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10-05 07:01:37
绪论:在寻找写作灵感吗?爱发表网为您精选了8篇护理学硕士论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迪您的思维,激发您的创作热情,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关键词] 护理研究;医学文献检索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673-7210(2007)08(c)-074-02
护理学是一门科学性很强的专业,需要通过大量的研究工作来促进其发展,完善其自成系统的理论体系。护理学又是一门综合性应用学科,需要用科学的方法来进行研究,从整体上提高学科水平。护理研究就是通过科学的方法,系统地研究或评价护理问题,并通过研究改进护理工作和提高对病人的护理质量,用以直接或间接地指导护理实践的过程。研究的重点大多是选择临床护理问题和改进护理方法等研究[1]。而护理研究离不开医学文献检索,通过文献检索,可以学习和借鉴他人的研究成果,也可避免重复研究。
1 方法
1.1 如何利用网络获取护理研究信息资源
关于护理科研资源的获取,国内已有文献报道。2002年林媛和蒲莉等以综述的形式介绍了国外获取护理科研资料(EBP)的一般途径。利用因特网查询信息是护理人员非常便利的信息检索途径。可根据护理研究的实际需要,选择合适的方法与检索策略来检索临床证据。
1.1.1 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如:MEDLINE、EMBASE、BIOSIS、SCI、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Disc)等纷纷由光盘转向网络,使广大护理人员可在网上获取全面的医学信息。PubMed(pubmed.gov)是获取国外循证护理文献的重要途径,可直接通过关键词途径检索。国内的书目文献数据库和比较常用的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有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中文生物医学期刊文献数据库CMCC、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省略)等。
1.1.2 中国专利信息检索系统(http: //jiansuo. com),检索查新感兴趣的中国专利。提供11个检索入口,供您选择其中一个或多个填写相应的检索式,并允许对各个检索式的检索结果进行复杂的逻辑运算。登陆网站首页以后,出现的检索屏主要由说明列、输入框和状态列等三部分组成。最左侧为说明列,包括检索式的说明及其相应的联机帮助,中间为检索条件输入框,最右侧为状态列,显示检索结果或错误信息[2]。
1.1.3 中国医学科学院网络数据库资源系统(http: //cbm.imicams. ac. cn)是中国医学科学院医学信息研究所推出的中国科技信息资源共享网络,该检索系统涵盖美国MEDLINE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荷兰医学文摘(EM)、国际药学文摘(IPA)等多种数据库。
1.1.4 中国知网(http: //省略/index.htm)是我国第一个连续出版的大规模集成化、多功能学术期刊全文文献检索系统,可以免费浏览中国期刊题录数据库及中国重要报纸题录库、中国专利题录库及中国优秀博、硕士论文题录库及中国会议论文题录库等,付费用户可获全文。
1.1.5 万方数据库(http: // wanfangdata. com. cn)集纳了1 500多种科技期刊的全文内容。该系统的检索分为简单检索和复杂检索。使用简单查询可以输入要查询的关键词并在选择框内选择在论文、引文还是期刊名称中查询。利用复杂检索能进行快速、有效的组合查询,可以进入查询页面,迅速获得最准确的查询结果。
1.省略abx.省略/)、好医生护理中心(http: / haoyisheng. com/main/ha/home)、金卫护理网(http: //nursing.省略)、美国护理学会(American Nurses Association, http: //wwwnursingworld. org/)、美国护理学院学会(Association of Colleges of Nursing,http: // aacn. nche. edu)等网站提供了国内外护理教育、护理研究、相关政策法规、信息管理、护理出版物以及其他项目,旨在促进专业护理人员提高专业素质以及社会对护理高等教育、研究以及实践的支持。
1.3 搜索引擎
搜索引擎是网络信息检索十分重要的工具,可以检索网页、图像、论文全文、会议论文、科技报告、图书、专利文献等多种类型信息资源。由于生物医学和护理信息检索的专业搜索引擎非常少,目前多用综合性搜索引擎Google (省略)、百度(省略) 查找医学信息。要查找护理文献的全文,可直接利用这两种搜索引擎的高级检索功能,即可获得检出文献的全文[3]。
2 讨论
2.1 在进行文献检索时要注意的问题
要注意两个问题:①要对所获信息进行仔细阅读、分析,并与其他相关资料进行比较,在确认所获信息的科学性、可靠性等情况下方可利用。②由于现代科学的综合交叉与彼此渗透,文献的分布出现既集中又分散的现象[2],有些与医学相关的文献刊登在一些综合性期刊或相关领域期刊上因此要防止漏查。
2.2 网络检索的作用与意义
由于网络检索能从不同的角度和切入点来共同研究护理问题。目标是通过联合检索推动护理学科的联合与交叉;通过网络快速和共享的优势,合理使用护理文献的信息资源,推动高水平的研究课题及成果的产生,促进科学护理知识的普及,为医疗和临床提供最佳依据,为广大病人和可能接受医疗、护理服务的人群提供有效的参考指南。
3 结论
要认识到Internet在护理领域中应用的重要性,网络检索将逐步朝着简单化、人性化方向发展,检索界面会越来越简洁、友好。用户可以方便、及时、准确地获得所需信息。加强护理人员医学信息检索能力的培养将有利于推动护理科研的发展,同时也将促进国际间护理同行的交流,缩短我国与发达国家之间护理研究及临床护理工作水平的差距。所以,应充分利用现有的条件,增强护理人员医学信息检索的能力。
[参考文献]
[1]肖顺贞. 护理学研究[M].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1-3.
[2]张红菊,张雨平.护理网络资源简介[J].护理学杂志,2002,17(8):630-632.
1国外研究进展
国际上的研究主要集中于职业能力和高级护理能力两个方面。国际职教界关于职业能力的研究共出现过4种能力观,分别为:任务能力观,即将任务的叠加当做能力;整体能力观,即认为个体的一般素质决定工作的能力;此外还有关键能力观和整合能力观[1]。近年来职业教育与培训中主张开发“关键能力”以培养学生对职业变化的适应力,这种能力观最早由德国劳动力市场与职业研究所所长梅腾斯于1972年提出,很快成为各国职业教育课程和教学改革的指导思想[2]。他认为要培养学生的关键能力(KeyCompetencies),即对职业变化的适应能力。这种能力观与整体能力观类似。随着能力本位教育和训练(CBET)在各国的发展以及人们认识的深入,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前3种能力观对能力理解都有失偏颇,如任务技能导向的能力观注重的仅是特定的任务技能,忽视了一个人胜任某个职业角色所必需的其他方面的能力要求;一般素质的能力观仅注重具有普适性的一般能力,但一般能力并不能取代与就业岗位直接相关的特定职业的能力;关键能力观只是对就业所需的特定职业能力的补充与完善。
因此,人们越来越倾向于从职业角色的角度来界定能力。早在1975年就有美国学者提出了整和能力观。这种能力观是将一般素质与个体所属的职业和工作情景相结合,是从职业角色整合的角度来界定能力,符合社会经济发展及职业岗位分化的趋势,就如第二届世界职业技术教育大会文件中所指出的那样:“技术与职业教育需要为改善个人生活和提高工作转换能力提供更为广泛的准备,而不仅仅是获得某一特定岗位的知识与技能。”盖力(LarnieGale)和波尔(GastonPol)在《能力:定义与理论框架》一书中这样界定能力:“能力是与职位或人工作角色联系在一起的胜任一定工作角色所必需的知识、能力、判断力、态度和价值观的整合就是能力。”[3]1984年英国的继续教育处(Thefurthereducationunit简称FEU)在“走向能力本位体制”的文件中对能力的界定也是这种思路,“能力是为胜任社会工作角色的要求所必须拥有的充分的技能、合适的态度和经验。即能力不仅包括就业和工作的其他方面的技能,也包括扮演各种角色时表现出的成熟感和责任感,还包括作为能力要素的经验。”1992年澳大利亚国家培训部对能力的界定更是完全体现了整合能力观的思想。他们认为作为构建国家CBET体系基础的能力概念不能再局限于琐碎的任务技能,一定要从广义上来理解[4]。
国际护理教育界特别是美国护理教育界则是按照职业教育(LPN/LVN、AND教育)和专业教育(本科以上层次教育)两种模式来培养护理专业学生,两种培养模式培养具备不同层次职业综合能力的学生[5]。如LPN/LVN只能对医院、门诊或家庭病人提供最基本的护理服务,作为助理护士角色在注册护士(RegisteredNurses)的指导下工作,他们的职业综合能力比较偏重于护理技术方面,比如伤口护理、无菌技术、发药打针等,法律规定LPN/LVN不能对病人进行评估和分析,也不能进行静脉注射操作。注册护理教育、大专护理教育以及本科护理教育的毕业生均可参加全国统一的护士注册考试而成为注册护士,在各种卫生医疗保健机构从事护理工作,具备独立应用护理程序为病人服务的能力[6];本科教育培养护理通才,具有本科学位的护士可从事医院、诊所及社区护理的工作;硕士教育主要培养具有各专科护理实践专长的高级实践护士及护士指导者,毕业后可成为护理专家,担任临床护理指导,保证和监督临床护理质量,评价护理措施,担任护理学教师;博士教育要培养能用独立的方式和抽象的科学思维处理事物,具有专业咨询技能和科研能力的智能型护理领导,具有广博的护理学、医学、人文科学和行为科学知识,毕业后成为护理研究人员、管理人员、师资或高级护理专家。以上观点的提出为本项目的研究提供了理论基础。
2国内研究进展
我国在职业能力和护理专业职业综合能力研究方面尚无论著,但最近几年出现了相关论文,比较有代表性的学位论文有天津大学职业技术教育学院的陈腾波于2004年申请的硕士学位论文“中德职业教育综合职业能力开发的比较研究”中指出,近几年德国在克服“双元制弊病”基础上开始注重综合职业能力的培养,且就中德综合职业能力开发培养进行理论上的比较研究,因而对我国职业教育改革有着积极的借鉴作用[7]。武汉理工大学的汤向玲于2006年申请的硕士论文“高职院校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研究”,通过以探讨高职教育的本质为起点,参照社会人才类型及高职人才主要从事的职业岗位,对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进行了定位分析,论述提高高职院校学生职业能力4个方面的应对措施[8]。华中科技大学的卢红学于2005年申请的硕士学位论文“高等职业院校学生知识、能力、素质结构及其形成研究”从高等职业教育的基本性质出发,对高等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进行了新的认识,对合理构建高等职业教育学生的知识、能力和素质结构进行了探讨,提出了调整学生的交叉整合的网状知识结构、综合职业能力结构、和谐完善的人格素质结构的主张,从而为进一步改革与发展高等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提供了一条新路径[9]。
当然还有一些相关的期刊论文,如王仁清2004年在《教育与职业》上发表的“职业技术教育应注重学生综合职业能力的培养”,孙文学2005年在《职业技术教育(教科版)》上发表的“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学生职业能力培养———兼论高职人才培养模式的变革”,“高职教育的核心是学生综合职业能力的培养”(甄凯玉、肖剑)“,浅谈高职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苏永玲),“学生职业能力培养途径的探讨”(黄丽萍),“‘2+1’高职护理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盛似春、张明群),“高职院校护理专业人才能力培养的探索与实践”(汤玉霞)等。
随着计算机在我国的日益普及以及互联网的飞速发展,护理人员怎样能够在浩瀚的互联网中寻找到需要的资料则是大家所关注的焦点。本文就互联网的基本知识及其发展历史以及护理网络资源做一简要介绍。
1互联网的概念及功能简介
互联网(Internet)是一个由各种不同类型、规模,独立运行和管理的计算机网络组成的全球范围的计算机网络,组成Internet的计算机网络,包括局域网(LAN)、城域网(MAN)以及大规模的广域网(WAN)等。用户可以利用Internet提供的各种工具去获取Internet提供的信息资源[1~4]。主要的Internet应用系统有:World Wide Web(万维网)超级文本信息访问;Email(电子邮件)发送和接收邮件;Mailing List(邮寄列表)多用户邮件分发;Usenet(新闻组)巨大的专题讨论组;BBS(公共布告栏)信息共享电子白版;Anonymous Ftp(匿名FTP)传输公共数据信息;Electronic Magazine(电子杂志)电子出版物。其中,WWW (World Wide Web)为Internet的一个组成部分,提供了一个可以轻松驾驭的图形化用户界面,以查阅Internet上的文档,这些文档与它们之间的链接一起构成了一个庞大的信息网。
著名的中文网络搜索引擎有:中文雅虎(yahoo.com.cn),新浪网(sina.com.cn),搜狐网(sohu.com),中华网(china.com),网易搜索(yeah.net),3721网(3721.com)。英文搜索引擎有:Yahoo(yahoo.com),About(about.com),Google(google.com),Excite(excite.com),HotBot(HotBot.com),Study Web(studyweb.com)等。登陆上述网站后,在相应的搜索栏目内输入所需查询的主题词,即可得到相关的网站或者网页资料。
2护理网络资源
21医学文献检索
211美国国立医学图书馆(nlm.nih.gov): 目前藏书最多,资料最齐全的图书馆之一,通过其Internet服务,可以了解其馆藏情况,免费查询Medline(PubMed:igm.nlm.nih.gov/pubmed/),通过检索关键词、作者、文献标题、MESH词条、杂志名称、日期等进行查询。通过传真,EMS或平信方式可以获取所需的资料。PubMed医学文献检索服务系统,其检索内容包含MedLine、PreMedline(不含Mesh检索主题词)医学文献数据库及其它电子出版文献。PubMed基本检索方式(Basic PubMed Search):进入PubMed基本检索方式主页,在检索框中可以输入任意词,包括文献作者、出版杂志等。键入一个或多个检索词(可以为任意词),输入多个词时,可自动识别成词组,但词数太多时,则以逻辑“与”的方式识别。键入检索词后,选择检索年限(30 d、10年不等)及选择文献的页面显示数目。按Enter回车键或鼠标击活界面中的“Search”按钮可得到查询文献提要 (docu
ment summary page)。PubMed高级检索方式(Advanced Search):与基本检索方式不同的是增加了检索范围(search fields)和检索模式(search mode)的选择框。在检索范围Search Fields选择条框中,包含了All fields(ALL),指PubMed所有检索范围;Affiliation(AD, AFFL)指联系地址,包含第一作者或其他作者的研究所和联系地址;Author Name(AU AUTH)包含文章的所有作者,格式为“姓+名(首字母大写)”;Journal Title(TA, JOUR),指文献出版杂志的名称;Language(LA, LANG)指文献语种等。
212中国专利信息检索系统(jiansuo.com):检索查新感兴趣的中国专利。提供11个检索入口,供您选择其中一个或多个填写相应的检索式,并允许对各个检索式的检索结果进行复杂的逻辑运算。登陆网站首页以后,出现的检索屏主要由说明列、输入框和状态列等三部分组成。最左侧为说明列,包括检索式的说明及其相应的联机帮助,中间为检索条件输入框,最右侧为状态列,显示检索结果或错误信息。
213中国医学信息检索系统(cbm.imicams.ac.cn)是中国医学科学院医学信息研究所推出的中国科技信息资源共享网络,该检索系统涵盖美国MEDL INE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荷兰医学文摘(EM)、国际药学文摘(IPA)等多种数据库。
214中国学术期刊网(cnki.net,chinajournal.net.cn):是我国第一个连续出版的大规模集成化、多功能学术期刊全文文献检索系统,可以免费浏览中国期刊题录数据库及中国重要报纸题录库、中国专利题录库及中国优秀博、硕士论文题录库及中国会议论文题录库等。
215万方数据库(wanfangdata.com.cn):集纳了1 500多种科技期刊的全文内容。该系统的检索分为简单检索和复杂检索。使用简单查询可以输入要查询的关键词并在选择框内选择在论文、引文还是期刊名称中查询。利用复杂检索能进行快速、有效地组合查询,可以进入查询页面,在对话框中选择时间、分类、地区等检索条件,以缩小查询范围,迅速获得最准确的查询结果。
22中文护理网络资源
221林琳护理网(huli.net):是原中国国家卫生部护理中心主任、副主任护师林琳创意、投资兴办的护理专业网站。网站由卫生部护理中心、现代护理报、各级护理学会、白求恩医科大学各临床医院护理部、中国中医研究院望京医院护理部等提供护理专业信息,采用中文简体、中文繁体、日、英四种文字。根据护理专业的性质、任务,网站开设了护理史简介、中国护理教育、国外护理简介、临床护理查询、护理技术查询与求助、新技术交流、知识宝库、护理图书与杂志、中医护理等护理内容。
222医学护理网(http:∥huliw.com):由山东省胜利石油管理局临盘医院手术室护士长宗爱芳创办并得到《现代护理报》、《当代护士》杂志的大力支持。目前开设的栏目有护理论坛、美学美容、护理求助、家庭护理、基础护理、专科护理、整体护理、天使风采、会议信息、天使书苑、护理期刊、心理护理、护理论文、学会介绍、护理文苑。同时护理网社区还提供不同主题的相关护理讨论区以及实时聊天室,为护理人员进行讨论和交流提供了更有效的场所。
23护理杂志
Internet为我们提供的另一重要工具就是网上虚拟图书馆。几乎所有著名的护理杂志都在网上建立了各自的主页,通过这些主页,我们可以免费阅读最新出版杂志的目录以及论文摘要,从而迅速掌握护理学科的新动向。
主要中文护理杂志网址:①国外医学护理学分册(wanfangdata.com.cn)。
②护理研究(SXHZ. chinajournal. net.cn)。
③护理学杂志(www HLXzzperiodicals. net.cn)。
④南方护理学报(nfhl.Chinajournal.net.cn)。
⑤解放军护理杂志(wanfangdata.com.cn)。
⑥上海护理(wanfangdata.com.cn)。
⑦实用护理杂志(yizhe.net)。
⑧天津护理(wanfangdata.com.cn)。
⑨中华护理杂志(tcmtoday.com/cna)。
国外主要护理杂志有:
①美国护理杂志(American Journal of Nursing,nursingworld.org/ajn)。
②英国社区护理杂志(Journal of Community Nursing,jcn.co.uk)。
③新护士杂志(Journal of Neonatal Nursing, neonatalnursing.co.uk。
④护理趣闻杂志(Journal of Nursing Jocularity,jocularity.com)。
⑤标准护理电子杂志(Nursing Standard Online, nursingstandard.co.uk)。
24其他护理网
中华护理学会(tcmtoday.com/cna/):设有学会动态、学会简介、组织结构、护理刊物等栏目。
好医生护理中心(haoyisheng.com/hcc/prog/hcc_index.jsp):设有国内护动态、国外护理研究、护理继续教育、考试培训、护理程序、论文写作、护理英语、多彩天使、护士论坛、国内外护理期刊和国内外护理站点等栏目。
金卫护理网( qiuyi.net/jw/huli/index.htm):设有护理常识、护理教育、家庭护理、社区护理等相关栏目。
美国护理学会(American Nurses Association, nursingworld.org/):设有护士伦理准则、执业护士注册认证、美国护士基金会、美国护理学院、在线护理杂志以及护理出版物和护理新闻等。
美国护理学院学会(Association of Colleges of Nursing,aacn.nche.edu)为美国高等护理教育网站,为高等护理专业人才(护理学士、护理研究生等)提供护理教育、护理研究、相关政策法规、信息管理、护理出版物以及其他项目,帮助护理学院的管理人员建立高等护理教育的质量管理标准,促进专业护理人员提高专业素质以及社会对护理高等教育、研究以及实践的支持。
美国临界护理学会(American Association of CriticalCare Nurses,aacn.org/):该学会主要介绍护理临床资源、杂志,并为护士和其他健康护理职业人员提供教育机会,为护理危重症病人的护理人员提供高质量的专业信息资源,提高危重症病人的护理质量。
美国护理法律顾问学会(American Association of Legal Nurses Consultants, aalnc.org):该学会为非赢利性组织,主要致力于增进注册执业护士临床实践的法律空间。
美国护理管理学会(American Association of Managed Care Nurses, aamcn.org):该学会主要致力于建立护理管理标准。
美国神经科学护理学会(American Association of Neuroscience Nurses, aann.org):利用先进的神经护理学知识和技术,通过对专业护理人员、神经疾病的病人及其家属的继续教育、信息共享、以及相应标准的制定,为神经性疾病病人提供高标准的护理服务。
美国整体护理学会(American Holistic Nurses, Association, AHNA, ahna.org/):该学会为一世界性组织,主要为希望从事整体护理的护士提供支持和教育。
加拿大护士学生学会(Canadian Nursing Students Association, CNSA/AEIC, cnsa.ca):为加拿大护理教育培养提供法律、伦理、专业的以及教育性的网络资源,促进护理专业的发展培养护士。
耶鲁护士学校(Yale School of Nursing, info.med. yale. edu/nursing/):主要介绍耶鲁护士学校的教育、科研等情况。
尽管目前Internet在我国尚处于初期发展阶段,无论在技术和应用范围都远不及西方国家,但只要认识到Internet在护理领域中应用的重要性,充分利用现有的条件,普及提高广大护理人员的计算机知识和Internet的应用技术,就能扩大我们护理队伍的知识面,增加信息观念,同时也将促进我国护理界与国际护理界的联系,增加国际交流,使我们的护理教学、管理、科研及临床工作上一个新台阶。
【参考文献】
1Brennan P F, Moore S M, Biornsdottir G, et al. Heart care: an Internetbased information and support system for patient home recovery after coronary artery bypass graft (CABG) surgery. J Adv Nurs, 2001, 35(5):699
2Yeaworth R C. Use of the Internet in survey research. J Prof Nurs, 2001,17(4):187
MBA的全称为MasterofBusinessAdministration,即工商管理硕士。引进这个理念作为管理者必须具备三商、四能、一种素养。三商是智商、情商,还要有胆商;四能是创新能力、应变能力、公关能力和组织能力;一种素养是要有多元文化的素养。这是经济全球化和国际竞争的需要。
1.三商
1.1智商
随着人们健康需求的扩大,护理模式的转变,全球卫生保健事业的发展以及加入WTO的挑战和机遇,护理工作将逐渐向国际化、市场化、特色化、护理教育高学历化发展。护理工作的对象是群体的人,是以人为本的,所面对的问题包罗万象,需要掌握比较广博的知识。作为管理者的护士长就必须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广博的人文社会知识及管理知识。为此不但要学习管理科学和领导科学,还要学习行为科学、运筹学、公共关系学、人际关系学等。通过学习这些知识,开拓视野,触类旁通,解决各种不同类型的问题。而低智商者是无法做到这点的。
1.2情商
护士长要善于沟通,也就是要有协调能力和较强的表达能力,以及统筹全局的思维能力。要立足于全面和整体,协调处理好各方面的人际关系,建立良好的护护、医护、护患关系及与兄弟科室、辅助科室、后勤供应、器械维修等系统的关系。在解决问题时寻找使各部分相互协调配合的最佳方式,这样才能提高效率,取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特别是在当今社会,人们的法制观念增强,医患间往往为一件小事需要护士长费尽心机才能协调;而刚协调好的一件事,又因医护人员一句不注意的话而再起风波,甚至发展成医疗纠纷。因此,护士长除了有长期做协调工作的思想准备外,还必须有不为困难所动的坚韧意志。
1.3胆商
也就是要有谋略。商品经济的发展,社会办医热潮的兴起,加上企事业单位公费医疗改革,医疗价格调整等因素,医疗卫生市场竞争13益激烈。尤其是我国加入WTO后,医院原有的管理体制受到严重冲击,医院管理也应注重经济、注重成本核算和医院的公共形象,研究医院如何占领更多的市场份额。为此作为护士长必须具有一定的谋略,要有竞争意识和经营意识。一方面精打细算,进行成本核算,尽可能降低卫生资源等无谓的消耗和浪费;另一方面要以合理的收费来吸引病人,杜绝乱开药、乱收费等现象,努力提高医院的声誉,从而提高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一句话就是尽力做到(病人、员工、医院)“三盈”,甚至是“多盈”。
2.四种能力
2.1创新能力
创新是管理的永恒主题,是社会进步的主要动力,创新可在知识上创新、技术上创新、应用上创新和传播上创新。当今社会已是知识经济时代。我们正面临知识总量、人才素质和科技实力的大较量,人们的观念、生活及生产工作方式都将发生巨变。这就给护理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护理行业应当审时度势,把握机遇,以全体人群为对象,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城镇社区为阵地,以护士素质为保证,积极开拓创新护理服务市场。护理管理工作者要在思想上、管理意识上、服务理念上不断创新,要建立新的机制。只有具备了创新意识,才能提出创造性的建议,才能带领全体护理人员进行创造性的工作。
2.2应变能力:
护士长要具有随机应变的能力和敏锐的洞察能力。医院是个社会化的活动场所,突发事件层出不穷,随机现象普遍存在。这就要求护士长在各项工作活动中,一方面要坚持科学理论指导,另一方面对新事物、新问题要有敏锐的感知能力,掌握事物发展的新动向,随机应变,灵活处置。
2.3公关能力
医院管理还要注重公共管理,常言道:“做官先学会做人”。护士长在医院中处于多层次、多方位、多角度、多类型的人际关系之中,护理工作的复杂性、广泛性、社会性,决定了护士长在整个医疗工作人际关系中的中心位置,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人际关系是一种互动的关系,是一种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影响和相互制约。护士长必须有公关意识,并具有一定的公关知识,可以根据不同的场合、不同的对象,正确使用语调、表情、措词,以取得与病人及医院内方方面面人员的沟通。此外,护士长还应有容人之心,要能容人之长、容人之短、容人之功、容人之过等等,“容人之道”是护士长事业成功的必备条件。
2.4组织管理能力
医院管理还要注重行政管理。护士长作为基层护理工作的组织者、领导者,应该虚怀若谷,严以律己,宽以待人,以自身良好的品德去影响和带动他人。要实施激励机制,鼓舞士气,激发护士的工作热情,提高工作效率,努力使病房全体护理人员成为一个“高效率的团队”。只有把科室护理人员的整体素质提高了,才能把病区的护理工作做的更好。
【中途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10―0884―02
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和以患者为中心的护理观念的更新,以及人们保健意识的增强,护理角色职能发生质的变化,对护理人员的素质和服务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由于护士面对的是病人的健康和生命,护理人员所面临的工作压力与日俱增,职业倦怠已经成为不可忽视的职业病【1】。职业倦怠不但危害护士的身心健康,而且直接关系到队伍的稳定以及医院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1 职业倦怠的概念
职业倦怠(job burnout)简称倦怠,是有美国临床心理学家Freudenberg研究职业压力时提出的一个概念,指对工作中长期的情感和人际关系压力源的持续反应。Maslach认为职业倦怠是由3个维度构成的“心身耗竭综合症”:即情感耗竭、去人格化和个人成就感降低。3个维度分别代表了工作倦怠的个人应激、人际情境和自我评价维度。情绪耗竭是职业倦怠的核心部分,指感到情绪情感处于极度疲劳状态,经常伴随着挫折、紧张,自认为无法致力于工作,如果这种疲劳的情绪状态长期持续下去,就会对服务对象表现出消极冷漠的行为,就是去人格化,其特征为视服务对象为“物”,而非当成“人”看待。成就感降低是指工作中效能感的降低以及对自己消极评价的增长,常感觉无助及自尊心下降,失去工作成就感,对自己的工作满意度也随之降低。
2 职业倦怠的特征
国际上通常认为职业倦怠包含以下行为特征:个人感觉工作特别累,压力特别大,对工作缺乏冲劲和动力,甚至出现害怕工作的情况,刻意与工作相关的人和事物保持一定的距离,对工作不是很热心和投入,总是很被动地完成自己份内的工作,对自己工作的意义表示怀疑,并且不再关心自己的工作是否有贡献,怀疑自己不能有效胜任工作,认为自己的工作对社会对组织对他人没有什么贡献。
3 护士职业倦怠现状
国外研究认为[2],护士职业倦怠感高、中、低的人各占33%。我国某大学心理系[3],对10多家医院1800余名护士做“护士职业倦怠报告”显示,62.8%护士存在不同程度的职业倦怠。宋春花等【4】调查显示,医护人员的身心健康水平低于一般人群,职业倦怠现象在护士人群中表现得尤为明显。骆宏等【5】研究报道,国内护士职业倦怠感的发生率在55.1%―59.1%。王君俏等【6】研究显示,护士职业倦怠感较高,处于高水平情感耗竭,非人性化和严重的工作无成就感者分别占30.28%、15.49%和29.58%。护士职业倦怠已受到越来越多的社会学家、生理学家和心理学家的关注。
4 护士职业倦怠产生的相关因素
4.1工作性质 护理工作的根本是增进和维护人类的健康,而工作性质又主要以执行为主,缺乏自主性,护士所从事的工作存在太多的不确定因素,患者病情发展又无规律性,需要护士有较强的应变能力,根据病情变化随时采取适当的应对措施。“三班倒”的工作制度,使生活无规律及护士被赋予多元化的角色,她们不仅要完成好护士的角色,还要承担妻子、母亲的角色,工作和家庭必须兼顾,在精神上给她们造成负担【7】,这些因素都会使护士对工作产生疲惫感。骆宏等【5】的研究结果表明,控制感能够有效地预测护士的耗竭水平和去人格化水平。王晓春等【8】研究表明,职业中的角色冲突和角色模糊与工作倦怠存在中等或高程度的相关。
4.2职业认同 护士职业认同是指护士本人对护理职业所持看法和情感,以及决定自身行为倾向的心理状态。在日常工作中,护士要经常体验脏、累、苦,有时即使遇到歪曲的事实,被误解及冤枉,甚至言行伤害的情况,护士必须保持平和和冷静,压抑自身的感受,作出精神妥协,护士自尊心受到伤害,这无形中给护士造成一定的心理压力,护士对自身职业认同持怀疑态度。刘莉【9】的调查结果表明,护士对自身职业满意度为中低下水平。刘玲等【10】研究结果表明,护士职业认知评价得分最低,职业认同各因子与职业倦怠各因子呈显著负相关,即职业认同水平越高的护士,工作倦怠越低,反之亦然。
4.3付出―获得的不平衡(effort . reward imbalance ,ERI) 在现代社会中,个体参加工作的目的就在于以自己的体力和脑力劳动交换生存和发展所需要的生活资料,护士辛苦工作客观上需要给予相应的经济和心理回报。护士日常工作量大,骆宏[5]等调查425名护士中55.1%的护士感到工作量大,48.7%的护士感到工作紧张。工作时间相对不稳定,医院普遍存在重医轻护现象,长期超负荷的工作,护士工作较其他行业需要付出更多的耐心、爱心和责任心,其情感上的付出也时常不能得到患者和家属的理解,甚至领导的肯定,使护士在精力和体力上常常处于疲惫状态。Hill[11]等提出,护士期望有经常性的工作反馈、表扬和奖励,能在工作环境中获取相互支持、信任和承诺,当这些意愿得到满足时,护士个人成就感提升,职业倦怠程度降低。护士发展机会和空间有限,自身的需要很少受到关注,工资福利待遇低,陈先梅等【12】认为,与同等教育技术水平的其他行业人士相比,护士薪酬处于较低水平。王晓蕾等【13】对浙江省杭州市3所三级甲等综合性医院的护士进行调查,结果护士处于付出、获得不平衡状态的比例达31.9%,超负荷比例达82.3%,研究表示ERI与情感耗竭、去人格化及个人成就感各因素间具有高度相关性(p
4.4性格特征 护士自身的性格也与职业倦怠有明显的相关性。席波等【15】研究指出,性格倔强、内向型人群的职业倦怠发生率明显高于外向型人群。
5 护士职业倦怠的应对策略
职业倦怠的发生是一个连续的进程,个体最先发生的是情绪上的衰竭,而最终发生的往往的是个人成就感的降低。护士职业倦怠感既影响了护士的身心健康,工作热情,也影响护理质量和措施,以往对护士职业倦怠的干预重点放在“改变个体”策略上,孙禧霞【16】研究结果认为采用组织干预措施,但还难以使职业倦怠得到全面有效的改善,还应从源头抓起,防范于未然,采取“主动出击,积极应对”的战略措施。
5.1主动出击―主动预防即设护士职业认同教学课程,使护生在学校里就对护士职业形成认同感。国外一些发达国家的护理学会和医院都相继开设了预防职业倦怠的课程培训。有文献表明【17】,国外护理课程设置中,有教师引导学生正确职业认知,形成坚定职业认同感的课程研究报告和理论框架,此类文献还佐证,面对角色转变时,形成坚定职业认同的护士表现得更灵活。建立专门的政府机构开展对护理人员的心理研究,保护护理人员的人身安全和心理健康。研究表明【18】,81.9%的护士希望在感到紧张和压力时能及时得到心理援助,37.0%的护士会主动寻求心理援助,自我接受能力强的人会积极地化解因现实与理想之间差异而造成的内心冲突,并对外部世界持同等接受的态度,在理想和现实间找到最佳的结合点,用积极的情绪替代消极的情绪。
5.2积极应对―建立有效激励机制。激励是激发与鼓励,即激发人的动机,诱导人的行为,调动人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以实现目标的心理过程【19】。众所周知,管理是一种控制行为,而激励则是一种促进措施,利用激励机制制定相关措施,调动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使人有一股内在的动力,朝向所期望的目标努力,最终实现组织目标的过程【20】。护士长是护理工作的直接管理者,对每个护士的性格特征都了如指掌,是护士的知己,在管理中应体现“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与护理人员进行有效的沟通,多一些关怀和鼓励,少一些责问和训斥,定期评估护士的压力状况,及时获取信息,消除工作压力源,把护士的压力管理作为必备的职责之一【21】,帮助护理人员保持积极向上的愉悦心情,护士长支持系统,对缓解护士压力和职业疲溃会有积极作用,可以减少护士职业压力反应,降低职业疲溃的发生率,增加其工作满意度【22】,并采用激励化管理措施,激励化管理包括物质激励、责任激励、精神激励和形象激励。物质激励包括奖品、资金、外出进修学习等,精神激励包括榜样激励、表扬激励等,责任激励既是对患者的承诺,又是一种动力,形象激励是树立患者和家属认可的个人形象如服务明星、微笑天使等。邵翠萍等【23】研究表明,激励化管理可降低护士职业倦怠的发生率。
6 小结
综上所述,护士职业倦怠的原因及预防策略会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变化,有必要对护士倦怠感进行更深入的研究,开展干预的实证研究,使护士远离工作倦怠,为广大患者提供更优质的护理服务。
参考文献:
[1] 壬晓辉,孙志华.浅谈护士职业倦怠的干预[J].临床护理,2007,9(169):140-141.
[2] Maslach C,Sehauffli WB,Leite MP.Job burnout[J]. Annu Rev Psychol,2001(52):397-422.
[3] 骆宏,许百华.首份护士职业倦怠报告出炉.杭州健康频道,2006,6-20.
[4] 宋春花,李进峰,李永鑫等.郑州市医护人员心理健康状况调查.[J]郑州大学医学报(医学版),2006,41(5)972―973.
[5] 骆宏,叶志弘,冯莺.护士职业倦怠与工作领域心理社会因素的相关研究[J].中华护理杂志,2005,40(1):12-14.
[6] 王君俏,黄燕华.护士工作倦怠及影响因素的研究[J].护理学杂志,2006,21(22):15-17.
[7] 叶钰芬.临床护士心理健康状况调查分析.护理研究,2004,18(88):1430.
[8] 王晓春,甘怡群.国外关于工作倦怠研究的现状评述[J].心理科学进展,2003,11(5):567-572.
[9] 刘莉.护士对自身职业满意度的调查分析与对策[J].中华现代护理学杂志,2007,4(17):1557-1558.
[10] 刘玲,张雅丽,刘晓虹.护士职业认同水平与其工作压力、职业倦怠的相关性研究[J].护理管理杂志,2009,8(9):52―55.
[11] Hill RP.Managing aCFofls generations in the 21st century:important lessons from the ivory trenches[J]. J Manag lnq.2002,11:60-66.
[12] 陈先梅,吴庆芳.护士职业倦怠、离职意愿相关因素研究[J].护理实践与研究,2008,5(5):73-73.
[13] 王晓蕾,周萍,任蔚虹,李罗.护士付出―获得不平衡对护士离职意愿影响研究.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2010,4(4):459.
[14] 李永鑫,时金献.护士工作应激与倦怠的关系[J].心理科学,2006,29(4):983―985.
[15] 席波,李军,王翠丽.护士职业倦怠与人格、自尊及社会支持的相关性研究[J].护理学杂志,2006,21(10)外科版:3―5.
[16] 孙禧霞.社会文化因素对护士职业倦怠影响的研究进展[J].上海护理杂志,2012,7(4):64―67.
[17] 李峰.护理本科生对护士角色认同程度及其影响因素.山东大学硕士论文,2007.10
[18] 冯怡,赵国秋,张燕敏.护士心身耗竭程度及对员工援助计划的需求调查[J].中华护理杂志,2006,41(6):564―566.
[19] 史璞,管理学哲理―系统、愿望、人本和权变的管理[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6.201―202.
[20] 姜丽萍.护理管理学[M].杭州:浙江大学技术出版社,2007.136―138.
[21] 曾月莲.肿瘤科护士心理压力分析与应对措施[J].右江民族医学院学报,2004,26(4):622―623.
【关键词】 本科实习护生; 离职意愿; 影响因素; 工作满意度
中图分类号:B845.6,C91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6729(2009)008-0603-04
doi:10.3969/j.issn.1000-6729.2009.08.015
Miller将离职意愿(Turnover Intention)定义为,离开目前工作与找寻其他工作机会倾向的总体表现或态度[1]。多数研究者认为离职的最佳预测因素是离职意愿[2]。护士离职率高是普遍存在的间题,影响护士离职意愿的因素较多,这些因素可以归结为护士个人因素、工作环境及外界因素3大类,但是哪些因素对护士离职具有负向影响,尚无定论[3]。本科护生是我国今后护理队伍中的一支重要力量,其离职意愿将直接影响我国护理队伍的建设情况。但目前对本科护生离职意愿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少见。本文调查本科护生的离职意愿现状,并探讨其可能的影响因素。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根据2004年卫生部划分的我国卫生职业人群的3个地域(即东部、中部和西部),在每个地域抽取3个设有护理本科院系的医学院校即海南医学院、广东药学院、北京中医药大学、中南大学、湖南中医药大学、咸宁医学院、湖北中医学院、甘肃中医学院、新疆医科大学,符合研究标准的研究对象共1250人,自愿参加调查者900人,收回有效问卷682份,有效回收率76%[无效问卷包括:回答不完整(80份),中途退出(56份),邮寄丢失(82份)]。纳入标准:①愿意参加并完成测试;②年龄>16岁;③身体状况能够配合完成问卷;④神志清楚,无精神性疾病;⑤参加实习至少8个月以上。
1.2 工具
1.2.1自编一般资料问卷
包括人口学资料和两条测评实习护生的工作满意度和对未来工作信心的条目。
1.2.2 离职意愿量表(Turnover Intention scale,TIS) [4]
共6个条目,为1~5分计分法,如第一题:您是否考虑要辞去目前的工作?选项为:总是、经常、偶尔、甚少、从不,相应赋值1~5分。总分1~2分为离职意愿严重,2~3分为中度,3~5分为轻度,即分数越高,离职意愿越低。在本研究中该量表的Cronbach α系数为0.723。
1.2.3 护士工作应激源量表(Nursing Job Stressor Inventory,NJSI) [5]
共61个条目,分为6个分量表:与护理工作性质有关的应激源、与工作负荷有关的应激源、与护士期望有关的应激源、与接触濒死病人有关的应激源、与工作-家庭矛盾有关的应激源、与护理工作中人际关系有关的应激源。为了适用于护生群体,本研究修改了其中的2个条目(将第52题“护理工作的负面感受影响家庭气氛”改成“影响寝室气氛”;第59题“因家务琐事消耗精力而影响工作”改成“因找工作、考研等消耗精力而影响工作”)。在本研究中量表的Cronbach α系数为0.852。
1.2.4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ocial Support Rating Scale,SSRS) [6]
共10个条目3个维度:客观支持、主观支持、社会支持利用度,具有较好的重测信度[6]。
1.2.5简易应对方式问卷(Simplified Coping Styles Questionnaire,SCSQ) [7]
共20个条目,分为积极应对和消极应对2个维度。采用0~3级评分。
1.2.6 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General Self-Efficacy Scale,GSES) [8]
共10个条目,采用1~4级评分。分数越高,自我效能感越强。
1.2.7艾森克人格问卷简版(Eysenck Personality Questionnaire,EPQ) [9]
分为4个量表:内外向、神经质、精神质、掩饰性。在本调查中除精神质的信度在0.51~0.60之间外,其余量表的信度均大于0.70。
1.2.8护士工作倦怠量表(Occupational Burnout Inverntory,OBI)[10]
工作倦怠(Occupational Burnout)是指个体长期处于工作压力状态下所出现的一种负性的、个体化的认知与情感反应,包括情感耗竭、非人性化和工作无成就感[10]。情感耗竭和非人性化得分越高、工作成就感得分越低,表示护士的工作倦怠越严重。
1.2.9总体健康问卷(General Health Questionnaire,GHQ) [11]
共28个条目4个维度:躯体症状、焦虑/失眠、社交障碍、严重抑郁。分数越高,健康问题越严重。
1.3 统计方法
采用EpiData软件进行数据录入,SPSS 13.0进行统计学分析。统计方法包括统计描述、相关分析、独立样本t检验、多元回归分析、路径分析等。α值取0.05作为检验水准,P值均为双侧概率。
2 结 果
2.1 一般情况
682名本科实习护理学生中,男96人,女586人;年龄20~26岁,平均(23±3)岁。在三甲及以上的医院实习者占88.9%(606人),满意度较好者36.9%,有缺勤情况者33%,对成为合格护理工作者没有信心者35.5%,要读研者47.7%,独生子女31.8%,经济自评较好者8.8%,家庭人均月收入1000元以下者40.9%。
2.2 各调查量表得分情况
本科护生的离职意愿平均得分为(2.22±0.48)分,低于已有研究得分(2.63±0.84) [12],(t=-4.24,P
2.3 离职意愿与各变量的相关分析
相关分析结果表明,离职意愿与工作满意度(r=-0.23)、工作信心(r=-0.24)、应激源(r=-0.23)、总体健康(r=-0.25)、工作倦怠(r=-0.25)呈负相关(均P
2.4 本科护生离职意愿影响因素的回归分析
多元线性回归结果显示,进入回归方程的是总体健康、工作倦怠、工作信心和工作满意度,父母受教育程度和工作应激源被剔除出方程,方程的决定系数为30.8%(见表2)。
2.5 各变量关系的路径分析
采用路径分析研究各个变量的因果关系,发现工作应激源通过其他变量影响离职意愿,工作满意度是重要而核心的中介因素(见图1)。
3 讨 论
本研究682位本科实习护生离职意愿得分(2.22±0.48),与其他的一些在职护士的得分相比,离职意愿更强[12],可能与取样的学历不同有关,因为有研究认为,学历越高,离职意愿越强[13],这说明很可能高学历护士的离职意愿在实习阶段就产生了。学历越高的个体,其期望值越高,使组织难以满足其期望[14],而且学历越高的个体,其工作机会越多,因而离职意愿越强。高学历护士的人才流失值得关注,护理事业需要更多高学历的护理精英的加入而不是不断的流失。
有研究表明,离职意愿与工作应激两者呈现正相关[15]。本研究也发现,离职意愿与应激源的相关系数达到了0.229,但是在回归分析中,这一因素没有进入回归方程,路径分析发现工作应激源通过中介因素影响离职意愿。这和很多研究的结果不同,分析有以下原因:①大部分研究以在职护士为研究对象,但是在本研究中的对象为本科实习护士,研究对象不同;②很多研究只是做相关分析,并没有把很多因素纳入进来,如本文也发现两因素相关,但是工作应激源不是离职意愿的预测因素;③在诸多中介因素如工作倦怠,身心健康的影响下,该应激源对离职意愿的直接影响减小。
过往研究[16]已经证明工作倦怠是影响组织成员离职的主要因素。本研究发现,工作倦怠显著影响离职意愿,倦怠水平越高,离职意愿越强。可以想象,当个体的情感资源过度消耗,疲惫不堪,精力丧失,对工作持冷淡的、负性的态度,干工作而没有成绩,感受不到成就时,个体的工作积极性就不会高,工作成绩也不会好,离职的意愿自然就会产生。
在以往的研究中,对离职意愿与健康水平的研究较少。本研究表明身心健康与离职意愿呈负相关。因为护理工作的劳动强度不但要求有较好的心理素质,还需要很强的身体素质。如果身体状况不好,就不能胜任护理工作的倒班勤、工作负荷大的特点,工作无法胜任,离职的想法就自然而然的产生。同时,路径分析显示,工作应激和工作倦怠感越强,个体的总体健康水平越差,离职意愿也越强。
有很多的护生对未来自己是否能够成为一个合格优秀的护士担忧,认为自己的能力不足,性格不适合或者从事本专业的兴趣不浓等[17]。本研究结果表明,离职意愿与工作信心呈负相关,即工作信心越强,离职意愿越弱。所以在以后的实习教学中,我们应该从各方面加强护生对未来工作的信心,减轻对未来的迷茫和恐惧的情绪,多传递正面和积极的信息,加强交流,定期召开座谈会,教育他们进行职业生涯规划,对他们多加鼓励等等。
有研究表明,离职意向是离职的最佳预测因子,而工作满意感是离职的预兆[ 18]。对工作不满意、工作态度消极的护士可直接影响其对病人提供的护理质量[19],导致护士不服从医院管理、病事假增多、旷工增多,甚至最后离开护理工作岗位[20]。本研究也证实满意度低的实习护生更容易产生离职意愿。工作满意度对离职意愿有着直接的作用(路径系数=-0.48),其他变量都会部分通过工作满意度起作用,这说明与其他因素相比,工作满意度起着更为重要和直接的中介作用。
虽然是否读研,父母受教育程度没有进入回归方程,但他们与离职意愿的相关有统计学意义。有读研打算和父母受教育程度高的护生,离职意愿更强。离职意愿与缺勤、家庭收入、性别等的关系不大,这可能是因为条目设计过于简单(缺勤只有1个条目),男女护生人数的差异过大等造成的。另外本研究的有效问卷回收率较低,所得结果有待进一步验证。
参考文献
[1]Miller LM.An evaluation of the Mobley,Horner,Hollin-gsworth model of employee turnover [J].J Appl Psychol,1979,64:509-517.
[2]Alfonso S,Fred H.Analyzing job mobility with job turnover intention:an international comparative study [J].J Econ Issue,2004,38(1):130-157.
[3]陈芙蓉,阎成美.护士离职意愿相关因素研究进展[J].护理学杂志,2007,2(11): 78-80.
[4]崔来意.高科技公司女性专业人员工作-家庭冲突、工作倦怠及离职意愿关系之研究[D].台湾:国立中山大学人力资源管理研究所硕士论文,2000.
[5]张静平,姚树桥,唐莹.护士工作应激源量表的编制及信效度检验[J].中华护理杂志,2007,42(5):396-401.
[6]肖水源.杨德森.社会支持对身心健康的影响[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1987,1(4): 183-185.
[7]解亚宁.简易应对方式问卷(Simplified Coping Style Questionnaire)[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1999,(增刊):122-124.
[8]王才康,胡中锋,刘勇.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的信度和效度研究[J].应用心理学,2001,7(1): 37-40.
[9]钱铬怡,武国城,朱荣春,等.艾森克人格问卷简式量表中国版(EPQ-RSC)的修订 [J].心理学报,2000,32(03):317-323.
[10]李小妹,刘彦君.护士工作压力源及工作疲溃感的调查研究[J].中华护理杂志,2000,35(11):645-649.
[11]Chan DW.The Chinese version of the General Health Questionnaire: does language make a difference[J].Phychological Medicine,1985:147-155
[12]杨美玲,王冉冉,侯淑肖.在职护士离职意愿及其相关因素调查分析[J].现代护理,2006,12(18): 1667-1669.
[13]陆静波.护士工作价值观对专业稳定性的影响[J].护士进修杂志,2007,22(06): 506-508.
[14]Mowday,R.T.Reflections on the study and relevance of organisational commitment[J].Hum Resour Manage J,1998,8(4): 387-401.
[15]吴欣娟,张晓静,高凤莉.护理人员离职意愿与工作压力相关性研究[J].中华护理杂志,2000,35(4):197-199.
[16]Fogarty TJ,Singh J,Rhoads GK,et al.Antecedents and consequences of burnout in accounting: Beyond the role stress model [J].Behav Res Account,2000,12: 31-67.
[17]Sharif F.Masoumi S.A qualitative study of nursing student experiences of clinical practice [J].BMC Nurs.2005,4(1):6.
[18]Murrells T,Robinson S,Griffiths P.Is satisfaction,a direct predictor of nursing turnover? Modelling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satisfaction,expressed intention and behaviour in a longitudinal cohort study [J].Hum Resour Health.2008,6(1):22.
[19]Wu Shiou-hua,Lee Jwo-leun.A comparison study of nursing care quality in different working status nusing staffs: an example of one local hospital [J].J Nurs Res,2006,14(3) :181-189.
关键词:E时代 图书馆 读者服务
中图分类号:G2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3973(2013)003-191-02
随着互联网的迅速普及,人们的工作、生活模式发生了翻天地覆地变化,医学的发展也是日新月益,新学科、交叉学科也迅速增加,各种医学信息成爆炸性增长。医务人员若不能及时获取最新地、准确地医学信息,极大地影响着对患者诊断和治疗。受传统图书馆馆藏的限制,时效性的滞后远远不能适应互联网带来的革命。作为以知识服务工作为核心的图书馆应该在E时代与时俱进,发挥出应有的作用。如何适应新时代的要求,创新服务理念,更新服务内容,提高服务效能,已成为医院图书馆读者服务工作必须解决的问题。
1 信息化带来的改变
1.1 服务理念的创新
在传统图书馆工作中,长期处于“重藏轻用”的封闭式管理,服务内容单调,手段落后,时效滞后,导致图书馆宝贵的馆藏得不到充分利用,导致读书经常找不到自己所需要的书籍,查不到需要的的信息,相当多的书籍和文献得不到充分利用,造成资源浪费。而网络时代的来临使图书馆必需转变服务理念,让“以人为本”成为图书馆工作的宗旨。
1.2 读者服务模式的变化
传统图书馆读者服务主要是利用图书馆馆藏及一些便利条件,帮助读者利用馆藏文献并从中获取知识、掌握信息。服务模式主要是1-N,服务半径为馆内。而网络环境下,服务模式可以是N-1,也可是N-N,服务半径可以是无穷大。所谓N-1是指个人可利用的资源多样化,有纸质期刊、光盘数据库、中,外文全文数据库等等。而N-N是指多个相似信息需求的医务人员利用多种信息资源。而服务半径更是无需考虑的问题,传统图书馆只能利本馆或附近图书馆的馆藏;而网络时代只需下载或拷贝,便利不言而喻。
1.3 工作方式转换
对传统图书馆来说,主要工作是围绕馆藏的采编、流通工作,读者服务是面对面的完成。随着互联网的普及,网络服务手段的完善,网络的便利性时效性使得到馆人数逐渐减少,而网络用户逐渐增加,读者服务由面对面到到远程交互。
2 网络环境下医院图书馆读者服务方式
2.1 信息推送服务
所谓信息推送,就是“web广播”,是通过一定的技术标准或协议,在互联网上通过定期传送用户需要的信息来减少信息过载的一项新技术。推送技术通过自动传送信息给用户,来减少用于网络上搜索的时间。它根据用户的兴趣来搜索、过滤信息,并将其定期推给用户,帮助用户高效率地发掘有价值的信息。从技术而言,信息推送是一项以数据挖掘、自然语言处理以及互联网等多门技术为基础的综合性方向。将合适的信息推送给合适的人,是一项极具挑战的工作。这个过程需要对信息作充分的分析,并对人的兴趣、行为做细致的刻画,并对两者进行有效匹配。作为医院图书馆可借助推送软件系统,事先征集各个科室医护人员的信息需求,经过计算机系统以及人工分析、筛选、分类、排序等,按照用户的特定需求,在适当时候,将有关的信息传递给用户。
2.2 信息专题服务
需求背景与需求的提出专题信息服务是基层专业图书馆的一项重要任务,根据医院医务人员专题信息服务的目的,医院专业图书馆针对科研任务展开的专题信息服务工作主要分为下述几种类型:立项调研专题;研究进展跟踪调研专题;远景规划调研专题;科研成果评审查新;开题调研;标准规范制定调研;发表学术论文认证;专题信息参考等。做好专题信息服务工作,可使广大医务人员及时了解和跟踪国内外最新的科研发展动态,避免了科研立项工作在低水平上的重复,在项目研制和课题进行过程中少走弯路,并为科技成果的评审和推广工作提供客观的文献情报依据。该服务包含两个方面:(1)对网上某个专题的资源进行识别、筛选、过滤控制、描述、评价。(2)组织目录式信息,提供源站点。
这里有必要介绍一下网上几个权威的数据库:外文的如PubMed。PubMed收录的有MEDLINE、PreMedline、Publisher、Supplied、citation 综合分子生物数据库的链接和与接入服务,其中MEDLINE是NLM最重要的书目文摘数据库,内容涉及临床医学、基础医学、护理学、牙科学、兽医学、药理学、环境和公共卫生等专业。收录自1966年以来全世界包括美国在内的70个国家和地区的近5000种生物医学期刊。PreMedline是一个临时性的生物医学数据库,于1996年8月创立。它收录未经标引的生物医学期刊的新记录,并且每日更新。提供基本的书目信息,如题名、著者、文摘。
中文的有:(1)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是由中国医学科学院医学信息研究所于1994年研制开发的综合性中文医学文献数据库,收录1978年以来1600余种中国生物医学期刊,以及汇编、会议论文的文献记录,总计超过400万条记录,年增长量约35万条。学科涉及基础医学、临床医学、预防医学、药学、中医学以及中药学等生物医学领域的各个方面,是目前国内医学文献的重要检索工具。
(2)万方医学网拥有220多种中文独家医学期刊全文、1000多种中文医学期刊全文、4100多种国外医学期刊文摘(全文以电子邮件原文传递方式获得,核心期刊全部收齐),其中包括中华医学会、中国医师协会等独家合作期刊220余种;中文期刊论文近360万篇,外文期刊论文455万余篇。
该网是医生获得中华医学会123种顶级医学学术期刊、中国医师协会等的众多高品质期刊电子版全文的唯一途径,已经成为国内医生查阅文献资料的必查和首选网站,也是制药企业和医院进行品牌展示和学术推广的主要网络媒体新平台。
万方医学网将重点拓展面向三类用户的个性化、专业化业务:1)针对医院的科研需求,提供科研支持、成果管理、学术推广、医患教育四个方面的信息服务;2)针对药企推出学术推广卡、学术专题、学术监测等信息服务;3)针对传统出版单位的数字化转型需求提供服务。
(3)中国知网通过与期刊界、出版界及各内容提供商达成合作,已经发展成为集期刊杂志、博士论文、硕士论文、会议论文、报纸、工具书、年鉴、专利、标准、国学、海外文献资源为一体的、具体国际领先水平的网络出版平台。中心网站的日更新文献量达5万篇以上。
基于海量的内容资源地增值服务平台,任何人、任何机构都可以在中国知网建立自己个人数字图书馆,定制自己需要的内容。越来越多的读者将中国知网作为日常工作和学习的平台。
(4)维普资讯公司推出的《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简称中刊库),是一个功能强大的中文科技期刊检索系统。数据库收录了1989年至今的8000余种中文科技期刊,涵盖自然科学、工程技术、农业科学、医药卫生、经济管理、教育科学和图书情报等七大专辑。
2.3 加强数字资源建设,优化馆藏信息资源结构
对于传统图书馆而言,任何一个图书馆由于人力、物力、环境等方面的限制,馆藏资源都有各自的局限。而互联网海量的资源给医务人员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带来很多麻烦。如资源不完备、不稳定、不连续,同时也有大量的垃圾信息。因此,作为医院的图书馆在文献资源建设方面应挖掘潜力,加强数字资源的收藏,如商业化的数据库,网络免费资源等等。具体做法如下:(1)编制图书管理书目,内容包括:总号分类、作者、书次号、书名、出版时间、价格、到馆时间等,能快速地进行书目检索、报道到馆新书。(2)编制期刊管理目录。包括:邮发代号、刊名、期刊数、架号、年份、缺期、价格,能快速进行期刊目录检索,浏览期刊馆藏,提高期刊馆藏资源利用率。
2.4 通过购买“中国知网”医学数据库,提供中文医学文献服务
在医院局域网上,登录数据库网页上,通过作者、刊名、关键词等等检索到自己所需的文献。
2.5 传统的文献资源建设
在当今数字化信息越来越多,越来越普及的情况下,图书馆应适应形式,加强数字资源建设,同时也不能放弃传统的文献资源建设。两者相互促进,互相补充。医院图书馆馆藏主要为医疗、科研提供服务、方向,基于经费、馆藏的限制,在大量的国内外各种相关医学文献资资源面前,要反复比较、筛选,加强医院特色学科和有关基础学科的收藏,相应增加前沿学科、边缘学科的资料收集,适当收藏预防、保健、康复等科普文献以及医院管理方面的核心期刊,最大限度满足各类读者要求,形成医院图书馆独特的馆藏结构与文献特色。作为一所肿瘤专科医院,从建馆起我馆就一直加大对国内外肿瘤医学文献资源的收藏,保证文献资源的完整性和连续性。
参考文献:
[1] 锅艳玲.“开放获取”环境下图书馆何去何从[J].图书馆学研究,2006(11).
一、“大数据”的定义和特征
“大数据”作为一个新兴概念于2011年由国际著名的咨询公司麦肯锡在其报告《Big Data: the next Frontier for Innovation》[1]中首次提出。从字面来看,所谓大数据即指的是大量的数据处理和应用。细分起来,其中的“大”指的是“大量化”(volume),“数据”则指的是可追踪,可处理、可分析的数值。通过“云计算”等技术手段,对海量的数据进行分析处理,筛选出有价值的数据,以最快的速度发现问题,优化流程,为决策者提供最佳的解决方案,是“大数据”区别于以往的信息处理方式的最大优势。这样的技术优势现已被广泛的运用到交通、城市规划、人口管理等各种重大的社会项目。
大数据具有三大特征,即“数据量大、信息复杂多样、处理速度快”[2]。互联网时代信息以爆炸的几何级数增长,目前,全世界的数据量已经到达PB级别。根据国际数据公司IDC的预测,到2020年全球数据将达到35ZB,从2011年起全球数据以年翻一倍的速度增长。多样化指的是数据格式多、以非结构化数据为主,其中有关办公的文档、报表、图片、媒体文件所占的比例将越来越高[3]。快速化(Velocity)即处理数据的速度以秒级的高速才能满足处理大量数据的要求,为决策者第一时间了解环境的变化情况,及时的做出反应和决策提供有效的数据支持。
二、康达学院图书馆的大数据基础
1.馆藏资源丰富
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康达学院图书馆因势利导,充分整合馆内资源,针对学校和图书馆自身的特色进行了一些数据的分析和应用。目前与南京医科大学图书馆资源共建共享,是江苏省馆藏文献资源较为丰富的民办本科图书馆之一。本馆现有纸质资源325086册。其中中外文图书313023册、合订本期刊12063册;中外文报刊648种; 电子图书40.6万余册;2000多集基础医学、护理学、药学、管理学等学科的学术视频资料。本馆还收藏有《万方数据》、《维普期刊数据库》、《维普考试题库》、《银符考试模拟题库》、《中科软股考试库》、《软件通》、《超星数字图书馆》等15种数据库以及与南医大图书馆共建共享的《中国知网》、《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服务系统》、《ProQuest欧美博硕士论文全文数据库》等70多个数据库。硬件方面现有图书借阅室2个、书刊阅览室2个、室外阅览室3个,共有阅览座位近1000座;还有内设200座电脑的电子阅览室1个;同时建有系部资料室1个。本馆中、英文专业文献基本涵盖了全院各学科专业,已形成医学、护理学、药学、卫生事业管理学等多学科兼容、多载体并存的馆藏体系。特色馆藏:本馆的特色收藏有清?文津阁的《四库全书?医书集成》影印本;有季羡林主编的荟萃了中华古代文明精华,凝聚了五千年华夏智慧与文化结晶的大型典籍《传世藏书》;莫言的作品全集;完整的医学、药学年鉴;全套的中国大百科全书以及各类参考工具书;以及专家、学者捐赠的本人专著和珍藏等文献。
2.大数据技术对图书馆资源的优化
在信息数字化的背景下,图书?^馆藏资源的性质和形式也发生了变化。传统的纸质资源不仅成本高,占用空间大而且耗费人工、造成环境资源的消耗。由于近几年新媒体的兴起,移动阅读以日新月异的速度改变着人们对传统阅读的方式,越来越多的读者习惯于随手在网络上找到自己需要的信息,而不是像过去跑到图书馆来查找资料,图书馆的读者量也呈现减少的趋势。针对这一情况,图书馆利用大数据分析技术,及时分析筛选出读者的阅读偏好,关注最新最热点的话题,最大限度的满足读者短时间内找到自己所需要的信息要求,同时,康达学院图书馆充分挖掘医学院校特有的资源特色,自建特色馆藏数据库,更有针对性的满足了一些专业读者的要求。随着电子资源的不断丰富,大数据的处理和应用将会越发频繁,因此相对应的数据处理技术将成为未来图书馆的必备技术。
三、大数据时代图书馆的创新模式
1.提供特色服务
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以及大量新媒体信息资源的应用和普及,海量的信息数据涌入人们的日常生活,在方便的同时面对一些无效的“垃圾”信息人们往往会觉得无端浪费了大量精力。与此同时,网络移动设备的大量出现使得人人可以随时随地通过移动网络终端获得信息资源。为了适应日新月异的信息科技的发展,为读者提供更精准更符合读者需要的信息资源,图书馆可以建立专业的信息化团队,利用各种技术手段针对读者的浏览记录、借阅记录、反馈记录等数据进行分析,建立读者的偏好档案。如通过手机移动端的微信公共平台及时掌握读者的反馈意见,通过文章和信息的即时推送可以让读者随时掌握最新最有价值的信息。同时组织馆员赴各地图书馆进行学习研讨,搜集多方的特色信息资源,在将本馆可利用的资源提供给读者的同时方便针对一些馆内缺少的资源及时的提供给读者。定期的针对书籍、杂志、报刊、光盘等数据录入电子信息资源库,并将数据分类目录数目录入到检索数目中进行查找。
2.建立特色馆藏数据库
图书馆在将实体资源转化为数字资源的过程中势必要考虑将本馆的特色馆藏数字化。目标作为苏北最大的医学类图书馆的南京医科大学康达学院图书馆将致力于打造以“四库全书?医学部”为代表的精品医学类馆藏,这类馆藏是图书馆体现自身价值的所在。可是目前的现状是读者的电子化阅读习惯越来越明显,图书馆大量的纸质书籍尤其是大部分的书籍束之高阁,读者对其望而却步。但是无论如何纸质书籍在经典性、版本注释、装饰装裱、阅读体验等方面仍然有它不可替代的价值,问题在于如何利用当下流行的数据传播模式使传统的纸质书籍焕发出新的魅力,让读者便于理解和感受纸质书籍的不可替代性。为此图书馆要利用大数据的支持,将特色馆藏的纸质资源充分转化为电子资源,方便读者随时调取、查阅。同时要通过新媒体加大纸质书籍的宣传力度,定期举办馆藏的特色资源展览,让沉睡的书籍主动走进读者的视野。另一方面图书馆馆员还要及时掌握数据的更新信息,发现利用率较高的信息资源库提供个性化的咨询服务。
3.搭建多馆合作的信息共享平台
目前,“信息扁平化的趋势越来越明显”[4],各地的图书馆都在加紧建立各自特色的馆藏资源。为了让读者实现信息检索的最优化体验,避免文献资源的重复浪费,无论是高校图书馆还是地方的政府、事业单位、企业、科研院所中的信息咨询部门都应该打破壁垒,加强信息的交流沟通,建立信息资源共享的平台,不仅方便了读者,而且也提高了部门的工作效率,节约了成本和资源开销。
四、未来图书馆运用大数据的信息服务模式
1.云计算和智能化网络的广泛运用
针对图书馆入馆读者的借阅行为以及其他相关行为习惯的大数据分析,通过云计算的加工处理进而分析出可以优化图书馆功能服务的结果,为图书馆的采编、排架,人员管理等方面提供指导性意见是未来图书馆在数字化应用的大趋势。要达到这一目标必然要加大对图书馆硬件方面的投入力度,同时依靠网络云技术和其他高校图书馆的数据库甚至客户端,传感器相连接,可以在宏观层面上把握不同区域读者的习惯,更好的学习图书馆的管理经验。
2.外向型、个性化的服务模式
长期以来图书馆的服务模式受传统的被动模式制约,单纯的依靠读者自己查阅信息资源费时又费力,这种传统的借阅模式在当今信息化、智能化背景下已经越来越不能满足读者的需求。通过互联网+云计算的技术和高校图书馆数据库的支持就可以快速的分析出读者的借阅习惯,“随时随地”向读者推送其需要的信息资源[5],并且根据读者的偏好过滤掉其不需要的信息,大大提高了读者服务的效率,实现了个性化的服务要求,改变了过去图书馆?T单纯被动的借还模式。
3.信息可视化服务普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