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爱发表,线上期刊服务咨询

科学教学论文8篇

时间:2023-03-22 17:37:01

绪论:在寻找写作灵感吗?爱发表网为您精选了8篇科学教学论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迪您的思维,激发您的创作热情,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科学教学论文

篇1

一、结合生活经验,创设课堂情境

俄国伟大的教育家乌申斯基曾说:“教育不是一门科学,而是一门艺术,是一切艺术中最广泛、最复杂、最崇高和最必要的艺术。”因此,教学不是简单机械地向学生灌输抽象枯燥的书本知识,而是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并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紧密相联,师生之间有效互动的“思维艺术”活动。要想使课堂教学充满艺术灵性,创设一个生动有趣的教学情境是必要的,而且创设良好的课堂教学情景,不仅可以使学生更快进入学习角色,也容易使学生理解和掌握课堂所学的知识技能,更能激发他们自主探究学习的原动力。以学生兴趣为基础和根据学生实际生活经验为依托是创设生动有效课堂教学情境的两个关键点。首先,兴趣是最好的教师,学习是一个主动的过程,当学生有了兴趣才会主动去学习知识,教师在教学之始就应该激发学生好奇心和探索欲;第二,当学生发现自己所学的知识与日常生活息息相关时,学习会变得更为主动,所以根据学生实际生活经验为依托创设教学情境是提高他们学习能力的有效手段之一。如教学《研究透镜》,上课开始时教师可以提问“放大镜为什么能放大,显微镜为什么能看清微小的细菌,望远镜为什么能观察到很远的地方”等一系列与实际生活相关联的问题,这时学生纷纷陷入思考,求知欲增强,便会主动投入到透镜的学习中,达到事半功倍的学习效果。

二、提倡自主探究学习,鼓励积极动手实践

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是当前的教育提倡的教学形式,即教师在课堂中扮演指导者角色,把自己的“教”改为学生的“学”,让学生自主探究学习。但在小学科学教学的调查中发现,大多数科学教师的授课仍以灌输式为主,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知识的遗忘程度也很大。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布鲁纳说过:“学习者不应是信息的被动接受者,而应该是知识获取过程中的主动参与者;学习者通过自己练习、探索、发现所获得的知识才是真正有效的②。”在灌输式教学下,学生缺乏学习热情和主动性,很难有效获取知识,教师要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从旁辅导,采用“扶一把”的方法③,让学生在教师的帮助下成为科学知识的探究者与发现者,激起他们获取知识的热情及科学探究的信心,这样他们就能更快更准确地掌握知识,且记忆更为牢固。动手实践也是科学教学环节的重中之重。学生在动手操作过程中,不仅可以建立正确的科学概念,提高学习能力,而且可以使思维创造能力得到充分发挥与提升。例如,在《沉与浮》一课中,教师准备了几种不同的材料(石子、塑料泡沫、橡皮泥、回形针、蜡烛等),首先让学生根据生活经验判断这些物品放入水中是上浮还是下沉,再指导学生动手操作,当实验结果与原有预测发生冲突时,学生便会重新对沉与浮概念进行思考,打破原有观念,顺应平衡新的概念,同时也能在实践中摸索出新的学习方法与技能。

三、注重知识拓展,践行“学以致用”的原则

篇2

科学是一门自然的、科学的学科知识,在科学教材中有很多有趣的小实验,运用这种简单实验的方式来让学生理解一些简单的科学知识。为此,在我们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就一定要重视实验环节,充分利用科学实验来为学生营造得天独厚的学习情境,体现出科学学科的知识优势。各种科学实验都充满了惊奇和兴趣,在小学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充分利用这些实验带来的惊奇来激发学生学习的欲望和动力,采取更加灵活多样的呈现形式将实验形象、生动地展现在学生眼前,运用自己的学识和能力来巧妙地安排实验,争取做到标新立异,给学生更多的惊奇和意外,有效地触动学生探索的心弦,推动着学生亲自动手、动脑去探索科学知识中的奥秘,从而为学生创设一种寓教于乐的教学氛围,从而让学生更加喜爱上科学实验,更加喜爱上科学知识,也更加喜爱上传授科学知识的课堂。同时,在学生的自主探索和实验过程中,还能够锻炼学生的动手、动脑能力,能够促进学生形成科学的探究方式。例如,在学习科学知识“气体的热胀冷缩”时,我首先给学生演示一个被压扁的乒乓球放到热水中能够鼓起来的实验,通过这个实验勾起学生强烈的好奇心,激发学生探索其中包含的奥秘,在这种充满好奇的学习氛围中,教师再组织学生进行更加深入的探索,这样就能够有效地启发学生发挥其自身的创造性思维,从而达到最好的教学效果。为此,我们教师一定要充分运用生活中的一些富有科学知识的小实验,调动学生的好奇心,激发学生继续探索的动力和欲望。

二、充分利用科技的历史来创设故事情境,激励学生努力学习科学,不断发展创造

科学知识并不是一天两天就能够得到的,它需要科学家不断地努力和探索,需要具有顽强的毅力和持之以恒的决心,为此,在科学发展的历史中有很多科学家的英雄事迹,有很多科学家为了探索科学知识发生的感人故事。作为一名小学科学教师,我们要学会运用这些科学发展过程中的历史,在科学教学课堂中以故事的形式讲述给学生,让学生在这些感人故事中得到启示和启发,从而更加产生较强的学习欲望和探索动力。有一位教育家曾经说过:“故事是儿童的第一大需要。”小学生的年龄都比较小,在他们这个阶段正是对故事感兴趣的时期,教师一定要抓住学生这个心理,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根据授课的内容,为学生准备一些动人的、有趣的历史故事或是一些科学人物的探索故事,利用多媒体技术为学生播放一些科学家的照片或是一些实验的情境,增加学生的印象和感想,从而使学生追随着科学家的脚步去体验科学探索和创造。例如,我们可以给学生讲述达尔文热爱大自然,喜欢去郊外游玩,去观看各种各样的小动物,捕捉一些小昆虫,和小松鼠一起玩耍的故事,运用故事的情节引导学生去学习和探索《生物进化》的知识。在科学发展的历史长河中有着十分丰富多彩的历史资料,有很多都能够触动学生的心弦,激励着学生不断地探索和学习,陶冶学生的情操,鼓舞学生产生勇敢的斗志,让学生勇于发现和探索。教师运用这些事迹的再现来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情境。

三、重视新旧知识的内在联系,创设不断探究新知的学习情境

知识之间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任何一个新问题的探索和应用都是在旧知识的基础上得出的。为此,在小学科学教学课堂中,我们教师要结合本堂课的教学内容与旧知识之间的密切联系,为学生设置一些有趣的悬念,从而帮助学生创设一种探索的学习情境,让学生根据已有的知识,经过学习经验迁移和对比能够在新的学习情境中探索到新的知识。促使学生能够在旧知识的不断运用过程中学习新的知识,运用新知识去解决问题,这样有利于学生积极主动地开展新知识的探索活动,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例如,在学习物体的导电性时,我们教师可以先给学生介绍一些运用电能才能工作的物体,然后利用最常见的小灯泡来让学生设计和验证一些物体的导电性能如何。这样学生就会结合自己生活中的一些经验和做法,自己动手操作,通过灯泡的亮与不亮或者是亮暗的程度来判断物体的导电性能如何,这样便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到了新的知识,提高了自己自主探索和学习的能力。

四、组织学生开展游戏活动,运用游戏创设融洽轻松的学习氛围

小学生正是爱玩的年龄阶段,在他们心目中最好的学习方式就是“玩”,为此,我们在科学课堂中要满足学生这一爱玩的心理,教师要结合自己课堂教学的内容,设计出适宜的游戏活动,为学生创设娱乐的学习氛围,从而让学生产生轻松的学习体验。在这种比较自由轻松的学习环境下,学生不但会快速地吸收知识,而且还能够增强学生的观察能力、注意能力以及独立的思考能力,还能够在游戏中不断地挖掘学生内在的潜力,让学生积极地开展科学知识的探索活动,提高科学课堂的教学质量。同时学生也能够在学中玩,玩中学,从而学习得更加有劲,玩得也更加具有教育意义,达到双丰收的良好效果。加深了学生学习科学知识的兴趣。

五、结语

篇3

科学知识来源于生活,教师可以利用日常生活作为案例来刺激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和求知欲,最终使得学生理解和掌握科学知识。例如,学习摩擦力时,学生对于摩擦力有所了解,但了解不深,大家只是清楚摩擦力可以阻碍运动。教师在讲课之前,可以让学生思考日常生活中,在什么地方可能存在摩擦力,为什么在冰面上要比在路面上滑?为了使大家能够更加形象地感知摩擦力与什么相关,教师可以将同一个物体放在不同的地面,利用测力计来拉动物体。从学生熟知的日常实际生活中的现象出发,培养学生对于科学的兴趣和求知欲,并且逐步理解和掌握科学知识。

二、课后作业和练习要联系生活

只在课堂上学习科学知识,这是远远不够的,所以课后作业和练习也是学习科学必不可少的方面。一堂课的时间是有限的,很难做到使每个学生亲手实验操作,因此,课后的科学作业是必不可少的。以物理中的电学为例,在课堂上需要很多实验器材,并需要很多时间,所以为了使每个学生都能够感知到电的存在,可以安排学生课外作业,即在课余时间利用导线、电流表来进行实验,这样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也可以培养学生学习兴趣。

在生物学习中,在学习花卉时,可以让学生亲自观察不同花朵的雄蕊、雌蕊、花瓣数目、花萼,并且完成观察报告。设计一些生活化的作业,不仅可以加强学生对于课堂所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还能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践能力,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并且使学生真正做到知识的融会贯通和学以致用,从而达到科学教育的目的。

三、培养学生利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学生学习科学知识的目的是为了学以致用,即能够解决日常生活中所遇到的问题。为了达到这个目的,必须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真正做到学有所成。在中学科学教学中,学生所接触到的理论知识,并不能完全融会贯通,这就需要教师采用一些由简到难的练习,使学生真正掌握所学知识。

例如,在学习“电功率”时,为了使学生能够真正理解和掌握,教师可以让学生观察自家所用各种电器的电功率和用电情况,并最终完成调查报告。这样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还可以培养学生将观察数据整理成理论报告的能力,培养学生的理性思维和科研能力。因此。科学知识的学习必须紧密联系生活实际,真正做到融会贯通,提高学生的学习激情和动力,真正达到科学教育的目标。

四、总结

篇4

科学知识是科学素养的重要内容,也是提高学生科学素养的主要途径。化学课堂教学中如何通过有效的方法提高学生的学科知识素养呢?首先相对于“满堂灌”,我们更需要的是学法指导,关注学生“怎么学”。其次,教材也不再是纯阅读材料,而是通过设置“你知道吗?”“活动与探究”、“信息提示”、“问题解决”、“交流与讨论”等栏目来改变学生单纯接受、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学习方法,它不仅要学生理解记忆性知识,还要学会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如在“同一反应中用不同的物质来表示反应速率时数值与化学计量数的关系”的内容学习上,教材没有直接给出或举例给出结论,而是在“交流与讨论”栏目提供了“N2O5在四氯化碳溶液中发生分解反应的实验数据”,让学生自己通过计算得到数据,填入表格,并通过问题启发学生分析发现有关规律。这一知识点不是很难,学生通过直接听讲也能理解,但这样除了记忆性知识之外别无所获。在实践中,教师可充分利用课本栏目资源转换教与学方式,培养学生勇于实践、敢于提出挑战的探究精神,学生不仅能学会学科知识,更直接体验了科学探究的过程,将“是什么”和“怎么得到”融为一体,使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把握更加有效,培养了学生探究和自主学习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在这知识快速发展的时代,只有“学会学习”的学生才能迎接各类挑战。转换学生的学习方式,通过探究,带着问题去学习,凸显学习过程,形成学生内在的学习动机、批判的思维品质和思考问题的习惯;通过自主学习,凸显学习的主动性和独立性,弘扬人的自主精神;“学会学习”的主要目的首先在于让学生在学习方式转变的前提下,更好更扎实地掌握科学知识。有了扎实的科学知识,才能更有效的提高学生科学素养。

2通过化学实验,提高学生科学素养

高中化学实验教学是教学的重要内容,教师通过实验教学渗透对学生的科学素养教育,以此实现科学素养提高的目标。在具体教学时,教师首先要引导学生对教材中安排的实验进行分析,通过小组合作讨论等不同形式,针对实验设计中的不足进行优化,借此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与创新意识。其次,在化学实验教学中,教师还可以借助仪器设备的制作来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精神。日常实验教学中,适当引入实验器材的自制活动,以及对现有器材进行组装、改进和调整,让学生在操作过程中进一步掌握实验器材的设计原理与实验的反应原理。

如“氨气的性质”在高中化学中是一个重要的知识点,教材用三个演示实验分别介绍了氨气极易溶于水、水溶液成碱性和能与酸反应的三个性质,但实验中存在着以下的缺陷:前期制备氨气的过程复杂,而且排空气法收集氨时容易扩散到空气中,造成空气污染,预先准备好的氨气往往会出现泄漏、潮湿等现象,导致实验效果不理想,实验2和实验3中的浓氨水露置在空气中,也造成空气污染,不符合绿色化学的理念,影响健康。因此通过改进实验方案和实验装置,把三个实验结合在一起做可以避免上面的缺陷。实验装置设计如图1。具体操作如下:进行气密性检查后在烧瓶1的底部加入一些固体氢氧化钠,在针头处换上装有浓氨水的针筒,在烧杯1处放PH试纸(红色石蕊试纸)后,慢慢的把浓氨水注入烧瓶1中,通过向下排空气法收集氨气,若PH试纸变(红色石蕊试纸)蓝色了(实验2),说明氨气已经收集满了。然后在烧杯2中滴入酚酞,关闭止水夹2和止水夹3,把针筒内的水打入烧瓶2内,同时打开止水夹1,烧杯2中的水迅速上升,在烧瓶2中的尖嘴导管上出现红色的喷泉现象(实验1)。最后等喷泉结束后,在烧瓶1上口的针头处换上装有浓盐酸的针筒,把浓盐酸打入烧瓶1内,出现大量白烟(实验3)。这个实验首先实现了氨气的制备、收集和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实验的一体化处理,使实验成功率,可信度更高,让学生更真实地去体验理解氨气的性质;同时操作轻松快捷,现象明显,课堂耗时短,非常适合做演示实验;而且两个烧瓶一红一白,有很强的视觉效果,很好地提高了学生的实验兴趣。最重要的避免了氨气进入空气中,环保无污染,体现了绿色化学思想。

高中化学课程标准指出:“通过以化学实验为主的多种探究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在本案例中,首先通过操作复杂实验,来引导学生思考如何简化,通过合作讨论,互通信息,解决学生在实验理解上的“信息沟”差距,达到共同思考共同提高的目的;其次根据学生讨论结果和教师引导的方向进行实验改装,让学生更直观地把思考和动手结合起来,有效强化学生的探究意识,促进思考方式改变,进而促进学习方式的自觉转变,更重要的是通过改装,让学生明白技能创新和实践方法的真正意义所在;同时培养学生的实验兴趣和个性特长,良好的实验兴趣是形成良好的科学品质的前提。有了良好的科学品质,科学素养的提高是指日可待的事情了。

3利用化学史,培养学生科学上的人文素养

化学学科在发展过程中,无数研究人员为之付出了艰辛努力,他们的介绍化学家们的科学态度、研究方法、成功或失败的经验教训,勇于探索、大胆创新的科学态度,坚持实践、百折不扰的科学精神,既能向学生展示化学知识的“来龙去脉”,加深对化学知识的理解,又可让他们明白化学并不枯燥呆板,而是一门不断发展的生动有趣的学科。因此,傅鹰教授认为化学史教育是很有必要的,他认为“化学史给人以智慧。”如在学习元素周期表知识时,可介绍元素周期律的发现史:1862年尚古多的“螺旋图”1864年迈尔的“六元素表”1869年门捷列夫化学元素周期律的确立,把化学元素纳入了一个完整的体系,使化学进入了系统化的阶段。从以上的故事中我们可以让学生领悟到:科学和真理是人们在不断追求和探索中逐渐呈现的,许多科学家始终坚持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精益求精的工作作风、锲而不舍的钻研精神,获得了一个又一个的重大发明和发现。通过对这些史实的感受,使学生体会人类在追求真理的道路之曲折艰辛,但只要孜孜不倦的不懈努力终会结出累累硕果。

讲到科学素养时,人们往往会有一种误解:认为科学素养就是做实验或通过研究得出结论。实验、研究的确是有关科学的方面,但绝不是全部。实际上,实验、研究是进行科学研究的一种手段和方法,科学家进行研究的过程实际上就是科学素养和探索精神的体现。而这个研究过程和体现的素养和精神其实就是人文素养的一个方面。案例中的“元素周期表”知识,表面上看来是一个记忆性的知识,但它的发展完善历程却能体现出科学家的素养和精神,因此可以认为是科学方面的人文精神,而这对于现代学生而言又是不可或缺的。

篇5

我认为在教学实践中让学生自己制作实验器材有以下几点好处: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上课前,我认真研究课上所需实验器材,做出一个制作实验器材所需材料清单,拟定制作实验器材的合理步骤,用于指导学生自己制作实验器材。课上,我要求学生认真阅读课文,反复研究实验器材的制作。在沟通交流中,趁机对学生做制作指导。把制作器材安排为当天的家庭作业,为第二天的实验课做准备。在同学们对制作器材的好奇中,激发了学习的兴趣。

比如学习《日晷》一课,要求大家制作一个简单的日晷。我指导学生完成材料清单、制作步骤后,安排学生回家后自己动手制作。同学们都很好奇,都很有兴趣。

第二天,同学们兴致勃勃地带着自己制作的日晷来了,还互相讨论着日晷的作用。我一看,他们制作的日晷精美极了,大小不一。包括制作的材料,刻度线的划分,晷针的形状也各式各样。我夸奖了同学们后,同学们就缠着我问制作这个日晷起什么作用,希望我能给他们一个正确的答案。我就给学生仔细地讲解了日晷的作用以及日晷的演化,还有现存的几个著名日晷。同学们学到知识后,都争先恐后的想用自己制作的日晷去太阳下试试。我又指导学生在太阳下测试日晷与时间的关系,晷针影子与太阳位置、高矮的关系。至此,《日晷》一课基本完成,同学们兴致都很高,基本上达到了教学的目的。

通过自己制作实验器材,不少学生还能自觉地用所学知识在课后作实验,解决生活中的一些疑问。

迁移能力是学生发展的一项基本能力,学生在制作器材的过程中,会更加深刻理会器材本身所代表的科学含义,更多的迁移到生活中的一些科学现象上。

比如《正电与负电》一课中,我让学生从家中找废旧的丝绸、毛皮以及小巧的橡胶、玻璃制品等。课上让学生动手实验,学生同样兴致高昂,都说这是生活中常见的现象,以前就没有去发现其中的奥秘,没有用心去想事情的原委。有同学说:“我身上总会粘上一些草屑,挥之不去,却不知道是怎么回事,原来是在干活时衣服和草屑摩擦而带电,吸住了草屑。”有同学说,平时梳头时头发总是会被梳子带走,原来也是摩擦带电啊!我问他们为什么会想到这些,他们说是从他们制作的器材摩擦中带电想到的。可见,正是因为他们亲手准备的、他们熟悉的材料启发了他们,让他们去解释一些生活中的科学。激发了他们对生活中科学的热情,他们能够明白,生活中处处有科学,只要他们用心观察,细心体会,专心研究,就能体会科学就在我们身边,科学就能服务生活,从小养成学科学/用科学的好习惯。

学生通过制作大量的实验器材,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这是显而易见的。在开始的一段时间里,有的同学不知所措,眼睛看着别的同学,笨手笨脚的亦步亦趋,常常弄翻了水杯,弄坏了器材。但是通过一段时间的锻炼后,同学们基本上都能自觉、自主、顺利完成实验。同学们的动手能力得到了较大的提高。特别是通过大量的自制实验器材的制作,让他们手上的技能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做什么事都不再毛手毛脚。

实验教学的关键是学生动手进行实验操作的过程,而不是教师讲解的过程。学生通过自制的实验器材,能够清楚地对器材进行操作,也能清晰地了解器材的特征、作用等。能够更加明白实验的内容与目的。在实验中也会更加注重一些微小的细节,去发现一些器材的不足与改进之法,从而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

如在教学《植物的根》一课中,我让学生尽量的多带一些植物的根,有的同学带来了生姜。于是同学们就此提出了问题,有的说生姜不是根,有的说生姜是根。这引发了同学们的争论。我决心让他们探究一下植物根的特点,就引导他们,让他们仔细观察各种根的特点,最后由老师点拨说明生姜是茎,是地下茎。在争论中,提高了学生的探究能力,。同学们明白,只有认真观察、总结,才能得出科学的答案,而不是死记硬背老师的结论。在实验中学到了真正的科学知识,学会了科学的学习方法,提高了学习的兴趣。这些都是对他们来说是受益匪浅的,对他们今后的发展能起到很大的作用。

篇6

多年的教学实践证明,科学的课堂常规是课堂教学管理的有效措施。学生从进入学校开始,就应当共同制定为保证课堂教学顺利进行的行为准则,即课堂常规,它一方面有利于学生养成良好的课堂学习习惯;另一方面,对学生的违纪行为也能起到预防的作用。在制订课堂常规时,务必使全班每一位学生都认识到规则的意义,它是为了维护同学们自己的学习利益;同时,还应考虑到学生执行起来是否有困难,比如可以采取民主的方式由师生共同来制订,这样的课堂常规才不致流于形式。特别是刚刚升入初一的学生,他们在学习习惯、学习方法、作业习惯上都存在诸多问题,一是生性好动,坐不住,管不住自己的嘴;二是上课注意力集中的时间较短,面对初中数学课堂知识容量的改变,一部分同学无法适应,选择逃避,容易开小差;三是没有养成良好的作业习惯,学科增多,知识变难,作业量变大,容易形成学生抄作业的现象。一个科学合理的课堂常规,可以有效预防学生形成不良的学习习惯和作业习惯。

二、做好深入的学情调查

一个科学的课堂常规可以保证正常的课堂教学秩序,确保教师精心准备的教学内容、精心设计的教学步骤得以顺利实施,但还不能说就会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在整个学习过程中,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体,学生才是决定教学活动成败的关键。教师必须在课堂上营造出一种积极的课堂学习气氛,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让学生主动参与到教和学的双边活动中来,努力追求学习的乐趣和成就感,尽力克服各种学习中的困难和挫折,只有学生具备了主人翁意识,教师的课堂教学才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所谓课堂气氛,就是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之间相互作用而产生和发展起来的一种综合的心理状态。课堂气氛按照师生之间所表现出来的表现特征,大体可以分为积极的、消极的和对抗的三种类型。要建立有利于课堂教学的积极的课堂气氛,很重要的一条就是要了解学生的需求。教师一定要把自己置于学生的地位,设身处地去体会学生的心理状态及学业基础;平时应主动和学生交流、谈心,听取他们的各种想法和意见,了解他们的学习动机、态度和对学习的期望值。特别是在刚刚进入初中学习阶段,收集学生对老师的要求和对自我的学习目标,半期或期末考试后,可以布置学生写试卷分析和自我总结,从这些信息中可以客观的分析学生学习心理和学习态度,为教学设计提供有效的参考。在与学生有较多接触以后,还可以就“我心目中的数学老师”这个话题让学生写一个富有真情实感的作文,你会了解到学生普遍喜欢那些知识渊博,讲课生动形象,富有激情和幽默感,平易近人,能和学生交朋友的老师;而不喜欢那些衣着不整、无精打采,处事不公正,体罚学生的老师。不同层次的学生还会提出不同的教学要求,对于那些学有余力的学生会可能会提出多讲学习方法,经典题型以及解题技巧等;而那些基础较差的学生可能会提出放慢讲课速度,多讲基础题目等。我们可以通过这些信息,制定出适合学生的心理需要和学业基础的教学目标,分层设计每堂课的教学内容,达到满足不同层次的学生需求,充分调动不同层次学生的积极性,把他们融一个整体,营造一种良好的课堂教学氛围,为有效的课堂管理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

篇7

观察是科学探究的开始,是触摸外界事物的起点。但是,观察绝不仅等于看见,观察是一种良好的学习习惯,需要教师对学生进行有意识培养,需要教师积极引导学生。学生要养成“观察”这一习惯,实事求是是基础。面对某一事物,学生要客观、公正地对其进行评价,观察后所得结论要真实,决不能凭空想象、随意捏造。因为“求实、客观”是培养科学技能的基础,是发现事物本质的基础。只有以事实为依据,才能对事物有进一步认识,才能发现其中内在联系。坚持是过程,观察某一事物时往往面临很多困难,可能是我们的眼界不够宽,也可能是事物的表象太复杂,所以,观察贵在坚持。世界上一些里程碑式的发现都是在漫长岁月中一点一点积累的成果。教师要对学生多鼓励,提高学生自信心,培养他们的耐心,不要急于求成,帮助他们养成严谨和持之以恒的品质。与此同时,教师还要提升学生观察的敏锐度和全面性。为什么牛顿在苹果树下被苹果砸了,就发现了万有引力,而那么多人都被苹果砸中却没发现呢?因为牛顿具有其他人没有的观察的敏锐度和全面性,教师可以先从浅层事物培养学生的敏锐度和全面性,例如,网络上广为流传的一幅画中,你能找出多少个人?这样的题目在小学生的能力范围之内,能锻炼他们的敏锐度和观察的全面性,教师可以通过这样一些实例,引导学生敏锐地、多方面地、多角度地看待事物。

2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习惯养成

教师对学生的观察习惯进行培养后,接下来需要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习惯。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仅靠观察是不够的,还需要学生养成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习惯。小学生刚刚接触比较正统的知识,对一切事物都充满好奇心,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利用学生的好奇心,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理论联系实际,创设问题情境。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要利用学生的好奇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例如,学习蒸气时,教师可以录制一个水壶中的水沸腾时的微视频,让学生观看。观看完成后,向学生提问,他们看到了什么?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从而引出蒸气的性质。另外,教师还可以让学生自己去探索生活中一些不明白原因的现象,引导学生养成善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习惯。

3勤于动手的习惯养成

懒惰是学生的天性,正因为懒惰,才有了各种各样的发明方便人们的生活。但是,这里懒惰只是一种思想,是人才在积累了充足知识之后的质变。学生要养成勤于动手的习惯。一方面,好记性不如烂笔头,教师讲授的一些知识需要反复复习,才能记住。有些学生觉得自己已经记住了,就没有记笔记的必要了,这种思想是错误的。因为课堂上的记忆大部分不太牢靠,随着时间流逝,遗忘比例会加大,最后,只能保存一点儿。所以,教师要督促学生养成勤于动手的习惯。可以采用一些硬性规定,如随时抽查学生的笔记引导学生养成勤于动手的习惯。另一方面,“动手”指学生自己动手实践,不光纸上谈兵,真理要通过时间的检验。例如,教学过程中,面对学生自己下的结论,教师可以辅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验证自己的结论,从而帮助学生养成勤于动手的习惯。

4总结反思习惯的养成

教师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要培养学生的总结习惯,对每一节课、每一单元、每一门课程都养成总结习惯,并对自己对课程内容理解上的错误进行反思,这样,课本才能越读越薄,学生学习起来思路才能更清晰,才会轻松。科学的探索过程、操作过程中的一丁点失误,都能使学生达不到预期效果。这时,教师要给予学生一些鼓励、一些建议,引导学生进行总结反思。让学生回过头来思考自己探索的步骤,对自己的操作进行自我评价,为什么会失败及失败的原因,从而进行改进,然后重新试验,不断改进,直到达到预期结果。故在小学科学教育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养成总结反思的良好习惯,使其在成败轮回中获益。

5结语

篇8

由于小学生都具有不少生活经验,认识不少事物,这些生活经验大多对科学课的学习起到正迁移的作用。但有些会干扰学生对新知识的掌握,如《沉浮与什么因素有关》一课的教学中,学生往往会受生活经验的干扰,看到泡沫、木头浮在水面,石头、铁块沉入水中,就得出“轻的物体浮,重的物体沉”的简单结论,但当教师列举100克的石头和500克的木头哪个浮时,学生又马上意识到此结论错了,不知所措。也就是不能将体积和重量二个因素结合起来分析问题,再得出结论。即体积相同,重量轻的容易浮;重量相同,体积大的容易浮。

二、克服负迁移对学习科学知识的干扰的方法

1.讲清基本概念

基本概念不清楚,必然造成探究过程中的失误,所以有时要加强基本概念的教学。如在教学《声音的变化》一课时,教材中安排了两个活动:“观察比较声音的强弱变化”和“观察比较声音的高低变化”。在第二个活动的观察中,学生的观察结果往往是“物体振动得越快,发出的声音就越大;物体振动得越慢,发出的声音就越小”。究其原因,学生受生活经验的干扰,在生活中只感觉到声音有大有小,不知道声音还有高有低。教材中没有对“音强”、“音弱”和“音高”、“音低”进行解释,所以会造成此错误。要解决此问题,教学中很有必要对“音强”、“音弱”;“音高”、“音低”的概念补讲清楚,并且多举实际例子给予区别,如防空警报的声音很大,全城人都能听到,人们的讲话声相比之下就小得多,这是声音的大小。而音乐课中的声调“1、2、3、4、5、6、7”的音调越来越高,它们与音的大小无关。这样才能让学生真正理解并掌握“物体振动的幅度大小与声音强弱的关系”和“物体振动的快慢与声音高低的关系”的科学知识。

2.让学生亲自探究

如《下沉的物体会受到水的浮力吗》一课的教学中,应让学生掌握“下沉的物体也受到水的浮力”的科学概念。学生原有的知识和猜想都是“下沉的物体没受到水的浮力”,到底下沉的物体有没有受到水的浮力,不能把此结论硬塞给学生,而是要把问题抛给学生,让学生想办法研究,让各小组学生设计实验的方法验证。当然,不一定每个小组都能想出实验验证的方法,但是必须让每个小组会实验、会探究。对想不出实验方法的小组,可提示看书自学的方法,让其掌握实验方法。但有一点,就是让全班学生都动手,参与实验,参与观察,最后交流得出一致无异议的结论:“下沉的物体也受到水的浮力。”

3.运用对比的教学方法

对比,最能区别容易混淆的知识。采用对比的方法往往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要区别日食和月食形成的异同,分别画出日食和月食的形成图进行对比,区别两图中三球位置的不同,加上形成原理的说明,学生对日食和月食成因的掌握必牢。如教学《认识几种常见的岩石》一课时,可以设计一张表格,对岩石的颜色、构造、岩粒大小、光滑程度、软硬及与盐酸的反应情况进行比较,这样学生就容易把握各种岩石的基本特征,从而达到在辨别各种岩石时不出差错的目的。

4.设计多种形式的练习

推荐期刊
  • 小学科学
    刊号:22-1388/G4
    级别:省级期刊
  • 科学
    刊号:31-1385/N
    级别:省级期刊
  • 科学启蒙
    刊号:43-1251/N
    级别:省级期刊
  • 饮食科学
    刊号:21-1158/TS
    级别:省级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