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3-22 17:33:54
绪论:在寻找写作灵感吗?爱发表网为您精选了8篇义务教育论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迪您的思维,激发您的创作热情,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首先是古典经济学家对于公共产品与政府职能问题的论述,然后是奥意财政学派的系统的公共产品理论和瑞典学派的公共产品理论。在这些研究的基础上,萨缪尔森给出了公共产品的经典定义,他把公共产品定义为每个人对这种产品的消费,都不会导致其他人对该产品消费减少的产品,并且运用严格的数学工具对私人产品和纯公共产品做出了界定。而对公共产品而言,则存在Xk=Xik(i=1,…,I;k=J+1,…,J+k)在他的定义中,强调纯公共产品的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另外,他还指出:正外部性的极端情况是公共品。这既概括了公共产品的特征,又指明了公共产品存在私人供给困难的根本原因———正外部性的存在。正如亚里士多德所说:一件事物为愈多人所共有,则人们对它的关心便愈少。当然,“正外部性”虽然是公共产品所普遍具有的,但是就“公共产品”而言,其最为本质的两个特征仍然是非排他性与非竞争性,因为正外部性的产生是公共产品的非排他性与非竞争性存在的必然结果,所以它本身是不具有独立区分性的。因此,我们对于公共产品讨论的落脚点也在于对其本质特征的考察上。私人产品相对公共产品而言,是具有产权明确,且易于分割的特性的。它与公共产品是相对而存在的,私人产品的特征,正好与公共产品相反,其表现为:一是所有权上具有排他性,二是消费上具有竞争性。这些性质,既保证了私人产品所有者有权对使用该产品的人索取费用,要求有偿使用。同时,也保证了私人产品所有者可以单个地向使用者索取费用,得到投入的回报,这是边际成本不为零的必然结果。
二、我国义务教育的产品性质
义务教育发端于西方世界,对于我国而言是舶来品。“义务教育”一词由日本人就英语“Compulsoryeducation”翻译而来,被我国一直沿用。虽然,西方和我国不同的教育法律、教育辞典对它的含义有不同的理解,但差异并不大。综合而言,可以概括为“义务教育是国家以法律形式保障的,对一定年龄儿童实施的一定程度上和范围的,统一的国民教育,是一种普及的、平等的、强迫的、无偿的、最低限度的、世俗的教育”。其中强迫性与免费性是它的本质特征。正因为这两个特征,我们通常认为将义务教育划为公共产品是毫无争议的。但就我国目前现实而言,义务教育实然与应然间尚存在很大差距。因此,对我国义务教育产品性质的考察需要从对非排他性与非竞争性的分析入手。一方面,从非排他性来看,作为公共产品首先需要具备的就是非排他性,即在技术上难以把不付费的人排除在外,使之无法受益,或者虽然可以这么做,但是为此要付出高昂的成本。义务教育在一定限度上实现排他并非是没有可能的,其成本或技术并非难以实现的,它是完全可以通过市场有效率的提供,而并非如国防一样,绝对无法实现排他的。从这一意义上来看,义务教育免费制的实行是政府出于社会公平,特别是考虑到教育的正外部性对社会发展的作用,而将其制度化的结果。可以说义务教育所具有的是一种制度非排他性,而非纯公共产品所具有的自发的非排他性。而其所具有天然的正外部性又决定了将其非排他性制度化的必然性。同时,由于对义务教育非排他性的制度化,使得正外部性具有了进一步扩大的可能,从而有利于社会效益的产出。就我国而言,近来出台并开始实施义务教育免费制,这从制度上进一步稳固了义务教育的非排他性,但由于免费制实施的在不同地区分布展开的,因此在我国一些地区义务教育收费(杂费)在一段时间内仍将继续,使义务教育在一定程度上仍具有排他性的特征。同时,严格的户籍制度仍然存在,使义务教育的地区性排他依然存在,因而这些制度上的不完善为我国义务教育中排他性的存在提供了可能,成为义务教育公共性的实现的干扰因素。另一方面,从非竞争性来看,当一种产品增加一人消费其边际成本为零时,我们可以说它具有了非竞争性,这也是公共产品的第二大特征。这一特征强调了产品消费的互不干扰性,成本曲线始终为一直线,不因消费人数或消费量的改变而变化。就教育而言,其中知识、信息、技术、文化、制度等具有明显的非竞争性,一个人的消费,不会影响另一个人的消费,但是这些非竞争性的属性却很难单独存在,必须与竞争性的产品,如教师的劳动、书本、教室等相结合才能发挥功效。因此,普遍意义上的教育这一产品的某些属性具有非竞争性而另一属性则不具有。那么,如果进一步细化到不同国家、不同性质的教育,其非竞争性的存在与否、强弱与否也是不同的。义务教育在各国的各层次的教育中,其非竞争性被认为是最强的。当一国可以提供足以满足适龄儿童需要的义务教育资源,尤其是当具备了合理的师生比、优化的教学资源配置时,义务教育会有充分的可能实现绝对的非竞争性。但在我国,义务教育却长期处在一种竞争性明显的状态。在一些经济较发达地区,优质的义务教育资源稀缺现象严重,无法满足人们对接受更为完善的教育的需求,因此造成了部分义务教育资源阶段的中小学校收取高额择校费等致使竞争性不断加剧的状况。而在一些经济欠发达地区,特别是广大农村地区,基本的义务教育资源仍处在一种供不应求状态,师资、校舍、设施、经费等都存在供给不足的问题。因此,随着入学人数的增加,这些地区的教育的边际成本是不断上升的。当前,我国新的《义务教育法》的实施,首先将这些地区列入了义务教育免费的行列,那么按照需求理论,对义务教育的需求量在这些地区短期内会出现显著的上升,这也势必导致本已不足的义务教育产品的竞争性的进一步加剧。因此,如何解决阻碍义务教育非竞争性实现的资源配置问题,是政府在制定政策时所必须考虑的。
三、结论
(一)择校具有一定的合理性
为了使孩子享受更好的教育,家长们不惜重金为孩子选择重点学校或班级就读;择校现象较普遍,且有愈发扩大之势。因此,应该说它具有一定的合理性。首先,我国地区间教育发展水平有差异,教育资源分布不均。只有一些经济较发达地区,学校设施较完善,师资力量相对较强,能给学生提供相对更好的教育。所以,家长们为了孩子的未来,不惜重金择校是无可厚非的。其次,我国规定义务教育阶段儿童就近入学,这种限制儿童受教育自由选择权的做法在其他国家早已进行了改革。英、美等国家规定儿童义务教育毕业时只要达到规定的教育水平即可,至于在哪里接受教育则无关紧要。我国长期以来义务教育实行单一的“就近入学”政策剥夺了受教育者选择的自由。另外,择校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对学生及其家长个体意志和个体差异的尊重,体现了现代教育发展的人文关怀。
(二)择校存在的问题
首先,加重了一些择校家庭的经济负担。尽管人民群众的收入不断提高,但是城市中大部分人群还是工薪阶层,他们的收入只够维持正常生活。为了孩子,家长们不得不缴纳少则上千、多则数万元人民币的择校费或借读费,否则其孩子将不能到满意的学校去就读。[2]这笔费用对普通工薪阶层和外来务工人员来说就是一笔昂贵的开销,使得本就不富裕的家庭更是捉襟见肘。其次,择校容易滋生教育腐败。有些教育部门、学校领导、其他有权势者都利用择校索贿受贿;有些学校也巧立名目,例如规定只有幼儿园就读于该校的学生才可以入小学读书,或者小学就读于该校的学生才可以入初中读书等,借机收费;一些学校为了吸纳资金,设立缴费入学指标,想要进入该校就需要缴纳一定的赞助费;一些家长欲让自己孩子到好的学校读书,就必须拉关系、走后门,等等。这些行为,一方面破坏了教育的公平性,另一方面也给一些教育部门和学校中有权势者中饱私囊的机会,滋生教育腐败。再次,人为地拉大了各阶层之间的差距。一些有权有钱的人充分利用自己的权势和金钱使其子女能够享受优质教育,能够考入更好的大学,能够找到更好地工作。而无权、无钱家庭的孩子则只能就读普通学校,只能享受普通的教育,考入相对较差的学校,找到相对较差、收入相对较低的工作。这种做法扩大了社会各阶层的差距。
二、择校的原因与对策
(一)择校的原因
当前我国择校产生的原因如下:首先,教育资源不平衡。我国地域发展各异,发达地区和欠发达地区在教育设施和教师资源的配置上有很大的不同。经济较发达地区,政府对教育较重视,对教育投入比较大,因此学校能够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资源并配备高素质的教师队伍;经济较落后地区,只能够维持基本的教学秩序,很难在硬件设施上有更多地投入,高素质的教师也难以留住。同时,同一区域的不同学校之间,教育投入也有很大区别。比如,义务教育阶段同一地区重点学校是政府关注和扶持的重点,因此能得到更多的人力和物力支持;而普通学校就没有更多的经费来源。为追求高质量的教育,人们很自然地就想到择校。可以说,地域差异、教育发展的不平衡、学校之间的差异导致了择校现象的出现。其次,择校是家长高度重视子女教育的结果。由于我国实行计划生育,现在的家庭大多是独生子女,孩子的教育问题日益引起家长的关注,家长对子女教育的质量要求越来越高。另外,随着社会的发展以及人们思想转变,教育消费观念逐渐为人们所接受,教育消费在家庭消费支出中的比例也不断提高。[5]当下,许多家长从幼儿起就为子女请家教,参加诸如钢琴、舞蹈、绘画、书法等各类培训班,培训的费用远远超出学校正常收费的若干倍。在这种情况下,学校办学条件优越、学习氛围浓厚、教学内容丰富、教学方法合理先进、教学质量高的学校就成为家长、孩子选择的学校。再次,社会竞争加剧是间接原因。现代社会竞争激烈,社会对人才素质的要求愈来愈高。家长们认为,只有就读好的低一级学校才能考入好的高一级的学校,最后才能考入好的大学。好的大学毕业才是高层次人才。未来高层次的人才有可能具有更大的竞争力,才更有可能获得丰厚的回报。因此,家长愿意从小就为子女投资选择一所好学校,为他们打下坚实的基础,以便在日后的升学、就业中处于有利地位。
(二)择校的对策
教师是教育事业的第一资源和核心要素。在推进教育均衡发展上发挥重要作用。
1.加强师德建设
师德师风,是为师从教的灵魂所在。换言之,师德对学生的影响某种层度上超过教师的学识对学生的影响。笔者所在学校通过开展师德师风教育活动,围绕师德建设目标,建立充满着人文关怀,具有积极、健康、向上的教师队伍。办“良心育人”与“责任育人”的放心教育。力争把我校建成一个求真的知识世界,一个向善的人际世界和一个美好的心灵乐园。实践证明,这种做法是值得推广的,它从知识层面和心里层面教育留守子女,让他们有归依感,有利于教育均衡化目标的实现。
2.提升师能质量
学校的发展与生存与教师的专业水平有直接关系。用钱可以买来学校的优美环境和现代化设施,却买不到教师的专业质量。立足教师专业能力提高,能解决教师职业倦怠问题,提升教师学习力。强化教师培训工作,开展校本培训,把提高教师能力素质作为工作重点。鼓励教师参加学习,提高服务能力,充实专业知识。同时,拓宽专业成长视野,促使学习型组织构建,增强教师竞争力。具体途径有:创建书香校园;督励教师学习;建立监督机制。
3.健全督励机制
时下,考公务员日趋白热化,诱使教师无心教书。凸显“官本位”思想的同时,致使教师心理失衡,引发不良反应。加强师资建设,应健全督励机制。首先,落实《教师法》,确保教师工资不低于公务员工资,提供物质保障。其次,健全教师晋升体制,立法加以规范实施。第三,对教师违规行为惩处,强化责任意识。最后,奖罚分明,公私分清,摆正督励机制身姿。
4.建立绩效评价体系
教师具有生命力和吸引力,有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需建立科学的绩效评价体系。学校在职称评聘、人才选拔等方面给予政策倾斜,能让教师感受到学校对自己贡献的认可,有利于保证教学团队的高效运转。在教师团队内部,建立科学的教师绩效评价体系。教师竞聘上岗,教师的合理有序流动等,也同样依附绩效评价体系的建立。
二、结语
总而言之,解决留守子女教育问题,需要调动教师的积极性。推进教育均衡化进程,不仅需要建立完善的规章制度,也需完善绩效评价体系制度。只有在充分发挥各种合力的作用下,确保教育在健康,公平和均衡的环境中推进,才能切实帮助留守子女走出面临的教育困境。
(一)进城务工人员的随迁子女上学难
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的加快,进程务工的随迁子女需要在流入地接受义务教育,这就涉及到外来人口与本地居民在教育资源配置方面的争夺。根据《中国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资料》样本数据推算,0-17岁城乡流动儿童规模为3581万,在2005年基础上增加了41.37%,且有增长的趋势。在这些流动儿童中户口性质为农业户口的流动儿童占80.35%,据此全国有义务教育农村适龄流动儿童达2877万。面对如此庞大的农村流动儿童,城镇的学校规模、教学设施都承受着巨大压力,有的中小学班级里学生数甚至已经可以达到六七十人,有的当地公办学校为缓解教育资源配置压力多不愿意接受农民工的随迁子女,而私立学校的价格偏高,农民工家庭接受困难,给随迁子女的入学带来阻碍。尽管国家和地方政府已经意识到这个问题,通过出台一系列的保障措施使随迁子女有机会能够进入到城市的学校接受教育,但是由于城市和农村的教育定位不同,并且随迁子女流动性大,所以城市的义务教育模式并不完全适合随迁子女,所以他们在求学过程中也存在着城乡教育融合难。而一些城市虽然有为农民工随迁子女所设立的农民工子弟学校,但是这些学校由于资金问题,多地处城郊,教育环境与设施没有保障,更加不会有教学骨干教师,教师的流动性大,无法保障教学质量,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逐渐失去学习兴趣因此辍学现象严重。对于在城市里完成义务教育的随迁子女,由于城乡二元户籍制度的阻隔和各地的异地高考政策还相对模糊,他们在义务教育之后便处在了教育的困境。统观以上随迁子女上学难等问题究其根源还是在教育公平未得到全面展开。
(二)农村留守儿童成长健康问题
留守儿童是我国城镇化进程中一类特殊人群,是指由于父母外出打工而被留在家乡或寄宿在亲戚家中,长期与父母过着分开居住、生活的儿童。根据《中国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资料》样本数据推算,全国有农村留守儿童6102.55万,占农村儿童37.7%,占全国儿童21.88%,其中6—11岁和12—14岁的农村留守儿童在校比例分别为96.49%和96.07%,表明他们绝大部分正在学校接受义务教育。在义务教育阶段的孩子,是最需要亲情呵护的,他们渴望父母的关心与爱护,渴望与父母之间的交流,然而留守儿童却偏偏在这方面是一群“情感饥饿”的孩子。长期的情感缺乏容易造成留守儿童的亲情观念日益淡薄,在人格发展上出现很大的扭曲和变形,不良心理还有可能导致成年后滋生怨恨社会、报复社会的不良行为。还有一些父母即便有机会可以和自己的孩子经常进行沟通,但是由于父母素质有限,在外务工又受到不良气息的影响,也难免会影响到自己的孩子,对孩子没有明确的要求,认为读书无用,没有正确的家庭教育作为引导,留守儿童很难树立良好的学习目标,使他们在没有接受完义务教育的情况下早早走入社会。
(三)农村学生上学成本加大
农村学生的上学成本增加主要分为两种情况:一种是“被动增加”,另外一种是“主动增加”。“被动增加”主要指随着城镇化速度的加快和计划生育政策的深入,农村生源急剧减少,为了整合教育资源,节省教育经费投入,二十世纪初在全国实行的农村中小学撤点并校的教育改革,大量撤销农村中小学校,使学生上学集中到城镇,农村学生也能够享受到了城镇的优质教育资源。但是这样大范围的撤点并校,使原来能够在家门口就能完成的教育,变成了每天需要做校车上学放学,每月的交通费、伙食费给家庭困难的学生增加了经济负担,而面对没有校车的学校,家长为了保障孩子上学放学的安全不得不去接送,耽误家里农活,有的家长甚至搬到城镇去陪读或者住校,这给经济收入比较单一的农村家庭都带来一定的经济负担。〔2〕“主动增加”主要是由于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城镇的经济发展及相对农村优越的物质生活对一部分农民形成了诱惑,所以成为“城镇人”而不是“农民工”成为很多农民的愿望,但是由于城乡二元的户籍制度使他们的愿望难以实现,所以许多农村父母把梦想寄托在子女身上。〔3〕有的家庭让子女参加各种补课班来提高课业成绩,有的家庭甚至举家搬到城市只为让子女能够和城里孩子一样享受到优质的教育资源,有“砸锅卖铁”也要供孩子上学的思想,这也给多数靠地吃饭的农民家庭带来的额外经济支出。
(四)偏向“城市取向”的教育发展战略
我国从建国初期一直到八十年代都实行着“农业反哺工业、农村支援城市”的发展战略,进而导致了教育战略的“城市取向”。在教育发展思路上,实行“以先进促落后”的教育政策,更多的关注教育效益忽视对人的关注。在教育经费的投入上,城市公办义务教育学校经费来源于隶属主管部门,农村义务教育学校经费由乡村自筹经费,而由于农村经济大多没有城市发达,并且加之我国长期的城乡二元税收制度,农村的剩余净额过度流入政府,在农村办学经费上就显得心有余而力不足了。在教育内容上,虽然已经实行多纲多本,并且给了地方一些自,但是对于大部分农村学校来说师资等各方面条件有限,没有能力自主修订适合农村学生的教学大纲了,所以在教育内容上农村学生更多的接受的是适合城里孩子的“精英式”教育内容,这样使很多农村学生在升学考试中沦为“陪跑者”。
二、解决城镇化进程中农村义务教育问题的对策
(一)突破城乡二元结构限制、促进教育公平
城乡二元结构及其相关制度是导致进程务工人员的随迁子女上学难及农村义务教育阶段相关问题出现的根源之一,所以要想促进教育公平,就要逐渐突破这种城乡二元制度,实现国家统筹规划,发展欠发达地区,缩小城乡经济差距,促进人口有序流动。用一种公平合理的公民身份制度取代现存的二元户籍制度,只要是适龄入学儿童,都应当享受到相同的教育资源,没有身份歧视,这是实现教育公平的基本要求。
(二)改革城镇教育管理体制,保障义务教育实施
在促进城镇化建设的同时,面对随迁子女上学难的问题也要积极出台政策对其受教育权利进行保障。要求地方政府和相关教育部门积极出台教育管理机制,将随迁子女放到当地的教育规划当中,保障随迁子女在居住地能够顺利入学,对于公办学校要进行有效的监督和检查,一旦发现拒收随迁子女,对其要进行严厉的惩罚,也可以建立一些有效的监督与举报渠道,便于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对于当地的农民工子弟学校也要给予一定的政策倾斜和教育经费的保障,力求本地义务教育阶段的学校在教学资源上到达一直。可以通过与当地的公办学校联合办学的形式,使其一定程度上能共享公办学校的教育资源,例如可以实行教师的轮岗,定期使公办学校教师与农民工子弟学校教师进行岗位互换,或者定期举办校长与教师之间的交流学习等活动,来提高和改善农民工子弟学校的教育质量,缓解公办学校教育资源紧张的压力。对于有升学需求的义务教育阶段随迁子女,也应当尽快完善异地中考等制度,不让他们因为户籍制度错失升学机会。要尽快出台与“异地高考”政策衔接的“异地中考”政策,避免随迁子女的求学尴尬。
(三)改进“城市偏向”的教育规划,促进教育均衡发展
在农村义务教育的经费投入上政府是严重缺位的,要想真正均衡城乡义务教育资源,首先要从政府角度出台举措来均衡城乡教育投入,在资金投入上可以形成由基本财政支持、财政拨款与多渠道筹资相结合的教育投入模式,为农村义务教育提供财政支持。在教育内容上首先要构建适合农村学生的教学大纲,不能一味追求城市的“精英”教育,因为教育的目的并不是要求人人都能够上大学,而是希望为每个人提供均衡的适合自己的发展机会,这样才符合价值多元化的发展需求。同时注重乡村文化教育的弥补,在教育过程中贯穿乡村文化教育,培养他们对乡村文化、农业知识和农村的感情,使义务教育阶段之后是有一部分学生愿意从事农业生产和生活,进入到相应的农业职业技术教育,发展现代农业和进行新农村建设,而有机会进入到大学学习的这一部分农村学生,也能够有因为对故乡的感情而回家乡工作,这样才能形成一个良性循环,缩小城乡发展差距,促进城镇化进程。
(四)关爱留守儿童,促进健康成长
一、教育公平:城乡义务教育均等化发展的理论依据
教育公平是公平在教育中的体现,可以分为结果公平和机会公平。教育结果公平是指每位社会成员通过接受教育获取了同样的收益;教育机会公平是指政府为每位社会成员提供相同的教育机会,比如一致的升学途径、相同的考试规则、为每位学生获得良好教育资源提供公平竞争的机会等等。要实现教育公平,必须坚持两个原则。第一个原则是平等自由原则,每位社会成员都有平等地接受教育的权利和机会,受教育权是社会成员的基本人权,政府应该提供平等的受教育机会给他们,即那些处在才干和能力的同一水平上,并有发挥其才能的同样愿望的人,应当有同样的成功背景,不管他们在社会体系中的最初地位是什么,即不管他们生来属于什么样的收入阶层。第二个原则是无差别原则,保证处境不利的社会成员享有受教育的机会,比如农村孩子的受教育机会、下岗工人孩子的受教育机会等。因此实现城乡义务教育均等化发展就保障了农村孩子与城市孩子拥有平等的受教育权,维护了农村孩子的利益,因而就实现了教育公平。由此可以看出,教育公平是城乡义务教育均等化发展最重要的理论依据。
二、制约城乡义务教育均等化发展的现实因素
由于资源禀赋的差异,加上我国长期对城市和农村教育实施不同的财政政策和教育政策,导致城乡义务教育均等化发展面临一系列制约因素。对这些因素进行深刻剖析,是提出城乡义务教育均等化发展路径的基本前提。
1.二元化的义务教育财政制度安排从1985年义务教育财政体制改革以来,城乡二元化同样出现在义务教育领域,城乡不同的义务教育财政体制是造成城乡义务教育差异的主要原因。我国一直以来实行义务教育由地方负责、分级管理的原则。按照这个原则,城市义务教育由市或区政府负责,农村义务教育由县、乡(镇)、村负责,但实际操作上又变成了乡(镇)、村负责,使得管理城市义务教育的政府层级高于农村。在经费筹集方面,比如基建费,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实施细则》规定,实施义务教育的学校新建、改建、扩建所需资金,在城镇由当地人民政府负责列入基本建设投资计划,或者通过其他渠道筹措。在农村由乡、村负责筹措,县级人民政府对有困难的乡、村可酌情予以补助。城市义务教育基建经费由财政负担,除了基建费用,义务教育的教师工资经费、校公用经费等都是财政拨款,而农村义务教育中的基建经费完全取决于乡、村的经济状况,但我国大部分的乡、村财政十分困难,这使得农村义务教育经费根本没有保障。城乡二元化的义务教育财政制度保障了城市义务教育的健康发展,农村义务教育却发展迟缓,由此可以看出,城乡二元化的义务教育财政制度安排是导致城乡义务教育不能均等发展的主要原因。
2.财政转移支付制度不健全分税制改革后,为了解决地方政府财力不足的问题,转移支付制度应运而生。转移支付是指在一定的财政体制下,按法律或政策要求,将财政资金无偿地由一级政府转移给另一级政府。从转移的方向来分,转移支付可以分为横向转移支付和纵向转移支付。其中横向转移支付是指同层级政府之间的财政资金的转移,纵向转移支付是指上级政府对下级政府的财政资金的转移。从补助的目的来分,转移支付可以分为一般转移支付和专项转移支付。其中一般转移支付是指不限定转移支付资金的用途,用来补助低级政府的基础财力不足问题,也叫无条件补助。专项转移支付也叫专项补助,必须用在上级政府制定的项目上。又可以分为非匹配补助和匹配补助,非匹配补助是指地方政府不需要配套相应的资金,匹配补助是指地方政府需要提供相应的配套资金才能得到上级政府的补助。但分税制改革后实行的转移支付制度,本身很不公平。我国转移支付包括税收返还、一般转移支付、专项补助、原体制补助四项,其中税收返还根本就不是转移支付,因为转移支付的目的是实现地区间财力平衡和解决地方政府财权与事权不对称问题,而税收返还是根据各省增值税、消费税增长额为基数进行计算的,即越富裕的地区获得的税收返还越多,这样不仅没有实现公平的目标,反而加剧了贫穷地区与富裕地区的差异[1]。由于针对农村义务教育的专项补助规模太小,对农村义务教育的转移支付绝大部分是一般转移支付,而其中税收返还又占了大部分比例,富裕的城市享受到较多的转移支付资金,贫困的农村得到的资金较少,由此不仅没有缩小城乡义务教育的差异,反而加大了城乡义务教育的差距。
3.不合理的重点学校政策重点学校政策使教育经费向城市重点学校倾斜,使本来就有限的教育经费过多地流向城市条件好的学校,而对农村学校关注则较少,人为地拉大了城乡学校间的差异。正是如此,使得在农村中小学的经费严重不足的同时,城市重点学校的经费却极为充足,几乎达到了浪费的地步。很多城市重点学校都花费大量资金建造人造草坪、塑胶跑道、星级宾馆式的宿舍等相对较为豪华的基础设施,而此时不少农村中小学连完好的课桌椅都没有。许多政府官员的政绩观更加导致用大量教育经费去建设少量的明星学校、名牌学校、重点学校这些面子工程,而忽视了大量教学条件低下的农村学校。在义务教育领域,由于几乎所有的重点学校都分布在城市,农村的重点学校很少,导致农村孩子无法接受优质的义务教育,拉大了城乡义务教育的差距。除此之外,由于重点学校政策使得教育经费大量投入到重点中小学,由此导致重点中小学的教师在社会地位、福利待遇、办公条件等方面都大大优于普通中小学的教师,从而影响了普通学校教师的工作积极性,也导致优秀教师流向重点中小学,加大了普通中小学与重点中小学的差距。
三、城乡义务教育均等化发展的路径选择
1.确定义务教育弱势区域,完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由于我国义务教育转移支付制度存在一些缺陷,使得城乡义务教育差异没有得到明显的改善,因此完善义务教育转移支付制度是促进城乡义务教育均等化的重要手段[3]。在这方面,法国的义务教育均等化发展经验给我国提供了有益的借鉴。法国制定了优先教育区政策,只针对处于优先教育区的学校进行专项扶持,优先教育区是根据学校的所处地区、社会环境、学生家长的社会职业与就业情况,以及当地学前教育入学率、小学留级率等标准确定的。对处在优先教育区的学校,政府给予特殊政策,加大中央对这些地方的财政转移支付力度,在教育经费、教师工资、教学设备等各方面予以特别支持。比如减少优先教育区内每个教学班的学生人数,提高在优先教育区任课教师的工资待遇,给予特殊津贴,通过这种措施就缩小了欠发达地区义务教育与发达地区义务教育的差异。基于此,建议我国确定义务教育弱势区域,坚持弱势学校优先补偿原则,增加专项补助的资金,对这些区域的农村中小学进行有针对性的补助,如西部贫困县的农村中小学。这样每所学校所分到的教育经费就会相对多一些,对提高这些学校的义务教育水平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2.破除二元财政制度的束缚,实现义务教育经费来源多元化义务教育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单靠国家财政收入投入不能完全满足义务教育的需要,因此在加大财政资金投入的基础上,倡导义务教育经费多元化也是促进义务教育发展的重要手段[2]。要破除二元财政制度对于我国城乡义务教育均等化发展的束缚,在现实的条件下,实现义务教育经费来源多元化是有效途径。一方面,可以发行农村义务教育彩票。发行农村义务教育彩票可以有效地弥补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不足的问题,可以为农村义务教育的发展筹集资金。基于此,可借鉴福利彩票、体育彩票的成功经验,通过发行农村义务教育彩票,吸引民间闲置资金,扩大农村义务教育经费的来源。另一方面,发挥社会捐赠的作用。我国向来就有捐资助学的传统,比如在清朝时期,清政府为了筹集义务教育经费,弥补官方投入的不足,鼓励和倡导不同形式的社会捐款与个人捐款助学,并对之予以奖励和表彰。《奏定学堂章程》中就对此做出了明确规定:“绅董能捐设或劝设公立小学堂及私立小学堂者,地方官奖之:或花红,或匾额;其学堂规模较大者,禀请督抚奖励给匾额;一人捐资较巨者,禀请督抚奏明给奖。”现在,我们在努力发展公办义务教育的同时还要鼓励和引导社会与个人参与农村义务教育,多渠道增加农村义务教育经费。具体而言,可以通过调整税收政策鼓励民间资本捐赠,在实施慈善行为的同时,民间资本还能得到一定的税收利益,这样可以促进民间资本捐赠义务教育。
3.优化教师资源配置,教师政策向农村学校倾斜由于义务教育教师待遇的不公平,我国义务教育教师出现了不合理的流动,主要是从农村地区流动到城市地区,西部地区流动到东部地区,欠发达地区流动到发达地区等,这种不合理流动加大了城乡义务教育的差距。
(一)小学的分布
所调查的镇现有村级小学20所,几乎每一个村都有一所小学,整体分布比较均匀。其中有四所小学是完全小学,包括从小学一年级到小学六年级的六个年级。这四所小学分布在人口相对集中的几个村。而其他的小学只有从一到五的五个年级,为非完全小学。完全小学的每个年级一般有1到3个班,每班大概在50人左右。而非完全小学的每个年级只有一个班,每班也在50人左右。全镇面积为81平方千米,平均每4平方千米的面积就有一所小学。这样一来,小学与小学之间的平均距离大概为2千米。整体来说全镇小学的密度和分布符合《河南省教育厅关于进一步推进中小学布局调整意见》(豫政办〔2010〕143号)里的要求。每所小学都有一个学前班。非完全小学的学生读完五年级以后可以就近选择一所完全小学继续读完六年级。
(二)平时教学情况
调查的三所小学均为非完全小学。调查情况显示,一、二年级开设的课程有语文、数学、体育、音乐、美术;三到五年级除了以上课程外还开设有品德与社会和科学两门课。其中体、音、美三门课在大多数情况下由其他课程的老师兼任的,没有专职老师。除此之外,在大部分学校体、音、美三门课的上课时间不固定,并且还受到其他课程的严重挤压。除了课程设置,学生的上课形式几乎还是停留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上,老师、粉笔和黑板,以传授式为主。大部分小学没有电教室和多媒体教室,调查发现每个小学只有一台电脑仅仅供老师使用。
(三)教师相关情况
在调查的30位老师中,年龄在21~40岁之间的老师有12位,占调查人数的40%。年龄在41-60岁之间的老师有18位,占调查人数的60%。他们的学历分布情况是:有11人具有大专学历(其中有一半左右是后来进修的),占总人数36.7%;有3人具有高中学历,占总人数的10%;16人具有中师资格(相当于中专学历)。教师工资从900元/月到2500元/月不等,平均工资为1595元/月,其中年龄在40岁以下(包括40岁)老师的平均工资为1280元/月,年龄在40岁以上老师的平均工资为1805元/月。据了解,一位老师教龄工资每年的增长幅度是20元左右。根据小学一到五年级的开课情况,一所非完全小学每学期要开的课程为31门。而每所小学的老师人数平均为10人。那么这样一来,平均每个老师每学期要担任三门课以上的教学任务。
(四)学生相关情况
调查中一位小学校长说,现在小学的学生人数在不断减少,并且有70%的学生是留守儿童。根据调查情况显示,非完全小学的在校学生人数一般在220左右。学生人数减少的原因一般有两种:一是很多家长把自己的孩子送到条件更好的城里的学校上学,一般家长会把孩子送进全日制的学校,这样孩子除了学习在学校以外,吃住也在学校;二是有的家长在城市务工的同时也把孩子也带进了城,在城里读书。小学阶段学生的父母年龄一般在二三十岁,正是打工的好时候。这样一来农村孩子因父母在外打工而在外读书的比例也相当高。而那些没有随父母进城的孩子就是所说的留守儿童,他们一般由留守在家的老人代为扶养。
(五)硬件设施
尽管农村村级小学近几年来在校舍建设及硬件设施配套等方面有了很大的改善,但与中心小学特别是与城市小学相比,差距还非常大。其一,村级小学虽说大都建了一幢教学楼(一般为两层),但由于项目资金有限,配套设施跟不上,比如说实验室、多媒体教室、学生宿舍、教师用房等都没有相应设施;其二,由于课桌凳的自然损耗较严重,又没有得到及时的更新,很多学校已经在东拼西凑老旧课桌凳;其三,没有专门的校舍维修资金,校舍出现了需要较大额资金维修时学校就束手无策;其四,配置了远程教育资源设备的学校只是少数,而且因为绝大多数学校没有安装网线,很多设备都形同虚设,得不到很好的使用;最后,村级小学的图书资料、仪器设备等大都不全,达不到要求。
二、存在的问题
根据以上调查的基本情况,笔者认为现在乡村小学还存在如下几个问题需要解决。
(一)部分学科教师及教学资源缺失
一是,农村小学缺少英语、体育、美术、音乐、计算机等方面的专职老师和相应的教学设备。在现代社会里,由于农村小学教育在很多方面的严重缺失,导致农村的孩子与城里的孩子在竞争的过程中失去了很多可以改变他们命运的机会。
(二)教师待遇差,师资水平低
农村小学老师的工资过低、任务偏重、人数较少、缺少积极性。部分老师知识陈旧,教学方法落后。调查数据已经显示农村小学老师的平均工资是1595元/月,加上这些老师人数少、任务重,大多数老师觉得自己的工资过低,还不比村里外出务工的农民的收入高。因此很多老师缺少积极性,造成部分优秀老师流向城市,而有的老师选择外出打工。二十几岁的青年教师,往往是刚刚毕业的学生,留有对教育事业的热爱和激情,所以所占比例也较高。由于大部分老师年龄在40岁以上,他们接受新知识的能力和速度较差,所掌握知识陈旧,使用的教学方法落后,很多老师教过祖孙三代人。再加上村级小学教师缺少交流,长年呆在同一个地方年复一年地重复着同样的工作,多年来坚持着同一种教学方法,教育观念落后,更不用提什么教学创新。
(三)留守儿童问题突出
留守儿童的教育成为影响农村村级小学发展的一大难题。留守儿童由于父母长期不在身边,家庭管理以隔代管理或托管式管理为主,所以存在着很多隐患。首先是心理问题严重。留守儿童有心理问题的比例较之普通儿童要高得多,性格孤僻,不善交流;其次是家庭教育缺失。教育包括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而留守儿童的家庭教育普遍缺失,如同三足鼎立一般缺少一足必定形成不完全教育;再次就是安全问题较多。由于父母不在身边,缺少交流及亲情的缺失易导致很多儿童易走入极端。
(四)硬件设施严重落后于城市学校
虽然为了加快在中小学普及信息技术教育的步伐,教育部2000年11月14日发出《关于在中小学实施“校校通”工程的通知》,决定在全国中小学实施“校校通”工程。但是由于大部分农村小学地处偏僻,网络配置上不足,即使有多媒体教室也无法正常使用。还有的小学没有图书馆,学生在学校接触的只是课本知识。
三、改善农村小学的对策及建议
农村义务教育是我国教育体系的重要构成部分,在农村教育体系中居于基础性和先导性的地位。所以如何提高农村地区(尤其是偏远贫困地区)小学的教育质量已经是不容忽视的问题。针对此种情况笔者认为可以采取以下几点措施。
(一)提高农村小学教师待遇
首先优秀人才本来就不愿意到农村工作,在农村工作的生活条件远远比不上城里的条件,如果工资又低当然没人愿意去。每年国家有许多高校毕业的本科生、研究生找不到工作。但是他们就是在城市找不到工作也不愿回到农村。从调查的数据可以看到,30位小学老师没有一位是本科及其以上学历的。这也就是说高校的毕业生很少有人愿意到农村工作的。如果真的能够做到小学老师的工资待遇和城市里老师的待遇一样,甚至比城里老师的待遇还高,那么可以解决很多问题:首先,可以留住学校优秀的老师,同时能提高小学老师的教学积极性和社会地位;其次,还能吸引高校师范毕业生到农村工作,那时农村小学缺少英语、体育、美术、音乐、计算机等方面的专职老师的问题也就不是问题了,同时还可以提高教师的门槛,教师队伍的素质自然上升。再次,可以给高校毕业生多一条就业途径,缓解严峻的就业形势。
(二)加大投资力度,着重改善农村小学硬件设施建设
仅仅提高老师的待遇不能解决所有的问题,举个例子来讲,假如现在学校不缺音乐老师了,但是如果没有教室和教学乐器,那么音乐课还是没法上。而且还应该结合社会各方面的力量,建立图书馆,并落实“校校通”工程。
(三)加强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管理
想要彻底地解决农村留守儿童问题,不是单独地靠学校和教育部门就能够完全解决的。当然农民朋友大多外出打工是个社会经济问题。所以,学校和教育部门就要做到完善学校教职工与留守儿童结对帮扶机制,加强与留守儿童家长的沟通联系,注重心理疏导,充分发挥学校教育在留守儿童教育中的主阵地作用。
(四)重视学生德育,让农村的老师学生和家长树立危机意识
教育服务贸易有四种方式:(1)通过网络、函授教育等形式提供教育服务的跨境交付;(2)出国留学和培训的境外消费;(3)在其他成员方境内设立办学机构或合作办学的商业存在形式;(4)一成员方教师赴另一成员方境内的教育机构任教的自然人流动形式。
目前教育服务贸易主要集中在高等教育的境外消费方面,即留学和培训等形式的境外消费方式,本文就如何借鉴教育服务贸易发达国家的经验,提高我国教育服务的境外消费形式做一个探讨。
我国以境外消费的方式进口教育服务特别是高等教育服务已连续多年位居世界第一。历年海外学习的留学生人数250万人中,中国向世界各国输送的留学生就达13%,约为32万5000人。中国作为留学生输出大国,在2007年向世界各地的109个国家输送了14.4万名留学生。从教育服务的出口看,2007年,来我国学习的外国留学人员共计19.5万余名,来自188个国家和地区,分布在全国31个地区的高等学校和科研院所,其中绝大多数是接受短期中文语言培训。
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留学教育服务贸易逆差比较严重。伴随着居民的教育服务购买需求逐渐增加,教育服务购买力不断增强,同时我国高等教育资源匮乏、教育体制相对僵化,我国将有更多的学生出国留学,教育服务贸易逆差将会进一步扩大。我国教育服务贸易现状包含以下几个方面:
教育服务贸易逆差较大。改革开放以来,来华留学生人数有了迅猛增长,但短期语言进修者占了大多数,譬如近年来华留学生中超过六成是来我国学习汉语语言学。我国对国外教育资源的需求不断扩大,出国留学人数持续攀升,我国已成为全球最大的留学生输出国,但来华留学人员却增幅有限,这种少进多出的局面有扩大的趋势。
贸易条件不利。国内外留学费用差距很大,赴外留学学费远高于来华留学学费,我国的一流大学,对本科留学学费一般定为3000美元,而英国和澳大利亚的一些高校,办学质量不及我国一流大学的水平,学费却高达上万英镑。
教育层次低,来华时间短。目前来华留学生中绝大部分是进修生、本科生。这与我国赴发达国家留学生大多攻读硕士和博士研究生学位差别较大。我国出国接受教育的学历层次明显比其他国家高。
来华留学生国别结构单一。按洲别统计,2007年来华留学生中来自亚洲的人数仍然占首位,占全年来华留学生总数的72.47%,其次为欧洲、美洲、非洲、大洋洲。
二、境外消费类的教育服务贸易强国的经验借鉴
世界发达国家高等教育实施了大学国际化战略,为提高高等教育境外消费的能力和水平,各国把教育服务贸易的出口作为一种目标加以实现。
目前,教育服务贸易出口额最高的是美国,其次是英国,其后依次是澳大利亚、意大利、加拿大。其中,中国留学生首选留学美国。接受世界各国留学生高达23%的美国,每年约接纳2万2000名中国留学生。而世界著名的剑桥、牛津大学所在地——英国,是中国留学生的第二选择。在英国有世界前100名大学中的四分之一,并且前往英国留学的中国留学生有逐年增加的趋势,每年约有2万名中国留学生赴英留学。位居第三的是中国移民众多的澳大利亚,每年约有1万9000名中国留学生。中国留学生在选择留学时日本居第四位,日本接受的外国人留学生当中,中国人留学生占据60.2%。
1.美国最具吸引力的高等教育服务贸易
美国是世界上招收留学生最多的国家,也是世界高等教育境外消费水平最高的国家。美国有四千多所大学,全世界排行前一百名的学校,美国占到50%。美国高等院校,无论是数量、教学质量和科研水平,都居于世界前列。为吸引优秀的国际留学生,美国大学更是设立了诸多奖学金、助学金和政府补贴等,并且以各种各样的就业机会和绿卡政策吸引优秀外国学生留在美国为其服务,使得美国成为世界上吸引留学生最多的国家之一。
2.英国是经久不衰的热门留学国度
英国是高等教育国际化程度比较高的国家之一。英国政府大力促进高等教育国际化和高等教育服务贸易的政策,一是大力向海外宣传英国高等教育的开放性;二是对英国招收海外学生的学校采取优惠倾斜政策;三是调整学科、课程和学制,大量增加国际性课程,以适应海外学生的求学需要。
英国成为最受中国留学生青睐的国家之一,中国目前至少有38万名学生留学海外,留英学生占了总数的13%。看准了这一市场的潜能,英国大学纷纷采取各种策略——员工通晓中文,大学网站增设中文网页;设立专门供中国学生申请的奖学金;在中国开分校等,吸引中国学生。2008年大约有75000名中国学生在英国学习,华威大学、曼彻斯特大学以及拉夫堡大学历来都有吸纳中国学生的传统。
3.澳大利亚是高等教育“产业化”的国度
教育出口是目前澳大利亚第出口产品和第三大服务贸易出口产品,仅次于旅游和运输。澳大利亚政府明确提出高等教育应成为一种“产业”,要通过招收留学生来增加外汇收入。澳大利亚联邦教育培训青年事务部设立国际教育司和国际政策司,专门负责留学生事务,教育部在10个国家设有办事机构,主要办理促进澳大利亚教育出口事宜。为吸引更多的海外学生,澳大利亚贸易委员会在世界各地举办研讨会,参加各种有关教育的国际展览会,加强宣传力度,广揽各国学生。
澳大利亚一直保持着稳定的移民政策,每年都能吸引着数以万计的人才,在去澳大利亚留学的人绝大多数是把留学和移民捆绑在一起的,因此在选择学校和专业的时候也是从移民的角度入手,选读的都是澳大利亚官方宣布的紧缺人才所需的专业,如TAFE课程或是会计、IT类、工程等专业。澳大利亚教育出口成绩卓越,说明国际社会已经逐渐认可澳大利亚的教育质量。澳大利亚2007年中国学生全年注册人数超过10万人,年增长18.9%,并呈继续增长态势。
4.亚洲其它高等教育出口大国
亚洲的日、韩、新等发达国家为了吸引更多的学生到该国留学,也制定了新的留学政策,以扩大高等教育服务贸易。
这些亚洲国家与中国文化相近、教育质量高、就业前景乐观、来往交通便利,是众多中国学子的留学目的地。带有西方色彩的新加坡实行英联邦教育体制,也较适合中国留学生。
三、中国高等教育境外消费的政策建议
英国文化协会和澳大利亚IDP教育机构曾预测,全球范围内出国留学的人数到2020年将增长到580万。这是一个令世界各国垂涎的巨大贸易市场。作为贸易大国,我们必须及早制定相关发展对策,积极发展我国国际教育服务贸易,抢滩更大的市场份额。
1.增加高等教育的宣传
我国吸引外资在发展中国家列居首位,2007年对外贸易总额更是高达21738亿美元。世界需要了解我国的经济、政治、文化和风俗习惯,而这些都需要到我国留学、进修和培训,这就为扩大高教服务出口提供了大好机遇。
目前在美英等发达国家,非常明确把教育划归为服务行业。而我国高校,多年的计划经济影响以及受目前我们的高等教育体制束缚,仍具有根深蒂固的“坐商”思想,由于中国高教资源的匮乏,也削弱了高等教育对外宣传的动力。建议国内高校加大在国际市场上的招生宣传,不仅要对主要生源地的亚洲国家进行宣传,更要加大在非洲等其它国家进行招生宣传。
2.提高我国高等教育学位的认知度
学历学位的国际认同度较低,制约了我国国际教育服务出口贸易的发展,也是我国教育服务贸易逆差居高不下的原因。尽管加入WTO后,我国政府已先后与20多个国定和地区正式签署了《关于相互承认高等教育学历和学位的协议》,但仍有许多国家和地区不承认我国高等教育的学历和学位。我国高等教育在提高自身质量和吸引力的同时,也要积极拓展学历和学位的国际认知度。
3.完善奖学金、助学金体系,增加就业机会
目前,高校中针对留学生的奖学金种类和金额都很有限,我国法律规定禁止外国留学生和进修学者在我国就业,这些规定使来自发展中国家的自费留学生负担加重,限制了留学生的招生规模。影响留学生招生规模的另一个重要因素就是留学生医疗保险保障机制的不完善。这些都不益于创造一个良好的留学环境,也会影响我国高校的留学生招生规模。借鉴美国的经验,通过为国外留学生创造在中国就业的各种机会,来进一步刺激来中国的留学需求。
4.加大对传统学科和比较优势学科的推广
我国汉语言文化教育和中医药教育在国际教育服务市场有绝对优势。随着我国经济高速发展和国际地位不断提升,国际上学习汉语的需求逐年增加,汉语与英语一道是世界上使用人口最多的语言,日本95%以上的大学将汉语作为最主要的第二外语,美国将汉语作为公共外语的大学超过700所,法国近几年参加汉语水平考试(HSK)的考生人数以每年60%的速度递增。随着中医药在世界上的影响不断扩大,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FDA)已认可中医药学的独立。
我国有些学科如建筑、机械、发电、能源等应用性强的学科具有相对较高的学科发展水平,理工科方面的研发能力与发达国家的差距正逐渐缩小。与其他众多发展中国家相比具有一定的比较优势,是潜在的留学教育市场,对很多发展中国家的学生而言,来华留学更具有实用性和针对性。因此也要加强该类学科的对外宣传,刺激国际需求,扩大国际留学生的招生规模。
未来的教育将是日趋国际化的开放系统,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主动与国际接轨、加强国际教育交流与合作将是大势所趋。
参考文献:
[1]汪素芹.国际服务贸易[M].机械出版社,2008,(4).
[2]朱超,赵银保.我国教育服务贸易的SWOT分析及逆差治理[J].商业时代,2008,(20).
[3]中国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院.2007年中国的教育服务贸易发展概况.中国服务贸易指南网,2008,(3).
1.物理教学的艺术感
如何有艺术感地去上这节课,我做了一个实验教学设计,并通过教学更好地对它进行了完善.第一步,让学生根据日常生活经验对质量与体积的关系进行合理的猜想.学生基本不需要教师的引导,就很好地做出了猜想,根据“我个头长高后体重就上去了”;或者“课桌比起椅子重”等现象,学生做出了“体积越大,质量越大”的猜想.第二步,让学生选择合适的实验器材,并在导学案上设计实验表格.对于器材的选择,我的重点主要放在体积的测量上,因为对天平的选择学生早已熟悉,但是体积的测量工具由于还尚未提及,所以需要加以适当的引导.第三步,学生设计实验表格.第四步,学生动手开始按设计的步骤分组去实验并将数据填于实验表格内.在实验过程中我主要以辅导的方式个别引导,在有问题的小组因材施教.第五步,也是最重要的一步,学生根据实验数据得出结论.事实上学生很容易得出“不管是木块还是铁块,体积越大时质量也越大”.以此为基础,我加以深入提出:“从这些数据你能不能得出更具体的关系?”.有些聪明的学生在经过计算分析后告诉我“质量与体积存在着正比关系”.紧接着,我以此为接入点层层渗入,提出第二个问题“如何来验证你们所提出的正比例关系?”.这里有些反应快的学生在思考一会后马上回忆起以前分析实验表格的经验“看两者的比值是否为定值”.到这里,便是整个实验的,根据这个线索我让学生重新完善我们设计的实验表格.最后学生最终得出了更为精准的结论,这里就不加以叙述了.我的设计不同于以往主要体现在不是以传统的灌输式,而是采用层层递进的引导式来进行教学.传统教学的表格直接给出,学生要做的只需做实验,没有一个独立思考的过程.而我的设计通过实验后的数据,重新去完善我们的实验结果,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利用他们的发散性思维自己去设计实验,甚至去完善实验.重现过去探究这个实验的科学家们的实验过程,激发他们对于物理探究的热情,体会物理不仅仅是理论,而是建立在现实生活上、建立在数据上的一门自然学科.这就是我所理解的教学的“艺术感”.
2.教育过程的艺术感
现在的初中生所处的阶段比较尴尬,比起小学生而言,他们已经有一定的思想又处于叛逆初期,所以很难“教”;但比起高中生而言,他们的思想还稍显幼稚不成熟,易冲动,所以更难“教”.我们必须付出比“前一辈”教师更多的努力,学会必要的技巧.而这个过程必然需要我们具有艺术感的教育方式.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也是我的亲身经历.在讲课的过程中,有学生插嘴,所以作为教师的我自然而然就批评了他,但这个学生的反应有些过激,当堂和我发生了小口角.当时的我也有些慌张,也意识到再下去可能会发生事故,所以在他顶嘴两句后我马上制止了这次口角,自然而然让它过去了.惭愧的是,事实上我事后忘了这件事情,没有在下课后及时和这位学生做好交流,导致后来发生了问题.大概是在3天后我渐渐意识到出问题了,这个学生的作业一天比一天糟糕,原先他虽然有些孩子气的调皮但成绩一直处于中游,但是这几天的作用简直不是糟糕就能来形容的,一些基础概念甚至可以说全部搅和在一起.关键最令我担心的是他的这种愈发变坏趋势,当时我马上意识到我犯了一个很大的错误.在事情还没有更糟之前,我一定要弥补这个错误,对此我非常的坚定.最初我想直接和他谈话来解决上次的问题.但我发现,还没进入主题,在帮他订正作业时,他就在我面前显得尤为紧张.当时我就想,看来要换方式了,直接找他来谈话可能会更吓着他,所以我决定以间接的方式去接触去交流,最好不要再次伤害到他和他的自尊心.我以迂回的方式在他订正作业的过程中鼓励他,最关键地是把我的心意传递给他,跟他表达出我的歉意,“教师在处理方式的错误导致你的自尊心受到伤害,希望得到你的原谅.”在我们以真诚的心交流的过程中,后来他终于不再沉默寡言,而是他也向我坦白了他内心的感受,并且在他上课的表现和作业情况中,我知道我成功了,弥补了我的先前的错误.因此,教师要充分认识到教育方式对于教育的重要性,教育必须要以人为本,因材施教,用心去教,用情去育.将艺术感溶入教育和教学过程中,帮助教师更好地发挥教师的作用来使学生得到更好的发展.
作者:宋春艳单位:江苏省昆山市第二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