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3-22 17:36:10
绪论:在寻找写作灵感吗?爱发表网为您精选了8篇金融生态论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迪您的思维,激发您的创作热情,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一、优化金融生态环境对区域经济发展的现实意义
“金融生态环境”这一全新概念是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周小川于2004年首次提出并产生广泛影响的。将“自然生态”的概念引入金融领域,是对金融理论的一次创新,是对金融业尤其是银行业生存和发展环境的高度概括。什么是金融生态环境呢?概括地说,金融生态环境是指金融业生存发展的外部环境。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良好的金融生态环境在一定意义上就意味着和谐、统一的社会经济生活。打造和建设良好的金融生态环境,将有助于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降低金融风险,推进社会经济全面健康持续发展。
良好的金融生态环境对区域经济的发展有着很强的现实意义,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金融生态环境直接影响到区域经济的竞争力。经验表明,一个好的金融生态环境是一笔巨大的无形资产,会给当地经济带来巨大的商机和融资便利;在全国统一政策指导和调控下,不同地区经济增长水平和经济运行质量之所以存在明显差异,除了自然禀赋因素外,与区域金融生态环境的差异也有很大关系。而造成地区金融生态环境差异的主要原因就是一个地区政策环境、经济环境、法律环境、信用环境和金融服务水平。
2、金融生态环境是影响资金流向的重要因素。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区域间资金流动性、效益性、安全性更多地取决于地区信用环境和金融环境,即金融生态。如果一个地区具有透明的政策法律环境,社会信用状况良好,当地企业有良好的信用等级和信用记录,银企关系融洽,中介机构健全,金融债权能得到切实保护,那么,这个地区就能很好地引来资金,经济金融就会步入良性互动快速发展的轨道。
3、金融生态环境是影响商业银行内部评级的重要因素,进而也直接关系到商业银行对该地区授权授信的程度。随着金融改革的不断深入,目前各商业银行开始建立自己的内部评级体系,各地方行政干预程度、不良资产比率、信用环境、在处置不良资产时能否在保证处置效率的同时保护债权人利益,地方在司法、执法方面的力度以及对债权人的实际保护情况,各地区处理企业和金融机构共同破产过程中的具体做法,对再贷款偿还进度表等成为商业银行内部评级所考虑的主要因素。商业银行根据评级给出信用等级,并按等级确定对一个地区投放授信大小,最终形成信贷资源在全国地区间的分布。可见,加强金融生态环境建设,提高区域性信用等级,是争取更多信贷资源的有效途径。
二、东北地区金融生态环境的主要问题
东北地区拥有丰富的资源、辽阔的土地,还有丰富的石油、煤炭、天然气、森林储量;此外,东北地区重工业有相当的基础,还拥有大量的科技人才、管理人才,近年来,东北地区的经济实现了持续、平稳、健康的发展。但是,同时我们也看到,东北地区的金融生态环境也存在一些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和制约了经济的发展。
1、现行的法制环境有待进一步改善。东北地区的法律制度环境一般,体现为保证或促进当地金融业稳健运行的具体办法少,甚至一定程度上存在着当金融机构与企业之间发生利益冲突时,司法机关不能客观公正地做出判决或者存在着一些模糊认识。现有的法律、法规不够完善,促进金融业稳健运行的具体措施办法较少。
2、政府信用环境欠佳影响金融债权落实。近年来,东北地区的信用环境虽有所改善,但存在的一些问题不容忽视。金融债务落实情况一般、金融债权落实不好,而且,金融债权落实与政府有一定的关联度,金融业要想更好的履行为经济保驾护航的使命,以上的问题亟待解决。
3、经济发展对银行信贷的依赖程度较高。近两年来东北地区的财政收入状况有了根本好转,城镇居民收入有了较快增长,招商引资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围绕生态经济建设的发展潜力较好,但由于相当一部分金融机构不良贷款比例较高,加之商业银行经营机制调整、信贷授权授信上收,削弱了银行的放贷能力,不利于对经济的信贷投入,加剧了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资金供求矛盾。
4、企业法人治理结构不健全。由于历史等多方面的原因,东北地区的企业能做到政企分开、产权明晰,但企业的法人治理结构不是很完善,企业财务管理不够规范,企业以破产、改制名义逃废银行债务的现象较多,与当地金融机构存在一定的金融纠纷。
5、金融服务水平不能满足区域经济发展的需要。虽然目前一些部门金融服务水平较好,但当地的担保、服务水平不能很好满足经济发展的需要,因此迫切需要建立多元的、竞争性的银行金融服务体系更好地满足区域经济发展的需要。
三、优化东北地区金融生态环境的有效途径
首先,从政府角度讲,地方政府要关心金融业的发展,要为金融业的发展创造良好的生态环境。包括金融机构依法自主经营权,保证金融业发展的法制环境以及社会信用环境等等;还包括金融机构不良资产的化解和处置等内容。地方政府要采取措施,在营造良好的法律制度环境方面应采取更多的具体措施和办法。首先应在立法方面保护金融机构的合法权益,适当修正完善现行法律法规中不利于保护金融机构合法权益的条款,进一步建立健全保护金融机构合法权益的各项法律法规,使金融机构和借款人处于平等地位;其次在执法方面,执法部门应从优化区域金融生态环境的大局出发,强化司法公正,加大对失信行为的打击力度,特别是要千方百计提高案件的执结率,以增强法律法规的震慑作用。
其次,从金融系统的角度看,需要做好几件工作:
一是对金融机构要加强监管和自律。监管机构应转变监管方式,提高监管效率,建立健全更多适用的法律、法规来保证当地金融业良好稳健地运行。商业性金融机构也应加强行业自律,以确保金融业稳定运行。
二是央行的职能和作用要得到有效发挥。新时期央行职能重在货币政策的制定和贯彻实施,当前应充分利用政策工具发挥宏观调控职能,疏通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加强对区域金融生态环境的调研和评估,对房地产、钢铁、电解铝等重点行业建立预警监测机制,加强与政府相关部门的沟通,积极反映区域金融生态环境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与相关部门形成维护区域金融稳定的合力,保证国民经济平稳发展,防止经济大起大落。
三是商业银行应认真执行央行确定的货币政策,使货币政策在振兴区域经济的过程中得以贯彻、落实,进一步树立服务意识,不断提高金融服务水平。金融业只有在为社会服务、为区域经济发展服务的过程中,才能不断地发展壮大。商业银行应密切关注当地经济金融发展动态,主动寻找新的业务增长点;对社会信用程度高、金融环境好的地区加大授信力度、扩大服务范围,建立改善金融生态环境的正向激励机制;积极探索建立完善的贷款定价机制,以准确的贷款定价反映和覆盖不同程度的信用风险;同时,应结合当地实际,积极推进金融产品和服务的创新,针对企业的不同规模、性质、行业以及发展阶段等提供有特色的、有针对性的业务或服务。
(一)林业生态发展资金要素注入结构不平衡,财政资金需求差距较大
多年来,在生态林业的建设中,资金的投入仍然还是以来财政来源,外国资本和社会资本投资占较小的比例。另一方面,生态林业在建设过程中,难以符合金融信贷要求,面对融资困境,只能依靠建设者来积累再投资,但是单纯依靠建设者自身资金的累积来促进生态林业建设发展是不现实的,要依靠社会投资发展。可是由于生态林业管理难和本身产业的特点,很难准确地计算投资回报率和判断风险水平,也缺乏有效的投资收益保障,因此投资生态林业回收比较困难。而生态林业在我国的整个建设过程中,还没有建立适应生态林业产业特点的、满足生态林业建设的投融资机制,尚未形成完善的资金来源,它决定了在国内对生态林业建设来源的单一性即财政,不能很好的吸引社会资本流向生态林业建设,生态林业产业资本积累严重不足。随着经济社会发展,生态林业建设资金的缺乏,形成了生态林业发展的主要制约因素,也造成了影响中国生态林业未来可持续发展的严重瓶颈。
(二)林业保险发展滞后,林农抵御风险能力弱,导致生态林业建设无法得到充分发展
林业的生产周期长,又受天气和病虫害等自然灾害的影响很大,同时也有森林砍伐和其他人为的破坏,还有面临着市场的不确定性,因此非常有必要建立也林业发展相适应的保险机制。在我国,对林业进行保险意识较弱发展很迟且发展速度不快;加上由于林民收入因素的制约,再加上对林业保险的认识不够,种种原因导致保险推广不开。此外,对于林业进行保险的险种非常少,又是一个高损耗率的险,加上在国内理赔频繁风险加大影响了保险公司进入的积极性。在现在众多的保险公司中,也仅仅剩下中国人民保险公司有在开展类似的业务,其他保险公司很少涉及,且这一业务目前还处于亏损状态。
(三)林业信贷保障体系不健全,金融服务体系不完善
在农村信贷运营中利率偏高影响了其成本因素。同时由于不确定性的风险如气候、自然环境、市场和其他因素影响,使担保、抵押贷款困难的问题更加突出。首先是对林业进行担保抵押困难,林农可以用来抵押的资产很少,目前的农村土地流转制度下,难以转让土地使用权,因此很多小农户的贷款需求通常难以得到金融部门的支持。其次,很多农村地区没有信用担保机构,也没有完善的金融服务和评估中介机构运作,它就使得金融机构难以进入这一信贷发展领域。如今已退出了林业权的抵押金融服务、林业利息贷款和其他针对林业的金融产品,但是这远远不能满足农林业融资发展需要,其申请的手续也很麻烦,这样就使得财政对林业发展的支持大打折扣。
(四)林业融资信贷服务与林业产业化发展的情况不相适应
目前农村金融组织体系的现状严重阻碍了生态林业建设的发展,主要原因是农村金融服务品种单一、金融服务措施不足。近年来,国有商业银行把大部分网点业务主要集中在城市、大中型企业和优势产业,逐步退出基层市场,网点覆盖率的下降直接导致林业相关业务减少,严重影响了金融业对林业的服务支持。而且国有商业银行实施严格的信用评级管理系统,农民很难获得贷款支持。单一政策性金融服务机构的如现在的农村商业银行,金融服务水平落后,整体竞争力还偏弱,导致其对生态林业的发展也是心有余而力不足。
二、对加强林业金融财政扶持的构想及对策
(一)由中央财政设立专项资金保护,支持生态林业建设
财政对于林业生态建设发展的补贴力度近两年来不断加大,2011年,中央财政全年安排林业投入1207亿元,比2010年增长27.3%。2012年,中央财政逐步扩大造林补贴规模,不断完善森林生态效益补偿政策。2013年中央财政拨付农业综合开发项目资金70087万元用于林业项目建设。同时我国第一个生态文明示示范试验区将落户福建,财税、金融改革和林业改革等诸多政策也将示范实验。这一次对我省的国家级生态文明示范试验区建设的政策支持力度很大,大致包括由中央财政设提供的国家生态文明示范试验专项基金、农村金融改革及森林管护体制改革、国有林场改革试点、林下经济发展试点、森林经营示范区等。
(二)鼓励林业建设利用外资,并制定适合的政策措施
生态林业建设,是一个回收投资过程长、且具有很多难以预测的因素存在的长期发展事业,因此要积极鼓励引进外资建设生态林业。外资参与建设的生态林业项目要给予优惠的税收政策,如实施税收减免期延长,对专业林产品、林业机械和设备的进口应降低关税和免除其他进口增值税。其次,对外商投资林造林项目需要的土地也给予政策支持,例如从事林业基础设施建设,可以免征土地使用费。林业技术开发项目,可以给予土地租金优惠或者延长土地使用期,如果已经开发的土地,可以依法转让、租赁、抵押、继承等等。
(三)以林业产业集团为载体,通过股份制上市募集资金
生态林业的主要功能,是为了最大限度的发挥生态效益,发挥森林的调节生态功能。生态林业主要是注重生态和社会价值,有时经济效益会较差。因此我们应该建立和发展一些大中型林业企业集团,以这些大企业集团为主体吸引社会投资。据现有的林业政策,由一些大型林业股份有限公司和地方、集体共同建设生态林业,共同开发林产品加工和贸易,开展林业科研研究,为生态林业建设提供强大的支持。
(四)充分发挥国内金融服务机构在生态林业建设中的作用,完善国内金融服务机制,激发林农创业积极性
商业金融应拓宽林业信贷担保的范围,提高林业企业贷款的能力。农村金融机构应积极放开林权抵押贷款、林业集团贷款业务等小额信用贷款。充分利用财政贴息政策,增加贴息贷款和对小额担保贷款的政策补贴,对经过改良的茶林油林这些林木经济类品种,金融机构要大力给予信贷资助。在此基础上,积极介入资本市场,从股票市场、债券市场和基金市场直接融资,通过市场实现金融资源的配置优化,把社会资本引入林业产业。在金融政策性方面,可以制定适宜的林业金融政策措施,由专业的信用担保和融资机构,为客户提供服务支持。并根据银行现行金融政策,为林业债务融资担保提供一些优惠贷款,做好服务中介,支持林业创业者吸纳社会投资,帮助他们不断拓宽融资渠道,解决资金紧缺的问题。
(五)开发新品种林业保险,为生态林业建设提供保障支持
设置“寿险型”森林保险,例如,参保后,如果有火灾等灾害造成了巨大的损失,由保险公司和政府财政资金一起理赔,比如70%的财政资金补偿,另外的由保险公司赔偿。如果保险期内参保人没有出险,则返回80%的森林的保费,也由财政资金扶持,以保障保险公司和被保险人双方的利益。可以先试着采用如政策性森林保险,也是完善风险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关键词:金融生态;社会信用;区域经济
金融生态,是各种金融组织为了生存和发展,与其生存环境之间及内部金融组织相互之间在长期的密切联系和相互作用过程中,通过分工、合作所形成的具有一定结构特征,执行一定功能作用的动态平衡系统。任何一种金融生态都是在一定的环境条件下形成的。我们把作用和影响金融生态的这些环境条件称之为金融生态环境。树立科学的金融生态观,重视和加强金融生态环境建设,这是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实现经济金融和谐发展的必然选择,是金融业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根本要求。首先,作为现代经济的核心,只有加强金融生态环境建设,树立科学的金融发展观,才能带动整个金融业的可持续发展;其次,金融业掌握着国家的信贷资源,只有加强金融生态环境建设,才能把自身的微观经营行为与整个宏观经济发展的要求有机结合起来,提高信贷资源配置效率,为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强有力的资金支持。目前西部地区金融生态环境虽然得到了一定的改善,但从可持续发展的要求看,西部地区金融生态环境基础差,起点低,存在很多亟待解决的问题,需要进一步加大力度,推进金融生态环境建设,为西部经济的发展搭建平台。
一、完善以法律为基础的生态调节机制
正如自然生态总是在一定自然环境下形成的,并因而具有不同类型的生态特征一样,金融生态也是在一定政治、经济、文化、法制环境下形成的,也具有鲜明的制度结构特征。由于政治、经济、文化的许多特征是通过法律制度来体现的,因此,法律制度是影响金融生态最直接的、最重要的因素。
完善的金融法律体系是一国金融生态健康发展的保证。目前,针对我国社会信用环境不理想、交易违约严重、在一定程度上存在道德风险的状况,需要尽快修改完善现有的《合同法》、《破产法》、《证券法》等法律,对《刑法》中有关贷款欺诈的规定进行修订,并进一步提高和改进会计准则,规范和完善社会中介机构的服务行为,促进金融机构会计信息透明化,使金融法规真正对违法违规行为发挥最后的“杀手锏”作用,支持和维护整个金融生态的建设和发展。应以市场原则为基础,加快出台有关金融机构破产和存款保险制度的法律,尽快建立起以此为主要内容的生态调节机制。
二、建立良好的社会信用环境
科学推进金融生态环境建设,要努力完善社会信用体系。良好的社会诚信环境是金融生态环境有序运行的前提,社会诚信环境建设水平的高低直接制约着金融生态环境的好坏。近年来,国家高度重视信用环境建设,信用环境正在优化,但尚未彻底好转,主要表现在:逃废银行债务行为时有发生;企业改制时将有效资产剥离,“金蝉脱壳”情况在一定范围比较普遍;司法对银行债权的保护力度不够,银行维权的法律成本高昂。
建设良好的社会诚信环境,征信公司可以根据金融机构的要求,广泛收集信息,从而减少金融机构和借款人之间的信息不对称,使信贷机构能够更加准确地评价客户的信用状况,更有针对性地发放贷款和科学定价,减少逆向选择问题,最大限度地避免信用风险的发生。征信体系大量的信息还可以成为提高金融机构经营决策水平的重要分析基础。金融机构通过对征信数据的深入挖掘,可以发现最有市场价值的客户群体以及不同客户群的增长变化情况,从而进行有效的市场细分和定位。目前,人民银行继企业信贷登记咨询系统后,个人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也已实现全国联网查询,这不仅有利于实现全社会信用信息资源的共享,而且有利于商业银行及时全面了解掌握客户信用状况,防范信贷风险。要加快诚信法制建设,尽快出台征信管理、信息披露等法规,完善社会信用征集与评价体系,加大对失信行为的惩戒力度,强化中介机构及人员的责任追究及惩罚制度,提高中介机构的信用,使中介机构成为独立承担民事责任的市场主体。
三、地方政府要发挥核心领导作用
金融生态环境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财政、税务、工商、公检法、新闻宣传、人民银行、金融监管和金融机构等部门,这就决定了加强金融生态建设需要各部门甚至全社会的共同努力。必须充分发挥地方政府的领导和推动作用。地方政府要前瞻性地认识到资金按市场原则流动在市场经济日益深入发展形势下的客观必然性,高度重视改善金融生态环境对增加信贷投入、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战略意义,把争取金融支持的重点放在主动地、超前性地改善金融生态环境上,形成资金聚集的“洼地效应”。
地方政府应当做好以下工作:首先,加强宣传,营造全社会建设良好金融生态的积极氛围。通过有效宣传,提高社会公众对金融生态环境的认知度,争取社会各方对金融生态环境建设的支持;其次,政府应当着力改善自身行政和工作作风,为金融业发展创造公平、公正的环境。政府应当坚持依法行政,打造“诚信政府”,结合地方金融生态建设实际,清理、废除过去不利于金融业发展的各种规章、制度,尊重地方金融机构的依法自主经营权,减少地方保护主义对金融活动的直接和间接干预,形成建设良好金融生态环境的合力;再次,加强政府、企业与金融机构之间的信息交流。政府应成立有关改善金融生态环境的委员会,统筹吸纳银行、企业、社会各界意见及建议,制定金融生态建设的规划、目标、任务、程序,在作出经济决策时也要充分听取委员会的意见,及时向金融机构通报本地区在经济、社会发展方面的重大政策、规定。
四、人民银行要提高履责能力和水平
首先,要发挥中央银行的信息优势,加强对地方金融生态环境的调研和评估。其次,要加强与地方政府、地方法院和有关部门的沟通,会同金融监管部门及时向有关方面反映区域金融生态环境存在的突出问题,协同开展区域金融生态环境的保护和整治工作,使货币政策与产业政策协调发挥作用。再次,加强货币政策传导,正确引导信贷投向。基层人民银行应当加大央行“窗口”指导力度,对新出台的重要金融政策都应结合辖区经济发展状况,有针对性的提出相应的落实措施。以促进地方经济发展为方向,切实加强和改善政策引导和窗口指导,搭建合作信息平台,真正建立和完善货币政策传导的协调沟通机制;最后,加大对重点项目、中小企业、民营经济和“三农”的资金支持力度,提高金融服务水平。:
五、金融机构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
高锐:关于西部地区推进金融生态环境建设的思考在金融生态链中,商业银行居于中心地位。实践证明,金融生态环境的好坏直接关系到贷款风险的大小和新增不良贷款的比例,金融生态环境对于商业银行发展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因此,商业银行重视和共创良好的金融生态环境,既有助于商业银行树立并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可持续发展;又有助于商业银行发现新的利润增长点和风险点,及早采取措施或抢占市场,或规避风险;还有助于商业银行准确把握并正确运用金融运行规律,实现银行业持续健康稳定发展目标。
金融企业应充分认识构建良好金融生态的极端重要性和紧迫性,增强工作的主动性、自觉性。首先,金融企业要树立金融和经济和谐发展的基本理念,正确把握和认真贯彻执行国家的宏观调控政策,要按照区别对待、有保有压的原则,继续加大信贷支持力度,促进地方经济更快更好的发展,在支持经济发展中改善金融生态。其次,要加强与政府各部门、客户等的沟通,协调,处理好各方关系,为自身发展营造良好的外部关系。积极配合人民银行推进企业和个人征信系统建设,促进同业信息共享,主动向人民银行和金融监管部门报告地区金融生态环境存在的问题,争取政策支持。再次,要摈弃陈旧落后的观念,努力增强金融服务意识,进行深入细致的调查和研究,主动地去营销贷款。既要积极地支持新产业、新技术、新产品的成长和发展,还要继续支持正走出困境的企业,把金融生态建设落到实处,为经济金融事业的繁荣和发展服务。
参考文献:
[1]许诺金.论我国的金融生态问题[J].金融研究,2005,(11).
[2]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湖北监管局课题组.湖北经济金融协调发展问题研究[J].金融研究,2006,(03).
[3]林永军.金融生态建设:一个基于系统论的分析[J].金融研究,2005,(08).
本文选取已公开披露2012年年报信息的84家城商行为样本:样本城商行2012年末资产总额累计10.02万亿元,占当年全国城商行资产总额的81.13%,其中,资产规模不超过500亿元的小型城商行29家,500亿元~1000亿元之间的中小型城商行24家,1000亿元~2000亿元之间的中型城商行19家,资产规模均超过2000亿元的大型城商行12家;样本城商行覆盖全国28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其中45家来自中西部、8家来自东北三省、31家来自东部沿海。可见,样本城商行的选择具有较强的代表性、层次性,符合统计分析需求。经过近几年的高速增长,样本城商行的平均资产规模已从2010年末的700多亿元增长至2012年末的近1200亿元,2012年末平均负债规模也超过1100亿元。当城商行专注于规模增长的同时,国内金融生态环境的变化正在对城商行的盈利模式、风险管控模式、资本补充模式提出严峻挑战。如图2所示,2012年,样本城商行资产规模平均增速在维持高于2011年的情况下,营业收入、利润、净利润增速均较2011年出现超过10个百分点的下滑;2012年末资本充足率仅有不足0.1个百分点的提高,而2011年则有0.44个百分点的提高;2012年末不良率与上年末基本持平,而上年末同比则下降0.22个百分点,从数量上看,2012年末有45家城商行的不良率同比下降,而2011年末则有63家。综上,随着“宏观经济红利”效应减弱及利率市场化改革效应显现,国内城商行正步入盈利减少、风险防控压力加大、资本消耗速度加快的困难时期。
二、寻找城商行“隐形冠军”:中小规模、持续稳健
资产利润率是反映城商行盈利能力的一项重要指标,其综合反映了一家城商行的资产管理、收入创造及成本费用控制能力。较高的资产利润率和资本充足率、低而稳健的不良率,可视为一家优质城商行的重要表征。国内城商行中不乏这样的例子,即使在2012年行业整体盈利增速下滑、不良率反弹的背景下,仍能保持较为稳健的发展态势。如图3所示,9家代表城商行2011年及2012年的资产利润率基本超过样本平均水平,特别是2012年,除攀枝花商行之外的其他8家城商行有4家在1.7%~2.0%之间,另外4家则均超过2%,显示出较强的盈利能力,而样本城商行的平均水平仅1.46%;此外,代表城商行2012年的资产利润率基本较上年有所增长,表明其创利能力随着资产规模的扩张而进一步增强,与样本城商行盈利增速整体下滑形成明显反差。代表城商行的成本费用控制能力同样处于行业领先水平,80%的代表城商行成本收入比远低于行业平均水平,基本处于25%以下。如图4所示,从资本充足及资产质量状况来看,代表城商行同样要优于样本城商行平均水平,显示其较强的抗风险及风险管控能力。总体而言,攀枝花、泸州、承德、上饶、洛阳、抚顺、济宁、宁夏、青海9家中小型城商行堪称城商行系统的典范,无论在盈利能力、成本控制,还是在资本充足、风险管控方面的指标,均优于样本城商行,分析其发展路径、盈利模式对于后发城商行具有重要启示意义。
三、差异化定位,不走寻常路:代表城商行发展路径解析
“服务地方经济、服务中小企业、服务广大市民”的市场定位,决定了城商行不宜走大型商业银行的传统发展路径。9家代表城商行在当地均具有较高的市场份额,大多跻身当地银行业三甲之列,即使在银行业竞争较为激烈的洛阳(近几年,全国性股份制商业银行纷纷进驻洛阳,当地银行业竞争与东部沿海二、三线城市相当),洛阳银行仍稳居存款市场份额排名第二的地位,究其原因,坚持差异化的市场定位进而造就自身核心竞争力,是代表城商行成功的关键所在。
(一)坚守定位,小微特色鲜明。
具体来看,9家代表城商行均十分重视中小微业务,其中宁夏、青海、洛阳、济宁4家城商行均引进德国IPC、德国储蓄银行的微贷技术,强化小微贷业务的专业化、批量化运作;而攀枝花商业银行则于2012年启动与台湾中小企业融资辅导中心的合作洽谈,试图借助该公司的专业团队和运作模式,强化服务小微企业的业务优势,进一步拓展小微企业客户市场。以洛阳银行为例,该行于2008年初引进德国IPC小微贷技术,成为河南省内首家、国内较早引进该技术的城商行之一。洛阳银行通过消化吸收国外小微贷技术先进理念,形成了一套适合当地小微企业的信贷技术理念;并通过公开招聘,组建由新手组成的服务小微企业的专业队伍,实现了小微企业信贷技术的成功移植,在全省乃至全国的城商行中树立了特色品牌。截至2012年末,洛阳银行小微企业贷款余额135.19亿元,较上年同期新增60.62亿元,占全行贷款总余额的比重达35.63%。除了强化微贷技术,调整优化组织架构、简化授信审批流程、以差异化授权提升分支机构业务处理效率,也成为代表城商行创新小微信贷业务的共同特征。
(二)勇于创新,打破常规。
目前国内城商行大多数产品创新仅在有限范围内,围绕担保方式、申贷方式、还贷方式等基本要素进行创新。但以担保方式为主的信贷产品创新却并非如产品设计、推广如此简单,其中所涉及的风险把控更是产品创新的核心环节,因此,不少城商行在涉及风险管控难度较大、商业银行介入有限的担保方式创新上鲜有实质性突破,导致结构性融资、权利质押类产品未能得到有效推广,因而难以进一步满足客户多样化的融资需求。总结代表城商行的产品创新可发现,勇于创新、打破常规是其共同特点。因此,其在有效满足客户需求或潜在需求、抢占市场、赢得先机方面处于主动地位。这种范围有限的“小革新”带来的却是客户数量的大幅增长。以宁夏银行为例,包括提货权质押、商标专用权质押、存货质押、应收账款质押在内的权利质押类融资,已成为其产品创新的重要方向,其中商标专用权质押贷款则是在西北地区同业首创。同样,位于江西的上饶银行则在收费权质押贷款产品创新方面实现突破,车辆检测收费权质押贷款成为上饶银行小企业贷款创新的典范。
(三)扎根本土,服务千家万户。
综观这9家代表城商行可发现,正是扎根本土、服务千家万户的金融服务理念,成就了其较高的市场占有率。攀枝花商业银行、抚顺银行分别以40%、18%的存款市场占比高居当地金融机构首位,宁夏银行、洛阳银行存款市场份额则分别排名所在地金融机构次席。以抚顺银行为例,立足“平民银行、特色银行、抚顺人自己的银行”的市场定位,积极推进“金融进企业、进社区、进市场、进机关、进学校”的拓展模式,以方便市民生活为出发点,相继开通代收水、电、燃气、数字电视、电话通读费,以及公交IC卡充值等业务,几乎涵盖百姓生活的衣、食、住、行,为其存款市场占有率居首奠定坚实的基础。而宁夏银行则以“打造区域最佳零售银行”为目标,重点发展个人信贷业务和个人理财业务,按照“品牌化、特色化、专业化、市场化”的发展思路,先后成立家用汽车消费贷款中心、房屋按揭贷款中心、教育理财中心、创业小额贷款中心等10个特色金融服务中心,最大限度地为客户提供个性化、专业化服务,目前宁夏银行个人客户数近15万户,个人信贷额占全行贷款总额的比重接近35%,其零售业务在当地银行业金融机构中形成了一定的竞争优势。
(四)互动整合,基业常青。
从商业银行经营实践来看,其战略制定与实施大致与两类因素密切相关:一是银行自身拥有的资源禀赋,另一是银行所处环境支持条件。脱胎于城市信用社、与地方具有天然关联的城商行更离不开当地政府的有力支持。因此,基于互动整合型战略逻辑,城商行在注重培育和提升内部竞争优势的同时,还需争取获得有利的环境支持条件,包括地方政府及股东的政策、资源支持,监管部门的准入支持等。纵观9家代表城商行的发展历程,可发现其与地方政府及监管部门的互动整合也是其获得持续竞争优势的重要来源。
四、城商行“隐形冠军”发展带来的启示
一、金融生态的定义
将生态概念引入金融领域,是金融理论研究和实践深化的一项新成果。金融生态可以理解为在一定时间和空间范围内,金融市场、金融机构、金融产品要素之间及与外部环境之间相互作用的系统。从广义上讲,金融生态是指与金融业生存和发展具有互动关系的各种因素的总和,包括政治、经济、人口、文化、地理等一切与金融业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方面,是金融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从狭义上来讲,金融生态是指微观场面的金融环境,包括与金融机构实现利益和风险息息相关的法律法规、规章制度、客户企业改革、社会信用体系、会计和审计准则、中介服务体系乃至商业文化等各方面内容。
二、金融生态的特征
(一)金融生态具有关联性。如同自然生态中各个生态因子紧密关联一样,金融生态的各种要素之间也具有十分密切的关联性,这种关联性体现在各种金融活动主体内部的相互关联以及金融活动主体和外部环境之间的关联性,这种关联性直接关系到金融生态系统的平衡状态。
(二)金融生态具有适应性。由于各国法律体制、经济条件、社会特征、文化传统等各种外部环境不同,必然会造成各国金融生态具有不同的印记。为了适应各国不同的外部环境,一国的金融活动主体也必须动态地改变自己的交易原则和交易策略。
(三)各个金融生态因子之间具有相互依存性。一是金融活动主体之间的相互依存性。例如,资金供给者和资金需求者之间。二是金融发展对其外部环境的依存性。例如,没有良好的法律、经济、社会和政策环境,就必然会窒息金融主体的金融活动,阻碍金融良性运行与发展。因此,营造金融主体之间以及金融与外部和谐共荣关系是改善金融生态的核心所在。
(四)金融生态具有演进性。自从金融活动产生以后,金融主体就沿袭着自然形成的文化、理念、传统、法理等,不断进行或发展着金融活动。金融生态的平衡实质上表现为从平衡到不平衡再到平衡的动态演化过程。
三、我国金融生态存在的问题
(一)金融生态的自我调节功能被严重破坏。(1)对金融业的保护和管制措施,极大地削弱了金融业竞争机制对金融机构功能作用的强化和创新能力。在业务创新、资产质量、经营效益等方面反映出来的竞争力远远低于西方发达国家。(2)现实中,往往出现金融方针、政策、决策与金融实践脱节、曲解、时滞和走样,造成金融政策传导的失灵,金融运营失效。(3)由中央银行和各级财政实施救助,金融机构的预算约束机制全面软化,金融机构出了问题,由政府“摆平”,金融机构道德风险问题突出。(4)国家信用担保体制极大地破坏了优胜劣汰的生存竞争规则,经营不善、乃至严重资不抵债的金融机构无法及时退出金融市场,恶化了金融生态体系。
(二)融资方式失调,风险相对集中。目前,我国直接融资和间接融资比例严重失调,同市场经济发达的西方国家相比,我国直接融资所占比例过低,却过分依赖银行,导致信贷资产风险相对集中;另一方面股票和债券市场严重萎缩,投资者的投资工具严重缺乏,使得金融生态严重失衡。
(三)金融产权的制度性缺陷阻碍和扭曲了有生命力的金融主体的健康成长。目前,我国全部产权还是一种以公有制为绝对主体的金融,其他产权主体对金融的介入尚未做出明确的基本法律规定和保护,因而出现实际工作中许多金融机构名为股份制,但实为私人所有,但又不承担控制责任的现象,由内部人控制所产生的道德风险严重。
(四)金融生态外部环境严重危害金融生态的平衡和优化。(1)金融法规滞后,道德风险增加。由于我国目前还没有相应的金融机构破产法,为了维护社会稳定,保护投资者利益,监管当局不得不对有问题的金融机构实行救助,由国家出钱买单,隐含着不少道德风险。(2)金融受众信用的失信。接受金融服务或渴望金融服务者,必须具备相当的可信任程度和信用水准。而诚信环境的恶化是造成我国金融供给不足的重要原因。(3)企业破产问题。在主银行制度下,企业负债率高,对银行的依赖性大,企业风险对银行风险影响大。(4)行政制度问题。在我国现有银行类不良资产中,行政干预是其主要原因。所有这些都严重地破坏了金融生态的外部环境。
四、我国金融生态环境改进和优化的路径选择
改进金融生态,不能简单地理解为替金融机构的不良资产买单,认为金融机构的历史包袱卸掉了,金融机构的生命力就可以焕发出来。事实上,如果不从根本上解决我们上面所分析的金融生态存在的突出问题,我国金融生态的根本改善是非常困难的。因此,我们试图从以下几个方面提出改善我国金融生态的具体措施:
(一)不断改善金融生态的外部环境。为此,必须尽快出台一部有利于保护金融机构债权人利益,督促金融机构稳健经营,有效引导金融资源合理配置的法律法规。建立良好的金融机构破产程序,金融机构破产要建立在市场原则基础上,破产的成本由金融机构的股东及其相关利益人来承担,而不能再由国家财政出资来承担。因此,必须建立一个以市场原则为基础的存款保险制度,以保护债权人的利益,明确债权人的有关权利,为金融生态的改善提供良好的信用环境和规范的信用秩序。
(二)以完善产权制度为核心,突出股东在金融生态体系中的核心地位和作用。完善我国产权制度的主要内容是加快金融产权的多元化进程,允许各种投资主体投资金融产业,实现金融主体成分的多元化。而关键是建立一套使投资者能真正回归到追求金融资本利润的正常轨道上来的机制,这取决于控制金融的产权主体不能只享受产权中的权和利的组合,还要承担与权和利相对立的责和本,即真正实现金融产权的完整化。只有把金融机构转嫁失败成本的路堵死,金融机构的成本才是真正内在化的完全成本,预算约束才是真正完全的硬约束,从而引导行为主体朝正确的方向努力。
(三)以保护债权为中心,明确债权人的有关权力,为金融生态平衡提供良好的社会信用环境和规范有序的社会信用秩序。市场经济应是一种信用制度高度发达的经济,信用制度的核心是信用,即以债权能得到完整有效保护为主要内容的借贷授信关系。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法律,十分重视对债权人的保护,基本上是按照以债权为中心制定和执行法律的,并明确规定债权人享有的权利和优先权,如对债权人在债务人欠债不还的时候所拥有破产权、信贷抵押品的优先受偿权。从我国情况来看,落实以保护债权为中心的社会信用秩序,关键是完善有关法律制度,理顺有关法律关系。
关键词:农村金融生态;农村经济;问题;政策建议
一、当前我国农村金融生态环境存在的问题
1.农村经济基础薄弱。近年来,国家采取了一系列支农惠农的重大政策,各地区、各部门切实加强“三农”工作,农村经济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但当前农村经济依然是基础薄弱、面临问题多。表现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资金投入不足,据统计,2005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88604亿元,其中农业和农村投资14331亿元,仅占16.2%;农村人口多,2005年末全国总人口为13.07亿人,其中乡村人口为7.45万人,占57%;农业经济发展缓慢,2005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18.23万亿元,比上年增长9.9%,其中,农业增加值2.27万亿元,增长5.2%,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农民收入水平低,城乡收入差距呈扩大趋势,“十五”时期城乡收入之比呈扩大趋势,2005年城乡收入之比高达3.22:1。
2.农村金融法律环境不完善。当前与农村金融有关的法律、执法、守法尚不尽如人意,主要表现为:有些县乡政府的法制意识不强,存在行政干预法律、以权代法的现象,执法效率低下;执法部门尚未能主动介入调查农村贷款欺诈行为、恶意逃债和赖债行为,运用法律手段遏制和制裁金融诈骗和逃债行为的力度不够,金融案件的执行效率有待进一步提高;农贷企业的诚信意识和贷款农户的金融风险意识比较淡薄,缺乏金融知识和法律法规知识,影响其守法的程度;我国现行的《破产法》未赋予债权人主动申请将债务人破产清偿的权利,在一定程度上缺乏对债务人的约束力,另外,企业破产清算程序也不甚规范,以及《个人破产法》缺失,均不利于尊重和维护金融债权。
3.农村社会信用体系很不完善。人的文化素质是影响其诚信理念和认识度的一个重要因素。由于缺乏受教育的机会,目前我国4.9亿多农村劳动力中,高中及高中以上文化程度的占12%,小学及小学以下的占38%,文盲半文盲占7%。从总体上看,农民文化素质不高,一定程度影响其守信度。从全国看,农村诚信教育和宣传工作滞后,社会信用文化缺失,农村企业和农户的诚信意识、金融风险意识比较薄弱,信用户、信用村、信用镇远未形成。农村社会征信系统建设和征信业发展缓慢,缺乏一个统一的企业和个人信用信息数据库,金融企业难以获取客户的真实信用状况作出准确的信贷决策。在农村,逃债、躲债和赖债的现象还比较严重,但失信惩罚机制尚未有效建立,缺乏对债务人违约的制约。
4.农村金融市场残缺不全。与大中城市金融市场相比,农村金融市场的发展存在较多问题,现状不容乐观。表现为:农村金融服务体系不健全。上世纪末,各国有商业银行从管理和效率角度出发,逐步收缩农村阵地,一方面撤销乡村地区的业务网点,另一方面大幅度上收信贷权限,而专营农副产品收购资金贷款的农业政策性银行近年来也呈萎缩趋势,业务空间日益狭小,从1999年开始,农村信用社成了乡村地区惟一的农村金融机构和支持“三农”发展的金融服务供给主体;市场供求不平衡,包括总量供求不平衡和结构不合理,总量上,一方面,全国金融机构全部贷款余额中,农业贷款余额和乡镇企业贷款余额的占比自1997年来呈下降趋势,目前分别仅占5%左右,难以满足农村金融需求,另一方面,每年农村资金通过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和邮政储蓄等渠道外流达三千亿元以上,结构上,生产性贷款多,消费性贷款少,短期贷款较多,中长期贷款基本没有;市场不完整、金融品种单一,基本只有农村货币市场,资本市场、保险市场极少。
5.基层政府的社会服务功能缺失。在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不仅是一个权力部门和管理部门,更是一个综合性的服务部门,它的职能定位和根本宗旨是提供公共产品和社会服务。当前,一些农村地区特别是欠发达地区,乡村政府尚未切实转换服务理念,未能正确定位其职能和根本宗旨,“生态建设”意识淡薄,思想上过分重视上级政策倾斜而忽视金融生态在农村经济发展中的重要性,实践中不能主导当地农村金融生态建设。更有甚者,基层政府行政直接或间接干预农村经济主体的现象普遍存在。据有关调查分析,直接或间接行政干预形成的银行业不良资产占不良资产总额的80%左右。
二、构建良好的农村金融生态环境的措施
营造良好的农村金融生态环境是一项系统工程,政府、金融机构、司法部门、农村企业和农户应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标本兼治,长短结合的原则,形成共建机制,采取法律、制度创新、政策扶持和综合治理等各项措施,促进农村经济与金融良性互动发展,进而更好地推动新农村建设。
1.加大对农村金融生态的重视程度。政府、央行、金融机构和有关部门应充分利用各种媒体,采用多种形式向农村企业和农户大力宣传金融知识、金融法律法规、信贷政策、经济与金融的关系,让其认识到改善农村金融生态环境是促进农村金融业健康发展进而推动农村经济发展的必要前提,争取他们的理解、支持和参与,为农村金融生态环境建设营造良好的氛围。
2.地方政府主导农村金融生态建设。农村金融生态状况如何,当地政府是关键。县乡政府应发挥主导作用,为农村金融提供一个良好的公共环境。切实转换服务理念,强化农村服务意识,严格依法行政,提高政务质量和效率。结合当地农村经济金融状况,加快支农金融相关的制度建设,并保证规章制度的完善性、适用性和可操作性,以有效保护农村投资者、存款者的合法权利。如农村企业担保制度、银行农村小企业贷款风险补偿等政策措施。成立由地方政府主要领导任组长的农村金融生态建设领导小组,推动本地区农村金融生态建设。如建立农村金融生态建设联席会议制度、金融信息通报共享制度等工作机制,建立农村金融生态建设考评机制,考评结果纳入各部门的目标考核范围。地方政府应采取动员会、经济、党纪、政纪、法律等形式硬化清欠力度,引导和督促欠贷政府部门和人员制订还款计划,及时清偿欠款,维护政府信用。鼓励、扶持和规范与农村金融生态密切相关的一系列专业化中介机构发展,如律师事务所、会计师事务所、评估机构、评级机构、担保机构,提升中介机构的服务水平和社会信誉,推动农村经济金融的繁荣发展。
3.加大农村的财政投入。财政是农村金融生态建设和新农村建设的一个重要支撑。随着我国经济发展和财政实力的增强,“十五”期间,
国家财政以每年17%的增长率加大对“三农”的投入,农村道路、运输等基本农业设施建设,农村文化、教育、科技等社会事业,农村农田水利建设、土地治理等农业生产条件均有很大改善,农村金融生态建设取得了显著成绩。但由于财力限制,加上长期以来我国财政工作的着力点在城市,财政支农投入仍然偏低,农村仍面临公共产品普遍短缺问题,农村金融生态仍没有得到根本性改变,严重制约了新农村发展。据统计,2005年财政支农资金仅占财政总支出的8%,而农业GDP占到13%,差5个百分点。在新农村建设的形势下,贯彻“工业反哺农业,城市带动农村”的三农政策,加大对“三农”的投入,让公共财政覆盖农村。具体做法:财政资源配置要适度倾斜,如财政支农资金占比每年提高1个百分点,那么未来五年内财政支农资金的比重将等于或高于农业GDP的比重;各级政府土地出让收益不低于20%投向农村;国债资金和基本建设资金用于农村的比重未来五年内每年提高两个百分点。
4.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信用环境是农村金融生态的最直接体现。当前,应从诚信宣传、培育农村市场主体、征信系统建设、规范征信机构、诚信激励和失信惩戒等方面人手,全面建设农村社会信用体系。政府和金融机构应健全信用文化,广泛开展诚信宣传,强化农户诚信教育,培育农户的信用道德和信用精神,提高农户的信用素质。政府采用补助的形式开展对农村劳动力的文化素养和职业技能培训,强化新型农民整体素质。深化农村企业产权制度改革,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明晰产权关系,完善内部治理制度,提高企业经营管理水平,使企业真正成为合格的农村市场主体。加快建设和健全企业和个人的征信系统,加快征信立法,实现银行、政府、执法部门间的社会信用信息数据互连互通,提高社会信用信息的共享程度。运用法律、制度、行政和经济手段,健全信息披露制度,规范律师事务所、会计师事务所、资信评估等征信机构,提升其公信力。开展信用创建、信用监管和评选活动,涉农金融机构优先满足信用户、信用企业、信用村镇的金融需求。同时,强化对失信企业和个人的道德惩戒、法律约束、行政处罚和经济制裁。
本站提供论文写作+发表一条龙服务,具体可以联系QQ 或者写信至信箱 咨询。投稿信箱1630158@163.com 所有投稿论文我们会在2个工作日之内给予办理审稿,并通过电子信箱通知您具体的论文审稿及发表情况,来信咨询者当天回信,敬请查收。
*-*-*-*-*-*-*-*-*-*-*-*-*-*-*-*-*-*-*-*-*-*-*-*-*-*-*-*-*-*-*-*-*-*-*-*-*-*-*-*
【摘要】教育理念, 教育对象、教育手段, 教育过程、教育评估体系, 教育质量监控等。它完全不同于网上学习。也就是说, 把一门课制作成课件放到网上去, 学员上网学习, 不是网络教育, 只是网络教育的一个学习行为。网络教育要做的就是, 为这些处于多重教育生态环境之下的学生提供“最佳的教育生态系统”。
【关键词】教育理念, 教育对象、教育手段, 教育过程、教育评估
【本页关键词】省级国家级期刊快速发表、国家级期刊征稿、核心期刊快速发表
【正文】
一、什么是网络教育网络教育这个理念在上个世纪80 年代就有人提出来。传统的课堂学习是用指定的课本作为唯一的或主要的学习内容, 到指定的教室听老师讲解课文, 考试内容限于课本范围之内。而基于资源学习相比之下的显著特点是没有指定的教室, 没有老师逐字逐句讲解课文, 学生可以充分利用多种类、多模态首要学习资源以及助学资源。基于资源学习的条件是: 一是资源开发与建设处于首要地位。资源突出多样性、多模性、技术性、多通道性、随意性。二是学生首先要学会对资源实行按需分类、筛选和管理。三是学员要学会快捷有效地使用资源。四是资源提供者为学习者提供的多种助学服务体系。五是资源提供者构建一整套质量监控与评估体系, 对资源开发自身和资源实际使用状况实施过程动态跟踪。六是建立一套对各类专业人员包括学员的培训机制。网络教育不同于网上学习。网络教育首先是一个系统, 包括教育理念, 教育对象、教育手段, 教育过程、教育评估体系, 教育质量监控等。它完全不同于网上学习。也就是说, 把一门课制作成课件放到网上去, 学员上网学习, 不是网络教育, 只是网络教育的一个学习行为。网络教育要做的就是, 为这些处于多重教育生态环境之下的学生提供“最佳的教育生态系统”。也就是说, 网络教育就是使学员的学习行为只要调用最小的认知能量就可以获得预期的学习效果。
二、党校网络教育的应用模式探讨1、讲授型模式讲授型模式突破了我们传统课堂中人数及地点的限制, 其学习人数可以无限多, 学习地域可以无限广。这种模式又可以分为两种: 一是同步式, 通常是教师通过网络将文本、声音、动画、图形、视频等多媒体形式的教学内容以W eb 页面同步向学生传送, 在W eb 页面中, 内嵌表单等程序, 供学生输入提问及反馈信息, 教师根据学生的反馈信息再作进一步的解释和应答; 另外一种是异步式, 通常是教师事先将教学内容编制成W EB 页面, 存放在服务器上, 学生通过个人电脑等终端浏览这些页面, 当学生遇到疑难问题时, 便以电子邮件、网络电话或者是BBS 留言等方式询问教师, 教师再通过电子邮件等方式对学生的疑难问题给予解答。2、讨论学习模式讨论学习教学模式通常有两种实现方式: 一种是利用BBS系统, 由各授课教师在网络上建立相应讲座的主题讨论组, 学员登录网络, 在特定的主题区内发言或讨论; 另一种, 可以利用基于图形用户界面、操作简单、方便, 且具有超媒体特点的WWW网络, 在WWW 的平台上实现讨论学习。3、探索学习模式这种模式可以先在网络上设置一些适合特定学员对象解决的问题和案例, 然后向学员, 要求学员解答。可以提供大量与问题和案例相关的资料供学员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查阅。另外, 也给学员在工作、学习过程中碰到的疑难问题提供适当的启发或提示。
【本站说明】职称网:专业致力于职称论文写作和发表服务。提供毕业论文写作发表、职称方面及学术论文的省级、国家级、核心期刊以及写作辅导。 “以信誉求生存 以效率求发展”。愿本站真诚、快捷、优质的服务,为您的学习、工作提供便利条件!自05年建立以来已经为上千客户提供了、论文写作方面的服务,同时建立了自己的网络信誉体系,我们将会继续把信誉、效率、发展放在首位,为您提供更完善的服务。
*-*-*-*-*-*-*-*-*-*-*-*-*-*-*-*-*-*-*-*-*-*-*-*-*-*-*-*-*-*-*-*-*-*-*-*-*-*-*-*
联系电话: 13081601539
客服编辑QQ:860280178
论文投稿电子邮件: 1630158@163.com
投稿邮件标题格式:投稿刊物名-论文题目
如:《考试周刊》 论我国金融改革及其未来发展
*-*-*-*-*-*-*-*-*-*-*-*-*-*-*-*-*-*-*-*-*-*-*-*-*-*-*-*-*-*-*-*-*-*-*-*-*-*-*-*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保证通过
本站期刊绝对正规合法
>> 信息化生态环境下企业内部控制框架研究 构建信息化的教育生态环境 区域金融生态环境建设研究 信息化环境下区域间高校优质资源共享的研究 信息化生态环境下会计信息披露模式探讨 区域金融生态环境建设问题研究 区域生态环境保护建设的思考 “区域生态环境建设”方法归纳 “区域生态环境建设”专题复习 “区域生态环境建设”专题测试 助推区域产业升级的金融生态环境建设对策研究 区域金融生态环境实证研究 生态环境绩效考核研究 媒体共融中的联盟化生态环境 网络环境下区域经济发展与高职教育人才信息整合研究 城市建设与生态环境的发展研究 信息化环境下区域教师教学资源分享SNS模式 县域生态环境建设规划研究 乡镇生态环境建设研究 金融生态环境建设研究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
[3]桑新民、郑文勉、钟浩梁:《区域教育信息化的战略思考》,《电化教育研究》2005年第3期,第8-11页。
[4]刘凤娟:《基于信息技术的区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途径探究》,《陕西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年第2期,第91-94页。
[5]肖钠:《教育信息生态化分析及其构建研究》,《图书馆学刊》2011年第6期,第4-6页,第14页。
[6]赵晓翠:《生态学视角下农村基础教育信息化环境建设研究》,学位论文,河南大学,2014。
[7]刘凤娟:《大数据的教育应用研究综述》,《现代教育技术》2014年第8期,第13-19页。
[8]陈海洋:《科学发展观视野中的基础教育信息化生态失衡》,《信息技术教育》2004年第10期,第23-2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