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3-23 15:11:15
绪论:在寻找写作灵感吗?爱发表网为您精选了8篇文学作品论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迪您的思维,激发您的创作热情,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提问在美术教学中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在传统的美术课堂上设置课堂提问的过程往往许多教师的提问过程都突出了教学过程中的重点与难点,将学生的思想全部集中到一个角度上,虽然,没有将学生的思想引入到一个误区当中,但是却束缚了学生的思想,从另一个角度来看无法使学生能够张扬出他们的个性,无法起到对学生进行个性思维培养的作用。全新的教学理念对于学生在美术课堂上的提问的过程可以极大地促进学生发散思维,使学生能够张扬出自己的个性,是培养学生个性化思维的重要手段之一。教师在进行美术课堂上的设问的过程提出的问题应该具有穿透性的意义,不能只对于表面上表现出来的浅层意义进行设问,要深入到作品的内在意义中去,进行更深层次的理解以及问题的探讨。只有这样的提问才能够对学生起到启发性的意义,美术教师应该从生活中的点点滴滴着手对学生进行提问,让学生学会换一个角度去思考问题,通过每个作品的所处的时代以及历史时期的不同对学生进行提问,找到现实生活中的现实意义与美术作品相关的问题进行提问,这样将学生对于美术的学习引入到生活当中才能让学生更好的把握问题的思考的角度,通过自己对生活的不同见解表达出对美术作品的理解,表现出他们的个性。
二.给学生创造一个张扬个性的绘画空间
学生对于不同的美术作品的独特的见解往往可以表现出学生的的性格特征。而学生在美术课堂上只能通过课堂绘画以及日常的师生之间的表现出来他们的个性以及性格特征。所以,新的教学理念要求要改变传统美术课堂上的“统一思想”的弊端。要想使得学生能够不断升华他们的美术情感提高他们对美术艺术作品的鉴赏能力就需要给学生在美术课堂美术课堂上创造更多的空间。具体来讲,要想让学生能真实的表达出来他们思想以及内心想法,没有经过思想表达出来的想法往往只是起到了回答的作用,没有现实意义的表达出学生的真实情感,更不会体现一个人对不同艺术作品的见解。只有学生在教师正确的引导下找到一条符合学生能够表达出内心情感对艺术作品的出路,才能在以后的美术课堂上形成每个学生所特有的作品以及艺术风格,这也需要教师能够在学生进行作品创作时给学生提供一个开放的相对稳定张扬自己个性的创作空间,让学生能够通过美术课堂陶冶自己的情操。学生通过对每个作品的创作过程时都可以从中表现出来每个学生的性格与个性。但是,在以往的美术课堂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往往都对学生进行绘画创作时规定了比较“死板”的创作要求,没有让学生发挥出自己的能力,学生往往在进行绘画的过程中并没有真正进行绘画的创作只是简单地进行了描绘。所以,要想真正意义上让学生对绘画发挥自身的个性买就需要对学生起到一个引导的作用而不是对某一个角度对学生进行指导绘图,引导学生从不同的切入点出发,没有一个硬性的规定规定学生应该从哪个角度出发进行绘画创作,这样更有利于学生进行美术作品的创作。只有这样的美术创造才能真正的体现出学生的个性特征,这样学生创作出来的美术作品才真正意义上体现了学生的思想,创作出来绘画作品才具有学生自己独特的思想,整个绘画画面才更具有吸引力。
三.张扬个性的美术教学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审美
关键词:北雁南飞;意象;意义
北雁南飞本是一种自然想象,在文人墨客的笔下,但它已经拥有了自己特殊的意义。在孟浩然《秋登万山寄张五》中,作者将北雁南飞作为一种离别的意象使用。在王实甫的《西厢记》中,作者更将这种意象所代表的离别之情渲染的恰如其分,将“北雁南飞”的动态意象与“碧云天,黄花地”等静态意象组合在一起,不但将张生与崔莺莺离别时的悲伤渲染地淋漓尽致,更将“北雁南飞”这一意象所代表的离别之情充分表达出来,达到震撼的效果。民国时期著名作家张恨水进一步运用北雁南飞这种意象,将自己的一部小说起名为《北雁南飞》,透过表象,将北雁南飞作为一种象征,暗示小说的结局,寓意小说主题是分别。
北雁南飞是一种自然现象。百度百科对大雁南飞这种习性这样解释道:大雁每年春分后飞回北方繁殖,秋分后飞往南方越冬。往往千百成群,夜宿时,有雁在周围专司警戒,如果遇到袭击,就鸣叫报警。群雁飞行,排成“一”字或“人”字形,人们称之为“雁字”,因为行阵整齐,称之为“雁阵”。当古人看到“北雁南飞”这一自然现象后,不自觉地用特有的“东方认知文化”[1]对其进行阐释,不断地对“北雁南飞”这一意象进行感悟,最终形成震撼人心的千古名句——“碧云天,黄花地,西风紧,北雁南飞。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
首先,在唐代孟浩然《秋登万山寄张五》中,作者便写出“相望始登高,心随雁飞天。愁因薄暮起,兴是清秋发”。全诗发端即缘物起兴,用萦绕山峦的悠悠白云衬托隐者(诗人自己)起然物外、怡然自得的情怀。接着笔锋一转,由相望引出等高又由心逐飞雁引出绵绵情思,表达诗人‘怡悦“中犹有淡愁对友人热切的盼望和无尽的思念。而且一颗驿动的心也早已追随飞雁到了友人身边。然而无论诗人如何驰目远望都无法看到友人的身影,就连鸿雁亦消失得无影无踪。[2]诗人以“心随雁飞天”写自己由于望不到友人,站在高山处,心似乎也随鸿雁飞去,消逝在遥远的天际。作者登高望远,又感伤友人与自己分离,看到大雁从北向南飞去,从表象上自然感悟到离别的忧伤,自然的将“北雁南飞”作为一种离别的象征提出,以抒发自己的离别悲伤之情。
其次,“北雁南飞”作为一种动态的意象,如果没有“碧云天,黄花地”等静态意象对离别气氛的渲染,很难将其所代表的离别悲伤充分表达出来,达到震撼人心的效果。宋代范仲淹《苏幕遮》中写道:“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山映斜阳天接水,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黯乡魂,追旅思。夜夜除非,好梦留人睡。明月楼高休独倚,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其中词人用“碧云天,黄花地”来描绘当时的景色:碧蓝的天空飘着缕缕白云,金黄的树叶铺满大地。恰逢这是一首描写羁旅乡愁的词。碧蓝的天空下,枯黄的树叶落满大地,一片衰败之景,更将词人心中的乡愁牵引而出,使作者的愁绪一发不可收拾。后三句层层递进,“黯乡魂,追旅思”写自己思乡的情怀黯然凄怆,羁旅的愁绪重相续。“夜夜除非,好梦留人睡”写自己想要消除这种愁绪,安枕入眠,必须夜夜都是好梦。“明月楼高休独倚,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写夜间因思旅愁而不能眠,尽管月光皎洁,高楼上夜景很美,也不能去观赏,因为一个人倚栏眺望,更会增添惆怅之情。只能借酒消愁,但酒一入愁肠,都化作了相思之泪,欲遣相思反而更增添相思之苦了。写到这里,郁积的乡思旅愁在外物触发下发展到最,词到此黯然而至。
王实甫在《西厢记》第四本第三折长亭送别中,正是巧妙的运用动静结合的表现手法,将“北雁南飞”意象所代表的离别表现的恰到好处。作者首先化用范仲淹《苏幕遮》中“碧云天,黄叶地”为“碧云天,黄花地”,不但将“叶”改为“花”,使之符合元曲韵律,更适合歌唱。同时将“碧云天,黄花地”愁苦凄凉、衰败的景象来渲染张生与崔莺莺离别的环境,最后点睛之笔,将“北雁南飞”这种自然现象来象征张生与崔莺莺像大雁秋天必须飞往南方过冬,必须离别。动态的北雁南飞意象与静态的“碧云天,黄花地”完美的结合,将离别的悲凉之情渲染到极致。“碧云天,黄花地,西风紧,北雁南飞,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3]也因此成为千古名句,对后世产生很大影响。《红楼梦》第二十三回题目便为“西厢记妙词通戏语,牡丹亭艳曲惊芳心”,讲的便是宝玉在大观园桃花树下偷看西厢记,被黛玉撞见,就将《会真记》即《西厢记》推荐给她,黛玉果然非常喜欢。宝玉顺口用《西厢记》里的句子同黛玉开玩笑,两人小闹了一场。黛玉葬花归来后听到戏班演唱的《牡丹亭》唱词,回想起刚刚读到的《西厢记》许多妙句,不由心生感慨,黯然落泪。“北雁南飞”同“水流花谢”、“断井颓垣”等悲凉意象让黛玉心灵受到了震撼,惊警芳心。这段文字也是描写艺术欣赏达到共鸣境界的绝妙文字。
《名家图说林黛玉》中也有一段描写:行酒令时,她(林黛玉)随口说出了《西厢记》《牡丹亭》等词艳曲里的句子,失于检点,以至于受到宝钗的蔑视。《红楼梦》中有这样一段描写:“宝钗笑道‘你还装憨儿呢?昨儿行酒令,你说的是什么?我竟不知是那里来的’黛玉一想,方想起昨儿失检点,把那《牡丹亭》、《西厢记》说了两句,不觉红了脸。”[4] 由此推出曹雪芹笔下林黛玉也是喜欢《西厢记》中词曲。民国时期著名作家张恨水也取这句中“北雁南飞”这一意象作为小说的书名。小说意象所取亦是悲凉意义,其人物之间可望不可及的悲剧命运,构成了小说扣人心弦的力量。
“北雁南飞”作为一种自然现象,经过文人的不断加工,成为了一种重要的文学现象,同时被广泛的运用到文学创作中。形成自己独特的文学影响。《西厢记》中“碧云天,黄花地,西风紧,北雁南飞。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也作为千古名句被人传颂,不断积累、运用最终造就了这个特殊而有着深厚内涵的意象。
(本文指导教师系陕西理工学院文学院教师宫臻祥)
参考文献:
[1] 郑克鲁.外国文学史[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221.
那么如何发挥文学作品的优势来提高学生的审美教育呢?《语文新课程标准》提出了这样的教学建议:“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不应把他们当外在的附加任务,应该注重熏陶感染,潜移默化,把这些内容贯穿于日常的教学过程之中。”
一、披文——形象思维带动学生感受美
人类对美的追求,总是从具体形象的感知开始的,美的形象印入大脑就会使人产生愉悦的心理体验,进而产生审美心理效应。所以教师在教学文学作品时就要通过各种途径直观呈现作品所描绘的形象、意境,引领学生从具体的形象中感受自然美、生活美、人文美和艺术美。
文学作品种类繁多,应根据作品特点直观呈现形象和意境。如学习《济南的冬天》,教师就要带动学生通过颂读、描绘、联想、想象,使作品所描绘的山、水、雪景、水藻、垂柳等各种景物直观呈现在学生的眼前,使学生感受到济南冬天的温情美、舒适美,渐入意境而产生身临其境的感受。学习鲁迅先生的《社戏》就要带动学生联系生活经历,调动学生形象思维,在大脑中形象再现小伙伴们摇船的画面、看戏的场景、偷豆吃的情景。
文学作品中的形象和意境具有完整性的特点。教师在课堂上引导学生学习时决不能采取逐句讲解、逐段分析的方法,而要在解决难点的前提下引导学生整体感受文本再现的形象美,教师要用自己丰富的美学知识和审美感受唤醒学生相关的经历和感受,带动他们张开想象的翅膀,融入作品的美境,丰富深化其审美感受。
教学文学作品对教师有更高的要求,要求教师有广博的知识、丰富的思想感情和高尚的心灵,教师还要加强自身的语言修养和形象思维能力的培养。如果教师的语言贫乏,联想力和想象力不丰富,作品中的形象、意境在自己的头脑中都模糊不清,就无法使形象和意境在学生头脑中活起来。
二、入情——情感熏陶引导学生体验美
《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欣赏文学作品,能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感情是人类追求真理的原动力,要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最好的办法莫过于以情感染。文学作品中“一切景语皆情语”,人物、场景、情节之中都蕴含着作者强烈的思想感情,要使学生受到作品思想感情的熏陶感染,教师就要带着感情去引导学生走进文本深入体验作品的美,缩小作品和学生之间的距离,使学生、教师和作者三者的感情实现沟通。
不同体裁的文学作品表达思想感情的方式不同,教师要根据作品的特点,采取相应的方法去引导学生体验感受作品之美。如小说教学,教师要在学生了解故事情节的基础上,重点引导学生通过品味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心理活动,走进主人公的内心世界,把握典型环境下的典型人物形象。主人公的形象在学生心中清晰了,学生才能对小说的思想感情有深刻的体验。再如诗歌教学,诗歌是用精炼、形象、富有节奏感和音乐美的语言创造意境,表达感情的,但不同类型的诗歌表达感情的方式又不一样,要区别处理。抒情诗侧重于直接抒发感情,教师就要引导学生抓住思想感情线索体验感悟;叙事诗有较完整的人物形象和故事情节,就要引导学生从场景、人物、情节入手,逐步体会作品表达的感情;说理诗则要琢磨诗句所包含的深刻哲理,体会诗句之间的内在联系,从而把握作品的感情。作品表达的思想感情在学生心中引起共鸣,学生就有了个性化的体验,审美情趣也会在潜移默化中提升。
三、入理——理性分析启发学生鉴赏美
感受了形象美,体验了感情美,这还是审美的基础阶段,还要启发学生入理。缺乏理性的感情是不稳定的,只有升华到理性,学生的情感才会趋向稳定,才能正确地鉴别真善美、假恶丑。《语文新课程标准》要求学生:“对作品的思想感情倾向,能联系文化背景,作出自己的评价,”这就要求学生要对文学作品有理性的认识,完成由情到理的过渡,提高鉴赏美的能力。
以学习莫泊桑的短篇小说《我的叔叔于勒》为例,学生如果只限于对小说曲折故事情节的了解,对菲利普夫妇的自私、冷酷、贪婪、势利、虚荣、惟利是图的丑恶嘴脸厌恶痛恨,对于勒的悲惨遭遇同情可怜,那未免太肤浅了。教师要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探讨金钱能够影响到人与人的关系,这不仅在国外在过去,即使现在在我们的周围也是一个深刻的社会问题;探讨人性的弱点;探讨人物形象的社会意义。尝试了这样深层次的理性赏析,学生就会对作品丰富深刻的内涵理解更深更透彻,对小说所表现的那个时代、那个社会、那种人性的丑恶都会有新的深刻的认识。有了这样深层次的鉴赏,对提高学生的审美理解能力必然大有裨益。
四、拓展——实践运用激发学生表现美
兴趣是求知的动力,小学生阅读古典文学作品,不能靠教师的强制来完成。如果没有兴趣的参与,对于阅读与现代文有一定区别的古典文学作品,必然会味同嚼蜡,成为一种乏味的、低效的活动。
1.树立榜样
教师不时向学生介绍热爱读书的名人名家,点燃他们阅读古典文学作品的激情;教师率先投入到阅读活动中,经常与学生分享阅读的快乐;在学生身边树立可以亲近、便于模仿的典型来激励全体学生。
2.赏析片段
教师选择古典文学作品中益智、有趣且符合少儿年龄、心理特点的故事或精彩片段,通过有声有色的讲述或朗读,以激发学生对文章或整本书的阅读兴趣。
3.悬念引趣
教师可以抛出一些与原著有关的问题来引导学生参与阅读,也可以利用故事中的精彩情节、感人画面设置悬念,激发学生阅读探究的好奇心。
4.活动激趣
学生天动,丰富多彩的活动有助于提升学生的阅读的兴趣,维持阅读的热情,让学生在活动中阅读,在阅读中收获。
5.展示成果
定期安排学生展示自己的课外阅读成果,使他们产生成就感的同时相互促进,激发学生进一步阅读的动力。
二、丰富书源,提供阅读古典文学作品的保障
著名学者朱永新曾说:“我希望学校的图书馆办到教室里、走廊上,学生随时可以找到想查的资料。”营造书香校园,让孩子灵动的心自由地翱翔于古诗文世界,让读书成为习惯,让学习成为乐趣,形成良好的人文环境和学习氛围,应该是我们的追求。作为教育者,我们要为学生走进古典文学作品世界提供必要的保障,让学生有书可读。
1.开放学校图书室
印度图书馆学家阮岗纳赞曾提出著名的“图书馆学五定律”,其核心思想为“读者第一”。而调查中,我们痛心地看到:绝大部分农村小学图书室重藏轻用,被动服务,甚至无人服务;加上图书经费严重不足,使得学校图书室成了应付检查的摆设。因此,学校应设法增加经费投入,改善藏书质量和结构,安排专人负责,让小学生可以天天借到书,以满足他们旺盛的求知欲望。
2.建设班级图书角
由学生自带图书,并订阅包含古典文学作品的报、刊,班级进行集中管理、借阅。学生在课间就可以随时随意地看书。各班同时在班报开辟“读书角”“每周一诗”等栏目。学校还可以制定细则,评选“书香班级”,激励各班形成浓郁的读书氛围。
3.鼓励家庭购书、藏书
学校针对每个年龄段学生的阅读要求,分别向家长发放《小学生课外阅读书目推荐表》,争取家长配合,将读书活动向家庭延伸。学校定期组织家校共读交流活动,激发家长参与读书的热情,引导家长积极配合学校开展好读书活动。
三、循序渐进,指导阅读古典文学作品的方法
1.制订计划
调查显示:小学生阅读古典文学作品,往往逮着一本是一本,具有很大的盲目性、随意性。因而教师在教学计划中要制定切实可行的步骤和措施来引导,对小学六年统一规划,分步实施,做到长计划,短安排。
2.指导选择
调查中发现:小学生鉴别能力、免疫能力较差,不知如何选择读物。因此教师要结合课堂教学、各种节日及主题活动,指导学生选择适合自己年龄特点及阅读水平的书:如古诗词,尽量选有注释和译文的;长篇古典名著,选青少年版或儿童版的;更要指导学生“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3.掌握方法
调查中,我们注意到,由于课外阅读方法指导的不到位,仅有20.3%的学生阅读古典名著“能认真抄录,偶尔写点感受与体会”,28.5%的学生“偶尔抄录自己感兴趣的句子、段落”,19.5%的学生“只是在书上写点字,划划线”,竟有31.7%的学生不做任何记录或圈点勾画。可见,大部分学生并没有掌握正确的读书方法。
(1)合理安排读书时间。学校可以统一制定读书计划,每天安排半小时,并长期坚持下去。
(2)指导学生读书要做到“眼到、心到、手到”,不懂就问,就查工具书,边读边想,适当圈划,及时记下自己的感受。
(3)掌握最基本的读书方法。①浏览性阅读。主要针对《水浒》、《三国演义》等大部头的书,教材中节选了部分古典名著的章节,教师在指导学生阅读原著时,不应提过高要注,只要学生作走马观花的浏览,了解故事的大意即可。②品味型阅读。针对语言精美的古诗词,则要求学生细细品味、慢慢感悟,并通过背诵、摘抄来积淀语言,培养语感。
4.指导做读书笔记
(1)指导记录的内容
可摘录优美的词句、精彩的描写、生动的对话,可摘录名言、警句、英雄人物的豪言壮语,可摘录整篇文章,同时记下自己的感受、体会……
(2)指导记录的方法
①批注笔记。②提纲笔记。③摘录笔记。摘录好词好句。④心得笔记(读后感)。⑤撰写古诗句研究报告(苏教版国标本三年级上册就有此要求)。
(3)要根据年级的不同,逐步提高要求
例如低年级以积累词语为准,中年级已欣赏好句为主,高级年则要适当加入自己的感悟。
四、讲究策略,养成阅读古典文学作品的良好习惯
1.自我效能的策略
社会认知理论认为自我效能感能够影响学生的任务选择、努力程度及坚持性。这一策略主要是通过自我要求、自我激励,更能使习惯成为一种较为稳定的个性心理品质。
2.及时强化的策略
心理学家有一个重要的结论:行为习惯的养成是刺激和反应之间连接的形成,其中强化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通过以上两个策略的实施,可以实现内因与外因的互相促进,共同作用,促进学生养成阅读古典文学作品的良好习惯。
五、活动促进,展示阅读古典文学作品的成果
1.诗文表演
诗文表演形式多样,主要有三种:①诗配乐朗诵,教师播放与古诗词有联系的音乐,让学生朗读;也可以由学生自己选择配乐。②演唱古诗词,可以唱岳飞的《满江红》等已经有人谱曲的,也可以由教师配乐,指导学生演唱。③古诗词名句应用表演。古诗词不是古董,她有着旺盛的生命力,许多名句盛传不衰,已经融入人们的生活,成为民族的集体记忆。恰当运用古典名句,一定会为口语交际和文章增色。
2.诗文图展
利用学校橱窗展览师生的古诗词书画作品,让学生在欣赏书法的同时进行古诗词的诵读。诗配画活动可以由每个班级定期组织。
3.古典文学作品故事会
让学生把平时从中国古代神话、古代寓言、古典名著、古典通俗小说中读到的故事,以及与古诗词有关的故事在故事会上讲出来,评出若干名“故事大王”。
4.读书心得交流会
学生们交流读书方法、体会、感受,互相推荐介绍自己喜欢的古典文学作品。
六、改革评价,促使古典文学作品阅读活动良性循环
为了了解学生的古典文学作品阅读情况,促进学生认真而自觉地进行课外阅读,必须重视阅读效果的检测评价。评价时必须将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两者紧密结合起来,给学生一个比较客观、公正的评价结果。
1.制作整理“课外阅读成长记录袋”,定期展示
小小的袋中有他们摘录的好词好句好篇章,有相关的录音带、照片,有自制的古典文学作品手抄报,有学生的古诗词书画作品和获得的奖状等。
2.阅读考级,让学生考、读、背、默、说,结合查看“课外阅读成长记录袋”,进行课外阅读考级
生动丰富国外英语文学作品的题材多种多样,譬如《百年孤独》属于魔幻现实主义小说,《墙上的斑点》属于意识流小说,《甲壳虫》属于荒诞派小说,小说取材的广泛性使得小说中的人物形象要有所突破,不能拘泥于单一的具有英雄主义特征人物形象的限制,而要以现实社会上形形的人物为范本,加以想象,塑造出符合小说情景的人物形象。
二、注重对文中人物心灵的描写
中国小说往往塑造的正面人物都是集万千宠爱于一身的,不仅美丽漂亮,而且富有,身世外貌基本没有一丝让人不满的地方,然而英语文学中对人物描写是全面多层次的,即使是正面的人物也可以有缺点,譬如不漂亮。下面我就以夏洛蒂的《简•爱》中的女主角Jane为例来说明英语文学的这一特征。Jane身世可怜,没有钱也没有社会地位,长的也不美丽,在成长的道路上经历了很多坎坷,感情路上也遭受了很多挫折,但是她却有坚强、勇敢的心,对于人生遇到的种种挫折乐观以对,这种韧性是很多人所不具备的,心灵的美使得女主角更让人印象深刻。
三、注重语言文字的推敲运用
在文学创作中,作者对于人物形象的塑造、场景的再现等都是借助“语言”这一工具完成的。英语文学的作者能够通过简洁的语言来展现丰富的内容,向读者反映现实的生活情景,让读者处在一种形象具体的氛围中,给其以感同身受的视觉享受。语言除了要形象表现作者所写的人物形象和场景外,还应注重对其情感性的运用,英语文学作品中运用语言、标点等来表达小说当时情景下的情感,让读者在语言中感悟作者想要表达的感情。
四、英语文学具有模糊性美感
英语文学中语言和非物质形态的模糊性都促成了英语文学模糊性美感的特点。语义的复杂性、集合性和语义范围的重叠性都导致了文学语言中语义的模糊性。文学作品中的意象、意境、情感、基调等都属于非表象要素,它们代表了文学作品的艺术性,让读者虽然有感觉,但又难以琢磨。这种模糊感也增加了文学作品的神秘感,能够极大程度地吸引读者眼球,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使文学作品具有模糊性美感。
五、小结
文学,一般是指以语言文字对社会客观现实进行形象化表现的一门艺术,包括诗歌、散文、小说等文学作品,也包括搭建在文学作品基础之上并具有特定文学功能的电影、电视等艺术形式。文学作品通过塑造形象,真实、具体、典型地再现社会生活,是一定时期内社会生活的集中、形象化的反映。法律主要指有权机关合法制定的成文法,但又不局限于此,还包括在特定阶段或一定范围内实际具备“法律”功能的文件、原则和规范,如民间的习惯法在民事法领域是民法渊源之一。法律是一种“他律”,是人类理性思考的结晶,其严密的逻辑性、语言的学术化、思维的明晰性等,成为法律条文构成的显著特征。相对于经济基础,法律和文学作品皆属于上层建筑,都是人文学科的核心内容之一。法律是一个科学的世界,文学是一个人文的世界。经典的文学作品的基本价值均是通过揭示人性来实现的,而现代法治型的法律也是把人作为表现的逻辑起点,以其内在固有的价值观念熏陶人、教育人。文学与法律有着复杂的关系,文学可以一定程度上还原法律现象。从文学视角认识法律,能够使人们对法律的认识更为深刻;从法律视角研究文学作品能够较好地发掘出作品更深层次的内涵,而其更为重要的一个功能是可以对涉及法律的诸多现象进行一定的还原,引用涉法文学对法律社会学、法律思想史、比较法学、民法学、刑法学、法理学、犯罪心理学的教学有很大帮助。文学作品具有虚构性的特征,它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文学具有法学学科所不具有的认同感和亲和力,用文学的方式来彰显的法律正义比以法学的形式来表现更容易让普通民众所理解和接受。法律作为文学作品形式表现出来,实际上是通过对广义上的法律解释来完成法律的任务。文学作品属于具象逻辑思维,不同的正义观念都能得到表达:每个角色通过沟通和对话阐释自己对公平的主张,突破传统的思维定式,而不仅仅是法官一个人的表达,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达到伸张法律正义的目的。法律为文学研究提供新的视角。法律作为一种社会现象,与政治、道德、宗教、历史、心理、美学等意识形态密切相关,从而为文学提供了广阔的描写天地和丰富的素材。文学中的法律传达了作者对所处时代的法律的全面认识和反映,涉及到法律中立法的指导思想、制定、执行等诸多内容。在中外文学史上,文学对法律的回应普遍存在。翻开《史记》,不难发现,作品中涉及到很多法律内容,如《陈涉世家》提到:“二世元年七月,发闾左……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己失期——失期,法皆斩”,此段文字反映了秦朝刑事法方面的规定。又如冯梦龙的《醒世恒言》第八卷的《乔太守乱点鸳鸯谱》,是一起典型的民事和刑事结合的案件,反映了我国古代司法审判的重“人情”轻“法理”的特点。从法律的视角对涉法文学进行阐释,才能发掘其丰富内涵,如冯象的《木腿正义》、朱苏力的《法律与文学——以中国传统戏剧为材料》和余宗其的《鲁迅与法律》都对此作了积极的探索。
二、文学作品的运用对法学教学的重要意义
文学作品在法学教学中的运用,通常是指在教学中结合法学课程的内容,将文学作品中与法律相关的内容运用到法学教学中,让法律知识与原理同文学作品相互关照,实现较好的教育效果。在当前要求提高法学教育的实效、推进法学教育的转型这一背景下,法学的教学方法是其主要突破点,而将文学作品引入法学教学,不失为一种有益的尝试。因此,在法学教学中运用文学作品具有深远的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一)有助于强化学生的现实认知、熏陶其人文品格
现代社会变革促使物质生活水平得到很大提高,与此不相适应的是当下人文精神的日渐衰落和价值关怀的日渐势微。文学关注人,法律同样关注人。文学是人学,法学也是人学,文学要尊重人性,法学也要尊重人性。不尊重人性的文学作品,其生命力不能长久,同样,不尊重人性的法律,是一种不符合自然法则的强行法,即使勉强制定出来,也难以推行。即使短期内得以推行,其后遗症也迟早会显现出来。文学对正义的崇尚,对邪恶的鞭挞,这点和法律精神相通。法学教育不仅是职业教育,也是人文教育,法律人应当具备人文素养。文学作品张扬人的自由与人性的尊严,一般都展现着人文关怀,因此,在法学教学中运用文学作品阐释法律现象和法律制度,可以使学生潜在地加深对人性的理解,树立未来法律人深厚的人文关怀情怀。
(二)有助于提高学生的理论素养、拓宽思维视野
在法学课程的教学过程中,恰当地运用文学作品较为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可以在生动、轻松的氛围之中增强其理解能力、培养丰富的想象能力,以此更好地掌握法学知识,避免讲授式教学极可能出现的沉闷、乏味氛围。此外,文学作品所反映的法律现象有可能会极大地超出书本理论知识的范围,这比较有助于更好地培养学生独立性、发散性、批判性等法律思维方式,增强对实践问题的理论分析能力。
(三)有助于活跃课堂气氛、提高教学效果
单纯的法律条文、法律理论的学习比较枯燥乏味,法律与现实生活联系紧密,纯理论性教学难以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文学作品中存在较多地描述特定历史时期的法律制度内容,如《水浒传》中重要人物之一林冲,他的经历足以说明宋朝刺配刑等刑罚使用的有关情况,《西游记》中的“倒换通关文碟”无疑与今天的出国“签证”相类似。在法学教学过程中,善于发掘文学作品中所涉及法律知识的情节,并对其展开一定的分析,用通俗的语言引导学生学习法律知识,可以活跃课堂气氛。因此,将“法律与文学”相结合,对文学作品进行法律阐释起到的课堂效果,是单一的法律规则教育所无法相比的。
三、法学教学中运用文学作品应注意的有关问题
文学作品浩如烟海、举不胜举,虽然许多文学作品具有一定的法学教育价值,但法学与文学毕竟是不同学科,其思维方式等都存在较大的不同之处。因此,文学作品的运用需要遵循一定的原则,并不是所有文学作品均能够运用到法学教育教学中,当然也不是每个法学知识点都需要借助文学作品来进行学习。具体来讲,在法学教学中,运用文学作品应注意以下问题。
(一)运用文学作品要适时
“适时”就是引用文学作品时要注意把握时机,按照教学内容,需要引用时才相应地进行引用。在法学教学中引用文学作品需要服务于教学目的,具体来讲,是重点分析,并以此过滤出作品中所包含的法律信息,而不是进行艺术赏析。因此,如何选择文学作品至为重要,对此,主要是要注重作品与教学内容的关联性,应本着“源于教材,服务于教材”的原则适时引用。此外,选取文学作品还应结合学生的年龄特征、认知能力等,引用作品不能太艰深、太生涩。尽量选择富有艺术魅力、学生比较熟悉的文学作品。为此,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熟悉相关文学作品的内容,并有效地收集对相关文学作品进行深度分析的文章,了解作品的法学价值。
(二)运用文学作品要适当
所谓“适当”,通常是指需要注意运用的准确性,即所引用的文学作品应对理解教材内容的内接可以起到画龙点睛之作用,让学生可以较为直观地进行理解。文学作品虽然是现实生活的反映,但文学的真实是艺术的真实,不是实际生活的真实,通常是对生活的提炼,因而,作品中的法律生活和真实的法律现实存在着一定距离。因此,教师要努力提高文学素养,在广泛阅读有关史料的情况下进行分析、比较,对学生学习法律知识极易产生误导的作品不宜进行引用。
(三)运用文学作品要适度
“适度”,是指引用的文学作品应少而精。对文学作品的展示、分析、讲解等占用的课堂时间不宜过长,引用的内容应符合教学内容,不应太多,不要较多地去追求趣味性、迎合学生的好奇心,不能冲淡了教学重点,应尽量控制时间,做到心中有数,详略得当。因此,文法结合是教学手段,而不是教学目的,不能为了极力追求教学的生动效应而喧宾夺主,影响主要教学目标的实现,甚至将法学课上成文学鉴赏课或文学史课。
四、结语
【关键词】经典;文学理论;教学教改
中图分类号:I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5)04-0214-01
文学理论课程是在中外文学史课程基础上的提高课,该课程需要学生掌握一定的文学原理及相关知识。经典作品主要是指一些在文学史上得到普遍承认的文学作品,尤其是在文学史和文学作品选读等课程中,学生已经接触、甚至深入阅读过的作品。
文学理论课程教学对理论要求比较高,但是,理论教学需要大量文学经典实例的支撑,需要学生将理论学习与作品阅读结合起来。理论的意义在于帮助学生深入理解文本并提高学生思想水平,否则文学理论教学就只能够成为空虚的说教或某种单向度意识形态的传达,无法构建完整的文学理论体系,也很难实现该课程的教学目的。
一般认为,文学经典同文学理论课程之间是相辅相成的关系,甚至一部分文学经典是通过理论教材、理论课程来确立的。正如洪子诚先生所说,“丛书、选本,学校的文学教育,文学史编撰。这些也属于文学经典确立的重要环节”[1]。文学理论课程对经典作品的选用直接决定了文本的地位。
一
文学经典包括文学史上比较重要的经典文本,从古希腊、先秦开始,到近现代为止,它不仅包括一些主要的文学作品、还应当包含大量重要的文论思想。从文学史的发展来看,文学经典作品的界定是不断变化的,即使同一部作品在不同的时代也会遭到截然相反的评价。因此,经典文学作品的选用对于文学理论课程的教学而言具有重要意义。
作品的功能性是文学经典选用的一个主要标尺。在文学理论史上,能够成为经典的文学作品在功能性方面是比较明确的。例如,作为中国诗学理论的基础,“兴、观、群、怨”至今仍然是理解传统文学作品和文学思想的主要价值观。文学的社会性显然最为重要,文学作品的存在与其社会属性密切相关。也有一些理论家的观点与此相反,文学的功能性即是实现其内在精神追求。八十年代以来,新时期文学理论教学更多地受到韦勒克等现论家的影响,将文学研究从社会政治层面转向文学自身。在文学理论教学过程中,这两方面的观点都应当有所保留,文学理论教材在文学经典的选择上需要兼顾不同的观念,对各种类型、各种题材的作品兼收并用,避免以偏概全或是先入为主的社会政治观点。
文本的属性及其评价体系是文学经典选用的另一个重要标准。文学作品的性质、种类之多远远超过文学理论课程所能涉及的范围。文学作品往往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其中政治、社会意识形态的制约最为普遍。在不同的社会环境下,文学作品的属性会发生变化,同一种文学作品的社会评价甚至会有天壤之别。在相同的社会背景中,同一部文学作品在不同的批评家眼中也会遭到截然相反的评价。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就对荷马这样的诗人有着不同的评价,前者对荷马及其作品采取敌视的态度,认为诗人的作品中有大量渎神的内容,容易使人堕落,也不利于社会的稳定,更不利于建立一个由哲学家来管理的理想国度;后者则更看重诗人对大众精神的洗涤和智慧的提升,诗人的存在恰恰维护了情感的自由,诗歌作品能够提升读者的道德修养,因此给予诗人崇高的评价。
二
文学经典作品通常被作为习得相关理论知识的重要基础,它能够促使学生深入把握理论的作用及其对作品的意义。例如,在韦勒克的《文学理论》教材中,用于支撑理论观点的就都是一些文学史上的经典作品,韦勒克列举了大量文本逐层解释其理论观点。
文学理论课程的教学思路应当贯穿于经典作品中的,这些作品是理论的“试金石”,甚至可以说,只有落实到文本上,文论才具有意义。童庆炳在《文学经典建构诸因素及其关系》[2]一文中探讨了文学经典作品的选用问题,他的文学观念明显受到新时期以来新批评理论的影响,他将文学经典构成的六个要素分为内部、外部等两方面,并对两个方面进行逐项研究。该文在文学作品的艺术价值、文学作品可阐释的空间等方面,都提到了文学与理论和批评之间的对应关系。
关于文本同理论的结合问题,韦勒克、乔纳森・卡勒等理论家也给出了比较丰富的答案。他们在各自的教材中反复使用一些经典的文本,如莎士比亚、歌德、托尔斯泰等文学家和亚里士多德、德里达、福柯等理论家及其作品,这些文本有助于学习者理解文学思想史的基本脉络,并将不同时期文学作品的复杂变化同思想观念的传承之间建立有效关联。
总之,在理论课程中,对文学经典的选用应遵循经典文本与理论的结合原则,经典文学作品最终应当成为构筑文学理论研究路径的基石,对经典作品的选用和阐释是在理论研究的辅助下完成的。
参考文献:
(一)网络文学与影视作品的天然暗和
影视产业的快速扩张和网络小说热潮的持续升温,让网络文学和影视剧制作的产业化、商业化得到很大的提升。网络小说用文字讲故事,通过网络与受众进行互动;影视作品用镜头讲故事,透过荧屏传递到受众面前。无论是网络小说还是影视作品,他们都是讲故事的文艺活动,都得通过一个中间媒介与受众进行交互。这样的属性决定了它们间相互融合的可能性。深受大众文化影响的网络文学和影视作品,决定了他们在创作取材和价值取向上的天然暗合。网络文学的创作往往由非职业作家完成,这些非职业作家大多都是70、80和90后,影视作品消费的主力军也正是这个年龄阶段的人群,选择有同样生活背景的作家作品进行改编自然会得到消费主体的关注,影视剧中鲜活的生活表现手法和贴近普通大众心理的桥段设计会和观众产生共鸣。电视、电影,常常被人们视为具有针砭时弊,反映当下人们生产、生活作用的媒介,亦具有极强的现实意义。制片方选取现实主义性强的网络文学进行改编,网络小说和影像表达间的这种暗合,为两者的融合提供了便利。
(二)市场选择
精英文化在市场上的溃败直接导致了大众文化的兴起。而影视剧作为大众文化中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在市场的运作机制下、“在国内影视创作长期遭受‘千金难寻好剧本’困扰之际”,网络文学实现其影像化的传播“比制作一般的影视作品拥有更加生后的观众基础,从市场占有上就已经赢得了先机”。无论是电视还是电影,消费性是其最大的特征,网络文学与影视制作间的暗合,符合快餐时代的娱乐、消费精神。2003年开始,文学网站便开始实现了自身的商业化运作,在“快餐”时代和产业链经济效益的共同驱力下,网络文学改编影视作品已得到显而易见的市场支撑。
二、网络文学影像化的利弊
(一)生成成熟的类型化创作
网络文学多类型题材的发展,为中国的影视作品类型化发展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在众多由网络文学改编的电视剧当中,宫廷剧作为中国电视剧的常规类型值得关注,该类型作为一种原发类型,也衍生出许多的亚类型。而在电影方面,爱情题材的文艺片更是成为网络文学改编电影的一大主打类型。回顾近几年的电视剧创作,宫廷剧作为一种常规类型依旧占据着电视剧市场的半壁江山。近几年,《后宫甄嬛传》《美人心计》《倾世皇妃》这类改编自网络文学的影视作品都获得了不错的收视和良好的口碑,《后宫甄嬛传》尤其更甚。随着这一类型的发展和成熟,一种继发类型的穿越宫廷剧横空出世。《宫》《步步惊心》亦是这类宫廷剧成熟发展后的衍生之作,这种亚类型拓款了影视创作的视域,为宫廷剧的长久发展提供了更多可能。而在电影方面,年轻人作为影院观影的生力军,选择都市情感和青春爱情题材的网络小说改编成电影切合年轻人的观影期待。而这类网络文学的改编对制片成本要求较低,风险也较低,电影人从商业和市场的角度出发,选择这一类型进行改编合情合理。《杜拉拉升职记》《失恋33天》《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都是网络文学影视化的成功之作,都市情感题材的影片在这样的市场支持下必定会得到长足发展。网络文学的类型化必将极大的促成影视作品类型化的发展,由此生成的类型化创作,为中国影业形成自身的稳定主打周期提供了基础,这对于促进电视、电影工业的发展非常有利。
(二)网络文学自身文本内涵的删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