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3-23 15:10:55
绪论:在寻找写作灵感吗?爱发表网为您精选了8篇现代化进程论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迪您的思维,激发您的创作热情,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文书档案管理体现了整个单位的管理水平,是档案存在的基础与重要的资源,其管理质量的高低直接决定档案资料的质量与完整性,唯有树立文书档案的规范性、标注化才能促进文书档案利用率的提高,为单位的建设与发展提供有力的保证。由于这类档案其生产过程中在内容与形式上存在一定的共性,对档案的规律有重要意义。随着科技的发展,时代的进步,传统的档案管理模式与时展不相适应,不利于长远发展,对此,必须要采取有效对策加以改进,促进管理水平的提高。从当前的情况来看,文书档案管理的现代化主要具有以下的几点优势:
1.文书档案现代化管理的高效性
传统的文书档案管理工作完全依赖人工,靠工作人员通过手工统计、手工归纳、手工整理等等,不仅工作繁琐、复杂,而且工作效率较低,同时也浪费了人力、财力与物力,制约了管理水平的提高。现代化的管理可以降低劳动强度,提高人员利用率,改善工作效率。传统的文书档案管理工作存在立卷难、管理工作难,利用率差的问题。具体如下:
1.1传统档案管理存在的问题
第一,立卷难。立卷工作是文本档案管理最基本的规划与统筹,在立卷的过程中,要注意对档案各个大纲的归类及按照标题进行排列,确定保存期限进行装订,该工作需要细致的观察能力与持久的耐力,这项工作较为枯燥,难度较大且难以掌握。
第二,管理工作难度较大。完成文本组好卷之后,会根据其不同特征进行编号,满足工作需求,这项工作十分繁琐,而且常会出现错误,需要有大量的人力、财力与时间方可达到管理的目的。
第三,利用率较差。传统的档案文本装订准确度不高,操作方便性不足,导致其利用率交底,现代化技术的运用,改善了管理水平,减少人为操作,使用技术手段,发挥人力资源的作用,减少劳动力强度,促进管理水平的提高,改善文本档案管理的合理化与科学化目标,提高档案的可信度。
1.2现代化技术的运用改善了文书档案工作的效率
现代化技术的运用最大的成效就是改善了文书档案工作的效率,计算机技术的运用大大提升了文书档案的运用效果,将管理人员从繁琐的工作中解脱出来,使其可以有更多的精力从事其他工作,同时也大大提升了工作的准确性,降低错误,使档案部门的文书档案功能更好的发挥出来,更好的为需要的人服务。
2.运用现代化技术提高档案资料管理的便捷性
现代化技术的运用对档案管理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改善了档案管理的方便性,应用也更为简单,利索。传统的以手工为主的档案管理方式不仅浪费了大量的人力、财力与物力,而且文本资料不够全面,漏洞百出,信息含量不足,这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档案管理你水平的提高,无法满足发展的需求,在档案利用的过程中问题百出,资料不足,利用率差,查找复杂,可信度较差等都制约了文本档案价值的发挥。现代化技术的运用在很大程度上改善了文本档案管理水平,计算机技术的使用也实现了当即立卷,改善了档案的规范性与合理性,实现档案管理的有序性,近而使档案由案卷集转变为文件集,实现了从手工刀自动化的转变过程,促进档案管理水平的提高。
3.文书档案管理的现代化促进了文档安全性的提升
与传统档案管理相比,现代化档案管理的科学性与安全性都有了很大成都到的提升,从我国文书档案的传统管理情况来看,保护措施不足,档案查阅是整体性的,无法进行单一操作,这不仅对查阅工作造成不利影响,同时也会影响到文书档案管理的规范性,与档案管理的保密要求不相符。现代化技术的应用,计算机管理设备的运用该使档案管理查阅以当页的形式呈现出来,不仅便于查阅,同时也提高了档案管理的安全性。
4.文书档案管理的现代化促进档案管理工作质量的提升
所谓文本档案就是档案管理的文字资料,其管理最主要的目标就是要提高文本资料的利用率,在进行档案管理的过程中,强化对质量的需求是档案管理是发挥其最大价值的重要体现。在传统的档案管理过程中,立卷工作中存在太多立卷人的思想,主观意识过于浓厚,对立卷工作的把握科学性不足,专业性较差,无法维护档案的高质量与高水平发展目标,影响利用者的使用与操作,降低了利用效率。同时,在进行文书档案归档的过程中还占用了档案人员的大量时间,影响其他工作的发展,同时也制约了档案管理人员素质的提高,在这样的环境中,档案利用工作过于被动,利用率低。
实现现代化的管理后,计算机技术被广泛的运用于文书档案管理过程中,过去很多由人工完成的工作被计算机所取代,将档案管理人员从繁琐的整理、归档工作中解脱出来,将大量的时间与精力用于其他工作中,大大提升了档案编研与二次信息开发利用工作中,今儿促进文书档案管理工作质量的提升,改进了文书档案的利用率,使档案单位的文书档案不仅发挥服务效能,同时实效价值也有了明显的改善。
论文关键词 城镇化 农村 政治文化
政治文化的现代转型,是我国农村现代化的重要内涵之一,而城镇化则是现代化的必经之路。在城镇化进程中,具有传统特征的农村政治文化也必将随着农村社会的现代转型而实现转型。这种转型,意味着农村“依附型”政治文化将逐渐转变为适应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的现代的、民主的、参与型的政治文化。
一、我国农村政治文化的传统性分析
中国传统政治文化本质上属于农耕文化,它萌芽于夏商周时期,定型于秦汉时期,贯穿于整个封建社会历史的全过程,甚至在今天依然发挥着它的影响力,特别是在象征着传统农业社会的农村地区,这种政治文化依然根深蒂固。
(一)王权主义
在中国传统社会,王权是国家权力的核心,它控制和影响着社会的各个层面。王权的至高无上性和不受制约的性质,使得社会严格按照自上而下的等级制度进行排序,社会资源的分配也是按照等级地位的高低和权力的大小来进行的。在传统农业社会,地位卑微的农民在社会资源分配中自然处于最不利的处境,他们不得不接受来自于上层阶级的统治和剥削,同时也不自觉地形成了对政治权力的崇拜意识和依附观念。在传统政治结构下,这种权力崇拜和权力依附的思想在一定程度上保护了作为弱势群体的农民的利益,从而成为千百年以来根植于中国农民内心深处的坚固的政治意识。近现代以来,中国先后进行了和社会主义革命,社会政治结构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农业生产条件和农民权利状况都得到了极大的改善,中国正在朝着民主法治社会的目标迈进。但是,由于政治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的特点,传统政治文化中的权力崇拜和权力依附思想依然在我国农村社会普遍存在,影响和制约了农村民主政治文化的成长。
(二)宗法观念
宗法观念起源于家长制。在中国传统社会中,以家长为核心的家庭管理模式,同样适用于家族、乡里、郡县以至于国家。在这种模式中,权力高度集中于一人身上,并且通过血缘或其它古老的形式得以传承,而其他人必须接受和认同家长的权威。家长制的这种等级意识和人治传统,就造成了中国传统社会的宗法观念。宗法观念以儒家经典为依据,主张三纲五常,主张用传统的伦理道德来统治整个社会,实现社会的和谐。长幼有序、贵贱有等,尊卑有别的思想,实际上绘制了一幅礼治的经纬图。宗法观念在以家族为基本构成单位的传统社会是有重要意义的,它是统治阶级进行社会治理的有效工具,对维护整个社会的秩序和稳定发挥了重要的作用。甚至在今天的农村社会,传统伦理道德的继承和发扬,对维护社会风气和构建农村和谐社会而言,也是有一定积极意义的。但是,家族式集权管理的模式却是不适应当前我国农村民主政治发展要求的,因为它忽视甚至抹杀了农民个体的权利和自主意识;同时过分强调血缘关系也会导致农村政治生活中徇私舞弊和裙带腐败的产生,甚至会造就一些横行乡里的“村霸”行为。这些现象在我国部分农村地区的存在,不仅不利于农村民主政治的成长,还直接危害了农村社会的团结和稳定。因此,对传统政治文化中的“宗法观念”,必须秉持“扬弃”的态度,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三)平均主义
在生产力低下的中国传统社会,平均主义是贫苦百姓最美好的政治理想,也是统治者巩固其王权的政治策略。所谓“民不患寡,而患不均”,就是统治者对社会期望的基本认识。因此,无论从百姓角度看,还是从统治者角度看,平均主义都是中国传统政治文化的一个突出表现。这反映了人对于社会公平和公正的最基本期望。然而,对平均主义过分追求不可避免地导致“大锅饭”现象和对个人利益的否定,这在今天注重生产效率的时代背景下是行不通的,也不符合保护公民个人权利的基本政治原则。因此,必须将“平均主义”的政治文化逐渐塑造为“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社会主义的政治文化。
二、城镇化进程对农村政治文化的影响
(一)城镇化对农村政治文化的积极影响
农村地区是我国传统政治文化最坚固的阵地,农村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不仅要求建立民主的制度,而且要求逐渐消除传统政治文化所带来的不利影响,塑造具有社会主义民主法治特征的政治文化。近些年来,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大量农村劳动力转移至城市,接受了现代城市文化的熏陶,其根深蒂固的传统政治观念逐渐发生转变,政治认知水平有了很大提高,政治行为也显得更加理性。这些劳动力在返乡之后,会对农村政治文化的现代转型发挥一定促进作用,加之农村自身现代化水平也有了一定提升,因此,现代政治观念引入和农村社会经济发展,共同促成了当前我国农村政治文化正在逐步实现现代转型。概括来说,城镇化进程主要在以下方面对农村政治文化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1.增进了农村公民的权利意识。传统政治文化中的“王权主义”思想留给中国农民的消极影响主要表现为根深蒂固的权力崇拜和权力依附意识,即在无条件服从权力的同时忽视了自己的利益诉求,并形成了对个人权力的盲目崇拜。这种观念不仅不利于公民权利的维护,而且会助长农村政治生活中的不正之风。在城镇化进程中,大量农民工外出打工,在参与城市生活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遇到了诸如拖欠工资等许多侵害自身权益的行为,在他们团结起来维护切身利益的过程中,实际上正是其公民权利意识不断成长的过程。而公民权利意识的成长,是现代民主政治不可或缺的基本条件之一。
2.培养了农村公民的法制意识和规则意识。建设法制社会是我国社会主义政治发展的基本目标之一。我国农民由于受传统人治思想的影响,加之长期以来农村法制教育水平低下等原因,造成了农民的法治观念淡薄,缺乏规则意识和社会责任感。在城镇化进程中,城乡之间的人口流动和经济往来加速,观念和思想的交流融合也进一步加深。已经在城市地区成长起来的法治观念也逐渐影响到了农村公民的思想意识,促使他们逐渐树立起了尊重法律和利用法律手段维护自身权益的观念,也使得农民的政治参与行为变得更加理性和克制,这对于农村社会秩序的稳定和社会风气的维护是非常有利的。
3.激发了农村公民的创新精神和注重效率的意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主张“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而不再是传统的“平均主义”、“大锅饭”。农村公民在城镇化进程中深度参与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设,培养和锻炼了他们开拓进取、坚忍不拔和与时俱进的精神,同时也获得了在社会生活中注重效率的基本认识。这一观念的形成,使他们能够更好地适应社会经济生活的快节奏,也更加能够积极有效地参与政治生活,并在政治生活中认同他人的才能。
(二)城镇化进程对农村政治文化的消极影响
城镇化进程为农村政治文化的现代转型带来了契机,但同时也不可避免地带来了一些消极的影响。首先,城镇化造成农村劳动力大量转移至城市地区,给农村地区的政治文化建设带来了主体缺失的根本性影响。特别是新生代农民工的大量涌现,使农村地区丧失了政治文化建设的最活跃的生力军,同时也造成了农村空巢老人、留守儿童等一系列社会问题,影响了农村社会的稳定和发展。其次,城镇化进程中随着城乡交流的日益频繁,城市中流行于一小部分人的腐朽堕落的思想也随之影响到了部分农村人口,特别是在城市打工的年轻人,从而对农村政治文化的健康成长产生了不利的影响。这些消极影响都是今后应当着重注意预防和消除的,但总体来说,城镇化给农村政治文化带来的更多是积极和正面的影响,我们应当进行客观全面的评价。
三、农村政治文化现代转型的路径思考
我国农村政治文化现代转型的基本目标,是将传统的依附型政治文化转变为现代的、民主的、参与型的政治文化。在城镇化进城中,要实现这一转型,必须考虑到以下几方面的路径:
(一)完善农村政治参与机制,营造民主政治氛围
村民自治制度是我国农村政治参与和民主政治建设的基本平台,长期以来承担着农村社会自我管理的功能。但由于在许多农村地区,政治参与的制度和实践经常脱节,导致村民自治制度并未能普遍促成农村公民民主习惯的养成。因此,必须进一步完善村民自治的制度建设,更重要的是,真正将村民自治制度下的政治参与落到实处,形成村民参与乡村事务管理的民主政治氛围,从而促进现代民主政治文化的形成。
(二)加强学校教育,提高农村公民的政治认知水平
从现实情况来看,学校教育是当前我国农村政治社会化的主要渠道,也是提高农村公民政治认知水平的最有效的途径。而政治认知水平的提高,是现代公民文化形成的基础。因此,需要进一步加强农村公民的政治法律教育,特别是对青少年的学校教育,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公民。这就需要进一步加强对农村中小学教育的人员和资金投入,努力实现教育公平,促进农村教育现代化,为农村社会的现代转型打造良好的基础。
(三)对传统政治文化进行合理“扬弃”,使其融入现代政治文明
我国传统政治文化虽然整体上是一种“依附型”政治文化,与现代民主政治原则不相符,但在某些具体内容上仍然具有一定的现代价值,如对伦理道德和社会秩序的重视等。因此,在农村政治文化建设中,应当注重现代政治文化与传统政治文化的适当结合,塑造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民主法治的农村政治文化。
(四)通过城乡一体化建设减少农村劳动力转移,为农村社会的整体转型创造条件
摘要:公民道德水平与城市现代化建设统一于社会的和谐发展过程中,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公民道德素质虽然有了很大提高,并且初步建立了与现代化城市相配套的价值观念和基本行为规范体系。然而,在城市现代化进程中,一些问题日益凸显,如肮脏、杂乱、生态环境恶化、骚动、犯罪、治安状况差等,在这些问题的背后,公民的道德素质则是促成这些问题的始作俑者。本文通过探讨当下城市现代化进程中的一些突出的公民道德问题,意欲分析背后的深层次原因,旨在为我国城市化建设提供一些力所能及的建议和参考。
关键词:城市建设;公民道德;道德机制
现代化作为一个综合的、多层面的、动态的概念,是指“各社会在科学技术革命的冲击下,亦已经或正在进行的转变过程”,它既是一种社会演变过程,也是一种发展状态。城市发展作为衡量一个国家现代化水平的重要标志,在世界文明走向现代化发展过程中凸显出了重要作用。城市是由人创造出来的,城市的现代化天然与人的现代化联系在一起。公民较高的综合素质、意识、观念和情感、知识和技能,特别是人的道德水准,对现代化城市的运转和发展起着尤为重要的作用。进而言之,城市的快速发展,离不开公民道德素质的有力支撑,而现阶段与城市现代化发展不相协调的公民道德现状严重阻碍了城市的现代化进程,解决好公民道德这个问题被提上议事日程。
一、我国城市现代化进程中表现出的公民道德问题
公民道德建设与城市现代化是一个双向互动的关系,城市发展要现代化,城市公民的道德也需要现代化,这是社会体系中的两个矛盾,在现代化进程中表现出同一性的同时,不平衡性也相对存在着,突出表现在公民道德水平普遍不重制约着人的全面发展,阻碍了城市的现代化进程。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发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城市建设进一步加快,公民的整体素质大为提高,但负面影响不容忽视,在城市化日益推向前进的时候,社会日益暴露出与现代化发展格格不入的人的问题,突出表现在以下方面:
1.权力欲重,缺乏责任意识。
责任是道德的重要组成部分。官德、师德、医德、商德、艺德,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无不以责任为基础和前提。有责任感的人,受人尊敬,招人喜爱,让人放心。但是在现实生活中,这些基本的道德违背公共场所道德的现象时有发生。比如乱放自行车、晾湿衣服不顾楼下居民、在公共场所喧哗、怪叫、争吵、大声播放音乐形成噪音影响其他居民正常生活等等。这一切的混乱不堪,源自我们内心缺乏一种对自己、对社会的责任感。俄国著名作家高尔基曾说过:“负责任,是一个人最基本的品质。如果我们放弃了责任,也就等于放弃了全世界。”“责任”二字的重要性由此可见一斑。全国道德模范之所以让我们震撼和感化,“责任”二字是关键。如果没有责任,那么“助人为乐”、“见义勇为”、“诚实守信”就无从谈起,皮之不存、毛将焉附?因此,提升公民道德水平,最重要的是增强公民的责任感。
2.利欲心重,诚信度有待提高。
诚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政治、经济、文化及社会生活方式等方面都取得了显著成绩。在这一变化过程中,诚信问题引起了社会各方面的极大关注。尤其是近年来频频发生的“三聚氰胺奶粉”“瘦肉精”“染色馒头”“地沟油”等诚信缺失的事件,直接引发整个社会的信任危机,扰乱正常的社会经济秩序,严重者甚至影响了社会的安定和和谐社会的建构。作为自古以来的礼仪之邦,中华民族素有崇尚诚信,耻贱伪诈之传统。先哲孔子认为“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孟子把修养诚信看做是做人应走的正道,“思诚者”是为“人之道也”。然而可悲的是,在今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实践中,中国当前社会诚信现状不容乐观。根据2011年《望》新闻周刊联合国内专业调查研究机构调查的数据显示,在北京、上海、广州、杭州、成都5个大中城市展开了民意调查。调查数据显示,被访者对当前中国社会诚信状况总体评价较低,仅有4.8%的被访者评价“好”,48.7%评价“一般”,46.6%被访者认为社会诚信状况“差”,甚至“很差”。虽然此调查数据不能百分百准确的表明我国社会诚信的现状,但是不容置疑的是,诚信缺失问题正像瘟疫一样侵蚀着我们社会。诚信至关重要,它不仅关系到我国社会公众的切身利益,而且关系到城市的现代化建设。因此,如何实现传统诚信的现代化转化,重新确立起人们对现代诚信文化的信仰,是摆在城市管理者面前一道现实而紧迫的课题。
3.利己心重,公正心普遍较低。
80年前鲁迅先生曾说:如果你遇见社会上有不平事,万不可挺身而出,讲公道话,否则事情回转移到你头上;如果你遇见有人被冤枉被诬陷,即使明知道他是好人,也不可出来给他解释或分辨,否则你会被人说是他的亲戚或得了贿赂。鲁迅先生的这段话讽刺的是那个时代的一些社会现象,可遗憾的是80年后,他针贬过的社会现象却依然存在在我们的生活中。随着城市规模的扩大,公民之间的利益关系越来越密切,但人的道德心理和情感更加疏远和淡漠。曾看过两则报道:一则说的是83岁退休老干部摔倒路边 在众人围观下猝死 2010年12月,福州六一北路与湖东路交叉路口附近,一位8旬老伯摔倒在人行道上。围观的五六人,没人出手。就在两名女子试图将其搀扶起来时,旁人的一句“善意提醒”,又让她们缩回了手。老人孤独地躺在冰冷的马路上,直到生命的终结。另一则是2009年8月,福州新店镇后山村,一名12岁的少年下到一个一百平方米左右的小鱼塘戏水时溺亡。但从发现溺水少年到120赶到现场的一段时间里,鲜有人伸援手,等一名好心男子将他救上来时,一切都太迟了。这名好心人说,如果孩子早几分钟获救,可能就不会死。这两则报道我想每个人都似曾相识,在我们生活中见难不救、见危不帮、见老不让、见少不扶、见死不救的例子并不鲜见。人们常常怀着一种下意识的猜疑、敌意和戒备心理,自觉不自觉地在相互之间筑起一道防御的墙。这不仅不利于人际关系的正常发展,也严重阻碍了城市的现代化建设。
二、城市公民道德滑坡的成因
“道德失范是用来描述社会转型期的一种道德状态,在这种状态中,社会成员的行为缺乏明确的社会规范约束力,呈现出某种紊乱与无序。”现象的背后总是有着一定的原因,公民道德存在着失范现象是有着一定的经济、社会现实以及文化心态原因。
1.经济的发展,导致价值观念多元化,引起道德失衡。
建国初期,人们的欲望可以得到满足或比较容易满足,社会动荡和道德违规直接损害到经济利益,代价太高,因而民众一般不愿铤而走险;而在较富裕的年代,初步的现代化挑起民众对发财致富、政治参与的欲望与日俱增,而政治空间的相对有限又形成了一个制约瓶颈,民众的趋利心理在多元价值目标的引诱下,使得一些人不择手段,不顾道德和法律的约束,甘冒天下之大不韪,违法乱纪,导致道德失衡,社会风气恶化。
市场经济作为一种社会经济制度是以追求经济效益最大化为目标的,在道德恶化中责无旁贷。在市场经济的侵蚀下,依靠投机取巧能够达到经济、政治目的数见不鲜,加上许多城市人习惯把老实当“傻帽”,于是“劳动光荣、恪尽职守”成为一纸空文,为人所不齿,取而代之的是一种以崇尚投机,卑视诚实的大众心理。此外,市场经济使得社会道德评价标准多元化、人情淡漠疏远、道德失范,城市作为市场经济较为发达的区域,各种社会关系都直接或间接地与市场经济联系在一起,这就容易引发人们内心的“孤独”感,而且会淡漠人们之间互帮互助、同心同德的关系。人是社会化的动物,人与人之间需要彼此关心、帮助、爱护,然而在工业化、城市化的大背景下,社会所缺少的正是这种日渐受到侵蚀的互助意识,于是“见死不救”的新闻屡见报端、“公众冷漠”的现象见惯不怪,整个社会秩序被严重颠倒,是非不分、道德崩塌。
2.中国传统文化所蕴涵的消极社会心态不利于现代公民道德的发育。
中国人缺乏“博爱”精神,对人的友好、热情往往只限于熟识的人或圈子,一旦遇到素不相识的陌生人,则表现得非常冷淡。这恰恰体现了在中国传统社会,以血缘、亲缘、地缘观念为基础的狭隘民族主义观念,缺乏体现“博爱”的人道主义精神。传统的“仁爱”,主要是遵循一套“老吾老、幼吾幼”的原则,如果对他人提供帮助,首先关注的多半是有关系的或关系近的。所以我们经常看到,济困解围的行为,被一些人视为虚伪;当有人见义勇为时,旁观者竟无人响应,反而会怀疑当事人的善良本意。在这种消极的社会心态的影响下,自己的利益当会尽力争取,若是几个人的或大家的那还是等别人去出头,有了少不了我的。在公共领域,这种观念也存在,人们常以安分守己、少管闲事、避祸自保作为自己的处世原则。于是“一点小事,何必大动肝火”、“多一事不如少一事”便成为人们的行事准则,这种消极的道德观念跟社会道德混乱不无关系。
3.道德教育力度不够,造成公民道德认识和道德行为的不一致。
按伦理学的观点,人们的道德品质,是在一定的社会环境和物质条件下,通过教育和社会生活实践经验的积累以及个人自觉锻炼和修养而逐步形成的。道德教育的缺失使得人们在思想上难以树立诚信观念。当今学校实施素质教育的根本目的就是要让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教导要做道德高尚的人,主席倡导以德治国,主席提倡八荣八耻,都旨在把中国优秀的传统道德和社会主义道德结合起来开展新道德教育。可是,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许多学校仍然是重智育,轻德育,表面上搞素质教育,实际还是应试教育,甚至以智代德。其次,社会上“重文轻理”偏向导致许多学生缺乏应有的基本人文素养和道德,许多学生成了“有知识、没文化”的代名词,基本素养江河日下。
三、提高现代化城市公民道德的举措
公民道德建设城市现代化建设的有机组成部分,是一项系统、复杂的社会工程,不仅关系着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也与社会其他方面有着唇亡齿寒的关系,因此提高公民道德素养亟需提上议事日程。笔者认为加强城市公民道德建设必须从城市和公民两方面着手,并辅之以必要的法律措施,由此形成社会合力,使公民道德建设取得实质性的进展,从而把城市现代化建设推向前进。
1.注重对公民道德能力的培养。
道德能力,也就是人所特有的一种超乎自身功利而履行人所确认的道德原则或规范的本领及心理特征。它包括人的道德认识能力、道德判断评价能力、道德选择能力、道德实践能力、道德承载能力以及道德抵抗能力等。
确立公民在道德教育过程中的主体地位,使得公民由被动教育向主动学习转变。公民应该作为道德活动的创造者和体现者的主体,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而不是一味作为道德客体机械接受道德原则和道德规范,只有这样才能才能切实提高公民的道德能力。因此,在各种不同形式的道德教育中,必须尊重人的主体性,发挥其主体功能,注意培养公民的自我锻炼能力、自我教育能力、自我陶冶能力,使得公民形成稳定良好的心理状态,使他律逐步向自律转变。
2.加强法制建设,为诚信规范提供有力的法律保障。
道德问题不但是一种观念,同时还应当是一个法律范畴。与道德相比较,法律在对社会秩序的控制上是刚性的,有一种制度性的优势,它的执行是一种强制过程。所以,在城市公民道德建设中如果能够取得法律的有效支持,增强公民道德建设的实效性将取得突破性的进展。现代西方不少国家和地区非常重视通过制定法律法规来保障社会文明,推动道德进步。如美国,国会是它的立法机构,但国会下面设有“道德立法委员会”,专门制定各种“道德法”来规范人们行为。针对我国公民道德不佳的状况,将公民道德建设的体系中带根本性、普遍性的规范及要求,通过国家立法活动在从制度上加以确认显得尤为必要。
城市现代化与公民道德建设是相伴相生、并驾齐驱的,公民道德建设不仅是城市建设的有机组成部分,也是促进城市现代化进程的不可或缺的前提和基础。公民道德素质的提高,无疑会助力城市现代化建设,为城市发展插上腾飞的翅膀;反过来,城市愈文明,就愈能为人们提供一种奉为标榜的力量,促使人们自发形成与现代化相适应的一套道德准则。因此,大力加强公民道德建设,对推进城市现代化进程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需要社会各界予以充分的重视。
参考文献:
[1]唐忠新:《社区服务思路与方法》,机械工业出版社,2003。
[2]杨曾宪:《对城市公共卫生问题的伦理分析》,《探索与争鸣》,1998。
[3]汪应曼:《经济转型与道德发展》,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4。
[4][美]约翰・罗尔斯著,何怀宏、何包钢、廖申白译:《正义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
[5][美]汤姆・彼彻姆:《哲学的伦理学》,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
[6]《中国传统伦理思想史》,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关键词:现代化;民族文化;双重关系;发展与保护
一、现代化与民族文化的双重关系
文化的发展对政治、经济、社会都有巨大的反作用,作为民族地区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民族文化的发展不容忽视,二者既有相互冲突的一面,又有相互促进的一面。1.现代化与民族传统文化相互促进。在现代化进程里,文化的发展是不可或缺的,在由56个民族共同组成的中华民族里更是如此。民族文化是各少数民族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结晶,是中华民族灿烂文化的重要组成。民族文化的发展有利于民族地区的和平稳定,有利于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对于民族地区的现代化起着推动作用。现代化也为民族传统文化提供了更广阔的发展空间。在现代化进程中,传统农业的主导地位逐渐被现代工业所取代,民族地区的经济建设取得了显著的成就,经济的发展带动了文化的发展;少数民族的居住、服饰、饮食、歌舞等转化为民族文化产品走向市场,民族传统文化实现了产业化发展;地区之间的交流日益频繁,人员往来更加密切。民族传统文化一方面得以更广泛的传播,另一方面也有更多的机会吸收外来文化,在碰撞与交流中发展自己。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与应用,民族传统文化的传承与保护也有了新的形式,电视、网络技术使得民族传统文化的传播更加快捷,计算机、摄像等技术则使民族文化的保护更为方便与安全。2.民族文化与现代化的冲突。现代化给民族地区带来了经济的快速增长,生活水平提高等诸多好处,同时也导致了民族传统文化的变迁与重构,甚至消亡。现代经济的高速发展,极大的冲击着民族文化的经济基础——以农牧业为主的传统民族经济;现代社会的政治体制,极大地冲击着少数民族地区的政治文化;现代化的科学技术,极大的冲击着民族传统技术;现代工业的高科技产品大量涌入民族地区,富有民族特色的产品被取代;现代社会的思想观念,如效率、竞争、公平等,也深深的影响着民族传统文化。在现代化进程中,民族文化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冲击。民族文化中也有与现代化向冲突的成分存在。在以传统农牧经济为主的社会里,“小富即安,小进即满”的思想根深蒂固,人们的竞争、效率意识相对较弱,不利于现代经济的发展;“敬神”、信天命等思想观念使得民族地区人们在合法权利受到侵犯时听天由命,不利于现代法制社会的推进;重经验、轻科学的态度使得他们一代又一代的延续着落后的生产生活方式,不利于现代科学在民族地区的推广和教育的发展;而民族地区某些风俗习惯,如近亲婚姻也与现代社会的观念相违背。民族文化与现代化既相互促进,又相互制约。在现代化进程中,如何实现二者的和谐、可持续发展,值得我们深思。
二、现代化进程中民族文化的发展与保护
民族文化是维系民族整体的精神纽带,保护和发展民族文化也是党和国家的一贯主张,也是推进民族地区现代化的重要内容。在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的今天,民族文化的保护和弘扬需要以民族自身为主体,政府大力支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才能完成。1.民族自身为主体,保护民族文化。长期以来,民族文化的保护一直是以政府为主。然而实践证明,这种模式并没有使民族文化得到有效的保护,在某种程度上反而加快了民族文化消亡的步伐。唯物辩证法认为,在事物的发展过程中,内因是关键。因而要想切实保护和发展民族文化,必须以民族自身为主体。首先,民族自身要正确认识本民族传统文化,不能一味的自卑或自大。任何事物都有两个方面,每种民族文化既有优秀的部分,也有与时代潮流相悖的部分,对此民族自身要有清晰的认识,在保护和发展民族文化时有所扬弃。其次,民族地区要充分利用国家的各项有利政策,抓住机遇,传承和发展民族文化。第三,正确对待民族文化发展过程中遇到的冲击,主动接受外来文化。在城市化进程中,民族地区的开放程度越来越高,面对各种外来文化,各民族不可能完全不接受,而被动接受遭到的冲击远远大于主动接受。民族地区应主动接受外来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在发展中保护民族文化。2.政府为民族文化保护提供有力保障。“政府拥有强大权势并掌握雄厚的公共资源,政府对文化的管理方式、文化艺术政策历来是影响文化权利实现的最重要的力量”,由此可见,政府在文化发中与保护方面的重要作用。首先,政府应制定和完善法律法规,为民族文化的保持与发展提供有利的法律保证。我国对于民族文化的保护一直比较重视,并且相关的法律法规也涉及到这方面的内容,但是仍然存在很多问题,如:专门针对民族文化保护的法律法规很少;有的法律法规因制定时间久远而与现实脱节,形同虚设;法律法规可操作性差等,这些都是亟需解决的问题。其次,政府加强引导,推进民族文化的保护与发展。政府掌握巨大的公共资源,在引导公众行为方面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在具体实践中政府应充分发挥优势。第三,政府提供政策优惠,促进民族文化的发展。经济、政治、文化的发展共同推动着社会的进步,三者之间相辅相成,缺一不可。3.全社会共同努力。民族的就是世界的,民族文化的保护与发展不仅仅是民族地区的事情,需要社会共同努力。首先要理解并尊重民族文化:不同的民族,文化也各不相同,城市化进程中,地区之间的来往日益频繁,文化交流加强,文化的碰撞与冲突不可避免。在文化交流的过程中,对不同的文化要有包容的胸怀,理解民族文化,尊重各民族文化发展的权利;其次,要为民族文化的发展创造有利条件,共同推进中华民族文化的发展。民族文化是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正是风情各异的民族文化铸就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灿烂辉煌。民族文化的繁荣对民族地区、乃至整个国家的经济,政治、社会的发展都有着巨大的反作用。因此,在新的历史时期,我们要为其提供广阔的平台,先进的技术,优秀的人才,充足的资金,促进民族文化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艺衡.《文化权利---回溯与解读》[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
[2]李丽娜.文化多样性视域下我国少数民族文化建设研究[D].辽宁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4.
【论文摘要】现代性语境下的符号消费已成为现今中国消费文化中的一个突出表现,如今人们已经不再是仅仅消费“物”的实用价值,也在消费附着于这些“物”之上的“符号和意义”。在现代化进程中,我国不可避免的被卷入了国际市场,西方的消费观念和方式也无不渗透到当今我国消费市场,而同时由于大众传媒解构了传统消费文化和心理,鼓吹和强化新的消费模式等原因,符号消费问题更加凸显出来。
一、消费的符号化
现代社会将人置身于一个消费世界.社会内在的商品交换法则则是人们生活在这一世界的“黄金法则”。传统意义上的消费是指我们对物化的商品的消费。如今人们已经不再是仅仅消费“物”的实用价值,也在消费附着于这些“物”之上的“符号和意义”。因此消费不仅是一种经济活动,更是一种社会活动,消费的发展变迁在某种意义上说是现代社会的文化变迁的表现。
消费的表现性意味着消费不仅是物理或是物质层面上的消费.而且是象征层面上的消费,即“象征消费”。象征消费指的是具有符号象征性的消费。关于符号的象征性的思想可以追溯到凡勃伦在1899年出版的《有闲阶级论》中对“炫耀性消费”的论述。他认为,所谓炫耀性消费,指的是富裕的上层阶级通过对物品的超出实用和生存所必须的浪费性、奢侈性和铺张性浪费,向人炫耀和展示自己的金钱实力和社会地位,以及这种地位所带来的荣耀、声望和名誉。这种炫耀性消费就是一种典型的“象征消费”。凡勃伦认为,在社会生活中,人们的地位是由经济资本和文化资本所决定的,消费是一种表现性实践,通过对物质和文化消费品的选择所体现出来的品味和生活风格,构成了人们的社会地位得以区分的符号和象征。
齐美尔认为,时尚是阶级分野的产物,上层阶级出于阶级分野意识与标新立异欲望总是企图拥有一种明显的风格.如社交形式、衣着服饰、美学判断的标志与其他群体分开。而中间阶级的成员出于拉平化的本能尽可能地去模仿这些风格以提高自己的社会地位口。布迪厄进一步指出,日常生活中的每一次消费行为都涉及一场符号斗争,都是一场为寻求不同群体之间区隔而进行的斗争.通过这种符号斗争。他们确立自己的独特地位与认同感。
著名消费社会学家布希亚在其著作《消费社会》里提到了在消费社会里商品除了具有使用价值和交换价值之外,还具有符号价值。他认为,在消费社会中,“物”和“商品”已经成为一种“符号体系”,对“物”和“商品”的消费可以成为社会结构和社会秩序及其内在区分的主要基础。也就是“通常所说的”高档””中档””低档”似乎是在指物的分类而实际上是指人的关系和人的地位”。以上消费符号论对现代社会变迁中消费的符号化做了深入的阐述和研究,他们的理论研究为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符号消费的研究提供了理论基础和借鉴,这也是本文的理论基础。
【论文关键词】现代性;消费;符号化;符号消费
【论文摘要】现代性语境下的符号消费已成为现今中国消费文化中的一个突出表现,如今人们已经不再是仅仅消费“物”的实用价值,也在消费附着于这些“物”之上的“符号和意义”。在现代化进程中,我国不可避免的被卷入了国际市场,西方的消费观念和方式也无不渗透到当今我国消费市场,而同时由于大众传媒解构了传统消费文化和心理,鼓吹和强化新的消费模式等原因,符号消费问题更加凸显出来。
一、消费的符号化
现代社会将人置身于一个消费世界.社会内在的商品交换法则则是人们生活在这一世界的“黄金法则”。传统意义上的消费是指我们对物化的商品的消费。如今人们已经不再是仅仅消费“物”的实用价值,也在消费附着于这些“物”之上的“符号和意义”。因此消费不仅是一种经济活动,更是一种社会活动,消费的发展变迁在某种意义上说是现代社会的文化变迁的表现。
消费的表现性意味着消费不仅是物理或是物质层面上的消费.而且是象征层面上的消费,即“象征消费”。象征消费指的是具有符号象征性的消费。关于符号的象征性的思想可以追溯到凡勃伦在1899年出版的《有闲阶级论》中对“炫耀性消费”的论述。他认为,所谓炫耀性消费,指的是富裕的上层阶级通过对物品的超出实用和生存所必须的浪费性、奢侈性和铺张性浪费,向人炫耀和展示自己的金钱实力和社会地位,以及这种地位所带来的荣耀、声望和名誉。这种炫耀性消费就是一种典型的“象征消费”。凡勃伦认为,在社会生活中,人们的地位是由经济资本和文化资本所决定的,消费是一种表现性实践,通过对物质和文化消费品的选择所体现出来的品味和生活风格,构成了人们的社会地位得以区分的符号和象征。
齐美尔认为,时尚是阶级分野的产物,上层阶级出于阶级分野意识与标新立异欲望总是企图拥有一种明显的风格.如社交形式、衣着服饰、美学判断的标志与其他群体分开。而中间阶级的成员出于拉平化的本能尽可能地去模仿这些风格以提高自己的社会地位口。布迪厄进一步指出,日常生活中的每一次消费行为都涉及一场符号斗争,都是一场为寻求不同群体之间区隔而进行的斗争.通过这种符号斗争。他们确立自己的独特地位与认同感。
著名消费社会学家布希亚在其著作《消费社会》里提到了在消费社会里商品除了具有使用价值和交换价值之外,还具有符号价值。他认为,在消费社会中,“物”和“商品”已经成为一种“符号体系”,对“物”和“商品”的消费可以成为社会结构和社会秩序及其内在区分的主要基础。也就是“通常所说的”高档””中档””低档”似乎是在指物的分类而实际上是指人的关系和人的地位”。以上消费符号论对现代社会变迁中消费的符号化做了深入的阐述和研究,他们的理论研究为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符号消费的研究提供了理论基础和借鉴,这也是本文的理论基础。
:快速、低价、包过!就找论文天下!
虽然符号消费在任何社会都存在,但是从某种程度上说目前中国人对于消费的符号象征意义推崇已经到了较为严重的地步。符号消费在我国消费文化中已经成为一个凸显的问题。以穿名牌、戴名表、开名车、住豪宅为人生目标的人大有人在。并且这些都在成为衡量一个人是否成功的社会标尺。
并且随着时代的变化,人们不仅追求物质商品的符号意义。而是开始重视生活方式和生活风格等非物质商品,如休闲方式、流行音乐等。正是因为如此循环,进一步使得物品的实用价值和符号意义纠缠在一起而难以区分,使得人们对使用价值和物的符号意义的追求永无止境。
(二)空间的符号意义
近年来,随着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现代化和全球化的影响,伴随着人们新的生活和消费方式诞生了一系列新的以前从未有过的消费场所(它们大多是从国外引进的),如KTv、网吧、咖啡厅、KFC、超级市场等等,以及在旧形式下赋予新的消费符号意义的消费场所。如茶馆、酒吧、发廊、桑拿洗浴房等。这些新兴消费方式和场所的诞生和变化反应了人们生活方式和消费观念、消费心理的变化。本文将通过几个典型例子做出分析。
在大中小城市中,各类型的超市见缝插针地深入到街区的每个角落。尤其是在大城市中的大卖场、超级市场到处都是。这些超市有着非封闭的柜台,不同收入、年龄、职业、学历的人尽情的表演着自己的角色,随意的在场内选择.没有营业员不耐烦的眼光和别人的眼色。这种新的消费场所和消费环境使得城市人的购物消费形成了定向:买菜不再首选农贸市场而是进社区超市和大卖场;日常购物不再是街角的小卖部.而是商场里的大超市。这个具有“一次购足、就近便利、自主性选择强”特征的新的消费环境被赋予了“以人为本”、“自由、便利、平等”的符号意义,成为人们所认同的地方。
像网吧、酒吧、迪吧、r、,等新兴消费场所,是年轻人和中产阶层充分放松自我,展示自我,获得精神上满足的“理想地”。这类场所也被赋予着“时尚”“青春”“高品味”“主流”等符号意义。
另外还有像KFC一样的洋快餐店和咖啡厅,人们已经把它当作是悠闲消遣的好去处,在美国以快捷廉价取胜的快餐店到了中国却被赋予了不同的符号意义。洋快餐厅成了中国人们就餐的地方.人们很少关注快餐店食品本身,而是其所传达的文化信息,似乎光顾肯德基、麦当劳可以体验他们想象中的“美国文化”和“麦当劳”。他们“快捷”的特征也被“慢”所替代,其就餐时间往往长于美国。因为在肯德基店里舒适宜人的环境使得不少中国人将之作为闲聊、会友、新朋团聚、举行个人或家庭庆典仪式甚至读书、写作的好地方。
上述新兴消费方式、场所是在我国现代化进程中发展起来的,它们更多体现了一种现代化、全球化、西化的趋同,东西方文化的冲突和融合。在现代化进程中,我们不可避免的卷入了国际市场、资本主义生产关系。我们不光接受了西方全球化模式的话语方式.而且遵循西方的经济逻辑和技术逻辑。西方的消费观念、方式也无不渗透到我们的消费市场,消费日益差异化、多元化、西方化。消费所承载的意义也日益丰富.消费的符号化也就日益凸现出来。新兴的消费场所所赋予的新的符号意义。使得人们昔日的消费观正在发生变化。而新兴消费场所的出现也使得人们不再是简单满足衣食住行等基本需求。而是更注重消费的个性化和品质化。
(三)身份的符号意义
身份,是人类社会组织活动形式的反映,是一种典型的社会行为符号。每一个个人都是基于其自身所具有的社会性而存在的。正如我们在寻找自我的时候,必须将自我置于组织当中才能进行自我认识和定位;否则,任何一个以个人而存在的非社会成员,都会失去其存在的意义。人类社会作为一个高度组织化的权力社会系统,从远古的氏族部落社会到现代具有高度组织性的法制国家。这一系统得到了高度的发展。对于生活在这个组织当中的人,其社会关系的组成体现在不同角色之间的联系,例如老师与学生、商人与消费者、官员与老百姓的关系,即符号与符号的关系。正如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所提出的一个著名论断一样.他认为:“人的本质并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从这一论断来看.马克思否认了以人的肉身来决定个人的身份所属,而将它归咎于“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显然身份符号绝对是人的这“一切社会关系总和”的突出代表。
一般来说,人的身份表现是多维度多形式的.服饰、首饰、语言、交通工具、居住环境等等一系列物品都能表现不同社会阶层的人所具有的不同地位和身份。汉唐盛世中,人们推崇的多为一种大气、粗犷的精神.能够体现身份的东西也多为此类.如人们多喜胡服、骑射。而其中的典型代表就是“汗血宝马”。明清时.人们玉器的制作及玩赏达到一个顶峰.优质的玉器也成为了身份的象征。国人把玉看作是天地精气的结晶。用作人神心灵沟通的中介物,使玉具有了不同寻常的宗教象征意义。中国的古籍中把昆仑山称为”群玉之山”或”万山之祖”。《千字文》中也有”金生丽水,玉石昆仑”之说。因此,一件好的可随身而带的玉器,更是在不经意问凸现出主人的身份地位。
今天,越来越多的人先富起来了。名车,豪宅,甚至是斗十千的金樽清酒让人眼花缭乱.而这样的花花世界也的确让人欲罢不能。就如电视里的广告:“x x x,是身份的象征。”便是这个时代消费理念的典型代表。现代化发展过程中,符号消费在我国社会中的形成和发展,可以说,大众传媒功不可没。大众传媒解构了传统消费文化和心理,鼓吹和强化新的消费模式。如今的广告已经不是简单的产品介绍、传递媒介。而是“通过营造与商品有关无关的生活方式印象来操纵人们的欲望和品味的追求”。尽管人们有着选择消费的自由.但是往往还是收到大众传媒潜移默化的影响。广告也暗示着人们.传递着这样一种符号意义:不同款式、不同价格的物品应由不同职业、不同人群所使用。富有个性的广告语,以明星为代言人的广告等等不仅传播了特定的消费意识形态和享乐主义.激发人们追求消费品及其背后所隐含的符号意义所象征的生活方式的冲动。大众传媒总是无休止的追求商品符号所代表的生活方式,这本身也对符号消费文化起到促进作用。
物品的符号意义和空间的符号意义毫无疑问能够凸显出一个人的品味、内涵乃至是决定了一个人的社会地位。有钱了,便应进驻高档社区,购置豪华座驾,以名牌武装自己.出人高级娱乐场所。物品的符号意义和空间的符号意义都被我们进行着充分的挖掘。如今,我们采用琳琅满目的商品来证明我们自身于他人不同所在。以此来界定自己的身份所属。
三、小结
在过去几千年的中国传统当中.一套完善而严密的礼制系统行使着给每个人赋予其应有的角色符号的作用。同时社会活动中如何处理人与人的关系也有一套完整的规范系统。而在我国的现代化进程中。社会关系的剧变,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发生了~次根本性的变迁。因此符号消费在我国现代化进程中凸现出来并非偶然,这是人们物质生活水平得以发展所必然会面临的问题。“不是消费物,而是消费符号”这样的消费文化,日益渗透到社会大众的日常生活领域。并对人民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符号消费.不仅影响了人们在需求内容和满足需求方式上的变化.而且人们的生活目的、生活愿望、生活态度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可以说,这种变化对于当代的中国人来说不仅是消费文化的变化,也是经济社会结构乃至整体性的文化的变化。
水利现代化是指在水利领域用现代的思维转变人类传统的水利观念,广泛采用当今世界上先进的科学技术、现代的工艺设施、新型的仪器设备、科学的管理方法和网络化的信息系统装备和管理水利,优化配置和高效利用水资源,保护水环境,防治水污染,建立供需协调发展机制和决策科学化、信息化的管理体制,实现水利可持续发展的全部运作过程。
二、水利现代化的目标
1.总目标
水利现代化的宗旨是造福人类社会。通过水利现代化进程的推进,使国人逐步树立起现代的水观念,合理利用与优化配置水资源,科学构筑防洪抗旱安全体系、水环境保护体系、水污染与水土流失防治体系、完善的管理体系,使水利建设与国家现代化进程相适应,为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保障社会、经济、食物、生态系统安全奠定坚实的水利基础。
2.具体目标
依据水利现代化的宗旨,其具体的目标包括六个方面:
(1)完善的防洪抗旱体系,确保社会安全。由于我国受季风和地形的影响,以降雨要素为主的气候要素年际、年内之间变化大、不稳定,是世界上洪涝灾害和干旱发生最频繁、灾情最严重的国家之一。目前,我国防洪抗旱能力仍很低,严重的洪涝和旱灾依然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大隐患,至今仍对国计民生构成巨大威胁。我们必须认真研究和运用现代的水利理论和治水思路,完善防洪抗旱体系、减灾体系,确保社会安全。
(2)优化配置、高效利用、积极保护、安全供给水资源,保障经济安全。由于我国的水资源时空分布又严重不均,再加上管理不力等原因,造成从南到北、从东到西几乎带有普遍性的资源性缺水、工程性缺水、污染性缺水、配置性缺水和浪费性缺水。水问题的严重存在已经对国家经济发展、食物安全、生态与环境建设构成极大威胁,成为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主导性的瓶颈因素。因此,必须运用现代的水利科学技术,优化水资源的配置,高效利用、有效保护水资源,实现稳定、优质供水,确保经济安全。
(3)发展灌溉,保障国家食物安全。到21世纪中叶,我国人口将达到16亿高峰,并进入中等发达国家的行列,生活水平又提高到一个新的阶段。两者叠加,对粮食需求的压力更大。在耕地面积不断减少的情况下,我国未来粮食总产量的增加只能依靠内涵挖潜,其中又主要依靠灌溉耕地面积单产水平的大幅度提高。可见,食物安全对水资源的依赖性越来越强烈。因此,只有在运用现代水利科学技术优化配置,合理、高效利用水资源,大力发展现代节水灌溉的基础上,扩大灌溉面积,保障国家食物安全。
(4)建设良性生态,美化环境,保障生态与环境安全。我国的生态与环境是脆弱的,特别是西北内陆地区、西南岩溶地区以及黄土高原、青藏高原、山地平原交接带、农牧交错带、海陆过渡带等。长期以来,人类忽视了自然界的发展是人类社会生存与发展的前提和基础,忽视了生态利益是人类超越一切的最根本利益。因而,在对水资源开发利用时往往注重满足生产、生活对水资源的需要,忽视了生态与环境的保护和建设对水资源的需求。因此,在水资源配置时,既要满足生活、生产对水资源的需要,也要考虑生态与环境保护和建设对水资源的需求,以保障生态与环境安全。
(5)强化水务一体化管理。应建立起统一以流域为基础的水管理事权和面向可持续发展的水价体系,学习、借鉴国际上先进的管理理论、模式和方法,强化水务一体化管理。
(6)树立现代的水观念。突破传统的水观念,树立水的忧患意识和现代的水观念,使人水和谐,友好相处。
三、水利现代化的评价指标体系
1.水观念现代化指标
人的水观念现代化虽是无形的、不可量化的,但可用相关指标进行判断。如通过抽样调查,从下列指标可判断人类水观念现代化水平:对我国水资源状况有正确认识的人所占比例,认为水源地需要保护、水环境需要改造的人所占比例等。
2.水利信息化程度
判断水利信息化程度拟采用下列指标:水资源优化配置、综合调度能力和决策支持系统,水环境自动监测网络化水平,防洪抢险机动化、工程施工机械化、水工设计自动化水平,水文的自动化测报系统、预报时段、准确率,供水与排水自动化水平,管理信息化等。
3.水利科学现代化
衡量水利科学现代化水平的指标是:水利科学研究的职称结构,水利科学研究的现代装备,水利科学技术创新力度,水利科学技术在水利现代化进程中的贡献率,水利科学学术论文在国际著名水利学刊占有份额等。
关键词:水利工程,景观,原则,策略
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城市现代化进程的加快,对城市的水利工程建设提出了新要求和内容,除满足防洪安全的要求外,还要提出改善和美化环境的要求。使城市环境得到保护、保持生态平衡、市民生活更趋舒适。城市水利工程建设应该主动适应这种需求,逐步实现从传统工程水利向资源水利、生态水利的转变,注重水利工程的景观和美学要求,要用新理念进行规划设计。
1.水利工程景观设计的发展与需求
20世纪90年代,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进步和发展,在城市现代化建设中对于改善水域环境的要求不断提高。以改善水域环境和生态系统为主要目标的“城市环境水利工程”建设,成为水利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内容。按照现代城市的功能,对流经市区的河流归纳起来有两类要求:①对河中水流的要求是:水质清洁、生物多样性、生机盎然和优美的水面景观。②对滨河带的要求是:能反映本地独特历史、文化、风俗的滨河景观;能提供一充满鲜花、有人工景点、公园化的休闲、娱乐、体育活动空间;能营造一充满文化、艺术、科学气氛,具有现代气息、人水关系协调、引人胜、便于人水亲近的滨河带。
人们提出这些要求是社会进步的体现,也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水利建设者应当适应这种趋势,满足社会的要求。论文参考。在水利工程的规划、设计、施工等方面进行调整和完善,注入更多的人文、艺术、科学和现代气息,注重工程的环境效益和美学效益。从这个角度来说,现代水利可以称之为“大水利”,即“通过流域的综合整治与管理,使水系的资源功能、环境功能、生态功能都得到完全地发挥,使全流域的安全性、舒适性(包括对生物而言的舒适性)都不断改善,并支持流域实现可持续发展。”
水利工程,改造山河、兴利除害、综合开发、合理利用、积极保护、科学管理水资源,使之更好的服从人们的意志,更好地为人类造福,这不仅改变了自然界中天然水流的形态,也改变了周围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国内外的大量实践都表明,许多水利工程不仅发挥了它们正常的工程效益,而且也越来越显示它们的环境效益,成为一种新颖的,十分引人注目的旅游资源,在发展旅游业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作出了重要的贡献。开发水利工程旅游,已经成为水资源利用的一个重要方面。论文参考。在生态经济环境水利阶段,人们普遍关注环境与生态问题,普遍重视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生态保护的协调发展。在这样的前提下,强调水利工程建筑物的环境功能和美学价值,己成为国际、国内在水利工程设计方面的新趋势。
2.水利工程景观设计的原则
2.1技术与美学相结合的原则
水利工程建筑物和枢纽布局不能单纯追求美学效果,它首先要实现工程的基本功能,并满足技术优化的要求.即使是城市环境美化水利工程,其基本要求是保证工程的安全、稳定、技术可行和经济合理等。因此,水利工程的美学设计必须首先满足工程的技术、经济要求,并在此基础上对景观构成元素进行美学调整。技术美是水利工程的美学基础。
2.2生态环境 (改善)保护原则
从生态学角度来说,河流是生态环境中能量转换和生物活动的廊道,为生态环境敏感区域。在河道上修建水利工程,一方面在一定程度上会破坏河流生态环境、打破生态系统的平衡;另一方面,水利工程能改善河流的水质,提高河流的自净能力。尽管河流生态系统有自我恢复的能力,恢复期与河流生态生命力有关,但不能百分百的恢复,有些河流的生态甚至完全不能恢复。因此,水利工程建设应注意对周边环境以及流域的生态进行保护,不应以生态的破坏、环境的退化为代价。注重环境和生态的保护是水利工程景观 (美学)设计应遵循的原则之一。
2.3强调个性和创新的原则
水利工程常常因其独特性和大空间的跨越带来景观特质和震撼的效果,给人留下深刻的映象,具有地标的意义。要发挥水利工程景观特点,必须在设计中注重水工建筑物的个性发挥,注重建筑物的布局和色彩方面的创新。同时,也要注重与周围环境(如:城市建筑)的和谐,综合考虑工程所在地区的地域性、文化性、整体性等方面的因素。论文参考。
3.水利工程景观规划策略
3.1沿河绿地
滨水环境的总体构思应尽可能扩大沿河绿地,形成较为连续性绿化带,用绿色来勾画古城的轮廓,延续城市文脉。同时,以良好的绿色空间,优化环境景观质量,体现现代化城市的新形象。
3.2闸坝结合,扩展沿河水面。
规划河道可修建彩色橡胶坝,泵房外观可按风景区房屋标准设计,橡胶坝的主要功能是增加蓄水面积,以形成水面,形成人工湖美景。水边设置亲水步道、平台、桥梁、滨水建筑物等,供游人欣赏水面景色。
通过新建湿地连通闸向人工湿地定期供水,以增加水面及绿地面积,改善和美化生态环境、给市民和游人提供良好的视觉效果。同时可为生态化污水净化技术的引进提供良好的试验场所。
3.3生态护堤
可规划采取自然土质岸坡、自然缓坡、植树、植草等生态工程护堤,既防止水土流失,又为水生植物的生长、水生动物的繁育、两栖动物的栖息繁衍活动创造条件。对于河岸边坡较陡的地方,采用木桩、木框加毛块石等工程措施,这种护工程既能稳定河床,又能改善生态和美化环境,避免了混凝土工程带来的负面作用。在应用草皮、木桩护坡时也可以运用土工编织物,袋内灌泥土、粗沙及草籽的混合物,既抗冲刷,又能长出绿草。有利于堤防保护和生态环境的改善。
3.4绿化树种及花草
沿河绿化树种,以合欢、国槐、银杏、杨树、柳树等乔木为骨干树种,以桂花、雪松、紫薇、黄杨球、桃树等灌木和牡丹、月季、三叶草、金边书带草、马尼拉草坪等花草为主要植被,形成多种类、多层次生态群落。
【参考文献】
[1]王蜀南,王鸣周.环境水利学[M].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1996
[2]朱党生,王超,程晓冰.水资源保护规划理论及技术M].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1
[3]曾毅,吴泽斌.水利工程生态环境影响评价方法探讨[J].中国水运,2008,(3)
论文关键词:兵团,现代服务业,动力机制,制度环境
现代服务业指那些能够向其他行业释放出较强外溢效应,从而有利于提升整体经济竞争力的服务行业的集合体。就现代服务业外延界定,目前出现了许多不同的意见,可概括为窄、中、宽三个派别。从外溢功能标准来看,一般认为现代服务业应包括现代消费业、现代生产业和经信息技术改造升级后的传统生产服务业。与传统服务业的区别主要两点:一是技术基础,二是微观管理基础。当前,世界经济、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不断拓深,现代服务业最本质功能是通过产业关联效应,提高整个地区经济的竞争力。
1.兵团经济结构调整要求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
1954年组建的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承担着国家赋予的屯垦戍边的职责,是国家实行计划单列的特殊社会组织。兵团现有14个师(垦区),总人口为257.31万[①]。2007 年国务院下发了针对新疆经济发展的第32 号文件《国务院关于进一步促进新疆经济社会发展的若干意见》明确提出新疆生产建设兵团要率先在西部地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更好的发挥“三大作用”。落实到兵团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情况就是坚持不懈的调整经济结构,实现经济跨越式发展。第二次兵团经济结构调整主要围绕以下四个方面:一是加快建设“三大基地”,推进农业现代化进程;二是重点发展“六大产业”,加快新型工业化步伐;三是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四是积极推进城镇化进程,拓展经济社会发展平台。农业现代化和新型工业化的本质是经济增长由依靠要素追加投入驱动转变为主要依靠生产率提高驱动,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现代服务业不仅体现其自身作为利润源泉的价值,更体现为各个专业化生产环节而产生的“黏合剂”功能,通过现代服务业而产生的关联效应杂志铺,能把现代农业与新型工业有效的交织在一起,产生互动效应。可见,现代服务业对兵团经济结构的调整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兵团各单位主要分布在天山南北最偏僻的区域,大多生态环境恶劣,资源贫乏,特别是像水资源、石油天然气等关系到国计民生的战略资源是十分稀缺的,决定了兵团的经济增长方式,必须实现由粗放型到集约型增长。发展现代服务业能有效降低经济发展对要素资源的依赖程度。据测算,相对于每万元增加值,服务业用电量是工业的15%,所造成的烟尘等排放不到制造业的1/7。以优良的生态环境和具有鲜明特色的工业为基础,逐步发展现代服务业是兵团破解资源能源约束难题、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的现实选择。
当前,发达国家或发达地区的服务业占GDP比重均达到70%左右,而兵团服务业发展水平不高,占比较低(见表1)、带动力不强;在服务业内部,传统服务业比重较大,现代服务业重过小。新形势下,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是摆在我们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那么,该如何兵团推进现代服务业的发展,其发展的动力机制在哪里,制度环境到底怎么样,值得我们认真探讨。
表1 全国、新疆、兵团1990-2008年三大产业产值构成 单位:%
时间 全国 新疆 兵团
1990 27.1:41.6:31.3 34.5:30.5:35.0 45.8:32.1:22.1
1995 20.5:48.8:30.7 29.2:36.7:34.1 46.1:26.2:27.7
2000 16.4:50.2:33.4 21.1:42.2:35.6 39.7:28.4:31.9
2005 12.6:47.5:39.9 19.0:44.7:36.3 39.4:25.2:35.4
2006 11.7:48.9:39.4 17.3:48.0:34.7 32.5:26.1:3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