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3-22 17:36:37
绪论:在寻找写作灵感吗?爱发表网为您精选了8篇合理化设计论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迪您的思维,激发您的创作热情,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1.1治理线的布设
中水河道的治理线,主导着河道河势的大致格局,由此中水河道整治的布设是河道治理规划的主要任务。治理线的布设即确定治理线的平面线型、位置、平面尺度。
1.2河道横断面的设计
我们通常根据经验在河道上游和下游选取所谓的模范河段,即所选河段水深沿程变化很小、河岸略呈弯曲、深槽长、浅滩短,过渡段沙埂方向与水流垂直,并且枯水期无分汊现象;河道水主流稳定,流态平顺,流速适中,洪、枯水流向交角较小。然后计算出该河段在设计流量下的断面河相关系,并以此为据来确定规设计划河段的断面尺寸和形状。中水河道的断面尺寸是由河床的地质条件和来沙来水条件来决定的。
2、若干河道治理措施
在天然河道中,各类型的河段具有不同的形态和演变特性,治理措施也不尽相同。本文就4种常见河道治理措施展开分析研究。
2.1蜿蜒型河道治理
在冲积平原河道中,蜿蜒型是一种相当普遍的河型。蜿蜒型中平顺河段是一种较为理想的河段,崩岸强度小且位置固定,但实际中大部分蜿蜒型河段形态是蜿蜒曲折的,在输沙不平衡和弯道环流双重作用的影响下,会出现弯道凹岸崩退冲刷,凸岸发生淤长,蜿蜒曲折的程度加剧,在平面上发生位移等现象,待发展至一定程度便会发生自然裁弯,危及农田、村镇的安全,若弯道泄水受阻,还会增加洪水灾害发生几率。因此对蜿蜒型河道整治是极其重要的。根据多年经验蜿蜒型河段的治理措施主要有两大类:
①裁弯曲直,改变现状,使其向有利方向发展;
②稳定现状,禁止其向不利方向发展。措施一是采用人工裁弯工程改变有适度弯曲的连续河湾,将其河势稳定下来,将迂回曲折河道进行人工改变。人工裁弯工程分为内裁和外裁两种。内裁一般是通过狭颈最窄出,线路短可节省土方量。外裁的引河进出口与上下游弯道难以达到平顺衔接的要求,而且线路长,采用较少。措施二是当河湾发展至适度弯曲的河段时,对弯道凹岸及时加以保护,也就是实施护岸工程,以防止弯道继续恶化。只要弯道的凹岸稳定了,过渡段就可随之稳定。为将上述两种治理措施很好地应用于实际问题河道中,还需在大量的实践中不断探索,不断增长河道整治经验,将措施一、二逐步完善。
2.2游荡型河道治理
该类型河道具有河道纵向浅、横向宽的特点,构成河床的物质相比其它类型河道松散,当洪水发生时,其水位陡涨陡落,洲滩密布,泥沙淤积较为严重,汊道较多,主流摆动幅度大且频繁。整治泥沙是治理游荡型河段的主要任务。本着综合治理、兼顾标本的彻底治理游荡型河段,可采取“下排上拦,两岸分滞”控制洪水,“调、放、挖、拦、排”处理和利用泥沙。“调”即利用中游的水库,排细沙,拦粗沙,由于水沙异源,据此来调水调沙通过增大下游的输沙能力,来达到减少河床泥沙淤积的目的。“放”、“挖”即是通过挖河和放淤措施,在下游处理一部分泥沙,“下排”即根据河道防治工程和河道治理的现状,利用现行河道尽可能多地将进入下游的洪水和泥沙输送入海。
2.3分叉型河道治理
针对分汊型河段的治理措施有:汊道的堵塞、改善、固定。措施具体表现在上游的节点处、汊道的入口处和江心洲首尾修建治理建设工程。稳定汊道和节点控导,通常将平顺护岸作为其治理工程。江心洲首尾部位的工程措施通常是在上游修建鱼嘴,在下游修建分水堤。鱼嘴其前端窄矮、浸入水下,顶部沿流程逐渐扩宽增高,与江心洲首部平顺衔接;分水堤的外形与鱼嘴恰好相反,其平面上的宽度沿流程逐渐收缩。在采取治理措施前需要做一些准备工作,首先先分析汊道的分沙分流现状和分沙分流的演变规律,然后视具体情况进行设计对应工程实施方案。可在上游节点处修建控导工程,这样可以控制来沙来水条件,为此来改善上游河段的现状;为了改变两汊道的分沙分流比,可以在汊道的入口处修建导流坝或者顺坝;通过在洲尾修建导流顺坝来达到改善江心洲尾部水流态的目的。堵塞汊道主要有修建顺坝、丁坝和锁坝等措施。用顺坝、丁坝堵塞汊道,一般情况下会比锁坝的效果为好。
2.4顺直型河道治理
在顺直河道中,河道边界顺直,滩地及主槽的水流均具有一定的行洪能力。顺直型河道中的不稳定状态河道,不利于引水、航运、港埠、防洪,顺直型河道的治理措施为首先将边滩稳定下来,使其达到稳定整个河段的目的。稳定边滩的工程措施,有淹没式丁坝群,一般为上挑式,坝顶高程在枯水位以下,坝档可以落淤,促使边滩的淤长。在多沙河流上,也可采用编篱杩槎等简易措施,防冲促淤。当边滩个数较多时,施工程序应从最上游的边滩开始,然后视下游各边滩的变化情况逐步进行治理。工程完成后,河道断面得到了相应的调整,整个河段逐步稳定下来。对于顺直型中小河道来讲,发生超设计标准洪水是正常事,河道不建橡胶坝工程,这样河道会靠“自动调节作用”使洪水顺利通过的概率是很高的;而修建橡胶坝工程的河道失去了“自动调节作用”,则通过超设计标准洪水的概率大大降低,这是值得引起河道治理相关工作者重视的地方。建议措施为,第一种措施是橡胶坝地板采用中间低,两边高呈凹字的形式,人为地形成“主槽”和“边滩”,这样可以使洪水通过橡胶坝时主流线居中,既能增加泄洪能力,又能减缓洪水对两岸的冲刷;第二种措施是加强橡胶坝的上下游一定范围内两岸的防护措施和提高设计标准,这样提高安全保证率的同时,也会增加投入成本。
3、总结
一、艺术设计中理论与实践的普遍性
艺术设计中的理论与实践具有一定的普遍性。以动画造型设计的课程举例来说,理论知识的学习对动画造型设计固然很重要,但单纯的理论学习对学习动画造型设计的学生来说无疑是单一和枯燥的,因为动画是一个比较综合的学科,尤其它的实践性很强。
动画造型设计归根到底还是一种视觉艺术,需要通过大量实践,认真观察生活,将设计的形象生动的展现出来。但是没有理论支持设计出来的造型是缺乏内涵和说服力的,所以我们应该将理论和实践更好的结合起来,才能创作出好的动画造型。
很多学生觉得学习理论知识十分枯燥无味,也就没有了充分的耐心和毅力,直到进行具体实践操作时才发现自己已经束手无策,然而也有一些学生在没有足够的理论知识做指导的情况下依然能较好的完成课程学习,这两种情况在教学中比较常见,主要问题体现在理论学习与实践操作中的协调性上。
只有用理论知识武装头脑,并通过不断实践,进行大量角色造型的练习,让其回归动画短片的制作中,通过短片检验角色造型的完成情况,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二、艺术设计中理论与实践的教育课程体系
通过以上的阐述我们可以得知,理论在艺术设计前期教学中的重要性和实践在中后期教学中的重要性,以及实践在实际操作中的体现。首先,要建立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艺术教育课程体系。尤其动画专业是一个比较综合的学科。在动画造型设计中,光靠着凭空想象是创作不出有灵魂的角色的,创作者需要吸收各个方面的知识,背景音乐需要依靠平时积淀的音乐素养,场景的设计需要相应的历史知识等等。
根据角色选择生活中的形象(人物,动物,植物,物体等)进行概括提炼,同时需要观摩大量的优秀动画造型设计,充分掌握一些动画相关的创作理论知识,其中包括设计原理,创作手段等。只有这样才能创作出符合短片中角色需要的形象。
在课程层次上,应能涵盖理论、赏析、技巧、实践等多个层次,在课程形式上,则应多样化,体现学科特色和个性。学校可以尝试开设五花八门的艺术实践课,如围棋课、书法课、微电影拍摄、手工艺品制作、吉他演奏等,为了提高教学效果,可以开办更多的艺术实践活动,如艺术比赛、学生画展、艺术知识讲座、艺术展演活动等,使广大师生广泛参与,提高审美素养。
但根据课程的不同,理论知识的教学也有着分配权重也是不同的,如:动画中的二维手绘课程,教师就必须先把手绘板的适用方法,使用工具的名称,手绘手段等理论部分进行详细的讲解,然后就是学生们根据掌握的这些理论知识进行实践练习和创作。
但是一些史论的课程,例如中国美术史、西方美术史这类课程则需要重视理论,甚至是完全的理论学习,只有掌握书上的理论知识,学习前辈的理论精华,才是史论类课程的宗旨因此在此类课程中理论学习可能占得比例比较大,而实践部分则很少,但这种史论课程在本科艺术设计专业中比较少,主要是以实践课程为主。
所以各大院校的相关课程应该与时俱进,注重理论和实践的完美结合,让学生从中学到真本领,将来更好的为社会服务。但是,不管到什么时候,实践的课程安排对导师来说都是一个比较大的挑战。但同时也是最容易出效果的。
三、如何将理论与实践的学习更好的融合
理论课程是学习的第一步,就像建造高楼大厦需要奠基,需要打好基础,如何才能打好基础,就需要我们前期收集大量的测量信息,楼盘的建造样式的借鉴等等。
因此,动画造型设计的理论知识的学习需要我们有足够的耐心,掌握大量的创作手段,借鉴学习各种专业知识,了解成功案例中动画造型的一些共性,观看大量优秀动画短片,课上认真吸收老师讲解的各种相关的专业知识。尤其对于动画创作者来说,更需要保持一颗童心和极大的创造力。
而且我们都知道,动画专业是一个比较综合的门类,需要掌握各种知识,大到天文地理,小到家长里短,这些都对我们的动画创作有帮助。因此,这些前期积累工作是比较繁琐和枯燥的。
[关键词]转河、历史文化园、长河遗梦、历史、文化
1&前言
转河历史文化园位于转河上游,西起北京展览馆后湖,东至高梁桥,其水线全长550米。追溯历史,明清两代曾经是连接昆明湖的皇家御道,也是百姓踏青观柳的好去处。河道沿途景点、建筑物有“绮红堂”、“绮红堂码头”、“高梁桥”等,应该说,他们的存在标明着转河的历史,体现着转河的文化。随着时间的推移和一些特定事件的影响,园内景点、建筑物遭受到一定程度损坏。河道也是经历了填埋、打开多种境遇,直到今日,才在政府的高度重视下得以修复、重建。
笔者在历史文化园的规划设计中,围绕“长河遗梦”这一转河全程设计主题,利用现代水利技术,融入治水新理念,展开多种表现手法,着重强调了该景区的历史性、文化性。如果说“长河遗梦”的设计主题是为了实现让转河链接历史、通向未来的梦想,那么历史文化园就是梦的源头,梦开始的地方。
2&恢复自然型生态古河道
一直以来,回归自然,恢复生态环境是人们向往和推崇的一种境界。“自然”无论是在物境上,还是在意境中都美化着世界,净化着心灵。恢复生态原有的生理特性和生活习性,是体现自然,以人为本的唯美途径。
笔者在历史文化园河道的规划设计中,考虑到该河道原有文化历史背景,在恢复自然生态河道的同时,用多种表现手法将历史文化蕴涵其中,从而让河道生动、多样,韵味无穷。
1.1&恢复河道原结构从根本感受自然
河道是水生态的重要载体,恢复河道原有结构,顺其自然,为生物提供多样、丰富的自然环境,是治理历史文化园河道的基本原则。在历史文化园河道生态整治修复工程中,笔者本着“宜宽则宽,宜弯则弯”的治河思想,恢复河道原有的结构形态与自然特征,让原有生物群回迁,重新建立水生物生态系统。
设计中,在满足宣泄洪水的基础上,尽量保持了河道的自然特征及水流的多样性,只有水流的多样性才有水生物的多样化。恢复后的生态河道,为水生、两栖动物创造了优良的栖息繁衍环境。这样既有助于保护河道水生态环境,又有利于提高河流自净能力。
1.2&利用植物体现历史文化
回首历史的长河,早在明、清时代河道两岸绿树成荫。春夏之季,更是引无数的文人墨客提诗赋词,风靡一时。据《琼花斋记》记载,当年长河两岸风景可谓是“两水夹堤,垂杨十余里,流急而清;鱼之沉水底者,鳞鬣可见;精蓝棋置,丹楼珠塔,窃窕绿树中;而西山之在九席者,朝夕设色以娱游人。当春盛时,城中仕女云集,缙绅士大夫,非甚不暇,未有不一至其地者也。”
为将现历史文化园恢复其历史原貌,在规划设计中充分尊重历史文化背景。布景中不做过多修饰,而是在河道两岸及河道内大量种植柳树、桃树、荷花、芦苇等植物。并利用现代光感技术,配以灯光效果,从而更加完美的再现了长河绮丽风景。
新建历史文化园,河面水光潋滟,两岸树影婆娑;柳枝低垂摇曳,植物的清香沁人心脾,明清两代盛极一时“长河观柳”的民间聚会,在这里再次成为一种风俗、一种时尚。由此不难看出,历史文化园大面积种植多种植物,是在让人与自然达到和谐统一的同时,又将历史与文化的特性得以拓展。
1.3&故道遗址浓缩的历史文化
文化对于一个城市有着深远的影响,了解历史、尊重历史是体现文化的一种方式。祖先千百年积沉保留下来的文化不应被支离破碎,而是需要更多关注和保护。将历史文化的延续性与都市生活的现代性有机的融合,才能创造出都市景观新文化。
历史文化园内长河故道遗址是历史文化园设计中,突出历史文化的点睛之笔。故道遗址在被挖掘维护的同时,遗址四周利用经过仿旧处理的条石将之圈起。条石的运用让历史的味道呼之欲出,故道遗址与周边现代环境的强烈对比,在感官上提高了人们对长河历史文化的兴趣与认识。
3&重建绮红堂码头
关于绮红堂的历史应当追溯到乾隆年间,乾隆皇帝为其生母孝圣太后祝贺花甲正寿,在长河南岸修建了绮红堂作为登船游览皇城水系的一个码头。其间,绮红堂不仅作为御用码头,更是自乾隆后历代皇帝在来往皇宫与万寿山途中,小憩、用膳、召见群臣处理国事之地。当年光绪皇帝就曾在此下榻,跪接慈嬉。
绮红堂新码头由台阶、坡道、休息平台、拴船桩、浮雕、立石雕塑组成。重建后的绮红堂码头,不仅秉承了原有码头的功能性及使用性,更是加深立意,用艺术的语言传达思想,让人们从更深层意义上了解河道的历史文化变迁。
码头背景墙上的浮雕被设计为三个部分。中间采用高温彩釉的工艺,以“春水游幸图”为主题,用图画的形式展现了昔日帝王出游的热闹场景。左、右两旁分别选用汉白玉材质,以“水系开凿图”和“泽润万民图”为主题,依此讲述了北京水系的起源、开凿、修浚。三幅不同的画面让人们了解了历史,感受了历史文化,从而达到了加深立意主题的目的。
码头立石雕塑在选料上分别采用新旧两种石材。用从原有河道挖掘出的旧石材与新石材混合排列,从视觉上形成新旧对比,在内涵中象征着历史与现代沟通、融合。其中旧石材的排列为“九位一体”的组合方式,九位的选用是因为在中国、佛教以及各种文化中数字“9”都代表着各种能量的高度聚合,并有吉祥、幸福之意。在排列中五块立石被放在码头平台高处,表示历史被认知的部分;另外四块则放在平台低水位处,随着水位的变化时隐时现,意味着历史还未认知的部分。而在条石排列中变化的水位,也在寓意着人们在不同历史阶段对于主观认识的变化,是大众群体的象征。
其实纵观重建后的绮红堂码头,不难看出设计中大量运用了对比与交错的表现手法。两种不同的手法都再次演绎了历史与现代的共存。
4&亮出高梁桥
高梁桥始建于元代初期,距今已有700多年的历史。历代曾多次对古桥修葺,清代修葺过的石桥桥下为单孔拱券,桥上用青白石构筑,桥两侧的护栏雕琢精美。桥体外观朴实无华,坚固无比,是京成著名古桥之一。
高梁桥不仅具有历史的意义,还蕴涵着一段神话传说。传说中,高梁桥的得名是因为当年刘伯温奉命修建京城,把好山好水全部搬到了北京,因此惹怒了掌管水系的龙神。龙神大怒将全城的水偷走,伯温发现后立即派手下名为高亮的大将追赶。在擒获返回的途中,龙神挣断绳索逃跑,临跑前还将装水的水车推入长河。高亮怕皇帝怪罪,随身跳入长河,从此他跳河的那座桥偕他名字之音,被称为高梁桥。
鉴于高梁桥的历史性、文化性,亮出高梁桥成为设计中的重点。经与多方部门协商,基本保留高梁桥基础原结构,并对原结构进行加固处理。对于桥体外观进行适当装修,在桥头两侧安装青石板碑文,分别篆刻桥名及桥名传说。桥西侧采用投头灯照明,着重反映出高梁桥及周边景区。光源采用代有凝重气氛的橘色,更好烘托其历史气息和文化氛围。
高梁桥的亮出为历史文化园带来了良好的景观效应和社会效应。在景观上,远眺高梁桥,长河似玉带,白桥跨碧水;近观高梁桥,桥下,柳浪飞燕逐清波;桥上,行人车马如穿梭。侧看高梁桥,则是“小桥、流水、人家”的画面。高梁桥的保护、修复,在一定程度上反应了政府对待历史的高度重视和人民文化素质的提高,并让那些关注历史,热爱文化的人感到欣慰。
关键词:地域视角 基层 检察文化建设 定位 台州
我国是一个地域辽阔的多民族国家,各个地方都有自己的个性文化,各民族也都有自己的文化传统。检察文化不仅需要展现检察机关性质职能的共性文化,也需要融合富有地域特色的个性文化,唯有在二者之间找到平衡,方能有效地实现彼此之间和谐统一。近年来,台州市检察机关紧扣检察职能特征,依托地域文化特色,全力打造富有台州气息的检察文化。同时,椒江、黄岩、路桥、临海、温岭、玉环、天台、仙居、三门等台州下辖九个县级检察院也着力围绕检察职能特征,深度融入自身地域特色文化,纷纷创建起了各具特色的“台检子文化”。
一、找准基层检察文化建设的发展主线
(一)突出基层检察文化建设的职能特色
在多年发展过程中,各个法系的检察制度都积淀了许多独具特色的检察文化元素。它们既包括独具检察特色的司法观念、价值取向和职业操守等抽象理念,也包括与之相适应的内部规章、程序规范、工作标准等具体制度;既包括检察机关的建筑、设施和装备等物质形态,也包括检察人员办案办公、服务群众和生活休闲等行为方式。检察文化建设需要围绕这些元素展开,充分突显检察机关的职能特色,确保检察文化建设为检察履职服务。例如,三门县检察院调动各方力量,以群团活动为载体,由团支部、女检察官工作小组、检察法治宣讲团、等各群团自发组织活动,投身普法宣传、送法进校和职务犯罪预防等各项法律公益活动,积极树立检察机关和检察人员的良好形象,促进了检察工作创新创优发展。
(二)突出基层检察文化建设的地方特色
我国地大物博、民族众多、风俗各异。在漫长的发展历程中,各地方因地理方位、生活习惯和民族风情等不同,积累下了各具特色的文化传统。这些文化传统是一个地方最具感召力和凝聚力的独特标志。基层检察文化建设应当从这些独特的地方文化传统中,汲取充沛的滋B,展示独特的地方文化魅力。例如,仙居县检察院在检察文化建设中,就非常注重挖掘本地特色,组织全院干警瞻仰明代左都御史吴时来纪念堂,聆听讲解人员讲述400多年前的一位敢于秉公执法的“检察官”――吴时来的模范事迹,巧妙地引导干警从检察职能的角度出发,领会仙居地方文化的深刻内涵。
(三)突出基层检察文化建设的人本特色
检察文化建设不仅是组织的行为,更是检察人员的自觉行为。在检察文化建设过程中,要突出“以人为本”的理念,深入结合当地民俗民风民情,充分发挥在岗在职检察人员的主体地位,并充分发挥检察机关“文化人”的示范、引领作用。例如,临海市检察院立足临海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的优势,始终坚守“忠诚、为民、公正、廉洁”的政法干警核心价值观,以剑喻检,创作院歌《剑魂》,忠诚地展现临检人的赤子之心。同时,由该院青联会牵头,每个部门都征集确立了体现自身职能特点的部门训,每位干警都创作展示了体现自身职业追求的座右铭,充分展现了临海检察“文化人”艺术创作才华,推动了全院检察文化建设。
二、紧扣基层检察文化建设的发展面向
(一)检察精神层面
从检察精神的层面看,不同地方的检察机关在检察文化建设过程中,既要坚持检察工作的人民性,也要吸收当地的主流精神文化。如仙居县检察院从仙居历史上楚越战争、北人南迁和儒释道传播的养分中,培育了开拓精神;从古时下汤人对台州最初文明筚路蓝缕、积极有为的开发中,种下了奋斗精神;从仙居历史名人吴芾勇斗权贵、民女顾惜宝慷慨赴死的高尚气节中,形成了鲁迅笔下的台州式硬气,并最终汇流成了仙居检察“崇法尚文、敏思慎行、自强不息、创新发展”这一仙检精神,使仙居检察文化更加可亲、可感、可知、可行。
(二)检察职责层面
从检察职责的层面看,基层检察文化既要坚持立足法律监督职能,服务地方经济发展大局,又要结合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提炼出具有地方特色的职责文化。如经最高人民检察院批准,台州沿海高速公路工程作为十二五规划要求加快建设的国家高速公路网的重要组成部分,被列入全国100个挂牌督办的重点职务犯罪预防项目。台州市检察院切实发挥检察机关职务犯罪预防职能作用,联合沿线三门、临海、椒江、路桥、温岭、玉环等6个县级检察院,共同对该工程开展职务犯罪预防工作,使检察职责文化呈现出了很好的地方特色。
(三)检察管理层面
从检察管理的层面看,检察机关作为国家法律监督机关,首要的就是讲求纪律性和严肃性。孟子有言:“离娄之明、公输子之巧,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对于检察管理工作而言,既要坚持严格依法管理,规范执法行为,也要引进和加强现代科学管理。如台州市检察院借鉴企业管理的“精准化”管理模式,严格规范使用检察机关统一业务应用系统,建立了一整套执法流程控制体系和机关规范化管理制度。又如黄岩区检察院提出“人本化服务”、“信息化管理”的理念,它们把软服务和硬管理结合起来,也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四)检察环境层面
从检察环境的层面看,检察环境是检察机关的形象展示窗口,是展示检察精气神的无声符号。如今,大部分县级检察院均结合“两房”建设,实现了检察机关建设的园林绿化,用书画艺术形式对办公场所进行了美化,用体现检察特色的法谚法语、名言警句点缀了机关走廊,营造出了检察机关高雅、严肃、活泼、浓郁的文化氛围。如仙居县检察院投资建设的“六大文化长廊”――“仙检精神文化长廊、廉政文化长廊、书法绘画文化长廊、摄影文化长廊、团队细节文化长廊和名言警句文化长廊”等,既美化了环境,又多元素地阐释了“仙检精神”。
(五)检察活动层面
从检察活动的层面看,检察机关既要狠抓思想政治的教育培训,也要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体育活动。需要指出的是,作为基层检察机关,开展检察活动时,应当紧密结合当地民俗风情展开。所谓“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检察人员除了检察官的职业身份外,更多的是当地社会的一分子,民俗风情是融入当地人血液里的东西,是不可更改的基因。如椒江区检察院干警很多是当地戏曲“台州乱弹”的欣赏者,他们深受“台州乱弹”所反映的雄健质朴的剧风影响,大都具有非常淳朴的处世心态和积极向上的做事风格。
三、精构基层检察文化建设的发展路径
(一)深挖地域文化自身特征和内涵
当前,检察文化建设尚处于摸索当中,没有固定的模式可以遵循。各基层检察机关应因地制宜,主动寻找地域文化特色,包括地理位置、山水风景、人文历史和风土民情等各方面的文化元素。比如,天台山和合文化强调高尚的道德情操。昔日,寒山问拾得曰:世间谤我、欺我、辱我、笑我、轻我、贱我、恶我、骗我,如何处治乎?拾得云:只是忍他、让他、由他、避他、耐他、敬他、不要理他,再待几年你且看他!这个绝妙的对答成为智慧人生谦卑世的至理名言。天台县检察院充分利用上述“和合”理念引导干警珍惜在一起的工作机会,讲友谊、讲理解、讲友情,彼此包容,由此营造出了一份积极向上、团结合作的工作氛围。
(二)积极促成地域文化有效映射
映射有“反映”之义。文化映射,是指从地域文化到检察文化的有效反映、衔接。在日常生活中,所呈现的文化形式基本上都是零散的、无序的,要做的就是将原有的地域物质文化,或者精神文化进行提炼加工,并找到与检察文化的契合点,实现二者之间的共存共荣。天台山和合文化提倡“贵和尚中”,贵和谐,尚中道,从而避免激烈的对立与冲突,以达到平衡和谐的理想状态。天台县检察院秉承“和合”理念,着力构建和谐的检察人际关系,凝心聚力,有效提升了检察队伍的执行力和战斗力。诸如此类的对于地域文化阐释和吸纳,都是非常具有积极意义的。
(三)科学策划具有地域特点的主题文化活动
基层检察机关应科学地制定主题文化活动规划,将地域文化融入其中,并同步落实保障措施。惟其如此,地域文化才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到每一位检察人员,并渗透到其工作和生活之中。对此,台州市检察院在前期分析评估、提炼的基础上,草拟了符合台州实际的“十三五”检察文化建设纲要,并确立了如下几项原则:第一是层次原则,即在时间上,将检察文化建设分解成阶段性目标;在空间上,按照检察文化建设的几个层面,制定分目标。其次是适中原则,即检察文化建设目标要根据本院实际情况制定,同时也要有一定的前瞻性考量。最后是个性原则,即要突显本单位鲜明的个性特征,并找到最切合自身条件的检察文化建设支撑点,继而充分挖掘和打造出独具特色的检察文化品牌①。
关键词:地铁;VI设计;环保理念;本土文化
地铁VI设计是信息传播与公共视觉的载体,它与地铁的整体视觉秩序之间存在一定的内在联系,将地铁的视觉识别系统规划纳入新的地铁视觉秩序与文化气质的整体构建之中,以特有的视觉符号系统吸引公众的注意力并产生记忆,从而传达地铁的理念和文化。运用本土元素反映环保问题,以直观有效的视觉文化语言传递给大众环保意识,有助于提醒人们保护环境、爱护公物。本文以长沙地铁的VI设计为研究对象,从环保理念与本土文化融合的多角度视野,探讨VI设计在地铁领域中的应用和审美体现,为长沙地铁文化传播的未来发展提供参考和借鉴。
1国内外研究现状
地铁属于城市交通工具之一,为地铁研发的识别系统,如地铁LOGO、地点指示牌、工作人员制服等具有识别作用的设计称之为“地铁VI(Visual Identity)设计”。地铁Ⅵ设计在地铁文化建设过程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1.1国外地铁VI设计的发展状况
地铁在国外有百余年的历史,作为视觉导向的地铁VI设计也日益完善。美国纽约地铁的文化传播不仅包括具有欧美风格的艺术品,还包括非洲与亚洲的装饰风格。莫斯科地铁建设之初,为了提升城市文化,经过不同艺术家和建筑师的精心设计,以各种人物和历史事件为主题,用石英岩和大理石刻成各种浮雕,既彰显富丽堂皇,又重温历史画卷。伦敦地铁的文化主要以广告为主,目的在于让人们充分了解该企业或品牌,使宣传效果达到最大化。
1.2国内地铁VI设计的发展现状
目前,中国的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城市都有了地铁,许多其他城市的地铁也在紧锣密鼓地修建当中。因为地铁的舒适、便捷、环保,不仅很快成为了人们出行的重要交通工具,而且具有丰富的地域文化内涵,经过提炼和加工,使城市文化的特点更加鲜明,城市文化的品位和层次得到提升。上海是世界级的海派文化都市,未来亚洲的金融中心,地铁运用时尚的壁画,让来往的人体会到上海的时尚、优雅、富有内涵的城市文化。南京地铁一号线设计专门的壁画,充分反映出南京的历史文化内涵。香港地铁将导视系统设置在站厅层的非计费区。这种设计有助于车站的管理,可增加乘客在车站内的往返次数和停留时间。整个车站的公共安全方面的标识设计均使用相同的卡通形象,色彩对比鲜明亮丽,字体效果一目了然。
2长沙地铁环境特征分析
2.1地理环境分析
长沙市地铁线路的特征及概览对视觉识别和大众体验都具有重要的意义。2014年4月,长沙地铁2号线正式开通运营,全长22.262公里,横贯长沙东西,成为长沙市东西方向公交压力和客流量最大的交通走廊。到2018年,长沙将陆续完成1号、3号、4号、5号等4条线路,将在长株潭三大经济圈穿梭自如。可见,长沙地铁的建设和发展是长沙未来交通的发展趋势,同时孕育着视觉识别系统资源的新生和成长。
2.2长沙人文环境分析
长沙拥有3100年的悠久历史和绚丽多彩的湖湘文化,长沙文化在湖湘文化中处于核心地位。以地铁2号线为例,线路途经长沙著名的风景旅游区橘子洲和岳麓山,其他新建的地铁线路也将充分考虑到长沙的人文特色,将古迹名胜和风景区划人地铁规划范围内,使人们能快速便捷地到达每个旅游景点。长沙的人文环境镌刻着文化的烙印,将城市生活气息、历史积淀等渗透在长沙生活环境的各个角落,与视觉体验融为一体。地铁视觉识别设计一定能在长沙独特的文化内涵中找到合适的视觉定位,发挥应有的作用。
3长沙地铁VI设计分析
长沙地铁的VI设计是把长沙地铁文化推向全社会的一种外在表现形式。借助于地铁VI设计,以特有的视觉符号系统吸引公众的注意力并产生记忆,从而传达长沙地铁的理念和文化。目前,我国在地铁VI设计方面总体的理念指导不够,环保概念和本土文化地结合在创新运用方面依然有限,存在着对地铁特色功能、文化定位不明确和对于传统文化与环保概念感知不强烈等一系列现实问题。
3.1通过地铁公共艺术来传达环保理念
在长沙地铁Ⅵ设计中以环保概念和本土文化内涵作为支撑点,通过独具特色的本土文化来吸引大众眼球,再基于本土文化上编著关于环保的小故事来反映环保理念的重要性。在设计地铁公共艺术时,可以采用湘绣这一传统手工艺――魅力丝线,岁月针传,既传承了经典文化,又用湘绣秀出了一片环保新天地。
3.2通过地铁广告来传达环保理念
地铁广告的受注目程度高、影响力广泛等特点能增加对产品的认知度。设计者可以创造出具有创新性得、有个性的,带有人文主义色彩的地铁公益广告,在创作过程中融入长沙本土的红色文化,并适时定量的在各个地点投放,耳濡目染,提高大众的环保理念。红色文化是具有革命性的、经得起时间检验的文化。将红色文化运用其中,不仅能让大众铭记历史,提高了自身的责任感、荣誉感,而且还严肃地传达了环保理念的重要性。
3.3通过视觉识别导视系统来传播环保理念
地铁导视设计要注意它的规范化和讲究功能第一的设计法则。通过好的导向设计来取晚大众在乘坐地铁时的情绪。在地铁这种地下密闭空间中,不合理的导向设计会导致大众产生逆反情绪,精神紧张,不利于环保理念的有效传播。因此,在传播环保理念的过程中导视系统的设计具有相当大的作用。
论文关键词:装潢艺术 理念 中国文化
一、装潢艺术的设计理念
(一)实用性
装潢设计属于现代设计范畴。据有关专家研究,将现代设计划分为产品设计、环境设计和视觉设计。而装潢设计在这三大类设计中均有其重要的位置。现代设计又与建筑艺术、园林艺术、工艺美术等,共同构成实用艺术。因此,实用性乃是其题中应有之义。这就要求装潢设计首先要充分注意到不同人对不同被装潢物的不同实际需求。从总体上说,建筑艺术的主要-功能是避雨遮风,为人们提供舒适方便的室内空间场所。但不同的建筑类型,具有各自不同的使用目的,因而其具体实用性也就各不相同。例如,住宅楼的实用性主要是适宜人们日常的起居生活;剧院的实用性主要是保证观众充分欣赏演出;陵墓、纪念堂的实用性则主要是创造庄严肃穆的气氛。为了充分体现出装潢设计的实用性,就要力戒单纯片面地追险猎奇,防止浮华不实与奢侈浪费。
(二)美观性
装潢设计之所以被称作“装饰艺术”,顾名思义,是以美观性作为重要审美特征的。但是,作为一条设计原则,美观性要服从、服务于实用性,要做到实用性与美观性的完美结合,以实用性作为美观性的前提与基础,而美观性反过来又增强实用性。例如室内装饰布置就愈来愈引起人们的关注,从地面装饰、墙壁装饰,到花样繁多的灯具、琳琅满目的床上用品,乃至窗帘、家具、摆设的壁挂、观赏工艺品等等,都日益普及,进入千家万户,紧连你我他。Www.133229.cOm而且可以预见,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这一趋势会更加明显。
装潢设计的美观性作为表现性空间艺术的重要审美特征,并不注重模仿客观事物的再现性,而是注重某种朦胧抽象的情调和意味,正如英国现代著名美学家克莱夫·贝尔所说:“这是一种有意味的形式。”也就是用色彩、线条、造型、图案等外部形式,来表达体现出一定的情绪、气氛、格调、意味。所谓“意味”,实际上就是一种朦胧宽泛的情绪或情感,也就是要表现出设计者的情感、风格和美学追求。
作为形式美,装潢设计的美观性,既包括色彩、线条、造型、图案等因素,又包括对称均衡、多样统一等形式法则。美观性既产生于形式美本身,又产生于形式美整体和各个部分之间的协调。需要特别注意的是,美观性的追求应与安全环保性相统一,绝不可以单纯为了美而危及到安全与环保。因此装潢设计者一是要牢固树立“安全与环保第一”的设计理念。
(三)民族性
世界上一切国家、一切民族的一切艺术,都以本民族的民族性作为生命与灵魂。装潢设计作为一种艺术设计,当然也必须以民族性作为一条重要的设计原则。仅以园林设计为例,我国的园林就与西方园林和阿拉伯园林迥然不同。我国园林与文化传统密切相关,许多园林都取材于古代文化、引用神话传说、借鉴文化典故、诗化自然风光,追求“诗情画意”。例如杭州西湖风景区中,就有大型的亭榭、楼阁、寺庙、园林等30余处,为风景如画的自然风光增光添彩。而其内部与外部的装潢设计,或楹联相对,或壁画相称,在色彩、布局诸方面,均具有鲜明的民族性特点。装潢设计的民族性,不是“为古而古”,而是“古为今用”。在这方面,有许多成功的典范,例如北京奥运会的“中国印”的图案设计,就是民族化的经典,也为装潢设计如何“古为今用”做出了表率。其中的篆刻艺术,为中国所独有,民族特色十分鲜明。而文字的人形的象形意义,又充满体育运动的特色。
二、中国文化对装潢艺术的影晌
设计离不开庞大的哲学思想,离不开悠远的民族传统,离不开当今文化的发展。儒、释、道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三大要素,每一个中国人所受的教育均以这三大要素为基础。倘若对这些基本思想缺乏深入了解,却试图透过设计来传递这种思想,那么这类设计作品将无任何价值可言。如香港著名设计师靳埭强的作品就具有庞大的东方哲学思想和浓厚的东方文化色彩。他的构图结构稳健、画面清丽,对于留白处理及和谐比例有着很深的造诣。作品色泽时而欢悦、时而雅致。立意隽永丽充满禅机。
中国联通公司的标志设计,符合人们对吉祥如意的心理期待。标志中的“中国红”是蕴含着中国人几千年情结的颜色。无形中又增加了企业形象的亲和力,进一步拉近了与观者的距离;“同心结”图案中的四个方形有四通八达、事事如意之意,六个圆形有路路相通、处处顺畅之意;标志中的十个空穴则有圆圆满满、十全十美之意。无论从对称性还是偶数的讲究来说,该图案都洋溢着古老东方民族流传已久的吉祥气息。
由於国内对於大型企业电脑化的发展和影响已有许多详尽的研究,如张委良(民79)、赖柏乔(民84)、吴东霖(民87)等人作过资讯技术对组织结构、竞争优势的研究;许志甫(民84)、林志宏(民87)则针对资讯技术运用对企业作业流程影响作探讨;而中小企业电脑化的相关著作或报导也甚多,如彭俊华(民77)、王惠真(民86)对中小企业电脑化的程序作过研究;李馥源(民84)、张力人(民88)、詹怡婷(民89)、王长智(民89)、陈俊良(民89)、甘文政(民89)等人则针对中小企业导入电子商务等资讯科技的程序、因素及效益作过探讨;综观上述,专注在电脑化对内部控制的影响之探讨较為缺乏。
而就中小企业而言,长久以来最為人所詬病的,即是缺乏有效的经营管理制度,特别是在会计制度方面,大多不甚健全,内部的作业程序也未标準化,缺乏适当的内部控制制度,其财务资料的正确性与可靠性备受质疑,发生错误或舞弊的可能性也相对增加,这些都是我国中小企业在传统人工作业环境下的普遍缺失。依据资策会(民86)的调查结果,我国中小企业应用电脑的比例约為68%,且有逐年提昇的趋势,故本研究的目的即欲探讨我国中小企业是否能藉由电脑化而建立管理制度,并在作业流程中植入关键性的控制点以提昇其内部控制制度,进而探讨在不同的电脑化应用程度下,其作业流程与内部控制的调整情况。
研究目的
中小企业电脑化的情形
包括电脑化的时间、资讯专职人员多寡、电脑作业系统的复杂程度、电脑化的范围以及资讯系统的开发方式為何。
中小企业会计电脑化的程度
瞭解我国中小企业会计电脑化的程度以及是否受到组织系络或电脑化情形的影响。
电脑化前是否先合理化
瞭解中小企业在会计电脑化前,是否先进行作业流程的标準化或合理化,以及探讨合理化与资讯系统使用满意度的关系。
会计电脑化对企业作业流程的影响
探讨中小企业的作业流程是否因為会计电脑化而有所改变以及不同的会计电脑化程度是否对企业的作业流程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
会计电脑化对内部控制的影响
瞭解中小企业会计电脑化对作业的效率、组织结构以及整体内部控制环境的影响。
三、研究结论与建议
[一]、研究结论
本研究的研究目的共四项,以下针对各研究目的提出本研究的结论:
[1]、瞭解我国中小企业电脑化的情形
研究结果显示,中小企业由於资金人才的欠缺及本身业务性质较為单纯的关系,对於资讯专职人员或电脑专业人员的重视程度不高,大多在2人以下;硬体设备与架构方面,使用中型以上电脑者佔少数,大多使用个人电脑搭配单机作业系统,部分企业可能因业务需要搭配使用工作站,并以架设区域网路居多,显示样本企业的电脑系统复杂程度不高。样本企业对於ERP或电子商务等当前的新兴资讯技术应用的普及率不高,显示中小企业由於资金、技术及专业人才的不足,对於新兴资讯技术的引进与开发意愿都不高,大部分企业仍以购买套装软体的方式导入会计资讯系统进行电脑化。
[2]、探讨中小企业会计电脑化的程度以及是否和组织系络与企业电脑化的情形有关
本研究以导入会计资讯系统模组个数衡量企业会计电脑化的程度,研究结果显示,样本企业导入的会计资讯系统模组中,以会计总帐和进销存系统居多数,显示中小企业会计电脑化的程度不高,以帐务处理与作业控制层次居多,王惠真(民86)曾对中小企业引进会计资讯系统的程序作过实证研究,结果显示中小企业採用会计资讯系统的动机,主要是基於企业本身的需要,当企业规模扩增、业务量增加时,进销存及帐款的管理能够对企业的商务往来提供最直接有效的帮助,而且作业层次的电脑化所需投资的成本最少但收效却最快,恰能符合中小企业投资的经营特质。
在探讨组织系络和电脑化情形是否与会计电脑化程度有关方面,本研究提出组织系络、电脑化时间、资讯部门人数、电脑系统复杂度以及资讯系统使用满意度等因素并形成相关的研究假说,藉由适当的分析方法验证是否与企业会计电脑化程度之间有关联存在。研究结果显示,会计电脑化程度会受组织规模、成立年数、电脑化时间的不同而有所差异。究其原因可能是企业随著时间经过,业务量及规模的扩增,会计管理的相关作业变得更加复杂,為提昇效率,自然会导入更多的会计资讯系统以因应企业所需。
[3]、探讨会计电脑化是否对企业的作业流程造成影响
有关作业流程合理化与会计资讯系统使用满意度的关系,研究结果显示,样本企业在导入会计资讯系统前若曾进行作业流程的标準化或合理化,其资讯系统的整体使用满意度较高,显示先合理化再电脑化成功机率较高,系统的使用满意度也会较高,国内也有相关的研究支持此一说法。
关於会计电脑化是否对企业的作业流程造成影响,本研究採用相依样本t检定验证样本企业的作业流程控管在会计电脑化前后是否有显著的变化,研究结果显示作业流程控管五个构面下的各变项在会计电脑化前后均呈现显著的差异,表示会计电脑化对企业的作业流程有一定程度的影响,企业会随著会计制度的电脑化,在其作业流程中建立原先没有的控制点,并强化原先并未确实执行的程序,进而提昇整体的内部控制制度。
而会计电脑化程度高低与企业作业流程控管的相关性,研究结果显示成正相关,但是,进一步对作业流程各构面进行分析,结果并无显著的情形,亦即会计电脑化程度越高的企业,整体而言其作业流程的控管越健全,但无法观察其对各个作业流程的影响程度是否显著。
[4]、探讨会计电脑化是否对企业的内部控制制度造成影响
根据个案结果可知,企业的文件表单并未因為会计电脑化而消失,大部份企业仍要求将重要的凭证和报表印製出来供审核,只有部分作业可由电脑稽核取代之,可能原因是中小企业电脑化的程度普遍较低,且大多以购买套装软体的方式进行资讯系统的开发,缺乏整体性的规画,各子系统无法有效整合,导致资料的传输和稽核无法透过电脑执行一贯性的作业,只好延用电脑化前人工书面审核的方式。
就资料处理的速度而言,会计电脑化后,资料处理的速度明显增加,為企业节省许多的时间,但并不代表输出的资讯就一定正确,资料在处理过程中可能会受到人為因素的影响而发生遗失、隐瞒、增加、重覆处理或其它不正当的异动,导致最后输出的并非正确完整的资讯。
就资料处理的成本而言,企业的软体若选购不当,资讯系统的品质即受到影响,如系统的维护及维修和使用不易导致错误或无效率等等,而使资料处理的成本增加。除此之外,使用者本身的素质也会影响资料处理成本的高低,企业的员工流动率高或训练不足等都会使资料在处理过程当中发生错误,导致处理资料的成本增加。
同时,企业在电脑化后,许多资料的储存、传输方式均已格式化或标準化,导致弹性调整的空间相对变小;且电脑化省却了一些人工作业下的繁琐动作,员工的工作方式也会变得较為单调且例行化,工作的负担和责任也有所减轻,但也导致职务的分工程度降低,有一人身兼多职的现象。
根据个案结果显示,当企业在人工作业的环境之下已具备健全的内部控制制度时,电脑化并不会改变原先的作业流程,大部份仍维持原先的程序,电脑化带来的效益只是让处理的动作变得更有效率。反之,当企业在人工作业的环境之下并无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时,电脑化会促使企业进行作业流程的标準化或合理化,并建立或加强内部控制制度,但前提是企业导入电脑时有妥善的规划,且资讯系统也符合需求的情况。
[二]、研究限制
[1]、样本取得问题
本研究的样本资料取自中华民国中小企业协会所出版之民国八十九年中小企业协会会员名册,事实上我国中小企业家数、行业眾多,加入中小企业协会的会员只佔少数,样本较不具代表性。
[2]、样本数有限
本研究的有效问卷77份,回收率仅12.83%,样本数稍嫌不足,可能原因是本研究问卷的题项过多,寄发时间又正逢企业的忙季所致。
[3]、衡量变数的问题
本研究变数的衡量有部分為主观性的指标,并无相关的文献支持,不同的人对相同的问题看法上很有可能出现不一致的现象,以致於本研究在作变数的分析时,可能流於主观或武断。
[4]、访谈深度的限制
本研究採用电话访谈方式进行资料的蒐集,由於访谈的时间有限,仅能针对简要的问题作询问,自个案公司所得的资料的品质不高。
[三]、建议
[1]、对企业的建议
1.本研究的调查发现中小企业会计电脑化的程度不高,并以导入交易处理与作业控制层次的会计资讯系统居多,显示企业会计资讯系统的应用层次有待提升,方能确实改善企业的经营体质,提升企业的形象与竞争优势。
2.本研究的调查发现会计电脑化对企业的作业流程及内部控制都有一定程度的影响,甚至有受访企业是藉由会计资讯系统的导入而建立了较完善的企业管理制度,显示企业在导入会计资讯系统之前并无有效的内部控制制度时,可藉由会计电脑化的进行,检讨己身的管理制度,进而促成内部控制制度的建立。
[2]、对后续研究者的建议
1.本研究是以问卷调查辅以电话访谈的方式进行,在资料的可信度方面较為欠缺,故未来相关研究可以藉由个案访谈的方式,对会计电脑化是否影响企业的内部控制作更為深入详尽的探讨。
2.本研究探讨的是中小企业会计电脑化情形以及对内部控制的影响,未来相关研究可以针对大型企业引进资讯技术对其内部控制的影响作探讨,相信可以对大型企业在导入资讯技术时,在其内部管理及控制制度上造成的影响以及因应方式提供有用的资讯。
参考文献
中小企业会员名册(民89),中华民国中小企业协会。
王长智(民89),中小企业导入企业间电子商务之研究,文化大学资讯管理研究所硕士论文。
王义云(民85),会计电脑化对会计原则的衝击,会计研究月刊,第132期,pp.36-45。
王蕙真(民86),中小企业会计资讯系统引进程序之研究,台湾大学会计研究所硕士论文。
甘文政(民89),中小企业面临电子商务发展推行企业再造之研究,长荣管理学院经研管理研究所硕士论文。
朱文源(民85),企业会计电脑化备忘录,会计研究月刊,第132期,pp.27-29。
江敏志(民83),会计资讯系统内部控制之建立-以电脑化总帐会计系统為例,东海大学企业管理研究所硕士论文。
江瑞凯(民77),台湾中小型製造业电脑化困难之探索性研究,中山大学企业管理研究所硕士论文。
吴东霖(民87),会计资讯系统对资讯使用者及竞争策略影响之研究,政治大学会计研究所硕士论文。
吴棕璠(民88),审计学,智胜文化事业有限公司。
吴棕璠、谢清佳(民87),资讯管理理论与实务,智胜文化事业有限公司。
吕方尧(民85),跨越会计制度电脑化的障碍,会计研究月刊,第132期,pp.19-27。
李馥源(民84),中小企业策略运用资讯科技的初探,中央大学资讯管理研究所硕士论文。
周政贤(民73),中小企业电脑化过程对组织之影响研究,中原大学企业管理研究所硕士论文。
林志宏(民87),资讯技术与企业流程再工程关系之探讨,交通大学工业工程与管理研究所硕士论文。
林耀钦(民83),资讯科技对企业程序之影响研究,政治大学企业管理研究所博士论文。
侯君溥(民87),中小企业电脑化与组织变革过程--一个服务业之个案探讨,中山管理评论,第46卷第12期,pp.1137-1170。
柯琼凤、陈专涂、谢清杰(民88),会计资讯系统。沧海出版社。
柳中冈(民83),中小企业管理电脑化指南,松岗文化事业有限公司。
洪许智源(民89),电脑化资讯系统内部控制之研究与评估—以五大会计师事务所為例,成功大学会计研究所硕士论文。
范明玲(民85),企业会计电脑化现况大调查,会计研究月刊,第132期,pp.12-18。
高孔廉、王约成(民72),台湾中小企业合作经营可行性之研究,政治大学企业管理研究所硕士论文。
张人伟(民75),会计制度内容及设计方法,台北中国预算管理学会。
张力仁(民88),影响中小企业管理者导入电子商务因素之研究,东华大学国际企业管理研究所硕士论文。
张淑光(民75),我国职场合理化、民主化对劳动者人格之影响,中国文化大学劳工研究所硕士论文。
张纬良(民79),资讯技术之运用对组织的影响,政治大学企业管理研究所硕士论文。
许志甫(民84),资讯科技运用对企业作业流程的影响研究,成功大学工业管理研究所硕士论文。
陈功源(民71),中小企业中长期资金筹措问题之研究,淡江大学会计研究所硕士论文。
陈吴美如(民88),企业内部网路企业内部网路(Intranet)对会计人员之影响,淡江大学会计研究所硕士论文。
陈俊良(民89),电子商务的发展对中小企业国际化的影响,台湾大学国际企业学研究所硕士论文。
彭俊华(民78),中小企业电脑化之策略性规画分析—企业制度典之构想与应用设计,淡江大学管理科学研究所硕士论文。
汤宗泰(民85),中小企业电脑化之难题、失败原因与成功因素,台北银行月刊,第26卷第11期,PP.39-55。
经济部工业局网站(民87),moeaidb.gov.tw/
经济部中小企业处网站(民88),moeasmea.gov.tw
詹怡婷(民89),电子商务资讯与环境特性对中小企业衝击之模式,元智大学资讯管理研究所硕士论文。
资策会(民76),我国软体发展环境、问题及需求之现况调查。
刘士豪(民83),资讯系统与组织竞争优势关系之研究—资源基础理论之应用,政治大学企业管理研究所博士论文。
刘水深(民78),台湾中小企业之内部管理问题,臺湾银行季刊,第34卷第3期,pp.127-137。
楼雍仪(民86),由价值鍊观点探讨EDI在及时存货管理上的运用—以电子业為例,淡江大学会计研究所硕士论文。
蔡千姿(民78),中小企业电脑化资讯系统发展之描述性研究,交通大学管理科学研究所硕士论文。
蔡文贤(民74),台湾地区电脑化资讯系统规划之研究,台湾大学商学研究所硕士论文。
邓泗堂(民73),我国中小企业内部控制制度问题之研究,政治大学财政研究所硕士论文。
萧国庆(民80),资讯安全的门神-通行码,资讯教育丛书(三)。
萧逸之(民85),中小型零商业合理化与电脑化优先顺序之个案研究,中山大学资讯管理研究所硕士论文。
萧开平(民84),中小企业製造业内部控制现况探讨,中兴大学企业管理研究所硕士论文。
赖柏乔(民84),后勤资讯技术运用策略与竞争优势之研究─以电子相关產业為例,台湾科技大学管理技术研究所硕士论文。
钱钦嫄(民84),作业电脑化与企业再造工程,今日会计,第58期,pp.71-73。
戴西君、张家铭(民78),台湾中小企业发展之研究,经社法制论丛,第三期,PP.151-170。
闕志铭(民85),企业电脑化与合理化孰先孰后的主张--从组织程序模式来推论解释,中央大学资讯管理研究所硕士论文。
苏淑慧(民86),电子资料交换使用状况及其对内部控制影响之探讨,淡江大学会计研究所硕士论文。
苏耀新(民88),会计资讯系统,松岗文化事业有限公司。
Anthnoy,R.N.andJ.Dearden(1980),ManagementControlSystem,Illinois:RichardD.Irwin,Inc.pp.6.
Banerjee,R.I.(1993),DeLong,D.W.ElectronicDataInterchange:HowMuchCompetitiveAdventage?LongRangePlanning,pp.29-40.
Cushing,B.EandRomney,M.B.(1994),AccountingInformationSystems,Addison-WesleyPublishingCompany,6thE.D,pp.59.
Delone,W.H.(1990),DeterminantsofSuccessforComputerUsageinSmallBusiness,MISQuarterly,pp51-61.
French,J.A.(1990),TheBusinessKnowledgeInvestment-BuildingArchitectured,NewJersey,YourdonPress,pp.15-20.
Murray,R.J.(1991),TheQuestForWorldClassITCapability-ITISKeytoAchievingQualityGoal,JournalofInformationSystemManagement,pp.7-15.
Nunally,J.C.(1978),PsychometricTheory.Mcgraw-Hill,NewYork,pp.21-23.
Porter,W.tandPerry,W.E(1987),EDPControlsandAuditing,KentPublishingCompany,5thEd.Boston,pp.176-180.
Rahman,M.andHalladay.M(1988),AccountingInformationsystems:Principles,ApplicationsandFuturesDirections,EnglewoodCliffs,N.J.Prentice-Hall,pp.26.
Raymond,L(1985),OrganizationCharacteristicsandMISSuccessandFailureofanInformationSystemforProductQuality,MISQuarterly,pp37-52.
Thong,JamesY.L(1999),Anintegratedmodelofinformationsystemadoptioninsmallbusinesses,JournalofManagementInformationSystems,pp.1152-1159.
[关键词]开放大学;汉语言文学;微课;教学
开放大学是以广播电视、互联网等媒体为依托开展的远程教育,这种教学方式完全颠覆了传统的教学方式,教师和学生分离,学生随时随地都能听课,没有时间和地点的限制。它有利于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对教育的改革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微课教学异军突起,成为远程教育中一股新兴力量,开放大学应与时俱进,积极开展微课教学。
一、开放大学与微课
(一)开放大学的概念
开放大学是国内较早开展远程教育的教育部直属部门。它以新型的教育媒介为基础,有两种教育模式,一种是针对有学历的,一种是针对没有学历背景的。在这些年的实践中,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这种教学模式有很多优点,对高校教师教学的资源进行优化整合,提高了教学内容的质量,有利于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突破了教学时间和地点的限制,限制少,教学门槛低,给一些没有学历背景的人提供了学习的机会。
(二)微课教学的概念
微课教学是指按照新课标和教学的要求,通过网络视频的方式,记录教师在课堂教学上针对教学重点、难点的讲解,同时还兼有有关课题的教学设计、课程总结以及课后练习等。微课教学内容更加凝练,重点突出。微课教学这种新型的教学模式给传统的教学模式以强烈的冲击,开放大学之于微课教学,开放大学的教学资源中,一些课程知识陈旧、教学观念落后,无论教学内容还是教育形式在很多地方都落后于微课教学。开放大学应与时俱进,及时做出调整和改革,重视并引入微课教学。
二、开放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如何开展微课教学
(一)转变教学观念,优化教学模式
从古至今,在传统的教学观念里,都是以教师为主导,教师向学生传授知识,在这种教学模式中,学生只是被动地接受知识,教师传授了什么,学生就接受什么,长此以往,这种教学模式的弊端显现出来,学生没有自己发挥想象力的空间,思维发散的能力得不到训练,缺乏自主学习能力,不利于培养学生的个性。随着教学改革的推进,一种新型的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在众多专家学者中的讨论越来越烈。这种教学模式以学生自学、自己探索为主,教师起辅作用,给学生答疑解惑,引导学生去感悟、学习并且总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二)重视教学方法
开放大学属于高等教育范畴,对汉语言文学的设置要有与之相符的高度和深度。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要求教师重视教学方式和教学方法。优化文学内容的选取和设计。针对文学作品的教学设计,可以以作品所在的时代背景或者是作者的背景为切入点,然后从作品的主题、故事构架、风格以及对人物的塑造等多方面展开。最终教师在对这些教学内容进行整合和教学设计的时候,要注重表现形式的丰富性,使整个教学过程不死板,降低学生对知识点掌握的难度,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充分利用网络平台
网络视频是微课的核心传播方式,要求教师做的网络教学视频更具科学性和合理性。在讲课的过程中,学生以提问的方式与教师进行互动,教师及时答疑解惑。在整个教学结束后,学生自主在视频下留言,对这节课的评价,指出其优、缺点,学生也可以根据自身的需要提出更加合理化的建议。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评价,对优点之处,在以后的教学中继续保持和发扬,对不足之处,要虚心改进。还有最重要的一点,就是根据学生的需求改进教学设计,让教学设计更加科学化和合理化,更能为学生服务好。
三、开放大学开放汉语言文学的意义
开放大学开设汉语言文学的意义要从两方面进行探讨,一方面是对教师,有利于提高教师自身的教学水平,同时也提高了教学质量,与传统教学相比,最大差异之处在于学生与教师的平等关系,学生可以自由对教师的教学方式进行评价,指出其中不足或者需要改进之处,这有利于教师教学水平的提高。另一方面是对学生,学生提高自主学习能力,积极加入对学习的探讨中去,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综上所述,关于开放大学汉语言专业发展微课教学的设计,符合时代教育发展的潮流,科学技术的发展为微课的开展提供了技术支持,让微课教学的传播更加广泛,降低了进入门槛,真正实现了有教无类,有利于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和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参考文献:
[1]黎加厚.微课的含义与发展[J].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13(4).
[2]吴晓辉.探析微课程在开放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中应用的意义[J].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14(13).
[3]胡铁生.微课:区域教育信息资源发展趋势[J].电化教育研究,2011(11).
作者:白芳芳单位:天津广播电视大学宁河分校
阅读次数:人次
汉语言文学论文比较文学论文古代文学论文儿童文学论文现代文学论文
外国文学论文当代文学论文文化理论论文人文历史论文文学毕业论文
美术艺术论文审美艺术论文传统文学论文戏曲文学论文文学素养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