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3-22 17:36:59
绪论:在寻找写作灵感吗?爱发表网为您精选了8篇企业产品质量论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迪您的思维,激发您的创作热情,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关键词] 供应商 质量控制 指标体系 第三方 预控 实控
企业产品质量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供应商产品质量的好坏,随着企业专业化生产水平的不断提高,企业间的生产合作日益广泛,企业零配件、原材料的供应量越来越大。据统计,现代工业企业零配件、原材料的供应量一般在30%~70%之间,因此,企业产品质量控制的重心,对于零配件、原材料供应比例高的企业来说,实际上应从本企业向供应商转移。据此,论文重点探讨供应商的产品质量控制问题。
一、影响供应商产品质量的主要原因
影响供应商产品质量的原因通常有以下七大方面(如图所示)。
一是没有有效的供应商产品质量控制组织机构,主要表现为:供应商产品质量控制组织机构环节多,过程长,工作效率低,工作职能不明确;
二是没有科学合理的供应商评价指标体系和选择制度,主要表现为:没有对供应商进行分类分级管理,供应商选择不合适,没有建立质量联保制度;
三是没有科学合理的采购政策,主要表现为:与供应商质量协议不全面,质量保证条款不详细具体,没有对供应商进行重要程度分级,没有采购质量控制奖惩制度,采购质量信息管理不善;
四是采购人员素质低,主要表现为:采购人员没有培训机会,不能正确理解采购政策,不能正确执行科学合理的采购程序;
五是质量检验部门不能很好地执行其职能,主要表现为:供应物资检验不严格,没有有效的检验方式,没有针对不同的供应商采用不同的检验方法,没有按有关检验理论和标准进行检验,没有充分运用各种统计技术工具;
六是不合格外购物资管理不严,主要表现为:未经检验便进入仓库,不合格品未经处理投入使用;
七是没有先进的供应商产品质量控制信息系统,主要表现为:信息系统运行不畅,数据不全。
二、供应商的评价指标体系
供应商的科学评价与合理选择,是供应商质量控制的基础。根据与质量控制的相关性及轻重程度,通过分析研究,我们选择供应商的九个大的项目,27个指标作为评价指标体系,并给每个指标分配适当的权重,总权重100分(见表)。
从表中可以看出,供应商评价指标体系中,所占比例最大的是产品质量(30分)。因为产品质量是企业对供应商的直接考察指标,但对供应商进行评价时又不能只看其产品质量,因为供应商现有的产品质量及其稳定性与其他条件密切相关,所以产品质量的权重分配通常应在30%左右。而其他各项指标除技术条件、价格条件、经营状况、竞争状况所占比重较大以外,企业关系、行业评价、交货时限、售后服务所占的比重较小。
企业在制订本企业供应商的评价指标体系时,应根据各项指标与本企业质量控制的相关程度,对表中各指标的权重分配作合理的调整。甚至对评价指标的选择也应适当调整。
三、供应商产品质量控制的关键环节
经分析研究,我们认为供应商产品质量控制应把握好以下三个关键环节:
1.预控过程: 供应商产品质量控制的第一个关键环节是产品质量的预控。预控内容主要包括:签订产品质量协议;质量保证条款;原材料使用的具体标准;商定质量联保程序;规定生产流程等等。通过这些措施的实施,使供应商准确无误地理解和接受本企业对产品质量的期望及要求。特别是对供应商使用原材料的品牌、性能指标、价格等作出具体规定后,相当于将质量控制提前了两大步(第一步是本企业供应商产品质量的控制,第二步是供应商之供应商的产品质量控制),这种提前十分有利于将质量问题消灭在供应商为本企业生产产品之前。实际上产品质量问题,像人的健康问题一样,也应以预防为主,预控过程向上游(企业)延伸得越长,预控效果会越好。
2.实控过程:供应商产品质量控制的第二个关键环节是产品质量的实控。实控内容主要包括:派驻质量代表;供应商购入原材料检验;生产过程监督;启动质量联保程序等。实控过程往往程序复杂,工作量大,本企业如果技术能力不足,可采取签约委托第三方的方式。所谓委托第三方的方式,可通过委托与供应商具有同等以上质量资质之生产厂家的质量控制专业人员,代为实施对供应商质量控制的实控过程。这种签约委托方式在某种程度上,可能比本企业直接进行供应商质量控制更为有效。因为被委托方是供应商的同类企业,生产同类产品,就供应商的产品而言,往往具有比本企业专业水平更高的质量控制能力,更能找到出现质量问题的关键部位,所以这种方式也许成本更低,效果更好。当然,为了防止被委托方与供应商相互构结,本企业采取相应的驻厂监控措施仍必不可少。
3.检控过程:供应商产品质量控制的第三个关键环节是产品质量的检控。这个过程一般的企业均做得较好,收到供应商发来的产品进行严格的质量检验,也是企业质量控制最常规的方法,但这里所说的检控过程具有新的内涵。我们认为对供应商产品质量的检查检验,不应该只是等到供应商产品发到本厂以后才进行的末端检控,而应该将检控过程,结合上述预控、实控过程,延伸到供应商的产前、产中、产末,实施检控过程的全面覆盖。也就是说,这里所指的检控过程,不是只对结果的检验,而要对供应商的整个生产过程进行检查检验。结果的检验固然重要,但我们的目的是要得到好的结果,事实上唯有将检控过程向前延伸,方可得到最后的理想的结果。
【关键词】 电力行业 仪器仪表 营销量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仪器仪表在电力行业所起的作用也越来越重要。测量技术、计算技术、通信技术三部分组成的信息技术,被认为是新技术革命的关键技术。在工业生产中,仪器仪表作为测量技术部分相当于“倍增器”[1]。美国商务部的调查数据表明,仪器仪表行业占美国国民社会产值的4%,但是拉动的社会产值达66%。在电力行业中,仪器仪表的使用非常广泛,了解仪器仪表的营销量影响因素,对于电力行业仪器仪表行业的健康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1 基本概念及理论假设
1.1 仪器仪表
仪器仪表是指用于对被测对象的各种运动指标参数,例如,生物量、化学量、电参数、物理量、几何量等进行检测、观察、分析、计算,并且予以显示的器具或装置等。从广义角度而言还具有自动报警、自动调节控制、数据信号传递,数据自动加工处理等功能。
1.2 研究的现状
仪器仪表的营销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学者们对此开展了许多研究。仪器仪表产品行业协会的理事长奚家成(2010年)指出:“中国仪器仪表产品技术持续的进步是造成中国仪器仪表产品营销量得到大幅提高的根本原因”。例如,在2008年和2009年中国仪器仪表新产品的销售数量总值相比历史同期的增加幅度分别为11.5%和7.5%[2],这都是由于产品技术进步的原因。中国仪器仪表新产品的销售数量总值在2010年增加幅度达到43.46%,其中销售产品的16.04%都是经过技术改进的新产品。2011年,他还指出了售后服务的重要性:在中国仪器仪表行业的许多企业都把仪器仪表产品的已损修理变为定期的维修和预测检修,目的就是为了保证生产过程的安全性。仪器仪表行业属于专用、复杂设备的制造,是一类比较特别的领域。该领域的产品技术不但比较专业,而且技术含量一般也都比较高,所以产品的售后服务在营销过程中显的非常重要[3]。
仪器仪表的营销还和经营者的产品定位密切相关。中国仪器仪表行业销售情况的统计分析可以得出:中国仪器仪表产品全行业在2003年增长趋势最为强劲的三个小行业仪器仪表产品是电子测量仪器、汽车及其它计数用仪表、工业自动控制系统装置等,累计实现营销量收入总额379.7亿元,与相同的历史时期相比增长26.3%,产品营销量比率为93.3%;利润总额方面中国仪器仪表产品全行业累计实现21.9亿元,,与相同的历史时期相比增长41.4%。中国仪器仪表产品行业完成的工业总产值在2003年上半年累计409.6亿元,相比同期增长24.9%[4],而造成上述中国仪器仪表产品营销量快速增长的原因就是产品定位合理。
市场需求是影响仪器仪表销量的重要因素。学者路艳艳在2008年针对几家仪表企业的研究指出:作为DCS技术产品的领头企业的上海自动化仪器仪表厂、和利时、浙江中控等都是通过把自己的仪器仪表产品推广到工业安全领域、楼宇自动化领域、交通自动化领域等仪器仪表产品市场需求扩展的方式,提高了仪器仪表产品的营销量。和利时还把自己的PLC产品推广到钢铁厂热风炉、印刷与食品机械、电厂输煤包装机械、数字化仪控数字系统、高速铁路、城市轨道交通自动化等诸多的领域[5]。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一直保持高速稳定的发展,市场需求也一直保持持续增长的趋势,中国政府采取了大规模投资城乡电网建设和改造、扩大中国内部市场需求、加大基础设施建设的方针政策的办法来拉动经济增长,这为提高中国仪器仪表产品营销量创造了良好的机会。
自主创新是企业的生命力体现,也是仪器仪表扩大销量的重要影响因素。例如,聚光科技杭州有限公司通过不断推出自主创新的仪器仪表产品,使得其仪器仪表产品达到能与国际品牌相抗衡的水平,凭借其自主创新的仪器仪表产品,在仪器仪表市场普遍不景气的时候,其产品营销量仍然可以到达增幅50%的效果[6]。
仪器仪表的质量直接影响其销售量。中国科学院院士王大衍(2007年)就仪器仪表产品质量的重要性指出:仪器仪表是保证社会生产质量的物质法官,作为测试工具,仪器仪表本身必须是高质量的,否则仪器仪表本身就形同玩具一样,得出的测试数据的结论就会不可靠,也就丧失了本身的使用价值,自然不会赢得顾客的购买[7]。
1.3 电力行业仪器仪表营销量影响因素以及基本假设
上述的研究表明:产品技术、产品定位、产品质量对于仪器仪表营销量具有明显的影响作用。因此,本文针对综合上述的研究结论,从多个角度来研究这些因素与电力行业仪器仪表营销量的相关性。本文的基本研究假设如下。
H1:产品技术和仪器仪表的营销量存在显著性的正相关。
H2:售后服务和仪器仪表的营销量存在显著性的正相关。
H3:产品定位和仪器仪表的营销量存在显著性的正相关。
H4:市场需求和仪器仪表的营销量存在显著性的正相关。
H5:自主创新性和仪器仪表的营销量存在显著性的正相关。
H6:产品质量和仪器仪表的营销量存在显著性的正相关。
2 研究方法与设计
本论文采用定量研究与演绎推理相互结合的方法进行研究。本论文调查问卷主要是参考以往的测量量表,并结合自己的具体工作实际情况后综合设计而成的。本论文的调查问卷首先从仪器仪表销售方中抽取40名进行初步测试,在其基本符合设计要求后,再正式发放给调查对象。本论文的调查问卷分为8部分,第一是应答者的个人信息;第二是产品技术量表,信度值为0.746;第三是售后服务量表,信度值为0.741;第四部分是产品定位量表,信度值为0.787;第五是市场需求,信度值为0.754;第六是自主创新性,信度值为0.744;第七是产品质量,信度值为0.782;第八是仪器仪表营销量,信度值为0.777。其中第二到第八部分都是参照李克特量表设计而成,信度值都在0.7以上,满足设计要求。本论文总共发放正式问卷400份,有效回收382份,有效率为95.5%符合设计要求。
3 研究数据分析
通过进行结构效度的分析得出,所有“因子载荷”的值都超过0.5,这说明问卷题目与本论文中相同成份内(变量)所相应的各个不同问题(属性)之间存在正相关程度,即辅合效度符合要求。通过对数据进行旋转成份矩阵的分析得出,本论文所要研究的对象被分为七个成份,基本验证了本问卷各题目的判别效度符合要求。
根据对各个不同变量的数据进行分析得出,总体均值从高到底依次为产品质量(4.3241),其次是产品技术(3.8410),第三是售后服务(3.7081),第四是市场需求(3.7055),第五是产品定位(3.5412),第六是自主创新性(3.4055)。
总体标准差从高到低依次为产品定位(0.82820),其次是自主创新性(0.74292),第三是市场需求(0.73419),第四是售后服务(0.71928),第五是产品技术(0.59905),第六是产品质量(0.58784)。
在显著性水平为0.01(双侧)时,自变量“产品技术、售后服务、产品定位、市场需求、自主创新性、产品质量”和因变量“中国电力行业仪器仪表营销量”之间的皮尔逊相关系数分别为0.586、0.496、0.482、 0.547、0.527、0.566,说明这六个变量和因变量之间存在正的中等强度的相关性;所有自变量两两之间的皮尔逊相关系数为0.002- 0.097之间,均小于0.4的强相关性。
4 研究结论与建议
4.1 研究结论
本论文通过文献概览和调查问卷的方式,并结合相关调查数据分析的结果可以得出:产品技术、售后服务、产品定位、市场需求、自主创新性、产品质量与中国电力行业仪器仪表营销量之间都具有显著性的正相关的关系,基本验证了本论文提出的研究假设,并充分回答了研究问题。
4.2 提高电力仪器仪表销量的建议
研究表明,提高电力行业仪器仪表的销量应该采取合适的策略。首先,企业在销售过程中要突出宣传产品质量,以赢得更多客户的信赖。其次是产品技术,电力行业中仪器仪表生产企业要保证其技术不落后,跟上科技发展的步伐。改善售后服务是提高营销竞争力的重要策略。同时,不断地开拓新的市场领域,刺激市场需求以扩大销量。在此基础上,合适的产品定位和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也有助于提高产品销量。
参考文献:
[1]金国藩.我国当代仪器仪表的发展[J].电气时代,2009(10),第35-38页.
[2]刘冠群.仪器仪表业:产销5000亿元的喜与忧[N].国家电网报,2010-12-16,第8版.
[3]路艳艳,奚家成.仪器仪表行业服务商机无限[N].机电商报,2007-11-26,第E04版.
[4]郑朝松.仪器仪表发展呈现三大特点[N].中国电力报,2003-9-25,第006版.
[5]路艳艳.今年仪器仪表行业增长将由“量”到“质”[N].机电商报,2008-2-25,第A05版.
项目正按照预期计划进行,并根据实施方案一步一步得出调研结果。以下是我们团队项目实施的具体情况:
我们如期地完成了前期准备工作,收集到了乳山市关于建立农副产品质量检验检测管理机制从筹建、运营到现今发展的完整的电子版和纸质文献资料(包括行政文件,新闻资料以及第三方论文),全面了解其发展情况、覆盖范围、政策支持以及群众的关注度、遇到过或正面临的困境以及可行的解决方案。
在13年5月份,我们根据事先制定调查方案,进行问卷调查和实地走访。即对农产品检验检测局以及各流动站、农副产品种植户、各类农副产品企业公司、经营管理部门、批发市场、超市、消费者农副产品供应相关者进行实地调查,进行拍摄记录,整理了文字与影像资料。同时对各大关键数据进行论证分析,请教我学校农学院老师,对比找出乳山市检验检测局提供给我们的数据的可靠程度以及检测设备的检测精确度。
我们小组成员一起在山东省乳山市的乡镇居民和质量安全检测机构发放问卷500份,问卷的内容主要包括乡镇居民对质量安全的认知情况和质量安全监管机构的实施意愿两大部分,旨在从产品质量安全体系中,通过调查分析消费者和监管机构的实际思路与行为,来剖析目前我国质量安全监管体制所存在的漏洞,并寻求构建规范化产品质量监管模式的有效途径。发放的问卷收上450份左右,将有效问卷进行整理,提炼出问题二十余项,暴露了检验检测系统的运作中出现的问题包括:1、信息披露不及时,2、检测体系没有全面覆盖,对市场中的个体种植户没有进行有效管理,3、群众获取信息的渠道不明朗,4、全面多项的检测链没有在实际运用中让群众真正的使用,真正的放心。
此外,我们到农产品质量检测基地进行实地考察,走访田间地头,向工作人咨询问疑,体验其“从农田到餐桌,从餐桌到农田”全程双向监控质量追溯体系,通过自己亲身体验了解其运作模式并提出相应的一些问题,如:1、监测系统如何覆盖,群众若提出检测需求时上报流程是什么,检测时间如何控制;2、对于问题产品的处理方案是什么,是否与有关部们相结合,对不合格的农产品及时进行查处;3、年度抽检频率是什么,样本主要来自哪里?对市场中的个体种植户的食品安全如何监督?4、对于不合格产品是否制定“黑名单”制度,进行公示,介由媒体包括什么?5、设备维护,数据更新的依据来自哪里,执行标准是什么;6、基层检测站的工作人员录用标准是什么,是否有专业性要求等问题。并将工作人员给出的解决方案的可行性与实施力度进行实际调研,发现问题,找出漏洞,提出农产品质量监测系统的运营方向以做参考,并整理成册。
现阶段,我们对通过问卷调查和实地走访两种方式获取的资料,将数据资料进行筛选和统计,运用统计学相关知识,获取有效调查数据,并利用SPSS软件验证和解读数据的真实情况与相关程度。与此同时,对调查中获取的影音与文字资料进行分类。
项目实施特色及创新点:
(一)特点
完善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是发展新型现代化农业的必然要求,建立完善的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不仅有利于培育专业化、规模化、产业化的现代生产经营主体,而且能起到推广集约化、标准化、生态化的生产模式的作用。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是近几年国家和人民颇为关注的事宜,而在现行的政策环境下,如何通过规范化的监管机制来保证农产品质量的稳步提升,成为目前我国急于解决的问题。所以,该项目在一定程度上具有时代意义和现实意义。
选择本项目的创之处在于:
1.本项目以“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为研究核心,从乡镇居民对农产品质量安全的认知情况和质量安全监管机构的实施意愿入手,对监管体系的实际发展情况进行归纳和总结。
2.利用计量经济学的相关技术和计算机技术,构建回归模型,对农产品质量安全宏观监管行为进行微观量化,从本质上剖析目前质量监管体系存在的障碍。
3.在调查地点的选择上,本项目以富有代表性且具备典型农业生产特征的乳山市为例,从而保证了数据信息和研究生成果具有较强的适用性。
4.本项目综合运用调研方法,并使用了大量现代信息技术,从而保证了获取信息的时效性和科学性。
5.本项目基于上述研究分析,将对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的具体构建和完善过程进行详细阐述,最终提出合理化建议及对策。
下阶段工作计划:待数据被系统分析且相应调查资料整理完毕后,本团队展开第二轮分工查阅文献资料,先顶多论文大纲和开题报告,目的在于理清逻辑思路,然后便按照正规论文的格式撰写论文。其间,本团队会按时递交中期检查报告,向指导老师和主管机构如实汇报和总结项目的开展情况,并随时与指导老师进行探讨,保证研究方向的准确性,最终将在多次修改之后定稿。
预期成果包括
(一)形成标准且规范的学术论文
通过对相关数据的整理和分析,将乳山市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体系运营中出现的问题与我们食品质量安全体系所存在的共性问题相结合,针对乳山市体现的矛盾的特殊性,应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应用小地方实施有利的优势,并以学术论文的形式将其呈现。
(二)构建合理化质量安全监管模型
量化,利用计量经济学相关技术,构建一个合理化农副产品质量监测系统模型,可供消费市场使用,促进监测体系的进一步完善。
关键词:行业协会;质量监管;路径优化
1、行业协会在质量监管中的重要地位 开题报告 /html/lunwenzhidao/kaitibaogao/
企业缺乏自我约束。企业存在的价值虽然不单单是追逐利润,但企业作为经济活动的细胞其本质是追求利润的最大化,赢得利润毫无疑问是企业生存的前提条件。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竞争力的强弱突出的表现为其对利润的追逐能力。利润,是企业存在的理由和发展的根本动力。然而,企业作为社会这个活动中的重要组成要素,必然与整个社会的其他组织和个人发生大量互动。在这些互动过程中,由于外部性问题和信息不对称以及垄断等市场失灵的客观存在,使企业的逐利活动就会与社会的整体利益产生矛盾,其结果是企业缺乏必要的责任。企业趋利的本性决定了它可能会以损害社会利益的方式来实现企业的经济目的。企业为了获得利润,过度的降低生产成本,必然导致产品质量问题。而产品质量是关系到民生的社会问题。对产品质量控制的缺失,是企业自身责任意识淡薄的表现。企业的经济性质影响了其在承担产品质量上的责任,因而保证产品质量的履行不能单方面依靠企业的力量。/
政府机构对产品质量责任履行的约束有限。我国的质量监督机构主要负责产品的质量检测,但质量监督机构也存在缺陷,并不是所有的质量问题质检机构都能很好的检测和控制。质检机构存在着一些缺陷,比如:机构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有限,一些地方甚至没有用于监督抽查的专项经费,难以及时组织产品质量监督抽查;专业技术知识不能满足执法要求,这不单是表现在一些执法人员专业知识缺乏,同时也是有碍于专业特点,执法人员不可能样样通晓;质量问题信息来源单一,大多数制售假冒伪劣产品的信息来源于群众投诉,很少一部分是受损企业的举报;对某一行业生产企业的公共需求缺少了解等,都会影响对质量监管的理想切入。/
抓好产品质量监管,确保产品质量稳定是全国各级质量监督管理部门的责任。在小政府大服务的前提下,面对产品质量监管的重任,质监部门通过对行业产品实行绝对全面监控确保不出现问题几乎是不可能的。徐小龙认为,行业协会通过制定行业规章制度,规定机构和人员的共同行为准则,惩处和排斥违规的咨询机构,提高咨询机构的行业风险。只有发挥行业协会的作用,在监管主体与监管相对人之间建立起沟通的桥梁,方可有效解决在某些产品质量监管领域出现监管缺位的问题。/
行业协会是保证产品质量的重要社会力量。行业协会是具有统一、相近或相似市场地位的特殊部门的经济行为人组织起来的,界定和促进本部门公共利益的集体性组织。行业协会作为企业和政府机构之外的第三种参与主体,在促进企业社会责任履行方面有着其他力量不可替代的作用,其主要通过行业协会自律在经济部门的治理中发挥着自己的作用。/
行业协会集中了同行业的大多数的企业,其服务职能、协调职能和参政职能的发挥能够代表同行业的大多数企业的心声、维护大多数企业的利益,同时也树立了行业协会在企业管理中的权威性,使其可以通过制定行业协会自律规则实现真正的行业自治。行业协会自律是介于政府干预和市场自由之间的第三条道路。由于通过企业之间自愿达成协议,能产生与各行业内竞争状况相适应的竞争制度,行业自律就成为一种必然选择。行业协会通过制定行业自律规则达到对协会成员的约束和管理,在拥有潜在共同利益的人们之间,形成有效集体行动。行业自律虽然不具有类似法律的强制执行力,但对公平竞争有很强的有效性,是促进企业社会责任履行保证产品质量不可替代的社会力量。//sixianghuibao/
2、行业协会在质量监管中的优势地位 开题报告 /html/lunwenzhidao/kaitibaogao/
行政协会制定行业的章程,作为行业中的根本性大纲。能在行业所有成员中起着“宪法”作用。所有行业成员必须遵守协会章程。协会通过将国家有关行业产品质量的规定予以吸收作为行业成员必须履行的义务,并通过对违规成员进行处罚方式促使成员严格遵守行业章程,保障产品质量安全。协会为实现设立本协会的目的,按照协会章程对协会及有关组成人员进行组织管理的活动。协会自治可以充分发挥协会对成员行为规范和制约作用,也有利于降低了公共产品支出成本,解决政府监管缺位问题,提高监管效率,是一举多得之策。//sixianghuibao/
行业协会的主要职能包括:①代表职能。代表本行业全体企业的共同利益;②沟通职能。作为政府与企业之间的桥梁,向政府传达企业的共同要求,同时协助政府制定和实施行业发展规划、产业政策、行政法规和有关法律;③协调职能。制定并执行行规行约和各类标准,协调同行业之间的经营行为;④监督职能。对本行业产品和服务质量、竞争手段、经营作风进行严格监督,维护行业信誉,鼓励公平竞争,打击违法、违规行为;⑤公正职能。政府委托,进行资格审查、签发证照、如市场准入资格认证,发放产地证、质量检验证、生产许可证和进出口许可证等等;⑥统计职能。对本行业的基本情况进行统计、分析、并结果;⑦研究职能。开展对本国行业国内外发展情况的基础调查,研究本行业面临的问题,提出建议、出版刊物,供企业和政府参考;⑧狭义的服务职能。如信息服务、教育与培训服务、咨询服务、举办展览、组织会议等等。//html/lunwenzhidao/kaitibaogao/
行业协会组织在帮助企业保证产品质量的作用发挥是由行业协会自身的性质特征和职能决定的。行业协会具有非营利性、经济群益性、自治性的特征。行业协会不以追求利润为主要目的,决定了其成立和运作的目的在于为其成员提供一些公共服务和促进行业内一定范围整体利益增加;行业协会是同行的企业在竞争的过程中寻求合作共赢的结果,行业协会的组建、运行的首要目标是为了协调同行业竞争关系,增进相互间的共同利益或降低个别成本,促进行业的健康发展;行业协会能通过制定行业自律规则达到对协会成员的约束和管理,实现行业管理的自治性。行业协会的性质也决定了行业协会的职能主要是对成员的服务和利益协调,以及参与有关行业发展的政策法规、标准的制定和监督执行。/
由质量监督部门牵头,按照产品的特点,划分出不同的行业,组建行业协会或小组。这些行业协会或小组的作用突出表现为:一是能有效地实现质量技术监督部门为企业服务的目的,通过行业协会或小组的活动,组织企业保护自身合法权益,同时向企业传达上级部门对行业的有关要求,企业之间出可通过协会或小组沟通信息,推广经验;二是能借此掌握和监控行业产品质量的总体状况,进入行业协会的企业应是当地生产条件完善,产品质量比较稳定的正规企业,他们的产品质量可以代表这个行业较高水平的一面,通过他们的参与,可以确定执法检查的目标和方向,做到对症下药,有的放矢;三是有利于打假扶优工作,通过行业协会,容易把打假治劣和扶优扶强结合起来,使之有力度;四是能促进企业间的团结交流,通过行业协会的活动,加强企业对自身的约束;同时也可以协调相互问的关系,避免恶性竞争。//zuowen/
3、行业协会保证产品质量的优化路径 毕业论文
(1)加强对企业承担产品质量责任的宣传。根据近年来质量安全问题频发,由于产品质量差所带来的社会问题屡见不鲜,表明部分企业对于产品质量承担的社会责任没有真正的了解,并没有把产品质量差所带来的恶劣影响看作是自己应承担的责任。这说明在企业承担产品质量责任的宣传推动方面还有很多工作要做,行业协会组织正可当此大任。/
行业协会组织通过办好行业内管理刊物,宣传企业积极承担产品质量责任,以国为先,以民为先,把产品质量看作是企业发展的生命线,同时,规范企业诚实守法,公平、公正、接受质量检测机构的管理和监督。利用协会宣传阵地和各种场所,宣传监督会员依法经营,规范服务,遵守企业职业道德,推动职业道德建设。让产品质量责任意识深入到每个企业和企业管理者,使他们认识到企业以产品质量的存在而存在。//html/jianli/
(2)制定行业产品质量标准。由于各行各业产品差异巨大和技术限制,质检机构并不能及时了解不同行业产品的质量检测技术和标准。这就要求行业协会根据行业特点,利用自身优势,及时制定出切实可行的质量检测标准和方法,辅助质检机构完成产品质量检测工作。各个行业可以根据行业特点和自我发展需要,在学习借鉴国际产品质量标准的基础上,制定各行业的产品质量标准,以此来约束企业的行为。//html/zongjie/
(3)要求企业建立完善的保证产品质量安全的制度。凡是在企业质量安全方面走在前面的国内外企业,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企业社会责任的产品生产和质量监测制度比较完备,有专设的负责产品质量事务的部门机构。作为保证产品质量安全事务的专门机构,可结合企业自身实际及国际普遍作法,制定企业质量安全守则,并协调其他部门的活动,使在企业决策和执行的各方面形成合力,共同体现出对质量安全的关切。同时能够做到定期向社会披露在产品质量方面的相关信息。/
(4)致力于诚信环境的建设。产品质量安全出现问题,以及对产品质量安全的隐瞒,更多的体现了企业的不诚信。在诚信环境的建设方面,行业协会组织也可以通过制定行业自律规则发挥相应的作用。比如建立企业信用档案信息系统;向全行业发出“诚信自律,为构建和谐社会作贡献”的倡议;起草行业管理者、从业者遵守的执业品德、纪律、操守等行为规范;进行企业诚信的评级等。/
现在各地大都已建立了质监协会,可以在协会下面直接设置相应的行业分会或小组,他们既是政府与企业交往的桥梁,也是企业间建立关系的纽带,同时也是规范和维护市场经济秩序的生力军。//sixianghuibao/
参考文献 开题报告 /html/lunwenzhidao/kaitibaogao/
1 徐小龙,邓念国.我国is09000认证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j].经济纵横2005(10) 总结大全 /html/zongjie/
2 余晖,等.行业协会及其在中国的发展:理论与案例[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2
3 谢家瑾.充分发挥行业协会作用,共同引领行业健康发展[j].中国物业管理,2007(4)
1、GMP与ISO9001的相同点
GMP与 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同属质量管理标准,并且都是制药企业质量体系认证的依据。具体表现在:
1.1 GMP与ISO9001的目的都是保证产品质量,确保产品质量达到一定要求。都是通过对影响产品质量的因素实施控制来达到确保产品质量的目的;
1.2 GMP与ISO9001有着相似的发展历程。经过一系列教训和实践逐步完善,由最初的“强调事后把关”升级为“预防为主”,由“管结果”变为“管因素”;
1.3 GMP与ISO9001都是对生产和质量管理的基本要求,而且都是标准。随着科学技术和生产的发展而不断发展和完善的,都是质量管理现代化的成果,代表现代质量管理水准。
2、GMP与ISO9001的不同点
2.1 性质不同
GMP规定的药品生产的基本条件,是国家强制执行的、不得删减,在绝大多数国家或地区的GMP都具有法律效力;而ISO9000则是推荐性的技术标准。
2.2 对象不同
GMP是为了保证人们用药安全有效,是专业性标准,只适用于药品生产企业,专属性较强;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是公司之间的商品交换,适用于各行各业,是通用性性标准。这也是GMP与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最根本的区别。
2.3 实施手段不同
GMP是强制性标准,由政府监督发证。而ISO9001是企业自愿申请认证,由认证机构实施认证并颁发证书。
2.4 证书作用不同
GMP是为了保证药品安全性,防止交叉污染,《药品GMP证书》是药品生产企业从事药品生产必要条件之一;而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认证证书是公司之间商务活动的证明书。
2.5 适用范围不同
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是一项国际通用标准,各个国家普遍执行;GMP存在地域性,各个国家和地区甚至是组织都有自己的GMP,不同国家和地区的GMP标准不同,有的差距很大。
3、新版GMP引入质量管理体系的意义
对于药品生产企业而言,GMP和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是相辅相成的。在实施GMP时引入质量管理体系可以有利于推进企业的质量管理向纵深发展,使企业的质量管理系统化、规范化并逐步向国际水平靠拢,实现质量管理国际化;有利于提高产品质量,提高市场竞争力,有利于保护用户或消费者的利益,提高企业的信誉,有利于推动GMP的实施。
GMP体现了“预防控制为主”的质量观念,GMP的基本思想是降低人为差错,预防污染和交叉污染;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标准从质量角度看,是对影响质量的各种活动进行规范、控制的过程。从管理角度看,是管理理论、管理科学和管理方法在质量活动中的具体应用。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标准体现了“主动进攻、追求成效“的质量经营观念。
企业通过GMP认证、获到了《药品GMP证书》,只证明企业组织生产达到基本标准的能力,而这种能力能否长期保持下去,企业还需要采取一些有效质量管理方法,来确保对其生产、提供的产品和质量管理体系进行持续改进。
实施GMP是保证药品质量和人民用药安全,企业的效率和效益并不是GMP管理关注的重点。企业面对市场经济下的竞争环境,除需不断开发新产品投入市场外,还需不断地对现有品种进行优化工艺、提高产品质量、降低成本的改进。如果企业只是按GMP要求在规定条件下生产合格的产品,而不在现有质量水平的基础上通过有效的手段和途径来提高药品质量水平和降低药品的各项成本,那么企业的发展就缺乏动力。而实施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就可以将持续质量改进纳入企业运行系统、建立适用持续质量改进的管理和操作程序,为持续质量改进提供资源,建立持续质量改进的机制、营造激励改进的环境和氛围、开展员工培训和组织员工进行质量改进活动等方面,使各部门、各岗位人员不断地识别改进机会、选择课题、分析原因、采取措施、评审改进结果、确定新的改进目标,从而使企业不断发展。
新版GMP的出台更是证明了这一点。但目前很多药品生产企业对GMP的认识还停留在GMP阶段、将GMP看成一个孤立的东西,甚至有一些已通过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认证的企业,其单位的GMP和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仍是两张皮,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处于停止状态。正是因为如此,新版GMP虽然已推行了近三年的时间,但通过新版GMP的无菌药品生产企业不足30%、非无菌药品生产企业不足20%。新版GMP推行速度不快的原因除资金方向的原因之外,还有人们对新引入的质量管理体系不太了解,感觉无从下手。既然GMP和ISO9001是一个有机的整体,那不妨先学习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标准,深入了解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标准再将ISO9001理念、思想贯彻到日常的GMP中去,将新版GMP的标准细化到ISO9001条款、要素来,将二者有机的融合,建立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使企业领导认识到质量改进对企业生存发展和竞争力的需要,为企业创造一个进行质量改进的环境,使企业质量管理体系得到持续改进,增加企业发展的后劲,做百年企业、创历史名牌。
参考文献:
1.张加真 药品GMP与ISO9000浅析 [期刊论文]-世界标准化与质量管理2001(04)
2. 关于GMP认证检查员的几个话题 [期刊论文]-中国药事2009(8)
论文关键词:质量成本质量管理分析与优化实证研究
论文摘要:利用质量成本理论及其分析核算方法,对恩鸿化工有限公司质量成本进行分析与核算,确定最佳质量成本,做出最佳质量成本决策,并提出相应的措施,使企业在提高产品质量的同时,有效地降低产品质量成本,提高企业的效益,实现在质量、成本和效益二者之间取得最佳效果的目标
引言
进入21世纪后,世界经济的发展趋势已经山规模效益型经济}句质量效益型经济转变。在市场竞争日益复杂的情况,企业要立于市场,就必须两手抓一手抓顾客,提高客户满意度,培养忠诚的顾客群一手抓产品,即提高产品质量、降低产品成木,使企业产品的价格在竞争中有较大的空间和较大的利润。这己成为企业持续发展的核心。
质量成木是经营成木的有机组成部分,是全而质量管理活动的经济性表现,是衡量质量体系有效性的一个重要因素。现代质量管理的一个重要原则是以最佳质量成木生产出满足用户要求和符合质量标准的产品。对质量成木进行统计、核算、分析和控制,小仅可以找到控制和降低成木的途径,促进经济效益的提高;同时还可以监督和指异质量管理活动,从质量成木角度寻求提高产品质量的途径;有利于促使企业领异重视产品质量,拓宽成木管理方法,推行质量管理工作。因此,质量成木的研究是把企业产品质量与成木有机结合起来,使技术与经济融为一体,是加强质量管理的基木工具。
关于质量成木分析方法,国内外有许多侧卜究成果,如朱兰博士在1951年首次提出了最适合质量的论点1956年费根堡姆提出PAF方法L;J即把质量成木分为预防成木、鉴定成木和损失成木;1974年DanielLundran将质量成木[(}线分为改善区、无差异区和完美区二大部分;Ross在1977年提出过程成木方法,于1989年山Marsch在质量成木测量中开始使用`}’S’;Cooper}IIKaplan在1988年提出作业成木法(Activity-BasedCosting)"’6’。随着市场竞争的激烈化和顾客需求的日趋多样化,侧l一究全而质量管}}.(TQM)h的质量成木控制成为了新时期企业而临的挑战。
我国在1978年引进全而质量管理的同时,也引进了质量成木的概念,1984年中国质量管理协会成立了质量经济分析侧卜究会,开始侧卜究有计划推行质量成木工作,自那时来,质量成木得到了各有关部和各类企业的重视,有些企业已把质量成木作为提高产品质量,改进质量管理,提高经济效益的重要手段之一。
木文根据市场竞争和顾客需求的发展趋势,运用质量成木分析、优化与控制方法,进行全而质量管理(TQM)h企业质量成木控制的实证研究。
1质量成本及其构成质量成木的涵义
从广义上讲,质量成木即是一种成木,又是货币化的质量。笔者认为,质量成木是企业开展全而质量管理而逐步形成的一种新的成木概念,它是与产品质量管理活动有关的劳动耗费,是为了保证和提高产品质量的目的而支出的一切费用,以及未达到目的而造成的一切损失之和。
1.2质量成木的构成及其相互关系
质量成木一般山预防成木、鉴定成木、损失成木(包括内部损失和外部损失)等构成。质量成木的项目之阳J存在着一定的规律和相互关系,
1.3质量成木与生产成木的联系与区别
从成木会计的角度来讲,质量成木实际上是企业生产成木的有机组成部分。质量成木管理是一种管理会计形式,它是从客观上进行成木分析,提出质量管理和产品质量存在的问题,从经济分析的角度来促进质量改进活动。生产成木是指企业为了生产和销售一定品种和数量的产品(劳务)而发生的各种生产费用的总和,是产品价值的重要组成部分。
质量成木和生产成木是密小可分的。质量成木和生产成木的数据来源相同,都是依靠原始凭证和凭证汇总表。它们的职能目标相同,都是从小同的角度反映已经发生的费用或损失,为企业有关方而提供参谋咨询服务。同时,质量成木最终要结转到生产成木中,变成生产成木的一部分。皿然在生产成木最低点上的产量小一定是质量成木最优。但最优质量成木一定在生产成木最低点附近摆动,有时还能够影响生产成木的走势。
它们之间也有区别。首先,报表的用途小一致。其次,报表的内容小一样,山于用途小同,决定了报表格式和内容小一致。一方而,质量成木的核算偏重于提高产品质量和降低可控制成木,特别是降低预防和检验费用,而生产成木则要求全而真实地反映生产全过程的耗费和变动。另一方而,质量成木的核算程序和方法尚无统一定式。在会计业务处理上国家还没有明确规定,于较新的业务领域,而生产成木的核算已形成完善的制度体系和规范。
2质量成本分析与优化的实证研究
恩鸿公司始建于2001年,经过7年滚动发展,目前公司已成为集科侧卜、生产、销售和服务为一体的精细化工企业。公司现有固定资产300万,占地而积130亩,主要产品为联苯一氯节、联苯一氯节酉旨化物等有机物中间体,以及亚磷酸等副产品。2006年产值800万,销售收入750万,利习150万。
2.1恩鸿公司的质量成木分析
通过分析,公司在质量成木方而存在的问题主要是
(1)公司的预防成木和内部损失成木相对较高,在很大程度上增加了公司总质量成木。
(2)公司两个生产车间生产能力彼此之间衔接小够,配合小到位。
(3)质量成木核算方而存在问题。主要表现在:公司没有明确规定质量成木的开支范围;公司部分费用界限划分小清楚;企业管理者对待质量成木核算的态度以及内部损失成木的核算等方而。
2.2公司质量成木的优化措施
(1)加强公司质量成木分析
根据企业自身销售水平及性质,结合公司在2006年度发生的质量成木,分别计算预防成木率、鉴定成木率、内部损失成木率、外部损失成木率,如表1所示,l{将计算结果与制造性企业一般水平相比较。
与制造性企业一般水平相比,该公司的鉴定成木相对而言较低,山于预防成木与鉴定成木成非线性的反比关系,企业的预防成木显然较高,所以企业在预防成木方而要查找原因l{加以分析,以加强预防成木的控制。企业内部质量成木损失率为26.73%,高于20%,而外部质量成木损失率为12.67%,处于很合理的范围内,如果在外部损失成木较稳定的情况卜,能进一步降低内部质量损失成木,比如将返工、停工费用以及产品降级成木控制在一定的合理范围内,则公司的总质量成木会大大降低。
2006年公司总质量成木比20O5年降低了6.1万元,见表2,主要是山于预防成木比上年降低了7.8万元,所以一般而言,企业在鉴定成木较平稳的情况卜,加强预防成木的控制,有利于公司小良品数量的减少,从而降低内部损失成木,这有利于总质量成木的降低。该公司质量成木还小在计划的满意范围内,这主要是因为该公司在预防成木方而没有做到较好的分析与核算,没有得到全方而的控制,预防成木还较高,甚至没有达到计划值。但这小是说预防成木越低越好,因为这样相反地会异致鉴定成木的上升。预防成木卜降2.12%,会异致鉴定成木上升0.63%,质量损失成木也上升1.51%,最终总质量成木卜降3.03%,山此可以看出,质量成木四大项目成木之间存在着此消彼长的关系,某单一成木的升降小会直接异致总质量成木的升降。对于2006年,公司就可以依据前年与去年的比较分析结果制定出合理的、预期可能达成目标的计划质量成木。
(2)改进生产工艺,确定最合适质量成木
生产的初品需甲苯或甲醇做溶剂提纯,使用小同数量的溶剂与初品的数量和质量直接有关,通过小同配比寻找最佳的溶剂使用比率,找到最合适的质量成木点。结果测算,生产工艺改进前后质量成木可降低24%,从而为公司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
(3)开展全而质量成木管理
全而质量成木管理要求企业从系统的观点出发,在充分满足顾客要求的前提卜全而控制产品质量形成的各个环节、各个阶段的一种有效工作体系,其操作步骤可以用以h六点来表述(DAPCDI):定义(Define)、分析(Analyze)、计划(Plan)、执行(Do),检查(Check)及改进(Inprove)
此外,公司积极开展}p9000认证,有效、稳定地提高产品品质,降低质量成木。一方而对于企业内部来说,可按照经过严格审核的国际标准化的质量体系进行管理,极大地提高工作效率和产品合格率,迅速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另一方而对于企业外部来说,可以使顾客确信企业是能够稳定地生产合格产品乃至优秀产品的企业,从而放心地与企业订立长期供销合同,扩大了企业的市场占有率。
(4)积极采取精益成木管理
把精益管理思想与成木管理思想相结合,形成了全新的成木管理理念—精益成木管理。它以客户价值增值为JI句,从采购、设计、生产和服务上全方位控制企业供应链成木,以达到企业供应链成木最优,从而使企业获得较强的竞争优势。利用精益思想来进行质量成木的控制与管理,小仅有利于降低企业的日常运营成木,更有助于加强公司每位成员的节约意识,树立企业内部的节约文化,消除低效率行为,减少小必要的浪费,使每一分钱的投入都获得最大的回报,消除质量风险成木、减低内部损失与外部损失,即细节决定成木。
(5)借鉴6Q管理理念,提高质量管理水平
6Q质量管理是采用科学的方法,从用户的角度考虑质量问题,在经营的全过程追求“无缺陷勺贡量,以大大降低企业经营领域的成木,提高企业的竞争力。公司开展6a管理时,可以组建一个核心团队,对现有过程进行过程定义(Define)、测量(Measure)、分析(Analyze)、改进(Inprove),控制,消除过程缺陷和无价值作业,从而提高质量和服务、降低成木、缩短运转周期,达到客户完全满意,增强企业竞争力。具体地可以按如卜六个过程进行①选择质量成木存在问题的变量(列出问题);②对问题进行分析(收集数据、做分析ICI、分析数据、分析成因);③提出影响问题的因素(灵敏度分析、比率分析);④对影响因素进行跟踪(小良品生产工序、质量成木核算方法);⑤验{进行改善;⑥过程控制(过程控制侧卜究、控制计划)。
3结束语
质量成木是企业总成木一个组成部分,质量成木的高低直接影响着企业的总成木水平。
第一、企业应正确运用质量成木这一工具,有效地改进产品质量,降低产品寿命周期成木。
第一、应小断完善和规范企业质量成木的内容,建立规范化的质量成木指标体系。
【关键词】产品质量法;解释;产品缺陷
中图分类号:D9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0278(2013)03-105-01
一、前言
近年来,有关国际质量缺陷的案例在中国屡有发生,特别是针对日本,从东芝的笔记本电脑到三菱帕杰罗,都遭到媒体的热炒,甚至将这些事件上升到民族感情的高度上。在针对法律事件,应以法律的观点来分析。事实是,那些国际跨国公司常常没有错,它们往往遵守了从事商业活动国家的法律,并以此为其行为的规范。而产生我国许多人产生被歧视的根本原因,恰恰是我们不成熟的法律。而造成我国产品责任法不成熟的原因,除却我国健全产品责任法需要一个长时间的过程之外,我国对民族工业的保护(以损害消费者利益为代价),也造成了目前法律的尴尬。
基于这一相关问题,我选择了中国政法大学孙波和山东大学刘琨的两篇论文进行比较研究和学习。这两篇文章都是从产品质量法的缺陷和完善方面进行阐述和研究。虽然主题相似,但是两篇文章的写作手法和研究内容却各不相同。
孙波的文章有众多案例,以案例引出文章主题,以社会生活中出现的种种现状所引发的问题,同欧美等国家做比照引起我们的关注和反思带出我国产品质量法存在的不容忽视的问题。孙波的整个文章的结构分为三个部分,都是以立法为重点。从立法的性质,模式到内容规定做了详细的阐述,以反问的方式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并表达自己的观点。而且在他的文章中引用了马克思等的名人名言,举出实例论证观点,我觉得这是在论文写作中可以借用的写作方法,这样论文更加紧凑更具信服力。从文章中不难看出作者擅于揭示法律施行的现状和由此所反映的问题。文中将法律选择模式与现行的中国消费者政策相比较则不难看出我国的产品质量法所存在缺陷。
相比较而言,刘琨的论文结构和手法则有所不同。刘琨的论文从概念着手首先明确法律的调整范围,因为对调整对象的厘定是一部法律正确适用的前提。对产品范围的规定也就成为产品质量法首先要明确的问题。接着对比其他各国调整范围的界定指出我国产品质量法采取相对狭义的产品定义而存在的较多问题。就文章的结构和内容同上篇文章相比较对于问题研究的比较全面,从法律的调整范围到产品缺陷的认定,归责原因的确定再到受害者的权益救济都一一做了分析。但是我个人认为孙波的文章更突出了重点,研究的较为细致和深入。而且能引述时尚言论和当前媒体普遍关注的事例辅助说理,加强说理的针对性,时代感,使文章更具说服力。
我国《民法通则》第122条未对“产品”的定义作出任何界定,使该条文的适用较为困难。《产品质量法》第2条将“产品”定义为“经过加工、制作,用于销售的产品。建设工程除外。”即除建设工程以外的工业品。它必须具备两个条件:首先,必须经过加工、制作。这就排除了未经加工的天然品以及初级农产品等。因此,凡是产品都是经过工业加工或手工制作的物品:其次,必须用于销售。这是区分产品责任法意义上的产品与其它物品的又一重要特征。这样,非为销售而加工、制作的物品被排除在产品之外。根据我国《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若干问题的意见(试行)》第186条规定,土地、附着于土地的建筑物及其它定着物、建筑物的固定附属设备为不动产,因此,使用“不动产”这一法律用语代替“建设工程”更为科学。
二、我国和西方国家产品缺陷的判定比较
我国《产品质量法》对“产品缺陷”下了定义,缺陷是指产品存在危及人身、他人财产安全的不合理的危险;产品有保障人体健康,人身财产安全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的,是指不符合该标准,它指出了缺陷的基本含义是“存在不合理的危险”,但过于抽象概括,操作性差。
(一)“不合理危险”和“强制性标准”的含义
对不合理危险的含义,学者们各有见解。不合理危险是指产品存在非产品本身所固有的且现有科技水平能够避免的危险。不合理危险,即不合理不安全状态,凡在通常或合理的可能预见的正常使用状态下,产品未达到其应具备的安全状态即属于不合理的危险状态,即属于不合理的危险。
(二)有关安全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即强制性标准)是有关部门制定并必须执行的
若生产者生产的产品达不到相应标准,就认定其为缺陷产品。该标准较客观、具体、操作性强,但也有不足之处。
所以两篇文章所说,我国虽已初步建立了产品责任法律体系,但现行法律还存在不少空白,有待于进一步完善。关于立法的指导思想:确立三个基本原则:
其一,确立以保护消费者利益为核心的原则。无论是国内还是国际产品责任法律,都应该以保护消费者利益为其立法原则,这也是当代各国产品责任立法的基本趋势。
【Abstract】 In this paper, according to the results of the national supervision and sampling of the travelling luggage products in southwest China, the main quality problems of traveling luggage products in southwest China are discussed, and some countermeasures are put forward.
【P键词】监督;质量;旅行箱包;发展对策
【Keywords】supervision; quality; travelling luggage ; development strategy
【中图分类号】F426.9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1069(2017)03-0160-02
1 引言
旅行箱包制品业在我国是一个传统的行业,经过几十年的发展,时至今日,箱包生产已由最初简单的手工制作、家庭作坊式管理,发展到今天的机械化生产,现代企业模式化管理。经过多年的发展,我国旅行箱包产业呈现出“区域集中”的特点,逐渐形成了广州花都区、白云区,浙江嘉兴市、瑞安市,河北白沟镇等多个重点生产区域,福建、上海、江西、重庆、四川等省市也有一些较为分散的箱包生产企业[1]。其中重庆、四川等地箱包行业起步于20世纪90年代初,起步较晚,主要由福建、广州沿海地区从业人员外迁至本地建立,经过多年发展,逐渐形成了重庆巴南、四川新都等小型企业带。
同时我国箱包产业在繁荣的背后也存在诸多问题,各种问题严重制约着我国箱包产品的出口以及参与国际竞争的能力。特别是小型企业生产环境差、设备简陋,不熟悉产品标准,没有相关出厂检验机制,致使产品质量得不到保障[2]。
2 西南地区旅行箱包产品质量状况分析
受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委托,国家皮革制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重庆)于2015年对旅行箱包产品进行了国家监督抽查工作。其中西南地区抽查企业所在地区涉及重庆市、四川省两个地区。本次工作实际抽查了22家企业的22种产品,19家企业的19种产品不合格。抽查企业合格率和产品合格率均为13.6%。
对本次抽查的所有检测项目的测试结果进行统计,所抽查产品出现的不合格项目包括:行走性能、振荡冲击性能、耐冲击性能和缝合强度。
行走性能是模拟箱包行走时的使用状况。试验时,在旅行箱包中加载规定负重,利用滚轮式行走试验机在测试辊转动时与走轮间的摩擦、撞击,对旅行箱包产生冲击振荡和磨损,从而检验走轮、轮轴、轮架、拉杆和箱体的质量。
振荡冲击性能是在箱包中加载规定负重后,通过提高或完全打开的拉杆将箱包提起,在规定行程内以一定的速度和自身所承载的重力往下俯冲,再通过弹簧对力的吸收和释放使箱包受到冲击和振荡,从而检验提把、拉杆、箱体的质量。
耐冲击性能,也称跌落试验,是将载有规定负重的旅行箱包放至规定高度后自然跌落,使试样产生冲击振荡,模拟旅行箱包在使用和搬运过程中的摔、跌、碰、撞,主要考察箱体的耐变形能力及各配件与箱体的结合牢度。
缝合强度是指截取旅行软箱和旅行包主要部位缝合部分,在一定速度下拉伸至面料脱开破损,检测包体材料的缝合牢度。
按照检验项目统计结果如表1所示。
3 西南地区质量不合格率高的原因分析
此次抽查中不合格企业全部集中于小型企业。具体表现为:
①部分企业对标准不熟悉、使用过期标准,甚至漏标或不标产品标准。
②企业无相关质量管理意识,本次抽查中装配问题和设计缺陷是导致旅行箱包产品质量不合格的两个主要问题;
③部分企业无原料及零部件质量把控措施,甚至部分企业为了获利不惜采购劣质低价的原材料和零部件,忽略了产品质量;
④监管措施不完善,部分企业表示从未经历过产品质量抽查程序。
4 西南地区旅行箱包行业发展对策
4.1 加强稳定加工工艺的推广
大部分中小企业加工工艺落后,缺乏技术改革、转型升级的主动性、积极性。同时在实际调查过程中发现企业对关键工艺了解严重不足,多数企业在产品不合格后将原因推卸到原材料质量问题上,而没有认清企业本身在产品质量上的主体责任,多数企业对箱包加工工艺中关键点了解不足,导致产品合格率较低。建议各企业应改善工艺,提高质量稳定性。同时企业还需要提高自身质量管理水平,加强新技术、新工艺等方面的研发、引进和推广,增加产品技术水平含量,提升产品质量稳定性。
4.2 提高生产企业产品质量安全意识
现在西南地区旅行箱包行业价格竞争非常激烈,大打价格战。重庆地区大多数旅行箱包生产厂家都是以生产100元以下的低端产品为主,在这种情况下,企业为了用低价占领市场而往往忽视产品质量的提升。部分企业对标准不熟悉,根本不了解吊牌中标注的执行标准的含义,部分企业使用过期标准,甚至存在漏标、不标产品标准的情况。作为生产企业应该加强自身的质量安全主体责任意识,重视产品对消费者人身安全的危害情况,认真学习和了解国家法律、法规以及其他相关政策,及时更新所生产产品的相关产品质量标准信息,严格依据产品质量标准生产符合要求的产品。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