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爱发表,线上期刊服务咨询

企业经营论文8篇

时间:2023-03-22 17:34:09

绪论:在寻找写作灵感吗?爱发表网为您精选了8篇企业经营论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迪您的思维,激发您的创作热情,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企业经营论文

篇1

关键词:新产品开发;差异化竞争;可持续发展

Newproductdevelopmentinthestatusandroleofcorporationexplore

——Changhecompanyasanexampleto

Abstract:Withtheglobaleconomicintegration,marketcompetitionhasbecomeincreasinglyfierce.Marketfocusfrompricecompetitiontodifferencesofcompetition.Inthecompetitivemarket,pricecompetitionreflectedmainlyattheenterprisecostadvantagesandbusinessdifferencesofthemaincompetitionforproductdifferentiationperformance,servicedifferentiation,personneltools,imagedifferentiation.Newproductdevelopmentistheestablishmentofenterprisescompetitiveadvantagethroughproductdifferentiation.Also,newproductdevelopmententerprisestocreatenotonlybecomeamajorsourceofprofit,butbecomeenterprisesimprovetheircompetitiveness,thekeytosustainabledevelopment.Thisnewproductdevelopmentresearchperspective,theanalysisofthenewproductdevelopmentandtheneedfortheconcept,andnewproductdevelopmentinthebusinessofthestatusandrolemadetointensifythedevelopmentofnewproductsresearchandbringinfreshblood,toexpandtheirmarketshareforbusinessenterprisesintheseainvincible.

KeyWords:Newproductsdevelopment;Differencesofcompetition;Sustainabledevelopment

前言

经济全球化,竞争无国界的崭新格局,正在市场营销领域引发一场深刻的变革。新产品开发研究已经成为全球企业优先考虑的因素。越来越多的管理者和成功企业的经历证实,盲目的市场占有不如成功的开发新产品,实施并保持永恒的新产品开发才是提升企业利润的真正来源,才是企业获取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正是因为新产品具有先进性和实用性,并能不同程度的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具有一定的推广价值,所以对新产品开发在企业经营中的地位和作用探讨显得极为重要和极具价值。现实中,没有令人满意的产品表现是无法形成购买向心力的。新产品开发本身能给企业提供一种足以支撑下去的竞争优势。目前很多企业都抱着:“老顾客不要走,新顾客不断来”的希望,这无可厚非。但问题的关键在于企业必须创造出适合市场需要的新产品,才能维系新老顾客,才能使企业有广阔的发展空间和前景。

这是个创新的时代,只有时刻具有创新的精神,为企业创造出适合市场需求的新产品,才能在日益激烈的竞争中取得一席之地。为了顺应环境和市场的发展趋势,每个企业都必须重视企业新产品开发的研究。只有创新,才能给企业带来新鲜血液,让企业在商海中立于不败之地。

对企业来说,新产品开发具有以下8项战略作用:1.新产品可以成为竞争优势的源泉;2.新产品可以加强或改变企业的战略方向;3.新产品能提高企业形象;4.新产品能为投资提供长期的财务收益;5.新产品可以提供研究开发的资金,形成新产品开发的良性循环;6.新产品可以利用企业生产和经营资源,提高资源利用率;7.新产品可以充分利用和提高营销效果和品牌效益;8.新产品可以影响企业的人力资源。所以,新产品开发研究势在必行。

在当今科学技术日趋进步,竞争十分剧烈的市场环境中,企业要满足顾客不断变化的需求,最重要的办法,就是不断提供新产品和服务。产品整体概念本身,就是一个动态概念。随着市场需求的变化和科学技术的发展,它也在发展、扩大、不断增添新的内容。开发新产品是制定最佳产品组合的重要途径之一。而且现代企业通常把创新产品与贯彻营销观念放在同等重要的地位。实质上,创新产品是营销观念的核心思想——满足顾客不断变化的需求的体现。

本课题首先讲述新产品开发的概念和分类、新产品开发特征(包括不确定性、变革性、机遇、高费用)、新产品开发方式的选择、新产品开发的重要性;然后提出昌禾公司在新产品开发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最后对新产品开发在企业经营中的地位和作用进行探讨(以昌禾公司为例),提出了新产品开发是企业生存和成长的重要保证,是企业不断满足消费者需求的重要手段,是企业提高市场竞争力的重要因素,是增强企业活力的重要条件,有利于促进企业生产技术水平的提高,是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重要途径,但与此同时它又是一把双刃剑。最后进行总结,新产品开发势在必行。正是因为新产品具有先进性和实用性,并能不同程度的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具有一定的推广价值,所以对新产品开发在企业经营中的地位和作用探讨显得极为重要和极具价值。

一、新产品开发概述

(一)概念和分类

1.概念

对于新产品的概念,有很多种说法,但总的说来,都不外乎以下这几种:

(1)从企业经营角度来定义新产品的概念如下:它是与现有产品相比较,在技术原理、结构性能、技术指标等方面均有显著改进和提高,并在一定市场或范围内首次投放市场的产品。

(2)国外观点:美国著名经济学家熊彼特,就从狭义角度出发,他概括说新产品是从未在市场上出现过的产品,是一种全新产品。

(3)从广义角度来说:新产品是对企业、市场、技术而言的新的产品,包括新的形式、新的技术或新的效益。其中分为企业型新产品、市场型新产品、技术型新产品。

(4)新产品概念反映了新产品的性质及其市场效益,新产品概念具有相对性,即是人们尚未见识过的产品或服务,如企业型新产品、市场型新产品等。新产品概念又具有多元性,是一个多元概念。新产品既具有满足市场利益相关者从没体验过的需求的能力,又具有提供一种战略性持久竞争优势的能力。核心产品概念寻求以一种竞争性优势来满足某种基本市场需求,因而不仅要提供创造价值的机会,而且要创造出产品的持久竞争优势。为了建立新产品的持久竞争优势,形成新产品核心概念,需要调查与之相关的潜在购买者、中间商等市场利益相关者和组织各部门的要求、意见和看法。他们对新产品的看法一般是各不相同的。这些不同的观点从不同的角度影响并有益于新产品概念的界定。

上面这几种描述新产品概念的观点,都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都在强调一个“新”字。无论是从其技术、形式或效益角度来划分,对市场而言,都是具有新的特色的产品。

2.分类

新产品可以从其技术、形式或效益角度来分类。常见的新产品类型有:

全新功能产品,如VTR;功能改进产品,如汽车发动机的改进;式样改进产品,如服装的翻新;具有新用途的现有产品,如进行文字处理的计算机;增加附属功能的产品,如电话的免提功能;开辟新市场的现有产品,如市场中心定位产品等。

新产品还可以按不同的角度划分,可分为不同类型。

(1)按地域范围划分:国际新产品,是指世界首创的产品;国家新产品,是指填补国内空白的产品;省、直辖市、自治区新产品,是指填补本省、直辖市、自治区空白的产品。

(2)按创新程度划分:改进新产品,是指应用新技术,改进原有产品性能,增添新型号的产品;换代新产品,是指在原有产品基础上,经过局部改进,性能有显著提高的产品;引进新产品,是指企业从国外引进技术生产的产品;全新产品,是指采用新原理、新技术、新结构和新材料制成的产品。

(3)按项目来源划分:企业自主开发的新产品,是指企业根据市场调查结果确定开发项目而制成的产品;用户订购开发的新产品,是指根据用户需求专门设计、加工的新产品。

(二)新产品开发特征

新产品开发的主要特征表现在不确定性、变革性、机遇和高费用性方面。

1.不确定性

新产品开发的不确定性首先表现在技术的不确定性上。技术的可行性,特别是高新技术的可行性难以估计,并且技术的快速变化也增大了技术的不确定性。日本花了20年时间和16亿美元成功的开发了模拟技术高清晰度电视。但后来,美国的全新数字高清晰度电视的开发成功,使日本的模拟技术高清晰度电视在技术档次和质量上显现出明显的劣势。结果模拟技术高清晰度电视被驱逐出市场。

竞争对手等其他企业新产品开发的不确定性和信息的不对称性也给本企业的新产品开发带来了不确定性。如果企业的新产品开发落后于别人的开发,则会降低或丧失新产品的价值。

消费者需求的多样化、个性化等需求的变化和政府政策的变化使环境的不确定性增大,从而增大了新产品开发的难度和不确定性。这些变化的不确定性使新产品经济价值难以预测,是新产品高失败率的重要原因。据布斯和艾伦的统计,从设想到产品商业化,每投入7美元就有6美元付之东流,并且新产品即使投放市场后也有30%的失败率。

不同的企业和产品面对着不同的内外环境,因而不同新产品的不确定性和风险也是不一样的。全新产品的不确定性高于改进型新产品的不确定性。全新产品的决策一般属于不确定性决策或风险决策,而改进型新产品的决策往往属于风险决策或确定性决策范畴。在企业中,由于低层管理者接受不确定性,而高层管理者一般回避不确定性,因而低层管理者在新产品开发中往往需要把不确定性问题转化成风险问题或把风险问题转化为不确定性问题。针对新产品开发中的各种风险因素,企业需要建立识别风险、分析风险、评价风险和处理风险的风险处理机制。

2.变革性

新产品开发所要求的新思想、新的工作方式等变革打破了组织内现有的格局和利益分布,会激起各种抵制。因此,企业在进行新产品开发时,需要克服各种阻力,实施变革。

企业的抵制主要来源于:企业内部的惰性,如高层管理者追求短期利益或企业家精神的退化;维护既得利益以免受新产品的威胁,如晶体管取代电子管时,电子管厂商的极力反对;回避新产品不确定性、资金不足和付出高昂代价的愿望;保持正常的生活和工作方式不变的愿望,如对不稳定性或变化的厌恶;维护团体一致性的力量等方面。

由于管理人员倾向于抵制新产品开发,企业的新产品开发及其变革常常遭受挫折。然而,市场机会的增多、企业对潜在利润的追求形成了新产品开发的最终动力。对潜在利润的追求,推动着新技术的利用和技术竞争优势的提高,推动着企业管理水平的提高、创新精神的增强和市场反应能力的提高。这些积极的因素促进了新产品开发成功率的提高。企业推进创新的力量与抵制创新的力量的平衡程度形成了组织创新倾向。新产品开发带来的变革大小取决于变革的推动力与阻力的作用程度,即组织创新倾向。

篇2

[关键词]北京老字号品牌经营策略产权多元化

一、产权多元化是老字号企业发展的关键

老字号问题是传统几十年积累下来的历史问题和矛盾的集中暴露,也是国企普遍存在的弊端。改制是老字号企业彻底解除传统体制和历史包袱的束缚,走上新的发展道路的重要手段和根本途径。从国企改革多年的实践经验来看,只有通过以产权制度为核心的改革才能彻底解决这些问题。改制,就是对传统的单一的国有产权体制进行投资主体多元化的股份制改造,这是国企改革的本质和核心问题,是建立现代企业法人治理结构、建立科学的管理制度的前提。改革开放20年来,国有企业改革取得了重要进展,但是企业制度和经营机制还没有发生根本性的变化。制度创新和机制转换的核心是产权制度改革,只有彻底改革产权制度才会真正实现政企分开,产生出完善的法人治理结构。在产权制度改革上,要紧紧抓住投资主体和资本金多元化这个核心。通过投资主体多元化,彻底解决国有企业政企不分的顽症。

党的十六大报告和十六届三中全会通过的《关于进一步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若干问题的决定》,第一次提出“要大力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实现投资主体多元化,使股份制成为公有制的主要实现形式。”随着市场的发育和国有企业改革的深化,资产的流动和联合,使国有企业产权结构多元化成为一种趋势。

显然,全国和北京的国有经济战略性调整要进入一个新的重要历史阶段,使以产权多元化为核心的国企改革推进到更高层次、更大范围、更大规模和更深刻的新阶段。然而目前北京老字号企业产权制度的缺陷,使其经济社会职能混淆,消耗了优势企业的资源和创造的利润,相当一部分老字号企业成为“死不了、活不好”状况。在这样的情况下,老字号企业无法吸引外部社会投资,从而阻碍了以产权多元化为核心的改革,阻碍了老字号开展更高层次、更大范围和更深刻的战略性调整。所以,老字号企业产权界定是现阶段企业发展的当务之急。

老字号实施产权多元化,一方面,老字号国有企业可以利用其资产设施等与外商和港澳台企业发展合资、合作企业,对国有企业进行有效的改组和改造:另一方面,老字号国有企业可以在市场竞争中不断优化组合,国家资产、集体资产和个人资产彼此联合、互相渗透,使多样化的“混合产权”成为一种必然。这种产权的多元化能弥补原有资产的不足,发挥不同产权的优势互补作用,推动老字号企业的发展。

同时,北京经济已进入快速发展的新阶段,并提出了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和加快建立小康社会的既定目标,为此北京需要加快建立新型产业体系和基础设施体系。而这需要注入大量新的资金和技术、人才等各种资源。在当今经济全球化和加入WTO后的大趋势中,外资和民资大规模发展,尤其是2008年的奥运会,这是北京加快发展千载难逢的宝贵机遇,如果老字号企业不突破产权制度改革这个瓶颈,那么将坐失发展良机。

二、不断增强老字号核心竞争力

1.创新产品,使其具备可持续发展力

现代企业管理学告诉我们,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是明显优于同业对手,而且不易被竞争对手模仿与超越的,同时还能够不断提高产品价值及企业获得可持续发展的一种能力。因此,老字号是否具有核心竞争力,其中一条重要的考量标准就是工艺或技术的独特性,是否容易被对手模仿与超越。

以全聚德为例,全聚德烤鸭的核心竞争力简单来讲,就是传统手工、果木烘烤,这也是不断吸引顾客的最大魅力。然而,全聚德为了迅速扩张,竟然大规模使用电烤炉,如此一来,烤鸭上了流水线,就极易被对手模仿并超越,更重要的是失去了工艺与技术的独特性。没有了传统文化内涵的支撑,只剩下一块空空的招牌,形式大于内容,就是品牌的空心化。

同时,老字号的核心竞争力还是一种可持续发展力,是有效阻止对手跟进并区隔其他品牌的重要举措。历代相传的工艺与高素质的人才,不仅使老字号的品牌丰富饱满,同时还是可持续盈利能力的根本。

狗不理包子之所以受欢迎,不仅体现在选料、配方上,制作工艺也非常独到,搅拌、揉面、擀面都有一定的讲究,有着严格而又特殊的标准。这不仅是对手无法逾越的市场壁垒,更是流水线生产不能企及的。

在现代的商业环境下,工业化、标准化产品比比皆是,人们迫切需要更为环保、更为自然、更为返璞归真的原生态的技术与产品。

保持老字号的“魂”就是保持竞争优势,激烈的市场竞争必须要有独特的差异化,老字号的传统工艺技术就是一种稀缺资源,是可以不断升值的资源。放眼国外,举世闻名的钟表王国——瑞士一直沿用几百年的手工制作工艺,瑞士钟表业不但没有被工业化生产击垮,相反还焕发出了勃勃生机。如今的瑞士钟表俨然成为了世界钟表的奢侈品,成为了地位与身份的象征。同样,限量定制的劳斯莱斯如果批量生产,必将沦为大众货。如果以先进的现代化生产线来替代手工酿造技术生产法国波尔多的葡萄酒,世界上就将损失一个著名的葡萄酒品牌。

2.创新思维、管理模式,增强老字号活力

保持老字号传统的文化特色并不是固步自封,同时与企业做大做强也并不矛盾,积极推进人才成长激励创新及技术、管理、经营、服务持续创新才是老字号稳健发展的重中之重。

营销实践告诉我们,卖产品的最高境界就是卖文化,呼唤老字号自然与历史的回归,丰富产品的传统文化内涵才是制胜的根本。红蜻蜓皮鞋不是老字号,但其首创的皮鞋文化研究中心就是文化创新的具体表现形式,非常值得老字号企业借鉴与深思。

由于长期以来的计划经济体制和机制有太多不适应老字号的生产方式,使一些老字号在发挥自身优秀的文化上不主动、不积极,要扭转这种偏见,就要在焕发“创新”的活力上狠下功夫。要创新思维、创新经营、创新体制和机制、创新管理模式、创新技术和产品。尤为重要的是老字号在推进文化创新前,一定先要认真地整理提升原有的文化积淀,把优秀的企业文化与现代经营管理结合起来,用创新的思维构建起特点鲜明又有时代特征的企业文化体系。这将成为别人不可复制的专有财富,它必将推动和支撑老字号企业朝气蓬勃地向前发展。

2008年奥运会开幕在即,届时大批的外国游客将涌入中国,涌入北京,领略中华老字号的无穷魅力,保持老字号的传统文化特色,并继承发扬光大,这不正是人文奥运的一种突出表现吗?

总之,老字号之所以能成为老字号,往往是持有特色产品。但特色产品的品种不多,生产规模小,技术上依靠祖传秘方或个人手艺作保证。在现代工业社会中,要将特色产品与大众产品结合,老产品技术与现代产品技术结合,形成特色产品群。走出适合现代消费潮流和习惯的新路来,既留住老顾客,也吸引一批新客源。只有这样才能构建自己的产品体系和销售渠道,大大提高企业及产品的竞争力。

三、维护老字号品牌及重视其价值提升

1.加大打假和防伪力度

由于缺乏品牌保护意识,造成许多优秀的品牌无形资产的流失。“竹叶青”在韩国被抢注、“凤凰”在印尼被抢注、“阿诗玛”在菲律宾被抢注、“同仁堂”在日本被抢注……。

保护无形资产,一方面,要注意法律上的保护和对假冒产品的打击。许多企业缺乏对假冒产品的打击,致使品牌受到严重伤害,如“崂山”矿泉水,主要就是“死”在了假货的手里;另一方面,在合适的条件下通过品牌的延伸进行多元化经营,充分发挥品牌的价值。“恒源祥”从绒棉到羊毛衫、羊绒大衣、西装等完成了很好的品牌的延伸,在企业发展壮大的同时,也使“恒源祥”品牌更加丰富、更具内涵。

假货的猖獗腐蚀,已是新老品牌共同的大敌,打假已是当务之急。因此,老字号企业必须要提高自身的品牌保护意识。上百年的老字号,靠的就是产品优秀、诚实经营,失去了这八个字,也就是去了安身立名的根本。即使与人合资、合作经营,也必须坚持住这个根本。而这一点,也正是企业竞争力的核心所在。

2.加快品牌建设步伐并不断提升品牌价值

当然,品牌实力是企业品牌字号与竞争实力的结合。拥有品牌,并不等于拥有竞争实力。只有品牌,或者说只有老祖宗留下的著名商业字号,而没有企业实际竞争力,最终会失去品牌。老字号品牌需要不断充值,重视品牌价值建设和提升。品牌价值建设需要在品牌形象和品牌文化内涵方面下功夫,因此,为了促进老字号振兴发展的支持体系,增强老字号企业自主创新和市场竞争能力,挖掘整理传统产品和技艺,培育有条件的老字号做精做强。2006年商务部实施“振兴老字号工程”,力争用3年时间,认定1000家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中华老字号”,其中重点培育一批“中华老字号”,提高其品牌影响力,通过开展现代营销和实施“走出去”战略,使之成为具有较强竞争能力的著名自主品牌。商务部在全国范围内推出的这一工程举措,旨在通过振兴老字号品牌加快创新发展,通过老字号企业市场竞争能力的提升加强我国品牌建设,具有较强的必要性和紧迫性。这个工程的启动,标志着全国范围内的品牌建设正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老字号应以此为契机,抓住机遇,重塑品牌形象,提升品牌价值。

四、加强老字号品牌传播力度

1.利用现代化手段,拓宽品牌传播途径

长期以来,老字号主要凭借口头传播建立声誉,这也是其特点之一。然而,在当今快速的信息流和广阔的商业圈面前,这种口头的传播方式限制了品牌传播的速度和广度。尤其是在随着市场范围的不断扩大,必须加大品牌传播力度,利用现代化手段,如电子商务B2B、B2C,各种广告媒体等,根据产品特征,选择适合的传播途径,在考虑成本投入的基础上建立品牌知名度。现在许多老字号企业一般都属于地域性品牌,在地方上算得上是名牌,但出了自己的“地盘”就基本上没人知道了。所以如何使品牌走出地域限制,植入另一个消费领地,是值得老字号企业认真思考的问题,如果宣传手段不到位,就会阻碍品牌的推广。老字号应开阔视野,构建现代营销的立体化渠道空间。像淘宝、易趣的网络销售平台,每季度的巨额销售额对商家来说很有吸引力,老字号可以通过网店延展方式,寻找新的经营思路。

2.加大资金投入,增强品牌在消费者心目中的知名度

在考虑品牌宣传途径的同时,还要考虑资金投入问题。资金投入的大小与品牌知名度的提升是紧密相关的。老字号企业中,依靠品牌传播获得快速发展的当属“恒源祥”。1990年,这个曾濒临破产的老字号企业,赌似的一下子拿出了18万元做广告,在各种褒贬中,“领羊人”刘瑞旗没有动摇,在见到效益后,连年追加广告投入,到1996年已经突破3000万广告费,而产量也从75吨增加到1万吨,成为名副其实的“绒线大王”。正值2008年春节,恒源祥又拿出巨资用十二生肖做广告,借给全国人民拜年的名义宣传自己,尽管使收视的观众产生不悦,有的甚而不知道恒源祥经营的产品是什么,但恒源祥三个字已在消费者脑海中留下深刻印象,这便是经营者宣传自己的策略。如今的“恒源祥”已经成为一匹走向世界的“名羊”。

综上所述,老字号是一个城市文明的见证,也是一个城市品牌的延续。中国经济体制进入市场经济的轨道以后,一批老字号经受住了市场竞争的洗礼,凤凰涅磐、浴火重生,正在实现向现代品牌转换。一家企业能够走过几十年、上百年的发展历程,并且成为城市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并非易事,从中也可以看出其曾经在市场中具有较强的竞争力和顽强的生命力。

一个优秀的品牌不仅属于民族的,也是属于世界的。北京老字号本身就是一种积淀深厚的文化,有着其历史悠久的优势,是一种具有独特魅力的文化资源。但是“老字号”如果始终沉湎于过去的辉煌,仍旧拖着原有的经营模式和管理方法不放,必然会“店老字黄”,失去吸引力,被“喜新厌旧”的消费者抛弃,丢掉原有的市场。“老字号”只有跟着时代走,不断地改革、创新,才能使“老字号”发扬光大,真正做到几百年不倒。因此,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这些老字号应该在新的形势下发挥其历史文化优势,迎头而上,将企业做大做强,真正让老字号的金字招牌成为北京城一道亮丽的人文景观。

参考文献:

篇3

(一)合法性

税务筹划是在尊重法律,利用法律规定,结合纳税人实际情况来选择有利于自己的纳税安排。包括利用法律、法规的漏洞来减轻税收负担。税务筹划行为的性质是合法的,至少是非违法的,因为他不触犯法律、法规。

(二)超前性

税务筹划必须在经济业务发生之前,运用税务知识对经济业务进行有计划的规划、安排寻求未来税负相对最轻的决策方案,一旦经济业已发生,应纳税款也就确定,此时如果再利用隐瞒收入、虚列成本等手段去改变结果,最终会因逃税,受到相应的处罚。

(三)时效性

国家税收政策是随着政治、经济形势的不断变化而变化的。因此,纳税人在进行税收筹划时,必须随时关注税收政策的变化,适时地做出相应的变化,注重税收政策的时效性。

二、税收筹划在企业经营过程中的实际应用

企业财务制度是指依照国家规定所允许的成本核算方法、费用分摊、利润分配等一系列规定进行企业内部核算活动。通过有效的税收筹划,使成本、费用和利润达到最佳值,实现减轻税负的目的。但由于财务政策一旦确定,不得随意变更,故在选择财务政策上要有远见性。

(一)存货计价方法的选择与税收筹划

存货计价方法不同,企业营业成本就不同,从而影响应税利润,以及缴纳的所得税。根据现行税法规定,存货计价可以采用先进先出法、后进先出法、加权平均法和移动平均法等不同方法。不同的存货计价方法对企业纳税的影响是不同的,采用何种方法最佳,应根据具体情况而定。在物价持续上涨时,应选择后进先出法对存货计价,这种方法符合稳健性原则的要求,可以使期末存货成本降低,销货成本提高,从而减轻企业所得税负担;在物价持续下降时,应选择先进先出法来计价,可以使期末存货价值较低,销货成本增加,从而也可减少应纳税所得,这样可以达到“节税”目的;而在物价上下波动的情况下,宜选择加权平均法或移动平均法,避免因各期利润变动造成企业各期应税所得上下波动而增加企业安排资金的难度。

(二)折旧方法的选择与税收筹划

由于折旧要计入产品成本或期间费用,直接关系到企业当期成本、费用的大小,利润的高低和应纳所得税的多少,因此,折旧方法的选择、折旧的计算就显得尤为重要。企业应根据自己的具体情况,选择对企业有利的固定资产折旧年限来计提折旧,以此达到节税及企业的其他理财目的。对于处于正常生产经营期且未享有税收优惠待遇的企业来说,可选择加速折旧法和工作量法,使企业后期成本费用前移,从而推迟纳税时间,降低企业的资金成本。加速折旧法的企业或固定资产范围有所受限,具体见《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企业固定资产加速折旧所得税处理有关问题的通知》(国税发[2009]81号),企业应及时向主管税务机关报备,从而为企业增加一种可以选择折旧方法的税收筹划空间。

(三)费用列支时的税收筹划

对费用列支,应在税法允许的范围内,尽可能地列支当期费、预计可能发生的损失,减少应交所得税和合法递延纳税时间来获得税收利益。

1、已发生费用及时核销入帐,如已发生的坏帐、存货盘亏及毁损的合理部分都应及计入费用,报税务部门审批核定,以便在税前按当期实际发生数扣除。

2、能够合理预计发生额的费用、损失及时入帐,如业务招待费应准确掌握允许列支的限额,将限额以内的部分充分列支,此外在企业内部管理上控制超限额支出。

3、政策规定允许计提的费用,应采用计提方式及时入帐,如职工教育经费、养老保险金、失业金、住房公积金、坏帐准备金等应及时按比例计提列入费用。

4、尽可能地缩短成本费用的摊销期,例如低值易耗品、待摊费用等的摊销应选择最短年限,以增大前几年的费用,递延纳税时间,达到节税目的。

(四)销售处理时的税收筹划

1、结算方式的选择

在产品销售活动中,为了达到促销的目的,有多种折扣方式,不同方式下,销售者取得的销售额会有所不同,由此计算交纳的增值税额也有差异。企业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利用税法提供的节税空间,选用适当的方式进行税收筹划,以实现经济效益的最大化。折扣方式有:折扣销售、销售折扣、销售折让。税法对折扣方式的销售进行了严格界定。关于折扣销售:折扣销售的折扣是在实现销售时同时发生的,因此,税法规定,如果销售额和折扣额在同一张发票上分别注明的,可按折扣后的余额作为销售额计算增值税;如果将折扣额另开发票,不论其在财务上如何处理,均不得从销售额中减除折扣额。关于销售折扣:由于销售折扣发生在销货之后,是一种融资性质的理财费用,销售折扣不得从销售额中扣除,企业在确定销售额时应把折扣销售和销售折扣严格区分开。关于销售折让:销售折让也是在货物销售后发生的,但其实质是销售额的减少,销售折让可以折让后的货款为销售额。从企业税收负担考虑,折扣销售方式优于销售折扣方式,如果企业面对的是一个信誉良好的客户,货款回收风险较小,可通过修改合同,将销售折扣方式转换为折扣销售方式。

2、混合销售的处理

企业在市场竞争中,由于经营手段和销售方式的多元化,常常会出现,一项销售行为既涉及增值税应税货物又涉及非应税劳务。即混合销售行为。混合销售行为的纳税筹划,首先要看纳税人是增值税纳税人还是营业税纳税人,再通过混合销售税负平衡点增值率或税负平衡点的计算,来分析企业是缴纳增值税还是缴纳营业税合算。这种选择方式主要是通过考虑是否将混合销售中的应税劳务项目进行独立分立出来,达到选择纳税方案,并降低税负的目的。

3、视同销售与不予抵扣的处理

篇4

为了在上海的零售业市场中取得优势,沃尔玛和家乐福纷纷提高了在上海地区的规模和地理位置方面的优势建设,不断扩大自己的覆盖范围。在过去的几年中,大型连锁卖场的门店数量大大增加。沃尔玛一直在不断创新零售供货模式,由于采用全新的物流模式,沃尔玛在物流成本上低于同行业,使沃尔玛一直有着比对手多2.5%的利润,这个利润就是沃尔玛在流通环节上省下的成本。在上海地区沃尔玛建立了20多家本土的配送中心,并根据配送中心位置而设计配送范围,这种体系的建设使沃尔玛在商品的更新上大大加快,它的平均时间约为2天,而家乐福约为5天,在这点上沃尔玛具有了较为明显的竞争优势。沃尔玛具有自己的卫星全球定位系统,在该技术的帮助下沃尔玛的运输路线得以不断优化。沃尔玛的运货成本约为3%,而家乐福在4.5%左右,这种先进的供货模式使得沃尔玛具有一定的成本优势。而在2006年以前,家乐福一直是中国地区的门店数冠军。表1显示的是家乐福与沃尔玛2012年度在上海地区的门店数量,在上海地区,家乐福的门店数量大于沃尔玛,在门店数量上占据了优势地位。

二、沃尔玛与家乐福在上海的经营环境分析

1.外部环境分析。2010年度上海市的GDP达到17165.98亿元,连续多年保持两位数的增长速度,其中零售业所在的第三产业总值达到9833.51位居三大产业之首,消费品销售总额由2010年的6036.8亿元达到2011年的6814.8亿元,显示了上海在全国经济方面的优势地位,也展现了包含零售业在内的第三产业的强劲发展势头。

2.消费者情况分析。

对于连锁企业而言,消费者人群的收入情况、消费习惯、消费者结构是关注的焦点,直接影响营销策略的制定。相比全国其它地区,上海地区的居民收入水平较高,因此其消费层次以及消费水平相比其它城市都处于较高的位置,形成了上海本地的消费习惯。连锁企业在制定经营模式时充分考虑到消费者的构成群体,根据资料显示,大卖场中的购物人群大部分由女性构成,女性购物时喜欢比较商品的异同,根据消费习惯在设计商品结构时注重商品种类的齐全。顾客群体中绝大部分处于中等收入水平,因此超市在其商品的价格定位以及商品的设定时需要针对大部分消费者的消费能力进行设定,达到以合理优惠的价格吸引消费者的目的。

3.企业内部情况分析。

沃尔玛是世界最大的连锁零售企业,其门店遍布全球各地,在全球多国都设有门店,全球员工人数达到210多万人。而家乐福集团现有的营运单位已经超过了11000家,其卖场已经扩大到世界上三十多个国家和地区。综合比较家乐福与沃尔玛,家乐福的特点在于以大型超市、大卖场超市、便利店、超级超市、折扣店、以及电子商务等业态实现规模经营;沃尔玛的特点在于“帮顾客节省每一分钱”,“一站式”的购物新概念以及山姆会员店的开设。就世界范围内的零售业市场而言,沃尔玛明显超于家乐福,但是在中国市场上,家乐福却占据了一定优势。

三、沃尔玛与家乐福在上海市场经营策略比较

1.沃尔玛与家乐福目标市场的选择与店铺选址。

家乐福将目标市场锁定为大中型城市的中产阶级家庭。根据家乐福公司对中国市场的调查研究显示,中国目前的阶级分层以及较高阶层的消费情况都与上世纪六十年代的法国类似,中国的消费群体主要是中产阶级家庭,这类消费群体比较能够接受新鲜事物,注重商品的质量以及后期的延伸服务,他们成为了家乐福消费群体的主要力量。从选址上来看,上海的家乐福一般都位于商业圈的中心地带,如古北、中山公园、虹口等,周围道路宽敞,交通方便,周围的住户很密集。同时,其周围的人流量比较大,消费者的收入都处于较高的水平且能够保持稳定,能够满足现代消费者对于一次性购足的要求。沃尔玛的业态主要包括了超级购物广场、基于会员制度的山姆会员店、方便小区人群的社区店等。沃尔玛在上海地区采取的是“农村包围城市”的策略,以城市中心的周边作为其发展零售业的细分市场,逐渐扩展到整个上海地区。

2.沃尔玛与家乐福商品配置与陈列对比。

家乐福的生鲜食品配置最具有特色,其生鲜配置区内,生鲜产品的品种齐全,其价格也往往很具有吸引力,生鲜区域的陈列整齐,配有辅助的措施和相关的知识信息让顾客拥有美好的购物体验,最当季的产品都被陈列在最能吸引注意力的地方,配有大的促销价格形成了强有力的购买吸引力。以家乐福的酒陈列区为例,家乐福的酒陈列区域面积明显高于其它超市,让消费者有很大的选择空间,陈列区域所带来的震撼也会吸引消费者,而服装类则由于竞争优势不明显,家乐福给予的空间和布局显得比较局促。以两层的沃尔玛为例,其中一层往往集中了食品、生鲜与休闲区域,而另一层则是主要由非食品类组成。无论是沃尔玛还是家乐福,都紧紧抓住非食品类的高组合型、高毛利型特点,在卖场布局时也充分考虑了这个部分的面积优势。沃尔玛善用关联性销售,在其卖场中总能发现某一类商品的关联商品刚好就在其附近,由此形成关联性商品带来的自然过渡。例如由清洁用具向洗具过渡,关联性商品使顾客能够一次性购买所需要的所有物品。在家乐福,反季的商品比较少,而当季的商品则占据了大量的面积,例如夏季时家乐福会有大量的面积去摆放凉席、空调被、风扇等,为顾客营造一个清凉的世界,激发顾客的购买欲望。沃尔玛则擅长对于当季商品进行堆积化销售,用商品的数量效应形成对消费者的吸引力。沃尔玛对于商品的陈列有着自己的标准,每一个商品放在哪个货架的哪个位置都会有着明确的图纸指示。

四、结语

篇5

1.1面临着日趋复杂的内部环境进入到信息时代后,工勘企业所面临的竞争环境日趋复杂,例如在市场上各种信息的流动变得更加快捷、复杂,商机往往是稍纵即逝,如果决策不到位就可能永久失去这个机会。而对于工勘企业的内部来讲,虽然运用计算机技术来提升自身的管理策略,但是所面临的问题与风险也较多,特别是如果内部网络建设不够完善就容易面临较大的外在风险。

1.2对企业经营管理的领导综合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经营管理能力的提升与领导管理层存在着密切关系,在新时代中经营管理领导层常常因业绩优而仕选拔到管理层,但往往因追求完成上级下达的跨越或分裂式合同量及产值而忽略了管理能力的再培养。管理层的开放式视野不仅仅是要放眼于未来,同时还必须要做到环顾四周,特别是从基层起来的领导干部因为理念的缺乏阻碍了经营管理能力的提升。因此,要提升企业的经营管理能力,就必须要注重对经营管理者素质的提升。

1.3内部管理与创新意识不足管理上的混乱是制约企业经营管理能力提升的一个相当重要的因素,同时,职工“得过且过,不求无功但求无过”的工作思想也是造成阻碍的重要因素。在很多时候,开展工作都仅仅是按部就班,缺乏朝气,进取心不足,缺乏责任心,工作上较为松散拖沓,普遍缺乏良好的创新意识,还有的则是阳奉阴违,依靠裙带关系。这些情况的存在直接影响到了企业管理质量与效率的改善,阻碍了企业的发展。

1.4参与市场运行竞争与私企存在较大差异,风险防范意识过强,不求无功但求无过的意识浓厚风险与机遇并存,国有企业在经营管理中存在有相当强的风险防范意识,这对于企业的发展有着良好的促进作用。然而如果防范意识过于太强,形成了不求无功但求无过的意识,那么就会对企业的发展带来阻碍,也不利于经营管理能力的提升。同时不求无功但求无过意识的形成会导致企业中的职工产生安于现状、不思进取的想法,缺乏竞争意识。在这个竞争日趋激烈的市场经济条件下,竞争意识的缺乏就会导致企业经营管理能力改善受阻。

2强化企业经营管理能力的措施

2.1树立起以职工群众为本经营管理理念面对日趋复杂的内部环境,企业必须要对经营管理理念进行转变,才可以有效地改善经营管理能力。特别是在如今积极践行党的群众路线的情况下,需要树立起以广大职工群众为本的经营管理理念。在知识经济条件下,需要立足于广大的职工群众,对人才知识结构进行合理的改善,激发出职工群众的工作潜力,对他们的工作潜力进行激发,这是提升核心竞争力的关键所在。

2.2强化企业工作队伍建设需要采用市场化的运作手段来对经营管理工作队伍进行建设,形成能够满足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的选人用人机制。要激励并引导人才去实现预定的奋斗目标,需要制定出一定的激励措施,激励人才队伍充分地发挥作用。同时需要注意改善经营管理者的思想认识。对于企业来讲经营者的思想有多远直接决定了企业能够走多远。特别是对于基层一步一步起来的经营者,在本身具有的了解基层实际情况的优势之下,还必须要放宽自己的眼界与思想,进行积极的创新,并与基层实际情况进行结合积极地推动经营管理的改革,只有这样才可以为企业的发展铺下坚实的道路。

2.3构建起以各类专家为主的集约经营体系要提升企业经营管理能力就需要对领导素质进行有效的改善,为此可以通过以各类专家为主的集约经营体系为领导提供良好的决策辅助。工勘企业在进行投标的过程中,不能够只注重经济方面而忽略了技术方面的内容,要通过集约经营体系来实现内部定额,这能有效提高效率,并对领导做出正确的选择有良好帮助。从欧美发达国家的经验来看,通过集约经营体系的内部定额编制,如果运用合理就能够有效增强竞争力。

2.4建立起科学民主的绩效评价制度要有效地改善内部制度混乱与创新意识不足的情况,需要通过科学民主的绩效评价制度来进行规范与激励,并在评价制度中明确各种激励机制。对于工勘企业来讲,要提升管理水平,就需要建立起科学合理的绩效评价制度,并在这个基础上建立起相配套的激励机制。的聚集效应,对企业的竞争力进行有效的提升。需要为员工提供丰富的具有挑战性的机会以及长期发展机会,为员工提供良好的培训与教育项目。企业还需要积极地引进各种优秀人才,不能够仅仅注重对技术人才的引进,还需要重视对管理人才的引进。与此同时需要积极地从本地挖掘各方的人才,将他们吸纳到企业中形成良好的人才后备。同时需要搭建起优秀的人才招聘与交流平台,为广大的人才提供相互交流促进的机会。对于新招聘的人才需要通过传帮带的方法让他们尽快地投入到工作之中。

3结语

篇6

1.注重廉洁廉政教育加强防腐倡廉思想教育是拒腐防变的基础性工作。作为直接面向市场并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对外投资企业,由于其经营者在企业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决定了他们应当是监督的重点。多年来,投发公司为构建对外投资企业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根据不同时期的工作和形势,在系统内采取了行之有效的“三个制”形式:(1)承诺制认真做好创先争优对标承诺工作,组织每个党员落实对标承诺,积极融入到“创先争优”活动中。(2)签约制投发公司党委与各投资企业经营者签订《党风廉政建设责任书暨廉洁自律承诺书》,结合开展“提气提力提效”主题教育实践活动,投发公司行政与各投资企业经营者签订《投发公司挖潜增效降本减费责任书》,签约率达100%。(3)讲评制认真抓好所属企业中心组学习和经营者自学,利用季度经济活动分析会、支部书记例会和到投资企业作形势任务宣讲等方式加强教育宣传,使经营者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真正做到警钟长鸣。通过多层次、多方位营造党风廉政宣教氛围,最大限度地在党员干部特别是主要领导、经营者的思想上构筑起了一道反腐防线。

2.强化权力制衡机制行为屡禁不止,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权力过于集中,又得不到有效的制约。权力制衡通过分权与制约来防止个人独断和专权。因此,要加强对权力的制约,建立结构合理、配置科学、程序严密、制约有效的权力运行机制,适当分解不同性质的权力,合理划分领导班子人员的职责、责权。结合公司治理结构,投发公司要求各投资企业按照内部控制实行分级授权,通过颁布权限指引,针对各项业务和事项,明确从董事会、董事长、总经理、副总经理、各职能部门负责人各层面的权限范围、审批程序和相应责任。防止与杜绝投资企业经营者大事小事“一把抓”、决策拍板“一言堂”、花钱审批“一支笔”、选人用人“一句话”,滋生特权思想和特权现象。同时,投发公司始终坚持落实各投资企业主要经营者委派交流制度,实行委派干部定期交流换岗,每年交流率达到20%左右。委派干部任职年限按投资企业章程规定执行,总经理、副总经理原则上任期为一届。如确实需要,经相关程序报批同意后可以连任,但最长任期不得超过两届;委派财务主管任职年限一般不超过6年。

3.建立制度约束机制为杜绝企业管理中可能出现的各种随意行为,做到工作有规范操作、监督有规定约束,切实做到以制度管人。根据公司管理制度一体化的要求,投发公司纪委监察室在贯彻执行上级有关制度的基础上,结合本单位特点,新增了《投发公司关于严格规范中高级管理人员从业行为的若干规定》《投发公司党风廉政建设工作责任制实施意见》,以及《投发公司对外投资企业内部控制稽查和评价管理暂行办法》等规定。同时,投发公司按照公司内控要求,修订和完善内控制度,并要求全资、控股企业结合本企业实际修订内控制度,全覆盖遵照执行;参股企业参照修订,努力形成按制度办事,靠制度管人的有效机制。这些具有针对性、规范性、全面性、长期性的管理制度,从源头上降低了发生廉洁风险的概率,使投资企业经营者能够依法规范从业行为,使风险防范得到整体增强。实践证明,完善的管理制度能防止腐败,但有了制度必须落实和执行,否则,就会流于形式,起不到应有的作用。

4.加大监督检查力度执行各项制度规定,决不能有令不行,有令不止,决不能走形式,搞变通。投发公司对规章制度的有效落实,通过内控稽查、效能监察、考核评价等方式进行监督制约。实施内控稽查。由监察室牵头,组织投发公司本部各条线内控稽查人员对所有投资企业开展两年一循环内控稽查。近三年共查出问题396条,提出整改建议245条。稽查报告以文件形式下达,要求被稽查企业整改反馈并对整改过程进行跟踪监督。加强效能监察。开展由投发公司总经理任效能监察领导小组组长,每年针对不同重点内容的效能监察项目,范围覆盖各投资企业。通过“加强合同管理”监察,对不同企业的授权范围、内容,对照其管理权限进行梳理、核对、确认后,办理了金地公司、金菲公司、金昌公司、检验公司、金山宾馆、日机装服务部、金浦公司、金森公司等8家法人证书,使合同管理方面的风险防范得到整体增强,效能监察总体取得明显成效。加大考评力度。内控稽查方面,将各投资企业内控制度执行情况的稽查报告和企业针对内控稽查报告落实的整改报告,交领导班子和各部室主任传阅,并进行考核;效能监察方面,开展效能监察工作成果评比活动;对标、劳动竞赛方面,张榜公布每月完成指标情况,配以红旗展示。将内控稽查考核、效能监察评比,以及达标完成情况,作为投资企业经营者绩效管理中的一项重要内容。

二、进一步强化投资企业经营者权力监督的几点思考

目前,投发公司在投资企业经营者权力监督制约方面已取得阶段性成果,但切不可掉以轻心。如何强化投资企业经营者权力的监督,规范企业的经营行为,规范经营者的个人行为,使企业资产不流失,保护经营者健康成长,防止权力不正当运用,进一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更好地推进反腐倡廉建设,笔者认为应从以下三方面坚持不懈地抓下去,建立有效监督的长效机制。

1.建立健全企业经营者反腐倡廉自律机制学习教育是一项长期的基础性工作,学习教育要常抓常新,入脑入心,突出实效,要创新形式,让受教育者愿意学,听得进,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思想是行动的先导”,要认真落实“三严三实”要求,“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对于企业经营者要特别注重平时的教育,抓小抓早。发现苗头性、倾向性问题,要及时提醒,必要时要进行诫勉谈话。特别是对新任职的企业经营者,必须与他们进行任职廉政谈话,早提醒,早预防,给予必要的警示。自律既是一种意识,又是一种能力。有了自律意识,才会有接受监督的自觉性,才能真正做到自重、自省、自警、自励,规范用权,才会不断增强自身廉洁自律的内在动力。企业经营者不仅要严格遵守廉洁自律的各项规定,而且要以良好的思想素养、高尚的道德品质、强烈的自律意识来约束自身的行为。

2.建立健全企业经营者权力运行的制约机制按照《公司法》和现代企业制度要求,对投资企业内部的决策权、执行权、监督权进行合理分解和有效制约,建立和完善集体领导和个人分工制度,明确划分界定班子成员之间的职权范围,把权力限制在履行职务所允许的范围内,防止权力过分集中,防止权力行使的失范甚至被滥用,保证权力的授予和运行受到必要的控制。同时,须进一步完善个人重大事项报告等有关制度,进一步强化制度执行的刚性,切实做到用制度管人、管权、管事,不断健全制度,合理配置权力,从源头上降低权力运行风险。

篇7

企业经营的目的便是为了获得更多的利润,财务管理的目标也是如此。对于企业而言,利润最大化则说明了企业获得的财富在不断的增加。但是在实践中,利润最大化这种观点存在的不足已经暴露了出来。首先,在利润获取时间方面考虑的不够充分。比如说,企业去年获得了1000万元的利润和今年获得了1000万元的利润,哪一个更能够达到企业的目标问题,若是不将货币的增值和贬值考虑进去,那么判断便很难正确。其次,没有考虑到本金和利润之间的关系。比如说两个企业都获得了1000万元的利润,但是其中一个企业投入的成本是4000万,另一个企业投入了6000万元的成本,这两个企业的利润哪一个更能够达到企业制定的目标,若是不考虑风险方面的问题,那么判断便会比较的困难。最后,在考虑获利和风险方面不够充分。比如说两个企业都投入了1000万元的资本,都获利300万元,其中一个企业获得的300万元利润已经都转化成为了现金,而另外一个企业的应收账款还没有收回,并且还存在坏账的可能,那么这两个企业那个企业的收益更能够达到财务管理的目标,便很难判断。这种方式并没有对企业获取利润的最终目的进行明确,这是和财务管理目标统一性、规律性以及明晰性不相符的。而在进行企业财务管理的时候若是没有了这三个重要特征,那么企业内部利益很难真正的制衡,目标本身的激励鼓励方面的作用也会不甚明显,由此我们可以发现这种目标管理是有缺陷存在的。而在后来,我们国家的国有企业实行利润承包的制度,从而出现了很大的亏损这直接证明了这一点。并且由于在进行目标管理的时候,统一性不够明显,在处理风险以及收益之间关系的时候,存在严重的问题,所以在制定企业财务管理目标制定的时候,将利润作为目标是不够合理的。

二、经济效益实现最大化

实现经济效益的最大化对于企业而言是非常重要的,而企业产出以及投入之间的比例关系便是经济效益,能够将经济效益很好反映出来的指标便是企业总资产利润率。而经济效益最大化和利润最大化二者比较,经济效益最大化的优点便是在于,能够在不考虑企业规模的情况下,比较直观的了解企业的实际获利情况。但是经济效益最大化也存在规律性、明晰性以及统一性不够明显的情况,所以经济效益的最大化并没有在根本上解决利润最大化存在的问题。

三、股东的财富实现最大化

实现股东财富的最大化,主要通过财务合理经营来实现,能够给股东创造更多的财富。对于股东而言,其创办企业的最重要目的便是让自己获得更多的财富。企业的所有者便是股东,其投资的时候主要考虑的因素便是这个项目给自己带来的收益。在现在的经济条件下,股票本身的市场价格以及股票的实际拥有数量会直接决定股东的财富多少,所以想要股东的财富实现最大化,最重要的是股票的价格上升。而对于公司而言,其股票的价格也能够将人们对公司的评价比较客观的反映出来。而获利和资本之间的关系则反映在股票价格上升或者下降上。目前利润最大化以及经济效益最大化两个目标面临的挑战比较严重,于是很多人便采取了西方的财务管理方式,将股东财富最大化作为一个目标。利用股东财富最大化来取代前两种方式能够更好的克服企业存在的短期行为严重的情况,能够帮助企业更好的处理风险和收益二者之间的关系,还能够更好的处理现在收益和企业长远利益之间的关系。这种情况出现的主要原因在于,想要股东的财富能够实现最大化,企业便必须更好的发展,只有企业的效益提高,股票的价格才有可能会上升,股东的财富才能真正的实现最大化。想要真正做到这一点企业在处理风险以及收益、当前利益和长远利益之间关系的时候便必须正确。由此我们也能够发现其明晰性、货币性以及可控性非常的明显。但是就目前而言,这种方式依旧存在一定的不足。首先想要股东的财富实现最大化,那么便必须保证股票市价的最大,而影响股票价格变动的因素是比较多的,比如说企业的业绩情况、经济政治方面政策的变化、投资者的预期等等,由此我们也能够发现股票价格的稳定性是比较差的,这也会导致股东财富衡量的时候比较的困难。其次,企业的股东以及经理在进行财务目标制定的时候往往会存在一些分歧;再次,股东利益最大化在进行企业行为规范、对员工的认识进行统一方面存在一定的问题,号召力比较缺乏;最后,这种方式的实际适用范围是比较狭窄的,若是企业本身不是股份制、公司制的情况下是不能够使用的。而且这种方式在一定程度上违背了统一性和规律性两个主要规律。我国是社会主义社会,重视的是人民共同富裕的实现,而股东财富最大化是无法真正的将企业职工的工作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这对企业内部利益制衡机制的建立是非常不利的。在我国,如果将股东财富最大化当成企业财务管理的目标,那么这个企业的凝聚力以及向心力便会比较的差,很难将职工的使命感以及责任感激发出来。由此我们可以得出结论,这种方式在资本主义企业中,适用性比较的强,但是在我国应用是存在严重问题的。

四、将企业所有者以及职工的人均收入最大化作为企业财务管理的目标

以上的各种方式都存在各种问题,所以,在我国企业财务管理的目标必须进行一定的创新,在创新的时候应该将其和我国的国情结合在一起,在市场经济的情况下,应该努力的兼顾企业所有者以及职工两方面的利益,努力的实现企业所有者以及职工人均收入的最大化。这种方式在我国企业进行财务管理目标制定的时候是比较适用的。首先这种方式和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相符合的,符合其经济的基本规律性。能够更好的满足整个社会对物质文化的实际需要,企业本身便组成了社会,而企业又是所有者、经营者以及职工来组成的,想要企业更好的发展,达到企业财务管理的目标,必须做的便是满足这三方面人群的共同利益,这样社会主义基本生产目的便能够实现。而社会主义由于其本质,要求实现共同富裕,这种方式是完全符合这个要求的。其次这种方式其有统一性的特征,其对企业的目标进行了明确,能够更好的满足企业所有者、企业经营者以及广大职工的需要,并且努力的让这三个方面的目标实现统一,更好的帮助企业实现财务管理的目标;再次,这种方式是和货币性的特征相符合的,能够用货币来进行量化,在分解的时候也比较的方便;第四,这种方式具有明晰性的特征,本身的概念比较的清晰,表达方面也比较的准确,不存在异议;最后,这种方式具有明显的可控性特征,若是将企业财富量化,那么便能够通过每股的收益以及股利的支付来进行表示,而人均的收入以及所有者的财富在财务管理的过程中都是可控的。这种企业管理的财务目标是符合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国情、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需要的以及我国经济改革与建设的基本要求。所以将其用在我国,是比较的合适的。此外,这种方式的应用能够让企业内部利益均衡机制建设的更加有效,让企业目标以及国家的目标更好的统一起来,让我国的企业得到更好的发展。

五、结束语

篇8

电力企业经营管理中存在的法律风险种类较多,笔者结合多年工作经验对其法律风险进行了以下总结:第一,企业设立受诸多因素的影响,在后期发展过程中难免会出现各种问题。如设立企业过程中相关规范制度不健全、设立行为不规范以及设立操作不合理等,为电力企业今后的经营活动埋下了安全隐患,导致企业成立后各种纠纷问题层出不穷。另外,企业在解散的过程中也存在较多法律风险,如资金结算纠纷、债务承担以及职工薪资纠纷等;第二,企业内部权益纠纷是企业经营管理中法律风险之一。公司成立后必然面临各种法律纠纷问题,企业内部纠纷一直以来是影响企业发展建设的主要原因之一。例如,实际发展过程中转让以及权益诉讼等问题严重阻碍着企业的发展建设。第三,伴随着经济的发展,经济市场主要竞争力向企业知识产权转型。在实际发展建设过程中,企业要想提高整体发展水平,必须结合实际发展状况提升内部知识产权竞争实力,为提高企业的整体竞争力打下坚实的基础。但是,电力企业经营管理过程中仍面临着知识产权风险问题,导致企业发展困难。总之,只有明确电力企业经营管理中法律风险的种类,才能具有针对性地解决实际发展过程中存在的各种问题。

2我国电力企业经营管理中风险管理的现状

2.1法律风险意识淡薄

我国电力企业受政企合一发展理念的影响,实际发展过程中对法律风险认识不全面,对依法治企的认识不够,导致企业经营管理过程中各种法律风险问题严重。电力企业职工法律风险意识认识不全面主要表现在竞争机制不科学以及电力设施验收不合理上。目前,我国仍存在着电力企业设备安装与电力企业无关的其他企业完成,导致企业经营管理活动中风险问题严重。另外,电力企业法律风险意识薄弱还表现在对法律知识了解不足上,导致企业难以顺利发展。

2.2合同管理水平低

合同纠纷是电力企业经营管理过程中主要的法律风险之一,是影响企业发展建设的主要因素。经济快速发展的基础上逐渐形成比较完善的合同市场,因此,加强合同管理成为各行各业发展建设过程中必须高度关注的重点内容。我国电力企业在经济市场上一直处于弱势地位,部分电力企业职工合同意识淡薄,企业合同管理人员对合同管理工作重要性认识不足,导致法律工作人员不足,专业素养有待提高。另外,随着电力企业发展规模的不断扩大,与之相关的工作岗位数量越来越多,电力企业发展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与企业职工签订合同文件,受历史发展因素的影响,电力企业在与员工签订合同的过程中难免会引起各种纠纷,为电力企业带来前所未有的法律风险。

2.3法律风险防范机制不健全

伴随着经济的发展,电力企业管理水平逐渐提升,但是,在电力企业经营管理过程中,电力企业内部存在严重的职权划分不明确、员工分工模糊以及监管力度不够等问题,由于公司的规章制度建设亟待加强,导致电力企业经营管理中法律风险问题数量不断增加。众所周知,电力企业法律风险防范机制对电力企业的健康发展有直接影响,由于法律风险防范机制不健全,实际发展过程中企业资产流失等问题严重,导致企业难以健康发展。

3强化电力企业经营管理中法律风险管理的对策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快速发展的大环境下,我国市场经济法制体系越来越健全,电力企业作为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型产业,严格遵循各项法律制度开展各类经营活动显得尤为重要。实际发展建设过程中,电力企业经营管理仍面临着严重的法律风险,笔者结合多年工作经验对强化电力企业经营管理中存在的法律风险的对策做了总结介绍:

3.1构建完善的法律风险防范机制

构建完善的法律风险防范机制是提高电力企业经营管理过程中法律风险管理水平的重要手段。电力企业管理者在明确自身发展状况后,应该具有针对性地采取有效措施为提高企业的整体管理水平打下坚实的基础。众所周知,建立完善的法律风险防范体系要求企业在明确自身资源配置状况、行业之间的竞争力现状以及企业综合管理能力的基础上,制定科学合理的战略计划,如:如何在经营管理中防范法律风险、怎样正确处理各种突发事故以及面对法律风险应该采取何种态度等。总之,电力企业要想强化自身经营管理过程中法律风险管理水平,必须在构建完善的法律风险防范机制的前提下,通过培养高素质和专业性强的法务人员以及聘请法律顾问等措施,为解决电力法律体制不健全、部门法律重叠以及执法产生冲突等问题做好准备。

3.2确保在经营制度中企业决策的合法性

经营制度中企业决策的合法性是提高企业经营管理中法律管理水平的重要手段。要想解决经营管理中电力法律体制不健全,部门法律重叠,执法产生冲突等问题,电力企业必须在明确自身发展现状的前提下,对企业内部各种风险问题进行深入研究和探讨,再结合企业发展的各项规章制度,制定出科学合理的规章制度。在企业规章制度的引导下,企业管理者还应该引导企业进行科学合法的进行活动,对各项管理工作人员进行思想教育,在履行规章制度的同时还应该结合实际实施状况进行修改和完善。另外,面对电力企业经营管理现状,电力企业必须高度重视合同、诉讼以及招投标等管理工作,从根本上提高电力企业各项工作流程的科学性和合法性。

3.3及时更新和完善法律风险防范体系

电力企业经营管理中存在着公司的规章制度建设亟待加强以及法制宣传教育工作不足等问题,要想解决上述问题,电力企业在制定健全的法律风险防范体系后,还应该结合现代社会的实际要求不断更新和完善法律风险防范体系。企业应该将法律风险防范体系与职工管理制度、培训制度以及企业管理制度等内容结合,最大限度维护法规法律风险防范体系的基本作用,引导企业有效地规避各种法律风险。另外,电力企业还应该结合实际发展状况引导企业管理者明确自身承担的责任和义务,为提高企业经营管理中法律风险管理水平提供动力保障。

3.4培养或者聘用专业法律风险管理人才

伴随着经济的发展,企业之间的竞争力由传统的技术竞争向人力资源竞争转型,企业要想获得快速发展,必须结合实际发展状况不断强化人力资源管理工作。要想解决电力企业经营管理过程中法律工作人员不足,专业素养有待提高等问题,企业必须结合实际风险管理现状,培养或者聘用专业法律风险管理人才,为提高企业法律风险管理水平做出应有的贡献。

4结束语

推荐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