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爱发表,线上期刊服务咨询

标准化设计论文8篇

时间:2023-03-22 17:36:52

绪论:在寻找写作灵感吗?爱发表网为您精选了8篇标准化设计论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迪您的思维,激发您的创作热情,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标准化设计论文

篇1

文化管理中,制定教师、幼儿礼仪标准。俗话说“礼者、敬人也”,这是教师礼仪的灵魂所在。我们把“自然和谐、秀外慧中”的仪容仪表;“自然规范、亲切优雅”的行为举止;“主动热情、文明礼貌”的文明语言作为教师礼仪标准。我们把“有礼貌,讲规则;懂合作,乐交往;知礼仪,养习惯”作为幼儿礼仪标准。在日常工作中教师以良好的形象和规范的行为感染、引导幼儿,成为幼儿学习效仿的榜样。

1.“自然和谐、秀外慧中”的具体要求:束起披肩长发,不染夸张彩发;勤洗手,不留长指甲,不涂指甲油;面部洁净,不戴墨镜和有色眼镜;妆容大方淡雅,不使用气味过浓的化妆品;着装柔和大方,不穿吊带背心或过于暴露透明的服饰。穿工作鞋,不穿拖鞋、赤脚;佩饰简典,不佩带太夸张复杂的佩饰。

2.“自然规范、亲切优雅”的具体要求:真诚微笑,神态自然;眼睛有神,关注个体;按时上班,兢兢业业;入座起座左入左出,动作轻缓,坐姿端正,双腿并拢,上身正直,双手自然摆放;身体挺直,挺胸收腹,抬头沉肩,双腿靠拢,双目平视,双手自然垂放,或交握腹前;上身正直不动,双肩平稳,重心前倾,速度适中,步幅恰当,轻手轻脚;身体直立,双膝靠近,臀部向下,脚掌支撑,不可在行走中突然下蹲。

3.“主动热情、文明礼貌”的具体要求:接待来宾,主动问询;对待幼儿,百倍耐心;组织活动,语言生动;师幼互动,亲切温和。

二、物品管理标准化

班级物品管理标准化,就是建立一系列物品管理规范,促进物品合理化摆放、规范化消毒。我们的标准化就是物品摆放“规范整齐,条理有序,标识清楚,位置准确”;消毒工作“动作规范,操作准时,物品清洁,环境温馨”。班级物品标准化有助于教师轻松愉快地工作,有助于培养幼儿良好的生活习惯,增强教师自律意识,提高教师的工作效率,塑造幼儿园新形象,提升幼儿园的环境文化品位。

1.在班级物品管理标准化中,实行四步法管理:分类———整理———清洁———保持。分类:把班级环境中必要的和非必要的物品按工作需求分开。整理:把必要的物品进行分类,根据使用频率确定使用的方法及摆放的位置,做好标识。清洁:根据班级物品消毒规则,按时彻底清除污垢和隐患,清洁工作班级人员人人参与。保持:教职工要具有较高的集体荣誉感,每个教师时刻保持班级环境的整洁与美观。

2.在班级消毒工作标准化中,实行三步法管理:了解时间掌握方法规范消毒。了解时间:即了解各个物品消毒时间的长度,知道物品的具体消毒时间,懂得物品消毒的时间频率。掌握方法:对物品用什么方法消毒了如指掌,按规定方法对物品进行消毒(如:紫外线、消毒液等)。规范消毒:对物品消毒根据时间、方法,按幼儿园统一要求进行消毒。

三、环境创设标准化

在环境创设中,班级环境创设要建立在幼儿园整体校园环境文化创设的基础上,根据主题、季节的变化进行。班级环境文化分活动室文化、盥洗室文化、寝室文化,各空间文化的标准化要求为“主题鲜明,区域规范,标识清楚。”班级环境创设旨在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发展,要遵循“教师、幼儿、家长共同创设”的原则。

1.区域明确的活动室文化。在活动室各班级根据课程内容创设美工区、建构区、阅读区、科学发现区、表演区、娃娃家、安全角、天气预报、小值日生等,各区域根据空间的大小确定参与人数,并制定进区标志,各区域进行相关的环境创设,活动室空中吊饰根据本班课程进行制作美化。主题墙的创设要与课程保持一致,在创设中合理利用幼儿的作品,充分发挥幼儿的主动参与作用。

2.清新整洁的盥洗室文化。盥洗室体现一个幼儿园保育管理的水平,在盥洗室文化创建中,具体标准化为“物品分类清楚,摆放位置准确,环境整洁清新”,这一切有利于培养幼儿良好的卫生习惯。标识清楚如清水抹布、消毒抹布分开;干湿墩布按标识分开;水杯、毛巾标识清楚,有序摆放;洁具随时清洁,墙面装饰用与幼儿入厕洗手的装饰物美化等等。

3.温馨安静的寝室文化。寝室是幼儿休息的场所,要随时保持屋内安静,墙面装饰选择较为安静的图示,以便稳定幼儿的情绪。在幼儿入睡时,播放舒缓的音乐,为幼儿创设温馨的入睡环境,确保幼儿安静睡眠。

四、课程设置标准化

篇2

国外标准

国外放空系统和放空火炬的设计普遍采用APIRP521《泄压和降压系统导则》和API537《通用炼油及石油化工设施火炬细则》。API/ANSISTD521-2007(ISO23257:2008(IDT))《泄压和减压系统导则》为分析超压原因、确定单项释放量及选择、设计火炬和放空塔等处理系统提供指南。API/ANSISTD537-2008(ISO24257:2008(IDT))《通用炼油及石油化工设施火炬细则》规定了炼化厂和石油化工企业火炬的机械设计、运行和维护等相关要求。其他国外相关标准有:ASMEB31.8-2010《输气和配气管道系统》、DEP80.45.10.10-Gen《压力泄放、紧急泄压、火炬和放空系统》、CSAZ662-2007《油气管道系统》、ISO13623-2009《石油和天然气工业-管道输送系统》、ОНТП51-1-85《干线输气管道工艺设计规范》、СНиП2.05.06-85《干线管道设计规范》。

国内外标准差异分析

1放空系统的设置

GB50251-2003明确规定输气站应在进站截断阀上游和出站截断阀下游设置泄压放空设施。输气干线截断阀上下游均应设置放空管。放空管应能迅速放空两截断阀之间管段内的气体。放空阀之间与放空管直径应相等。该规定参考自美国国家标准ASMEB31.8第864.21条(c)款。而ASMEB31.8对于该条款的规定为:输气干线应安装排放阀,以便位于主阀门之间的每段管道均能放空,为使管道放空而配置的连接管的尺寸和能力,应能在紧急情况下使管段尽快放空;在输气站内,基于保护环境和防火安全的考虑,对泄压放空气体一般不就地排放,均引入同等压力的放空管道并送至输气站以外的放空竖管放空。可见,美国ASMEB31.8对于站场和阀室放空系统的设置仅给出了原则性规定,并未规定在输气干线截断阀上下游均应设置放空管,因此美国管道站场和阀室放空基本采用在站内由放空立管直接放空。我国在参考其制定输气管道的安全泄放相关条款时,要求更严格,要求干线截断阀上下游均设置放空管,必然造成管道结构更复杂和投资成本更大。

此外,GB50251-2003只提到放空管应能迅速放空两截断阀之间管段内的天然气,对于管道放空时间无具体规定,目前设计多按1012h计算,小时放空量大,导致噪音大,容易使周围群众产生恐慌。俄罗斯СНиП2.05.06-85《干线管道设计规范》规定:在截断阀之间的输气管段两端,压缩机站的接通枢纽及清管器收发站,应设置放空管。当输气管道直径小于1000mm时,放空管至截断阀的距离不小于15m;当输气管道直径不小于1000mm时,放空管至截断阀的距离不小于50m。放空管的直径,应根据截断阀之间的输气管段在1.5~2h的排空条件确定。截断阀和放空管至不属于输气管道的建筑物的距离不小于300m。该规范要求站场和阀室均应设置放空管,对放空立管的设置规定了明确的间距和高度要求,其放空时间较短,放空间距较大,但其关于放空系统设计的合理性有待深入研究。

2防火间距

国外放空系统和放空火炬的设计普遍采用APIRP521和API537,根据辐射热计算,确定火炬筒中心至必须限制辐射热强度(或热流密度)的受热点之间的安全距离,但未明确规定安全距离。国内防火间距参照APIRP521辐射热计算确定,对于可能携带可燃性液体的高架火炬,还规定了最小防火间距。GB50183-2004规定了石油天然气站场与周围居住区、相邻工矿企业、交通线等的防火间距,火炬的防火间距应经辐射热计算确定。可能携带可燃液体的高架火炬与外部设施的防火间距:距人口密度大于100人的居民区、村镇、公共福利设施、相邻厂矿企业、100人以下散居房屋、35kV及以上独立变电所120m;距铁路、高速公路、架空电力线路、国家Ⅰ级和Ⅱ级架空通信线80m;距一般公路、一般架空通信线60m,距爆破作业场地(如采石场)300m。石油天然气站场的放空管,按可能携带可燃液体的火炬间距减少50%设计。火炬和放空管宜位于石油天然气站场生产区最小频率风向的上风侧,且宜布置在站外地势较高处。火炬和放空管与石油天然气站场的防火间距:火炬依本规范第5.2.1条确定;当放空量不大于1.2×104m3/h时,不应小于10m;当放空量为1.2×104~4×104m3/h时,不应小于40m。一、二、三、四级石油天然气站场内总平面布置的防火间距除另有规定外,应不小于该规范中表5.2.1的规定。火炬的防火间距一般根据人或设备允许的最大辐射热强度计算确定,但火炬排放的可燃气体中如果携带可燃液体时,可能因不完全燃烧而产生火雨,其洒落范围为60~90m,而经辐射热计算确定的防火间距可能比此范围小。GB50183-2004明确规定了最小防火间距,未明确管道放空是否采用火炬或点火放空,也未明确放空量大于4×104m3/h的做法;但在实际操作中,当放空量大于4×104m3/h时,通常采取点火放空处理。点火放空时,放空管与站场和周围建筑物的间距、放空管直径,根据放空速率(以马赫数为基准)和放空量,采用辐射热计算确定。但现行标准规范未对放空时间、放空压力等做出相应规定,在放空系统设计过程中,即使管径不同、设计压力不同,仍将放空管与阀室的间距设计为40m,占地面积和投资较大。

3选择放空系统和火炬需要考虑的因素

ISO13623-2009明确规定选择放空或火炬系统时宜考虑到的危险及约束条件有:放空气体的窒息效应;放空气体被杂散电流、静电或其它潜在点火源点燃着火的危险性;噪声水平极限(范围);对飞行器运动的危害,特别是在近海装置及终端附近飞行的直升机;水合物的形成;阀门冻结;钢管的脆性断裂效应。壳牌公司在工程设计文件shellDEP80.45.10.10-Gen《压力泄放,紧急泄压,火炬和放空系统》也提出了选取放空系统或火炬需要考虑的因素:对环境的影响;处理系统的安全性和完整性,考虑介质是否包含不可燃成分;当地法律法规;经济评价。GB50183-2004未明确管道放空是否采用火炬或点火放空,但在实际设计时,输气站场均设放空管,点火放空;所有阀室均设放空立管,防火间距按小时放空量确定。据分析,国内输气管道事故放空的频率非常低,管道线路放空通常因改扩建、改线等,为可控的计划放空,故输气管道阀室可以只设放空管,不点火。管道站场放空系统执行站内检修和紧急放空功能,属于小概率事件,放空量小,放空立管可不设点火设施。

4放空量的确定

SH3009-2001明确了火炬总管设计排放量的求取方法:选取系统内最大排放装置的一次最大排放量和同一事故中几个装置同时泄放的排放量总和中的较大值。排放气体的质量流量应选取最大排放量,但也应该考虑到现场在事故状态下或计划内检修时可采用多地点排放,避免火炬尺寸过大。APISTD521提出:防止超压的设计首先需要考虑可能引起超压的各种事故,然后根据产生压力的大小分析此时必须的泄放流量。不同原因引起超压的设备及大小都是不同的,设计时,应将每一泄放装置对应每种事故,以列表的形式罗列最大泄放量,并将可能同时发生事故的泄放量叠加,找出极端值。需要特别注意最大载荷不是最大流量的概念,它包括流量、温度、介质物理性质等,是最大流量压头损失的概念。国内标准相关规定均参考自国外相关标准,国内外关于超压放空量的确定原则大致相同。

5排气筒、放空管的高度设置

GB50251-2003规定输气站场的放空竖管应设在围墙以外,其高度及与站外及其它构筑物的距离应符合国标GB50183-2004的规定:比附近建(构)筑物高出2m以上,且总高度不应小于10m。向大气排放的可燃气体排气筒、放空管的高度,GB50160-2008和GB50183-2004规定有所不同(表1),GB50160-2008规定其应高出20m/10m范围内的平台或建筑物顶3.5m以上,GB50183-2004规定其应高出20m/10m范围内的平台或建筑物顶2m以上。APISTD521-2007认为:若将可燃气体直接排入大气,当排放口速度大于150m/s时,可燃气体与空气迅速混合并稀释至可燃气体爆炸下限以下是安全的。当将完全由蒸汽组成的烃类气流泄放到大气中时,因蒸汽与空气混合形成的可燃混合物将不可避免地出现在出口下游;多数情况下,单个安全泄放阀通过自身放空管垂直向上排出时,可燃区域将被限制在泄放高度以上相当有限的可确定范围以内。因此规定在向大气放空可燃蒸汽的场合,放空出口应该比邻近设备、楼房、烟囱或其他结构物高出约3m。综上可见,我国标准关于放空管高度设置的规定更加详细具体,基本可以满足生产需求。

放空系统的设计计算

国内外火炬的设计计算参考APIRP521的做法,包括确定火炬筒直径、高度,根据辐射热计算,确定火炬筒中心至必须限制辐射热强度(或热流密度)的受热点之间的安全距离。APIRP521规定:确定放空管系尺寸时,应该使可能同时泄放的各安全阀后的累积回压限制在该安全阀定压的10%左右。APISTD521附录C给出了完整的根据辐射效应确定火炬筒尺寸的设计示例:第一种方法是简单逼近方法;第二种是Brzus-towski和Sommer方法。两种方法的差别在于选择的火焰中心位置不同,而火炬中心位置的选择将影响到火焰高度的计算结果。

ОНТП51-1-85规定:当放气管阀门工作截面面积与放气管截面面积的比值m=1时,输气管段的排空时间t可由诺模图确定。当上述比值等于其它值时,排空时间t按下式计算:火炬系统中容许的压力损失应取0.1MPa,火炬直径应按气体排入大气的最大允许流速(80m/s,但不能大于0.3马赫数)确定,火炬高度应根据50m距离以上(火炬围栏线以上)允许的热流表面密度(不应超过7000W/m2)计算确定,火炬高度不应小于30m。

壳牌公司根据APIRP521计算放空火炬的设计参数,计算结果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热辐射系数F。F取决于烧嘴的形状,制造商有自己的计算方法。热辐射强度的可接受性取决于对人体和设备的影响,火炬筒的高度设计,除了需要考虑地形和气象条件,还应符合下列要求:无障碍区半径60m;在不考虑太阳热辐射影响的情况下,无障碍区边界的最大热辐射强度不得超过6.3kW/m2;在不考虑太阳热辐射影响的情况下,在资产边界的最大热辐射强度不得超过3.15kW/m2。HG/T20570-95关于放空火炬的设计计算参照APIRP521提出方法的方法进行,而SH3009-2001则使用简单逼近法计算。国内由于针对放空系统的设计理念、放空量计算方法、参数取值不统一,导致同样工况下,计算结果差异较大。国外基于尽量减少放空的理念,开发了移动式压气站,可将管道内的天然气抽取后增压输往截断阀下游管道。近年来,国内也开展了天然气放空回收项目研究,而使用移动式压缩机对长输天然气管道天放空然气进行回收则需要开展相关调研和研究。

结论与建议

(1)GB50183-2004和GB50251-2003有关火炬放空条款主要参考APIRP521和ASMEB31.8制定,国内外在放空管、火炬与站场和阀室的安全间距上均参考APIRP521根据辐射热计算确定。但国内针对可能携带可燃性液体的火炬,还规定了满足最小防火间距的要求。

(2)站场放空火炬的设计计算,国内外均参考使用APIRP521提供的两种方法进行。关于放空量的计算,建议修订国内现行规范,对放空时间、放空压力做出相应规定,统一放空系统设计理念,明确放空量的计算方法与控制措施。

篇3

基层检察院建立标准化管理体系,其目的在于借鉴和应用各地的先进经验,着眼现实,立足长远,推动基层检察院标准化建设,实现增强法律监督能力、维护公平正义的目标。

一要深刻领会标准化管理体系的基本精神

标准化建设管理体系的基本精神,就是以公正高效树检察权威,以改革创新添机制活力,以人民满意为最终目标。权威是检察机关通过执法办案体现的对犯罪分子的打击力、对不稳定分子的震慑力、对社会的公信力。权威是发挥检察制度优越性的客观需要,检察机关特别是基层检察院只有具有较高的权威,才能有力打击犯罪,有力维护社会和谐,有力促进经济发展,体现出检察机关的宪法定位。权威的实现有赖于检察机关严格遵循法律规定,刚直不阿、不偏不倚、迅速及时履行职能。公正高效是体现检察公信力的实践基础。加强机制建设是检察机关“四个体系”建设的重要落脚点,是保障各项工作充满生机、稳步推进的规范举措,是检察机关科学发展的必由之路。从基层检察实践看,要保障检察工作持续健康发展,必须不断注意对已有鲜活经验的客观总结,注意对内在规律的理性思考,逐步探索建立结构紧凑、具有逻辑性、操作性强的业务、队伍和事务标准化管理体系。人民满意是检验和衡量检察工作的最高标准,是体现社会主义检察机关先进性的重要指标,是体现检察机关核心价值的关键所在。人民满意有赖于内强素质,不断改革创新,构建和完善规范有序的管理体系,规范执法行为,不断提高检察干警执法能力和水平;有赖于外塑形象,严厉打击各类犯罪行为,全力维护群众合法利益,彰显公正高效权威的司法品质,从而内外互动,赢得人民群众对检察工作的理解、支持和尊重。

二要掌握标准化建设管理体系的基本框架

基层院的标准化制度体系主要由办案流程化体系、岗位责任及工作标准、各项工作制度和操作文件四部分组成,其中岗位责任及工作标准是基础,是落实各项工作制度的具体依据;操作文件是落实制度的工作规范或操作规程,是具体的程序要求和实体标准,也是对办案流程体系的分解和细化;办案流程化体系是保障办案质量、提高诉讼效率、实现公正执法的核心标准。在制度体系中规定了绩效管理考核办法和目标管理考核办法、分别对执行岗位责任、办案流程和各项制度进行考核,实现提高质量和效率、改进工作的目的。

基层院的制度体系将全部检察工作根据实际需要进行合理分解和组合,明确可测量和检验的岗位职责,明确各个岗位承担的过程、过程标准及检验标准。以岗位为基点,运用过程方法对各个关键工作过程进行控制,确保工作过程的实施和实施结果符合标准化建设的要求。对全部工作岗位和工作流程进行梳理,明确相互间的关系,对相互关联的工作过程作为系统加以明确识别,必要时进行过程再造,以提高实现标准化建设目标的有效性和效率。

三要制定具体、科学、规范的标准化制度体系

按照每个岗位职责明确、每个部门、每个人的工作目标清晰、每个办案流程科学严密、每个工作环节程序合理正确、过程控制主体明确、考核评价体系运转良好、工作效率和质量明显提升的标准,使整个制度体系得到贯彻落实,推动各基层检察院各项工作持续科学发展。

首先,对岗位责任和岗位标准制度体系进行量化和具体化,也是对各岗人员进行考核的具体标准,就是要对各项工作进行定岗、定责、定目标、定标准,以此为依据,应用绩效考核办法进行考核和奖惩,达到促进工作、提高效率、保证质量的目的。各基层院应根据机构设置和人员组成情况,制定包括科长、副科长、内勤、综合、后勤等各个岗位的岗位责任及岗位标准。岗位责任和工作标准中应具体规定从中层干部到每一名干警的具体工作责任、职责权限、工作内容及程序、质量、数量及时限等标准、从事本岗位所需要的资格条件等,是实行绩效考核和目标管理的总抓手,也是落实各项工作制度的具体内容,是进行考核和管理的基础性文件。

其二、各项业务工作办案流程是依据刑事诉讼法、高检院的执行刑事诉讼法细则等法律法规和上级院的有关规定而制定的业务工作办案程序,具体规定了办案每一个过程、每一环节的程序要求,是办理各类案件必须遵守的程序规则。办案流程分为各项业务工作流程和办案流程图两个部分,办案流程中具体规定了反贪污贿赂、反渎职侵权、侦查监督、公诉、监所检察、民事行政检察、控告申诉检察等部门主要业务工作的办案流程;办案流程图则是办案流程的图表化,使办案流程更加直观,便于了解和掌握办案流程的全貌和主要节点。各项工作流程与规章制度中的各项业务工作规程有重合和交叉的内容。办案流程中重在规定办案各环节应当遵守的程序规定,工作规程重在解决业务基础方面的问题,应更为具体和明确。

其三、操作文件规定了全部检察工作的操作方法和操作标准,既规定了业务工作的具体操作程序,也规定了队伍管理和事务管理的操作方法和标准,其中业务工作操作文件是办案流程的分解、具体化和细化,是落实办案流程的具体操作指南。按照全部检察工作内容要求,应设计包括办公综合、调

研、技术、队伍管理、纪检、后勤管理等各类别的操作文件。每个操作文件分为操作程序和操作标准两个部分,操作程序应具体规定每一项工作的每一个环节的目的、适用范围、职责权限和工作记录,是具体的程序要求;操作标准具体规定每一项工作的每一个环节的目的、适用范围和实体标准,这里的标准不是工作目标,而是各项工作在实体上应达到的标准。而岗位责任中的工作标准则重在工作完成情况,也就是各项工作的目标要求。因此操作文件是程序和实体相结合的制度规定。操作文件中的质量记录,是检查各项工作执行、落实和完成情况的基本依据,也是对各项工作进行考核的重要参考指标。其中引用的各项工作目标,是实行目标管理的重要抓手,使实行量化考核具有可操作性。其四、制度体系基本涵盖了检察工作的各个方面。党组决策方面的党组会议、检察委员会会议、检察长办公会、院务会等会议制度和规则,特别是规定了重大事项的议事规则及其监督约束制度,是保障院党组进行科学管理、民主决策的规范性文件。办公综合制度包括政务工作管理制度、办公综合工作制度和信息技术管理工作制度三个方面。队伍管理制度包括干部人事管理、思想政治工作、党建、教育培训、奖励等项制度,其中的绩效管理考核办法和目标管理办法,是开展绩效管理考核和目标管理的具体操作规程和考核办法,包括对班子成员的考核办法和对干警的考核办法以及办案质量的考评标准等,以此来对执行各项制度、岗位责任和岗位标准进行考核和奖惩。检察业务规章制度较多,包括控告申诉检察、查办和预防职务犯罪、审查逮捕、审查和其他业务工作制度四个方面,应根据上级院的有关规定,结合各基层院的实际而制定。廉政制度规定了各岗人员在党风廉政建设方面担负的责任和责任追究办法,是保障队伍清正廉洁的制度规范。后勤管理方面包括财务管理、固定资产管理、赃款赃物管理、车辆管理等方面的规定。

四要加强考核、持续改进,确保标准化建设体系有效运行

绩效考核是科学、动态地衡量干警工作状况和效果的考核方式。是标准化建设能否取得实效的关键,通过制定客观、有效的考核标准,可以全面了解和评估部门和个人的工作实绩、思想品德、工作态度和工作作风。绩效考核办法由考核组织、考核内容、考核对象、考核指标及标准、考核的程序、考核结果的运用等几部分构成。部门和个人的考核内容、考核要求都将转换成相应的考核指标。考核指标是以部门职能、部门指标和干警个人岗位责任及岗位标准为基础,按照上级检察机关对基层院年度考核目标任务的要求,各基层院应把长期目标与短期目标相结合,通过院党组和部门负责人、部门负责人和一般干警之间充分的双向沟通,使院党组、部门负责人和一般干警全面参与考核指标的设置过程,并承诺考核指标的完成。

篇4

论文征集

现特向海内外广大教育界人士、教育与信息技术相关领域专家学者、电子课本与数字化资源开发工作者以及关心教育信息化建设和发展的各界人士征集学术论文、讲座报告、或相关开发成果演示,主题涉及(不仅仅局限于以下主题):

1.教育信息化发展中的新技术、新思维、新方法和新应用

(1)教育中的新兴技术

(2)ITLET标准的新趋势

(3)智慧教育系统架构与智慧教育环境建设

2.电子课本与电子书包的理论探讨

(1)电子课本与电子书包等相关概念研究

(2)电子课本与电子书包应用的社会环境、创新观念与学习新理论

(3)电子课本与电子书包应用的学习环境和活动与学习资源的设计

3.电子课本与电子书包标准与技术

(1)电子课本与电子书包的行业标准、国家标准和国际标准的研究

(2)电子书包体系架构、学习终端、电子课本、虚拟学具、学习服务的研制现状与趋势

(3)电子课本与电子书包系列标准的应用与评价

4.电子课本与电子书包产业发展与应用

(1)国内外电子课本与电子书包产业发展

(2)基于不同设备(平板电脑、上网本、电纸书、手机等)的电子书包学习终端的设计与开发

(3)基于不同操作系统(操作系统Android,IOS,微软)的电子课本与电子书包的设计与开发

5.电子课本与电子书包教育应用创新

(1)国内外电子课本与电子书包示范应用项目研究

(2)电子课本与电子书包教育创新示范校应用实践

(3)电子课本与电子书包和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

重要日期

论文提交日期:2013年5月31日-2013年8月30日;

论文录用日期:2013年10月8日-2013年11月1日。

更多详情见http://

电子课本与电子书包标准专题组

篇5

摘要:从内蒙古科技大学冶金专业毕业设计工作实际出发,以2011、2012年度本科毕业生为分析样本,通过对指导教师的强化管理与监督,完善监督检查和客观评价体系等方面,论述了内蒙古科技大学冶金专业毕业设计(论文)质量监控体系的构建。

关键词:冶金专业;毕业设计;质量监控体系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49-0157-02

2015年度全国高校本科毕业生749万,2016年度预计达到765万,本科生毕业数量大增,又恰逢经济紧缩下滑、冶金行业不景气的就业困难时期,内蒙古科技大学作为一所老牌冶金类工科院校,为提高冶金专业本科生就业竞争力,对本科生的毕业设计(论文)教学质量提出更严格要求,通过高质量的人才培B来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能力。毕业设计(论文)是大学本科生在校期间最完整最重要最系统的一次综合性知识整合,其质量直接决定学生对专业知识的掌握与熟悉程度,对学生的职业生涯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大学本科毕业设计(论文)是提高教育质量,实现人才培养工作的重要教学环节,也是衡量教学水平、学生毕业与学位资格认证的重要依据。内蒙古科技大学校训是“百炼成钢”,学生能不能被炼成钢,炼成好钢,把握和监督好毕业设计(论文)对大学生四年知识的学习整合是至关重要的一个环节。以内蒙古科技大学冶金专业为例,2011级、2012级这两届毕业生中每名指导毕业论文的教师指导4名学生做毕业论文,指导毕业设计的指导6名学生做毕业设计,同时做这两项工作的不得超过10名学生数,并且要求指导教师指导毕业设计或论文选题要与工厂生产、科研、经营管理和经济建设紧密结合。冶金企业在2012年进入衰退时期以来,很多企业无法接受毕业生实习。在毕业实习受限和本校指导教师不足的情况下,学校采取外聘指导教师进行毕业指导,外聘设计院高工指导学生做工厂施工图毕业设计,外聘稀土院高工做科研毕业论文,外聘重点实验室青年博士教师指导科研毕业论文,在实际中由于指导教师的专业技术水平、工厂实践经验以及教学经验的不同直接造成毕业生毕业设计(论文)的差异[1]。

内蒙古科技大学冶金专业毕业生存在个体差异(例如内蒙古少数民族对汉语理解差异、毕业生考研占用做毕业设计时间等),但相对教师教学管理来说相对属于次要因素,可以通过加强毕业设计指导教学工作来减轻或消除这方面影响。如何建立有效的毕业设计(论文)的质量管理模式和监控制度?对指导教师的差异化管理应该如何进行?面对这些差异通过加强对指导教师的管理工作来加强毕业设计(论文)的教学管理工作,通过制度建设和标准化管理体系的构建是研究的重点,也是冶金专业毕业设计(论文)质量监控体系构建的研究对象。2011级冶金专业毕业生在指导过程中发现下列一些问题,例如毕业设计或论文中文献综述重复率高,不标注引用文献;为降低率,故意篡改化学分子式或故意写错字导致语句不通顺;工艺流程设计图平面和剖面图不一致等问题。这些问题是一个共性的问题,如果不进行整改,必然在下一届学生中重现。结合前期工作积累的经验,在2012级冶金专业毕业生进行毕业设计工作时,进行整改是建立健全毕业设计(论文)质量监控体系的一个非常有力的时机,也是为今后工作建立一个正确的理论指导体系。

在2011级冶金专业毕业生阶段首先进行了实验,按照导师有限优先选择学生和学生自选导师相互结合,对毕业生、导师进行了双向互选,利用这一措施激励学生自尊心和上进心,激发教师的责任心。在2012级继续这一措施的同时,借鉴国外的教学经验,提出实验室全开放政策,让一些有精力的高年级学生有机会尽早地进入实验室,自主参与教师的科研课题研究工作。把学生的毕业设计(论文)与课题研究结合起来,减轻了学生就业前的学习任务,同时也使学生在综合素质培养和创新能力提高方面受到了锻炼。在这些措施基础上,毕业设计工作改革要求:(1)指导教师严格把握选题环节。毕业设计(论文)选题要与生产实际、科学研究相结合,难度与工作量要适中,减少选题重复率。由于学生人数众多,指导教师所选毕业设计题目的范围受限制,确保近三年选题重复率小于20%。(2)强化指导教师管理环节。采用微信群、QQ圈等有效通讯手段建立信息沟通环节,对指导教师的每一个步骤进行有效认证,建立标准化制度,实施标准化管理。(3)通过从严治教,明确指导教师的责任,增强责任意识,使其认真完成毕业设计(论文)环节的各项教育教学任务。(4)建立校内指导教师与校外相结合,加强大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同时建立适当的奖惩机制,淘汰落后时代不负责任的指导教师。

毕业设计(论文)质量监控体系构建实施方案见下图1,分阶段主要采取以下措施:(1)调查研究学院毕业指导教师组成,近三年人员变化,教龄、学历、职,称作为参照条件,按照毕业设计、论文分组利用数值分析找重点因素;(2)按照毕业设计(论文)进程科学分段设计管理制度;(3)合理安排制度节点,检查监督相结合,反馈信息,及时整改;(4)实行导师淘汰制,外聘教师不能认真履行职责,下一年度取消聘任资格,本部门教师停止指导工作一年,并延期聘岗;(5)实行毕业生评价与检查小组相结合,对毕业设计(论文)的质量进行自评与毕业学生、学术委员会评价相结合,根据评价结果给予奖励或取消聘任资格;(6)为保证这一计划顺利实施,采用微信群等有效现代化通信手段沟通信息[2]。

为确保毕业设计(论文)质量监控体系的构建,强化教师的教学管理,首先要在指导教师中树立责任感,树立正确的引导作用,净化教师队伍,采用团队群体讨论交流机制,培养一支干练高效负责的高质量毕业生指导教师队伍;对毕业设计进程采用分阶段评价机制对指导教师进行检查与督促,确保毕业学生进度的完成;采用三段式(自我、学生、学术委员会)评价相结合确保评价的公正、公平;采取优胜劣汰的机制增加人员流动增加正能量。

根据2011、2012级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工作经验的总结,在下一届毕业生毕业设计工作开始前,首先根据毕业学生人数分配指导教师,统计指导教师类型;进行题目命名与统计;分阶段检查论文进度,反馈意见;对进度不合格及论文质量差的教师进行督促与修正;在毕业设计(论文)完成后,由毕业生进行质量与教学态度评价,学术委员会综合评价后进行下一年度总结与聘任。在教学中,指导教师分别按照专业和研究方向分组,在发挥团队的教学和科研经验体会同时考虑教学经验和科研经历老中青搭配合理,教学科研互补,比如炼钢工艺设计组组员徐掌印、赵凤光、刘丽霞分别在包铝、私企、包钢工作过后读研、读博,有丰富的实践经验;赵文广、姜银举教授则有丰富的实践、实验指导经验,张晓伟则是年轻博士刚毕业留校,对学生学习经历有切身体会,通过组内交流讨论来发现质量构建体系中的问题。同时我校利用教育部实行的卓越工程师培养项目,对卓越班毕业生实行毕业指导双导师制度,由校外导师进行实际毕业指导工作,由校内导师进行形式上的规范要求,达到理论与实践的一个完美结合。

在教学管理中建立以标准化规范化的管理制度和奖惩制度为核心的质量监控体系,通过制度管理来减少人为差异,解决不认真负责混工分的现象,提高毕业设计(论文)教学质量,使学生真正成为“上手快、留得住、后劲足”的企事业急需人才。其目的是通过加强对指导教师的管理来提高毕业设计(论文)的整体水平,通过规范化标准化管理来切实提高教育质量。

参考文献:

篇6

教育部办公厅关于普通高等学校毕业设计(论文)工作的通知(高教厅[2004]14号文件)中明确指出“各类普通高等学校要进一步强化和完善毕业设计(论文)的规范化要求与管理,围绕选题、指导、中期检查、评阅、答辩等环节,制定明确的规范和标准。”据此,全国各类普通高校相继出台了的本科毕业设计(论文)教学工作方面的具体实施文件,以确保本科毕业设计(论文)质量水平。然而,近年来本科毕业设计(论文)工作中仍暴露出许多问题,毕业设计的总体水平呈现下滑趋势,[1]究其原因,本科毕业设计(论文)工作流程中存在的问题是论文质量下滑的重要因素之一。笔者所在学校早在几年前就对本科毕业设计(论文)工作流程的标准化、科学化、信息化专门组织专家展开研讨,并通过改进毕业设计(论文)工作流程,采用信息化网络技术平台,学校近几年来本科毕业设计(论文)教学管理工作水平和论文质量呈不断上升趋势。

一、现有普通高校本科毕业设计(论文)工作流程分析

1.工作流程

按照四年制普通高校教学计划,本科毕业设计(论文)工作基本在第八学期开学进行,历时十五周左右。毕业设计(论文)整个过程分为选题、开题、研究设计、论文撰写和毕业答辩五个阶段。

本科毕业设计(论文)工作流程是,一般由承担毕业设计(论文)任务的指导教师拟制一些题目,供学生选择。在题目确定以后,学生一般要经过开题、研究收集资料、题目设计、中期检查和验收答辩等环节,直至完成整个毕业设计(论文)工作。

2.现有本科毕业设计(论文)工作流程存在的问题

目前,本科毕业生就业形势不容乐观,升学压力很大,从第七学期开始,毕业生就将重心放在寻找工作和考研上,基本无暇顾及毕业设计(论文);全国高校招生规模的扩大,高校教师数量远比不上学生人数的增长,导致高校师生比过高,很多高校的不少专业,指导教师所指导的学生超过8人,甚至达到十几人;[2]部分青年教师的业务水平和能力有限。

由此导致本科毕业设计(论文)工作流程存在已下问题:

(1)师生比过高导致论文的题目假、大、空现象严重;课题的类型趋于理论研究、模拟仿真的比例越来越高,硬件或软硬结合的综合性课题的比例在减少。[2]

(2)部分学生轻视本科毕业设计(论文)工作,对所选的题目采取网上下载、东拼西凑、甚至抄袭等手段,没有真正结合自己所学到的专业知识去研究、去解决、去综合应用。

(3)指导教师指导学生的方式过多依赖于电子邮件、电话等,与学生面对面的指导时间越来越少,对学生无法进行有效的监督。[2]

(4)学校管理部门对本科毕业设计(论文)工作流程还不能做到有效、实时进行监控,在学生毕业论文完成的各个阶段上缺乏强有力的考核监控机制。[1]

二、我校对本科毕业设计(论文)工作流程的研究

过程管理基于目标管理,是对目标的无限分解和细化,它将管理的中心前移,通过实现科学的流程而最终趋向目标,具有落实性、可控性、创新性、闭环性、发展性等特点。[1]

1.本科毕业设计(论文)工作流程改进的方法

(1)依据过程管理理论,学校将本科毕业设计(论文)工作流程细分为七个环节:

教学大纲、选题指南、选题和任务书、阶段报告和检查、成绩评审和答辩、成绩评定和评优、材料存档。

(2)学校将本科毕业设计(论文)工作流程分为管理流程和业务流程两个方面:

管理流程的主要环节包括:教学目标和方向规划、教学人员组织和任务协调、教学过程控制及教学信息管理。

业务流程的主要环节包括:选题、任务书、阶段报告和检查评价、成果评审和答辩、成绩评定和评优、材料存档。

(3)二者之间的关系如下图所示:

2.本科毕业设计(论文)工作流程改进的关键点

(1)本科毕业设计(论文)教学环节的目的、教学大纲和选题指南的意义、任务书的作用、阶段报告和检查的性质;

(2)本科毕业设计(论文)教学内容的先进性、教学过程的专业性、教学文件的指导性、教学文档格式的规范性如何体现;

(3)领导的价值观、学术带头人的专业水平、教师和行政管理人员的业务水平、工作态度。

3.本科毕业设计(论文)工作流程改进的突破点

(1)教学计划:推行选题指南、强化任务书工作;

(2)教学组织:专任教师与兼职教师相结合;

(3)教学过程:采用信息化网络技术平台;

(4)教学考核:评分区别学习表现(态度)、成果质量、答辩效果。成绩由指导教师、成果评阅人、答辩小组独立评分;

(5)教学文档:分类管理、重点监控、简化流转。

三、结语

普通高等学校的本科毕业设计(论文)环节是在校生最后一个重要的综合性实践教学环节。积极探索、研究本科毕业设计(论文)的新模式、新思想,不断完善本科毕业设计(论文)可操作运行机制,才能提高本科毕业设计(论文)质量水平。

参考文献:

[1]李金华、曹晶晶.加强过程管理 提高本科毕业设计(论文)质量[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0,(25):224

篇7

关键词:地质学;标准化;实践教学;改革

作者简介:王佳,博士,重庆科技学院石油与天然气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实验师。研究方向:沉积地质专业教学及科研工作;谭先锋,重庆科技学院石油与天然气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陈青,重庆科技学院石油与天然气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重庆401331)

基金项目:本文系重庆市教学研究改革项目“应用技术型高校资源勘查工程实践创新能力培养研究与实践”(编号:153149)和“‘构造地质’课程群一体化实践教学资源建设研究与实践”(编号:173150)的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642.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0568(2018)05-0012-02

教学标准化是推行教学又好又快发展的重要手段。基于地质学专业实践教学具有较强的实践性,在推行教育部新一轮应用型人才培养改革道路上,地质学专业在实践教学改革实践过程中面临诸多问题,很难采用虚拟仿真教学来实现学生实践环节,大部分实验需要学生在课堂中接触到真实的岩石、矿物等标本才能有效进行,但为了提升地质学专业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只有加快地质学专业实践教学标准化的推进,在实践教学环节中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性,才能在提升实践教学效率的同时保障实践教学质量和学生的学习效果。实践教学标准化的实施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需要不断总结经验,不断改善和改进,才能寻找到最贴切、最有效的地质学专业实践教学方法。

一、实践教学标准化改革的背景

地质学专业实验课程以专业基础实验为主,需要学生亲自认识观察实验标本,才能加深和巩固对地下各类岩石、矿物和地质现象的认识。以重庆科技学院地质学专业为例,该专业为校级特色专业,隶属于地质学与地质工程校级重点学科,人才培养方案要求本科4年修完180学分,其中实践学时49.5学分,占总学分27.5%,实践课程主要包含专业基础实验、课程设计、专业技能培训以及毕业设计,而在专业基础实验课程教学过程中,限于实验条件或资源的制约,还将面临实验分批进行等问题,因此地质学专业实践教学标准化改革势在必行。通过改变教学模式,让学生成为实验课堂的主体,能使学生应用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得到更好的提升。

二、实践教学标准化的实施

对不同的实验类型,需要选择不同的教学方式,因此该教学标准化的实施需要“分模块”“分阶段”地进行,针对地质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设置,主要分为以下三类实践课程类型:专业基础实验、课程设计(实践专周)、毕业设计。

1.专业基础实验。专业基础实验是学生进行地质专业认识与实践的主体实验课程,在学生学习专业知识的同时,还要让学生从实验过程中学到专业背景和必备的专业技能。在该类教学中必须含有实验预习考核、实验方法和内容、实验结果考核三大环节,然而在常规实验过程中常常忽略了实验预习考核,学生对矿物或岩石标本等实验对象没有宏观的认识,因此在实验过程中教师在课堂导入环节做得不够充分。只有加强学生实验预习考核,讓学生对实验对象有充分的认识,实验预习重视,才能更好更快地进入矿物和岩石标本的微观现象观察与描述。当然,在学生实验过程中,教师要采用“问答式”“抽查式”的方式了解学生对难点和重点的掌握情况。对于实验结果的考核,应该考虑到学生的预习和实验完成过程情况,实验态度不端正、存在抄袭的学生要重新进行实验学习,实验结果的考核必须有清晰、合理的考核方式,而且要在实验开始前进行专门的讲解和说明。只有将教案和考核方式联系起来,才能促进实践教学质量的提升。

2.认知实习。就重庆科技学院地质学专业来讲,认知实习以野外实习为主导,但会在实习环节中灌输专业要求,让学生开始接触地质工作要领。野外实习是地质学专业学生必须经历的一个环节,主要以野外地质现象认识为主,培养学生用书本知识解释多样的地质现象的能力。教师在实验教学环节中要注重引导学生掌握地质认识方法,才能让学生在今后的学习中有主动性。当然,虽然在培养过程中以熟悉地质行业背景为主,但对于地质的学习的专业特点,如野外工作的艰辛、地质工作的严谨等,必须培养学生吃苦耐劳、做事精益求精的专业精神,对于野外地质实验教学环节教师必须以身作则、言传身教,给予初次接触到专业领域的学生一个积极的榜样,当然这样的教学模式也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让学生通过生产实习很好地认识地质专业的同时,在今后专业课程的学习中能够具有良好的继承性学习模式。

3.课程设计。大学课程设计是针对某一课程的综合性实践教学环节,对于重庆科技学院地质学专业而言,这样的课程在大学应用型能力培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可该类课程设计的教学环节中往往缺乏新意,没有发挥课程设计应该有的培养效果和作用。一般而言,课程设计是综合多门相关课程知识,选择专业技术方法来解决生产过程中某一常见的问题,因此在课程设计教学中必须采用“引导式”“自主性”教学方式为主线,教学中减少技术方法的论述,让学生综合相关专业知识,分组进行讨论,在实行正式课程设计前,需要通过教师针对技术方法的考核或论证,进行课程设计内容。课程设计的考核要体现解决问题的创新性和多解性,主要重点放在学生提出的解决方案,即使问题没有得到解决,但“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思考问题”的学习模式才是课程设计考核要求的重点。

4.生产实习。重庆科技学院地质学专业生产实习一般是与学校签订人才培养合作的协作单位共同完成,以重庆周边地区地质队为主,此环节的教师是生产单位具有良好生产经验的员工,教师在此环节中主要是协调学生野外学习和野外安全工作,给学生一个舒适的学习环境。在此工程中,虽然教师的角色发生转变,但仍主要是培养学生接触单位、接触生产,使学生快速走上岗位,快速上手工作。以前学生实习一般均是以专业知识的学习为主,生产实习主要是教会学生如何将前期专业知识更好的和生产环节相适应,能够把地质学理论知识运用到矿产资源勘探或区域地质调查等工作中去。

5.毕业设计。重庆科技学院地质学专业针对本科毕业设计进行了探索性改革,首先毕业论文的内容选定加大实践环节的比例,对于一些采用实验、实践方式解决科学问题的论文择优通过初选;其次,增加学生在毕业论文实施过程中实践环节的抽查和质量把控,在毕业答辩环节中必须体现实践环节的实施和完成;在毕业设计推优时,对于论文课题具有实践意义的给予一定程度的偏向,突出应用型人才培养。

三、实践教学标准化实施效果评价

通过对近三年毕业的地质专业学生的问卷调查和学校教学质量评估办给予的结果显示,地质专业学生的实践教学效果获得大幅度提升。对196名毕业学生(2014届67人,2015届64人,2016届65人)进行问卷调查的结果显示,184人对实践教学现状感到满意,2016届较2015届、2014届满意度高,平均绩点也逐年呈增长趋势。学校质量评估办反馈显示学生认为实践教学的改革大大提升了自身专业知识学习的自主性和自觉性,对专业知识掌握得更加牢固,同时校企合作单位近两年毕业学生的评价反映学生能够更快地适应单位企业工作环境和要求,人才培养能够真正意义上的实现“下得去、上得来”。

重庆科技学院地球科学系通过不断的改革和创新,注重学生实践动手能力的培养,以应用型人才培养为指导思想,以建立标准化教学体系为抓手,努力推行教学指南、教案、考核方式等要素的标准化,不断寻求高质、高效的教学方法。通过一系列反复的改革,提升了地质学专业人才培养质量,获得学生、学校以及企业单位的一致好评,为国家地质勘探源源不断地输入高质量人才。

参考文献: 

[1] 傅大友,钱素平. 新建本科院校建立标准化教学质量保证体系思考[J]. 中国大学教学,2008,(4). 

[2] 王佳,刘虹利. “结晶学与矿物学”自主性实验教学方法探索[J]. 教育教学论坛,2016,(9):242-243. 

[3] 周祥瑜,吕红. 探索“模块式标准化”教学新模式——重庆电子科技职业技术学院改革思路与初不实践[J].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6,(25):41-42. 

[4] 王松涛,陈丽丽,孙春莉,等. 标准化教学在解剖实验教学中的应用[J]. 医学信息,2009,22(5):469-470. 

[5] 赵红云,金婧,许昆静,等. 本科护生临床标准化教学病房教学模式建设初探[J]. 昆明医科大学学报,2015,36(7):178-180. 

[6] 陆发焕,梁福兴. 师范院校汉字规范化标准化教学管理改革探索[J]. 玉林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2005,26(1):125-127. 

[7] 徐智,吴国明,钱桂生. 标准化教学在内科临床带教中的應用[J]. 现代医药卫生,2009,25(6):949-950. 

篇8

关键词:模块化;低成本;易用性

中图分类号:J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4)08-0050-01

一、模块化设计

模块是一个系统中具有相对独立性的、完成某一功能的一个部分。模块化设计就是为了设计出具有多种功能的不同系统。即设计出多种模块,将其经过不同方式的组合来构成不同系统,以解决系统种类、设计制造周期和成本之间的矛盾。它是一种标准化方法,是标准化原理在设计方面的应用。

二、当今时代背景下的模块化设计

当今,资源枯竭和环境恶化问题,正在对人类社会的生存发展造成巨大的威胁。因此,在提倡绿色设计与可持续设计的同时,探究有效的设计方法成为现今的一项研究热点。而由于模块化设计具有缩短产品设计周期、利于产品的更新换代、便于产品的改装,拓展及维护和有效降低成本等优越性,可以看出模块化设计是实施绿色设计与可持续发展的有效手段之一。

目前,模块化设计的思想已经渗透到许多领域,例如机床、减速器、家电等等。在每个领域,模块以及模块化设计都有其特定的含义。传统模块化设计强调模块的通用化、标准化和系列化,一般适用于系列分级特性比较明显的产业及其产品族的开发。

如今模块化设计在很多方面已经有了一套标准,以家具为例,这些标准主要有产品设计标准化、原材料标准化、设备的标准化、工艺标准化等。

三、低成本模块化设计如何达到易用性要求

(一)材料的选择

产品要使用户达到高受益,首先要满足用户的需求。而用户的需求通常由用户对材料的视觉、触觉甚至是嗅觉等感官支配决定的。因此,产品的材料和工艺直接影响人们和产品的互动。

当今的低成本模块化设计,在材料的选择方面已经有了标准,但是由于科技的发展,有些标准也许已过时,我们在考虑标准的同时,应该思考有没有比标准更好的选择。设计师在设计过程中应该尽量使用易再生且对环境没有危害的绿色材料。同时,应尽量选择来源充足,成本低廉却能达到产品所需要的功能要求的材料。即用最少的材料实现最佳的效果。

此外,为了降低成本,可以通过标准化减少原材料的种类,如控制表面装饰、油漆品种等。但是太少的种类容易造成产品多样性的缺失。因此,要根据产品的生产数量规模来确定原材料的品种。

(二)产品模块的指示与识别设计

模块从作用上划分,可以分为功能模块和装饰模块。

功能模块是决定该产品主要功能的模块。如柜类家具的旁板、背板等板式结构的功能模块组成了柜子框架这一形体模块。

为了达到产品的易用性要求,功能模块应该具有一个良好的指示与识别设计。产品的指示与识别设计是将其功能及特性准确合理地阐述的一种设计方式。为了使用户快速而准确的使用产品,首先需要通过把握人机工程学的要求以及用户的使用心理与习惯,来确立产品的自身形态、使用方式与操作方法。并且模块的连接处的设计应该尽量简单易操作。使用户在使用产品时获得一种方便愉悦、舒适安全的感觉。例如当今有很多模块化的简易书柜,它们由各种大小不一的模块组成,简单的框架造型与拼接方式让用户能够很快的明白产品的使用方法,而且可以使用户随自己意愿对其进行组合,体现了模块化设计多样性的一大特点。

(三)产品模块的语义认识

模块化产品的设计语义是通过产品的装饰模块来表述的。装饰模块主要包括装饰线条、线脚等装饰件,色彩模块、文字、标志等平面模块。它是构建产品的功能环境和人文环境的主要模块。装饰模块也是产品形态的一部分,它的形态风格因素是来源于人类长期以来的经验的积淀,使人们产生丰富的联想和想象,让人们不需要说明书就能悟得产品的使用方式。

(四)模块中情感因素的融入

现代产品设计是一种深入人心的造物活动,产品设计不单单是一种物的表象,而应被看作是物与人交流的媒介。因此模块化设计中,在满足以上提到的一些原则之后,也同样应该融入情感因素,使用户在使用时获得一种情感共鸣和心理满足。例如现在市面上有设计成屋形的文件柜,造型可爱有趣,使用方便的同时还能使用户获得一种愉悦。

四、结束语

当今模块化设计的原理在各个领域被广泛使用。本文阐述了当今模块化设计的发展,提出了低成本标准模块化设计在设计时应从模块的材料,模块的指示与识别,语义认识,情感因素的融入几个方面深入。从而实现产品的易用性,并使产品物美价廉,使用户获得高受益。

参考文献:

推荐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