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爱发表,线上期刊服务咨询

工商企业经营管理8篇

时间:2023-03-23 15:12:07

绪论:在寻找写作灵感吗?爱发表网为您精选了8篇工商企业经营管理,愿这些内容能够启迪您的思维,激发您的创作热情,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工商企业经营管理

篇1

关键词:上市施工企业,粗放式,精益集约化,经营管理

中图分类号:C2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当前中型上市施工企业既要应付复杂多变的内外环境,还要面对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随着国家建设项目规模越来越大、技术越来越复杂,对施工企业的技术水平和管理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尽快发展壮大,必须加强技术、质量、安全、成本控制、清欠、风险控制等方面的管理,完善自身经营机制,以较高的胆识和魄力冲破各种障碍,合理安排生产要素在企业中的位置,探索集约化管理途径,就是要通过对劳动力、材料、设备、资金和分包队伍等生产要素的集中统一管理,实现企业资源的有效配置,不断降低施工成本和经营风险。

1精益集约化管理的必要性

1.1有效地克服了“项目法”管理本身的不足

目前国内施工企业普遍推行“项目法”管理,工程项目的单一性和流动性给企业管理带来了诸多困难。

1)施工生产没有固定的对象,项目所在地远离企业总部,为完成施工任务,施工企业的资金、劳动力和设备材料须化整为零,分散管理,项目的地域跨度相当大,内部资源调运难度大,信息沟通困难,造成管理成本高。

2)建筑行业的特殊性决定了工程项目在生产过程中可变因素多,施工条件变化大,施工工序穿插频繁,连续作业性差,加上项目之间流动性大以及均衡性较差,极大影响了企业资金、劳动力和设备材料利用率。

1.2粗放式管理严重影响企业效益

粗放式管理必然存在只顾“项目小家”利益而忽视“企业大家”利益的短期行为,造成企业内部资源无法在项目之间良性周转,利用率较低;在二级公司层面上,同样存在小集体利益的问题,各单位都希望尽可能多拥有优良资产,由于它们是独立施工单位,管理上各自为政,往往只根据本单位需要购买所需机械设备和周转材料,这势必会造成单位之间设备和材料的重复购置,增大成本开支。

如果施工企业继续实行粗放式管理,一方面企业资源无法在全公司范围内有效配置和流通,浪费严重,影响企业的整体效益;另一方面,粗放式的管理无法抑制项目短期行为,导致管理经验大量流失,甚至出现项目管理目标与企业管理目标的不一致。项目管理水平取决于项目主要负责人的个人能力,而参差不齐的个人能力影响到企业的整体形象和市场表现,制约了企业的发展。

2精益集约化施工管理模式

精益集约化体系是我公司运用 TFV 理论,将建造过程看成转化、流动、价值三个组成部分,运用任务管理、流程管理和价值管理,使得利润的最大化和浪费的最小化,同时以顾客为中心,尽可能地满足顾客的需要。

图1:精益建造建筑管理模式

1)任务管理提供了一个确定的建设生产过程,当现场有变化时,通过流程和价值的管理来减轻该变化给任务造成的不利影响。

2)价值管理体现了建设项目的目标唯一性,其宗旨在于以顾客需求为中心,为各顾客量身定做所需的建筑产品,从而实现顾客的需求价值最大化。

3最后计划者体系

  精益集约化理论采用最后计划者体系,即计划进度的安排是由项目实际操作管理者来进行的,只有基层的管理者才最清楚该部分工作的进度情况,存在哪些问题,该如何调整。所以形成的计划体系详见图2:

图2:最后计划者体系

1)传统建筑生产的建造计划体系是通过项目负责人安排工程进度计划,项目管理人员严格按照计划实施,存在很大的被动性和不确定性,在很大程度上,实际工作管理者往往完不成项目的计划任务。

2)项目执行者将项目计划制定完以后,经过最后计划者调整过程,最终形成了可以完成、并能够完成直至确定完成的工作任务。

4全面质量管理(TQM)

建筑企业必须坚持靠质量树信誉,作为开拓市场的经营指导思想就是以名牌优质工程开拓市场,通过强化质量管理、争刨优质名牌工作,把‘‘质量兴企”作为企业发展之本,紧紧围绕‘‘质量是项目经营的生命”这一中心开展工作,广泛宣传,以点带面,层层发动,着力提高广大职工的质量意识,实施质量目标管理,全面提高工程质量。

项目部必须要求由过程控制管理来保证最终的建筑产品质量,也要求从设计到施工的整个项目建设过程中的每一道工序都必须严格对建筑产品质量进行过程监控和检验,并侧重点在于培养每位员工的质量意识,以保证在全员参与中能及时发现质量问题。一经发现建筑质量问题,根据情况,可立即停止施工,进行整改,直至解决问题,从而保证每道施工工序都不出现不合格品,进而使整个建设项目的质量得到控制。

精益建造理论处处彰显精益求精的思想意识,追求尽善尽美的目标,因而零缺陷、高质量的建筑产品才是精益建造企业的最终目标。

5精益集约化物流供应管理 精益建造物流管理充分综合 JIT 采购中的提供原料及时性采购、稳定的物料流和信息流和 ERP 企业资源规划的强调对整个资源供应链进行综合优化的优势,形成精益建造的物流供应体系。

图3:精益物流供应管理

JIT 采购和物料及时供给的关键保证是企业需建立起 ERP(Enterprise ResourcePlanning)企业资源规划。ERP 是一个以管理会计为核心的信息系统,识别和规划企业资源,将企业内部所有资源整合在一起,对采购、生产、成本、库存、分销、运输、财务、人力资源进行规划,从而达到最佳资源组合,取得最佳效益。

实现资源从分散经营向适度集中、资源共享转变,一是转变观念,变占有资源为组装资源。从经济上说,组装资源比自己置备成本更低、更经济。二是优势互补,联动发展。一般说各企业都具有自身的优势与劣势,通过联动发展可以优势互补,达到共同发展壮大的双赢目标。联动可以是强强联动,也可以是强弱联动。可以是内部单位之间的联动,也可以与外部单位之间的联动。三是专业重组,规模经营。以资产联结为纽带,把集团相同专业资产进行整合重组,达到了规模化经营。四是组建社会协力集团,实现资源联结,为了集团实施总承包管理构筑稳定的充裕的高质量的社会协力队伍和材料供应商。

6清欠是项目经营的源泉

拖欠施工企业工程款日趋严重,严重地阻碍了民营建筑企业的健康发展。在承揽工程进程中对建设单位要进行深入的资信调查,掌握建设单位的信誉程度和资金到位情况.做到建设单位信誉低的工程不过问、资金不落实的工程不投标、巨额垫支的工程不承揽,防止工程一到手就形成拖欠的结局。签订施工合同要保证真实、完整、合法、有效,把垫付工程款以及结算还款的时间、方法、数量等条件在合同中约定清楚,避免合同纠纷,造成扯皮现象。

施工企业领导对清收拖欠款要有足够的认识,把它当作企业生存发展的大事来抓.加强企业领导力量.主管领导拿出相当的精力抓这项工作,并建立机构,配备精兵强将.在人力、财力、物力上支持,做到领导、机构、人员、措施四到位。市场经济是法制经济,用法律手段维护企业的自身利益,利用法律手段必须做到:注意原始证据的积累,在法定追讨时效内提出诉讼请求,且讲究策略、掌握分寸,做到有理、有利、有节,落实责任,项目部责任包干,项目竣工验交后,必须把工程款全部清回后才可兑现项目效益工资和奖金。

7展望及建议

以上工作的开展能够完善经营管理手段和经营管理控制体系,同时也可以明确各层次管理的主要内容、管理范畴、管理方式及管理对象的目的,从而实现制度化、法制化、规范化、预算化管理。上市施工企业只有形成高效执行的管理链条提高管理的成效,拓宽企业效益、范围,才能够确保施工企业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持续、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闵永慧.精益建造体系的建筑管理模式研究[J].建筑经济. 2009(1):12-15

篇2

关键词:ERP沙盘模拟;企业经营管理;教学模式

引言:

ERP,是EnterpriseResourcePlanning的简称。即企业资源计划,是指在管理系统化的先进思想基础上,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实现对整个企业资源的一体化管理。在ERP软件的合理运用下,企业资源能得到最优化的配置,能整合企业内部主要的资源和经营活动,如生产营运管理、财务管理、采购管理、市场营销、销售管理等主要功能模块,达到企业利润最大化的经营目的。

一、课程定位和重点

我院ERP沙盘模拟课程的定位是:运用信息化管理软件和现代企业管理方法,以工商企业管理专业为主体,辐射电商、物流等管理类专业的以实践性为主的综合性理实一体化课程,是工商企业管理专业的核心课程。

本课程将学习以仿真的企业经营管理环境和运营流程为主线,综合学习ERP管理思想、流程和模式,科学、有效地管理企业人、财、物、产、供、销等各项具体业务,追求企业经济效益和利润最大化。在参与仿真企业的管理和营运环境中学习过程中,会遇到企业经营管理中经常出现的各种典型问题。学生必须和团队成员一起去寻找规律,分析市场机会,制定策略,实施全面、精细化和定制管理。在成功和失败的案例中,体验和学习管理知识,掌握管理技巧,提高管理素质。

二、实训室建设是课程的基础和平台

ERP企业经营管理沙盘模拟实训室的建设是基础。根据我院国家骨干示范院校建设方案,建设了包括企业经营管理沙盘模拟实训室、ERP软件模拟实训室、营销和行政管理实训室等

ERP企业经营管理沙盘实训室包括电子沙盘和物理沙盘模拟经营管理。企业经营管理沙盘教学,运用独特直观的教具,融入市场博弈和变化,结合角色扮演、情景模拟、教师点评,使学生在模拟的市场竞争环境中,全真体会企业数年的经营管理过程,感悟正确的经营思路和管理理念,增强学生的实践经验,提高动手操作能力。

ERP软件&行政管理模拟实训室模拟企业实训室是在仿真的企业环境中利用ERP软件和企业信息化管理技术,模拟企业实际的生产经营过程,让学生分别担当不同的管理角色,亲身经历企业的经营管理全过程。

三、发展”模拟仿真、体验学习,团队合作、赛学激励”的新型教学模式

《ERP企业经营管理沙盘模拟》课程教学重视学生在校学习和实际工作的一致性,采用了”模拟仿真、体验学习,团队合作、赛学激励”的新型教学模式。

1.”模拟仿真、角色扮演”的教学模式

在ERP课程教学内容设计中,我们引入了ERP沙盘模拟企业经营管理等仿真角色扮演和体验式教学内容,ERP沙盘模拟经营管理将参加教学班级的学生分成6-9个小组,每组4-6人,分别担任模拟企业中的重要职务(CEO、财务总监、市场总监、生产总监、采购经理等)。团队的组建、分工,是采取学生自愿组合、竞聘上岗的方式,根据每个人的兴趣、能力由学生自主完成。在完成1~2个经营周期后,如果某成员不称职,团队还可以自主进行重新调整,直到团队形成最佳的组织结构。

在这个经营过程中,每个团队要模拟经营一家企业,连续从事6至8个会计年度的经营活动。团队成员根据市场分析、市场预测和企业的经营战略,制定公司的产品研发、市场开拓、广告投放、订单签订、融资策略和额度、生产线和厂房的采购策略、原材料的采购,每个会计年度用资产负债表和损益表关帐,并分析经营成果和制订下一年的经营管理策略。

2.”体验学习,团队合作”的教学模式

ERP企业经营管理沙盘模拟课程的引入,对实现经管类专业的人才和教学培养目标是有很大推动作用的。

第一方面,通过体验式学习,提升学生学习的主动积极性。通过体验教学法,可以达到照本宣科所达不到的效果,同时,教师也要提前为学生设计好情景,创造宽松的教学气氛,允许多元思维的存在,让学生”学中做,做中学”。通过直观的企业沙盘,模拟企业实际运行状况,其中涉及企业整体战略、产品研发、生产、市场、销售、财务管理、团队协作等多个方面,让学生通过模拟管理流程,体验完整的企业经营过程,感悟正确的经营思路和管理理念,锻炼全局观念以及规划能力。

第二方面,通过团队合作的学习模式,提升学生团队合作能力和素质。沙盘模拟经营管理课程的一大特点就是允许学员犯错误,通过团队的合作和沟通,找出导致失败的主要因素;设计优化管理方案、避免重复犯错误。在失败的案例和实践中学习,往往学习效果显著,提升了学生承受挫折的能力。

第三方面提供解决企业实际问题的思路和方法。沙盘模拟经营管理是一种新型的培训学习形式,但是它带来的不仅仅是一门课程,更多的是一种解决企业实际问题的思路和方法。企业遇到的很多问题,特别是运营层面的,需要跨部门沟通的问题,是可以通过沙盘具体化,这样可以使问题更直观,通过学习,学生形成了一套解决企业实际问题的思维和思考方法,而这正是企业所需要的实际能力。

3.”赛学激励、以赛促学”的教学模式

组织学生成立ERP协会,开展班级和网络比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我院组织学生参加了2009年度、2010年度的全国大学生企业经营管理沙盘模拟大赛,并取得了较好的成绩,极大地推动了学生学习该课程的主动积极性,学生也通过校际交流比赛,获得了个人综合素质和能力的快速提升。

四、结语

ERP沙盘模拟课程是工商企业管理类专业发展较快的核心课程之一,为了更好的提升该课程的教学效果,应该从课程定位、课程模式的改革、课程的软硬件支撑体系等方面,进行深入的研究和改革探索。

参考文献:

篇3

[关键词]企业;工商管理;能力提升

[DOI]10.13939/ki.zgsc.2015.15.140

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企业行业的变化使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提升工商管理人员能力的重要性,工商管理人员的能力由企业需求所决定,在工作中,应该具备掌握市场信息能力、参与市场竞争能力、创新性思维应用能力、团队能力以及执行能力等。

1 现阶段工商管理人员现状

在企业中,工商管理人员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其能力在企业的发展中也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很多企业开始重视员工的能力,进行不同程度的改革与培训,但是现阶段的成效并不显著。

1.1 工商管理人员在企业中的定位不清

在很多企业中,工商管理人员的工作范围并不明确,很多被定位为企业中高级管理人员,没有将其中理论性人员和技术性人才区分开来,导致在实际工作中出现任务项目不能真正落实的后果,一系列问题会对企业的发展造成影响。同时在对工商管理人员的培养方面,企业中的领导干部没有明确的意识,企业中需要什么样的人才没有清楚的认知,达到的效果也没有很好的估计。很多企业在发展中对工商管理人员的要求还只是停留在传统的老旧思维教育方面,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很多传统的培养方式落后达不到实际的作用,不能切实满足实际社会经济市场发展。所以在企业中的定位不清,跟不上时代,导致工商管理人员所具有的能力与实际需求相差越来越远。

1.2 我国企业对工商管理人员的培养系统结构不稳定

很多人认为工商管理人员只是所属于管理部门,所以把培养的重点放在管理上,导致在培养过程中的课程极为相似,不具有创新性,体系也极为类似,没有针对性。在人才培养中,没有将理论和实践有机地结合起来,而是注重理论教育忽视实践所带来的好处。在企业工作中,工商管理具有很强的实践管理性,其是与企业中生产直接联系,这方面在现阶段的培养中没有体现出来。工商管理人员的操作性不强,在入岗后很难进入角色。同时在对工商管理人员评价中也过分重视理论,用理论的高度要求人员。这种系统结构中,培养出来的人大多工作能力较低。

1.3 在对工商管理人员的培养过程中不重视能力

创新能力在工作中能够发挥出重要的作用,但是现阶段的工商管理员工大多缺乏创新能力和自我价值认知能力,教师在教学中也没有将创新的必要性凸显出来。

2 工商管理人员应具备的能力

工商管理人员在企业中担任着非常重要的角色,其能力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而变化,是一种动态的素质能力。现阶段,企业在发展的过程中需要怎样的工商管理人员这个问题应该仔细分析,然后做出符合时代特征的调整。工商管理人员的能力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企业的经济效益,甚至是企业的发展方向。企业中需要成功的管理者来适应当今的市场经济,对其素质能力也要有着更高层次的要求。

2.1 掌握市场信息

如今,信息科技迅速发展,在知识经济市场中,掌握了信息就能够控制市场,信息是一种资源存在于人们生活中。企业要在市场经济中占有一定的地位,就要在信息方面存在优势,能够快速地掌握信息,分析形势,找到企业的发展方向。所以在企业工商管理人员要有掌握市场信息的能力,并且快速地处理分析,复杂的信息领域找到能够使用的信息,根据市场变化做出调整,发挥企业优势。

2.2 参与市场竞争

企业竞争力能够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同时增长社会效益,有效地提高我国发展中的经济水平及综合国力。竞争是企业发展的动力,在当下社会中,竞争十分激烈,企业更要找到发展目标参与到市场竞争中,这就需要工商管理人员对市场竞争有良好的分析,具有决策、组织和协调能力。

决策能力是指在瞬息万变的市场状况下,能够快速准确的判断市场中的机会,同时做出决策,找到企业发展的突破口。组织能力是指当找到企业发展目标后,落实企业工作,要能够发挥出组织才能,使企业生产正常运行。协调能力是指在企业的发展中会遇到问题,牵扯的事情纷杂,在众多利益之下找到一个适合的切入点,多方协调。分为员工之间协调、企业与员工之间协调与行业之间的协调三种。

2.3 创新性管理思维

在技术与知识充盈的当下社会,工商管理人员的创新能力十分重要。创新是一个企业发展的保障,也是一个能够维持管理稳定的能力。在管理体系中,每一方面都离不开创新。在企业现有的管理体系中结合市场发展进行针对性的创新和调整,并且解决创新后带来的困扰,将企业制度与创新结合起来,帮助企业能够在市场经济中有效可持续发展。

2.4 团队能力

企业的发展必不可少的就是员工之间的团队合作能力,相互尊重,相互协作,对企业的效益及发展产生重要的影响。管理人员要融入到员工中间去,将自己视为团队的一分子,通通努力,协调之间的关系,调动员工的积极性,更好地为企业服务。

2.5 执行能力

管理中的项目落实十分重要,所以,员工的执行能力在其间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管理人员更要加大执行力度,有效解决企业中的问题,保证企业具有行业竞争能力,保持活力。

3 工商管理人员能力提升途径

工商管理人员在企业中的重要作用不言而喻,在市场竞争中管理者要有能力有秋阳,有良好的心态工作,这样企业才能够不断地发展,在行业竞争中脱颖而出。

3.1 积极培养符合企业需要的工商管理人员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特点,企业要全面了解这个人才能有针对性的培养,发挥他们个性中的长处,做出合理规划。同时,企业要重视团队合作理念的培养与形成,企业的发展不是靠个人的独立思维,而是靠所有员工之间的协调和配合,拥有团队能力,使企业中凝聚力增强,发挥出企业的优势。

3.2 不断学习,保持先进性

当今社会的发展十分迅速,科技信息更新速度更是飞快,知识掌握的全面性十分重要,也是企业中逐渐被重视的一项资源。工商管理人员在工作期间也要保持不断学习的态度,提升自身能力,积极掌握新的知识理念,成为具有专业性的全面人才,保证企业长远发展。其中包括党的方针学习、专业知识学习和法律知识以及权益认知学习等几方面。

3.3 不断地深入研究和实践

研究是管理人员决策之前重要的一步,仔细的研究能够保证决策落实的正确。管理者要将研究与实践结合起来,确保企业的发展方向正确。调查研究是提高管理人员能力的一种,只有当管理人员深入市场调查时才能掌握真实的市场需求信息,准确做出判断。

4 结 论

总之,企业中工商管理人员能力的提升对企业的发展十分重要,加强对管理人员的培训,不断地学习创新,研究与实践,使企业的发展更具有竞争力,提高企业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陈强.企业工商管理人员应具备的能力及提升途径[J].中外企业家,2014(2).

[2]陈蕾.企业工商管理培训策略探讨[J].企业导报,2014(18).

[3]刘杰村.我国物业管理企业执行力系统构建及提升途径浅析[D].北京:北京林业大学,2009.

[4]魏薇.现代民营企业管理人员培训研究[D].北京: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10.

[5]李云丰.当前我国国有商业银行竞争力及提升途径研究[D].贵阳:贵州大学,2008.

[6]贾琰.物业服务企业学习力体系构建及提升途径研究[D].北京:北京林业大学,2010.

篇4

关键词:工商企业;经营管理;经济发展

前言

中小型商业企业是社会主义商品流通体系中的重要渠道,它数量多、分布广,与人民群众的生活联系密切。但是,这些企业人少力薄负担重,缺乏对外竞争与自我发展能力,长期以来又在传统经济体制束缚下,被窒息了生机,一部分企业便陷入了困境,经营萎缩,效益下降。搞活众多的中小型商业企业,已成为当前商业改革中必须解决的问题。

1 中小型工商企业发展当前存在的问题

1.1 融资困难,造成资金短缺或不足

中小型工商企业由于自身规模不大,缺乏科学现代化的经营管理方法,营销技术能力不好。导致企业偿债能力、营运能力、盈利能力、发展能力都比较差。因此,金融机构出于风险考虑,对中小商业企业不愿注入资金。银行信贷资金数量有限,手续又繁杂,不能及时满足需求。营运资金运转不灵对货币资金管理不严,造成资金闲置或不足.应收账款回收困难,造成资金周转缓慢.存货控制薄弱,造成资金呆滞。缺乏资金加上融资渠道不畅也制约了中小商业企业健康发展。

1.2 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差

1.2.1 中小企业所有者及高庸芾碚呷肆ψ试垂芾硪馐兜薄。直接表现在:从组织结构上来看,大多数的中小企业都没有设立专门的人力资源管理部门;从资金投入上来看,中小企业在人力资源管理上投入的资金和精力明显不足。

1.2.2 员工培训投入严重不由于中小企业人员流动性较大,投资培训的风险性太高。因此造成了企业宁可在专业市场招聘也不自己培训的现象。

1.3 商业企业成本控制存在的问题

1.3.1 有些企业采购人员素质低,责任心不强,认为公费不是自己的钱不用节约,造成企业在采购环节浪费严重。直接由供应商供货的商业企业存在控制不严格的问题,由于没有多方询价就确定供应商,导致商品质量没有保证,价格也缺乏竞争力。通过中间渠道进货的商家,由于增加了进货环节增加了中间费用,加大了采购成本。

1.3.2 商品购进过程中的运输费用、保管费用过高,由于小企业制度不完善,保管人员不专业,造成商品运输途中破损丢失。没有有效的运输管理办法,导致运输时间过长成本过高。未能及时对滞销商品进行处理,导致商品积压在库加大了毁损风险。

1.3.3 缺乏系统的成本控制体系。虽然大部分企业都已经意识到成本控制的重要性,并采取了相应的措施,但成本控制体系的不够完整,使得一些企业采取的降低成本的方法单一。

1.4 企业文化缺乏或庸俗化

谈起企业文化,首先应该是企业家文化,对于中小型企业来说,企业家的品格、意志、理念和意识对企业文化建设起着非常积极甚至是决定性的作用。目前,中小型企业受各方面的影响,部分企业文化呈庸俗化甚至是空白化状态。

2 经营发展好中小型工商企业的有效策略

2.1 加强资金管理。中小型私营企业的经营规模小、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差、资金经营的能力差等决定了它通过市场融资的能力低下的特点。这从客观上要求国家通过制定有针对性的法律法规以及建立稳定的融资机制给予适当的扶持。

2.2 根据企业发展和计划目标,确定企业在计划期内的各种人力资源需求状况。(1)根据企业的现有情况,确定企业在计划期内的各种人力资源的内部供给状况。(2)分析和审视对企业未来人力资源供求状况产生影响的各种内外部环境因素。(3)根据人力资源供求状况的分析,确定企业在计划期内各种人力资源的供需余缺状况。(4)根据企业内外部环境状况,制定和执行相关的人力资源行动计划,包括人员招聘计划、晋升计划、培训开发计划等。

2.3 从源头进行成本控制,选择优质的供应商,可以保证原材料质量优良并且稳定,降低商品采购成本,又不影响采购质量,从而实现了采购成本最低化。并且不放弃任何“边角废料”,将它们成功地利用起来制成了各款商品,原材料采购也可以尝试全球化采购,有些材料国外的成本会比国内更加低廉。

2.4 要建设企业文化。这是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加强精神文明建设的客观要求,也是企业战胜困难、保持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保证,更是创建企业文化、建设高素质职工队伍的需要。培养他们“以企业为家”的理念,有效提升企业的整体素质和凝聚力,填补企业内道德的空白。

3 发展好中小型工商企业的意义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我国中小企业迅猛发展,已成为促进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在增加就业、促进经济增长、科技创新与社会和谐稳定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3.1 利于牢固树立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新观念

中小型企业在确定战略思想之后就要从观念的滞后是管理滞后着手,其体制首先应从厂长负责制向决策、管理、监督及指挥的“四维”制结构转变,其次中小型企业就要从市场经济的竞争入手,首先建立起符合市场经济的发展机制。

3.2 利于在市场经济中加快转机建制的步伐

中小型企业要创造经济效益,应建立企业领导权责明确的体制,对消费者群体进行研究,让客户满意,留住回头客,培养新客源,及时反馈市场信息,经营决策正确,新产品开发投入迅速,反映有竞争力的市场,中小型企业应重视新技术与面向光明市场前景进行开拓。

3.3 利于增强企业管理意识,善于创新管理方法。

企业主的素质决定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因此首先企业主要努力提高自身素质,有利于立足于企业发展的战略规划,敢于创新,善于运用科学的管理方法,吸收先进的管理经验,大胆放手建立自己的管理队伍,结合企业实际,创新管理思路和办法,推进企业良性发展。

结束语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中小企业面临的各种各样的风险也在不断的改变,与此同时也要面临不同的难题,但只要我国中小型企业从实际出发,适应不断变化的环境,敢于创新,在企业保持原有的特殊基础知识上不断的注入新鲜血液,不断开拓进取,以企业的管理理念为灵魂,企业文化为大脑。有节奏的与经济协调发展,不断增强综合国力,我国经济一定会改变在世界中原有的地位。

参考文献

篇5

关键词:电子商务 供应链管理 电子商务供应链

一、电子商务环境下的供应链管理

电子商务就是企业利用互联网络处理日常的业务、交易。企业通过网络面对整个世界,为用户提供全天候的服务。供应链就是原材料供应商、零部件供应商、生产商、分销商、零售商、运输商等一系列企业组成的价值增值链。供应链管理(SCM,Supply Chain management)是围绕核心企业,对供应链上的信息流、物流、资金流、业务流和价值流进行的计划、组织、协调与控制。供应链管理的目的是提高整个供应链运行的速度、效益及附加值,为整个供应链上的所有贸易伙伴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实现“整体大于部分之和”的目标。

在信息时代“人才是企业的支柱,信息是企业的生命”。为了实现企业的目标,必须通过信息的不断传递,一方面进行纵向的上下信息传递,把不同层次的经济行为协调起来;另一方面进行横向的信息传递,把不同部门、岗位的经济行为协调起来。随着电子商务的迅速发展,信息技术正把全世界连成一个巨大的供应链网络,使信息及时共享变得可能。电子商务面向企业整个供应链管理,使企业降低交易成本、缩短订货周期、改善信息管理和提高决策水平。整合了上下游企业,构成一个电子商务供应链网络,消除了整个供应链网络上不必要的运作和消耗,促进了供应链向动态的、虚拟的、全球网络化的方向发展。

二、电子商务环境下我国企业供应链管理面临的主要问题

1、供应链观念淡薄。思想是行动的先导,思想观念的转变和更新是成功实施供应链管理的前提。中国物品编码中心2003年对北京、上海、天津等11省市200多家不同行业的企业进行了调查。在被调查的企业中,90%以上对供应链管理的概念不理解。由此可见,国内企业对供应链管理的接受程度还很低。只立足于企业内部的传统的管理思维方式仍占据主要地位。这样,供应链上的每个企业以自身利益最大化为前提,从而失去了供应链整体利益最大的可能,这严重影响着整个供应链的效益和效率。所以,企业观念的改变是影响电子商务供应链管理的根本问题。

2、企业的核心能力问题。当今,全世界的企业都面临着增长的减缓和来自国内和全球的竞争。一个企业能否发现、创造、培养并保持自身的竞争优势,对于自身的发展至关重要。企业的核心能力是一组技能和技术的集合体,它是企业获得持续竞争优势的基础。只有企业本身具有核心竞争力,对供应链中其他企业才具有吸引力,供应链业务伙伴关系才会稳定持久。但是,在目前,中国企业能认识到核心能力的重要性已难能可贵,能够有意识地去规划自己的核心能力,并且逐步付诸实施的企业基本上没有,特别是我国的中小企业。

3、贸易伙伴之间的协作问题。电子商务下的供应链管理实质上通过电子物流将企业内部各部门及供应链各节点企业联结起来,在整个范围内建立起共同利益的协作伙伴关系。由于我国市场经济环境尚不健全,不少企业产品质量差、交货不及时、可信度较低,企业间形成供应链联盟的广泛信任和依赖关系的基础不够牢固。此外,缺乏一个良好的供应链绩效评估体系也是贸易伙伴之间协作的障碍。没有合理的绩效分配,各企业自然不愿意牺牲自己的利益去换取整个供应链的最大利益。因此,良好的供应链协调战略势在必行。

4、技术障碍。企业间的每一笔贸易都伴随着产品的运动和信息的运动。供应链上的贸易伙伴都需要这些信息,以便对产品进行发送、跟踪、接收、提货、仓储等,信息共享成了企业间实现协调运作的关键。因此,应用信息技术改进整个供应链的信息精度、及时性和流动速度变得日益重要。企业管理战略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通过应用现代信息技术,如商品条码技术、全球定位技术、电子订货系统、电子支付系统,构建企业供应链信息集成系统。而目前我国国内企业的信息化水平普遍较低。在企业内部采用企业资源计划(ERP)系统的企业也仅限于较大型的企业,而采用供应链管理(SCM)系统的企业则是凤毛麟角。

三、我国企业发展电子商务供应链的对策

1、加强企业管理,树立电子商务供应链管理的思想观念。企业电子商务最为关键的是“化人”,是利用信息化手段对企业的人力物力财力等资料进行有机的重新的整合,而对人的转化却是最为困难的。为此,我国企业必须树立电子商务意识,主动意识到供应链管理给企业所能带来的真正价值,并清楚认识到电子化供应链与传统供应链管理的区别,电子商务对供应链管理及企业经营发展所起到的重要影响,积极促进电子商务供应链的发展。

2、强化企业的核心能力。核心能力是企业之本。坚决消除“大而全”,“小而全”的传统思想理念的影响,结合企业自身的特点和优势,确定其核心能力,创造供应链上竞争的整体优势。

3、建立信任/合作机制。解决电子商务供应链在我国企业中实施的信任/合作障碍,需要在企业内部建立并完善以下三种机制[7]:合作机制、激励机制和自律机制。

4、加强信息化建设。供应链要实现协同商务,必要的条件就是供应链上的每一个企业都有良好的电子商务的基础。这就需要每一个企业强化信息观念,对员工信息信息化知识和技能的培训,建立相应的机构,从长远角度来规划和发展信息化事业。

作者单位:山东工商学院管理科学与工程学院

参考文献

[1].廖斌,何跃,余方廷,刘成昭.基于B2B电子商务模式的供应链管理研究[J].特区经济.2006,1:221-222.

篇6

关键词:精品课程;经验;对策

一、精品课程建设中积累的经验和存在的主要问题

湖南工学院的《工商企业经营与管理》课程建设从始于1995年。1997年开始进行计算机辅助教学课件的制作,开始利用多媒体与传统教学方式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随后,建立了约40套试卷的试卷库,规范了考试环节,促进了教学质量的提高。2000年以来,学院又着手考试方式的改革,尝试加大平时的作业和测试的评判比重,尤其是加入体现学生基本素质和综合能力的测试,接着进行了该课程的教学用素材库中的建设。2001年开始网络教学建设,目前初步建成了基于计算机网络的教学平台。

(一)经验

1、应注重统一整体的建设。在考虑精品课程建设时,必须要有系统的、全局的观念和视野。

2、师资队伍建设是打造精品课程的核心。要重视优秀教师梯队建设,组建优秀教学团队,要着力培养能够担任精品课程教学的后续师资队伍,造就大批教学名师梯队,实现优质课程教学的接力。

3、形成一批高质量的教材。教材质量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精品课程建设的质量。

4、要与科研相结合。精品课程建设本身就是一项重要的研究课题与任务,只有与科研相结合,建立在研究基础上的课程,才有可能成为精品。

5、规范教学管理,为教学营造良好的制度环境。

(二)问题

不能较好地运用多媒体技术,教学媒体单一;配套的题库、作业、测试不完整,与实际的课程内容不吻合,

已建立的在线测试不能达到正式试卷的要求;教材建设缺乏个性和特色。

二、进一步加强课程建设的思路及措施

(一)制定科学合理的课程评估指标体系和建设标准

对于精品课程的建设,按照教育部“五个一流”的标准,高度重视对课程建设质量评估体系的研究和实践,不断研究课程建设中出现的新情况和新问题,及时修订和完善评估指标体系,使之更具科学性、合理性,更加符合课程建设的整体目标。

(二)认真组织管理精品课程建设

为加强精品课程建设,湖南工学院和教学单位实行两级领导制,从不同要求、不同角度加强对精品课程建设的组织领导。学校的精品课程建设工作由主管教学副院长负责、教务处具体组织实施;教学单位的精品课程建设工作由系主任和主管教学副主任负责,并确定精品课程负责人和技术负责人。学院整体统筹协调、教学单位和职能部门通力合作,保证精品课程的建设质量。

(三)加大课程建设经费投入力度,开展课程条件建设

对省级精品课程,学院要以地方教育部门资助数额为基础,提供一定比例的配套资金,以改善教学条件,改革教学手段和方法,重点加强教学文件、教材、多媒体等“软件”建设和与立项课程相关的实验室、师资队伍、实践教学基地等“硬件”建设,使精品课程建设更加深入。

(四)形成高素质的师资队伍

一是加强教学队伍建设,鼓励名教授为本科生授课。二是建立课程负责人制度,由学术造诣高,在该学科影响力强的名教授担任课程负责人,全面负责课程建设。三是成立课程建设组,按课程组建以课程负责人为核心,包括技术负责人和主讲教师在内的精品课程建设团队,以提高全体教师的教学水平和课程建设的质量。四是培养一批教育观念新、创新意识强、师德高尚、教学水平高超的“双师型”人才。

(五)完善教材建设

地方高校的教师应利用自身教学实践优势,编写以技能要求和知识要求为培养目标,注重知识点和技能点的有机结合,着力培养学生运用知识的基本技能、技巧的实用性强的精品教材。教材编写应做到围绕技能训练这个中心,多学科相互渗透,以模块为体例编写。

(六)改革考核内容和方法,营造素质教育能力培养的教学环境

学院在网络教学和强化教学过程分层次教学的两种教学模式中,对考核内容、考核方式进行了研究,加大平时考核的比例。平时考核的内容有教学基本内容的测验、学习阶段总结、综合问题的讨论、专题小论文、作业质量等一系列有利于引导学生提高实践能力和科学素养方面的内容。

(七)应用现代信息技术

加强基于计算机网络的课程资源建设,课程介绍、教学大纲、知识点(含难点、重点)、案例库、习题库、教学课件、模拟实验、参考文献及资料、前沿问题等优质课程资源实现网上共享,整体推动了课程建设水平的提高。

参考文献:

1、吴晓蓓.建设精品课程的几点思考[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6(2).

篇7

一、中国跨国企业发展概况

1、企业分布较广,多元化初现趋势

中国6000余家海外投资企业虽然分布在160多个国家和地区,但仅港澳地区就有2184家,占总数的35%左右,其余企业主要分布在其他亚洲国家和地区、欧洲地区及北美等地已近几年,非洲、拉美、以及其他地区的广大第三世界国家逐步成为我国跨国企业投资的重点。我国著名的通讯企业华为公司就始终把海外投资和贸易的重点放在发展中国家上。因此总体来看,中国海外投资的区域分布正日趋多元化。

2、投资领域广泛,但仍以贸易类为主

中国海外投资在第一、二、三产业都有分布,但是在服务贸易、工业生产加工、资源开发等行业相对集中。近几年,境外加工贸易因为受到国家鼓励而成为中国海外投资的主要形式,发展很快。

3、跨国企业的主要构成

第一,“中”字头的国企是中国企业海外经营的先锋和主力。如中国石油已在海外投资7个勘探开发项目、一个炼油项目、一个管道项目,至2000年底累计投资156亿元人民币。

第二,由于在中国本土具有一定优势积累,大型生产性企业集团和新兴高科技公司虽然在海外经营起步较晚,但正以较快的发展速度向海外扩张,联想集团就是其中的杰出代表。它在美国硅谷设有科研机构,在美国、加拿大、英国等地设有20多个分公司。

第三,大型金融保险公司凭借着资金雄厚,提供专业化服务,有良好的信誉,经营规模较大,其中以中国银行的发展最为迅速。目前,中银集团已在20多个国家和地区设立了500多家分支机构,海外员工近两万人,海外资产总值1700多亿美元。

第四,中国民营企业虽然现在走出国门的还不多,但是我们仍然可以发现不少非常成功的案例。还有一些有实力的民营企业如远大集团、新希望集团、上海紫江集团等也积极开拓国际市场,可望成为跨国经营的新生力量。

4、本土化程度迅速提高

本土化即经营属地化或经营当地化。随着中国企业加快“走出去”战略的实施,企业的本土化水平也在不断提高。改革开放初期,中国海外企业大多为贸易型企业,海外资产很少,而且几乎不雇用海外员工,贸易销售也只是为国内的出口服务。加入世贸组织后的今天,中国跨国企业通过在海外雇用当地员工,利用当地资源,建立制造中心、销售网络和研发中心,成功地融入当地社会,在东道国站住了脚,成为了真正意义上的跨国企业,一些大型公司(如中粮公司)的跨国指数甚至超过了40%,本土化程度的迅速提高由此可见一斑。

5、入世与中国企业实施“走出去”战略

入世与实施“走出去”战略有着密切的联系。一方面,入世强化了企业走出去的必要性;另一方面,入世也为中国企业走出去创造了有利的条件,特别值得注意的是,我们享受的权利主要体现在国外,只有走出去,向国外输出资本和商品,中国企业才能够充分享受到入世的权利,从而抓住机遇,加快发展。与此同时,入世所带来的形势的变化也要求走出去的企业尽快转变思路,加快实施本土化战略,以使本企业在挑战中赢得机遇。

所谓跨国企业就是要在统一的企业战略规划的指导下,在全球范围内配置和使用资源,并最终实现该企业在全球范围内的利润最大化。因此,要想实现这样的转变,本土化是必由之路。中国企业只有及时利用当地的人、财、物等多方面资源,加快生产中心、销售中心和研发中心的建立,真正给予子公司自主经营权和人事管理权,并最终实现本土化经营,实现本企业从中国企业向“东道国企业”的转变,才能充分享受WTO赋予的权利,在更加激烈的竞争立于不败之地。

二、本土化的动因和内容

经营本土化又称为经营属地化或经营本地化,是指海外投资企业以东道国独立的企业法人身份,按照当地的法律规定和人文因素,以及国际上通行的企业管理惯例进行企业的经营和管理。入世之后,中国企业加快走出去,其最终目的就是走向国际化,造就中国的跨国公司。而本土化是实现企业国际化的必由之路,并不是在海外注册一家子公司就可以被称为跨国企业,一个真正的跨国企业包括人员国际化、生产国际化、销售国际化和研发国际化。只有雇佣当地劳工,使用当地资源,了解当地法律和文化,建立了自主的生产、销售或研发中心,在东道国扎根、生长,实现了全面的本土化,才能真正走向国际,成为国际化的跨国企业。因此,对于企业国际化的要求,必然通过本土化来实现。可以说,国际化和本土化是一个事物的两个方面,是结果与过程的关系,两者密不可分。

1、中国企业实施本土化战略的动因

首先,树立当地企业形象。中国跨国企业在进入当地市场时,由于自身品牌在东道国的知名度不够,同时又是外资企业,通常会受到当地政府和消费者的抵触。如果能够实行人员、企业文化、物料、营销等本土化,在公众中树立本地企业的形象,中国企业往往会得到较多的认同和欢迎。正如海尔公司在美国成立制造中心时,由于大力推行本土化,当地州政府和居民都报以一种欢迎和认同的态度,南卡罗来纳州政府还以“海尔”来命名一条新建公路。可见本土化对于树立当地企业形象至关重要。

其次,贴近并迅速占领当地市场。中国国内企业由于对国外市场缺乏了解,同时又远离目标市场,不能紧跟目标市场的变化和发展,容易丧失市场机会。而实行本土化,选用当地人力资源,实现物料、研发、营销等就地取材,通过子公司对当地市场的观察,企业就可以根据消费者的要求和市场的变化在第一时间研发、生产,占领当地市场。以海尔集团为例,该企业在实行本土化的同时密切注意不同市场的需求变化,如在法国的设计分部就根据法国消费者的喜爱专门设计了“无霜金王子”冰箱,以潇洒的外观和智能模糊控制取得了消费者的信赖。而在德国,由于政府鼓励节能环保产品的政策,海尔就开发生产了超级节能无氟冰箱。海尔集团就是以“本土化”模式贴近市场,从而占据了极高的市场份额。

再者,发挥比较优势降低生产成本。中国企业在走出去的同时必然会考虑到成本的要求。实行经营本土化,可以帮助中国企业利用当地有比较优势的生产要素,降低生产成本,或减少库存,缩短生产周期,并节约运输费用,从而获得竞争优势。例如首钢集团在国际化的进程中,不光在发达地区成立子公司、研发机构,也在菲律宾和加勒比海地区投资建厂,雇用当地员工。占领当地市场固然是一个考虑,但降低生产成本也是一个很重要的原因。

第四,紧跟先进技术的发展方向。由于科技还不够发达,中国的跨国企业在与世界大型跨国公司的竞争中,往往因为不能掌握核心技术而处于下风。为了追赶世界先进的科技发展方向,中国企业通过在科技发达国家或地区设立研发机构,雇佣当地的高素质的技术人员、科学家,利用当地的硬件条件和丰富的科技信息,以提升本企业的科技竞争力,不失为一条科技振兴的捷径。康佳、联想、万向、海尔等中国大型企业已经纷纷在美国等科技发达国家建立研发中心,目的就是加快技术进步,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第五,降低经营风险。由于国际环境经常发生变化,中国跨国企业可以通过本土化经营降低风险。中国海外企业的规模普遍较小,对不确定性因素的抵抗能力较弱,因而只有通过提高本土化程度融入东道国的社会经济和法律环境,才能够在东道国政治经济形势发生变化(如汇率发生变化,或对于部分商品征收特别关税等)时,显示出更好的适应能力,在短期内可以不与母公司或其他子公司发生资本、货物交流而保持生存发展,从而在很大程度上避免了不确定性。

第六,履行对当地政府的承诺。中国企业在进入一些经济欠发达的国家投资的时候,往往会对当地政府有本土化的承诺,或者是人员本土化,或者是研发本土化等等。因此,本土化也是中国企业为履行对当地政府的承诺,并期望获得更融洽的合作关系而作出的一种努力。

2、实施本土化的内容

第一是制造业本土化。中国企业最初往往采用对外贸易的形式出口国内产品。随着销售扩大,同时出于降低成本、绕开贸易壁垒等考虑,中国跨国企业在海外进行投资、生产,实现制造业的本土化。一方面可以占领当地市场,另一方面还可以获得降低生产经营成本、原产地生产及避税方面的优势。

第二是经营管理本土化。生产的本土化也要求了经营管理的本土化。只有实现经营管理的本土化,才能想当地市场之所想,急当地消费者之所急,真正贴近当地市场,才能因地制宜地制定适合与当地其他企业竞争的战略部署。万向集团在美国的销售中心就充分做到了经营管理本土化,该中心除了一名董事长是中国人以外,其余人员全是在美国相关企业有过多年工作经验的美国人,企业的运营方式完全采用美国同行业的通行做法,因此万向集团才能在经营管理上胜人一筹。

第三是品牌本土化。品牌本土化是企业及其商品能否被消费者认同的关键。国外企业的一些做法值得中国企业借鉴。“Sprite”原是可口可乐公司的一个品牌,但是如果直译成中文就是“魔鬼”、“小妖精”,显然不能给消费者留下良好的印象。而本土化后的品牌“雪碧”意为纯洁、清凉,再加上家喻户晓的中国体育明星的广告推广,市场的反应自然是十分热烈。

第四是研发本土化。实施研发本土化不仅可以实现产、销、研一体化,使产品更加贴近市场,而且有利于利用当地科技人才,占领技术高端。根据美国商务部报告,截至1999年底,共有375家跨国企业在美国建立了715家研发机构,可见研发本土化是大势所趋。

第五是资金本土化。在投资海外的同时,中国企业积极争取在海外上市,募集当地资金。一方面可以解决中国企业资金不足的问题,另一方面也使中国企业更容易得到当地消费者的认同和关注。

第六是人才本土化。人才本土化是一切本土化的核心。所有的本土化最终都需要本地人才来实施。截至1998年底,全球跨国公司海外雇员约有3500万人。大量资料表明,跨国公司外派人员的失败率很高,美国外派人员中提前回国的比率大致在10-80%之间,而且派遣母国人员的成本太高,又与当地雇员、群体(政府、供应商、顾客)存在沟通上的障碍。我国的外派人员往往缺乏英语和法律方面的知识,被派到海外后通常是第一年学英语,第二年学专业,第三年工作刚上手,就要准备回国了。因此,实施人才本土化要放在中国企业本土化的最重要一环来执行。

三、建议

(一)对于政府相关部门的政策建议

1、积极制订和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和双边协定

一些发达国家为了鼓励和保护本国对外投资,制定了较完整的法律制度。如美国有“对外投资保证制度”;德国有《对外经济法》。我国也急需专门制定和建立一部相关法律,如《海外投资法》或《海外投资保险法》,鼓励和保护我国企业本土化、国际化,使我国的海外投资能够有法可依。同时,我国政府应在WTO的规则体系下,加快和世界各国签订双边或多边投资保护协定,为中国企业走出去提供良好的环境。

2、政府应制定中国海外企业本土化的总体规划和战略指导

政府应根据我国各产业经济发展的总体水平,在了解世界各主要投资地区的产业分布、投资环境、自然资源以及与我国的政治经济关系的基础上,定期我国海外投资的战略规划和重点投资地区、行业的指导意见。指导不同产业的企业到有不同比较优势的地区投资,利用当地的资源,人才和市场,从而顺利实施本土化,占领当地市场。

3、完善跨国企业服务体系建设,为海外企业本土化做好后勤服务

首先,政府要充分发挥其对企业的服务功能,成立“海外投资信息中心”,提供相关的投资信息服务。

其次,在海外投资相对较多的国家集中设立“海外投资服务中心”,提供信息咨询,代办申报等服务,把贸易、银行、保险、航运等机构和律师事务所、会计事务所集中到一起,使中国厂商在当地投资的全部手续可以在短时间内办妥,以提高效率;在这方面,台湾在海外设立的“台湾贸易中心”值得我们借鉴。

最后,由于我国的商业协会大多是半官方的机构,所以可以由政府牵头,协会定期组织行业内的海外投资经验交流会,从而提供给企业一个相互学习,互通信息的平台。

(二)对中国跨国企业的相关建议

1、将战略性决策和具体经营决策分开

国内母公司对海外企业的经营管理目标主要应包括下列两点:一是使海外子公司的发展符合母公司的全球经营战略和规划;二是督促海外子公司实现预定的利润计划。为了实现这两个目标,母公司应对海外子公司的重要人事安排、重大投资决策和关系海外投资企业全局发展的战略规划作出具体指示。除此之外的日常经营决策,则应交给海外子公司,让子公司自负盈亏、自主经营,以充分发挥子公司的作用。

2、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明晰产权关系

中国企业实施本土化战略时,往往担心一旦本土化水平过高,母公司会失去对海外分支机构的控制。这主要是由于中国企业长期缺乏现代企业制度,依靠对人的管理来控制企业。实现本土化之后,国内的人事和管理方法不再适用,对公司的控制力自然会下降。中国跨国企业一旦建立了现代企业制度,明晰了对产权的所有,就抓住了企业的控制权。母公司只需要派出一些高级管理人员负责企业的正常运作,而不用担心对企业失去控制,甚至资产流失。因此,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明晰产权关系是加强控制的主要手段。

3、努力实现海外上市,实现资金本土化,提升品牌

跨国企业热衷于海外上市,一方面可以实现资金本土化,另一方面可以获得公众的认同,实现与当地社会的融合,也会加速企业本土化步伐。我国企业的一些海外上市公司却只是出于海外融资的考虑,没有积极利用其上市的契机打开知名度,乘势“走出去”,进而实施本土化。在海外投资的中国企业应借上市之东风,实施本土化战略,加强与当地的融合,实现长远发展。

4、改革人事管理制度

首先,对需要派往国外工作的人员进行公开招聘,一方面可以提高人员素质,另一方面减少企业矛盾。其次,对海外企业管理层实行目标责任管理。在初期制定企业计划,期末按计划完成程度评估经营业绩,母公司不参与具体经营决策。最后,对于海外的人员直接任免也仅限于高级管理层及财务人员,允许海外企业就地或在第三国招聘人员,人数及选拔条件不加限制,由海外企业负责。

5、保持技术优势,减少依赖程度

中国企业在实施本土化的同时,应注意保护自身原有的优势,不能因为本土化而过分依赖于当地已有技术和市场。首先,应在本土化的同时,充分利用和开发自有技术,注意防止技术外溢,保证技术优势。其次,保持企业产品和原材料市场的多元化,从而减少企业受不确定性因素影响的可能。采用独资和合资控股方式进入东道国,同时加强与母公司或其他子公司的技术交流和内部贸易可以在很大程度上保持企业自身技术优势,减少对当地市场的过分依赖。

篇8

    (一)如何推进工商企业管理专业校企深度合作的策略与途径

    1.专业定位。我校工商企业管理专业培养的学生主要是在企业从事销售、人事助理、会计、生产线班组长、物流助理及区域销售经理、市场经理等潜在发展岗位工作的高端技能型经营管理人才。2.校企合作基础。目前,我校工商企业管理专业与鄂州市万联购物超市、武汉钢铁集团鄂州钢铁公司、武汉梦天湖酒店管理公司、湖北武昌鱼股份有限公司等10余家企业成立了“校企”合作教育工作委员会,制定了“校企”合作教育工作委员章程,明确了各成员单位的分工和责权利事宜。在校企合作委员会的推动和带领下,本专业又先后与多家地方企业建立了深度合作关系。3.校企深度合作方式与途径①签订“校外顶岗实习基地”协议。根据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标准的要求,确定每次实习实训的时间、内容、人数和要求,提前与鄂州万联购物超市联系,与鄂州万联购物超市共同制定具体实施计划和安排,经双方确认后组织实施。②与深度合作企业共建校内仿真生产性实训基地。专业与武汉用友新道科技有限公司签订协议,合作组建“综合实训基地”。校内仿真生产性实训基地的建立,标志着专业校企合作新模式的形成。把企业搬进学校里,营造真实的职业氛围,建成集教学、科研、培训、职业技能鉴定、技术服务五位一体的区域共享型生产性校内实训基地。③为深度合作企业提供培训。目前,本专业主要为鄂州万联购物超市、鄂州市顾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从事企业经营管理的在岗员工提供培训;同时也为鄂州市顾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鄂州万联购物超市从事企业经营管理岗位的中职毕业生,因为学历要求,需要进修专科学历相关培训。通过此项合作,提升了我校工商企业管理专业的知名度,将刺激本市其它企事业单位在我校开展培训的需求。

    (二)如何推进校企共建我校工商企业管理专业的策略与途径

    1.增加校外实训基地顶岗实习及就业的岗位数量为使专业在校学生及毕业生能够保质保量地在合作企业顶岗实习或就业,增加顶岗实习及就业的岗位数量,校企双方主要从以下两个方面着手进行:①人才培养模式与课程体系改革。组织企业高层管理人员、人力资源主管、一线生产(经营)管理人员、本专业毕业生等成员定期开展了工商企业管理专业人才需求调研,形成人才培养调研报告,并修订人才培养方案。针对市场营销管理岗位群、生产管理岗位群、人力资源管理岗位群、财务管理岗位群,分析岗位群典型工作任务,调整专业课程体系。②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建设。教学质量的综合保障体系包括两方面的保障体系。一是完善校内教学活动信息系统,以院教务科为中心,将学生———教研室———教务科———教师———学生串联在一起的闭合信息跟踪、反馈网络。二是完善和健全校外教学质量信息系统,形成学校———社会行业(企事业单位)———毕业生的信息跟踪———学校的反馈闭合系统,专业教研室配合教务处、招生与就业办、校企合作办等部门协同完成。将二者结合起来,可全面控制教学过程的各个方面。2.以校内综合实训基地为平台,拓展多维度的校企合作①师资队伍建设。用友新道科技有限公司为专业教师提供现代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的经营与管理全方位的培训。另外,专业还与企业双向合作,企业派人到校指导,学校在企业开展实地训练,实现仿真实景教学,提升专任教师实践教学能力。②社会服务能力建设。以校内综合实训基地为平台,积极参与深度合作企业的制度创新和管理创新;面向鄂州市开展中高层次管理人员培训960人次;面向鄂州市中小企业,开展在职员工管理类业务培训1870人次;为企业职工和社会成员及中职毕业生在岗接受工商企业管理专科学历教育创造条件,从而提升工商企业管理专业的社会服务能力。3.构建校企利益共同体①组建校企整合的组织体系。以万联购物超市和学校共建的组织体系为例,这个组织体系以企业名字命名,被称为“万联学院”。组织体系由三个层级构成:在第一层级中,理事长为鄂州万联购物超市董事长洪朝,副理事长为鄂州职业大学副校长洪贞银;在第二层级中,院长为经济与管理学院院长潘映高,教学部门有关负责人;在第三层级中,专业指导委员会成员由万联购物超市的讲师团成员和经济与管理学院工商企业管理、市场营销等专业的教师共同组成。②制度保障。合作体系建立起来了,关键在于保障。按照校企签订的协议,万联购物超市要投入120万元,在学院里面建设“企业经营管理超市”实训中心,提供各种设备和软件用于经营和学生实训教学。在师资方面,万联购物超市选了17名基层管理者在这里做兼职教师,除了进行实训指导,还与我们学校的老师结对开发项目化教材。③共同育人。在共同体中,要让学生“真正能学到东西,能体会到学生和员工的双重身份”。[2]“企业经营管理超市”实训中心摆放的是市场里最先进的超市工具,学生能在岗位上接受万联超市老员工手把手的教学,切身体会严格的作业纪律、一丝不苟的技术要求,使学生直接了解岗位的任职要求,为毕业与就业接轨奠定基础。学院讲师团的老师们专门为学生设计的与市场同步的课程,与兼职教师进行企业项目的教学化改造,重建人才培养质量评价与保证体系等育人环节。

推荐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