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3-22 17:35:27
绪论:在寻找写作灵感吗?爱发表网为您精选了8篇人文地理学课程论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迪您的思维,激发您的创作热情,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1.研究性教学的内涵与外延
研究性教学,也称研讨式教学,是指教师以课程内容和学生的知识积累为基础,引导学生创造性地运用知识和能力,自主地发现问题、研究问题和解决问题,在研讨中积累知识、培养能力和开发思维的新型教学模式。泛义的理解,研究性教学实际上是一种探究式的教学方法,是利用来自实践或从实践中提炼出来的案例或问题进行类似研究的训练。是将课内讲授与课外实践、教师引导与学生自学、教材与文献阅读有机结合并达到完整、和谐、统一的教学。研究性教学是在教学过程中,创设一种类似科学研究的情景和途径,是让学生独立地主动探索、主动思考、主动实践的学习过程,从而提高学生吸收知识、应用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综合素质,培养学生创造能力和创新精神的一种教学方式。
2.人文地理课程研究性教学的原则
以学生为本。人文地理研究性教学活动的主体是学生,其教学过程必须发挥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动性、独立性、参与性;学生全体、全程、全面、全身心地参与教学活动。
以学科为本。人文地理研究性教学中“研究”讨论的焦点是“人文地理”,集中体现其科学性、研究性、社会性、生活性、时代性、地域性、综合性、边缘性、预测性的内涵与特色。
开放性。人文地理研究性教学过程中的开放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教学形式开放;教学内容开放;教学资源开放;学科开放;教学系统开放;研究结论开放;学生思维、情感开放。
有效性。研究性教学过程中教学时间有效、教学内容有效、实践应用有效,这样才能真正实现研究性教学的教育价值。
系统性。人文地理研究性教学活动渗透在课堂教学、社会实践、课后作业、考试形式、学位论文等各个教育教学环节中,关系到教育、学习、管理、评估等多个层面,是一项系统性、持续性工程。
3.人文地理课程研究性教学的目标
基于教师的目标。教师在策划人文地理研究性教学的“预案”中,要研究教育规律,提升教学质量;审视人文地理学科前沿,提升人文地理学科水平。
基于学生的目标。学生在落实人文地理研究性教学的“过程”中,实践了人文地理学习能力、实践能力、思维能力、科学精神和创新意识。
基于教学的目标。在整个研究性教学活动中,创新人文地理学教学模式,变革人文地理学的学习方法,构架教学与研究为一体的教学活动有效机制,实现人文地理学教学革命。
4.人文地理课程研究性教学内容的选择
研究性教学内容选择的基本要求。一是实施研究性教学的必要性,要求教学内容选择应注意:体现问题性、实践性、参与性和开放性;重视人文地理学的科学性、奇特性、生活性和实用性。二是实施研究性教学的可行性,要求学生具有研究性教学内容的学科背景、知识储备、生活经验和研究条件等。
研究性教学选择的具体内容。包括经典性人文地理问题、社会性人文地理问题、前沿性人文地理问题、生活性人文地理问题、乡土性人文地理问题、时事性人文地理问题。
5. 人文地理课程研究性教学的基本要求与模式
研究性教学实施的基本要求。形式的多样化:研究性教学的方式、方法要多形式、多渠道、多层面。过程的有序化:在研究性教学实施的过程中,要按照“问题的提出——引导——准备——指导——实施——展示——评价——理论提升——实践应用”的思路、层次逐步落实完成。使研究性教学过程是有序的、开放的、主动的、互动的、探索的、求真的。目标的多元化:真正实现人文地理学科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研究与创新;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全面教育。
研究性教学实施需处理的六个关系。人文地理研究性“问题”的选择与课程教学目标的关系;教师与学生的关系:教师—主导、问题的激发者、教学过程的策划者、教学活动的参与者、教学效果的反思者,学生—主体、问题的解决者、教学过程的实施者、教学活动的参与者、教学效果的体现者;理论与实践关系:切入—印证—融合—升华;课内与课外的关系:时间安排、信息来源、问题分析与解决;基础与拓展的关系:基本概念、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实践、应用、拓展;有序与无序的关系:组织与自主,放与收。
研究性教学的实施模式。分为“人文地理”研究性教学模式横向体系(图1)和“人文地理”研究性教学模式纵向体系(图2)。
二、人文地理课程实施研究性教学的意义
1. 有利于优化教学情境与教学系统的开放性
人文地理研究性教学强调开放性,给学生创造一个宽松、和谐、民主的教学氛围。教师由管理者、评判者转变为合作者、协助者和服务者,主要为学生创设友好的发展环境。师生之间是平等关系,学生之间是合作关系。在人文地理研究性教学过程中,思维方式也从单纯的教师思维到复杂、多向、多元的师生共同思维,从封闭走向开放。人文地理研究性教学对教学形式是开放的,以课堂、校园、社会为平台,采取自主型、问题型、体验型、交流讨论型、研究型等多种方式,在掌握基本理论的前提下,课内与课外相结合,课堂、社会、野外相结合。人文地理研究性教学的内容是开放的,表现在教材与其它教学资源的结合。教学视野不仅限于课堂、教材、考试,而是随时把师生引向对社会、经济、文化、生态等全球性、区域性、地方性人文地理问题的关注中,大大拓宽教学的空间,使其得以在更广的视野空间中发现、研究、解决问题。
2.有利于学生成为教学活动的主体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感到自己是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传统的人文地理教学方式限制了学生主体性的发挥,学生成了被动的知识接受者。人文地理研究性课堂教学的首要目的就是使学生从人文地理知识的被动接受和吸纳者转变为人文地理知识的主动建构者和人文地理客观世界的探索者。研究性教学蕴含并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发挥学生自身非智力因素中对人文地理需要、动机、理想、兴趣、爱好、意志、情感、习惯等的积极作用,激发学生的“人文地理”情意因素,尊重信任学生,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主动性和积极性。教师引导学生发现人文地理问题,在实践探索中,培养学生的文献检索、自主学习、口头表达、互助合作,以及发散性思维、综合分析等多方面的人文地理能力和综合素质。不仅重视学生的智力发展,而且更加重视学生人文地理的动机、情感、意志、理想、信念等非智力因素的发展,激发学生能动性、自主性、创造性。在研究性教学过程中,培养了学生人文地理的语言表达能力、信息整合能力、思维分析能力、综合概括能力、判断辨析能力、实践应用能力、协作互助能力、心理承受能力及批判创新能力。
3. 有利于教师的自身发展与教育教学水平的不断提升
在研究性教学过程中教师的角色是“组织者、学习者、参与者、研究者”,教师的作用是积极的、主动的、主导的。要实现研究性教学,教师必须接受先进的教学理念与思想,研究研究性教学的内涵与外延,研究实施研究性教学的形式与方法,研究理解课程内容的宏观结构与学科发展的前沿动态,研究“时事性”人文地理、“区域性”人文地理,研究学生的人文地理学、地理学以及总体知识背景与知识水平,研究学生对人文地理学、地理学以及总体知识的心理需求与理想愿景;要实现研究性教学,教师必须整合教学内容与教学资源,自身具备人文地理学、地理学以及宽厚的相关学科知识背景与开阔的学科思维通道,具备与学生的沟通、交流能力,善于评价,发挥表扬的艺术,更大程度地挖掘学生的潜能、激发学生的动力,具备对学科、课程、研究性内容、学生心理、研究性教学过程的宏观驾驭能力。所以,人文地理研究性教学是学生与教师同步发展、共同进步的过程,是教师自身发展、自我创新的过程,是全面提升教师教育教学水平的过程。
【关键词】人文地理教学 改革 实践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9682(2011)06-0063-02
在高等师范学校地理科学专业中,“人文地理学”是面向21世纪人才培养的主干课程,是本科二年级学生的必修课,侧重于研究人类活动的空间差异、空间组织和人类与地理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其研究领域包括人口地理学、文化地理学、聚落地理学、旅游地理学、政治地理学、行为地理学等,广义的人文地理学还包括经济地理学。人文地理学的研究内容与社会经济发展密切相关,涉及人口问题、城市与区域经济发展、人类活动行为等重大问题。随着现代社会经济的发展,人地矛盾愈加突出,人文地理学的理论知识在解决人类面临的诸多问题方面,地位日益凸显。
“人文地理学”具有极强的社会性和实践应用性,因此在授课过程中,应理论联系实际,给学生提供参与实践的机会,充分体现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升学生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鉴于此,我们在传统的“人文地理”教学的基础上,融入专题讨论课和实践活动课,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一、人文地理教学设计
突破传统的人文地理教学模式,设计了三大板块。除了传统的以教师为主体的课堂讲授外,特别突出了以学生为主体的讨论课和实践活动课。
1.课题讲授
采用启发式教学,主要讲解人文地理学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研究方法。
2.课堂讨论
包括两部分内容:①人文地理学的基本知识和基本理论在各分支教学中的应用;②运用人文地理学的基本知识和基本理论解释现实生活中的人文地理现象。
3.实践活动
通过调研的方式,包括观察、考察、问卷调查等,学以致用,培养学生将学科知识用于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训练学生的专业技能。
二、“人文地理”讨论课的设计
1.专题讨论――基本方法、基本理论在各分支教学中的应用
人文地理学[1]前三个章节主要讲解人文地理学的研究主题、基本理论和研究方法,且贯穿于后面的各分支章节,具有以线带面的知识结构体系特点。各分支内容讲授前,将学生分为若干小组,每组负责一个分支章节:人口、农业、工业、聚落、语言、宗教、旅游、政治、人类行为。每个小组运用已学习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并参考相关文献,通过组内讨论,分析各人文地理现象的起源与分布(文化区)、迁移与传播(文化扩散)、与地理环境的关系(文化生态)、景观表现(文化景观)等。
讲授过程以学生为主体,教师扮演提问质疑的角色,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思考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对人文地理学知识体系的认识也得以升华,同时也锻炼了学生的表达能力,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例如,在讲授宗教地理学这一分支章节时,根据知识的前后联系,教师列出如下讨论提纲(表1),采用启发提问式教学,既打破了为讲宗教而讲宗教的课堂枯燥乏味的尴尬,又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思维,活跃课堂气氛,提高教学效率。
2.学以致用――理论联系实际,运用所学知识解释人文地理现象。
地理学是一门实践性、应用性很强的学科,人文地理学尤其如此,而且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文地理学在解决人地矛盾中的作用日益彰显。例如目前人类面临的迫切需要解决的人口众多与资源短缺的矛盾、区域经济发展与环境承载力的矛盾、甚至全球政局变动等,人文地理学都将发挥着重要作用。因此,在人文地理学的学习过程中,应重视理论联系实际,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分析问题的能力。一方面教师要注重挖掘与社会经济、日常生活等密切相关的人文地理现象,另一方面鼓励学生自己发现问题,从中挑选具有代表性的问题引导学生运用所学基本知识和基本理论进行课堂讨论,并予以点评。达到学以致用、巩固所学知识、开拓思路的教学目的。
该类问题需要综合运用所学的相关地理知识,有一定难度,教师在设计问题时,要考虑到学生的学习能力,难易适中,同时讨论过程中,教师应予以适当提示。由于这类问题与社会经济发展、日常生活密切相关,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也是运用、整合人文地理概念和理论的重要途径。表2列出了部分讨论主题。
三、人文地理实践教学活动设计
人文地理学的学科特性决定了实践教学是观察、认识、研究人文地理事象的重要手段,是人文地理教学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是深化地理知识、形成科学的地理思维方式的重要途径,具体模式有观察、考察、社会调查等。高师人文地理实践教学必须做好以下工作:
1.确定合适的实践调研课题
确定研究课题是保证实践教学效果的关键。首先,课题的难易程度应在学生能力允许的范围之内,既要达到深化课堂内容的目的,又能保证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能够顺利完成。其次,选题要密切联系社会经济发展实际。应用性是学科发展的动力和灵魂,也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一把钥匙。因此选题应侧重当地社会经济发展面临的突出问题或亟待解决的问题。再次,选题要考虑学生的兴趣。教师根据当前热点问题、教材内容及以往经验提供若干可供选择的实践调研课题,此外还应鼓励学生提出自己感兴趣的研究主题,并帮助学生进行可行性论证,集思广益,扩大学生选题范围,完善实践教学内容。
2.做好实践调研前的准备工作
前期准备工作做的是否充分是保证实践教学效果的重要保障。一般前期准备工作包括思想动员、收集相关资料、编写实践教学计划、实践教学指导书等环节。实践教学是以学生为主体的自主性学习过程,其教学效果主要取决于学生积极、严谨的学习态度,因此对学生进行思想动员、端正学习态度、认识到实践教学的重要性是保证实践教学得以顺利进行的前提。实践教学前还应通过对相关资料的收集对目的地的自然、人文、社会地理环境有一个初步的认识和了解,为编写实践教学计划、实践教学指导书等提供背景资料。实践教学计划、实践教学指导书应包括实践教学任务、路线、范围、实施方案等内容,以便提高实践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
3.调研资料的后期整理
通过对调研资料的整理、分析、判断得出结论,培养学生分析人文地理问题的能力,训练学生的地理探究能力,并初步具备一定的地理科研能力。调研资料后期整理三部曲:建立数据库、数据的统计分析与空间表达、撰写调研报告。针对研究目的和方法选择合适的软件如EXCEL、SPSS、ARCGIS等数据的统计分析和空间处理软件,对数据进行整理分析和制图,并将数字语言转化成文字语言,进一步归纳人文事象的时空变化规律,撰写调研报告。
4.实践教学效果评价与反馈
及时评价实践教学效果,是完善实践教学体系、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重要措施。实践教学效果评定应包括学生在实践教学过程中表现出的实践能力、观察和分析问题的能力等。为此构建了实践教学效果评价体系。体系包括三大板块:一是专家点评,即每一小组推选一名同学针对调研内容、方法、结论等现场演讲,由3~5名教师组成专家团进行点评;二是选出优秀调研报告,在教师的指导下进一步补充、修改,撰写成科研论文,在相关杂志发表;三是依据学生在实践教学过程中的表现、个人成绩和小组成绩等因素综合评定每位学生的实践教学成绩。此外,应及时了解学生在实践教学过程中遇到的问题,积极听取学生的意见和建议,逐步完善实践教学的内容体系。
例如,结合经济地理部分的学习内容,确定了“三峡广场与解放碑商圈商业业态结构比较分析──以零售业业态为例”的调研课题。根据调研内容和目的,确定以走访式调研方法为主,通过对两个地区商业空间分布和发展态势,确定调研范围和路线,实地调研、资料分析和撰写报告采取小组分工与协作的组织方式。
通过调研分析得到如下结论:①三峡广场与解放碑商圈商业业态行业结构趋同度高;②解放碑商圈商业业态层次结构高于三峡广场商圈;③级差等级地租对两商圈商业业态空间分布产生显著影响,从商圈核心向出现:百货商店、专卖店――超市、专卖店、小型商店――便利店、一价店、仓储超市的业态变化特征;④三峡广场应根据级差等级地租进行商业业态空间结构调整;⑤解放碑商圈有条件发展为大型购物中心。以上结论对两大商圈的发展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人文地理学讨论课和实践活动课是对传统人文地理教学的重要补充,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教学活动的积极性,深化了对所学知识的理解,而且整个过程锻炼了学生查阅资料、独立钻研、语言表达、科学研究、团结协作的综合素质。
参考文献
1 赵 荣、王恩涌、张小林等.人文地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2 毛蒋兴、徐文丽、黄鹄等.研究性学习在人文地理类课程教学中的应用初探[J].广西师范学院学报,2009(3):114~118
关键词 教学组织 教学手段 教学风格与技巧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识码:A
提高高等教育质量是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提出的重要目标之一,①也是高等教育发展的核心任务,是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的基本要求,是实现建设人力资源强国和创新型国家战略目标的关键。②而深化教学改革,优化人才培养过程是加强本科教学质量的重要内容之一。③其中,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手段的进一步改革是深化高等教育教学改革、提高本科教学质量、优化人才培养模式的重要基础。因此,高等学校的教师,作为第一线工作者应在每门课程的教学过程中,积极改革教学方法和手段,以强化本科教学质量,提高人才培养水平。
人类社会发展至20世纪后半叶,不仅出现人口膨胀、城市化进程加速、工业增长、区域发展不平衡等一系列人文社会问题,而且环境污染、生态平衡破坏、资源匮乏等重大环境问题也开始显现,成为各界关注的主要问题。“如何去和谐自然环境和人类文化生活的关系,已成为国际地理学界所面临的主要研究任务。”④这种背景下,高等院校作为重点建设重点学科、专业点,培养高级专门人才的阵地,⑤在地理类、资源环境类课程中极其重视以“人地关系地域系统”为研究对象的《人文地理学》课程的教学改革与建设。《人文地理学》是高校地理专业课程中,与自然地理学相对应的最主要两个基础类课程之一,是以人地关系的理论为基础,探讨各种人文现象的地理分布、扩散和变化,以及人类社会活动的地域结构的形成和发展规律的一门学科。⑥该课程涉及各种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现象,其内容丰富多彩,具有社会性、综合性、地域性、动态性的特点。其所重点讲授的复杂多样的人地关系表现形式往往是学生较难掌握和理解的难点内容之一。笔者在近几年的教学实践中,围绕着如何提高教学质量问题,开展人文地理学课程教学方法几个重要环节的改革,作了一些有益的尝试和探索。
1 教学方法改革探索
1.1 教学组织形式
(1)重视实践环节。加强实践是本科生能力培养的重要措施之一。人文地理学是一门理论性较强的课程,但其部分内容很抽象,如非物质形式的文化景观是一种摸不着看不见的客观存在,属于只有当事人在其中仔细观察和体会才能理解的内容,诸如此类的内容较多。因此,该课程也需要进行一定量的实践,以强化教学效果。在不破坏学科的整体性,要保持知识体系的系统性、完整性和连贯性,打好必备的理论基础前提下压缩部分较深的理论,增加实践环节,加强能力培养。我们在总学时不变,56学时的情况下,适当增加课外观察的实践内容,由原来未设实践教学改为4~6学时,以观察学校周围各种人地关系表现形式或参与各类课题的完成。
(2)解决好进度与效果的矛盾。人文地理学是一门多学科交叉的综合性课程,所涉及到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较多,同时它所运用的研究方法、手段也多种,所需要的技术、技能方面的内容也不少。所以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往往出现讲好、讲透基础知识性内容则实践环节的授课时间被大大缩短,无法达到培养能力的教学目的问题。如果加强实践,压缩讲授内容则达不到培养厚基础人才的教学目的而教学进度与教学效果之间发生冲突。为协调两者之间关系,分析学生的知识基础与绝大部分学生的去向,根据以相关学科知识理论为依托,培养实用型、应用型人才的教学理念和本校人才培养目标,重新调整教学大纲,理论课的讲授时间比原来减少的情况下重新分析讲授内容的重点。保证基础知识完整、连贯的前提下,压缩和简化人文地理学其他分支学科的一些内容,加强基础理论、基本研究方法、技能的同时适当地增加该学科最新发展动态、研究成果的简介。
(3)开展研究型教学形式。研究型教学是采用类似于科学研究的方法指导学生从自然、社会或现实生活中获取知识、应用知识的一种教学过程。⑦研究型教学强调将教学与研究的结合作为大学教学的基本思路,注重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对培养创造性人才具有重要意义⑧。在空间信息迅速发展并在人们生活中越来越显得不可缺少的信息社会,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地理专业人才是时代的要求,也是学科发展的要求。因此通过研究型教学,可以培养学生的发现问题意识、主动参与意识和信息处理能力。
(4)健全教学效果评价机制。对教学效果的评价是整个教学设计中不可缺少的环节,是检验教学目标能否实现的重要手段。评价教学效果的形式有多种,每一种方式的考核各有特点,各有其适用的范围。⑨为保证课程教学效果,必须加强对课堂教学、平时的复习与巩固、课后思考等多个环节的监控,建立全面的教学效果评价机制。为了教学各环节的顺利进行和保证效率,开学第一节课就必须向学生讲清楚教学全过程各环节的目的与要求、最终成绩评定的方法与比例,引起学生的重视和注意。可采用如下考核方式:最终成绩=课堂成绩?.75+实践成绩?.25;其中,课堂成绩=平时成绩?.3+期末考试?.7;实践成绩=实践过程?.3+实践报告或论文成绩?.7。平时成绩又由出勤率、作业成绩构成。期末考试主要测试学生掌握基本概念、基础知识的程度;实践过程主要评价学生对野外观察与实践的态度、掌握基本内容的程度和完成任务的进度;报告或论文是指将实践的目的、过程、结果、结论等以报告形式或论文形式概括、分析提交的成果,反映学生对项目目的、过程的认识和分析问题、处理问题的综合能力。
1.2 教学手段
教学手段是师生在教学过程中相互传递信息的工具、载体或设备,⑩教学过程中不可缺少的基本要素之一,没有一定的教学手段,教学就无法进行,就不能存在。我们要深入发掘和发挥不同时期、不同场合、不同类型教学手段各自的功能与优势,深刻地理解其对教学实践的影响,按针对性、效率性和可行性的原则,正确、恰当地选用教学手段,真正提高教学效果。《人文地理学》课程内容丰富而抽象,有的内容甚至无法直观可视,且具有动态性、交叉性、综合性等特点。而多媒体技术具有信息容量大、表现形式多种多样、图文并茂、声响并举、动静结合、直观明了的优势, 符合此门课程的教学要求。因此,可采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加快内容的更新,提高教学效率。
1.3 教学风格与技巧
教学风格是一个教师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形成的技能、技巧的合理组合和运用,体现着教师的教学思想、教学技巧、教学风度和特色,是教学活动个体化的重要表现,标志着教师教学艺术的成熟。理想、成熟的教学风格是提高教学质量措施、方法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
(1)从实际需求出发,创造问题,启发学生:无论哪一门课程、哪一部教材的哪一部分内容,在教材编写、教学设计时都有特定的作用,为特定的目标而设置的。讲授新内容时能够抓住其整个知识体系中的作用,从实际需求出发,创造问题,激发学生的兴趣,启发学生的思维,导入主题,从而明确学习目标,则学生会主动参与,有兴趣、有目的地掌握知识。如在讲授文化景观内容之前,给学生演示不同风格的建筑图片后可提问“这些建筑物分别是哪个国家哪个地方的?”“它们各自的特点是什么?”“它们所反映的地理环境是什么样的?”等等问题来做导语,激发学生兴趣,开始进入正式内容。
(2)提高查阅文献能力:一个人的生活领域、知识领域扩大到什么程度,取决于其查阅文献能力。学生的知识也是一样,只靠教材和教师的讲授,永远都是有限的死水。只有查阅大量相关的信息才能独立获取知识,处理信息,才能科学地运用相关知识,提高学生的学习研究方法,逐步地实现由学生向独立工作者的转变。在本课程教学过程中,交代实践部分的布置分析、研究工作内容后,采用查阅文献指导法,给学生列出典型的几篇学术论文的同时,要求学生按关键词自己检索10篇论文,列出各论文的提纲、主要分析的内容、研究方法来了解和掌握人地关系基础理论、研究方法、技术与手段和学术论文的写作方法,为完成自己的实践报告、论文直接服务。这也是培养学生总结归纳、分析问题能力的重要环节。
(3)教态的完善:教师教态是在教学过程中的形体动作——站态、坐态、行态等,以及教师的语言、语调、面部表情的综合体现。教师的教态不仅影响到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影响到教者本身的讲课兴趣。因此,在课堂教学别注重教师的教态,充分利用现代多媒体教学设备的同时,也要生动形象地调动全身各种器官,积极运用眼神、表情、语调、动作等教态语言,继承和发扬传统教学方法中的以表情感染、以姿态影响、以手势吸引学生的优良教风,必将最大限度的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师生互动配合默契,课堂气氛生气勃勃,春意盎然,学生学得轻松,教师教得愉快。
2 教学方法改革的实践效果
近几年的《人文地理学》课程教学实践证明教学方法改革取得了一定的成效。跟踪调查2003、2004、2005、2006四个年级5个班学生通过《人文地理学》课程掌握和提高基础知识、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方面的实践效果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在期末闭卷考试上体现的理论基础知识掌握程度良好,平均83分以上;实践方面在课外观察学校附近的各种人地关系表现形式、对其进行整理与归纳,以强化基础理论知识方面掌握的良好,绝大部分同学已达到实习目的;提高综合能力方面,通过撰写小论文不仅掌握了一些基本信息采集法,还提高了文献查阅、引用能力,更是培养了学生分析问题、思考研究问题的能力。学生将自己采集的数据信息,经分析、研究后以小论文形式提交,按实践成绩折算到最终成绩中。分析四届学生的成绩来看,学生综合能力提高显著。而且60%的学生将本课程的小论文修改后当做学年论文来提交;此外统计毕业论文题目结果发现,绝大多数同学选择家乡或感兴趣地区的人地关系,如城市化、土地利用变化、草场退化、畜群结构变化、湖泊面积变化等等为论文题目,并采用计量地理方法、统计方法和遥感技术手段等完成了毕业论文。还有部分同学扩充内容,精心修改后在学术期刊或国际会议论文集上发表了论文, 最终达到研究型教学的目的。学生评价方面,学校每学期进行的教师课堂教学质量评估结果表明课堂教学质量优良,得到了学生普遍认同和支持。
项目名称:“地理科学专业”国家级综合专业改革试点
注释
①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第七章高等教育:10.
② 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十二五”期间实施“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意见.教高[2011]6号文件.
③ 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的若干意见,教高[2005]1号令.
④ 赵荣,王恩涌,张小林等.人文地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⑤ 林兆其.高等教育学[M].贵阳:贵州教育出版社,1995.
⑥ 赵荣,王恩涌,张小林等.人文地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⑦ 陆红燕.研究型合作学习理念与少数民族预科班英语教学[J].科学创新导报,2008(23).
⑧⑨马晓旭.现实可行的研究性教学模式的新构建[J].教育与现代化,2009.2.
⑩ 李成良,顾美玲.大学教学理论与方法[M].贵州教育出版社,1995.
[11]王立华.教育学院地理专业遥感课程和教学及改革初探[J].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04.3.
[12]叶小梅,乌敦,阿拉腾图娅.鄂尔多斯耕地变化及其驱动因子分析[J].内蒙古林业科技,2011.37(1):34-39.
[13]哈斯图亚,乌敦,包玉海.呼和浩特市经济增长与环境污染的关系分析[J].内蒙古林业科技,2010.36(4):79-82,91.
[14]王巨力河,乌敦,阿其拉图.鄂尔多斯市城市化水平综合测度研究[C].第三届中蒙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论文,2008.3:113-117.
[15]王海云,阿拉腾图娅,乌敦.农林牧交错典型区近二十年的林地变化及其驱动因素分析——以阿鲁科尔沁旗为例[J].内蒙古林业科技,2011.2:42-45.
[16]包苏雅.鄂托克旗土地利用动态变化及其影响要素分析[J].内蒙古林业科技,2010.4:71-75.
区域的三大本性
地理学是研究区域差异的学科。美国著名地理学家哈特向在其著作中强调:地理学是研究地球表面区域差异性的学科。区域的差异性不是将地表的任何事物作简单分类。例如,如果用人口密度将区域划分为劳动力密集地区和稀疏地区,在实际应用时,会发现这样的分区结果毫无用处。北京市相对河北省人口密集,但是劳动力成本并未因为供给充分而低廉。北京劳动力市场的特点是由多种因素共同作用决定的,如劳动力需求、劳动力结构、劳动力生活成本等。因此,必须将区域中的多种要素同时考虑,才能确定区域特点。而这些多要素的组合,往往造就了区域的“惟一性”。 地理学的“难度”在于,用区域的惟一性作为“自变量”,分析它对其它事物发展的影响。
区域的惟一性来自区域的三大本性。区域本性是其它地区无法复制的区域特点。区域的第一本性是区域在某个时段内的自然特点,这些特点由地球系统的整体发展决定。如北京的第一本性是由地貌、气候、水文、生物等自然要素组合。区域的第二本性是人们在某个区域中长期积累的人类物质财富的组合。如历朝历代在北京积累下来的城市基础设施和建筑群。这些物质财富的积累虽经历历史上多次大规模的洗礼,但是依然具备周边地区难以复制的雄厚物质基础。区域的第三本性来自在这里发生的历史事件,如在北京发生的、,这些也是其它地区无法复制的。
区域三大本性来自区域主体性
区域的三个本性在不同主体眼中是不一样的。区域地理学一直是20世纪地理学的主干。1920年代,索尔创立文化地理学派。他指出,不同人对同样的自然条件的认识是不同的。如北美的印第安人和欧洲移民在同一块土地上创造的文化景观大不相同。1970年代,人文主义地理学学派出现。代表人物段义孚等认为,由于人生经历不同,每个人对特定区域的认识也可能不同。如北京作为卢沟桥事件的发生地,若作为反战、和平的教育基地,中日双方对北京的认识是一样的;若作为激发民族意识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中日所定义的教育意义又是不一样的。这个例子表明,区域的主体可分可合。
关键词:人文地理 城乡规划 实践课程
中图分类号:G642.3
文献标识码:C
1 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的开设情况
教育部于2012年将原来的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简称资环)专业分地理与城乡规划和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两个新专业。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是针对我国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发展之间的矛盾而形成,其属于交叉学科专业,主要是将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理念贯穿于城乡规划和管理之中。因此,各高校对资环专业进行调整,使得开设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的院校,既有综合性大学、师范院校,又有理工院校、地矿类院校、财经院校,同时也就形成了多学科背景的态势。
1.1全国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的开设情况
通过网络、会议材料等资料,按学科背景将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分成地理类、理工类、和经济管理类等三大类,见表1所示。
针对表1中代表性高校的课程开设情况初步分析,各高校专业核心课程中均涵盖自然地理、人文地理、经济地理,70%的高校开设城市总体规划、城市详细规划及城市规划原理课程,其余的理论课程据各学校实际情况各略有差异。各高校实践课程开设中,总体课程比例占总课程的24%-35%。相对于理论课程,各高校之间实践课程的呈现明显差异化。首先,实践课程的种类各异,主要有课程设计、课程实习、野外实习、综合实践、实验分析、上机练习、生产实习、社会实践、毕业设计(论文)等;其次,在专业学科背景相同的情况下,课程的开设也存在一定的差异,分析其原因可能涉及到各高校的专业优势、实践条件及师资条件的不同;最后,虽然实践课程开设存在一定的差异,但还是可以将实践课程大致分为规划设计类、地理信息类、自然地理类、资源评价类、区域分析类。
1.2广西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及相关专业的开设情况
依托网络调查和资料收集,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在广西的开始情况如表2所示,其中与人文地理城乡规划专业相关的专业在广西的开设情况也列入表2中。从表2可知,一是广西开设该专业的本专科院校数量较少,使得该专业在广西机遇和挑战并存,关键在于如何发展优势办出特色,培养适应广西城镇化发展的实用人才。二是城市规划专业对该专业造成了很大的冲击,城市规划属于工科专业,而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属于理论分析性的理科专业。因此,本专科院校的规划专业都会对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造成一定的影响。
对表2中高校的课程开设情况进行分析。首先,前两所学校的理论课程存在一定差别,广西师范学院增开建筑初步与建筑设计、素描建筑绘画技法等课程,广西财经学院增开管理学、区域经济、环境土地规划等课程。其次,在实践课程方面,均以实验室为主的实践课类别,课程包含了城市总体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修建性详细规划课程。钦州学院地理科学(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方向)的专业课程以资源环境为重心,其特点一是偏向理论教学,二是以地理学和海洋学课程为主,三是实践课程数只有气象水文野外、地质地貌野外和植被土壤野外实习三门。而表2中后四所学校均是工科背景的城市规划专业,综合分析四者的人才培养方案,明显具有较强的实践操作性。其既包含了规划和建筑学的理论知识,又囊括了美学、计算机辅助及规划的实践课程,且本科院校学制5年,有足够的时间将整个专业教育完善,使学生出校即具备一定的实践操作能力。
2 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实践课程建设分析
2.1广西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实践课程与全国代表院校的异同
上述分析对比可知,该专业的核心课程设置基本一致,都会设置总体规划、修建性规划等规划类核心课程,并辅以其他支撑课程。但是广西院校的实践课程种类数比较单一,一般以课程设计、上机练习和毕业实习为主,缺少野外实践调查等实践课程。人才培养计划多以理论课程及其配套的计算机辅助实践课程为主,没有让学生深刻体会到规划前期调研工作的获取方式及重要性,也就是说大部分教学停留在感知层面。
2.2财经类院校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实践课程异同
对比全国财经类院校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首先该专业的所属二级学院的归口各异。其次,从人才培养计划来看,财经类学科背景的院校略微删减了地理类、理工类的院校的地理类课程,增加了管理类课程,从人才培养定位上来讲,特点在于懂理论懂技术还要懂管理。而广西开设该专业的两所学校,一所为师范类院校一所为财经类院校。同样在人才培养上存在这种差异。最后,对比实践课程,因受学校学科背景的影响,在相应实践课的软硬件及师资配套上略逊于综合性和理工类院校。因此,实践课程在财经类院校相对薄弱,基本以规划类和地理信息类的实践课程为主,且开设的课时量也略少于其他类别的院校。
3 存在问题及解决建议
地理学是一门涉及多学科、跨领域的综合叉科学。地理学科文理兼备的综合性、社会实践性、区域性的特性决定了其在研究性学习中的基础地位和作用,为研究性学习的开展提供了内容基础、社会实践基础和方法论基础。如地理学中关于资源开发与合理利用、环境保护、产业布局与结构调整、交通运输、城乡规划以及人口、环境、资源等重大区域问题及其可持续发展等内容,均可构成研究性学习的重要素材;地理学要求培养学生很强的实践能力,这种实践能力,小到地图的辨识与绘制,大到城乡规划、国土开发整治等,恰恰是研究性学习所需要的;地理学注重人地关系研究,在研究方法上注重综合集成,强调多种方法的灵活选择与组合,如比较法、文献资料分析法、实证分析等。此外,地理学科善于利用先进的3S手段和计量地理工具,对地理事物和现象进行准确描述、合理解释和预测,这些正是研究性学习所需要的方法论基础。
随着国家教育部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纳入“实践教学重点”和“教育教学水平评估体系”,以及“十一五”规划中“创新型国家”目标的确定,创新性教学与研究已成为教育教学的主旋律。教学和科研相结合、教学与教研相长,是地理教师队伍必备的素质。凭借地理学科特性优势,地理课程教学在区域人口、资源与环境等领域开展研究性学习的条件更成熟、更优越,为研究性学习的开展提供了更为广阔的发挥空间。
二、地理研究性学习的课堂组织
课堂是教育教学的主渠道,是地理研究性学习的主阵地。地理研究性学习的开展,必须充分考虑到地理学科特性和专业培养目标,遵循一定的组织原则,结合各校地理师资条件、实验和实习条件以及学生能力水平等因素,因地制宜选择研究性学习的内容和组织模式。
1.研究性学习的组织原则
在研究性学习中,笔者认为应遵循以下五个原则:一是自主性原则,即把学生真正置于主体地位。强调学生的自主意识、自主能力、自主习惯,通过学生自主选题、自由组团和自觉研究,来充分发挥每个人的创造潜能,使学生在学习中实现自我、创新自我和发展自我。二是实践性原则,即充分利用地理学科的实践性特点,把课堂教学与社会实践紧密结合,构建应用型的研究性课题,让学生走出校园、走向社会。让学生在社会大熔炉中完成实地考察、调研以及课题相关信息资料的搜集,提高对现实世界的认知能力,增强对社会实际的了解,并收获人际交往技能、沟通技能、与他人合作技能,培养社会适应能力、社会责任心和使命感。三是兴趣性原则,即研究性学习课题的选择不仅具备研究价值和科学意义,同时必须要有趣味性,容易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兴趣点。教师要善于发现和捕捉周围客观环境的新变化,增添研究性学习课题的时代感和吸引力,以促使学生兴趣火花的不断迸发。四是创新性原则,即研究性学习活动能够通过主动参与、自主探究,培养学生对地理事物和现象敢于质疑、勇于创新的心理倾向,能够树立起学生的创新意识和求新精神。五是可操作性原则,即研究性学习课题的开展,必须着力于高师地理院校自身条件和学生实际能力水平。在内容设置上,要有一定的难度和能力要求;在空间尺度上,应以学校周边社区、城市或区域为研究重点,给学生以充足的时间和精力,并能实现费用成本的最小化,增强学习研究的可操作性和可行性。
2.研究性学习的内容体系
根据地理学科特性和研究性学习开展的基本原则,笔者以人文地理部分课程教学为例,进行研究性学习课题素材的挖掘。人文地理学是关于人类活动的空间差异和空间组织以及人类与地理环境之间相互关系的学科。在研究内容上,注重人地关系,并以人地关系为主线,以当前人类面临的人口、资源和环境问题为重点,贯穿于工业、农业、交通、商业、城市等内容之中。在人文地理学庞大的科学知识体系中,产生了诸如文化地理、人口地理、农业地理、工业地理、聚落地理、语言地理、宗教地理、旅游地理、政治地理、行为地理等众多的分支学科。在地理教材的人文地理部分中,可以从基本理论、方法论及部门地理三个方面,提炼出以下研究性学习课题(图1)。
其中,基本理论部分包含的主要研究性课题有人文地理学的应用及理论价值、人地关系的可持续发展观等;人文地理学的方法论部分可以引导学生进行人文地理工作者(教师、科研人员、政府相关部门工作人员)能力要求的探讨;部门地理中可以挖掘出众多的研究性课题素材,如文化地理部分的不同空间尺度的文化冲突与融合问题;人口地理部分的人口增长的社会问题(人口老龄化、留守儿童等)、人口政策(户籍制度、计划生育等)、民俗景观中的人地关系态度等;农业地理部分,包括现代农业的基本特征及其实现条件、三农问题、新农村建设中的人地关系问题(基础设施、教育、医疗卫生、保险等);工业地理部分的技术创新与工业革命关系、工业布局的影响因素及其时空演变、工业化进程中的人地关系问题(如区域协调发展、环境保护、主体功能区划分)等;聚落地理中的工业化与城市化关系、城市(镇)体系、城市化进程中的社会问题(失地农民、城市交通拥阻、城市教育医疗卫生支撑体系等)、农村聚落规划与管理(如古村落景观、农村聚落空心化现象)等;语言地理部分,包括语言分布与扩散的影响因素、地名景观中的人地关系等;宗教地理中的与国家关系(如国民特质、国家凝聚力)等;旅游地理中的旅游活动对区域的影响(含经济、社会和环境三个方面)等;政治地理部分的地缘政治与国家战略(尤其是中国的地缘政治与外交战略)等;行为地理中的人类行为空间尺度的影响因素、全球化与本土化关系等。
3.研究性学习的组织实施
研究性学习目标的实现依赖于良好的课堂组织,尤其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共同努力和真诚合作。研究性课题的组织实施可以分为课题选择、计划制定、资料收集、资料分析、成果表达、成果交流和成绩确定(课题结题)等七大步骤(图2)。
一、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1.研究对象
本研究采用分层目的抽样法,依据访谈目的,选择能够提供最大信息量的个体或小样本人群作为访谈对象,从理论上获得对研究对象的代表性。样本量以资料信息达到饱和、资料分析不再有新的主题呈现为标准,最终抽取访谈对象是东北师范大学城市与环境科学学院地理科学系中经历过教育实习的20名学生(见表1)。
2.研究方法
研究工具:访谈内容涉及6个维度,包括:①地理科学和人文素养的内涵是什么?②大学课程的设置是否有助于你地理素养的培养和提升?③在课程之外,你是否获得了地理科学和人文素养的提升,若能,以何种方式?④在人文地理与自然地理的教学中是否感到力不从心,有哪些问题?⑤作为准教师,你认为地理科学和人文素养的融合是否有必要?为什么?⑥为提高地理科学和人文素养的融合,高校和你自身应该如何去做?
访谈方式:资料收集方法采用半结构式个案深入访谈的方法,即事先设计好关键的核心问题,以开放式提问方式,不分先后顺序进行自由访谈,以挖掘尽可能多的信息。
分析方法:访谈结束后,及时整理、分析相关记录。资料分析采用Colaizzi的现象学资料分析法,反复聆听并将录音资料整理成文,采用反复阅读、分析、反思、编码、分类,最后提炼出主题。
二、研究结论
1.地理教学的调查结果
(1)人文地理教学现状。高考“3+综合”模式实施后,政史地三门学科的综合,提出了加强学科间联系的必要性和重要性。用哲学、经济学、政治学和历史史实去分析自然要素和人文要素交互作用的地理原理和事实,已成为地理教育改革发展的必然,地理师范生虽然作了很大的努力,但也面临着严重的挑战。
(2)自然地理教学现状。地理学科的知识点“形散而神不散”,各知识点间总有着一些内在的联系让地理师范生充分发挥理科学习思维的优势,并且结合已有的理科知识利用模拟实验等富有创新的角度轻松、愉快地开展地理教学。但是,总体上地理科学和人文素养在自然地理方面的教学中体现了一定程度的融合,但融合度并不高。
2.总体结论
目前,高师地理科学(师范专业)毕业生的就业市场主要是中学地理教师岗位。但是,根据访谈资料统计分析,应届毕业生在地理教育教学实习工作中仍存在诸多问题。
(1)理解程度不同。大部分师范生了解地理科学和人文素养的内涵。其中,75%的学生知道地理科学素养由地理科学知识、地理科学方法、地理科学能力、地理科学意识和地理科学精神五部分组成,并有较为深入的了解。只有60%的人对人文素养的组成和内容有所全面了解。
(2)思维方式不同。受访的地理师范生有85%的学生认为:由于基础教育过早的文理分科,自己始终偏重理科性学习,加上人文知识明显不足、缺乏人文素养,科学与人文知识不能很好地融合,普遍形成了理性思维的授课风格。另有大部分学生感到自己的创造性、想象力被压抑,同情心、道德感、审美感得不到启迪。同时,访谈发现,有2/3的师范生认为:缺少地理科学和人文素养的融合使教学内容很难有所突破和创新。
(3)知识面狭窄。80%的学生认为自己知识储量不足,原因是地理基本知识不牢靠、教学理论相关知识不通达、相关学科知识不丰厚。地理学科空间范围广、研究对象庞杂,有75%的学生感到运用知识时不善于利用哲学、经济学、政治学和历史史实去分析自然要素和人文要素交互作用的地理原理和事实。
(4)知识体系不完善。有近2/3的学生认为:高等院校制定的地理专业课程较为固定,大学现有的专业学习虽然有利于单科的深化但是很难全面地形成对学科的认知体系。3/5的学生认为地理学习中自己感兴趣内容不能得到满足,即使自己重视补充课堂以外知识的扩充,只能在图书馆或网上查阅资料,但是由于缺乏引导,学到的知识十分零散,过窄的专业学习让自己的视野受限,在教学实际中很难做到旁征博引。
(5)积极性不高。调查中发现,学生普遍认为:大学地理课程重理论轻实践,重内容轻形式,重严谨轻趣味,传统的课堂教学不能充分地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6)评价方式单一。访谈得知,高校课程考核方式以闭卷笔试、上交统一主题方向的论文为主,考试内容为讲义中的知识,学生感到固化的考核制度很难让他们将地理科学和人文素养形成自身的知识体系。
三、分析与讨论
1.高等学校促进地理科学和人文素养融合的对策
(1)革新并优化地理科学的课程编制。地理科学(师范专业)课程的内容要以专业知识的综合学习与基础教育为背景,广泛开设人文地理专业选修课程,为不同兴趣、爱好与需要的学生提供极为广阔的学习空间与选择余地,以此调动学生专业学习的积极性与能动性,从而达到较好的学习效果与培养效率。另外,发挥学科优势,开设各具特色的地理课程。高校地科院或地理系应充分发扬各自的学科传统与区域特色,发挥教师的学科专业优势,多开设不同性质类型的人文地理学专业课程,以改善地理专业师范生地理人文素养不足的现状。
(2)丰富地理科学的课堂教学方法。大学教师应当尝试探究式教学模式,在教学过程中不失时机地为地理专业师范生设计新颖灵活的问题,并不断地进行启发、引导和评价,以促使学生积极思考发散思维。此外,教学中教师还可以充分发扬民主,创设宽松、和谐的教学氛围,鼓励学生大胆生疑、发问,以达到学而思、思而惑、惑而解的意境,在求解过程中培养地理专业师范生的地理科学和人文素养,并强调二者的融合。
(3)创设丰富校园文化和倡导多元学习方式。传统课堂教学不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高等师范院校应创设多样化的途径让学生提高科学和人文素养,并通过各种方式提倡多元学习,如课题研究、知识竞赛、读书报告、参观考察等。在浓厚的校园文化氛围中,促进地理专业师范生地理科学和人文素养的融合。
(4)完善地理科学的课程考核方式与内容。在考试方式、方法上,应根据地理学课程的实际,提倡包括闭卷、(半)开卷、笔试、口试、操作试、读书报告、调查报告、案例分析、文献综述等考核形式的多样化,鼓励地理科学(师范专业)学生在基础理论知识融合贯通的基础上大胆质疑和探索,充分表达一己之见,以促进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在考试成绩评定方法上,应对标准答案式的成绩评定方式进行改革,加强对学生解题思路和分析问题方式方法的考查。考试成绩除终结性考试成绩外,还应有平时考核成绩(作业、课堂讨论等)和阶段性考试成绩(课程论文、期中考试等),也可将参考科研、竞赛的成果加上鼓励分数。以全面激发学生的创造性学习激情,在潜移默化中促进师范生地理科学和人文素养的融合。
2.师范生自我提升地理科学和人文素养融合的对策
(1)增加地理专业知识存量。几乎受访的学生在经历教育实习后都深感知识储量不足,着眼自身应该掌握更系统完整、更坚实精深的地理学科专业知识。同时还应努力了解和掌握地理学的最新知识,才能在教学中更多地关注学生的思维动态,而不仅仅是知识本身;才能够更好地发现并解决学生在接受新知识时所遇到的思维障碍;才能在教学中更好地体现教师的引导作用。
(2)丰富教育科学理论知识。根据大多数受访者的体会:地理师范生不仅要加强地理课程与教学理论的学习,还要扩充政治、历史、社会学的理论知识,了解中学生的心理发展机制、思维技能以及思想情感等。积极与其它学科教师一起探讨有关综合内容的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等问题,以便在教育理论和教学实践中有目的地加强自我地理科学和人文素养的融合。
(3)完善相关学科知识体系。根据多数受访者的实习经验:地理师范生应认真分析研究相关学科间横向知识的联系,并把这些知识恰如其分地应用到地理教学中,实现综合教学。尤其是一些对政治、历史知识贫乏的教师,更要主动汲取,弥补知识的不足,以适应政史地综合教学。同时,应关心自然事件和社会热点问题,从地理综合角度去分析、评价这些事件的形成机制、演变过程与对策,如西部大开发、南水北调、杭州湾跨海大桥、阿富汗战争以及世贸组织等,以便在知识体系的完善方面有选择地加强自我地理科学和人文素养的融合。
关键词:中美高校;地理学专业;课程设置;启示
中图分类号:K92
文献标识码:A
如何优化课程结构一直是国内高校地理科学专业不断探索的问题,高校地理科学专业课程的构建对学生在专业方面的知识结构、能力培养、素质养成影响深远,课程体系特色的积累可形成学生在求职和未来工作岗位上的重要优势。美国是世界上高等教育比较发达的国家,其地理系的设立比较早,课程设置和地理学人才培养等方面具有丰富的经验。为此,本文选择美国近十所重点大学的地理系,对其专业/方向划分和课程设置进行分析和评价,总结其特点,并与国内高师院校地理科学专业进行对比分析,以期吸收、借鉴美国一些比较成熟的经验,为我国高师院校地理科学专业课程体系改革和人才培养提供有益借鉴。
1 美国大学地理学专业课程设置概况
美国高校的课程设置和国内有很大的差异。由于文化背景和高等教育体制的不同,前者更具独立性,各院校系所开设的课程各有千秋,而后者统一性却比较突出。但是,通过调查美国地理专业历史悠久、师资力量雄厚、有较高知名度的近十所学校(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威斯康星大学麦迪逊分校、明尼苏达大学、纽约州立大学水牛城分校、爱荷华大学、克拉克大学、华盛顿大学、加州大学圣芭芭拉分校)课程设置情况,了解他们的专业(方向)划分、应修专业课程数、学校开设专业课程总门数、主要专业必修和选修课等基本概况,还是能够发现一些共同特点。见微知著,了解美国大学地理学专业课程设置的一般特点和规律,对我国地理科学专业课程改革和人才培养将有所启迪。
1.1 学位授予和专业(方向)类型
美国大学地理系学生可以申请理学和文学两种不同学位,这一点不同于中国。比如,在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明尼苏达大学主修地理的学生,根据所修课程的不同,毕业时可以拿到理学士(Bachelor of Science,BS)和文学士(Bachelor of Art,BA)两种学位证书。学院为申请两种学位证书的学生分别提供了一套完整的地理专业学习方案,相同之处在于均可以学到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的基本概念和理论、培养运用地理技术(如绘图和空间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区别在于文学士偏重学习社会和行为方面的地理学,理论方面的学习和学分要求相对较少;理学士强调地理学的环境视角和地理信息科学,专业性更强和学分要求较高。威斯康星大学麦迪逊分校、加州大学圣芭芭拉分校、爱荷华大学、华盛顿大学的地理系也都有BA和BS的区分,其余很多学校则没有该区分。
由于美国大学可根据自身学科发展情况设置专业或方向,名称也可不同。不同院校的同一专业或相近专业的课程设置各有侧重。但是,从总体来说,美国大学地理系与我国基本类似,即多数院校涵盖自然地理、人文地理、地理信息科学三个专业(majiors)/方向(options)/领域(areas)/组群(clusters)(见表1)的课程。比如,威斯康星大学麦迪逊分校地理系分设地理学和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两个专业(majors),地理学专业又分出自然地理学、人地关系研究和人文地理学三个方向(options)。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的地理专业设立于地球与矿物科学学院,其地理学理学士分设综合地理学、地理信息科学、自然地理、人文地理四个方向(options)。明尼苏达大学、爱荷华大学的地理专业均设立四个主要领域(primary ar eas)。多数高校像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一样,不分专业,只划分不同方向,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及将来所要从事的职业,通过选择不同的课程来达到不同方向的学分要求。
1.2 课程开设基本情况
美国大学的课程体系分为两大模块,分别为通识教育模块和专业教育模块。本文主要介绍专业教育模块的课程设置。各学校所开设的专业课的门数和种类很多,不仅涵盖了地理学主干理论,还涉及到各个细小分支学科以及理论与现实问题的结合。专业课和我国类似,也分为必修课(core or required)和选修课(selectives)。所有专业课分为不同的课程组,学生只需在每个课程组中选择满足学分要求的课程即可达到毕业要求。比如,威斯康星大学麦迪逊分校地理系将开设的专业课分为五个课程组(five groups),分别为:自然地理、人文地理、人与环境相互作用研究、区域与全球系统研究、制图与地理信息科学。每个组均包括基础、中级和高级三个层次的课程。一些交叉性的课程分别开设在不同的课程组里,学生只需选择其中之一即可。一般来说,课程编号的首位数字越大代表所开设课程越难,一些较简单的课程(一般为学科基础课)主要面向低年级学生开设,较难的课程(多为研究和应用型课程)仅向高年级的学生(本科三四年级以及研究生)开放。对主修、辅修或双学位地理专业的学生,要求其选择不同数量的不同课程组课程。
2 美国大学地理系课程设置总体特点
2.1 方向划分相对自由.突出学校优势并注重学科交叉
由于美国大学在专业或方向划分上相对自由,不同学校可根据实际情况设立适合自己的专业或方向,并且,在设置专业或方向时充分彰显研究优势。比如,俄亥俄州立大学地理本科教育在全美排名第四位,在环境与全球化研究方面有专长,该校就设立了“环境与社会”、“大气与气候研究”、“城市区域与全球研究”、“GIS与空间分析”四个方向。克拉克大学地理本科教育在全美排名第一,根据自己学校的特长设立了“全球环境研究”和“地球系统科学”两个方向;明尼苏达大学设立了“人地系统整合研究”方向。纽约州立大学水牛城分校地理系已经形成了“空间分析”、“区域研究”、“人地关系”、“地球科学”4个传统优势,因此设立了“城市与区域分析”、“地球系统科学”、“国际企业与全球贸易”等方向。
此外,在设置方向时,注重地理学与其他学科的交叉。比如,明尼苏达大学的“生物地理学”、爱荷华大学的“地理与社会变化”、俄亥俄州立大学的“环境与社会”、华盛顿大学的“环境、经济和可持续发展”、“全球化、健康和发展”等方向体现了地理学与生物学、社会学、经济学、环境科学、医学、地质等学科的交叉。学科间的交叉有利于学科之间相互渗透及边缘学科的发展,也有利于学生的知识结构趋于多样化和毕业后就业。
2.2 紧密结合全球变化.突出人文关怀
美国大学在课程设置上注重结合全球变化,对与全球人类生存、生活相关的方向特别关注,对于自然环境的变化、社会文化及人口的变化、人类与环境的交互发展等均非常重视。比如,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开设“全球化”、明尼苏达大学开设“我们正在全球化的世界”、俄亥俄州立大学开设“不平等的发展与全球化”等课程。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开设“能源政策发展”、“发展中国家地理”、“全球变暖的人类影响机制”、“财产与全球环境”、“全球经济中的劳动力”、“国际事务中的地理环境”、“权利与公平”等课程。华盛顿大学开设“数字地球”、“俄罗斯景观变迁”、“女性与城市”、“城市社会公平”、“健康地理”、“全球经济迁移”、“潮湿热带的生态可持续发展”等课程。这些课程的开设有利于培养学生对全球变化和当代政治与经济的关注与思考,使其养成敏锐的洞察力与深刻的分析能力。
2.3 区域地理和乡土地理特色突出
课程设置的多样性和灵活性是美国大学的一个突出特点。国家对地理系的课程设置有一个官方的基本标准,但是各个学校在具体实施时具有充分的灵活性和自主性。特别是选修课,可以充分根据地域特点和学校具体情况进行设置。像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威斯康星大学麦迪逊分校、华盛顿大学等开设的选修课涉及到细小分支学科、世界区域地理、美国乡土地理等,比如“妇女地理”、“法律地理”、“更新世冰川地质”、“全球气候变暖争论”、“森林地理”、“东亚政治经济发展”、“非洲地理”、“美国西部”、“西欧历史地理”、“北美历史文化经济”、“美国种族阶层和贫穷地理”等。
2.4 强调地理技术类课程.重视实践环节和科研能力培养
地理技术类课程在美国高校地理学专业课程中占比例较大,极受重视,各校地理系普遍开设有诸如计量地理学、地理信息科学原理、GIS和空间分析、GIS应用、野外调查、制图设计、遥感等课程。该类课程可作专业方向课程,而且一般为专业必修课程(见表1)。并且,该类课程一般会占到专业必修课课程数量的1/3~1/2和应修课程数的1/4左右。
美国大学实践和研究性课程种类较多,有“独立研究(Independent Study)”、“研讨(Seminar)”、“专题(Topics)”、“论文(Thesis)”、“实习(Internship)”等各种类型,并且所占学分较多。在明尼苏达大学,“绘图实习(Cartography Internship)”占2-7个学分,“专题(Topics)”占3学分,“新生研讨”(Freshman Seminar)占3学分,“高年级项目研讨”(Senior Project Seminar)占4学分。学生在各种实践和研究性课程学习中,需要做到主动参与而非被动接受,通过查阅各种资料、共同讨论以及撰写作业或论文,真正锻炼了利用所学地理知识独立思考、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将来能够更好地从事科研和各项工作。
2.5 选修课门类众多.授课方式灵活多样
美国大学地理选修课程“广而多”,内容丰富,涉及面宽。不过,要完成毕业目标对学生的学分要求并不是非常高。如表1所示,六所大学学生应修的专业课程数从十几门至二十几门不等,但是学校开设的课程总门数则多达几十甚至上百门,这样学生自主选择性强,可以选修那些自己感兴趣或者对自己将来的发展有帮助的课程。
其次,各门选修课程开设的频率不同。在威斯康星大学麦迪逊分校,一些主干课程(如全球自然环境、环境自然系统、人文地理学导论、城市导论、区域发展与规划等)每学期都开设,部分课程(如气候学、自然环境分析、全球变暖争论、美国西部、欧洲地理、土壤地理学等课程)是一学年或隔年开设一次,而有的课程(如地貌学、高级景观地理、历史环境变迁、人类活动空间组织、人口迁移与分散、西方社会健康与财富等课程)仅偶尔开设。
第三,美国教师在授课方面具有相当的自主性和灵活性。学生上课大多没有固定教材,学校给出的课程大纲也只是导向性的,因此,同一门课程可能会因不同的授课教师而强调不同的方面。每个学生所选修的课程都不尽相同,常常是选修同一门课的学生都在一起上课。
3 国内高校地理科学专业人才培养和课程设置
3.1 人才培养目标
作为高等教育的传统专业,地理专业已在我国近百所大学开设,这些大学绝大多数是高师院校,少量是综合性大学。部属高师院校,往往既有地理科学专业,也有地理教学专业(师范类);综合型大学,只有地理科学专业;省属高校,往往仅有地理科学(师范类)(见表2)。师范类和非师范类在人才培养目标上有较大区别。比如北京师范大学地理学与遥感学院就明确指出,“地理科学专业旨在培养优秀地理科学研究的后备人才和从事教学、科学研究、开发和管理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或继续攻读硕士、博士学位的人才”,“地理科学(师范生)旨在培养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开展地理学教学、热爱教学事业的优秀中学地理教师”。简言之,非师范类以培养从事地理科研的人才为主,师范类以培养中学地理教学骨干为主。
3.2 课程设置整体状况
师范类和非师范类人才培养目标的不同直接决定了课程设置上的差异,最突出地表现在师范类学生要修满教师教育课程。不论是综合性大学还是高师院校,不论是部属还是省属高师,所开设的专业课程都基本围绕自然地理、人文地理、区域地理、地理技术4个主题组建专业课程群,减少相互重复和过度交叉,使课程之间关系清晰。这一点类似于美国将课程分为不同的课程组,既着意培养学生坚实而广阔的学术基础,又增加了学生选择的自主性,让学生选择自己感兴趣或想要深入研究的某个领域,从而更好地与未来工作和研究生教育相衔接。在传统课程和优势科研领域的基础上,各高校确认和新设了一些主干和特色课程,如南京大学开设“海洋科学导论”、“中国水问题”等课程;华东师范大学开设“河口与海岸”、“流域过程”、“城市环境过程”等课程。
由于地理专业非师范类学生不必学习地理教育课程,所以,为他们设置的专业选修课程门数远远多于非师范类。由表2可以看出,为地理科学专业、地理科学专业(师范类)学生开设的专业必修课、选修课基本一致,课程总数大致在40-55门;但是华东师范大学和北京师范大学为非师范类学生开设的专业课程总数分别为73门和84门,既有广度,又有深度。
3.3 课程设置的不足
通过比较,可以发现,国内高校地理科学专业所开设的专业基础课和美国基本相同,均主要集中于自然地理学及其分支学科、人文地理、GIS、地理科学导论等。不足之处在于专业选修课程总数偏少,特别是国内高师院校为地理科学(师范类)学生开设的专业选修课数量明显不足;涉及世界区域地理、全球视野的课程偏少,国内高校很少开设非洲地理、俄罗斯地理、美国地理、加拿大地理、全球化等相关课程;国内课程整体上偏重于理论和宏观,应用类、综合类、交叉性的课程偏少,紧密结合社会发展动态变化的课程偏少;虽然国内也有野外实习、毕业论文设计等实践性教学环节,“前沿讲座”类似于美国的“专题(Topics)”,但是缺少类似于美国“研讨课”(seminar)和“独立研究(Independent Study)”的课程,并且国内受实习经费紧张所致,实践课程越来越形式化。
4 对我国高校地理科学专业课程改革的启示
4.1 发挥学科传统优势.重视实践应用
一方面,我们可以借鉴美国大学充分发挥自身学科优势的特点,所设立的方向(或课程组)不必求全,而在于将各自的学科传统与区域特色在专业课程体系中得以充分体现。另一方面,围绕社会经济发展和市场需求,设立一些应用性较强、与实践结合较紧密的方向,这样不仅更有利于应用型地理人才的培养,也更有利于激励教师不断发展其研究方向和教学科研相互促进。比如,山东省高校地理科学专业可利用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和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发展规划上升为国家战略的契机,增设“山东区域地理”、“山东海洋地理”等课程。
4.2 及时调整选修课.课程设置尽量灵活和多样化
国内高校应该更加广泛地开设专业选修课,进一步提高专业选修课的比例,为学生营造一个更加广阔的专业学习空间。选修课可以根据教学科研需要随时调整,不要一味拘泥于不变的“刚性“计划。不论是对师范类还是非师范类学生,都应注意增加实践应用课程、分支及相邻学科课程,增加“全球转向”课程,培养学生应用专业理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具有学术研究的全球视野。
4.3 强化实践类课程和课程实践性教学.着力动手能力
首先,增加地理技术训练和野外实习的学时数,加大野外实习经费投入和建立稳定的野外实习基地,保证实习时间、实习内容、实习范围等满足实践教学的正常需要。
其次,改变教师传统课堂授课方式,增加课程实践性。比如部分课程可以尝试设计一些学生自学环节和实践环节,让学生将自学及实践成果互相交流,形成类似于美国“seminar”的课堂教学,激发学生学习潜能。
第三,完善本科生参与科研的机制,鼓励本科生在课程学习之余积极参与教师科学研究。虽然让每位同学都参与到教师的科研项目中比较困难,但是,可以尝试小组合作的形式,这样既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精神,又能锻炼运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