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3-22 17:35:19
绪论:在寻找写作灵感吗?爱发表网为您精选了8篇高校大学生论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迪您的思维,激发您的创作热情,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我国高校学生的精神面貌整体呈积极、健康、向上态势,宿舍成员之间的关系大体是和谐、融洽、友好的。除了学习外,“大学生在宿舍谈论最多的话题依次是大学生活、时政新闻、娱乐生活等”。大部分宿舍成员都做到互相尊重,尊重他人的生活习惯、理想,以及等,并能互帮互助,对宿舍具有家一般的归属感和安全感。由于大学生心智尚未完全成熟,是非辨识力不强,加之外界诱惑诸多,一些宿舍内潜存着文化低俗、庸俗等现象;此外,由于学生各自的性格特征、成长背景、生活习惯等的不同,集体生活中难免时常有摩擦、矛盾甚或拳脚之争。因此,我们必须高度重视大学生宿舍的精神文化建设。(四)宿舍行为文化方面。大学生的宿舍行为基本上是文明健康的,宿舍活动较为丰富。多数大学生能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整理好个人内务,维护干净整洁的宿舍环境。除学习、休息外,聊天、上网、玩游戏、听音乐、看电影等是大学生宿舍行为的主要内容。此外,学生也以宿舍为单位参加班级、院系活动,成员间有很强的凝聚力。但是,由于网络、手机、电脑等的盛行,当代大学生对其依赖程度越来越高,各自沉浸于自己的世界,淡化了宿舍成员间的关系;有甚者沉溺其中,严重危害着大学生的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可见,不断加强大学生宿舍各方面的文化建设,让学生积极健康地学习生活,业已成为各高校当下亟待处理完善之事。
二、大学生宿舍文化建设的原则
建设大学生宿舍文化,必须以学生为中心,遵循主体性、传统与创新相结合、全员参与等原则。
(一)坚持主体性原则
新的《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明确了学生是学校的权力主体,而非简单的被教管对象,这就要求学校管理要以人(学生)为本,尊重并维护学生的合法权益。宿舍文化建设要坚持主体性原则,一是要求管理者充分考虑学生的身心特征和实际需求,强化服务理念,为学生营造更健康、更便利、更安全的生活和学习环境。二是要调动大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之成为宿舍文化建设活动的参与者和受益者,强化学生对宿舍文化的认同感。
(二)坚持传承与创新相结合的原则
传统文化是“从古到今、融合各种文化因素而成的”,创造者“都是深植于传统文化的土壤之中来创新文化的”。大学生宿舍文化建设必须借鉴和发扬人类优秀的文化传统,以史为鉴,开拓创新。当代大学生成长于经济改革、文化多元、信息充盈的时代,带有明显的时代特征和个性。因此,大学生宿舍管理及文化建设,要随着教育理念、文化环境、学生状况等的变化而适时地进行调整和改变,以提高宿舍管理的有效性,保持宿舍文化的活力。
(三)坚持全员参与的原则
作为校园文化的有机组成,大学生宿舍文化的建设并非仅是宿舍成员及管理人员的事,学校各级部门和全体师生都应参与到其建设活动中来。学校后勤、学工处、团委、保卫处等部门要发挥其指导作用,统一规划、专门管理;院系辅导员、班主任、学生干部、党团组织等要关注学生思想、学习、生活状况,发挥其教育作用,沟通交流、答疑解惑;宿舍成员自身要具有主人公意识,配合宿舍管理、关注并投身于文化建设。宿舍文化是一种群体性文化,小则有关成员的生活琐事、日常状态;大则关系到人格发展、公共环境。全员参与到宿舍文化建设中,给予学生更多关注,以期最优地实现宿舍文化的教育功能。
三、大学生宿舍文化建设的对策
基于当代大学生宿舍文化的现状,建设和谐健康、积极向上的高校宿舍文化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一)优化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大学生宿舍生活的品质
“大学生宿舍的硬件设施建设和完善,直接关系到大学生的人身安全和生活学习环境,关系到学校教学工作和正常的生活秩序。”建设大学生宿舍文化,一方面宿舍内部生活设施应及时修葺、更换、优化,提高学生居住的舒适程度。例如,增加宿舍空调设备、热水设备、无线网络设备等。另一方面宿舍区的公共设施和环境要具有人性化和进行美化设计,其功能和结构须符合学生人数、性别比情况。例如,建设校园超市、餐饮区、运动场等。各高校应秉持“坚固、实用、安全、便捷、美观”的原则,多方争取,通过多种渠道加大对宿舍基础设施建设的物力、财力支持,以保证宿舍在物质文化方面能最大限度地满足广大学生日常学习和生活的需求,提高集体生活的品质。
(二)完善宿舍管理机制,提升后勤服务水平
建设良好的宿舍制度文化,首先要改革学生住宿制度,在按院系、专业统一调度的大原则下,充分照顾学生的性格、习俗、信仰等特征,允许学生自由选择宿舍和舍友,创造自由、宽松、友好的人际环境。其次应在健全宿舍各项管理制度的前提下,加大制度的执行力度和监督力度,确保管理制度落到实处,真正保障宿舍文化活动的健康与安全。最后要建立高素质的宿舍管理队伍,“选拔思想素质好、业务能力强、学历层次较高的同志充实到宿舍管理的领导岗位”,加强培训,增强宿舍管理人员处理各种日常事务及突发性事件的积极性和有效性,强化服务意识,提高服务水平,真正做到以学生为中心。
(三)创新辅导员工作方式,延伸思想政治教育
辅导员是“高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一线的组织者和教育者,在培养出合格及优秀的人才方面担负着重要的使命”,在大学生宿舍文化建设活动中起着重要的教育和指导作用。辅导员要根据学生的特征,创新工作方式,积极融入到大学生的宿舍生活之中,加强对学生实际生活情况的具体了解,帮助学生解决生活困难;也应明确宿舍舍长职责,培训其管理技巧,并定期召开舍长会议,听取汇报,及时把握学生各方面的动态,防患于未然;还应不断调动学生党员、学生干部的积极性,充分发挥他们的模范带头作用,成立宿舍管理的学生组织,让学生服务学生。此外,辅导员应高度重视学生的心理状态,关心宿舍成员的人际关系,及时处理学生的心理问题和宿舍矛盾,引领学生积极、健康、快乐地生活。
(四)开展多样化的宿舍集体活动,营造和谐友好的宿舍文化氛围
首先,作为宿舍的主体,大学生应具备强烈的主人公责任意识,认识到宿舍环境及宿舍成员对自身生活、学习、成长、经历的重要性,关心他人,大家团结一致,共创良好的宿舍文化环境。其次,宿舍可以实行内部自治,即在遵守学校各项宿舍管理制度的基础上,宿舍成员通过共同协商,地制定符合实际情况的宿舍内部规定,实现自我管理。再次,同宿舍舍友之间要经常谈天交流,举行宿舍活动,增进了解。大家都本着理解他人、体谅他人的心与人交往,势必大大减少舍友间的误会和摩擦。最后,宿舍成员应共同地积极参与舍际间的交流、联谊活动,以及班级、院系、学校组织的各项集体活动,如“文明宿舍”评比、“宿舍文化艺术节”、“宿舍杯”球赛等。在扩大个人人际交往范围之时,这些活动更能很好地实现宿舍凝聚力、认同感的强化。
(五)加强宿舍网络文化建设,创建网络服务平台
1.1理论知识与实际相结合“90后”大学生从课堂所获得的专业知识基本上都是间接的、非系统化的理论知识.而专业知识与大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并不成正比,在实际的生活中,问题的解决除了专业知识,还需结合实际,动脑动手,社会实践活动能够把大学生在课堂上学到的知识与社会需求和社会实际进行比较,把抽象问题实际化,复杂问题简单化,勇敢地去面对解决复杂多变的情况.而对于“90后”大学生来说,他们能够在一个相对开放、自由的环境下参与解决问题,思考问题成因,在实践中勇于开拓、敢于创新,不畏艰难,培养学生实践创新精神,调动他们的积极性.
1.2增强适应能力,为跨入社会奠定基础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高新技术的更新换代,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也随之提高.作为“90后”大学生,更快更好地适应社会,承担起社会职责是摆在他们面前的一个难题.在高校,大学生所面对的环境相对单纯,所涉及的问题相对单一,即使遇到不能解决的问题也有老师、同学的鼎力相助,在一个以教育为主,惩罚为辅的学校,学生对自身所犯错误承担的后果相对较小.这让大多数“90后”大学生不清楚社会现实的残酷,适时的社会实践,使得“90后”大学生不得不去面对社会现实,锻炼人际交往及动手能力,使其不断改进自身不足,逐渐提高自身综合素质和适应社会的能力.
1.3培养优良气质,完善个性品质当代大学生是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是承担社会重担的主力军.“90后”大学生除了要有坚定的理想,过硬的专业知识,还应该具备积极的创新精神和很强的社会实践能力.在社会实践中,大学生要学习分工合作,处理人际关系,在困难和危险面前,培养他们团结互助的优良品质,同时也给予大学生自我展示和锻炼的机会,提高大学生自我管理、自我学习的能力,使养成了骄、娇二气的“90后”大学生在实践中感悟顽强和坚韧,体会坚持不懈取得的成就,使其养成良好的学习态度和生活作风,在实践中不断优化自身的个性品质.
2社会实践的主要模式
古语有云:“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然而能够有效将学、思两者结合在一起的,莫过于“实践”二字了.通过实践活动,大学生不仅巩固了基础知识,了解到自身专业知识储备方面的不足,而且还有效锻炼了自己实际操作的能力.
2.1假期社会实践假期社会实践,是大学生利用寒暑假进行的一种社会活动,比较常见的是团委组织的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如“三下乡”、“四进社区”、“西部计划志愿服务”、“贫困地区支教计划”、参与抗震救灾、青春红丝带等.大学生可充分利用他们掌握的专业知识、理论实际,深入社区、企业、医院、学校、康复中心等开展活动,在实践活动中,大学生既为当地的文化建设、经济发展、社会服务作出了贡献,又了解了社会和国家对人才的现状需求,同时也锻炼了自身对知识的运用能力.
2.2教育教学实习教育教学实习实践,利用大学生在校就读时间有针对性的与社区、相关企业、学校等建立起的一种合作关系.教学实践活动对于在校大学生无疑是有积极效果的.学生在学习专业课程时,通过这样一种实践活动,可以真正将自己学到的知识运用到实践中,更好地提升自身的素养,同时,经验的累积也很重要,丰富的实战经验会提高专业能力,提升大学生的社会就业竞争力.
2.3志愿者服务等公益活动社会实践志愿服务公益活动,是大学生利用周末及课余时间参与的一项志愿服务活动,如福利院、特殊学校、康复中心、中小学及其他企事业单位,有组织的对其进行的一些帮困扶贫、特殊训练、心理咨询、社团活动、文艺演出、礼仪培训、体育竞赛等公益活动.以培养锻炼大学生的管理协调、人际交往、组织策划、公众表演及自主学习的能力.
2.4顶岗实习顶岗实习,是大学生在毕业的第一个学期或最后一个学期结合其专业特长到相关企事业单位挂职上岗培养的一种社会实践.在此期间,大学生会担任某项工作,如负责人助理、秘书、顾问等,协助处理相关事务,且承担相应责任,从而有助于大学生提高自身逻辑思维能力和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能有效的将所学专业知识运用到实际工作中.2.5勤工助学勤工助学社会实践活动,是大学生利用在校课余时间参与的一些有报酬的活动,以减轻父母的经济压力,同时为今后创业积累经验.在活动中,大学生可增强独立意识,培养艰苦朴素、吃苦耐劳的精神,强化意志力.
3社会实践活动中存在的不足
3.1对社会实践活动的理解认识不够,学生参与积极性不高当代大学生大多是“90”后,在家里享受着父母的宠爱,过着衣食无忧的生活,父母无微不至的关爱成就了学生的惰性,养成了很多学生遇事畏难不前,不愿意动脑筋去解决问题,总是患得患失,在学校的各项活动中表现也是如此.在面对社会实践的活动时,有的大学生觉得这些活动与他们的生活及今后的工作缺少关联,不愿意参与其中,有的大学生则不愿意面对活动中的种种困难,选择了逃避,给实践活动的全面参与带来了一定的阻碍.部分教师认为大学生走出校门参与活动影响了大学生的专业学习.但课堂教学相对死板的现象,不仅给大学生不安心学习提供了条件,而且给积极参与社会实践的同学严重打击,给他们带来了消极影响.
3.2高校缺乏科学管理社会实践是大学生跨入社会必不可少的环节,这就需要高校在大学生社会实践上加大力度,科学有效的制定相关文件,规范管理.当前,许多高校的教学计划中并未真正包括社会实践教学环节,或未形成系统、规范、稳定的教学活动,更多时候带有一定的随机性和随意性,在社会实践活动中,缺乏针对性、系统性、连续性的指导,对参与社会实践活动的学生也缺乏科学有效的管理.在考核机制上缺乏科学评价,更多的是通过实践总结材料和简单的成果来主观的对其考量,未深入细致的去分析大学生实践的环境,对大学生个体的实际收获缺乏客观公正的评判,同时对参与指导社会实践的老师也缺乏相应的工作量认定和必要的激励措施.实践评价体系的不完善使得大学生社会实践存在导向不明、认识不清等问题.
3.3缺乏稳定持续的实践基地在实际中,很多高校未建立长期稳定的社会实践基地,导致大学生为了寻找实习实践基地四处奔波且处处碰壁,特别是一些本身参加社会实践积极性不高的学生,为了完成任务而注重形式,走过场.甚至有的专业因为没有实践基地,在实习期间,采用学生分散实习,自行联系的方式,因住宿、专业无专人指导等诸多原因降低了学生社会实践的积极性.高校应根据大学生所学专业知识及综合素质能力分层次、分步骤,建立稳定、持续的实践基地,使学生能够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参与社会政治、经济、文化活动和专业实践,从而提高其专业能力和思想道德素养的长期稳定场所.
4加强社会实践,提升大学生综合素质能力的思考
4.1转变大学生观念,坚持务实之风,提高对社会实践的价值认识正确引导大学生脚踏实地、求真务实,培养其勇于承担重担的精神,明确大学生社会实践的目标,端正态度,不走过场,不做表面文章,不以评优选先、推优入党、奖学金等为目的,使其从根本上认识社会实践是大学生跨入社会的奠基石,是从学校进入社会的纽带,从而激发学生参与社会实践的积极性.
4.2统一思想,构建良好的激励机制一是加强领导,建立相应的组织机构,形成以领导负责,教师带队,学生参与的大学生社会实践联合部,定期召开协调总结会,督促检查活动开展情况,总结活动经验及取得的成绩,对于取得突出成绩的学生加以奖励.把大学生社会实践纳入高校党建和教育教学评估体系.二是鼓励教师积极带队参与,同时把教师参加情况和指导大学生社会实践纳入工作量计算,在晋升、评优和职称廉政定等方面优先考虑,并落实规范细则,制定考核标准,把社会实践纳入学校教学计划,规定任务要求.三是激励学生勇于参与,将学生实践表现和成果结合起来,在评优选先、推优入党等方面优先推荐,鼓励在某方面取得突出成绩的学生,经批准可以免听或免修相关课程.引导学生认识社会所需人才,让其真正认识到社会实践在成长过程中的作用,提高大学生的参与度.
4.3加强实践形式创新,提高学生创新能力大学生社会实践要遵循大学生成长规律和教育规律,突破常规,牢固树立实践育人的思想,结合不同年级、不同专业学生职业发展的需要来制订社会实践的教育目标,不断丰富社会实践的时代内涵.运用所学专业知识,结合社会需求,根据个人实际,在参与社会实践中逐步强化自己,磨练自己的意志,从而使个人品质和专业素养得到最大限度的升华.
(一)音乐艺术教育对创新能力的培养
高等教育不能仅停留在对大学生逻辑思维培养。形象思维与灵感思维能力是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内驱力。尤其对于设计类学生而言,“不拘一格、别出心裁、独树一帜”是潜力与能力的体现。音乐是相对于其他专业而言,更自由、更感性、更灵动。音乐与设计有着共同的特点———没有对与错,而在美的追求上,都是永无止境的。设计中的简约、优雅、精致,如同现代音乐、浪漫时期和古典时期音乐一样,各具魅力。发现、感知并创造美,是作为一名优秀的设计者应不断提升的能力。音乐教育能够帮助学生打开视野,畅游在艺术的海洋中,尽情的体验、发现、想象、创造。
(二)音乐艺术教育美育功能发现美———音乐打开了美的视野
语言是思维的工具,音乐是语言的升华。“音乐始于词尽之处。”圣桑说,“音乐能说出非语言所能表达出的东西,它使我们发现我们自身最神秘的深奥指出;它能传达出任何词不能表达的那些印象和心灵状态。”音乐的神秘之处,在于它的可意会性。经典艺术作品通过人声及不同乐器种类,在旋律、节奏、表情等元素组建的基础上,形成了一幅幅色彩各异、风格鲜明、精美绝伦的图画,等待我们去打开、去发现。感知美———音乐是一把打开心灵的钥匙。当延绵起伏的旋律娓娓道来,丰富的心理活动随着音乐时而紧张、时而放松,实现了音乐与心灵的共鸣。通过情绪的感受与教师的正确引导,可以锻炼大学生情绪的调控能力。能够欣赏艺术、感受它的美,是人生一大幸福。这种能力帮助大学生心灵坚强,不为外界的困境而颓废。创造美———音乐的启发和创造的作用。科学和艺术,前者是理智、冷静,后者是感情、兴奋;一个客观、准确,一个主观、朦胧。但本质都是人类精神领域里的创造性思维活动。学习音乐,除了感官灵敏之外,更重要的是音响作品背后的情感内容,艺术价值、流派风格等。大学生们通过系统音乐学习,加强艺术形式和内容了解,愉悦身心的同时,开拓了眼界、丰富知识面。
(三)音乐艺术教育的德育
功能音乐艺术教育作为高校人文教育的重要内容,其根本目的是对大学生精神上的塑造与培养,健全人格的培养。
1.高校音乐教育有利于丰富德育教育内容
高校的德育教育形式应该形式多样,内容丰富,且注重教育成果的时效性。音乐艺术教育是大学生德育教育中重要的内容,学校通过开展形式多样的音乐艺术教育与实践活动,营造直观真切、生动形象的环境,激发学生所有的感官,让受教育者整个身心浸泡在艺术审美与道德真理之中,潜移默化地提高大学生的综合道德素养和思想政治水平。让道德文化不再是枯燥的概念,而是有鲜活思想、有呼吸的生命体。意识升华积极影响行为规范,从而拓展与延伸了德育教育的广度、深度和长度。这种本质的改变将为大学生今后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打下夯实基础。
2.音乐对大学生价值观形成的积极作用
(1)音乐教育促进个体思想认识的升华
大学生通过经典音乐艺术作品聆听与感受,世界杰出音乐家作品的创作背景与创作主题的了解,结合自身的经验与体会,产生丰满地、积极向上、充满力量的思想价值体系。音乐的目的,不仅局限于听觉享受,更重要的是思想上的升华。音乐教育作为艺术教育的重要学科,对于提升大学生思想境界,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2)音乐教育培养爱国主义情怀
爱国教育是高校对大学生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音乐是听觉的艺术,将爱国主义以音乐的形式让学生聆听,激发爱国热情。音乐是表演的艺术,通过演唱、演奏、舞台表演将内心对祖国的热爱与忠诚淋漓精致地表达出来。当今音乐艺术表演形势发展迅速,如何引导学生聆听、赏析经典的爱国主义音乐作品,例如歌唱祖国大好河山、歌颂国家文化与历史的经典作品;演奏展现民风民俗、展示人性美和人情美的民族民间音乐。都是爱国主义教育行之有效的方法。
(3)音乐实践可以强化大学生团队合作意识
增强集体荣辱感和团队合作精神教育是德育教育的重要内容。在音乐实践中,合唱与合奏是典型的集体性艺术活动,团队合作能力提出较高的要求。声部间的平衡与和谐;力量的分配与协调;音准到位、音色统一;作品的深刻理解。都离不开集体共同努力。高校音乐艺术教育可以通过课堂、第二课堂、大学生艺术团等多种教育活动形式,通过适当引导、鼓励学生积极投入到集体活动中,参与音乐作品的排练、汇报、演出和比赛中。当学生通过集体活动,学会分享、学会体谅、学会分担时,高校的德育教育作用就得到了充分体现。
二、如何有针对性地深入音乐艺术教育教学活动
提升高校音乐艺术教育水平与教学质量是新形势下,高校人才培养计划中必不可少的内容。美国心理学家、教育学家布鲁姗,将认知领域的学习水平依次分解为知识、理解、应用、分析、综合、评价,这六个由浅入深的层次,每一较高层次必须以前一较低水平为基础和前提。这种明晰的目标分类法体现了教学规律,对我国普通高校音乐教育也同样有指导意义。
(一)衔接初等音乐教育
深化音乐艺术教育工作学校的音乐教育应该具有一条由小学到大学连续发展的轨迹。中小学音乐教育目标围绕音乐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训练,培养学生音乐感知能力,建立以听觉感受为主的审美判断力。高校音乐教育的对象是文化知识层次较高的青年大学生,教育目标不能仅仅停留在为提高审美能力和艺术修养上,更应在人才知识结构和总体素质要求的基础上,即造就一大批现代科学社会所需要的一专多能的全方位的高级人才。
(二)构建教育平台
开设必修与选修课程大学生音乐文化素质提升,离不开基础音乐知识的支撑。开设由乐理、视唱练耳、曲式分析和音乐表现等基本理论知识于一体的综合必修课非常重要。在此基础上,结合设计类专业学生的特点和专业发展需求,应当开设丰富多彩,门类齐全的选修课。以及结合各二级学院专业特色,开设音乐美学、音乐社会学、音乐心理学、计算机音乐、音响学等跨学科课程。为该专业学生提供丰富的课程内容,拓宽学生的创新能力与审美能力。
(三)探索教学模式
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大学音乐艺术教育要着重培养学生的能动的、扩展的理解,从而增强批判力和评审力,形成学习和创新的态度。因此,教学形式应当结合设计类专业发展需求做到生动灵活。例如结合该专业学生特点,通过问答式、案例式、协作式、发现式等学习方法,培养和激励学生自主学习兴趣与能力。并在课余时间,为设计类的大学生们提供各类艺术观摩、学习和实践机会,充分鼓励设计类学生参与到大学生艺术团和艺术社团,参与到各类音乐实践活动中。通过提升课程设置合理性、内容安排针对性和各类观摩实践、第二课堂参与性,发挥音乐艺术教育的应用价值。
(四)融入日常生活
论文摘要:大学生参与高校管理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高等-K育民主化的必然趋势.2005年国家教育部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对高校学生参与学校管理的支持力度已达到了新的高度。本文对构建大学生参与高校管理的新机制提出了三点建议:校内外各界.尤其是高校管理者应转变观念.真正认识到大学生参与高校管理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加强各种学校信息宣传、传播的力度:在实现校务公开的基础上,逐步吸收学生参与学校重大决策。
近年来.随着我国高校管理体制的改革与发展.越来越多的利益群体要求在学校决策制定和实施过程中享有话语权。其中。作为高校最主要成员的大学生,积极参与学校管理,表达自身利益诉求,行使建议、监督和决策的权力,不仅是高校管理民主化的体现,还是我国高等教育事业改革发展的必然趋势。实际上,国内一些高校早已开始积极尝试大学生参与高校管理,提升高校管理的民主化程度,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例如2004年1月,南昌大学全国首创的大学生校长助理正式上岗,其主要工作是收集、反馈学生对学校管理、教育和服务的意见和建议,并提交相关议案:参与学校有关管理制度的起草、修订;宣讲学校政策、制度,监督其实施,协助校长处理学生工作,列席学校有关会议和活动,并接受校长委托、布置的其它工作。他们聘期一年,“待遇”视同学生干部,没有月薪。
尽管已经取得一些进展,但与欧美大学相比,目前我国高校大学生参与高校管理还处于初步探索的阶段。不仅表现出参与程度低、层次浅的问题,同时在组织机构及制度上也远未达到成熟。本文在分析我国大学生参与高校管理机制的现状的基础上.对如何构建大学生参与高校管理的新机制进行了一些探讨。
一、我国大学生参与高校管理机制的现状
2005年9月1日.国家教育部颁布了新的《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该《规定》是教育行政部门对大学生参与高校管理所作出的最为明确和具体的规定,其实施意味着国家对高校学生参与学校管理的支持力度已经达到了新的高度。
根据《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大学生参与学校管理的权利与途径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其第41条规定:“学校应当建立和完善学生参与民主管理的组织形式,支持和保障学生依法参与学校民主管理。”根据这条规定,我国各高等学校有义务支持和保障学生依法参与学校民主管理,必须建立和完善学生参与民主管理的组织形式。从而在组织制度上对高校学生参与学校管理予以保障
其次,大学生对学校所做出的有关处理决定有参与权和申诉权。《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第5条第5款规定:学生在校期间依法享有“对学校给予的处分或者处理有异议.向学校或者教育行政部门提出申诉;对学校、教职员工侵犯其人身权、财产权等合法权益.提出申诉或者依法提讼”等权利。其第59到第62条同时还赋予了大学生参与处理该等事项的权利.学生代表可以参加学生申诉处理委员会。该委员会有权要求学校重新研究对学生处分的决定。
此外,从近年来的实践来看.目前大学生主要是通过参加行政管理机构和学生组织机构来实际参与高校管理活动。
前文已述,南昌大学是国内第一家聘请大学生担任校长助理的高校。之后,东华理工大学、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安徽大学、安徽财经大学等高校也陆续建立了“学生校长助理”制度。其中,安徽财经大学《学生校长助理实施办法(暂行)》规定学生校长助理的职责与权限是:“受校长委托负责收集学生对学校管理、教育和服务的意见和建议,并提交相关议案和处理意见。负责向学生反馈校领导针对反映的问题所采取的解决措施。对于未被采纳的建议和未解决的问题,学生校长助理应当及时向广大学生说明原因。各职能部门应向学生校长助理提供相关资料和开放相关档案以配合工作。”“参与学校相关管理制度的起草和修订,协助校长处理学生工作.有权列席学校领导的有关会议、学生工作例会、教学工作例会,有权参加有关职能部门组织的相关工作会议。”
不过.校长助理制度并不是一种完全意义上的决策参与机制.而且校长助理也不是由学生选举产生,一般是由各院系推荐,由校团委组织考核,经岗前培训后,由校长发聘书就职。因此,他们并不对学生和学生组织负责,其代表性和广泛性受到制约。
相比较高校行政管理机构中的直接参与而言,学生组织是更为普遍地实现大学生参与高校管理的机制,这些学生组织包括学生会、学生社团、学生自治管理机构和学生申诉管理委员会等。从实际情况来看,各类学生组织参与学校管理普遍存在着程度不足,参与范围有限,参与效度不高的现象,往往局限于部分一般性决策和决策的初始阶段.而且学生组织和学生干部更多的是在管理人员和学工干部的指挥下承担事务性和联络性的工作,缺少独立锻炼的机会。
二、构建大学生参与高校管理新机制的三点建议
大学生参与高校管理的过程,应该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在目前的国情与校情条件下,笔者认为,要构建大学生参与高校管理的新机制应做好以下三个方面的工作。
首先,校内外各界,尤其是高校管理者要转变观念,真正认识到大学生参与高校管理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承认大学生在高校管理中的主体地位。这样大学生参与高校管理才能得到切实的支持和保障。
高校管理者应认识到:大学生的参与可以使校领导从一部分繁杂的日常事务中解脱出来,更有利于高校核心工作的开展。同时,大学生自身也应该培养积极参与的意识.增强集体责任感。这种培养应注重寻找和协调校方和大学生的共同利益来调动在校大学生参与高校管理的积极性这就需要高校管理者从发展战略的高度出发,把解决广大在校大学生的实际需要放在首位,把解决大学生们关心的焦点、难点问题作为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重点。由于解决这些问题既符合绝大多数在校大学生的共同需求和利益,又需要他们的积极参与,因此,可以有效地调动大学生参与高校管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其次,要加强各种学校信息宣传、传播的力度。信息不对称是影响高校学生参与高校管理的重要因素之一。为了更有效地实现学生对学校管理过程的监督和参与,必须向学生传达真实、准确的学校信息,以便让大学生清楚地了解和认识有关自身利益的重大事项,对学校重大决策、领导和教职工的工作表现进行有效的监督。随着现代信息科技的进步.为各种学校信息宣传和传播提供了便利的条件。不管是通过校园网络、校园广播和校报校刊的传播,还是通过有关组织的宣传,只有让大学生了解更多的学校信息.才能更利于大学生参与学校管理过程的实现。
(一)淡忘父母养育之恩。大学期间大学生基本都不能经济独立,其较高的学费及生活费主要依靠父母家庭供给。但是在现实生活中,当他们进入高校后,离开了家,离开了父母,逃离父母的约束,而且从高度紧张的高中学习中解放出来,大学就是一个小社会,一些大学生却不顾自己家庭经济状况,盲目攀比,超前消费,给父母带来不必要的压力,并淡忘了父母的养育之恩,也没有认识到父母挣钱不容易。还有些大学生宁愿花上整天整夜地时间沉静在网络游戏中,经常逃课,忘了自己来学校的目的,也忘了对自己满怀期待日夜操劳的父母对我们的期望,成了躺在汇款单上的高消费群体。认为父母的付出是理所当然的,不知道去感恩父母。
(二)漠视母校的培育之恩。大学生是国家培养的各类人才,感谢母校应是其不言而喻的道德标准。近几年来,有许多贫困大学生依靠国家的助学贷款完成学业,但毕业后一些学生无法偿还贷款,甚至对学校催要贷款表示不满,且恨自己的学校。甚至有些学生使用母校为贫困学生可以缓慢的收费政策,恶意拖欠,并用这些钱来挥霍,盲目攀比。有些大学生毕业后留在母校工作后,母校帮其完成硕士和博士学业后却不愿意回到母校工作。
(三)对待老师缺乏感恩之情。林语堂先生说:“一个受过高等教育的人,首先应该通情达理。”然而,在大学校园里,学生上课迟到、甚至旷课早离开、上课睡觉、玩手机游戏、不遵守课堂纪律是很普遍的现象,一些学生看到老师经过不打招呼,看起来像一个陌生人。大部分的时间,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关系已成为一个“商品”的关系,对老师的意见很大,抱怨了一点不愉快,甚至采取过激行为,对待老师就好像上了初中忘了小学教师,大学会忘记高中教师,大学后就不记得曾经得到过老师的帮助,认为大学是他个人努力的结果,这些现象和无情冷漠的举动与一个合格的大学生不匹配。
二、当前感恩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感恩教育的方式过时。高校感恩教育刚刚开始,仍在探索阶段,教育模式是单向教学传统的道德教育为主,注重老师的谆谆教诲和讲解,不够重视学生的参与和双向沟通。教育过程基本上是老师讲感恩故事和传递感恩知识,学生在下面听,这种教学方法忽略学生主观能动性,忽略学生的接受心理,不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的活跃思维。感恩教育是一个互动的过程,“它要求教师在教育过程中,应该通过推理来说服,合理的融入感情,触及灵魂,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接受教育,使其在知识,情感,行为中实现自我更新,自我完善的合理结合。”在教育的过程中,老师经常优越的态度给学生灌输,把教育者、受教育者之间的双向沟通平等的教义从高往下看,听起来夸张的,能不能滋养的受教育思想,缺乏情感共鸣,受过教育的无动于衷,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教学效果。在实际情况下,很少有高校感恩教育活动体系,序列化和纳入学校的长期规划。这将使感恩教育缺乏系统性和长期愿景,削弱了感恩教育的实现学校培养目标的过程中有效性。
(二)感恩教育的目标模糊。教育目的是教育活动的出发点和目的地。任何教育活动都是围绕某种教育目标展开,任何教育措施是实现教育目标服务,开拓创新的教育目标模式。教育的目标、调节、控制为主的教育,全过程的方向、选择、激励、协调作用,同时,在高校感恩教育中感恩教育目标影响培养什么样的人感恩教育,制约着教育的内容设置,感恩教育课程,许多方面的调整方法和调整方法感恩教育等。由总目标的道德教育的影响,感恩教育高校出现的目标是未知的,功利主义。目标不在我国高校道德教育的科学问题是显而易见的。感恩教育是高校德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教育的目标是未知的,高校感恩教育的科学问题的具体描述,缺乏更为突出。相关的文件是当前教育系统各级,没有对感恩教育的目标做出明确的声明。近年来中国社会经济快速发展时期,在经济快速发展的过程中,对高素质人才的需求越来越迫切,教育对于经济发展的重要性越来越突出显示。充分利用文化和教育手段,培养各种经济发展所需要的人才,已成为一个重要的历史经验,对世界经济的飞跃和发展教育。学院和大学在这一点上有一个重要的责任。强烈的欲望,但是经济的发展,使大学教育在促进人的个性发展和心理潜能,培养民族精神等多方面的价值。教育经济至上思想延伸到高等教育,使教育目标出现的功利化倾向。在高等教育中强调的形式对“知识”和“提高能力”而不是“学”的问题。强调交际文化知识功能的学校而忽略其教育功能,教育“生产线”在一定程度上为学校,这是违反教育规律,不利于大学生的健康成长成才的。
三、当前推进和加强高校感恩教育的基本途径
(一)不断提升教师的道德素养
高校应该对大学生感恩教育,大学生感恩意识的培养,老师首先要有丰富的和坚实的道德修养。“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可以想象缺乏爱、感恩和关爱的老师不是在教学与学生的情感交流,也不能让课堂教育与学生产生共鸣,让学生体验到感染和可怕的。老师的职业是神圣的,“教学、说教、解答疑虑”。这就决定了教师不仅要知识渊博,而且通过道德修养,教师自身的人格魅力征服学生,实现教学的最终目的的唯一途径。所以大学感恩教育应该给予特别关注教师的道德素质,学校应该继续发展和完善教师的品德,让教师可以有意识地提高他们的道德修养、情绪调节和表达能力,让教师有高度的责任感和正义感,对学生爱的情感,也让老师的心瞬间飙升的渴望和热爱教育事业,这些方面对大学生的感恩教育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首先,高校作为科技创新和人才培养的结合点,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一支重要力量。大学生创业人才是创新型人才的典型代表,因此对大学生创业教育进行更加深入地研究,大力推进高校创业教育工作,对推进创新型国家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其次,大学生创业教育是是对传统教育的继承和发展,作为一种全新的教育理念,为传统意义上的高等教育赋予了全新的内涵。推进大学生创业教育,有利于促进高等教育观念的转变,开拓高等教育理论研究的视野,对未来人才素质提出了新的要求。再次,当前大学生就业难问题日益凸显为一大社会问题,创业教育对解决大学生就业难问题发挥着积极作用。据统计,2013年全国高校毕业生人数将超过700万人,江苏省的高校毕业生人数也已经超过50万人,我国大学生面临着巨大的就业压力。大学生创业教育可以提高大学生创业就业能力,以创业带动就业,从而缓解大学生就业难问题。
二、当前我国大学生创业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政府“热”、高校“冷”:部分高校领导决策层对创业教育的认知有误区
在现有高校管理机制下,不少高校对培养创业型人才有认识上的误区。“985”、“211”高校认为培养学术研究型人才是学校的主要工作目标,创业是大学生自我就业的方式,不属于学术研究型人才培养的范畴,即创业型人才不是研究型高校的任务和目标。同样,非“985”、“211”普通本科高校则认为“应用技能型人才”是各行各业急需的人才,而创业人才是自谋职业,不宜大力开展这类教育,否则会影响学校招生及学校发展。
(二)高职院校“热”、研究型院校“冷”:创业教育人才培养难进入高校现行人才培养体制
高职院因为面临着毕业生的就业压力,所以相对本科院校而言,它们更加积极主动开展创业教育相关活动,鼓励一部分就业困难的学生进行创业。而本科院校特别是“985”、“211”高校,它们的毕业生有品牌效应,就业机会远远高于高职院学生,他们的社会就业竞争力也高于高职院学生,所以,这类大学的创业教育积极性明显低于高职院校。从目前各高校的创业教育情况综合看,创业教育的形式大致以创业计划大赛,创业实践平台创业园,创业项目及团队活动为主,主要是有学工处、团委、相关学院,学生会组织等负责,而学校教务系统、各专业建设委员会、学校负责人、财、物的职能部门不介入创业教育工作的相关事宜,从而客观上形成学工系统与教务系统二条线,创业教育单项活动与学校主流工作分离的现状。
(三)学生“热”、教师“冷”:没有完整、成熟的创业教育工作体制
在校大学生思想活跃、兴趣广泛、对创业活动比较感兴趣,而高校教师缺乏创业教育理念,他们因为自己所在的专业学科所限,再加上教学科研的工作任务重,以及高校教师考核体系的导向作用,对创业教育的兴趣和参与度相对于大学生明显缺乏积极性和主动性。目前各高校对于创业教育缺乏一套在人才培养方案、课程体系、教师团队、工作经费等方面的工作机制,创业教育的工作目标往往流于一种口号式的办学形式。
三、关于我国大学生创业教育发展的对策
1.网络信息淡化大学生的现实人际交往。
网络改变了以往的人际交往模式,把现实中人与人之间的直接交流变成了人与机器的交流。与现实人际交往相比,网络信息交流由于处于一个虚拟的空间,没有真实性、诚实性,另外,过多的网络交往会挤压大量的现实人际交往时间,将直接影响现实生活的人际交往,导致现实人际关系的疏远。
2.网络信息弱化大学生道德责任感。
现实社会中传统的道德、观念和法律难以对网络空间的交际行为起到有效地约束和控制,网络秩序的维护完全靠网民的自觉和自律。在虚拟的网络空间中,虚拟、宽松的环境若缺乏有效的自制力约束,就容易走向极端,放纵自己的言行,继而发生违反道德、规范的言行,甚至违纪、违法。
二、网络环境对大学生思想道德建设的挑战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迅猛发展和日益普及,网络给我们思想道德建设工作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网络对大学生现实道德评价标准的冲击。
网络环境是一个虚拟的空间环境,从客观上为大学生构建了一个没有时空限制、无拘无束的“世外桃源”。在这样的空间环境中,部分学生很容易失去理性、原则和道德标准,过分追求思想和意志的自由、解放,丧失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和道德观。如果长期沉迷于网络世界,必将削弱大学生思想道德自我评价和约束能力,引起现实社会中道德取向的迷乱。
2.网络对大学生各类社会心理问题的加剧。
网络环境以平等性和交互性著称,打破和挑战了现实社会中根深蒂固的权威思想、等级观念。然而,网络构建的虚拟空间为大学生逃避现实提供借口和条件,使他们脱离了现实社会,向往世外桃源,疏于人际交往。部分大学生常以网络虚拟世界中的虚幻满足感,作为逃避现实的“麻醉剂”。而这种脱离现实的逃避,无异于作茧自缚,把自己装在一个套子里,使他们根本无法适应、面对现实的问题,很可能引发更为严重的心理问题和后果。
3.网络给大学生带来的思想道德的深层次影响。
网络文化是一种独特的多元文化,其多元化对大学生思想道德的形成影响很大,具有两个显著特点:(1)网络信息的多元化严重影响了思想道德修养的开展和效果。当代大学生富有个性,容易接受新鲜事物,但自我约束力不强,很难以传统的道德规范严格要求自己。(2)网络信息的多元化使得大学生更能主动综合、感悟各种信息内容,分析、判断各种思想、道德和观念,运用自己的判断力去辨识、选择和认可有关道德价值观,而不会囿于传统的思想道德模式。
三、网络环境下加强大学生思想道德建设的对策
综上所述,互联网的发展和普及已经给高校思想道德建设工作带来了巨大挑战,鉴于互联网的日益广泛应用而带来的各种问题,必须不断改革创新,进一步加强大学生的思想道德建设,切实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1.端本清源,不断净化网络环境。
高校思想道德建设工作需要一个良好的人文环境,网络环境的净化必须依靠政府的行政、法律和技术等手段优化网络环境,严格审查网络信息内容,依靠信息技术加强网络信息的监控,严惩网络诈骗等犯罪行为。政府有关部门要严格管制网络电影、游戏,在全社会弘扬积极健康的网络道德行为,为当代大学生创造一个健康、积极向上的网络空间。同时,高校网络管理部门要高度重视和加强信息网络监控和管理,对学生生活区按时“限网”、“断网”,坚决抵制各种不良网络信息对大学生思想道德的侵蚀。
2.关注网络热点,正确引导学生身心发展。
对于网络环境,人们最担心的就是网络信息中一些腐化、堕落的思想和观念会对大学生产生负面影响,对此,必须严格把关审查网络信息内容,杜绝各种思想毒害,充分认识到网络信息内容给思想道德建设工作所带来的挑战和复杂性。同时,通过各种技术手段加强对网络的监控,对不良网络信息进行技术过滤。对于“网络上瘾症”、“网络虚假恋情”和“网络孤独症”,要通过科学的方法和手段,及时给予学生有效地心理矫正和帮助。高校要多举办座谈会、专家讲座、知识竞赛、网络创业大赛等各种活动,引导学生向积极、健康的方向发展。
3.建立网上心理咨询平台,加强心理健康教育。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日新月异,网络功能的不断完善使大学生的学习生活越来越便捷化,导致一部分大学生迷恋于网络空间,不善于或根本不与现实社会接触和联系,疏于处理各种人际关系,因而很容易引起心理障碍与人格畸变。因此,根据新的形势发展要求,建立网上心理咨询平台,通过网上咨询,对症下药,有的放矢。网络的交互功能恰好可以为这些大学生搭建一个解决羞于双向沟通和交流的高效平台,让大学生在信息和多种选择方案中学会独立思考和自我调整以及自我批评和教育。高校教育工作者可借助网络平台的便捷性,积极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使大学生形成符合社会发展的道德价值观念。
4.开拓创新,将网络道德教育融于思想道德修养之中。
高校可根据实际情况,把网络道德教育有机融合于思想道德修养课程之中,使大学生思想道德建设更加贴近大学生的实际。网络道德教育内容丰富多样,既要使学生掌握网络意识、网络规范和网络行为准则,也要培养大学生网络道德情感和意志;既有对理论的传授与探讨,也可通过案例分析来剖析和评价具体网络道德失范行为;还可用一定的反面教材展示,即宣传和曝光网上不道德行为受到的道德和法律制裁和处罚。
5.齐心协力,努力构建网络道德教育新模式。
(一)民办高校大学生自身方面
1.缺乏创业资金。虽然民办高校大学生大多表示对创业有兴趣,但由于资金限制,所以真正实现创业的还是很少。普通大学生创业通常是寻求亲友资助,而亲友的力量也是有限的,其资助在庞大的创业启动资金面前显得杯水车薪。除了亲友资助,政府资助和银行贷款也是获得创业资金的途径,但大多数大学生认为这两种途径申请程序烦琐,实际申请到的机会微乎其微。所以大学生的创业资金相对来说还是比较缺乏的。据调查,仅有4%的大学生创业资金来源于政府资助,8%的来源于银行贷款,绝大部分创业资金是自筹和亲友资助。
2.缺乏创业实践。据调查,笔者发现大部分民办高校创业大学生与社会人士相比都缺乏实践经验,致使在创业这条路上走得更加艰难。他们在社会上闯荡,欠缺市场目标定位,对于投资项目无法得到足够了解和深入调研,心里空有一番美好设想,却因自己的知识眼光局限和没有实践经验等原因而在现实中无法实现创业的梦想。
(二)政府配套政策方面
1.政策落实不到位。政府即使制定了相关的法律法规,但由于政策本身对于大学生的支持机制比较模糊,因此在政策执行的过程中易出现错位与失位的现象。有部分被调查者反映,各级政府、主管部门相互踢皮球般推诿,对大学生创业者提出的贷款申请和其他方面的资助请求均置之不理。所以政府即使出台了政策,可真要落到实处上却难上加难。当问到“您认为本地政府对大学生创业给予的支持力度?”结果如下:认为“很大”的有2%,很多学生(33%)认为“较小”,少量学生(12%)认为较大,还有11%的学生选择“没有”,更多的学生(42%)对政策“不清楚”。可见大学生对政府政策关注度不够,或者说政策宣传力度不大。
2.政策申请程序烦琐。在调查中,很多被调查者反映不了解国家政策,即使了解也不会去申请,因为觉得程序烦琐耗时长,并且不一定能申请得上。可见一方面国家政策宣传力度不够,另一方面政府制定的政策申请程序也不够简化和人性化。
3.政策治标不治本。国家、地方各级政府推出了很多针对大学生的政策,可是很多扶持都是治标不治本。比如大学生创业除去亲友的帮助,融资渠道只能求助于政府和银行贷款,目前银行一般的贷款产品主要有以下几种:一是抵押贷款,二是信用贷款,三是担保贷款。从银行贷款条件和要求上看,抵押贷款和信用贷款对大学生来说根本不适合,剩下的只有担保贷款,而担保贷款的条件即固定收入只适用于公务员或教师等,所以综合来看,政府和银行的贷款政策表面上看是解决了大学生创业的资金问题,实际上普通创业大学生根本达不到其贷款条件,使得此类政策形同虚设,对大学生创业没有实质性的改变。
(三)民办高校方面
1.创业模拟大赛与创业辅导课程流于形式。目前,很多民办高校也开始举办创业模拟计划大赛,但是学生参加的积极性并不高。大部分的学生认为创业计划大赛门槛高,很难被选拔上,更倾向于参加一些和自己专业相关的大赛而不是创业计划大赛。而学校目前也开设了一些创业指导讲座、职业规划等课程,大部分的学生也只是将此类教育看作非重点学科,只是当作一种修学分的形式。可见表面红火的创业计划大赛和创业辅导课程流于形式,并不能起到培养创业型人才的作用。
2.创业配套设施不足。由于民办高校的办校历史不长,创业教育体系不完善、师资力量有限、配套的基础设施也不够。目前虽然已有很多民办高校开始重视创业教育,但是多数民办高校的创业实践基地的设施不够完善,以至于学校的创业氛围不够好。
二、提升高校大学生创业能力的对策和建议
(一)大学生应培养自身的自主创业意识
加大对大学生的创业宣传,这是促进大学生创业的前提条件。若是大学生排斥创业,就很难培养起他们的创业意识。受传统观念“学而优则仕”的影响,多数大学生倾向于寻找一份稳定的工作,所以大学生首先应该从思想上突破传统思想的束缚,保持一份冲劲,不过毕业后究竟是就业还是创业需要符合自己的现实条件。对于当代大学生来说,毕业进入社会后面临着生活、结婚、买房和养老育子等压力,靠着一份简单的工作是满足不了基本的生存需要的,而大学生自主创业是一种很好的选择。其次,在对待工作的态度上应该是主动去寻找工作或是自主创业机会,“大学生毕业等于失业”此类现象不能把过错全部归结于政府或是学校教育上,大学生本身应该着重反思自身的不足,遇到问题学会自己解决而不是推卸责任、躲避退让。
(二)大学生创业要掌握扎实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大学生创业需要有一个良好的切入点,对于大多数大学生创业者来说,他们更倾向于从自己熟悉的专业和领域入手并逐渐做大做强。微软公司的前总裁比尔•盖茨13岁的时候就开始了电脑程序设计,他用自己擅长的电脑技术创造了一个帝国,缔造了微软神话;还有从大学毕业的阿里巴巴的掌门人马云,虽然在缔造电子商务领域不懂什么电脑技术,但阿里巴巴所率领的团队却设计出中国第一家用于商业的网页。这些案例都说明了一个大学生要想创业成功,必须具备一定的专业基础知识,必备的社交沟通能力和处理复杂问题的技能,这些有的是从课本上能读到的,但更多的是平时日积月累逐渐磨炼出来的,如果仅凭一腔热情盲目创业,而不是按照创业活动的基本规律进行创业的话,最终创业的大学生很难获得。
(三)提供更多的创业实践机会
要提升大学生的学习实践力,应当在更大的程度上丰富大学生的校外实践活动而不是仅仅是停留在书本教育上。开展大学生创业模拟实验,积极探索并开展针对大学生的创业模拟实验,比如创业实践教学、走访企业、兼职体验等等多种方式,让此类活动不再流于形式。通过学校的指导,既可丰富大学生的理论基础,同时又进行了创业模拟实验,能够快速激起大学生的创业兴趣和创业动机,并激发大学生去学习更多的创业知识。
(四)建设良好的大学生自主创业氛围
一个良好的创业氛围对于大学生自主创业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通过设置创业课程,加强大学生创业教育力度,有利于营造大学生创业的良好客观环境。通过与外校大学生创业团体进行技术经验的交流,扩大创业活动的宣传,深入开展创业指导和培训,把大学生创业思维培养放在同专业知识的学习同等重要的位置。
(五)加强大学生自主创业教育
大学生自主创业教育首先要从思想上改变学生的传统思维理念,把大学生创业思维的培养和创业能力的塑造作为衡量学生成绩的一项标尺,真正把对学生创业知识和创业能力的考核纳入学生成绩之中。然后可以挑选具有实践创业经验的优秀企业家做嘉宾,现场对大学生进行实践教育。例如武昌工学院开设了大学生职业规划和大学生创业就业指导课程,教师在课堂上讲解过程中穿插了许多成功企业家的故事和当代大学生创业成功的案例。武汉市科技局青桐办、武昌工学院和光谷创业咖啡联合主办的青桐计划微路演也走进武昌工学院,对大学生的创业项目做具体指导。通过对创业知识的学习,学生更容易找到自主创业的切入点,学生自主创业也会顺着更加正确的道路获得成功。
(六)建立宽松公平的经商环境
我国经商环境的恶化是因为国内存在着地方保护主义。由于特殊的地理区位优势及人脉关系资源,地方政府给本地企业提供了大量的优惠,排斥或是阻止外来企业的发展。大学生是社会中较为薄弱的一个群体,尤其是选择自主创业的那部分大学生,他们要面临更多的困难,政府应该为这部分大学生群体提供优质的经商环境,建立公平竞争机制,避免垄断经营和地方保护主义。一切的竞争必须建立在公平的基础之上,只有这样才能促进社会的发展。
(七)政府政策落实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