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爱发表,线上期刊服务咨询

会计英语论文8篇

时间:2023-03-23 15:12:03

绪论:在寻找写作灵感吗?爱发表网为您精选了8篇会计英语论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迪您的思维,激发您的创作热情,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会计英语论文

篇1

1.1会计英语课程设置和定位不清在高职院校中会计英语的课程定位不是太明确,会计英语往往只定位于一门单一的专业英语课程,没有把专业和英语的运用明确联系一起,使得会计英语课程的教学缺乏系统性和连贯性。在目前的教学中,教师教授会计英语课程时大多没有弄清楚教学目的和课程定位,上课只是像课程翻译,练习一下专业术语,将专业英语课程当成英语课一样来讲解,错误地引导学生把精力用在单词或词组的学习上,从而混淆了专业英语学习与英语学习的区别。

1.2教材选择滞后,缺乏国际性在进入WTO以后,全球一体化进程不断加快以及会计准则的国际化发展,作为高职院校,为培养学与用相结合的复合型人才,必须把这些新思想、新文化显现在日常的教材中来。遗憾的是,会计英语方面的绝大多数教材却没有做到这一点。现行的大多数会计英语教材只是纯粹的中文会计书的翻译本。另外,高职会计英语课程应该突出“职业”与“技术”的特点,而目前高职院校所选择的教材很难满足这一需求。

1.3师资力量薄弱,教学方法陈旧高职院校中会计英语师资非常薄弱,缺乏高素质的双语教师,很少有既精通会计专业又精通基础英语的教师。因此造成了会计专业好的教师无法让学生用英语来做会计分录、会计报表;基础英语好的教师又不能解释清楚专业术语和会计准则。这就形成了教师糊糊涂涂地教,学生朦朦胧胧地学,使得学生在学习完会计英语课程后仍然无法独立用英语做会计报表的情况出现。因此,我们需要高素质的双语教师,运用高效的教学方法,做到让英语与会计专业很好地融合,建立一个符合高职实际情况的英语教学体系,运用先进的教学方法和手段使学生能够“学以致用”是目前高职院校会计英语课程改革的要求和目标。

2高职院校会计英语教学改革相关建议

2.1定位好会计英语课程安排和发展高职院校会计英语专业的特点决定了该专业培养的是具有扎实的英语基本功,掌握国际先进的会计基础理论、知识和技能的高素质复合型英语人才。目前我国会计行业急需既有扎实的英语基本功、又熟练掌握从事会计实际工作所需要的专业知识的复合型人才,如果高职会计英语课程安排和定位上能够把会计学和英语相结合,必将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学习效果,从而达到教学要求。在开设会计英语课程前,学生需要学习一部分会计专业基础课程和专业核心课程。如会计基础、国际会计、会计核算等科目。同时学生在学习会计英语课程之前还需要有良好的英语基础,因此高职院校应把会计英语课程开设到二年级,此时大多学生已经通过了高等学校基础英语能力测试。在课时安排上也应该给予充足的课时,会计英语已经成为学习会计专业的核心课程,是很多专业知识的综合,覆盖面也较广,只有保证足够的课时量才能使课程正常有序的进行。

2.2教材选择要具有全面性和国际性,提高学生学习兴趣高职院校会计英语在教材的选用上,尽可能使用原版教材及配套练习,保留语言的原汁原味。目前高职院校院校所选教材五花八门,有些教材内容是由国内中文资料直接译成英语,虽然在某种程度上便于了学生理解,但失去了语言上活泼新鲜、浅显易懂的需要。各个国家的文化都有较大差异,思维方式、语言表达习惯也有很大差异,选用原版教材或者原版英文资料,能够让学生更好地熟悉英文特有的表达方式尤其在需要阅读英文文献资料或按照资料实际操作时,很容易就能理解运用。为了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课堂上还需要注重会计知识的扩展。比如一些英文的会计专业资料,如凭证、上市公司的年报等,教师通过用实际的案例来丰富教材的实用性和生动性,让同学们产生兴趣。而大多数国外的会计教材都是由若干的实例组成,完全能够满足学生的需要。

2.3加大引进或培训优质双语教师,督促教师运用先进的教学方法高职院校应该加大专业英语课程的师资引进和培训力度,并为他们提供学习、培训、交流的机会,帮助他们提高会计业务及英语基础的水平,这样才能建立一支有专业素养的教师队伍。在教学上尽量采用双语教学,由于高职院校学生入学的英语水平限制,全英语教学不符合实际,因此教师采用英语授课时,尽量选用符合学生程度的用语并用中文辅助授课。在日常教学中,教师对会计英语教授的过程中需要对教学方式和方法进行变革,做到少翻译,多练习;轻概念,重术语;会提炼,懂流程。“少翻译,多练习”,指的是教师在教学中不要只是做简单的翻译,而是要多实际操作。“轻概念,重术语”,指的是在日常教学中,不需要在概念上多花功夫,而是要让学生掌握会计术语,特别是英文的会计术语。教师需要多花功夫在学生的会计专业术语的学习和理解中,让学生能够学以致用。“会提炼,懂流程”,指的是教师要能够依据学生的英语水平以及会计原理知识的掌握情况,通过提炼归纳公式、图表来代替书中复杂的大段描述内容。同时要让学生了解会计的循环流程,从分析经济业务到登日记账、分类账、过账,试算平衡,编制财务报表,结账这一流程。可以用某一具体公司为例,让学生了解其某会计期间内全部的资料,让学生具备用英文处理会计工作的基本技能,从而提高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

3结语

篇2

谈及多维角度,可从几个方面进行阐释:在宏观角度的透视方面,社会学尤其是社会生产方式对大学英语课堂教学产生极大影响,同时,由于跨文化交际的影响,外语教学兼受西方文化思潮和中国语言教育哲学的影响;在微观层次透视方面,至少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分析说明,首先在课堂教学研究方法与策略方面,应当以哲学思维的渗入再加上文化导入课堂教学,其次英语作为语言学,该理论在英语课堂教学上的介入,能够有效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语言的能力,此外,以学生为中心的模式理应受到冲击,而应是“教学相长”;教学辅导用书、信息技术,包含电脑多媒体的使用,等等,这些都构成当下社会的一个“多维立体层次”。在目前这种“多维”角度下,其实我国目前的教育行业已经潜移默化地转变为市场行业。学生即为消费者,因此,为了有竞争力,为了立于不败之地,为了大学培育的学生能走向市场,教师就必须树立起品牌意识,精心打造自身,使自己成为能经受市场考验的、受到学生欢迎的品牌精英。在这种情况下,如何提高对能力的认知,明确能力培养目标,构建合理能力结构,协调人际方面的能力,成为对专业英语教师的新要求。由此,多维视角下必须积极探索新型会计英语教学模式。

二、“多维”角度视角下会计英语教学模式分析

“多维”角度下会计英语教学的模式至少可以理解为充分尊重并发扬学生主体性,为实现教学目标,结合使用多种教学方法,形成一种相对稳定的系统化和理论化的教学范型。一个教学目标,是以提高学生对语言的接收和应用能力为宗旨的,通过专业英语课程的学习,学生能顺利阅读会计专业的文献资料,撰写英文论文,并与国内外同行、专家交流,以获取最新的领域知识。我们可以选择“X”种教学方法,多法齐下,在具体选择时,应该根据本校学生的知识结构、学习能力、所处环境、培养层次等实际情况,以使其由被动接受者转变为主动参与者为宗旨,进行有的放矢的选择,加以综合运用,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总之,多维角度视角下的英语教学应该符合学生特点,遵循教学发展规律,有的放矢地进行。

三、积极探索“多维”角度视角下会计英语教学方法

作为高于或是有别于大学公共外语教学的专业英语教师,其应该具备“双师型”教师的特质。首先,其是英语领域的权威者,也即优秀的课程设计者与主讲者,同时是具备企业相关工作经验的领头军,掌握相当的专业技能水平和实践教学能力。笔者通过一些走访询问、查阅实践,从教师的角度,拟从下面几个方面尝试归纳总结:

(一)精心组织专题教学。任课教师在备课时要多动脑筋、积极思维,针对会计学等管理学专业中的某一知识专题,如公司理财策略、会计准则变迁等较前沿的知识点,精心设计出视频PPT课件等好的媒介,利用多媒体设施组织学生学习、观看、分组讨论,对有认识分歧的知识点进行探讨并总结。要善于发现接受知识点快而好的学生,可以做课堂主题发言,最后由任课教师做总结性发言。这种模式能改变单一的教师为主体的模式,突出体现学生融入课堂成为主体,着重培养学生的专业认知能力。但是,这种模式对学生的素质提出了更高要求,首先学生必须对自己所学的专业知识融会贯通,能做到举一反三;其次必须具备相当的英语水平及能力;最关键的是学生必须具备初步的科学研究能力,能够敢于发表自己有见地的观点和看法。因此其实施难度较大,但是效果比较好。

(二)穿插游戏情景教学。“情景教学法”的含义就是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有目的地引入和创设具有一定情感色彩的、以形象为主体的主动具体的场景,以引起学生一定的态度体验,从而帮助学生理解知识和技能,并使学生的心理机能得到发展。学生在掌握了一定数量的专业术语和表达句法后,可在教学过程中穿插一些放松环节(诸如小游戏的方式)等,也可利用Powerpoint制成学生喜欢的课件,如以形象生动、色彩丰富的单词图片扩大学生的词汇量;以精美的企业财务运作Flas效果呈现训练学生的视听能力。教师为课堂创造了轻松活泼的学习环境,有利于调节课堂气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主动通过“快乐传真”,寓学于乐,参与其中,有利于自身思维的拓展与学习能力的提高。

(三)大胆突破语体教学。任课教师可选择如审计报告等作为教学案例,布置学生先在课前预习时进行查阅,让学生回顾学习过的《财经应用文写作》的语体结构,而后总结出特殊文体的常用句型和句式。有两点要值得注意,首先是一定要知晓英汉思维的差异性,其次是要掌握一定的语体学理论,特别是要正确分析语篇各项结构层次的功能。这种高层次的思维是语言教学中的语体学。该模式可以充分利用课外时间,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训练学生熟悉会计专业英语文体的一般特征,以及应用专业知识进行思维分析,锻炼学生的专业英语表达能力,从而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四)积极探求实验教学。该教学方式是从微观角度操作的,应该是在专业英语理论课程结束之际,由任课老师组织好学生再次进入会计双模实验室。教师要做到有效利用校内模拟实验室进行专题实训和简单的综合实训练习,以及大量的企业之案例教学,当然,师生应该尽可能地使用英语这一载体。譬如可以以国内外知名企业案例情节为线索,使学生自觉进入会计与理财工作的“现场”,充当其中一名英语会计“角色”,灵活运用所学的知识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促进教学内容的完善,不能仅限于简单的会计核算,还要置身于一种纯粹的英语环境和氛围,从而进一步向特殊的复杂的业务领域延伸,增强学生独立思考和独立决策的能力,提高职业判断能力。因此,学校层面要做的是积极加以调整课程开设计划,从而能够预留出学生课后实习的足够时间。

四、“多维”角度视角下会计英语教学的“硬件支持”

“多维”角度视角下的会计英语教学模式是一项复杂而系统的理论指导实践的工程,必然少不了配套的硬件“支持”。其中,如何有效地对任教教材进行遴选,积极探索完善教学评估体系等,这些都是能为会计英语教学模式提供重要的配套支撑。

(一)充分考虑教材要素的编撰及遴选。为有效实施“多维”视角下会计专业英语教学模式的设置,教材的编撰和遴选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首先,分析编制教学资料,必须把握以下六个因素:是否符合学生的“学习目的”、“学习期待”、“语言水平”、“专业知识”、“百科知识”、“兴趣动机”,在教材编撰时应考虑上述诸多需求因素。其次,在选择上,专业英语的教材必须体现“行业”职业和岗位特色,以会计英语为例,应设置各个环节为教师和学生提供具体的可操作的课堂活动形式。但就目前而看,我国相当数量的地方性本科院校,比如湖南省的二批本科院校,都是由各个院系负责直接订购并采用全英文版本的专业书籍作为专业英语的教学用书。这类教材虽然原汁原味,初看觉得是本不可多得的读物,但实际上难度系数大,知识更新不够,并不见得就符合专业英语教学的目的和要求,“多维”视角下会计专业英语教学模式对师生的英语能力提出了较高要求,以地方二本邵阳学院为例,即使根据专业培养计划把会计专业英语课程开设在大三甚或高年级,但是还是有部分学生的英语未过四级。在学生英语水平参差不齐的条件下,贸然使用全英文版本的教材,非但不能提高学生的会计专业英语水平,反而容易打击学生学习自信心,使其厌学,形成恶性循环,从而使其丧失学习兴趣。因此,要完善会计专业英语教材的建设,必须针对学生的具体情况,因地制宜,因材施教,因人而异。从切实可行的参考教材中选取合适的章节,并辅助编写相对应的专业词汇、术语,尤为重要的还应有配套的习题和实验材料等,这样既体现英文的原汁原味,又强调专业文献的体例结构,突出行业语言特色。

篇3

学习兴趣,是指一个人对学习这一实践活动所表现出来的积极认知倾向与高涨的情绪状态。教育实践表明,学生若是对某一内容持有浓厚的兴趣,便会持续且专心致志地投入到相关内容的学习与钻研活动中,而这将从情感源头上大大提高其实际的学习效率及质量。会计英语是基础英语教学的扩展和延续,要求学生从学英语到掌握英语的实用技能。它侧重于有关会计专业方面的英语知识,是从理论向实践的具体转化。为了切实提升高职高专会计英语的教学效果,一线教师除了给予“兴趣”这一情感学习因素最大限度的肯定与重视之外,更要想方设法、多渠道、多措施地全面激发与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高职高专会计英语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与调动

1.给予学生恰当、合理的评价,帮助高职高专学生树立学好会计英语的信心每个人都渴望来自外界的正面肯定与激励,这是推动他们逐渐完善自我、朝着更好方向发展与进步的最根本情感需求。通常情况下,高职高专学生的知识基础较为薄弱,在被应试教育思想牢牢桎梏的大教育环境中,始终处于一个不被他人所认可与接受的尴尬地位,自然更谈不上具备充足的学习信心以及端正、明确的学习态度了。而这很显然是制约其实际学习效果得以提升的重要因素之一。鉴于此,我认为要想激发高职高专学生会计英语的学习兴趣以及积极性,英语教师首先需要做的就是给予每一位学生充足的信任、肯定与鼓励,及时发现学生学习中的点滴进步,都要及时进行表扬与鼓励,这样才能使学生在真正感受到来自老师宽容、尊重与理解的同时,形成“会计英语并不难学,只要我努力了,就一定会有收获”的主观意识。这一积极的情感体验不仅有利于学生同老师之间建立起一种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促使学生自觉地将对老师的积极情感自动转移到其所教授的会计英语学习科目上,与此同时,还能够得到老师的肯定与鼓舞,还能在很大程度上帮助高职高专学生逐渐树立学好会计英语的信心与信念,这些都将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其会计英语学习兴趣与积极性的诱发与形成。

2.会计英语教学必须树立“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学习地位受到应试教育理念的影响,高职高专院校的会计英语专业仍多固定为“灌输式“”填鸭式”等传统教学模式,长此以往,在老师滔滔不绝的灌输与讲解中,学生对会计英语的学习兴趣逐渐下降。我认为在会计英语的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但要彻底摒弃以往自身“以教师为中心”的陈旧理念,而且要自觉树立“以学生为中心”的先进教育教学意识,这既是充分尊重学生主体学习地位的必然要求,更是充分激发与调动学生学习兴趣的有效途径。因为“以学生为中心”真正强调的是尊重学生自由的天性、尊重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此时,教师在学生学习活动中的主要职责并不再是简单地向学生死板灌输既定的理论知识,而是在引领学生学习方向的大前提下给予他们更多的学习空间与自由,促使其在教师的有效引导下有选择性地经历自主探究性质的学习过程。这一新颖、别致的教学模式一方面能带给学生耳目一新的独特感受,极大提高其学习过程中的兴趣与积极性,另一方面还能对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探究能力、合作交流能力等综合素质进行培养与锻炼,真正有利于全面而综合地提高学生实际学习效率。

3.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尽量采用切合学生实际的教学素材与材料英语作为一门外来语言,在我国本身就缺乏良好的语言使用环境,除此之外,高职高专院校教师的教学模式多固定局限在教材理论知识的讲解与传授上,这就使学生很难感受到会计英语学习的必要性,也很难在实践活动中对其进行灵活地运用。这种严重脱离学生实际情况的教学模式也在一定程度上严重制约了学生对会计英语这一学习科目的兴趣与学习热情。

三、总结

篇4

一、会计估计与会计职业判断的含义及现实意义

(一)会计估计与会计职业判断的含义。会计估计是指对结果或者交易或事项,以最近可利用的信息为基础,所做出的判断。为了准确、及时提供有用的会计信息,企业需将持续不断的营业活动(经济业务)划分为各个阶段,如年度、季度、月度,并在权责发生制的基础上对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进行确认、计量和报告,这样就必须进行会计估计。合理地进行会计估计,不仅有助于企业为会计信息使用者编制出客观、公允的财务报表,也有助于企业管理当局了解企业的真实情况,继而做出正确的经营决策。会计职业判断是指会计人员根据会计法律、法规,会计原理和企业会计准则等标准,充分考虑企业现实与未来的理财环境和经营特点,以及对经济业务性质的精确分析,运用自身专业知识,通过分析、比较、计算等方法,客观公正地对应列入会计系统某一要素的项目进行判断与选择的过程。

(二)会计估计与会计职业判断的现实意义。随着现代化经济的迅速发展,企业的经营业绩成为很多企业的首要前提,从而使会计报表的信息质量要求必然受到更多人的关注。通过对“银广夏”、“重庆实业”等财务事件的披露,人们高度重视了企业财务信息质量的安全性。而会计本身具有复杂性和不确定性,会计人员的专业水平不同,判断误差较大,也会造成不一样的影响。相关资料获取不及时,市场尚不成熟,不同行业差异较大,都会使得会计估计的不确定性增加,使得会计估计具有很大的差异,从而导致企业财务人员的职业判断误差较大,财务信息不准确。现今上市公司通过会计估计变更来操作其利润,使得产生上市公司滥用会计估计变更的会计舞弊行为。所以,现代企业会计应充分认识会计估计变更和会计职业判断的重要性,规范财务报表,提供正确的财务相关信息,维护企业,投资者的利益,有助于企业的长期稳定的发展,同时营造良好的资本环境,促进企业健康持续稳定发展,有利于国家经济的长远发展。

二、对盈余管理的科学理解

美国会计学家斯科特的《财务会计理论》一书指出,盈余管理是会计估计和会计政策选择的必然经济结果,是经营者在自行选择时使自身效益最大化的体现。“零和博弈”是盈余管理的典型表现,在企业各利益相关者群体中,其中一个群体从盈余管理中获取的利益是以另一个群体的损失为代价,这种利益的分配机制是基于与会计盈余有关的某些权利或资源的控制。盈余管理是企业根据会计准则的基础,通过对财务报告的会计收益进行合理调整和监控,从而实现企业利益的最大化。而会计估计和会计判断的正确性对财务报表的准确性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盈余管理是企业在会计准则和企业会计制度的前提下,对企业的财务报表相关信息的监控和调整,以使企业利益最大化。其目的是为会计信息使用者对企业经营业绩的理解,影响那些基于会计数据的契约,以实现自身利益的最大化或企业价值最大化。

三、会计估计、会计判断在盈余管理中的合理运用

(一)企业的盈余管理需要会计职业判断。提供相关可靠的会计信息有利于会计职业判断,更有利于企业的盈余管理。盈余管理和会计职业判断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通过会计职业判断和会计方法的选择和调整、会计估计的合理运用等,使得企业的盈余管理更加合理化、规范化。盈余管理利用了会计职业判断合理的调节利润。

1.企业在公允价值计量模式下的会计职业判断。会计计量在新的会计准则中被单独列为一章,增加了四种计量基础:重置成本、可变现净值、现值、公允价值,增加的计量基础需要专业的会计人员的职业判断。在新准则中很多企业相关业务都涉及会计人员的职业能力判断,可以提高财务报告信息的可靠性,有助于管理者做出正确的职业判断。如公允价值的使用需要活跃的交易市场,更需要会计人员较高的职业判断能力,不同结果会导致会计信息的差异。财务数据的可操作性增强,就会对企业的盈余管理有很好的控制。

2.企业资产减值准备的计提和转回需要会计职业判断。对于长期股权投资、固定资产、无形资产等长期资产的减值准备,规定一经提取以后年度不得转回,这就有效控制了企业利用减值准备一次亏够,企业可能利用存货跌价准备、坏账准备的计提等来调节年度的会计利润。所以会计人员在资产减值业务中涉及的职业判断就较多,如“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需要专业会计人员的职业判断来确定,又如发生减值的界定需要会计职业判断。这些都给企业的盈余管理带来了可操控的空间。

3.对商业实质的判断。非货币性资产交换有两种计量模式,其中公允价值计量是基础,企业应该遵循实质重于形式的要求,从而判断非货币性资产交换是否具有商业实质,这些需要会计人员的职业判断。这些会计的操作对盈余管理有着较大的可操作性。企业通过合理的判断采用公允价值计量模式时,可以将不具有商业实质的交换转化为具有商业实质,实现企业的利润。

4.利用无形资产调节利润。无形资产中的研发费用处理和摊销是重点。企业无形资产的费用分为研发支出与开发阶段支出,其中企业在研究项目阶段的支出应当于发生时计入当期损益,开发阶段支出符合条件时计入无形资产成本。新准则对公司的研发支出和开发支出进行了划分,但是无形资产研发阶段的项目工程量复杂,经营风险大,明确划分两个阶段的范围的难度大,这就需要会计人员具有一定的专业职业判断能力。企业在进行盈余管理时,可以充分利用这点进行合理规划,在盈余管理时进行合理监控调整,如在资本化和费用化之间作调整,合理进行盈余管理,从而实现企业的经营效益,提高竞争力。在初始确认时,无形资产的使用寿命和净残值有一定的规定,但是相关企业的实际状况也是充分必备前提,这就需要相关会计人员做出专业的估计和预测。无形资产摊销方法包括:直线法、年数总和法、双倍余额递减法等。这就可以使企业的盈余管理选择了好的基础。通过对折旧的加速摊销或年数的控制,来提高公司的相关成本。无形资产的使用寿命如果不确定,会计上的处理是不应进行摊销,但需要每年进行减值测试。这就增加了人为的控制、估计和调节的空间,需要会计人员具有高素质的判断能力。只有这样,才能实现企业合理的盈余管理。

(二)企业的盈余管理需要会计估计。固定资产折旧率、折旧年限的变更或延长或缩短,以及应收账款计提坏账准备比例的变更,这些都是会计估计变更的内容。由于取得了新的信息或者积累了更多的经验,导致会计估计计量的基础发生变化,需要对会计估计进行修改或变更。所以,财务报表周期性编制的必然产物是会计估计。如果不合理进行盈余管理,没有明确合理的会计估计,会导致财务信息的不对称,财务信息管理人使用人或企业的管理者,很难判断公司现状及对企业经营发展规划受到的影响。所以,合理的会计估计有利于盈余管理。盈余管理对会计估计变更有促进作用,同样,会计估计变更有利于企业的盈余管理,两者是相辅相成的关系,缺一不可。会计政策、会计估计变更和差错更正,在新企业会计准则中有明确规定,而规定的内容也给管理层预留了较大的空间。当企业进行的未来计划或者企业新信息的更多积累发生变化时,就需要对会计估计进行合理的变更。但是,会计估计变更的实现需要真实、可靠的相关资料作为基础。当一定时期的资产和负债状况以及经济效益或者义务发生了变化,都需要对资产负债表或利润表进行调整。同时,相关资产或负债的账面价值需要合理调整,如资产的定期消耗金额是随着企业的不断发展而不断变化。所以要求企业的财务信息也符合企业的实际状况。合理的盈余管理,可以充分考虑到会计估计的影响价值。只有合理的会计估计才能实现盈余管理。同时,正确的盈余管理有利于企业做出正确的会计估计,从而实现财务报表的准确性和真实性。至关重要的是,可以为管理者提供资料,为企业的发展规划提供依据。

篇5

首先,盈余管理具有合法性。盈余管理不同于盈余操纵,是有意义的经济行为,其主要目的是为了达到企业经济利益最大化,这一目的也反映了管理层的经营业绩和管理水平。另外,盈余管理行为在符合契约要求的条件下,是一种公平交易行为,是有利于经济发展的。其次,盈余管理是由管理层进行或者授权进行的。管理层掌握着大量的内部信息,是企业的实际经营者,在会计政策和会计方法的选择方面以及经营活动的很多决策都是由经营者决定的。再次,盈余管理的对象是会计盈余信息。盈余管理是通过调整会计数据使得会计盈余信息满足投资者的要求,维护企业的正常经营运转。盈余管理是好是坏,主要看是否适度。

二、盈余管理的动机​

(一)从管理者角度看

管理层是盈余管理行为的主要实施者,在企业的经营管理活动中,管理层掌握着最为丰富的内部信息,可以获得经营管理活动的第一手资料,那么管理层就有机会和权利进行盈余管理。股东和投资者们为了约束和奖励管理层的盈余管理行为,会与管理层签订管理契约,将管理层和企业的经营业绩联系在一起,企业盈利水平越高,管理层的经营业绩就越好,管理层获得的报酬也就越高。当企业的盈余水平不能满足投资者的要求时,管理层为了获得更高的报酬就会出现盈余管理行为,人为调整会计盈余。另外,企业的经营业绩还同管理层的职位升迁和声誉有直接的关系,经营业绩通常是考量管理者水平和能力的重要评价指标,好的经营业绩能够使管理者的职位上升,这也是管理层不得不进行盈余管理的主要原因。

(二)从投资者和股东的角度看

投资者和股东把资金投入上市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目的是为了获得更多的利润,获取高于投资的回报。在企业获得上市资格和提升股票价格方面,财务报告中对外披露的会计盈余就是最关键的信息,企业的盈利水平只有在满足一定的要求时才能获得上市资格,公开募股集资,企业才会发展壮大,投资的回报也会越来越大。投资者和股东利益的获得也体现在股票价格上,股票价格上升,股东获得回报,股票价格下降,股东亏损,而股票价格是由财务报告中体现的企业的经营能力和获利水平决定的,这也成为股东授权管理者进行盈余管理的主要原因。

(三)从政府的角度来看

政府的主要收入来源是企业的税收,上市企业上缴的税款是相对较多的,也是政府更为关注的。为了获得税款收入,政府希望企业能够盈利,获得的利润越高,政府的收入也就越大。所以,政府就会向企业下达任务,要求企业的盈利保持在一定的水平,并许以一定的优惠政策,企业为了获得优惠政策。就会尽力将经营利润保持在稳步上升的状态,因为一旦某一会计期间盈利水平较低,不能满足政府的要求,相应的优惠政策就会收回。为了维护企业拥有的优惠政策,企业就会利用盈余管理行为改变会计盈余,不真实反映企业的经营利润,利用会计政策和虚假的业务活动提高会计利润。还有一些大型企业为了将盈利水平保持平稳,也会采取盈余管理行为,因为企业的盈利水平提升到一个高度时,政府会对企业赋予更多的社会责任,企业背负的包袱就会增加,不利于企业的长远发展。

三、盈余管理对会计盈余信息质量的影响

(一)真实盈余管理对会计盈余信息质量的影响

真实盈余管理是通过改变真实的交易活动实现对不同会计期间会计盈余和现金流量的控制和改变。这种方式会改变企业的整体会计盈余。甚至会损害企业的长远利益,如果不加以制止和控制,就有可能变成盈余操纵和盈余舞弊。真实盈余管理主要包括两种方法:第一种,利用非经常性损益科目调整会计盈余,非经常性损益是指企业的债务重组收入和损失、政府补贴及其他不经常发生的给企业带来短期损益的经营活动。例如,企业在债务重组过程中获得减免的债务额通常被确认为营业外收入,这样的规定甚至可以使即将倒闭的企业一跃成为盈利企业。第二种是关联方交易行为。关联方的交易可能会影响交易的公允性,因为关联方交易不可能建立在公平交易的前提下,关联方交易也不存在公平竞争的条件,而且关联方之间是一种微妙的交易关系,在某种情况下,关联方会通过这种微妙的交易方式虚拟交易业务,为亏损企业制造利润,粉饰会计盈余。真实盈余管理活动会影响会计盈余信息质量的可靠性、持续性和可预测性。因为真实盈余管理虚拟业务活动,会计盈余不是真实的经营业绩,因此不具有可靠性。虚拟的交易活动只是短期的盈余管理行为,不具有持续性,不能反映企业经营业绩的持续发展,所以影响会计盈余信息质量的持续性。不真实的会计盈余预测出的企业未来发展趋势也是不正确的,因此会计盈余信息不具有可预测性。

(二)应计盈余管理对会计盈余信息质量的影响

应计盈余管理是指企业利用会计方法进行盈余管理,在会计准则允许的范围内,利用会计政策和会计方法改变企业盈余在各个会计期间的分布。但是,从一个相对较长的会计期间来看,会计盈余真实反映企业的经营业绩。主要采用的方法有三种:第一种,提前或者延后确认收入;第二种,提前或者延后确认费用;第三种,利用会计政策变更调整盈余,也是企业最为普遍使用的方法,因为委托关系的存在和信息不对称的市场条件,企业管理者掌握最充分的经营信息,有足够的空间利用会计估计和会计政策的变更调整会计盈余。应计盈余管理主要影响了会计盈余信息质量的可靠性和可预测性,例如,企业签订销售合同之后,不在当期确认收入,而是以销售收入尚未实现、发票未收到等原因在下一个会计期间确认收入,这样就不能准确反映相关的两个会计期间的收入水平,这样的会计盈余信息也不能准确的预测企业的未来发展趋势。

四、规范盈余管理以提升会计盈余信息质量的对策

(一)进一步加强会计准则的完善

会计准则的规范仍然为盈余管理行为提供存在的空间,无形资产的摊销年限、固定资产的折旧方法的选择,资产减值准备的计提和转回等都为盈余管理提供可以利用的机会。相关机构应该加强会计准则的制定,以适应不断变化和新出现的经营活动,约束企业的盈余管理行为。另外,加强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建设和违规行为的惩罚力度,规范会计人员做出合理的职业判断,提升会计盈余信息质量。

(二)完善公司内部治理结构

在企业外部,要完善资本市场环境,加大力度发展经理人市场;在企业内部,要形成以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和经理层为中心的相互制约的平衡机制。股东大会形成一人一票的投票机制,避免大股东控制股东大会决策。建立董事会和经理层之间利益相联系的委托关系,通过契约的形式规范两者的权利义务关系。建立董事会和监事会相互制衡的内部监督体系,形成内部审计机制。

(三)加强外部监管企业的外部环境

篇6

会计教育,具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会计教育,指的是通过相关的教育活动,进一步提高人们的会计知识、技能,这些均可以称为会计教育;狭义的会计教育,则指的是根据社会对会计人才提出的各项要求,学校有组织、有目的地开展会计教育活动,教育内容包括实务教育、会计理论知识教育等,提高学生的会计知识和技能,从而将学生培养成社会需要的会计人才。在本文的研究中,主要指的是狭义的会计教育。

二、技能应用对会计教育的影响

(一)技能应用下的会计教育弊端

在形势下,会计教育面临着多方面的挑战,传统的会计教育的弊端日益凸显,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教学模式单一落后

在新形势下,会计教育要想培养学生的技能应用水平,需要营造良好的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但是,目前高职教学中,老师占据绝对的主导地位,学生只是被动接受,采用的是“你听我讲”的教学模式,课堂教学气氛沉闷,学生对会计学习的兴趣不浓,不利于学生技能应用水平的提升。

2.不重视实践教育

会计教育是很多学校的专业之一,旨在为社会培养出会计人才。所谓技能应用,即要求学生具备良好的会计技能并应用于实际中。但是,受传统教育、学校师资等各方面因素的影响,会计教育的教学过程中,一味理论教学,即将大部分的精力放在会计概念、原理等理论知识的讲解上,往往忽视了学生实践能力的提高。在这样的会计教育方式下,没有将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起来,最终导致学生的理论知识有余,实践能力有限,大多数学生处于一种“纸上谈兵”的状态,缺乏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

3.职业道德教育的重视度不够

技能应用,既要求学生具备良好的实践能力,同时又要具备高尚的职业道德。但是,在学校的会计教育中,大多重视会计知识的传授,对学生职业道德教育的重视度不够,因为会计老师认为这是学校政治教员或是班主任的事情,没有认识到“教书育人”的真正含义。因此,在会计教育的教学过程中,最终演变成单纯地会计知识传授,最终使得学生的财务法规、会计责任与义务等职业道德方面的了解甚少,不具备高尚的职业道德。学生日后走上工作岗位,不能处理好个人、集体、国家三者的利益关系。

4.教学内容的实用性不强

在技能应用角度下,要求会计教育的教学内容符合社会需要,可以跟实际工作内容接轨。但是,从目前学校的会计教育内容来看,教材内容与企业操作之间不符,教学内容存在一定的滞后性,不利于提高学生的技能应用水平。因此,从技能应用角度来看,目前会计教育的教学内容与工作实际的吻合度较低,不利于提高学生的技能应用水平。

(二)技能应用下的会计教育改革措施

目前会计教育中存在的多种弊端,严重阻碍了学生技能应用水平的提升。因此,必须要采取有力的措施加以解决,全面提升学生的会计知识和技能,为社会培养出高素质以及拥有崇高职业道德的会计人才。具体来讲,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解决。

1.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

在会计教育的教学过程中,老师需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成为课堂教学的主体,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这里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第一,转变角色。在会计教育的教学过程中,老师要转变教学观念,改变传统的“满堂灌”的教学模式,认识到学生是整个教学的主体,老师不能代替学生来学习。因此,这就要求老师转变自身角色,从之前的主导者逐渐转变成课堂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相信学生、启发学生,多让学生独立思考问题,在思考中理解会计知识。第二,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在新形势下,老师在会计教学中,要根据教学内容的不同,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会计知识。比如采用多媒体教学方法,因其具有多样化的图文信息、丰富的动画资料等,可以将相关的会计知识更加直观地展现在学生面前,比如会计中运用到的各种图表、数据以及需要掌握的会计业务流程等知识,都可以直接制作成教学课件的方式呈现在学生面前,加深学生的印象,而且多媒体教学还能将静态的知识转变成动态的学习,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第三,与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还要与学生形成良好的互动,营造轻松、活泼的课堂气氛。这就要求老师在平时的教学中,多与学生交流,与学生朋友,建立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俗话说,“亲其师,信其道”,只有学生亲近老师,才会相信老师所讲的内容。因此,在会计教学的过程中,需要老师尊重学生、相信学生,让学生成为课堂教学活动的主体。

2.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结合起来

在技能应用前提下,需要老师在会计教育的教学过程中,重视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为社会培养出技能型和应用型的高素质会计人才。第一,提高老师对实践教学的认识以及实践水平。在会计教育的教学过程中,要想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实践技能,首要环节就是提升老师对实践教学的认识,意识到实践教学的重要性,从而在课堂教学中,重视实践教学,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有机结合起来。与此同时,老师还要不断加强学习,提升自身的实践能力;学校要派遣老师深入社会,了解企业对会计人才提出的各项要求,这样才能有针对性地开展教学活动,保障课堂实践教学效果。第二,走校企合作之路。在会计教育的过程中,学校要积极与社会企业联系,形成良好的合作方式,建立企业实习基地,让学生到企业中实习。一方面,学生在企业实习的过程中,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的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加深理论知识的理解;另一方面,学生可以增加实践经验,不断提升自身的实际操作能力,为毕业后的工作打好基础,可以马上适应工作岗位。第三,采用角色扮演法。在会计教育的教学中,老师在教学的过程中,以某一个案例为中心,让学生扮演不同的角色,从而让学生在角色扮演的过程中,解决多种会计问题。比如会计主管、出纳、成本核算等,然后让学生置于某一个模拟的环境中,运用所学的会计知识来解决各种会计问题,进一步提升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3.加强会计职业道德教育

技能应用角度下的会计教育,不仅需要加强会计专业知识的传授,而且还要加强学生的会计职业道德教育,将学生培养成爱岗敬业、知法守法的会计人才。第一,教师自身要以身作则。在会计教学的职业道德教育中,首先需要老师要以身作则,对学生诚实守信,注意自己平时的一言一行,从而以其自身的人格魅力给学生树立良好的榜样,让学生具备良好思想品德的会计人才。与此同时,老师还要善于观察学生的心理发展动态,当发现学生有不好的思想时,要及时与之沟通和疏导,让学生保持积极健康的思想。第二,坚持以德为先。在当今社会,企业需要的人才需要具备良好的知识技能和高尚的职业道德,因此,在会计教育的教学中,需要坚持以德为先,重视学生的职业道德教育,让学生了解《会计法》等相关的法律法规,引导学生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具有良好的职业操守,抵制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等不良思想的侵蚀,正确处理国家、集体与个人三者之间的关系。第三,将职业道德教育贯穿于整个教学活动中。会计教育的教学中开展职业道德教育,并不是集中于某一堂课或是某一个阶段,而是要贯穿于整个教学活动中。因为职业道德教育是一个系统的工程,并非一朝一夕就能完成,而是需要长期的积累。因此,在会计教育中,老师要强化职业道德教育意识,让学生成为诚实守信、爱岗敬业、知法守法的会计人才,使学生成为一名合格的会计人才。

4.加强教学内容的实用性

哎会计教育的教学中,需要根据社会对会计人才的要求,使会计教育的教学内容具有良好的实用性,保障会计教育的教学效果。第一,加强教材的选用。在学校的会计教学中,教材是教学活动的重要依托。因此,学校在选用教材时,一定要做好市场调研,根据社会需要来选择教材,或者是根据校企合作的办学模式,让企业参与到教材的选用中,从而加强教学内容的实效性、针对性,让学生可以“学以致用”。第二,适当补充教学内容。在会计教学中,老师还要根据现行企业操作的相关要求,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在课堂上适当补充教材之外的教学内容,让学生可以及时了解当下企业对会计人才提出的各项要求,弥补教材内容的滞后性,从而加强会计教育内容的实用性,让学生具备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第三,鼓励学生关注社会发展动态。老师在补充会计教学内容的同时,还要鼓励学生关注会计领域的发展动态,学会运用互联网,掌握关于会计领域的最新知识,并让学生之间加强沟通和交流,互相增长知识。

三、结束语

篇7

按4-6人分好组,选出组长;

二.制定规则

(一)每一轮比赛每组派代表答题

第一轮、第二轮每组参赛代表须独立完成,严禁讨论(除第三轮合作讨论题外)。答题时若讨论则视为违反活动规则,取消答题资格。

(二)计时结束将题板亮出

由老师宣布答案,答对加分,答错不扣分。若未在规定时间内作答,或未亮题板均视为弃权不计分。

三.比赛流程

(一)第一环节必答题

题目形式:单选题活动规则:每组派代表独立作答,老师读完题后,宣布答题开始,并开始计时每题10秒,代表在规定时间内答题有效,超时答题视为弃权。得分细则:答对加1分,答错不扣分,该环节一共5题,每题1分,共计5分。这一环节结束后公布第一轮各组累计得分。预计时间:3分钟

(二)第二环节风险题

题目形式:多选题活动规则:每组派代表上台答题,依次按照抽选顺序作答,选手就位后主持人宣布开始答题,答题时间每题为30秒。得分细则:答对加2分,答错不扣分,共11题共计22分。说明:本轮结束后公布前两轮各组累计得分。预计时间:7分钟

(三)第三环节讨论题

题目形式:多选题活动规则:由老师播放题目,每题作答时间为1分钟,各组可以充分讨论,计时结束后开始作答,有各组组长亮题板。得分细则:答对加2分,答错不扣分,一共5题,共计10分。预计时间:7分钟

(四)第四环节挑战题

题目形式:单选题活动规则:小组合作答题,由老师播放题目,答题时间30秒,各组在规定时间内答题有效,否则视为答错或弃权。得分细则:答对加2分,答错不扣分,一共4题,共计8分。本轮结束后公布各组累计得分,并公布本次活动的前三名。预计时间:3分钟

(五)结果展示

由老师向学生展示各组的成绩并加平时分。预计时间:2分钟

(六)效果评价

通过开展竞争合作学习,极大地调动了同学们的学习积极性,同时增强了大家的竞争合作意识,为今后的生活与就业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在答题过程中同学们能遵守活动规则,各组代表能够独立作答。在风险题中同学们敢于挑战,在讨论题中也体现了同学们团结向上的精神风貌。通过本次活动,同学们基本掌握了销售业务相关知识,为后面的学习奠定良好基础。预计时间:3分钟

四.结论

(一)竞争合作型教学模式发展了学生的主体性品质

可以改善课堂效率,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是提升会计课程教学效果的客观要求。竞争合作型教学模式是指在教师指导和学生参与下,创造一种适宜互动交往的会计活动环境,使学生在初步掌握基础知识和形成基本技能的基础上,以相互合作的形式,发挥群体合作功能,共同对某一问题从多角度来思考,进行实践探索式的学习,从而获得解决问题的方法,促进学生竞争意识与合作精神双重发展的一种教学形式。其教学过程为:主题导入、产生需求———个体展示、感知动作———组内讨论、体验要领———组织竞赛、强化技能———合作交流、愉悦身心等5个方面。会计学科竞争合作型教学模式中的竞争与合作在校内老师之间、校内外老师之间、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展开,而以学生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为主体,同时引入良性竞争机制,可避免形式化的合作和传统课堂教学的弊端,并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启发性思维,加深对会计技术和会计技术人才能力结构的理解。

(二)竞争合作型教学模式是强化实践教学环节的必然选择

有助于提高学生的会计实操能力。会计学是一门特别强调会计实际操作能力的学科。竞争合作型教学模式是采用异质分组、分层竞争、合作讨论、组长负责、现场团队评价等基本操作策略的一系列教学组织方式相对稳定的组合。会计学科的竞争合作型教学模式通过校内老师之间在教学方案制定和教学能力展示等方面的竞争与合作,校内外老师之间理论与实践知识的交流、合作与互动,以及校内外老师与学生之间的指导、交流与讨论,学生之间的交流、竞争和合作,强化了学生对会计学科的总体认识,增强了其动手操作能力。

(三)竞争合作型教学模式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竞争与合作学习的意识

实际工作中,特定单位的会计工作是在总部与分部、总部与分部会计团队的互动合作基础上才能顺利完成。我们将在会计师事务所和企业的老师(即校外老师)的指导和帮助下,分组模拟两种环境下的会计操作,或建立校外实践教学基地以实施该教学模式。在竞争与合作中,学生们在其成员能力各异的小组中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按照一定的合作程序,明确的责任分工,从事学习活动,并穿插全班讲授或组间交流,同时组内成员之间、组别之间展开良性竞争,其目的是以教学动态因素之间的合作性互助与竞争来促进学习,共同实现教学目标。最大限度地改善了教学中的人际关系,有效推进了师生互动,促进了师生、生生之间的信息交流、情感交流,使学生增强了社会适应性,学会了分享与合作,培养了学生的责任意识、竞争意识、合作能力与良好的个性品质。

(四)竞争合作型教学模式是完善会计学科

理论与实操课程教材内容的最佳路径课题申请人在《浅谈高职会计教学中的几个认识误区》(2008)就指出了当前高职会计教学实践中存在的几个问题:如忽视原始凭证的填制和审核、忽视具体工作中的业务分工、忽视财务软件的实务操作、缺乏校外实训基地等。竞争合作型教学模式有助于完善会计学科理论与实操课程教材内容,以使学会计学的高职生不至于不知道怎么动手建账、做账和查账。

(五)该模式可以真正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篇8

(一)利用会计估计变更以满足上市公司融资条件

股票上市交易能够为企业快速便捷地筹集资金,《公司法》规定,公司上市的必备条件之一是连续三年实现盈利。一些不能满足融资条件的上市公司为实现融资需求可能会对利润进行调节;而发行公司债券条件中的重要一条是公司最近三个会计年度平均可分配利润不少于公司债券一年所需支付的利息,如果调高利润,公司债券的信用风险评估可以得到提高,因此公司可以采用更加优惠的利率来发行公司债券。定价因素也会对增发等再融资企业是否利用会计估计变更来粉饰财务报表产生巨大的影响。

(二)利用会计估计变更以规避政策监管

会计估计变更并不能改变资产本身的价值,却可以直接创造账面利润。退市规则规定,如果某个上市公司连续亏损2年,则会给予退市风险警示处理,如若连续亏损3年则会被暂停上市,连续亏损4年将被强制终止上市。因而许多上市公司将通过大量提高坏账准备、资产减值准备的计提比例以降低经营业绩不佳年度的利润,导致业绩大幅下滑甚至出现巨额亏损。为第二年形成业绩大幅增长,盈利能力迅速提升的假象做准备,俗称“洗大澡”。特别是一些ST公司,在经历连续两个年度亏损或预计还将继续亏损的情况下,就可采用这种方式先出现巨额亏损亏再终止连续亏损到扭亏为盈以避免公司被暂停上市或者终止上市。

(三)利用会计估计变更以实现经营管理目标

利润指标通常被股东作为检验管理者经营业绩高低的标准,管理者为了维护自身的利益、满足股东的期望,仅仅依靠会计估计变更来虚增企业的利润。而一些经营业绩较好的企业利用如提高坏账准备的计提比例、增加固定资产的折旧支出等手段致使利润减少,从而减少对股东的利润分配。另一方面,若企业盈利增加则企业需要向政府缴纳的税款也随之增加。因此,企业可能会利用会计估计变更平滑每个会计年度的收益,尽量减少本年度由于税款发生的现金流量支出。

二、利用会计估计变更进行盈余管理的具体手段分析

(一)与固定资产相关的会计估计变更

固定资产是每家上市公司必备的资产且金额占总资产比重较大,折旧费用会直接影响营业成本,进而影响公司利润。影响折旧的因素错综复杂,使用年限的确定由固定资产的损耗速度和技术更新决定,对其估计弹性较大,因而固定资产项目成了上市公司利用会计估计变更操纵利润以达到盈余管理目的的“重灾区”。在固定资产数额较大的情况下,使用年限的延长使得折旧费用下降,直接导致当期利润大幅上升。

(二)与应收账款相关的会计估计变更

为了最大限度地保护公司的利益,公司应遵循谨慎性原则对坏账损失的可能性做出预先估计。因而坏账准备的提取率、坏账计提的范围、坏账计提的方法则成了应收账款项目会计变更可能涉及的范围。计提的坏账准备额度直接影响了应收账款的数量,从而达到调节本年利润的目的。若一个公司存在调增利润的动机,则只需缩小劣质应收账款的提取比例;若公司存在调减利润的动机,则只需扩大优质应收账款的比例。

(三)与存货相关的会计估计变更

存货是许多上市公司流动资产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无论是用于对外出售,或在企业生产过程中消耗掉,都会对企业利润有着直接的影响。存货的期末计价原则为在资产负债表日选择成本和可变现净值两者中更低的进行计量。存货会由于损毁或过时以致减值,但导致减值的原因以及程度需要依赖会计估计。因而存货跌价准备的提取在后进先出法被禁止以后成了上市公司利用存货以进行利润操纵的又一选择。

三、上市公司会计估计变更现状及进行盈余管理的案例分析

(一)上市公司会计估计变更年度分布情况分析

本文选取了2011-2013年度公布《会计估计变更报告》的沪深主板上市公司。除去数据不全的公司,共收集会计估计变更样本222个,其中2011年有57个,2012年有65个,2013年有100个。在最近三个年度,发生会计估计变更的公司数逐年递增。会计估计变更这一行为在上市公司被广泛的实施,报告表明有些上市公司在同一个年度进行多次变更,或者在不同年度连续变更会计估计。

(二)上市公司会计估计变更项目分布情况分析

上市公司在编制定期报告时,财务报表项目凡是不能准确计量的均需要运用会计估计。近3年上市公司会计估计变更中,降低坏账准备计提比例和延长固定资产折旧年限是最常被使用的手段。降低坏账准备的计提比例能够大大减少企业的管理费用,对于提高当期利润有着重要的作用,而固定资产折旧年限的延长则能向未来的会计年度要利润,会对企业未来的财务报表造成重大的影响。

(三)会计估计变更公司的行业分布和案例分析

1、行业分布

上市公司进行会计估计变更在很大程度上受当前经济环境的影响,常常出现在一个会计年度某些行业集中爆发会计估计变更的情况。以沪深两市近三年会计估计变更公告的公司为样本,统计结果发现会计估计变更的行业大多聚集于机械制造、电力、交通运输、钢铁等周期性行业,与当前大的经济背景以及政策相关。处于复苏期的航运业举步维艰,在无法大幅增收的背景下,上市公司无奈只好选择开源节流,对固定资产折旧进行调整,使得净利润增加;目前电力需求的萎缩导致电力企业经营状况都不甚理想,多数企业利润纷纷下滑甚至出现大额亏损;钢铁行业与机械制造行业也是会计估计变更的集中爆发行业,钢铁业拥有庞大的固定资产,因而变更的对象大多集中于固定资产折旧项目。

2、钢铁行业案例分析

下面以2012年钢铁行业集体通过会计估计变更来粉饰业绩为例做具体阐述:2012年初,华菱钢铁(000932)对部分固定资产的折旧年限进行了两次调整。预计综合折旧率由2011年的7.36%下降到6.35%,将直接增加上半年归属于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3.28亿元;韶钢松山(000717)在年初对房屋建筑物及设备的折旧年限加以调整,预计折旧总额将减少2.89亿元;南钢股份(600282)将房屋建筑物、运输及机器设备的折旧年限上调了50%以上,对净利润的影响达到5.18亿元;同年六月,新钢股份(600782)和太钢不锈(000825)也在固定资产折旧上做文章,完成了类似的调整导致净利润分别增加1.44亿元和5.85亿元;武钢股份于月底公告保持残值率为5%,对房屋建筑物和机器设备的折旧年限延长三年,为武钢带来了近5.4亿元的高额利润。六大钢铁企业仅调整固定资产折旧年限这一行为对钢铁行业在2012年度增利近20亿元。经济减速导致的钢价下降、产量下跌使钢铁行业面临了巨大的压力,集体频频变更会计估计表现出了对整个行业经营业绩的悲观预期。

(四)会计估计变更公司的财务特征和案例分析

1、财务特征

上市公司的会计估计变更动机是以公司的财务风险为依据的。资产负债率越高的公司面临的财务风险越高,违反债务契约的可能性越大;资产质量差的上市公司利用会计估计变更粉饰财务报表嫌疑越大,通常计提较多的资产减值准备。数据分析显示,面临即将被ST的公司经常使用会计估计变更调节利润且数额较大,有可能会出现改变盈亏性质的局面。

2、案例分析

下面以吉林化纤为例做具体分析:自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国际、国内的粘胶市场处于低迷状态,吉林化纤(000420)经营状况和财务状况不佳。分析该公司2010-2012年财务数据得知,该公司2010年出现大额亏损,净资产收益率和基本每股收益均为负,说明该企业运营效益低,企业成长能力较差;流动比率不断降低和资产负债率的不断提高暗示着吉林化纤财务风险的提高,对债权人利益保证程度低;总资产周转率在不断地下降,表明企业的资产周转情况越来越差,资产质量降低。然而,公司不断采取措施扩大2011年度的亏损额。首先公司计提存货跌价准备近6600万元,使得归属于母公司当期净利润总额降低近4950万元。2011年12月份,将原来一年以内的应收账款坏账准备计提比例由2%变更为5%,一至二年的计提比例由5%提高至10%等。此次的会计估计变更导致*ST吉纤2011年度亏损数额扩大至1500万元。公司在无法掩饰亏损时,企业管理人员就会采取“洗大澡”的方法来操纵利润,清除以前年度累积的费用和损失,甚至可能提前确认将来可能发生的费用和损失以扩大亏损,为来年扭亏为盈做准备。该公司在2012年度产生992万的净利润,实现了由亏损到盈利的实质性转变,成功避免被摘牌的危险。

四、关于规范上市公司会计估计变更的建议

(一)加强上市公司会计估计变更的信息披露

信息不对称加大了上市公司利用会计估计变更进行盈余管理的随意性,因而加强上市公司对会计估计变更信息披露一定程度上能抑制这种现象的发生。如对上市公司的会计估计变更报告设计统一的格式,强制上市公司清晰完整地披露进行此次会计估计变更的前因后果,说明会计估计变更发生的时期、会计估计变更项目,尤其应结合公司上一年度的财务报表将此次会计估计变更对公司影响的数额与前期数据对比,说明影响程度以及影响范围。另外,建议在财务报表附注中增加对此次变更审批权限的披露,明确相关人员的责任。

(二)完善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体系

一个上市公司的内部控制体系是否健全极大的影响了其能否利用会计估计变更操纵利润的可能性。对于完善上市公司的内部控制体系有如下几点建议:第一,明确会计估计变更的审批程序和审批权限,上市公司应对会计估计变更可能造成的影响分成不同层次以确定具体由董事会或经理层批准。第二,完善公司治理结构,充分发挥内部审计、独立董事和监事会的作用,对上市公司进行有效的监督。在内部审计的监督下,可以减少由于舞弊或错误导致财务报表发生错报的可能性。第三,建立有效的激励约束机制,改善业绩评价标准。管理层自身利益与公司业绩存在很大的联系,因而管理层通常出于自身利益最大化的目标利用会计估计变更粉饰财务报表以操纵利润。建立科学完善的评价标准和内部考核制度对上市公司会计估计的有效执行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上市可以将财务指标与非财务指标相结合采用全面多元化的指标评价管理层的管理以及沟通能力。

(三)提高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和职业判断能力

影响会计估计变更的因素具有很大的灵活性和弹性,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和职业判断能力对会计估计变更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因而上市公司应定期加强对会计人员进行专门培训,确保专业知识的全面掌握和专业能力得到提升,熟悉各项相关的法律法规,对公司会计估计变更是否必要与合理做出准确的判断。社会上有关部门也应加大对新企业会计准则和有关制度的宣传力度,统一组织对会计人员进行全方位多层次的业务指导与培训,为会计人员的后续教育提供良好的学习氛围。

(四)加大对滥用会计估计变更公司的惩处力度

近几年来,上市公司利用会计估计变更来操纵利润的事例越来越多。《会计法》规定:利用虚假的会计报表和其他数据资料损害社会公众利益的,依法对其处理。情节严重者,追究其刑事责任。虽然许多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对会计造假进行了严格的规定,可仍然需要继续加以完善。不少上市公司频繁利用会计估计变更来操纵利润以达到目的,这与会计造假在本质上类似,应该同样予以重视加以处罚。许多上市公司这种行为屡禁不止的原因是惩处力度还不够大,公司利用会计估计变更得到的益处远大于受惩罚所付出的代价。因此,应建立更加完善的法律法规,加大企业的违约成本,对滥用会计估计变更以进行盈余管理的上市公司予以严惩,对存在滥用会计估计动机的公司起到警戒作用。当上市公司利用会计估计变更所获利益远远小于所需付出的成本时,就能从根本上遏制这种行为的再次发生,对规范上市公司会计估计变更起着重要的积极作用。

(五)完善外部机构对上市公司的监管

推荐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