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爱发表,线上期刊服务咨询

营养学论文8篇

时间:2023-03-22 17:37:17

绪论:在寻找写作灵感吗?爱发表网为您精选了8篇营养学论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迪您的思维,激发您的创作热情,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营养学论文

篇1

1.1对象

为全国统招的高中毕业参加高考入学的全日制在校生,第二军医大学2012级医疗系和护理系学制5年的本科生122名,男,65名,年龄(21.9±2.1)岁,女,57名,年龄(22.1±2.6)岁,已完成医学基础课程学习。

1.2方法

1.2.1优化临床营养教学内容

临床营养是针对各种疾病和医学治疗引起的营养与代谢异常的患者,因此要重视营养生理、生化、病理及药理学的相关知识的教学,加深了解人体重要脏器在营养代谢过程中的重要作用;通过对营养检测和评价教学,培养和提高学生营养诊断能力;通过膳食营养、肠内与肠外营养教学,掌握不同路径营养的适应症,采取合理营养改善患者营养状况、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缩短平均住院时间,减少医疗费用,同时介绍营养不良或营养治疗的典型病例,加深学生对临床营养学的理解;课堂讲解与课后自测题相结合,提高学生对临床营养学知识的掌握。

1.2.2培养学生实践技能

(1)通过人体营养状况的评价,制作平衡膳食等实验,学会制定膳食营养调查表,参照“中国食物成分表”和“中国居民膳食指南”,计算摄取的食物量,营养素和能量,与供给量标准对照了解营养需要的满足程度,这种实验3~4次,让学生熟练掌握膳食营养调查方法。(2)通过营养评价和营养风险筛查,制定营养治疗方案;根据基本膳食和治疗膳食营养原则,编制各种疾病治疗膳食食谱及营养素计算等实验,培养学生实施营养干预技能。(3)通过学习肠外与肠内营养制剂的配制、药物的配伍禁忌,了解营养制剂的理化性质。(4)通过实习营养会诊、营养医嘱、营养查房、病例讨论及并发症的处理,培养学生实施营养支持治疗计划的能力。

1.2.3提高对临床营养学的重视

将临床营养学由考查课改为考试课,加大考核力度;通过录像教学、例举典型病例,使学生认识到临床营养的重要性,同时强调医护人员在患者营养诊治过程中扮演的重要角色;增加考核内容,改变单一的营养基础理论知识考核,增加基本技能与实践能力的综合考核。成绩由平时成绩(占30%)与期末考试成绩(占70%)两部分组成。

1.2.4改进教学方法

教师的教学内容应从日常关注的营养问题开始,鼓励学生多提问题,提高学生主观能动性,避免“满堂灌”。采用多种互动教学方式增加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交流。采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实现多媒体实验教学和传统教学模式相结合,充分利用网络资源,提高实验教学效果,例如在糖尿病患者食谱制定课中,就可以让学生充分利用网络,查找资料,自行制作幻灯片,设计调查问卷,在课堂上展示和讲解,最后再由教师进行评价,让师生之间充分互动。

2结果

临床实习结束时,问卷调查结果为:82%学生表示对临床营养学感兴趣,80%学生临床营养学综合考试成绩为优秀;90%学生对膳食营养、肠内营养、肠外营养有全面了解;78%学生认为教学内容与方法的改进增加了他们对临床营养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97%学生认为实验和临床教学自己的实践能力;98%学生表示基本能对患者进行有针对性的膳食营养指导;95%学生表示掌握了对患者进行营养风险筛查、营养评价、营养会诊、营养医嘱及营养查房的基本知识和技能;82%学生主动为患者进行营养健康教育,85%学生能为患者处理营养相关并发症。

3讨论

随着医学的发展和医学模式的转变,临床营养在疾病治疗中的作用,越来越被人们了解和重视,营养治疗是各临床学科疾病的基础治疗,疾病发生之后,机体对营养素的需求及分解、合成代谢也发生了改变。临床研究表明,几乎每一位住院患者都存在营养风险或代谢性问题,因此,根据患者的营养和代谢指征进行科学合理营养治疗和干预,达到治疗相关疾病,增进健康,延缓衰老目的,医疗系和护理系本科生是临床医疗的主要力量,加强临床营养学的教学,让学生学好《临床营养学》,对增加临床营养的知识和技能,发挥专业特色,提升医护人才的专业价值具有重要意义。目前教学中存在的薄弱环节包括:(1)对临床营养课程不够重视。将《临床营养学》列为医疗和护理专业的考查科目,而非必修课,学生投人精力和时间相对少。(2)《临床营养学》安排在进入临床实习之前,由于学生对临床营养的国内外现状和进展缺乏了解,学生很难认识到充分掌握临床营养学知识和技能对他们将来从事临床工作的重要性。(3)教学方式单调,不能激发学生学的积极性,《临床营养学》是一门理论性和应用性很强学科,内容涵盖农业学,生物学、药理学、环境学及社会学,但教学课时数安排偏少,教师为完成教学内容,基本上是采取“满堂灌”的授课方式,学生难免感到枯燥乏味,教学质量得不到保证。(4)忽视对学生应用知识能力的培养。没有开设临床营养学实验课,课堂教学以理论讲授为主,教学对实践技能的培养不重视,导致学生不具备营养风险筛查、营养评价、营养会诊、营养医嘱及营养查房的能力。(5)许多院校医护专业不设临床营养课程,在国外约1/4医学生要求修一门营养学课程,接受20余学时的专业指导,而在我国大部分医学院仅在预防医学系有营养学内容,结果导致大多数医护人员缺乏临床营养知识和技能,不能为患者制定营养支持治疗计划。通过本次教学改进,学生充分认识营养治疗在疾病防治中的重要作用,增加了学生对临床营养学习的主动性,提高了学生运用膳食营养、肠内营养、肠外营养知识和技能解决问题的能力。

4结语

篇2

在屠宰前,使用注射器对全部试验肉牛进行尾静脉采血,置于10mL不加抗凝剂的离心管中,用记号笔在离心管上记录牛耳号,迅速置于放有冰袋的采样箱中。利用高速离心机以3000r/min离心10min,分离血清,将血清置于-20℃冰箱冷冻保存待测。使用雷杜RT-200CPlus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结石组血清的钾(K)、钠(Na)、氯(Cl)、钙(Ca)、磷(P)和镁(Mg)。1.2.4结石的化学成分分析取屠宰后肾结石样品,将结石样品喷铂金后,在EDAX-Genesis2000型X-射线能谱仪上分析其各元素的含量。1.2.5数据处理所有的数据使用Excel2007进行数据统计和分析,结果用平均值±标准差的形式表示。

在40头肉牛的屠宰过程中,共发现23头患有肾结石的肉牛,发病率为57.5%。牛肾为典型的多肾,经剖检可知,结石大多聚集在个别肾内部的肾盂处。肾结石大部分呈现乳白色或淡黄色,其中大多数呈细小的砂粒状结石。有结石的肾主要集中在牛肾的两个尖端处,而中间部分的肾几乎不存在结石。每头牛每天采食10kg的精料和2kg的稻草,计算出每日的干物质采食量(DMI)、粗蛋白质(CP)、钙(Ca)和磷(P)的摄入量,并且和肉牛饲养标准进行比较。该肉牛场的干物质采食量(DMI)略高于营养标准。每日饲料蛋白质的摄入量偏高,钙和磷的摄入量过高,且饲料的钙磷比严重失衡,磷的含量比钙高。血液生化指标的测定使用雷杜RT-200CPlus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结石组的血清生化指标,并且将结果与正常肉牛的参考值(王书林,2001)进行对比。结石组的血清钙(Ca)明显下降,而血清磷(P)和血清镁(Mg)明显上升,其他离子指标都处于正常的参数范围内。结合表2可知,高磷低钙饲料和血液生化指标的高磷低钙之间存在着相关性。2.4结石能谱分析结果使用X-射线能谱仪测定肾结石的化学成分结果结石的主要化学成分为磷和镁,同时还含有少量的氮和钾。从化学成分分析,初步判断该结石的主要成分是磷酸镁铵和磷酸镁钾的混合物。

长期以来,精粗比过高一直被普遍认为是肾结石的重要诱因之一。Munakata等(1974)研究结果发现,当精料的饲喂量达到阉牛体重的1.5%时,尿液中就可以检测到尿沉渣晶体;而当精料的饲喂量占体重的2.5%时,饲喂2个月以上尿中就可以检测到大量尿沉渣,并开始形成结石。该牛场体重为500kg左右的长期育肥阉牛每日精料采食量为10kg,占体重的2%。在该精料比例下,可以缓慢沉积尿沉渣;当尿液中的尿沉渣数量累积到某个阈值时,就会形成结石。此外,育肥时间跟结石的形成也可能有很大关系,该牛场因生产高档牛肉而采取长期育肥方式,有利于尿沉渣的累积,也有可能是结石产生的促进因素。人们普遍认为尿石症是家畜体内矿物质代谢紊乱的结果,其中饲料的钙磷比是学者研究的热点。饲料中合理的钙磷比在1.5~2.1之间,这时的钙和磷均容易被动物体吸收。该肉牛场饲料的钙磷比仅为0.94,远远低于上述比例,出现了磷含量高于钙的现象。据报道,当饲喂大量玉米、麸皮等饲料,钙磷比在1左右时,就会在尿道内形成磷酸镁铵结石。同时,饲料的高磷低钙,会导致进入血液中无机磷的增加,导致血清和尿液的高磷,提高肾结石的发病率(张高轩等,1989)。

篇3

任职教育的目的是面向岗位需求,通过知识更新、技能训练、素质培养等,拓展学员的专业知识,增强学员的职业技能,提高学员的整体素质,从而更好的胜任专业技术岗位。现今随着我军现代化建设的不断加速和加深,军队任职教育已取代学历教育成为我军军事高等院校教育任务的主体。长期以来,学历教育一直是军队高校主要的教育任务,因此高校机构及授课教员普遍存在重学历教育轻任职教育的倾向],往往把学历教学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做简单修改甚至不加修改的应用于任职教育,缺乏针对性和目的性,无法满足培训学员的实际需要,这是任职教育培训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军队任职教育是学员在完成高等学历教育的基础上,为适应岗位职务以及逐级晋升需要而进行的专业教育,在教学对象、教学目的等方面与学历教育有很大不同。学历教育主要强调的是“三基”教学,使学员具备扎实的专业理论背景,从来为其将来进入工作岗位后依据需要进行自主学习和知识扩充打下基础。参加任职教育的学员本身已接受过专业知识的系统学习,已具备专业知识背景,都是来自于部队实际工作一线,具有实践经验。任职教育的目的性更强,对实践知识和技能的需求更大,其教学重点不再是强调“三基”的训练,而是重视培养学员发现并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更新知识结构,切实提高其业务素质和水平。作者通过问卷调查和座谈交流等方法调查和分析了所在校任职教育青年学员的学习动机和培训需求。结果表明,学员的学习动机普遍很强,期望通过培训学习增加人际交往并提升自身素质和业务水平;在教学内容的需求上,学员注重“获取知识的方法和途径”以及“解决实际问题”的策略;在教学方法上偏向案例式、讨论式教学,同时要求教员了解部队,能够将理论与部队实际相结合开展有效教学。可见,不断优化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切实提高教学效果和学员的满意度是任职教育改革面临的重要挑战。

2CBL教学特点适合任职教育营养学专业培训

CBL(Case-basedLearning)和PBL(Problem-basedLearning)是国际上近些年较流行的两种教学方法,随着我国教学改革的深入,众多院校学习国外先进教学经验,引入了这两类教学方法,以提高教学质量。CBL与PBL都是讨论式教学,但两者的教学思路和方法存在一定的差异。PBL教学以问题为先导,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旁听者,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自我求知欲。这种教学方法与我国的传统教学方法有着本质差异,最突出的表现是教师失去了有力的主导性,从知识的“传播者”变为“旁听者”,教学的成败关键取决于学生个人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努力,以及教学内容可获得性的难易程度。PBL的特点决定了其应用对象的范围,并不是所有层次、性质的学员都可以开展PBL教学,有研究调查表明,对于很多专业和层次的学生,PBL的优势与作用无法在教学中得到发挥,教学效果并不如预期显著。CBL是基于PBL模式发展而来的全新教学方法,它的特点是需要教师和学生共同分担责任,并通过事先准备引导学生探索问题、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其核心之处在于强调“引导”。在具体实践中,以典型案例为先导,根据教学大纲和学生实际水平,发挥教师为主导和学生为主体的双边活动作用,需要教师做出周密的教程设计,组织学生进行分析和讨论。在本教学法中,始终要贯彻教师引导学生如何发现问题,解决问题。CBL教学兼顾了教师发挥“知识提供者”的主导作用以及学生主动思考和学习的主体地位,使两者可以很好的互动,既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学习成就感,又保证了教师传授知识和经验的机会,使学生更易获取和掌握专业知识和技能,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CBL教学的特点使之十分适合职业、任职教育教学,能够使学员充分掌握“获取知识的方法与途径”,培养其发现并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业务水平,满足学员的培训需求。营养学是一门重实践的应用性学科,特别是针对任职教育,重点是培养学员发现并解决部队营养问题的能力。从以往教学经验和与学员的交流掌握的信息来看,学员对实际开展膳食调查、官兵营养状况评价、疾病预防的营养宣教等具体营养工作并不太熟练,而这些正是学员在实际工作中最缺乏和需要的知识和能力。CBL教学为进一步提高任职教育教学培训效果提供了一条新思路和新方法,特别是对于军队营养学等实践性强的实用性学科,尤其适合其教学目的。

3CBL教学在任职教育营养学专业培训中的实施和需注意的问题

篇4

一.引导学生感受数学的应用价值

在传统的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很少讲知识的来源和实际应用,即使是应用题教学,也只是把事先编好的现成的题目出示给学生,学生只是根据几个必需的条件套用解答应用题的方法和步骤,却不知道解决某一问题需要处理哪些信息和数据,更没有领悟到数学对于这一问题所具有的独特意义。因此在数学教学中,首先应引导学生感受数学的应用价值。其具体做法是:

1.利用生活素材进行教学,使学生认清数学知识的实用性

数学知识的应用是广泛的,大至宏观的天体运动,小至微观的质子、中子的研究,都离不开数学知识,甚至某些学科的生命力也取决于对数学知识的应用程度。马克思曾指出:“一门学科只有成功地应用了数学时,才真正达到了完善的地步”。生活中充满着数学,作为数学教师,我们更要善于从学生的生活中抽象出数学问题,使学生感到数学就在自己的身边,认清数学知识的实用性,从而产生兴趣。

比如教第九册“三角形的认识”一课,我就从学生生活中熟悉的红领巾、自行车车架、电线杆架、桥架等引出三角形,再让学生通过推拉等实践活动认识三角形的稳定性,并运用它来解决一些实际生活问题,如修补摇晃的椅子,学生会马上想到应用刚学过的“三角形稳定性”,给椅子加上木档子形成三角形,从而使椅子稳当起来。这样使学生学得容易且印象深刻,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实际生活中,数、形随处可见,无处不有。教师应根据教学的实际,让学生把所学知识和周围的生活环境相联系,帮助他们在形成知识、技能的同时,感受数学应用范围的广泛。

2.收集应用事例,加深学生对数学应用的理解与体会

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数学的发展涉及的领域越来越广泛。数字化的家电系列,宇航工程、临床医学、市场的调查与预测、气象学……无处不体现数学的广泛应用。让学生搜集这些信息,既可以帮助学生了解数学的发展,体会数学的价值,激发学生学好数学的勇气与信心,更可以帮助学生领悟数学知识的应用过程。例如:在统计的初步认识教学中,学生搜集了自家几个月用水的情况,通过收集、描述、分析数据(人口的多少、老人和孩子等诸多因素)的过程,得出了自家用水是否合理的判断,并做出今后用水情况的决策。既渗透了环保教育,又使学生感受到数学知识的应用。

二.引导学生寻找数学问题

引导学生寻找数学问题,是学生探索数学价值、培养数学应用意识的最基本的前提和条件。试想如果学生不会寻找数学问题,就不可能做到很好地应用所学的知识解决问题,这样,学生数学应用意识的培养就可能成为一句空话。那么,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怎样引导学生学会寻找数学问题呢?

1.引导学生从日常生活中寻找数学问题

罗杰斯认为:“倘若要使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学习活动,那就必须让学生面对他们个人有意义的或有关的问题。但我们的教育正在力图把学生与生活所有的现实隔绝开来,这种隔绝对意义学习构成一种障碍。然而我们希望让学生成为一个自由的和负责的个体的话,就得让他们直接面对各种现实问题。”日常生活中有大量的数学问题,结合数学内容选择一些简单的问题加以分析、解决,这对从小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和数学观念尤为重要,同时也促进学生进一步理解所学的内容。

如在三年级学生认识长方形的周长之后,我是这样做的:让三四个学生为一组,量一量教室内门框、窗框、镜框等长方形的长与宽,并设计一下做这些物品需多少材料。最好再给每种不同的材料标上单价,让他们计算一下,选择怎样的材料,用什么方案,可以既经济实惠,又满足需要。

又如,在四年级学生学习了面积之后,有相当一部分的学生对面积的认识只停留在教师所教的范围内,离开这个范围就一问三不知。如他们知道家庭居住的面积是若干平方米(这是从家长那里知道的),但问他们这一数据是根据什么得出的,他们都摇头说不知道。这就需要教师的引导。在学生认识面积后,我组织学生先讨论这样一个问题:“居住面积的大小是根据什么条件确定的”,接着布置一道作业题,让学生回家动手测量自己居室的面积。这时学生就要考虑房间的形状,要求出面积就必须测量哪几条边,怎样测量,用什么单位,怎样计算,是否取近似值等等。更为重要的是通过这些活动,让学生有解决数学问题的意识,并能解决一些简单问题。

2.指导学生从数学内部寻找数学问题

数学内部充满着各种问题,虽然通过前人的多年努力,已经解决了很多问题,但是学生学习作为再次创造的过程,仍有一个不断探究、解决新问题的过程。在数学内部,学生接触最多的问题是解答习题,而解答习题是解决问题的一种特殊形式。教师可以从问题的角度出发,指导学生对问题正确加以理解,明确已知的条件和要达到的目标,作出合理的假设,寻求通向目标的可能途径,确定最优的解决方案。要使学生从中养成习惯,形成技能,并迁移到其他方面,使他们拥有问题解决的意识,提高思维水平。

例如:计算12345+23456.这是一道多位数的加法,学生计算后,教师可以改变题目的形式,出题“CROSS+ROADS=DANGER,已知O=2,S=3,求其他字母各代表几(不同的字母代表不同的数字)”。这显然为学生创设了一个问题解决的情景。因为解答用字母来表示两个加数的加法,对他们来说是一个没有遇到过的问题,而且解此题时学生不仅要具有加法知识,还须具备假设和推理能力。

三.引导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在数学教学中,教师不仅要引导学生从生活实际引出数学知识的学习,而且还要引导学生善于把课堂中书本上所学的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去,把所学的知识和思维方法迁移到解决实际问题中来,形成解决具体实际问题的有效策略和能力,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那么,教师可以从哪些方面去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呢?

1.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解决数学问题

小学生经过课堂学习能够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但是这些实际问题已经经过数学处理,各种条件与问题都比较明显,然而实际生活中的问题并非如此容易,因此要多联系生活实际,从学生遇到的疑惑、矛盾入手,引出新知识的实际问题或情境。

在学生学习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与面积后,我设计了这样一个练习:把学生带到学校大操场的一块空地上,让学生在这块空地上设计一个面积是30平方米的花坛,可以有多种设计方案。学生对这道题积极性十分高,他们几人一组,一边测量一边设计,显得十分投入,最后竟设计出十几种图形优美、很有创意的花坛。在这一活动中,教师把教学过程看作问题解决过程,在教学时有意识地创设问题情景。学生在解决这一问题时,先要对长方形和正方形面积公式这一知识重新进行组合,有一个新的认识,然后要对分割法、平移法、面积相加减等方法进行选择,看哪些方法更适合于设计,方式得到扩展。这样,在设计过程中,既解决了沉重的基础知识复习(长方形面积公式的计算),有拓宽了长方形的知识(计算简单的组合图形),更为重要的是,在设计中,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获得了一次难得的实践锻炼的机会,强化了学生的应用意识。

2.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家庭中的数学实践活动

数学来源于实践,又服务于实践。在学生的生活中,大部分时间是与父母一起生活的,家里面的一切建设都是离不开数学应用的。让学生参与其中,无疑对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是大有好处的。教师要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家庭中的实践活动,这个工作可分两方面进行:一方面要求学生积极参与其中;另一方面要联系家长配合老师,大胆让学生参与进来。比如:让学生参与家庭管理活动。让他们回家了解家里一周的油、粮、副食、水、电、气等基本生活的各项开支情况,再将搜集的数据在老师的指导下加以整理,并提出有关的问题:你家一周共需开支多少钱?照这样计算,一个月的基本开支是多少?家里每月的收入是多少?家里每月的结余是多少?如果家里要购置一台800元左右的热水器,根据家里每月的结余,几个月后可以买一台?通过这些实践活动,促使学生从家庭这一特殊的情境中发现数学问题,让学生以大众化、生活化的方式反映数学的思维方式,使学生在朴素的问题情境中,通过搜集、交流、分析、整理、运用,逐步养成良好的数学思维习惯,培养和强化数学的应用意识,让学生在应用中感受数学创造的乐趣,增进学生学好数学的信心。

3.引导学生采用灵活多样的方法解决数学问题

在教学中,教师要联系生活实际,调动学生的知识储备和生活经验,积极的开展智力活动,采用灵活多样的方法来解决数学问题。比如针对下面的生活实例:两位老师带46名学生去公园游玩,公园门票成人每张10元,儿童每张5元,公园还规定购买50张以上儿童票可以实行八折优惠,让学生想一想怎样买票比较合算?根据以上提供的信息,教师可引导学生设计几种方案:第一种方案是一般学生都能想到的,根据有46名儿童和儿童票5元这两个信息,可以得到买票所要付的钱是5×46=230元;第二种方案可以引导学生这样思考:题目告诉了购买50张以上儿童票就可以实行八折优惠,如果多买4张儿童票,再打八折,所付的钱是否少一些呢?老师要求学生实际算一算:用5×50×0.8=200元。通过计算,学生发现,多买4张儿童票,看起来好像要多给钱,但由于可以享受八折优惠,最终还是只付200元,比第一种方案要少付30元,两种方案相比,学生都愿意采用第二种方案解决问题。通过这样的教学,学生的思维会逐步变得深刻而灵活,既提高了学习技能,有增加了智慧和才干。

当然,小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的培养、提高和发展,并非一朝一夕的事,也绝非靠讲几节数学应用专题课所能解决的,不要期望在一两次的解决问题中就能培养起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也不要认为简单的数学问题(包括生活中的问题)对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培养毫无帮助,它需要较长的时间,教师在适当的时机有意识地启发学生的应用意识,经历渗透、反复、交叉、逐级递进、螺旋上升、不断深化的过程。使学生的应用意识逐步由不自觉或无目的状态,进而发展成为有意识有目的的应用。总之,通过各种载体增强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有效地激发学生将数学知识应用于实践的积极性,加大学生体验成功的频率,提高他们利用数学解决问题的能力,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促进学生数学素质的提高。

参考文献:

⑴施方良.《学习论》.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421

⑵李佐锋、周淑芬.《小学数学教师知识扩展》.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9

篇5

培养学生英语学习的良好习惯,要从预习习惯、上课习惯、复习习惯、背诵习惯、课外阅读习惯等,这样才能够逐渐让学生养成英语学习的好习惯。以养成良好的预习习惯为例,养成预习习惯能够让学生获得上课的主动权,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初一英语主要是对话教学,教师利用早读时间让学生预习新课的词组、听录音、跟读或者阅读短文等,有根据的进行提前预习,在课堂学习时,会主动求知。例如,学习Teachers’Day(Book3)这篇章节时,教师指导学生对文章的中心思想、题材等进行思考预习,并通过找资料,了解教师节内容以及教师节活动等。然后经过上课、复习、背诵、课外等习惯的养成,能够使学生养成上课积极思考、课后认真学习的良好习惯,能够很大的促进英语学习。

2.英语良好习惯养成实践研究

2.1加强训练培养学生良好习惯的主要方法是加强学生的训练,习惯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是被动变成主动的一个过程。在加强训练阶段,首先由教师进行对学生的管理与约束,然后进行团体的管理,最后进行学生的自我管理。良好的英语习惯养成是一个从练到熟、从熟到巧的一个过程,将训练贯穿在英语教学的全过程中,从而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英语学习习惯。

2.2树立榜样在初中阶段,学生具有模仿性的探知欲,喜欢效仿师长或者崇拜的学生,给学生讲一些关于习惯养成的激励故事,能够对学生起到暗示的作用。在树立学生心目中的榜样的同时,还要为学生营造一个养成英语良好习惯的环境,让学生拥有更好地环境进行英语学习习惯的养成。

2.3持之以恒的毅力培养学生养成英语良好习惯是一个长期的过程,要长期的对学生进行培养与训练,这就需要学生拥有持之以恒的毅力,来进行习惯的养成。首先,第一次的示范要完美,不能有意外的破坏,其次,鼓励学生养成良好习惯的行为,再次,鼓励学生每天对习惯复习,最后,没有都去认真的做,直至养成英语良好习惯。

2.4统筹安排要对上述习惯进行统筹安排,明确先后顺序,有秩序的进行。先由浅到深,再循环渐进。不能有“习惯会在一天内就能形成”的心理状态,要有耐心、有毅力,才能够使学生对英语的良好习惯养成有所收获。

3.结束语

篇6

相关的文献检索显示,涉及MBA英语教学方面的研究和实践并不多,各高校尚处于摸索阶段。大多数学者主要是从宏观视角对MBA英语的教学目标、课程设置、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方面进行了一些理论探讨,仅有为数不多的学者进行了教学方法的改革实践,一些成功的做法和经验值得参考和借鉴。如:王松等介绍了哈尔滨工业大学在MBA英语课程建设方面进行的一些有益探索和尝试。孙超平等探讨了“听力—管理—口语”导向的基于视频材料的案例教学模式,通过小组合作撰写案例报告的方式,在拓宽学员管理思维模式、增强学员商务交际技能的同时,提高了学员的合作意识和英语表达能力。李新探索并提出了融合电力行业特色的MBA商务英语教学案例模式。目前,MBA英语教学在课程设置、授课内容和授课方式等方面并没有统一要求,各学校自成体系。除了少数名牌学校以外,MBA英语总体教学效果并不理想,与MBA教育培养目标还存在较大的差距。地方普通院校的MBA英语教学均在学员、教材和教学方法方面存在一些问题,如大部分普通院校的MBA教学是采取集中面授的方式,半脱产学员的工作和生活压力较大,投入学习的时间和精力有限。加之面授课时有限,学员英语基础差异性较大,部分学员距离本科毕业时间较久,英语能力较弱,学习困难大,学习效果不理想。很多院校都选用了商务英语系列教材,但是部分教学内容与学生实际需求不一致,内容较陈旧,缺少国内案例分析,无法满足学生个性化学习的需求,学生学习热情不高;教师大多采用的是“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方法,教学重心为阅读、词汇和语法,沿袭传统的语言知识的传授而忽视了语言实际运用能力和职业综合素质的训练,与普通英语教学没有区别,而且考核方式大多是采用只重视考查语言知识的单一书面试卷,不能够很好地促进学员英语实际应用能力和专业综合素质的提高。

二、MBA英语教学改革拟解决的问题

虽然总体上来说,普通院校MBA英语教学现状还远不尽人意,但是这方面的教学改革实践却比较匮乏,尤其缺乏将英语教育与提升MBA学生职业素养有机结合的、比较系统的教学改革实践。如何根据学员的特点和需求选择教学内容,将英语教育与专业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使学员在提高英语水平的同时,他们的心理素质、合作意识、团队精神、沟通能力等职业综合素质也得到提高?如何创新教学手段、教学方法和评价机制,依托网络教学平台,通过案例教学、协作学习、自主学习等方式,提升学员内的在素质和能力,改变单一的书面测试评价方式,实行全面检验学员创新和实践能力的多元化考核机制?这些都是业界面临并试图解决的问题。MBA英语教学改革应该以培养目标、学生的实际需求和英语水平为依据,而实际情况是,教师们在选择MBA英语课程的教学目标和内容时,却往往会忽视学生的需求,随意性较大。因此,首先采用问卷调查和访谈等形式分别对华东交通大学2012级和2013级部分学员进行需求调查,在此基础上,以需求分析理论和建构主义理论为指导,在MBA英语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和评价机制等方面进行一系列改革和创新,努力探索出一套系统的“融英语教学与工商管理知识教学为一体”的MBA特色英语教学模式,实现教学效果最优化,促进MBA整体教学质量的提高。

三、MBA英语需求调查与分析

需求分析(needsanalysis)指通过内省、访谈、观察和问卷等手段研究需求的技术和方法。Richterich首次提出外语教学中的需求分析模式,最初应用于专门用途英语教学方面。Widdowson将需求定义为学习者目前的学习需求或未来的工作需求;Brindley认为,需求就是学习者在完成项目要求之外自己的需要(wants)和愿望(desires)。收集和分析学习者在教学前和教学中的信息,是教师制定合理教学目标和教学方案的基本依据。为了帮助教师有针对性地授课和改进教学,笔者设计了一份调查问卷,以了解MBA学生对英语学习的需求和对课程的想法,调查内容包括学生的个人基本信息、对语言知识和技能的需求和期望,以及对目前英语课程的评价三部分,涉及学生的性别、年龄、从事的行业领域、英语水平、工作中使用英语的情况、学习动机和兴趣、对目前教材使用和教学方式的评价等。本次调查的学员为88人,其中56位男性,32位女性。学生总体上偏年轻,有一定的英语基础,30岁以下的占33%,31~40岁之间的占52%,40岁以上的占15%。69%的学生在国企和政府部门工作,在外企和民企等其他单位工作的分别为13%和18%,有81%的学生在本科时通过了大学英语四级或六级考试,还有2人本科是英语专业,通过了英语专业四级考试。调查结果表明,绝大部分学生认同英语能力的重要性,92%的学生认为“具备一些商务英语技能在工作中有明显的优势或有一定的优势”,学生学习英语的主要目的依次为“增强竞争实力,谋求更好的职业发展”,“工作需要、在涉外商务中更好地沟通”,“修满学分”,“兴趣”和“出国需要”。他们认为,企业所需要的MBA人才应具备的英语能力依次为“人际沟通能力”“基本商务知识和技能”“跨文化交际能力”“思辨能力”等,希望通过英语课程学习能够提高的方面依次为“基本商务沟通技巧”“商务听说能力”“商务阅读能力”“商务礼仪和文化”“商务写作和翻译能力”,最感兴趣的技能依次为“社会交际”“商务谈判”“商务信函写作”“会议交谈”“电话交谈”“产品介绍”和“商务合同”。但是调查发现,仅有15%的学生在实际工作中主要或经常使用英语,40%的学生偶尔使用英语,工作内容主要为处理函件、接待客户或联系业务,也有少量的商务谈判、参加会展或参加商务宴会。学生认为,目前使用的教材内容不够丰富、趣味性差、阅读量少、实用性不强、缺少实用案例和真实商务情景,赞成双语授课和普通英语教学与模拟商务活动教学并重,希望教学形式多样,如教师讲解、小组讨论、案例分析、角色扮演等。教学和评估的重点应该包括基本语言技能、交际能力和商务知识三个方面。

四、MBA英语教学模式探索

针对目前MBA英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结合学生的工作和学习需求,笔者在MBA英语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和评价机制等方面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和创新,探索了一套切实可行的教学模式,以期培养具有良好国际沟通能力和跨文化管理素养的国际化现代管理人才,实现MBA教育的培养目标。

1.更新教学理念,实行团队教学和个性化教学

MBA英语教学大纲将英语教学定位为“旨在提高学员在实际工作情景中综合运用英语进行交流的能力”,这一教学要求和定位显然与MBA教育对于未来职业经理人的要求相差甚远,MBA英语教学要求与普通研究生公共英语教学要求并无明显区别,甚至要求还更低些,没有将MBA英语教学与MBA培养目标结合起来,没有体现学科特色要求。鉴于此,笔者认为很有必要更新原有的MBA英语教学理念,进行重新思考和定位,应该将MBA英语教学的核心定位为培养学生用英语进行管理和商务沟通的能力,换言之,就是在提高学生语言技能的同时,提升MBA学生的职业素养,如沟通能力、管理能力、领导能力等。由英语教师和负责MBA专业课程的教师组成MBA英语教学团队,共同制定教学方案,研讨教学内容,根据MBA英语教学大纲的要求和MBA学员的实际需求,对所选用教材的内容进行取舍,补充与专业相关的原文阅读文章和专用词汇,尽最大可能满足学员的个性化需求。

2.更新教学内容和教学手段,实现课堂内外教学互为补充

调整和充实教学内容,增强学习的实用性和实效性,来最大限度地满足学员的个性化需求,激发学员的学习热情。充分考虑学生的实践背景和实践经验,尽可能将MBA英语教学内容与学生的实际工作需求及MBA培养目标紧密结合起来,以精心挑选的最新国内外案例为主要课堂教学内容,围绕国际商务、国际贸易和跨文化管理方面的内容,适当增加一些有关中西文化差异、社交礼仪等人文社科类内容,将语言教学和商务交际、商务知识结合起来,注重语言实践能力和专业综合素质的训练。充分利用现代化媒体技术,完善多媒体教学课件,增加相关案例分析的视频资料。依托网络教学平台,将相关阅读、翻译、写作、案例等资料上传,给出相关视频链接网站,延伸课堂教学内容,使课堂内外教学能够有机地结合,有效地解决教学学时有限和学生工学矛盾的问题,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意识和自主独立学习能力,提高了英语学习效率,培养了在未来工作中的学习和终身学习能力。

3.更新教学方法,鼓励团队协作学习,促进管理和沟通能力的有效提升

改变以教师为中心、学生被动接受和灌输的教学方式,融合启发式、互动式和案例教学等多种教学方法,激发学生主动参与的积极性,提高英语教学效果。再者,由于学生之间语言能力和管理经验差异较大,有的虽然语言技能较强,但由于缺乏管理经验而言之无物;相反,有些学生管理经验丰富但由于语言能力较弱,而无法准确流畅地表达思想。团队式学习可以有效地促进学生管理综合素质和英语沟通能力的双提高。因此,笔者根据学生情况组成搭配合理的学习小组,让管理经验较丰富但英语基础较弱的年长学员,与英语基础较好但初入职场的学员互相配合,一起完成教师在课上和课后布置的小组学习任务,取长补短,共同提高,如在分析案例时就可以发挥小组成员各自的优势,进行分工合作。通过采用课堂互动、团队合作训练、案例分析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自主调动各种学习资源、自主学习讨论、自主解决问题、自主构建新知识,训练了学生跨文化商务沟通能力和合作创新能力。

4.创新评价方式,构建多元化评价机制

篇7

  

  

中学生学习英语首先就应当从听入手,英语听力对学习英语至关重要。“听力” 英文为Listeningcomprehension,即听有声语言,并对 其理解的能力。正如RiversTemperty所说:“听,是人们根据 自己所了解的语言知识、语义和语法三方面的潜力,从语流中获得信息的积极活 动。”  

根据上述观点,我们可以将听力理解为:获得有声信息的活动能力,也可以说是 一种交际能力。这种能力的强与弱,除了决定人们对语言知识本身的了解外,还 决定人们对语言背景文化知识的占有能力。很难想象一个对语言背景文化一无所 知的人,能够具备良好的听力。中学英语教学大纲中把听说教学放在教学法的首 位,强调听说英语是英语教学的重要目的之一。  

从语言角度来看,语言本身首先是有声语言。没有听,就没有说,语言的交流也 就无从谈起。因而,听力在语言学当中有其特殊的作用。听,是语言的基础;听 力,是语言学习的前提。  

从心理学的研究来看,在相等时间内,听到的信息量比读到的信息量要大得多; 而听到的信息转化为感性知识比读到的信息转化为感性知识的速度要快得多;听 到的信息往往比读到的信息更生动,印入脑海的烙印更深刻,不易遗忘;同时, 还能有效地培养语感。  

从中学生学习英语的心理特点看,中学生年少好胜,善于模仿,听觉灵敏,活泼 喜动。如果能注意培养他们的听力,在情趣盎然的气氛中加强听力训练,必将取 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听力主要由两个部分构成。即迅速正确地辨音解义的能力、理解语言内涵的能力, 亦称“文化悟力”。这两种能力表现在中学英语课堂上,即为识记教师发出的语 音形式,准确地辨析词义,然后从词义、句义到文章中心大意,迅速辨析、思索、 组合、归纳,并从中悟出讲话内容的中心所在。这种能力除指对语言知识本身的 理解能力外,还应包含对有关文化知识的理解和占有能力,包括经济、文化、天 文、地理、历史以及简单的科普知识等等。对这些知识的占有与理解无疑会提高 对所听到信息的理解程度,从而使悟出的语义更深刻,更准确。  

那么,怎样培养学生听力呢?  

培养听力,首先要突破听力障碍,掌握“听”的基本技能。学生或一般英语学习 者在英语听力训练中存在的听力障碍主要有四个:①语音障碍②语义障碍③心理 障碍④文化悟力障碍。听力的语音障碍,为这四种障碍之首。英语学习者应下决 心攻破它,然后向更高层次迈进。  

一、突破语音障碍,掌握听力基本技能 

掌握听力基本技能,首先应突破语音知识关。英语语音知识主要包括六个方面的 内容:不完全爆破、意群、连续、音的同化与失音、句子重音及语调。其次还应 掌握英音与美音的差别。  

突破语音知识关的办法是:认真听,注意模仿,用心记忆,并跟老师或录音机进 行纠正,坚持反复训练和检测。请看下面各项检测题:  

1.请朗读下面每组词,注意失去爆破的现象:  

①talk,dare,don't  

②conductor,strict,shortcoming,progr amme,picture,thankful  

③makemodelplane  

2.朗读下面的句子,注意失去爆破的现象:  

①Goandlookforitinyourownroom.  

②Katedoesn'tsingwel,butshedanceswel.  

③Shehaslunchatthefactory.  

④Goodmorning,boysandgirls!  

⑤Hecougheddayandnight.  

3.朗读下列句子,注意意群间的停顿:  

①Everyoneinthetown,knewhim/sowehadn otroubleinfindinghishouse.  

②Butthemostinterestingthing/aboutt hisre-markableplan/iswhatpeopledow ithit/afteritiscutdown.  

③ThefolowingistakenfromDr.Manete'sa c-countofhismeetingwiththeboy/ando fwhattheboytoldhim.  

④Histheorywassoadvanced/thatfewpeo plecouldunderstandit/atthattime/an devenfewer/wouldacceptit.  

⑤Theordinaryschool/cannotgivemuchp racti-caltraininginliving,/becausem ostofthestudents'time/isspentinclas ses,/studyinglessons.  

篇8

美国著名作家海明威创作《老人与海》的题材是根据一位古巴渔民的真实经历改编,海明威选择摄像机模式的写实方法描写老人桑提阿果捕鱼的过程,在本部作品中海明威塑造一位在困境中不妥协,在重压下仍能保持风度的老人形象,这部小说成为海明威最负盛名的作品,它使海明威获得普利策奖和诺贝尔文学奖。在品读《老人与海》时,能够让大众深入的了解到主人公桑提阿果以捕鱼为生,但捕鱼并不是简单的生活构成,它已经变成老人生命中的全部,在保障生存的前提下,捕鱼对老人来讲,更是为生命而搏力,为信仰而奋斗。就算老人在捕鱼过程中屡遭挫折,但是他仍然能够以大无畏的精神,积极的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老人在海上和鳖鱼一直搏斗三天三夜,此时的他体力已经不支,精神特别疲惫,在拼搏中浑身伤痕累累,但他仍在一次又一次的失败中,保持着个人独有的乐观精神。在这部作品中有个经典励志名句,这就是“人可以被毁灭,但不能被打败”,通过此种描述方式让老人的艺术形象变得高大。在《老人与海》作品中有这样的描述:“老人的信心和期盼从没有消逝掉,现在又像微风拂起那样的清新美妙。”可以将一部优秀文学作品看作是上乘的艺术佳品,真正的艺术更是体现在追求艺术境界的过程中,通过文学大师的创造生动的展现出来。在这个老人身上能够看到青年人般的无畏和勇敢,也是体现出老人卓越的内在品质,这与大众平时所了解的老人形象有着很大的区别,这个老人不再是风烛残年般的老气横生。在大学生的脑海中呈现出老人高大上的艺术形象,这也成为激励大学生的经典形象。值得关注的是,这部作品在让大家感动的同时,也是透射出作者对社会、对人生、对价值的探索和追求,该部作品给大众以深刻的启示:人生应该拥有博爱精神。这种高层次的爱既是来自于本能的反应,也是发自内心的拥有,变成全人类的宝贵财富。在《老人与海》中体现出无处不在的博爱思想,这也是作者对爱的理解和阐述。在现今时代,作品中所显现出的博爱精神更加可贵,体现出人与人之间、国与国之间以及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本质,需要用博爱精神作为构建基础。在此过程中我们也是需要了解到,人生应该有奋斗目标和拼搏意识。人生有着追求目标,这就会让人充满着生活的动力,指明前进的方向,不会在生活中迷失自我,就像作品中的主人公一样。追求有大有小,有近有远,在前进的征途中可能遭遇不确定的阻力因素,这需要个人拥有勇敢的心,敢于面对挑战和挫折,努力追求生命的价值。在明确奋斗目标的前提下,也要为着心中的理想努力拼搏,用实际行动和良好心态应对困难,创造属于自己的传奇梦想。

二、英美文学作品对人文素养培养的影响

(一)英美文学有助于大学生塑造良好的心理素质和道德品格

在探讨人文素养的同时,也是需要拥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和高尚的道德风尚。大学生可以通过作品的阅读,了解更加丰富多彩的世界,在此过程中也会让作品中的内容深远的影响大众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在阅读时让大学生的心灵受到更加完美的熏陶和启发,让大学生的精神世界变得更加丰富多彩,显著提升大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完善自我的能力。通过上述的努力,让大众能够更快、更有效率的拓展自身的心理素质、道德品格。

(二)英美文学可以提高大学生的审美和鉴赏能力

文学中蕴含着独特的审美观念、审美思维以及审美意识,这也是文学中的精华内容所现,更是大众阅读过程中的核心感悟。不同的作品会融入不同作者的迥异思想,这也就意味着创作者将自己的生活经历和审美意识融合到作品中,作者通过自身对生活的了解,运用独具匠心的创作技法,创造特色的内容和形式,在一部部作品中呈现出精彩的文学构思,并可以在品读的过程中,让大众深入的了解作品独具的内涵,通过此种方式可以显著的提升大学生的审美思维和鉴赏能力,这也是陶冶大学生情操的重要方式,也是显现出文学作品的独特魅力。

(三)英美文学可以培养大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创新意识

长期以来,高校英语专业教学中的人文主义思想被严重忽视,传统英语教学方式以实用语言学习为主体,这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具体的学习效果和应用价值。但是在英美文学里蕴含着丰富的人文主义思想和人文批判意识,始终不间断的探索人性、人生等终极哲学思想,目前各个高校英语教学中却在很大程度上忽视英美文学中的人文主义思想。在此过程中,学习者要高度重视在英美文学作品中所含具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通过英美文学作品的学习,可以培养大学生理性批判思想和创新思维。

三、结语

推荐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