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2-05 18:40:21
绪论:在寻找写作灵感吗?爱发表网为您精选了8篇尿液分析报告,愿这些内容能够启迪您的思维,激发您的创作热情,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关键词】尿液红细胞;镜检;干化学法检查
本文对尿液红细胞镜检与干化学法检查进行比较分析,得出干化学法可以提高红细胞检测的灵敏度,对尿液红细胞破坏的样本可以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而镜检可以鉴别红细胞的形态,对肾小球源性和非肾小球源性血尿有重要的价值。
1材料与方法
1.1标本来源临床申请做尿液分析的门诊患者新鲜尿200份。
1.2实验器材奥林帕斯显微镜,桂林优利特半自动尿液分析仪及分析仪专用配套试纸条。
1.3实验方法用一次性塑料杯随机收取上述新鲜尿液100ml,仪器操作严格按使用说明书进行,每天开机用校正条及纯水对仪器进行校正,标本受到后30分钟内完成检测,尿试纸条恢复到室温(25℃),浸入尿液2秒后取出,吸取多余的尿液,镜检标本以1500r/min离心5min后倒去上清液留取0.2ml尿沉渣标本,摇匀后放入尿沉渣定量计数板进行检测,在高倍镜下观察10个视野记录结果。
2结果
用尿11项尿液化学法与尿沉渣镜检潜血和红细胞对比分析200份尿液结果(+~+++)(25~200)细胞数/μl,两种方法阳性符合率,微量符合率和阴性符合率,分别为29%,65%,97%,
3讨论
由上可知两种方法阴性符合率为97%,阴性标本中有12例红细胞数10/μl,维生素C浓度0.7~1.3mmol/L造成了假阴性结果。微量符合率为65%,其中不符合的40例标本中,32例亚硝酸盐阳性,3例Ph8.5~9.0,5例尿蛋白++造成了假阳性结果[1]。阳性符合率为29%,其中62例亚硝酸盐阳性白细胞+++,9例白细胞+++,造成了假阳性结果,次氯酸,尿道感染产生的微生物中的过氧化物酶可使结果呈假阳性。
综上所述,尿干化学分析报告的阳性,微量结果与尿沉渣镜检法符合率差别很大,尿干化学法检测潜血的原理是完整的红细胞、破坏的红细胞和游离的血红蛋白或肌红蛋白均发生反应,这是临床反应潜血++至+++而镜检未发现少量红细胞的重要原因,干化学法可以提高红细胞检测的灵敏度,尤其对某些疾病使红细胞破坏的尿液标本,在显微镜下无法观察可以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1]。而尿沉渣镜检是检测完整的红细胞,可以观察到红细胞的形态特征,能反映尿液中红细胞形态的实际情况,对鉴别血尿的来源有重要意义,特别是对肾小球源性疾病有一定临床意义。如果两种方法结果明显不符,必须结合临床分析,不能忽视显微镜镜检。
[关键词] 尿沉渣分析仪 审核 显微镜 人工镜检
[中图分类号] R446.12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3-7210(2011)02(c)-153-02
IQ200 全自动尿沉渣分析仪采用流式细胞技术与自动粒子识别系统来分类和识别尿液中的有形成分,并能给出直观的各类有形成分的图像,而且操作简便快捷,重复性好,但在实际运用当中也存在一些假阳性或者有疑问的结果,需要重新进行人工识别,镜检审核。笔者对日常工作中尿液有形成分的检查的结果做了如下总结和对比: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选取2010年7~8月我院住院患者600例尿标本(2 h内新鲜尿样)。
1.2 仪器与试剂
采用美国产IQ200全自动尿沉渣分析仪及配套试剂,阳性质控物,阴性质控物,定标液、调焦液和稀释液。
1.3 方法
1.3.1 尿液的留取用一次性清洁尿杯,随机留取患者清晨中段尿600份,每份留取30 ml。分为3管,第1管作为仪器检测用,第2管作为人工镜检用,第3管作为备用,每管各10 ml。每份尿液检测前充分混匀。
1.3.2 检测所有第1管尿标本均按IQ200尿沉渣分析仪操作规程进行检测,使用前用配套质控物对仪器进行校对,保证仪器在最稳定的状态下进行检测。分别记录未审核前后有形成分的结果,同时,将第2管尿标本定量离心后进行人工镜检,并记录结果。将审核前后与人工镜检的结果进行比较。
1.4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 18.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资料数据采用t检验,以P
2 结果
2.1 RBC阳性结果的审核
600份尿液标本中,经IQ200全自动尿沉渣分析仪测定RBC阳性结果为152例。经人工审核和镜检后阳性结果为122例,占80%;假阳性结果为30例,占20%。阳性结果为显微镜下参考范围RBC>9/HP,假阳性结果为显微镜下无RBC或其他成分。其中,结晶、细菌和酵母菌分别占9.8%、5.9%、3.9%。见表1。
表1RBC阳性结果的审核
2.2 WBC阳性结果的审核
600份尿液标本中,经IQ200全自动尿沉渣分析仪测定WBC阳性结果为379例。经人工审核和镜检后阳性结果341例,占90%,假阳性结果占10%。阳性结果为显微镜下参考范围WBC>17/HP。其中,小圆上皮细胞、大量细菌和非结晶形分别占3.3%、2.6%、2.1%。见表2。
表2 WBC阳性结果的审核
2.3 管形阳性结果的审核
600份尿液标本中,经IQ200全自动尿沉渣分析仪测定管形阳性结果为30例。黏液丝是引起其管形误判的最主要原因。经人工审核和镜检后阳性结果为24例,占80%,假阳性占20%。
2.4 WBC和RBC审核前后的比较
一些假阳性或者有疑问的结果及未经人工镜检的结果(特别是红细胞、白细胞和管形)与作为“金标准”的人工镜检法的结果对比,经过统计学处理后,WBC、RBC审核前与审核后及人工镜检的结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未经审核后的结果出现假阳性的比率较大。见表3、4。
表 3 WBC审核前后的比较(例)
表 4 RBC审核前后的比较(例)
3 讨论
IQ200尿沉渣分析仪采用平面流式细胞技术,高速摄影成像测定原理,通过尿液中有形成分的外形等特性对每种微粒成分进行分类,其敏感性、特异性较高,这是IQ200自动化的优势。但是,在含杂质较多的标本如酵母菌、结晶类多的标本时,其出现假阳性比例较高。标本中杂质太多导致图像和记数的不准确性,而导致IQ200全自动尿液分析不能准确有效地报出结果,对于临床的诊断有一定影响。表中可知:①结晶、真菌、细菌等增多时,可能因其中大量的检测参数与红细胞参数相互影响,可误计为红细胞,以草酸钙结晶最多见[1-2];上皮细胞、细菌、结晶、脂肪滴等因形态和拍摄过程中出现细胞重叠而误认为是WBC、WBC团。②其次,造成RBC、WBC、管型假阳性的结果是因为尿液放置时间太久可发生碱变,这些有形成分在相对密度低于1.010的碱性尿中容易溶解,形态发生改变,需仔细辨别[3],必要时要进行人工镜检审核,结果才具有真实性和客观性。
综上所述,因多种因素可以影响IQ200尿沉渣分析仪对尿液有形成分的检测结果,出现结果误判,因而IQ200尿沉渣分析仪检测尿液有形成分只能作为一种初步筛查方法,当尿液病理成分检测结果提示增多,同时上述干扰成分亦呈阳性或增多时,尿沉渣的图像审核和人工镜检是十分重要的[4]。严格进行尿液沉渣分析仪的图像审核,对尿液分析报告的真实性和客观性是非常重要的[5]。审核的过程也是培养一个好的检验技术人员发现问题、处理问题、解决问题的综合素质和能力。
[参考文献]
[1]顾可梁.尿有形成分识别的选择[J].中华医学杂志,2005,28(6):574.
[2]李一龙.UF-100尿沉渣仪红细胞测定质量探讨及对策[J].中国现代医生,2009,47(31):51.
[3]马俊龙,丛玉隆.菌尿对尿液分析仪测定红细胞的影响[J].中华医学检验杂志,1999,22(4):205.
[4]丛玉隆,马俊龙.当代尿液分析技术与临床[M].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1998:4-25.
[5]叶应妩,王毓三,申子瑜.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6:296.
【关键词】尿液分析仪 尿沉渣镜检 尿红细胞
随着尿液分析仪的普遍使用,尿液干化学分析已成为许多医院的常规项目。尿液干化学法具有操作简便、快速、检测尿量少、可获得多项参数的优点。但只能作为一个筛选作用,不能完全取代涂片镜检,尤其是尿中的有形成分。本文对尿液干化学法检测尿隐血和尿沉渣镜检尿红细胞数作一对比分析,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 标本来源
临床申请做尿液分析的住院患者新鲜晨尿500份。
1.2 实验器材
日本OLYMPUS CX-21显微镜,德国科宝COMBI-500 型11项尿分析仪及配套试带。
1.3 实验方法
用一次性塑料杯随机收集上述人员新鲜尿液充分混匀后用洁净试管取尿液10ml。仪器操作严格按使用说明书进行,每天开机时均用校正带对仪器进行校正,用室内质量控制物随尿标本同时测定进行监控。标本收集后1h内完成检测。尿液标本、试带在检测前恢复到室温(25 ℃)[1]。
将试带浸入尿液中2s后取出,在滤纸上吸去多余的尿液,置于COMBI-500型11项尿分析仪分析,标本再以2000 r/min离心5min,离心后手持离心管以45°~90°倾去上清液,离心管口用滤纸拭干,留取0.2ml尿沉渣标本,充分摇匀后镜检,在高倍镜(10×40)观察10个视野,记录结果[2]。
2 检测结果
用尿11项尿液干化学法分析仪与尿沉渣染色镜检尿隐血和RBC对比分析500份尿样结果,见表1。
表1 两种检查方法检测结果
注:尿液干化学法分析隐血实验阳性(+~3+)红细胞数(25~200细胞/μl[3])
由表1看出,两种方法阴性符合率、微量符合率和阳性符合率为分别为97.4%,69.2%,和29.4%。所以,只有将尿液分析仪与尿沉渣镜检联合检测,才能提高尿液检验的质量。
3 讨论
由表1看出,两种方法的阴性符合率为97.4%,235例阴性标本中有6例RBC数15/μl,维生素C浓度0.8~1.2mmol/L,造成了假阴性结果。微量符合率为69.2%,其中不符合的48例标本中,13例亚硝酸盐阳性,12例pH在8.5~9.0之间,8例尿蛋白质阳性,造成了假阳性结果。尿液干化学分析报告的阳性、微量结果与尿沉渣镜检法符合率分别为29.4%和69.2%,两者相差较大,必须进行镜检对照才能得出结论。
尿液干化学法测定尿红细胞的原理是:尿中的血红蛋白或其破坏释放的游离血红蛋白均为亚铁血红素,它催化过氧化物,使无色的邻甲联苯胺变为蓝色的邻甲联苯胺,其颜色的深浅与红细胞的多少成比例关系。
其原理表明,尿中含有对热不稳定酶、肌红蛋白或细菌时,干化学法测定尿RBC就会出现假阳性;尿中有大量的维生素C时,可竞争性地抑制反应致使干化学法产生假阴性;肾病患者的红细胞在肾脏或泌尿道破坏,或尿比重过低、尿pH值偏高,均易造成红细胞破坏,血红蛋白释放入尿中,造成所谓红细胞干化学法检测的假阳性现象;某些氧化物如次氯酸盐、肌红蛋白及尿道感染的微生物中过氧化物酶都可引起假阳性的结果。
尿沉渣镜检(Examination of urinary sediments),是将新鲜尿离心后,经显微镜检查尿沉演物中各种有形成分的检查方法,尿沉渣镜检尤对泌尿系统疾病的诊断和鉴别诊断、疗效判断、预后估计等有参考价值。但,尿沉渣检查结果仍应与尿理学、化学检查结果相互参照,并应密切结合临床资料,才能得到客观、准确的评价。尿沉渣镜检只能检测未被破坏的红细胞,这就是尿液干化学法分析与尿液沉渣镜检法符合率相差较大的主要原因。
尿沉渣显微镜检查与干化学检查法两者原理截然不同,报告方式是两种不同的概念,因而较难找出两者准确的对应关系。目前认为干化学检查不能精确定量,仅作为健康筛选,因此决不可完全代替显微镜检查。丛玉隆等通过6349例常规尿液标本的干化学、湿化学和显微镜法比较发现,干化学白细胞阳性,亚硝酸盐阳性,尿蛋白>250mg/L,红细胞结果>10个/µl为标准,其白细胞的敏感性为99.2%,特异性为65.9%,假阳性为34.1%,假阴性为0.80%。如以红细胞结果>10个/µl为标准,其为红细胞的敏感性为99.8%,特异性为76.6%,假阳性为30.9%,假阴性为0.13%。如白细胞检查结果为阳性、尿蛋白结果>250mg/L及红细胞>10个/µl为标准其管型漏检率为0%。
综上所述,尿液干化学分析不仅提高红细胞的检测敏感度,尤其对某些疾病或某些因素使红细胞破坏的尿液标本,在显微镜下无法观察到的情况下,尿液分析可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如果两种方法结果明显不符,必须结合临床综合分析,决不能只看尿分析仪的检测结果,而忽视镜检,更不能以干化学法代替镜检法。如果在干化学尿试带质量合格,尿液分析仪运转正常的情况下,试验结果中白细胞、红细胞、蛋白质、亚硝酸盐全部阴性及pH正常,可以免去对显微镜检查,如果其中有1项阳性结果,必须同时进行显微镜检查,为临床提供准确的报告。
参 考 文 献
[1]顾可梁.尿液检验问题解答[J].临床检验杂志,1999,17(2):1261.
尿液是由肾脏生成的,是机体的代谢产物。肾脏通过泌尿活动排泄废物、调节体液和机体酸碱平衡。此外,肾脏还兼有内分泌功能。
尿液通常为淡黄色液体,健康人每日尿量在1~1.5升。尿液中的成分受饮食、机体代谢、人体内环境及肾脏处理各种物质的能力等因素影响。尿中含有大量水分和有机物如尿毒、尿酸、葡萄糖、蛋白、激素、酶类等以及无机物如钾、钠、氯化物、钙、镁、磷酸盐、硫酸盐等。尿液虽由肾脏产生,但与循环系统、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均有密切关系,这些系统如果出现疾病,都能影响肾脏泌尿功能,导致尿液的质和量发生改变。因此,化验尿液不仅能诊断这些系统的疾病,而且能够为判断治疗疾病的效果提供线索和依据。
怎样看尿液常规分析报告单?
尿液常规分析是我们经常做的一项检查。大多数医院都用尿液分析仪检测,检测项目目前有10项、11项或12项,并且报告的格式不统一,即有“+”号(阳性)、“-”号(阴性),又有数字,检验项目的单位也不一样。到底该怎么阅读尿检报告呢?
尿常规项目大致可分为四大类:肾病类、糖尿病类、泌尿感染类以及其他疾病类。
(1)肾病类项目:酸碱度(pH)、比重(SG)、隐血或ERY(BLD、ERY)、蛋白质(PRO)和颜色(COL)。正常参考值分别为:4.6~8.0、1.005~1.030、阴性、阴性、淡黄色至深黄色。这些指标的改变可能提示有肾功能损害。
(2)糖尿病类项目:酸碱度(pH)、蛋白、比重、糖(GLU)和酮体(KET)。这些指标的检测有助于诊断相关并发症和机体一些器官是否受到损害,如是否出现酮血症等。正常情况下,尿糖和酮体为阴性。
(3)泌尿感染类项目:白细胞(WBC)、隐血或红细胞(ERY)、亚硝酸盐(NIT)、颜色和浊度(TUR)、当泌尿系统受到细菌感染时,尿中往往出现白细胞和红细胞,尿液颜色或浊度也发生改变,NIT有时也会为阳性。干化学检测尿白细胞和隐血或红细胞只起过筛作用,临床诊断以镜检结果为准。
(4)其他疾病类项目:主要是酸碱度、比重、胆红素(BIL)、尿胆原(URO)、颜色及其他指标,胆红素和尿胆原两项指标反映肝脏代谢血红素的能力和数量。正常情况下,尿胆红素为阴性、尿胆原为弱阳性。以上指标增高时,往往提示黄疸,尿液颜色呈黄绿色。
尿液常规分析化验单上一些项目后面出现“+”(或“+++”……或数字,表明程度不同),这在医学上叫阳性结果;相反,“-”(阴性)就称阴性结果。在阅读报告时,要客观地分析报告,因为有许多干扰因素影响到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如饮食因素、尿液中的一些干扰物等。当尿常规检查出现异常时,请不要太紧张和太忧虑;同样,当出现和临床表现不相一致的检验结果,也不要盲目乐观。一定要配合临床医生做进一步的检查和分析,以免延误疾病的诊断。
从尿液的颜色能判断自己是否患有疾病吗?
尿液颜色由尿色素(尿黄素、尿红素)、尿胆原及尿卟啉等不同物质组成。这些成分都是体内代谢的产物,成一定的比例。因此,在正常的情形下尿液会保持一定的浓度,所以尿液颜色也较为固定。正常尿液的颜色可因饮水、出汗及活动量不同而深浅变化不等,一般从淡黄色至深琥珀色。
当人体代谢异常或患某种疾患时,尿液的颜色会出现特殊改变。因此,尿色变化具有很重要的诊断价值。如果出现了以下颜色异常的尿液,应该提高警惕。
(1)黄绿色尿:常见于阻塞性黄疸,肝硬化,甲型肝炎,砷、氯仿中毒等。
(2)红色尿:是临床上最常见也是原因较复杂的一种病理现象可分为血尿和血红蛋白尿两种。
(3)血尿:用眼睛就能看到尿呈红色称为肉眼血尿,尿内含有大量的红细胞。引起血尿的病因很多,常见于泌尿生殖系统炎症、结石及肿瘤等,如各型肾炎、肾结核、急性膀胱炎、尿道炎及上述部位的结石、恶性肿瘤等。全身性疾病如白血病、猩红热、充血性心力衰竭也常引起血尿。
(4)血红蛋白尿:指尿中出现游离的血红蛋白。由于尿内无红细胞或仅有少量红细胞,故尿液清澈呈红葡萄酒状,常见于疟疾、蚕豆病、不合血型的输血、溶血性贫血、阵发性血红蛋白尿及腹腔出血。
(5)乳白色尿:又称乳糜尿。这是由于人不能通过肠道吸收乳糜液,造成乳糜反流进入尿中所致。引起乳糜尿有先生性因素,如先天淋巴管瓣膜功能异常;也有继发性因素,如常见的丝虫病及泌尿系统化脓性感染。
(6)黑褐色尿:常见于酚中毒及恶性黑色素瘤。
除上述病理现象外,食用胡萝卜或服用维生素B2、呋喃唑酮(痢特灵)、金霉素等一些药物都可使尿液颜色加深。
尿蛋白阳性就一定有问题吗?
蛋白尿是指常规尿蛋白定性试验呈阳性反应者。正常肾小球滤过膜对血浆蛋白有选择滤过作用,能有效地阻止绝大部分血浆蛋白从肾小球滤过,只有极少量的血浆蛋白进入肾小球滤液。因此,在正常情况下,尿液常规分析尿蛋白为阴性。当患有肾病时,肾小球滤过膜通透性增高,大量蛋白质会滤过到肾小球滤液中,远远超过肾小管的重吸收能力,蛋白质进入终尿中造成蛋白尿。这多见于原发性或继发性肾小球疾病、肾循环障碍、缺氧等。尿蛋白可以少量至每日数十克以上,多数24小时尿>2克。肾小管重吸收功能障硬,肾小球滤液中的蛋白质重吸收减少,也可造成蛋白尿,常见于各种原因所致的肾小球间质疾病,如肾盂肾炎、镇痛药肾病、抗生素肾损害、重金属中毒、选天性多囊肾以及各种先生性肾小管疾病等。这类蛋白尿一般蛋白含量24小时尿
尿蛋白阳性分为以下三种情况:
1.病理性蛋白尿指的是泌尿系统因器质性病变导致尿内持续出现蛋白。这种情况应引起注意并须进一步检查或复查,以便尽早治疗。
导致蛋白尿的原因很多,通常可归纳为肾小球性蛋白尿、肾小管性蛋白尿、混合性蛋白尿、溢出性蛋白尿和组织性蛋白尿。
2.生理性蛋白尿指的是泌尿系统并无器质性病变,而是由于各种体内环境因素对正常机体的影响所导致的尿蛋白含量增多。
某些生理因素可造成暂时性尿蛋白阳性。包括:(1)功能性蛋白尿:功能性蛋白尿是指机体剧烈运动、发热、低温刺激、精神紧张、交感神经兴奋等所致的暂时性轻度的蛋白尿。(2)性蛋白尿:是指由于直立位或腰部前突时引起的轻度或中度蛋白尿。其特点为夜间尿蛋白定立位或腰部前突时引起的轻度或中度蛋白尿。其特点为夜间尿蛋白定性为阴性,起床活动若干时间后出现蛋白尿,再平卧后又转为阴性。这种蛋白尿常发生于青少年,一般随年龄增长而消失。
3.其他因素蛋白尿是指偶尔一次尿蛋白为阳性。这多为干扰物影响所致,应注意观察和复查,排除有关的生理因素,并请教内科医生,根据情况做其他进一步的检验以确定病因。
哪些情况为假性蛋白尿?
假性蛋白尿见于以下情况:(1)尿中混入血液、脓液、炎症或肿瘤分泌物以及月经血、白带等,可使蛋白尿定性检查呈阳性反应;(2)尿液长时间放置或冷却后,可析出盐类结晶,使尿呈白色浑浊,易误认为蛋白尿;(3)尿中混入、前列腺液或下尿道炎症分泌物等,尿蛋白反应可呈阳性;(4)淋巴尿,含蛋白较少,不一定呈乳糜状;(5)有些药物如利福平、山道年等从尿中排出时,可使尿色浑浊类似蛋白尿,但蛋白定性反应为阴性。
大量蛋白尿的患者应做什么检查?
发现尿蛋白阳性后,应做以下检查以协助诊断:
(1)血常规:包括血红蛋白、红、白细胞,血小板计数以及白细胞分类。
(2)尿液检查:包括蛋白尿定性、24小时尿蛋白定量。
(3)尿蛋白电泳:分析尿蛋白成分,看它是肾小球性,还是肾小管性或是混合性等。
定量测定尿白蛋白和β2微球蛋白:白蛋白与β2微球蛋白的比值,正常值24小时为50~200毫克(平均为100)。肾小管性蛋白尿24小时为1~14毫克,而肾小球性蛋白尿24小时为1000~14000毫克。
(4)尿沉渣相差显微镜检查:畸形红细胞为主者(>8000/毫升)为肾小球性血尿,正常形态红细胞为非肾小球性血尿。对肾小球疾病诊断有重要价值。
(5)尿单克隆轻链免疫球蛋白测定:对多发性骨髓瘤诊断有价值。
我们首先了解以下尿常规的正常结果
尿液常规分析化验单上一些项目后面出现“+”或“+++”……或数字,表明程度不同,这在医学上叫阳性结果;相反,“-”就称阴性结果。在阅读报告时,要客观地分析报告,因为有许多干扰因素影响到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如饮食因素、尿液中的一些干扰物等。当尿常规检查出现异常时,请不要太紧张和太忧虑。同样,当出现和临床表现不一致的检验结果时,也不要盲目乐观。
下面我们看看尿常规出现不正常时会反映人体哪些疾病?
尿量:
[正常参考值]
成人:1.0-1.5L/24h,或1mL/(h・kg体重);小儿:按kg体重算比成人多3~4倍。
[异常分析]
1.尿量减少
(1)生理性饮水少、出汗多等。
(2)病理性常见于肾炎、尿毒症肾功能衰竭、休克、脱水、严重烧伤、心功能不全等。
2.尿量增多
(1)生理性出汗少、饮水过多、饮浓茶、酒精类、精神紧张。
(2)病理性尿崩症、糖尿病、慢性肾炎等。
颜色:
[正常参考值]
透明,琥珀黄色。
[异常分析]
灰白色云雾状混浊,常见于泌尿系统感染引起的脓尿;
红色云雾状混浊常为结石、肿瘤、结核等引起的血尿;
酱油色多为急性血管内溶血所引起的血红蛋白尿;
深黄色为胆红素尿,见于阻塞性或肝细胞性黄疽;
乳白色为乳糜尿,有时有小血块并存,常见于血丝虫病;
混浊多为无机盐结晶尿。
比重:
[正常参考值]
正常人一天中尿比重为1.15~1.025之间,比重最大的波动幅度可达1.003~1.030之间;新生儿在1.002~1.004之间。
[异常分析]
尿比重减低: 常见于慢性肾盂肾炎、尿崩症、慢性肾小球肾炎、急性肾功能衰竭的多尿期等。
尿比重增高: 多见于糖尿病、高热、脱水、急性肾小球肾炎等。
酸碱度:
[正常参考值]
尿pH值(酸碱度)在5.5~7.4之间,一般情况下在6.5左右。
[异常分析]
尿pH值小于正常值:常见于酸中毒、糖尿病、痛风、服酸性药物;尿pH值大于正常值:多见于碱中毒、膀胱炎或服用重碳酸钠等碱性药物等。
尿蛋白:
一般正常尿液中仅含微量蛋白质,尿液中蛋白质含量超过150mg/24h的,称为蛋白尿。
[正常参考值]
定性:阴性。
定量:10-150mg/24h尿。
[异常分析]
1.生理性增多
生理性增多指在无病理改变的基础上,在某种生理状态下出现暂时蛋白尿增多。常见于剧烈运动后(运动性蛋白尿)、变化(性蛋白尿)、身体突然受冷暖刺激,或人的情绪激动等。因在这些情况下,肾小球内皮细胞收缩或充血,使肾小球通透性增高。这类生理性蛋白定量测定不能过高。
2.病理性增多
病理性蛋白尿,临床常见病有:急性肾小球肾炎、肾病综合征、肾盂肾炎、慢性肾炎、高血压肾病、苯中毒等。
尿糖:
正常人尿中含糖量甚少,尿糖增加超过正常值则属病态反应。
[正常参考值]
定性:阴性。
定量:0.56-5.0mmol/L,100-900mg/(dL・24h尿)。
[异常分析]
尿糖增多常见于糖尿病、肾病综合征、胰腺炎、肢端肥大症等疾病。
胆红素:
[正常参考值]
定性:阴性。
[异常分析]
尿胆红素阳性,常见于肝细胞性黄疸或阻塞性黄疸。
尿胆原:
[正常参考值]
定性:弱阳性,尿1:20稀释为阴性。
定量:1~4mg/24h。
[异常分析]
尿胆原增多:常见于病毒性肝炎、溶血性黄疸、心力衰竭、肠梗阻、内出血、便秘等病症;尿胆原减少:多见于长期应用抗生素、阻塞性黄疸等。
尿酮体:
[正常参考值]
尿酮体定性:阴性。
尿酮体定量:丙酮3mg/24h。
[异常分析]
尿酮体阳性,常见于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剧烈运动后、妊娠剧烈呕吐、饥饿、消化吸收障碍、脱水等。
隐血试验:
[正常参考值]
定性:阴性。
[异常分析]
隐血试验阳性:见于蚕豆病、疟疾、伤寒、大面积烧伤并发血红蛋白尿;砷、苯、铅中毒及毒蛇咬伤所引起的血红蛋白尿。
尿显微镜检查:
1、 管型:
[正常参考值]
一般尿中为0,少量透明管型可见于剧烈运动后。
[异常分析]
颗粒管型增多:可见于急、慢性肾小球肾炎;
透明管型增多:常见于肾实质损害;
红细胞管型增多:多见于肾脏出血、急性肾小球肾炎;
脂肪管增多:多见于慢性肾炎、肾病综合征。
2、白细胞:
[正常参考值]
[异常分析]
白细胞增多,常见于泌尿系统感染,如急性肾盂肾炎等;
非细菌性炎症,如急性肾小球肾炎有时也可出现白细胞增多。
3、红细胞:
[正常参考值]
关键词:尿沉渣分析仪;显微镜;红、白细胞
中图分类号:R197.3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49(2013)03-0-01
尿沉渣检查是尿液分析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有形成分鉴定起确证作用,对临床诊断治疗、检测及群体普查具有重要意义。杭州龙鑫LX-3000全自动尿沉渣分析仪以医学图象信息融合扫描处理技术应用于全自动显微镜镜检,机器视觉智能分析,干化学比色检测化学指标。我院自2009年起使用LX-3000全自动尿沉渣分析仪进行尿沉渣分析,对红细胞、白细胞的检测与镜检结果进行比较,现分析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来自2012年2月—2012年9月本院门诊及住院患者,取晨尿20ml,共1000例,男480例,女520例,年龄在5岁~80岁之间。
1.2 仪器和试剂
杭州龙鑫科技公司生产的LX-3000全自动尿沉渣仪及其配套试剂。迪瑞500B型干化学分析仪及配套试剂,日本Olympus光学显微镜
1.3 方法
蒋新鲜晨尿,充分混匀后分二管,一管用于全自动尿沉渣分析仪,另外一管用于光学显微镜镜检验。(1)尿沉渣全自动分析仪。对照操作说明进行严格非离心法检测。(2)按《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的规定进行光学显微镜镜操作。离心机速率控制在1500r/min(离心半径15cm),离心5min 后弃去上清液,将保留在底部的约0.2mL,带沉淀的液体混匀,均匀涂片镜检。将红细胞(RBC)和白细胞(WBC)在高倍镜下分成20个视野进行观察,统计平均数。以上操作均由一名经验丰富的中级职称以上技术人员在2 h内完成。
(2)两法阳性率比较:显微镜镜检法测RBC阳性率28.7%,WBC阳性率33.7%;LX3000测RBC阳性率39.7%,WBC阳性率41.5%。所以,LX3000检测中红细胞阳性率和白细胞阳性率分别与显微镜检结果中阳性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3)两法比较:以显微镜镜检法为标准,LX3000分析仪测RBC假阳性率为19.9%,假阴性率为11.1%;测WBC假阳性率为16.4%,假阴性率为9.2%。所以,以显微镜检结果为金标准,LX3000对红细胞和白细胞检测结果存在假阳性及假阴性现象。
3 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