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4-23 17:09:39
绪论:在寻找写作灵感吗?爱发表网为您精选了8篇计算机人才培养,愿这些内容能够启迪您的思维,激发您的创作热情,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一、引言
目前,在就业市场上,计算机应用型人才的缺口越来越大,面临着“计算机应用型人才难招”的困境。一方面,企业需要花大量的财力和物力去招聘适合企业自身发展需要的计算机应用型人才。另一方面,随着信息时代的发展,作为计算机应用人才培养主阵地的高职院校,自1999年高职大发展以来,对计算机人才培养非常重视,几乎所有的高职院校都开设了计算机专业。计算机专业毕业生数量呈现快速增长,就业市场出现了“供大于求”。
这种略显矛盾现象的主要原因是由于计算机应用技能更新换代速度太快,企业对计算机应用人才的要求不断变化和提高,而高职院校计算机应用型人才培养又无法跟上时展的步伐,没有根据企业不断变化的需求去开展教学,仍然使用着一成不变的培养模式、教学方法,这与企业要求有较大的差距。企业发展需求与高职人才培养没有做到有效对接,导致企业抱怨学生素质低,而高职计算机专业毕业生抱怨企业要求高。
本文拟就目前企业需求与高职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无法实现有效对接的原因进行深入剖析,并提出相关建议。
二、企业需求与高职计算机人才培养中存在的问题
(一)我国的教育体系“重普教、轻职教”
在我国目前的教育体系中,大部分优质的生源流人普通高校,进入高职院校的生源整体素质不高。同时,学生一旦步入高职院校,很难再进入普通高校学习。这种单向不交叉发展的教育模式使得高职院校的学生“低人一等”,客观上也影响了企业的招人政策和对高职计算机专业学生的看法。
(二)企业对自身发展的人才需求定位出现偏差
近年来,企业在引进人才时,片面理解“人才是第一生产力,企业竞争的根本就是人才竞争”,大量招聘高层次、高学历人才,把高学历等同于高能力,带着有色眼镜看待高职院校的毕业生。结果往往出现招来的“人才”不适合企业、被招入的“人才”学非所用的情况,导致既增加了企业的培训和管理成本,又浪费了国家的人力资源。
(三)企业过于急功近利
随着社会竞争日益激烈,企业为了降低人力资源成本,往往不愿意将大量资金用于新进员工的培训。在引进人才时,缺乏长远的人力资源规划,引进人员基本都是应急式的招聘。另外,在招聘时,企业过于注重工作经验,希望新引进的人才能够立即发挥作用,产生经济效益,因此,对应届毕业生特别是高职院校应届毕业生要求过于苛刻。
(四)企业对人才需求宣传不够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和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企业的计算机应用人才需求也在不断发生着变化,从单纯的计算机操作员、程序员扩展到在技术、市场、业务以及流程层面上的多维技术人员。然而,由于企业在自身人才需求方面缺乏广泛宣传的意识,一般仅在招聘工作中才会向社会传达出人才需求信息,导致社会和高职院校对企业需求知之甚少,了解不多。
(五)企业与高职院校缺乏深入的合作机制
目前,许多企业都乐于和高职院校计算机专业开展“校企联合”的培养模式。这种模式可以为企业节省大量的人力资源成本,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同时也为学生提供了一个融入企业文化的平台,使学生的专业技能和人文素养都得到了很大的提高。这种“校企联合”的培养模式已被实践证明是一个能够让企业和高职院校达到双赢的培养模式,但也存在着很多问题:企业与学校之间缺乏良性互动互利的运行机制,存在较为严重的脱节现象;学校和企业联系不够紧密,合作不够深入等。
(六)高职计算机专业学生普遍专业技能和人文素养不高
高职院校过分追求全面的技能培养,开设了软件开发、网页制作、图片制作、动画制作等几乎所有的应用课程。时间短、课程多,每门课程浅尝辄止,导致学生对任何专业方向的岗位工作都无法胜任,企业自然不愿招人。同时,由于计算机专业学生群体处于被电脑“包围”的特有环境中,他们普遍性格内敛、不善言辞,加上缺乏良好的人文教育氛围,这就导致计算机专业学生的人文素养普遍较低,自我约束、人际关系、心态调节等能力较差,在文化修养、沟通交流、协调合作等方面也没有达到企业的要求。
三、企业需求与高职计算机人才培养有效对接的措施和建议
(一)企业应加强人才培养的责任感
企业的生存离不开人才,企业的发展更离不开人才。企业通过培养,使人才得到发展;人才通过努力,使企业不断壮大。企业和人才并不是孤立存在的,两者不可能脱离彼此而独自生存和发展。所以,企业对于人才的培养具有不可推卸的责任。企业必须承担起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给予学生适应社会、提高专业技能和人文素养的锻炼平台。同时,加强“校企联合”培养模式的支持力度,加强与高校的沟通合作,及时准确地让高职院校了解企业人才需求的现状,在教学计划、课程设置等核心环节给予支持,努力提升高职院校学生的专业能力和人文素养,为社会和企业自身输送人才。
(二)企业应制定适合自身发展需要的人才战略
企业要树立“以人为本,人力资源是第一资源”的理念。对于企业来讲,技术并不是问题所在,更重要的在于掌握该项技术的人。选人才是企业发展的第一要务,为此,企业应该制定适合其发展的人才战略。1.明确企业人才战略目标。人才战略目标是人才战略的核心与灵魂,是企业所希望达到的期望值。人才战略目标是企业制定人才规划、战略措施的一个重要依据,是企业人才战略成败的关键所在。
2.制定企业人才规划。企业人才规划是对企业人才需求进行分析预测。为了能够实现企业人才战略目标,必须制定企业人才规划。合理的人才规划可以保证企业正常发展的人才需求,避免出现应急式的招聘。在制定企业人才规划时,要与企业自身特点和发展相结合,兼顾现实需求和长远战略需求,注重企业人才结构的优化,不能大而空、全而虚。同时,人才规划应注重动态管理,不能一成不变,要结合时展的新特点,与时俱进,不断完善。
3.制定具体的企业人才战略措施。人才战略目标的实现重在落实。要引进好的人才,就一定要有科学的选拔人才和吸引人才的措施。同时,在人才培养,特别是新进员工的培养上,要加大投入力度,充分挖掘各层次人才的潜力。
(三)企业应提高招聘的规范化和科学化水平
选才的关键是知能善用。招聘作为企业引进人才的重要手段,直接关系到企业是否能够成功招到适合其发展需求的人才。同时,企业的用人标准对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具有导向作用。因此,企业招聘工作的规范化和科学化水平直接决定了企业人力资源的整体素质,对企业的发展和高职院校的学生培养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1.树立正确的人力资源观。在招聘工作中,企业应该尽快从重学历、重经验的人力资源观逐步转变为重能力、重职业道德的人力资源观。人才的内涵不应过于教条,而应丰富化。“职业忠诚、责任感、创新进取和团队协作”等职业道德应该成为企业选人的重要标准。
2.制订科学合理的招聘标准和流程。目前,在招聘市场上,诸如“年龄35岁以下”、“本科以上”或者“三年以上工作经验”之类的招聘条件比比皆是,企业并没有花大力气去制订出科学合理、能够选出企业所需人才的招聘标准,导致企业招到的人才往往并不是自己真正需要的,甚至出现了“劣币驱逐良币”的现象。因此,企业应该在招聘流程、人员配置、面试环节设计等方面进一步规范化、科学化,避免出现经验取人、以貌取人的情况出现。
(四)深化“校企联合”模式
在“校企联合”办学模式下,企业文化的价值观念、职场文化、团队文化等因素无不影响着高职院校学生人文素养的形成。专业文化与行业企业文化的对接,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接受行业文化的熏陶,从而逐步提高个人素养,并得到企业的认可。
企业和学校应该从运行机制、管理文化、培养方式等各方面去改进和完善“校企联合”模式,让计算机专业学生真正融入企业文化,接受行业文化的熏陶,从而使学生逐步具备企业所需要的人文素养和各种专业技能。
1.加强互利共生,建立利益共享机制。在“校企联合”办学模式下,既有较高人文素养,又有较强专业技能的人才培养是双方利益的最大结合点。要自始至终抓住人才培养这个关键,通过建立切实可行的利益共享机制,协调好“育人”和“逐利”的平衡点,使学校和企业能够成为一个利益共同体。比如,“订单”合作培养方式就是一种能够使学校和企业成为一个利益共同体的很好的合作模式。
2.加强文化建设,建立文化认同机制。企业和学校需要充分理解、尊重和包容对方的文化,努力弱化双方文化之间的差异,建立一支熟悉双方文化的管理团队,营造出相互信任、相互理解的氛围,从而实现各自文化的相互认同。
3.加强沟通合作,建立民主管理机制。在坚持“以人为本”的管理原则基础上,学校和企业两种不同的管理机制要努力做到有效衔接。在管理上,多沟通交流,充分听取对方意见,建立一个统一、高效、共同治理的民主管理机制,防止出现违背人才培养规律,粗预对方培养和管理的情况。
4.企业应深入到学生培养的过程中去。企业对“校企联合”模式重视不够,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学校送到企业定岗实习的计算机专业学生知识结构不太合理,能力不够,很难满足企业要求,对企业帮助不大,甚至可能还是一个负担。因此,企业应该更多地介入到学生的培养中去,积极参加专业课程设置和学习规划制定,更加有针对性地去培养学生,让学生所学的知识结构和综合能力能够满足现代企业的要求。这样,企业就会更加重视并且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校企联合”的培养模式中去。
(五)推进教育体系改革,优化高职学生素质结构
目前在我国的职业教育体系中,中职、高职以及普通大学在打通学历层次方面已经有了单向发展模式,即中职毕业的中专生,深造2年,可获得大专文凭;通过联合招生、自学考试、专升本考试等方式,高职毕业的大专生,深造2年可获得本科文凭,甚至通过全国统考,可继续深造,攻读硕士、博士,打通了职业教育上升进修的通道。但是,这种教育体系将职业教育和普通高等教育进行了等级分类,高职教育相比普通高等教育低人一等,被看成是一种次等教育。
在现行教育体系下,读高职都是不得已而为之的选择。根据教育部《2013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数据,我国普通本科院校1170所,高职(专科)院校1321所。普通高等本科学校全日制在校生平均规模14261人,而高职(专科)学校全日制在校生平均规模仅5876人,大部分优质生源流人普通高校,进入高职院校的生源整体素质不高,这严重影响了整个高职学生的多元化发展,也加大了对计算机专业学生人文素养培养的难度。为此,急需对我国的教育体系进行改革,改变高职教育目前的劣势地位,让更多的优秀学生乐于选择高职教育,从而优化高职学生的整体素质结构。
1.探索我国普通高等教育和高职教育双向发展模式。德国作为一个职业教育比较发达的国家之一,职业教育体系科学、完备,在人才培养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在德国的教育体系中,职业教育和普通高等教育只是在人才培养类型上有差异,并没有等级区别。
学生根据自身条件、兴趣爱好、职业发展规划等因素自行选择合适的教育方式,从而形成良性循环的技能型和学术型人才成长链。我们应借鉴德国职业教育的经验,探索我国普通高等教育和高职教育双向发展模式。如授予高职学生“工士”学位,取消高职与普通大学之间的层级差别;从跨专业、跨学校、跨学历类型等各方面进行研究探讨,开通更加便捷、多样的高职院校学生进入普通高校或者普通高校学生进入高职院校学习的通道,使学生能够根据自身条件、职业规划、学识水平等选择所期望的教育类型。目前我国也正在对这项改革工作进行研究。
2014年3月,教育部副部长鲁昕表示,教育改革的突破口是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今后,我国将以建设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为突破口,对教育结构实施战略性调整。对于整个职业教育,国家要构建新型职教体系,使其作为一种类型化的教育存在。2.整合现有普通高等院校,提高高职教育的办学力量。因在现有的教育体系下,高职教育被看成是次等教育,所以1999年大学扩招以来,大部分的高职教育将“升本”作为学校发展的终极目标。很多高职院校晋升为本科院校后,因学术水平不高、科研能力不强,根本无法适应综合大学的办学要求。
因此,可以根据我国现有的普通高等院校自身办学特点,对普通大学进行整合,将应用能力强的部分大学重新转为职业教育,充分发挥学校应用能力强的特点,专心发展应用教育。国家教育部目前已经意识到了这一点,表示现在的改革方向就是将1999年大学扩招后“专升本”的600多所院校重新转向职业教育,转型的本科院校占目前高校总数的比例达50%,改革力度非常大。
通过以上两种措施,逐步改变高职院校的弱势地位,增加高职院校的影响力和吸引力,使得在我国的教育体系中,职业教育与传统本科教育共同发展。学生选择教育方式的重心也不再仅仅是传统本科,而是根据自己的需要和兴趣等自身特点去选择教育方式。这样,将彻底改变高职院校的整体生源结构,提高高职学生的生源质量,促进高职学生的多元化发展,形成有利于高职学生健康成长的校园文化,从而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达到现代企业的要求。
(六)优化高职院校计算机专业课程设置,提升学生专业技能
计算机专业技术应用极其广泛,已经渗透到社会生产生活的各个领域。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企业对计算机专业学生的能力要求各不相同。因此,在仅有的3年学习期间,不可能要求学生精通计算机专业各个方向的应用技能,这就要求高职院校必须对专业课程进行科学设置,改变目前的片面求全现状。
1.准确定位专业课程设置。深入调研分析企业对计算机人才的需求,细化培养目标和专业方向。根据不同的培养目标和专业方向,结合企业的需求,以就业为导向,科学设计专业课程,强化课程设置的专业性和准确性。
2.动态化设置专业课程体系。计算机专业技术的发展速度之快是任何其他学科都无法比拟的,企业对计算机专业人才的要求也会随着技术的更新换代而不断发生变化。计算机专业课程的设置应该具有实用性和前瞻性,能够跟上时展的步伐,与时俱进。作为高职院校,要时刻关注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以及企业的需求变化,不断调整、更新课程设置,从而能够始终与企业需求形成较好的对接。
(七)营造高职院校良好的人文校园氛围,提高学生人文素养
校园文化作为学校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校园人文、校史积淀的集中体现,对提高学生人文素养具有重要的作用。校园文化一旦形成,就会表现出教育、导向、凝聚、愉悦等功能,这种潜移默化的熏陶直接确定了学生的价值取向、道德修养等人文素质。打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是提高学生人文素养的一个重要途径。
相对于高职院校的其他专业,计算机系因其自身专业和学生群体的独有特点,人文氛围较弱。作为学生所处的一个基本单位,系部的文化氛围直接影响着学生的人文素养。因此,应厘清高职计算机系部文化建设思路,不断深化计算机系部文化内涵建设,改变计算机系人文氛围较弱的现状,努力营造良好的系部人文氛围,优化系部人文环境,对于提高计算机专业学生人文素养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在计算机系部人文建设中,应该发挥高职计算机专业自身特点,注入IT行业文化,有针对性地开展软件设计、平面设计、网站开发等个人或团队性比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团队合作、沟通协调等能力,把学生人文素质教育和计算机行业职业能力培养等元素有机融入到各项活动之中,将得到认可的、效果明显的活动作为计算机系部的传统活动继承和发扬,逐步形成富有计算机独有特色的文化活动。同时,创建计算机学生和IT行业零距离接触的平台,将当今流行的软件开发工具、计算机先进技术和理念融入学生培养和系部文化建设中,形成计算机系独有的人文氛围,潜移默化地提高计算机专业学生的人文素养,最终实现让计算机专业学生具备企业所要求的较强的沟通交流.自我调节等综合能力。
关键词 计算机 人才培养 市场
中图分类号:C961 文献标识码:A
近年来,信息产业发展速度快,同时社会对于计算机人才的需求也不断增加,各大高校及职业学校均增开计算机相关专业,高校不仅需要让学生掌握扎实的专业知识,还必须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这是学校需要重点解决的问题。除此之外,面对目前计算机专业人才的需求增大,而计算机学生却无法找到合适工作岗位的现象,以及本科生不如专科生、专科生不如中专生的社会认识误区等,这一切都是高校应该高度重视的问题。此外,伴随着我国社会信息化程度不断提高和企业的苛刻招聘要求,许多高校和学生大都茫然不知所措,不知该如何处理这一尖锐的社会实际需求与专业理论相矛盾的问题。
1优化课程设置
优化课程设置进而能够更好的适应市场,需要从几个方面来考虑:
(1)适应市场的需求;培训学校要以就业和市场为导向,优化课程,校方需要深入企业中,用人单位则需要了解具体岗位对专业和技能的具体要求,这样课程设置才能够做到有的放矢,直指工作的需要。
(2)追求小而精;不要片面的追求课程设置的多和广,只要可以满足学生以后的就业岗位对专业知识的需求即可。众所周知,计算机的课程设计繁琐复杂,如果仅仅是漫无目的的开设,那么学生无论学多久也学不完,所以必须符合市场需求,根据本校的实际就业情况来开设课程。
(3)注重学生特点;针对其能力开设一些应用类软件,例如,办公自动化和平面设计课程,但是要注意难度和深度,不能超出学生可以接受的范围。
(4)完善知识体系,让学生精通所学知识,就是要调整课程设计以及专业课所占学科比重,专业课中也要提高操作课的比重,增强学生的实际动手操作能力。同时还需要开设与专业课相关的科目,例如平面设计的学生,需要开设美术课,教会学生如何进行颜色搭配,这有助于学生对平面设计的把握和理解。
2加大软硬件投入,提升专业实力
要想优化课程设置,那么必然增开一部分专业课和实践课,这将导致学校的老师和授课场所的紧张,因此学校必须加大投入,通过对软、硬件的增加来提升学校的综合实力。
(1)师资培训;职业学校需要每年都投入一部分的资金,让教师外出培训或者进厂实习,鼓励教师积极成为双师型教师,因为没有实际操作经验的老师是无法教出好学生的。如果教师仅仅凭着书本上的知识去教导学生,那么会导致理论知识与实际情况脱节,这样教导出来的学生动手能力差,那么必将不会是社会和企业需要的人才。
(2)实践场所的建设;机房是计算机专业学生进行实际操作的场所,机房所配备的电脑数量必须能够满足每位学生人手一台,要有教师机,并要装有网络教室,只有这样教师才能灵活自如的授课。
3加快校本教材开发,强调实践主线
教材的改进对于教学质量的提升有很大帮助,教材是教师开展教学活动的重要依据,是学生获取知识的主要载体,通过调查几所职业技术学校计算机授课教材,发现存在几点不足:
(1)教材缺乏针对性
企业最需要的是毕业后便能直接上岗工作的实用性人才,这不仅可以缩短工期,还可以减少企业再培养的成本。这样就要求他们必须具备扎实的理论功底和实际操作能力。而现在的教材考虑企业需求不足,缺乏针对性。
(2)各门教材相对独立
目前学校所用的教材,都自成体系,联系与沟通较低,学生学习的知识点教散,缺乏知识的综合系统,学生就业后不能解决实际工作中的综合性问题。
(3)缺乏实际操作的指导教材
教材往往只提供教师讲解的案例,缺少学生实际操作的案例,学生模仿之余缺乏举一反三的能力。针对这种情况,各职业学校应该坚持以就业为导向,强调实践为主线,围绕职业岗位能力的要求,要将课程内容从知识本文转向职业能力本位,突出职业教育特色。
4改进教学方法,注重实践操作
在计算机的实践教学中,老师应该积极的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好奇心,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使教与学达到真正的统一。计算机专业课教师在授课时候应该摒弃“重教法、轻学法”,“重理论、轻实践”的教学方法,多给学生介绍实践经验。在实践教学中,教师可以灵活使用各种教学方法,因材施教、取长补短,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5注重校外实习基地的建设
建立学生校外实习基地,并将其作为计算机专业教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学校应该与各类电脑公司、婚纱摄影公司、广告公司、企事业单位建立长期的教学实训基地合作关系,与企业大胆尝试共同完成课程内容,这样不但为企业培养了有潜力的后备人才,同时也给学生提供了宝贵的实践经验和学习的机会,也可以使实践教学的各环节得到保障、落实和发展。
总之,要想提高中职计算机专业学生对口就业率,就要将中职计算机专业课程改革与学生的就业环境紧密结合,根据市场需求,制订出适合本校的课程体系,加强实践教学,全面提升中职学生实践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培养出真正意义上的满足社会需求的“实用型”计算机人才。
参考文献
[1] 孙美春.澳大利亚继续教育一瞥[J].中国远程教育,1998(7):54-56.
[2] 在职培训出现“温度转换”[J].现代教育技术,2005.15(3):65-65.
关键词:独立学院;计算机专业;应用型人才;人才培养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3044(2009)13-3448-02
近些年来独立学院迅速发展,它是新形势下高等教育办学机制与模式的一项探索与创新,也是今后高等教育发展形势的需要。学校超常规的飞速发展也带来了一系列相关的问题,其中最核心最根本的问题就是人才的培养方案问题。独立学院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为何定位在应用型,如何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培养计算机专业的应用型人才,以适应目前激烈的人才市场竞争,这是本文主要探讨的问题。
1 独立学院应用型计算机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依据
1.1 独立学院应用型计算机人才定位是对学生因材施教的需要
独立学院虽然明确定位为普通本科教育,但是独立学院的招生属于第三批本科,招收的学生文化基础相对较弱,学习习惯性较差,主动性和自觉性不够,培养研究型人才缺乏生源基础。他们选择计算机作为专业大多出自于平时使用计算机的兴趣爱好,然而计算机专业实际学习起来远不是他们当初认为的那样简单有趣。计算机专业设置的课程也要比其他专业的课程更难掌握一些。以我校来说,计算机学院学生拿学位证书的比例要远低于其他学院。目前独立学院的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目标还是遵照普通高校的规定,忽视了学生的实际情况,学生在接受按照这种标准进行的教学时,感觉比较困难,学习的信心会受到一定的影响,导致学习兴趣逐渐减弱。所以,独立学院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注意扬长避短,形成实际的,符合本身实际特点的培养目标。
1.2 独立学院应用型计算机人才定位是社会市场的需要
据介绍,目前我国的计算机应用水平还处于初级阶段,就我国软件业来说,随着规模不断扩大,软件人才结构性矛盾日益显得突出。人才结构呈两头小中间大的橄榄型结构,不仅缺乏高层次的系统分析员、项目总设计师,也缺少大量的从事基础性软件开发人员,面向工程实践的应用型人才需求量很大。所以独立学院培养应用型计算机人才大有可为。
再者,独立学院的人才其知识水平、科研创新能力等方面多不及母体高校,实践动手能力、技术创新能力等方面在某种程度上不如某些高等职业技术学校特色及品牌专业培养出的高技能性毕业生,出校后他们不能马上适应企、事业工作的实际需要。独立学院的毕业生要摆脱这种两难的困境,瞄准市场需求,培养应用型创新性人才,在掌握一定理论基础上增强应用能力,那么在市场竞争中应该是更具竞争力的。
1.3 独立学院应用型计算机人才定位是独立学院自身发展的需要
独立学院由于办学历史短,经验积累少,招收的学生是三本学生,独立学院的师资和教学条件都比不上重点高校。独立学院是受教育市场经济发展的影响而产生,必然要为市场经济服务,作为一个以民营机制运作的独立学院,在人才培养目标定位方面就更应该适应市场的需求,具有市场意识,以满足社会对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需求。独立学院学生就业竞争力是独立学院核心竞争力的体现。如果培养出来的人才没有特色,缺乏就业竞争力,就会逐渐被市场淘汰。独立学院办得好不好,就看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和就业情况。因此,要想独立学院能健康、稳定的向前发展,在办学思路和办学定位上就要呈现出自己的优势和特色,科学合理地确定人才培养目标,创造品牌,突出特色,提高知名度,构建市场竞争力。以此形成良性互动,从而推动着独立学院持续、健康、稳定地向前发展。
2 独立学院应用型计算机人才培养方案的几个要点
2.1 根据市场需求确定专业培养方案
通过到就业市场以及网络信息资源了解到,关于计算机人才的需求已经出现了一种互相矛盾的奇怪现象:一方面,计算机类人才需求很大,但是另一方面计算机专业毕业生却有很多找不到工作。用人单位对应届毕业生的满意度都明显偏低,原因在于计算机类本科毕业生在学校学的知识大多偏向理论,普遍存在动手能力差的问题。正是因为培养出来的毕业生不能满足用人单位需求,才会出现用人单位缺人才但毕业生就不了业的矛盾现象。
独立学院跟公立高校相比最大的优势是有更多的办学自,可以灵活地根据人才市场的需求调整专业方向。应用型人才培养既有本科人才培养的一般要求,又有强化岗位能力的内涵,它是在本科基础之上的以“工程师”层次培养为主的人才培养体系,人才培养模式必须吸取一般本科教育和职业教育的长处,兼蓄并顾。对计算机专业来说,重点高校培养的是系统分析员,高职院校培养的是一般程序员,而独立学院应该培养介于二者之间的软件工程师。
所以,独立学院应明确就业方向、精简专业课程、删减可学可不学的普适性课程,使得每个方向开设的课程更具有针对性,避免学生所学的知识杂而不精。
2.2 建设适合于独立学院的教材
目前市面上计算机本科和高职高专的教材都不少,但是计算机本科经典教材对于独立学院学生来说偏难,高职高专教材又偏向操作技术,没有适合独立学院教学的教材。目前独立学院大多采用普通本科的教材,这对学生来说学习起来有一定难度。因此需要在全国独立学院教材编写委员会的组织下,在理论教材的基础上结合社会需求和独立学院学生实际情况,尽快编写出适合于独立学院的教材。教材内容要能突出应用性、技能性、实践性。再者,实践性教学配套教材也是关键。目前学生计算机上机内容基本上都是教师零时制定,没有实验指导教材学生不知道做什么,实验指导书、配套习题、案例教材等多样化的实验教材也成为独立学院应用型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的迫切需要。
2.3 在教学中加大实验力度
实验教学是培养学生技术应用能力的重要途径,最能体现人才培养的应用性特色,理应受到重视。独立学院的教学必须根据自身的特点去掉理论性太强的东西,在教学中加强实践性教学环节,提高实践教学比例,尽可能创造实践教学条件,培养学生的技能,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只有这样,所培养的学生才会受社会、受用人单位欢迎,才会相应提高毕业生的就业率,并以此形成独立学院发展的良性循环。
2.4 引入职业技能培训
将职业技能培养引入大学课程的教育理念已成为现在流行的趋势,毕业生通过职业技能培训能在就业前受到正规的职业技术应用能力锻炼。这样学生一出去就能适应社会需求,这将大大增加学生的就业竞争力。本校计算机科学学院也已与武汉软帝培训公司建立了多年的联系,学生可以在培训公司学到目前最流行、市场需求较多的Java、.Net编程等课程,方便毕业生找到工作。但是去职业培训公司进行职业技能培训,学生需要缴纳一笔不小的费用,而且在校外路途又远,这无疑增加了学生的负担。学校可以充分利用本校的各种资源,引进职业技能培训机制,建设校内就业指导培训实践基地,或者将职业技能培养引入大学课程,突出层次性、先进性和综合性,由校内教师担当部分职业技能培训任务。这样使学生能在大学期间就受到正规的职业技能培训,缩短了学生适应工作要求的时间,促进就业。同时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学生的负担,方便了学生。教师在教学上也能联系就业实际,使学生在学校能有针对性地学习。
3 结束语
综上所述,根据独立学院的生源特点、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和自身发展的需要,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在应用型上比较合适。以培养学生实际应用能力、岗位技能和全面素质为主要特色,加强综合性的教学,把基础理论知识同生产实践和生活实际结合起来。
参考文献:
[1] 陈汉英,冯建力.强化建设凝练特色倾心培养高素质应用性人才[J].中国高教研究,2006(11):46-47.
[2] 李惠.教育质量的提升与独立学院学生的就业前景[J].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24(4):35-37.
[3] 张志刚.关于独立学院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探讨[J].扬州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06,10(5):86-88
[4] 周敏.独立学院人才培养目标科学定位研究[J].引进与咨询,2006(7):94-97.
[5] 胡智喜,唐学忠.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产学研结合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电脑知识与技术,2008,3(26):1751-1752.
【论文摘要】:结合机应用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实际,通过开发大量,建立合作关系,并以此做为高技能人才培养的基石。依托企业实际生产需要并结合专业要求重新整合人才培养方案和制订生产性项岗实习的个性化培养方案,以达到高技术技能人才培养,并经过实践证明其行之有效。
一、校企合作是人才培养模式的基础保障
高等职业教育强调知识和能力的有机结合.重视课堂教学和实践教学的有机结合实践教学环节是将知识转化为能力的必要途径校内外实训基地是高等职业教育中配合理论教学而设置的为学生提供实践教学、保障学生掌握职业技能的资源平台。在校企合作基础上的职业教育是通过学校与企业的融合.借助多种教育资源和环境.培养学生适应社会的综合素质它体现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育人方法.既注重学生的智育.也注重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更加注重学生的职业素养的养成学生在学校学习阶段是生产顶岗性实习阶段的前期准备.生产顶岗性实习阶段则是学校学习阶段的必要延伸.而且这种延伸和学生未来的职业目标有直接关系世界合作教育协会将这种合作教育定义为.是一种把学生课堂学习与有收人的、有计划的和有指导的实际工作经历相结合起来的一种教育模式.并且这种实际工作经历是与学生的学业目标和职业目标相关联的“与此相适应.学校与企业之间建立一种新型的合作关系。突破了原有的简单的供需模式.企业以自身的优势介人学生的培养。
经过多年的实践.我们认为校企合作是高等职业教育实行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关键.校企合作的优势非常明显其一.校企合作中企业直接参与学生人才培养方案的制订工作.对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制订起到了重要作用。由于企业对市场的了解.企业向学校提供了人才的需求计划、职业能力要求以及技术发展情况等信息。学校根据这些信息,通过优化整合,使得人才培养方案更加符合市场的需要、社会的需要,适应培养目标的需求。其二,校企合作有利于学校建立与企业相近的实践基地企业通过一定方式为学校提供一些技术、资金、场地方面的支持.共同建立校内实践基地,这对学校培养学生的技术能力提供了基础保障.同时也节约了学校的办学成本,最关键是为企业培养了一批技术能手。其三.校企合作让学生深入到生产第一线.使他们在学习和工作两种环境中成长,有计划地使他们的”事业心、责任感、专业技能、团队意识、人际关系、协作精神、组织纪律及创新能力”等方面得以培养.综合素质得以提高.全面发展。最后。校企合作解决了毕业生就业问题,实行校企合作,学校有针对性地为企业培养合格的人才。学生也通过到企业实习,培养自己的职业兴趣.这样学生毕业后.就能较快地找到合适的岗位.解决就业问题。
二、人才培养模式的内涵
人才培养模式是指学校为实现其培养目标而采取的培养过程的构造样式和运行方式,它主要包括专业设置、课程模式、教学设计、教育方法、师资队伍组成、培养途径与特色、实践教学等构成要素。同一类型的人才可以有不同的培养模式.但具体到某一种模式.必然有其独特的构架高等职业教育必须构建适应社会发展需要、具有鲜明特色的人才培养模式。
我们将计算机应用专业的人才培养分为两个阶段进行.一阶段在学校进行以掌握职业岗位必备的专业基础理论、基本技能和培养职业素质一阶段到企业接受职业培训.提高职业技能。为了顺利实施培养方案.我们首先进行校内教学改革.针对培养规格的要求,对原有课程进行重组.改变传统教学理论性、体系性强,而实践性、探索性弱的情况,针对职业岗位要求.组织模块教学、项目教学.理论够用为度,实际应用能力被提到重要地位。
没有行业和企业的参与.必然进行不了教学改革.也办不好职业教育,培养不了适合生产服务和管理岗位需求的一线人才.这与高等职业教育的要求是相背道而驰的在职业教育教学的全过程中,从培养目标、规格的制定,到专业的设置、课程的建设与实施、教材的编制、教师的聘用以至毕业生就业等等。各环节,各流程.都不同程度地需要与企业结合.得到企业的参与和支持。
三、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实践
为了顺利地进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我们对进行了大量调查研究.综合分析后摸清了应用技术专业在区域中的地位和作用,以及市场应用人才的需求情况。我们对应用技术专业定位为培养掌握机应用必备的基础理论和专门知识.具有创新意识和较强工作能力.能在生产第一线运用计算机应用技术.进行计算机系统管理维护与应用技术服务及应用产品营销的高技能应用型人才。
1、校内教学设计
校内教学在学校进行教学设计包括职业能力培养和综合素质培养校内教学设计突出改革教学组织方式.其中基础理论课程主要以案例课程教学形式为主.职业能力目标定位于提高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与水平:技能类课程主要采用任务驱动教学模式.根据岗位工作的需要.重点训练学生完成岗位工作流程任务所应该具备的基本技能,职业能力目标定位于能够胜任于专业岗位群所必须的岗位操作技能:职业专门技能类型课程采取项目课程教学模式.学生完成项目设计开发工作.职业能力目标定位于学生职业素质的全面培养和提升。根据区域经济情况和要求.应用专业的职业面向的主要岗位有系统管理、图形制作、网站维护、应用程序开发、应用数据库开发维护、应用产品营售及计算机维护等,职业岗位能力分析如表1所示。
2、校外教学设计
校外教学在企业进行。学生的主要任务是生产性顶岗实习、部分专业课现场学习和毕业设计及学生综合素质培养,其实就是准就业。生产性顶岗实习以岗位职业能力为核心,以实际操作过程为主线而确定生产性实习目标。作为实践教学最高形式的践行者一顶岗实训。是从岗位需求出发.以岗位的工作任务来确定实训内容。通过真实的生产实训、任务驱动、项目导向实现以就业为导向的培养目标。
为了充分完成校外的教学培养.提前对企业进行调研。并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对每位学生制订个性化的人才培养方案,以达到人才培养的要求。为了保证校外教学的顺利进行.学院在制度上和政策上给予了保障。
关键词:教学模式 考核评价 课程改革 师资队伍
一、合理安排教学计划
设置计算机专业课程时,应充分考虑社会的需求,实行“学校职业教育、企业职业教育和社会化职业教育”并举,采用“夯实基础,实践操作为主,重点突破”的教学模式;积极推进人才培养目标、专业结构布局、课程体系和教材等方面的衔接;课程设置以解决综合职业能力培养和与岗位要求相适应问题为着力点;教学计划经过老师与企业有关专家共同制定形成包括基础模块、专业基础模块、专业核心模块和扩展模块等岗位群专业模块。安排的教学计划既有必要的专业理论知识课程,又有能培养学生获得充分的职业技能、更有较高水平的软件应用、网页制作、初级软件编程、小型网络安装与维护、计算机组装、多媒体制作、动画制作、计算机销售等综合能力的实践
课程。
二、强化“做中学、做中教”的教学模式
社会对人才需求不断变化,原有的教学模式培养的人才已不能适应社会需要,作为从事培养高技能人才的中职院校,应从教师为中心的传授模式转到以学生为主体的学习型教学模式。以学生为主体的学习型教学模式,强调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目的在于体现“做中学、学中做”,让学生在完成操作任务成功的过程中体会到学习的快乐,在快乐中学习到专业理论知识。“做中学、做中教”改变了学生被动学习的局面,学生在开放、民主的学习环境中,以单元问题为核心,以实践活动为基础,以交流研讨为载体,以掌握技能为主线,以总结提高为目的,在相互交流、相互探讨的互动式学习之中,主动地、自主地思考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在亲身体验之中理解和感受理论知识,掌握操作技能,从而形成良好的职业能力。
三、加强实训基地、网络环境建设
为了更好地发挥“做中学、做中教”的教学模式的优势,在教学环境的布置上融入企业元素,教学设备和仪器的配置或自制或选购企业应用的设备和仪器,教学管理也部分采用企业管理模式。全面实施“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方式——把学生的“学”转向在实训基地岗位中“做”,真顶岗、顶真岗、顶好岗,从而提高技能。
此外,还可以充分发挥学校实训基础、网络教学平台等教学设备的作用。有效利用网络资源、网络教室等,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基础和需要选课,针对不同层次学生,合理安排学习及考试,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让学生体会到学习的快乐及成就感。
四、采用合理的考核评价方法
在学生基础文化素质普遍薄弱的情况下,可采用“校企合作”共同制定考核评价方法,使课程的考核更加合理,同时也适应企业的人才培养需要。计算机课程的操作性强,原有的考核评价方法不能真正反映学生的实际水平,同时也不能满足企业选聘人才的要求。因此,课程的考核评价方法需要与企业共同制定。如:考核评价采用以任务书为载体的技能考试形式,按照平时成绩(60%)与考试成绩(40%)合并计算,计分采用百分制。这样考核评价方式能有针对性地对学生的学习方法和学习习惯进行引导,使学生的学习效果更加有效。
五、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师资队伍是学校发展和教学质量提高的关键,是学校重要的软件资源。建设师资队伍,中职学校可采用多种途径:一是专业团队形式,团队成员开展“一帮一”活动,相互学习和提高,共同承担教研任务。二是教师通过在职学习(研究生等)、参加省级(国家级)的进修和培训、进入“校企合作”单位实践等方式来加快专业能力的提升。三是更新教育观念、不断加强教学过程中的反思,从而在创新中更加能适应学生。最后,教师须刻苦锻炼,不断积累总结,从而提升教学教育能力,包括有效了解学生的能力、有效发挥自身的教学教育艺术的能力、独立完成教科研任务的能力等。
总之,社会对计算机专业技术人才需求不断变化,作为培养计算机高技能人才的摇篮,应顺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不断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培养能主动适应企业生产、管理、服务需要,具有良好职业素养的高技能人才。
参考文献:
[1]刘永忠.中职学校计算机专业建设思路[J].中国科技信息,2005(5).
[2]王双艳.浅谈中等职业类学校计算机教学改革[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8(14).
[3]李晓欣.浅谈中等职业教育考试方法改革[J].成才之路,2007(18).
计算机网络的普及性无须多说,网络专业岗位分布的广泛性众所周知,社会上需要大量的网络工作人员也是无容置疑的事实。为此,一些中职学校也开设计算机网络专业,以“适应”社会的用人需求,但现实中有多少中职生能“适应”社会用人的需求,真的很难说,学生走向社会时理论水平欠缺,动手能力也不尽如人意,不能独立开展工作,根本无法适应社会的用人需求。就本人所了解,中职网络专业毕业生,毕业后所从事的工作,技能含量都不高,原因在于目前现有的培养模式很能增强学生的就业竞争力,网络专业技能人才的培养和专业建设发展过程中存在一些问题。
(一)专业定位不清
中职网络专业到底在网络技术领域中扮演什么样的角色,由于缺乏充分的市场调研和严格的科学论证,至今定位不够清晰。学生步入社会,对网络技术只知道大概,真正在实践中又很难解决实际问题,很多中职学校未能制定切实有效的有针对性的培养计划和目标,结果可想而知。
(二)课程设置问题
专业定位不清,课程设置当然也就是全面而非“具体”,很难充分把握“适用”人才的培养目标,对就业岗位定位以及课程内容的设计、对职业实践能力、职业素养等培养重视不够,导致学生视乎是全懂各方面的皮毛,但不能深入,再加上实验、实训设备投入不足,实践性教学环节的学时数严重不足,且缺乏适合中职网络技术应用教学的有很强针对性的相关教材。
(三)师资队伍的建设问题
“双师型”教师队伍和实训基地建设是技能人才培养的关键。职校现有的师资中有相当一部分是没有经过社会实践的历练,直接从高校毕业到中专任教的,实践能力和经验不足。教师不了解社会需求,如何实现培养的学生与就业岗位的无缝对接?虽说在教学中,也尽量通过案例教学,将一些网络工程项目的施工和工作过程传授给学生,但“说”和“做”之间还是有很大的差距,这样的教学方式很难培养学生职业化、专业化的素养。
二、中职网络专业技能人才培养模式定位
根据国家“十二五”发展规划纲要的要求,加大职业技术教育的投入力度,着重培养高技能、高素质的产业工人,为此,笔者认为,要适应地方经济发展对网络技术技能人才的需求,提高中职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实现就业岗位的无缝对接,应该将中职网络专业的培养目标明确为:造就网络工程、管理与维护的复合型人才,具体体现在网络设备的安装、配置、调试、网络集成以及网络技术管理支撑能力的培养,将培养学生职业能力和职业素养作为专业建设根本,构建和实施围绕服务企业需求的专业技能人才培养模式,以学生为主体,以技术能力培养为主导,积极瞄准就业市场需求,加强校企合作的力度,企业专家参与专业建设并指导教学、参与教学,教师团队参与企业工程项目建设,学生企业实践和顶岗实习相融合。
三、网络专业技能人才培养实践
中职网络技能人才是具备一定的网络专业知识与较强的实践经验和操作技能于一身的新型人才。只有建立科学的、可持续发展的技能人才教育培训体系,才能造就符合现展需要的复合型人才,从而增强学生就业的竞争力。
(一)专业定位能力化,课程设置模块化。
本专业课程体系建设按照培养目标定位对应的能力要求来确定设置对应的课程体系,按照实际岗位对网络专业知识和技术能力的需求,构建形成诸如网络基础、网络管理、网络系统集成、网络安全等多门课程为一体的课程体系,以能力要求为核心,加强建设专业课程,来促进网络专业整个课程体系的较高水平的发展,以培养实际应用能力为目标,强化技能要求,理论联系实践,通过对专业的知识结构、应用能力、素质需求等进行详细分析论证,按职业岗位构建模块化专业课程结构。(见下图)
采用模块化教学,使每一个教学模块对接一个职业岗位能力要求,能力要求所具备的专业知识、能力和技能、素质作为培养目标,以培养核心能力为主线,核心课程要围绕目标设置,加强专业骨干课程建设,并要体现鲜明的中职特色,达到知识结构和技能培养的一致性,拉动整个专业课程体系的高水平建设。
(二)教学过程灵活化,能力培养自主化
教学过程中可以将知识体系分解,分解后按照要达到的目标将内容整合成几个小模块,小模块之间既相互独立,又有不可分割的联系。例如《计算机网络基础》教学内容分解成“网络概论、物理层与数据链路层、局域网与广域网、网络互连、运输层与应用层”等五大部分,每个部分的内容优化整合成若干个模块,并对每个模块重构核心知识框架。设计多个实验项目,结合能力目标分成几类,每个实验项目设置较详细的背景描述和配套的思考题,在不同的环节中融入启发式、互动式、案例式教学模式,使学生能理解实验目的和实用价值,力求使学生理解计算机网络的体系结构和网络协议,掌握组建局域网和接入internet的关键技术,初步具备局域网组网的技能,逐渐达到“组网”“建网”“管网”的教学目标,完成从基础技能专业技能综合技能所需的实训实验。这样可培养学生的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从而为学生能胜任网络的设备运行、安装、调试和维护这些就业岗位打下良好的基础。同时,注意提高学生组织沟通能力、网络规划能力、解决问题能力,使学生能解决问题又具备创新精神。
(三)教材自主化,创新化
教师须在课程中发挥主导作用,既是课程的实施者,更是课程的建设者和开发者。因此,教师要重新认识和理解教材,摒弃“教材即知识”的观点,树立“教材是范例”的教材观,自主化编写教材。针对中职学生除文化课基础课的学习,在学校学习的时间不到两年,专业课和实践课时间不足的学习特点,积极开展以就业为导向编写教材。教师要在教学实践中创造性地使用教材,不断使教学过程达到最优化。创造性地使用教材要求,教师在充分了解和把握学科特点、教学目标、教材编写意图的基础上,以教材为载体,灵活有效地组织教学,拓展教学空间。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是教学内容与教学方式综合优化的过程;是教材内容与学生生活实际、社会实践相联系的结晶;是教师智慧与学生创造力有机的融合;是从实践到理论、从理论到实践的认识深化过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还应密切关注企业相关的用人需求,根据本学科相关的动态,有选择性的编写本教材的内容。
(四)突出学生学习的实战化、趣味化
中职学校要加大实训场所和设备的投入,尽量满足课程的实际性需求,当然不是所有的中职学校都有条件开设专门的网络实验室,但教学过程中实践部分必须实战,可以创造性利用现有的设备进行教学。可将淘汰的计算机组建网络实验室,并配置二手路由器、交换机来完成局域网组建的实验,完全可以利用现有的机房组建学校网吧,让学生自主建立,自己维护管理,老师可以在网络中制造各类“故障”,提升学生解决问题的兴趣,既能激发学生参与实验的热情,又能起到很好的实战作用。如果实训条件好,加大设备投入,让学生参与校园网络的建立,从网络设计,到布线施工,安装、检测调试维护管理等一系的实战中获得收益,学生必定都有很大的收获,这样才能具有更强的实践能力,走向社会才能更快地适应工作,适应社会的需求。实践证明,生动、活跃的教学过程,可以分散难点,诱发学生在感情和行为上的参与意识,使其主观上产生对新知识追求的动力。
高等教育应以育人为本,“育人”包括对学生进行文化知识的熏陶,以及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然而,大部分高校只注重学生文化知识的积累,却不重视培养其实际操作能力,导致许多学生成为“高分低能”者,不利于其就业。而计算机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学校更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一、以能力培养为导向的地方高校计算机人才培养学科内容体系
1.学科内容体系要与人才培养目标相符。计算机人才能力的培养包括对其一般能力和专业能力的培养,而专业能力的培养是最关键的,其是学生能够顺利就业的基础。随着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人们的生活、学习、工作都离不开计算机,但不同人群需要掌握的计算机知识又有差异。因此,计算机学科不再是一个单独存在的学科,其还有许多分支学科,如以实现便捷服务为中心的技术型、注重理论研究的科学型、以构建应用系统为主的工程型等。各分支学科都离不开“计算”二字,但其研究方向各有不同。因此,在地方高校计算机专业的内容系统设置上,应与其研究方向保持一致性,以培养专业型的计算机人才。
2.计算机学科的方法学。计算机学科的方法学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第一,核心概念。计算机专业的关键在于“计算”,计算机技术的核心专业思想是该学科的核心概念,而要运用好核心概念,首先就要求学生具有计算思维,所以地方高校在设置学科内容体系时,应将培养重点放在计算思维能力的培养上。计算思维是在与计算机相关的工作中,工作人员在面对问题时所采用的思维方法,而这其中的工作人员一般是经过专门训练的。计算思维能力是计算机专业学生必备的基本能力,也是计算机专业教学取得成功的关键。第二,基本方法。基本方法首先是指能够为计算理论奠定基础的数学方法,其次是指系统方法,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需要掌握计算机设计原理,同时还需掌握相应的应用技能。第三,学科形态,主要包含三??方面的内容,即理论、抽象和设计,不同的学科形态决定了计算机学科培养的人才类型有所差异。比如,工程型人才比较偏向理论学科形态,同时兼具设计学科形态。因此,在教学中需要重点强调这两方面的内容,注重学生理论知识的培养,并引导学生将理论知识运用于实践中。
二、问题分析
1.培养定位不清晰。许多地方高校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并没有对培养目标做出准确的定位,尽管一些高校试图将计算机专业的学生培养成为应用型或工程型人才,但在实际的教学中却摆脱不了传统教学模式的束缚,仍然以理论教学为主,而不重视学生操作能力的培养。因此,大部分的高校都没有形成自己独有的办学特色,培养目标单一,培养模式也不具备多样性。而虽然有的学校意识到增加实践环节的重要性,但却因为急于达成目标,不加考虑实践内容是否有利于教学,结果反而适得其反,学生对硬件、软件、网络等都有所涉猎,但却没有一样精通的,“专业人才”变成了“门外汉”。比如,“电脑艺术设计”专业的教学中,会学习素描、速写、广告设计、PS等内容,但每项内容都没有展开深入的教学,就会导致学生素描知识懂一点,速写知识有所了解,会使用PS、FLASH等软件,但就是没有一样精通的,这对学生专业度的培养是非常不利的。
2.人才培养与企业需求不匹配。信息化时代的企业在不断地调整其发展模式,以适应市场经济结构的变化,因此,企业对人才的需求也在不断地发生变化。但在地方高校的计算机人才培养中,大部分高校仍然采用传统“理论+实践”的培养模式,而没有根据用人单位的实际需要来调整教学形式。现代社会的企业需要的人才不仅要有过硬的理论知识,还要具备较强的动手能力,同时还需具备创新意识和较强的沟通表达能力。也就是说,全面发展的学生才能在竞争激烈的人才市场中占有一席之地。任何企业要想长远地发展,都需要不断地突破自我,要有所创新才能适应市场的不断变化,而企业的创新则源于员工的创新思维。如果员工有好的创新点子,却无法将其正确地表达出来,获得管理人员的认同,那么其创新思想便不可能变为现实。因此,良好的沟通表达能力,也是学生必备的。而好的创意还需要通过实践来实现,这就要求员工要具有较强的实践能力。由此可见,地方高校培养的计算机人才还无法满足用人单位的需求,其在培养全能型计算机人才方面还有待改进。
3.计算机专业的师资力量有限。地方高校计算机专业的教师数量不少,但大多数只懂理论,而没有实际的企业工作经验,“双师型”教师的缺乏,难以为学生的学习提供有利的教学保障。由于教师缺乏实践经验,所以其在引导学生实践的过程中,难免会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学生的实践并不具有现实意义。而有的学校由于师资力量有限,教学设备无法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难以为学生提供实验、实践的机会。比如,有些地方高校计算机室的计算机数量较少,且硬件、软件都比较落后,学生难以顺利地完成上机操作课,从而影响其学习效率。
三、培养策略
1.重视教学过程的设计。高校计算机专业涉及的课程比较多,每门课的任课教师都需要明确该课程的教学目标,要根据教学内容选取适宜的教学形式,以引导学生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为主,从而提升学生的能力。教学质量应取决于学生在课堂上掌握了多少知识,而不是教师讲授的知识量。比如,“应用密码学”是“网络与信息安全”专业的一门课程,对于其中的“密码体制”这个知识点,教师在课程设计中就可以通过案例的形式引出密码体制的分类,即对称密码体制和非对称密码体制,再结合案例分析密码体制的五元组。在讲解完知识点后,教师则需要引导学生采用位移法、代替法等方法来完成加密和解密的交换,以加深学生对此知识点的理解,同时培养增强其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通过校企合作模式来提升学生的能力。校企合作的模式在许多地方高校都已经得到广泛的应用,计算机专业的实践性很强,在该专业人才培养中,采用校企合作的方式巩固?W生的理论基础,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是非常有必要的。校方可邀请企业的资深工程师到学校开讲座,将其丰富的实践经验分享给学生和教师,在学生的实践环节给予其一定的专业指导。并且,教师还可与企业的技术专家交流实践经验,以帮助教师掌握最新的技术动态,从而为学生提供与时俱进的现代计算机技术知识。而学生则可到企业参加实习,了解企业文化,熟悉自己未来的就业环境,并在实习期间通过实践的形式来巩固理论知识,同时又能通过实践来检验自己对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比如,“互联网广告设计”专业的学生可到广告设计公司、包装设计公司等企业开展实习活动,学习广告设计的实际流程,掌握广告设计的要点,以及如何才能通过好的设计为企业获取更大的经济利益,从而提高自己的职业能力。并且,在实习过程中,学生还能熟悉企业对人才素质的要求,丰富自己的实践经验。由此可见,校企合作的教学模式不仅能使学校掌握企业最新的用人要求,完善学科内容体系的设置,还能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为学生的就业奠定基础。
3.丰富教学形式。单一的教学模式难以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现代学生的学习需求是多样化,教师在课堂上也应采用多样化的教学形式,满足学生的个性化学习需求,提高学生的能力。每个学生的学习能力、学习兴趣等都有差异,教师在教学中,还应尽可能地多了解学生,以便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因材施教,并注重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比如,“通信工程”专业中的“天线与电波传播”课程,教师在讲解“天线”的基础知识前,就可以制作微视频,并提出“辐射场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辐射的是什么极化的波?”等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在微视频的引导下去学习,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而在讲解“电视原理”时,则可利用互联网,在课堂上将网络资源利用起来,帮助学生理解电视原理相关知识。而学生在课堂上有疑问,也可通过手机、电脑等设备上网搜索答案,避免将问题带出课堂,从而提高课堂效率。
从一般意义上来审视,学校培养的创新型人才是指具有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能力和创新人格的人才。创新型人才不仅是全面发展的人才,还是充分发展的人才,更是在走出校门之后对科技发展和社会进步做出较大贡献的人才。依据这一认识,我们在对学生进行计算机专业教育的过程中,强化创新意识的教育,增强创新思维的训练,注重创新能力的培养,着力创新人格的塑造,并尽力落实在我院的人才培养实践之中。
一、坚实的专业基础理论是培养创新人才的基石
在当今网络计算时代,计算机科学技术正在向计算科学技术演化,计算机应用技术更加深化和拓展。只有具有坚实的数理基础,才能适应技术快速发展、应用需求多变的发展趋势。同时,坚实的、宽广的专业基础理论也是学生创新思维与创新能力的基石。
为此,我们在本科培养方案中注重夯实专业基础理论。核心课程分级设置,促使知识递进,不断深化;为本科生和硕士生开设了组合数学、算法设计与分析、智能计算原理、软件形式化方法、SOC设计方法学等课程;在博士生课程中开设了计算的数学理论、计算系统性能评价、现代数据管理理论等课程。在专业基础理论教学中,注重学生创新思维的激发和启发,将发散思维和聚合思维相结合,训练学生的抽象思维,为培养创新型人才奠定坚实基础。同时,积极组织国内外专家学术讲座,介绍学科的新发展、新成果,激发学生创新意识。
二、扎实的研究与设计实践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关键
计算机学科是一个实践性较强的学科,为了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就必须将实践环节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中,提高实践环节的教学效果,从本科阶段到研究生学习不断地给学生提供学以致用的实践机会,注重学生自我设计软件/硬件的创新能力训练。为此,我院在本科教学中减少验证性实验,增加设计性、综合性实验,并将实验从理论课中分离出来,自成系列,独立开设综合性课程设计;自研了基于FPGA的计算机硬件综合实验系统和基于PCI的接口技术实验系统,为学生提供了自主创新设计的较大空间和综合实验的平台。
我院作为研究型学院,通过“985/211”重点学科建设项目的实施,形成了微系统设计与集成、网络化嵌入式计算与分布计算、智能化多媒体信息处理、巨量数据管理等特色学科方向及其优良的科技创新平台。这些平台注重承担较多的国家研究课题、国际合作课题以及大型工程课题,绝大多数硕士生通过参加这些课题研究、设计与开发实践,不仅培养了自主学习与理解能力、以及对新知识的驾驭能力,而且经历了计算技术的集成创新与应用创新的能力训练;博士生不仅通过参与基金课题与国家课题的论证与申请,强化了创新的动力观和主体观教育,培养敢于创新的意识,而且作为主要成员经历课题总体设计,关键技术研究、系统验证与性能评测等研究过程,培养了理论创新、方法创新与技术创新的能力。
三、 多样化专业竞赛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有效途径
创新型人才的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能力和创新人格的培养需要通过有效的途径实施和贯彻。我们认为多样化专业竞赛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有效途径之一。数学建模、电子设计、软件设计、机器人、模拟联合国团队等专业化竞赛,尽管竞赛内容与形式不同,但其共同之处是不仅能够培养学生敢于创新的意识、激发创新的思维,而且有利于培养学生理解与应变等创新能力,还能够引导学生在自学进取中培养自信,在战胜挫折中培养意志和在对待名利中树立正确人生观,塑造创新人格。
为此,学院重视数模竞赛,采取普及参与和优秀选拔结合的组织方式,连年获学校数模竞赛组织奖。如2006年校第七届数模竞赛中,我院组织35支队参赛,33个队获奖,列全校第一。近四年来共有350余名学生参加数模竞赛,获得全国数模竞赛奖21人,国际数模竞赛奖12人。
机器人竞赛是体现智能信息处理技术的综合性特色项目,涉及软件设计、人工智能、图象处理、人机交互等专业知识,我院作为学校训练基地的责任单位, 组织团队,训练参赛学生,连续四年参加国内、国际大赛。获得7项全国比赛亚军, 9项季军,1项国际竞赛季军。在参加“枭龙杯”全国首届空中机器人竞赛中负责机载视频与图象处理,获得冠军。
研究生电子设计是全国高校IC设计专业性竞赛,我院每届均组织多个团队参加,在历届竞赛中均名列前茅;在科技部支持的两届西安大学生软件设计大赛中,均获得金奖;三年来有17人参加校模拟联合国团队,两任主席均由我院学生担任,参加国际模拟联合国大会,获“最佳代表队奖”。
参加过各类竞赛的学生,均认为收获大,不少学生在以后的博士生学习或科技工作中取得了创新成果。实践证明,多样化专业竞赛确实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有效途径之一。
四、建设新机制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重要保障
培养创新型人才,不仅要转变教育思想,破除传统的人才观,树立创新型人才观,把具备创新意识、创新能力作为对人才基本素质的内在要求,还要建立培养创新型人才的新机制,保障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实施。
我们对教师提出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具体要求,体现在教学内容更新、启发式教学方法、研究型教学改革、教学效果考核等环节。例如,加强督导组对教师课件质量和教学效果的检查,有重点地督导;专业课程考试要以设计和分析型题目为主,对优秀学生要有发挥空间;博士生专业课程提倡以研讨班形式组织,要求阅读大量新的科技文献,组织交流和讨论,激发创新思维;鼓励教授开讲座,为学生点评学术发展前沿和介绍自己的研究方向等。
学院在免试推荐研究生中将专业竞赛作为评价学生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研究生面试中,注重学生创新思维的考察;在确定提前攻读博士学位或硕博连读中,将创新思维与创新能力作为主要评测内容;评价博士论文质量更以创造性成果为准则,在院一级形成了可操作的质量控制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