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3-22 17:37:13
绪论:在寻找写作灵感吗?爱发表网为您精选了8篇中职文化课论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迪您的思维,激发您的创作热情,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通过调查发现,中职院校学生的课外朗读存在以下几点现象:一是学生阅读面窄、阅读量少,整体朗读能力较差,没有养成良好的朗读习惯;二是学生缺乏必要的朗读指导,大部分学生没有掌握朗读的方法和技巧,不能很好地处理朗读的内容;三是没有符合中职学生特点的朗读材料,没法激发学生朗读的兴趣;四是没有良好的朗读环境。中职学校以培养学生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为主,忽略了学生文化素养的提升,因此,学生缺乏良好的朗读环境。针对这些问题,如何加强课外朗读的指导以及有效地开展课外朗读活动是非常值得探究的问题。
二、利用课外朗读,提升学生文化素养的实践与探索
(一)创建浓郁的课外朗读氛围
营造良好的课外朗读氛围需要学校、教师、学生以及家长多方位的配合。学校方面:校团委发起了读书倡议活动,鼓励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好读书、读好书”;班级建立了读书角,营造浓郁的班级读书氛围;学校图书馆开放了朗读区域,为学生朗读提供了场所;学校开展了一系列朗读比赛活动,激发学生的朗读兴趣。教师方面:开设了朗读方法和技巧的选修课,加强对学生朗读指导,解决学生在朗读中的困难。学生方面: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各种课外朗读活动,激发自身的朗读兴趣,提升朗读能力。在各方面的协调配合下,营造了浓郁的朗读氛围,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接受了文化的熏陶,提升了自己的文化素养。
(二)编写有特色的朗读教材
编写朗读材料解决的是“学生读什么”的问题,即学生应该朗读什么内容。首先,要对中职学生日常阅读的内容做简要的分析。中职院校女生大多爱读一些言情小说,男生则爱好魔幻小说、科幻小说,而对中外名著、名人传记等经典文学作品知之甚少。其次,要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选取适合中职学生年龄特点、心理特征和认知规律的内容。学校精选编写了诵读经典系列读本“晨风雅韵”。内容编选根据各年级的学习基础,由易到难,共分为三册。第一册主要是面对刚入校的新生,“立规矩、养习性、学做人”为选编材料的宗旨。古诗文选取短小精悍具有启迪作用的诗文,现代文则选取有故事性、以情动人的名人佳作。并配以图文并茂的介绍、通俗流畅的翻译以及画龙点睛的赏析。学生通过朗读,能够达到规范自身行为,形成正确的思想观念,开阔视野,提升文化素养。第二册围绕培养学生学习精神、树立职业理想为编选材料的宗旨,选取先秦散文、诸子百家作品以及现代散文和诗歌。内容涵盖了爱国情感、人生励志、自然风光。通过诵读,学生能够修身励志,提升文化素养。第三册书在编选时结合高年级学生即将走上工作岗位这一特点,以培养社会责任感、规划人生方向、陶冶个人情操为着力点。内容上选取两宋风月、明清雅韵等古代经典诗文,编选了篇幅短小、难度适中、适合学生朗诵的篇目。通过诵读,学生能够领略民族文化的内涵和深厚底蕴,培养自身的爱国情感和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为走上工作岗位做好铺垫。“晨风雅韵”这一经典系列读本很快在实践中得到了学生的认可,学生通过朗读经典文学作品,不仅增长了知识,而且提升了自己的文化修养。
(三)加强课外朗读的指导
朗读方法的指导解决的是“学生怎么读”的问题,即学生在朗读中应该掌握哪些方法和技巧。为此,我校首先开设了“朗读技巧及训练”的公开课,由语文教师对班级领读人员进行专门的培训。在培训中针对何谓朗读、朗读的目的、朗读前的准备、朗读的基本表达手段等进行了详细讲解,并指导学生进行有效的朗读训练。其次,经过培训的班级领读人员,在班级朗读活动中对其他同学加以指导,进而做到让每一名学生都能够掌握朗读的方法和技巧。最后,开设了朗读训练的选修课,学生可以在教师的指导下做具有针对性的训练,更好、更快地提升自己的朗读技能。系统全面的朗读方法指导和技能训练极大地解决了学生在朗读中的困难,让学生能够在朗读中获得乐趣,进而提升文化素养。
(四)开展特色的朗读活动
1.开展长期的课外朗读活动。为了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诵读习惯,学校开展了长期的课外诵读活动———“晨风雅韵”晨读活动。在学校的大力支持下,学生利用每天早自习时间进行经典诗文诵读。学生在领读的带领下齐声诵读,学生对每篇经典诗文都会经历“识读、诵读、熟读”的过程。通过对经典诗文的持之以恒的诵读,学生在耳濡目染中接受文化的熏陶,提升文化素养。利用早自习晨读,不仅使课外朗读有了时间上的保证,更能让学生在琅琅读书声中开始美好的一天。
2.结合学校其他活动组织朗读比赛活动。为了更好地激发学生诵读的积极性,学校定期组织学生开展“经典诵读展演”活动,在活动中学生可以任选自己喜爱的经典诗文和诵读形式。每次比赛大家都精心准备、积极参与。在活动中选手还互相请教切磋,更好地把握朗读的技巧,体会朗读的情感。活动不仅激发了学生的积极性,更能开阔视野、陶冶性情。
摘要:中等职业教育文化基础课尴尬专业
随着社会的变革和经济的发展,教育形势发生了根本变化。近几年我国高等教育和中小学基础教育的教学改革全面展开,而中等职业教育的教学改革却相对滞后,无论在教育观念、课程内容、课程实施、课程评价等方面都存在许多新问题,非凡是文化基础课教学新问题尤为突出,面临尴尬,亟待改革。
一、中等职业教育文化基础课教学的目前状况和新问题
目前中等职业教育文化基础课教学的目前状况和存在的新问题,可以归结为以下几点摘要:
1.生源质量偏低使文化基础课教学遭遇尴尬
随着我国教育格局发生的根本性变化,高等教育和高中教育招生规模逐年扩大,人们的教育需求得到满足。处于高等教育和高中教育“夹缝”位置的中等职业教育的生源几乎全部来自初中生,而且绝大多数是升入高中无望才选择上中等职业学校学习的,他们普遍存在着文化基础知识水平偏低的新问题,相当一部分学生数学、语文、理化、英语、政治等科目加起来都不足百分。这些文化基础知识“先天不足”的学生普遍存在着到中等职业学校学习是为了“混张文凭”好找个工作的思想,他们对文化基础课由听不懂到听不进直到很反感,提起文化基础课就“头疼”。由于生源质量偏低,大多数学生对文化基础课学习没有热情,文化基础课几乎成了“大酱碟”,需要了就“沾一口”,否则就弃之一旁。文化基础课教师也成了不受学生欢迎的人,相对专业课程而言,文化基础课教学情景甚是尴尬。
2.教育系统内部熟悉偏颇使文化基础课教学被“忽视”
中等职业教育是以一定的专业教育为基础的,专业技能是中等职业教育发展中的“抓手”,也是职业教育的优势和特色所在。中等职业教育为抓住这根生命线,人为地使得“专业技能”和“文化基础”之间权重失衡,缺乏对学生进行综合职业素质发展所需要的基础文化素质的培养。当前职业教育发展中除了对口升学班级外,一般都比较忽视文化基础课程的开设和实施,文化基础课几乎成了陪衬。在课程设置和平时的教育教学活动中非常突出“专业课”的地位,甚至提出“文化基础课要为专业课服好务、让好路”。为了满足专业课时数,任意删减文化基础课的教学内容。由于时间、学制等方面的限制,在过于强调“专业课”的同时便忽略了文化基础的全面提高。结果只注重单一专业技能的培养,学生文化基础方面的教育被忽视,培养出来的人才发展不够全面,心理素质较低,缺乏自信,转岗再就业能力低。此外,由于忽视基础文化素质的提高,专业技能发展本身也受到很大的制约。难以进行自我教育和提高,使以后职业生涯的继续发展受到严重的限制。
3.教学评价新问题使文化基础课教学缺乏“分量”
由于中等职业教育的特性,学生把握一技之长成为重中之重,人们的目光都盯在学生专业课程的成绩上,专业课程的成绩好,就业安置相对就轻易的多。由于中等职业教育的专业课已经建立了比较系统的、完善的学校、社会考核评价机制,各种等级证书的考核使各专业知识的评价厚重有力,无论教师还是学生,都把能否取得专业等级证书作为评价这个学生学习优劣的标准。而文化基础课教学则缺少强有力的外部评价机制,内部评价机制又不够完善,对教师而言,其教学过程、教学质量、教学效果等方面的监控和评价无疑是“宽松”的;对学生而言,其学习过程、学习质量、学习效果等方面的检测和评价更是“宽松”的,这便导致了文化基础课教学的考核评价缺乏“分量”,起不到激励功能。
4.学科定位模糊使文化基础课迷失方向
中等职业教育文化基础课究竟以初中补习为主还是按教学大纲要求布置课程是各中等职业学校共同存在的难题。中等职业教育的对口升学压力相对来说要小得多,能够参加对口升学的学生又是少数,这部分学生对文化基础课的需要相对大一些。而大多数学生文化基础知识水平偏低,在教学实践中难于把握教学深度,假如严格按教学大纲布置教学,教学几乎无法进行,假如弃教学大纲于不顾,又何谈保证教学质量,正所谓“教深了不行,教浅了还不行”。如何按“职教性”特征定位文化基础课教学是亟待解决的新问题之一。
二、中等职业教育文化基础课教学改革的途径和策略
1.摆正“专业课”和“文化课”之间的关系
中等职业教育的特性决定了学生在校期间专业知识学习和专业技能练习是学习的主旋律,由于就业的需要,很自然的就把专业课的砝码加大了。其实,“专业课”和“文化课”之间并不是矛盾对立的,宽厚的文化基础是培养扎实专业技能的条件,也是现代教育发展的必然。中等职业教育不能仅仅局限于狭窄的专业技能练习,必须注重对学生普通文化素质、态度、情感和价值观的培养,实现“文化高移、基础宽厚、技能复合、素质全面”的中等职业教育目标。通过课程整合、弹性学制和必修、选修结合等多种方式组织文化基础课的教学。根据学生的喜好、个性和实际需要,加强文化基础素质的教育,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要克服重专业课轻文化课,重专业技术培养轻文化基础培养,重眼前谋职轻终身发展的倾向,处理好专业课和文化基础课相互关系,使学生全面发展。
2.准确定位文化基础课
中等职业教育文化基础课学科定位新问题应放在整个中等职业教育系统中来考虑。要根据生源状况,改革、完善文化基础课教学内容、方法、手段,提高对文化基础课教学的熟悉。它在学生培养上应兼顾升学和就业,而侧重在就业;它不仅要培养学生的文化素养,还要致力于教会学生谋职求职的能力和素养;它不仅是工具性和基础性的统一,而且还是职教性的体现。只有明确了这一定位新问题,才能使文化基础课教学更具有目标性、方向性和针对性。
3.加强文化基础课学科价值熟悉
造成“专业技能”和“文化基础”之间权重失衡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对文化基础课学科价值熟悉不够。教育系统内部那种认为学生生源差,文化基础课能学多少算多少的思想的存在,导致了文化基础课教学质量不高,教师缺乏教学激情。要改变这种目前状况,必须加强对文化基础课学科价值的熟悉。文化基础课教学不仅关系到学生成为一技之长的“技能型”人才,还关系到学生成为一专多能的“复合型”人才;不仅关系到学生成为技巧型、技能型人才从而解决就业新问题,更关系到学生潜能开发、终身发展的新问题。因此,我们要提高对文化基础课教学在中等职业教育中重要性的熟悉,将文化基础课程的教学布置放入整个人才培养方案和整体课程结构中,使文化基础课程真正体现其学科价值。
4.加强文化基础课学科教学针对性
加强文化基础课学科教学的针对性,是摆脱目前尴尬状况的重要途径。首先,文化基础课学科教学要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组织教学,不搞一刀切,可以试行分层教学,对基础好的学生鼓励参加对口升学考试,对基础差的学生要善于激发培养学习喜好,激励学生勤奋学习,自我发展,以切实提高整体素质。其次,要把文化基础素质和现代科技意识的培养很好结合起来,在文化基础课学科教学中要突出和强化实用性。还要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增强教学过程的形象性、趣味性、参和性,丰富教学内容,有效的调动学生学习的热情。
5.加强文化基础课学科教学评价
关键词中职文化基础课个性差异以人为本分层教学和谐发展依据
一、分层教学问题的提出
所谓分层次教学,“分层教学”是一种在班级制授课条件下适应学生个别差异的课堂教学策略,它一方面着眼于使各层次学生都能在原有基础上得到发展,从而大面积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有利于学生全面成长。另一方面,使课堂与学生得到和谐发展。
传统的“一刀切”教学是导致学生产生差异的根本原因。“一刀切”的教学形式被称之为“无差别教学”。这种教学模式不关注和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性、个性化的学习权利。而分层教学正好相反。
现在,分层教学在中小学正如火如荼地进行,并取得显著的成效。中职文化基础课是否应实行分层教学?答案应是肯定的。现在中职招生是免试入学,生源素质存在着很大的差异。象我校这样知名度不高,比较薄弱的学校的生源,其文化层次更是参差不齐,比如我校对2007级10个班进行的英语的摸底测试及格率仅为10%,最高分为72分,最低分仅为5分,英文的26个字母多数学生都写不完整。象这样的文化层次,如果按照传统的教学方式进行“一刀切”,不但文化基础课的教学质量上不去,也会给今后的专业课教学带来难度。遇到这种情况学生就会睡觉或者捣乱,给课堂的秩序带来破坏,更有甚者还会“吓跑”学生,产生新的流失率。但我们相信,学生不管怎么样的差别,都可以分而育之。而分而育之的渠道之一就是实施分层教学,这是实施分层教学的客观依据。根据这种情况,我校从2007级新生的文化基础课中实施分层教学。
实施分层教学除有其客观依据外,也有其政策依据。根据广西壮族自治区教育厅《关于印发广西中等职业学校自治区级示范性专业基本条件的通知》(桂教职成[2007]78号)的规定“文化基础课课程教学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文化基础知识程度和劳动就业的实际需要,有针对性地实施分层教学和个性化教学。”笔者认为,不仅仅只有广西有这样的规定,其他省市、自治区都会有这样的规定。
二、分层教学的原则
(一)全体性原则。传统的应试教育中,教育不是以素质培养为目的而是以考试为目的,教师关心和关注的对象是少数学生,通过考试源源不断地淘汰差生,最后是向社会输送大批“失败者”或者是“高分低能的人才”。而分层教学正好相反,它关心和关注的是全体,针对每个学生的差异,为每个学生发展提供平等机会,不排挤、歧视后进生。通过不同层次的教学活动,促进每一个学生都得到发展,促使每一个人都获得成功。
(二)动态性原则。心理学和哲学表明,人们成长过程既有相对的阶段性和稳定性,又是不断发展变化的。显然,对学生的分层也是一个相对运动的动态过程,切不可固定化。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反馈信息,区别不同对象、不同时期及时灵活地调控学生的分层标准、各层人数的多寡、课堂教学的结构、作业和考查的尺度、辅导与评价方法,使学生潜在水平转化成新的现有水平,使每个学生随时处于一个充满活力的积极进取的发展变化过程,达到最优化发展。
(三)主体性原则。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下,教学的主体是教师而不是学生,因此在教学中所形成的“满堂灌”、“填鸭式”的教学就是其本义。学生的发展受到阻碍。而分层教学的主体应是学生,而不是教师。学生的学习过程,应当是主动获取、主动发展的过程,而不是被动灌输的过程。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体现“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把被动的接受的“要我学”转化为主动进取的“我要学”。教师的作用只是引导者、指路人。
三、分层教学的目标
(一)发展层A。发展A层学生的学习品质,学习特长,培养并提高他们的知识综合能力、应用能力、实验能力和创新能力。
(二)提高层B。提高B层学生,使他们牢固掌握课程标准、教材所规定的知识和技能,培养他们的学习能力和学习品质,努力争取成为A层学生。
(三)帮助层C。帮助C层学生,加强思想教育、心理教育,严格要求,热情关怀,转变他们的学习态度,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努力使他们掌握最基本的知识和技能,提高学习质量,稳步发展成为B层学生。
四、分层教学的做法
(一)分层建组。把学生分层建组是实施分层教学的基础。教师通过对全班学生平时的学习能力、学习积极性、学习习惯及学习成绩等因素进行综合分析,采取学生自报和教师考查相结合的办法,把学生按好、中、差分为A、B、C三层,所占的比例由科任教师掌握并随着学生成绩的全面提高而不断变化分层建组的构成,合理升降。此外,课任教师还应建立学生在智力因素、非智力因素、心理素质和学习成绩等方面的个人档案,使分层次教学更具有针对性和实效性。
(二)分层备课。分层备课是实施分层教学的前提。备课要在透彻理解课程标准和教材的基础上,结合班级不同层次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分层教学目标。当然,对不同的教学内容应有不同的要求,对相同内容的层次要求也应随知识、能力的增长而逐步提高。在分层教学目标确定后,应制定分层教学方法,筛选不同的训练内容,设置分层练习、作业,设计反馈检测题。其中要特别关注如何解决C层学生的学习困难和A类学生潜能的发展。
(三)分层授课。分层授课是实施分层次教学的中心环节。教师要到根据学生的实际和教材内容,精心分层设疑,通过分层提问、讨论、答疑等形式使各层学生学懂本节课的基本概念、主要内容,保证分层教学目标的落实。(四)分层辅导。分层辅导是实施分层教学的关键。因课堂教学时间的有限性,课堂上只能解决大部分学生的问题,两头学生依然会出现“吃不饱”和“吃不了”等现象,故教师应加强分层辅导。鉴于测试的具体情况,如一味强调统一起点,统一进度,统一要求的教学模块已不再适应这些学生发展的需要。如我校在2007级学生的英语教学中对分层辅导是这样操作的。首先,在确定了层次之后,我们根据学生英语基础的差别,在A、B、C三个分层次进行基础知识的强化训练,每周用4节自习课进行。对基础差的层次学生,训练要求采取“低起步,补台阶,拉着走,多鼓励”的办法;对于中层次学生,我们采用“慢变化,多练习,小步走,抓反馈”的方式进行;而对于高层次的学生,则进行“小综合,多变化,主动走,促能力”的基础训练。经过近二个月的“分层”补基础实践,效果初见成效,学生的英语基础知识的及格率同测试模底相比较上升20个百分点,最低分数也由原来的5分,提高到21分。
(五)分层布置作业。分层布置作业是实施分层教学的有效途径。根据不同层次的学生,布置不同质和量的作业,使各层学生得以提高和发展,减轻学生的作业负担。对C层,可以量少质低;对A层则可以量多质高;B层学生介于二者之间。
(六)分层测试。分层测试是衡量分层教学效果的主要依据。根据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在统一试题要求下,对不同层次学生采用不同的记分方法,试卷分基础题、提高题和综合题三部分。从而改变一张试卷,一个标准来衡量学生的现状,使各层学生都有获得成功的体验,同时也可避免优生常因得高分而产生的骄傲自满的思想。
(七)分层评价。分层评价是进行分层次教学的重要环节。分层评价的目的是要激发学生主动地学习,提高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在评价中,对C层侧重表扬,B层侧重鼓励,A层侧重促其发展。
五、分层教学应该注意的问题
分层教学虽然有很多的优点,这一点已被实施分层教学的学校所证明,通过实施分层教学,学生都有不同的进步,学生的个性和潜力都得到了发挥和挖掘。但是,对于分层教学也会遇到一些问题,应值得我们去研究。
(一)标准与对教师评价的问题。分层教学的目的是“因材施教”,要确定“材”的素质和“教”的水平。目前,我们对学生的分层主要依据新生摸底、测试的结果进行分层。但模底和测试的内容、难易的程度、评分的标准、结果等,是否科学、客观,有没有参考价值,也就是说分层的标准是否科学,还有待于探究。其次,分层要考虑学生的“出口”与“进口”的对柔性衔接,“低进高出”虽然是努力方向,但不能成为评价教师的依据,否则会挫伤教师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二)动态管理问题。动态管理是对传统教务管理的挑战,学生不是在班主任的监控之下,尽管我们要求任课教师要管教管导,即使如此,课堂的不稳定因素仍存在。这就要求班主任、任课教师和教学部门思想要统一,做好管理与协调工作。
(三)学生的心理问题。分层对学生的心理冲击表现为“自卑”、“无面子”;或者“无所谓”态度,不配合教师做好分层教学工作。可见,事先要做好学生的工作并与班主任沟通。必要时还要和学生的家长取得联系,共同做好工作。
(四)工作责任心问题。分层教学增加了教师的工作量,也给教学带来难度;部分教师还因为担心搞不好,最后搞得虎头蛇尾,难以收拾局面。因而有抵触情绪,不配合或者不热衷于做分层教学工作。所以笔者认为,分层教学最大的障碍之一首先是来自教师这一层,只有教师思想工作做好了,分层教学就是走出了成功的一半。
(五)教案问题。很多教师都习惯了传统的教学方法,“一个教案用到底”,最多是做一些修修补补。但是分层教学对教师的教案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根据分层教学的要求,每次课教师都要对课堂的教学进行精心的设计,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选择恰当的方法和手段,了解学生的实际需求,关心他们的进步,改革课堂教学模式,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创造良好的课堂教学氛围,形成成功的激励机制,确保每一个学生都有所进步。很显然,如果再用一个教案,是不符合分层教学的要求的。
(六)对学生评价方法的问题。在不分层的情况下,教师的评价可以用百分制就可以简单地评价学生,学生的成绩的好坏、优劣都被框在统一的一个分数模式里。但是,实施分层教学之后,由于教师分别承担不同基础学生的教学任务,他们所接的班不同,达到的质量目标也应不同。如何评价也是一个值得探究问题。
六、结语
在当前教学中,可以说没有那种的教学模式是完美的,分层教学显然也不是。但作为一种教学组织形式,它带来的问题和挑战甚至比常规的教学形式还要多。可是在向课堂要素质、要效益方面,分层教学显然做出了一种大胆的、有益的、可贵的尝试,只要我们中职教育工作者认真研究分层教学,找出解决分层教学中出现的问题的对策,中职文化基础课的分层教学的就会走出一片蓝天。
参考文献
1.严树林.分层教学理论与实践综述.
2.徐专平,孙玲.优化教学环节,实施“分层教学”.教育研究
3.蒋立耘.高中英语分层次教学探索与实践.
4.张宇.高中数学分层教学的实践与体会.
5.杨文尧.中等职业学校开展分层教学的几种尝试.北京: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2;(23)
6.付裕东.落实因材施教原则的最佳途径-分层次教学.中国教育品牌在线
7.成友.分层教学让教育回到起点.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人文素质是人的素质组成部分中的核心成份,是一个人思想的内在灵魂,它影响着一个人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道德观、审美观,决定着一个人追求真善美等崇高价值理想的行为表现,具体讲应包括人文知识、心理素质、道德修养、审美鉴赏能力、哲学思想、能力素质等六部分素养和品质。要在化学课堂中对学生进行人文素质教育,必须找到实施上述六部分内容的切入点和契机,找准科学素质与人文素质和谐发展的融合点和生长点。以下是笔者就如何具体实施这六部分内容的一点自己的看法。
1、适当增加人文知识
我们正处在一个科学技术突飞猛进发展的时代,现代科学发展的一个突出特点是文理交流、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相互渗透、交叉发展。许多重大科技、经济、社会问题都具有综合性,要应对这些问题,必须具备宽广的知识面,能对社会中的方方面面知识都有所涉猎,成为一个通才,才能适应社会对人才的需要。正如“面向21世纪教育国际研讨会”的文件中所指出的:“21世纪最成功的劳动者将是最全面发展的人,将是对新思想和新的机遇最开放的人。”但是,长期以来,我们的中学化学教学还是仅以化学知识、技能的传授为目标,淡化了对学生人文知识的教育,虽然学生生活在丰富多彩的世界里,但他们对身边最基本的与化学有关的生活、社会和自然问题的知识知之甚少,更不用说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了,学生被沦为了一个只会考试的机器。为了改变这种与新课改精神相违背的尴尬局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出全面发展的人,我们化学教师应根据教材内容,紧密联系人类生活、生产实际,适当增加一些有关人类文化、文明的知识,以扩充学生的知识视野,更好的适应社会的发展。
2、加强心理素质教育
心理素质是指在先天遗传的基础上,在教育、环境和主体实践的影响下,发展起来的比较稳定的心理特征、属性和品质。目前中学生存在的心理问题主要有:心理承受力差、自卑、厌学、焦虑、冷漠、扭曲的价值观和人生观、不诚信、理不顺的人际关系(同学之间、师生之间)、对家庭教育逆反、早恋、迷恋网络、缺乏坚忍不拔的意志品质。为了促成学生的身心和谐发展,我们可依托化学课平台,采取不同的方式和手段,对学生进行有的放矢的疏导和排解,促进学生健全人格的形成。比如对于内向、自卑的学生,可鼓励其走上讲台当众示范演示实验来增强自信心,克服自卑感。对于孤独、不合群的学生,可有意安排与乐观、善于合作的学生一起做实验,培养他们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3、提高道德修养
我国素以“礼仪之邦”闻名于世,我国劳动人民历来重视道德修养和文明礼貌,具有悠久的传统美德。在学校精神文明建设中,我们应把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放在学生教育工作的首位,让学生先成人后成才,做一个真正对社会有用的人。具体讲,在化学教学中要把道德教育与爱国主义教育、遵纪守法的行为规范教育、社会责任感教育、集体主义教育、传统美德(孝敬父母、尊敬师长、文明礼貌等)教育、立志成才教育相结合,只有做好了这些教育点的结合,学生才成为了一个有血有肉,思想境界高尚的人。这就要求我们化学教师善于从有限的教材资源中捕捉有用的讯息来有目的的提高学生的道德修养。
化学教材中可利用起来提高学生道德修养的资源还是比较丰富的,要求我们化学教师多花心思、多积累素材、根据学生的道德实际,灵活选用素材,切实树立“以学生道德修养为本”的教育意识。
4、培养审美鉴赏能力
1.引言:
城乡规划的可操作性是一个历久常新的话题,编制出可操作性强,实施性强的规划,是每一位规划师极力追求的目标。但规划的实施往往受到政治、经济、社会等客观环境的影响和制约,规划的有效实施,也需要从法律、政策、管理等方面创造促进其实施的环境条件。从规划师自身角度而言,如何从改进规划编制的方法出发,制定出科学性强、透明度高,广泛反映社会意愿的规划,来加强规划的可操作性,是每一位规划从业人员所认真思考的问题。
2.当前城乡规划可操作性不强的缘由
“城市规划的问题,既是理论问题,更是实践问题。从根本上说,城市规划并不是为了“纸上画画”去编制文本,而主要的是付诸实施,它是一个从编制到管理、再到实施和反馈的连续过程”。[1](马武定)这一论断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城乡规划的本质,也揭示了规划编制与实施之间的关系。
规划与实施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规划的目的是为了指导建设实施,规划只有实施才能体现价值。不能实施的规划不能算是合格的规划。同时,实施可以反馈规划中的一些问题,以便于更好的编制规划。然而,由于存在规划的可操作性不强,导致目前很多情况下规划与实施的脱节,规划成果成为“图上画画,墙上挂挂”的摆设。规划的可操作性成为规划工作者的软肋。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因素:
2.1偏重对空间形态等“硬”规划的研究,缺乏对实施机制等“软”规划的认识。
规划的实施分析需要实施机制的强力支撑,而实施机制往往涉及到各级政府的各个部门。由于受传统“技术工具型”规划编制技术路线的影响,规划设计人员往往偏重对空间布局、空间形态等“硬”规划技术的研究,而对实施机制等“软”规划的认识不够。而一个规划的实施与政府的财政体制、行政体制、社会保障体制等实施机制关系密切,如果规划编制不能与现行的实施机制有效衔接,规划的可操作性就无从谈起。
2.2缺乏对实施路径、建设时序的考虑,使规划缺乏弹性。
事物发展的不确定性和复杂性都要求规划方案有一定的弹性,以应对不断变化的情况。然而,目前“静态蓝图式”的规划模式,使规划人员往往忽视对实施路径和建设时序的考虑,不能帮助实施者对规划实施的路径、时序做出较为明确和清晰的把握。现实情况稍微有点变化,规划就无法应对,导致规划应变性差,操作性不强。2.3规划方案的唯一性,使规划缺乏科学性
事物发展存在的多种可能,然而,目前规划过程中往往是强调规划方案唯一性,把事物发展存在的多种可能方向,最终规划成一种发展可能,对规划的实施发展诉求存在的更多的可能条件分析不足,这使规划缺乏一定科学性。也就降低了规划的可操作性。
2.4、规划设计过程中没有充分反映民意,闭门造车,缺乏民意基础。
我国规划师往往存在一种观念,认为规划是一项需要复杂技术的职业,甚至受计划经济时代自上而下观念的影响,视为技术官僚和技术精英。在内容上往往偏重在建设形态,空间形态的研究,缺乏对多元化的社会利益平衡的考虑。对规划受外部各种变化的力量所作用的连续进程这一点,漠不关心。对民意诉求和社会各界其他的意见吸纳不够。使规划不能体现多元主体利益的要求和充分反映民意,缺少可操作性的基础。
2.5对实施主体认识的缺位,缺少与大部分实施主体的沟通
目前,规划阶段对实施问题研究的偏少,跟广大的实施主体之间缺乏必要的沟通,也是导致可操作性不强的一个重要原因。规划人员往往偏重与规划编制组织主体的沟通联系,在城乡规划领域内规划编制组织主体一般是规划建设部门,但是在现行的体制背景下,建设规划部门不是一个综合、全局的部门,她仅仅被赋予了一个专业部门的职权,只承担了规划实施一部分职能。这种工作方法导致规划与相当多的实施主体的沟通不足,在规划编制阶段没有充分暴露矛盾,揭示问题,没有提出有针对性的对策。方案的可操作性也大打折扣。
3、提高城乡规划可操作性的对策与思路
3.1重视多视角的切入,多目标的统筹,加强规划“广度”。
规划中重视多视角的切入,可为规划方案的制定提供多元的考虑因素,注重多学科与多价值观的合作与交叉,可增强了规划的“广度”,使规划的思路更加宽厚,为规划更具有科学性,提供了较好的基础条件。城乡规划牵扯到经济、社会伦理、生态环境、空间布局等方方面面,若规划论规划,未免视线过于狭隘。因此规划强调多视角的切入,按照目标与问题双重导向的思路,强化多目标的统筹。为规划方案的制定提供较为全面的视角考虑。
3.2以人为本,强调公众参与的实践规划。
公众参与是多元主体思想和观念的交流、碰撞和整合过程,为不同利益主体对话,协调乃至最终走向合作构建了一个有效的平台[2]。。公众参与可以起到集思广益的作用,从而有效减少规划过程中的失误。城乡规划涉及政府、公众、开发商等多方主体,各方主体在目标导向和主体利益上会有所不同,在主体的的观念和思想上,会存在着较大的分歧。因此,城乡规划编制过程中要多路径推进规划的公众参与。通过公众参与能保证规划成果能够较为全面地反映不同主体的要求和意见,通过公众参与实现不同利益主体分歧的协调,减少实施中矛盾的激化。
3.3多方统筹,重视多部门利益的综合协调,调动各部门参与规划的积极性。
长期以来,城乡规划制度的研究往往集中在规划部门本身,城乡规划获得的权限也是建立在特定的行政组织结构基础之上的。导致城乡规划编制的侧重点也往往偏重在建设规划部门归口,对其他部门职能利益考虑不全,规划的实施也往往得不到相关部门的应有的支持。城乡规划的综合性要求在规划编制过程中加深对其他职能部门职权与城乡规划之间关系的研究,重视多部门利益的综合协调,突出各部门价值的导向,主动引导、明确职责,以期能得到了相关政府部门的积极响应,为规划的实施提供良好的政府基础,充分发挥城乡规划对社会经济发展的统筹和综合调控作用。
3.4重视规划的政策属性,加强“配套政策”的研究和支撑
规划编制具有技术与政策的双重特性,规划成果既是蓝图,也是规划管理的依据。规划编制既是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技术,也是建立目标,指导实践的公共政策过程。为了体现规划“公共政策”的属性,在规划编制过程中,应该加大了配套政策和实践保障措施方面的研究,进行体制创新。配套政策是城乡规划发挥效用的制度基础,也是规划具有较强可操作性的主要体现。从政策层面来研究规划实施中的管理制度、标准、政策等问题,可以大大提高规划的可操作性。
3.5、强调成果表达方式易读性和规划管理的便利性
规划成果的表达更具有易读性,提供方便性,可增强规划的公众参与性,加强规划管理的便利性,也是提高规划可操作性的一个方面。因此,在规划成果表达上从不同层次公众能看懂、读懂的角度,把规划的主要过程和规划设想表现在成果体系上,使规划从现状得出结论的过程,以及规划的措施和方法一目了然。另外,也要强化规划与实施的互动,从实施过程中反馈问题,给规划编制提供经验借鉴,形成规划与实施的良性互动,增强规划编制的可操作性。
4、结语
规划实施是规划编制最终结果,而规划可操作性是推动实施的根本动力。随着城乡规划实践的深入,规划编制的类型越来越多,规划编制工作充满了更多的复杂性与挑战性。做为一个城乡规划设计人员,责任感促使我们要从规划实施的角度来更多探讨规划的可操作性。把规划的可操作性作为主线贯彻规划编制的始终,通过不断的实践,来把握规律,寻找共性,服务社会,体现城乡规划应有的价值。
参考文献(References):
教学中教师可以借助计算机等多媒体技术,将无法演示的实验、抽象的微观世界、一些化工生产流程和工艺制作成科学、规范、直观、形象的CAI课件,以便于学生理解和掌握。如北京师大开发的《中学化学微观世界》中“电子云”“晶体结构”“足球分子”等CAI,将化学世界变静为动、变无形为有形、变无声为有声、变抽象为直观、变微观为宏观,把工厂搬进了教室,实现了“鼠标一点,万语千言”,使学生既领会了知识,又增强了能力,从而为走向社会、适应社会、驾驭社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二、变验证为引导,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一)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在实验教学中,教师应充分相信和发挥学生的能动性,使学生能凭借自己的知识、经验和能力独立地“发现”他未曾学过的知识,进而对某一问题或观点提出自己独特的见解,达到在动手中锻炼、提高自己的目的。如在做CI2具有漂白性的实验时,学生观察实验发现“干燥的红色布条在CI2中不褪色,湿润的红色布条褪色”。于是我问学生“水能否使红色布条褪色呢?”“不能。”(学生回答)“那湿润的红色布条在CI2中被漂白褪色说明了什么问题呢?”这一引导使多数学生悟到了漂白是CI2跟H2O反应生成了新物质的作用。但有一位学生有新的想法,他问是不是H2O催化了CI2的漂白作用。真是一石激起千层浪,我首先肯定了他的想法,接着即兴组织全班讨论,最终使大家都明白了催化剂只能催化可以发生的化学反应,而不能催化不能进行的化学反应。这样课堂上既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又融洽了师生关系;既活跃了课堂气氛,又提高了学习效果。
(二)鼓励学生大胆探索创新。
实验教学是中学化学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是提高学生能力和素质的重要载体。但验证性实验对高中生来说,弊多利少,一定程度上它让学生成了“看热闹的观众”,不能满足学生的求知欲,有时还会挫伤学生探求新知的积极性。如果在实验教学中,组织学生成立兴趣小组,开展活动课,让学生自查资料,设计实验方案,那么实验中往往一个很小的收获,也会给他们带来巨大的喜悦,能够激发他们进行更深层次的思考和探讨的兴趣。但有时,他们也会对实验中出现的一些异常现象或“意外”结果感到迷惑不解,这时就需要教师采取鼓励态度,积极启发、引导学生分析原因,加深学生对化学知识的理解,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科学态度和勇于求索的创新精神。因为在科学发展史上不乏有意外的发展,这些很有可能会成为新的科学理论的起点,如伦琴发现了X射线,贝克勒发现了铀的放射性等。
三、变单一为综合,培养学生的整体能力
(一)认清化学在各学科中的地位
化学同各个领域的其他学科联系密切,在各学科相互交叉的知识技术网络中,它是中心学科之一。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化学的知识是多元化的,是联系物理、数学、生物的桥梁和纽带,它从物理、数学、生物等相邻学科中汲取力量,使得自身不断获得发展。因而化学教育不能再囿于狭隘的化学教育观内,只培养具有化学专长的学者,而应培养具有综合素质的复合型人才。
(二)注重学科渗透,实施化学教育的综合化
首先,物理环境方面,有效研究表明,有效利用教室周围的生态环境,创造适宜的学习环境能够有效促进学生的平衡发展。学生在初中政治课堂学习过程中,要融入政治课堂这样一个环境当中,学习知识和理解运用知识,因此,学校和教师给学生提供的物理环境,能否为学生创造舒适的学习氛围对学生的学习效率的高低有很大的影响。例如,教室内的光线能否使学生在看黑板的时候能够清晰,室内的座位安排,是否使学生在书写过程中感到舒适等,这些问题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生的学习质量。因此,学校和教师为学生提供良好的物理环境是十分重要的。其次,社会心理环境方面包括学生与教师之间的互动、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互动、课堂纪律和课堂氛围等,这些问题能够对学生的心情产生很大的影响。初中政治课堂上,由于初中生特殊的年龄阶段,学生适应环境的能力有限,心理承受能力有限,再加上初中政治教学内容的枯燥乏味和难懂的特点,种种因素,导致初中政治教学课堂的社会心理环境方面对初中生的政治学习能够产生巨大的影响。例如,一位善于与学生沟通的教师,能够使课堂气氛融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2]。
二、优化初中政治教学课堂环境的方法
由于初中政治教育对学生的人生观和世界观及未来的发展都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因此为了更好地促进中学生政治的学习,教育工作者在不断的实践和探究过程中,意识到优化初中政治教学课堂环境的重要性,在经过长期的努力和实践下,在保证为学生提供优良的物理环境前提下,总结出以下优化初中政治教学课堂社会心理环境的方法。
(一)情景教学,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受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我国初中政治教学始终采用“填鸭式”的教学方法,教师在课堂上为学生讲解知识点,长此以往,不利于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不利于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树立正确的思想,达不到初中政治教学的教学目的。因此,要注重优化课堂环境,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以情景教学的方式,让学生真正融入政治学习中,在教师精心为学生设计的情景中,让学生进行参与并思考,创造轻松活跃的课堂环境,实现教学目标。例如,未成年人保护法中的家庭保护学习,教师可以在授课过程中为学生创设这样的情境,以学生扮演父母的角色,然后学生因犯种种错误被家长使用暴力,这时警察出现,对父母进行教育,保护未成年人的人身安全。通过这样的情境创设,学生积极参与,课堂环境轻松活跃,教学效果显著[3]。
化学本来就是一门非常贴近生活的学科,学到的很多知识也可以在日常生活当中得到应用。在课堂教学当中,我们可以利用这一点,更大程度地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例如,在学习“萃取与分液”这一章节的时候,可以联系很多生活中的现象对学生进行讲解。比如联系现在很多人都非常热衷减肥的话题,引出西红柿减肥的方式,从而为学生提供问题进行思考:西红柿分别用油和水进行煮,哪一种效果会比较好?将课本知识与生活相联系,不仅会容易很多,还会让学生学得更加有兴致,让他们感觉到自己学到的知识在生活中的用处非常大。
2.合理运用小组合作的方法
高中化学中,实验必不可少。我们可以采用小组合作方式,对全班同学进行分组。在分小组的时候也要考虑到小组成员的成绩、积极性、平时表现等各方面因素,按照“组间同质,组内异质”的原则进行划分。在实验过程中,小组成员可以进行适当分工,提高实验效率。另外,不同小组间的竞争,更是会提高每个成员的积极性和小组责任感。另外,在讨论问题的时候,小组成员也可以各抒己见,有机会充分发表自己的看法,与大家共同讨论解决问题。就像我们在学习“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这节课的时候,可以通过生活中的实际情况向大家提出问题:为什么我们不能用潮湿的手碰触电器?为什么电解水的时候需要加入少量氢氧化钠溶液或者?通过提出问题,引起大家的讨论兴趣。这种小组合作学习的方法,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对于培养团队合作精神也有非常大的帮助。最后小组讨论的结果由代表进行发言,教师进行总结和补充完善。
3.教师的积极引导和鼓励
在现今的化学课堂中,一般思考和回答问题比较积极的都是一小部分人。如果想要激发全班同学的学习热情,就需要教师的积极鼓励。“不怕说错,就怕不说”。不论讲得对不对,敢于说就是一种胜利。我们也可以采取一些奖励性措施,为大家积极发言提供更多诱惑。让学生在独立思考、语言表达及自信心的培养等方面都可以获得更大提升。
4.对高效化学课堂的评价
高效化学课堂的最终目的,简单来说便是让学生由“要我学”变成“我要学”。学习有了兴趣和主动性,课堂教学效率当然也就提高了。而教师更是要做到“相信学生、全方面地发展学生”,为学生提供更多主动探讨和创造的机会。“教”是教师的责任,而“学”是学生的义务。但是如果要让这个过程变得更加生动有趣,则需要的是双方的互动和配合,并且教师起着重要的支配作用。高效化学课堂,是由教师和班级的全体成员共同打造的。所以教师更是要顾及每一个学生的情况,特别是对于那些成绩不太优异、对自己信心不足的学生,更是要鼓励他们积极参与进来,为他们提供机会享受课堂和学习中的乐趣,融入到课堂教学中。我们可以对高效化学课堂的模式根据时间进行划分,一节四十五分钟的课程,可以这样划分:10+25+10,分别是:教师的学习指导+课堂的合作交流与探讨+教师的总结和概括。这样,教师跟学生共同探讨和学习的时间会更多,而教师单方面传授的时间相应减少。
5.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