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3-22 17:35:42
绪论:在寻找写作灵感吗?爱发表网为您精选了8篇企业财务管理,愿这些内容能够启迪您的思维,激发您的创作热情,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关键词:企业财务 管理手段 优化措施
一、企业财务管理的概念
企业财务管理的定义:指对企业生产经营活动所需各种资金的筹集、使用、耗费、收入和分配,进行预测、决策、计划、控制、预算、分析和考核等一系列工作的总称。财务管理是基于企业再生产过程中客观存在的财务活动和关系而产生的,是组织企业资金活动、处理企业同各方面的财务关系的一项经济管理工作,是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目前财务管理,是在国家统一规定的《企业财务通则》和各行业财务制度下进行的,主要内容包括:资金筹集、流动资金管理、固定资产和无形资产的管理、固定资产投资和对外投资管理、成本费用管理、营业收入和利润管理、财务收支管理、企业清算、财务报告和财务分析等。
二、企业财务管理的目标及意义
影响财务目标的利益集团主要有三方面:
1.企业所有者包括政府。所有者对企业理财目标的影响主要是通过股东大会和董事会来进行的。从理论上讲,企业重大的财务决策必须经过股东大会或董事会的表决。企业经理、财务经理的任免也由董事会决定,目的是增强企业的生存能力,保护所有者自身的权益。此外,政府作为行政机构因其提供的公共服务,而以税收的形式强行参与企业的利润分配。企业要吸引更多的投资者,必须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
2.企业的债权人。债权人把资金借给企业以后,一般会采取必要的监督措施,以保证按时收回本金和利息。因此,债权人必然要求企业按借款合同规定的用途或更有效的,合法的用途使用资金,并要求企业保持良好的偿债能力。
3.企业职工。企业职工包括一般的员工和企业经理人员,他们为企业提供了智力和体力的劳动,必然要求取得合理的报酬。职工是企业财富的直接创造者,他们有权分享企业的收益,以恢复体力和脑力,为企业创造更多的财富。可见职工的利益与企业的利益紧密相连。因此,在确立企业财务管理目标时,必须考虑职工的利益,在社会主义国家,职工利益更应优先考虑。此外,影响企业财务管理目标的因素还有其他利益集团,如企业的供应单位、消费者等。
三、我国现阶段企业财务管理的现状
我国的经济发展和企业改革正随着全球一体化的进程不断的发展壮大起来,这些年来,我们一直不断的总结财务管理的理论和实践,经过不懈的努力,我国经济的总体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也相继出现了很多新颖的经济活动,但我国的财务管理还存在着很多不足之处。
1.财务管理的基本模式落后。虽然我国有很多的大、中型企业的财务管理开始运用网络化的管理模式,但是网络管理毕竟还处于刚开始的起步阶段,仍然有大部分的企业还是运用传统的财务管理模式,这与发达国家的财务管理水平还相差甚远,我国的企业管理没有一个统一的信息平台,尤其是会计系统的统计中还存在着信息处理的落后,以及一些资金结算、投资融资、信息传递等方面的问题,这就使决策层无法快速、准确、全面的了解生产经营方面的问题,也就不能及时有效的进行监管和控制,我国企业的这种网络信息化管理只能实现特定情况下的企业内部的网络管理,甚至是企业的各职能部门之间也很难进行信息交流,这就导致企业的财务资源配置与业务工作很难协调同步进行,不能够实现资源配置的最优化,所以,我国的企业要把强化网络财务管理作为今后工作的重中之重。
2.对风险投资管理重视不够。风险投资是知识经济社会中金融创新与技术创新结合的产物,风险投资管理作为财务管理的重要内容,却常常被我国的企业所忽视,我国的风险管理理论仅仅局限在财务风险的防范方面,尤其是近几年来我国出现了很多风险投资领域的业务,但是与之相对应的风险管理制度却远远不够。最重要的就是风险投资上的人员的管理问题,企业可以制定合适的选聘标准或者定期汇报制度来完善风险投资管理,只有加强对人员的管理手段才能更好的发展我国企业的财务管理。
3.健全财务管理中的监督机制。我国现行的财务制度中激励和约束机制不相容,企业要实行激励制度,因为外在的动力能够刺激和约束经营者,使他们更好的完成企业管理的任务,而内在的动力能够使经营者在工作中更加的积极主动。企业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制定由各种激励要素组成的财务激励约束机制,我国在这方面的机制建立的还不完善,尤其是要健全财务管理中的监督机制,对一切不法行为严惩不贷。以前,我国的企业经常会出现财务总监职权范围不明,财务管理的深度力度不够等问题,现在随着我国管理制度的完善,很多问题都得到了缓解和解决,但是我们仍然要加大财务管理的监管力度,做到激励与约束机制相融合。
四、优化我国企业财务管理的相关措施
1.强化财务管理意识和财务管理知识。对于企业财务管理的相关人员,要提高他们的专业知识和职业道德,尤其是业务能力,对于各级领导的财务管理意识的加强也是不可忽视的,要使管理者认识到财务管理才是企业管理的核心内容,与此同时,在制度监理方面还要提高处罚的力度,特别是监督机制的完善,这样才能够有效的降低财务造假的几率。
2.坚实财务管理工作基础,提升财务管理层次。从我国当前的经济发展形势上看,现在的运营资金管理大多涉及现金、存货、应收应付等方面,企业财务管理应当强化日常的营运资金,控制现金流量、提高资金利用的效率,以及企业的投资、筹资和财务分析等,全面统筹的开展企业财务管理的理论和实践。
五、结语
企业财务管理关乎到整个企业的经营,是企业经营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这样的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我国的财务管理仍然存在着很多不足之处,我们要树立网络化管理的新理念,以及以人为本的思想观念,逐渐的完善我国企业的财务管理体制,想办法促进企业合理的降低投资的风险,促进企业财务和业务的一体化,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为我国的经济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参考文献:
【关键词】 财务管理 重要 方法
1. 企业财务管理的意义
企业的财务管理是指通过企业的价值形态对企业内部资金运作进行决策、计划和控制的综合性管理过程。企业财务管理的目的在于通过组织企业的财务活动,处理企业的财务关系使企业利润达到最大化。进行企业财务管理的财务部门本身并不创造价值,但是企业的财务管理可以直接向企业管理层提供第一手信息,因此企业管理管理对于企业的发展有重要意义。
2. 企业财务管理的重要方法
企业管理是以企业的财务管理为核心的,企业的生产管理、质量管理、销售管理等都要服务于企业的经营需要,且都必须以企业的财务管理为核心,保证各项管理之间相互协调、相互配套。合理的财务管理方法应具备可测性、可控性、层次性和统一性。因此企业必须形成一套完善的财务管理方法,从各个方面保证企业财务管理作用的发挥。
第一,形成企业财务管理的信息化手段和高水平的财务管理队伍。在现代科学技术的影响下,企业的各项运营都逐步实现了信息化管理,企业的财务管理当然也不例外,尤其是对于企业的会计信息和财务信息都需要实现电算化管理,通过电算化管理可以对于企业的生产运营情况、财务情况进行及时、客观的反馈,并且通过进行深入分析,可以有效快速的发现企业经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解决措施,保证企业生产效益的提高。同时,信息化管理还要求企业的财务管理必须形成高水平的会计队伍,这支会计队伍不仅仅需要有现代化的企业会计知识,对于企业管理、生产运营、信息管理等各方面都需要有一定的认识,并且能够在此基础上进行科学的企业财务分析,对于企业的筹资决策、投资决策和经营决策都能够提出良好的建议,并且对于企业中的各项决策能够通过科学的方法进行严禁的可行性和成本效益分析。
第二,加强企业全面预算的管理。企业的全面预算是指对企业在一定时期内的各项业务活动、财务表现等各个方面进行总体预测,具体包括开发预算、销售预算、管理费用预算、投资预算、资金预算等各个方面。因此企业的全面预算管理是企业财务管理的重要内容,也是企业财务管理的重要方法。对于企业的全面预算管理主要包括3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全面预算管理的编制,由于全面预算管理包括范围广泛,涉及的部门较多,因此企业全面预算的编制必须实行从上到下和从下到上相结合的编制方法,通过各个部门之间的沟通,最终确定合理的预算范围,并且在编制过程中避免上级直接决定,下层员工没有参与的情况发生。二是全面预算的执行,在实际的执行过程中,尽可能的按照预算进行,一旦出现与预算不相符合的情况,需要有企业相关领导确认后方可更改。并且企业根据自身规模和实力的大小,可设立全面预算管理办公室,对于全面预算在执行过程中的情况进行有效监督。三是全面预算管理的反馈。反馈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方面对于预算和实际情况必须进行对比分析,为未来进行更加科学的全面预算管理奠定基础。另一方面要做好对于预算执行良好的个人和单位的奖励,以及对于表现较差的部门和个人的惩罚工作,提高部门和员工在全面预算管理中的积极性。同时,全面预算管理中必须重点突出成本管理,对于企业确定的成本计划,在执行过程中要进行严格检查,深入监督。
第三,加强企业的财务风险管理。市场经济的发展同时存在机遇与挑战,并且一直存在着低风险低收益、高风险高收益的困境,因此企业财务管理必须重视风险管理,包括风险识别、风险度量和风险控制三个方面。在进行企业的财务风险管理时,首先需要确立企业财务风险管理的基本目标和基本原则,并且在此基础上,根绝企业内部经营的需要和企业外部环境的变化,不断改进和完善企业的财务风险管理机制。在进行财务决策时,对于风险的大小、程度等进行科学、充分的分析,并且结合企业自身的实力,通过多方面、多渠道的比较、分析权衡强企业的可能收益和可能损失,选择出相对最佳的方案,达到企业收益最大化。同时,在企业做出任何决策前,必须形成一系列的防范和保全措施,即使出现风险,也可以有效的控制风险或者尽可能降低风险给企业带来的损失。也就说,企业的财务风险管理做到必须做到对企业所面临的各种财务风险需要尽可能的做出准确和及时的测量。为了达到这样的工作效果,企业内部可以建立专门负责风险管理部门,以控制企业的财务风险和处理企业财务风险发生所带来的损失。
第四,加强企业的资金管理。资金管理是我国企业财务管理最传统的内容和方法,资金是企业运营的血液,是企业运营的基础,也是企业增值的根本。企业的资金管理包括资金的筹集、资金的安排与使用等各个方面,因此企业在资金管理时要做好三个方面的工作,一是做好企业的资金总量、借款、还款的筹划工作,积极参与企业的投资决策和计划,二是尽可能的加速资金的运转速度,及时监督企业资金的使用情况,考核资金的使用效果和使用效率,三是做好资金的安全防范工作等各项工作,确保企业运转的正常资金需求和不间断进行。并且在此基础之上,提出合理使用资金的建议和措施,保证和促进生产、技术、经营管理水平的提高。
第五,做好财务部门与各部门之间的协调工作。企业的财务管理不仅仅是财务部门的事情,与企业的生产部门、战略部门、销售部门等都有直接关系,因此在财务管理时需要理顺企业财务部门与各个职能部门之间的职权关系,明确划分各个部门的职能,以及在财务管理中需要发挥的作用。通过各个部门职能范围的划分,形成以企业财务管理为核心,各个职能部门相互协调的财务管理体系。
结论
企业的财务管理对于企业的顺利运营和可持续发展有重要意义,直接关系着企业利润的最大化和企业价值的最大化。因此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若想获得稳定的长期可持续发展必须做好财务管理工作,充分认识到企业财务管理的重要性。
企业财务管理首先需要的是现代化的管理手段和高素质的管理队伍,同时在管理内容上重点突出全面预算管理、资金管理和风险管理。并且企业的财务管理贯穿着企业经营的全过程,与企业的各个部门都有直接关系,因此要做好企业的财务管理工作需要企业内部各个部门之间相互协调,通过职能分工,形成以企业财务管理为核心,各个职能部门相互协调的财务管理体系。通过真正确立企业财务管理在企业管理中的核心地位,使财务管理的积极作用得到有效发挥。
参考文献:
关键词:财务管理;资金控制;战略意义;策略;效率
中图分类号:F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4)10―0126―01
1企业财务管理创新的含义和必要性
1.1企业财务管理创新的含义
企业的财务管理在进行了一定量的累积之后,由于一些因素的变化和反应,产生了质的飞跃,这种交替演变的过程就是企业财务管理的创新过程。通过企业财务管理的创新,可以把企业财务管理的要素和生产、经营、管理等条件进行一次全新的整合,改变原有财务管理体系的样貌。也是一种企业竞争机制的创新,在财务管理创新的进行过程中,一些财务管理能力比较差的企业会被淘汰,一批财务管理能力强的公司可以进行整合和重组,使资本结构更加优化。
1.2企业财务管理创新的必要性
随着国民经济的不断发展,人民的物质文化水平逐渐提高,特别是随着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国民的眼界开阔了,精神层面的需求变多了。过去的传统财务管理制度已经不能适应时代的发展。过去的企业财务管理主要依靠人来进行计算处理,而现在的科技发达了,计算机在企业财务管理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越来越多的企业意识到应该利用计算机和网络技术来为企业的财务管理增砖添瓦,这也是企业财务管理创新的一个重要内容。
而今,第三次技术革命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当中,国家想要富强,就要抓住这次科技革命的机会,企业想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也需要依靠这次科技革命来为自己服务。21世纪不但是科技不断进步的世纪,还是管理革命进行的世纪,企业之间的竞争,说到底是科技的竞争,是管理的竞争。新技术、新管理模式不断被企业开发利用着,企业财务管理如果不能跟上科技革命和管理革命的脚步,是会被时代所淘汰的。
2企业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
2.1管理人才财务管理观念落后,财务管理意识淡薄
很多企业的管理者总是把企业理财理解为资金的经营权,产权不清楚也会导致企业财务管理效率低,政策的不配套,影响着企业财务管理创新的步伐。管理者的干预也会影响到财务管理的创新。
2.2会计核算工作能力弱,机构不健全
很多企业受到资金和技术的限制,使企业会计核算方面也不能有较好地发展,有些企业的财务管理机构设置简单,专业性弱,内部管理不清,企业会计核算能力低,还有一些小企业根本没有会计机构,只是让老板娘管理财政,只有一个记账本,这些都是企业财务管理不完善的表现。
2.3信息失真、信息不集成,难以为科学决策提供依据
21世纪是信息世纪,完善的市场信息是企业发展的关键,企业必须及时的掌握各种市场信息,才能有效地控制物流更新和资金。但是我国很多企业存在着信息的不透明,不对称现象,这就给企业的决策机构造成困惑,他们面对不一样的信息,无法科学合理的做出有利于企业发展的决策。
3企业财务管理改革措施和手段
3.1注意形成有利于企业财务管理的新环境
环境对于企业有很大的影响,再一个创新的环境下,企业员工都会精力旺盛,充满热情的投入到工作和学习当中去,企业注意为员工创造一个创新的环境,可以改变之前员工消沉、混乱的风气,让企业财务管理改革进行的更加顺畅,也同时鼓励了管理者学习和探索,不断提高自身能力。只有形成了好的环境,才能使整个企业焕发出新的朝气,让企业上上下下团结一心,为企业更好地服务,使企业管理迈上一个新的台阶。
3.2加强内部审核,健全会计监督机制
加强企业的内部审核,可以确保企业的经济安全,还可以及时地发现企业资金链条上的风险和不足,也为决策层及时调整决策提供了充足的根据,使企业更好地发展大局。同时,加强内部审核,健全会计监督机制,还可以提高企业的资产水平,为实现企业目标发挥更好地作用。通过对大量的财务收支运营状况做审计,可以找到企业内部存在的问题,从机制上和制度上找到问题的原因,并提出改进的方案。
3.3建立财务预警系统,防范风险
在财务管理系统中,企业可以建立一套财务预警系统,防范风险,将与生产经营密切相关的关键控制点连接起来,确定一个风险警示点,对这些点进行监控,每当超过或者临近这个控制点的时候,就发出警报,这样可以让决策层更好地、更及时地化解风险,提高企业财务管理的安全性,也可以提高企业财务管理人员的风险防范意识。
4结语
经济发展的越快,企业的财务管理就越应该得到重视。财务管理可以有效地避免资源的浪费,更好地降低成本,更好地筹资,还可以提高投资收益率。所以,在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21世纪,企业应该抓住科技革命和管理革命的机遇,狠抓财务管理,不断完善自身的财务管理体制,加强资源整合,提升业务水平和管理水平。
参考文献
一、中美企业财务管理内涵和外延的比较我国的财务管理是在建国初期从原苏联引进的,其基本内容是将财务作为国民经济各部门中客观存在的货币关系包括在财政体系之中。
1963年后,我国财务理论界打破了原苏联财务理论框架,以“企业资金运动论”代替了“货币关系论”,之后又提出了“价值分配论”、“财富事务及生产关系论”。改革开放后又提出了“财务职能论”、“本金投入及收益论”、“所有者———经营者财务论”等。我国过去探讨财务管理理论一直是马克思关于“资本循环和周转”理论,认为财务管理分为宏观财务和微观财务两个层次,并把微观财务纳入宏观财务体系,以财政职能替代财务职能。由于长期“政企不分”的“二元经济结构”,使企业过度依赖财政,造成企业责任不清,效益低下。建立市场经济体制后,我国借鉴西方财务理论,确立了企业财务管理的主体地位,逐渐实现宏观财务与微观财务的分离。
美国财务管理思想来自于西方微观经济学,产生于企业,服务于企业。美国对财务也有不同的定义,主要有:“企业是一个现金流程的体系,财务是关于现金流的管理”、“财务就是核资、筹资和投资”、“财务就是如何使一笔当前的定量现金转变为一笔未来的(或许是)不定量现金的研究”等。但总的说来,美国的财务都是指企业财务,财务管理以资金管理为中心,以经济求利原则为基础,着重研究企业当局如何进行财务决策,怎样才能使企业的价值或股东财富最大化。美国财务管理与公共财政完全分离,是一种实效性的企业财务,属于企业经济范畴。
二、中美企业财务管理目标比较
财务管理目标决定着财务管理的发展方向及其运用的技术方法,因而确立财务管理目标具有重要意义。美国企业财务目标有3种主要的观点:利润最大化、每股收益最大化和股东财富最大化。利润最大化没有考虑利润取得时间及取得的利润与投入资本的关系,每股收益最大化没有反映风险,而股东财富最大化则充分考虑企业短期利益和长期利益、目前和未来的营业盈利能力、经营风险和财务风险等因素,成为目前美国最流行的观点。我国企业财务管理目标经历了3个阶段:计划经济体制下的总产值最大化、经济体制改革后一段时期的利润最大化和市场经济条件下的资本增值最大化及企业价值最大化。前两个阶段的财务目标都与国家对企业的考核指标相联系,是为国家服务型的财务目标。建立市场经济体制后,企业拥有自主的财权,要求企业财务目标为企业服务,转化为资本增值最大化及企业价值最大化。
中美企业财务管理目标上的差异来源于企业理财主体的不同,而企业理财主体的不同是由于企业生产资料所有制的不同。在美国资本主义经济制度下,企业要对投资者负责,企业必须以资本所有者的利益为目标。美国企业最重要的组织形式———股份公司,其目标就是股东得到最大限度的财富。而公司股票的市价汇集了所有市场参与者对该公司经营的评价,代表了股东的财富。所以,美国企业财务管理以追求股价提高为目标。在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制度下,国有经济占主导地位,企业不仅与投资者有着利益关系,而且还与债权人、往来客户、国家有关政府部门、内部职工等其他利益主体有着利益关系。国家既是主要投资者,又是社会财富管理者,必然对企业财务管理有着很大的影响。因而,企业财务管理目标既要反映企业所有者的利益,还要兼顾其他主体的利益并服从于国家宏观经济管理的要求。因而,股东财富最大化并不是我国企业理财的合理目标。我国企业财务管理目标应定位为企业价值最大化。考虑到该指标相对难于量化,当前企业的考核指标可选择资本增值最大化。
三、中美企业财务管理观念比较
美国企业财务面向的是一个开放的资本市场、货币市场和投资市场,评价股东财富最主要的指标———股价也是由市场决定的,因而,美国企业的财务管理是一种以外向型为主的财务管理。经过上百年的历史选择,美国财务管理形成了整体、动态和发展的理财观念。表现在财务管理内容上就是:进行全面的资本预算、现金预算;强调资金筹措的经济性、营运资金管理的高效性;重视投资项目的现金流量分析和风险评价;利用动态分析与静态分析相结合的方法进行财务分析;注重最优股利政策的决策等。为提高财务决策的科学性,美国企业在财务管理中,较多地运用现代管理方法和数量分析方法。
我国长期形成的是局部、静态的理财观念,追求时期和时效性,常表现为短期行为。改革前,我国实行“统一领导、分级管理”的财务管理体制。在这种有责(实际上也不明确)、无权、少利(或根本无利)的管理体制下,一个企业的经济关系只向上级负责。这样,财务管理不重要,是名不符实的财务管理。长期的财务实践使人们对理财观念很淡薄。1993年实施“两则”后,我国虽从名义上要求改变旧的模式,也完成了一些核算方法和机构上的改革,但改革更重要的是观念的更新。如果我们不改变观念,即使同样运用西方先进的财务管理技术,仍然没有效果。而观念的更新比起核算方法和模式的改革更为困难。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企业管理越来越以财务管理为中心,企业必须在理财观念上确立财务主体观念、市场观念、资金时间价值观念、风险———收益对等观念、机会成本观念、依法理财观念等。
四、中美资本制度比较
资本制度是国家围绕资本的筹集、管理以及所有者的责、权、利等方面所作的法律规范,在我国《企业财务通则》中称为“资本金制度”。资本是企业进行生产经营活动的必要条件,为了企业的稳定与发展,各国都从制度上对企业的资本金予以保护。在资本金的确定上,目前世界上流行的办法主要有实现资本制、授权资本制和折衷资本制3种。美国实行的是授权资本制,规定企业设立时必须确定注册资本总额。在收到第一期投资额,并且达到一定比例者,企业即可成立,其余部分可委托企业董事会等在企业成立后继续筹集,允许实收资本与注册资本不一致。授权资本制可以弥补法定资本制要求设立时一次缴足资本的缺陷。我国1993年颁布实施的《企业财务通则》才确定以资本金制度为核心的新的资金筹集制,随后颁布的《公司法》作出了详细规定。《企业财务通则》规定,设立企业必须有法定的资本金,资本金指企业在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登记的注册资金。《公司法》规定了法定资本金的数额,即企业设立时所必须具备的资本金的最低限额。同时,在《工业企业财务制度》中又规定,资本金可以一次或分期筹集。根据上述规定,我国企业在登记时的实收资本可以和注册资本不一致,但最终企业的实收资本与注册资本是一致的。显然,我国采用的是折衷授权制,是在吸
取了法定资本制和授权资本制的优点的基础上形成的,既遵循资本的最低原则,有利于鼓励企业财务公开,便利投资;又对资本最低限额作出规定,有利于保护债权人等的利益,保持企业和社会经济的稳定。
五、中美企业外部筹资模式比较
资金筹集是企业资金运动和理财的起点。企业筹资的多少决定了生产经营规模和发展速度,制约着资金的投入、运用,最终影响资金的分配。企业资金来源包括内部来源和外部来源。内部来源就是企业留存收益,取决于企业实现的利润和支付给股东的股利,通过留存收益筹得的资本是有限的。企业为更大发展,要更多地通过股票、债券、借款等外部来源筹集资金。企业外部融资一般有两种模式:间接融资和直接融资。美国企业外部融资模式表现为:主要依靠资本市场的直接融资方式获取外部资金。采取的方式主要包括:上市运作、债券、企业间的并购、可转换债券和杠杆收购等。这主要是由于美国的银行法律限制金融业务交叉经营、将银行业与证券业相分离、对利率进行严格管制、设置单一制的银行等,使银行筹资能力受到严重影响,很难满足企业巨额的资金需求。
美国的资本市场比较发达,资金量大,操作方便快捷,形成美国企业以直接融资为主,间接融资为辅的融资模式。我国企业外部融资模式从历史上看大致经过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从建国后到以前,我国实行的是计划经济体制,企业惟一的融资渠道是依靠国家财政,企业外部融资模式是财政主导型。第二阶段改革开放以来国民收入格局发生了巨大变化,居民收入显著提高。但是,我国的证券市场规模很小,主要是政府债券和金融债券,居民个人的投资选择较少。企业的直接融资渠道也有限,主要依赖银行贷款。这就造成我国企业外部融资采取以间接融资为主,直接融资为辅的模式。随着我国资本市场的发展和完善,企业直接融资的比例必将越来越高,并逐渐形成直接融资和间接融资相互结合的模式,以充分发挥两种融资方式间的互补性。
一、中美企业财务管理内涵和外延的比较我国的财务管理是在建国初期从原苏联引进的,其基本内容是将财务作为国民经济各部门中客观存在的货币关系包括在财政体系之中。
1963年后,我国财务理论界打破了原苏联财务理论框架,以“企业资金运动论”代替了“货币关系论”,之后又提出了“价值分配论”、“财富事务及生产关系论”。改革开放后又提出了“财务职能论”、“本金投入及收益论”、“所有者———经营者财务论”等。我国过去探讨财务管理理论一直是马克思关于“资本循环和周转”理论,认为财务管理分为宏观财务和微观财务两个层次,并把微观财务纳入宏观财务体系,以财政职能替代财务职能。由于长期“政企不分”的“二元经济结构”,使企业过度依赖财政,造成企业责任不清,效益低下。建立市场经济体制后,我国借鉴西方财务理论,确立了企业财务管理的主体地位,逐渐实现宏观财务与微观财务的分离。
美国财务管理思想来自于西方微观经济学,产生于企业,服务于企业。美国对财务也有不同的定义,主要有:“企业是一个现金流程的体系,财务是关于现金流的管理”、“财务就是核资、筹资和投资”、“财务就是如何使一笔当前的定量现金转变为一笔未来的(或许是)不定量现金的研究”等。但总的说来,美国的财务都是指企业财务,财务管理以资金管理为中心,以经济求利原则为基础,着重研究企业当局如何进行财务决策,怎样才能使企业的价值或股东财富最大化。美国财务管理与公共财政完全分离,是一种实效性的企业财务,属于企业经济范畴。
二、中美企业财务管理目标比较
财务管理目标决定着财务管理的发展方向及其运用的技术方法,因而确立财务管理目标具有重要意义。美国企业财务目标有3种主要的观点:利润最大化、每股收益最大化和股东财富最大化。利润最大化没有考虑利润取得时间及取得的利润与投入资本的关系,每股收益最大化没有反映风险,而股东财富最大化则充分考虑企业短期利益和长期利益、目前和未来的营业盈利能力、经营风险和财务风险等因素,成为目前美国最流行的观点。我国企业财务管理目标经历了3个阶段:计划经济体制下的总产值最大化、经济体制改革后一段时期的利润最大化和市场经济条件下的资本增值最大化及企业价值最大化。前两个阶段的财务目标都与国家对企业的考核指标相联系,是为国家服务型的财务目标。建立市场经济体制后,企业拥有自主的财权,要求企业财务目标为企业服务,转化为资本增值最大化及企业价值最大化。
中美企业财务管理目标上的差异来源于企业理财主体的不同,而企业理财主体的不同是由于企业生产资料所有制的不同。在美国资本主义经济制度下,企业要对投资者负责,企业必须以资本所有者的利益为目标。美国企业最重要的组织形式———股份公司,其目标就是股东得到最大限度的财富。而公司股票的市价汇集了所有市场参与者对该公司经营的评价,代表了股东的财富。所以,美国企业财务管理以追求股价提高为目标。在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制度下,国有经济占主导地位,企业不仅与投资者有着利益关系,而且还与债权人、往来客户、国家有关政府部门、内部职工等其他利益主体有着利益关系。国家既是主要投资者,又是社会财富管理者,必然对企业财务管理有着很大的影响。因而,企业财务管理目标既要反映企业所有者的利益,还要兼顾其他主体的利益并服从于国家宏观经济管理的要求。因而,股东财富最大化并不是我国企业理财的合理目标。我国企业财务管理目标应定位为企业价值最大化。考虑到该指标相对难于量化,当前企业的考核指标可选择资本增值最大化。
三、中美企业财务管理观念比较
美国企业财务面向的是一个开放的资本市场、货币市场和投资市场,评价股东财富最主要的指标———股价也是由市场决定的,因而,美国企业的财务管理是一种以外向型为主的财务管理。经过上百年的历史选择,美国财务管理形成了整体、动态和发展的理财观念。表现在财务管理内容上就是:进行全面的资本预算、现金预算;强调资金筹措的经济性、营运资金管理的高效性;重视投资项目的现金流量分析和风险评价;利用动态分析与静态分析相结合的方法进行财务分析;注重最优股利政策的决策等。为提高财务决策的科学性,美国企业在财务管理中,较多地运用现代管理方法和数量分析方法。
我国长期形成的是局部、静态的理财观念,追求时期和时效性,常表现为短期行为。改革前,我国实行“统一领导、分级管理”的财务管理体制。在这种有责(实际上也不明确)、无权、少利(或根本无利)的管理体制下,一个企业的经济关系只向上级负责。这样,财务管理不重要,是名不符实的财务管理。长期的财务实践使人们对理财观念很淡薄。1993年实施“两则”后,我国虽从名义上要求改变旧的模式,也完成了一些核算方法和机构上的改革,但改革更重要的是观念的更新。如果我们不改变观念,即使同样运用西方先进的财务管理技术,仍然没有效果。而观念的更新比起核算方法和模式的改革更为困难。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企业管理越来越以财务管理为中心,企业必须在理财观念上确立财务主体观念、市场观念、资金时间价值观念、风险———收益对等观念、机会成本观念、依法理财观念等。
四、中美资本制度比较
资本制度是国家围绕资本的筹集、管理以及所有者的责、权、利等方面所作的法律规范,在我国《企业财务通则》中称为“资本金制度”。资本是企业进行生产经营活动的必要条件,为了企业的稳定与发展,各国都从制度上对企业的资本金予以保护。在资本金的确定上,目前世界上流行的办法主要有实现资本制、授权资本制和折衷资本制3种。美国实行的是授权资本制,规定企业设立时必须确定注册资本总额。在收到第一期投资额,并且达到一定比例者,企业即可成立,其余部分可委托企业董事会等在企业成立后继续筹集,允许实收资本与注册资本不一致。授权资本制可以弥补法定资本制要求设立时一次缴足资本的缺陷。我国1993年颁布实施的《企业财务通则》才确定以资本金制度为核心的新的资金筹集制,随后颁布的《公司法》作出了详细规定。《企业财务通则》规定,设立企业必须有法定的资本金,资本金指企业在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登记的注册资金。《公司法》规定了法定资本金的数额,即企业设立时所必须具备的资本金的最低限额。同时,在《工业企业财务制度》中又规定,资本金可以一次或分期筹集。根据上述规定,我国企业在登记时的实收资本可以和注册资本不一致,但最终企业的实收资本与注册资本是一致的。显然,我国采用的是折衷授权制,是在吸
取了法定资本制和授权资本制的优点的基础上形成的,既遵循资本的最低原则,有利于鼓励企业财务公开,便利投资;又对资本最低限额作出规定,有利于保护债权人等的利益,保持企业和社会经济的稳定。
五、中美企业外部筹资模式比较
资金筹集是企业资金运动和理财的起点。企业筹资的多少决定了生产经营规模和发展速度,制约着资金的投入、运用,最终影响资金的分配。企业资金来源包括内部来源和外部来源。内部来源就是企业留存收益,取决于企业实现的利润和支付给股东的股利,通过留存收益筹得的资本是有限的。企业为更大发展,要更多地通过股票、债券、借款等外部来源筹集资金。企业外部融资一般有两种模式:间接融资和直接融资。美国企业外部融资模式表现为:主要依靠资本市场的直接融资方式获取外部资金。采取的方式主要包括:上市运作、债券、企业间的并购、可转换债券和杠杆收购等。这主要是由于美国的银行法律限制金融业务交叉经营、将银行业与证券业相分离、对利率进行严格管制、设置单一制的银行等,使银行筹资能力受到严重影响,很难满足企业巨额的资金需求。
美国的资本市场比较发达,资金量大,操作方便快捷,形成美国企业以直接融资为主,间接融资为辅的融资模式。我国企业外部融资模式从历史上看大致经过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从建国后到以前,我国实行的是计划经济体制,企业惟一的融资渠道是依靠国家财政,企业外部融资模式是财政主导型。第二阶段改革开放以来国民收入格局发生了巨大变化,居民收入显著提高。但是,我国的证券市场规模很小,主要是政府债券和金融债券,居民个人的投资选择较少。企业的直接融资渠道也有限,主要依赖银行贷款。这就造成我国企业外部融资采取以间接融资为主,直接融资为辅的模式。随着我国资本市场的发展和完善,企业直接融资的比例必将越来越高,并逐渐形成直接融资和间接融资相互结合的模式,以充分发挥两种融资方式间的互补性。
关键词:财务管理;重要性;目的
财务管理是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渗透到企业的各个领域、各个环节之中。财务管理直接关系到企业的生存与发展,从某种意义上说,财务管理是保证企业可持续发展的一个关键。
一、企业财务管理的重要性
财务管理是对企业资金运动全过程进行决策、计划和控制的管理活动,其实质就是以价值形式对企业的生产经营全过程进行综合性的管理。加强财务管理对提高企业决策水平、运行水平、管理水平都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财务管理有利于统筹兼顾,合理配置企业资源
通过对有关财务管理资料的综合分析与研究,结合企业发展战略,正确制订相关财务规划,合理配置企业资金及相关资源,预算企业收入与支出,正确判断资金使用流向与数量。有利于企业资金科学高效使用,发挥资金使用的最大效益。通过强化资金的使用与管理,适时调整资金使用途径,节约开支,避免浪费资金,确保资金得到合理的使用,促进正常生产经营活动的有序开展。
(二)财务管理有利于凝聚合力,促进企业健康发展
有效的财务控制,可以使企业集中精力办大事,可以锁定目标,追求最大的经济效益。财务管理的目标,取决于企业的总目标,并且受财务管理自身特点的制约,要实现企业利润最大化的财务目标,必须将公司的战略与财务管理融为一体,成为沟通部门主管的战略经营重心,成为企业、投资者财务要求的桥梁。
(三)财务管理有利于发挥监督职能,节约经营管理开支
财务监督就是发挥资金的监督职能,通过对资金流向、分配等过程的监测、分析,准确了解资金的使用情况,通过对库存产品、物资的分析,掌握生产经营资金的使用动向,并形成有效监督。从资金占用、分配情况,了解生产中的劳动成本,促进企业不断改进生产工艺,提高生产效率,减少生产消耗,有利于降低产品成本,增加企业利润。通过加强人力资源管理,减少不必要的加班,严格各类考勤制度,控制资金支出,科学地调配人力、物力,尽可能减少企业在人工成本方面的支出,达到降低产品成本的目的。
(四)财务管理有利于发挥资金优势,搞好资金运作
资金是企业发展的加油站、助推器。由于受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企业生存发展受到前所未有的挑战,众多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资金短缺的矛盾十分突出。为积极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带来的挑战,保证企业的生产经营正常进行,企业要坚持以市场为导向,按照国家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要求,积极调整产品结构,强化货款回收,加快技改步伐,对项目投入进行科学的分析与预测,提高资金回报率,注重发挥资金的使用效能。搞好资金调配,科学调剂资金余缺,提高资金周转率。
二、企业财务管理的目的
财务管理的终极目标是提高企业投资回报率、获取收益最大化。具体而言就是:
(一)投资中强化财务管理确保取得良好收益
企业为扩大收益,提高企业抗风险能力,必须要实施多样化的经营策略,将“鸡蛋放在不同的篮子”里,不至于由于一个方向的生产经营出现问题,就导致“全军覆没”,因此,企业进行科学有效的投资,是实施多样化经营的重要手段之一。当然企业对外进行投资风险也是十分巨大,如果不能有效进行投资风险控制,极有可能产生严重后果,甚至会导致企业破产,因此企业在进行投资时,要充分进行风险评估,选择最佳投资方案,科学规避投资风险。面对国际资本纷纷涌向中国这片投资的热土,其投入加大既给我国企业带来了机遇,同时也迎来了挑战,我国企业在国际国内市场上的投资不确定性将会进一步增大。这就对企业经营管理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企业要进一步加强财务管理,提高企业投资决策的及时性、合理性和科学性,以有效规避风险,提高企业收益率。
(二)经营中强化财务管理实现现金流安全
现金流量关乎企业的正常生产经营,许多企业在受国际危机冲击时出现破产倒闭,一个十分重要的原因就是疏于财务管理,导致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出现资金链条断裂,企业正常的生产经营无法维持。企业在生产经营中要维持安全的现金流量,就要采取切实可行的办法,加大现金流入量和减少现金流出量。通过加快货款回流速度,加大对各类死账、呆账、三角债治理的力度,确保企业资金按正常预期回流企业。要进一步加强成本管理,减少现金流出,确保现金流安全。
(三)融资中强化财务管理实现成本最小化
企业要有效抵御财务风险,必须要充分发挥企业财务管理的作用,促进企业财务管理实现成本最小化。在融资过程中应按照保持与公司资产收益风险匹配,准确把握融资时机和方向等。企业在进行融资决策和资本管理时,要保持合理的资信,维持财务的弹性,借助财务管理专业知识,确定融资类型,设定弹性条款。当前,资本市场面临国际市场的巨大挑战,企业资产预期收益和金融市场的不确定性明显增加,企业融资过程中要自觉强化财务管理,统筹协调,综合布局,真正发挥资产管理效益,降低企业综合成本。
三、如何加强企业财务管理
随着企业的不断发展壮大,企业加强财务管理显得越来越重要,通过发挥财务管理优势,进一步促进企业科学发展,取得更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一)要把财务工作放到重中之重的位置
要加大宣传教育力度,通过宣传和教育使企业的经营者及财务人员都能充分认识到建立健全企业内部财务管理制度的重要意义,把建立健全企业内部财务管理制度与现代企业制度结合起来,与深化企业改革、转换企业经营机制结合起来。要充分认清财务管理贯穿于企业的各项工作之中,财务工作是企业的核心工作之一。准确把握好资金在生产经营过程中不同的表现形式,将管理工作渗透到每一个过程之中,加强内部核算,把财务管理的范围延伸到各项管理工作之中,提高财务管理的效益。
(二)建立健全财务管理体系
企业的健康发展离不开科学的财务管理制度作保障。要建立健全与企业发展战略目标相协调的实时式财务计划,引入全面预算管理办法,在全面预算的基础上编制出企业实时的财务预算,要统筹安排资金的使用,努力做到长期发展与眼前使用的统一与协调,处理好留存、举债、吸收或对外投资几个方面的关系。加强资金日常调度与控制,做到资金使用有计划、有预算,不做无预算、无计划的投资,避免出现突破计划的资金使用。要确保企业财务管理的持续性,以保证财务管理的持续性与统筹性。
(三)加强对财会人员现代管理技能的培养
重视财务人员的继续教育与业务培训,增强财会人员掌握现代财会技能的能力。加强企业财务人员的业务培训,通过各种培训班、研讨班、学习班及会议等形式,加强对市场经济理论和会计理论的学习,不断提高财务人员的业务水平;加强对会计电算化相关知识技能的培训,提高运用的熟练程度,改变陈旧的办公手段。可以配合财务软件便捷而准确地提供各种详细的资料供管理层做出正确决策,从而提高财务管理水平。要进一步强化相关财务软件的操作技能培训
(四)强化企业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
企业财务管理信息化是信息化快速发展的必然选择,产品信息化、设计信息化、生产过程信息化、企业管理信息化和市场经营信息化,都是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的重要内容,这些都与财务数据有着紧密联系,不同企业的核心业务是不同的,但是其核心资源都是财务,而且一个企业的会计部门是企业实现信息化最早的部门之一,财务管理是企业信息化的必要切入点。只有通过实现企业财务管理信息化,才能推动企业整体信息化建设。企业要以成本控制为重点,将企业的实际业务和财务软件相结合,实现财务信息的全面高效集成,使企业资源达到最佳配置状态,提高企业的财务管理能力,能够为企业其他业务领域的信息化提供基础和保障。企业要实现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只有将以网络技术为代表的信息技术与先进的管理理念、管理方法以及完善的财务治理结构进行有机融合,才能使财务控制更为有效,也使得行政手段和法律手段的作用得以真正发挥。
四、结束语
加强财务管理有利于统筹兼顾、合理配置企业资源,有利于凝聚合力、促进企业健康发展,有利于发挥监督职能、节约经营管理开支,有利于发挥资金优势、搞好资金运作,要充分认清加强财务管理的现实意义,以实现收益最大化、现金流量最大化、成本最小化为目标,根据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形势,把财务工作放到重中之重的位置,采取切实有效的方法,通过建立健全财务管理体系、加强对财会人员现代管理技能的培养、强化企业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进一步创新财务管理模式,全面提高财务管理效益。
参考文献:
[1]孙时英,论财务管理在企业管理中的地位及如何发挥其作用[J].浙江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2).
[2]侯超.财务管理在企业管理中的地位与作用[J].经济视角,2005,(11).
关键词:旅游企业;财务管理;管理模式
中图分类号:F275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09)32-0145-02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我国的旅游业得到了迅猛发展,已经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增长点。当前,我国旅游业收入主要是通过旅游企业获得的,旅游企业肩负着发展旅游业和推动旅游经济的重大责任。旅游企业是指涉及食、住、行、游、购、娱等多个行业,并专门为旅游者提供导游、咨询、交通、住宿等服务,借以取得旅游收入的经营性组织。我国的旅游企业虽然在较短的时间里得到了很快的发展,并为国民经济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但是,目前在旅游企业的财务管理中还存在着一些问题,如果得不到及时有效解决,对旅游业的健康发展是极为不利的。因此,为了满足旅游企业不断发展的需要, 促进旅游企业的健康发展,必须加强其财务管理。
一、变革企业管理模式,确立财务管理战略核心地位
目前,很多旅游企业管理模式落后,财务管理观念淡薄,忽视了财务管理的核心地位和作用,没有将财务管理纳入企业管理的有效机制中,缺乏现代财务管理观念,没有建立一整套完整的财务管理体系,对财务管理的理论知识与方法缺乏应有的认识和研究,先进的财务管理技术和方法往往得不到应用,使财务管理失去了在企业管理中应有的地位和作用。为了解决这个问题,首先,旅游企业的领导要带头认真学习有关财务管理的法律法规,充分认识到财务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确立财务管理在企业管理中的核心地位,从大局把握企业经营管理,提升企业财务管理层次,不断提高执行财务管理制度的自觉性,增强财务管理和依法理财的能力。其次,企业领导要定期听取本企业预算执行和财务管理情况汇报,支持财务人员依法履行职责,严格按规章制度办事,督促员工增强财务管理意识,保障各项财务管理规章制度的落实。通过确立财务管理在企业管理中的战略核心地位,切实做好各项财务管理工作,发挥财务管理预测、决策、控制、考核、监督等方面的积极作用,保证旅游企业健康、稳定、持续地发展。
二、完善财务管理相关制度
财务管理作为价值增值的主要手段,是否拥有一套运作良好的财务管理模式,决定一个企业能否有长远的发展。由于国家的会计准则与企业的实际执行存在一定的差距, 各旅游企业应在现有的会计准则、会计法以及相关法律的基础上, 按照企业财务管理的内在规律,结合本企业的自身特点和实际情况, 深入研究,逐步建立起切实可行的财务管理组织体系和工作流程,健全财务管理制度,为解决财务管理问题提供有力的制度保障。需要注意的是,制度的制定要以实现财务管理的规范化和制度化为目标,坚持针对性和可操作性的原则,结合本企业的实际情况,不能生搬硬套,七拼八凑,要有一个完整的体系,同时内部财务管理制度的条文在表述上应尽量通俗易懂,操作方便,并与日常会计核算的实务紧密联系。旅游企业要在分工协作的基础上,合理设置工作岗位,明确职责权限,不相容职务相互分离,严格财务管理的工作流程,形成有效的内部相互制衡机制,坚决杜绝不规范、不合法的会计业务和财务行为的发生。对薄弱环节和重要岗位要加强控制,细化责任,做到制度管人、责任到人。所有资产都要定期核对,切实做到账账、账实相符。另外,还应经常对财务管理制度和会计核算流程执行效果进行评价,当国家财经法律法规有变动和修改,或评价发现内部控制出现薄弱环节时,应当及时加以改进和完善。通过这些财务管理制度的实施,将财务管理工作与企业的经济业务紧密结合起来,促进财务管理职能的充分发挥,保证企业生产经营的正常运行。
三、建立财务信息系统,实现财务信息化
现代市场经济中,一切经济活动都必须以快、准、全的信息为导向,信息已经成为市场经济活动的重要媒介。旅游企业受外界影响大,牵一发而动全身,具有很强的季节性和时代性,因此,建立财务信息系统,实现财务信息化对于加强旅游企业财务管理、保证旅游企业健康发展是非常必要的。首先,旅游企业的财务部门要扩大财务信息采集范围,建立财务信息的收集、整理、反馈、利用的一系列流程和规范,随时对各种财务会计信息进行处理,形成以财务信息为主,其他各环节信息为辅的信息系统,通过对财务信息高效有序的管理和应用,保障财务信息传递的效率和质量,提升企业财务管理决策的水平,加强预算、结算、监控等财务管理工作规范化,提高企业资金利用效率,充分发挥财务管理在企业管理中的作用。其次,旅游企业的财务人员必须强化信息理念,关注一切与企业相关的信息,全面、准确、迅速地搜集、分析、利用和反馈信息,为企业的财务决策和资金运筹提供有价值的依据。
四、加强旅游企业财会队伍建设
做好旅游企业的财务管理工作,离不开一支思想过硬、业务素质高的财务人员队伍。目前,旅游企业中财务人员队伍还存在两方面的问题:一方面是财务人员普遍素质不高,专业知识陈旧,知识结构单一,后续教育接受程度不够。另一方面是财务人员法制观念淡薄,忽视财务制度、财经纪律应有的严肃性和强制性,不能严格按照职业道德规范的要求开展财务工作。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旅游企业必须加强财务人员的队伍建设,建立一支具备较高的政策水平、良好的职业道德、全面的业务知识和熟练技能的财务人员队伍,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首先,注重培养和选拔具备较高政治思想觉悟和良好职业道德素养的财务人员,不仅要求其熟悉本职工作和相关财务知识,还要求了解国家的经济发展形势,熟悉国家财政、税收、金融等方面的方针政策;企业还要积极创造各种机会为财务人员提供知识更新的机会和渠道,不断提高财务人员的综合业务水平和技能。其次,引入竞争和激励机制,完善用人制度。在财务部门开展岗位竞聘,对从业人员进行政治素质、业务技能、政策水平和职业道德等的考核,并将考核结果与专业技术职称的聘任、行政职务的任免、奖金的发放等挂钩,形成完善的内部激励和约束机制。
五、建立旅游行业风险预警系统,完善风险防范机制
旅游业是一个敏感性行业,旅游企业受外部宏观环境因素的影响,风险抵御能力较差。因此,政府和企业应共同努力,建立旅游行业风险预警系统,完善风险防范机制。首先,行业主管部门应设立专门机构,建立起高度灵敏、准确的信息监测系统,对全行业进行不间断的景气监测,及时收集相关信息并加以分析处理, 及时向旅游企业传递市场信息和环境信息,提高全行业的风险防范能力,最大限度地规避风险。其次,旅游企业一定要增强风险理财意识,提高财务人员和管理人员的风险识别能力,把风险防范贯穿于财务管理工作的始终,建立一套完善的风险预警机制,有预见地、系统地识别、监测和评价可能出现的风险,包括风险的类型、发生的可能性、发生的原因、强度、影响范围以及对企业资本经营行为可能导致的结果等。通过对风险的跟踪监测,旅游企业可以随时了解和掌握自己的财务风险情况。另外,旅游企业内部的预警系统在建立和运行过程中,要保持与行业预警系统的协调与沟通,实现信息资源的共享。最后,政府应建立旅游行业风险保障基金。风险基金由各旅游企业按规定比例缴纳,集中管理,专款专用。一旦发生经营危机或财务危机时,一方面可以帮助旅游企业渡过难关,另一方面减少政府的负担。
六、建立健全财务监督检查机制,完善企业财务管理工作
首先,建立健全内部控制体系。各旅游企业应该根据旅游行业和企业的特点建立适合本企业管理要求的内部控制体系,制定全面、系统的内部控制制度,明确职能,强化责任,对违反内控制度的行为要做到严厉惩处。通过建立内部会计控制制度体系,有助于帮助企业提高会计信息质量,保护资产的安全、完整,确保有关法律法规和经营管理方针的贯彻执行,提高经营管理效率,强化经营管理,控制经营风险。其次,充分发挥内部审计的作用。内部审计是强化旅游企业内部监督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旅游企业应该设立专门的内部审计机构,或确定专职的内审人员,建立内部审计制度,独立、权威地开展内部审计工作,加强审计监督。通过内部审计监督,可以对企业内部进行经常性、全面性、直接性的监督,并将审计结果直接向高级领导层及时报告,并果断处理所发现的内部管理存在的问题, 充分和有效地化解企业的经营风险。最后,主动地接受外部监督。旅游企业在加强内部财务监督机制建设的同时,也要主动接受来自外部的监督,以弥补内部监督的局限性。外部监督包括财政、审计、税务、社会中介机构,会计师事务所等的监督。通过外部监督,一方面可以检查企业内部监督工作的质量,另一方面,可以使旅游企业的财务管理更加规范。
随着全球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旅游已经成为人们休闲度假的主要方式之一。旅游业的发展使我国的旅游企业也得到了飞速发展。面对日益激烈的国内国际旅游市场竞争,旅游企业必须不断加强其财务管理,顺应经济发展,才能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创造更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参考文献:
[1]魏趁.现代企业财务风险的成因及管理[J].现代商业,2008,(1).
[2]李晓光.对旅游饭店财务管理的一点认识[J].中国农业会计,2008,(8).
一、相关利益主体和利益。
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扩展了资本的范围,改变了资本的结构。在新的资本结构中,“原材料”、“固定资产”、“短期借款”等物质资本的地位将相对下降,而“商誉”、“品牌”、“产权”等知识资本的地位将相对上升,从而决定了企业在知识经济时代不再是仅仅归属于股东,而是归属于其“利益相关主体”。包括股东、债权人、企业员工、顾客、参与企业知识资本运营的外聘工作者等。他们都对企业投入了专用性的资本(C),都对企业生产的产品价值(V)做了贡献,因而他们也都有权利分享企业的剩余价值(m)。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一些新经济学家认为,企业是各种要素的所有者达成的一个契约,企业的利益是所有参与签约各方的共同利益。目前,世界上已有一些国家先后修订了《公司法》。要求公司的经营者不能只为公司的股东服务,还必须为公司的相关利益主体服务。美国的IBM公司把其公司的目标也更改为“为员工利益、为顾客利益、为股东利益”三原则,可以说,这些变化都代表着时展的要求,都是知识经济革命带来的影响。
二、更新理财观念
(一)信息理财观念
知识经济是信息经济,一切经济活动都必须以快、准、全的信息为导向,信息是一切经济活动的开始,又是一切经济活动的终结,并且是一切经济活动的重要媒介。而且,新时代中以数字化技术为先导,以信息高速公路为主要内容的信息技术革命,使财务信息的传播、处理和反馈的速度大大加快。经济交易事项在瞬间发生,经济活动的空间变得更小,地域上的距离已不再成为企业经济活动的障碍。谁能最先获得信息。并对之做出反应、分析、预算、计划、决策、交割、划转账务等;谁就可能获利,并抢占市场。这就决定了在知识经济时代里,企业财务管理人员必须牢固地树立信息理财理念,全面、准确、迅速、有效地搜集、分析和利用信息,针对企业自身特点和能力,做出财务预算和决策,并进行相关的资金运筹等财务活动。
(二)知识化理财观念
知识经济,知识为主。这里的知识,包括科学技术,管理能力,企业文化等。知识已成为知识经济时代最主要的生产要素和最重要的经济增长源泉。与之相适应,未来的财务管理只能是一种知识管理,其中知识含量的有效性决定了财务管理的有效性。对科学技术、管理能力、企业文化的知识管理体系的构建,将成为未来企业财务管理体系的重要部分。
(三)风险理财观念
现代市场经济中,受市场运行机制的作用,使得任何一个经济主体的利益都具有不确定性,客观上便存在蒙受经济损失的机会和可能,不可避免的要承担一定的风险。而这种风险,在知识经济时代,由于受高度的创新,快速的信息,多变的市场等因素的影响,只会更加增强。而财务管理人员的每一个预测,每一个分析,每一个决策,由于经济载体的高度不确定性,都有遭受这种风险的可能。因此,企业财务管理人员必须树立正确的风险观,首先要敢于面对风险,挑战风险,才有可能降低风险的发生。其次,要运用科学的经济模型与技术方法对环境变化带来的不确定因素进行科学的预测,采取各种有预见性的财务措施,使可能遭受到的财务风险尽可能的降低到最低限度。
三、财务管理内容的变革与扩充方向
在工业经济时代,企业财务管理的对象主要是以资金运动为基础的物质资本运行,其主要内容包括物质资本的筹集、投入、收回与分配以及实物资产的日常管理。而在知识经济时代,以无形资产为主的知识资本将在企业的资本结构中占据主导地位,它必然而然地成为企业财务管理的主要对象,与此相适应,企业财务管理的内容也将发生大的变革与拓展。
(一)无形资产将成为企业投资决策重点
知识经济时代企业的资产结构中,专利权、商标权、商誉、信息软件载体等无形资产价值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大,以商标价值为例,美国的可口可乐公司的商标价值达359.5亿美元;柯达公司商标价值为100.2亿美元;我国玉溪卷烟厂的“红塔山”商标也值320亿人民币。单凭如此巨大的价值比重,就有可能决定企业的未来收益和前途命运。所以,企业在进行新的投资计划时,就必须把无形资产纳入投资决策的中心地位。财务管理人员要运用会计方法和数学统计经济模型,对所要投资和管理的无形资产进行核算、评估,确定价值、衡量风险、预测收益、调整投资指标,做出融资计划,并在所有的财务报告中做出清晰的反映,使企业的“相关利益主体”充分掌握和了解企业的投资重点和未来的资本结构。
(二)加强对人力资源的财务管理
知识经济时代,人力资源作为重要的经济要素,对企业的经济增长和价值增加的贡献已变得越来越重要。
1.在企业资本结构中占据重要地位的“知识资本”就等于“人力资源”(未编码的知识资产)加“结构性资本”(已编码的经营性知识资产)。人力资源把知识资本二分天下,并且是企业最具有获利的资产,它具有主动性、创造性、适应性、协调性等特征是其他资本所不具有的。
2.从资本能带和剩余价值的角度来考虑,物质资本的增值性要以人力资本的增值性为支撑。没有人力资本的有效运作,不把劳动与资本有机结合起来,物质资本是难以增值的,而且在知识经济时代,人力资本比物质资本更具增值性。实践也证明了这一点,在资本主义的原始积累过程中,要达到几个亿的资本便需要几代人的努力,而现代的经济巨子比尔盖茨则用了不到20年的时间,其资本总额已高达510亿元,产值已超过美国三大汽车公司的总产值。
3.基于以上原因,人力资本的所有者将成为企业税后利润分配的直接参与者,并成为社会财富分配的最主要的因素。目前西方一些企业已实行了人力资源的利润分享制度,以加强对人力资本的有效运作和财务管理。在我国现阶段,为适应知识经济时代企业模式而开展有股份制改造正在兴起。企业在管理人员和职工不仅可以以其资金入股,使其劳动力资源更具有深远意义。党的十五大报告指出:“把按劳分配与接生产要素分配结合起来,坚持效率优先、兼顾公平,有利于优化资源配置,促进经济发展,保持社会稳定。”在国企内部建立起人力资本的利润分配制度,使企业管理人员与职工个人收入与企业的盈利、以及他们个人资产的积累和企业的长远发展联系在一起,这和目前单纯的工资制度相比,更有利于强化企业员工的主人翁意识,充分调动起他们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还可以改变高层管理人员的一些不良习气和作用,有效的杜绝贪污与腐败。
(三)注重企业的财务风险管理
知识经济时代,由于受以下各种复杂因素的影响,企业面临的财务风险更加巨大,风险管理将成为企业财务管理中的一项重要内容。
1.信息传播、处理和反馈的速度将会大大加快。如果一个企业内部和外部对信息的披露不充分、不及时,或者企业管理当局对来源于企业内部和外部的各种信息不能及时和有效的加以选择利用,都会加剧企业内外部信息使用者的决策风险。
2.知识积累、更新的速度将会加快。就以在校本科生为例,在他们毕业之际,四年所学的知识将有50-60%已经过时。相应的如果一个企业及其员工不能随社会知识水平及结构的变化而相应的调整其知识结构和员工结构,就会处于被动落后的地位,进一步加大企业的管理风险。
3.由于科学技术、管理制度的持续而快速的创新,使产品的寿命周期平均不断缩短。据统计,40年代以前,一般产品的寿命周期平均在30年以上;50年代以后,平均在10年左右;70-80年代缩短到5年左右。而像计算机等高科技产业,其产品的寿命周期更短,如PC/486型电脑,从1993年投入我国市场到1996年淘汰。其寿命周期仅有5年。产品更新速度的加快,不仅会加大企业的存货危险,而且也会加大产品设计、开发的风险。
4.“媒体空间”的无限扩展及“网上银行”的兴起和“电子货币”的出现,使得国际间的资本流动加快,资本交易可在瞬间完成;传统货币的形式及本质发生变化,从有形形态演化为无形形态,从直接价值演化为间接价值。均有可能加剧货币风险。
5.对无形资产的投资加大,但由于无形资产的价值变化大、速度快,且不像传统投资那样能清楚划分出期限与阶段,并且不易计算收益,会进一步加大投资风险。
基于以上所述,企业如何在追求不断创新发展中有效的防范、抵御各种财务风险并最终获得成功。便成为今后财务管理需要不断研究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首先,财务管理的知识方法应该随其他知识的更新而不断创新,并渗透到其他经济管理体系,使企业自身管理风险提前。抢先一步,自身解决。其次,应该增强基层人员的风险意识,使风险管理深入到基层管理中,从而,使最高决策层得以直接与基层管理人员取得联系,这无疑加大了基层管理人员对企业生产经营风险控制与管理的责任。因此,适应知识经济时代企业经营管理方式的变革,重塑对基层管理人员实行的有效激励与约束机制,减少风险,进而从根本上减少企业财务管理的风险。
同时科技创新向传统制造业的高度渗透,企业的风险管理应提前到产品设计阶段,把企业财务管理与产品质量管理,成本控制等结合起来,把成本管理的重心由成本控制转向成本计划,从而把成本预测和估计的重要性和准确性提高,从生产环节上减少企业的财务风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