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爱发表,线上期刊服务咨询

中国艺术特点论文8篇

时间:2023-03-23 15:13:48

绪论:在寻找写作灵感吗?爱发表网为您精选了8篇中国艺术特点论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迪您的思维,激发您的创作热情,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中国艺术特点论文

篇1

英文名称:Musicology in China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

主办单位:中国艺术研究院

出版周期:季刊

出版地址:北京市

种:中文

本:大16开

国际刊号:1003-0042

国内刊号:11-1316/J

邮发代号:82-185

发行范围:

创刊时间:1985

期刊收录:

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引文数据库(CHSSCD―2004)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期刊荣誉:

联系方式

篇2

《中国传统艺术精神》从“道、气、心、舞、悟、和”六个方面对中国传统艺术精神进行了思考。这六个方面体现了中国艺术发展的逻辑:“道的精神——气的生命——舞的形态,这就是中国传统艺术精神整体结构的逻辑”;而“心”“悟”“和”则是对艺术家人格和思维进行研究。从审美角度来看,著者不仅仅是谈意境美、中和美,也谈到道德和中国艺术的形上追求;具体来看,不仅仅谈道家艺术精神,也谈到了儒家的艺术精神;从艺术的形态来看,有形而上的理论研究,也有形而下的技巧探讨;从艺术审美角度来看,有审美主体思辨,也有审美客体的描述。

一、“道”与中国艺术的审美

彭吉象谈中国艺术精神以“道”为核心。宗白华认为‘道’尤表象于‘艺’。灿烂的艺赋予‘道’以生命,‘道’给予艺深度和灵魂”。因此,“道”决定了中国传统艺术的精神特质。但“何为道”却有多种解释。著者对“道”的阐释没有局限于中国古代思想家哪家哪派,而是抓住其最为根本的特点——天人合一进行阐释。这样显示出中国古典艺术精神整体的特点,也能凸显出著者融合各家艺术精神的努力。其中,对禅的理解很值得注意,他认为:“禅宗以心的宗教代替佛陀的崇拜,在主体心智中把佛予以人格化,让人性与佛性在精神升华中合而为一……是与大自然整体合一,因而能够真切地体验到生命情调和生命冲动的审美境界。”这是从人生角度来理解禅,区分出了禅与印度佛教的区别。

不同流派的“道”整合在一起,使彭先生走上了和徐复观不同的艺术理论阐释之路。他由艺和道的关系入手,从“由艺达道”“艺升为道”“艺与道合”三个角度对中国传统艺术精神进行阐释。作为艺术之道,其实是人对自身存在于天地之间的理解,是人的意义。无论“自然而人化”还是“人而自然化”都是人对自身意义的终极理解。这种理解使得文学艺术得到了形而上的品质,使中国传统艺术成为了严肃的精神活动,而不是普通游戏。艺的灵魂是为道,也就是“合天之技”。这突出了中国传统艺术和西方艺术最为根本的区别:艺术既不是表现什么,也不是再现什么,而是宇宙大化的“道”的体现。

彭先生认为中国艺术的审美,主要是“艺求道”的过程。这里有几个层面的问题:“形和神”“意象和意境”等的问题。“形”和“神”作为美学的事实是神”是比“形”更为深层的东西,精神超越外形,外形因精

神而超越自我;神有他神,有我神。这里演变的轨迹是:从传物之神到传我之神,再到传诗外、画外之神;从象中求意,到象外求意;从意象而到意境。而意境是道的精神性的极致。意境中体现出即有即无的朦胧美,有限无限的超越美。“气”为“道”的形而下的表现,是“道”的生命体现。“气为生命之力”,“动为气之核”,具体的艺术表现则是气表现为:意、势、力;“韵为生命之风姿”。“情为韵之本”韵的艺术表现主要是:韵味、趣味。“气”和“韵”虽然一表现阳刚之美,一表现为阴柔之美,但它们之间不是绝对对立的,可以“以气取韵”,也可以“韵中有气”。在彭先生的理解中,“气韵”总体上属于艺术作品的整体特点。

乐(舞)为“道”的动象,在原始社会主要表现为巫师灵魂附体式的神秘。

中国传统艺术中的空间是“灵的空间”。它不同于物理空间,而是虚和实相互作用的,是多层次的空间显现出时空合一的心灵空间,是“道”的具象化。具体表现为“‘远’的时空境界,‘大’的艺术视角,和俯仰上下‘移’的运动视线。”不同于西方艺术“块面”的结构方式,彭先生认为中国古代艺术无论是绘画、书法,还是雕刻、音乐、篆刻、舞蹈’乃至于戏剧和小说都是线性结构,可以化实为虚,虚实一体;化静为动,动静一体。

彭先生谈中国艺术精神的这个逻辑结构有一种拟人化的倾向。这是中国艺术理论的拟人取向造成的。钱钟书谈中国艺术理论时曾经谈道:“余尝作文论中国文评特色,谓其能近取诸身,以文拟人,以文拟人,斯形神一贯,文质相宣矣”因此,这个架构符合中国艺术理论的特点。

二、中国艺术创作主体的精神特征

《中国传统艺术精神》另一个方面是对艺术创作主体特点进行的阐释。对于艺术创作主体的描述,中国的理论和西方艺术“心”和“物”对立不同。中国艺术理论家往往认为“心”和“物”是一元。心乐一元既体现在艺对心志的传达,也体现在情景合一的审美追求。因而所谓“心乐一元”是指艺术和其他人类实践活动相比,它“更直接和敏锐地依赖于人的感觉,更直接和敏锐地依赖于人的情感欲念,更直接和敏锐地依赖于人的精神活动,那么艺术必然依赖于人心的自我活动、自我选择、自我表现,或者艺术干脆就是心的自我活动、自我选择、自我表现”。具体艺术门类的逻辑结构又有细微的差别,文学领域是:心——情——言——辞(文),中国古代画论为:心——道——艺(手),书法领域则是:心——气——笔。

宗白华先生认为“艺术除美之实现外,尚有其他各种美以外的价值;如一个艺术所表现的文化,作家的个性社会与时代的状况,宗教性,倶非美之所能概括”。的确,中国艺术精神不仅指向于美,而且指向于善,和西方艺术相比,更追求尽善尽美。

因为求善,所以中国艺术往往在人性的陶冶上追求以理节情,以情融理,喻教于乐。因为求善,所以中国艺术家往往是唯美人格。一种完全超脱个人功利的功利观,表现为狂放与清逸。因为求善,所以“中和为美”,“至和达道”既是善,也是一种审美境界,叶郎先生认为儒家美学“最高准则就是‘中和’”[7]57;大和至乐有道家逍遥的快乐,也有儒家温柔敦厚的中正和平。

当然中国艺术精神也求真。而这“真”也往往在审美中有形而上的领悟,这就需要对中国艺术审美独特的思维进行思考。其创作思维主要有直觉思维和辩证思维:直觉思维靠的是“悟”;辩正思维讲究的是“和”。

“悟”是审美主体进入审美观照中有一种独特的心态。先是“心静归一”接着“静追于游”,既而“收视反听”终于“心领神会”,进而达到“以美透真”。其结果是审美意象的产生,这是一种“亦心亦物”的“象”。

“和”则有好几个层次,从创作方法来谈,它是艺术中的避免重复,求新求变的思维方式。从审美效果来谈,它是“中庸、不过分”的和谐艺术追求。

三、提问方式

中国传统的艺术理论往往只言片语,不成体系,因此提问方式也是一个很大的问题。

从提问的方式来看,《中国传统艺术精神》一书,提出的问题主要是哲学性的问题,艺术何以和普通的东西不同,使中国传统艺术成为艺术的特性是什么?这是该书的根本。因此,该书往往进行中西对比。该书开头引证德西迪厄斯奥班恩对东方艺术的看法,引出中国艺术精神最为根本的问题——道。该书另一种提问的方式,就是对一些传统艺术概念进行升华,使之成为普遍的概念。例如“气”这个概念。作者一方面注意到了“气”与生命的特征,另一方面也注意到了“气”进入到审美领域里的一些特征。

该书对中国传统艺术精神提问,宗白华先生对中国传统艺术精神的理解起了很大的作用,是对宗先生艺术问题的系统化。如关于“气”著者也是先写:“宗白华先生说:‘气’是生气远出的生命”据此,提出自己的问题。关于“心”,该书引用的是“中国哲学就是‘生命本身体悟4道’的节奏”以及“成为中国山水花鸟画的老、庄思想及禅宗思想也不外乎静观寂照中,求反于自己身心的心灵节奏,以体合宇宙内部的生命节奏。”关于“舞”该书引用的是“‘舞’是中国一切艺术境界的典型。中国的书法、画法都趋向舞。庄严的建筑也有飞檐表现着舞姿”等,关于“悟”,该书主要引用的是宗先生《中国意境的诞生》《论文艺的空灵和充实》以及《中国诗画中所表现的空间意识》。可以说,很多重要的问题在宗白华先生那里巳经提出,著者所做的主要是深化工作。当然,宗先生的论述往往在魏晋南北朝以后,而该书著者则对此前的艺术也给予了足够的关注。

宗白华先生曾经提到过中国哲学和艺术境界的特点。“中国哲学是就生命本身体悟‘道’的节奏,‘道’具象于生活、礼乐制度。道尤表象于艺。灿烂的艺赋予道以形象和生命,道给予艺以深度和灵魂”。其实,宗先生的这种对中国艺术问题的认识方式也正是彭吉象先生的提问方式。而具体到艺术学,宗先生所做的很多工作都是哲学中的问题在艺术中的体现。如,艺术中的时空观念,艺术中的生命情调。因此,宗先生的论文一方面具有理论的深度,另一方面又显得诗意盎然。彭先生对中国传统艺术精神的提问主要也是按照这种方式,但在宗先生大的理论范围内,他提出了自己的“道的精神——气的生命——舞的形态”的中国艺术发展逻辑架构,并在这个框架中整合了很多更小的艺术问题,使得我国古代的艺术概念有了一个系统的知识架构,深化了对中国艺术精神的认识。

叶朗先生的美学对该书的影响也是有的,叶朗先生认为中国美学要从老子开始,而老子美学的体系是“‘道’——‘气’——‘象’这三个互相联结的范畴。”这对该书框架的梳理影响也是很大的影响。

四、整合方式

既然是研究中国传统艺术精神,彭先生当然要考虑传统中所有艺术的精神,要注意到所有艺术共同的特点。所以该书在思考中国艺术时有以下几个方面值得注意:

(1)该书以“道”为中国艺术精神的核心,以此整合中国古典艺术精神,但是“道”本身歧义众多,而且不是从中国艺术经验中提取,而是一个预设。这个预设要合理,一方面是凭借著者对中国古典哲学深刻的认知,另一方面主要是借着宗白华等老一辈对中国古典艺术的研究,如宗白华先生的《中国意境的诞生》所阐释的“道”和“艺”的关系等。当然,该书在此基础上,考虑了艺术精神在不同的时代的不同情况,如“形”“神”“他神”“我神”等问题,考虑到了时代的变迁带来的情况。著者指出把‘与形写神论’与‘以神驭形论’作比较时,仅限于神与形二者在统一体的地位。事实上以形写神发展到以神驭形,一个根本变化是:其中的神巳由客观的转化为主观的、自我的精神表现”[3]321。这里我们看到彭吉象先生把艺术的历史和逻辑做了一个统一性的描述。在对中国艺术史的整体的关注中,找到其发展的脉络。此外,彭先生对宗白华等老一辈学者较少关注的中国古代小说的艺术特点也花了很多笔墨来探讨,并进行了整合。

汤一介先生的“天人合一”的思想也对该书的整合有帮助,汤先生认为:“‘天人合一’‘知行合一’,‘情景合一’是中国传统哲学的三个基本命题,这三个命题说明哲学关于真、善、美这三个方面的,而其中‘知行合一’、‘情景合一’又是从‘天人合一’中派生出来的”,正是抓住了这个“天人合一”,该书的著者才把中国艺术理论系统化了。另一方面李泽厚先生的美学也在阐述中也有重要,李先生的自然人化和人的自然化理论对彭先生阐述好天人合一还是有帮助的。

(2) 不同的艺术种类其共同的艺术精神之间的贯通问题。这主要体现在创作思维中。著者注意到中国艺术中“道之动象——舞”,论证时单独抽出“舞——中国传统艺术的音乐智慧”进行认识。当然,宗白华在《中西画法所表现的空间意识》中已经谈到,彭先生在这里进行了更为系统的阐述,尤其是《以飞通神》等能更深入地与其他概念联系起来思考。

篇3

1.引言

 

艺术真实是中西方文学理论中的一个基本问题。随着时代的发展,艺术真实理论还在不断发展。在人们过多的关注西方文学艺术真实观的同时,笔者认为我们也应关注到中国艺术真实理论的变化发展。笔者对国内艺术真实论的专著、硕博论文及核心期刊这三大类文献进行了简要梳理。硕博论文类文献,以关键词“艺术真实”在知网搜寻硕博论文情况,截止2015年5月,共计279篇论文。由于艺术真实一直是关注的热点,期刊较多,根据本文研究的范围,所以只选取了文学理论核心期刊类具有代表性的文献进行具体分析。其中《文艺研究》有12篇、《文艺理论与批评》有6篇,《文艺报》有5篇,《文学评论》有8篇,《外国文学研究》有4篇,《文艺理论研究》有26篇。

 

根据专著类书目的介绍及评述,笔者发现国内艺术真实论的专著多集中于20世纪80年代左右。本文主要列举的艺术真实论专著有:陆贵山《艺术真实论》、萧殷论文集《论生活、艺术和真实》、朱立元、王文英《真的感悟》和张炯《文学真实与作家职责》。

 

再者,经过国内文献研究的整理,从古代文论中梳理出艺术真实理论线索的文献不多。笔者发现中国古代文论中的艺术真实理论尚有挖掘的空间。在古代文论中,很难找到有关于艺术真实理论的专论,但是其中关联性的线索是有迹可循的。笔者的问题是,中古国代文论中能否通过这种源头性线索的梳理来建立起中国古代艺术真实论的理论框架。笔者试从古代文论中梳理出相关线索以验证其探寻其可能性。

 

2.国内艺术真实论研究概况

 

笔者基于国内艺术真实理论专著、文艺学专业的硕博论文及核心期刊文献的综合分析,将国内艺术真实理论研究的问题及特点概括如下:一是艺术真实论的文献专著主要集中于20世纪80年代;二是艺术真实概念模糊不清;三是艺术真实理论研究呈现了极强自省意识及融合力;四是中国古代艺术真实论还有发展的空间。

 

2.1艺术真实论文献专著主要集中于80年代

 

围绕艺术真实论进行探讨的专著主要集中于20世纪80年代。艺术真实论专著主要有:陆贵山《艺术真实论》、萧殷论文集《论生活、艺术和真实》、朱立元、王文英《真的感悟》和张炯《文学真实与作家职责》。这些著作有着鲜明的时代特色,深受思想及现实主义思潮的影响。这些艺术真实的观点主要围绕生活真实与历史真实的关系,艺术真实与生活的关系等。

 

陆贵山的《艺术真实论》首先在概述部分梳理了中西方艺术真实理论的历史发展。《论生活、艺术和真实》是萧殷收录的个人论文集子,主要论述了生活、艺术和真实的关系。此外,在文学写作实践方面也给年轻人指出了宝贵的意见。朱立元、王文英《真的感悟》一书首先梳理了西方艺术真实观的演变和中国艺术真实观的演变,并比较了中西方的艺术真实论,建构了艺术真实论的动态模型。张炯《文学真实与作家职责》一书共分为五辑。在本书中,张炯指出“作家的职责在于暴露”,他认为作家应该“全面地辩证地反映生活真实的问题”,弄清楚“艺术真实与生活真实的区别问题”,并要“准确地描写人物和关键的关系问题。”

 

2.2艺术真实概念的模糊不清

 

艺术真实的概念含混不清首先则体现于用法的混乱。如“艺术的真实”、“文学真实”、“文学的真实性”等。理论家们在运用此术语时则呈现自说自话的局面,也在一定程度上给读者造成了理解上的混乱。其次,艺术真实的概念在文艺界的讨论中众说纷纭。众多理论家关于艺术真实的概念也并没有清晰的界定,反而从艺术真实与生活真实、艺术真实与历史真实、艺术真实与生活的关系中间接阐明观点。再者,艺术真实的概念界定也出现了变化,热衷于探讨艺术真实的性质,由以往的二元关系模式(如文学与生活的关系等)走入了多元动态的关系模式(如朱立元提出的艺术真实“创作—作品—鉴赏”的动态模型)。

 

2.3艺术真实理论研究呈现了极强自省意识及融合力

 

国内艺术真实理论在发展过程中呈现了极强的自省意识及融合力。当理论发展到一定阶段不能普及性的运用并解决问题时,研究者会开始审视理论的更新与发展。如赵炎秋在《“艺术真实”辨析》一文中通过三类教材艺术真实观的比较,他指出了艺术真实研究的局限。颜翔林在《艺术:“真实”与“真理”的缺席》一文中运用怀疑论美学质疑“艺术真实乃文学之生命”的命题叶茂康在《“真实是艺术的生命”再认识》一文则主张推到“真实是艺术的生命”这一命题;他将“真实是艺术的生命”这一命题界定于现实主义范围之内。生琳,黄浩在《对现实主义艺术真实论的历史告别—新时期以来艺术真实问题讨论的基本思考与批判》一文中,结合网络文学,武侠,科幻小说以及网络统计数据,质疑已有的艺术真实论命题。

 

2.4中国古代艺术真实论还有发展的空间

 

中国古代艺术这是论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尤其是在古代文论中梳理出的相关线索的文献较少。在此只列举部分文献,以咨参考。除了陆贵山《艺术真实论》(见本书21-24页)和朱立元《真的感悟》中对于中国古代艺术真实理论的相关梳理外,还有以下文献做出了相应的梳理。如张新艳硕士论文《论艺术真实之维》、朱述超硕士论文《袁枚“性灵”美学思想研究》分析了袁枚的性灵论,指出其情感论与真实论的统一。此外,王汝梅《白居易的文学真实论——谈小说理论的萌芽》一文中论述了白居易的文学艺术真实论并指出“我国古典诗论,从诗的主客、形神、虚实、有无、真魇两方面的对立、融合关系探求艺术真实,大道了极其精妙的程度,表现了特有的民族风采。”蒋述卓在《佛教对艺术真实论的影响一文中,从古代文论“真幻”、“情真”等范畴分析佛教对艺术真实论的影响。

 

3.小结

 

综合上述,国内艺术真实论文艺理论研究特点主要有四点,一是艺术真实论的文献专著主要集中于20世纪80年代;二是艺术真实概念模糊不清;三是艺术真实理论研究呈现了极强自省意识及融合力;四是中国古代艺术真实论还有发展的空间。艺术真实理论作为文艺理论的基本问题,依旧还有继续探讨及研究的潜在空间。

篇4

关键词:中国;艺术歌曲;文化

一、中国艺术歌曲发展面临的困境

困境一:市场经济的浪潮,大众文化、草根文化来势凶猛,精英文化日渐式微,无论是诗歌文学还是音乐的创作原动力严重缺失。困境二:迫切想改变当今中国艺术歌曲“雅”而受众小的局面,将“艺术歌曲”等同于“艺术性的歌曲”,仿佛只要对“艺术性”的标准足够主观,足够大胆,便能够在音乐市场、音乐比赛的推广中突破甚至规避一些限制而“为我所用”,中国艺术歌曲之名俨然成为了一张廉价的商用标签。此种做法在国内来讲,可谓是五花八门,不一而足。甚至在国内学界,对于中国艺术歌曲的概念与范畴的认知与界定,依然存在较大的分歧。困境三:过于自信的民族文化心态,强调中国艺术歌曲的个性,忽视其文化属性、艺术特征和美学规范,导致一部分人忘却对中国艺术歌曲“我是谁?我从哪里来?”的追问。困境四:主张采用发展的观点看待中国艺术歌曲,其概念和范畴不是一成不变的,应随着时展的变化而变化,进而导致以“当代艺术歌曲”回避中国艺术歌曲本质文化属性和艺术特征。困境五:长期形成的政治思维定势,中国艺术歌曲的思想性与艺术性失衡,导致中国艺术歌曲缺乏能真正引起听众情感共鸣的富有生命力的作品。

二、中国艺术歌曲发展需要厘清的几个问题

1.艺术歌曲的文化属性

艺术歌曲因其意趣深邃、格调典雅,集人文性、思想性和音乐性于一身而闻名于世,并且有其特定的受众阶层。文化属性应当是艺术歌曲的根本属性,也是遵循艺术歌曲发展规律的前提条件。想要清楚回答这一问题,我们还需从艺术歌曲的基本艺术特征入手。第一,艺术歌曲的歌词通常选自著名诗人的诗歌,诗歌的文学意义先天就赋予了艺术歌曲高层次的文化品质。因此,与民歌及其他创作类歌曲相比,艺术歌曲的歌词在美学要求上,需要有更深刻的文学内涵和更独特的诗情画意,更能激发作曲家的创作灵感和创作欲望;第二,艺术歌曲的音乐包括声乐旋律与器乐伴奏两部分,作曲家在创作艺术歌曲时往往会运用音乐的整体性思维对二者同时进行构思。通常情况下,器乐伴奏以钢琴为主或者少量乐器的组合,它与声乐旋律处于同等重要的地位,富有歌唱性,常常可以作为独立的作品而存在;第三,艺术歌曲的演绎往往活跃于音乐会和某些沙龙性的小型室内场合,一方面它要求演唱者具备较高的艺术修养与演唱技巧,包括演唱者对于诗歌意境的理解力、声乐技巧的控制力,以及与钢琴伴奏的融合力。(国际声乐比赛中,通常设置艺术歌曲的演唱环节,主要目的就在于此。)另一方面,它要求伴奏者与演唱者同样具备较高的艺术修养与演奏水平,二者能够“心意相通”,共同演绎音乐。因此,艺术歌曲理想的表演境界,是诗人、作曲家、演唱者与伴奏者之间的“心灵合一”。通过上述艺术歌曲的基本艺术特征,可以看出,艺术歌曲在文化属性层面属于精英文化,这一点毋庸置疑。艺术歌曲作为一种面对精英群体的小众艺术,它是诗人、作曲家富有强烈个性的、真挚而又细腻的情感抒发,旨在表达他们的审美趣味、价值判断以及社会责任。因此,个体感性美与诗化意境美就构成了艺术歌曲的基本美学特征。艺术歌曲这种美的由来其实就是其历史和文化属性的由来。各国艺术歌曲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基本都沿袭了这一基本美学特征。对于受众而言,他必须具有相应的文化底蕴、音乐修养和音乐鉴赏水平,才能够真正走近艺术歌曲。

2.“我是谁?我从哪里来?”

--中国艺术歌曲与艺术歌曲关系之追问中国艺术歌曲的创作始于“五•四”之后,它是伴随着西方音乐理论、作曲技法以及浪漫派音乐的传入和“西体中用”思潮的兴起而产生。初期代表人物是青主和萧友梅,二人均在德国有过长期的音乐学习经历,而且青主的夫人华丽丝就是一位德国音乐家。因此,二人所创作的艺术歌曲深受德奥艺术歌曲的影响,包括20年代赵元任的艺术歌曲创作也是如此。也正是在此时期,中国艺术歌曲的先行者们开始走上了一条“借鉴、运用西方和声并使之中国化,尝试旋律音调与汉语言特点的结合”的道路。从中国艺术歌曲的整个发展进程来看,20至40年代是一个极为重要的时期,某种程度上,它甚至影响了整个20世纪中国艺术歌曲的创作与歌唱。因此,从本质上讲,中国艺术歌曲是西学东渐的产物,是欧洲艺术歌曲的“舶来品”,更是东西方文化融合所产生的体裁形式。中国艺术歌曲与艺术歌曲的关系其实类似于中国歌剧与歌剧的关系。一方面,中国艺术歌曲符合前文艺术歌曲的文化属性特点及三个基本艺术特征,这是二者的共性,必须遵循。正如陆在易先生所讲“艺术创作的规律之一就是限制。如果没有限制,也就没有体裁之分了……”1另一方面,因为我国自身文化特性的缘故,艺术歌曲自传入中国之日就开始了中国化的进程,走上了一条与我国民族语言、民族气质和民族情感表达方式相融合的道路,进而形成了自身鲜明的艺术特征与审美特质的中国艺术歌曲。这是中国艺术歌曲与艺术歌曲的不同之处,也是中国艺术歌曲的个性之处。其主要表现在于三个方面:就歌词而言,“中国诗歌一字一音的汉语言文字,天然地具有诗歌的节奏韵律之美、排列整齐的形式之美,使中国诗歌富有声色双绘、意境深远的美学风范。”2以音乐来看,中国艺术歌曲是作曲家们在借鉴西方作曲技法,运用民族传统音乐元素,探索创作符合富有民族风格的、中国人审美情趣的音乐作品的最终结果。具体来讲,声乐旋律上注重与我国汉字语言特点的结合,展现五声性民族旋律的线性美;结构上多采用较为传统的二段式、三段式等结构,歌曲段落的划分常以诗歌作为依据;器乐伴奏的和声配置上多采用较为传统的大二度、小三度和声音程以突出民族五声性风格。中国艺术歌曲“中国化”的风格特征也正是由于它的个性之处才予以显现。因此,追求中国艺术歌曲的个性和特色,乃是中国艺术歌曲发展的根本之所在。

3.中国艺术歌曲的概念与范畴的界定

学界目前对于中国艺术歌曲的概念与范畴界定尚未取得较为明确的共识,可谓是众说纷纭。国内各类研究著作、论文、中国艺术歌曲集,各级有关艺术歌曲比赛和研讨会,分别存在将中国古代歌曲中的文人自度曲与琴歌、近现代创作歌曲、群众歌曲、合唱歌曲、电影歌曲、流行歌曲、民歌改编曲等纳入中国艺术歌曲范畴的现象。仿佛只要对“艺术性”的标准足够主观,足够大胆,便能够在音乐市场、音乐比赛的推广中突破甚至规避一些门槛和限制,许多歌曲便可以“随心所欲地”地收入艺术歌曲之囊中,中国艺术歌曲之名俨然成为了一张廉价的商用标签。为此,学界也有学者对中国艺术歌曲的概念与范畴界定主张采用审慎的态度。例如,对中国艺术歌曲有突出贡献的著名作曲家陆在易先生,在学界普遍将他创作的歌曲《祖国,慈祥的母亲》归属于中国艺术歌曲的情形下,陆先生却表示:《祖国,慈祥的母亲》是否属于艺术歌曲,他自己还不敢确定。上述情况,充分说明了关联问题的复杂性,显然不利于中国艺术歌曲自身的发展与与创新,这也正是笔者继续对此问题作一阐述的必要之所在。窃以为,对于中国艺术歌曲的概念与范畴界定,需要遵守一个前提条件,那就是:对艺术歌曲的文化属性,中国艺术歌曲与艺术歌曲关系一定要有一个科学、理性的认知。否则的话,艺术歌曲最基本的艺术特征、美学规范和创作规律终将被打破。无论是将某些流行歌曲、抒情歌曲等划归到艺术歌曲,还是将“艺术歌曲”等同于“艺术性的歌曲”,其实质都是在泛化中国艺术歌曲的概念与范畴,是以牺牲艺术歌曲独有的美学范式为代价来迎合文化娱乐市场的需要。它最终的结果是淡化甚至抹杀中国艺术歌曲的精英文化本质属性,进而导致中国艺术歌曲这种精英文化的异化。根据法兰克福学派马尔库塞的“文化的异化理论”,异化后的精英文化在大众文化的影响下朝着通俗化、娱乐化的方向发展,追求感性娱乐,不论在内容、目的等方面均已经具有了大众文化的特征,反过来侵蚀着精英文化,同时吸引着更多的精英知识分子转变为“明星”。异化后的精英文化与它本身又存在着不可调和的矛盾。这正是中国艺术歌曲的发展进程曲折、缓慢的症结之所在。因此,对于中国艺术歌曲的概念与范畴的界定及创作发展,没有必要也没有理由去降低标准迎合大众,那样做,不仅不会有助于中国艺术歌曲的发展,相反,只会带来伤害。事实已经很清楚地说明了这一点。正如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楼宇烈先生所言:“艺术最根本的责任是去不断地去提升人们欣赏的水平和欣赏的趣味。”在现今价值多元化的时代,艺术不是要去迎合大众口味,仿佛只要迎合了大众口味,什么都可以去做,其实是忘掉了艺术最根本的责任。艺术家要做的恰恰不是去迎合,而是去培养和提高欣赏者的水平。综上,笔者以为,关于中国艺术歌曲的概念与范畴界定及创作发展等问题,离不开也不应该离开四个条件之语境。第一、文化属性方面,中国艺术歌曲作为艺术歌曲的一个分支,符合前文艺术歌曲的文化属性及三个基本艺术特征;第二,出现的时间上,中国艺术歌曲的创作始于“五•四”之后;第三,体裁的界定上,中国艺术歌曲由专业作曲家创作并且与民歌和流行歌曲相区别的、具有严肃艺术意味的歌曲;3第四,情感表达上,中国艺术歌曲系个人情感的抒发。即使是表现集体意志,也是通过个人体验的方式来完成的。

三、中国艺术歌曲的发展

当下中国艺术歌曲需要发展,但路在何方?怎样发展?这是每一个中国艺术歌曲人所面临亟待解决的问题。绝不是仅仅加了“当代”二字就可以掩盖其本质文化属性和艺术特征的。我们需要为中国艺术歌曲这种精英文化做些什么?首先,中国艺术歌曲的发展应该也必须正视其精英文化的属性,而不应回避它作为小众艺术的存在。社会主义的文化艺术是为人民服务,但社会主义文化艺术的发展却应该是多元的,它既要有大众文艺的繁荣,也应有精英艺术的发展。二者是相辅相成,而不是割裂对立。正如强调:“精品之所以‘精’,就在于其思想精深、艺术精湛、制作精良。文艺工作者要志存高远,随着时代生活创新,以自己的艺术个性进行创新。要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发扬学术民主、艺术民主,营造积极健康、宽松和谐的氛围••••••”从民族文化心态来看,要如先生所讲,处理与异域文化相接处的人的态度,要有广大的胸怀和对他人的理解,同时要对自己的文化懂得反思,明白它的来历,这样才能取长补短,促进世界的大同。5从接受美学角度来看,中国艺术歌曲无论是对于诗词作者、曲作者还是演唱者和伴奏者,都需有较高的文学修养和对诗词较高的鉴赏水平。国家层面应该积极培育有利于中国艺术歌曲发展的土壤。其次,当代中国艺术歌曲发展的核心是创作,即诗歌文学的创作和音乐的创作。二者同等重要,缺一不可。当代中国艺术歌曲发展原创力不足的原因,与作曲家的文学修养不足,当代优秀文学诗作的匮乏也是重要原因。恰如杨燕迪所说,“‘艺术歌曲’的理想境地──起点是文学的优秀诗作,终点则是音乐的独特诠释。”6实现诗歌与音乐两大元素在其艺术本体形态中的彼此依存、相互渗透和高度融合,需要文学界和音乐界的联手合作,目前来看,依靠文学界和音乐界的自觉是远远不够的,更需要政府层面的积极引导和促成,要在年轻人中扩大艺术歌曲的创作队伍与欣赏群体。一方面加强音乐院校作曲系人才培养中艺术歌曲创作能力的提升;一方面注重各级各类学校中欣赏群体的培养。文学家和作曲家应该把更多的注意力集中在优秀民族传统文化中,寻找艺术歌曲的创作元素,使中国艺术歌曲在艺术歌曲共性化的创作规律之下,文学内涵更加深刻,音乐更加优美、色彩更加丰富、个性更加鲜明、风格也更加多样。从而使中国艺术歌曲在走向世界、与国际艺术歌曲文化的对话和交流中,真正呈现出自己的价值和魅力,并为提高全民族的文化素养和精神境界做出不懈的努力,也为中国走向现代化的历史实践注入持久的文化支撑力。再次,普通听众对一门艺术形式的接受和喜爱程度,不完全取决于该艺术品质的高低,它与时代的审美趣味,审美者的水平、习惯、流行元素以及趋同心理等诸多方面有关。因此,勇于抛弃不屑大众文化的偏见,既不要高高在上,“高处不胜寒”,也不要急于降低标准,迎合大众,丧失其艺术本质特征,进而导致艺术歌曲体裁的最终消失。我们应当俯下身子,积极积极培养听众,不断提升听众欣赏的水平,提供有益于中国艺术歌曲成长的土壤。大众的文化艺术修养上来了,中国艺术歌曲自然就可以接受了。金湘先生有一个很好的比喻,“好的艺术作品就是要让观众跳起来摘桃子。首先至少要让观众知道这是桃子而不是其他,至少不要对他产生误读与偏见,这就需要艺术的引导人,让他们知道这是一只甜润可口的桃子,才能调动观众的积极性。因为观众群体就是艺术所赖以生存之根。没有观众的艺术是失败的艺术,这种艺术充其量仅仅只能作为孤芳自赏的一种形式。”7精英文化的现代使命,继承和发扬优秀民族文化传统的,加强现代人文精神与科学理性的培育和辐射,培养和提高欣赏者对于中国艺术歌曲的音乐审美情趣。

篇5

摘要:本文认为,老庄哲学对中国古代美学思想和艺术观念的形成有着重要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老庄哲学的思维方式影响了中国人探究美的本质问题上的致思方向;二是老庄哲学方法论对意境理论的形成有着直接的影响;三是老庄的精神追求和哲学旨趣影响了中国艺术的审美取向。

研究中国艺术和中国古典美学思想,离不开中国哲学,这已经成为越来越多的人的共识。其中,尤以老庄哲学对中国艺术和中国古典美学思想的影响为大。可以说,老庄哲学是中国美学十分重要的思想像泉,不了解老庄哲学,就不可能真正理解中国人的美学思想。本文试从以下三个方面来论述老庄哲学对中国美学思想的影响:中国美学史上对美的本质属性的探讨、中国美学的惫境理论和中国艺术的审美取向。

一、关于美的根源、美的本质属性是什么,中外美学史上一直众说纷纭,莫衷一是。论文百事通但有一点可以肯定的是,中国美学史上对这一间题的探讨是深受老庄哲学思想影响的,或者说,老庄哲学决定了中国人探究美的本质属性的致思方向。

老庄哲学以“道”为核心范畴和最高范畴,他们对“道”的本质属性的规定其实也就是对美的本质属性的规定。老子认为,作为宇宙根本法则的“道”,有两个根本的特点:一是无为,二是无名。《老子》一开始就说:“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气第1章)又说:“道常无名。气第32章)他称“道”为“无名之朴气第37章)。就是说,“道”是不能用普通语言、抽象概念和逻辑思维来把握和表达的。“道”的存在状态,与其说是“有”,毋宁说是“无”:“视之不见,名曰夷,听之不闻,名曰希,搏之不得,名曰徽。此三者不可致请,故混而为一。其上不晚,其下不昧。绳绳兮不可名,复归于无物。是谓无状之状,无物之象,是谓惚恍。迎之不见其首,随之不见其后。.(第14章)在老子看来,“道”既不是绝对的虚无,也不是绝对的与现象界分离的精神实质,而是“无状之状,无物主象”,是有与无的统一。“无”乃道主体,“有”乃道之用。老子说:“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缴."(第1章)有与无,有限与无限,是老子对“道”性质的规定。这个规定,其实也就是美之为美的规定。谢林说过,美是要在无限之中看出有限。一切作用于人的视听感官的美,同时又表现出某种超出视听感官的性质。美作为人类创造的一种社会性质,既存在于一定的物理时空,是实在的,有限的,同时又显现于无限的心灵时空,是经验的,超验的。而老子所追求的就是那种超越感官、诉诸心灵体验、趋于无限的美—“道”之美或可称作“大美”。老子心目中的那种“道”之美,是不可言说的,而只能超越语言,另辟它途。老子哲学对语言有效性的怀疑和对超越感官的悟道方式(“静观”)的推崇,格外有力地推动了中国文化中逻辑语言符号以外的艺术语言的发展。逻辑语言难以表达的生命体验,在艺术世界里获得了最大的补偿。从这个角度看,老子哲学开启了中国哲学“立象以尽惫”这一审美式的致思方向,深刻影响了中国美学与中国艺术的走向。

老子哲学的光大者庄子进一步发挥了老子的思想,他认为,用逻辑思维和抽象概念不能把握的“道”,却能够用形象思维和艺术形象去把握和传达它。《庄子?天地》篇有一则窝言说:“黄帝游于赤水之北,登乎昆仑之丘而南望,还归,遗其玄珠。使知索之而不得,使离朱索而不得,使噢垢素之而不得也,乃使象周,象圈得之。皇帝曰:异哉!象圈乃可以得之乎!”在这个窝言当中,“玄珠”是“道”的象征,知是知性(智慧)的象征,“离朱”是传说中黄帝时代视力最好的人,在这里是感官的象征,“噢垢”是语言的象征。而“象圈”即若有若无,朦胧恍惚的样子。窝言的惫思是说,用知性、感官和语言是得不到“道”的,用“象圈”则可以得到。叶朗先生认为,“象圈”就是艺术形象的象征。(见《中国美学史大观》,)应当说,这是极富见地的思想,尽管《庄子》一书并无明确提示,说象圈就是艺术形象。但是,庄子在这里所说的“象周”的特征,正是符合艺术形象的特征,或者可以说,庄子是在不自觉地提出了道家哲学的“美”论。而后来的艺术形象理论正是这一美论的提炼、升华、明朗化和系统化。

二、冯契先生认为,西方人比较早地提出了美学上的模仿说(再现说)和典型性格理论,而中国人比较早地发展了美学上的言志说(表现说)和意境理论,这是中西美学思想上的不同的特点(参见《智蔽的民族特征—从中国传统哲学的特点看中国传统文化》)。

而意境理论的形成则与老庄哲学有着内在、紧密的联系。“意境”这个词,最早出现于王昌龄的《诗格》。唐代诗僧皎然已专有《取境》一文,认为取境或高或逸,都是“先积精思,因神王而得”,并把“境”和“情”联系起来。他说:“情,缘境不尽曰情。”后来许多人便使用“意境”一词。但实际上,意境理论发端于先秦,魏晋时已基本莫定基础。至唐以后,意境理论则趋于成熟,意境成为衡量艺术品优劣高低的重要尺度。不仅中国艺术的主干诗、书、画崇尚意境,连后来的戏曲、小说也竞相以意境标榜,以至于王国维用意境理论概括了中国传统艺术精神。而意境的真正思想根源正是先秦的老庄哲学。不懂得老庄哲学,就难以真正理解意境的本质。

老庄哲学思想起步的地方,也许并无主观的艺术追求.但是老子哲学对“道”的描述,却斌予其以深刻的美学意味.老子说:“道常无为而无不为。“(第37章这是一种通过否定达到肯定的方法,有人称之为“负的方法”.后来中国美学史上形成的意境理论如重神尚韵,求“言外之意”、“弦外之音”、“画外之景”、“象外之象”等,就是这种“负的方法”的体现。司空图在《二十四诗品》中以意境论诗美,反复强调“象外之象”、“景外之景”、“韵外之致”、“味外之旨”,都是对老子哲学中这一方法的发挥和运用。

庄子哲学更对意境理论的形成有着直接的影响。庄子用十分生动的语言写了很多充满哲理的窝言故事,如“厄丁解牛”、“轮扁研轮”、“询俊者承拥”、“津人操舟若神”、“吕梁丈夫挑水”、“梓庆削木为性”等。这些离言都是讲,劳动的技艺达到神化的境界,就成了完全自由的劳动,成了一种美的享受。而这种自由意境之所以能获得,是由于长期的锻炼,对事物的规律有深刻的认识,达到了忘我的境界。这些寓言朴素地把“自由是对必然的认识”的哲学思想体现于,个个具体生动的艺术形象之中,从而构成一种艺术惫境。因此可以说,在庄子寓言里,意境理论已初见萌芽了。后来,正是在老子哲学方法论的影响下,庄子的哲学离言中所包含的这些思想和魏晋玄学思潮相结合,就逐渐形成了中国美学史上的艺术意境理论。

三、以诗、书、画为主干的中国艺术,在审美取向上是基本一致的,都可归结为:祟简约、尚自然、求空灵。而这种审美取向也与老庄哲学思想有着内在的渊源。

老庄哲学均祟简尚无,追求以简驭繁、以少总多、执一御万、由无为而达到无不为。老子说:“大音稀声,大象无形.”(第41章)《庄子刻意》篇说:“夫盛静、恬淡、寂寞、无为,此天地之本而道德之质也。”这种思想也反映到中国艺术的审美取向上,如挥格论画“笔墨简洁处,用意最微”,张彦远在《画论》中也说:“笔不周而意周、顾恺之所谓“以形写神”的观点,实际上也是一种抓住描绘对象的神态和特征,以尽量少的笔墨,最深刻地凸显出人物的精神风貌的绘画技法。正因为祟简约,所以中国艺术讲究“意足不求颇色似”。又如刘娜要求“辞约而旨丰、司空图则要求“不著一字,尽得风流”。

篇6

论文摘要: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和多彩缤纷的文化,为我们积淀了丰富的歌唱艺术理论。本文在介绍意大利美声、中国传统的声乐演唱艺术的基础上,分析了美声唱法中国化的特点,以期达到进一步推进我国的声乐艺术发展的目的。

一、意大利美声及其特点

“美声歌唱”是指意大利的一种歌唱风格,Bdcanto意大利语的字面翻译应为“美妙的歌唱”,也可译作“美歌”或“美唱”。具体讲,美声唱法讲究音色柔美、音质纯净、发声自如、旋律的连接匀称而灵巧、装饰音优雅而精美、歌唱风格真挚而富有情感。技巧上主张张开喉咙,声音明亮,吐字清晰和良好的气息支持。美声唱法规范的声音特点,可用“通、实、圆、亮、纯、松、活、柔”八个字来概括。

二、中国传统声乐的艺术特点

我国的声乐演唱讲究揣摩、润色、意境以及韵味。在中国艺术审美中“韵”是最高的范畴,中国艺术家认为“韵”是区别文艺与非常艺术、高级艺术与低级艺术的根本界限。“南腔多调缓,须于静处见长;北曲字多曲调促,须于巧处讨好。”(《顾误录》)演唱时必须突出地方特色,把握曲调特点,这好比量体裁衣,合适得体方能增加美感。

三、美声唱法中国法

1.美声唱法的传人、借鉴和发展。

美声唱法正式系统地在我国传授是始于1927年,在先生等的支持下和萧友梅先生的倡导下创办的中国第一所音乐学院—国立音乐院。当时,萧友梅、黄自等用白话文写了许多以西洋唱法风格进行表达的独唱、合唱歌曲。这些歌曲反映了海外游子对亲人、家乡的思念与爱慕深情以及对祖国河山残破的焦虑和对祖国深厚的热爱之情。值得一提的是,他们的创作改变了学堂乐歌时期“选曲填词”的方法,自己创作歌曲,均配以伴奏并广泛地运用了各种演唱形式。到了19世纪30年代以后,西洋音乐在中国得到了广泛地发展。以冼星海、聂耳为首的广大作曲家创作了许多外来艺术形式的作品,这些作品与我国的民族语言、民族情感、文化传统、人民生活以及民族命运相结合,在中国的历史舞台上发挥了极其光辉的作用。

2.美声唱法与我国传统演唱艺术的异同。

美声唱法与我国传统演唱艺术的异同可从“风格”、“节奏”、“曲调”、“语言”、“情感”四个方面来分析。

风格。音乐风格主要是由作曲家气质、性格、素养、审美观点以及生活本身发展变化而决定的。西方美声唱法和我国传统艺术的结合在风格方面可以说是异中求同的,既有相似的地方,也各自拥有各自的地域特点。

节奏。在中国传统的音乐中,声音和休止的长短用“拍”来衡量。在传统的音乐中,可以根据唱腔和演唱者的情绪来改变音乐中的拍值。欧洲音乐中的拍值基本上是保持不变的,而我国的传统音乐中常用“放松”和“拉紧”(拍值变长可以称作“放松”,拍值变短则可以叫做“拉紧”),使曲调充满变化和活力。

曲调。曲调是音乐的灵魂。中国人侧重声乐曲调,在实践中非常注意语言和音乐的联系,且音域不宽,富于弹性和歌唱性。由于我国多民族多语言的实际特点,也就影响了我国曲调风格的多种多样。在演唱中国作品时,首先应该掌握传统曲调的风格。

篇7

关键词:艺术史学;民间艺术;文化整体感;悬置性语境;关联性语境

中图分类号:J0文献标识码:A

就中国传统的艺术创作、艺术现象和艺术形态而言,大体可以分为四个层次:民间艺术、宫廷艺术、文人艺术和宗教艺术。[1](p.473)这是张道一先生在《中国民间文化论》一文中首次所讲,此后在《中国民艺学发想》《民艺学的若干研究》等论文中也相继讲到这四个层次的艺术形态。这四个层面次的艺术创作、艺术现象和艺术形态基本上包含了中国所有的艺术形态,它们是构成中国艺术史的基本史料。作为基于艺术学理论的中国艺术史学,应该在整体的、综合的和宏观的艺术史观和文化整体感的史学视野中进行建构。我们以往的艺术史(美术史)等著史,民间艺术和民族艺术所占比例或位置很少,有的几乎不涉及民间艺术和民族艺术。艺术史(美术史)的体例几乎以文人艺术(美术)、宫廷艺术(美术)和宗教艺术(美术)为主体,或者是以汉族艺术(美术)为主体的体系与体例结构。尽管也有“民间艺术史”(“民间美术史”)或“民族艺术史”(“民族美术史”)这样的专史,但它不是作为整体构架艺术史的系统、体系和体例的著史,而是独立于整体艺术史学之外的民间艺术(美术)专史,因此“艺术史”中的民间艺术或民族艺术不在位,从而缺乏文化整体感。这里,我们对少数民族艺术(当然很多的少数民族艺术也属于民间艺术)暂时存而不论,主要探讨“民间艺术”在中国艺术史学建构中的价值与意义这个问题。

一、中国民间艺术:艺术结构层与意义

张道一先生指出:“宫廷文化、文人文化和宗教文化是在民间文化的基础上发展和升华的。由于民间文化带有原发性,面广量大,一直成为其他文化摄取滋养的基地,因而带有‘母型’文化的性质。如从《诗经》三百篇的时代,便建立起‘采风’的制度,宫廷‘乐府’也是来自民间。文人画的发生与发展,有可能受到民间青花瓷的影响。宫廷的院体画和工艺美术,是从民间选调画家和手艺人,然后加以规范。至于宗教艺术,则是直接采用民间艺术的形式,赋予宗教的内容,以便于在大众中流传。这样四种文化形态,实际上也是四个大的文化圈。”[1](p.473)张道一先生这里从艺术形态的层次分析入手,探讨民间文化与民间艺术的性质,并认为民间文化与民间艺术是最基础层,它滋养了其它艺术形态和文化层,带有“母型”文化的性质,更重要的是民间艺术与宫廷艺术、文人艺术、宗教艺术所形成的“四种文化形态”也是“四个大的文化圈”。基于这种艺术状态和艺术史实,中国艺术史学就应该在这“四种文化形态”或“四个大的文化圈”的艺术形态范围内建构。因此,我们也可以把这四个文化形态或四个大的文化圈,看作是建构中国艺术史学的大文化支柱。

民间文化滋生了民间艺术,但是中国民间艺术到底包含哪些“群体”所为,这是需要探讨的问题。宗教艺术的作者几乎都是民间工匠,也就是说如何处理民间艺术与宗教艺术的关系,我们这里还要把宗教艺术形态与民间艺术形态区分开。我们这里所说的宗教艺术主要指的是外来佛教文化形态的佛教艺术,如石窟中的佛教绘画、雕塑,以及佛教音乐、舞蹈等艺术形态。有了这个区分,对民间艺术就有了一个基本范围了。张道一先生有一个解释:“一般地说,在封建社会时期,民间艺术是相对于宫廷艺术、文人士大夫艺术和宗教艺术而言的;在现代,则是指艺术的倾向和风貌,并区别于专业艺术家的艺术,它之所以是个艺术层次,是因为其作者主要是基层的劳动者(在我国主要是农民和部分手工业者),他们的创作带有原发性、业余性和自娱性,其地域性也很强。就这个意义上说,它带有艺术的‘基础’和‘矿藏’的性质。”[1](p.528)这里也涉及到,民间艺术变迁的一个问题,这也是史学研究的主题。我们可以将“封建时期”理解为“传统”的民间艺术这个概念,这里的民间工匠中,有的艺术技巧非常高,具有专业性技术的特点,因而他们常被召入宫廷从事艺术活动。在中国传统民间工匠中,很多都是从事专业艺术活动与创作的能工巧匠。如汉画像石、石窟艺术、陵墓石刻、陶器瓷器,乃至一些重要的建筑都是由那些具有精湛技术的民间工匠所为。当然这里有官方或宫廷组织和监管的艺术活动,如江南的云锦是元、明、清三朝的皇家御用品贡品,就属于宫廷艺术的范围,但工匠是民间艺人中挑选出来的。所以在艺术层次的划分时主要注意这个问题。同时我们要注意专业的技术这个问题,在中国传统书画中,有“行家”和“隶家”之分,大体上说是从专业与业余的角度说的,至少从文人的心理而论,他们不愿意自己与有较高技巧的“工匠”并称,而宁愿把自己称为“隶家”;现在我们把“现代”民间艺术理解为街巷市井、田野乡村民间的业余的艺人,即今天我们说的农村市井中的业余民间艺人。因而今天的民间艺人对应的是专业艺术家和官方的艺术组织机构的艺术家等,如艺术专业院校的艺术家、各级官方的画院的画家、歌舞剧院的演员等。这一点恰好与传统的“行家”、“隶家”有所区别和不同,需要引起我们的注意。

赵孟(文敏)说:“良家子弟所扮杂剧,谓之行家生活,优所扮者,谓之戾家把戏。良人贵其耻,故扮者寡,今少矣,反以优扮者谓之行家,失之远矣。”又曰:“杂剧出于鸿儒硕士、骚人墨客所作,皆良人也。若非我辈所作,优岂能扮乎? 推其本而明其理,故以戾家也。”[2]当然,在中国的传统绘画中的“行家”和“隶家”与杂剧(戏曲)方面的认识不同,且同样也是赵孟之问。“赵子昂问钱舜举曰:‘如何是士夫画?’舜举答曰:‘戾家画也。’子昂曰‘然。余观唐之王维,宋之李成、郭熙、李伯时,皆高尚士夫所画,与物传神、尽其妙也。近世作士夫画者,谬甚也。”(元代王思善《士夫画》又曰:“赵文敏问画道于钱舜举,何以称士气?钱曰:隶体耳。画史能辨之,即可无翼而飞,不尔便落邪道,愈工愈远;然又有关捩,要得无求于世,不以赞毁挠怀……”(明・董其昌《容台文集》这一段关于“隶家”对话问答,被不同时代人记录,说明了问人间对这个问题的观点非常重视。概言之,隶家、行家之分在元、明主要是指文人气(士人气)与工匠之间的区别。在中国传统人文意识中,文人们一向看不上工匠之作,张彦远在《历代名画记》中明确提出:“自古善画者,莫匪衣冠贵胄,逸人高士,振妙一时,传芳千祀,非闾阎鄙贱之所能也。”这大概就是没有专门的民间工匠的史学记载与著述的重要原因(当然多数工匠不识字,也无法记录自己的工匠艺术)。于此也看出了中国传统“艺术”史学中“民间艺术”是缺位的。中国传统艺术中尽管有大量的雕塑与雕刻作品,盖因民间工匠所为,故没有“雕塑史”以及有关雕塑的著述。缺乏民间艺术的“传统”的艺术史学的这种现象,在今天必须加以纠正,让民间艺术成为中国艺术史学的基本部分和架构史学体系与体例的史料。

“艺术而冠以‘民间’加以限制,不是作为艺术的一个门类,而是标志着一个层次,一个最基础的层次。”[1](p.528)这不但标志了民间艺术是层次问题,也显示了民间艺术对其它的艺术层次的影响和关系。我们常说“精深存闹市,博大在民间”。这就说明了建构中国艺术史学,民间艺术是不可忽视的,如果史学著述与研究没有民间艺术,显然是不完整的著史。我们还常说“礼从俗来”,说明了民间“习俗”对“礼制”的自下而上的影响,民间艺术对其它艺术形态的影响,也证明了它具有“矿藏”的性质。明清时期的版画很多都是民间工匠与文人画家共同完成的作品,如陈洪绶经常先绘好版画的画稿,再由民间刻工刻制完成。我们经常看到的明清小说插图版本就是由民间工匠和文人共同完成的插图,而这些插图版本我们需要纳入民间艺术史学中来探讨,并作为建构中国艺术史学的史料。宫廷艺术也是无法离开民间工匠这个群体的,虽然他们在按照宫廷的要求完成或创作作品,但在一些技法的处理和观念意识中,会不知不觉地带有“民间”的技术和意识,这是不可避免的艺术现象。譬如说陵墓石刻都是官方直接由宫廷监管的“艺术”活动,我们至今能够看到的古代陵墓石刻几乎都是帝王、贵族之陵墓石刻,它们由宫廷派人专管,有专门的机构组织负责,由民间工匠制作完成。作为这里的“技术”层面而言,都是民间的工匠的技术,一些具体的“艺术”处理的方式也隐匿在民间工匠的技术中。即使召进宫廷的画家,专为宫廷服务而从事的艺术活动,他们创作出来的作品也有民间带来的“技术”因素,这些因素必然对宫廷艺术产生很大的影响。“在艺术发展的纵横关系上,民间艺术作为‘母体’而派生出其他艺术,并始终给其它艺术以滋养;而其它艺术成熟独立之后,又与之形成并列发展关系。……民间艺术是艺术的一个基础层次。它可以同其它艺术并列,但从本质上说则是其它艺术的基础,也是我们民族文化的一个重要的基础。”[1](p.543)这里张道一先生把民间艺术与其它艺术的关系层说得非常清楚。既然民间艺术对其它层面的艺术形态有影响,那么从民间艺术角度来说,民间艺术就会对宫廷艺术、文人艺术和宗教艺术的变迁路径产生不可忽视的影响,包括艺术形态、风格、主题、母题等方面的影响,而这些“影响”正是艺术史学研究与建构内容。民间艺术大体有两类创作群体:一种是民间的工匠手艺人,他们有代代相传的精湛的技术水平,有的工匠甚至身怀高超绝技,以家传方式继承行业技术,通常称他们为“能工巧匠”。画像石、陵墓石刻石窟雕刻、绘画,以及其它手工艺等艺术形态,都出自这些民间工匠之手。另一种是民间普通民众,他们没有工匠那样的家传技术,纯粹是处于喜好,当然也有一定的手艺技巧,有的也具有一定的传承性质,但基本属于业余喜好。所谓具有“矿藏”性质的民间艺术,也包含这一类的民间艺术形态,尽管粗糙、质朴、生涩,如剪纸、年画、面花、纸马、女红、藤艺、竹编、吉祥物,以及皮影戏等这类的民间艺术形态,它们是典型的下层劳动者的手工艺品,几乎是为日用生活之用品。所以它们是“原发性”、“自娱性”和“业余性”的民间艺术形态,这些艺术形态反映了底层劳动者的民间思想、民间信仰和民间文化形态,但同时它们对其它层次的艺术形态有关系,也会产生一些影响。梁启超在《中国历史研究方法》中说:“吾尝言之矣:事实之偶发的,孤立的,断灭的,皆非史的范围。然则凡属史的范围之事实,必其于横的方面,最少亦与它事实有若干之连带关系;于纵的方面,最少亦为前事实一部分之果,或为后事实一部分之因。是故善治史者,不徒致力于各个之事实,而最要著眼于事实与事实之间,此则论次之功也。”[3]因此,无论从哪个角度讲,民间艺术在中国艺术史学整体建构中是不能缺位的。

二、中国民间艺术史料:悬置性语境研究

篇8

扬琴是世界各国兼有的1种乐器,它具有广泛的世界性。中国扬琴由国外传入,但它已在中国这块广袤、厚实的文化土壤中生根和发展,成为了中国地地道道的民族乐器,因此它又具有中国传统的鲜明的民族性。这件特有的乐器源于国外,但经过在中国几百年的发展,与欧洲扬琴、西亚——南亚扬琴有了许多的不同,本文将阐述扬琴在世界的分布,及所形成的体系,从中比较中外扬琴各特点,研究它们各自的型制构造、演奏工具、演奏技巧、曲式结构及流传方式。来进1步了解这件国际间的乐器。通过比较后得到启示,知道中国现代扬琴的缺陷与不足,并吸取国外扬琴的优点,来实现使中国扬琴更好的发展与完善的这1目的。使扬琴在中国艺术宝库大放光彩。

关键词:扬琴;体系;比较;研究

ABSTRACT

推荐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