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3-22 17:36:27
绪论:在寻找写作灵感吗?爱发表网为您精选了8篇素描学习论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迪您的思维,激发您的创作热情,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教育的目的一直都是“育人”,素描教学也是如此。谈及素描教学改革的目的,更应从人的视角上审视。首先,素描教学的主要任务是培养人感悟事物的能力。在对事物不断的临摹和写生的过程中,学生逐渐形成对自然形体的解构和重组,从而全方位地认识事物。进行素描教育改革,旨在进一步提升学生图解事物的能力,促进学生更好地认识事物本质,收获新的体验。其次,素描教学改革是在丰富学生知识的基础上,培养他们对于艺术的创新思维能力。现代社会对人才的要求比以往更高,单纯的技术已然不能与现代社会相适应,思维创新能力的重要性越发凸显。进行素描教学改革,重视拓展学生的思维,这与现代教育的精神和理念是一致的。最后,与其说进行素描教学改革是一场人的因素所主导的活动,倒不如说这是一场自发的革新。以往的素描教学培养模式已经不适用于现代社会,既定的素描教学目标无法满足社会对素描人才的需求。为了与承担的社会责任相适应,素描教学亟待改革。
二、素描教学改革的方法
1.高校教学系统的优化教学系统具有开放性才会有生命力。这就要求素描教学的改革需要合理地分配教学资源,在开放的教学系统中实现多种艺术学科的相互渗透、相互补充,加强其他学科与专业课程的相互联系,这样才能形成具有包容性的教学模式,教学体系也更加科学。2.提升师资力量在进行素描教学时,教师的教学能力是影响教学效果的关键因素。强化师资队伍对于教学质量的保证和教学改革的开展都十分重要。因为教师是素描教学的起点,师资力量决定了教学改革开展的深度以及完成的质量。3.施教合理由于学生的艺术素养及艺术鉴赏能力存在差异,所以教师应当根据不同学生的特点制订合理的培养计划,以创造符合不同学生要求的教学模式。其中教师应当着重培养学生的创造欲望,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以及求异的思维。如此才能称得上是合理的教学。4.注重与实际相联系教学不能脱离实际生活而开展,如果失去了与生活的联系空谈改革,相信这样的改革创新只是纸上谈兵,不具有任何的感染力。而将素描教学与现实相连,就是要求学生多观察现实中的事物,能够用素描的知识解决现实中的一些实际问题。
三、结语
[关键词]写意;素描;教学
写意性是中国画凸显的美学主张,中国写意画多画在生宣上,纵笔挥洒,墨彩飞扬,较工笔画更能体现所描绘景物的神韵,也更能直接抒发作者的感情,写意画主张神似。东晋画家顾恺之提出以形写神,迁想妙得。唐王维诗、画俱佳,后人称他的画为“画中有诗,诗中有画”。宋人尚意,其绘画富有诗情画意和文人情趣,元夏文彦《图画宝鉴》卷三:“仲仁以墨晕作梅,如花影然,别成一家,所谓写意者也。”写意是中国绘画精神之所在,写意与写实相对,是通过简练放纵的用笔着重表现对象的意韵神态的一种画法。写意不求工细形似,只求以精练之笔勾勒景物的神态。写意是抒写胸中逸气,抒发作者的情趣,写意之法,亦是写心之法。写意素描教学要弘扬写意精神,体现中国的人文关怀和对自由的追求,笔者在写意素描教学中尝试从以下四点加强对写意精神的理解与表现。
一、强调用意第一
夫写意者,无意而写何为?写意的实质就是自由表现,抒写心意。观山人、黄宾虹、扬州八怪、石涛等写意大师的作品,其笔断意连,意断神连,无不体现大师们在用心写意,“心即是法”“意即是得”。素描教学中,引导学生“观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言心声,书心画,抓住心灵的感悟,表现作品的“精、气、神、情、意”。有感而发,才能创造出有情感的作品。素描教学中,不能为了素描而素描,而是通过心灵的感悟让学生得到修养的提升和人格的升华。
二、凸显人文内涵
绘画要注重文以载道。素描教学不单是技巧的教学,更是在教学中融入文化内涵,促进学生的认知,培养学生的感知能力和理解能力。写意是中国传统审美精神,写意素描是建立在主客体关系之上,托物言志,创造心中意象。一方面艺术创造的过程是艺术家个人情感的流露,需要艺术家将眼前之竹物化为手中之竹,其物态化过程离不开画家的文化修养和独特的审美体验,文化修养深厚的艺术家才能创造出震撼人心的作品。教学中让学生反复体悟艺术家的创作经验与审美思想,把自己想象成艺术家,体验艺术家的所想所思,领悟作品蕴含的意蕴哲理。另一方面在写意素描教学中,加强对表现题材、内容的文化挖掘,通过反复推敲、取舍、升华,增强作品的人文内涵,有助于学生由感性认知上升到理性认知。
三、追求个性品质
艺术有其自身的发展规律,各民族的审美观念也不尽相同,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正是有不同的艺术审美观,才产生了多元的文化艺术。艺术之间相互融合渗透,艺术观念也在不断碰撞,在渗透与碰撞中不断发展演变。我们在学习汲取其他艺术的同时一定要保持自身的特色,如果丢了写意的精神,中国绘画艺术将黯然失色。因此,在写意素描教学中,强调学生个性的发挥,重视对写意精神的理解与表现显得尤为重要。让学生摒弃循规蹈矩的思维方式,力求画面生动有韵味。可以尝试从不同角度观察事物,甚至表现夸张的、梦境的、荒诞的形象,来开阔学生的视野,使他们更加关注内心的情感。此外,让学生通过想象、联想,激发学生的创造力。
四、表现笔情墨趣
写意素描不同于写实素描,两者在内容、形式上有着本质的区别。写实素描侧重造型的具象逼真,强调比例、结构、透视、质感等造型要素,是再现自然的一种表现形式。写意素描侧重表现,强调画者内心主观情感的表达,其表现手法多样,能体现作品的笔情墨趣。以线形写意素描为例,以粗细不同,刚柔相间、曲直有别、疏密相对、虚实相衬的线条来刻画形象,抓住对象的形神、动势等,会塑造出更生动的形象来。中国书法艺术就是线的艺术,书法的笔意通过富有张力的线条得以显现,同时也蕴含了书法家的修养和秉性。在线形素描中加强线的表现,融入书法的艺术审美,能够丰富写意素描的表现形式,提升作品的审美意蕴。在写意素描教学中,找到中国文化的写意精神,在技术意识和精神意识上,更加侧重精神意识的熏陶。拓宽学生视野,从哲学、宗教、美学中吸收营养,体验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同时不仅注重个性心理和情感的表达,又能具备一定的文化内涵,形成独特的审美意识。写意素描教学任重而道远。
参考文献:
[1]王克举.对话写意[M].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2016.
自从上个世纪初素描传入我国,经过近一个世纪的实践和体会,人们日益地把素描作为一种独特的绘画形式来看,并把它作为高中阶段的基础课。如果说素描是造型艺术的基础,那么静物素描写生更是造型基础训练的“入门课程”。它的目的是在写生过程中让学生获得利用黑、白、灰关系或者是利用结构描绘物体的各种技法,训练人眼睛的准确性和手的果断性,提高准确地抓住形体比例的技能以及对物体的空间、质感的把握能力。素描基础教学最主要的最根本的是解决造型和结构,如果这个主要问题解决不好,那么在以后的学习中将会举步艰难,遇到几乎是难以克服的困难,而这恰恰又是在教学中最常遇到的问题。所以,我们在教学中一定要遵循素描教育的规律去研究、掌握它,在工作中正确地运用它。
现在的学生由于这样或那样的原因,普遍存在着美术基础差,对形的把握能力弱,对结构缺乏认识,学习主动性较差等问题,但是个体的程度又不一,表现的方式各有差异。如2002年暑假开学,我接手高二美术特长班的专业教学。当时,学生的情况是刚开学,暑期经过15天的几何形体训练,但学生普遍基础较差,有些甚至一点也不会画。这个学期一共有近20个周的学习时间,而学校安排的课时是一周12课时,时间很少,于是我就分层次教学:1~8周(几何体静物组合结构素描)、9~10周(静物素描临摹)、11~13周(静物素描写生,主要要求形体结构准确,会找大的明暗关系,增加难度)、14~20周(提高要求,部分同学半开静物素描,进行深入塑造)。每天安排半小时的速写。第13和20周分别进行静物素描的考试。应该说经过暑期的几何体训练,在这样的基础上这样的教学安排是遵循由易到难的规律的。
但学生的具体情况差异很大,必须单一辅导。于是我就把静物进行分解,几何体是绘画的基础之基础。任何复杂的物体都可分解成简单的几何体去表现它。这样在教学中碰到难题,学生就可以根据掌握的几何体,把它归纳到几何形体中去,这样就容易抓准形体结构,理解了结构就容易掌握物体的塑造了。也有一些同学基础好一些,有几位同学还具备了一定的能力。针对这种情况我一开始安排了静物写生,甚至提前安排他们画石膏五官模型的写生。这样,摆上几组难易程度不同的写生对象,使程度不一的学生能根据自身的情况有所选择。在讲授中主要讲了素描教学的一些基本法则,及这张作业的主要教学要求,根据情况我再进行范画示范,让学生对静物素描有直观的认识,更容易掌握绘画技法。我把这学期20周课时的素描课分成了若干教学单元,由浅入深,一个教学单元解决一个大的问题,要求非常干脆明确。如第一张作业就要求重点解决画面的构图、透视和“形”的问题;时间可以不限制,单形体必须准确,可以把线条轻重、画面虚实等素描中的一些要素放一放,待以后解决。并在课堂上通过大量的个别辅导,结合示范讲解及具体问题的分析,反复强调教学要求,把普遍存在的问题,用具体的方式提出,帮助其加以理解。其实这样的训练持续了很长一段时间。还有在开始阶段的时候,学生由于基础差,画面上暴露的问题较多,画面进展的很不理想。如,刚开始时,有的同学不会起稿;有的同学构图起稿很草率、随意;有的同学在对写生对象的观察上,缺乏整体观念。很多同学在画面上表现出用笔生疏、构图零乱、松散、没空间感、构图不美的现象,更主要的是“形”的问题很突出,比例、透视严重不准。有些同学由此而影响了信心,使学习积极性下降,不愿意学,有的同学甚至退出美术班。此时,对这些现象,需要的是和同学一起去找出问题,耐心地去帮助解决,并对他们画面上的一些好的因素加以肯定,而切不可嘲讽打击。当时,班上有位同学造型能力较弱,缺乏基本的练习,作画时不假思索地拿起笔就画,在构图上、比例上反复很大,很难达到基本的要求。但他又有个优点,用笔大胆、线条有力,在画面感觉上很大方。这时,在解决他不足的同时,鼓励不丢掉自己的特点。一个单元结束,在下一个教学单元时,我又提出一个新的“重点”问题,围绕它重点解决,如:学生的观察不细、理解及认识能力不足,在画面上表现出来就是“简单、苍白”,这时要求学生先不要急于去画,首先在观察、理解上下功夫,要充分深入地去认识对象,从内在结构上去了解,结合外在形象特征,把这二者有机地联系起来,在把握住“形”的基础上,多做“加法”,只有主观上认识到了,才能在画面上表现出来。
在具体教学中结合课程设置分阶段地向学生讲解素描中的一些概念和要求。根据我的教学经验和其他著名画家的理论,我归纳为:线条、形体、结构、明暗、空间、质感、效果。
(一)线条
在线条讲解中理解色交界线、面交界线、外边线、轮廓线等基本概念。让学生理解用线条造型。比如用线条来画物体,首先对物体的结构有一定的了解,从而可以用线条结成网和结成面的方法来表示物体体面结构的转折关系。当一个面转到一定程度,那个面就成为一条线,也就是线条可以表现体面关系。用一根线表示出其面的关系就应该在这根线的头尾用心刻画,同时注意线条的穿插关系和线条的轻重变化。另外,通过指导欣赏一些用线造型的作品和透明物体的写生去感受它。
(二)形体
形体就是物体的轮廓线。掌握形与形的比例、体块与转折细节等。掌握形的比例的几种基本校正法:A、垂直线与水平线的校正法。B、斜线校正法。C、点的校正法。D、对比校正法等。把各种形体分解归纳成几种比较简单的几何形体。
(三)结构
结构即物体的骨架,物体的结构也可理解成物体的构造。利用线条的穿插、轻重去表现形体、前后、虚实。用水平线、垂直线、中轴线、斜线、切线以及曲线等分析手段来表现出物体的结构关系。
(四)明暗
物体受光以后出现的明暗关系,要掌握明暗的形成、明暗五调子、明暗的观察方法和表现技法等。要求学生在作画时,在涂明暗调子的过程中始终树立形体结构的观念。
(五)空间
静物素描就是要求学生绘画时在一维空间的纸面上表现物体的三维空间。让学生理解实空间和虚空间,注意物体边缘线的处理,物体投影的处理,注意从明到暗或从暗到明的转折处,此处是关键点,起到表现体积和空间的作用。空间的一般表现法:前实后虚,主实次虚,互相衬托。
(六)质感
【关键词】美术基础;教学
美术基础教学是艺术设计各专业在进入专业课学习早期的必修基础课,美术基础教学和其它各门课程一样,可以培养学生的表现力、想象力、创造力、观察力和感受力。科学地实施美术基础教学,有利于培养富有创新精神的合格人才。学生基本功的好坏直接影响到自身以后专业课的学习,学生设计思维的培养、开发、成功直接关系到他们将来在专业领域里能否实现可持续的发展。因此,学生进校一年半的基础课训练尤为重要。作为我们一线教师,必须打好这个基础夯实他们的基本功,并且认识到除了传授基本知识和技能,还要启迪和培养他们多元化的设计思维。
我们培养学生的目标非常明确,就是要具有相当水平的动手能力,其实动手能力不仅仅包括学好某个软件、参与装饰装潢等。在这些之前还有一种很重要的动手能力需要培养,这就是美术基础,它包括很多方面的内容――素描、色彩、平面构成、色彩构成、立体构成…。因此,形体、结构、虚实、空间、律动、均衡、对比、冲突、节奏、疏密、图底关系,色彩冷暖对比、明暗强弱对比、大小色块比重、轻重色量、雅俗浓淡、尖锐方正、臃肿圆滑、软硬粗细等这些造型的基本规律与美学元素应该是我们基础教学需要把握的根本。以此达到训练学生的造型及色彩搭配、空间构造,甚至是艺术修养。
学好美术基础可以影响到很多方面的学习效果,例如:手绘设计稿、手绘产品或是建筑、室内效果图、服装设计图的绘制。可同时我们需要面对的问题是高职院校的生源通常专业基础也就是素描、色彩方面较差,这种情况直接影响到今后的专业课学习。在当今高等美术教育大发展的背景下,美术院校应遵循“厚基础,宽口径”的模式。要真正做到“厚基础,宽口径”,必须从基础教学质量抓起。现在的基础教学既不应该是只强调素描、色彩等单一、狭隘的基础训练,而忽视基础与专业的衔接,也不应该因过分强调艺术个性的张扬而削弱必需的基本功的训练。不同学科、专业对基础有不同的要求,但造型艺术有它自身的科学性和规律性。这就要求基础教学应从整体上进一步优化课程结构,加强各学科基础课程之间的互相协调和渗透,扩大知识的覆盖面,增加课程的综合性和实用性。即应在传统教学的基础上进行改进和拓展,找出基础教学中不同专业之间的共性与个性的关系,使学生拥有的专业基础知识适应不同专业发展的需要。这样,学生在掌握造型基本技能的同时,又具备了宽泛的专业基础。
有许多学设计的学生在认识上有这样一个误区,就是搞设计不需要美术基础,只要有了灵感就什么问题都解决了,这是一个非常严重的错误,这样的情况也许在有些时候可以成立,但是如果想要成为一个优秀的、成功的设计师,这是远远不够的。素描和色彩的训练不但可以解决造型的基本问题和一般问题,还可以解决造型的应用和特殊问题。例如造型的变化与统一问题,整体结构问题,观察、操作方式问题,概括美化问题,情感表达问题等等。所以说,素描和色彩是工具简单、表现丰富的造型形式,它可以完成从初级到高级的造型学习任务,因此,学习设计要从美术基础开始,在教学期间很多专业课教师经常遇到这样的情况,在课程的初期,也就是需要绘制设计草图的时候,很多学生会因为手绘能力差而表达不出自己想要表达的效果,老师就需要利用更多的时间用在深入指导一些设计的问题上,这样学生就有机会学到更多的专业方面的知识,也有了更多的实践机会。虽然现在科技发展很快,做设计很多时候会用电脑,可是不仅仅将绘图软件学会就解决了所有问题,具有一定的审美水平对作图的帮助是每一个作设计的人都能感受得到的,是决定一个设计是否会成功的关键。学好美术基础对培养艺术修养的帮助是很大的,对于造型、色彩搭配、构图来说,必须要有美术基础的训练过程,才能够在应用起来得心应手。拿FLASH动画来说,现在,在网上可以见到很多FLASH动画,有一些我们可以明显地感觉到,作者的软件技术非常好,但美中不足的是画面不够精美,造型和色彩搭配都存在问题,直接影响了动画的观赏性,造成这种现象的直接原因就是作者的美术基础不够好。还有一种更加常见的就是网页设计,在进入一个网站的时候,人们首先会凭借它的主页的外观设计给一个印象分,这甚至影响到人们对该网站的信任度和喜欢程度,所以越来越多的网站开始更新页面,力求给访问者一个舒适的虚拟空间。
基础教学对学生艺术审美能力的培养和提高也是功不可磨的。艺术审美能力是指对艺术美的感受、想象和鉴赏能力。这里的“美”是指广义的“美”。诸如静物的有机组合、人物动态的生动自然、色彩关系的合理表达、造型语言的个性化表现等等都是“美”的内容。艺术造型是一个感受生命、感受形式、感受画面和感受意境的过程。在具体的教学环节中既要注重对客观规律的认识,又要注重对艺术审美意识的培养。对艺术审美意识的培养和训练,直接关系到学生对艺术表现规律的理解。“人们不可能仅凭掌握一点技法就能提高自己的艺术修养,除了掌握技法外,还必须熟悉艺术发展历史,具有欣赏艺术的趣味和评价艺术的洞察力。”低年级学生除了学习造型技法,还应该全面了解艺术史。基础训练是一种综合能力的训练,不但有技能、艺术思维方面的,还有人文素质方面的。如果在基础教学中将艺术史与专业基础课紧密结合,让艺术史生动起来,让艺术史成为活的参照,就会帮助学生艺术地感觉、科学地思考。
另外,美术基础教学是实践性很强的一种教育,它培养的是艺术设计各专业设计的基础,如果美术基础课上好,对以后的专业课程教学会起到导向性和示范性的作用。因此,在注重借鉴传统文化,吸取丰厚的艺术营养,形成创造观念的基础上,在具体的教学内容实施过程中,老师应注意有针对性的实践,培养学生记忆的能力,观察的能力和表现能力,过硬的美术基础可以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对于艺术设计专业的学生来说是极其有必要的。
有了这种种所见、所闻、所感,我们有足够的理由相信,美术基础对于设计的重要性,所以职业技术学院在培养学生动手实践能力的同时,应该更加强调一点,就是基本功的训练,提高了学生的素质,也提高了教学质量,最重要的是为学生提供了更多的资本去寻找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参考文献:
[1]王斐 高校素描教学问题探析 [期刊论文] -南阳师范学院学报2003(7)
论文摘要:素描是造型艺术的基础,基础素描是造型训练的初级阶段,它对学生的专业发展很重要。素描教学的一门技术性很强的课,需要给学生解决许多具体造型认识、造型表现的技能问题;依据形体造型法则教会学生画好自然物象。
今天的造型艺术,以其多元的视觉形态冲击着我们的眼睛,令我们的视觉眼花缭乱。绘画、摄影、多媒体、电影、建筑、雕塑、装置、服装、表演、行为艺术等使造型艺术世界不断扩大蔓延,甚至无法定义。在基础美术教学过程中我逐渐摸索,积累了些许经验,现阐述如下:
素描传入我国让我们认知了解剖、透视、体积、空间,对我们继承的传统美术有巨大的影响,从此改变了我们的美术面貌,人才有如雨后春笋般冒出,培养了无数著名画家,繁荣了艺术市场。我们看到的大师素描杰作,达芬奇、米开朗基罗、丢勒、鲁本斯、伦勃朗直至印象派之前的古典艺术家杰作,我们也系统从苏联那里学习素描,以培养我们对物象的认识能力、观察能力、表现能力和审美能力,以期达到基础训练所必须具备的各项要求,掌握好基础知识和技能,同时,指导我们以客观物象为依据,表现物象的真实,以写实的手法表现对物象的真实感受。培养正确的观察方法和整体表现的能力。
真理不是绝对的,只是相对一个特定的时期才是真理。现在是二十一世纪,我们学习前苏联契斯卡可夫的教学体系,我们从不知到知,已经走了几十年了,从不会到掌握,早在七十年代就已经全面发展成熟了。时至今日,我们是不是该在继承的基础上与时俱进,有所创新,有所变化,有所发展?艺术就是要多元化,就是要创造,素描也是,有什么样的素描就有什么样的艺术,不求创新不求发展就要走进死胡同,继承我们做到了,而且做得很好,剩下的是要怎么发展,怎么去创新了。
(1)素描现状
从事教学多年,了解了些教学的实际情况,现在的教学是要把我们的学生教成机械的画匠,开始是教打线条,要打的整齐、干净,再就是开始上明暗,把物像画出来,把画面画满,画面不能画乱,只要是认真完成就是好画了。就像小学生的课堂作业认真干净,年复一年,循环反复。我认为这是工厂的流水生产线,要这样培养艺术家是不可想象的。还有,更多的老师是在教技术,把三大面五调子、空间、立体、质感,还有宁方勿园、宁脏勿洁、宁笨勿巧等等一一灌输,我们的教学变成了倒石膏像,而且还在甜蜜的欣赏自己的作品!都知道大师的画,名字背的滚瓜烂熟,可就是把大师的成长当成别的门类,束之高阁,事不关己。齐白石说的好:“学我则活,似我则死。”可我们的教学还是和十六世纪的一样,这就要我们当老师的要去思考了!
(2)在传统与创新中如何教学
时代不同了,世界的中国已经进入现代的时代。随着社会的变革,科学技术的进步,人的思想也应该得到充分地解放,人的个性也应该得到充分发挥和发展。因此,我们的绘画教学也必须充分地发挥人的主观性,使它能更加自由地抒发人的灵性。使绘画从传统的束缚中解放出来,成为现代的绘画艺术。我们在鼓励学生画画时不是常讲吗:你要大胆画,放开去画。可我们当老师的在教学上就没有做到,没有打破传统的教学套路,我们是在不知不觉中给文艺复兴时期的教学当了奴隶,它那个时代还在左右着我们的大脑,时下一张素描要画一周才把对象表现出来,用线不也能表现吗?用线画素描是以概括、简练的线条为基本语言,相对忽略明暗、光影变化及质感,着重研究对象造型、空间及内部结构,我们这样不也能解决问题了吗,光影易变结构是不会变的,不画光影。博巴就是这样画的,他高度赞扬中国画,我们的线有丰富的变化为何不能用在素描上,用了就是创造,凡高就用了。面对所描绘的物像,兴趣和注意力集中在物象吸引人的某些细节上或明暗变化丰富的光影上,不加选择地试图把这些客观因素表现出来,虽然花费了很大精力,结果却事倍功半,缺少有支撑作用的“内在骨架”;究其根本原因,是结构观念淡薄,再究其原因是目的不明,缺乏创造,缺乏对物象在结构本质上的深入观察和深刻理解。急功近利和盲目模仿客观表象的习画方法如果不加以纠正,艺术感觉得不到培养,必然会导致习画时走老路,甚至停滞不前。我们用设计的目的去画素描,只要开动想象力,创造力,把想象创造为目的,就能画出意想不到的画面,把各种形体进行组合改变,就能创造新的东西,我们把教学和某一目的进行结合也能探索一条新路。龙生九种,各个不同,不是说当个画匠不好,本着为国家培养人才出力的原则,按国家需要、按社会需求去培养。
具体怎样教在教学中没有套路,法无定法,这是因人而异,只要去思考,去在实践中去探索,那就是条条大路通罗马。在教学上我也是在探索,只是有点想法而已。
参考文献
[1]《基础素描教学》杨景芝,人民美术出版社。
[2]《外国美术简史》第三章。
中国
论文摘要:素描是造型艺术的基础,基础素描是造型训练的初级阶段,它对学生的专业发展很重要。素描教学的一门技术性很强的课,需要给学生解决许多具体造型认识、造型表现的技能问题;依据形体造型法则教会学生画好自然物象。
中国
今天的造型艺术,以其多元的视觉形态冲击着我们的眼睛,令我们的视觉眼花缭乱。绘画、摄影、多媒体、电影、建筑、雕塑、装置、服装、表演、行为艺术等使造型艺术世界不断扩大蔓延,甚至无法定义。在基础美术教学过程中我逐渐摸索,积累了些许经验,现阐述如下:
素描传入我国让我们认知了解剖、透视、体积、空间,对我们继承的传统美术有巨大的影响,从此改变了我们的美术面貌,人才有如雨后春笋般冒出,培养了无数著名画家,繁荣了艺术市场。我们看到的大师素描杰作,达芬奇、米开朗基罗、丢勒、鲁本斯、伦勃朗直至印象派之前的古典艺术家杰作,我们也系统从苏联那里学习素描,以培养我们对物象的认识能力、观察能力、表现能力和审美能力,以期达到基础训练所必须具备的各项要求,掌握好基础知识和技能,同时,指导我们以客观物象为依据,表现物象的真实,以写实的手法表现对物象的真实感受。培养正确的观察方法和整体表现的能力。
中国
真理不是绝对的,只是相对一个特定的时期才是真理。现在是二十一世纪,我们学习前苏联契斯卡可夫的教学体系,我们从不知到知,已经走了几十年了,从不会到掌握,早在七十年代就已经全面发展成熟了。时至今日,我们是不是该在继承的基础上与时俱进,有所创新,有所变化,有所发展?艺术就是要多元化,就是要创造,素描也是,有什么样的素描就有什么样的艺术,不求创新不求发展就要走进死胡同,继承我们做到了,而且做得很好,剩下的是要怎么发展,怎么去创新了。
(1)素描现状
从事教学多年,了解了些教学的实际情况,现在的教学是要把我们的学生教成机械的画匠,开始是教打线条,要打的整齐、干净,再就是开始上明暗,把物像画出来,把画面画满,画面不能画乱,只要是认真完成就是好画了。就像小学生的课堂作业认真干净,年复一年,循环反复。我认为这是工厂的流水生产线,要这样培养艺术家是不可想象的。还有,更多的老师是在教技术,把三大面五调子、空间、立体、质感,还有宁方勿园、宁脏勿洁、宁笨勿巧等等一一灌输,我们的教学变成了倒石膏像,而且还在甜蜜的欣赏自己的作品!都知道大师的画,名字背的滚瓜烂熟,可就是把大师的成长当成别的门类,束之高阁,事不关己。齐白石说的好:“学我则活,似我则死。”可我们的教学还是和十六世纪的一样,这就要我们当老师的要去思考了! (2)在传统与创新中如何教学
时代不同了,世界的中国已经进入现代的时代。随着社会的变革,科学技术的进步,人的思想也应该得到充分地解放,人的个性也应该得到充分发挥和发展。因此,我们的绘画教学也必须充分地发挥人的主观性,使它能更加自由地抒发人的灵性。使绘画从传统的束缚中解放出来,成为现代的绘画艺术。我们在鼓励学生画画时不是常讲吗:你要大胆画,放开去画。可我们当老师的在教学上就没有做到,没有打破传统的教学套路,我们是在不知不觉中给文艺复兴时期的教学当了奴隶,它那个时代还在左右着我们的大脑,时下一张素描要画一周才把对象表现出来,用线不也能表现吗?用线画素描是以概括、简练的线条为基本语言,相对忽略明暗、光影变化及质感,着重研究对象造型、空间及内部结构,我们这样不也能解决问题了吗,光影易变结构是不会变的,不画光影。博巴就是这样画的,他高度赞扬中国画,我们的线有丰富的变化为何不能用在素描上,用了就是创造,凡高就用了。面对所描绘的物像,兴趣和注意力集中在物象吸引人的某些细节上或明暗变化丰富的光影上,不加选择地试图把这些客观因素表现出来,虽然花费了很大精力,结果却事倍功半,缺少有支撑作用的“内在骨架”;究其根本原因,是结构观念淡薄,再究其原因是目的不明,缺乏创造,缺乏对物象在结构本质上的深入观察和深刻理解。急功近利和盲目模仿客观表象的习画方法如果不加以纠正,艺术感觉得不到培养,必然会导致习画时走老路,甚至停滞不前。我们用设计的目的去画素描,只要开动想象力,创造力,把想象创造为目的,就能画出意想不到的画面,把各种形体进行组合改变,就能创造新的东西,我们把教学和某一目的进行结合也能探索一条新路。龙生九种,各个不同,不是说当个画匠不好,本着为国家培养人才出力的原则,按国家需要、按社会需求去培养。
具体怎样教在教学中没有套路,法无定法,这是因人而异,只要去思考,去在实践中去探索,那就是条条大路通罗马。在教学上我也是在探索,只是有点想法而已。
参考文献:
[1]《基础素描教学》杨景芝,人民美术出版社。
[2]《外国美术简史》第三章。
关键词:几何体素描;绘画规律;微课堂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16)07-0222-02
引言:几何体是学习素描必经之路,近年来,一部分学生为考上理想大学,自身缺乏艺术天赋,生活中对物体及事物观察与分析敷于表面,另外还有几点条件影响:(1)市场上的书籍只是教学几何体画法步骤,极少涉及几何形体比例、结构、透视规律的理解与归纳, (2)写生几何体结构素描时,观察者位置的转移, 视觉角度也随之发生不同的透视变化,初学者难以准确把握,经常将比例、结构、透视等画错。总言之,透视规律其特有的严谨性与繁琐性,一直未被大多数初学者深度研究。很多学生还只是停留在"近大远小"的粗浅理解阶段,在绘画过程中习惯于凭感觉来进行,所以经常会出现透视方面的错误,甚至有部分写实基础较好的同学,在这方面也是一知半解,常常出现透视方面的问题①。学习素描是个漫长的过程,几何体作为素描基础入门一步,透视学是绘画基础理论中的重要板块之一,没有好的学习方法,学生难以提高学习效率;因此,把握正确快捷的学习方法,快速提高观察能力与绘画造型,为学习素描打下坚实基础,提高学生在美术高考应战能力。三种透视现象及基本原理:A、平行透视(一点透视) B、成角透视(两点透视) C、倾斜透视(三点透视),写生时,观察几何体每个角度都会发生变化,初学者需要特指一个角度来观察,这样的学习方法才能提高学习效率。本论文主要观察方法适合成角透视--俯视角度,采用几何数学基础知识理论作为引导,如等腰、等边、轴对称等数学几何专业用词,三维空间与数学几何有重要联系。
素描几何体绘画规律
教学中,为便于理解和增强实用性,特简化复杂的理论化教条,我采取短小而精悍的微课堂,通过图片,简短易懂文字,借助微信、微博展示形式授课,课外随时随地关注学习,学生可以在微信、微博即时反馈:(1)感受、(2)疑问、(3)收获,用实物图文并茂、注释、精讲,着重学生理解;同时,学生课堂记录图文笔记,强化课堂上的练习,掌握绘画技巧与方法才能有序地绘画步骤,二者是相辅相成的。结合绘画透视学理论,现将教学常用的十多款不同的几何体一一剖析,从中发现规律,形成一套学习方法。
1.圆锥体
几何结构规律特点:等腰等边图形
(1)确定圆锥体的宽度与高度,定出底部的圆锥的位置。
(2)画出圆锥体的中垂线(如右图红色线)及垂直线(如右图白色线)。
(3)以中垂线为中心画等腰等边线(如右图绿色线)。
(4)然后画出底部圆的透视和比例。
根据圆锥体的画法可推论三棱锥、四棱锥、六棱锥几何结构规律共同特点:等腰图形。
不同:几何体宽度大小不一样,可用量角器准确测量(图3)。
结构不一样:抓住底部结构,就可以将几何体准确画出(图4)。
2.圆柱体
几何结构规律特点:轴对称图形
(1)定出圆柱体的最高点和最低点,以及宽。
(2)画出图中中垂线(如右图红色),再画中垂线的轴对称线(如右图绿色线)。
(3)注意观察圆柱切面圆的透视形的透视变化,由于透视的近大远小的法则,椭圆在透视上的前半圆要比后半圆略高些。
底部椭圆的透视也一样。
(4)底部椭圆的透视比顶部椭圆的透视弧度大(右图蓝色线)。
举一反三
根据圆柱体的画法可推论长方体、六棱柱、八棱柱、截面圆柱体几何结构规律共同特点:轴对称图形。
不同:结构不一样,抓住顶部与底部结构与透视(如下图)。
3.十二面体
几何结构规律特点:长宽相等图形
(1)正十二面球体由正方体演变而来,我们可以将其看成是由正方体切割而成的。这里所列出的正十二面球体,表面是由十二个相等的五边形组成的(如下图)。
(2)初学者起形时要避免一个面一个面的拼凑,而应从整体结构关系入手,直观地去看等等比例关系和每一个倾斜的结构线的角度变化,找到类似于图中的平行线作为参照线,辅助以链接连接对角线的方法逐步把形画准。
举一反三
根据圆柱体的画法可推十二面体、二十面体、正方体几何结构规律特点:长与宽相等图形,正方体切割而成。
不同:多面体内在结构。
4.圆锥穿插体
由圆柱体与圆锥体结合而成。
定出最高点和最低点,以及宽。
先定圆锥置,重点观察穿插体上的圆柱移变化,穿插体往左边旋转位移,圆柱体的角度向左变大(如下图蓝色线);反之,穿插体往右边位移,圆柱体的角度向右变大。
倒放穿插体图形
(1)主要观察分析圆柱体与圆锥体之间关系,圆柱体与圆锥体之间形成角度,注意弧圆的近大远小透视。
(2)穿插体上的圆柱移变化,穿插体往左边旋转位移,圆柱体的角度向左变大(如下图蓝色线);反之,穿插体往右边位移,圆柱体的角度向右变大。
举一反三
根据圆锥穿插体图形的画法可推十字穿插体、方锥穿插体几何结构规律特点:由二个几何体组成穿插体,位移旋转透视规律相同。
不同:穿插体是由二个不同几何体组成。
5.结论
素描的教学体系实际上是很复杂的,而且不同的专业老师对观察方法的理解也不完全相同;因此,在教学实践过程中"教"的方法也是相当的多。但是,在这里我仍然要提倡科学的观察方法――先观而后察。其理由有两个方面:事物都是普遍存在联系的,有系统性、有归纳性的教学方法,几何体与数学几何知识有一定规律定律联系,有利于我们观察物体的视线总在整体之中。图片比文字更能植入记忆,对学生来说图片比文字在美术课堂更有吸引力。
通过掌握几何结构规律特点学生得到快速提高,与之前教学相比较,学生更容易归纳牢记;绘画技巧灵活,学生形成一套良好的学习方法,学习成绩提高较快,由此可见,我们不难发现先观后察的观察方法是合逻辑的、科学的,在教学中应该得到广泛的推广。
素描教学;情感渗透
[中图分类号]J214-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9646(2011)10-0043-02
一、明确素描教学目的,树立有效学习意识
大凡基础课程的教学,都有一定的专业指向性,好比有什么样的建筑就有什么样的基础一样。同样,平面设计专业的素描基础教学也不例外,也有培养方向的问题。素描是具有一定针对性的、创造性思维的和有目标的造型活动。平面设计专业素描的教学目的是培养中职学生的理性思维、创新意识与审美意识,提高学生的观察、分析、认识及表现能力。
二、寻找素描教学方法,树立有效活动意识
中职素描教学必须与学生特点相结合,努力培养学生积极健康的审美心理,促进学生个性发展,让学生在素描学习中体验成功,合理的教学方法能促进有效的教学活力。让中职生从“厌学”变为“乐学”、构建适合学生的课堂、用激励教学法针对学生特点,培养正确审美观、培养多重性能力(提高素描技能训练、加强学生职业素质培养)以德铺美,德美并存。同时,还定期组织画展,让学生参加各类的美术比赛,以此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培养学生的竞争能力。使其心理素质,知识结构,实践能力适应社会的需要。
三、有机整合教学环节,树立有效评介模式
美术教育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它的这一特点决定了美术课堂教学所采用的方法要有别于其他学科。美术更为讲究的是情感的投入与心灵的交流,否则如无根之木,无源之水。但情感教育是一种春风化雨,润物细无声的教育,教师如何才能在潜移默化中让你的学生接受到这种情感教育呢?
1.角色互换,拉近师生距离
努力改变“传道、授业”的模式,把主角的位置让给学生。因为素描课在教室只有几节理论课,大多数实践还是在画室上实践课程,所以教师不要让学生产生“上素描课是一种负担,欣赏理解创作是一项任务”这样的错觉。教师可以在课堂中坐到学生中间去,作为其中的一份子参与实践和讨论。从形式上拉近与学生的距离,营造一个愉快教学的气氛,让学生放松心情,带着轻松愉快的情绪去感受,才能得到美的体验。
2.合理评价,获得学生信赖
合理的评价可以建立起学生对老师的信任感,同时也传递给学生一种信息――公正、公平的评价方法。评价的方式可以是多种的,可以采用学生自评或互评,再结合教师的点评,最后让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来确立正确的审美理念。比如在素描课中,大部分学生刚开始作出来的作品看起来实在不怎样,但老师首先对学生的学习热情大加鼓励,然后对不同的作品分别给予分析与有选择性的建议,而避免具体教他们怎么做,教师用意见或建议的方式更善于发掘学生的潜力,这样使学生总能保持着自信的学习态度。
3.倾听心声,教学相长
现代教学论指出:教学是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统一,这种统一的实质就是师生之间的互动,即相互之间交流、沟通及共同发展。通常在上课结束时,我会抽出几分钟时间,让学生相互之间来畅所欲言。学生可以谈自己对相互之间的作品的看法;可以讨论如何改进等等具体想法。师生间交流对教学的想法,学生会觉得老师的备课中有自己的思路,带着“这是我的课”的想法,更积极的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还因为得到教师的尊重而增强自信心和对教师的亲近感。作为教师则从中得到了课堂的反馈信息,得以改进自己的教学。
四、反思素描教学实践,突出有效教学思想
教学往往在不断的反思中改进、完善和提高的。在素描教学后我们进行了思考,发现了教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也设计了未来教学的改进方向。
1.在写生中感受素描
在这一阶段的教学中,由于学生的写生经验的不足,进行正规的写生有一定困难,采用的是从临摹入手。这样可能影响了学生对素描知识的体验。所以我们想在以后的教学中,尽可能创造条件让学生去写生、去体验、去感受。经过写生这一过程,学生对观察的事物了解得更透彻,也对这写生、体验的过程记忆深刻。同时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作画技能。可能会有“一举两得”的效果。
2.在观察、发现中学习素描。
观察和发现是一对密不可分的伙伴,观察后没有发现那样的观察是徒劳。不观察而发现那就是想象。在教学中我们虽然已经意识到了观察的重要性,也尽可能在教学中注重学生观察力的培养,但还是觉得做得不够好。另外,学生在我们的问题指引下观察虽取得了一些效果,但我们后来发觉自己犯了一个错误,剥夺了学生的主动学习机会,教学中未能完全体现学生的主人翁地位。在以后的教学中我们应该让学生自主去观察去发现,老师只是在学生遇到困难的时候伸出援助之手,只有经过观察和发现才能学得更好、更牢固。
3.在欣赏中感受素描的美
生活中的事物和几何体都有着或近或远的联系。可以更确切的说,我们的生活和几何体密不可分。学生的桌子、铅笔盒……是长方体的,学生的钢笔、教师用的粉笔……是圆柱体的;我们住的房子由几何体组成的……若学生在学习这些知识时能感受到美,那一定会对学习起到促进作用,也一定能学好素描知识。在我们的教学中或许是太强调素描的严谨了,没能让学生去很好地感受它的美。在以后的教学中,可以利用图片欣赏、实物欣赏以及带领学生走进大自然,让学生更真切地感受到一些几何体的美,这样可能更有利于学生学习素描知识。同时也能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四、结论
社会真正需要的是那些有专长、有核心竞争优势、了解自己,且有一定敬业精神、想象力和创造力的人。我们在素描教学中始终把握这一点:明确素描教学目的,树立有效学习意识,寻找素描教学方法,树立有效活动意识,有机整合教学环节,树立有效评介模式,反思素描教学实践,突出有效教学思想,紧扣社会对中职生的需求。真正体现出有效教学,培养对社会有用之才。
此文荣获2010年武汉市职教协会优秀论文评选三等奖
[1]傅志强.静物素描教与学[M].杨柳青书画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