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爱发表,线上期刊服务咨询

教师与家长沟通论文8篇

时间:2023-03-22 17:35:26

绪论:在寻找写作灵感吗?爱发表网为您精选了8篇教师与家长沟通论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迪您的思维,激发您的创作热情,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教师与家长沟通论文

篇1

【关键词】农村民办园;实践知识;自我效能感;社会支持

【中图分类号】G6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604(2010)06-0017-05

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和教育观念的逐渐转变,农村对幼儿教育这一准公共产品的需求日益提高。然而,西部地区农村义务教育的普及及巩固仍是各级政府和教育部门的工作重心,对学前教育的关注程度还远远不够,这就为各种民办园提供了生存与发展的巨大空间。西部地区农村民办园数量远远超过公办园,成为农村幼儿教育中的办园主体。当然,西部地区农村民办园发展过程中也暴露出教育投入不足、管理松散、教师专业化水平低、待遇低、队伍不稳定等诸多问题。在人们呼吁各级政府应加大对农村幼儿教育的投入、规范民办园管理、加强民办幼儿园教师培训等问题的同时,我们欣喜地发现,农村民办园教师实践知识的积累和幼儿园、教师获得的社会支持已成为促进民办幼儿教育发展的重要因素。

一、幼儿园教师的实践知识与自我效能感

(一)教师实践知识的积累

传统的教师知识观认为,教师知识是关于教育学、心理学等领域的公共知识,它不依赖于教师个体而存在,这一观点排斥了教师在知识形成过程中的主体参与性、能动性与实践性。而新的教师知识观重视实践在教师知识形成过程中的重要意义,区分了教师具备的两种知识,一是公共知识,二是实践知识。前者是不具有信念、判断、倾向等价值成分的知识,后者则包含了个体的各种价值判断,是教师在教育现场通过种种实践与体验而形成的个体性知识。〔1〕

有调查表明,在西部地区农村民办园实际从事教学工作的人员中,52%为非幼师中专学历,其次为高中和大专及幼师学历,尚有部分人员仅具有初中学历,具有本科学历的非常少,在这些教师中所学专业为学前教育的仅占6.8%(谢秀莲,2007)。西部地区农村民办园教师职前教育的先天不足直接导致了他们职前理论知识或公共知识的匮乏。对没有充分的职前专业准备的农村幼儿园教师来说,更多的教育、教学知识来自于个人的经验积累、领悟与同行之间的交流等。

教师1:刚上班时,园里另外两个老师比较有经验,她们教了我不少东西。幼儿园购买的教学参考书中的好多东西,像冰箱、空调、电脑等,孩子们根本就没见过,也没有教具、挂图。那两位老师告诉我可以根据情况讲些其他内容,于是我就给孩子们讲讲我们当地的风景和风俗,这也很有意思,孩子们很喜欢。

教师2(园长兼教师):上学期我们幼儿园收费200元,这学期涨了20元。家长们刚开始不理解,我把家长们都请来,召开了价格听证会。我把幼儿园的开支给大家算了算,家长们也就知道我不是乱收费,都表示理解了,配合得好着呢。不少其他村子的孩子也到我们这里上幼儿园了。

教师1和2均为高中毕业生,这在西部地区农村民办园教师队伍中非常普遍。在农村幼儿园教师队伍整体素质偏低、专业知识准备不足的情况下,我们欣喜地看到,在面对教学或管理问题时,虽然他们可以运用的公共知识很少,但是在教育实践中通过不断地尝试、模仿或体验,也找到了有效的解决方法。如面对教学资料匮乏、儿童缺乏相关知识的现状,教师1灵活地利用当地教育资源解决了这个问题。这也与我们所倡导的儿童学习要从实际生活经验出发的主旨不谋而合。教师2遇到的“如何与家长有效沟通”是很多民办园园长深感困惑的问题之一。在农村,孩子多由爷爷奶奶照料,当我们埋怨他们教育观念落后,不支持和配合教师工作的同时也要自问:我们为家长做了什么?如何赢得他们的支持?教师2及时地利用听证会这一形式主动地与家长进行沟通,最终获得了家长的理解、信任与支持。这个案例也反映出教师2具备一定的实践智慧,而这些,往往都是在实际工作中慢慢积累起来的。

不同于发达地区、城市幼儿园教师相对充分的职前专业准备,这种基于实践的知识积累是农村民办园教师走向专业化发展的基础。教师的实践性知识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可以成为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建设性工具――不仅有助于我们理解教师行为的意义,还能为教师的专业发展找到切实可行的出发点。教师实践性知识对教师教育的一个启发是:开发教师的实践性知识也许比灌输学科知识、教育理论以及模仿教学技艺更重要。〔2〕目前,虽然不少县级幼儿园教师培训开始把民办园教师纳入其中,但由于农村民办园教师大多实行“一人包班制”,能够外出参加培训的机会非常有限,加之培训经费的限制,以专家讲、老师听为主的培训对教师在实践中的问题、感受关注不够,这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培训的实效性,对民办园教师的专业发展作用甚微。而教育现场观摩、专家点评的学习方式深受民办园教师欢迎的主要原因是基于实践的学习能够与教师已有的教学感悟和经验有效衔接,从而帮助民办园教师建构起自己的知识观、儿童观和教师观。同时,这种实践知识的积累对教师自我效能感的形成也具有积极、重要的意义。

(二)教师实践知识对教师自我效能感的激发

教师的自我效能感是指教师对教育价值、对自己做好教育工作与积极影响儿童发展的教育能力的自我判断、信念与感受。作为一种内在的心理体验与感受,教师自我效能感无论对于教育工作、儿童发展还是教师自身发展都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是促进教师自主发展的重要内在动力。〔3〕笔者在调研中发现,本文中的两位教师在教育实践中自我效能感较高。

教师1:我挺喜欢当老师的,尤其是自己有了孩子以后。我很喜欢唱歌跳舞,最擅长的是组织艺术教育活动。我上学的时候就比较喜欢数学,现在组织数学教学活动效果也不错。

从室内的墙面布置到窗台上摆放的利用废旧材料制作而成的物品等可以明显看出,教师1动手能力较强,这与她曾经从事过裁缝工作有一定关系。虽然该教师坦言自己目前最大的问题是“知识面不够宽”,导致组织科学、语言活动教学效果较差,但由于自己在组织数学、手工等活动中能够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因此自我效能感仍然较高。教师1在访谈中还提到,自己已经意识到可以通过借阅幼儿教育的相关书籍或者看少儿节目等来提高自己跳舞和讲故事的能力。正是因为具备了较高的自我效能感,教师1才有了进一步学习的需要和动机。

教师2:我在院子里用水泥做了个大型玩具,孩子们可以滑滑梯,我还将这个大型玩具的内部设计成迷宫。我在幼儿园后面的一面墙上挖了些小窝,孩子们可以攀爬。刚开始孩子们很喜欢玩,现在都觉得没有挑战性了。我今年贷了款,在房子后面买了一块地,准备做沙池和水池。

教师2谈起工作充满了激情,表达了很多美好的愿望。因为获得了村民的认同,附近其他村子的孩子也来上她的幼儿园了,加之教育部门的关注与支持,她对幼儿园今后的发展充满了信心,这种较高的自我效能感无疑能成为幼儿园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

教师对自身教育能力的判断与评价对幼儿园的发展十分重要,自我效能感不仅是教师教育行为产生的基础和关键因素之一,也是引导教师知觉与理解其自身外在行为的重要中介变量。自我效能感较高的教师,对自身的教育能力与对儿童的影响力具有积极的自我信念,对行为目标与要求也较高,并可以产生较强的工作动机,往往会投入较多的精力去努力做好各项工作,在工作中通常信心十足,精神饱满,心情愉快,对教育工作和儿童都会表现出极大的热情和兴趣,遇到困难也能坚持不懈地积极寻找解决的方法。〔4〕

二、幼儿园教师获得的有效社会支持

推动西部地区农村民办幼儿园发展和提高教师教育教学能力,除了需要管理者、教师具备较高的自我效能感之外,还需要社会各界的有效支持。

易进(1999)指出:社会支持是以个体(被支持者)为中心,个体及其周围与之有接触的人们(支持者),以及个体与这些人之间的交往活动(支持性的活动)所构成的系统。Barrera和Ainlay(1983)将社会支持分为六类,具体包括:(1)物质的帮助,比如以金钱和其他物质为主的切实的帮助。(2)行为的援助,比如分担体力劳动的工作。(3)亲密的交往行为,比如说倾听,表示尊重、关心、理解等。(4)指导,比如提供帮助、信息和指导。(5)反馈,比如提供有关他们行为、思想和感情的认知反馈。(6)积极的社会交往,比如参加娱乐性和放松的社会交往活动。〔5〕

本文结合相关理论,对西部地区农村民办园、教师获得的社会支持加以分析。

(一)家庭的支持

本文所述及的两位农村民办园教师获得的家庭支持主要是指来自物质、精神和行动上的帮助。

教师1:我在这里当老师一个月才500元!我丈夫开车经常不在家,我就一直住在我父母家。我父亲在砖厂上班,收入还行,每个月还会给我一些钱。我也不用操心家里的事,所以全部精力都放在这里了。

教师2:我们两个每天忙着管这群孩子,我母亲做饭,给孩子们烧开水。农忙的时候,孩子中午就在我家吃饭,交1块钱就行了,困了就在我家睡。

教师1所在的地区为少数民族地区,女性工作机会相对较少。与服务行业的工作相比,教师工作更稳定,也更“体面”。幼儿园教师的工作态度很积极,“盖头底下掩盖着一颗火热的心”。在当地,女教师的社会地位较高,到了结婚年龄来说媒的人较多,但是由于民族风俗习惯的影响,结婚后有2/3的家庭就不允许女性继续出来工作了。当地很多已婚女教师坦言:宁可不睡觉,洗完衣服做完活,都要来上班,因为上班后人的精神状态不一样。因此,与城市民办园不同的是,女教师婚后的家庭是影响农村民办园师资队伍稳定的主要因素之一。

教师2所在地区为汉族聚居地区。她丈夫负责设计玩教具、筹款设计布置室外环境等全部事务性工作,她自己则负责具体的班级活动,两人全身心投入幼儿园的工作。母亲做饭烧水,做好后勤保障工作。她的两个正在上小学的女儿学习成绩都很好,有时候还能帮父母在教学内容、环境创设方面出个主意。他们一家其乐融融,幼儿园也不断发展壮大。

(二)社会和宗教力量的支持

我国西北地区的少数民族有十多个,所有少数民族都有自己的。〔6〕作为民族文化的内在核心,宗教在民族地区的社会、经济和文化发展中具有重要的作用。民族地区的教育发展也离不开宗教因素。办好民族地区的幼儿教育,要注意发挥宗教人士的积极作用。如在1994年,回族老人马效忠带头捐款3万元,并发动穆斯林群众集资84万元,在贫困的木场地区创办了临夏市第一所群众自发捐资兴建的幼儿园。该园实行董事会领导下的园长负责制,公开向社会招聘园长和教师,走出了一条经费自筹、教师自聘、管理自主的办园之路。之后,众多由清真寺、信教群众集资兴建的民办幼儿园纷纷成立,极大地提高了少数民族地区幼儿的入园率,缓解了公办幼儿园的招生压力,也为少数民族地区积极探索多渠道办学、全民办教育开辟了新路子,同时也积累了丰富的办园经验。值得一提的是,无论是私立的民族幼儿园,还是乡(村)、单位举办的集体性质的幼儿园,它们都不以营利为目的,而是把幼儿园看作是社会公益、福利事业,收费普遍很低,很多贫困家庭的幼儿都是免费入园的。幼儿园的日常开支包括教师工资则由幼儿园举办者(董事会、寺管会、村委会等)筹钱解决。这一点从根本上有别于很多以赢利为目的的城市民办园。西部地区农村,尤其是民族地区民办幼儿园的举办及发展大多出自为娃娃办实事的朴素的民族情感,有的是在贴钱办教育,这一点尤其值得肯定。

(三)教育部门与公办园的扶持

西部地区农村民办园的发展还离不开当地教育部门和公办园的管理和指导。

以教师1所在地区为例,当地教育部门、公办园对民办园的发展起到了很大的帮扶作用。一是通过施行民办园资质审核证书制度,教育部门把民办园纳入全市统一管理的范围。在大型活动、个人表彰奖励及教师培训等活动中对民办园一视同仁。二是加强对民办园负责人、园长、教师的岗前培训,要求做到持证上岗。三是建立了幼儿园质量评价制度。教育局每年对各类幼儿园的办园规模、卫生保健、教育教学、园务管理、玩教具配备、园舍设施等方面进行一次全面的评价考核,通过量化打分评出等级,并在全市教育工作会议上给予表彰奖励。分类评估考核制度的实施促进了全市各级各类幼儿园规范化、标准化。四是推行民办公助的管理体制,即从公办园选派经验丰富的骨干教师到部分民办园担任园长,强化了民办园的内部管理。

教师1:由园里安排,我现在每个周六都去参加学前中心①举办的民办幼儿园教师培训活动。这个培训对我帮助特别大,主要是观念改变了。以前我认为应该给孩子们多教点知识,但现在我知道了,让孩子们心情愉快才是最主要的,强迫学习对他们也是一种伤害。

教师2:我经常去县里的公办园,还有其他地方的幼儿园学习。看看他们是怎么布置环境的,听听老师的课再学习评课,这对我有很大的影响。虽然我们的条件相差很远,老师的能力也相差很大,但是我们农村也有很多可以利用的自然资源。

教师1和教师2所在的幼儿园虽然都地处农村,但均与市区或县城较近,在市、县幼儿教育资源的辐射与带动下,他们在幼儿园环境创设、教师培训工作等方面收益颇多。教师1所在地区教育部门每年寒、暑假期间均免费举办民办园教师技能技巧培训班,对民办园教师进行集中的业务培训。此外,还会采用公、民办园结对子、优秀课评选、技能技巧竞赛、普通话演讲、自制教具展评、论文评比等多种形式开展培训活动,这对当地民办园教师教育教学能力的提高有积极的影响,也深受他们的欢迎。

(四)国际国内项目的带动

近年来,在西部地区农村选点实施的国际、国内儿童教育项目对当地幼儿教育管理者、幼儿园教师和家长的教育观念和教育行为的影响日益扩大,辐射和带动了当地幼儿教育的发展。

教师1所在地区曾于2002年承担了由教育部、中央教科所和新西兰政府合作的“促进贫困地区早期教育发展”项目的试点工作。该项目以环境创设为突破口,关注开发和利用本地自然资源、废旧材料,动员教师及家长自制玩教具,为幼儿提供丰富的操作材料。在该项目的带动下,该市的学前教育中心以及各类幼儿园都在废旧材料的利用方面进行了有益探索。教师2所在的民办园被纳合国儿童基金会与国家商务部国际司合作开展的2006~2010年“贫困地区儿童发展行动项目”(LARC)。按照项目计划,教师2外出去公办园参观、观摩听课的机会比较多,在走出去学习的同时,也由项目专家到园给予现场指导与专业引领,为该民办园的进一步发展指明了方向。

参考文献:

〔1〕姜勇.知识管理:教师专业成长新视角〔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4,(9):32.

〔2〕陈向明.实践性知识:教师专业发展的知识基础〔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3,(1):110-111.

〔3〕〔4〕庞丽娟,洪秀敏.教师自我效能感:教师自主发展的重要内在动力机制〔J〕.教师教育研究,2005,(4):43-45.

〔5〕赵丽君.社会支持对幼儿教师教学效能感的影响研究〔D〕.重庆:西南大学,2007.

〔6〕杨建新.中国少数民族通论〔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5:353-354.

Teacher’s Practical Knowledge and Social Support: Major Motives for Development of Private Kindergartens in Western Rural Areas ――Taking Two Teachers as Example

Zhang Guoyan, Wang Donglan

(College of Education, Northwest Normal University, Lanzhou, 730070)

Guan Rui

(Education Bureau of Linxia, Gansu, Linxia, 731100)

篇2

一、教学目标再思考 

现代宏观经济学包括宏观经济理论和政策两大部分,普通院校在教学过程中将教学目标设定为通过教学帮助学生熟知宏观经济学分析工具,能够运用工具认识理解经济问题,尤其中国宏观经济运行。因此,现代宏观经济学的教学目标不再局限于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认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纵观国内高校,作为专业基础课,宏观经济学一直以来在课序安排上都在低年级开设且较为注重完成教学计划和教学任务。与此同时,教改新形势下专业基础课授课学时不断缩减,有限学时内学生对宏观经济部分学习只能局限于理解基本概念和理论。而低年级的学生从高中应试教育进入大学阶段,对社会缺乏感性认识,另外来自于文科的学生数理知识基础薄弱,对模型的推导和应用理解不够,通过课程学习要达到培养学生认识、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的目标不切实际,甚至无法达到最基本的培养学生“经济素养”的目标。若是经济学专业的学生,后序有较多经济类课程帮助学生深化对宏观经济问题的认知,可以多维度理解问题,提升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而对于非经济学专业仅此一门课程且理论知识多、课时少、实践少的教学模式下要达到能够运用理论解决问题的目标较为困难。因此,针对经济学大类非经济学专业学生学习宏观经济学的目的可以考虑定位为培养学生清晰认识和分析经济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再疏理 

现代宏观经济学以凯恩斯的《通论》发表标志其研究开始,自此领域一直备受学者的关注,尤其聚焦于经济增长和经济波动的相关研究,该部分取得的进展理所当然地成为宏观经济学教学的重要内容。其中,以代表需求侧管理的IS-LM模型最为典型,通过此模型,可以推导出均衡产出和均衡利率水平,并进一步分析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经济意义。现代宏观经济学建立在西方成熟的市场体系之上,西方国家未经历过产品短缺,产能过剩是西方国家长期面临的问题。应对产能过剩可通过两种方法解决:一种是减少产能;另一种是扩大需求。而西方国家很难实现通过政策调整减少产能,因此需求管理成为其宏观调控的主要手段。而现阶段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相应的宏观调控政策重心从需求管理转向供给管理。一方面当前在我国影响总需求扩大的主要因素发生变化;另一方面政府政策制度因素的影响作用愈来愈大,以社会保障和收入分配等为代表的制度因素对需求的制约更为凸显,使刺激总需求的短期政策效应下降。从长期来看,推动社会不断进步的动力源不仅仅是需求,更为主要的支撑因素是有效供给对于需求的回应与引导。代表需求的“三驾马车”并不能够继续成为经济持续增长的动力,经济增长的放缓甚至停滞由有效供给不足导致。新常态下经济发展应通过优化结构、提高质量以及提升效益来实现经济发展方式从要素驱动转向创新驱动。从供给角度“调结构”,坚持以市场配置资源,减少政府干预,提升企业效率和竞争力,重构经济增长新动力。在此背景下,当前的教材沿用需求侧管理的内容与我国经济发展现状不符。现阶段我国正进入中等收入国家阶段、力求跨越“中等收入陷阱”,宏观经济学教学需围绕如何实现供给侧的结构性动力机制优化构建增加相应的教学内容。 

经济学是一门年轻的学科,而宏观经济学在20世纪50年代才进入快速发展阶段,学派众多、理论观点差异较大是最明显的特点。不同学派从不同视角对同一问题解释存在分歧,这些分歧正反映出现实经济运行的复杂性,这就要求教师在准备教学内容过程中注重全面性、科学性和充分性,以便培养学生多元化和批判性的思维方式。如关于消费的决定,凯恩斯的观点是消费者的绝对收入决定了消费的状况,实际消费支出取决于实际收入。此处的实际收入指本期收入、收入的绝对水平和按货币购买力计算的收入。而杜森贝里则认为人们的消费并不取决于现期绝对收入水平,而是取决于相对收入水平,此处的相对一方面指相对其他人的收入水平,另一方面还相对于本人历史最高收入水平。两种学说各有严格的假设前提,進而得出相应的结论。教师授课需本着客观的态度围绕某一主题介绍不同流派的研究内容和观点,健全学生的知识架构,不能偏废。 

三、教学方法再探索 

从教学实践中可知,学生已充分认识宏观经济学的重要性,且对课程学习投入较大的热情。传统的宏观经济学以教师讲授为主,大学教学中授课教师系统疏理宏观部分的理论体系和逻辑架构,深厚的理论知识保证了“教”的科学性和完整性。但由于学生对经济运行缺乏基本认知,教师必须利用自己的理论知识引导和启发学生理解并掌握基本知识和理论框架,授课过程中极易出现“填鸭式”和“满堂灌”的课堂,无法保证“学”的充分性和有效性。宏观经济学需要创新的教学方法提高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有效性,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思维能力、创新能力,进而提升综合素质。

   经济学的魅力在于它能提供别具一格的分析框架,而且经济学不是一种教条,是提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张维迎教授曾讲:“一旦进入这块新奇的思想园地,你就会发现世界同从前相比已大不相同。”因此,现代宏观经济学采用开放研讨的方法,充分调动学生学习主体地位,通过检索资料、沙龙讨论、小组竞赛等方式激发学习的兴趣,同时通过教师的讲评发挥课堂主导作用,帮助学生加深对内容的理解。教学实践中,遵循“理论—问题—政策”的思路,理论模型、基本概念和原理需进行疏理同时加以细致讲授,以便奠定良好的知识基础。随后,将学习内容以项目形式呈现,教师在项目教学过程中设计若干任务,学生带着问题主动参与教学直至完成任务。如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内容,教师给出不同时期中国和西方国家宏观经济的背景资料,布置学生搜集相关内容同时先行归纳两种政策在不同国家不同时期使用情况,最后结合当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背景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验证当前中国政策的有效性,让学生知道不少政策工具不仅影响总需求,而且也可能影响总供给。通过研究性教学可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如充分就业和失业部分的学习,对于低年级学生可引导或组织参观人才市场招聘会,通过真实体验感受劳动力市场状况,这样理论上理解就业相关概念,实践上做好就业的准备,让学生学习宏观经济学具有微观基础。可以组织学生结合区域经济社会特点进行专题调查,研究专业设计、专业技能培养模式、就业与社会需求的非均衡性,并提出相关对策供有关部门参考。从书本知识出发,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一方面学生研究取得成果,丰富了教学内容;另一方面成果应用激发学生的主动性,调动他们开展学习研究的积极性。 

四、教学过程再设计 

宏观经济学的教学过程一般包括教学设计、教学方法的运用和教学效果评价等环节。从经济学视角来看,教学过程也是对有限资源进行最优配置的过程,但传统的教学设计使得整个教学过程呈现硬性、封闭、固化等特点,如宏观经济学具有很强的逻辑性、理论性和实践性,其课堂教学通常以教师讲授为主。但教学活动不仅仅是师生之间单纯的施教与受教行为, “教学过程中师生的内在关系是教学过程创造主体之间的交往(对话、合作、沟通)关系,这种关系是在教学过程中的动态生成中得以展开和实现的”。围绕宏观经济学培养学生“学以致用”的教学目的,需要重构课堂中师生关系,实现教师从单一的知识传授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方法引导者,学生从被动的知识接受者转变为学习过程的积极参与者。弹性化的课堂教学,通过创设开放性问题,如在国民收入的决定部分,关于我国GDP的构成和增长,引导学生思考工资收入、投资水平、政府收入和进出口水平占GDP的比重,考虑时间序列变化,再探索四部门经济对GDP增长的贡献程度,进而联系当前我国转型升级阶段,政府如何实现GDP稳定增长提出对策建议。活化的教学内容激发学生的兴趣,达到知识和技能在师生间的流通,同时可以包容不同的观点和思想,有利于培养学生多角度思考问题能力和独立批判精神的形成。 

宏观经济学本科教学一直以凯恩斯的需求创造供给为主要内容,关注通货膨胀和就业失业问题,强调以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为代表的政府宏观调控政策的作用。但现实的经济是一个长期的、动态变化的、非均衡的经济,对于宏观经济学理论的学习需要全面理解其假设前提、逻辑结构和分析方法直至研究结论,而且结合中国实际增加中国元素后要思考哪些可以直接借鉴、哪些需要在实践中完善、哪些在未来可得以实现、还有哪些是需要摒弃。如菲尔普斯曲线,是在对1861~1957年英国的货币工资变化率与失业率相互关系研究后得出的一个经验结论。教学教程中要强调劳动的供给是货币工资的函数是这一结论成立的假设前提,由于价格总水平的变化来自于货币工资的变化,因此通货膨胀率和失业率之间出现了交替变化。该曲线的成立还有赖于机制完善运行成熟的劳动力市场和商品市场,同时由于是针对特定历史时期,并不代表未来任何时期在西方市场经济国家这一结论依然成立,事实上,20世纪70年代的“滞胀”就说明了这一点。而且如果公式化的套用该曲线分析我国现阶段的通货膨胀率和失业率关系,极容易推导出与事实不符的结论,有违科学研究的初衷。 

五、教学团队再组建 

一般院校中,宏观经济学的教学都由若干教师单独承担授课任务,虽形成教学团队但除教学计划统一制定外,授课过程都是独立完成。经济学研究领域非常广泛,每位教师都有自己的研究方向和研究特长,如有的教师偏好理论研究,有的教师喜欢计量模型运用,有的教师执着于社会经济热点问题追踪,因而对教学内容的见解必然存在差异。而作为初学者的低年级大学生,往往不具备批判精神,只能全盘接受教授的内容,不利于整体教学水平的提高。由此,在专业建设过程中可组建宏观经济教学团队,将教学内容项目化处理,不以行政班级而以教学内容安排授课教师,充分发挥教学团队中成员的专业特长和兴趣爱好。近年来,笔者所在的省特色专业和重点专业——经济学专业,组建了宏观经济教学团队,通过合作完成了对学生的理论基础、数据调查、结构分析、计量模型设计等的指导工作,以IS-LM模型为核心,我们将现代宏观经济学分为概述部分、国民经济核算体系、国民收入决定理论、IS-LM模型、AD-AS模型、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经济问题与经济政策、宏观经济前沿等八个专题,在后续的学习中设计了《当代中国经济专题》课程,安排教师从事各个专题的教学。通过专题式学习,帮助学生厘清宏观经济学脉络,各专题之间承前启后的关系其实是假设逐渐放松的过程,研究的深入本质上表现为变量的增加。教师通过专题讲座,可以致力于某一领域问题的研究,专精思索提升了知识传递的准确性和有效性,另外,专题循环讲座进一步拓宽教师研究视域,真正达到教学相长。 

六、考核体系再革新 

考试成绩作为对学生学业的最终评价,一直是大学生评优、奖学金评定等方面最重要的条件,学生对学业考试总是倾注较多心血。宏观经济学的考核从传统来看并没有注重过程性要素,较多的侧重期末试卷的卷面成绩。加之为提高课程考核通过率,通常考试前划定考核范围,这种考核方式培养了学生的应试能力,却不利于经济学专业素养的形成,闭卷式的考试结果无法真实反映学生对学科知识的掌握情况,同时无法检验教师的教学效果。宏观经济学是实践性较强的学科,需要多种考核方式配合使用才能全方面、多层次的考查学生。学习宏观经济学不仅仅是书本知识和理论的學习,通过考核更重要的体现研究解决问题能力是否提升,能否达到教学目标所设定的用经济学原理去认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因此考核方式必须进行动态调整。如学科考核成绩中加入平时表现部分包括出勤、作业、小组合作等,与此同时为检查学生对理论的认知理解和运用,授课过程中加入对课程论文和社会调研报告的评价也作为考核的一部分,期末考试则可以采取闭卷也可采用开放式考试形式,以便作出对学生全面综合的评价。笔者所任课班级宏观经济学成绩的评定进行了相应的调整,一是提高平时成绩在总评成绩中的比例,如平时的出勤和作业占20%,社会调研和课程论文占20%,期末成绩占60%;二是平时考核中注重语言表达能力、思维能力的检测,以演讲、汇报等形式,组织学生将围绕专题撰写的课程论文进行交流。多种考核方式的综合运用可以全方位、多角度的评价学生对宏观经济学的学习掌握情况。 

主要参考文献: 

[1]胡希宁等.现代西方宏观经济学近二十年来的转变[J].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9. 

篇3

关键词:大学生;网络自组织;管理;引导

大学生微博是指以网页为载体,由背景相似、兴趣相投、认识相近、情感相依的大学生所发起的新型的信息系统和交流平台。按照法律地位情况,网络社团等青年自组织被界定为“准民间组织”,属于民间组织,是典型的“自组织”①。

针对大学生微博行为进行管理和引导,要注意保护大学生的网络自由权利,尊重他们的个性、培养个性。对大学生微博行为进行管理和引导,其本质不是单纯的“管、卡、压”,而是充分相信学生,发动学生,使学生自发投入到自我教育、自我管理中。需要认识三个重要问题:大学生网络自组织要不要管?能不能管?如何管?这三个问题是一个系统性的问题,需要高校学生管理和德育部门全面思考并予以解决的问题。

一、 大学生网络自组织要不要管?

网络自组织为现代青年提供了一种公共空间,一种不同于传统“他组织”的新型的自组织样式。这种自组织信息的传播由于信息的者和接受者具有一定的类同性( 相同的生活、学习、工作背景, 趋同化的目标追求以及类似的职业生活状态等) 而带有一定的系统性和指向性( 主要集中在社会公益、时尚交友、时尚运动和社会娱乐等领域) , 呈现出自我管理、自我发展的社会组织化特征。在这种情况下,从高校管理和德育发展的角度看,大学生网络自组织究竟要不要管?

从目前来看,对于这个问题,我们的高校管理系统和德育部门还没有确立明确的意识和态度,基本的做法是“放羊”,这里边主要有三个原因。第一是认为大学生网络自组织属于私人空间和“课余活动”,不在自己的管理范围和德育职责范畴之内,故而理所当然地对其放任自流。第二,从技术的角度,相关部门认为无法对大学生网络自组织进行管理和引导,缺乏介入的即时性设备、手段和制度,而如果对大学生网络自组织进行管理和引导,势必增加管理部门和德育部门的工作量。第三,相关部门对于大学生网络自组织的现实效应没有建立起明确的意识,从割裂的角度去看待大学生线上和线下的活动,这个问题的深层次原因是代际隔阂,没有认识到90后大学生基本上是网络化、信息化条件下成长起来的一代人,网络对他们的影响是其他代际人群无法想象的,但也是客观存在的。

那么,大学生网络自组织究竟要不要管?

首先,从大学生网络自组织的特点和现状来看,必须管。从技术方面来看,目前对大学生用户使用网络自组织的主要影响因素包括:无法通过对内容进行分类,查看不同类型的QQ群和微博;缺乏让自己获得更多关注的有效手段,失落感普遍存在;线上活动与线下活动割裂,线上活动虚拟化难以成为现实生活中人际关系的有力依托,朋友熟人少,缺乏互动;微博等新的网络自组织产品是新产品,认知和学习的门槛较高,难以在朋友圈子中推广,形式限制多,活动范围有限,比如微博就限制140的字数上限、不能发多图、评论中不能发图,等等。实际上,与大学生网络自组织在人文方面暴露出来的问题远比这些要重大。

网络自组织作为新型的网络生活平台,应当成为大学生开拓视野、广交好友、接触社会的一个平台,应当是素质教育的良好载体、人际交流的好平台、师生沟通的好场所、家长和社会考察新一代大学生的好镜子。根据上海青年中心的研究,截至2008年底,上海青年群体中有高达81%的人加入过青年自组织。②然而从现状来看,网络自组织有时候起到了相反的作用。当前我国社会正在发生深刻的转型,传统的观念与秩序逐渐失效,而新的伦理道德秩序还在建立当中,这也集中体现在信息化和网络化生活中。而基于大学生这一特殊人群,家庭教育的监管很多时候是缺位的,高校教育和学生管理则循于旧例,固步自封,缺乏对高校大学生网络生活进行管理和引导的必要机制,就使得大学生网络自组织生活处于道德荒漠化状态,这是让人十分担忧的。

大学生网络自组织具有两面性,它对高校的管理和运行以及大学生健康成才具有积极和消极两个方面的影响,这种两面性构成高校学生管理和德育发展必须介入大学生网络自组织的重要考量。从积极方面来看,许多大学生网络自组织的行动取向与高校学生管理和德育发展的总原则和大方向是吻合的,它有利于形成良好的规则意识和参与意识,有利于促进高校学生管理和德育发展;大学生网络自组织作为一种线上虚拟组织,在一定程度上对线下的学校正式组织形成了补充,它适应了爱学生的多种精神文化需求,有利于大学生增强社交、克服心理障碍。然而从消极方面来看,大学生网络自组织对信息的开放态度容易在特定条件下形成轻信和盲从的态势,有时甚至阻碍了正常信息的传播,不利于高校的稳定;大学生网络自组织受核心人物影响甚大,特定条件下一些自组织容易形成对高校学生管理和德育发展的抵触甚至对抗行为,如一些高校近年来出现的“抵制食堂”、“拒交费用”等学生,背后都有大学生网络自组织的因素存在。

大学生网络自组织的自发、自为特点,使其在目前基本游离于制度化、常规化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藩篱之外,既是新颖的高校大学生生活样式的体现,也是潜在的问题域,它将在未来的高校发展中日益体现出它的重要性。

其次,从高校学生管理和德育发展的角度看,必须管。

大学生网络自组织是一种新型的网络传播系统,是一个人—机—人相结合的动态复杂系统,它不仅是软硬件结合的技术系统,也是社会与人文容纳其中的精神—心理系统,在当今高校大学生网络生活中占据着重要地位。

高校学生管理和德育发展的重要内容,是规范、引导大学生进行健康的人际交往,正确对待社会关系发展。大学生作为新的代际人群,他们不满足于传统的基于人缘、地缘、校缘、职缘而形成的人际网络和交往模式, 试图在不同的地域、领域等差异性空间中寻找新的信息来源和生发点,以极大的兴趣去寻找因为差异性的人际关系, 这就使网络自组织呈现发散性、开放性的特点,是目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介入进行管理的一个难点问题。

高校学生管理和德育发展的目标,是直接为社会培养思想政治素质过硬、道德情操高尚的合格人才,对大学生健康成长和学校工作具有导向、动力、保证作用,对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促进社会全面进步具有重要意义。在网络化、信息化为代表的科学技术进步的影响和推动下,高校学生管理和德育发展观念也在不断更新。因此,因应大学生网络生活的日益重要,高校学生管理和德育发展应该予以重视,才能增强学生管理和德育发展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全面实现高校人才培养目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 大学生网络自组织能不能管?

首先,从技术手段等客观条件来看,大学生网络自组织可以管,有条件管。

目前,针对大学生网络自组织的分类研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根据一份基于东莞职业技术学院大学生的题为《高职院校网上青年自组织发展现状、趋势及对策研究调查报告》显示, 按照大学生网络自组织的互动关系,课题组在调查中发现现存的高校大学生网络自组织可以划分为三种主要的类型,他们分别是:信息咨询型自组织、情感关系型自组织和兴趣探求型网络自组织。这是按照大学生网络自组织的内容进行分类的结果,不一而尽。

需要注意的是,以上分类尽管都是客观现象,但是这三种类型仅仅是一种划分的方式和可能性,它们在逻辑上和内容上具有差异性,但在现实的网络自组织生活中它们并非是截然相分的,而是更多地呈现交集现象,体现了网络自组织本身的复杂性和变动性。另外,我们也可以按照网络平台的技术载体将今天流行与高校中的大学生网络自组织分为: 群—即以MSN、QQ、Fetion 等即时通讯工具为载体、客—以Web2. 0、Blog 等个人信息中心为载体、吧—以BBS 等网上交流平台为载体、游—以各种网络游戏平台为载体,等等。

以上分类的结果显示,大学生网络自组织所使用的技术和平台,同时也是大众化的网络信息流通、人际交往的平台,是一个开放性的、参与性极强的平台。从大学生网络自组织自身的发展来看,大学生网络自组织中不仅存在着相同年龄段、相同兴趣领域等“靠近”因素,也存在着非相同年龄段、非相同兴趣领域等其他因素。在我们的调查中,我们发现许多以班级为单位的微博、QQ群等网络自组织中都有教师、班主任等代表高校管理和德育发展力量的因素存在,甚至团委、学生处也建有满员的微博、QQ群等网络自组织形式,对学生进行管理和引导。从技术的角度看,对大学生网络自组织进行管理和引导,是完全可行的。问题不在于能不能管,而是愿意不愿意管。

其次,从管理学和行为科学的角度看,大学生网络自组织可以管,有条件管。

根据协同学的一般原来,自组织是系统自行、自我组织和自我管理的过程或现象,依据的是成员间的相互默契与协同工作、各尽其责,组分的行动具有自发性、开放性和流动性,但在整体上能够形成、维持和发展整体的组织结构。在这一点上,微博等网络自组织区别于一般的“他组织”,但也有共通之处。自组织和他组织一样有组织者,但是自组织中的组织者并非来自外部系统,它的演化动力在系统内部各组分之间相互作用,没有外在的组织者。组织者管理、控制系统,系统按照预定的计划、方案发展,达到预定的目的,

大学生网络自组织是一种典型的自组织形式,具有自组织的一般特征,同时又有其特殊的表现。它不能完全离开来自学校、教师和相关部门的行政命令和组织形式。从大学生网络自组织的现状来看,QQ群、微博、bbs等组织形式中均缺乏外在的权威性的组织者,不同于学生会、团委等外在的他组织形式。但更深入来看,大学生网络自组织的建立和形成、维持尽管建立在大学生之间基于共同的兴趣和爱好,以及现实生活的需要,比如学习过程系统化的要求(指向学习型的QQ群)、课余生活的需要(如各种课外社团的网络组织)、个性发展和交友的需要,等等,但是从根本的角度看,它还是在利用高校提供的各种资源,包括场地、设备、图书资料、观念熏陶,等等。因此,从自组织与他组织的关系看,作为他组织的高校学生管理和德育发展部门如学生会、团委、思政部(社科部)等组织形式完全可以发挥自己的作用,对大学生网络自组织进行管理和引导。

此外,Web2.0的多种应用形式如博客、微博、WIKI等网路用户互动平台也容易形成信息咨询自组织。就Wiki来看,它是一种开放式的平台,大学生用户可以在上面发表网络内容以及修改编辑网络内容,其他用户也可以根据自己的见解跟进修改相关内容,逐渐形成一些公认的、共通的Wiki内容,并以其质量形成某种程度上的“网络声望”③。从这个角度看,大学生网络自组织对于“权威”和“秩序”的需求,丝毫不亚于一般意义上的他组织。来自高校学生管理和德育发展相关部门和个人的管理和引导,既是可能的,也是受到大学生网络自组织成员欢迎的。

三、大学生网络自组织如何管?

1、明确大学生网络自组织管理与育人目标的关系,使之纳入学校管理范畴。

高等学校一定要明确大学生网络自组织管理和引导在高校人才培养中的地位和意义,它关系到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这个根本性问题。重视大学生网络自组织管理和引导工作,要加强制度和组织建设,优化育人环境,加大力度,强化软件建设,建立与完善一支强有力的工作队伍,将团委、学生处、思政部和教师等部门的资源和力量整合起来,加强队伍的组织与培养,齐抓共管,贯穿于教学、科研和学科建设的全过程,贯穿于大学生线上和线下生活,贯穿于大学生课前、课中和课后,确保不使大学生网络生活成为管理和引导的死角,形成“全员育人、全方位育人”的大德育格局,努力使大学生网络自组织工作形成党委领导、党政结合、强化行政、突出自我、强调创新、齐抓共管的学生管理和德育发展运行机制。

在具体工作中,我们要以网络诚信为重点,加强关于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教育,改造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的教育,引导大学生在网络世界中大力弘扬优秀民族文化,将其作为德育教育的根基。要重视学生的网络心理健康教育,要开展网络心理健康教育,普及大学生网络心理健康知识教育,建立网络心理咨询与心理辅导机构,对大学生进行必要的网络心理辅导,帮助学生加强自身修养,保持身心健康。

2、从校园文化建设入手,营造良好的线下环境。

当前我国高校普遍实行完全学分制、弹性学制和选课制,这些制度都是新的学生管理模式和规范,但客观地看它们都还不完善,高校中的学生会、团委等正式组织还没有完成角色的转变,所开展的活动较少,形式过于简单、内容不活泼,很多时候带有政治色彩和任务意味,难以满足大学生的多层次需求,使大学生在参与活动中基本上处于应付状态,没有吸引力。正是在满足多层次需求的基础上,大学生网络自组织受到了大学生的普遍欢迎。此外,从中我们可以看到,大学校园缺乏厚重的文化氛围,是大学生网络自组织遍地开花的重要背景,也是今后高校加强网络自组织管理和引导的一个着力点。

高校校园文化作为一种“文化无意识”存在于大学生的观念中,是高校的生命力,对于大学生来说是一种无言的推动力、生产力,校园文化具有“润物细无声”的品质,能对大学生的言行、性格发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可以增强大学生对高校的归属感和认同感。良好的高校文化会形成不断扩大的集体积极参与,是赢得大学生的理性支持、情感支持和精神支持的重要渠道。

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与精神文明建设要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昂扬的激情鼓舞人,以丰富活泼的活动吸引人。因此,高校学生管理和德育发展部门应以团委、学生处以及班主任、辅导员等一线工作人员为助理,多方位地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比如“价值拍卖”、道德模拟实验等,突出活动的创造性和趣味性、知识性,扩大社团活动的范围和功能,增强大学校园文化的凝聚力和影响力。

3、强化大学生网络自组织的积极作用,克服其消极影响

首先要有换位思考,充分认识高校大学生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需求,理解大学生在不同时期的不同需求,理解这些需求受到自身目标变化、社会时尚的引导和变迁等诸多因素的交叉影响,而采取尽可能规避其中的不合理需求,引导其需求向合理的、高一层次的需求提高,尽可能满足其中的合理需求,为这种需求的满足提供最大程度上的客观条件。

其次,从人才发展的角度进行激励。引导大学生确立适当的目标,引发、导向和激励他们使自身利益与高校整体利益相契合,使大学生自觉地把个人追求与高校发展融为一体。学习激励,高校学生管理部门和德育部门向学生提供各种第二课堂、再教育和培训的机会,如开展团校、党校、三下乡等活动,促进学生素质和能力的提高,为大学生提供接触社会、参与生活的机会和平台,满足大学生自我实现的需要。

结语:大学生网络自组织是网络化、信息化条件出现的新鲜事物,在当前社会生活多元化、文化多元化的大背景下,大学生网络自组织要不要管,能不能管,如何管,这三个问题始终是高校学生管理和德育发展一个不可回避的系统问题,需要高校管理者从以人为本和协调管理的角度去考量并予以解决。

[注释]

①王名,刘培峰等.民间组织通论[M].北京:时事出版社,2004 :16- 17.

②黄洪基等.参与热情的高涨自主意识的张扬———上海青年自组织研究报告[M]/ / 卢奉杰,杨.改革开放三十年与青少年和青少年工作发展研究报告———第四届中国青少年发展论坛暨中国青少年研究会优秀论文集.天津: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9.

③关于网络声望的解释,见王京山著《自组织的网络传播》。

[参考文献]

[1]王名,刘培峰等.民间组织通论[M].北京:时事出版社,2004 :16- 17.

[2]黄洪基等.参与热情的高涨自主意识的张扬———上海青年自组织研究报告[M]/ / 卢奉杰,杨.改革开放三十年与青少年和青少年工作发展研究报告———第四届中国青少年发展论坛暨中国青少年研究会优秀论文集.天津: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9.

推荐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