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3-22 17:36:06
绪论:在寻找写作灵感吗?爱发表网为您精选了8篇经济学文化论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迪您的思维,激发您的创作热情,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关键词:文化;经济;文化经济学;论纲
中图分类号:F0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5194(2007)06―0084―03
近年来,文化经济问题已经成为中西方学术界的研究热点。但纵观之国内外学术界对文化经济问题的研究状况,这些研究成果大都主要局限于探讨文化与经济的各种联系,而从经济学角度对文化产业的研究还不多见。一方面,传统上的大多是从历史学、人类学、社会学和生态学等角度,把文化作为一种观念、一种意识、,一种精神活动,乃至作为一种上层建筑中的意识形态来研究;另一方而,即使国内外现有的从经济学角度对文化产业的研究,无论是研究文化产业内部运行,还是研究其具体的管理思想和管理技术,往往就事论事.缺乏一个必要的从经济学角度全方位、整体的研究框架支撑,更没有建立系统的文化经济学理论体系。因此,在吸收周内外学者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引入经济学的分析方法,从经济的角度系统地研究文化生产活动是非常必要的。
一、文化经济学的概念界定
关于文化经济学的定义、内涵和外延,迄今为止国内外学者还没有形成一种有影响的权威性的科学概念。如国内20世纪90年代以来有学者用把整个社会的一切经济现象都看作文化现象来进行分析与认识的大文化视角去界定文化经济的概念:认为文化经济学是用一种大文化视角去审视社会经济现象(包括物质的与精神的各种现象)的学问,是探讨经济现象与经济发展的文化意义,揭示文化与经济发展相互作用及相互影响的客观规律,以及社会经济运行的深层动因,推进社会经济的健康发展的学问。同时,也有更多的学者(方家良,1991;程恩富,1999;胡惠林,2003)则比较倾向于以经济学的角度定义文化经济之概念,认为文化经济学就是关于文化艺术生产、流通和消费的经济现象及其发展规律的科学,是侧重从一般经济学的基本理论基本原则方法来考察文化产业中的文化活动和文化现象。
本文认为,所谓文化经济学,就是关于文化艺术生产、流通、分配和消费环节的经济现象、经济关系及其发展规律的科学,是从经济范畴的角度和一般经济学的基本理论基本原则方法来考察文化的经济性和蕴涵的经济逻辑,以揭示文化经济活动的特征、变化趋势和客观规律。虽然传统上,经济学分析方法主要被运用于物质生产领域,所以,给许多人造成了似乎经济学只适用于物质生产领域的假象。但是,近20多年以来,经济学当作一种方法论,运用于分析了政治、家庭、制度、历史等多种社会现象,已经把经济学的分析领域拓展到了多个领域。可以说,文化经济学也正是这些拓展逻辑的合理延展,它是经济科学向文化领域的延伸和渗透,是经济理论与文化理论相融合的结晶。因此,文化经济学应包含以下三方面的涵义:
一是文化经济学是从经济理论和经济现实出发,运用有针对性、适应性的经济学(主要是微观经济学)的概念和范畴来说明文化之本体,并把如何最大程度的提供文化及相关产品以及有效配置文化资源作为文化经济学研究的核心问题。
二是作为整体的文化经济学,它并不研究文化经济各分部门的特殊经济规律,而是关注点集中于文化生产诸要素的合理配置和文化经济运动规律的考察上,是透过这些规律的分析,揭示其共同普遍的经济规律..
三是虽然文化经济学着重考察和研究文化活动中的经济要素,揭示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文化活动的经济学品格但由于文化经济学研究的是文化领域中的经济关系和经济原则,因此,对文化经济的研究不能脱离文化的本质特性。
二、文化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文化,这一广泛地被使用于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的各个领域的概念,是一个不断向广延度和深刻度拓展的概念,因此,关于文化的定义较有影响的就有200多种,其中较为著铝的是1871年英国“人类学之父”E・B・泰勒(E-B-TYh)的定义:“文化,或文明,就其广泛的民族学意义来说,是包括全部的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风俗以及作为社会成员的人所掌握和接受的任何其他的能力和习惯的复合体”。我国《辞海》曾为文化下过较为权威的定义:“从广义上说,文化是指人类社会历史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从狭义来说,文化是指社会的意识形态,以及与之相适应的制度和组织机构,或者说,是在一定物质资料生产方式基础上发生和发展的社会精神生活方式的总和”根据以上定义,纵观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人类社会的一切现象都可以被视作文化现象,文化表现的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本内涵。
然而,作为文化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并不是文化本身。“科学研究的区分,就是根据科学对象所具有的特殊的矛盾性。因此,对于某一现象的领域所特有的某一种矛盾的研究,就构成了某一门科学的对象”。文化经济学也不例外,它之所以能形成一门独立的利学,就因为它也有自己特定的研究对象。文化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以文化生产活动为研究对象,是从经济学的角度和视角对文化资源、文化商品、文化商品价格、文化市场、文化投资、文化发展战略和文化经济管理等一系列主要范畴的具体分析,深入研究和探索文化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过程及其发展规律的科学。因此,作为文化经济学的对象性研究范围,主要是指和文化生产、流通、分配和消费有关的文化活动现象,包括文学艺术、广播电视、图书出版、文化娱乐、文物博物、音像制品、文化旅游,以及与之相适应的设施与组织机构、如艺术表演团体、出版社、影剧院场、影视制作公司、书店、图书馆、美术馆,博物馆等。
文化经济学建立的主要依据是的经济哲学观,的经济哲学是关于社会经济运动和发展一般规律的科学。物质生产和精神生产以及人类自身的生产是人类社会生产的三种基本形式,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既需要消费物质生活资料,也需要消费精神生活资料。文化生产属于精神生产,是精神生产的一部分,文化生产以文化产品来满足社会的文化精神需要。而且马克思早在《1844年经济学一哲学手稿》中,他就曾指出,由于人的需要的丰富性,从而生产的某种新的方式和生产的某种对象就会产生。并指出:“宗教、家庭、国家、道德、法、科学、艺术等等,都不过是生产的一些特殊的方式,并且受生产的普遍规律的支配。”他所说的“生产的一些特殊的方式”,实质上指的就是广义的文化生产或精神生产。因此,文化艺术生产作为特殊的精神生产。虽然不同于哲学、科学、教育和宗教等其他精神生产,更不同于物质生产,但文化艺术生产同样也要“受生产的普遍规律的支配”。
总之,文化经济学是以文化生产活动中的微观和宏观经济行为为研究对象,从经济学的角度和视角深入分析和研究文化的生产、流通、分配、消费等环节的运行机制和运动规律的利学。其关注点集中于文化生产诸要素的合理配置、文化产业结构的有效调整和文化经济运动规律的考察上。
同时,文化经济学是一个独立的、涉及面相当广的兼有文化和经济双重特性的领域,它有着自身的矛盾运动及其发展变化的规律,在自己的活动领域中表现出种种特殊的矛盾性。因此,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文化经济学是文化生产活动与经济生产活动相互融合而衍生出来的一门边缘学科,是以经济学理论为基础并在根本上把自己同其他经济学分支和文化学分支区别开来的经济分支学科。
此外,要注意文化经济学与经济文化学和知识经济学研究对象的区别与联系。文化经济学分析的应是各个文化领域的经济问题,而经济文化学分析的应是各种经济活动中的文化现象,如企业文化、社区文化、消费文化、计划经济或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文化、东亚经济崛起中的文化因素等,而文化经济学与知识经济学的分析对象和范围也不尽一致,知识经济学是单纯研究知识的生产、交换、分配和消费的。
三、文化经济学的概念范畴和理论框架
由于文化经济学是侧重从一般经济学的基本理论基本原则方法深入分析和研究文化生产活动的运行机制和运动规律,因此,文化经济学的基本概念、范畴和研究内容应是一般经济学的拓展。如经济学中的资源、商品(产品)、价值、价格、供给、需求、消费、市场、成本、效益、资本、投资以及分工、贸易,竞争力等。文化经济学则有文化资源、文化商品(产品)、文化价值、文化供给、文化需求、文化消费、文化市场、文化生产率、文化资本、文化投资以及文化分工、文化贸易,文化竞争力等;另如经济学中的市场是指商品交换的场所,而文化经济学中的市场是以文化商品为经营对象的市场。这两个市场的活动,都要受到价值规律的支配。从以上罗列对比可以看出,文化经济学作为经济学的一门分支学科,它的概念、范畴和内容应是经济学的拓展和延伸,并以这些基本范畴为核心,再加上其他派生的范畴,一起构成文化经济学的研究内容和理论体系。并且,通过对这一系列范畴的分析,阐明整个文化经济系统的运行机制和发展规律
正如概念、范畴和内容是经济学的拓展和延伸一样,文化经济学的也应需要吸取经济学科学体系的精华,构建自己的理论体系。同时,要注意经济学研究的是物质生产:的一般规律和特点,而文化经济学研究的则是文化生产中的特殊规律和特点:如经济学和文化经济学中研究的“商品”(产品)都有价值和使用价值。物质产品本身没有特殊的社会属性和阶级属性,但文化产品一般都有鲜明的社会属性和阶级属性,它是一种特殊的商品。因此,文化经济学没有必要也不应机械地模仿经济学,应根据自身特点以一定的逻辑顺序构建本学科的理论研究体系。
经济学研究的基本问题是资源的配合,因此,如何最大程度的提供文化及相关产品以及有效配置文化资源是文化经济学研究的核心问题。具体来讲,文化经济学的研究应着重从文化资源配置角度,以文化资源的分析为开端从微观、中观、宏观乃至全球层面层层展开其他内容。微观上阐明文化资源配置与开发、文化供给与需求、文化产品的价值与价格、文化投资与消费、文化市场等现象的特点和运行规律中观上研究文化产业的组织、结构、管理与发展等问题;宏观上研究文化经济与国民经济、收入分配、劳动就业及宏观调控等问题;全球层面上阐述文化经济的国际贸易、国际分工、国际竞争力以及国家文化安全等问题。总之,文化经济学的理论框架和基本内容如下:
微观基础篇中观产业篇宏观发展篇国际竞争篇
1.文化与文化资源2、文化产品及价值决定3、文化产品的供求机理4、文化投资与消费5、文化市场6、文化产业的结构7、文化产业的组织8、文化产业的管理9、文化产业的发展10、文化经济与国民经济11、文化经济与收入分配12、文化经济与劳动就业13、文化经济与宏观调控14、国际文化分工15、国际文化贸易16、国际文化竞争力17、全球化与国家文化安全
四、文化经济学研究应注意的几个矛盾
不断推进文化经济的发展,就是要根据不同种类文化产品的特殊性,制定不同的发展战略,结合市场的无形之手与政府的有形之手,大力发展文化产业。然而,文化经济它不仅引出了诸如民族文化资本化等“经济”问题;文化产品、文化产业、文化背景等对一定国民经济体系的作用、影响和意义等“社会”问题;而且基于文化产品的特殊性质,甚至扩及于文化安全等“政治”问题。因此,在推进当代文化产业与文化市场建设的过程中,需要密切注意文化市场机制发展中的众多的尖锐矛盾。比如文化产品的物质商品属性与非物质精神属性的矛盾、文化产品的公共性与私人性矛盾、文化市场规律与文化艺术自身规律的矛盾、市场运作方式与精神文明建设的矛盾;经济价值与文化价值的矛盾以及文化经济效益与文化社会效益的矛盾等等。这众多矛盾构成了一个复杂的多重矛盾之间。在众多矛盾中,最根本的矛盾就是当代市场条件下文化发展的物质商品经济性与非物质精神文化性之间的矛盾。
所谓文化发展的经济性,当然是指它所具有的经济性质、市场运作方式和产业管理规范等一系列特征。作为经济性要求,文化产业自然要进入市场,在管理体制、经营方式和经济效益上同市场经济接轨。它所面临的文化企业的生产与管理、文化产品的经营与销售、文化市场的开拓与培育、文化经济价值的估算与评定都必须遵循当代市场经济的规律。因此,文化产品的生产、流通和消费诸环节都要受到市场经济条件下商品价值规律的作用,具体表现为:文化产业的运作方式受供求机制、价格机制和竞争机制的强制影响,等价交换原则、利润最大化原则渗透到文化生产、再生产过程并影响文化生产的方向、效率及经营者的行为选择。
1.1现场体验式教学
《环境景观设计》课程的实践部分,可采取现场体验式教学,组织学生到园林、街道、施工场地等具有环境景观区域参观,让学生对各种类型景观设计的具体程序、流程、效果等有一个直观性的感受和认识,同时学生还可以学习到现场施工建设相关知识。所以,院校应该和园林景观、环境景观等企业进行合作教学,实行校企实践教学。通过现场实践和操作,让学生更为清楚认识专业的特殊性和重要性,并使他们在实践中提升自我的专业素养。
1.2工作室模式教学
该模式教学是以理论知识为基础,以能力培养为中心,素质教学是根本作为教学原则。就是组织专业教师、教研人员成立环境景观设计工作室,并对社会承接具有生产性设计或与其他设计组织合作,并让学生直接性的参与进来,将实践性教学直接融合到实际的设计项目中。在实行过程中,要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共同完成设计工作。
2.环境景观设计项目化教学的成效
2.1促进了环境景观设计课程和教学内容的改革
在《环境景观设计》课程中应用项目化教学,首先应该确定项目,专业教师以项目任务形式为学生布置专业课程的任务,要注意项目应该精心选择,因为直接影响到学生的课程学习效果。而项目的选择应该以实际的教学内容为根本,将专业理论知识和专业实践统一起来。所以,实施项目化教学,将课程的教学内容整合成:四个教学模块和六个工作任务。促进了环境景观设计课程和教学内容的改革,并取得了良好成效。
2.2实行了校企合作机制,学生有实训平台
工作室模式的项目化教学,促进了学习和社会行业企业的良好合作。工作室的创建可针对环境景观设计专业学生进行重点化实训,学校和企业的紧密合作,有利于学生了解环境景观设计的方式和方法、具体的工作流程等。另外,学校和企业的可开展不同阶段的实训,提高了实训的多样性、多流动性,促进学生的全方位发展,让其系统、全面的了解和掌握景观设计行业的各种工作方式和方法;并且还可以让社会、企业全面了解院校该专业学生的水平,提高了学生的专业素养。工作模式项目化教学,和社会企业合作可以让学生及时掌握社会对人才需求的变化,及时调整和优化教学方法,以促进实践项目和教学的结合,培养出满足社会需求的人才。
2.3提升了学生综合素质,为社会输送合格人才
项目化教学的应用,促进了学生职业技能提高,提升了学生的就业和创业能力。有数据显示,98.5%的园林类型学生可以取得相关专业技能的资格证书,可胜任行业所需要的各种人才,并具备一定的创新思维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及技术实践能力等,学生可以充分掌握专业理论知识和技能。项目教学法,有利于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实现专业和社会行业的良好对接,为国家和社会输送高素质的综合型技能人才。
2.4提升教师的教学水平,培养双师型教师
环境景观设计课程的项目化教学中的实训项目包括:中小型园林环境景观设计、室外空间环境设计等。因此,项目化教学模式的实施,对专业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通过开设基于具体工作的项目化专业课程,把实际工作是任务作为教育教学的课题、技能竞赛培养项目及学生项目设计实训的内容整合到具体的教学课程中,让学生在完成实践项目过程中,强化专业理论知识,发展职业技能,同时还为专业教师提供了教学能力提升的平台。
3结语
企业文化通过以下几个方面来提高企业经济效益:
①企业良好形象的树立有赖于企业文化,优秀的企业文化能使企业得到消费者信赖,同时得到社会的认同,这样可以提高企业的长期竞争力,创造更多的经济利润;
②具有优秀企业文化的企业能更多的获得政府的支持,优惠政策相应而来,企业可以从中长期获益;
③企业的环保意识和生态意识的增强,能够促进企业生产高质量的生态产品,随着消费者对绿色环保产品的需求增加,企业和市场能够达到双赢;
④优秀的企业文化一定是能够引导顺应时代要求的,这样企业能够遵从市场经济规律,实现利益最大化;
⑤具有优秀企业文化的企业,能够积极采用先进的经营管理方法,为企业提高经济效益创造良好条件;
⑥优秀企业文化能够充分激发企业员工的主观能动性,使他们融入企业文化当中,能够提高工作效率,直接提升企业经济效益。由此可见,通过企业文化的建设而创造出企业文化生态系统,成为创造经济效益的巨大动力。
二、从微观经济看企业文化建设
企业文化将推动企业内部经济的发展,文化的构建产生正外部性,以文化约束,防止内部员工搭便车行为的发生,一个有积极文化做导向的企业,可以实现企业效率的提高,缩短必要劳动时间,因为文化使内部的员工充满激情,相互协作的精神,相互鼓励的品质,都会使生产的必要劳动时间缩短而增加劳动的剩余价值。因此相比较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企业将更具有竞争力,压缩成本后,会使企业在市场中的产品价格下降,相比同类产品使消费者得到的效用增加,以此使企业的销售收入增加,同时企业文化对于内部环境的稳定,降低了企业的经营风险,也使企业的信用得到提高,企业信用的提高又将吸引更多的投资者进行投资,充足的资本有利于企业对于产业链的加固,这将导致一系列良性循环,使企业不断发展,通过企业创新的文化精神,研发出符合消费者偏好的产品或者是优质的服务,以此为消费者创造出需求,而强有力的文化才可发展出强有力的科技与营销,根据供给与需求函数,可以看出创造出了需求,并且需求的增加使价格提高,增加了企业利润,由此可见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性。因为其确实对企业的内部微观经济产生重要影响,相应的实例举不胜举,从大连万达集团的万达学院,到江淮汽车的JAC大学,不论是麦当劳的汉堡大学,还是阿里巴巴董事长马云积极构建文化生态系统。我们都可以看见企业文化对于微观的企业具有实实在在的有利之处。它将成为一个企业发展的核心竞争力,这种企业文化以渗透到了员工培训,员工再教育的各个方面,甚至企业的一草一木,建筑特点,环境风格都是诠释企业内部文化的阵地。每个企业都有不一样的文化内涵,虽然文化主干大致相同,但是不同行业会有差异性。只有抓住了不同行业之间细微的差异性,才可以使企业文化具有针对性。利用企业文化在企业发展上得到成功。
三、从宏观经济看企业文化建设
我国的经济目标是降低失业率,价格稳定,防止通货膨胀,经济持续增长,国际收支平衡,而这些宏观经济目标的实现依赖于经济的主体,企业的发展水平,所以通过文化建设,可以更好的对企业进行调节。同时,内部文化,与外部文化相辅相成。通过社会大环境的文化来影响企业文化,将为构建和谐社会,充分挖掘与扩展中国梦这样的党政方针降低成本,也为实现国家文化高度创造推动力,所以企业文化不仅是企业需要,也是社会需要,国家需要。企业的发展离不开国家政策,而国家政策又基于企业所制定。所以文化也就成为了企业与国家之间的软性连接。比如社会提倡的诚实守信,创造创新文化,国家以政策和法律为导向的,经济法,物权法的实施,来保护由创造创新产生的知识产权,由诚实守信创造的正当利益,以这种方式保护了社会文化,同时这样的文化落实到了企业,又变成了企业文化,如企业所要求员工的诚实守信,创造创新,将会使企业顺应大环境而得到保护与发展。所以,企业需要去建设企业文化,这种文化可以使企业得到宏观政策的保护,社会舆论的保护,为企业的发展保驾护航。也为社会文化的发展加固基础。
四、从行为经济看企业文化建设
行为经济学是把心理学与经济学相互结合,而企业文化的建设则是通过对企业员工心理的观察而产生的激励与效率。行为经济学认为人有生性活泼的一面,人性中有情感的、非理性的观念所引导的成分。因此,通过企业文化,降低员工的非理性的一面,而提高员工的团队感,集体意识。对于企业家而言,他们的行为被企业文化赋予了为社会创造高品质和服务,为企业职工谋福利为,为社会解决就业,而不仅仅是单纯的的经济学中所说的经济学人,即自私的,追求利润最大化的经济个体,所以在个人效用函数中引入利他主义行为来说明人类行为的一般性,这就拓展了“经济人”的假设,将非经济因素纳入到经济模型分析中来,而企业文化就是为了加强行为经济中的利他主义行为,由人性的自私,变得更有道德。以此来实现企业的更好发展。通俗点说,通过企业文化为目的所塑造的人,应该是笔下所说的“我们大家要学习白求恩毫无自私自利之心的精神。从这点出发,就可以变为大有利于人民的人。一个人能力有大小,但只要有这点精神,就是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通过感性的方式,让企业中的员工有归属感,有责任感,也是企业文化的导向。加入跟多的利他精神。
五、结语与启示
关键词:经济学;西方经济学;中国化;创新
中图分类号:F1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7685(2013)05-0014-06
作为理论的主要组成部分,经济学必然会随着中国化而出现中国化问题。不过,经济学的中国化与哲学或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中国化有不同之处。哲学和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可以结合中国传统哲学和中国的社会主义实践而形成新的思想和理论,但经济学有着自身内在的逻辑与结构,还面临着西方经济学的挑战,其所面临的理论困境远远大于哲学和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经济学的中国化需要解决其与一般经济理论、西方经济学及中国实践等的关系问题。只有构建有中国特色的经济学理论体系,才能实现经济学中国化的理论价值。
一、一般经济理论与经济学
中国的经济建设需要经济理论的指导,那么有没有一般性的指导具体经济活动的经济理论呢?如果有,经济学与一般经济理论是什么关系?如果没有,经济学可以成为一般经济理论或经济学基础理论吗?从应用经济学的角度看,存在着一般性的企业经营、管理和市场营销等理论,因为应用经济学不存在阶级性的问题。当然,研究者对应用经济学涉及的一些基本经济概念可能还存在争议,但应用经济学的理论内容已经得到了社会的普遍认可,否则应用经济学就无法得以教学和研究。这说明,存在着不同层次的经济学理论,具体应用领域的经济理论存在普遍性,不区分为社会主义或资本主义的理论,这些理论同样适用于中国的经济活动。但在经济学的基础理论领域,对于是否存在普遍性理论的问题,各界对此争议很大。不仅者对经济学基本理论的看法不同于西方经济学,就是西方经济学内部也有不同看法。这种情况并不限于经济学领域,其他社会科学的基础理论也都面临着同样问题,越是基本概念、基本原理越是有争议。但不管如何争议,人们在一定时期和阶段里还是大致接受了某些基本概念和理论,并用这些概念、理论和方法观察和指导社会实践活动,形成了一定的范式。范式不是永恒的,范式中的基本概念和理论体系会随着社会实践的变化和研究的深入而出现突破,最终被新的范式所取代。但在旧范式还没有被取代之前,虽然存在各种争议,人们还是基本遵循了旧范式的基本规定。作为一门社会科学,经济学在一定时期里也会有一定的范式,这些范式不是人为规定的,而是取决于社会对某种理论的接受程度,范式形成后就会成为各种活动的研究基础。
从经济学研究和指导社会实践的角度看,现代经济学存在着一定的范式。虽然这一范式的表述并不完全明确,许多基本问题还有争议,但是经济研究和经济决策依据的基本概念、原则和方法是存在的。这是经济决策的需要,也是经济学教学与研究的需要。存在着一定的范式,也就等同于存在着被广泛接受的具有一般性的基本理论。在这一现代经济学范式中,经济学的地位、作用和价值是什么?经济学中国化的目的是不是要增强经济学在这一现代经济学范式中的地位,或是由经济学为主导创立一个新的范式?这些都是需要研究的问题。
不过,从现实和理论上看,马克思经济学只能说是现代经济学理论中的一个流派,难以成为一个基础性的理论。一方面,社会接受经济学的程度有限,只有一部分人接受和运用经济学理论去研究社会经济问题;另一方面,传统的经济学只是在经济学理论的部分领域作了分析和探讨,没有形成指导经济活动的系统理论体系;此外,传统经济学主要是批判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虽然对资本主义的制度分析有意义,但难以实现对经济决策的具体指导。
事实上,经济学不是现代经济学的范式,尚未成为主流经济学,经济学的历史定位和自身逻辑也决定了它不可能成为现代经济学的范式。但是,这些并不影响经济学的理论价值。经济学作为应用性学科的主要任务是解释经济现象而不是批判经济现象,况且现代经济学的研究和发展主要是在经济发达国家和地区,这些国家和地区为经济学研究提供了众多的资料和条件。经济学应该坚守一些领域,但不等于要占领所有领域。如果要求经济学成为主流经济学,成为一般性的经济理论,经济学就要吸纳各种经济思想和理论,最终既可能失去经济学的理论本色,也可能在思想和内容上产生诸多矛盾和问题。经济学不可能摆脱现有的经济学概念体系,在现有概念体系下要独创一套思想理论体系是十分困难的。经济学的研究应该得到重视,但这不等于说要用经济学取代一般性的经济学理论。经济学在经济学中的地位和作用是由其理论贡献和社会影响决定的。只有科学地认识和对待经济学,才能充分发挥经济学在经济学研究中的作用,最终形成真正在理论上有说服力的中国化的经济学创新思想。
二、西方经济学与经济学
在经济学中国化或经济学的创新过程中,如何对待和处理其与西方经济学的关系是一个核心问题。经济学与西方经济学在许多经济学的基本问题上都存在明显的分歧,但不能因存在这些分歧而否定对方。从理论层面上看,不管是经济学还是西方经济学,当前还没有哪一种经济学理论已经穷尽了经济问题而成为真正完整的理论体系,各种经济学说和流派存在观点不一致是正常的科学研究现象。即便经济学在方法上有科学性,在经济问题的本质分析上更深刻,也不等于说西方经济学侧重经济现象的研究就没有价值。从实践上看,经济活动十分丰富,不同研究者的角度不同,运用的方法和手段不同,得出相悖的结论也是正常的,科学的研究正是需要从不同角度去探寻真理。此外,不能把西方经济学中从现实经济运行合理性的角度形成的经济学理论,都一味地称之为庸俗经济学理论并加以批判。由于发达国家经历了长时期的市场经济发展过程,所以应用层面的经济理论来自发达国家并不奇怪,而且很多应用性理论并没有涉及到意识形态领域。对于一些与资本主义制度直接关联的、有意识形态内容的、来自发达国家的经济学理论,也不能单纯地将其与政治立场挂钩。西方经济学中许多内容只是对西方社会的现象描述,可能不深刻,但在现象层面上又是西方社会实际存在的。西方经济学没有对西方经济社会作过多的分析和批判,而这正是经济学的任务。
如果把西方经济学理论都作为资产阶级庸俗经济学加以否定和批判,那么中国市场经济建设要借鉴的经验与教训就无从获得,对市场经济一般性规律更是只能通过自己的长期摸索才能把握。西方经济学的阶级基础也许是资产阶级,但经济学的理论研究总是要面对经济现实。经济理论是用来解决经济问题并指导经济决策的。西方经济学不是单纯为了对抗经济学而产生的一种学说,而是为了其自身经济发展的需要而产生的。西方经济学在发展中确实有为其社会制度辩护的一面,包括为其自身思想的价值进行辩护,但不等于说西方经济学就可以漠视经济实践的需要而成为纯粹的制度辩护理论。市场经济的形成、发展和存在的问题正是西方经济学研究的主题,也是西方经济学发展的动力。中国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过程中如果没有对西方经济学的学习和借鉴,就无法较快地掌握市场经济的一般规律。学习和借鉴人类优秀成果,包括西方经济学的研究成果,依旧是中国加快发展的必由之路。在我国的市场经济实践中,虽然也可以逐步总结和归纳市场经济的一般规律,但这是一个非常漫长而且可能存在许多曲折的过程。因此,在对待西方经济学上也应该坚持科学的态度,不能否定在前,而是应该实事求是,学习和借鉴在前。当然,在所有理论面前都不能盲从,而是要根据实践情况和需要加以分析和判断,这才是对待理论的科学态度。这种态度对所有的理论都适用。
经济学要发展和创新,其动力既来自中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实践,也来自于各种思想和理论的交锋与碰撞。坚持,不能固步自封,而是要定位好自己的理论,在学习和借鉴其他理论中发展自身。经济学与西方经济学在根本问题的看法上是对立的,经济学正是要在批判西方经济学的基础上阐发自己的思想和理论,这更需要对西方经济学采取科学的态度。经济学批判西方经济学,不等于彻底否定和取代西方经济学。在具体的微观领域,经济学不可能也没有必要创造出一套完全不同于西方经济学的概念和理论的新体系。西方经济学在微观领域所做的研究要早于经济学,总结的内容要比经济学更全面,不能因为这些结论是西方经济学做出的就要另外创立一套不同的理论来代替它们。
三、中国实践与经济学
经济学之所以要中国化,是因为中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实践提出了许多新课题,而传统的经济学不能解决这些新课题,这就要求创新经济学,从而必然会使经济学实现中国化。但是,中国的实践有没有提出一些带有根本性的理论问题,而这些问题是否用传统经济学和经济理论都无法解决,必须要在理论上进行变革和创新呢?
应该说,中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实践确实给经济学提出了许多根本性的课题,如,社会主义制度下能不能实行市场经济、公有制与其他所有制的关系、资本在社会主义制度里的性质和作用、股份制的公有性、按劳分配如何实施、计划与市场的关系、融入全球市场带来的剩余价值剥削等问题。这些问题在经济学的传统体系中是无法解决的,只有对经济学进行创新和发展,最终形成有中国特色的经济学,才能很好地解释并指导中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
但是,从经济学的基本理论上看,实行市场经济的中国能不能形成自己独特的经济理论和创新呢?学界对此并没有共识。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模式到底是一种理论创新还是一种体制转型的模式,在经济理论上有没有独特意义,或者独特性能否促使一种新的理论诞生?当前理论界也没有充分解决这一问题。
如果在经济学理论上没有重大意义,中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实践在传统经济理论内还可以解释,那么这种实践的创新意义可能更多地是对经济学而言的。依据西方的发展经济学理论来看,中国在经济建设上的成就是一种后发优势的表现,并没有突破前人对市场经济规律的总结,只不过中国在经济手段和资源使用上更加充分和灵活而已。在转型过程中,中国确实具有其他市场经济国家发展中所没有的政府对社会资源的控制能力,这在起飞阶段发挥了很大的作用,但很难说这是一个可以持久运用的超阶段性的手段。中国在转型中有许多特殊性和复杂性的一面,但这些特殊的一面并不必然指向一种新理论的诞生。创新理论必须要有实践验证,还要有逻辑证明。
中国实践加上经济学的主导影响下,中国经济理论确实会有不同于西方主流经济学的思想内容和研究方法,也可能会形成经济学中的中国流派或学派,但是中国流派或学派的经济学即便存在,也不能说就可以取代西方主流经济学而成为中国经济学的唯一指导思想。一种思想唯一化也就走向了绝对化,失去了创新和发展的动力。中国的实践再特殊,也依旧要遵循经济规律;西方主流经济学再有问题,也是人类长期社会实践和理论研究的成果。中国的经济学可以吸收三者的营养:经济学、西方经济学和中国实践,形成有中国特色的经济理论或流派,但不等于说可以抛弃西方经济学而成为完全创新的理论体系。正如杨瑞龙所言,“经济学的现代化既不是纯粹的国际化,也不是纯粹的本土化,而是两者的有机结合。”
四、经济学中国化的体系与价值
经济学在中国承担的任务有两项:一是指导中国的经济建设,二是批判资本主义经济制度,这二者应该是经济学中国化理论体系中的主要组成部分。传统《政治经济学》教材中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两部分是合在一起的,后来由于中国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政治经济学教材中的两部分之间观点发生了矛盾:资本主义部分是批判市场经济的,而社会主义部分又强调市场经济的作用,所以最后导致两部分分开写作。但从经济学的统一性来看,政治经济学教材中的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两部分应该有一个统一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如果在对待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上二者观点不同,可能导致经济学的两难境地。
传统经济学的核心任务是批判资本主义制度,而资本主义实行的是市场经济。要用批判市场经济的经济学传统理论来指导中国的市场经济建设,传统经济学理论是难以承担这一任务的,而要创新和发展经济学,首先是要学习和借鉴西方相对成熟的经济理论。有些内容并不是西方经济学讲过了经济学就不能讲,因为市场经济在具体操作层面是相似的,理论不过是经济实践的总结。西方经济学可以研究,而且我们完全可以根据自己的实践加以深入挖掘,不能有非此即彼的线性思维。当前国内编写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教材就试图把市场经济的一般理论与中国实践相结合,把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实践经验结合市场经济理论加以阐释,较好地发挥了经济学对中国现实经济的理论指导作用。当前许多《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教材也是从微观个体和企业讲起,分析市场交换的地位和作用,研究社会主义生产、交换、消费和分配在市场体制下的运行机制,并且对宏观调控和国际经济关系作了较全面的分析。这样的教材虽然有模仿西方经济学教材形式和内容之嫌,但是结合了中国的市场经济实践,从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相结合的角度对现实经济问题作了理论分析,提高了理论解释现实的能力,对推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深入宣传与研究是有价值的。
当然,许多《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教材还没有很好地对马克思关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批判思想加以转换,这些教材往往直接借用了西方经济学的理论来分析中国的经济问题,而对《资本论》等经济学经典著作中对市场经济客观规律的分析没有提炼和概括,没有从经典著作中吸收营养,这样就很难保证在的立场和方法下对社会主义的经济建设进行全面理解和阐发,也就不能全面准确地理解、把握和运用马克思的经济思想来指导中国的经济建设。因此,从马克思对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否定性论述中提炼、转换适用于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的理论,是经济学中国化的重要任务。
同时,我们不仅要挖掘马克思的市场经济思想,还要科学地对待马克思经济思想中与现代经济发展存在矛盾的内容,从历史唯物主义的角度科学地理解和运用这些思想。对传统的经济学理论,要从对资本主义批判和对社会主义建设两个方面的统一需要角度加以转换,克服经济学体系中的矛盾,重新构建经济学体系的新框架,体现经济学中国化的理论价值。如,对于我国政治经济学界长期争论的劳动价值论中的价值创造与价格形成的矛盾问题,应该承认传统的马克思劳动价值论在解释现实商品交换中的价格形成存在着与经验相矛盾的地方,过于教条地坚持传统的劳动价值论,就很难使学生理解现实市场中价格形成中的供求关系,这会使劳动价值论思想的传播范围越来越小。我们只有把劳动价值论与历史唯物主义结合起来,才能深入认识劳动价值论的意义和作用,认识其科学性。劳动价值论在具体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实际上正是反映了社会变化的复杂性,而不能说明劳动价值论失败了。劳动价值论作为一种理论抽象,是舍弃现象的波动,发现事物变化的规律。劳动价值论虽然对商品生产中劳动耗费量的判断十分困难,因为对劳动耗费量的评介不是简单地用劳动时间来计量的,劳动耗费量的价值评价与社会习惯有关,也与劳动的历史变动有关,但是依旧可以得出:在商品交换中等价交换的基础是劳动耗费相等。
马克思在论证资本占有剩余价值时,列举了许多计算事例来说明资本收益完全来源于对这个企业的工人的剥削,但他在《资本论》第三卷中又通过对平均利润的分析说明,不仅借贷资本、商业资本,甚至生产资本的收益都与企业的工人创造的价值没有直接关系。工人和所有劳动者为社会创造价值,而资本家和地主则瓜分剩余价值,是整个资产阶级对整个无产阶级的剥削。扩大对创造价值的劳动范围的认识可以更有力地证明,单个企业的资本利润不是完全来源于这个企业的直接劳动的工人。从绝对剩余价值生产可以看出资本家对工人的直接剥削,但相对剩余价值生产是整个资本家阶级对无产阶级的剥削。商品生产劳动是一种社会劳动,劳动的社会性不仅体现在劳动成果是为满足社会的需要,而且体现在个体劳动是社会劳动整体的一部分。只从个别企业劳动耗费来分析商品价值量就会发现,商品实际销售价格中所含有的价值量与生产过程中的直接劳动耗费有很大差异。虽然不能用商品价值量减去工人工资和生产资料耗费而得出资本收益,但正是这样的现象说明,资本主义制度下资本家与工人阶级的利益对立是阶级性的,而不是个体性的,从而揭示了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具体表现的就是阶级矛盾。
涉及资源信息量大。互联网丰富的设计资源为工业设计专业的课程教学提供了良好平台,网络平台中提供了大量的国内外众多优秀的设计师的设计作品,使学生的眼界得到拓展,通过内心的体验,使学生对工业设计的认识逐步由空乏转向丰富。从而极大地激发了学生学习专业知识的兴趣,促进学生专业设计能力的提升。网络教育最重要的一个特性是具有良好的交互性,教师和学生、学生和学生之间的交流、讨论、沟通更加充分。通过论坛、微博、腾讯QQ、飞信等工具,可以加强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的沟通的作用,为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创造条件。网络环境的不直接面对面交流的特点能使学生克服畏惧羞涩心理,能够发表大胆而富有创造性的观点和言论,并能与其他学习者随时进行交流,吸纳其他人的可取之处,对有疑义的地方坦率地提出自己的看法。
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网络文化环境下,我们要培养的是个性鲜明、具有自主思维意识的人,而不是单纯接受知识的容器和工具。创新能力的培养是工业设计教育中人才培养的最重要的内容。基于网络的探索式学习为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提供了良好的外部环境。探索式学习的基本出发点是认为学生在解决问题中的学习要比教师的课堂教学更有效,思维的训练更加深刻。在网络文化学习过程中,大学生不再是被动地听从教育者的安排,而是把学习从单纯接受学历教育的学习中解脱出来,自己主宰学习进度,做到自主学习、充分学习和有效学习,从而学习成为一种各取所需的过程。总而言之,网络文化环境下,高校教育者在学生接受文化知识中的权威地位已经被打破。
改革教学观念、手段与方法,使工业设计专业教学适应网络文化的发展,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开设网络课堂,辅助专业课程学习。结合高校现有的选课系统,学生用户可选定课程大类进而选定相应的课程进行学习。查看选定课程的课程教学大纲、实验教学大纲、课程设计大纲、可查看实验指导书查看实验指导和具体练习题目,可查看每一章为学生提供的学习准备,电子教案、课件以及围绕本章内容,学习后可查看“重点和难点”“、课后思考题”及课后总结等内容,也可查看相关的参考教材书目。
充分发挥课后作业的作用。可以把课后作业的布置、答疑和评判在网络平台进行。如通过“课下作业”模块,学生可以查看教师布置的作业内容、要求、提交日期等;通过“提交作业”页面,学生可以有针对性的给自己的任课教师上传已经完成的作业;通过“作业查询”页面,学生可以查看自己各次作业的完成的情况,成绩以及教师给出的评语。
利用在线测试功能及时总结回顾所学知识。学生进入在线测试中心可以进行各门网络课程在线测试,这样不仅对学生所学课程知识掌握程度和灵活运用进行了综合考核,同时也是检验教师的教学水平和教学水平效果的重要指标。
Abstract: This article from the human spirit, the spirit of scientific research demonstrates main content of the scientific humanistic spirit, and fostering scientific humanism in chemistry education.
关键词: 化学教育;科学人文精神;培育途径
Key words: chemical education;scientific humanism;nurture way
中图分类号:G64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0)10-0248-02
0引言
近年来,在化学教学研究中,作者本人紧紧围绕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相结合这一教育理念,以人文为科学导向,以科学为人文奠基,对化学教学中化学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的关系以及化学人文精神的内容、培育途径作了初步探索;并且通过多种途径,使学生在化学学习过程中感悟到人的一生发展中所需要的诸多精神品质。作者深深感到,这些精神品质的培养是化学教学中不可或缺的教学目标。
1化学教学中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相互并存,交相辉映
化学本身兼有科学与人文的二重性。化学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不仅影响着人们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同时也改变着人类的生活方式,促使社会对人的素质要求越来越高,推动着人类的发展和进步。然而,由于化学科学技术具有双重性,一方面是改造自然,造福人类的工具;另一方面,若被坏人利用,会成为危害人类的手段。因此,迫使化学科学技术需要人文精神的涵养。科学是求真;人文是求善。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相互并存、交相辉映、不可分割。教师应树立全面的化学观,提倡科学与人文并重。
2化学科学人文精神的主要内容
在最广泛意义上说,科学是一种精神,正是这种精神,试图决定性地影响人类的物质、道德和社会生活,试图回答有关人类自身存在提出的问题。化学的人文精神相当丰富,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点:①化学领域的广泛性―创新性思维的土壤。教师要引导学生涉猎多领域的知识,如医药、农业、生物、工业、电子等等,努力形成合理的知识结构。保持学生探索自然奥秘的好奇心,培养学习兴趣,激发想象力,促使学生主动探求未知和获取新知的强烈求知欲,唤起学生的创新欲望。②化学的探索实验―体会自强,加强心理素质教育。当学生在完成一项对他来说并不太容易的实验时,就有机会尝尽为此而奋斗的喜怒哀乐,那么对他的化学教育就在最重要的地方成功了。他会学会败而不馁,学会赞赏微小的进展,学会等待灵感的到来,学会当灵感到来的时候全力以赴,充分体现动机和信念的作用,这些成功的经历能够培养学生对事业锲而不舍的追求,提高心理承受能力。③化学的严谨―培养责任心,适应社会发展。化学的思维方式、文化精神能使人养成周密、有条理的思维习惯;规范的操作有助于培养学生基本劳动技能和强烈的责任感。④化学的发展―探求合作,构建高尚人格。例如,师生共同调查环境污染的情况,探讨改进的办法,在合作学习中,有目的的提高学生道德修养,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培养求实的科学态度,宽容、谦逊的品格。⑤化学的美感―充满和谐。化学中处处充满了自然美、艺术美、奇异美等和谐美。比如晶体衍射图,充分体现了化学的创造之美。
3培育科学人文精神的途径
在传授化学知识的过程中,渗透着培养科学人文精神,提高公民素质的核心和灵魂,其价值辐射到整个教育过程中。实现途径是:
3.1 认真抓好提高教师的科学人文素质这个前提教师的教育教学活动是教师思想、信念、情操和修养等全部人格力量的真实外在体现,这些无一不给学生以莫大的影响。为此,化学教师要加强自身素质建设。首先教师应不断提高师德修养,塑造良好的心理素质,身先垂范。其次是不断充电,用渊博的知识感染学生。三是教师要有良好且不断更新发展的教学手段。教学过程中,可利用多媒体展示化学的美;通过多种途径扩大学生野视。比如,讲到高分子材料时,可以播放制造“神六”的资料,指出很多原料都是高分子材料,鼓励学生创新,唤起他们的爱国热情。四是教师要有一定的科学研究能力。引导学生改良课本中有缺陷的实验,以此激发学生设计最优化实验方案的热情,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3.2 紧紧抓住课堂教学方法这个基础“教学”既是一门科学,又是一门艺术。教与学的过程应体现化学人文精神。在教课中采用多种方法激起学生的兴趣,学生的情感。①倡导课堂教学要实现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三维目标。一要创设适合的问题情境。创设适合的问题情境能激活学生的问题意识,形成基于问题的学习任务,从而展开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二要实现有效的师生互动活动式交流。师生互动式交流包含语言交流;思维活动交流;情感互动交流;实践互动交流等几方面内容。在具体的教学活动中,教师的一个赞赏的眼神,就能使学生获得无穷的力量,同学之间的羡慕、佩服的欢呼、鼓掌、激烈的争辩都能使学生得到发展提高。三要激发学生主动认知。久而久之,学生将受用终生。②采用“演绎法”与“归纳法”并举。要实行先用演绎法介绍化学实践知识(反应化学),后用归纳法讲授化学原理(理论化学),鼓励学生进行跳跃性思维,实现“高起点一步到位”的目标。③培育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邀请国内外专家教授等进行学术讲座;开展题为“我身边的化学”的化学征文竞赛和实验技能竞赛;组织学生参加大学生课外作品大赛等形式,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3.3 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这个重点发挥、培养学生“人格主体,建立和谐良好的师生关系是教育教学的前提和基础,更是培养学生自尊、自信、自强不息的健康人格的关键。因而,教师要紧紧抓住“发挥学生主体作用”这个重点,以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为出发点,做到“严出于爱,爱出于严,爱而不纵,严而不凶。”。发挥学生主体地位的指导原则及策略是:①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学习动机能使学生积极参与到学习中并成功地把完成学习活动内化成学生的需要,这也是学习动机的最高水平的体现。②激发学生成就感。让学生在学习中获得成功,得到赞扬和鼓励,促使学生自发学习。③指导学生自主学习。引导学生消化自学内容,掌握利用各种渠道查阅搜集整理化学资料的能力。
3.4 牢牢把握开展实验教学这个关键实验教学可培养学生养成严肃认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严谨的工作作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如何抓住这个关键?首先,在实验教学中,根据不同层次和不同类型的实验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实验课学习热情,学生将“要我做”,变为“我要做”,为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打下坚实的基础。第二,借鉴先进经验,实行实验内容、时间、场地、仪器设备及网络教学平台的五开放。安排“基本型实验”为“必做”实验,“综合设计型实验”采取“必做”与“选做”相结合,“研究创新型实验”为“选做”实验。通过“统一安排”与“自由选择”相结合的形式进行实验时间的开放,有效地克服开放实验过程中出现的“实验室忙闲不一”的现象,充分发挥教学资源的效益。通过“实验中心实验室”、“专业课实验室”和“科研实验室”的全院打通,实现实验场地和仪器设备的开放。充分利用校园网和实验中心网站。通过网络预习系统进行网络预习与自测;通过网络软件与教学视频材料,进行网上听课;通过实验仿真软件,进行网上虚拟实验;通过网络答疑系统进行网上师生对话和答疑。第三,让学生自主搜集学习典型的成功实验案例。如化学家侯德榜甩掉“卡住脖的手”,开创祖国制碱工业;天厨吴蕴初创制国产味精,打败“美女牌”等事例,焕发学生民族自豪感和爱国主义情操,增强他们的民族使命感。并引导学生了解化学家们是如何研究化学,体会化学研究中的酸、甜、苦、辣,感受灿烂的化学文化,这是很好的培育化学人文精神的途径。
参考文献:
[1]袁芳,陆书环.论科学与人文整合观下的数学课程构建. 数学教育报,2005,2.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化学课程标准》(实验稿).
[3]付三荣.教会学生学习.中学化学教学参考,2004:8-9.
[4]曹一鸣.数学教育中的科学人文精神.中学数学参考,2001,5.
地方民族院校作为高等教育的特殊类型,兼有地域性和民族性两大特征,这两大特征决定了地方民族院校与其它高校在服务面向、发展定位上的差异,也显现出地方民族高等教育发展的特殊性。作为新建的地方民族本科学院,如何为民族地区社会经济社会发展服务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
一、地方民族院校的特殊性
地方民族院校数量不多,学校规模一般不大,但却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历史和自然的原因,民族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相对滞后,民族高等教育所面临的问题相比其他高等学校更为特殊。这些特殊性归纳起来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复杂的地理区位
民族地区大多处于高原、山区,自然环境复杂,条件艰苦,在地理区位上与发达地区相比不占优势,设在民族地区的民族院校大多远离中心城市,有的甚至在乡镇,交通不便,信息不够畅通,经济基础薄弱,工作和生活条件艰苦。地理区位的特殊性,导致地方民族院校在办学过程中面临着更多的实际问题。
第一,高质量人才队伍建设困难。建设高质量的人才队伍是办好高等教育的关键。虽然各高校都在大力引进和培养人才,但地方民族院校“培养一批走一批”的问题尤为突出。特别是高层次高学历人才的引进和稳定尤为困难。
第二,生源量少质弱。地方民族院校所在民族地区特别是西部民族地区,地广人稀,基础教育薄弱,学生总量少,有的地区接受中小学教育的人数不及发达地区一个中等县。地方民族院校所在民族地区没有数量足够的优质生源,虽然地方民族院校也在非民族地区招生,但由于自然条件艰苦和认识上的差异,实际报到的新生一般会比招生数少。
第三,学校办社会的问题突出。学校是办教育的,但地方民族院校由于所处的特殊地理位置,社会发展程度不高,城市化进程滞后,学校缺少可以依托的城市和相应的社会功能,面临着既要办教育、又要办社会的现实问题。办学是本份,办社会则是为了办学而不得不解决师生的生活问题,以弥补城市和社会功能的不足。另一方面,由于缺乏经济和企业的支撑,学生的实践教学、就业等也受到制约。
(二)丰富的地方民族文化民族地区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一部分,是不可多得的宝贵财富。每一所地方民族院校所在地都有其丰富的地方民族文化。这些民族文化是“人无我有”的特殊资源,是地方民
族院校得天独厚的文化土壤,也是地方民族院校开展文化建设、文化教育活动的潜在优势。
(三)发育滞后的社会经济环境
高等学校办学需要一定的社会环境作为支撑。地方民族院校的投入应该是国家投入和当地投入的“双轨制”,但目前地方民族院校缺少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这里的支撑不足包括三方面:一是对高校的投入十分有限;二是缺少产业支撑,制约了高校的专业发展;三是缺乏面向社会的专业实践教学平台。高校的发展要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也依赖于地方产业的发展,特别是规模化的产业集群的发展。与发达地区相比,民族地区社会经济发展还有相当大的差距,这种差距导致地方民族院校缺乏足够的经济支撑——特别是一些以“输入性”财政为主的民族地区。
二、地方民族院校服务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的地位与作用
地方高校服务社会经济建设的地位与作用是显而易见的。服务地方社会经济发展是地方民族院校的神圣使命。但实践中,地方民族院校的地位和作用往往受到功利方面的影响而被淡化。人们对地方民族院校服务地方的认识不到位是其中的主要原因。地方民族院校服务当地社会的地位与作用存在显性和隐性两个方面。显性的作用是指院校招收了多少民族地区的学生、为民族地区培养了多少人才,这是统计数据可以反映出来的,是看得见的。隐性的作用是间接的,如招收非民族地区的学生,这些学生毕业后服务于民族地区;学校参与地方科技研发,促进当地经济发展、社会和谐稳定、传承和弘扬民族文化、引领民族地方文明进步等,这些功能需要经过一定时期才能显现出来,因而容易被忽视。地方民族院校服务社会经济建设也存在一些问题,这些问题影响了地方民族院校功能和作用的发挥,归纳起来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专业与课程设置不能满足民族地区社会经济与文化发展的需要,地方民族院校的办学功能与特色没有充分体现出来从专业设置上看,地方民族院校的专业设置除民族语言类专业外,大多以长线专业为主,以人文社会科学为主,以教师教育为主,理、工、农、医等专业相对薄弱,多数地方民族院校与地方经济发展需要还有较大差距。究其原因,多数地方民族院校在举办之初囿于经济投入的制约,基本上是为了解决当地中小学教师资源的紧缺,选择了办学成本相对较低的人文社科类专业。再从基础教育来看,由于中小学生的文化基础薄弱,学校物理、化学、生物师资及实验条件的不足,学校、家长、学生都偏向学习文科,理科学生少,地方民族院校除了民族语言、民族预科外,很难在民族地区招收到足够多的新生,尤其是理科生,这又加剧了地方民族院校的专业不平衡。在课程设置方面,除民族语言类专业外,其他专业基本上与非民族高校的课程设置相同,虽然一些专业开设了民族语言、民族艺术、民族历史方面的课程,但由于办学资源的制约,还不能完全达到根据民族地区人才的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来优化培养方案和设置课程,因而没有凸显民族高等教育服务民族地区的针对性。
(二)学校与社会互动机制不完善举办一所高等学校,既需要教学设施、师资等,也需要良好的社会环境和配套设施。地方民族院校一般没有纳入当地社会经济发展的“总盘子”,在地方的社会经济发展与规划中基本上没有体现,学校还没有完全融入地方经济文化生活并成为其重要的组成部分,在地方的许多重大经济活动中,学校处于可有可无的层面,学校的发展和地方社会经济与文化的发展不够“合拍”。
(三)招生、就业体系不适应民族地区社会经济发展需要除民族语言、民族预科外,地方民族院校与中心城市的同层次学校基本上执行统一的招生录取标准,其结果是民族地区的考生大多数愿意到中心城市就学,而非民族地区的考生自愿到地方民族院校就读的十分有限。在人才培养方面,地方民族院校一直以为民族地区培养“下得去、留得了、干得好”的人才为己任,但要真正实现这一目标,则取决于民族地区的人才流动机制。而据调查,民族地区――特别是县以下的乡镇需要人才,但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人才流动机制难以将优秀人才吸引到条件艰苦的基层。地方民族院校为民族地区的基层培养输送人才还缺少配套的制度。#p#分页标题#e#
三、地方民族院校服务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的有效途径
开展民族教育、发展民族经济、弘扬民族文化是地方民族院校的基本任务,也是地方民族院校服务地方社会经济文化建设的主要途径。地方民族院校服务民族地区既是民族地区发展的需要,也是学校自身发展的需要,地方民族院校服务民族地区社会发展的途径是多元的、立体的,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类。
第一,面向地方经济社会需求,努力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培养人才是高校的基本职能之一。民族地区的高等学校是民族地区人才成长的摇篮,为民族地区培养了大批人才,随着市场化配置社会资源机制的深化和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加快以及学校学科专业与课程的优化,地方民族院校为当地培养人才的功能将会进一步显现。
第二,充分发挥桥梁作用,为民族地区输送人才。由于自然条件艰苦,民族地区人才引进十分困难,即使引进来了,也因语言、环境、生活等困难难以稳定。甚至,民族地区的学生在外地高校、特别是重点高校学习毕业后也很少回到民族地区。民族地区的民族院校不仅仅是民族地区人才的摇篮,还是连接民族地区与非民族地区的桥梁,是展示民族地区的窗口。地方民族院校招收非民族地区的学生,这些学生通过民族文化与浸润,加深了对民族地区的认识,有相当一部分毕业后自愿留在民族地区,对缓解民族地区人才紧缺的矛盾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第三,打造先进文化阵地,引领地方文化。教育部副部长赵沁平在《发挥大学第四功能作用引领社会创新文化发展》中指出:“大学从其诞生以来,聚集大量科技、文化精英,通过知识传播、知识创造,以及与社会的互动而对社会文化有着巨大的影响。也就是说大学具有与生俱来的、更为独有的、影响更为深远的引领文化的社会功能。”高校不仅培养人才培养,而且传承文化。地方民族院校在引领地方文化建设与发展走向方面发挥着重要的阵地作用,这种作用是其他高校或文化机构难以替代的,这也是地方民族院校在民族地区文化建设方面的优势。
第四,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和弘扬民族文化。地方民族院校所在地有着丰富的民族文化资源,特别是非物质文化遗产,民族院校作为文化教育传播机构,在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和弘扬民族文化方面可作的工作很多。如:结合教学科研建设区域性专题文献馆、博物馆等。地方民族院校结合区域文化特点,开办民族音乐、美术等民族艺术类专业或课程,既是对民族文化的传承和弘扬,同时也能为地方培养艺术人才,这对民族文化的挖掘、整理与传承具有重要的意义。
第五,发挥科研团队优势,参与地方科学研究。在民族地区,地方民族院校拥有较为集中的科研人才,利用这些人才优势,与地方合作开展有针对性的科学研究,是地方民族院校科研的主攻方向。不少地方民族院校的科研成果也证明其在地方科学研究方面的实力和作用。第六,产学结合促进地方社会经济发展。产学结合是近年来高等教育,特别是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发展的一个趋势,地方民族院校通过地方经济实体建立产学实训基地、顶岗实习、培训员工、鼓励专业教师到生产第一线积累生产与管理经验等,实现与地方经济实体的合作,促进地方经济发展。
四、地方民族院校服务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的思考
第一,正确认识地方民族院校与服务地方发展的关系。由于诸多政策因素,我国地方民族院校既有普通高校的功能,也有民族高校的功能。地方民族院校在招收民族地区考生,也招收非民族地区的考生;毕业生既有在民族地区工作的,也有在非民族地区工作的;专业设置既有针对民族地区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的,也有针对全社会、大多数普通高校都开办的。民族地区高校既为民族地区服务,也为其他地区服务,这就决定了地方民族院校办学既要考虑毕业生的普遍适应性,更要重视民族地区的特殊需要;地方民族院校既要立足民族地区,服务民族地区,也要胸怀祖国,放眼世界。
(二)经济法课程的衔接存在断层性
由于中高职之间缺乏沟通,中职院校以自我的就业目标制定其培养计划,高职制定培养计划的出发点仍以高中生为基础。这使得高职教学的结果是杂乱无章。中职晋升的学生不仅缺乏文化基础知识,对于某些内容难以掌握,另外对于经济法的了解又存在一定的重复性,这使得这部分学生在高职存在一个真空期,无法达到培养的目标。
(三)高职经济法课程的技能培养存在不足
如今高职院校的生源逐渐延伸到中职毕业生,而且,有很多高职院校的前身就是中职,由中职升级成高职,因此在高职中的教学模式改革以及培养计划的制定都是缺乏一个新字,有的甚至依旧延续中职的老一套,无论是硬件设备还是软件实力都跟不上高职的快速发展。特别是师资力量、技能培训方面以及基础建设方面等都存在一定的落后性。有的甚至还远远没有中职的技能实力,教学经验也没有中职丰富,使得中职毕业生进入高职后出现技能学习的倒退,造成不良后果。在经济法课程教学中,中职院校的经验、案例以及相关经济法的师资力量远比刚升级后的高职院校更具有实力和竞争力。高职院校缺乏一定的双师型教师,在经济法的教学中脱离实际,使得课堂教学效果与实际严重脱节。总之,经济法课程是会计专业必学、必会、必懂的课程,学生以及院校应当充分认识到经济法课程的重要性,通过不断的改善教学模式以及培养计划,提高学生学习经济法的效率和实践性。
二、经济法课程要适应中高职衔接
(一)以职业为导向制定中高职衔接的教学目标
在中职院校中确立以职业为导向的教学目标后,教学内容适应当前中职院校的发展,待晋升入高职院校以后,都是以职业为主的教学目标,从而在相同的教学目标下,院校实现中职与高职的零距离对接,有利于学生课程的衔接性。在职业导向教学目标中,首先加强了学生的实践运用能力,其次是增强了学生职业资格考试的能力。在中职中,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进入高职以后,在原来技能的基础上,更容易掌握高深的技能和知识。同时经过中职的培训,对于资格的考试更是一种递进,在中职,参加初级的考试,高职以后直接中级或者高级考试,将中职和高职的技能和考试形成有效的衔接。在经济法课程学习中,更是如此,同一个目标,不同的要求,使得经济法的学习形成良好的对接和递进,达到教学的目标。
(二)以教学目标为指导构建中高职衔接的教学内容
无论是中职还是高职,都面临一个资格考试问题,因此对于中高职院校在设置教学内容上,都要符合当前的要求,首先根据考试内容制定教学内容,其次是基于岗位要求规范教学内容,再次结合实际情况调整教学内容。在此基本要求下,中职中经济法的学习主要面向的是初级资格考试,以及中职生毕业以后的岗位要求,然而中职生和高职生对于职业的定位也是不一样的,因此高职的教学内容是中职内容的递进和深入。在中职经济法内容的基础上,延伸到更高,更切合高职毕业生的职业要求,因此在教学内容方面,中高职要形成良好的衔接。在实际情况下,结合社会的发展以及中高职自身现状,发展适应当前的会计课程内容,中职和高职同向发展,最终实现对接。
(三)以技能为重点优化中高职衔接的教学手段
中职和高职都是注重技能的培养,中职注重的是初级技能,高职注重中级技能的培养。在各自的技能培养重点下,要注重教学手段的改革,尤其是教学模式的改革和创新。在教学模式改革下,采用案例教学、模拟场景教学以及角色的扮演,加强实践能力的培养。另外在教学方法上,经济法课程的教学需要专门的会计专业教师,避免非专业教师带来衔接上的问题。相同的教学方法和手段,中职学生很快适应到高职教学,经济法的课程教学也适应了中高职的衔接,对于会计专业系统性的学习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四)以能力为评价设置中高职衔接的考核方法
经济法的评价方式不仅仅局限于试卷的方式,而是一个综合的评价方式,考核的重点应该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对中职和高职会计专业学生经济法课程考核中,应注重经济法的实际作用,同时还要重视考核方式方法和的同步性,中职和高职不能出现太大的偏差,以免影响两者的衔接问题。经济法课程的评价考核方式注重实践能力,中职考核和高职考核需要一定的衔接性和共同性。避免中职步入到高职以后存在评价考核的盲目性,减少适应的时间和空间。让经济法课程体系适应到会计专业中高职衔接系统性培养过程中,实现教学的目的和意义。
三、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