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3-23 15:13:25
绪论:在寻找写作灵感吗?爱发表网为您精选了8篇校园文化活动论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迪您的思维,激发您的创作热情,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论文摘要:高职校园文化不但是先进文化的重要源头和创新基地,而且还具有强大的育人作用;同时,先进的校园文化又是高校的灵魂、师生凝聚力的源泉和提高提高校际竞争力的重要途径。而活跃于校园中各种文学活动在校园文化建设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本文将从几个方面来阐述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
随着高等教育的改革与发展,校园文化建设越来越显现其重要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引起有关部门的关注和重视,并取得了一些可喜的成果,这对促进高等教育的改革与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高职校园文化不但是先进文化的重要源头和创新基地,而且还具有强大的育人作用;同时,先进的校园文化又是高校的灵魂、师生凝聚力的源泉和提高提高校际竞争力的重要途径。而活跃于校园中的各种文学活动在校园文化建设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它们相互影响成为高职校园的常青藤。
一、高职校园文化的涵义
校园文化指的是全校师生员工在长期的办学过程中培育形成并共同遵循的最高目标、价值标准、基本信念和行为规范。它是学校所具有的特定的精神环境和文化气氛。既包括校园建筑设计、校园景观、绿化美化这种物化形态的内容,也包括学校的传统、校风、教风、学风、人际关系、集体舆论、心理氛围以及学校的各种规章制度和学校成员在共同活动交往中形成的非明文规范的行为准则。高职校园文化应该是以人为本为核心价值,全体师生为主体,以创造浓厚的学术氛围、人文氛围为基础,以提高学生思想道德素质、人文素质、身心素质、专业技能素质为目标,以环境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网络育人,形成催人奋进的学校精神,促进学校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和谐校园文化。
二、高职院校开展校园文学活动势在必行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生产中科技含量日益增加,要求生产者具备较高的知识和技能,在职业能力上不再单纯针对职业岗位,而扩展到增强岗位变化和职业转变的适应性,因此高职院校在人才培养模式上不仅仅是知识技能的传授,更是一种受用终生的科学精神、人文素养、思想道德基础的培养,一种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培养,培养学生的主动性、自觉性、理解力、归纳力、创造力,使他们在不可预料的未来局势中做出有意义的自我选择,承担起将科研型研究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变的重任。据了解,当前的高职院校,大多是从原来的中专升格来的,学校教育跟着市场走,许多学校为了迎合学生,也为了尽快把学生推向社会,以创造更大的效益,干脆就把文化课全砍掉,只开设专业课。表面看起来学生开心,因为他们本来文化基础就差,自然不愿学。老师教学效率高,两年学完三年的课程。这样的结果是什么呢?学生专业知识比较丰富,但人文知识比较匮乏。调查中显示,重专业、轻人文,重专业知识积累、轻综合素质提高等倾向在学生中比较明显。经过学习和实践,学生具备了较丰富的专业知识和较高的实践技能。相比之下,学生的人文知识普遍较差。我真替学生担心,在市场经济下,找工作如此难,一旦他们专业不对口,他们还能做什么?面对高职学生人文素质严重缺乏的现状,开展校园文学活动是一个不错的选择,借助校园文学活动这个平台来弥补学生人文素养的缺失。
三、校园文学活动形式
1、文学创作。大学里很多社团都被认为是少数人的舞台,只有文学社团是不拘一格的,他面向全体学生。社团内的成员可以进行定期的定向的文学创作,社团外的学生也可以自由地向校报、校刊、广播站投稿,甚至是为班级、学校的宣传栏投稿,可以是瞬间所见、所闻、所想,也可以是从报刊杂志上的摘抄,通过这样的活动来提高学生人文素养。
2、演讲和辩论赛活动。可以是命题演讲和辩论,也可以是自选题演讲和辩论。不论哪一种形式,都能使一部分学生在一定时间抽出时间来探讨相关话题,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更多的人。
3、猜谜和文学讲座。利用业余时间,组织学生进行猜谜或文学讲座,可以分系进行,形势非常灵活,受益于全体学生。这对培养学生理解传统文化是大有裨益的,不至于走出校门说“鲁迅是外国人”之类的笑话。
四、校园文学活动是传播校园文化的有效途径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生产中科技含量日益增加,要求生产者具备较高的知识和技能,在职业能力上不再单纯针对职业岗位,而扩展到增强岗位变化和职业转变的适应性,因此高职院校在人才培养模式上不仅仅是知识技能的传授,更是一种受用终生的科学精神、人文素养、思想道德基础的培养,一种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培养,培养学生的主动性、自觉性、理解力、归纳力、创造力,使他们在不可预料的未来局势中做出有意义的自我选择,承担起将科研型研究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变的重任。
我们知道,校园文化包括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对于高职学生而言,学校的政治思想、道德品质、法律法规及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教育等等,对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使学生形成健全的人格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这些教育历来都是“外施性”的,其效果素来不尽如人意。然而,通过丰富多样的校园文学活动,却能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使学生形成健全的人格。人类社会发展规律已经证明文学是人类最历史而又最现实的自觉兴奋点,文学给人的熏陶、对人的影响力历来是其他学问难以替代的。例如,借助文学社团的校刊,让学生在班上互相传阅,因为是同学们的作品,学生很乐意读,读得多了,茶余饭后相互交流,自然心领神会。还有广播站播出的稿件,宣传栏撰写的文字或粘贴的图片,既是校园文化中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的的体现,又是精神文化所在。让学生在耳濡目染中,理解并接受了校园文化。
作为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全面的考虑、长远的规划,一旦确定,需要坚持不懈的持续下去,经过时间的锤炼,不断完善,在广大师生的头脑中形成并巩固下来,成为自觉的行为准则和规范,激励着学校组织及成员共同朝一个目标努力。因此,要充分利用校园文学活动来传播校园文化。
五、校园文化为校园文学活动提供导向
校园文化的最高境界就是精神文化,每一所院校都有自己明确的发展方向和共同愿景,校园文化越强有力,就越能统一全校成员实现学校发展目标的行为,就越能更快实现学校的发展目标。而作为传播校园文化的载体,校园文学活动就必须以校园精神文化为轴心,即学校提倡什么、鼓动什么,全校成员的注意力就必然转向哪里。校园文学活动的主题都必须体现校园精神文化。在不同的阶段,有不同的体现。如确定各种主题的征文活动,演讲活动,辩论赛等,还可以在不同的时候确定不同主题的黑板报、手抄报等,来宣传校园文化。可以说,校园里的一切文学活动都依托于校园文化。有什么样的校园文化就会有什么样的校园文学作品。
六、校园文化为校园文学活动提供素材
校园文学活动是以校园环境为背景,以活跃在校园中的人为主体的活动。首先,每一所高职院校在校园文化建设中都会精心规划,合理布局,创建优美的校园物质文化。职能部门充分利用校园的有限空间,精心设计,精雕细琢,积极建设富有特色的人文景观和自然景观,从中显示校园的文化气氛,使学生在优雅的环境里感受到美的存在和艺术的熏陶。而这就自然会激发学生的创作热情,这些人文景观和自然景观既是校园文化中的物质文化,又是文学创作的极好素材。其次,学校要创建“以人为本”的校园制度文化来培养学生良好的文明习惯和职业操守。要保证执行规章制度的严肃性,做到有章必遵,违章必究。因此,学生对这些规章制度的理解和执行情况都可以通过校园文学活动展示出来,使校园文学活动的题材更广,也更深入。再次,校园文化中的精髓精神文化建设更是为校园文学活动提供了丰富的素材。身边的感人事迹固然可以通过校园文学活动来宣传,如励志教育的,助人为乐的,有敬业精神的等等,可以进行专题讲座,也可以通过文学作品的创作予以讴歌,把精神文化发扬光大。同样,那些与校园精神文化背道而驰的假恶丑现象和不和谐的行为,也可以通过校园文学活动形式予以批评。总之,在高职院校中,正在不断完善中的校园文化为校园文学活动提供了丰富的素材,使得各院校的校园文学活动生机勃勃,成为高职院校的一颗常青树。从物质环境到制度理念,从集体规范到人际关系,从举止仪表到教室的布置,校园文化建设始终围绕着学校的发展目标,都给每个校园人一个具体可感的参考系,并传递出一定的价值观信息,从而使校园人积极地从周围环境中接受那些大家所公认的或学校倡导的价值观和行为准则。
我们知道,校园文化在学校教育中具有多种功能,以学校精神为核心的价值观被学校全体师生员工共同认可以后,就会产生强烈的认同感和归属感给生活在其中的每位校园人以深刻的影响,激发其产生一种自觉的内在驱动力,主动地去完善自我。同时它对每个校园人的思想、心理和行为具有的约束和规范作用。校园文化通过校园文学活动使身处其中的每一个成员有意无意地在思想观念、行为准则、心理因素、价值取向等方面得到“春风化雨”、“润物细无声”般的熏陶和影响,就会形成与群体一致的文化意识和文化品格与文化气质,从而实现对人的精神、心灵、性格的塑造。因此,校园文化主导着校园文学活动的形式和内容,校园文学活动则让校园文化得以传播和发展,它们相互影响,共同促进,学校教育离不开校园文化,校园文化建设也离不开校园文学活动。
参考文献:
[1]《用科学发展观统领高职学院校园文化建设全局》常雅宁
[2]《高职高专学生人文素质现状教育对策》万金淼史梅
[3]《高职校园文化创新研究》来自网络
一、优化文化环境,打造精神家园
为优化育人环境,树立鲜明的学校形象,形成有文化底蕴的浓厚的校园文化氛围,我们可以在每届新生入学时,围绕办学观念、学校历史、师生规范、专业特色、校园标识等方面展开大型讨论,对制定的校训、校标、校歌、校风、校规等提出意见,形成有鲜明特色、统一和谐的校园理念形象。这些工作开展之前,档案室可以向师生提供一些图文资料,让活动开展得更有深度,更有文化味。这样做,既让学生深入了解了学校的规章制度,又让学生参与了学校的文化建设。
同时还可以就校园内拥有的假山、花园、喷水池,生物园、地理园,参天古树,大片的绿地,楼台阁榭等命名或者题写诗文对联,甚至创写故事……充分发挥学生的想像能力和文学才华,在这样的活动中推进校园文化建设,也让学生在活动中真正了解学校,进而热爱学校。有了这些主体自己参与的文化建设,所创设的文化环境,对学生来说,肯定是乐于接纳的优良的育人环境。
还譬如学生宿舍是他们经常进出的地方,也是他们的家,何不让他们去自己设计,去起一个有文化色彩的温馨的名字;去做一些有个性的装饰,挑选些他们喜欢的明星照片……
二、让学生自择喜欢的名句格言,营造高尚的校园文化氛围
学校是学生们生活的主要场所,他们的大部分时间生活在学校,这里的一切最好让学生感受到是他们亲手营造的。这样,他们才会投入最大的注意力。譬如,可以发动学生为学校各场馆室所选择其合适的名句格言,甚至可以写好推荐理由并结集公布。试想想,如果是他们亲自选择或者书写的名句格言,他们能不注意吗?也可以让学生选择心目中仰慕的伟人名人,然后订制并张贴这些伟人的肖像。这样的大型活动涉及的学生面广,影响一定深刻,可以每个学年搞一次,让他们经常受到发自自我要求的教育。但是,目前我们各校园各场馆室所的名句格言往往是事先由学校定死在那里,细心的学生可能注意到了,而那些粗心的学生就完全视而不见。起到的作用,当然大打折扣。
三、运用校园文化载体,加强思想政治教育
我校图书室,藏书比较多,而且大多图书是近年购进,内容比较新;学校阅览室中的报纸杂志也种类比较齐全;并有电子阅览室,可通过上网查阅各种图书资料;学校的多媒体教学和网络系统已经建立;有的教室还配置了电视机;学校还有自己的广播站、校刊《流金岁月》、校报……这一系列的校园文化载体,我们都应该很好地利用起来,为形成有文化底蕴的浓厚的校园文化氛围,推进校园文化建设、强化德育建设,作出突出贡献。一方面,我们可以充分发挥学校的图书资源的作用,可以通过开展“读书比赛活动”“读书知识竞赛”“讲高尚故事”等活动,诱发学生读几本好书,从而培养健康的情操;另一方面可以充分发挥多媒体平台、电视、广播、报刊杂志及校园里的时事报廊的作用,通过“看新闻、评时事”的活动,来培养学生关心时事政治的好习惯,将学生的视野拓展开。这些活动不仅推进了校园文化建设,也培养了学生的学习能力,还会真正提升学生的道德情操。
当然,多媒体网络,作为我们推进校园文化建设的一种重要载体的同时,又为我们的校园文化建设带来了许多新的课题。譬如,由于网络文化的鱼龙混杂,良莠不齐,在让学生利用网络扩大阅读、增长知识的时候,如果不及时发现问题,堵塞不良文化的侵袭,给青少年学生带来的危害是不堪设想的。因而,必须引导学生正确运用网络,可以通过确定阅读主题、布置阅读任务来集中学生的注意力,也可以让学生就上网中碰到的不良文化的侵袭现象展开交流讨论,探讨抵制办法。总之,加强网络道德建设,也是语文活动的重要课题之一。
四、重视第二课堂活动,占领校园文化阵地
积极开展第二课堂活动,培养学生的各种兴趣和特长。以良好的文化活动占领校园文化阵地。
比如,语文课完全可以要求学生在某段时间里,去收集一定数量的民间故事,或者去街头巷尾收集一些优美的广告词语,甚至一些好的店面名称,作出说明,编成集子……
还可以经常性的围绕学校中心工作或时事形势开展演讲、辩论、征文等比赛活动,既提高学生的思辨及写作能力,也促进了校园文化建设。还可以利用一些有利契机,特别是重大的节日纪念日开展各种活动,如利用图文宣传、播放电影电视宣传片、实地参观等,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还可以按照学生的兴趣、爱好和特长,开展了舞蹈、合唱、礼仪、体操、技能等活动。在多样的活动中,对学生进行政治,道德品质,身体心理,文化专业和综合能力等方面的培养和训练,充分挖掘和发挥他们的天赋,促进他们德、智、体全面发展。
学校应该有自己的文化艺术节,让有各种才华的学生大显身手。五、重视每次活动的总结,收获精神食粮。
让学生勤于总结、自我评价。每次活动结束时,用三至五分钟时间,开展自我总结、自我评价。比如,成语游戏活动结束时,各小组派一名同学对本组活动的情况进行小结,并评出本组的"成语大王"。主持人也对全班的活动情况进行小结,并颁奖。同时,让同学们找出活动中存在的不足之处,以便在今后的活动中避免出现类似的问题,进一步提高活动的质量。更重要的是,必须总结每次活动对学生在吸收精神食粮方面所得到的收获。
现代学校教育立足于人的完整生命的塑造和健全人格的培养,而道德教育就构成了主宰、凝聚和支撑整个生命成长进而获得幸福人生的决定性因素,倘若缺失了德性的生长,那么人的生命的其他部分的发展都会受到限制。可见,教育中人的生命的完整性规定了道德教育的统摄性。因而学校教育的首要任务应该是培养健全的人,有道德的人。教会学生学习相当于前一任务来说,只能说是一个重要任务。可是,现在的学校教育,因为受考试指挥棒的左右无限强化了学知识的地位,而冲淡了道德教育的地位。
受众理论及其视阈下的校园文化活动
受众是一个集合的概念,最直观地体现为作为大众传媒信息接收者的社会人群。受众理论作为传播学的基本理论之一,更加注重在具体、现实、操作层面上研究“接受问题”,而且率先对教育接受活动、尤其是以大众传播方式进行教育的接受活动展开研究。校园文化活动是校园文化的一部分,无论是广义还是狭义上的校园文化活动,不变的基本特点就是有学生参与的文化活动,多是由学校或者团体发起组织,而学生是最终的到达对象,即学生是这场传播活动中的受众。从受众理论视阈来理解校园活动,就是要把握大学生的新特征,从受众分析开始进而对整个“接受活动”全程进行设计与创新。
校园文化活动的受众分析
受众不再“单纯”,常表现为“固执”。校园文化活动名目繁多,纷繁复杂。在新生刚入学的时候,新生报名情况热火朝天,应接不暇。但久而久之,大众传播改变受众的态度,左右受众的选择,传播的效果也越来越弱,新生不再是“魔弹论”下的受众。不少校园文化活动,无人问津。学生一般只会对自己感兴趣的活动才会前去观看,没有兴趣的,即使相关单位做再多的动员,也根本不愿理会,因为他们认为时间需要合理分配,活动是次要的,他们还有很多事要做,诸如学习、读书。大众传播的效果越发显得脆弱,受众不再是百发百中的“靶子”,他们对自己参加的活动,会进行精心的选择,而对不愿参加的活动则会无动于衷,变得越发的固执。鲍尔的“固执的受众”理论便是其真实的写照,他认为受众是顽固的,不是受人摆布的。信息不是被动接受的,而是被主动发现的,媒介不可能随心所欲摆弄受众,魔弹论也无法成立。①
受众不再“从众”,而是“小众”。经济学上,认为从众心理会引发消费。传播学上,也有相通之处。反映到校园文化活动中来,受众会随流或遵从群体的意见,屈从群体的压力,②进而选择活动参加。每所高校每年都会开展形形的校园活动,规模最大的莫过于学校运动会了。当学生在校园内、课间,大家都在讨论校运会时,那颗按捺不住的心,一下子就激发了。但从众去参加活动的同学,不少是不愿意、力不能及,而为了和大家有共同的语言交流,强迫自己参加的,往往适得其反。部分同学在运动场上,由于体力不支而倒下;也有的训练时意外受伤……这对于那些本不愿参加的同学来说,便会懊悔不已。同学中,逐渐开始细化、分化,那些本身从众的同学,逐渐变得不再从众,他们开始合理地支配自己的生活,寻求“理想”的支点,对自己联系紧密、所喜爱的活动,会积极参加,其他的一些活动,则会敬而远之。他们选取活动的方式也就变得“小众”起来。
受众放弃“挑剔”,选择“逆反”。校园文化活动由于种类繁多,不可能每次都参加。因此,同学们会精挑细选参加一些活动,提高自己各方面的素质。笔者通过调查发现,校园中,一部分同学对校园文化活动有着严重的逆反心理,对校园文化活动充耳不闻。原因有两个方面:第一是校园文化活动没有及时更新。不少学校举办的活动,年复一年,仍然在“老路”上前行,没有充分考虑学生的个性,没有随着时代的发展而改变。如有些高校的运动会仍然停留在一些传统的田径项目上,没有增加一些趣味性、群众性的活动,这显然是不合时宜的。因为这样对于一些非竞技选手来说,这并非是他们的强项,自然觉得索然无味。受众在接受传播时,都有一种自由选择的要求,即要求自由地选择所需要的传播媒介、传播内容与传播方式。如果此种自由受阻,不能获得满足,也就可能诱发逆反心理。第二是许多校园文化活动带有强制性。不少学校,双休日邀请一些知名专家学者开展学术讲座,这本来是利校利生的好事。由于学校怕出现冷场现象,有损学校的形象,于是强制要求相关专业班级的学生听讲座。同学们一遇到这种情况,就“头痛”,心中不想参加,但迫于辅导员的压力,不得不参加,久而久之,就形成了一种强烈的逆反心理。
受众理论视阈下的高校校园文化活动创新措施
(一)改进活动内容,提高传者关注和受者关注的弥合度
符合而不迎合。校园文化活动一方面要符合当今社会主流的价值导向,另一方面应该尊重作为受众的学生的需要特点。对于学生所热爱的各类校园文化活动我们可以进行适当的引进,但决不迎合。在市场经济的冲击下,人们的意识形态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一些不良的思想在学生中得以萌生。学生尚处于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尚不完全成熟的阶段,他们所热爱的一些活动,并不完全适合他们。学校应加强规范引导,对于学生喜闻乐见,利于他们健康成长的应加以引进;反之,应坚决予以取缔。
细化而不分化。在校园文化活动的内容设置上,应充分考虑到绝大部分同学的需求,把有需要的同学都能聚集到活动中来。根据细分理论可知,每位同学由于知识水平、家庭背景、兴趣爱好、为人处世、所学的专业以及所参加的社团、组织的不同,不可避免地存在着差异,这就需要对同学们作出细化的分析,要根据不同的受众来组织、安排、设置合理的活动内容,以求活动达到最佳的效果,但并不只是考虑到一小部分受众的利益而设置活动,做到活动细化分析,但不分化学生群体。
(二)改进活动方式,为受众提供参与、表达的平台
现场平台。校园文化活动中,每场活动除了参赛选手外,还有大量的观众同学。纽科姆的ABX模式认为,“趋向均衡的努力”的意见双方在对第三方的态度上需要保持一致。人际之间要求态度与关系一致的压力将刺激传播,在ABX三者关系处于不均衡条件下,传播交流活动会更加频繁。人们总是注意与其现存立场相一致的信息源,并寻求能支持和证实他们实际行为的信息。③那么在校园文化活动设置中,我们可以根据纽科姆的ABX模式进行现场平台的设置。在具体的活动中,由于参赛选手都各自隶属于一个团队、一个群体,参赛过程中,不同的选手代表不同的团队,各团队都希望各自的代表获胜,由此各团队之间便形成了ABX模式。活动方式、策划中只要充分注意这一点,刻意塑造出一种气氛,便可吸引大量的非选手的同学。最简单的来说,在一些比赛中,设置最佳人气奖、最佳道德风尚奖,吸引大量的观众同学参与,把这些观众同学的表现作为评选这些奖项的必要条件。通过这种方式,提供了一种现场的平台,让校园活动的效果最大化。
舆论平台。校园文化活动中,种类繁多,有刺激的、竞技类的、风趣类的、温情类的等。每位同学都有自己不同的感受,都有自己关注的选手、对象,都渴望知道台前、幕后的一些故事。学校的舆论平台,如校报、网站、校电视台、广播电台、论坛、公共文化栏,都可以面向同学们开放,构建一种舆论平台,做到“一人参赛,千人关注”的良好局面。活动之前,通过校园媒体进行造势,寻求同学们的感官刺激。活动进行时,免费为学生开辟一些专栏,作为他们参与的平台。并对同学们感兴趣的话题、人物进行报道。活动结束后,可以抓取学生们一些打动人心的感受,以达到活动的“言有尽而意无穷”的功效。
(三)改进活动效果,有效规避受众的逆反心理
趣味亲近性。校园文化活动要具有趣味性,涵盖面广,体现活动的多元化。不仅要有通俗的文化活动,也要有高雅文化;不仅有同学的参与,也要有老师的参与;不仅开心快乐,也要有所收获……同时对于一些带有强制性的活动,要体现学校对学生的尊重和晓之以理,动之以情的关爱和关心,让学生感觉到活动的可亲近性,消除学生内心的隔阂,让学生自觉、主动、乐意地参加到活动中来。因此成功的活动,应两者兼而有之,既体现活动趣味,又体现学校的亲近,自然会有效规避逆反心理。
共振适度性。凡事均需有度,超过一定的度,必然招致反感。校园文化活动的量也一定要有一定的度,坚持适度的原则,一旦超过了学生的负荷,必然导致逆反心理。同时,校园文化活动中,还需注意,在主办者和参与者之间寻找出共振点,有共振点的活动,往往会事半功倍,有序开展,从而有效地规避逆反心理。
结语
高校的校园生活已经超越了单纯的学习活动,校园文化活动是与大学生联系最紧密的活动,也是促进大学生心智、素质成长的重要平台。在受众理论的指导下,可以从校园文化活动内容、活动方式、活动效果多方面来关注受众的需求变化,对症下药,从而不断推进高校校园文化活动建设。[本文为2009年度江西省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项目(编号为:09YB230)阶段性成果和2010年度江西省社会科学“十一五”规划项目(编号为:10TW09)阶段性成果]
注释:
①③郑兴东:《受众心理与传媒引导》,北京:新华出版社,2004年版。
②郭庆光:《传播学教程》,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校园纪念日文化活动是指在较重大的节日期间,由学校组织,以学生为主体,以节日为载体,以学生特有的思想观念、心理素质、价值取向、思维方式等为核心,以具有校园特色的人际关系、生活方式、行为方式,由学生参与的系列文化活动以及通过活动所反映出来的校园文化理念、师生的价值观念等。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为校园纪念日文化活动的开展奠定了理论基础,因为根据需要层次理论,学校德育必须建立在满足学生的实际需求之上,只有这样才能引起学生的广泛关注和参与,才能提高德育的实效性。积极开展校园纪念日文化活动,不仅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思想道德、价值观念以及积极向上的健康心理,而且本身这种注重实践的德育模式也是与青少年身心发展相契合的创新德育模式。
校园纪念日文化作为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一种亚文化,具有以下特点。
1.具有一定的文化价值
学生能从各种校园纪念日活动中汲取丰富的多元文化价值,而且通过了解和熟悉各种国际性节日及我国传统节日及纪念日,可以使学生在感受我国深厚的文化底蕴的基础上,形成对历史文化及多元化的世界文化的认同,也为中外优秀文化的传承提供了良好契机。
2.具有较高的智力价值
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校园纪念日活动中蕴涵着一定的智力价值,在这些活动中,引导学生积极参与,通过阅读、欣赏、参与、表演、实践等多种方式,既可以培养学生的视听觉能力、语言表达能力,也可以提高其人际交往能力、适应环境能力及创新能力。
3.关注个体的多维发展
由于校园纪念日文化活动主题鲜明且内容丰富,不同主题的纪念活动可以从不同的角度促进学生的价值理念、思想意识、心智及人际关系的发展,促进学生思想道德水平的提高、健康人格的培养。而且作为一种学生喜闻乐见的亚文化,其或多或少受着主流文化的影响,因此也可以促进主流文化的推广与发展。
4.具有丰富的情感价值
学校纪念日文化活动由于其形式和内容都与学生较为贴近,因此可以使学生多渠道、多角度进行道德实践和情感体验,使学生在高品位的艺术欣赏、文化感悟中净化心灵、丰富情感以至提升人格。
二、校园纪念日文化活动的德育功能
通过对校园纪念日文化活动特点的分析可以看出,校园纪念日文化活动的德育功能包含两方面的含义:一方面可以充分挖掘并利用各种纪念日本身存在的德育因素,另一方面可以通过其将德育内容渗透到纪念日文化活动之中。教育工作者要深刻挖掘和利用校园纪念日文化活动中的德育因素,切实将德育渗透到纪念日文化活动中,使学生的整体素质在潜移默化中得到提升。
1.依据校园纪念日文化活动蕴含着的德育内容进行思想政治教育
校园文化的构建离不开传统节日及纪念日活动。因为这些节日本身蕴藏着丰富的文化象征意义,教育工作者应积极引导学生参与其中,从而树立积极向上的信仰和思想观念,整合各种思想观念和意识形态,使优秀传统文化能发扬广大。因而,作为政治象征的节日、纪念日便成为当代青少年学生政治社会化的一个重要途径。
2.校园纪念日文化活动蕴藏着宝贵的道德教育资源,可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和社会公德教育
传统民族节日活动中蕴含着民族传统的道德风尚、伦理思想以及审美情趣。在学校开展以传统方式庆祝纪念民族节日的文化活动,如端午节、中秋节等,既能弘扬民族传统文化,又能帮助学生了解中华民族的文化心理,增强民族自尊心、自信心、自豪感。德育工作者正确组织、引导学生开展纪念日文化活动,既可以与传统的优秀文化紧密联系,弘扬民族精神,又有助于公民道德规范教育实现生活化、大众化、行动化,体现时代精神。
3.利用校园纪念日文化活动开展德育工作可以达到启人心智的效果
由于部分纪念日和传统节日是具有历史意义的,通过这些纪念活动可以尊重历史、追忆历史和缅怀先烈。教育工作者可以借助现代化的科技手段还原历史场景,使青少年穿越历史时空,置身历史的长河,触摸历史,感悟历史,这也是一种留存历史记忆的重要方式。而且大多数的纪念日往往是为纪念那些值得人们学习的人、值得举国庆祝的事件而设立的,在追忆、缅怀这些人和事的同时可以挖掘那些启人心智的道理,为青少年的身心健康发展提供借鉴。
三、校园纪念日文化活动的道德教育途径
1.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校园纪念日文化活动
在学校德育工作中坚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校园纪念日文化活动,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新视域、新要求、新境界指导纪念日文化活动不断创新,培养学生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健康乐观的心理品质和积极上进的精神风貌,对提高德育的实效性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校园纪念日文化活动一定要以社会主义荣辱观为导向,以建设优良的校风、班风、学风为核心,以优化、美化校园环境为重点,以丰富多彩、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活动为载体,营造健康优美的校园文化环境。要始终贯彻爱国主义、集体主义、民族精神教育这条主线,发挥团队、班集体“实践育人”、“活动育人”的主阵地作用,引导学生以体验教育、感受教育为基本途径,用纪念日的文化内涵激励、鼓舞、引导学生,提高他们的思想道德素质。
2.以人为本,努力构建一体化的节日文化道德教育网络
论文摘要:高校的性别教育尤其对女生的性别教育已成为高等教育不容忽视的问题,本文通过对高校性别教育现状和女生性别教育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一些改善女生性别教育的建议。
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随着高等教育的发展,高校女生的比例逐步上升。据统计,“到2004年,女生占本科在校生的比例已经上升到45.7%;女硕士、女博士的比例分别达到44. 2%和31.4% 。”到2007年底,据报道,上海各类高等院校在校本专科女生占学生总数的52.7%,在某些文科专业,女生的人数远远高于男生,男生可以说是凤毛麟角。在高校女生人数逐步上升的情况下,高校的性别教育尤其是对女生的教育也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一、高校校园文化活动与性别教育的涵义
校园文化活动是体现校园文化的载体和形式,高校校园文化活动在广义上是指在高校校园区域中,由学校师生在教育、教学、管理、服务等领域开展的活动;在狭义上是相对课堂教育而言的课外活动,包括课外进行各种有益于学生身心健康和提高学生思想道德、文化素质的一切文化活动。因此高校校园文化活动既包括了教学、管理、服务等形式的物质的、精神的、动态的、静态的文化活动,也包括了在校园内开展的一切有利于学生身心发展的课外活动,即学校“官方”组织的活动和学生社团“非官方”组织的活动。在本文中主要论述的是狭义的校园文化活动,即课堂之外的一切有利于学生身心发展的活动。
高校对学生各个方面的教育和培养都是通过开展校园文化活动来实现的,高校性别教育亦是如此。在女性学中,“性别教育,是指教育人们正确对待性别差异,认清由社会结构、传统文化和制度带来的性别歧视霸权;让在政治、经济、历史和文化教育上处于弱势的女性发出自己的声音,并在日常社会生活中积极、主动地参与社会活动,行使自己的权利”。性别教育是一种“淡化性别界限”和“跳出性别框架”的教育,不仅针对女生,而且也是培养男生作为现代公民应具备的知识和修养的途径。
在高校性别教育中,最主要的内容是要帮助女生建构自己的女性气质。女权主义认为,女性气质( femininity)是指对女性形象和社会角色的社会建构。
笔者认为,高校性别教育中要帮助女生建构自己的女性气质,要塑造女生自立、自强、自尊、自信的女性形象,培养女生的自主意识、竞争意识、进取意识和创新意识,摆脱传统的性别角色分工,不再拘泥于旧的性别观念,并推动全社会对性别意识的关注。
二、高校性别教育的现状与女生主体意识的缺失
在高校中,性别教育和女生主体意识的培养是一个长期被忽视的问题,高校女生的主体意识不强表现在几个方面:第一,由于受到自身或家庭传统的心态和思维定势影响,许多女生仍然保留着“男生应比女生强”的观念,出现了依赖性、自卑感和怯儒心理,缺少了勇于拼搏、勇于进取的精神;第二,在课程学习和教育中,由于传统的性别定位,女生更多地接受了顺从、乖巧、贤惠的性别定位,逐渐地失去了与男生平等展示的机会;第三,社会中存在的性别歧视,尤其是在就业中,用人单位宁可录用能力一般的男生,却将众多优秀的女生拒之门外,这种现象使一些女生丧失了竞争的勇气,萌生“学得好不如嫁得好”的念头,最终放弃了就业竞争和努力进取的机会。
目前,高校对女生的教育仅仅是通过开展一些活动,只限女生参与,然而这些活动往往持续的时间短、内容有限,未能在女生群体中产生深远的影响。这种治标不治本的方式最终只能导致对女生教育的名存实亡,未能达到预期的效果。
三、对校园文化活动中女生性别教育的几点建议
近几年来,高校性别教育普遍采取组织女生节活动的形式,虽然不同的高校举办特色各异的活动,但是活动内容和时间仍然有较高的相似性,大致有以下几方面的特点:
第一,对外貌和形象的关注,例如在校园内举办美容、礼仪讲座和女生形象设计比赛等,通过讲座让女生学会社交礼仪规范和关注自己的外貌,通过形象设计比赛评出大家心目中最美丽的女生,但这些活动也给女生传达了一种信息,就是社会对女性形象的评判标准和礼仪规范。在父权社会中,对于女性外貌的评判标准和礼仪规范,更多地是从男性的视角来设定的,女性的服饰打扮和行为举止最终都是要符合男性评判的标准,必须得到男性的认可。因此,这些活动最终只能导致女生更加重视自己的外表,而忽视了自己的内在美和其他方面的发展。
第二,对生活技能的关注,例如在女生节活动中常常会举办一些水果拼盘比赛、厨艺比赛等等注重生活技能的比赛,这些比赛给参与者提供了展示的机会,带来了许多生活乐趣,但这些针对女生的活动仅仅限于生活技能的展示,在活动的策划和组织上并没有跳出传统的性别角色分工的框架,仍然定位于“男主外女主内”的传统模式,这些活动是传统女性角色的传承,可以说使传统的性别分工观念更加根深蒂固。
第三,活动时间短,活动效果不明显。对于高校女生节的起源,目前大致有两种说法,一种是由广东工业大学在1991年首创的一个节日,以“关爱女生”为宗旨,在每年11月第三个星期举行,为期一周;另外一种说法是每年三八妇女节的前一天,也就是3月7日一天。在女生节的那一周或者那一天,男生们会以自己的行动去关爱女生,包括修理电脑、送早餐等等,然而无论是为期一周还是一天,活动的时间还是非常短暂的,活动的效果也未能持续下去。
目前,高校校园文化活动中女生的性别教育仍然存在一些不足之处,社会性别理论教育方面仍有待加强,学生学习性别理论和探讨性别问题的自觉性和主动性需要不断地调高,女生的主体意识仍需要增强。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加强女生的性别教育:
首先,定期举办性别研究相关的论坛和讲座。除了通过开设女性学、性别研究课程,使学生掌握一定的社会性别理论外,定期举办性别研究相关的论坛和讲座,对社会和校园的热门话题展开深人的讨论,有助于学生培养从社会性别视角去看待现实问题的能力,真正做到学以致用。
其次,发挥学生社团女生部的作用。在高校中,学生会一般设有女生部,主要负责组织女生节活动和关注女生日常生活,在一些学校中由于女生部的作用未能得到重视,因此女生部常常会被并人生活部。高校的性别教育的目标之一就是要帮助女生建构自身的女性气质,培养女生的主体意识,这就需要女生自觉地去关注和探讨性别差异和性别认同的问题,构建自立、自强、自尊、自信的女性气质。
关键词:职业院校;书香文化;品牌;图书馆
作者简介:杨东铭(1965-),男,江西铜鼓人,深圳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为历史文化与职业教育。
中图分类号:G71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7518(2016)14-0042-04
市场经济中品牌的作用与重要性不言而喻。文化的发展,实际上也受到市场某些行为与规律的影响,同样要重视品牌建设。近年来书香社会与书香文化建设中,许多组织者逐渐认识到,文化活动的品牌建设非常重要,并在实践中有意识地培育了不少品牌。职业院校的书香校园建设,同样需注重品牌建设与培育,并以此推进整个校园文化大发展,实现文化育人。
一、品牌的作用与文化的发展
狭义的品牌是一种有一整套识别标志与价值理念的产品或服务,也可指公司或其它组织。广义的品牌是具有经济价值的无形资产,指外在的、抽象化的、特定内涵的形象。现代社会中,随着信息传播方式的改变,品牌的重要性与作用越来越为更多人所肯定,品牌的内涵与外延都有所发展。当品牌达到很大名气或价值极高时,就是名牌。名牌植入人心,在市场有极强生命力[1]。
文化,包括文化产品与文化活动,与市场密不可分,也使得很多文化行为渗入了品牌的运作。例如众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多是代代相传,这有品牌的脉络与传承方法,而一些市场文化产品如传统的“文房四宝”或现代的好莱坞、迪士尼影视等,乃至地方有特色的文化工艺品、节庆行为等,不管何种类型文化,都存在大量的品牌行为[2]。这些文化现象与市场行为的结合,基本上是通过一种定期的、连续的主题活动与商品推销模式,来彰显文化内涵,在固化形式与文化价值后,就成为了众多的文化知名品牌。
培育品牌有一定规律与路径,既需要内在价值与品质保证,也需要一定时间的积累。文化品牌与市场品牌既有相通性也有不同之处,由于文化具有一定的公益性与比经济价值更强的社会价值,因此文化品牌往往得到政府或公权的支持。文化品牌的初期培育并不特别难,作用也明显,在运作中需合理借鉴市场规则,紧抓文化内涵魅力,还要政府重视,组织得力,民众广泛参与。这样文化品牌就会越来越深入人心,价值不断提升,文化也得到发展。
二、书香文化的品牌培育与职业院校书香文化建设
书香文化是传统图书文化的升华,是以全民阅读为基础,发散图书蕴意、倡导读书价值观的一种文化活动。在现代社会,书香文化既是个人行为,也是一种社会的文化聚合行为。当书香文化活动形成一种全民性的集体行为时,必然会有一个中心节点或统一平台来运作归集与之相关的行为要素,并以此串联许多活动,让人识别,聚集人气,传播文化。这个节点或平善成熟后,就是书香文化品牌。
我国近年持续开展书香社会、书香城市与书香家庭等建设活动,实则是一个培植书香品牌的过程。坚持10年有余的“全民阅读”工程,本身已成为一个品牌,成为政府推动、大众参与的大型群众性文化活动,其品牌形象与成效值得肯定。在全民阅读中,国家性的书香文化品牌推出不少,如“书香中国”晚会、“书香之家”全国评荐、“农家书屋”工程等。更多的是地方书香活动,遍地开花,坚持多年渐成品牌,如“北京阅读季”“书香江苏”“书香荆楚”“三湘读书月”“三秦书月”“天山读书节”“南国书香节”“深圳读书月”等,呈星罗棋布之态势[3]。一些省市品牌已切入到基层,形成地区联动。湖北全民阅读活动呈现全员参与、全年开展、全省覆盖趋势,各类具有一定规模和社会影响的阅读品牌达160多个,每年开展各类活动3000多项[3]。这些品牌活动延续时间长,覆盖人群广,项目内容多,推动了书香文化发展。
职业院校重点培养技术技能型人才,紧贴市场办学,以市场为导向。现代人才的定义也使得职业院校非常重视学生综合素养的发展,在强化技术技能教育的同时高度重视综合能力与文化素养的培育。因此,职业院校重视技术技能育人的同时必须文化育人,学生进实训室的同时也要多进图书馆,在实践动手的同时也要多静心读书。职业院校的校园文化建设既要重视职业文化培育,也要加强书香文化建设。从长远来看,技术技能是生产力,文化也是生产力,只有高技能、高素质、创新型、文化素养高、复合式的应用型人才,才能适合经济社会发展与未来人才本身发展的需要。在职业院校中,书香文化的建设是多方面的系统性的工程,图书馆是一个主体一个重要平台一支重要力量,广大师生参与才能形成合力。凝聚这些力量,可以借助定位准确的品牌。以品牌为坐标,以品牌为推力,串联起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书香文化活动,融入校园文化大舞台,切入文化育人主战场,全力推进职业院校的书香文化建设与人才培育[4]。
三、深圳职业技术学院的书香文化实践
我国职业教育特别是新兴的高职教育,发展历史并不长,但现在高职教育规模已占我国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从现代书香社会或书香校园文化建设情况看,职业院校特别是高等应用技术型院校的书香文化是一个短板,必须高度重视。
深圳职业技术学院(以下简称深职院)是我国最早独立举办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院校之一,是我国高等职业教育领域首批国家级示范校。学校近年来着力推进“文化育人、复合育人、协同育人”系统改革,致力于培养“德业并进、学思并举、脑手并用”的复合式创新型高素质高技能人才。围绕“文化育人”,深职院开展了书香文化品牌培育与一系列书香校园建设活动[5]。
(一)培育两大书香品牌:以品牌串联系列活动
深职院利用图书文化资源与平台开展以书香为主题的系列活动,逐渐形成了两大书香文化品牌,即上半年围绕4月23日世界读书日形成“校园悦读季”,下半年围绕11月深圳读书月形成“深职读书月”。这两大品牌持续上下学期,分别确立主题、重点,举办各类活动大约15项左右。全年的书香文化活动基本由两大品牌串连起来。系列活动形式多样、丰富多彩,有专题展览、读书讲座、经典好书推荐、读书俱乐部与读者协会阅读分享会、图书造型大赛、读书征文大赛、图书过期“大赦日”、微信微博读书互动竞赛、书中寻宝知识竞赛、诗文朗诵、经典影视展映、读者沙龙、书签设计制作大赛、借阅排名榜等,尽显书香文化魅力,展现书香迷人气息。两大品牌已坚持多年,品牌内涵与运作方式基本成形。
(二)专业服务馆员制度的建立与完善:让书香文化更专更精
重点大学或科研系统实行图书馆学科馆员制度习以为常,但在职业院校实行专业图书情报服务还不多。深职院2005年在全国高职院校率先建立了专业服务馆员制度。专业服务馆员不同于学科馆员,结合高职办学特点,更重视专业服务。每个二级学院都有对应的专业服务馆员,建立有对应的专业服务馆员网,为相关学院专业提供针对性的量体裁衣的文献资源信息服务。开展个性化、多层次的图书情报专题服务,在资源需求、情报分析、教学科研等方面,服务一线教师,为专业读者提供科技查新、查收查引、特别咨询、课题专题文献检索等专业服务。专业服务馆员制度特别强调与一线教师“无间道”开展书香文化建设,与教师建立深层联系,针对不同的专业学生与专业需求,推介不同的专题资料、数据库,帮助教师开展专题科研,帮助学生更好地完成专业学习。与各专业紧密结合、针对性强的书香文化建设更有精度、深度。
(三)特色资源共建共享:让书香更厚实更耀眼
深职院在文献资源保障体系建设中,对内积极挖掘潜力,开发建设特色专题资源库,对外积极走出去,开展资源共建共享。在加强图书馆常规资源建设同时,加大了自有特色资源建设,陆续开发了14个特色数据库,如展示本校科研成果的“深职文库”,介绍本校高级人才的“深职学者风采”,介绍深圳主要高新企业的“深圳市高新企业数据库”,针对学生爱看原版电影开发了“看电影,学外语”资源库。与校内二级学院合作开发特色教学成果数据库,如与艺术学院、建工学院合作开发了优秀学生作品库,与法律专业合作开发了特区法律文献特藏室。此外还有留学指南专题资源库、全国高校精品课程库、优秀动画电影库与教学参考书数据库等特色数据库。深职院还与深圳本土多所高校联手共同建立“深圳文献港”,结成资源联盟,使得专业用户享受到共建机构购买的庞大的数据库资源。这些举措让书香文化体现出了本校特色,又扩大了书香文化服务范围。
(四)加强社团建设:推进校园与民间书香文化建设
书香文化的推进,个人力量有限,需要读书组织、师生社团一起来共同努力。深职院利用图书馆资源与场地优势,在教师中牵头成立了读书俱乐部,在学生中指导成立了读者协会。俱乐部通过各种形式的读书交流,团结了一大批读书爱好者,每月一次的读书会友,谈读书感悟,叙看书情怀,就某个专题深入探讨,此外还举办诗歌朗诵、影音欣赏、作者见面会、古琴雅集等活动,受到教师欢迎。读者协会是一个团结爱书喜欢读书的学生社团,分布在四大校区,并且开始在部分学院设立分会。协会经常开展书香活动或举办与读书相关的宣传推广、知识竞赛、趣味游戏等活动,有力地推动了书香校园的建设。
(五)引进师生艺术作品:美化优化书香文化环境
环境优美的图书馆本身就如同一本打开的书,熏陶人美化人引导人。深职院不断对图书馆内外环境进行“书香”化改造,在装饰的细节中突出书香的特点,营造出科学、文化、知识的书香氛围。馆内大量引进师生艺术作品,展览、宣传、收藏,在书库、走廊、门口等处,挂上本校师生书画作品或摄影作品,低矮书架上摆放雕塑、手工设计作品,阅览室增置了学生园林设计与花艺作品。图书馆成了一个很好展示师生作品的窗口。软硬环境的改善与艺术品、专题片的展示,拉近了读者与图书的距离,给人以亲切感,彰显了书香文化品牌的亲和力。
(六)馆中馆建设:放大书香文化平台功能
传统图书馆的结构与功能都比较单一。随着书香文化建设的深入,深职院打破观念,大胆创新,着力对图书馆的结构与功能进行改造和拓展,以“图书馆+”和“跨界融合”思路,在馆内形成多样馆藏、多种平台、馆中馆、主题馆等新结构与新功能。首先是改造图书馆大厅、公共走廊、书库等公共区域,常年举办展览,或展示艺术作品,增加了美术馆、艺术馆、展览馆的功能。其次是试点建设主题馆,启动建设“汽车文化主题馆”。这是一个全新的“馆中馆”,以汽车为主题,介绍汽车历史,普及交通知识,展示最新技术,倡导文明驾驶,感受独特的汽车文化。同时有汽车图书、期刊杂志、数据库,保持书香服务功能。在主题馆,还有部分设施可以亲身体验,动手制作创新产品,在一角开设了咖啡吧,可以休闲阅读,并引进书院活动,成为学生交流活动基地。整个主题馆集展示、收藏、科普、交流与休闲于一身,具有展览馆、图书室、创客空间、书吧等新功能。再次是图书馆经常举办阅读推广与其他社团活动,设置了讨论室、独立自修室、放映室、音乐欣赏室等空间,使得图书馆有了文化馆、学术报告厅、影视厅、音乐馆的部分功能。
四、书香文化品牌的积极意义与路径反思
深职院书香文化品牌的培育与系列书香文化活动的开展,改变了以往职业院校只重视技术技能教育轻视文化教育的倾向,有力地助推了校园文化大发展与文化育人工作,完善了职业院校的育人模式与途径。从校园到社会各地从上到下一系列影响大小不一的书香文化品牌建设,其积极意义也是显而易见的。书香品牌建设使得基础文化设施得到大大改善,民众读书环境有很大改善。在书香文化品牌熏陶下,社会逐渐形成了人人爱看书、以读书为荣的良好风气。通过品牌活动使得大多数人分享文化成果,民众与学生的文化权利得到保障,全民文化权利、文化自觉、文化消费、文化追求的意识大大提高。特别是书香文化融入到整个文化事业中,使得人人尊重知识,提升了文化生产力,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文化保障,为深化改革、创新创业打下了坚实的文化基础,推动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共同进步。
我们也应看到,许多社会书香文化品牌热闹有余但内涵不足。大多书香文化品牌活动由政府牵头,依靠政府强力支持,但太过官方太过表面的热闹并不一定有持续好的效果。从规模数量看,现在全国书香品牌数量明显偏多,有点泛滥成灾。在运行中也出现了活动形式相似、内容相近、简单追求形式与场面热闹的问题或隐忧,我们必须保持清醒的认识。品牌需要长年细心呵护,有时是偶尔的一件小事没做好,就有可能伤害或诋毁品牌的形象。而品牌形象一旦受损,再恢复往往要花相当大的力气。长远来看,书香文化需要培植有核心内容的特色香味,有坚定的中坚力量引领的组织基础,更要注意持续培养全民读书爱书藏书的良好风气,建立长效机制。职业院校的书香文化建设是现代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必然要求,品牌之举有其功效与好处,但品牌运作也需要不断创新,既要扩展品牌活动的外延空间,也要不断增加新鲜内容,培植核心价值,增强吸引力。这对品牌持有者与运营者来说是个持久的挑战,丝毫不能大意[6]。
参考文献:
[1]高鑫,董志文.品牌价值研究综述[J].江苏商论,2014(11):17-21.
[2]叶杰.浅谈文化活动品牌的创建[J].大众文艺,2014(5):24.
[3]吴尚之.十年阅读开创新局面 全民参与点亮中国梦[J].中国出版,2015(24):3-10.
[4]朱毅峰.高校校园文化品牌建设探析[J].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3):119-121.
关键词:项目管理 隐性思想政治教育 述评
学术界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进行了许多有效探索,尽管目前还没有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活动借鉴项目管理进行专题研究,但对相关问题分别进行了探讨和研究,为深化基于项目管理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运用研究提供理论借鉴。
一、关于项目管理理论与实践的应用研究
项目管理诞生于20世纪30年代的美国,后逐渐发展为管理学的重要分支。直至20世纪90年,项目管理体系不断完善,逐步形成了一套科学的管理方法体系,逐渐成为了一个应用广泛、发展迅速的现代管理学领域。
二、关于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研究
对于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现象,古今中外的思想家们都有所认识,并提出了一些相关的理论观点。中国古代很多学者就提出“以身示教”、 “熏陶化育”、“笃行隆礼”等隐性思想政治教育观点;也衍生出来近代学者“以情化德”、“美育育德”的隐性教育理念。国外,苏格拉底认为:“任何一种天生的倾向都可以由训练和锻炼而使之在刚毅方面有所长进。”佩斯泰洛奇提出:“不要忘记基本的原则,即生活是伟大的教育者。”等。
目前,国外的研究侧重于隐性思想政治教育载体所能蕴藏的思想政治教育理念和内容,以及如何运用这些载体开展隐性思想政治教育。如应用“视觉文化”的知识,通过校园文化氛围的营造,向学生传递知识,帮助学生塑造价值观(Baker,2008);还有一些学者在他们的研究者应用“体验教育”的理论对社会实践活动中的隐性思想政治教育进行评价(Raji,2007)。还有一些论文(Thiedke,2004、Roholt,2002)希望通过寻找不同教育载体中所蕴藏的隐性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并探讨如何将这些教育理念和内容使受教育者接受。这些都是对隐性思想政治教育实践的有效探索。
国内很多学者也对隐性思想政治教育做了大量探索,从他们的专著和论文中可以窥见:龚志宏在他的专著《润物细无声: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无意识教育研究》,详细论述了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无意识教育”;白显良在《隐胜思想政治教育基本理论研究》中提出了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相关理论。
国内学者在他们的论文中,大致作从以下方面对隐性思想政治教育进行了讨论:一是,关于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必要性的研究。如田淑青的论文《论当前我国高校中的隐性思想政治教育》从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认识入手,分析了高校实施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必要性;二是关于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施。李铭在其论文《高校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中提出隐性思想政治教育在各种活动过程中能充分满足学生主体自主的需要。三是对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和作用的思考。周俊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中的隐性教育初探》中指出,隐性思想政治教育是通过各类载体来实现其隐性育人、幽雅环境育人和文化氛围育人的作用。
三、关于将项目管理理论应用于高校学生活动的研究
学生活动管理大多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课外教育、学生事务管理的一个研究内容。例如,田慧生在专著《活动教育引论》、但武刚在论文《培养现实活动的主体:活动教育论》探讨了活动的内涵,同时探讨了活动教学、活动课程的设计与实施。傅进军等在《大学生活动论—素质教育背景下的大学生课外教育》一书中研究了了大学生活动的组织、管理制度、资源配置与评价相关问题。
1.高校学生活动项目管理的模型。如张超等在《高校学生活动的项目管理模式研究》一文中提出高校学生活动的管理, 应以项目化管理理念, 优化学生活动的组织和管理, 提高效率和资源利用率;王建武的论文《基于项目管理的学生活动研究》对学生活动项目化管理的可行性进行了分析,同时从项目管理理论的角度尝试建构高校学生活动的理论模型。
2.从结合实际工作提出高校中某些学生活动应该进行项目化管理。如彭程在《论项目管理视角下高校基层团学活动的开展》、徐纯赤在《项目管理在校外学生社团活动中的应用》中指出,作为全新的思维方式和创新的管理模式,项目管理可以适应高校团学活动的特点,能够在实践中得到应用,从而提高高校团学活动的效果和资源使用效率。
3.将项目管理应用于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中可行性分析。傅丽华在《以项目管理模式提升校园文化活动质量》了、蒋旭在《项目管理—高校校园文化活动管理的新抓手》、姚荣斌在《基于项目管理的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研究》等论文中提出,把项目管理模式引进到校园文化活动管理中,可以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和管理能力,促进校园文化活动质量的提高。
4.项目管理对大学生素质教育活动管理的作用研究。例如,张波的《现代项目管理理论在高校社会实践活动中的应用浅析》、叶彬强、黄介彬、、胡新宇的《素质教育活动项目管理程序的研究》等论文指出素质教育活动与项目管理是有着密切关系的,项目管理应用于大学生素质拓展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能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和管理能力,提高素质教育活动的质量。
综上所述,国内外对隐性思想政治教育,通过不同的视角和层级进行了研究, 并且获得了一定的成果,积累了一定的理论和实践基础。但是, 目前国内的研究主要停留在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概念、、特征、意义等等初始阶段, 理论深入不够,联系实际的效果不明显,需要进一步加强。
参考文献
[1] 田慧生,李臣之.活动教育引论[M]. 潘洪健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
[2] 张波. 现代项目管理理论在高校社会实践活动中的应用浅析[J].中国水运.2007(5).
[3] 龚志宏. 润物细无声: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无意识教育研究[M].郑州:河南大学出版社,2006.
[4]傅进军. 学生活动论:素质教育背景下的大学课外教育[M].北京:科学教育出版社,2008.
[5]张超, 杨军丽, 李洪霞. 高校学生活动的项目管理模式研究[J]. 边疆经济与文化 , 2010(4).
[6] 李炎清,李太平. 基于项目管理的大学生活动管理研究[J]. 高等教育研究 , 2012(8).
[6]叶彬强,黄介彬, ,胡新宇. 素质教育活动项目管理程序的研究[J]. 重庆工学院学报 , 2006(12).
作者简介:
关键词:大学生;生涯发展;专业性教育;社会性实践活动;主体性
中图分类号:G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4428(2016)07-107 -03
高等教育的目的,是在培养大学生能够在适应社会发展的同时,获得身心的自由、和谐,而创造、发展自己的生涯。即通过专业性课程教学和社会性实践活动,培养他们的学习自主性,以及将知识运用于生涯实践中的能力。正如主席在北大讲话中提到的:大学阶段要勤于学习、敏于求知,注重把所学知识内化于心,形成自己的见解,既要专攻博览,又要关心国家、关心人民、关心世界,学会担当社会责任。
一、大学生生涯发展的目标
大学生涯是学生走向社会生活,步入职业生涯的最后一个阶段,尽管各行业的情况不同,对学生进入职业岗位所要求掌握的技能程度不一,但通过大学教育,让学生具备一定程度的专业知识和社会生活的基本技能,使人性和社会性、专业性和职业性共同协调发展,是大学生生涯发展的基本目标。
(一)专业性课程教学达到发展目标
从一般意义上来说:“一切教育活动,都是直接、间接地为了达到一定的教育目的而展开的,一切教育目的是为了解决一定时期人的发展与社会发展之间的某种不适应或者说某种矛盾而主观预设的。”人的任何实践活动都应以目的为依据,目的贯穿实践过程的始终。而教育则是以“培养人才”为目的的特殊的实践活动,离开了这一点,教育的价值及其存在意义就会从根本上坍塌。那么,在以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人文学科以及跨学科所构建的专业性课程教学体系中,培养学生的专业文化素养,建构最基本知识和能力体系尤其重要。其次,根据社会对各个学科专业的要求,设立专业文化选修课,拓展他们的知识面,即兼顾学生之间的个别差异,为大学生的自由发展,创设更为广阔的空间。第三,培养他们的交流沟通、组织发展的能力。通过各种方式不断引导学生对专业本身的认识,同时将学习的主动权交到他们手中,如主题讨论交流、专项实践实习等,来培养学生的实践、主动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真正做到授之以渔,教会学生学习做人做事的方法。
(二)社会性实践活动达到发展目标
就大学生生涯发展的目标或高等学校培养目标来看,对大学生的培养是由专业性课程教学和社会性实践活动共同构建,即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人文学科相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知识与技能相协调的有机整体来实现。因此,高校相关部门应联合起来,组织一些结合学科特点的、能够丰富和拓展学生生活的社会性实践活动。当然,这样的社会性实践活动,应该是拥有专业水平引领和指导的、力图结构性系统设计和呈现的、有着选择余地的、适合大学生能力发挥的项目。在实施这些项目的过程中,学生才能充分发挥自己的才干,其自信心和适应力自然而然地获得提升。同时,学校可建立一些宽松的激励机制,在学分评价、能力彰显等方面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培养学生自主参与活动的情趣,促进其潜力的发掘、能力的全面发展和对社会的适应力的增强,从而提高学生的理解与沟通能力、组织与管理能力等。
二、大学生生涯状态的现状分析
每一个人的发展都具有历史性的承袭和发展脉络。现代大学生从规范有序、整体划一的高中生活,迅速跌入各种思潮相互激荡之中的信息时代,进入风云变幻、纷繁多变的社会。需要他们在各自方面自立自理,迅速适应。对大学生活的期望与现实的冲突――观念的不认同、心理的不适应在所难免;对学习状态的疑惑和社会实践的彷徨,交织于对未来职业的憧憬,多方的考量、时有的失落是他们不可逃避的人生经历。
(一)大学生学习状态分析
学习动机是以学习需要和学习目标为出发点,使学生的学习行为在初始状态时就有方向性,并推动学生为达到学习目标而努力学习。但由于现今的就业市场不确定性,且专业与职业间无线性关联,使得大部分同学对以后的职业和生涯发展没有明确的目标,对专业学习的感觉索然无味。对大学生的学情调查和经验表明:大学生前两年的学习热情远低于后两年,一部分学生后两年的时间花费在弥补前两年缺失的学业上;部分学生对所选专业、学校远非心中所愿,对学习失去了热情和兴趣;一些同学对没兴趣、不擅长的课程,要么勉强为之,要么弃之不理。由此而产生一系列不适当的逃避学习的行为,将大量的精力与时间投入到谈情说爱、虚拟网络、各种交际中去,在看似忙碌的生活中寻求能给自己带来一些安慰的东西,在学业上花费的精力越来越少,学业给他们带来的成就感也就越来越低。当然,这与少数老师采用照本宣科的教学方法不无关系,同学们在课堂上听老师用没有任何变调的语气读着ppt或者书本上的内容,大部分人肯定都处于昏昏欲睡的状态,更不可能提起对学习的兴趣。
大学同学之间的关系在他们的学习、生活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同一宿舍同学和关系亲密的同学之间,彼此的学习态度、学习习惯和学习状态有着不可估量的影响。以江苏科技大学13级物流管理专业的学生为例,不难发现他们中有很多的从众现象,如:学习成绩好的几个同学常常成为一个群体,尤其是女生,同去教室或图书馆学习,同去参加社会性实践活动等,他们相互照应,始终保持着积极向上的状态,在学业及社会活动中都表现优异。而学习成绩不好的同学往往集中在某一宿舍,晚上熬夜游戏,第二天上课精神状态不佳,甚至出现旷课现象等。而介于这两部分之间的同学,平时按部就班地跟着老师的节奏被动地上课,考试前,按照老师划好的考试范围,临阵磨枪,死记硬背。调查研究中表明,目前大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也总是急于求成,却不注重平时的学习积累。
(二)大学生实践状态分析
实践活动流于形式、缺乏结构性。目前高校的社会性实践活动存在“面”上的工作做的比较多、“点”(班级)上的活动开展则明显不足的问题。“面”上的大部分实践活动缺乏系统设计和呈现的,往往靠噱头赚取眼球;活动组织与策划、实施过程与评价缺乏思想性、专业性水平的引领和指导,理论与实践、知识与技能并没有有效地结合和发挥作用。我们发现,在一些学生参加的社会性实践活动中,很多时候是为了完成学校、学院的任务,更有一些活动只是单纯盲目地追求领导意图、文件精神。组织者关注的是评价指标,因而活动的主题并不应景应时,过程流于形式,且并没有对活动主体产生的影响做询问和观察;组织的实践活动结合学生专业特色与社会实际的也很少,这样很难使学生在参与活动过程中做到学以致用。然而,社会性实践活动需要的是参加活动主体之间较长时间的相互作用,才能让学生对社会性实践活动产生认知和认同感。例如:校园文化艺术节,社团巡礼节等活动也都只是开幕式或者闭幕式搞得轰轰烈烈,而其中的一些活动则是草草了事。
实践活动陈旧单调、缺乏选择性。总书记在庆祝清华大学建校100周年大会上对清华大学学生和全国青年学生提出了3点希望,其别强调在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基准之上,要保持个性,彰显本色。但是,现在高校里组织的社会性实践活动,仅仅为组织者的工作业绩和工作量的完成。多数活动与专业特色、社会需要衔接不够,更谈不上紧密;缺乏自然、社会、人文学科精神的相融与引领,活动的思想性、意义性不足。大多数活动重形式轻内容、重结果轻过程,甚至有些活动连最基本的参加或参赛人数都靠拼凑等强制性手段获取,大多数科技、文化类活动没有提供给学生很好的选择机会,并不能够在适合自己能力发挥的舞台展现。每年的活动都是对原有的活动的重复或只换一换主题,而活动本质依旧不变,缺乏形式、内容、特色上的创新,针对性、目的性不强。因此,大部分学生对于参加社会性实践活动的态度往往也只是持隔岸观火、无关己事。
三、基于主体性的大学生生涯发展模式
“学会思考、善于分析、正确抉择,做到稳重自持、从容自信、坚定自励。”高等教育应从专业性课程教学和社会性实践活动两方面,让大学生尽快完成这一主体性的转变。帮助学生自觉、主动地参与其专业性课程教学和社会性实践活动,使他们在积极主动地掌握和运用各学科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基础上,自主地探究知识、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或者说,通过主体性的发展模式使他们具备认识、反思、学会学习和生活的能力。
(一)专业性课程教学的主体性呈现
高等院校对每个专业人才的培养是通过专业性的课程体系和社会性的活动系列,使学生在大学阶段具备基本的文化修养、专业知识和能力储备。“我们要遵循教育发展的规律,采用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育模式,学生通过教师的引导启发,在有一定的理论基础之上,进一步对问题进行实践探索和学习,在较短的时间内增强其自我认知、学习的能力。”
任何的教学动机都要以教学需要和教学目标为出发点,让学生明确教学目标,是充分发挥学生主体性学习的前提。专业负责人应通过专业培养方案,帮助学生了解大学四年的专业培养目标和课程体系的构成,以初步明确自己的学业发展走向。具体到每门课程,教师在授课之前要有课程教学目标,明确学生应掌握哪些知识、具备哪些能力,并明确告知学生。同时,大学生也要明确自己的学习目标。通过对每门课程教学目标的了解,积极投入教学全过程,从而实现教学目标。此外,师生应通过相关企业、专业公众号等媒体平台,多角度了解本专业、跨专业、兴趣专业等的未来发展信息,帮助学生逐步地丰富和清晰更适合自己的生涯发展目标;大学生应通过对热爱和兴趣学科的自修、考证、课外培训等自我发展方式,让自己不局限于学校的有限的课堂教学,通过多种途径多维度完善自我,实现自己的发展目标。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但在每一“跬步” “小流”的积累过程需要适合的方式方法的结合,才能更行之有效的达到目标。做教师的,要时刻铭记教书育人的使命,以人格魅力引导学生心灵,以学术造诣开启学生的智慧之门,充分地教会学生去认识、理解、掌握学习规律,反思学习过程,学会学习。具体来说,部分老师采用“提问式”“寓言式”“讨论式”“实践式”等教学方式,可以让学生的头不再埋于书本当中,积极参与到老师的教育教学中来,进行师生、生生之间的互动交流,更有部分老师将实践活动穿插在教学当中,学生学习效果更为显著。做学生的,要有踏实严谨态度。《礼记》中说:“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每门课程的学习都应有准备,积极与老师进行交流,及时巩固复习,以及扩展、研究性学习,养成“多看、多想、多问、多思考”的良好习惯。
此外,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考试成绩不应再是能力的唯一评价标准。任何一项能力的获得都是在无边无尽的实践探索和反思的过程中获得的,所以最终的成绩并不应当只与最后的卷子有关,应当在平时中多增加一些考核,形成多元化的评价体系,有效地避免学生在平时懒散,在最后的考试上临阵磨枪,为考试而考试的现状。
(二)社会性实践活动的主体性呈现
道不可空论,德不可空谈,高校社会性实践活动正是“道”“德”知行合一的综合体现。高校社会性实践活动是高校第一课堂教学的延伸和拓展,是活跃学生第二课堂、课余生活,加强实操经验,促进学生全面和谐、可持续发展的不可或缺的途径;也是专业学科素养、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高校各教育管理部门联动实施教育的有效载体。
作为社会性实践活动的主体――组织者,首先,应遵循“尊重学生主体、强调主体实践、引导学生反思”的教育管理理念,明确活动之于学生生涯发展的意义,应有真正意义上、结构性的设置与实施。其次,对一些文化类、科技性竞赛活动的组织要与专业教学计划有机有序地结合,配备相应专业水平高的教师进行相应内容的教学和活动指导,提高学生对活动的认同感,加强学生对所学专业的认知,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加深和拓宽专业知识,培养思维能力、动手能力和创造能力。第三,帮助学生明确自己在活动中的主体地位和责任,通过活动,认识自我、发现自我、锻炼自我而发展自我。
当代大学生的思维活跃、想象力丰富,有较强的自主意识、参与意识和自主能动性,首先,社会性实践活动的开展应充分结合专业发展特点与社会发展需要,进行归纳、总结,创新活动形式和内容,使活动更加贴近学生、更具吸引力,使学生的选择性更多;其次,社会性实践活动的开展不应只局限在校内,可多与社会接轨或者与其他高等院校进行交流,使同学们的学习不仅仅只局限在本校之内,且活动实施过程在深度、广度上得到深化,这样更加有利于社会性实践活动实效性的提高;最后,学校应当对在活动中表现优异的先进单位、个人予以表彰、奖励,让同学们在参与活动,锻炼自己之余,收获更多的自信与惊喜,如:目前部分院校根据学生成长和能力提高的具体要求,设立与专业性课程教学的学分制相衔接,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参与度的学分激励制度。
(三)教育主体间性相辅相成
专业人才培养是一个整体性的过程,是在多样环境中运行多重教育力量共同塑造着大学生的主体性发展。然而,他们的主体性发展,是通过高校提供的专业性课程教学和社会性实践活动而实现。即通过知识的积累和能力的培养而实现。当然过程是复杂的,它需要通过专业性课程教学来打基础,培养大学生对于学习、知识的理解,让他们学会认知,学会学习;通过社会交往来构建,在参与社会性实践活动中,使他们学会理解他人,与他人沟通交流,学会为人处世的能力。
由于专业性课程教学和社会性实践活动之间的关系是相辅相成、有机结合的整体,是有目的、有组织、有计划、有步骤地,共同实现着对专业人才的结构性的培养。因为,社会性实践活动开展目的是为了把“通识”知识转化为能力,帮助大学生开阔视野,拓展专业,提高他们团结协作、人际沟通能力;社会性实践活动更是专业性课程教学的实际运用,通过社会性实践活动,帮助大学生将专业知识加以运用,提高他们动手能力。从而在今后的课程学习中更好地理解课程知识,为今后生涯发展提供优质的获得知识和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的储备,更好地在今后的生涯发展中理解自己的工作和生活。而这些能力必须建立在一定的知识能力结构之上,如果没有专业性课程教学所教授的基础知识和技能;没有师生的主体性沟通,则难以达到对专业人才培养的预期效果。
在专业性课程教学和社会性实践活动的过程中,基于师生或生生的沟通与交流是最好的教学方式。他们各自站在不同的角度对知识或问题作出自己思考,通过交流让他们了解各自的想法,丰富扩展自己的教学思路。如此,让学生更加懂得老师所授知识的内涵与意义,从老师那里学习知识、学会做人,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让学生与学生之间通过课堂上面的讨论、对答,课外活动之间的相互配合、交流沟通,拓宽自己的思路,汲取别人的想法来完善自我,同时还可以收获广泛的人脉,为以后的生涯发展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扈中平.教育目的论(修订版)[M] .湖北教育出版社,2004,(03).
[2]主席在北大的谈话.青年要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2014-5-17.
[3]邢永富.现代教育思想[M].北京: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2001.
[4]史冬辉.高校文化活动的优劣势[N].文化活动论文,2012-9-20.
[5]陈琼琼.大学生参与度评价:高教质量评估的新视角―美国“全国学生参与度调查”的解析[J].高教发展与评估,200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