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爱发表,线上期刊服务咨询

启蒙教育论文8篇

时间:2023-03-23 15:09:57

绪论:在寻找写作灵感吗?爱发表网为您精选了8篇启蒙教育论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迪您的思维,激发您的创作热情,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启蒙教育论文

篇1

当前,3至6岁幼儿舞蹈启蒙教育活动的现状不容乐观,严重制约着幼儿舞蹈启蒙教育活动的开展。从3至6岁幼儿舞蹈启蒙教育活动存在的问题上看,这些问题分别是幼儿舞蹈教育过分迎合家长意愿、教育机构师资队伍素质参差不齐、幼儿舞蹈教学教材内容鱼龙混杂,其具体内容如下:

(一)幼儿舞蹈教育过分迎合家长意愿

幼儿舞蹈教育过分迎合家长意愿,是当前3至6岁幼儿舞蹈启蒙教育活动存在的问题之一。在当前3至6岁幼儿舞蹈启蒙教育活动中,很多幼儿家长的主观意愿误导着幼儿舞蹈教师的教学,与此同时,追求经济利润,教育观功利化严重,也使得3至6岁幼儿舞蹈启蒙教育活动难以有序进行。如有些幼儿园为了迎合家长口味,不注重幼儿自身舞蹈素质的培养,而是一味迎合家长意愿,这种常规性的舞蹈教育活动模式,有违舞蹈教育的目的,不值得提倡。

(二)教育机构师资队伍素质参差不齐

教育结构师资队伍素质参差不齐,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3至6岁幼儿舞蹈启蒙教育活动的开展。就目前而言,我国幼儿舞蹈教师的供给存在着严重不足,现有的幼儿教育机构师资队伍素质参差不齐,舞蹈教学方法并不系统和正规,缺乏专业的幼儿舞蹈教师的现象普遍存在。有些教育机构过多追求专业化技能技巧训练,不尊重3至6岁幼儿舞蹈启蒙教育的客观规律,只能起到事倍功半的效果。与此同时,轻视幼儿身心发展在幼儿舞蹈教育中的重要性,不能正确看待孩子的年龄与心态以及舞蹈情趣等,不顾及幼儿的身心健康,使得3至6岁幼儿舞蹈启蒙教育活动的现状不太乐观,严重影响幼儿舞蹈启蒙教育的教学质量。

(三)幼儿舞蹈教学教材内容鱼龙混杂

幼儿舞蹈教学教材内容鱼龙混杂,也使得3至6岁幼儿舞蹈启蒙教育活动面临困境。目前,幼儿舞蹈教学的教材内容没有得到统一,幼儿舞蹈教学机构教材内容与幼儿的年龄特点不符,各类教材的出版者和编写者观点不一,有的教材把基本功的训练方法讲得很细,但缺乏实际应用价值,教学方法也有一定的科学性,不能较好地引导幼儿启蒙教育。而有的幼儿舞蹈教学教材是空讲理论,泛泛而谈,没有实际意义。社会上各类教材鱼目混杂,非常不利于幼儿舞蹈教学活动的开展。因此,探索3至6岁幼儿舞蹈启蒙教育活动势在必行。

二、3至6岁幼儿舞蹈启蒙教育活动的策略

为进一步提高3至6岁幼儿舞蹈启蒙教育活动的教学水平,促进幼儿舞蹈启蒙教育有效性的提高,在了解3至6岁幼儿舞蹈启蒙教育活动的内涵,以及3至6岁幼儿舞蹈启蒙教育活动存在问题的基础上,3至6岁幼儿舞蹈启蒙教育活动的策略,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身体的感知,唤醒幼儿身体的能动性

身体的感知,唤醒幼儿身体的能动性,是3至6岁幼儿舞蹈启蒙教育活动的关键。舞蹈时孩子们的身体各个器官都在参与,充分发挥幼儿的肢体语言在舞蹈学习中的作用,使身体灵活和协调,有助于唤醒幼儿身体的能动性。从幼儿的成长发育上看,幼儿的脊椎在3岁时刚定型,在开展舞蹈启蒙教育活动中,必须尊重3至6岁幼儿身体生长的规律,让幼儿首先认识身体的每个部位,感知身体的头、胸、腰、脚等各个部位,在了解自己身体的基础上才能更好地发挥身体语言。如在教师的引导下,合着音乐的节奏,适时加入舞蹈动作,让幼儿认识身体的各个部位,使幼儿意识到身体各部分的作用,身体的各个部位能动起来,继而唤醒幼儿身体的能动性,主观参与到舞蹈启蒙教育活动中来。在具体做法上,应让幼儿在感知自己身体的基础上建立“直”的意识,即身体直、手臂直和腿直。幼儿由于身体刚定型,因此对各部位的敏感度不高,为帮助幼儿在舞蹈训练初期即建立起身体直立意识,教师应善于利用生活中幼儿熟悉的形象引导幼儿进行感知和模仿,如大树的直立、冰棍的直立、衣架的直立、楼梯的直立等,通过引导幼儿的模仿能力,依靠身体的肢体运动来表现生活,唤醒幼儿身体的能动性。

(二)身体的表达,引导幼儿主动模仿动作

身体的表达,引导幼儿主动模仿动作,是3至6岁幼儿舞蹈启蒙教育活动的重要环节。孩子都有属于自己的身心特点,有的活泼好动、对新鲜事物充满未知的好奇,有的想象力丰富、善于模仿等,加上幼儿身体柔软,可塑性强,根据这些特点,教师就能在对幼儿进行舞蹈启蒙教育时,尽量多以生活中常见的人和事为参照,指引幼儿以身体动作表达出来,比如情绪变化时的喜怒哀乐、遇到阻碍或困难时的一种渴望,抑或是孩子自身的顽皮等天性,都可以通过肢体动作来表达出来,让幼儿学会思行合一。教师在带领孩子编排肢体动作的同时,对幼儿进行正确的审美引导,教会幼儿分辨美与丑、好与坏,让幼儿从身体的自然表达逐渐过渡到对美的自觉追求。一是动态。活泼好动是孩子的天性。3至6岁幼儿喜欢玩游戏,喜欢模仿小动物们的爬、飞等。这些动态的物象具有外在和可视的特点,总是能够激发幼儿模仿的兴趣。因此说,3至6岁幼儿舞蹈启蒙教育活动应是动态的,激发幼儿用身体表达他们的好奇心的欲望。二是情趣。幼儿的生活是极富天真的童趣的。选择适合以舞蹈形式来表现的素材,引导幼儿主动模仿动作,如在洗手的过程中,不断地用双手拍水,并往同伴身上洒水;在雨中用双脚不停地踩水;洗澡时接水往外洒等。在幼儿舞蹈教育中,教师可设置情景小剧场,让幼儿在有情景的舞蹈环境中教学,能更好地提升幼儿丰富的想象力。三是情感。舞蹈具有感情和灵魂,而幼儿的内心情感是极其丰富的,只是往往幼儿内心的情感不会那么直观地显现出来,他们的喜怒哀乐等情绪还具有内在性和隐蔽性,需要教师细心地观察和揣摩才能发现。在教育幼儿舞蹈的过程中,教师还要善于抓住幼儿在日常生活中表达出来的心理活动和情感取向,这样才能更好地教育幼儿将其用舞蹈形式表达出来。幼儿舞蹈形式简单优美,动作形象有趣,如表达“我爱你”“不上你的当”“我爱妈妈”等幼儿身上通常都会有的强烈情感。四是空间。舞蹈需要在一定空间的变化中完成,特别是即兴舞蹈,舞者要能在不同的空间变化中随心所欲地转换移动,所以在幼儿舞蹈启蒙教育中,幼儿需要形成一定的空间意识,比如能准确判断出上下左右、前后各方位,在实践中体会站、蹲、跳等空间转换。

(三)身体的创造,激励幼儿合理展开想象

身体的创造,激励幼儿合理展开想象,是3至6岁幼儿舞蹈启蒙教育活动的有效途径。3至6岁的幼儿通常充满好奇和幻想,在3至6岁幼儿舞蹈启蒙教育活动中,要尊重幼儿的个性化表达和创造的自由,从幼儿身体的创造入手,激励幼儿合理展开想象,发挥幼儿丰富的想象力、创造力。幼儿身上潜存着丰富的创造力和敏感的思维创造力,对3至6岁幼儿舞蹈启蒙教育活动而言,即兴舞蹈是激励幼儿合理展开想象最好的形式之一,创作过程中教师要及时给予评价,根据幼儿的生活经验及知识技能水平进行引导,帮助幼儿建立舞蹈创作的自信心,推动幼儿勇于尝试和努力。具体说来,3至6岁幼儿舞蹈启蒙教育活动的即兴舞蹈可以分为两种形式:一是音乐即兴,二是命题即兴。其中,音乐即兴即随音乐有感而动,教师要为幼儿设计创造的环境,由教师提供一段乐曲,让幼儿根据乐曲的旋律、节奏、风格等,即兴演绎一段舞蹈,让幼儿用掌握的知识技能进行创新。二是命题即兴,即教师指定一个形象、情景或事件,然后借助音乐,要求幼儿瞬间释放身体的动作,以表现特定的形象和内容。对于命题即兴,幼儿舞蹈启蒙教师应认真备课,考虑好幼儿的实际情况进行即兴创作,使幼儿产生学习舞蹈的兴趣,进而积极投入到舞蹈学习创作中来,以此提升身体表达的艺术性。

三、结语

篇2

(一)音乐启蒙教育促进幼儿的智力发展

研究证实,人的大脑在功能上有明显的分工。大脑的左右半球既各司其职又相互协调。左半球负责逻辑思维管理,主要处理与分析语言、数学等方面的抽象思维;右半球主要是处理音乐、美术等形象思维。只有将二者交叉运用才能使得形象思维与抽象思维协调统一起来,才能最大限度发挥大脑的功能。对幼儿进行音乐启蒙教育,不仅能够使其具备一定的音乐细胞,还能充分发挥幼儿的自身智力潜能。

1.音乐启蒙教育能提升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幼儿启蒙教育的音乐不同意其他的音乐种类,它是与幼儿本身气质相符合的一种纯真、活泼、可爱并且符合幼儿心理特征的旋律。美妙的音乐对幼儿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符合幼儿身心发展的特点,能够让幼儿对音乐更加融入、更易理解与接受,同时也影响幼儿的德智发育与创造能力的塑造。幼儿也能够对音乐中的美感与艺术形象进行活灵活现地展现,引起内心与音乐的共鸣。比如在《小老鼠上灯台》的儿童歌曲中,我们可以引导孩子创意性的表达,激发幼儿发挥想象力、创造力与模仿能力,童真地来表达小老鼠上灯台的肢体动作,扩充幼儿的思维附着力与想象空间,这对幼儿双脑发育起到积极的作用。

2.音乐启蒙教育能够提升幼儿语言能力

人与人之间的沟通最重要的形式就是语言,它能够交流人内心的活动,因此,语言能力的发展在幼儿阶段很重要。音乐为父母提供了一个良好的方式来提升幼儿的语言能力。例如:幼儿平时听到一些歌曲逐渐增多的时候,也许会无意间哼哼几句,父母或者幼师这时应该有意识地区鼓励和引导幼儿,而不是去打消他们的积极性。因为此时,幼儿的语言能力在随着提升,并且也使幼儿体会到运用语言的快乐,这对幼儿语言表达能力起到很大的促进作用。

3.音乐启蒙教育有利于幼儿听力和记忆力的发展

幼儿在欣赏音乐时,对音乐的节奏、音高和音色等方面都有一定的辨别能力,这能够提升幼儿的听力。另外,幼儿在学习歌曲时,还需要记忆歌词,这又有效促进幼儿记忆力的发育。

(二)音乐启蒙教育可以陶冶幼儿情操

德国作曲家瓦格纳曾说:心灵的器官是音乐,心灵的艺术意识语言是音乐。培养幼儿审美能力,热爱音乐是孩子的天性,优美动听、欢快活泼的音乐是满足他们听觉需要最好的刺激。音乐抑扬顿挫的音高、张弛的节奏、起伏的力度以及或缓或急的速度都是来表达音乐的丰富情感。幼儿通过感觉,使音乐输入大脑,对其产生一种不同凡响的情感体验,给幼儿以兴奋情绪的动力。例如:当幼儿情绪烦躁的时候,我们可以给他听轻音乐,不仅能够安抚情绪,还能增加食欲。因此,幼儿经常受音乐熏陶,可以让他们的心情舒畅,内心平静,情绪稳定。

(三)音乐启蒙教育能够促进幼儿德育的发展

幼儿的思想品德教育离不开情感这一基础。因此,对幼儿进行音乐启蒙教育能为他们的德育发展提供良好的情感基础。这一过程往往是潜移默化的,比如,幼儿都很喜欢听的一首歌《安全教育儿歌》,用幼儿天真纯朴的语气、愉快的情绪唱出了歌曲的情节,塑造了鲜明的艺术形象,给儿童以教育启迪:红灯停、绿灯行,危险物品不能摸。这就让幼儿在音乐学习的同时接受了安全教育,使他们养成遵纪守法的好习惯以及形成人与人之间合作的良好道德。法国著名作家雨果说过:开启人类智慧的宝库有三把钥匙,一把是数字,一把是文字,还有一把是音符。

二、结语

篇3

(一)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

在我们的生活中有许多人拒绝学科学、懒于动手动脑。有一句名言:“自古成功在尝试”。古往今来,有成就的人,都是勇于尝试的人。灯泡的发明者爱迪生为了找到一种合适的材料作灯丝,竟不屈不挠地进行了8000多次尝试。“一次尝试,就有一次收获”,他的这句话正道出了他成功的秘诀。

(二)提高自身的科学理论素养,多学,多看,多做,永远拥有科学技术进步的积极性

1、相信自己!你能成为科教达人!

听到一则新闻,说许多农民工如果肯花半年时间,花钱学一门技术,其收入会增加很多,找工作的机会也会增加许多,可是,他们没有信心去做。缺少应有的科学技术进步的积极性。我们现今的幼儿教师队伍中有一部分是转岗老师:转岗之后,有许多困感,比如由于教育对象、教学理念、教学手段等的不同,经常表现出对学前儿童的年龄特点缺乏认识,对儿童观、教育观缺乏理解与感受,对教学特点不能很好地把握,而表现出极强的能力需求。这种需求包括专业理论引领的需求、专业技能获得的需求。这些需求的及时满足,有利于减少工作挫败感,建立职业的胜任感。也就是说您这个时候也非常需要专业理论、专业技能进步的积极性。

2、如何在现有的条件下,成为幼儿科学教育达人?

再艰苦的环境也挡不住一颗想要飞翔的心;兴趣是通往成功的大门,而勤奋则是打开这扇大门的钥匙;蝴蝶穿破茧蛹,成就美丽的传说。这三句话可以成为我们成功的法宝!“转岗教师”和非师范类在岗教师工作中困难重重,困难面前怎么办?努力,只有努力,比别人付出更出的努力。在网上有大量的关于幼儿园科学教育方面的文章,如果我们花功夫钻研,不用一年时间,一定会有极大的收获,进步得让你自己都惊喜。

二、了解掌握幼儿的科学启蒙领域目标、知识的主要特点、教与学的主要特点

幼儿教育与义务教育是有差异的。只有了解掌握幼儿启蒙领域教育教学目标、知识的主要特点、教与学的主要特点,运用适合幼儿身心发展的教学方式和教学方法,才能让孩子有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才能为孩子提供一个优秀的教学环境,才能满足儿童发展的各项需要。

(一)幼儿科学启蒙领域目标

1、对周围的事物、现象感兴趣,有好奇心和求知欲;

2、能运用各种感官,动手动脑,探究问题;

3、能用适当的方式表达、交流探索的过程和结果;

4、能从生活和游戏中感受事物的数量关系并体验到数学的重要和有趣

5.爱护动植物,关心周围环境,亲近大自然,珍惜自然资源,有初步的环保意识。幼儿的科学启蒙领域目标是教师科学活动的风向标,指引着教师向着高效正确的方向发展,有些转岗教师由于有中小学教学经验的影响,经常会表现出小学化、成人化的的教学倾向,心中有了科学的目标,可以及时纠正您的教学,了解学前儿童的年龄特点,明确教学领域的目标,是组织有效的幼儿园教育教学的前提。

(二)幼儿的科学启蒙领域知识的主要特点

1.情景化

幼儿的科学知识都是依附在情景化的趣味故事中和情节中的。例如:问他水的三态方面的知识,他会想到故事《小水滴的旅行》,《冰娃娃漫游记》问他动物的生长,他会向你说《小蝌蚪找妈妈》,或《我们的动物老师》再比如你问参加《一分钟赛场》活动的小朋友一分钟的长短,他会同你讲飞机起飞、能数很多钱、能做很多很多笔,讲他今天的游戏等等

2.过程化:过程是事物发展所经过的程序、阶段。幼儿的科学知识是通过幼儿的探索、研究、实践逐步构建起来的。比如我们刚刚提到的《一分钟赛场》,要幼儿获得一分钟认知,需要感受一分钟,猜想一分钟、合作一分钟等等环节,逐步完成。

3.活动化

幼儿学科学是真正通过“做”来完成的,在游戏中学,做中学。“做中学”课题研究小组强调“动手做”,强调以探究为核心,培养幼儿的求知欲。他们认为:听――会忘记、看――能记住、做――能理解,应鼓励孩子多动手操作、多探索。有的转岗教师原以为与孩子们做游戏就是玩玩耍耍,简单,其实幼儿园的游戏是大学问

4.经验化

经验是从多次实践中得到的知识或技能,是人亲身经历。幼儿的科学知识

经验化,是他不断地探索、积累的结果。从机械记忆为主的学习到主动建构为主的学习:过去要求记住1+2=3,现在要求知道为什么等于。

从符号为主的学习到实际意义为主的学习:几乎每个学前儿童都通过各种形式熟悉数字这种符号,如年龄、电话号码、饼干数等,但在幼儿园,却有一些幼儿对数学产生厌倦心理,甚至产生“数学焦虑”情绪。这就要求老师改变以往教法,多重视实际意义的学习。

从注重“掌握”知识到注重“构建”知识:新的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要求科学领域的学习摒弃许多传统教育的弊端,传统教育中之所以出现高分低能的现象,就是教师思想上重知识轻实践造成的。

三、结语

篇4

针对幼儿的性格特点,关于幼儿钢琴学习的兴趣培养方法有以下几点:

(一)教师和家长要转变传统教学观念

在幼儿的钢琴启蒙教育中,老师和家长是非常重要的两个角色。在培养孩子钢琴学习兴趣的过程中,家长的参与是非常重要的。作为家长,首先要尊重孩子的想法,给予孩子相对自由的空间,不要一味的把自己的想法强加给孩子,使孩子觉得钢琴学习枯燥无味,有的甚至产生恐惧心理,使钢琴学习成为孩子的压力。有的家长看到比自己孩子后学的孩子都已赶在前面,非常着急,不时训斥自己的孩子,甚至打骂和强制他们练琴。有些教师也往往缺乏耐心,动辄对孩子严加训斥,甚至在学生出错的时候,拍打孩子的手背。久而久之许多孩子不仅产生了逆反心理,厌恶学琴,更有甚者一听要上钢琴课,就会产生恐惧心理。这样的心理状态怎么能学好钢琴呢?在日常练习中,家长可以和孩子一起学习,在学习的过程中理解孩子学习时的心情,及时鼓励孩子,做孩子坚强的后盾。对孩子实行鼓励是非常有用的一种教学手法,是家长和教师对孩子的一种爱的传递,能够有效的促进孩子的学习兴趣,提供学习的动力。对孩子只有耐心地启发和培养他们对音乐的兴趣,让他们轻轻松松地上好每一堂课,并能轻轻松松地完成布置的练习任务,才能增强他们的自信心。一个好的老师,会影响孩子的一生。所以,在学琴的过程中,遇到一个好老师,对孩子来说尤为重要,而培养幼儿的学琴兴趣,教师也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幼儿接触陌生人时,需要一个适应的过程,在这个适应过程里,最关键的一点是使幼儿和教师建立感情。孩子一旦感觉老师像妈妈一样亲切,就会适应这种学习环境,钢琴学习也就变得有吸引力了。对于钢琴教师来说,首先应该具备广博的知识储备和持续的知识更新,并且不断的提高教育理论水平,具备钢琴教学的必备专业技能,只有这样才能更好的对学生进行教育。在教学思想方面,要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和角色,由教师中心转向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和交流者。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注意自己的言行和态度,尽量使用亲切的语气和启发式的教学方法来培养幼儿学琴的兴趣。当孩子在学习过程中取得成绩的时候,要及时的予以赞美和夸奖,这样有助于孩子树立学琴的自信心。学生只有相信自己有能力做好,才能有兴趣一直学下去。由于每个幼儿在家庭环境、生活习惯、兴趣爱好及性格特征方面都有一定的差异,一个优秀的钢琴教师,要做到关注每一个学生,考虑学生的个别差异,善于从学生的个体情况出发,真正做到因材施教,从而使每一个学生都可以达到最好的学习效果。对于接受能力较强的孩子可以多教授一些学习内容,对于接受能力相对较弱的孩子,要放慢教学进度,并且有耐心的进行教学。人有一种基本的行为倾向:追求快乐,逃避痛苦。激励和惩罚都能够在一定程度起到约束和控制儿童行为的作用,受奖励的愉快体验会激发他们的获奖行为。教师在钢琴教学过程中,要合理的安排学习内容的难度,增强孩子的自信心。可以给孩子布置难度适中的钢琴作业,让孩子可以在合理的时间内完成,并且及时的检查作业。当学生完成的好时要给予肯定和赞美。在教学的过程中,是师生之间要及时的进行情感交流,注意孩子的情感需求。根据幼儿的兴趣和需要组织教育活动。

(二)充分利用幼儿的无意注意

一个人在幼儿时期,有意注意还处在一个萌芽的阶段,占主导的为无意注意,自制能力较差,很容易受到外界的干扰。在对孩子进行钢琴启蒙教育时,要充分的利用幼儿的无意注意,注意培养幼儿的有意注意。幼儿的注意力,稳定性和持久性都很差,对于枯燥而没有变化的注意对象更是如此。所以在钢琴教学过程中,要保持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避免孩子受到无关刺激的干扰,并且尽量设计生动有趣的注意对象,来引起幼儿的注意,培养他们对于钢琴学习的兴趣。在进行钢琴学习之前,最好不要安排孩子很感兴趣,但是却与钢琴学习没有任何关联的活动,这样幼儿在学习时,就很难将注意力转移到钢琴上,极其容易分心,这样就不利于孩子学习钢琴。另外一点值得注意的是,幼儿因为生理发展和知识认识的局限性,所以注意的广度相对较小,不要让孩子在学习钢琴的过程中,同时注意较多知识点,这样会让孩子感到吃力,不利于兴趣的培养。在幼儿钢琴的启蒙教育中,理论知识是个重难点,在选择教材的时候,一定要充分结合幼儿的特点,挑选有插图的教材,这样可以吸引孩子的注意力。在曲目的选择方面,应该适当选择幼儿熟悉的又朗朗上口的小儿歌作为练习的曲目,这样可以让孩子边唱边弹奏,训练乐感的同时又避免了练琴时的枯燥。乐理知识的学习也要做到循序渐进,一定要难度适中,如果过于困难就会降低孩子的学习兴趣。在教孩子认五线谱的时候,可以编创一些生动活泼的小歌谣,帮助孩子记忆。教师也可以根据不同孩子的特点,有针对性的为学生编写适合的教材。

(三)合理的安排游戏时间

幼儿最主要的一个特点就是活泼好动,合理的安排游戏和户外活动,是一件让孩子非常快乐的事情。如果长时间让他们呆在室内,一直进行较为安静的活动,他们就会暴躁不安,并且会很到疲惫。要注意适当的进行动静活动的交替。幼儿的注意无法长时间的集中,所以学习钢琴和练习的时间都不宜过长,否则孩子就会无法集中注意力并且产生厌倦的情绪。每天都重复一样的学习模式,是孩子缺乏学习兴趣的一个重要原因。父母和老师要在孩子的学习之外适当地增加一些新鲜的活动内容,让孩子对学习充满新鲜感,只有这样,才能让孩子保持持续学习的兴趣。游戏是幼儿最主要的活动形式,游戏是他们认识世界的一个重要手段也是促进幼儿智力发展的强有力的工具。儿童特别喜欢。游戏对幼儿的吸引力是巨大的,对于游戏的巨大兴趣,比较容易激励他们克服困难,努力达到一定的目的。可以在学习的过程中穿插一些小游戏,让孩子在游戏中愉快的学习,这样既达到了学习的目的,也让孩子对钢琴学习保持了兴趣。

(四)幼儿的思维具体、直接

人的抽象逻辑思维要在5-6岁才开始萌芽,所以幼儿的思维很具体,很直接。他们不会做复杂的分析综合,只能从表象来理解事物。思维过程需要具体的事物做支撑,这就要求教师要注意使用生动形象的语言进行教学。幼儿往往是根据自己的具体生活经验来理解成人的语言,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注意正面教育。因为孩子的认识有限,所以教师在和孩子交流时,应该注意使用符合幼儿知识水平的语言,避免使用过于抽象的语言。在教授新的钢琴作品和理论知识时,可以用孩子熟悉的事物进行合理的比喻,尽量使用形象的解释,来帮助幼儿理解新的知识内容。处于幼儿时期的孩子,因为逻辑思维还没有开始发展,大脑的思维又很活跃,学习钢琴作品主要是靠模仿,所以,这就要求教师的示范要规范又要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教学的方法和语言要贴近幼儿的心理和语言特点,只有运用简单易懂而又生动活泼的语言才能引起幼儿的兴趣,从而达到好的教学效果。

(五)充分利用幼儿的好奇心理

好奇是幼儿的一大特点。什么事情都想弄个明白,在学习的过程中,孩子出现什么稀奇古怪的问题,教师和家长一定要保护孩子的好奇心,有耐心的解答孩子的疑问。同时也要抓住孩子好奇和喜欢尝试的心理,给孩子增加有新鲜感的学习内容,适时扩大孩子的视野,这也是有效地激起孩子学习兴趣的方法。

二、结语

篇5

1.整合网络资源,优化幼儿道德启蒙教育环境

互联网信息资源具有良莠不齐、丰富多样的特征,其中蕴含丰富的教学资源,但与此同时也存在许多不良信息。作为幼儿德育教师,在利用网络资源开展教学活动的时候,要注意整合资源。首先,要关注网络资源的适宜性。教师在筛选网络资源的时候,要充分考虑这些资源对幼儿是否适宜,是否与德育教育理念相符,基于适宜性原则对网络资源进行有效筛选,才能促使网络资源能够在德育教学过程中发挥正面作用。其次,要关注网络资源的整合性。教师不能盲目筛选搜集到的资源,而是要按照主次原则,对资源进行分类整合,有针对性地使用网络资源。例如,大班幼儿教师在讲授《首都北京》相关内容的时候,需要适当筛选网上与北京有关的图片和视频,在课堂上向幼儿展示,激发他们的爱国之情。

2.开发德育学习网页,引导幼儿养成良好的习惯

幼师在运用网络资源开展德育教育教学活动的时候,要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和个性特征,确定德育教育主题,运用信息技术增强课堂内容的可操作性,同时制作与幼儿德育教学内容相关的学习网页,拓展幼儿的学习空间。此外,教师也可以利用网页多元化、综合性等特点,引导幼儿大胆学习信息技术的使用方法。对此,在开展具体教学活动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引导幼儿学习浏览网页信息资源的方法,帮助他们通过网络图片、书籍等资料,寻找自己想要的信息。教师在使用多媒体开展德育教学活动的过程中,通过给幼儿展示大量形象直观的图片,从而激发幼儿学习热情的作用,有利于调动幼儿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例如,教师在讲授“我的家乡”这部分内容的时候,可以将有关家乡的图片放到网页中,让幼儿通过网页欣赏家乡的美景,引导他们展开联想。

二、借助信息技术手段,丰富幼儿德育启蒙教育方式

1.运用设备记录幼儿的日常行为,增强幼儿情感体验

例如,教师在开展“好朋友”社会活动的时候,可以通过一些日常拍摄,将幼儿一起玩耍、互相关心的画面制作成视频,并在德育课堂上播放给幼儿观看,借助影像培养幼儿提高明辨是非的能力,引导他们养成良好品质。

2.借助校园电视台,展示德育教育成果

校园电视台具备音频、视频、文本等多文本传输功能,幼儿园德育教师可以将其当做德育教育的有效载体,将幼儿的日常行为习惯通过校园电视台展示出来,还可以将之应用于幼儿园德育成果的宣传活动中。例如,幼儿园在开展德育诗歌诵读比赛的时候,可以借助校园电视台进行直播,让幼儿园全体成员都能够观看到比赛现场的情况,对幼儿产生“润物细无声”的教育效果。

三、构建学习互动平台,拓展家园共育空间

篇6

幼儿教师是否需要进行幼儿读物启蒙。幼儿启蒙教育的必要性是毋庸置疑的,然而关于幼儿教师是否同样需要进行幼儿读物启蒙的问题却达不成统一意见。在过去很长时间的传统幼儿启蒙教育工作中,大多数幼儿教师坚持“榜样效应”,选择读物往往以是否具有榜样教育意义为中心,经常忽视情节是否生动有趣、孩子是否有兴趣等问题。现如今,虽然幼儿教师对幼儿启蒙读物的看法和选择已经基本突破了以前传统幼儿教育的局限,但还有不少幼儿教师没有真正考虑过我们的幼儿到底最需要什么,还是以教师为中心,只停留在“教育就是给幼儿一个道理”的层面上。

二、对于基于启蒙教育的幼儿读物选择的思考和建议

(1)根据幼儿的年龄、阅读水平、学习认知水平、兴趣爱好进行选择分类

不同年龄阶段的幼儿在智力水平和学习认知水平方面不尽相同,选择启蒙幼儿读物时首要考虑的就是是否适合幼儿的年龄特点,在此基础上选择与幼儿阅读水平、认知能力、学习能力、兴趣爱好相一致的读物。这样选择出来的读物更能发挥读物的启蒙作用[2]。

(2)幼儿读物的选择应当具有一定的“深度”

幼儿家长和幼儿教师都应当明白,幼儿的心理成长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许多幼儿读物也许在一定程度上超出了幼儿目前的认知水平,但只要孩子不排斥,就可以在家长或者老师的帮助下完成阅读,这对幼儿阅读能力、认知能力的提高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3)幼儿教师和幼儿都需要进行幼儿读物启蒙

幼儿教师是连接幼儿和幼儿启蒙读物的桥梁,幼儿教师的思想和行为必然会对幼儿启蒙教育的效果产生重要影响。儿童文学应以儿童为中心,幼儿教师必须真正理解和接受这一理念,只有这样幼儿教师才能把引导作用发挥到最好,使幼儿文学读物真正促进幼儿的智力和思考水平,成为幼儿的精神食粮,使幼儿在享受阅读乐趣的同时,提高智力水平。

(4)优秀的幼儿启蒙读物应该图文并茂

幼儿由于年纪尚小,阅读和认知能力都很有限,所以对文字的敏感性不够,但他们却对颜色鲜艳靓丽的图画充满兴趣,图片往往生动形象,容易被儿童接受,因此,真正优秀的幼儿启蒙读物应当尽可能地做到图文并茂,在图片的选择上努力做到抓住孩子的眼球,激发幼儿的阅读兴趣,在生动形象的基础上,传递给幼儿有关的内涵和道理。

三、总结

篇7

(一)缺乏对幼儿综合素质的培养

由于现在的幼儿均为家庭中的独生子女,父母平日里对其关爱有加,而爷爷奶奶更是对其溺爱,以至于舞蹈启蒙教育教师不敢采用严格的态度对待幼儿,这种有意迎合家长的教育方式,会导致舞蹈启蒙教育效果不佳。另外,有些舞蹈启蒙教育教师过分配合家长的要求来开展舞蹈教学,为了能让幼儿展现一段完整的舞蹈,不顾幼儿的舞蹈兴趣、年龄特征和认知行为,一味将舞蹈动作强加于幼儿的教学方式,忽略了对幼儿综合素质的培养。

(二)过分注重经济效益与眼前利益

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提高以及改革开放政策的实施,国内外不良思想理念改变了人们的人生观、价值观以及世界观,人们逐渐重视眼前利益以及个人利益,加上许多不懂得舞蹈教育的家长拔苗助长、急功近利的思想,以至于幼儿舞蹈启蒙教育机构也纷纷将经济效益与眼前利益放在了教育核心地位,只注重培养幼儿的舞蹈专业技能,而对幼儿的未来发展以及综合素质的培养完全置之不理,例如有些培训机构为了让幼儿参加相关的舞蹈比赛,进而专门训练相关的舞蹈,为了比赛一味机械地模仿不符合幼儿身心发展规律的动作,也偏离了《指南》的轨道。

(三)缺乏一支高素质舞蹈启蒙教育师资队伍

当前的舞蹈启蒙教育教师大多数比较年轻,其中的相当一部分人缺乏一定的教学经验,并且对幼儿舞蹈启蒙教育理念缺乏一定的认识,以至于其开展舞蹈教育活动的时候,只是依据自身喜好来选择舞蹈教育方式进行教学,这种教学方式不仅不利于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而且还不利于其舞蹈技能水平的提高。另外,任教于幼儿园以及一些艺术培训机构的舞蹈教师,平时舞蹈教学中缺少教学研讨,且很少有外出学习培训的机会,在教育理念、教育方法上缺少正确的导向,以至于舞蹈启蒙教育走向不良发展道路。

二、开展幼儿舞蹈启蒙教育的相关措施以及建议

(一)加强教师教育观念的更新

随着我国素质教育政策的实施,当前幼儿舞蹈教育教师需要明确素质教育的实质目的,并且了解《指南》的精神要领,既要注重培养幼儿的舞蹈专业技能,又要提高其综合素质水平,从而促进幼儿全面发展,使其将来满足现代化社会发展人才标准需求。与此同时,教师还需要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应用长远的目光启发幼儿的智力、人格、技能等,从而促使其综合素质能力得以提升,使其将来成为社会经济发展有用人才。

(二)明确教材选择核心

在对幼儿舞蹈启蒙教育教材进行选择的时候,要符合幼儿的年龄特征和具体情况,幼儿园的教师要多选用充满艺术性和兴趣感的舞蹈,充分贴近幼儿的生活。幼儿的骨骼相对娇弱但具有可塑的柔韧性特质,教师在进行舞蹈教学时要循序渐进,不能操之过急,应以幼儿身心和谐发展为教材选择的核心思想。

(三)音乐启迪作为源泉

篇8

1、音乐启蒙教育对幼儿的智力发展的促进

艺术中专生毕业后大多会走上幼儿教育的岗位,在未来的幼儿教育中,幼儿接受的音乐启蒙对智力开发有着特殊的作用。幼儿教师通过动听的音乐可以增强幼儿的记忆力、想象力、创造力,以此来提高幼儿的听觉辨别能力和敏感性。同时让孩子在学习音乐中提高素质、陶冶情操。

2、钢琴演奏利于引起幼儿对音乐的兴趣

怎样才能吸引孩子,让他们对音乐产生兴趣?在钢琴上弹唱和即兴伴奏对幼儿的思维潜能开发是最重要的。由于艺术类中专生对美学有了一定的认识,将之运用在钢琴学习时就会有很多的构想,比如原本用美声唱法演唱艺术歌曲,可以根据艺术中专生对音乐的动感追求,加上即兴伴奏的织体变换,就有可能成为通俗易懂的流行歌曲,原来一板一眼的声乐作品也就变成富有动感和律动的音乐了。当孩子听到和以往听到的不同音乐编排时,耳朵一定会高高地竖起来,并对这样的音乐产生强烈的好奇心。但磕磕绊绊的演奏是不能够完整地表达音乐魅力的,不论是弹唱还是对儿歌的即兴伴奏,往往建立在较好的演奏基础上,所以提高钢琴实际演奏能力着实重要。

3、艺术类中专生肩负着对未来幼儿音乐启蒙的责任

艺术类中专生走入工作岗位就肩负着幼儿音乐启蒙的责任。如果教师的专业技术不过关,音乐素养不广博,就无法在幼儿心中产生对音乐的美好期待,从而无法得到良好的音乐启蒙,无形之中对孩子的成长过程产生了负面影响。艺术中专生应从进校后就将责任紧紧地挂在肩头,充实自己,通过提高自身综合素质来让幼儿享受美妙的音乐、辅助幼儿的音乐启蒙,更好地服务于社会。

二、艺术中专生应具备良好的钢琴演奏能力

根据艺术类中专生在校学习时的特殊性,教师在掌握扎实规范技术的基础上可以把更加实用的弹琴方法和技能教授给他们,例如更加多变的织体、富有特色的和声、踏板的合理运用以及触键带来的微妙变化等。有些学生喜欢唱歌,对声乐非常感兴趣,但对学习钢琴却没有兴趣,可能还会有厌烦情绪,迫于选择艺术类学校而又得硬着头皮练琴,这种状态往往是学琴中的障碍。还有些学生急于求成、揠苗助长、总想找到捷径。艺术类中专生的普遍情况是专业不突出,文化课底子相对薄弱,如欲突击练琴急于求成的话,往往效果较差。学生进校后比较普遍的现象就是片面追求快速,忽视扎实规范技能的提高,手指的机能得不到很好的锻炼,甚至越来越薄弱。不管弹琴的方法是否科学、正确是否,更轻视音乐感觉的全面培养,这样做即使在在校期间(两到三年)造成飞速进步的表象,但学生在日后长期的工作实践中终究会因为基础薄弱或音乐素养不全面、手指机能长而影响琴技的后期发展,欲速则不达、欲快而反慢。

1、培养良好的演奏能力首先要有对钢琴学习建立正确的认识态度

赵晓生先生曾经在《琴禅》中讲“:习琴有道,证悟有要。得大境界,反若无道。”“学琴有道”就是说学琴必须遵循客观规律,没有捷径可走,要想学好钢琴首先得摸清学习的规律才会少走弯路。有道就是指学习要有方法、一定要有克服技术困难的好方法。什么是好方法?除了教师在课堂上给出的练习方法之外,更要在练习的时候找到自己的方法,这样才能更快更好地提高实际的演奏能力。

2、良好的钢琴演奏是身体多个环节的积极配合

钢琴演奏是一个复杂的多器官结合过程。在视奏时,大脑、眼睛、手在同一时间开始工作:乐谱上的音符要通过嘴巴唱出来,用眼睛反馈到大脑,大脑立刻指挥手指在键盘上弹奏出来,同时耳朵还要及时对演奏的声音进行反馈和检查,适时地调整和改进。所以,学钢琴绝不是简单动动手指就能弹出美妙的音符,而是身体的多个感官和部位的协调统一,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来练习。

3、钢琴演奏能力的提高需要正确的练习方法

钢琴的演奏是具有实践性和操作性的艺术事业,必须要用心来完成,弹奏的每个音符都是身心的完美结合。除此之外,演奏者还要充分了解作曲家的意图,通过十指尖千变万化的触键,把作曲家的音乐思想表现出来,这些都得靠勤练、巧练才能完成。俗话说的好:慢工出细活。慢练不单是一个好习惯.更是一个非常实用的方法。慢练时身体和脑部才会达到和谐统一,及时发现问题:指法、手型、旋律是否正确,并及时改正。而对于练习中有难度的地方,需要反复慢练。还有一个方法就是唱谱,此法简单、易行。很多学生觉得唱谱是小孩子学习的方法,但这恰恰就是为了曰后走入工作岗位能够尽快适应并且对下一代进行音乐启蒙的必要手段。

4、在正确弹奏方法的基础上提高音乐感受力

弹琴不仅要做到“耳聪目明”,还要培养音乐感受力。就是说耳朵要听音色、音高、力度、节奏和律动,仔细听乐曲的每个细节才是做到了耳聪;而目明则是要眼睛清楚地看到谱面上的音符记号、临时升降号、表情符号等,这样才算是真正做到了耳聪目明。除此之外,弹好琴还需要有极高的领悟力和音乐感受力。悟性高低对学琴的进度有决定性的影响。音乐的感受力是在不断接触音乐中逐渐提高的,每个学生在进校后都应该要学会享受美妙动听的音乐而不是单纯为了回课和作业。只有自己先被感动了,才有可能感动孩子,而感动自己最快的捷径就是深入了解每首乐曲背后的含义,仔细品读作曲家的生平和创作历程,只有这样才能让自己演奏的音乐感同身受,并传授给孩子。

三、提高钢琴演奏能力的实用方法

中专生进校后程度参差不齐,教师应把注意力放在怎样弹而不是弹什么之上,重视培养实用的方法和音乐素养,用实用的技术来解决乐曲难度。用触键、音色、结构、分句、对比、起伏的不同来区别对待基础不同的学生,要求学生绝不是简单地用手指把音符砸出来了事:,伴随学生弹奏程度的提高,可以对音乐技术、风格表现等有更规范的要求。艺术类中专生从进校开始的第一步,就要把演奏质量放在第一位,把每首乐曲弹好听、弹完整,才能脚踏实地的往前走。学音乐要持之以恒,不能只单纯片面完成教师的要求,达到学期末的计划,必须注重全面的技术训练和音乐修养的提高。才能在走上工作岗位后培养孩子们成为心灵美、情操高尚的人。华罗庚说:"时间是由秒积成的,善于利用零星时间的人,才会做出更大的成绩来”。艺术类中专生进校以后拥有一个最好的条件就是每天可以在琴房练习钢琴或是声乐。当然每个人每天练琴的时间非常有限,并非都能选择很好的时间段来练习。但排幵练琴的时间是可以做到的。将练琴旳时间和其他的学习时间排开,对学习而言也是一种放松。更多的艺术类中专生认识到将来的社会要求孩子们不单是要掌握几项技能,更重要的是培养他们完善的人格、健康的心理和良好的品质。但这一切绝不仅仅是天性,不是与生俱来,而是长期修养的结果。

四、结语

推荐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