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3-23 15:09:41
绪论:在寻找写作灵感吗?爱发表网为您精选了8篇科学投资论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迪您的思维,激发您的创作热情,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由于对价值分析方法和技术分析方法的争论,字数百年前股市诞生之日起就已经开始。在投资圈内的投资者大多都搜索了解,因此在这里大致归纳出价值分析方法和技术分析方法的操作并进行简略罗列和概括,不做过多赘述。
(一)价值分析
“一定性,二模型,三定量”是本人对价值分析方法的总括理解。
(二)技术分析
技术分析是以证券价格的动态变化和变动规律为分析对象,借助图表和各类指标,通过对证券市场行为的分析,预测证券市场未来变动趋势的分析方法。
目的:探索证券市场的价格变动趋势。
三大要素:证券价格、成交量和价格变动的时间跨度。
二、对二者的应用
这里便能看出两种方法的利弊了,因此稍加展开。
(一)价值分析
第一步,是分析“定性”的东西:行业的稳定性,行业的壁垒,行业的发展前景,企业在行业的地位,企业的竞争对手,企业相对于竞争对手的优劣势,企业的管理规范程度,企业的研发投入、研发实力、研发人才,企业的市场开拓实力,企业的产品梯队,企业的规模,企业进一步发展的能力等等。
第二步,建立估值模型。教科书上的现有模型除了做研究,在实践中几乎没有用处,因此就需要投资者自己设计估值模型,涉及到高等数学、金融、会计、财务管理等多个学科。
第三步,寄出会计报表的水分,将企业的运营数据,通过估值模型,与股价建立关系,实现最终的量化分析。对于绝大部分投资者来说,即使学会了一些专业知识,也未必能准确识破并挤掉报表的水分。
(二)技术分析
应用范围:技术分析可广泛应用于证券市场、外汇市场、期货市场和其他金融市场。
变动趋势:上升趋势、下降趋势和盘整趋势。
三个假设:市场行为涵盖一切信息;证券价格沿趋势移动;历史会重复。
主要理论:道氏理论。
技术分析方法以K线描述股价的变动并渐次演绎为股价趋势、股价形态、移动平均线、波浪理论等,归纳提炼出股价变动的规律和趋势;同时用通过量价指标、涨跌指标、价差指标分析多空双方的力量对比、投资者心态和涨跌幅度,从某一个侧面反映市场行为。
三、讨论
(一)比较
价值分析需要投资者在投资前对某一个有投资欲望的公司进行自己建立估值模型,需要对一些金融财务领域的专业学科进行学习和钻研,而毫无疑问大部分投资者都做不到这一点,因此这也是现在大部分投资者愿意成为技术分析投资者的原因。
据说投资圈内流行这样一句话:市场总是正确的。这句话,放于两派投资者之间都很贴切,对公司证券的预测当然是要依据过去的市场顺序的。市场不正确不可信难道要去相信算命的吗?但我认为放在技术投资者身上更为适用。因为技术分析投资者在有效市场假说下只需从市场的量价变化中知道影响证券价格的所有因素对市场的影响效果。技术分析投资者还相信一句话,那就是“历史是重复的”,这句话也是正确的。但是应该建立在历史重复周期确定,或者知道周期的前提下,否则便卷走了一部分投资者的资金。而周期的长短是以社会发展为基础的,生活必需品和低值易耗平的历史周期长而稳定,而在如今科技发展迅速的时代,科创板的股价波动则短而迅猛。而这一点相对来说是技术分析容易看出来而价值分析比较不容易看出来的。
有人信奉使用价值分析法,有人愿意使用技术分析法。事实上在本人写这篇讨论未作过深了解时(当然现在也只是浅谈),我是更愿意相信技术分析法的,因为从证券市场的网站主页上、推送上还是新闻上,有很多人或是专家在预测大盘及个股,他们撰写各种热门文章和测评,韭菜们终将分为两拨,一拨被割,一波留到下一轮继续在被割与不被割之间进行选择。我们通过对这两个方法的比较无非是想知道在哪种方法的应用下选择不被割的正确率更高。
我看有的价值分析投资者说如果长期跟踪各名博与名人的发言,会发现他们预测的成功率几乎就和猜硬币的正反面一样,总有50%的几率能猜对。这个毫无疑问是嫌其成功率偏低了。毕竟从投资者的角度来讲无非是在某个节点要投或者不投,要抛还是不抛,当然若是再加一个自变量:投什么行业,无疑是难上加难了。首先,要明白一点的是没有谁是不依靠任何东西在家里闭着眼睛凭空想象而百分百蒙对的,纵使是考场猜选择题,也有人是有凭据的——三短一长选最长,三长一段选最短。而明眼人也知道靠这个口诀不如靠自己脑中考前背的书。所以说,我们与其比较两种方法哪种准确率更高,不如看哪种方法的依据更可靠。像本人之前也想过“钱生钱”之道,比起追求高收益,小本生意自然更偏好于低风险,做傻瓜投资,如此长期把资金放在池子里也能生钱。因此,在比较两个方法前,还要设一条投资风险相同的门槛。
我把我的理解从最通俗的角度讲这两种方法所谓的依据。评价一个学生,技术分析就是像是看他历年期末期中考、月考的成绩指标和成绩曲线,而价值分析则是看他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和熟练运用程度,十章内容是全部倒背如流还是有两三章没掌握;如果这个学生的成绩一次好一次坏一次好一次坏,那么技术分析派会以历史数据和“历史是重复的为由”预测他下次成绩的好坏。但殊不知是因为成绩好是因为考的内容是他全部会的,成绩差时是因为恰好考到那两章他没背熟的。而价值分析派就能看到这一层。有的企业现金流好,有的企业存货少,有的企业成本低,有的企业杠杆高……各有长处,但是市场的运作明天考他们哪一块却不知道。因此我认为,虽然两种方法都不能百分百预测准确,但依据更为可靠的是价值分析派。
以道氏理论为例,批评观点中有一条为:时至今日运输业的变动是否能代表整个经济的景气状况已不能令人信服。可见技术分析的弊端,技术分析的目的本就是像总结出一条通用的规则,可因为现实的变化这条规则的实用性和准确性会大打折扣。价值分析是在看到本质的情况下进行投资,而技术分析是在假设本质确定的情况下进行分析。
(二)关系
下面我想说说两种方法之间的关系。既然这两种方法可以放在一起进行比较,从哲学的角度讲,那么它们之间必然存在着某种联系。首先,技术分析大体是建立在价值分析的基础上的。两者都是对数字的分析,只不过一个是对报表的分析,一个是对曲线的分析。但是我认为一个没有市场敏感度的人,或者从未通过技术分析投资者的角度的人直接去进行价值分析从而判断证券投资是不准确的。就好比看到了一家公司的利润增长了百分之二十,却没看到整个行业的利润增长了百分之三十。几乎所有的投资者在股市都是从技术分析做起的。我刚接触的时候也只能看看软件和网站已经给投资者统计好的K线,因为对于价值分析,我不会做也不会看。其次,股价的涨跌有多方面的因素,我则认为应该线考虑技术分析分析出来的影响因素,再考虑价值分析分析出来的因素,不能够顺序颠倒。
四、建议
其实价值分析和技术分析的利弊长期在投资圈里摸爬滚打的人都是清楚的。那为什么还总有人会选错方法或者投资失败呢?我认为原因有三:一、没有深入了解,只看到其中一种方法的好或另一种方法的坏,没有综合了解只听信片面之词;二、不坚定自己的想法,在第一个原因的影响下,会觉得谁说话都有点可信,但谁说话又有点不可信,不敢百分百信别人,同时也不敢百分百信自己的判断,毕竟不是每一个结论都是正确的,运气不好的人或许每次都信错了结论:三、操之过急,在新得到一种预测方法时或者新跟投一个专家时没有进行足够的验证。
第一,教材内容重理论轻实践,与学生的期望出入较大。现有教材基本上都是长篇大论的理论说教,忽视了实体投资的重要性,教材设置缺乏国、内外典型案例的介绍和分析环节。同时,一些教材的章节之间缺少逻辑关系,无法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影响了学生对投资经济学课程整体脉络的把握,更不用说学以致用了。在与学生的交流中,大多数学生对于老师重复讲解宏观经济学课程中已经学过的投资理论没有多少兴趣,对于老师单纯讲解理论知识非常反感,他们希望能够获得更多与未来职业规划和个人投资理财有关的经验和知识,也希望投资经济学课程能够与项目管理、创业投资等课程成为一个更为系统的课程群体系。第二,青年授课教师普遍缺乏投资实践经验。现代的高校青年教师大多是本硕博直读,进而进入高校任教,对于证券投资和项目投资等内容虽然具备系统的理论知识,却缺乏实践经验,只能通过网络、书籍和短期培训,大致了解一些案例。而高校重科研轻教学的考核方式也使得青年教师无暇去系统搜集和深入了解各类投资案例。这在一定程度上,也会影响投资经济学课程的授课质量。第三,教学形式和考核形式单一。传统的教学形式多是老师讲学生听,这种填鸭式的教学迫使学生在学习中处于被动的地位,无法发挥出他们的主观能动性。不同于其他课程,投资经济学的课程教学目标不仅要求学生积极参与、主动思考,掌握书本的理论知识,更要逐步培养学生的风险意识、创新意识、责任意识和开拓精神。但是传统的考核形式往往局限于闭卷考试或者交课程论文,无法真实反映学生的学习效果。
二、投资经济学课程建设的实践———以湖北经济学院为例
结合高校经管类专业的培养计划,我们认为当前投资经济学的教学内容体系难以适应经济管理类专业学生培养的教学要求,需要调整宏观投资理论教学的比重,将授课重点放在培养学生投资理财的能力,培育学生的风险意识、商业意识和创业意识。同时,也要改进教学方式,引入研讨式教学法、案例教学法、课题讨论教学法、实验教学法等形式,改变单纯老师讲学生听的教学模式。鉴于此,我们以2012~2014年湖北经济学院经济学系经济学专业学生为调查对象,评估投资经济学课程建设的成效,希望能够得到一些有益的经验和结论,与同行分享。经济学是湖北经济学院经济学系下设的本科专业,2010年被列入湖北省高等学校本科品牌专业。投资经济学课程在2012年被湖北经济学院列为校级优质课程,这门课程是经济学专业学生的主干课程之一,一般在本科三年级时开设。
第一,更换授课教材。过去投资经济学课程使用的教材是罗乐勤,陈泽聪主编,科学出版社出版的《投资经济学》,这本教材虽然知识点涵盖范围广,但是知识点较为浅显,缺乏投资理论的前沿知识介绍,也没有案例设计。这本教材比较适合作为财经类专业专科学生的教材,但是对于大三本科生来说,这本教材已经无法适应需求。因此,近年来我们选用了张中华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投资学》作为授课教材。选择这本教材的原因主要有三点,一是这本教材内容丰富,包括投资总论、证券投资、产业投资和宏观投资四个部分,系统介绍了现资理论和分析方法。由于这本教材的信息量很大,一个学期难以讲解完,因此,我们尝试将教材内容分为课堂教学部分和课后兴趣阅读部分。同时,预留课堂时间与学生交流课后阅读部分的心得,逐步调整教学内容的设置。二是这本教材也是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投资学专业研究生入学考试的指定教材,而近几年来我校考入该校攻读研究生学位的学生数量逐年增加,选择这本教材也可以帮助我校有志于考研的学生更为全面地了解这一专业的特点。三是这本教材里设计了一些案例和习题,便于教师开展课堂教学。使用这本教材授课3个学期以来,学生对这本教材的反映良好。
第二,引入能够吸引学生广泛参与学习的教学方法。为了能够理论联系实际,在每次上课即将结束的五分钟时间里,教师一般会向学生布置一些任务,要求学生课后搜集一些话题,并在下一次上课时做五分钟的主题发言。如在学习中国投资体制之前,教师会要求学生搜集诸如双轨制、国退民进、政府与市场的关系等信息;在学习证券投资知识之前,教师会要求学生搜集诸如股权分置改革、大小非解禁、原始股大案等信息;在学习马克维茨模型之前,教师会要求学生搜集马克维茨、威廉•夏普等学者的生平趣事;在学习证券市场及其运行之前,教师会要求学生去搜集纽约、伦敦、日本、台湾、香港等地区证券交易所的特点,等。对于一些学生特别感兴趣的话题或国际投资事件,教师会引导学生成立多个研究小组,运用所学知识系统分析案例,并要求各个研究小组提交研究报告,并在班级做主题发言,主题涉及大学生创业、中国的期货市场现状、中外投资监管体制的比较,中国企业海外投资现状,等。这种学习方法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增加学生的学习参与度,强化学生对书本知识的理解和扩展;而教师在学生充分了解相关知识背景后,再进行系统教学,教学效果也有显著提升。
第三,加强授课教师队伍建设。以往的投资经济学课程主要由一位教师担任所有教学任务,为了给课程改革的效果提供可靠的依据,近两年来该课程尝试由多位老师分别承担授课任务。对于任课教师的人选,也不仅仅局限于经济学系,而是与我校金融学院合作,聘请金融学院的资深教师来讲授投资经济学课程,强化学生对于金融实务知识的理解。通过比较不同教师的授课方式、授课效果和学生的反馈信息,不仅有利于发现和解决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也有利于教师之间交流授课经验和心得。近两年来,学校也非常重视投资经济学课程建设和教师素质提升,每年暑假都会选派这一课程的骨干教师参加相关课程培训。第四,调整课程考核的方式。一方面,加大平时成绩的比重,将学生参与资料搜集、课堂讨论、主题发言的效果进行评估,作为平时成绩的主要构成部分。鼓励学生参与课题研究、撰写投资分析报告,将学生围绕投资经济学课程主题申报大学生科研项目立项和公开作为平时成绩加分的重要依据。另一方面,改变期末考试的试题结构,试卷里不再仅仅是名词解释、简答、计算等具有标准答案的题型,而是引入一些开放式的问题,如投资案例分析,投资项目设计,资产组合的选择等,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发表自己的观点。第五,通过问卷调查和个别访谈的形式,了解学生对于课程建设的反馈信息,调查结果反映出一些值得思考的现象。首先,大部分学生普遍认同这本教材,但是有12%的学生认为这本教材偏难,希望能够降低数学推导和统计模型的难度,而这些学生大多在高中阶段是文科生。其次,92%的学生赞同采用课堂讨论和课后资料搜集的方式加深对知识点的了解,但是只有54%的学生愿意花费2个小时以上的时间准备一次课堂发言或者课题讨论,这些学生的发言一般都非常精彩。最后,有63%的学生认为投资经济学课程的学习虽然有助于个人知识体系的完善,但是对于现阶段的个人理财没有什么帮助,他们或是认为自己无财可理,或是认为个人投资理财是工作以后才会考虑的问题。
三、对投资经济学课程建设的思考
关键词:证券投资学;教学改革;课程改革
《证券投资学》是一门以众多学科为基础,专门研究人们从事证券投资活动及其规律的应用性的经济学科,是高校金融学专业重要的基础课程,并且从近几年高校教学活动来看,证券投资学已成为经济类、管理类学生的专业核心课程。但学好证券投资学还要求学生具备一定的经济学、数学、管理学等多方面的知识,对于从未接触过证券市场的学生而言,这些知识都显得十分抽象,在教学过程中增加了教学的难度。根据培养学生应用能力与创新能力的要求,我们在“学生主体、能力本位、打牢基础”的人才培养方案的基础上,针对本科层次人才特点、实践教学条件等,对《证券投资学》课程进行了长时间的教学改革探索。
1现有阶段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金融走上了高速发展的快车道,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有关院校相关专业都开设了投资类课程,以培养我国急需的人才。作为金融学课程核心课程之一,《证券投资学》是一门综合性、实践性、应用性很强的课程,只是简单地了解证券知识和分析理论要点并不能顺畅的进行资本市场管理工作,学生还需要在学习过程中结合资本市场具体情况了解投资管理的环节,熟练应用投资实践方法和手段,进行风险控制。但是,目前我国《证券投资学》教学过程中主要采用传递、接受教学模式,枯燥的教学内容、单一的教学模式与现实中方兴未艾的资本市场对学生的较高要求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显然,单一的教学内容组织很难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1.1理论与实践结合度不够
一般《证券投资学》课程中涉及的很多理论是指导性的,但是具体到资本市场中应当如何开展工作,绝大部份教材中没有这部份内容。随着资本市场机制完善,各类金融市场联系愈加紧密,投资已经从股民单纯的个人行为变为机构的收益管理与风险控制,并向前延伸到决策制定,向后扩展到风险评估。显然,现有的课程教学内容没有及时紧跟市场。
1.2教学过程过于呆板
首先,目前《证券投资学》教学中,课堂教学大多数采用“纯理论”教学模式,部分教师认为,教师只要传道授业解惑,尽可能给学生更多的知识、信息,让学生掌握住教材知识点,就算完成教学目标,即使应用案例,一般也缺乏实效性,使学生觉得枯燥无味。其次,即使有相应的配套实验,也是以证券分析软件和模拟炒股为主,教学方法上以运用教授法、演示法为主,一边讲授理论知识,一边将证券分析软件给学生进行演示,教师仍居于主要地位,虽然能有助于学生跟随老师熟悉操作步骤,但是,被动学习不利于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更谈不上综合应用与创新能力的培养。第三,考评也是注重课堂表现和试卷分数,缺乏对学生综合素质的训练。综上,资本市场的不断发展深化与创新,必然要求《证券投资学》课程不断改革。首先,作为课程教学的主体,一门学科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和理解应用不是一成不变,而是不断优化的。具体到《证券投资学》课程而言,教学主体的更新更来源于资本市场实践的创新,当今开放中的中国,正处于投资管理的空前繁荣时期,必将推动微观金融领域的发展,也为课程改革提供了源源不断的素材,因此,要把资本市场最新发展动态和与实际联系最为紧密的理论前沿介绍给学生。其次,课程教学内容的扩展以及与相关课程衔接的需要。传统金融学体系内容上板块结构中投资组合理论、证券定价、有效市场理论等不断深化,极大地丰富了课程内容,如何在课堂教学课时压缩的前提下处理好这些深化的知识,是摆在专业教师面前的课题;此外,如何做好与《金融市场学》、《金融风险管理》等课程的衔接也是亟待解决的命题。因而,对于《证券投资学》课程开展教学改革不仅适时而且必要。
2教学改革的目标与思路
美国教育学家盖奇(Gage)指出:“教育家应采用科学家剖析分子的方法来理解复杂的教育现象。”因此,此次《证券投资学》课程教学改革我们将建设目标定位在“为培养具有实践与创新能力的金融投资理财人才奠定基础”。在这一目标指导下,基于应用与创新能力培养的层次渐进式《证券投资学》课程建设借用了研究性课程的要求和方法,采用基于问题学习(PBL)这样的建构主义思想,立体化、全方位规范课程的理念、资源、环节等教学要素,通过理论教学(课堂)、实验教学(实验室)、实践教学(基地)三位一体,由点带面,点面结合结合,通过层次渐进教学,在验证层次(基础理论)、综合层次(专业理论)、创新层次(方法与工具)和研究层次(开放式探究)逐渐递进,逐步培养学生应用能力与创新能力,实现培养目标。当然,为了提高教学效果进行的课程教学改革方案的全面实施是一个系统工程,涉及到专业课程教学环节的各个方面,需要很长一段时间才能真正看到教学改革的真实效果。因此,此次教学改革项目实施历经相关高校两版教学大纲的修订与完善以及四年以上教学实践的检验,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3教学改革措施
3.1以理念为目标,合理化教学内容
在构思的立体化的教学模式中,教学理念是实施项目的核心,教学内容是教学改革核心和灵魂。一方面,近年来资本市场的迅速发展使我们必须不断审视这门与时俱进课程的时效性,另一方面,在课程教学改革实施期间,培养计划对课时数进行了压缩,学生有了较充裕的实践可以自行安排,学习的自主性更大,也需要我们按照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要求,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为适应这些变化,我们首先调整了教学内容,及时增加了市场新的交易品种等新名词、新内容和新技术,同时也对证券分析部分的相关教学内容进行了必要的整合,精简和更新。通过一段时间的整合和试用,我们对原有的教材进行了重新的编辑和出版,使其更加贴近学生能够根据自己的需要和兴趣来获取更多的知识和技能的需要。
3.2以内容为重点,调整课程结构
在按要求对于课堂教学课时压缩的同时,我们调整了课堂教学与实验、实践教学的学时结构。例如,原有的证券市场基本面分析部分,详细的介绍各种分析工具,使总学时膨胀,增加了学生负担,而有些知识实际上是重复学习,学生也不能举一反三,不能够对证券市场一些共同规律相互之间的联系进行深入的理解。因此,我们重新制订了教学目标:以证券和证券市场知识为基础,以投资组合理论、资本资产定价模型、有效市场理论和套利定价理论为理论架构,以证券定价、证券市场的宏、中、微观分析为能力架构,使学生符合应用能力的要求,并为创新能力打下坚实基础。为配合课程结构的改革,我们还重新编写了课程教案、调整了相应的实验、实践课程的内容。由课堂教学、实验教学、实践教学构建了坚实的新的课程知识结构,使学生理论知识、实验技能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有了取上让学生有层次的递进,强化了教学的实际效果。
3.3以学生为中心,优化课堂教学过程
重视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改进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彻底转变以教师、教材、课堂为中心的观念。加强对现代教育技术和手段的学习、研究和应用。在课程中,课前主讲教师将每章的重点、难点和自学要求事先告诉学生,并提供相应的案例和参考书目。此深化学生的感性外,重点在证券分析和证券实务环节,我们逐步加强了“启发式”和“研讨式”教学方法,认识,提高他们的应用能力;在理论环节,我们与相关的衔接课程,例如《计量经济学》等一道,相互配合进行教学改革,逐步强化研究性教学思想,增强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在获取与证券投资有关的实际知识基础上,帮助学生进一步巩固和加深所学理论,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通中掌握所学知识,基本形成知识上无拘无束、气氛活跃、教学相长的良好局面。过创造机会,引导学生在课堂教学环节中积极思索,大胆发表意见,在师生共同讨论先进手段的运用,也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措施。在现有的教学过程中,普遍采用了多媒体以及计算机辅助教学课件,证券和证券市场的形象、生动、真实的展示,深化了学生的感性认识,增强了他们对知识的理解与记忆,提高了教学质量。
3.4以应用能力重点,拓展实践教学的广度和深度
在《证券投资学》教学改革实践中,我们还尤其注重课堂教学、实验、实践教学环节的相互配合,注重实务与教学相结合。例如,在实验课程的理论部分,要求学生运用Wind数据库配合SPSS、EViews等工具软件将科研成果与教学相配合进行学习,将比较抽象的图像显示出来,并进行分析比较,使学生容易理解课程所涉及的大量复杂的公式和图表,改变了以往大量繁琐无味的计算让学生望而却步的情景,这一做法,不仅大大丰富了教学内容,而且增加了学生思维的深度,取得较好的成果。在实践环节,教师积极联系证券公司等,开辟实习基地,确保实践课程效果和质量,例如,邀请现场工作人员来课堂讲述开户环节,并让学生在基地实践客户经理岗位,大大丰富了教学内容。在教学方式上,采取学生、教师和现场指导老师质疑与答疑相结合的方法,对程度不同的学生分别答疑,并根据学生对所学的理论知识的理解程度不同组织讨论,出现了相互提问的生动局面,改变了教师在课堂上一人满堂灌的状况,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
3.5以考核为抓手,强化课程效果
考试是检验教师教学质量和学生学习成果的手段。如前所述,目前以闭卷考试为主的考核方法虽然客观,但学生可能花较多时间记忆而忽略对课程内容的理解。因此,这与真实反映学生对知识点众多的课程掌握情况的要求有一定差距。教科书上的相关理论很简单,技术指标机械性的记忆也可以做到,但具体应用时学生们却很难活学活用。基于这样的认识,此次改革对考试内容与方式也进行了相应的调整。首先,除了出勤、课堂讨论发言、课后作业、笔试外,增加了三次平时测验以及独立完成一份内容非常综合的《证券投资分析报告》和《实验报告》,作为考核成绩的一部分,已达到综合评价学生学习效果的目的。其次,建立有效的实践考核机制,邀请现场指导教师对实验、实践环节进行考评。第三,鼓励学生学完基础知识后,参加证券从业人员资格考试和课外学术科技竞赛,获取相应资格证书,增加就业竞争力。
3.6以兴趣为先导,探索衍生的创新能力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参与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是证券投资学教学改革的目标,实现上述目标的关键在于引导学生学习行为变化。因此,教学证券投资学教学改革从改变学生所处学习环境入手、逐步培养学生凝练研究问题的能力,鼓励学生在课程学习中积累问题,并与教师的问题结合起来,将学习延伸至课下,积极探索全方位、多渠道的培养模式,以深化教学内容和效果。通过创新项目、学科竞赛和毕业设计(论文)三种不同层次递进的渠道,使学生可以和教师共同探讨问题,得到科研能力的提升。改革通过三段式培养,即:通用素质培养(资本市场与投资基本知识培养)、专业素质培养(专业技能的训练)、创新素质培养(开放式研究性课题的探究),从方案设计、过程实施,到结果的分析有机的将课内课外结合起来,将老师与学生结合起来,将课程与毕业设计结合起来,拓展了课堂教学,使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有了进一步加强。这些卓有成效的探索,进一步拓展了学生专业知识面,切实促进了学生创新能力,同时,学生找到了学习的兴趣,积极性和主动性都有所提高,也促进了教师提高相应的教学能力。
作者:吴从新 单位:中国矿业大学管理学院
参考文献院:
[1]胡昌生.熊和平.蔡基栋.证券投资学[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2.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生动有趣的课堂,能很好地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更积极主动地学习。公选课上的学生大多数都对股票所知甚少,如何让他们对股市有感性的认识,并产生兴趣,还能做一些思考?可以通过恰如其分地讲一些故事来较好地达到教学目的。比如,为了让学生对庄家如何运作股票有感性的认识,可以给他们讲一个商人买猴子的故事。故事从一个商人进山村买猴开始。这个山村周围山上全是野猴子,商人出价100元一只收购,村民们觉得很划算,抓了很多猴子卖给他。村民们赚了些钱,但猴子也变少,不容易抓到了。商人提价到200元,村民们又开开心心去抓猴,商人又全买下,但猴子已经很难抓到了。商人又提价到300元,后来又提价到500元,猴子终于被抓完了。商人走后,其助手回村,标价300元一只卖猴,村民们心想可以500元一只卖给商人,不禁欣喜若狂,家家户户砸锅卖铁,把猴全买回去了。从那以后,商人再也没有回来过……故事讲完以后,教师告诉学生,这个故事实际上讲的就是股票坐庄。然后,打开股票行情软件,让学生看股票K线图,对比着故事来讲解。学生听后觉得这个故事太生动、太形象了,不禁开怀大笑,当时就对学习股票大感兴趣。有的学生善于动脑筋,课堂上就会提出来,这个炒股坐庄不就是低买高卖骗人钱么?还有学生开玩笑说,这就叫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事实证明,这门课程结束之后,很多学生都依然对这个故事印象深刻。
二、博观约取,精心编制讲义
关于股票投资的书籍汗牛充栋、浩如烟海,而公选课只有32个学时,教师该选哪一本来作为教材?这需要教师本身博览群书,然后根据选课时数、学生基础和教师自身炒股经验,博观约取,精心编制讲义。现举个例子说明如何编制有特色的讲义。第一章为理念篇,内容精要为:选股以价值投资为主、技术分析为辅,主抓热点板块龙头股,做中长线;持股以趋势投资为主,强调占住自己的位置;卖股以技术为主,遵守自己的规则;克服人性缺点,坚持独立操作;保本第一。第二章为成长指引篇,为学生成长为一个优秀炒手指引方向:先学K线,再学炒股的智慧与基本方法,然后学均线技术和常用技术指标及综合看盘,再看他人经历而知晓风险、体会他人成长的艰辛,接着学股票整体架构、庄家的心理、股价运行的六种形态、个股与大盘关系的四个层次等,然后学价值投资的思想、方法及业余投资者股票投资技巧,最后学股票投机的思想、智慧、方法、理念和交易规则。第三章为基本面分析篇,讲解如何对影响证券价格及其走势的各项因素进行分析,如通过分析宏观经济、行业背景、企业经营能力和财务状况等,以决定投资购买何种证券及何时购买。第四章为技术分析篇,简要介绍道氏理论和波浪理论,重点讲解K线技术、均线技术、价量关系和MACD指标以及如何综合运用,详细介绍庄家的操盘手法及散户的心理特征。第五章为选股技巧篇,主要介绍三种选股技巧:第一种是根据彼得•林奇讲的六类公司里面去选合适的股票,第二种是和大盘比较寻找机会选股,第三种是抓热点板块龙头股。
三、难度适当,学生普遍接受
选修股票投资公选课的学生中,学科背景大不相同,股票投资的理论和实务基础也很不相同,教师需要在讲授时把握好难度,使得教学能广泛适用于所有学生,但又不失特色。学生中,有的是理工专业,有的是英语专业,有的是艺术专业,没学过股票投资的理论;有的是金融财会专业,可能上过证券投资学,还学过财务类课程。大部分学生没炒过股,但也有的学生炒股有两年以上,股票投资实践经验很不相同。下面举例说明教师在教学中该如何把握。以教学生基本看盘为例。首先,讲股票的分类和股市术语,大部分学生不熟悉,但少部分学生很熟悉,可以很简单地讲解,因为后面在讲实战的时候学生很自然地就掌握了。其次,讲看大盘的基本方法,可以稍微讲详细一点,因为在股票行情软件上面一边操作一边讲解的时候,学过的学生也不会觉得厌烦。最后,讲如何观察个股走势,其内容包括看板块效应、趋势、点位、集合竞价、开盘、盘中异动等等,课堂上也是一边操作股票行情软件一边讲解,可以讲详细点,学过的学生也很喜欢听。至于如何实时盯盘,通过看每一笔挂单和交易及其变化和异常来进行分析等等,可以不讲,这种内容很难学而且很耗时间,推荐一两本写得较好的书给学生看即可。
四、重点突出,提高教学效率
课时只有32学时,而学生的股票投资知识普遍较贫乏,想教给学生很多东西是不合实际的。引导学生学习,主要是让学生懂得通过怎样长期的学习和练习是可以成长起来的。突出重点,主要是结合教师炒股经验,教给学生一些实战的技巧,这样才能提高教学效率。讲得太多、太细致,学生很难记住,效果反而不好。书本上可以看到的知识性东西,尽量要求学生自己去看;关键是教学生怎么去观察和思考,并教学生如何运用于实践。尤其是强调实战中是千变万化的,照搬书本将必败无疑。讲技术分析时,若要处处结合实盘细讲,需要讲几十个学时,怎么样做到重点突出呢?比如,道氏理论中只重点讲道氏的3种走势即股票指数的短期趋势、中期趋势和长期趋势;波浪理论中简要介绍8浪循环,重点讲5个小浪的推动浪和3个小浪的调整浪,以及波浪的3个原则;K线技术重点介绍相对比较有效的几种反转形态、持续形态和十字线,并强调要充分重视周K线,记住大周期决定小周期;均线技术只讲参数为5、10、30、60的均线之多头与空头排列,及其支撑力和压制力,均线组合只结合实例讲金山谷、银山谷和死亡谷,并强调重视周K的均线;价量关系主要讲解结合实例讲解量在价先的道理,量与价的配合及背离,高价区与低价区的天量和地量的含义,并强调要充分重视跟踪量的变化;技术指标中只重点讲MACD指标的应用,主要讲解买入和卖出及背离信号,并强调周K线MACD指标对中长线转折的判断的准确性较高,可以作为中长线投资者的首选参考指标;综合运用讲解,是根K线、均线、价格位置、量的变化和MACD指标进行综合研判,以及庄家如何吸筹、震仓、拉升、出货并会在盘面留下什么痕迹,则应该贯彻课程始终。
五、随时举例,启发学生思考
股票金融分析论文1:
名道:在混乱的五月乱中取胜
今日是五月份的最后一个交易日,上证指数涨2点而深证成指跌35点,创业板有人继续的疲弱,跌去1.02%,就这样黯然收场了。
盘点五月走势,上证指数连续第三月下跌,说明月线周期的空头力量主导,目前依然未有改变。而最疲弱的创业板指则创下去年股灾以来的新低1754,同样是连续三个月绿盘,这表明小盘股灾难沉重,很多个股的跌幅与股灾无异。
从板块与个股走势看,五月的表现截然不同。雄安概念风采依然,诞生一批牛股,其次是白酒、家用电器等消费行业龙头上升趋势依然,再就是保险、银行等低估值板块异军突起,中国平安涨幅达20%。另一方面,以创业板为代表的小盘股,尤其是次新股跌势凶猛,堪称股灾,“闪崩”是本月的常用词,第一创业跌幅43%最为凶悍。
总之,五月的走势很混乱,总体环境是亏钱容易而赚钱难。抓到雄安等好股的自然大赚一把,而踩到地雷的则快速亏损。
回顾本月,捕获四通**+12%、中**土+10%、恒泰**+15%、汉钟**+28%、美力**+25%、陇神**+50%、创业**+32%、三德**+10%、千方**+18%、永和**+20%、巨力**+15%、优博*+25%、曙光**+17%等,但有数字**、合众**、克来**3只触发止损。
在市场一片混乱的走势中,能够获得如此战绩还算过得去。当然,还可以做得更好,还有很大的业绩提示空间,这将在下个月展现新的捕捉战机能力。
1.1教学方法、方式不够丰富教学的形式上,依然局限于传统的板书,即使有多媒体教学,形式也相对单一,照本宣科的灌输型的教学方式居多,在理论层面讲解得较为详细和全面,但是在实际操作的技能方面有严重欠缺,使得学生成为“理论的巨人,行动的矮子”,这导致了许多学生在课堂上提不起兴趣,没有把理论变成实际的技能。
1.2教材陈旧,未与时俱进脱胎于大学专科教育的高职高专教材,没有从中提炼出适合高职高专院校本身特点的实际应用性,仅是换汤不换药地延续着大学专科教育的理论性的东西,金融行业的发展日新月异,但一些教材还停留在相当落后的时期,一些新的金融事物没有出现在教材中,与社会的实际发展严重脱节,这导致了学生在踏入社会进行实际操作时,会感到现实与理论的巨大差距。不利于学生快速融入就业环境。
1.3学校内外实际操作的空间仍需扩展作为应用性、工具性很强的学科,《证券投资》的教学一直应该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但由于种种原因,比如资金、软硬件等问题,导致学校内部的金融模拟实验室的建设进展迟缓或者干脆中止,学生的实践机会减少,学校外部的实践基地,大多不成规模,零零散散,仅靠一些老师业余时间的开拓或洽谈,从数量和质量上都不容乐观,学生的锻炼机会减少,无形中受到了限制。
2、《证券投资基金》教学改革初探
2.1因材施教,分类施教在课程教学中,应该将理论型知识和实际应用型知识分门别类,两者并重,根据理论和实践的不同特点,实行不同的教学方法,因为此课程的理论知识和实际操作两者互相渗透,互相影响,共同发展。
2.1.1基础理论教学概述目前,此学科的理论知识方面主要囊括了证券投资基金的定义、特点、种类、投资操作、绩效评价等,作为此课程的基础性理论,老师在课堂上的授课至关重要,占总课时的六成左右,在课堂上,授课者应让学生透彻了解、理解此课程的基础性知识,讲解相关理论的运作原理,锻炼思维方式,从课程的学习中,增强对基础性理论知识的掌握,升华到理念和思维方法上来,加强职业道德观念,为以后在此行业安身立命打下良好基础。
2.1.2实践内容教学概述通过和银行等金融机构协商,让学生有机会与金融机构零距离接触,切身感受实际的业务的操作流程,通过社会实践,切实感受到本课程的魅力,通过岗位职责的学习加强责任心,从过实际操作加强课程的直观性和趣味性,从而更积极地学习。基金的交易方式(发行、申购、赎回)基金上市交易、基金的监管、营销和关于信息披露的法律规定等都会在此过程中得到极大的“直观性教育”。
2.2 创新教学模式、改革陈旧教学方法如果现有的教学模式不足以支撑学科的良性发展,必须探索现时代背景下新的教学模式,特别是随着新媒体的兴起,课堂不只局限于教室内,“三个课堂”的教学手段值得积极尝试和探索。
2.2.1课堂教学:“第一课堂”培养是理论根基课堂教学是最传统也是最有效的教学方式之一,在课堂学习中,也应注重理论和实践相结合,除了课堂上理论知识的学习,还包括校内外的实践活动。理论教学以鲜活的案例加深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学校内的模拟主要以学校内的实验室为主,按照教学大纲的要求,进行一些证券投资理论知识的模拟操作,增强感性认识,提高实际操作能力。
学校外的实践基地以证券公司、银行等机构为主,通过参观和参与实际操作,加深对基金认购、申购和赎回的办理过程的理解,增强实务能力,第一课堂实行开放式办学,不仅能整合资源,增强课堂的趣味性和吸引力,还能在“看得见、摸得着”的实践过程中,不断加深学生对理论的认识和化理论为技能的能力。
2.2.2重视新媒体作用,开辟第二课堂随着新媒体的发展,新媒体作为一种重要工具,不断深入人们的生活的各个领域,深刻影响着人们的生活,这给金融教学带来了良好机遇,通过互联网、公共微信帐号、QQ群、微博、博客等一系列的新媒体工具,师生之间可以方便地进行交流探讨,不断吸取最新的课程资讯和前沿知识,极大地提高了课程的趣味性、参与性、互动性和先进性。
2.2.3通过模拟实践,以“第三课堂”提高技能模拟交易大赛,以接近实际操作的形式,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比如一些学校举办的模拟金融操作大赛、校内外联合举办的各种形式、不同层次的和金融有关的模拟大赛等,都会对学生的实践能力起到良好的促进和锻炼作用,对学生的专业知识和职业能力都有很大的提升。知识只有转化为能力,才是知识的最终目的,在各种形式的实践中,学生对本课程的知识有了更为直观的认识,不再只是纸上谈兵。
3、因材施教,因人施教
自古以来,各位教育家都提倡因人施教、因材施教,这是对学生个性的尊重合培养,只有掌握了不同学生的情况和特点,才能在教学中有的放矢,实现教学效果的最大与最优。有的人适合做实践,有的人适合进行理论的研究与突破,对金融学科而言,可以从这两个大的方面入手,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进行有目的的教学实践。
主要栏目
主要刊登内容:规划与优化、投资分析与决策、生产与经营管理、供应链管理、项目与风险管理、应急管理、知识管理、管理信息系统等方面具有创造性的学术论文,反映我国管理科学的最新研究成果,促进国内外学术交流。
投稿要求
一、《中国管理科学》是中国优选法统筹法与经济数学研究会和中科院科技政策与管理科学研究所主办的学术期刊,每期为双月中旬出版,由各地邮局征订发行。刊登内容主要包括:规划与优化,投资分析与决策,生产与经营管理,供应链管理,项目与风险管理,应急管理,知识管理,管理信息系统等方面具有创造性的学术论文,反映我国管理科学的最新研究成果,促进国内外学术交流。封面刊名为研究会创始人华罗庚先生手笔。
二、来稿要求
1.来稿要求论点明确,文字简洁,数据可靠。每篇论文一般不超八千字。来稿须按标题,作者,单位(单位名称,省市,邮编),论文摘要,关键词,中图分类号,论文正文,参考文献的顺序书写;并须附英文标题,作者姓名(汉语拼音),单位,英文摘要及关键词,以及第一作者简介(姓名,出生年月,性别,民族,籍贯,单位,职务,职称,研究方向),详细注明通讯作者的联系电话和E-mail地址及通讯地址。获得各种基金资助的论文请注明基金名称及资助编号。
2.来稿必须做到清稿定稿。稿中外文字母,符号必须分清大、小写,正、斜体,上、下角的字母、数码,其位置高低应区别明显。来稿符号、公式须用公式编译器排印。
3.正文须采用本刊规范编号格式,文中首段为“1 引言”(左对齐)。在“1引言”中应简要陈述本文所研究的具体科学问题及其重要性;应简要系统评述该问题的国内外相关研究进展,评述内容中必须指出参考文献编号;应简要说明本文与已有研究的主要区别和特色之处。在“1 引言”中不要加入小标题和图表,也不作分节内容的介绍。
4.参考文献只择最主要的列入,并用单字母方式标识参考文献中所引用论文的类型(专著M,论文集C,报纸文章N,期刊文章J,学位论文D,研究报告R,标准S,专利P,其它Z),未公开发表的资料请勿引用。
5.文中图表只附最必要的,图中文字符号要与正文一致。
6. 文稿各部分书写格式请参考本刊近期已发表的论文。
三、来稿刊登与否由编委会审定。对选用的稿件本刊有权做出适当的文字删改(或退请作者删改)。来稿在六个月逾期 未收到录用通知,作者可自行处理;本刊对来稿不退还,请作者自留底稿。
四、请各们作者登录《中国管理科学》编辑部的网站进行“作者在线投稿”,编辑部不接收纸质稿等其他方式的投稿。
1,毕业论文来源:
2,毕业论文类型:
二,毕业论文的意义,国内外研究情况,本课题特点众所周知,会计信息是经济决策的基础。
投资者和债权人可以根据公司提供的会计信息,决定其投资和信贷活动,并进而影响到公司的股价表现和资金成本,保证资金向真正有价值的公司流动,提高资源分配的效率和效果。如果会计信息不能真实地反映经营活动,相关的决策必然缺乏可靠的基础,资源分配的效率就无法得到保证,必然会带来资源的浪费,同时,会计信息还直接参与价值分配活动,如不同会计政策的选用,将直接影响到当期的盈利水平和相应的股利分配。可见,上市公司会计信息的披露是十分重要的。会计信息的披露正确与否,充分与否无论是对公司本身而言,还是对投资者,债权人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会计信息披露的重要使命就是真实客观地反映企业经济活动过程及结果,向有关信息使用者提供准确的信息,以便进行科学决策。
随着我国股票市场的不断发展,股市的国际化,规范化程度正日益提高,我国股市的信息披露制度从无到有,已经形成一套初步的信息披露制度,对维护股市秩序,保护广大投资者利益起了积极作用。但由于我国特殊的经济环境,上市公司的出现与发展和其他国家相比还是比较晚的,而且其中也存在着一些问题.因此,深入揭示会计息披露存在的问题,寻找治理会计信息披露问题的对策,研究会计信息披露的展趋势,以提高上市公司会计信息质量,仍然是需要我们认真探讨的一个问题。
社会各界对上市公司财务报告有着广泛的需求和强烈的依赖,所有的信息用户对其均寄予厚望,希望藉此提高其决策的科学性。但会计信息披露并非至善至美,其中存在着许多缺陷。这些缺陷的存在,损害了会计信息的及时性,相关性和可靠性。因此,研究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的发展趋势是十分必要的。超级秘书网
三,毕业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重点,难点
本毕业论文主要通过分析上市公司会计信息的重要性及其对各方面(对公司本身,投资者,债权人等等)的影响,指出会计信息披露的重要性。对目前上市公司会计信息的披露模式及其内容进行分析,指出其存在的缺陷与不足,以及需要改正和完善的地方。通过对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内容中的几个重要组成部分(例如资产负债表,损益表,现金流量表等)的不足和需改进完善之处来预测会计信息披露的发展趋势。本毕业论文的重点在于通过对会计信息披露的模式的分析与研究,指出其缺陷与不足,从而做出会计信息披露的发展趋势预测。
本文的难点在于通过分析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的模式中所存在的不足来预测会计信息披露的发展趋势。
四,毕业论文研究方法(或技术路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