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3-22 17:34:53
绪论:在寻找写作灵感吗?爱发表网为您精选了8篇运动医学论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迪您的思维,激发您的创作热情,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BOLD的概念由Kim等[1]于1990年首次提出,并迅速在人脑中应用,成为研究人脑功能的重要手段。BOLD成像依赖微循环中氧合血红蛋白和去氧血红蛋白比例的变化,去氧血红蛋白是顺磁性物质,而氧合血红蛋白是抗磁性物质,两种物质的磁特性不同,在局部形成MRI信号的改变,一般采用磁敏感序列,如T2*加权成像[2]。研究表明,大多数疾病都伴有微循环的改变,因此有理由相信BOLD成像同样能够应用于脑以外的组织和器官,比如骨骼肌。Lebon等[3]利用多回波链梯度回波技术,测量T2*值,把TE=0(SITE=0)时的信号强度作为测量血流灌注的标准,利用缺血和反应性充血来干扰肌肉内的氧合作用,结果表明,肌肉在缺血状态下,T2*值降低,一旦缺血状态解除,T2*有一个明显的上升峰,和同期肌肉血流灌注一致,这项实验有力地证明了肌肉中同样存在BOLD效应。在脑BOLD成像中,脑功能区的激活相对简单,肢体运动或认知改变都可以有效地激活相应的脑功能区。然而,肌肉的激活却有多种方式,如药物(如血管活性药物)、有氧运动等。Partovi等[4-5]研究大腿、小腿及前臂肌肉单次收缩后肌肉BOLD信号强度的改变,同时变换一些参数,如TR、扫描序列、场强及收缩力等,结果发现肌肉收缩引起的暂时性BOLD信号增加并不随着TR和扫描序列(GRE/SE)改变而改变,而随着肌肉收缩力以及场强的增加而增强。Towse等[6]研究静坐组和活动组志愿者骨骼肌单次快速收缩后的瞬时BOLD信号变化,结果发现活动组BOLD信号增加更明显,持续时间更久。
1.1BOLD信号的生理机制临床评估肌肉微血管结构经常依赖于有创的活检,BOLD成像提供了一种无创的对微血管结构敏感的方法,目前已被证明是一种有效方法。肌肉BOLD常用的激活方法主要有电刺激和运动。在一项电刺激(5Hz)小鼠肌肉的试验中,BOLD信号由于氧分压(PO2)的改变而发生显著性的变化。在另一项反应性充血试验中,BOLD信号与激光多普勒(LDF)经皮所测得的PO2(TcPO2)也呈较好的相关性。更多的研究表明在缺血的初始阶段,BOLD信号与TcPO2具有较好的相关性,呈现同样的下降特征,但在缺血的过程中LDF测得的PO2下降较快,出现这种现象的机制可能为缺血早期BOLD信号下降反映的是肌肉微循环血氧饱和度下降所导致的组织进行性去氧化过程。一些研究提示,肌红蛋白由于其内具有含铁血红素结构,同样对肌肉的BOLD信号具有一定的影响。在另一些研究中,肌肉单次收缩,由于暂时改变了组织中的血氧饱和度,同样会有相应的BOLD信号改变[9]。
1.2BOLD信号分析BOLD-MRI数据是典型的随时间变化的数据类型,传统的MRI数据处理方法可以用来处理BOLD数据。其在评估劳累型骨筋膜间室综合征微循环变化中得到了很好的应用。Mc-FaddenD等[10]利用3.0T小孔径MRI仪、采用正交发射—接受肢体射频线圈证实BOLD在无创评价劳累型骨筋膜间室综合征微循环方面非常有效。在这项研究中,BOLD成像序列采用GRE-EPI(α,700;TE/TR,35/250ms;FOV,24cm×24cm;矩阵64×64),采集时间12.8min,总共采集3072幅图像,平均每幅图像采集4秒钟。实验分两部分,先采集静息态BOLD信号,然后进行30min的高强度运动,再次采集BOLD信号。参考T1WI或T2WI图像测量相应部位(比目鱼肌、腓肠肌、胫骨前肌)的T2*值,然后把这种依时间变化的BOLD信号,按照生理频率(呼吸频率和心率)通过傅里叶转换成频率模式,结果反映心率(1.8Hz)和呼吸频率(0.7Hz)的波峰在比目鱼肌更容易被观察到,肌肉运动后,其峰值明显上升。而劳累型骨筋膜间室综合征的患者在胫骨前肌却观察不到这种波峰。劳累型骨筋膜间室综合征的胫骨前肌缺乏反映心率和呼吸频率的波峰,其机制与筋膜间隔压力升高,压迫、阻断血流有关。比目鱼肌在0.4Hz处观察到的波峰可能与微循环的氧合状态有关。劳累型骨筋膜间室综合征患者所有波峰均下降,提示氧合血红蛋白和去氧血红蛋白的比值下降。现有的MRI评价组织微血容量主要是通过静脉快速团注钆对比剂动态增强扫描方法,但这种快速成像方法并不能动态观察这种依赖时间的微循环变化,BOLD则很好地解决了这个难题。影响BOLD信号改变的因素是多方面的,BOLD信号的解释不仅仅需要校准过程,而且需要考虑肌肉血容量、血管结构(包括微血管密度、平均毛细血管间隙等)以及场强方向等。事实上这些因素是很难完全满足的,因此BOLD在分析肌肉血氧含量方面被认为是相对或半定量[11]。
2ASL在骨骼肌中的应用
和其他组织器官一样,肌肉中一定量的血流灌注是维持细胞存活和细胞代谢的基本条件,正常情况下,肌肉静息状态下的血流灌注水平非常低,通常每分钟每100g组织只有几毫升[ml/(min/100g)]。骨骼肌肉运动后,其血流迅速增加,并快速达到一个稳定值以适应代谢的需求。目前观察肌肉血流灌注的MRI方法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动态增强MRI成像,主要依赖外源性MRI对比剂引起靶组织的信号变化,由于外源性的对比剂具有潜在的肾脏危害性,而且动态增强MRI成像不能在较短的时间内重复观察,从而限制了这种检测方法的应用。另外一种方法是ASL,ASL是一种全新的MRI技术,它无需注射外源性对比剂,能够无创观察微循环血流灌注情况。ASL常采用饱和脉冲或反转序列在兴趣区的上游对血液中内源性质子进行标记,然后在兴趣区采集信号。理论上讲,血流下降将导致自旋质子信号降低,相反,血流增加可以引起自旋质子信号增加。ASL具有天然的可重复性,它可以在较短时间内重复观察血流灌注变化。ASL脉冲序列主要有两种,连续式ASL(CASL)和脉冲式ASL(PASL)。临床最常用的PASL技术是流动敏感交互式反转恢复(flow-sensitivealternatinginversionrecovery,FAIR),FAIR相对于其他ASL技术的优点在于FAIR技术可以多层采集,并且不需要预先知道血流方向。但是FAIR技术对于血流通过时间较为敏感,血流通过时间即血流从标记层面到信号采集层面的通过时间,血流通过时间越快,FAIR信噪比越低。
南齐时的宫廷画家和绘画理论家谢赫在《古画品录》中提出了绘画“六法”论,即“一气韵生动是也;二骨法用笔是也;三应物象形是也;四随类赋彩是也;五经营位置是也;六传移模写是也。”他将“气韵生动”列为“六法”之首,把它作为绘画艺术总的要求和根本目标。从那时起,“气韵生动”在被用于衡量绘画品质的同时,也成为书法、音乐、舞蹈、文学等领域的艺术精髓。中国传统艺术历史悠久、博大精深,可以成为艺术教育借鉴的源泉。怎样吸收中国传统艺术的精华来促进大学生艺术教育的发展,是当代每一位高师艺术教育工作者所面临的课题。
一、“气韵生动”的含义
中国传统艺术中核心、内在的精神内涵是“气”,南朝谢赫在《古画品录》中将“气韵生动”置于绘画“六法”之首。
(一)“气”的解释
关于气的字形,古代中国最早是以象形字而存在。气是一种客观存在,看不见,摸不着,如同天上的云彩。后来,哲学家和艺术家通过气的字形的解释,将“气”的概念总结出来,把气当成一种气体或者是液体、固体。春秋战国时期,关于“气”的哲学范畴,原本指天地万物的“本源”,是万物之宗。《道德经》中老子说:“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1]这是老子哲学中的宇宙起源论。对“气”的解释,老子也认为是看不见摸不着的,是构成其他物质和生命的最基础的物质元素。
到汉代,著名哲学家、思想家王充提出著名的“元气论”。认为一切的存在的物质都是以气为根本基础的,包括人的性格,物质的特点等,都与 “气”的本源有着密切的联系。
(二)“韵”的解释
“韵”字最早指的是音乐中的韵律。在汉代,东汉文艺家蔡翼撰写的《弹琴赋》最具代表性,其中提到“繁弦既抑,雅韵乃扬”的说法。此外,刘勰的《文心雕龙·声律》中说:“异音相从谓之和,同声相应谓之韵。”由此可见,关于韵的解释都指向一种和谐的旋律。到了魏晋南北朝时期,绘画的主流以人物画为主。因此,“韵”又扩展到对人的气质之美、形体之美的描述、欣赏。在绘画中所描写的人物形态如果能流露出与众不同气质,能有令人想象的空间,那么我们就认为这幅作品具有了韵味。
如果用现代的美学思想来解释“韵”的特征,那就是艺术生命的节奏。但是韵不能简单地理解为阴,只有阴阳交感,才有异质的并存、对立,继而产生异彩纷呈的节奏变化,单一的事物绝不可能产生“韵”。
(三)“生动”的解释
在中国古人的观念中,世界上的万事万物都是有生命的。“天人合一”的思想就是把人的生命同宇宙这个大生命贯通。在中国古代画家和绘画理论家的观念中,绘画的实质是一种对形而上的追求,而不是对外物的一种简单的模仿或再现。因此,一名优秀的艺术家所应在画面上表现的不单单是“形”或“象”,而更应当是隐含在形象之内并使形象充满生命力的东西。
总之,只有“气”、“韵”兼具,艺术的生命特征和美学意味才能够真正凸显出来。有“气”而无“韵”则显得粗野,没有内涵;而有“韵”而无“气”则显得柔弱无力,缺乏生气。因此,艺术家要想创造出“气韵生动”的艺术形式,首当其冲的要有“气”,然后是让“气”转化为“韵”。
二、“气韵生动”理论在高师艺术理论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
作为中国传统艺术的精髓,“气韵生动”理论依然是当今艺术家在创作、欣赏时的审美追求。在今天高师的艺术理论教学中,我们可以以“气韵生动”理论指导我们教学。因此,在教学中我们应当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一)当今艺术教育工作者应透彻地理解“气韵生动”的精神内涵
“气韵”作为中国传统艺术最重要的审美品格,与中国道家哲学观念和思想文化分不开的。老庄道家思想把“道”理解为宇宙间万事万物的规律,认为万事万物的运行皆出于“道”。对于艺术家而言,通过创作具体可感的物品来表现天地万物的生机和活力,才能达到天人合一的艺术境界。
因此,在艺术理论教学中,我们在让学生欣赏艺术作品的同时,不单单要欣赏作品中所表现的对象的生命力和活力,而且还要理解作品的艺术形式及与“道”的本体之气贯通起来。这才是中国传统艺术中所追求得形而上的品格。
(二)在教学中不要采取传统填鸭式的教学方法
艺术理论教学应当以培养学生的艺术直觉和悟性为原则。在“气韵生动”的精神内涵中,“气”是实有和虚无的统一,虚无需要依靠具体可感的物象表现出来,并且感性之物象愈真,虚境之意象愈广。“气”与“韵”是相辅相成的,有实境之气才有虚境之韵,先有气后有韵,气盛才韵足。实境之气兴盛,虚境之韵才悠长。
总之,虚境是要依靠实境营造出来的。在艺术理论教学中,我们应当培养学生的艺术直觉和对作品意境的理解。因为艺术直觉与艺术家的原有经验有关,经过后天的培养,受教育者的直觉能力才能得到提高,这一点对于艺术理论教学具有重要的意义。
(三)艺术教育的主要任务和直接目标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
气韵生动是一个整体性,作为一种评价标准,大大丰富了艺术理论的美学意蕴。因此,在倡导艺术教学理念时,我们不要割裂了气韵的统一体。艺术教育的主要任务和直接目标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而不是艺术知识技能教学。
在经济、艺术全球化的今天,高师艺术教育已经陷入“技艺”化的教学的境地而不能自拔。不仅高校艺术教育如此,学校之外的社会艺术教育呈现出唯技能化、特长化的现状。由于社会上各种选秀、造星运动的风行,不少选秀者迅速成名。这种现象深深触动了许多家长和青少年内心对成功的热望。在这种纯粹功利目的驱动下,孩子们过早地步入了片面的、职业化的艺术教育之列。
总而言之,艺术理论教学不能割裂“气”与“韵”的统一。因为每种艺术都有自己独特的形式,要想用艺术形式表达生命情感,就必须恰当、自如地运用艺术形式。没有一定的艺术形式技能,生命情感的表达不可能实现。因此,艺术教育与艺术技能的学习应当发挥各自优势并彼此融合、相互补充,这样才能对我国当前的艺术理论教学乃至整个艺术教育的改革会有更大的促进作用。
一、音画艺术在科学活动引入环节的有效运用
1.激发幼儿活动兴趣。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音画艺术集美术、音乐于一体,通过夸张和典型化等手段创造神奇的事物、景物、动画人物。这些形式与内容恰恰符合幼儿的发展特点,对幼儿有较强的吸引力,由于幼儿对某件事物的专注时间比较短,如果在活动的引入部分就运用音画艺术,那么将能够提升幼儿注意力水平,最大限度地激发幼儿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使幼儿很快主动投入科学感知活动中,获得更多知识经验,促进幼儿发展。例如:在小班科学活动《糖果屋》中,老师深入分析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引入部分播放糖果屋的音画课件:在一座漂亮的房子里,各式各样的卡通糖果手拉手唱歌跳舞幼儿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自身的的经验对画面上的糖果进行感知、观察,辨别课件中的各种糖果外形、种类,鼓励幼儿结合自己的真切感受进行富有个性的表达,从而激发幼儿活动兴趣,为下一个环节操作实物糖果并进行分类积蓄了经验,收到事半功倍的学习效果。
2.优化教学情境。
有些科学教育内容教学时往往比较枯燥、乏味,传统的教学方式常常是“一张图片一堂课”,在运用音画艺术手段后,综合运用形、声、色、光的效果,将静态的、平面的画面变成动态、生动形象的动画情景,创设出了各种形象生动、灵活多变的学习情境和教学情境。例如:科学活动《食物的旅行》,教师改变传统的运用“人体消化模型”的教学方式,在活动的引入部分播放“好吃的蛋糕”的音画作品,通过娓娓的故事声音、动画让幼儿明白“蛋糕”在人体内消化、吸收、最后排泄出来的过程,它动态、直观的演示吸引幼儿主动投入到活动中来。在这种有趣的教学情境中,幼儿注意力集中,兴趣浓厚,在不知不觉中增长见识,同时为进一步的感知活动做好铺垫。
二、音画艺术在科学活动探究环节的有效运用
1.提高幼儿观察水平。
科学教育活动中,观察是其中的一个重要的部分,它贯穿整个活动中的灵魂。在科学活动探究环节幼儿是否具有良好的观察事物的能力,直接影响他们所进行的活动的好坏。借助音画教学手段,能化静为动,化难为易,化虚为实,化远为近,从而使看不见、看不清的东西变得看得见、看得清,由抽象变为具体,易吸引幼儿的注意力,大大增强了观察的效果。如:科学活动“豆豆的生长过程”中,教师把“豆豆”的生长变化制作成配乐小故事,引导幼儿边观看作品边讨论,在视觉的冲击下,幼儿有了一种奇妙的感受。这种感知,激发了幼儿对植物的探索愿望,在进一步的观察研究中幼儿了解了豆子的变化和不同时期豆子的现状,从而使这节科学活动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又如:在科学活动《动物的保护方法》中,教师通过对音画作品画面的放大、定格等多种手段进行,让幼儿通过仔细观察,主动思考,通过观察画面,幼儿知道不同的动物保护自己的方法是不一样的。由于教学过程中运用音画视听与启发、讲解相结合,整个教学在教师自由灵活的调控中轻松进行,全体幼儿都能主动、积极地参与到活动中去。
2.满足幼儿情感需要。
在科学活动中,艺术形式既是幼儿表现科学认识的手段,又是宣泄情感的方式。教师通过音画这种幼儿喜爱的艺术形式,既可以达成认知方面的目标,又可以满足幼儿的情感体验。例如:在《春天来了》的科学教育活动中,教师播放亲子春游录像,以悠扬的小提琴曲作为背景音乐,引导幼儿观察画面,一面鼓励幼儿讲述和爸爸妈妈一起春游的感受,一面帮幼儿梳理春天野外的景象,通过创作、欣赏和分享的过程,幼儿的情感和认识得以交融。开展科学主题活动,是音画艺术手段“大展身手”的机会,将枯燥、深奥的科学知识加工具体的、生动的、感性的、富有审美情趣的音画作品,使一些幼儿很难理解和教师不好解释的科学现象,变成幼儿感兴趣的认知探索活动,幼儿的想象力、创造力、语言表达能力得到了充分的表现和发展。
三、音画艺术在科学活动结束环节的有效运用
1.深化幼儿品德教育。
有了对科学所持的正确态度,就为幼儿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提供了一定的基础。幼儿的特点是好模仿,在范例、榜样的作用下,通过大量的行为练习,幼儿将逐步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把音画手段运用到科学教育的结束环节或延伸环节,可以增强品德教育效果,促进幼儿良好个性品质的形成。
一、论文页面格式:
1、页面设置:A4。
2、论文要有页码。
二、论文内容格式:
1.题目:论文题目为黑体三号字,字数不得超过36个汉字,可分成1或2行居中打印。
2.题目下空一行为专业、姓名、指导教师,字体为黑体四号。如:专业:工商管理姓名:马雷指导教师:马某某
3.专业、姓名、指导教师下空一行打印:“摘要”二字,字体为黑体四号。
4.“摘要”二字后下空两字打印摘要内容,字体为楷体四号,每段开头空两格。
5.摘要内容后空一行打印“关键词”三字(黑体四号),其后空两字打印关键词(楷体四号),关键词数量为4--6个,每一个关键词之间用逗号分开,最后一个关键词后不点标点符号。
6.正文:关键词下空一行为正文,字体为宋体4号,每段开头空两格,标点符号占一格。
7.参考文献:正文后空一行打印参考文献四字(黑体小四号)。
8.“参考文献”四字转行打印内容,字体为宋体小四号。(1)参考文献按论文中参考文献出现的先后顺序用阿拉伯数字连续编号,将序号置于方括号内。正文中注释序号用上角标。(2)参考文献中每条项目应齐全。作者姓名之间用逗号分开,作者不超过三位时全部列出,超过三位时,只列前三位,后面加“等”字。参考文献中著录格式示例:
①期刊:序号作者《题名》载《刊名》,刊名,出版年份,卷号(期号),起止页码(第…~…页)
②专著:序号作者载《书名》,版本(第1版不标注),出版地:出版社,出版年,起止页码(第…~…页)
③论文集:序号作者《题名》,见(英文用In)主编,《论文集名》,出版地:出版社,出版年,起止页码(第…~…页)
④学位论文:序号作者《题名》,[学位论文](英文用[Dissertation]),保存地点,保存单位,年份
⑤专利:序号专利申请者《题名》,国别,专利文献种类,专利号,出版日期
⑥技术标准:序号起草责任者,标准代号,标准顺序号-年,标准名称,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度
如:[1]张三《关于…的研究》,载《中国高等教育》2001年第10期,第1~4页。
[2]张三《关于…的研究》,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2000年,第1~5页
医用化学论文范例欣赏:关于医用化学渗透现象的讲解探讨
摘要:化学渗透(或称化学渗透偶联)是离子经过半透膜扩散的现象,跟渗透差不多。它们由较多离子的区域渗入较少离子区域,直到内外浓度平衡为止。化学渗透(或称化学渗透偶联)是离子经过半透膜扩散的现象,跟渗透差不多。
关键词:医用化学渗透现象讲解探讨
中图分类号:R-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9082(2014)05-0127-01
渗透现象对于医学学生的学习很重要,对于后续医学课程的学习很有帮助,所以对于只有初中毕业生的中专生来讲,如何让理解渗透现象显得很有必要。
根据初中物理中,U型管的学习原理如图所示:
在U型管的底部用档板隔开,两侧分别为NaCI溶液和纯水。
现分两种情况考虑:
一、将档板撤开,将发生何种情况
氯化钠是一种电解质补充药物。钠和氯是机体重要的电解质,主要存在于细胞外液,对维持正常的血液和细胞外液的容量和渗透压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NaCI溶液中的NaCI分子发生扩散运动,从左侧向右侧扩散,最终两侧溶体充分混合后,变为均匀的NaCI溶液(浓度降低),但U型管两侧的液面将会等高。
总结:1、从溶液角度看:浓溶液向稀溶液扩散。
2、从溶质角度看:NaCI分子向纯净水一侧运动。
二、将档板换为半透膜时,将发生何种情况
如图
半透膜为一种特殊性质的半透膜,它只允许较小的溶剂水分子自由通过,而溶质分子很难通过。
根据同学们的现有程度,可以理解为只有H2O分子可以自由通过半透膜。
U型管左侧的H2O分子多于右侧溶液中的H2O分子数。因为半透膜通过水分子是自由的,所以从左侧渗入右侧的H2O分子的速度V1高于从右侧渗入左侧的H2O分子的速度V2,U型管内左侧液面逐渐增高,而右侧逐渐降低。
左侧液面增高,对U型管底部的压强增大,右侧液面降低,对U型管底部的压强减小。在此压强作用下,V1渐小,V2渐大。当V1=V2时,通过半透膜的H2O分子数相等。此时U型管两侧的液面高度差h保持衡定,此状态为渗透平衡状态。h段液柱产生的压强为渗透压。
由于可见,渗透现象的实质是H2O分子通过半透膜由纯水向溶液或由稀溶液向浓溶液方向扩散的过程。产生渗透现象必须具有两个条件:
1.有半透膜存在
透膜是一种只允许某些物质透过,而不允许另一些物质透过的薄膜。半透膜(英语:semipermeablemembrane)是一种只给某种分子或离子扩散进出的薄膜,对不同粒子的通过具有选择性的薄膜。例如细胞膜、膀胱膜、羊皮纸以及人工制的胶棉薄膜等。现代半透膜还用于多孔性壁(如无釉陶瓷)并使适当的化合物(如铁氰化铜)沉淀于其孔隙中制成。半透膜用于渗透溶胶和测定渗透压强等。生物吸取养分也是通过半透膜进行的。是用高分子材料经过特殊工艺制成的半透膜,它只允许水分子透过,而不允许溶质通过。
2.半透膜两侧溶液有浓度差
半透膜实现两侧的溶液的渗透的前提条件是这两侧的溶液存在浓度差。通常状态下溶液的扩散运动是指溶质分子的扩散,而渗透压现象是溶剂分子的扩散。扩散是浓溶液向稀溶液,而渗透是稀溶液向浓溶液。
参考文献
[1]徐伟刚.关于医用化学教材中渗透现象发生条件的探讨[J].井冈山医专学报,2002,05:23-24.
[2]余先纯.高职院校医用化学教学改革探讨[J].卫生职业教育,2009,09:50-52.
[关键词] 医学;教科书;语病;表达
[中图分类号] R633.3 [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 1673-9701(2013)26-0118-03
《中华人民共和国通用语言文字法》规定,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以普通话和规范汉字为基本的教育教学用语用字。但在医学教科书中存在一些语病,即存在一些语文中措词失当或不合逻辑的毛病,这应引起广大作者和编辑工作者的重视[1,2]。为了进一步提高医学教材质量和教学水平,避免语病的发生,我们对普通高等教育 “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卫生部“十一五”规划教材、全国高等医药教材建设研究会规划教材、全国高等学校教材和供基础、临床、预防、口腔医学类专业用的、2008年出版的《外科学》(第7版)中发现的语病进行了深入剖析,并提出修改的建议。按照语病类型分为以下五类,并具体举例说明。
1 成分残缺
成分残缺主要有主语残缺、谓语残缺、宾语残缺和附加成分残缺等。
例1:甲状旁腺腺瘤中单发腺瘤约占80%,多发性约1%~5%;……
后一分句中缺主语“腺瘤”,缺谓语“占”。此外,句中的连接号表示数值在1%至5%之间,两头的数值已经卡定[3],“约”便成了多余。原句可改为:甲状旁腺腺瘤中单发腺瘤约占80%,多发性腺瘤占1%~5%;……
例2:甲状腺结节是外科医师经常碰到的一个问题。
缺主语。结合书中小标题内容,原句可改为:甲状腺结节的诊断是外科医师经常碰到的一个难题。
例3:一般用1.5%~2%利多卡因,起效时间5~8分钟,……
缺谓语。原句可改为:一般用1.5%~2%利多卡因,起效时间为5~8 min,……或改为:一般用1.5%~2%利多卡因,5~8 min起效,……
例4:维持时间1.5~2 h。
缺谓语。原句可改为:维持时间为1.5~2 h。或改为:维持1.5~2 h。
例5:低温麻醉和体外循环的研究成功,为心脏直视手术开辟了发展道路。
原句可改为:低温麻醉和体外循环的研究成功,为心脏直视手术的发展开辟了道路。
例6:成人甲状腺约重30 g。
缺谓语。原句可改为:成人甲状腺重量约为30 g。
2 成分赘余
例7:青少年患者,因本术术后可引起胸廓或脊柱明显畸形,应尽量避免施行。
原句中“本术术后”中的“术”明显重复,应删除其中一个。原句可改为:青少年患者,因本术后可引起胸廓或脊柱明显畸形,应尽量避免施行。
例8:患者年龄多在20~40岁之间。
由于波纹“~”已经表示了数量范围,原句中的“之间”成了多余。原句可改为:患者年龄多在20~40岁。
例9:腺叶切除较部分切除术后再作腺叶切除较为安全,再次手术易损伤甲状旁腺和喉返神经。
原句中“较”出现了两次,实为重复。原句可改为:腺叶切除较部分切除术后再作腺叶切除安全,再次手术易损伤甲状旁腺和喉返神经。
例10:1877年德国Bergmann对15例膝关节穿透性损伤伤员,……
“伤员”与“例”概念重复。此外,根据医学语言病名或体征、症状在前,例数在后的表达习惯[3],原句可改为:1877年德国Bergmann对膝关节穿透性损伤15例,……
例11:作用维持时间约1 h左右。
“约”和“左右”都是大概数或不确定数,不能用两个概数词来表达一个概数,应去掉其中一个[4]。原句可改为:作用维持1 h左右。
例12:每期间隔约3周左右。
同理,原句可改为:每期间隔3周左右。或改为:每期间隔约3周。
例13:大约占周围动脉瘤的90%左右。
“大约”和“左右”都是大概数或不确定数,用其中一个即可。原句可改为:大约占周围动脉瘤的90%。
例14:心脏停搏距心肺复苏开始的时间一般常难估计准确。
“一般”与“常”重复,用其中一个即可。原句可改为:心脏停搏距心肺复苏开始的时间常难估计准确。
例15:从而大大提高了非手术治疗的疗效,……
“疗效”中的“疗”与“治疗”重复。原句可改为:从而大大提高了非手术治疗的效果,……
例16:人工呼吸和心脏按压是初期复苏时的主要措施。
由于“初期复苏”包括了时间概念,“时”便成了多余。原句可改为:人工呼吸和心脏按压是初期复苏的主要措施。
例17:因此在降温之前即应开始用丙嗪类、苯二氮■类或巴比妥类药,……
“之前”与“开始”重复。原句可改为:因此在降温之前即应用丙嗪类、苯二氮■类或巴比妥类药,……
3 用词不当
误解词义、用词不当等现象在医刊中随处可见[5,6,7],但在该教科书中占少数。
例18:而小于10者的死亡率几乎接近0。
阿拉伯数字“0”有“零”和“〇”两种汉字书写形式。2012年开始正式实施的《出版物上数字用法》规定:一个数字用作计量时,其中“0”的汉字书写形式为“零”;用作编号时,“0”的汉字书写形式为“〇”。原句中的“几乎”和“接近”重复。因此,原句可改为:而小于10者的死亡率接近零。
例19:任何机械通气都有治疗的一面,也存在潜在的合并症。
显然,“合并症”在此应改为“并发症”。此外,“存在”与“潜在”有重复的成分。因此,原句可改为:任何机械通气都有治疗作用,但也可能发生并发症。
例20:不但不能处理外科疾病,而且也不能正确地作出诊断和鉴别诊断。
“不但……而且”这个关联词语是用于表达递进关系的,这里用于否定形式,后一分句适宜于表达较前一分句更低层次的行为。后一分句中的“而且”与“也”重复。结合该句前后内容分析,可改为:不仅不能处理外科疾病,也不能正确地作出诊断和鉴别诊断。
4 表意不明
例21:术后24~48 h内血清钙会明显下降,……
其时间阐述不明确。“术后24~48 h内”,是指术后48 h内?还指术后24 h开始至术后48 h之间?不清楚。结合书中关于甲状旁腺切除术情况的介绍,原句可改为:术后24 h开始至术后48 h之间血清钙会明显下降,……
例22:一般在术后3~4 d后恢复正常。
其时间阐述不明确。到底是在手术结束3 d后恢复正常?还是在手术结束4 d后恢复正常?不清楚。结合书中关于甲状旁腺切除术的情况,原句可改为:一般在手术结束3 d后恢复正常。
例23:当动脉瘤伴周围组织炎症或腔内血栓闭塞时搏动不十分明显,……
“不十分明显”是指“明显”还是“不明显”?不清楚。结合句子前后分析,原句可改为:当动脉瘤伴周围组织炎症或腔内血栓闭塞时搏动不明显,……
例24:积聚于肺泡和支气管内的分泌物不能很好地咳出,……
“不能很好地咳出”是指“不能咳出”还是“能够咳出”?不清楚。结合句子前后分析,原句可改为:积聚于肺泡和支气管内的分泌物不容易咳出,……
5 不合逻辑
医学论文中用连接号的地方很多,存在问题也较多[8-10]。该教科书中连接号存在的问题较多,举例25~29如下。
例25:大脑完全缺血5~7 min以上者,……
“5~7分钟”确定了数值范围,而“以上”的前提是以某一点作为基点,当它们同时存在时,使得语意产生矛盾。原句可改为:大脑完全缺血5 min以上者,……
例26:术后继续抗结核治疗至少6~12个月。
同理,原句可改为:术后继续抗结核治疗至少6个月。
例27:心脏停搏未超过3~4 min或患者已呈软瘫状态时,不是低温的适应证。
“3~4 min”确定了数值范围,而“未超过”的前提是以某一点作为上限,当它们同时存在时,使得语意产生矛盾。此外,“低温”并非治疗措施,降温才是治疗措施。因此,原句可改为:心脏停搏未超过4 min或患者已呈软瘫状态时,不是降温的适应证。
例28:胸廓成形术应自上而下分期切除肋骨,每次切除肋骨不超过3~4根,以减少反常呼吸运动。
同理,原句可改为:胸廓成形术应自上而下分期切除肋骨,每次切除肋骨不超过4根,以减少反常呼吸运动。
例29:五年生成率为40%~50%左右。
句中的连接号表示数值在40%至50%之间,两头的数值已经卡定,“左右”便成了多余的。原句可改为:五年生成率为40%~50%。
例30:一般都缺乏设备和技术条件。
“一般”表示普遍,而“都”则表示全部。原句可改为:一般缺乏设备和技术条件。
例31:初期复苏的各种措施再增加注射肾上腺素,一般均能使细颤转变为粗颤。
“均”同 “都”、“全”。“再”与“增加”重复。同理,原句可改为:初期复苏的各种措施加上注射肾上腺素,一般能使细颤转变为粗颤。
例32:需行心肺复苏的患者中,约有90%的患者呼吸道都有不同程度的梗阻。
同理,原句可改为:需行心肺复苏的患者中,约有90%的患者呼吸道有不同程度的梗阻。
例33:癌症是多发病,约70%的患者都有剧烈疼痛,……
同理,原句可改为:癌症是多发病,约70%的患者有剧烈疼痛,……
例34:约90%以上的泌尿外科手术均可通过内镜来实施。
“约”是指大概数或不确定数,“以上”的前提是以某一点作为基点,“均”在此同“全”,当它们同时存在时,使得语意产生矛盾。原句可改为:90%以上的泌尿外科手术可通过内镜来实施。
有的语句正确与否存在争议,举例如下。
例35:一般在第3~4天脑水肿达到高峰,……
一种观点认为:由于其中天数在此情况下不可能有3.1……3.9天,黄栩兵[3,11]认为用连接号表示紧相邻的两个整数的起止是不准确的。以此为依据,原句可改为:一般在第3或第4天脑水肿达到高峰,……
另一种观点认为:波纹线可用于表示任何情况下的两个数的起止。理由如下: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标点符号用法》的规定,连接号用于表示相关的时间、地点或数目之间的起止,浪纹线是连接号的形式之一,用于表示数量范围,也用于表示时间范围。由此可见,该规定并没有对浪纹线所表示的数值范围以及范围内的具体数值进行任何限制,加之科技书籍表达的需要,因此,例句中浪纹线的应用是合理的。笔者认同后一种观点。
医务工作者往往“重视学术阐述”而“忽略语言表达”,是出现问题的主要原因[12]。在编写医学教材的过程中,准确地阐述医学知识有助于医学生正确地理解医学内涵,有助于弘扬民族文化,否则可能误导医学生。要避免语病的发生,首先,编者必须自觉地在思想上重视语言表达,不断地提高自身文化修养,其次,相关教材评审委员会要进一步加强各级编者的责任心,并认真贯彻执行有关教材编写的审查制度。
[参考文献]
[1] 孙国凤. 科技期刊编辑中常见语病的分析[J]. 农业图书情报学刊,2010,22(6):224-225,228.
[2] 顾永春. 口腔医学专业书刊中常见病句的分类和辨析[J]. 牙体牙髓牙周病学杂志,2007,17(1):56-57.
[3] 黄栩兵. 第十二讲医学论文常见语病举例[J]. 华北国防医药,2002,14(1):72-73.
[4] 党静萍. 医学科技论文中常见的语病分析[J]. 中国卫生质量管理,2001,38(1):61-63.
[5] 张春军,懂凯. 医学期刊中科技语言与文字的规范性应用[J]. 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11,21(24):139-140.
[6] 林燕英,王倩,张艳艳,等. 医学期刊论文题名不规范分析及优化[J]. 中华医学图书情报杂志,2012,21(7):74-76.
[7] 于霞. 医学科技期刊中语言文字的规范性应用[J]. 中医儿科杂志,2012,8(4):63-65.
[8] 陈文,李军. 医学论文应重视标点符号的正确使用[J].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10,19(4):64-65.
[9] 王劲松. 科技论文中常见标点符号的正确使用[J].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04,25(11):1335-1336.
[10] 章蓉,孙勇. 高等医学院校学报标点符号使用现状及分析[J].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1999,34(2):156-158.
[11] 黄栩兵. 第十一讲医学论文常见语病举例[J]. 人民军医,2004,47(2):107-108.
中医学论文2700字(一):浅析中医学“意疗”对于大学生心理健康疾病的预防论文
【摘要】本项目主要从新时期下可能诱发大学生出现心理疾病的原因出发,讨论预防大学生出现心理问题的中医学方法。“意疗”理论辩证地看待人的七情五志,并将中华医学经典中载入的“情志相胜”、“开导解惑”、“移情变气”等中医学方法进行梳理,对于预防当代大学生心理健康疾病预防作用有一定的可行性与研究价值。
【关键词】意疗;情志相胜;开导解惑;移情变气
1.研究背景
据教育部门统计,有30%左右的大学生都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心理健康问题。近年来,我国大学生的心理问题更加突出,焦虑、烦躁、自卑、封闭,甚至自杀现象发生的比率不断上升。当前大学生容易因环境变化引发适应障碍;因人际关系紧张导致的焦虑抑郁;或是学习生活压力导致焦虑情绪以及求职择业压力而导致迷茫焦虑,这些都是大学生们产生心理健康问题的成因。而大部分有一定心理问题的学生介于健康状态与疾病状态之间,这种虽无较大损害但愉小于痛苦感,“很累”、“没劲”、“不高兴”常伴口中的情况比较常见,即所谓的心理亚健康状态,可通过自我调整或心理医生来改善心理状态。
2.研究必要性
中医学“意疗”理论中,采用治疗者与被治疗者间的相互反应与关系,通过人的七情五志来改善心理、情绪、认知与行为有关的问题。古籍经典里早有记载成功的案例,但目前理论整理较少。处于心理亚健康状态的大学生很少会认识到自己心理有问题而日渐严重进而产生心理疾病,既不自我调整也不看心理医生,这时候中医学“意疗”理论应用于预防大学生心理疾病,不会给大学生一种“我心理有病”的压力感,而是以一种春风化雨般的方法改善大学生心理状态,从而及时预防其心理产生疾病。因此,面对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本文基于中医学理论——“意疗”,在浅析其对于大学生心理健康预防的同时,也希望将我国国粹中医学“意疗”理论推广化,惠及更多的人。
3.大学生出现心理疾病的诱因
3.1外界环境的影响
当前大学生处在多姿多彩的社会中,有丰富的娱乐场所和玩乐方式,外界的刺激让许多大学生沉溺于过度的放纵和享乐,迷失了自我,对心理健康影响较大。
3.2个人因素的影响
个人内部的个性缺陷是诱发心理疾病的重要原因。有的大学生从小在心理上的问题没有受到关注,没有与家人、老师、同学之间的来往,变得孤僻忧郁,严重影响了心理健康。
3.3人际关系的影响
有的大学生在刚进入大学校园后,由于各种原因,没有和同学建立起良好的人际关系,在学校中感到孤独,逐渐变得内向起来,出现了一些心理上的问题。
3.4就业竞争的影响
大学生也面临着就业的压力,激烈的竞争让许多大学生对毕业后的生活产生一定的恐惧心理。在家庭、情感等方面,也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产生着影响。
4.中医学“意疗”理论对于大学生心理健康预防研究
当前大学生容易因环境变化引发适应障碍,因人际关系紧张导致的焦虑抑郁,或是学习生活压力导致焦虑情绪以及求职择业压力而导致迷茫焦虑等心理问题。心以知觉功能统领性情,实现性情。中医学“意疗”理论通过研究人的七情五志来改善心理、情绪等,对于大学生预防心理疾病有着重要意义。本文归纳整理出了中医学经典古籍中的“意疗”方法,并针对一些影响产生大学生心理健康疾病的诱因做出了“情志相胜”、“开导解惑”、“移情变气”针对性的预防方法。
4.1情志相胜法
“情志相胜”理论出自《内经》,是古代中医学中最典型的心理疗法,具有鲜明中医特色,根据五行相克理论而产生的不同情志之间的相互制约关系,以情胜情来预防大学生心理疾病。此外,明代医家张景岳指出:“凡五气之郁,则诸病皆有,此因病而郁也;至若情志之郁,则总由乎心,此因郁而病也”,所以说,欲解大学生心里之郁,则协情志之调。如今激烈的就业竞争让许多大学生对毕业后的生活产生的恐惧心理,根据《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中“喜伤心,恐胜喜”以及“恐伤肾,思胜恐”的说法,平时大学生应该多思考人生的具体方向,多做准备,做到知行合一,保持一颗知足常乐的平和心态,“中和”状态即为一种心理健康状态。那么面对竞争压力带来的恐惧时,可根据目的来支配和调节自己的行动,以超越障碍克服困难的心理过程,及时预防大学生因压力太大而产生的心理健康疾病。
4.2开导解惑法
清代名医吴鞠通说“吾谓凡治内伤者,必先祝由,婉言以开导之,重言以振惊之,危言以惊惧之,必使之心悦诚服,而后凑效如神”。对于个人内部的个性缺陷而孤僻忧郁的大学生而言,大多是时候说理开导、同情安慰可以改变其心理环境。由于大学生同老师同学、亲朋好友有着密切的关系,在关系层面上进行考虑筹划就很重要,询问健康咨询者个人想法的同时,要保持把重点放到他们的关系上。告之以其败,语之以其善,在心理咨询过程中开导者要委婉指出性格孤僻对其身心发展的不良影响,然后导之以其所便,开之以其所苦,找到咨询者负面情感中积极的一面,向他展现出爱与友善的表现[6],寻找从孤僻中走出来的突破点,同时也说明想要把孤僻的性格改变确实得要自己下决心养成良好的心态,此法对于预防由人际关系紧张而诱导的心理疾病同样适用。
4.3移情变气法
《素问.移情变气论》言:“古之治病,惟其移情变气,可祝由而已”。古代为了预防心理健康等疾病,只要对病人移易精神和改变气的运行即可。放在当代,对于外界的刺激而日渐消沉的大学生,可运用各种方法转移和分散外界诱惑对其的吸引力,一定程度上做到移情变气。大学生通过派遣情思,改变心志,特别是通过运动,不仅可以增强大学生生命的活力,而且能改善不良情绪,使人精神愉快,把诱发人心理疾病的不良情绪的能量发散出去,预防大学生心理健康疾病。此外运动移情法对于一些大学生因情感问题而可能诱发出的心理健康问题也有预防作用。
5.总结与展望
中医学“意疗”方法作为一种将理论推广化的尝试,有利于拓宽心理学方法预防大学生心理健康疾病的渠道。“意疗”将该理论中的“情志相胜”、“开导解惑”、“移情变气”法等应用于预防当代大学生心理健康疾病,辩证地看待人的七情五志,在心理学本土化的浪潮下,有一定的可行性与研究价值。当然,“意疗”方法目前缺乏一定的实践研究,这也是今后需要不断探索的,也相信不久的将来中醫学“意疗”方法必将实践化,预防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心理健康疾病,并且造福越来越多的人民。
中医学毕业论文范文模板(二):中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管理模式研究论文
摘要:自从2014年教育部等六部委出台了《关于医教协同深化临床医学人才培养改革的意见》以来,长春中医药大学结合中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实际情况,对研究生教育管理模式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和研究,最后总结出43323的中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管理模式。
关键词:中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管理模式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是医学生成长为临床医生的一个重要阶段,是学会临床做事的方式方法、建立科学的临床思维逻辑、训练扎实的临床技能的重要阶段,在其整个临床职业生涯中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1]
由于住院医师制度的推出,在原本研究生更侧重理论学习的研究来说,又增加了36各月的临床实践学习。一时在学生的培养、时间的高效利用与分配、管理上都存在或多或少的混乱。高效、有序、协同、合作、指导性强、应用性强的教育管理模式体系一直并没有完全建立。鉴于此,我院整合资源、提高效率。强化目标管理。做好过程及结果监督。形成我院特有的43323的中医学专业研究生教育管理模式。[2]
一、搭建四位一体平台
1.构建校院培训基地学生“四位一体”的高效协同管理模式
随着规培制度与专硕培养的并轨,研究生管理就由原来的三方管理即导师、二级学院、校研究生院对研究生的三方协调管理转向了由导师、二级学院、校研究生院和规培医院共同参与的四方管理。在原来三方管理基础上又增加了规培医院的教育与管理。在管理模式发生转变后,给本来就不是很成熟、很完善的研究生管理体制带来了更大的压力和挑战。因此各管理单位之间的沟通协调是否通畅,对研究生管理是否规范就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因此在建立“四位一体”的高效协同管理模式,有机地将各自岗位分工明确,责任细化,并建立相应的沟通机制,时时将学生的学习、规培、科研、思想动态等信息交流,均衡时间分配,并建立相应的沟通交流平台。从而实现有效的协同管理。[3]
2.制定院校基础教育基地与住培培训基地接轨管理制度
制定两个管理教学单位相关制度。如定期例会制度、责任分工制度、问题处理机制等,确保干事有依据、沟通有平台、协调有对象,解决有效率。从而实现分工不分家的两地接轨制度,充分发挥两地教学与住培的教育管理优势,形成合力。实行信息共享、教育方式方法共享、优势资源共享,强化沟通、协调在开展教育过程中的集约化和高效化。
二、严控三个教学环节
三即三个环节,即培训、监督、考核等跟踪管理环节。培训、监督、考核是保证研究生保质保量完成学业任务的基本保障。因此要定期对学生召开学习进度说明会,要以科室为单位组织召开专科培训会,要明确培训目标及培训的实效性,注重学生在学习、规培中的考核,落实考核时间进度推进表,实行两周一次的主会制度,完成学业中的监督管理工作,细化考核制度。
三、打造三支精英团队
三即三支队伍。组建管理团队、考评团队、标准化的导师培养团队。
1.四向管理均衡分工,科学建设管理队伍
由于研究生管理涉及方面多,沟通协调面广,所以学院要精选力量参与到研究生的管理中,要明确导师、辅导员、住培教师、研究生院教师的责任分工,细化工作内容,确定工作流程。对各自相应的工作内容开展正规的培训。
2.成立专业的培训考评小组
学院层面要联合教学、学工、住培医院精选人力对学生进行定期考核,包括学生的出勤、学业中期掌握程度,规培科室应知应会掌握情况进行考评,要实行定时考核和定向考核结合的方式。要注重学生学习中的过程性考核。考评结果可以作为日后评奖评优的参考基础,并对学生成长做成长鉴定,形成详细的学生成长档案。
3.组建标准化导师培养团队
定期开展研究生导师临床培训,其中包括导师政治思想、觉悟及自觉性。定期邀请国内外优秀医学学者进行学术交流,鼓励导师参加学术研讨会、教学管理会等活动,加强管理制度培训,解读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对自身院校有关招生选拔、培养、学位授予及导师遴选等方面规章制度培训,帮助临床医学导师明确培养目标,掌握培养方法。
四、搭建两个实践平台
二即两个实践平台。借助国家级临床大赛平台和社区义诊平台。国家级的临床技能大赛和社区义诊是检验学生理论与实践能力结合及心理素质的有效方法。因此我院特别重视这两个实践平台的建设情况。在国家级大赛前,学院会组织由本、硕、博组成的团队进行比赛。增强了学生梯队培养。同时配备专业教师专职辅导学生大赛。同时,在社区平台建设上,每周都会由经验丰富的医生带队到社区义诊,现场问题现场解决,增加了对诊病、处方的交流沟通,切实地将教学课堂搬到了社区现场。同时,我们针对研究生开设第二课堂德育分制,确保了学生的有效参与性。
五、提升学生三个能力
三即三个能力培养。借助思想政治教育平台、二课堂活动体系平台、心理健康咨询平台提升研究生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能力
1.成立研究生骨干学生组织,提高自我管理的能力
增强研究生学生组织在学生业余生活中的作用,开展研究会的突发事件应急处理、科研、临床等培训工作,提高学生自我管理、自我发展的能力。增强学生干部的服务意识,有效弥补老师下班后时间利用率低下的现状,搭建思想政治教育平台。
2.构建研究生第二课堂活动体系,营造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
通过学生组织,举办趣味运动会,文艺表演类的茶话会,养生保健大讲堂等学生喜欢的活动营造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避免因长时间、高强度的学习和工作而产生沉重的心理负担。
好多老同志在离退休后,都希望健康长寿、欢度晚年,向我询求长寿保健之道,我每以“动可延年,乐则长寿”八字赠之。要活就要动,运动可以促进血液流畅,增进体力,加强抗病防御机能,从而达到延年的目的。但动要适度,不可超量。孔子说:“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法国哲学家卢梭也说过:“教他如何生活,不要教他如何躲避死。”要想延年益寿,就要热爱生活,保持乐观。
生命在于运动,运动则可延年。我每天生活节奏较紧凑,无时间去练气功,打太极拳,前些年一直坚持上下班骑自行车,外出活动也骑车,这是一种不占时间的锻炼方法。现在每天早晨或晚上做5~10分钟四肢活动的自由操,即左右摆动四肢,用手指梳头发,然后两手擦面部、按摩耳翼,左右缓慢转动头颈,这样能使头目清爽,两腿轻健,减少面部皱纹,控制颈椎病。
少睡多用脑,健脑抗衰老。长期以来,我每天只睡六七个小时。睡得太多,人的精力易于懒散。美国心脏病专家韩明发现,每晚睡10个小时的人比睡7个小时的人,因心脏病死亡的比例高一倍,因中风而死亡的比例则高出35倍。失眠时不要急躁,全身放松,听之任之,恍恍惚惚,也可起到一定的睡眠效果。我长期坚持“每日必有一得”的习惯,如果哪天没有什么新的见闻或心得体会,晚上就无法入睡,常常要翻阅书报、杂志,有了新的所得始能酣然入睡。我先后写了6部书、140多篇医学论文,绝大多数都是挤时间写的,我以此为乐,精神有所寄托。
“恬淡虚无,真气从之”。古人有句卫生歌这样说:“世人欲知卫生道,喜乐有常嗔怒少,心诚意正思虑除,顺理修身去烦恼。”人是处在矛盾之中的,不顺心的事经常遇到,但我从不懊恼,耿耿于怀,对名利之争,一笑了之,泰然自若,真正做到“恬淡虚无,真气从之”。
论文关键词:卒中后脑心综合征
脑心综合征又称脑源性心脏损害,指并发于各种脑部病变(卒中、癫癎、外伤头部手术等)的心脏损害,其主要临床表现包括心电图(ECG)复极改变,心律失常,血浆心肌酶活性升高以及心功能障碍等,严重者可发生猝死。
脑卒中患者常出现心脏损害,脑卒中后常见的死亡原因之一来自于心脏事件,包括心律失常或心室复极改变,使易损期增加,而在易损期出现的早搏更可能导致室性快速心律失常或室颤,这可能是卒中患者发病后最初1个月内易发生猝死的主要原因。心律失常常影响心脏功能,降低脑灌注,减少脑血流,进而加重脑原发病变,影响患者预后。因此,研究脑卒中后脑心综合征的发病机制及防治措施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1 临床特征
1.1 心电图复极改变 心电图复极改变是脑卒中患者最常见的心脏异常。最近,Khechinashvile等(1)对来自29个研究包括1844例心电图改变研究作一系统回顾,结果发现76%蛛网膜下腔出血(SAH)患者出现ECG 异常,与既往是否存在心脏疾病无关,提示其ECG改变由SAH直接导致。在脑出血及脑梗死患者中出现的 ECG 异常可能不是特异性的,而很可能与患者卒中发病以前存在冠状动脉疾病(包括无症状性)有关。鉴别卒中后的心电图异常是由卒中直接产生还是因为同时伴随有心脏疾病非常重要医学论文,若误认由心肌缺血所致的ECG异常为由脑病变产生,可能导致不必的甚至有危险的干预,如甘露醇脱水治疗加重心脏负担,而由脑部病变所致的ECG 缺血样改变被误认为心肌缺血所致,则可能影响对卒中的治疗,包括运动和康复的延迟及SAH的手术治疗。这需要在今后的研究中加以解决。
1.2 心脏损害的生化指标变化 反映卒中相关心脏损害的生化指标包括CK、CK-MB、LDH及cTnI较对照组均明显增高,正常情况下,CK、LDH不能透过血脑屏障,卒中后由于神经细胞、脑毛细血管内皮细胞变性坏死以及血清心肌酶的增高,另一方面,发生卒中时导致支配心脏的的交感神经兴奋性增高,引起儿茶酚胺在心脏内积累,使心肌受损,也可造成心肌酶增高。研究发现岛叶梗死组较非岛叶组更易出现心肌酶的增高,而cTnI明显增高,而Mb却未增高。提示急性期脑梗死患者梗死部位对心肌酶影响较大。岛叶梗死使位于岛叶的控制心脏活动的中枢及与岛叶皮层存在自主神经联系的神经结构都发生损害,其血浆去甲肾上腺素和肾上腺素均明显的增高。Barber等研究证实了:在急性脑梗死患者中,血清肌蛋白1的增高与肾上腺激素的增高有密切关系。
2 超声心动图改变特点 超声心动图提示急性期脑梗死更易发生左房内径增大,但由于梗死患者均在发病一周内检查超声心动图,而患者的左房内径增大不可能于一周内发生,因而我们认为左房内径增大可能在脑梗死发生之前就存在。
3 病理学表现 Greenhoot及 Manning对死于SAH的患者进行尸检,没有发现任何急性心肌梗死和冠状动脉血栓的证据,但发现“肌细胞溶解”的病理改变,主要为心肌灶性溶解、肌原纤维变性、散在的出血点,伴有单核细胞浸润及脂色素沉积等。动物实验研究发现,通过增加交感神经的活动或注入过量儿茶酚胺可出现极其相似的心肌病理改变,而β阻滞药或其他交感神经阻滞药可阻止这种变化。有趣的是这些变化主要集中在心内神经末梢而非血管分布,离心内神经末梢越远病变越轻,而在离这些神经末梢2~4mm处通常完全正常,提示卒中后的心脏改变为神经源性核心期刊目录。
4 脑心综合征的发生机制 卒中后心脏损害的机制目前并不清楚,一些证据支持在大脑中动脉支配区域内存在“心脏的皮质节律控制位点”的假说,此区域若发生血管性损害,将失去抑制性调节而导致交感神经紧张度增加。神经解剖学和电生理学显示,岛叶是心血管和自主神经功能调节的高级中枢,岛叶刺激可引起心率、血压、心功能及自主神经功能紊乱。事实上,岛叶对心脏的自主调节存在偏侧性,交感活动主要由右侧岛叶调节,而副交感活动主要由左侧岛叶调节,一些研究已证实累及岛叶的卒中较其他部位更容易发生心律失常。此外,岛叶和边缘系统、下丘脑、杏仁核及其他涉及自主神经控制的区域有着广泛的直接或交叉的联系。目前推测,介导卒中后心脏损害效应的部位可能即起源于或路径以上区域。
脑源性心脏损害的周围机制也证实了卒中患者交感和副交感活性的不平衡,包括交感神经活性的增加医学论文,肾上腺髓质儿茶酚胺分泌增加和副交感神经活性降低等。最近的证据表明,支配心脏的自主神经也存在不对称分布,交感神经的分布主要影响室性心肌的活动,而副交感神经分布突出影响窦房结和房室结,右侧迷走神经主要影响窦房结,左侧迷走神经主要影响房室结。此外,左侧颈胸神经节或左侧交感活动较右侧有较强的促进心脏心律失常的潜力。
Samuels(1987)提出了卒中后脑源性心脏损害由“交感超载”导致的假说。认为脑卒中等中枢神经损伤后,自主神经功能发生紊乱,交感神经末梢儿茶酚胺大量释放,通过激活Ca2+使心脏肌纤维异常收缩,导致心电图改变。若儿茶酚胺释放过多及/或心肌持续缺血(心肌长时间收缩所致)后又发生再灌注,则自由基释放,心肌再灌注损伤,最终导致细胞死亡。
5诊断 卒中并发心电图复极改变常见于前外侧壁和下侧壁导联,可通过心电图常规12导联心电图检查发现。心律失常则可通过新持续监护或Holter心电图检查发现。需要强调的是应进行多次或连续的心电图检查,可提高发现心电图异常的机会,另一方面又可能发现既往合并和未合并有心脏疾病的卒中患者之间的ECG之间的区别,提高预测危险性的准确性。超声心动图检查有助于发现心肌损害的严重性。此外,可通过HRV分析来评价脑卒中患者心脏自主神经的功能状态,及时识别发生猝死的危险性。
6展望 由于脑心综合征是卒中后猝死的重要原因,其危险性应引起临床工作者的高度重视。今后应进步研究卒中后脑心综合征的病理生理机制,诊断和预测脑心综合征严重程度和特异性指标,对FNS改善HRV的防治作用值得在高危人群得到进一步的证明。
参考文献
【1】Khechinashvili G,Asplund.K Electrocardiographicchanges in patients with stroke;a systernatic review.Cerebrovasc Dis,2002,14;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