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3-22 17:35:49
绪论:在寻找写作灵感吗?爱发表网为您精选了8篇人才招聘论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迪您的思维,激发您的创作热情,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招聘工作组织模型(图略)
程序
人员招聘与选拔总程序(图略)
该程序规定了招聘与选拔工作的全部过程。
招聘文件内容:
a.求职申请表(附表)
求职申请表包括:
识别信息,如姓名,地址,电话号码等;
个人信息,如婚姻状况,家庭成员等;
身体特征,如身高、体重、健康状况等;
受教育状况,如学历,文化程度、专业等;
工作经历;
推荐材料,个人或组织的;
综合评价。
b.审查申请表
通过求职者寄来的或在办公室中填写的求职申请表,公司人力资源部可以获得该求职者的“书面形象”。对求职申请表的初审与核查,是公司“选才”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目的是挑选有希望的求职者,通过迅速从求职者信息库中排除明显不合格者,帮助招聘挑选工作有效进行。
为了确保审查程序的可靠性,公司人力资源部应注意:
所有参加筛选审查的工作人员应使用统一的筛选标准。
严肃认真,抵制从个人不正确的心理偏好出发。
c.面试,笔试及专业考试
面试:
为了进行有效的面试,公司应作好下列面试准备:
①确定面试考官
面试考官由人事部门主管,用人部门主管和相应的专业人员组成。
②选择合适的面试方法
③设计评价量表和面试问话提纲
④布置面试场所,设计面试环境。
公司可以选择的面试种类有:
①观测法:在休息室内人力资源工作人员观察、记录、引入。
②交谈法:由招聘人或考官在面谈室进行。
面试考官应注意下列面试内容:
⑴仪表风度:应聘者的体格状态,穿着举止,精神风貌。
⑵求职的动机与工作期望:判断本单位提供的职位和工作条件是否能满足其要求。
⑶专业知识与特长:从专业的角度了解其特长及知识的深度与广度。
⑷工作经验:了解应聘者以往的经历及其责任感,思维能力,工作能力等。
⑸工作态度:了解应聘者过去工作业绩,以及对所谋职业的态度。
⑹事业心,进取心:事业的进取精神,开拓精神。
⑺语言表达能力:口头表达的准确性。
⑻综合分析能力:分析问题的条理性,深度。
⑼反应能力:思维的敏捷性。
⑽自控能力:理智与耐心。
⑾人际关系:社交中的角色,为人的好恶。
⑿精力和活力:精、气、神的表现。
⒀兴趣与爱好:知识面与喜好。
面试评价量表(表略)
笔试:
笔试是应聘者在试卷上笔答试题或判断结果,然后由主考人根据应聘者解答的正确程度予以评定成绩的一种测试方法。
笔试能有效地测量应聘者的基本知识,专业知识,管理知识,相关知识以及综合分析能力,文字表达能力等素质。
笔试的“取样”较多,对知识、技能和能力的考察的可信度致高;可以大规模地进行评价,因此花时间少,效率高。
笔度题目的拟定应由专家或专业人员进行。
对于公司认为有必要的人的采用其他面试方法也可采用:
心理测试:
情景模拟:
关键岗位的工作经历及调查程序
对于关键岗位的求职申请者,应当相当的慎重,并且要经过严格的调查。既反映出公司对选拔人才的重视与负责,又反映出此岗位对公司的重要,也能形成求职者的自尊。
需考察:
工作经历:三年以上的相关工作经验
业绩资料(也包括失败的经历)
成功的业绩证明。
推荐人:原工作单位的上级领导和专家。
调查程序:
摘要:我国以其广大的市场、廉价的劳动力和相对优秀的劳动力素质成为了全球资源配置链条中最重要的一环,就象一块巨大的磁铁一样,大规模吸地吸收着外国直接投资,越来越多的外资跨国企业进入中国。随着越来越多的外资跨国公司在中国投资设厂,为了得到优质的人才,人才争夺战已进入了“白热化”的程度。许多跨国公司纷纷采取各种招聘渠道,运用各种招聘手段,以期能得到最好、最合适的“人才”。因此,招聘有效性始终是招聘工作要着重考虑的重要因素之一。基于此,本文就这一问题展开论述。
关键词:企业;人才招聘;有效性
一、企业人才招聘有效性的重要意义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现代企业中人才争夺无疑已成为企业竞争的重点之一,选用合适的人才对于提高企业的竞争力起着至关重要的推动作用,同时由于选人和用人的直接成本和机会成本日益加大,如何有效地选择企业所需要的人,选调到企业后如何促其发挥才能,已成为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内容。
(一)招聘有效性首先应满足企业工作的需要
企业作为一个以盈利为目的的经营性组织,就是要通过人力对资金、设备、材料、知识、信息等要素资源进行运作,向消费者提供价值更高的产品或服务,人作为生产要素中最活跃的因素,是企业运作的原动力,离开了人力,其他要素资源将无法发挥作用,因此企业一旦建立,必须要有人来进行运作管理。实际上企业的筹建发展过程,就是人才的聚集过程。具体地,首先,企业是由人来筹建的;其次,企业建立后形成基本的组织框架,其中的主要岗位应有人承担;然后,随着企业各项业务的不断发展,分工越细、工作量越大,需设置的岗位越多,需要用的人也就越多。人从哪儿来,最开始可能是组织调配的或是自发形成的,后来基本上是通过招聘招来的,招聘的形式很多,有公开招聘、个人自荐、他人介绍、组织选派等,因此招聘的有效性为企业的长远发展奠定了基础。
(二)招聘有效性招聘满足企业稳定发展的需要
在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中,随着企业的发展,企业的管理水平不断提高,业务也不断拓展,经营理念和工作手段也不断改进创新,对员工的素质和技能相应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当培训不足以满足提高员工队伍素质的要求时,所以企业必须从企业外部招聘所需的高素质员工就成为一个合理的选择。通过吸收高素质的员工,直接提高员工队伍的整体素质,同时企业建立人才进出机制“优胜劣汰”,在一定程度上让在职员工产生危机感,促进他们不断提高自身素质。
(三)招聘有效性是调整调整企业的组织机构的需要
企业作为一个组织是由人组成的,不同的业务发展阶段要求企业有与之相应的组织机构。进行机构调整时也需对人力资源重新进行配置,当现有的人力资源不足以满足调整需要,尤其是当某一个部门规模扩大、业务加强、企业内部人手不足时,就需要从企业外部招聘新员工,以满足业务需要,反过来,当企业为某一个部门或某一项业务招聘新员工时,说明企业准备加大这方面的投入,更加重视这方面的工作,促进企业进行机构调整,当招聘与减员、调岗相结合时,就会有助于实现产业结构的调整,实现工作重心的转移。
二、企业人才招聘有效性的指导思路
什么样的用人策略直接决定了企业将采用什么样的招聘方式以及招聘何种类型的人才。不同的企业会根据自身的不同性质、特点、发展阶段等决定不同的招聘策略,没有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招聘策略。以下总结几点在华外资企业在招人实践中的人才甄选的指导思路:
(一)德与才
在招聘中,德与才是在人才甄选方面需要关注的两个重要问题。人才,既要有才又要有德,具备一定的品德修养,这样的人才能在用人单位发挥优秀的团队合作精神,才能更好地承受工作压力并出色完成自己的任务。但是德与才相比较,德是先决条件,应该居于对候选人考核的主导地位。
因此,对于德优才弱者,在进入公司后,可以通过组织和个人的共同努力而提高其能力。如果一个人仅有才能而缺德的话,就可能会成事不足,败事有余,给企业造成损失。
(二)应届生还是有工作经验者
在这两类候选人中,更趋向于雇用哪一类,不同的企业根据自己的企业文化和具体岗位特征,在招聘前应做出明确的招聘指向。
(三)能力与潜力
有的外资企业非常注重学习新东西的能力,认为一个有潜力继续学习的人员才能在工作中不断进步,才可能创造更多的价值。但也有企业认为现在人员流动率高,只要他能适合现在职位的需要即可。
三、企业招聘有效性的措施
(一)加强企业文化对人才招聘有效性的影响
企业文化一经形成,会在企业的各个层级、通过企业的经营理念和员工的行为方式表现出来。新招聘的员工会通过直接的教育和间接感觉的方式,了解本公司人员的行为风格。员工们常讲述公司发展中的轶事和传说,潜意识中提醒了组织成员记住企业的基本价值观念和它们的内容。员工会看到,是凡顺应企业文化规范者得到赞赏,而逆行者则受到惩处。
因此,在招聘新员工时,我们发现,那些自身价值观能够与企业文化相适应的员工,在他们进入新的工作环境中后,他们会很快进入角色,能很愉快地接受新的管理模式和工作人际关系的相处方式,并且在新的组织中快速找到自己的定们。而那些不认同新的企业文化的员工,则需要做出极大的心理调整和工作方式的调整也能适应工作,而这种适应从长远来看,是脆弱的,特别当员工做出痛苦的改变才是适应时。这给整个组织的稳定性和员工的发展均造成了极大的阻碍。
(二)对招聘工作分析到位
在很多成功大公司招聘之前,他们往往利用以往在工作中获得的信息,分析、编写出一份工作说明书以及说明该工作需要哪些知识、技能、能力的工作规范。做好工作分析可以为应聘者提供了真实的、可靠的需求职位的工作职责、工作内容、工作要求和人员的资格要求;若忽视工作分析的作用,则在企业招聘时会出现无依据;设计招聘标准时不公平;招聘人员的责任制没有完全落实等不正常现象,同时挫伤了应聘者及在职员工工作积极性,影响企业效益和利润。
(三)招聘途径和招聘流程科学的设计
公司招聘的人员主要分为以下三种:学生、manager(中层管理人员)、professional(专业人士)。不同的职位应该运用不同的招聘方案比如:招聘工程师这种技术性较强的职位时,一般先由业务部门和人力资源部共同面试,必要时再增加一些笔试。
如果招聘的是适用面比较广的职位,申请的人很多,一个职位有成百上千的应聘者,公司先筛选简历,审核一下他们的基本条件,觉得比较合适的人再请过来面试,有效减少招聘工作负荷。
(四)招聘原则适用
对于每个企业都有自己的企业文化。企业对应聘者的第一个要求就是他们要认同公司的文化要和公司有着相同的远景,只有这样他们才能在公司里发挥他们最大的潜力。为公司创造出最大的效益。否则,即使这个人能力再强、条件再好,他所作的事也未必达到公司的要求,从而可能导致员工的积极性受挫同时公司的利益又受到损害。
而且公司认为要从多角度、多侧面的了解应聘者,不但要精心设计招聘流程、笔试、面试题目,在面试时还要由人力主管、业务经理等多名面试官参与面试,防止只由一个人做决定,会受到个人喜好因素影响,有很大的主观性。对于一些管理人员或销售人员等职位要求比较高的岗位公司还可能通过评估中心,对应聘者做集体评估,有问卷问答,案例分析,情景面试各种方式及综合表现对他的个人能力和素质做出判断。
参考文献:
[1]何立,凌文辁.从招聘战略到招聘战术[J].人才开发,2007,(11).P7-8
论文关键词:人才招聘,层次分析法,模糊评价
1.引言
层次分析法(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简称AHP)是由任教于美国匹兹堡大学教授T.L.Saaty在20世纪70年代中期提出的。它是一种将定性与定量分析方法相结合的多目标决策分析方法。主要思想是通过将复杂问题分解为若干层次和若干因素,对两两指标之间的重要程度做出比较判断,建立判断矩阵,通过计算判断矩阵的最大特征值以及对应特征向量,就可以得出不同方案重要性程度的权重,为最佳方案的选择提供依据【3】。我们引入模糊理论,采用层次分析法,将招聘人员每项与待聘岗位的有关属性加以全面系统的分析,得出各指标的权重。最后运用模糊综合评价法对应聘者进行定量的综合评价,并将招聘人员对应聘人员的评价结果以数量的形式表示出来,从而给我们最终的决策提供了科学直观的依据,大大减少主观因素所带来的缺憾。
2. 企业人才招聘评价体系的设计
不同岗位的评价指标侧重点不同,指标权重也不一样,准确合理的权重可使招聘者能够集中主要精力完成重要而复杂的指标评价,也能使招聘者更客观地考察应聘者的综合素质。本文以某企业招聘一名中层管理干部为例,通过查阅文献、职位说明书以及专家咨询模糊评价,设计了企业招聘该职位的评估指标体系。采用AHP法确定了评估指标的权重。
1).构造评估指标体系(见表1)
利用AHP法对某企业招聘一名中层管理干部为例,根据其职位特征内容,可建立三个层次的结构模型。即评估内容层、评估目标层、评估指标层。
评估内容层是指评估所指向的具体对象和范围,它具有相对性。某企业中层管理干部招聘评价内容主要包括资历、能力、个性与价值观。
评估项目层是根据评估内容的要求给出的,是对评估内容的具体规定。一般采用德尔菲咨询、问卷调查与层次分析法、多元分析法进行选择论文开题报告。
评估指标层是评估项目层的可操作化的表现形式。对于每一个评估指标都必须认真分析研究,给与清楚、准确的表述,是评估各方均能明确评估指标的内涵,不会因对评估指标的不同理解而导致标准掌握不一产生评估结果误差。
表1 某企业招聘一名中层管理干部评估指标体系
人才招聘评估模型
内容层
资历
能力
个性
价值观
项目层
学历水平
社会阅历
工作年限
相关工作经验
管理调控能力
开拓创新能力
沟通表达能力
灵活应变能力
社会交往能力
责任心
自信心
亲和力
影响力
求职动机
企业文化认同感
事业成就欲
工作态度
指标层
量化可操作指标
量化可操作指标
量化可操作指标
关键词:企业;人力资源管理;问题;对策
产品差异化优势以及成本优势是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要具备的两大优势,人力资源既是使企业获得产品差异化优势以及成本优势的重要因素,又是制约企业管理发展的重要因素。企业对人力资源实行管理主要是对人和事的管理上,是协调人与人、人与事关系,从而实现企业持续发展的战略目标。
一、人力资源管理的意义
目前,我国的市场竞争日益激烈,人才已经成为企业竞争的决定性因素。在这种趋势下,人力资源管理在企业管理中也逐渐体现出重要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战略目标的制定方面。管理模式的明确在这一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工作人员要对企业的人力资源有一个较为准确的认识,才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出企业未来发展的可行性目标;其次,资源利用方面。提升企业的管理质量可以实现资源利用率的最大化,有效的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最后,企业员工工作方面。人力资源管理的合理化可以有效的推动员工工作的积极性,激发员工的潜能,实现员工个人能力的全面发展以及进步。
二、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一)人力资源管理制度不完善
在人力资源管理过程中,企业的规模也是一个重要影响因素,一些人力资源管理制度有时便会由于企业规模的限制,而难以保证完全做到系统化,导致一些企业在制定人力资源管理制度时,虽然考虑到了员工的绩效、考勤以及奖惩制度等方面,但是这些往往不能完全带动员工的积极性,以至于人才流失严重,从而对企业的长足发展造成严重的阻碍。
(二)人才招聘较为草率
我国大多数的企业并没有一个完善的员工招聘制度,也没有针对企业的实际发展情况制定有效的人才招聘计划,一般只是通过网络途径企业招聘信息,来达到对人才招聘的目的。而且,企业的开发项目若是比较多,就会无限制的对人才进行招聘,然而当企业开发项目较少时,这些人才就会显得十分多余,造成人力资源的严重浪费。而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便是由于企业没有制定一个合理的人才招聘计划。此外,我国大多数企业的招聘实行的是对外的招聘,而没有对内进行招聘,人才的吸收渠道较为单一,不利于人力资源的最大化利用,还会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企业招聘的成本,不利于企业的持续发展。
(三)人力资源的比例构成不合理
大多数的企业在工作中存在着“一线紧、二线松、三线冗”的问题,而且技能单一的员工众多,往往只能进行本岗位的工作,而一专多能型、创新型人才严重匮乏,中高管理级别的人员以及科研人员明显不足,以至于企业内部难以实现人员的按需配置,员工的工作潜能不能得到有效的发挥,严重的制约了企业科学技术生产力的转化以及经济效益的提升。
三、加强现代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策略
(一)建立完善的人才招聘制度
在开展人才招聘之前,企业应做好相关的企业招聘规划管理工作,保证在实际招聘过程中,企业可以获得更优秀的综合性人才。对于招聘地点,应设置在人员较为密集的地区;招聘时间,应选在5-7月,在这段时期,正是高校毕业生寻找工作的重要时期,可以保证企业获得更多高素质的人才;招聘渠道一般选择对外招聘,使选择范围得以扩大,当然也可以选择对内招聘,有效的降低企业招聘的成本,满足本岗位人员的需求。此外,还应制定合理的用人规划。企I在进行人才招聘时,要根据自身的发展战略目标,进行选择性的人才招聘,并做好人才的储备工作,保证企业在发展过程中人力资源可以源源不绝的供应。
(二)完善员工的培训与绩效考核制度
在新形势下,人力资源作为企业占据市场竞争优势的一个重要因素,在企业的发展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保证企业可持续发展的一个重要措施便是提高员工的综合素质,因此,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应注意以下三点:第一,应掌握员工的实际发展情况,并了解员工的实际需求,针对此开展不同的培训工作;第二,应在培训完成之后,对员工的培训效果进行检验,保证培训的质量;第三,应完善员工的绩效考核制度以及奖惩制度,充分激发员工工作的积极性,并且吸引更多的人才。
(三)将人力资源管理与企业的发展目标进行有效的结合
积极促进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和公司层战略的有机结合,把人力资源管理模块作为公司层战略的核心组成内容,以真正实现战略人力资源管理。一方面对人力资源部门予以匹配的资源配置,保证自身发展需要和有效的部门间协调能力;另一方面要在企业结构设计和业务开展过程中体现出人力资源管理的战略性思维,有效的人力资本作用发挥必须依靠企业结构的调整的业务流程的调整与配合。
四、结语
综上所述,通过对新形势下存在问题的探析,我们可以了解到企业人力转管理工作还具有完善的空间。企业应不断完善自身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以及制度,保证其达到最优化,从而有效的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保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据有利的地位,实现企业的发展壮大。
参考文献:
关键词:人力资源管理;招聘方式;人才招聘
中图分类号:F243.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2)18-0125-02
一、人才招聘及管理
以美日为代表西方人力资源管理模式中,企业人才招聘主要包括以下过程。
1.招聘录用与使用。美国企业招聘员工主要是通过媒介、报纸、广播、电视、网络等媒体招聘信息,应聘者也通过这些媒体自己的需求信息,招聘者与应聘者都能找到自己的员工及岗位。美国企业在招聘时非常重视应聘者的工作经验与所求职位的能力匹配,要求招聘员工能“立即上岗”;雇主与雇员劳动之间是纯粹的市场买卖关系,员工的流动性较大,企业队伍的稳定性较弱。日本企业对人才招聘市场的依赖度较低,主要通过与学校合作等方式直接招聘员工,着重招聘员工的综合能力,并非某一具体工作的“专才”,试用期满后对表现优秀的员工会转签终身员工,给雇员以归属感和团队感。美国企业的员工使用采用“以事选才”,即依据事先确定好的岗位来配备雇员。在管理模式上,美国企业遵循市场原则,以规章制度为准绳,企业的管理人员主要来自市场选择,较少部分为内部晋升,忽视对员工感情的培养。日本企业的员工使用采用“双向设计”,即员工的职务和职责不完全固定,着重人性化和员工之间的亲密性。在管理模式上强调员工的归属感及企业文化的认同感,企业的高级管理人员主要来自企业内部,是对员工忠于企业的一种激励方式。
2.雇工的培训与薪酬福利。美国企业自信自己国家的地位和企业经济实力,能够吸引到世界各地的精英,不重视员工的岗前培训,即使培训把主要精力放在雇工的业务培训、能力开发及职务开发等“硬技能”的培训上,雇员的流动性较大。而日本的多数企业采用终身雇佣制,员工流动较少;员工培训将精力放在企业文化的普及、企业认同感的教育等方面,注重雇员“软技能”的提升。美国企业的招聘主要是通过市场运作,比较重视高水平的人才,招聘员工的工资中包括培训费用的转移和与同行业雇工工资的竞争,一般薪酬水平较高,具体包括基本薪金、年度奖、福利和长期激励,但比重最大的是长期激励,可变薪酬所占比例很大,福利所占比例较低。而日本企业采用“年功序列制”作为薪酬制度,雇员工资水平取决于工作年限、教育水平、工龄等,日本企业的职级工资普遍低于美国企业,随着职位级别的提升,这种差距愈来愈大,日本企业的薪酬中福利所占比例比美国要高,日本公司更重视团体优势。
3.员工激励与绩效评估。美国企业以市场化为原则,雇主与雇工之间是“对抗型”的劳资关系,为充分调动雇工的劳动创造性,美国企业大多数采用外部激励及以按小时支付的刚性基本报酬。而日本企业雇主与雇员之间是“合作型”的劳资关系,采用终身雇佣制,使员工有归属感,注重领导与雇员之间情感的培养增强企业的凝聚力,给予员工特别是管理层一定的决策权和发言权使员工具有主人翁精神,再辅助以少量的弹性工资进行物质激励。美国企业绩效考核着重雇员的个人利益,雇员之间是竞争关系,重视个人业绩,漠视团队精神。对雇员的考评细则中,美国企业的职位说明书中明确规定各职位的工作职责、内容、权限,内部分工非常明确,通过日程化的进度管理和量化业务指标对每个职务进行绩效考核。而日本企业对雇员业绩的考核以主观考核为主,客观指标为辅。工作划分及岗位职责比较模糊,着重雇员之间的团队合作精神,忽视雇员的个人业绩。
二、中国企业人才招聘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中国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模式脱胎于计划经济时代,虽然吸收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先进经验,但还留有计划经济时代的烙印,与美、日等发达国家人力资源管理水平相比还存在一定的差距,人力资源管理模式中“人治”的色彩较浓。
1.对招聘岗位认识模糊,缺乏长期用人规划。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招聘企业与员工之间是新型的劳资合作关系,充分尊重人才,采用“双向选择”,通过市场机制合理配制人才需求,使人才招聘效益最大化。现在许多企业在招聘人才前,人力资源管理部门既没有对本企业员工进行全面考核和作出综合评价,也没有根据企业的发展战略制定所需人才结构、类型、层次、要求、条件及数量的用人规划,不明确企业当前急需哪些人才,以后需要哪些储备人才等,表现为现需现招,经常出现因人定岗或者造成人才资源的浪费。
2.招聘人员职业化水平较低,缺乏必要的组织培训。招聘人员的素质直接影响到招聘员工的质量,应聘员工根据企业招聘人员的素质达到对应聘职业的初步认识。招聘人员缺乏必要的组织和培训将导致招聘活动组织不严密,没有真正体现招聘企业的企业文化、发展战略而招聘不到优秀,还有可能产生不利于企业的负面信息,影响企业在人力资源市场上的形象,给企业造成难以想象的损失。
3.招聘工作甄选方法单一,面试安排不科学。当前中国有些企业认为人才招聘就是收集、筛选简历,进行面试,把招聘到的雇员安排到企业的空缺岗位,缺乏对企业人力资源需求职位的分析、描述,没有设计招聘流程,缺乏对招聘后的效果评价及招聘成本核算。导致在人才招聘时,出现组织实施乏力、操作流程不规范,甄选方法单一,表现为招聘人员随意配置、招聘环境简单、招聘渠道选择机械、面试标准不统一,结果是凭经验和以貌取人,不能公正地对待和尊重应聘者,有损招聘单位的企业形象,出现招聘企业“招到的员工不合适,合适的员工招不到”的现象。
4.缺乏有效的人才储备管理,人才流失严重。当前中国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缺乏系统性及战略性,各个环节脱节,没有将员工招聘、筛选、录用、在职期间的管理、离职等纳入管理过程。没有健全的规章制度,缺乏对员工的绩效评价标准,没有厘清员工的岗位职责,很难准确评价员工的高效与低能,不能区分一般员工和有创造性的专业人才,员工工资待遇没有拉开差距,最终造成人才流失。还有,企业文化建设滞后,员工缺乏归属感,在精神激励缺失和物质激励不奏效的情况下,很难留住人才。
三、美日企业人才招聘对中国企业的启示
美日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是两种截然不同的模式,各具优势和劣势。中国企业在借鉴的过程中,应结合中国企业所具有的东方文化特征吸其精华,去其糟粕。
1.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减少企业人才流失。研究表明,在有激励机制下雇员劳动的工作效率和能力发挥将提高约60%。美国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把物质激励同员工的绩效与薪酬完全挂钩,并通过长期激励来留住员工。日本企业的薪酬激励不如美国,主要通过精神激励、员工参与企业决策及采用终身雇用制来稳定企业人才。中国企业可根据企业性质、规模、人力资源的供需状况结合美日两种激励方式,克服薪酬体系中的平均主义,逐步拉开薪酬差距,激发员工的创新动力及工作主动性。可以采用外部引进与内部晋升相结合,对企业内部员工能胜任的晋升职位,根据员工的工龄、级别、绩效进行考核和提拔,对内部员工不适合的晋升职位,实施外部引进以增强企业人力资源实力的活力,这样既稳定了具有创新活力的人才,又引进更适合企业发展的人才。
2.建立形式多样岗前与在岗培训,增强员工的岗位适应能力。团队精神和企业文化是日本企业吸引雇员的重要法宝,但忽视雇工个人的工作能力界限。而美国企业强调员工的个性工作方式,激励个人潜能的开发,但容易造成个人对团队的不服从和利益冲突。中国企业在员工培训时,发挥美日企业的优势,加强员工技能、管理潜力的开发,增加培训的层次性,实施短期、长期、外派、换岗灵活多样的培训方式,重视员工对企业文化的了解、认同等团队意识的培训。培训后,人力资源管理部门及时进行培训考核评估。
3.健全员工的绩效考核制度,调动员工的劳动积极性。现代企业人力资源管理部门必须建立科学的人才考核制度,保证市场机制基础性作用和劳资双方的权利义务。科学的人才绩效考核制度,必须理清员工岗位的性质、职责权限,把员工的基础力、实际技能、学习能力及创新能力等指标全部纳入绩效考核体系,并以此作为员工晋升及薪酬的主要指标。但在绩效考核实施中,日本企业分工模糊的体系有碍绩效考核,美国企业过分的明细考核标准使员工的技能囿于种种条条框框,很难提升到综合管理的高度。因此中国企业在制定员工岗位责任和绩效考核指标体系时,准确把握适度原则,从多方位、多层次来制定绩效考核指标体系,正确评价员工,以调动员工的主观能动性和创新能力。
4.维持正确的员工关系,增长企业的凝聚力。现代企业的竞争其实是人才的竞争,留住人才,增强企业的凝聚力是现代企业战略重要的组成部分,而企业文化建设有利于企业凝聚力的形成。因此,中国企业应结合中国文化特征,建立企业文化氛围,增进员工对企业的认同度和归属感,为企业的发展提供精神支持和凝聚力。同时,建立行之有效的员工信息反馈渠道,积极引导员工参与企业的决策与管理,调动员工的劳动积极性和创新能力,提倡员工的主人翁精神,使企业和员工之间形成唇齿相依共存关系。另外,建立企业与员工之间的劳资协商机制和有吸引力的激励机制与薪酬体系,对优秀员工实施终身雇员制,增强员工的忠诚度。
参考文献:
[1] 韩晓虎.美、日人力资源管理模式中的企业文化研究[J].天津职业大学学报,2004,(2):34-35.
[2] 翟维丽,盛健英,管铁军.美日人力资源管理模式的比较研究及对中国的借鉴[J].商场现代化,2009,(4):311.
[3] 王小艳.美、日在华跨国公司人力资源开发比较研究[D].长沙:湖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5:26-33.
[4] 张燕娣.以企业文化为导向的招聘模式[J].科学与管理,2006,(1):53-55.
人才测评流程设计(人才招聘)
为了确保人才招聘测评绩效,在人才测评系统招聘流程中,各个环节围绕着岗位胜任特征和人职匹配理论闭环进行。人才规划和测评方案并非一成不变,而是根据招聘绩效动态进行调整,招聘流程如图1所示.
人才招聘测评系统
岗位胜任特征模型
岗位胜任特征模型的构建是制定测评方案的基础,通过建立符合实际需求的岗位胜任特征模型,才能制定出科学的测评方案进而有针对性地引进企业切实需要的适用人才。建立岗位胜任特征模型,首先需要分析该岗位的具体工作,生成职位标准与职位说明书,进而得到该岗位的胜任特征模型。下文以电力调度运行岗为例,构建其岗位胜任特征模型,见表1、图2。
表1 电力调度运行职位说明书
电力调度运行岗位电工类专业(正值调度员)岗位定位
协助调度运行处副处长,全面负责调度当值电网运行的各项工作,是当值调度班电网安全、稳定、经济运行的第一责任人,直接指挥管辖范围内的电网运行倒闸操作,进行电网异常事故处理,分析电网运行情况及时提出改进运行的建议,制定事故处置预案;负责跨省电力实时调度交易;指导、协调副职调度员作好电力发供电平衡、调频调压及省际联络线调整工作。
岗位职责
职能 职责描述
交接班 1.负责主持交接班,审核完成正值交接班记录;
电网监控 2.负责监控电网电压、频率、潮流断面等运行情况;
电网操作 3.负责执行上级调度指令,向下级下达调度指令;
4.审核操作票、组织发变电运行单位及下级调度进行电网操作;
5.许可终结工作票、带电作业票;
事故及异常处理 6.负责指挥河南电网事故及异常处理并进行事故分析,提交事故处理报告;
运行分析 7.负责对系统特殊方式进行运行分析并提交分析报告;
8.负责对系统运行薄弱点进行分析,制定本值事故处置预案;
培训及监护 9.指导监护副值进行工作;
10.培训跟班实习调度员;
生产统计报表 11.负责审核报表及记录,保证其正确无误;
电力交易 12.负责跨省电力调度实时交易;
其它 13.完成上级交办的其它工作。
必备知识
1.掌握电力系统理论知识;
2.掌握电网接线图、电网运行方式及状态;
3.掌握直调机组参数、性能及运行规程;变电站一、二次电气设备运行原理、性能及运行规程;
4.掌握事故及异常处理原则、电网年度有序用电及事故拉闸方案;
5.熟悉电网年度运行方式、主网各断面稳定极限;
6.掌握继电保护整定原则及动作原理;
7.掌握跨省电力调度实时交易原则及工作流程。
技能要求
1.能够进行电力系统潮流分析、稳定分析、方式优化、经济调度;
2.熟练使用调度EMS、AGC系统及常用办公软件,能够撰写常用公文;
3.具有较强的分析及综合判断能力;
4.具有较强的承受压力能力及应变能力;
5.具备较强的书面表达和口头表达能力;
6.具备较强的数据分析能力。
其他要求
1.身体健康,无色盲、色弱等妨碍调度工作的疾病;
2.适应“五班三运转”综合工时制。
根据职位说明书,建立岗位胜任特征模型:
测评方案制定
建立岗位胜任特征模型后,确定相应的人才测评方案。电力调度运行岗位电工类专业招聘测评方案见表2。
表2 电力调度岗位电工类专业人才测评维度及招聘方案
胜任特征 维度方向 测评方式
价值观评估 国网核心价值观、企业文化、理念认同 机考笔试
结构化面试
岗位胜任能力(特质) 知识 专业技术基础、电力生产管理、电力安全规程、电力法规、综合知识 机考笔试
技能/能力 分析判断能力,自我计划、管理能力,决策能力、预期应变能力、沟通协调能力、学习能力 机考笔试
结构化面试
职业素养 责任心、敬业精神、团队合作精神 结构化面试
职业能力倾向
(潜质) 情绪管理能力(健全的人格、情绪稳定性、克服工作倦怠、抗压能力等) 心理测试
(机考笔试)
人才招聘测评系统
(1)系统功能概述。系统包含四个模块:应聘电子简历信息采集模块、简历管理与评估模块、笔试机考模块、面试测评模块,现已主要应用于公司公开招聘高校应届毕业生、公司机关管理岗位人员公开招聘工作,完成以人才选拔为目的的人才测评,人才测评的手段包括机试、面试、心理测试和职业能力倾向测试。
(2)系统特性:具备电子简历信息采集功能;能够对应聘者信息作出分类、智能评估,以供测评甄选;系统支持500人不同科目灵活定制,同时在线机试;人才测评方案可根据应聘人员学历层次、专业的不同灵活定制;系统支持多组面试同时在线进行;笔试、面试等环节结束后快速准确计算成绩、排序及出具测评报告;系统安全可靠,实现双机热备;数据全程加密,保护信息安全;系统流程中设计纪检人员全程监督机制,关键操作必须多人监督完成。
系统架构
(1)技术架构。系统整体上使用B/S架构和C/S架构相结合的方式,通过XML文件进行数据交换。其中,B/S架构部分使用轻量级的Spring+Hibernate解决方案,数据库选用Mysql5.0。总体技术架构如图3。
为满足对稳定性的要求,系统在运行状态使用“微集群”的架构。两台考试服务器并联运行,并保持同步。一台任务分发服务器接受用户请求,并将请求根据负载情况分发至考试服务器。“微集群”架构可在一台考试服务器出现故障时,自动将该服务器上的负载切换至另一台服务器上,提高了系统的稳定性。
(2)网络拓扑。在系统实际运行时,共需要三台服务器,一台内容分发服务器和两台考试服务器。客户端与运行着应用服务和数据库服务的考试服务器完全隔离。通过这种方式,一方面两台考试服务器相互热备份,有效提高系统可靠性;另一方面,从网络连接上避免了存放着重要数据的考试服务器被客户端直接访问,确保系统安全性。系统网络拓扑结构如下图4。
系统功能
电子简历数据采集、简历评估甄选、考生身份指纹采集验证、机考笔试应用、人才测评面试应用、报到入职管理。
(1)电子简历信息采集。依托公司网站人才招聘公告,采集应聘人员信息。简历信息数据是整个招聘、人才评价工作的基础,为招聘过程中各环节提供基础数据。电子简历中填报的内容除满足公司要求的数据和其他个人情况说明外,还包括能够量化评比的学业、能力等数据。电子简历包括7方面的内容,分别是个人基本信息如姓名、性别、出生年月、照片等;教育背景信息如各教育阶段的起止时间、专业排名等;学术成果如学术论文情况、专利情况等;社会实践及取证情况;应聘意愿情况;就业推荐表、成绩单或取证扫描件等图片材料和其他情况。应聘人员作出诚信承诺前提下,完成电子简历填报。系统与应聘人员建立信息交流互动机制,能够及时向应聘人员反馈简历处理状态及动态更新招聘信息。
(2)电子简历管理及综合素质评估。电子简历汇总系统用于电子简历分类汇总、评估管理,在导入简历文件后,电子简历文件除显示姓名、性别、学历等填报信息外,还根据应聘人员填报信息自动计算年龄、是否延期毕业等内容。系统将对导入的电子简历自动进行分类,分别按学历层次、应聘意愿和岗位类别分类排列。基于应聘者诚信前提,综合评估简历的学历层次、院校学科排名、科研及论文成果、专业技能等信息,自动给出综合素质评估分数排序,排除不合格人员、甄选相对优秀人员进入机考、面试环节。
(3)机考笔试出题器(加密)。出题器是系统提供给出题老师使用的编写考试用题的专用工具。机考笔试前邀请命题组集中封闭,专家依据招聘岗位胜任能力素质要求,按专业、考核维度进行模块化出题,试题数据对应嵌入标准答案并进行加密处理,出题完成后解密密码由公司纪检部门集中保管。系统支持三种题型,分别是选择题、阅读理解题和写作题。出题老师在出完试题后,可以通过预览功能对整个试题结构进行整体浏览,也可单独浏览、修改每道试题及审核标准答案。在保存试题库时,必须设置题库密码,试题库将以该密码加密,在重新打开该题库时,必须输入正确的密码。
(4)机考注册及指纹采集。招聘工作人员短信平台通知甄选通过人员参加机考笔试。考生根据学习专业、岗位意向凭身份证注册参加相应类别考试。同时,采集指纹数据以备身份验证。为了提高效率和保证准确度,系统使用第二代身份证阅读器代替身份证号的手工输入,并读取身份证芯片上嵌入的照片信息记录入库。
(5)机考笔试。机试和心理测试为人才测评中的重要环节。系统中的该模块支持多科目笔试同时进行,考前半小时公司纪检组现场抽取考试试题,解密试题数据导入考试服务器。考试结束,试题数据自动恢复加密,自动生成由纪检人员设置密码加密的考试数据包,数据包内包括考试成绩单、加密后的考生试卷和考生测评报告,纪检组保存密码以备考生申请查阅本人试卷。考试成绩由机考管理系统自动生成,即时予以张贴公布。机试的测试方向为综合素质、专业素质和职业倾向测试。在机试中,应聘人员根据个人信息登录后,在考试时间开始后即可开始答题和测试。为防止客户端重启或其他原因造成的数据丢失,考生的每次作答均自动保存至服务器。
(6)指纹身份验证。在机考、面试、体检、入职四个环节进行指纹身份验证,利用技术手段杜绝考生替考、作弊及作假。验证指纹时,应聘人员在指纹采集器上录入指纹,系统将显示根据该指纹绑定的应聘人员信息,如果没有查询到该指纹,则报警。
[论文摘要]本文从研究招聘活动中招聘者这一主体入手,从提升招聘者自身的综合素质、加强招聘者对不对称信息的防范、避免其心理误差等三个方面,论述提高人员招聘的有效性,并以此为基础,展望性地提出相应的对策,以期抛砖引玉,促进企业人力资源管理。
招聘是招聘者与应聘者两个主体用某种方式相互选择对方的一种活动,其过程和结果的成败即是招聘的有效性。招聘者在这一活动中是作为企业的代表,对有效性承担相当意义的责任。对于企业而言,招聘不仅是招聘者代表企业选择应聘者的活动,也是考察招聘者作为职业人其工作能力的过程。因此,可以认为招聘者是招聘活动中真正的主体,其自身的知识结构、人力资源的理念以及对本组织文化的理解是选择应聘者的度量衡,其自身良好的心理素质、敏锐的职业感觉是判断形形应聘者适应性的试金石,因此作为招聘者必须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强自身修炼,提升自身的素质。
一、加强招聘者的综合素质的培养,提高招聘的有效性
1.加强招聘者自身对本组织文化的渗透。“组织文化”这一管理思想在招聘活动中被广泛应用。成功企业内部的凝聚力与对人力资源强大的吸引力在于拥有优秀的组织文化,优秀的组织文化是企业开展人才招聘的最好“广告”。而招聘者本身就是组织文化最好的实践者,只有深深打上组织文化烙印的招聘者,才能在进行招聘甄选工作时,点点滴滴都散发着组织文化的光辉。因此,加强应聘者自身对组织文化的理解,才能让应聘者能充分了解本组织文化,无形中把到职培训提前到招聘甄选过程中。
2.提升招聘者“人才与企业匹配”的招聘理念。“人才与企业匹配”的招聘理念是指,招聘的人才也许并不是那些学历最高、成绩最好的,但一定是最适合本企业的人,招聘到的员工能够胜任工作而且长时间地为企业服务,这是企业持续发展的需要,是企业节约成本的需要。因此,招聘者在进行招聘活动中不仅要强调应聘者与特定职位的匹配,还要考察应聘者内在特征与企业主要特征之间的匹配,要重视应聘者个人与团队、个人与企业之间的互动,要意识到应聘者都是“立体的人”,“综合的人”,有着自己思想,个性以及个人情绪的,不是纯粹的“经济人”和“工作人”。这些看似与职位不太相干的个性心理因素、非智力性因素直接影响着个人对企业的认可和接受程度、对工作的满意度以及克服困难的毅力。
3.提高招聘者自身的业务知识和专业知识。企业之间的竞争是人才的竞争,而在激烈的人才竞争中,招聘者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是企业形象的代表者。招聘者是企业与人才的第一接触者,招聘者的能力、风格、气质往往会给应聘者留下很深的印象,是应聘者了解企业的一个窗口,也是吸引人才的第一环节。一个招聘者不良表现可能使企业所有的招聘努力和投入付之东流,使企业与所需要的人才失之交臂,使企业在人才竞争中处于不利的地位。可以说,在企业其他条件差不多的情况下,招聘者的素质和表现决定着人才招聘的吸引力和竞争力,决定着人才招聘的成效。要做一名合格的甚至是出色的招聘者,需要不断地学习业务知识和专业知识,具备人际交往的知识、能力和人才招聘的知识、技能和谋略。掌握最新的政策和行业动态,树立服务意识、形象意识、竞争意识,同时也要不断修炼自身的品行。只有这样才能有效地提高招聘者素质,增强企业的人才吸引力和竞争力。
二、提高招聘者的职业敏感性,加强对信息不对称的风险防范
在招聘过程中,由于招聘者并不知道求职者的真实工作能力,低能力的求职者可能伪装成高能力的求职者来欺骗企业(比如求职者伪造文凭、推荐信),夸大自己的能力蒙骗企业与自己订阅劳动合同,这就会造成招聘录用有效性大大降低,从而引发招聘的风险,给企业带来巨大的损失。为正确规避风险,达到招聘的有效性,解决招聘风险的主要对策就是增加双方信息对称的程度,具体而言,可以通过以下手段:
1.规范招聘流程,建立科学有效的招聘体系。招聘的质量不是取决于你的花费,而在于明确的职位要求、合适的选聘方式和规范的招聘程序。为了防止招聘过程中的伪装现象,招聘者必须制定包括确定招聘需求、招聘信息、告知聘用结果、对招聘工作本身的评估等在内的招聘流程和程序。
2.招聘者要获取更多的求职者信息。要求招聘者主动收集关于求职者的信息,包括对求职者进行面试、心理测试等,以获取求职者的内隐信息,比如个性、潜力、人格等;招聘者也可以通过各种渠道比如前任雇主、求职者的毕业院校、猎头公司等来核实求职者材料真实性和能力评价。
3.招聘者要采用不同的招聘技术和方法。在评价应聘者时,招聘者可以采取心理测验、专业技能测试、面试、情景模拟等。除此之外,还要采取克服信息不对称矫正技术,根据信息的变化和发展阶段的不同应用“可信传递信息法”招聘技术。当然,招聘者获取信息对于招聘是有收益,但也需要支付一定的成本。招聘者究竟要将信息获取工作做到何种程度应取决于企业的成本与收益的平衡。
三、避免招聘者常见的心理误差,提高招聘的有效性
1.首见效应。首见效应是指与陌生人初次见面时留下印象及所产生的心理效应。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人们会自觉不自觉地根据第一印象对首次交往的人做出评价,而忽视此后获得者的第一印象不相一致的信息。首见效应所依据的第一印象主要包括表情、体貌、服饰、气质及言谈举止等。招聘者易于被最初阶段的表现所迷惑,往往用最初阶段的表现取代其他阶段和全过程的表现。
2.晕轮效应。晕轮效应也叫联想效应。它的含义是指以事物的某一方面的突出特点掩盖了其他方面的特点。在招聘活动中,晕轮效应的具体表现是,被应聘者某一突出特点容易引起招聘者注意,而使其他素质的特点被忽视。如应聘者的语言表达能力很强,给招聘者留下良好的印象,有的招聘者则受晕轮效应的影响,武断地认为应聘者一切都好;反之,则认为一切都差。这种心理效应,以点代面,用主观臆想的联系代替应聘者自身素质真实客观的联系,应该防止和避免。
3.“脱线风筝”现象。不自觉地与应聘者谈一些与工作无关的内容,令应聘工作失去方向,这样就有机会让应聘者占有主动,向着对自己有利的方向发展下去,也往往使应聘者占优势。
4.“只听不看”现象。招聘者把精力集中在记录对象的回答上,而忘记了观察应聘者,因此,招聘者要集中精力观察应聘者的反应行为,检查印证他说话的内容和反应是否一致。
总之,招聘工作对于任何企业来说都是十分重要的,“选人”是人力资源管理的第一步,如果起点质量不高,那么不仅后续的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会事倍功半,而且会影响到公司各项决定的执行。在中国企业的生存环境中,由于正确地选用了一个人而使企业壮大,飞黄腾达的例子比比皆是,如张瑞敏之于海尔,倪润峰之于长虹;同时由于错误的选人而导致运作良好的企业一夜衰落的实例也举不胜举。作为承担着“选人”职责的招聘者,要不断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加强职业敏感性,避免招聘者常见的心理误差,以期提高人员招聘的有效性。只有这样,才有机会让企业招聘到适合企业发展的人才,才能让企业在激烈的竞争中生存、发展、壮大。
参考文献:
[1]许志超郑伯礼:招贤纳才——现代招聘面试手册[M].成都: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1999
关键词:人力资源招聘外包 科技人才 高新技术企业
一、北京市中小型高新科技企业人力资源招聘外包存在的问题
1.外包企业招聘的科技人才与高新企业工作岗位要求不匹配。在北京众多高新企业中,实行招聘外包的企业达到了85%以上。通过我们的调查显示,北京高新技术企业人员通过招聘外包单位所招聘的科技人才质量与工作岗位要求不匹配,如学历、工作经验、创新能力等方面达不到岗位要求。高新科技企业近年来发展迅速,对人才的需求量大,而其人才来源主要是社会从业人员、高校毕业生、培训机构的培训生。社会从业人员存在的问题主要是缺乏规范的项目管理流程意识,由于工作年限长,他们具有较好的工作经验对于工资的要求也较高。高校毕业生虽然在知识方面占有优势,但是缺乏实际运用能力,往往也达不到高新企业的标准。培训机构的培训生很大一部分也只是进行简单的培训从而通过笔试测试,其真正的专业技能水平并不高,许多连基本技能都不会运用,无法满足企业需要。通过外包企业进行招聘很容易忽略这些人才真正存在的问题,导致招聘到企业之后达不到其工作岗位的要求。
2.外包企业招聘的科技人才与高新企业文化和企业发展战略不匹配。高新企业大多有着自己独特的企业文化,企业的发展战略更是根据企业内外部环境及可取得的资源的情况等等综合考虑而制定的,具有很强的特殊性。很多企业担心外包造成企业信息的泄露,为了保护企业战略机密不将所有信息透露给外包企业,对于外包企业而言,并不能够充分地了解每个企业的独特文化,因而通过外包企业进行招聘往往容易造成所招聘的人才与自己的企业文化及其发展战略难以契合的现象。
3.外包企业招聘的科技人才流失率较高,人员不稳定。通过调查我们能够发现,通过外包企业招聘的人员比较不稳定,易于流失。造成企业人才流失率高的原因有很多,首先通过外包企业招聘的员工难以融入公司的企业文化中,并与其长期发展战略不能很好地适应。其次企业与外包招聘的员工缺乏沟通,导致员工大多缺乏凝聚力,与企业本身脱离,工作积极性不高。这些方面的共同影响必然会导致人才的流失。
二、北京市中小型高新科技企业人力资源招聘外包现况改进的建议
1.结合高新技术企业的岗位需要,鼓励外包企业有重点地进行科技人才的招聘。 目前北京高新技术企业还没有找到如何利用好招聘外包这一模式的方法。对于科技人才招聘外包,高新技术企业首先应向人力资源外包企业提出明确的招聘需求,除提供相关岗位信息外,对所需要员工的胜任能力作出明确要求,以便于人力资源外包企业更好的进行科技人才的筛选。而人力资源外包企业可以学习借鉴国外成熟的招聘模式,在人力市场寻求适合的科技人才时最好进行更全面的对比和考虑,为客户提供可以进行多样选择的方案,提升自己的服务水平。
2.高新技术企业为招聘外包进入企业的员工提供融入企业的缓冲期。根据我们的调查分析,部分通过招聘外包获取的科技人才与高新企业的文化和发展战略不匹配。这是一种无法避免的情况,这些科技人才有可能对于企业文化的认同还仅限于之前服务的企业,所以他们对新企业的发展战略不够了解。这就需要高新技术企业给这些科技人才一个融入企业的缓冲期,在这一时间段着重对他们进行企业文化的传播,为其提供了解企业的机会。他们通过认识自己的企业,认同企业的文化并且明确企业未来发展的需求来调整自己的工作状态,使自己更好的融入企业。
3.提升科技人才综合素质,开展科技人才的培训和职业资格认定工作。部分科技人才本身综合素质不高,使得高新技术企业科技人才外包招聘风险增大,面临外包企业招聘的科技人才流失率较高,人员不稳定等问题。对此应重视高新技术企业对人力资源招聘外包的规范化管理和监督,同时提升科技人才的综合素质。这需要校园与社会的共同努力,校园结合社会的需要,安排相关课程,鼓励学生不断提升个人能力的同时重视素质的培养。当科技人才走出校门进入社会时,企业对其提出专业的需要,开展企业文化培训和职业资格认证工作。增强科技人才的责任感,做好自身职业发展规划,使他们以更稳定的状态进行工作。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