疑虑,而且还使企业员工清楚地认识到了自己的不足,大大提高了企业绩效管理的效率。
3结语
制定出一套即合理而有效的绩效管理计划是现代企业开展绩效管理的一个重点环节,同时也是实现绩效管理的一个重要依据,也是现代企业开展绩效管理最重要的步骤和重要的手段,通过合理有效的制定绩效管理计划能使现代企业在内部建立一种科学而有效的管理体制,同时也是把股东利益与员工切身利益聚合在一起的有效手段,制定合理而有效的绩效管理计划是现代企业进行绩效管理的首要任务。制定出一套合理而有效的目标管理计划,它不仅可以能保证现代企业对整个目标的实现过程和预期结果加以控制,还能保证所有部门的工作目标与现代企业的长远目标相互紧密连接,同时还可以对绩效管理的实施起到很大的激励效果。
二、绩效沟通是现代企业绩效管理的灵魂和核心
所谓绩效沟通,就是指在考评人员与被考评人员之间就有关绩效考评所反馈的内容以及绩效考核机制本身所存在的问题展开的一种贴合实际的对话,并积极寻求相应对解决方法,是服务于现代企业与员工改善和提高绩效管理的一种有效方法。绩效沟通在绩效管理体系中占据的位置非常重要,是现代企业在整个绩效管理过程当中重点强调的部分,并且在沟通的过程中,要有详细的记录,并及时反馈到各个部门,因此绩效管理就是一个循环的过程,也是现代企业的一个长期管理手段。现代企业在整个计划目标实施的过程当中,员工会遇见很多问题,作为现代企业管理人员一定要及时同员工沟通,以解决他们在工作、生活等各方面的困难,从而保证他们在完成工作目标的同时获取现代企业最大的的帮助,并为其积累经验给予积极的指导。
三、绩效考核是现代企业进行绩效管理的核心环节
绩效考核是现代企业进行绩效管理的核心环节,它是一项系统全面的工程,它包括两大部分:业绩考核和行为考核。绩效考核就是现代企业在一定的战略目标下,运用其特有的指标和标准,对其员工的行为和业绩加以评估,并利用评估的结果对其员工在将来工作中的行为和业绩产生正面和积极的引导方法和过程。绩效考核是现代企业实施绩效管理的一个重要手段。传统的绩效考核,是通过对现代企业员工工作成果的评估明确奖罚,从而实现对员工的激励。然而,在理论和实践上都存在问题。传统的绩效考核方法有“德能勤绩”法、“人事评估”法、“报告总结”法、“检查评比”法等,在方式方法上都有着极为不科学性和片面性。目前,现代现代企业绩效管理最常用的考核办法主要包括目标管理法(MBO)、关键绩效指标考核法(KPI)、科莱斯平衡计分卡法(BSC)、360度绩效反馈法等方法。目标管理法(MBO)作为一种绩效管理工具,并没有随着时代的发展与社会的进步而失去其应有的价值,反而因其独特的目标量化理论而备受现代企业界和理论界人士的推崇。其实用价值已被国内外众多现代企业所接受和认同;关键绩效指标考核法(KPI)是现代企业对其工作流程的重要因素进行取样、分析、计算和设计,这是一种对绩效流程的量化管理指标的衡量,是对现代企业战略管理目标进行分解采取的一种可行性的工具,是现代企业实施绩效管理的首要基础。科莱斯平衡计分卡法(BSC)是现代企业进行战略目标管理的一种最有效的工具,它是现阶段现代企业组织绩效管理的一种最前沿的管理手段,此方法很适用于团队考核,它是以财务为核心的管理思想,以实现绩效评价与财务目标相结合为目的。360度绩效反馈法又被称为全方位考核法,最早是由英特尔公司提出并开始实施应用的。这种考核办法是指通过反馈员工、上级、同事、下属、顾客等之间不同主体来了解员工绩效,从而达到提高工作质量的目的。
四、现代企业如何建立一个科学而有效的绩效管理体系
1.设立绩效目标,又叫设立年初目标责任书。制定目标需要进一步提高其可操作性和科学性,对于相对模糊不清或者是难以量化的目标,要更加注意不同的目标之间存在的难易程度以及考核分值的确定。考核分值的确定和量化目标需要不断地考核实践、不断地修改,每一次考核结束以后,修改考核目标以及考核分值是一项非常繁琐的事情,同时也是一项非常重要的任务,对于现代企业提高管理水平是一项不可或缺的重要工作,绝对不能考核结束就万事大吉,束之高阁。
2.进行绩效考核辅导。在传统的现代企业绩效绩效管理中,现代企业重视的只是考核,而绩效考核辅导这个关键环节却被忽视,现代企业应该及时的反馈绩效考核的结果,这样有利于员工工作业绩的改善。如果员工能够独自履行职责,那么现代企业就应该放手让他们自己管理,而不应该只重监督,从而加重员工的抵触情绪。
3.信息收集与处理。现代企业应该对绩效考核的结果、资料的整理与汇总以及最后的存档这些重要环节有详细的记录,从而确保绩效管理有理有据、有章可循。而信息收集与记录过程中至关重要的一环,必须要坚持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让被考核者能够随时查阅到考核的资料。
4.开展绩效考评。现代企业进行绩效考评是其实施绩效管理的一个必经阶段,绩效管理的目的不仅仅只是进行绩效考评,但绩效考评的目的主要就是使现代企业绩效管理顺利的开展,现代企业可以通过绩效考评发现存在的问题以及有利于其及时改进问题,它是现代企业和员工共同发展、共同提高的一个机会。
1.绩效管理与绩效考核。绩效管理是管理者与员工就绩效目标的完成进行沟通、协商的过程,目的是帮助员工确定绩效目标、完成绩效计划和提高绩效能力,使员工的努力与组织的愿景和战略目标一致,使员工和公司实现共同发展,绩效管理不仅包括绩效考核,还包括绩效计划、绩效监控、绩效反馈等内容。绩效考核是对员工一段时间的工作结果、绩效目标进行考核、评价,是对一段时间工作的总结,绩效考核是绩效管理其中的一部分,绩效管理最主要的组成部分就是绩效考核,而绩效考核也是为绩效管理服务的。
2.绩效管理过程。绩效管理是一个完整的系统,其过程通常被看作一个循环(PDCA循环),可分为四个环节:即绩效计划(P)、绩效监控(D)、绩效考核(C)、绩效反馈(A),四个环节缺一不可。为保证绩效管理的有效性,除了保障四个管理环节的完整性外,还需考虑到各个部门的具体情况和需求不同,确定了每个部门在运用绩效管理系统的四个环节时有不同的侧重点。
二、IT企业绩效管理常见的问题
IT企业绩效管理研究尚处于探索阶段,国内外专家对这个问题虽有研究,但具体的针对性不强。IT企业在绩效管理方面通常存在以下的几个主要方面的问题:首先,绩效管理氛围缺失,高层领导重视不够。新兴的IT企业文化氛围自由,从上到下都强调个性,绩效管理的观念并没有深入到每个员工的意识中,过度的强调这种氛围,导致目前的IT企业绩效管理氛围的缺失;其次,考核方法过于单一,考核内容不全面,考核标准不清晰。大多数IT企业只运用出勤率的方式,并没有更多种多样的绩效管理方式,更重要的是许多企业把绩效管理当成每年一次的评估;再次,没有形成绩效管理体系,缺乏绩效计划和沟通,绩效的考核只是绩效管理中的一个组成部分,绩效管理是一个完整地有机整体,绩效管理是一个持续的、系统的工作,必须贯穿于企业工作的各个方面。比如原来开展的新项目,由于没有明确的绩效方案,虽然制定了开发或部署实施计划,但结果通常不够理想,往往项目计划一变再变,项目延期时有发生,产品质量不能保证,客户满意度受到很大的影响。
三、绩效管理体系设计与实践
笔者所服务的公司是一家从事医疗软件系统开发和服务的国有高新技术企业,公司现有研发、运维、管理及销售等员工百余人。公司成立以来,在医疗行业应用软件领域,取得了快速的发展。由于IT企业自身特点,无形资产的重要性日益显现,以财务指标为主的传统绩效衡量模式对IT企业来说存在缺陷,项目管理仅停留在计划而不配套相应的绩效为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公司建立了一套基于平衡计分卡的战略性绩效管理体系。所谓战略性绩效管理(SPM)是管理者在公司使命、核心价值观的指引下,为达成愿景和战略目标而进行的绩效计划、绩效监控、绩效考核以及绩效反馈的循环过程,其目的是确保公司员工的工作行为和工作结果与公司期望的目标保持一致,通过持续提升个人、部门以及管理者的绩效水平,最终实现公司的战略目标。构建基于企业战略为导向的绩效管理系统,它是一项系统工程,在实施战略绩效管理实践过程中,企业需要投入大量的资源。下面以笔者所服务的公司为例,说明绩效管理的具体实施过程。
1.绩效管理方案。绩效管理方案是根据公司战略目标从而制定的一套科学的考核体系。科学、客观、实用的业绩与分配体系能准确反应公司的整体管理水平和各部门、员工的工作绩效,构建符合公司目标的激励约束机制,强化员工的责任意识、规范意识、质量意识和服务意识,以确保公司的可持续发展。要制定公司的绩效管理方案,首先就要明确公司的战略,要清晰企业的愿景、使命以及价值观,对企业的战略体系有了清晰的把握,才能制定出适合本公司的绩效管理体系。然后分解重点工作以及关键因素,例如财务、客户、内部的运营以及学习成长,确保公司的战略以及企业的工作重点相一致,最好能够做好把公司战略融合到企业重点工作的各个方面。
2.绩效计划。绩效计划是绩效管理成功实施的关键环节。该环节要求在明确公司使命、核心价值观、愿景和战略的基础上,制定出公司、部门和员工个人三个层次的绩效计划,形成一套科学、客观及可操作的绩效计划体系。个人绩效计划是整个绩效计划体系的落脚点,要求各级管理者与员工一起,就员工在该绩效周期内要做什么、为什么做、需要做到什么程度、应该何时做完等问题进行充分讨论,以促进相互理解并达成目标共识。绩效计划的设计从公司高层开始,将绩效的目标分层落实到每个部门及员工。每个绩效周期开始时,每一级管理者和下属员工进行绩效计划面谈,根据公司、部门、个人平衡计分卡,部门职责、岗位职责以及实际工作状况选择绩效评价指标,形成部门和员工个人绩效评价量表,并签订绩效协议。在绩效计划的实施过程中,一定要注意计划分配的公平性以及明确性,尽量让每个部门及每个员工都感受到公平以及目标的明确,还要注意最后的确认和审查。
3.绩效监控。绩效监控是连接绩效计划和绩效考核的中间环节,在绩效管理系统中,管理者需要根据绩效计划,与下属员工进行定期或者不定期沟通,对绩效计划的执行情况进行监控。管理者应采取恰当的监控方式,预防或者解决绩效管理中随时出现的各种问题,要始终关注员工的绩效,以提升整个部门的绩效水平。绩效监控过程尤其要做好和部门以及员工的沟通,这是决定绩效能否得到提升的关键因素。
4.绩效考核。常用的绩效考核办法有目标管理、关键绩效指标、平衡计分卡以及基于胜任力素质的考核等。目标管理由德鲁克首先提出,一般是由企业中的管理层以及普通员工一起协商,要根据组织的战略目标来制定特定时间段内的总的目标,并根据不同的部门和人员,来分配不同的目标,最终以这个目标来考核部门及员工的工作。关键指标法,简称为KPI,以KPI建立起来的绩效考核体系,最主要的特点在于把公司的主要目标进行分解,用这种方法可以使各部门的领导都能明确自己的任务,并以此来确定每个员工的任务;KPI强调的是企业各部门及成员的认同。平衡计分卡,简称BSC,被《哈佛商业评论》评为75年来最具影响力的管理工具之一,打破了传统的单一使用财务指标衡量业绩的方法。而是在财务指标的基础上加入了客户因素、内部经营管理过程和员工的学习成长,在企业战略规划与执行管理方面发挥非常重要的作用。胜任素质关系着员工的绩效,因此我们可以根据不同岗位所需要的素质要求,来考核员工是否符合该岗位的需求。
5.绩效反馈。绩效考核结束后,被考核者的直接上级通过绩效面谈的方式,将考核结果反馈给被考核者,对考核结果进行沟通交流,共同制定绩效改进计划,并由本人签字确认;最后绩效考核结果和绩效改进计划送交人力资源部统一审查、归档。绩效反馈尽量采用描述的方式,不要判断,要侧重员工的主要表现,对事不对人,除了关注员工的工作表现之外,也要关注员工的工作态度,部门领导应协助下属认真分析绩效不佳的原因,并想办法帮助下属找出解决问题的解决措施,最后要提出新的工作目标。
四、结语
【关键词】人力资本;企业绩效;实证分析
一、人力资本的相关理论概述
人力资本理论兴起于20世纪60年代,代表人物是舒尔茨、贝克尔等。舒尔茨指出:“人的知识、能力、健康等人力资本的提高对经济增长的贡献远比物质、劳动力数量的增加重要得多”,“人力资本的显著标志是它属于人的一部分。它是人类的,因为它体现在人的身上;它又是资本,因为它是未来满足或未来收入的源泉”。因此,人们的知识和技能是资本的一种形态,舒尔茨将它称为人力资本,并指出人力资本的形成有教育、培训、医疗保健和迁移等方式,并对教育投资的收益率以及教育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做了定量的研究。贝克尔(1963)将家庭视为如同工厂一样的人力资本形成工厂,并运用古典经济学的原理,对家庭人力资本生产的规模、资产传递、资产选择与配合等作了进一步分析。而且,贝克尔还从微观分析角度,完善了人力资本理论,他分析了正规教育的成本收益问题,讨论了在职培训的意义,研究了人力资本与个人收入的关系。
国内对人力资本水平与公司绩效之间关系的研究刚刚起步,多局限于理论探讨,实证检验的文献并不多。在研究方法上,国内关于人力资本的研究定性的较多,定量的较少。国外虽然在人力资本的评价上定量研究较多,但是人力资本对组织绩效影响的定量研究却比较少。国内的研究不少都是定性为主,所用的研究方法也大多为案例分析,没有深入具体的大样本数据统计分析,所得的结果缺乏说服力。而且国内目前对人力资本与公司绩效的实证研究主要是在对企业家人力资本与企业绩效的研究上;但企业人力资本不仅包括企业家人力资本,还应该包括企业广大员工所拥有的人力资本,只研究企业家人力资本对企业绩效的影响并不全面。虽然已有国外学者就人力资本与公司绩效进行了实证研究,但由于国情不同,研究的结论同我国的实际情况并不一定相吻合。本文在借鉴国内外学者研究的基础上,对我国上市公司人力资本与公司绩效进行实证探究,以期发现人力资本对公司绩效的影响。
二、实证分析
(一)相关数据的来源及说明
本研究随机选取上海证券交易所和深证证券交易所的上市公司共60家,以通过样本最大程度的反映总体的实际情况。全部数据来源于巨潮资讯网和上海证券交易所网站以及深圳证券交易所的上市公司年报和上市公司诚信记录。本文将每个样本2005年~2007年三年的数据进行平均,作为实证的原始数据。主要选取生产制造业的上市公司为主。不考虑金融类上市公司,由于金融类上市公司其股本总额较大,且股权结构等较为特殊,将其纳入总体分析中可能会造成回归结果的偏差。因此将其剔除在样本之外。剔除2005年以后上市的公司,样本选取2005年~2007年的年报,而2005年以后上市的公司其年报数据不是很全面,引用此类样本会导致指标数据选取的局限性。因此剔除2005年以后上市的公司。ST、PT企业予以剔除,由于被ST、PT的企业其绩效严重偏离,不具有普遍意义,为了保证数据的有效性,尽量消除异常样本对研究结果的影响,样本公司中剔除了ST等财务状况严重恶化的公司。净资产收益率过高或过低的企业剔除,避免出现奇异值。
(二)指标的选取
企业绩效指标常用的有净资产收益率(ROE)和托宾Q,托宾Q值等于公司资产的市场价值与公司资产的重置价值之比,公司的市场价值包括公司负债和公司权益资产市场价值两部分,其中市场价值为公司总股本与公司股票的市场价格的乘积。由于股票价格的操纵和炒作行为普遍,股票市场价格波动巨大且与其实际价值背离。考虑到这些因素,我们选择净资产收益率作为衡量绩效的指标,以净资产收益率为因变量(用y表示),其他指标为自变量。本文选取的六十家上市公司三十家为具有国有企业背景的上市企业,另外三十家为民营上市企业。人力资本的整体素质、技术专业型人力资本和管理专业型人力资本可以反映人力资本的整体状况。教育水平被认为是人力资本形成的主要途径,总体的人力资本的教育水平可以充分反映企业人力资本的整体素质。技术创新是企业人力资本的重要的创新能力,企业要想在激烈的市场中处于主导地位,就必须适应甚至带动经济社会的技术进步。因此,技术专业型人力资本是企业人力资本的重要方面;而企业的高层管理人员对于企业的决策和计划等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即管理型人力资本也是企业人力资本的重要方面。员工高学历比例可以总体反映公司所有员工的教育程度,接受教育的程度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公司员工的整体素质;专门技术人员比例,则反映了公司员工中专门技术人员的比例,可以反映公司的创新能力;另外考虑了高管的年龄结构问题,高管包括董事、监事及经理层。高管对于一个企业的决策来说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高管的年龄可能对于企业的决策有一定的影响,年轻高管可能更加容易接受新的东西,敢于创新,敢于开拓,老一代高管可能更加注重自己积累的丰富的经验。因此,本文选取了员工大专以上学历比例、专门技术人员比例和高管年龄结构作为企业人力资本方面的指标。此外,这些指标在选取的过程中还考虑了数据的可获得性。
(三)假设的建立及模型的应用
1.研究假设的建立
核心竞争力理论认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的构成要素分为技术能力、管理能力,这些能力的发挥都要靠人的作用,由此可见人力资本是企业的核心,它对于企业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尤其是在人才优势已成为企业竞争优势的今天,人力资本作用的发挥已是现代企业发展致胜的必由之路(姚艳红、胡鹏,1998),因此我们提出:
假设1:企业绩效与员工高学历比例成正相关关系
假设2:企业绩效与专门技术人员比例成正相关关系
假设3:企业绩效与高管人员的年龄成正相关关系
由于中国上市公司的背景来源不同,所以本课题选取不同背景来源的上市公司做相关的实证分析,一般认为具有国有控股地位的上市公司对人力资本的重视程度不如纯粹民营上市的公司,因此建立如下假设:
假设4:具有国企改制性质的上市公司人力资本与企业绩效存在的相关性较小
假设5:纯粹民营背景的上市公司人力资本与企业绩效存在的相关性较强
2.模型的应用
本文采用如下线性回归模型来研究企业家人力资本影响企业绩效的因素:
y=a+b1x1+b2x2+b3x3+b4x4+b5x5+e
其中:a为常数项;
b1,b2,b3,b4,b5为相关系数;
e为回归误差项。
(四)回归分析过程及实证结果的分析
1.回归分析过程
本文利用SPSS15.0统计软件,采用Backward方法进行回归分析,首先让所有的自变量进入回归方程中,删除变量的判断标准是Options对话框中设定的F值,其F值为系统的默认值,删除过程中与因变量之间有最小的偏相关系数的自变量首先被删除。通过此方法,可以反映哪些变量与因变量关系最为相关。
(1)具有国有企业改制背景的上市公司的回归结果。
(2)纯粹民营背景上市的公司的回归结果。
2.实证结果分析
从相关统计显示的结果来看,“高管45到55岁”变量最先被删除,然后依次为“高管45岁以下”、“高管55岁以上”、“大专以上比例”,从而可知与企业绩效关系最相关的为技术人员比例,其次为大专以上学历比例。在这部分的回归分析中采用F检验和T检验,同时引用R2检验回归方程的拟合度。由统计结果中的方差分析可知模型1和模型2的F值在显著性水平5%时都超过了各自的临界值,同时模型的R2值(R2=0.130和R2=0.097)都达到或接近1%,说明方程的拟合度和显著性水平都较好,回归方程具有一定的意义。从相关数据分别可得到以下两个模型:
模型1:y=5.277+0.062x1+0.172x2
模型2:y=7.102+0.209x2
从以上两个模型的系数来看,企业大专以上学历人员比例和专门技术人员比例都和企业绩效有相关性,而且具有正的相关性,并且专门技术人员的比例其正相关性更加显著。这说明具有国有背景的上市公司对高学历员工和技术人员的重视,只是重视程度稍有偏重,这也较好地解释了本文所提出的假设1和假设2。
从国有企业改制背景的上市公司的回归统计分析的相关数据VIF值(模型1中的VIF分别达到了52.293、36.582、20.887)来看包含有高管年龄的变量之间可能存在共线性问题,这样导致的结果可能会出现偏差,造成这种现象的出现可能是样本选取过小,也有可能是变量的设置不合理,所以对高管年龄的层次结构进行变量设置有其不合理的地方,这也是以后研究所需要注意改进的方面。从统计分析的相关数据可以看出高管年龄45岁以下和55岁以上所占的比例和企业绩效呈现一定的负相关关系。导致这种现象的出现可能是高管45岁以下在管理才能方面的欠缺,而高管55岁以上可能会出现“不求有功,但求无过”的这种不作为的心态的出现造成的,这种现象尤其是在具有国营背景的上市公司中会存在。从所得到的结果来看,我们不能很好的验证我们所提出的假设3的结论。:
从纯粹民营背景上市公司的回归结果,表3显示的结果来看,“技术人员的比例”变量最先被删除,然后依次为“高管45到55岁”、“大专以上比例”,从统计结果可知与企业绩效关系最相关的“高管45岁以下”、“高管55岁以上”的比例,而且呈现较强的正相关关系。从统计的相关数据我们可以得到以下相应的模型:
模型3:y=-5.203+0.281x3+0.221x5
这种现象和具有国营背景的上市公司有很大的差异。但事实上我们是否就能够断言这种结论准确呢?有待于后面的进一步分析。
从表3的数据中来看,涉及到高管年龄结构的VIF值,远远的高于10,从统计分析来讲,如果VIF大于10时,就代表各变量之间可能存在严重的共线性问题,从而影响到统计结果,进而可能推导出不正确的结论,在本统计分析中凡是涉及到高管年龄结构的变量,它们之间就可能存在共线性问题,所以最终得到的结论就会有偏差。所以在本研究中,对变量的选择和设置存在一定的不合理性,这也是以后进行类似研究值得借鉴的一个问题。所以对前面的假设4和假设5不能得到准确的验证,这是一个值得以后继续探讨的问题。
【参考文献】
[1]方春阳,姚先国,赖普清.上市高新企业高管薪酬及其效应的实证研究.科研管理,2007,(7).
[2]王怀明,吴佩远.上市公司人力资本与公司绩效的实证分析.价值工程,2007,(8).
[3]冯丽霞,张琪.人力资本与企业绩效关系的实证分析.财会通讯,2007,(2).
[4]傅传锐.智力资本与公司绩效的相关性.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07,(5).
[5]陈劲,谢洪源,朱朝晖.企业智力资本评价模型和实证研究.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6).
[6]万希.智力资本对我国运营最佳公司贡献的实证分析.南开管理评论,2006,(3).
[7]WeisbergJacob.Differentialteamworkperformancetheimpactofgeneralandspecifichumancapitallevels.InternationalJournalofManpower,1996,(17):8-9.
[8]NickBontis,WilliamChuachongKeow,StanleyRichardson.IntellectualcapitalandbusinessperformanceinMalaysianindustries.JournalofIntellectualCapital,2001,(1).
(一)绩效管理目标不明确当前,在电力企业的绩效管理中,没有制定出明确的目标,而且企业管理者对绩效管理的认识程度也存在着严重的不足,认识不到绩效管理对企业发展的重要性。电力企业是国有企业,长期的处于垄断经营的地位,使得员工安于现状,实行了绩效管理之后,员工对绩效管理的认识不足,甚至有抵触情绪,阻碍了绩效管理的实施。
(二)考核内容设置不合理电力企业在设置考核内容时,设置了很多务虚的内容,淡化了对工作业绩的考核;只注重考核短期的工作,缺乏长期的考核机制;注重“显绩”的考核,忽视对“潜绩”的考核。而且对于不同的部门,采取相同的考核内容,缺乏针对性,影响了考核结果的真实性和客观性。在对员工进行考核的过程中,以上级领导的评价为唯一标准,忽略了员工之间的评价以及对工作业绩的考核。
(三)考核的导向作用不明显在设置考评项目时,缺乏集中性,而且在设置各项专业内容上,没有把握好权重,出现重点考察项目所占权重较少的现象,造成顾此失彼。除了权重不合理的状况外,还存在着多头考核、交叉考核的现象。
(四)绩效管理的质量过低目前,在大部分的电力企业中,绩效管理只是一种形式,员工几乎没有参与到绩效考核当中,而且员工的表达权也受到了限制,这样一来,考核结果就会呈现出不真实的状态,绩效管理也就失去了其原本的意义。另外,绩效管理中还存在的严重问题是存在着虚假的绩效考评表,使得考核结果缺乏真实性。
二、解决电力企业绩效管理存在问题的对策
(一)提高对绩效管理的重视程度作为电力企业的管理者,要充分的认识到绩效管理对企业发展的作用,给予绩效管理足够的重视,只有这样才能保证绩效管理的正常实施。管理者足够的重视之后,要引导员工树立正确的绩效考核意识,使整个电力企业都重视绩效管理的作用。这样一来,既能保证绩效管理顺利的实施,还能保证绩效考核效果的真实性,督促员工主动地提高工作效率,从而有效地提高整体运营效率,保证企业的发展。
(二)设置科学的考核标准和指标在设置绩效考核的指标时,要具有个性化和具体化的特点,要能全面的衡量具体员工的岗位职责。绩效考核指标的设置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不可能一开始就设置的很全面,所以要注意不断的对指标进行完善,当然,完善不等于数量多,还要注意简洁化。在设置具体的标准和指标时,要具有针对性,将考核指标量化到部门和个人,从而真正的发挥出绩效考核的作用。
(三)调动起员工工作的积极性在传统的考核办法中,更加注重的是员工之间的比较,使得员工工作的积极性受挫,并对绩效考核内容产生了抵触的情绪,而且传统的考核方法更注重主观评定,使得考核结果缺乏公平性。为了改善这种状况,充分调动起员工工作的积极性,就需要确定明确的考核目标,在目标中要充分的体现出尊重员工的个性发展,引导员工主动地进行自我比较,通过肯定自身成绩的提高来提升工作水平。
(四)建立高素质的绩效管理队伍绩效管理是一项系统化的工作,具有长期性的特点,而且其原则性、政策性、纪律性非常的强,所以绩效管理工作不能一蹴而就。电力企业的绩效管理工作要结合电力企业特有的特点,建立一支符合电力企业发展的绩效管理队伍,对于队伍组成人员的选择,要非常的严格,坚持持证上岗。另外,还要保证管理队伍的整体素质,使得绩效管理工作有效地开展。
三、电力企业绩效管理未来的发展趋势
当前,电力企业绩效管理还处于起步的阶段,尽管存在着许多方面的问题,但这都是可以解决的,总体上看,电力企业的绩效管理有一个良好的发展前景,作为电力企业的管理者,要充分的认识到绩效管理是一个漫长的过程,要有恒心坚持下去。首先,对于当前正在运行的绩效管理体系,要采取相应的措施将存在的问题修正,比如指标和标准、考评项目权重等,使绩效管理体系更为符合电力企业的发展战略;其次,加强对绩效管理过程的管理和控制,将事后补救转变为事前和事中的监督与控制,而且还要注重控制过程中的有效沟通;第三,实现绩效管理与知识管理相结合;第四,电力企业在实现绩效管理的过程中,要注意控制管理成本。总的来说,电力企业绩效管理未来的发展趋势就是注重对绩效管理过程的控制,在加强指标监督、绩效沟通、知识管理的基础上,实现有效的绩效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