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3-22 17:33:18
绪论:在寻找写作灵感吗?爱发表网为您精选了8篇大学精神论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迪您的思维,激发您的创作热情,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通过对大学语文课程的学习,可以提高学生理解和运用语言文字进行交流的能力,在分享人类光辉灿烂的文化资源的同时积极参与文化的传承,并对民族文化的发展和民族素质的提高自觉的作出贡献。语文是工具性和实用性都很强的学科并且与社会生活有着紧密联系,因此,语文学习不仅是语言能力的学习同时也是优秀文化学习。通过大学语文教育可以使学生认识人类社会和文化的丰富性,提高自身的文化素养。同时,通过对多元文化的认识和了解,开阔学生的视野,并以宽容和尊重的态度对待多元文化。大学语文教学可以使大学生广泛接触世界优秀文学作品和多元优秀文化,通过对人文内涵探索,提高自身的鉴别和判断能力和抵制不良文化的影响的能力。使学生认识生存的意义和生命的价值,形成珍视生命、热爱生活的健康的心灵。四、大学语文课堂教学当中的“人本精神”的实现途径
(一)教学观念的转变
由于传统教育模式的长期束缚,大学语文教教学长期处在一种固定模式之下,因而使其失去了人文科学应有的特征。课堂教学形成了一种从作者、背景、结构、中心到写作特色的固定教学模式,在这种教学模式下促成了学生的思维定势,创新意识和创造性被压制。因此,大学语文课堂教学首先应该尊重学生的需要和情感,并以其为出发点进行课堂教学改革,构建多向互动创新性语文课堂教学结构,让学生在语文知识学习的同时,培养其人文精神。
(二)教学内容中人本精神渗透
目前,大学语文教材内容的编排,突出了名篇佳作的学习和欣赏,因此,教材内容更加注重人文内涵和人本精神导向。这样,就使以教材为主要的教学内容蕴含着丰富的人本精神成为可能,因此教师在课文讲析时,要注意充分挖掘这些优秀文学作品中蕴含的人本精神和价值取向,通过对优秀作品的学习和欣赏,在潜移默化间实现对学生的启迪和熏陶。此外,对于一些名家名篇,不仅要作为学习语言的材料,还要从文学史的角度加以认识,促进学生从感性认识向理性认识迈进。
(三)重视教学情境的多元化
提高学生人文素养人类文明史是多元文化并存发展和相互碰撞的历史。因此,大学语文课需要创设一个多元化的鉴赏情境,在传承本民族优秀文化的同时也要让学生对于不同地域和不同民族的文学作品以及其中蕴含的人本思想进行了解和鉴别,逐渐培养他们以开放的眼光和宽容的心态来对待人类历史上的一切优秀文化遗产。当然,大学语文教学中不能放松对中国传统文学的重视,并利用其激发学生民族凝聚力和自豪感。毕竟,中华民族在文学艺术上的创造上是不输于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和民族的。
(四)通过大学语文教学
促进学生人本思考优秀文学作品,始终是人类对人文主题进行深刻的思考后的文学体现,每一部优秀文学作品中所蕴含的人文主题的价值并不亚于其语言艺术特色。因此,在大学语文教学中关注文学作品中的人文主题,是学生通过对优秀文学作品的鉴赏形性的思考,对于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具有重要作用。在学习《离骚》时,不仅要让学生欣赏作品的语言艺术特色,还应该使学生被作者高尚的爱国主义情怀所感染。通过学习进行人文思考和人文精神培养的另一个角度是对作品从人性的角度进行分析,以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教师应引导学生挖掘作者敏感而丰富的内心世界,激起学生对自由精神和个性发展的追求对真善美的向往,这也是人文精神最重要的价值体现。
(五)创新教学手段
渗透人本精神传统的大学语文课堂教学主要依靠老师优美精炼的语言、工整美观的板书来阐发语文的神韵。但社会的不断进步,对教学的发展创新提出了新的要求,因此,必须对传统的教学方法和手段进行改革,以满足和适应大学语文渗透人本精神的教学要求。因此,大学语文教师要大胆尝试和采用新的教学手段,利用新的教学方法手段为人本精神教育服务。例如,可以使用多媒体技术辅助诗歌教学。使大学语文课堂成为诗文、音乐、书画、语言创作相互融合的平台,让学生在愉悦中接受人文精神的陶冶,提高学生的人本精神素养。
二、结语
作为知识生产、传播和教育的主导力量,大学只有在一种特定的精神理念的引领下才能发挥巨大的社会功能。大学精神代表着一种超越性的气质、高举远慕的品格和执着于真理的求索精神。首先,大学精神是科学理性的探索精神。在理性精神的指引下,追求建立新的知识体系和解释体系,明显地区别于神话式、常识主义和宗教的知识系统。以科学主义和理性逻辑为基石,建构起来的知识体系提供了可验证的、可靠的理论学说,并以真理为指向,以实践为检验标准。其次,大学精神是弘扬人的价值的人文主义精神。西方的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大大提升了人的地位,修正了旧有的宇宙观和宗教观,把人的存在价值和意义作为中心。人本身得到了尊重和崇敬。在这种人文主义精神的支配下,知识和教育的方向都发生了重大转向。现代大学更加注重对人的生活世界的研究、创造,致力于建构生活的意义世界。再次,大学精神是一种批判的超越精神。这种批判精神有两个维度:第一个是对现实生活世界的理论批判。运用知识和理论的武器,致力于批判反科学主义的迷信观念、假恶丑的道德堕落。第二个是对大学自身的知识生产和理论学说的学术批判。没有批判就没有知识的增长和文明的进步。在学术批判中,对既有的各种理论学说进行理性验证、批驳,从而推动知识创新能力。“严肃的学术批判,也就是对知识增量具有重要意义的从知识角度的批评。正是通过这种有助于知识增量的学术批评,我们能够进一步洞见到此前我们认识不到、或不意识、或忽视的许多问题。”[科学的理性精神、人文主义精神和批判精神,是大学精神的实质,由此,现代大学才能在推进文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过程中发挥无可替代的巨大作用。
二、异化了的学术生态环境
大学精神的实现,有赖于其所处的社会环境和特定的时代价值观念。纵观人类历史,在巨大的社会变迁时期,往往能够带动文化的重大创新和转向,促进思想范式的更新。但同时,也会出现异质因素而导致文明发展的迟滞,造成文化精神的衰退。受这种文化变迁内在逻辑的制约,大学精神也始终受到多种有利或不利因素的牵制、影响和挑战。20世纪初期的德国,处于重大转折时期的大学里弥漫着抑郁、悲观的气息。围绕着学术与政治、知识与权力、学术管理体制、“去学术”的专业化和纯粹学术等问题聚讼纷纭。在这种背景下,马克斯•韦伯在对青年教师的讲演中指出,学术应当成为一种精神上的志业。但是,“今天,学术已经作为一种职业的经营,以学术为志业受到了限制,就是学问已进入一个空前专业化的时代,并且这种局面将一直持续下去”。韦伯所批评的是大学中的堕落现象,即严肃的学术活动、以教育为志向的大学,已经被逐渐功利化的职业谋生所取代。认为这是大学精神衰落的征兆,将危及大学独立自治的理想。概言之,大学生态环境的恶化,会导致大学创造力的衰减,最终造成文化发展失去根本动力。与此形成对照的是,当代中国的大学教育同样面对着各种不利因素的影响,学术的生态环境尤为严峻。学术研究中普遍存在着功利化、学术失范、学术操守和道德严重堕落、浮躁与虚夸的现象。韦伯所批判和警告的危险正在逐步成为现实的写照,这种现状“正如我们在败坏着精神一样,我们也在败坏着情感”。学术创造原本尊奉的价值和理想不再神圣,而处于利益和权力的围城之中。在大学中存在着数量与质量、功利与学术、敬业与浮夸等多种矛盾。大学的学术管理体制严重背离了学术的精神实质和发展逻辑。数字化管理已经成为普遍规则,评判大学的等级、学术声誉以及教师的学术水准皆以此为标准。研究基地和博士硕士点的数量、科研经费的引进数额、的数量和刊物级别以EI、SCI区分等等,不一而足。这种管理体制便于进行直观的评判,简化了管理的难度和成本,简便易行。但是,这恰恰伤害了学术本身的严肃与尊严。在这种学术管理体制下,严肃的学术研究演化成了商业性的数量竞赛。“一旦这些商业性的外部标准代替学术的内在尺度,成为评判和衡量所有学者的统一尺度,就使得知识的生产,就像资本主义的物质生产一样,在不断追求效率的形式合理性背后,是失去了其本身意义的实质不合理。”于是,在这种环境里,粗制滥造、抄袭、炒作、自我复制等反学术的现象不断滋生。“对那些一旦进入这一赛跑并决心参与竞争的人来说,这场竞赛激励他们参与了一场每个人要对抗所有人、人人相互利用又相互对抗的斗争。这一斗争决不包含带来学术革命的危险,相反,它以自己的逻辑促进这一包含时间性距离的体制和秩序的延续和继承。一方面,这是因为参与竞争就意味着承认竞争有着共同的目的,而另一方面又因为竞争在任何时刻都局限于大约位于同一起跑线的竞争者,还因为仲裁者是那些占有更高位置的人。”缺少了学术敬畏之心的所谓“创新”究竟能有多大的新意和贡献呢?人类的知识由此而得到了多大增长呢?是否推进了社会发展和人类文明的进步呢?另一方面,在教育行政化的体制下,与学术卑微相对照的是权力的傲慢。学术自治和学术权利始终依附于权力的支配,学术自由因此得不到制度化的保障。异化的学术生态环境,既无法传承大学的精神和理想,又使得学术创新能力低下、教育教学质量降低。“学术‘成果’在大量涌现,学术真金却在不断萎缩;学术市场热闹非凡,学术空气却异常浮躁。”在表面光鲜浮华的背后,难以掩盖的却是学术精神和大学理想的衰落。
三、健康学术生态环境的重建
作为制度化、组织化的大学,首先是一个秉承共同学术理想的知识共同体和精神共同体。尊奉着特定的理念、共享着一整套价值认同和学术话语。学术思想“只能于产生自己的过程中发现自己,只有当它发现它自己时,它才存在并且才是真实的”。学术研究活动遵循着自身的特定逻辑,过度的逐利思维必然使得学术创造发生异化。作为相对自治和自主的知识共同体,大学社会功能的实现,是在秉承其自身理想的前提下完成的。如果没有了学术共同体的相对自治,大学就无法持续地成为思想文化的中心和培育优秀人才的基地。制度正义是首要的正义,矫正异化的学术生态环境,应当从制度建设着手。建立真正的现代大学制度和良好的学术生态环境,是保障大学精神和文化持续发展的根本。学术生态环境的恶化是由多方面的因素造成的。首先,涉及学术研究与学术管理体制的关系。大学的行政化建制是我国高等教育的基本模式,尽管“去行政化”的呼声在近年颇为响亮,但却困难重重,行政化的管理仍将是大学制度的主流格局。在这种现状之下,学术活动缺乏独立性,严重地依附于行政权力。比如,学术资源的行政控制,行政权力支配学术权力,行政权力对评奖、职称晋升的全面管制等等。由此,学术研究并未遵循自身的逻辑而展开,学术的内在规定性时时处于行政的权力逻辑规训和支配下。缺乏学术独立和自由,必然导致学术想象力和创造力被圈定在权力的逻辑中,也就无法真正地推进学术发展。在本真意义上,学术研究工作是人类存在的一种活动,其特质表现为思维活动、观念更新与知识生产。它构成了人类文明熠熠生辉的精神基础和必要前提。学术研究和思考的领域“无穷大”,从浩瀚的星空到不可见的微观世界,从形而上的思维世界到现实具体的生活世界。既包含对可见物理世界的研究,也涵括形而上的纯思维活动。作为思维活动的学术,并没有不可思的领域,但却有边界,即受限于人类自身的理性———人的边界构成了思维的边界。打开人类知识的演进史,就可知学术本身并不以明确的功利为首要目的,它首先表现为一种单纯的思想上的愉悦,之后才被人们运用于现实生活之中。真正的思想者,“他们的活动本质上不是追求实用的目的,而是在艺术、科学或形而上的思索寻求乐趣,简言之,就是乐于寻求拥有非物质方面的利益”。当然,这并非表明学术活动缺乏现实关注的情怀。在思想本身的“原初状态”里,它就是一种自由自在的思考。行政权力对学术活动的过度压制和宰制,既违背了学术的逻辑,也背离了大学的独立自治精神。行政话语主宰、压制着学术话语和民主话语,学术资源的分配更多地受制于行政权力,造成了学术自由的匮乏和学术自治的虚无,最终必然导致学术创新精神、积极性和能力的衰减。其次,学术的承认和学术荣誉感对社会总体价值观的臣服。这主要表现为在物欲主义和逐利主义对大学的影响。学术研究不再遵循学术生长的逻辑,反而,学术本身异化成了谋求经济利益的工具。失去了神圣光环的学术,就必然演化为追求物质利益、谋求课题经费、各种头衔和名望的手段。按照马克斯•韦伯的看法,除魅之后的社会神圣结构被打破,逐步演化为一个形而下的“逐利的世界”,侵入到社会的所有领域而成为一个时代性的表征。学术研究同样无法免于被侵蚀而独保清纯,功利主义成了学术的评判标尺和至上追求。再次,身处行政权力支配和物质利益诱惑双重挤压之下的知识分子,其价值的承认与最优化往往不是学术创造本身决定的。所以,也难以认真对待学术、虔信知识即力量、敬畏学术的尊严与高贵。学术与权力和功利缠绕一处,学术逐步功利化、趋利性和平庸化,催生出了另一种“时代的喧嚣”———有理论而无思想、刊物大于观点、课题经费至上、普遍的学术堕落、抄袭成风。虚假繁荣的局面,既无法传承或创造出一种学术传统,更无法创造出世界性的知识贡献。
(一)变教师主导为师生之间的互动、交流和探讨目前,在很多高校的古代文学课堂中,教师还是采用单一讲解的方式,照本宣科,缺乏感情和激情,自然无法激起大学生学习古代文学的积极性。事实上,古代文学这门课程的价值并不完全局限于文学知识的简单传授,而应视之为流动的人生课堂。教师要合理地设计课堂内容,激发大学生的参与兴趣,让他们主动探求文学知识之外的人文精神,如古文的美学律动、古人的心理文化等。学生甚至可以直接点评现代作家的创作和古代文学之间的关系。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大学生之间应该积极互动,深入研讨教学中的相关问题,还古代文学课堂以温情脉脉和生机勃勃。
(二)变知识灌输为情感体悟和审美,增强大学生和古人之间的精神对话与互动目前,高校古代文学课堂普遍存在注重文学史基本知识的简单讲解,轻视甚至忽视作品的朗读、分析和体悟。戴建业通过对包括北京大学、复旦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在内的全国31所高校古代文学课程内容设置情况的统计、分析,认为目前大学中文系普遍存在一种现象,即偏重于文学史线索的梳理和常识的灌输,相对忽视对文学作品的讲习和体悟。这个结论值得古代文学教育工作者深刻反思。多年来,受高考应试教育的影响,古代文学教学舍本逐末,将原本富有哲理意蕴内容的理解和体悟变成了支离破碎的字词默写、文句简单翻译及层次结构分析。这种做法忽略了古代文学作品中丰富的生命精神和生活哲理,扭曲了学习文学的真正意义,导致的结果就是青年学生兴趣的萎缩、心灵的枯竭和情感的荒芜。我们认为,古代文学教学应摒弃泛泛谈论作品思想内容与艺术特点的讲述模式,而应更多地关注作家的时代背景、生存状况及其思想形成,深刻体悟作家独特的思想意识和人生态度。教师应该引导学生从思想和理论的角度出发,去认识作家、感受作品,通过作品还原一个个活生生的人,再现一段段形象的历史,接受各种富有认识价值的思想与观念,实现从文学到思想、再到人生的飞跃。
(三)变就事论事为紧密结合现实,古为今用,强化学生理论知识与现实生活之间的双向循环、互动当前,高校古代文学教学就事论事、割裂历史和现实之间的关系也是导致教学效果不理想的一个重要原因。诚然,时代变迁,沧海桑田,今天的情况已经不同于古代,但是,古代文学蕴含的很多人文精神具有普世价值,可以超越时空,照亮当代人们的心灵。这种精神是有一定高度的,不是就事论事式的,它要求通过对某事、某物的认知上升到对社会、人生乃至宇宙的观照。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循循善诱,引导学生在深刻理解作家、作品的基础上,通过联想、想象,体悟这些崇高精神并能够运用其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高校学生来自五湖四海,家庭情况各不相同,贫富也很悬殊。针对这种情况,教师可以利用孔子与其弟子子贡的一段对话来对学生进行鼓励和教化。在《论语•学而》篇里,孔子委婉地否定了子贡满足于“贫而无谄,富而无骄”的态度,并提出了“贫而乐,富而好礼”的人生追求。这给我们以很大的启示,我们无法改变出身,但是,我们能够决定自己对待人生和贫富的态度:贫困病患,不忘安贫乐道;富贵安康,仍能温、良、恭、俭、让。这样,无论遇到怎样的挫折,我们都能不抛弃,不放弃,用平和之心坚定地走向预定的目标。
二、在古代文学教学中加强人文精神培育的内涵
培育资深的大学精神文化,需要长期坚持与探索,因为大学精神文化是普遍性与特殊性的统一,传承与创新的统一,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统一,理性与激情的统一。大学精神文化的凝练不是朝夕之间的事情,它需要长期的历史积淀,凝练学校的大学精神文化可以从学生素质、班级精神、师资力量、知名校友等方面入手,总结每人心中的大学精神,并汇总,开展讨论,经过长期的实践选择最终确立。
(一)挖掘大学校园潜在影响力大学校园是大学精神文化中所体现出的办学思想和理念的有效载体,校徽、校歌、校训都激发着对校园主体的周围影响力和创造力,促进大学校园文化建设,弘扬大学文化精神风貌,树立良好大学文化形象,使反映大学校园的独特的办学质量、精神理念和气质相结合,以体现大学之底蕴、精神、治学传统。大学校园不断地设计校徽、院徽,宣传大学校园之形象,对已有校训、校徽、院徽进行提炼,挖掘出大学校园文化的内在含义,赋予新时代大学校园的时代转变。突出办学特色、提升办学质量、加强办学管理,并汲取大学校园发展过程的历史和优秀文化传统,来继承现代大学校园文化的发展宏图并发扬光大。
(二)发挥校史教育的凝聚力和号召力无论是历史悠久的清华大学、北京大学还是不具有知名度学校,每个学校都有每个学校的发展历史,记载着大学校园发展过程,见证着大学校园经历的文化。放眼远望,面临着大学校园新的任务;面对校史,这种神圣的庄严感使我们师生深受启发。看到校园展板上整理的校史资料展览和校史宣讲等多规模的陈列,每年都会开展校史教育,使在校师生都增加大学校园的爱校情感,充分使大学校园的号召力和凝聚力得以增强,提升师生之前长久的友谊和亲切感。
(三)利用大学校园人文价值人文价值蕴含着丰富的哲理,这里的校园人文价值是物质景观。在大学校园建立的过程中,设计师、建设者、使用者他们的审美观、价值观也是承载着大学校园文化的精神物质精神载体和体现,每个大学校园都有自己的文化生态、浓郁的大学精神文化,对一个历史悠久的大学校园更是如此,学校领导们都经历了学校的历史内涵和传统风貌,更会利用大学校园人文价值,将大学校园文化融入到校园景观之中,推动校园文化与营造氛围融合一起,提升大学校园育人品行的良好作用。总之,大学校园文化是大学精神文化,是核心、发展方向、办学定位和价值追求显于大学文化,大学文化作为大学的灵魂,是以潜移默化的方式,对师生的思想意识及行为准则产生了重要的印象,所以它是提升一所大学在办学质量和水平的凸显。
二、大学校园精神文化建设面临的问题及其现状
大学校园作为我们国家的最高文化,越来越引起有关部门和各界领导的相互重视,并且,其主导着大学校园精神文化建设。但是不得不否认,也有诸多问题困扰着大学校园精神文化建设。
(一)校园文化和大学精神的缺失大学精神的缺失对于大学校园精神文化的建设及在价值观上倾向于实用主义。如今,大学精神衰微的现象指日可见,这是因为大学校园精神文化的走势,功利化倾向的办学目标;不正统的官僚气息,缺乏独立意识、个性鲜明的办学理念、思想、教育等。在大学校园中人文的思想教育人和科学的头脑武装人显得黯然失色,所以,基于大学校园精神文化建设对大学精神的缺失以及自身的误区,应遵循社会主义文化本质的基本要求,从而改进校园文化建设的引导方向,使我们的大学校园的精神文化越来越繁荣。
(二)校园文化的机制不完善及其缺失就目前的形势来看,有的大学校园精神文化建设的机制未能达到科学理论范畴,不能将办学理念和精神面貌通过机制改变在校师生的行为准则,不能够完善大学校园精神文化机制,其主要是主导和制约了大学校园物质文化、精神文化所需的需求。在当前的大学校园精神文化的过程中,主体的片面性往往存在,通过各种大学校园文化活动仅仅进行了形势上的交流,这样,既达不到所想要的目的,更增加了师生乃至校园文化的负担。
(三)校园网络文化造成的影响自21世纪以来,信息科技已经成为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但是网络给每位大学生带来的价值取向既有积极的影响又有消极的影响,可能在大学生接收网络时得到了一些消极的信息,使原有的价值变得背道而驰。现如今,在大学校园里的每一个人都离不开手机,他既能得到你想要的新闻、消息、知识,但却阻碍了对我们这一代大学生思维方式,更容易脱离实际,沉溺于虚幻的世界中,对周围环境的意识和感受力逐步下降,不仅浪费了金钱,还导致了自我封闭。如果不加以引导,一定会走路歧途。
三、大学校园精神文化建设的途径
当前大学校园精神文化之所以衰落,其主要原因是导致大学校园精神文化使校园在发展过程中体现出的实用主义、工具主义。大学校园精神文化建设已经远离了正常大学教书育人的目标,最主要表现在学校更名,对于大实践、大德育的盲目追求,在学生教育管理和思想教育的层面上,常常忽略了大学校园精神文化在健全人格、培养学术品格、提高审美情趣、完善审美修养方面的作用,重在管理学生,忽略教育学生,大学校园文化活动的娱乐性要比交往和实践更占据上风。这样看来,学校领导必须加强大学精神文化建设来引领校园文化,才能有立足之地。
(一)顺应时代潮流,坚持“以人为本”21世纪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生态的“五位一体”,决定着大学校园精神文化的基调。有着百年历史的学校乃至刚刚成立的院校,都顺应这时代的变化。建设大学校园不能脱离社会、时代,正是它们使我们的大学校园生活日益完善。汲取具有时代性的大学精神文化,坚持“以人为本”的观念,对人才培养、科技创新、社会服务、文化理念等高功能特效的发挥,引领我们在走向社会的道路前行。
(二)凝聚师生心智,提炼大学精神每一所大学的校园特色文化与众不同,而大学精神文化是大学文化的核心。每一所大学对通过提炼大学精神都十分注重,使具有特色的大学校园文化建设得以推进。学校可以利用开学典礼、毕业典礼、校友会等一系列大型活动活动,在丰富其大学校园精神文化的同时,对大学文化精神进行探索、讨论、提炼,引导学校领导进一步宣传总结、培育校友、弘扬发展。使大学精神文化建设逐成为学校嘴重要的精神过时,有力地推进了办学特色和发展战略,建设海内外知名具有特色主义的的研究型、学术性、科技性的大学基础,提供强大精神动力及财富。
【关键词】高职院校;大学精神文化;核心竞争力
高职院校作为高等教育的一种类型,其大学精神至少应该包括四个层次:一是基于大学共性层面的人文和科学精神等;二是高职院校的特殊类型所要求的大学精神,即职业精神、技术精神等;三是高职院校所处的区域精神;四是高职院校个体自身所形成的传统精神。
近几年,随着社会对高职教育认识的提高,高职院校规模迅速扩大,国家对高职院校硬件尤其是基础设施的投入也在不断增多,但对物化环境所蕴含的文化意味和价值取向等精神文化各方面均关注不够,从而造成校园精神文化建设被搁置一旁甚至被根本忽略,这导致校园文化中精神文化的地位旁落与价值淡化,进而必然导致对大学精神的忽视。
大学精神文化是高校的灵魂,是高校凝聚力、生命力、竞争力的源泉。增强高校的核心竞争力,必须丰富和发展高校的精神文化。所以,提升高职院校核心竞争力必须重视大学精神文化的重塑。
重塑高职院校大学精神是一项系统工程,而且有高职院校的特殊性,不能简单照抄照搬一般大学培育大学精神的办法,因此,必须根据高职教育类型要求,以技术创新理念为核心,坚持以技术精神为重点,以校训建设为载体,以文化传统为基础重塑高职院校大学精神,才能进一步促进其技术创新文化的提升。
一、以技术创新理念为核心重塑高职院校大学精神
技术创新的理念对高职院校发展至关重要,它是高职院校发展的动力和源泉。所谓技术创新理念就是指人类的技术创造、提升和超越的理想和信念。具有这种技术理念的人,敢于打破常规,敢于超越现实,敢于挑战未来。因此,要培育技术创新文化中的大学精神,就首先要把技术创新理念融入其中,使其在学校的土壤里生根、发芽、开花、结果。因此:
1.要重视技术创新意识的培育
以技术创新理念为核心重塑高职院校大学精神,首先要重视技术创新意识的培育,比如问题意识。问题意识是技术创新教育的关键和重要突破口,在西方人的眼里,提出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哈佛大学有一句名言就是:教育的目标是使学生始终处于问题之中。求异意识,就是标新立异,追求个性,保持自己思想的独立。这正是创新所必须的,因为创新本身就是一种求异思维和实践。
2.要注重超前培养人才
以技术创新理念为核心重塑高职院校大学精神,还要体现在超前培养人才上。即要求人才培养超前谋划,超前考虑,具有人才培养的超前眼光。目前,德国“培养为明天工作的人”的职业教育理念,已成为全世界职业教育家的共识。人才培养怎么适应经济发展,主要看专业设置是否合理。德国在专业设置方面非常重视地方经济发展的因素,根据地方经济发展需要设置专业,尤其强调要适应企业的发展需要,有的专业甚至就是专门为某大型企业本身培训的需要而设置的,有很强的企业针对性。
为了超前设置专业,就应十分重视对产业发展的情况调研和信息的把握,尤其关注新兴产业的发展,一旦新兴产业出现,就要组织讨论进行预测,科学确定专业设置时间,当产业经过几年发展壮大需要人才时,超前设置专业培养的人才正好可以适应产业发展的需要。同时,如果发现有的专业不能适应产业发展的需要,就应及时停办。
二、以技术精神为重点重塑高职院校大学精神
高职院校大学精神建设除了要考虑大学共性层面的人文和科学精神等外,首先要考虑的就是高职院校的特殊类型所要求的大学精神。高职院校类型最大的特征是技术文化,所以,其类型特征对大学精神的要求就主要是技术精神。从高职院校普遍存在的技术活动或技术过程看,也内在地要求倡导技术精神。因此,高职院校大学精神的重塑要以技术精神为重点。
所谓技术精神就是指人们在从事技术活动过程中所形成的以追求效用为最高境界的精神。技术精神的实践性特别明显,甚至可以说就是一种实践精神,比较强调“做”的方法和技巧。如果说科学过程的精神实质是“求真”,那么,技术过程的精神实质就是“求效”。高职院校是进行技术传播、技术开发的重要基地,在高端技能型人才培养和技术活动过程中应将所形成的价值取向和行为规范通过教育、感染,使之内化为一代又一代高职院校人的精神气质,最终升华为技术精神。
1.坚持“技术至上”的价值追求
因为高职院校在大学精神文化构建中的核心和关键是高职院校的办学理念和价值追求,主要体现在对“技术至上”的价值追求上,这是整个大学精神文化的灵魂。这与对人文主义的倡导并不矛盾,比如对学生的技术教育如果和相应的人文教育相结合其效果就不一样。高职院校针对学生的专业实际和未来从事的工作岗位开展相应内容的人文教育,才能受到学生的欢迎和肯定,起到应有的作用。因此,要在校园中强化“尊重技术的导向,培养崇尚求精、求实、求新,精于设计、善于持续的技术至上的精神。”
2.要努力营造学技术、练技术的良好的学习氛围
学生正确的技术态度和科学的技术观的形成,需要有针对性地进行技术教育。在技术教育中,要特别重视有关技术发展史的教育,使学生比较全面地了解技术的内涵及其本质特征、技术的发展历程和技术给整个人类社会带来的正面及负面影响,从而使学生养成产品质量至上,对消费者利益和安全负责的态度,同时,培养学生节约资源和能源、保护生态环境等符合现代技术发展的职业道德。
三、以校训建设为载体重塑高职院校大学精神
校训是一种格言、篇言或座右铭,它代表了学校所倡导的某种道德价值及其追求,是学校对其历史文化传统、校园精神的概括和认同。比如北京大学“自由、平等、民主、科学”的校训就比较集中的体现了“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大学精神。校训能够最简明、最直接和最深刻的反映学校的文化,体现学校的精神。可以说,在某种程度上大学的校训实际上铸就了大学的灵魂,是大学精神的重要载体。
我国高职院校也比较重视校训的培育。据统计,在教育部、财政部立项并已经验收的100所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中,有95所院校制订了校训。但是一般性的高职院校还是重视不够,并且一部分高职院校至今还没有校训,就是有校训,也缺乏特色,同质同面化、标语口号式现象严重。所以,各高职院校通过校训建设重塑其大学精神的任务还比较艰巨。
1.要重视通过校训的建设促进高职院校创新精神的培育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科学技术的创新己越来越成为我国社会生产力解放和发展的重要标志。创新精神对高职院校来说,决不是可有可无,有学者说“高职院校大学精神的灵魂在于创新。”我国许多大学对创新精神的培育都非常重视,如南开大学的校训是“允公允能,日新月异”;武汉大学的校训是“自强弘毅,求是拓新”;华中科技大学的校训是“明德厚学,求是创新”等等。从这些校训的字里行间,都可以明显地感受到其对创新精神的重视。
2.要坚持重道崇术的原则
“道”即理性,是指观察、思维和判断能力等的综合表现;“术”是指具体操作性的知识和技能。高职院校由于肩负着高端技能型创新人才的培养任务,往往容易重“术”而轻“道”。比如许多高职院校把“技精”、“强技”、“技高”、“技必精”等作为校训词,而忽视了“道”方面的要求。这种倾向不利于高职院校培养高端技能型创新人才,尤其是高职教育的比较明显的功利性还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大学精神的缺失。因此,坚持重道崇术既是校训建设应注意的问题,也是高职院校大学精神培育的基本原则。
四、以文化传统为基础重塑高职院校大学精神
大学精神是大学文化的升华,大学文化是大学精神的基础和前提。每一所高职院校都有自己独特的文化传统。而文化传统都是其长期发展积淀的结果。文化传统既有其独特性,也有稳定性。从文化的发展来看,每一种文化的建构,都是在传统基础上的发展。高职院校的文化发展包括技术创新文化的发展也不可能割裂文化传统,它的发展总是或多或少地包含着前代文化的某些基因,与前代文化有一种血脉的渊源,有一种文化基因的内在联系。高职院校文化的发展就是在这样一种新旧交替、新陈代谢的有机成长过程中完成的。
高职院校的文化发展在继承其自身所形成的文化传统时,还要注意学习外校的优秀文化,从而不断地丰富自己,使自身的文化传统能够跟上时代的步伐。尤其是在教育国际化已经到来的今天,高职院校的文化建设包括其大学精神的培育,决不能固步自封,一定要打开围墙,走出校园,把自己放在世界大学文化的比较中反观、审视,并从自身的实际出发,在历史、现实、未来所建构的三维大学文化背景中找到大学精神的时代基点,融会我国乃至世界大学文化的精华,重塑既具有厚重文化底蕴,又具有时代气息和技术创新理念的高职院校大学精神。这种良好大学精神生态的形成,必将进一步推动其核心竞争力的生长。
【参考文献】
[1]侯长林.高职高专核心竞争力的培育与提升.北京: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11
[2]何顺进.大学文化力建设的构架及其意义.中国高等教育,2010(l1)
关键词:大学精神;校园文化;高职院校;办学理念
一、高职院校大学精神现状
近年来,我国高职教育事业得到了迅速发展,高职教育的发展为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也为人才的培养拓宽了新的天地,为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提供了大批应用型技能人才。然而我国高职院校基本上都是在精英教育向大众化教育转变的形势下,由几所中专学校合并或单独升格为专科而形成,都处在起步阶段,发展时间极短;加之高职院校“自我意识”不高,它们只在从事着职业与技术教育活动,对自身的大学地位和社会职能的认识有限,缺乏应有的“大学理想”,很少有人去关注和重视大学精神的塑造。注定了它的大学精神缺乏或积淀甚薄,主要表现在:
1.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分离
科学精神是指从科学研究的过程和成果中显示出的科学本身所独有的一种精神和气质。人文精神是反映人的文化价值理想及其主体性的社会意识,强调以人为本,人格至上。两者统一,相辅相成,互相融合,以使科学精神、人文精神成为大学师生深刻认同的群体意识,成为稳定的价值和规范体系,进而为追求真、创造美、坚守善提供精神动力和思想支撑。而高职院校老师大都工科毕业,多从工厂中来,他们过分强调科学技术的作用,重视学生技能的培训,而忽视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使学生成为只懂科学技术而缺乏人文情感的“工具人”。使高职院校成了仅仅为个体谋生提供技术和知识培训的场所,成了真正的“人力”加工厂。这与大学精神是相悖的,而且与“人的全面发展”的理想是不一致的。
2.理想主义与现实主义不统一
理想主义与现实主义是一对朋友,一方面,所有现实的具体的目标的实现,都需要理想主义精神的支撑;另一方面,理想主义正是在一次次的以现实为依据的非理性梦想的斗争中前行的。然而,我们发现,在高职教育的目的中存在着明显的功利价值取向,重现实,轻理想,实用主义、工具理性和技术理性是它的主要特点。在高职院校的办学理念中找不到传统大学精神与大学理想,有的只是市场经济带来的实用、功利和现实。人们只是根据自己的经验,或当前甚至是过去某一职业特点来确定职业教育的目标,还无法认识普遍职业的价值和意义,使理想与现实分离,造成大学精神单薄或缺失。
二、高职院校校园文化现状
大学精神不是每所大学与生俱来的,而是在长期的办学历史中,通过对自己办学理念的倡导、践行、提炼和升华,并在这个过程中形成了独特的价值理念和行为方式,才名副其实地具有自己的大学精神,所以,现今的高职院校都还没能形成比较成熟的大学精神。相对大学精神而言,高职院校校园文化的开展形式比较多样,内容比较丰富,但校园文化氛围建设不足,学生感受不到“根基感和厚重感”,对学校的归属感不强。当前,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面临许多问题与困难。
1.教师主导文化不利
高职院校教师是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力量。教师引领和主导着校园文化建设,相对于流动性的学生而言,相对稳定的教师队伍,对保持与巩固高职院校的校园文化建设具有重大的意义。然而,由于高职院校教师存在着种种不利于校园文化建设的因素,使教师对校园文化建设的主导作用难以充分体现和发挥。如高职院校的师资结构比例为工科教师多,人文学科教师较少,不利于引领校园文化的发展;高职院校的专业教师很多是工厂的兼职教师,与高职院校处于松散的雇佣关系,不利于学生与教师的交流,难以在校园文化建设上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另外,伴随着高等教育的大众化发展,高职院校大都是远离中心城区的新建校区,而老师在城区或老校区居住,每天老师像候鸟一样往返于学校与家庭之间,很难有时间和精力开展校园文化活动。
2.学生主体文化发展水平不高
由于客观条件的限制,高职院校学生主体文化也有许多不尽人意的地方,表现在学习风气、心理期望、活动方式等方面。主要原因有:一是高职院校的生源质量较低,学生中有较普遍的厌学情绪,影响学风建设。二是社会偏见的存在,表现在招生、就业等方面。造成了高职院校不少学生存在着自信心不强、自卑感较重、主动性欠缺、心理压力较大等许多问题。虽然学生文化活动开展得比较丰富,但文化氛围不浓、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体现不足。
3.环境客体文化保障不足
环境客体文化是指培养学生的各种客观环境的“文化载体”的总和,包括物质文化、制度文化以及精神文化。虽然高职院校的物质文化建设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但由于不断地扩招以及先天不足,普遍存在设备不足、图书资料少、缺少活动场地等问题;在制度文化上,高职院校形成了许多规章制度,确定了发展理念和战略目标,但迫于招生、就业等问题,许多高职院校确立的办学指导思想以及培养目标也因种种原因而不能实现,造成大学精神与校园文化建设割裂。
三、以大学精神为引领,加强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
1.以大学精神统领高职院校校园文化体系
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包括环境文化(物质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等部分,构成校园文化体系的各个层面和内容都应力求体现大学精神的内涵和实质。在环境文化建设中,既要重视各种教学设施的合理布局,营造恬静、高雅的校园自然环境,又要精心设计校园人文景观,努力建设体现本校特色,富有学术性、艺术性和教育意义的校园环境文化。如常州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可在穿院小河两侧修建走廊,道旁修置石椅、石凳和人物雕刻,与清澈的溪流、垂柳构成一道亮丽的风景线。教师、学生闲暇时徜徉其间,畅谈科学,领悟真谛。行为文化建设应以树立勤奋、和谐、求实、进取的优良校风为核心,大力倡导谦虚、好学、严谨、创新的学风,敬业、爱生、言传、身教的教风和勤业、服务、团结、奉献的工作作风,努力建设体现知行并进的校园行为文化。在制度文化建设中,要努力形成以教学、实训和科研为主导的管理机制和运行规则,妥善处理管理的科学化和人文化的关系,制度的规范性与简约性、约束性与宽容性的关系,建立有利于师生张扬个性、体现风格、表达思想、贡献智慧和发挥才干的体制和制度,努力建设体现科学精神、民主精神和人文精神的高职院校制度文化。
2.以大学精神提升高职院校校园文化的品位
在校园文化活动中,我们要始终围绕本院知行并进的校训,以知行并进的大学精神提升校园文化的品位。要注意校园文化活动的思想性和深刻的教育意义,将思想道德教育放在首位,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主线开展校园文化活动,教育学生树立远大理想信念,增强社会责任感,培养民族感情、爱国精神和创新精神。推出有助于培养学生科学精神、人文精神和审美情趣的校园文化项目,创出特色和品牌,并使之层次化、系列化,实现文化活动内容的思想性、学术性与艺术性的高度统一。如每年举办以人文文化为主的艺术节和以科技为主的技能节,为学生展示才华、锻炼技能、培养素质、提高能力提供广阔的平台。
3.以大学精神整合高职院校校园文化的组织形式
在校园文化建设的实践中,已形成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形式,我们要善于选择那些最能体现我院知行并进的大学精神和更有助于培养大学精神的校园文化形式,开发校园文化工程,形成校园文化活动体系。以团委、学生会为中心,构建由院、系形成的校园文化管理体系,实行分类管理,分层组织,形成协调有序、富有活力的校园文化组织管理体系。同时,注意理顺校园文化活动的组织管理,既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又要注意吸收专业教师积极参与校园文化活动,充分发挥教师和院校管理者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积极性,以及对学生的示范引导作用。
4.以大学精神建设特色高职院校校园文化
以大学精神建设特色校园文化就是要以创新精神建设校园文化,而不是盲目模仿照搬其他高职院校的做法。特色校园文化活动的设计和开发要充分考虑本校的分类定位、学科专业、历史传统、地域特点和时代特征等因素。注意保留传统项目、挖掘本校在校园文化建设方面的历史传统资源,强化校园文化的特色。以自己的办学思想和办学理念高度凝练和概括校训、校徽、校歌等校园文化标志,以激励和号召教师潜心科研、严谨执教,学子立志求真、成人成才,让师生从校训、校徽、校歌中领悟到大学精神的精华。同时,紧密结合当地的社会经济发展状况,利用地方资源优势(如工学结合中关系较密切的公司企业)开展校园文化活动,增强校园文化的特色和活力。
参考文献:
[1] 陈新文.论高职院校“大学理想”的构建[J].职教通讯,2006,(8).
[2] 宋林静.以大学精神文化引领和谐校园建设[J].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9).
[3] 代安琼.大学精神与校园文化建设[J].医学教育探索,2005,(4).
“创新精神是创新的灵魂和动力,是指人的创新思想观念、思维和行为方式与习惯”,包括批判怀疑精神、独立思考精神和勇于探索精神。作为创新生力军,大学生的创新精神状况如何,直接关涉到创新型国家的建设。基于这一认识,2006年4月初,课题组在武汉科技大学、华中师范大学和武汉理工大学三所高校进行了问卷调查。调查对象有本科生和研究生,专业涵盖文、法、经、管、理、工、医、体育。为便于统计,把法、经、管归于大文科类,把理、工、医、体育作为大理工类。共发放问卷2000份,收回有效问卷1600份,其中,本科生1390份,研究生210份。对回收的有效问卷利用SPSS统计分析软件进行数据处理。在问卷调查的基础上,剖析了大学生创新精神的现状及其成因,初步探讨了大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途径,旨在为建设创新型国家培养更多的具有创新精神的人才。
1批判、怀疑精神分析
勇于批判、大胆怀疑是创新精神的能源和动力,是进行创新活动的前提和基础。要真正实现学术创新,在理论和实践上获得首创和突破,做出前所未有的科学发现和技术发明,就意味着对现有研究成果的不满足、怀疑、否定和超越。“创造新知识不是简单地向别人学习或从外界获取知识”“创新必须有一种精神,要有一种永不满足现状、永远进取的精神。”大凡重大的创新成果,都是以怀疑、突破前人或同时代人的权威性见解为基础的。没有批判和怀疑,就无从发现问题,科技进步、社会发展就会欠缺能源和动力。为此,设计了以下问题:
(1)如何看待教科书上的知识。从不怀疑,完全接受:本科生141人,占10.1%,研究生24人,占11.43%;有怀疑,但不去深究:本科生668人,占48.1%,研究生100人,占47.62%;有点怀疑,但没提出来:本科生381人,占27.4%,研究生49人,占23.33%;怀疑并提出自己的看法:本科生186人,占13.4%,研究生37人,占17.62%;未答:本科生14人,占1%,研究生无。
可以看出,有10%以上的本科生和研究生对教科书上的知识处于被动地接受状态;48%左右的本科生和研究生对知识缺少强烈的探索欲望;只有13.4%的本科生和17.62%研究生能够进行批判性思考和理性分析,从而提出自己不同的看法。这一点,研究生高于本科生4.2个百分点。还有23.33%的研究生和27.4%的本科生对教科书上的知识“虽有怀疑,但没提出来”。说明他们虽有发现问题的才气,但缺少提出问题的勇气。
(2)听学术讲座时。只记是什么,不问为什么:本科生345人,占24.8%,研究生63人,占30%;从来没想过提问题:本科生325人,占23.4%,研究生38人,占18.1%;有问题也不敢提出来:本科生5.3人,占36.2%,研究生70人,占33.3%;常常提问题:本科生185人,占13.3%,研究生36人,占17.1%;未答:本科生32人,占2.3%,研究生3人,占1.4%。
由此显示,听学术讲座时,无论是本科生还是研究生,“只记是什么,不问为什么”和“从来没想过提问题”的占48%以上。这表明学生缺少一种最重要的创新素质——问题意识。问题意识是指在认识活动中,善于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意识。对那些司空见惯、习以为常的实际问题或理论问题产生一种怀疑、困惑、急于探索的心理状态。这种心理状态驱使个体积极思维,用理性去追问现存事物的合理性,从寻常现象中发现不寻常之处,不断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问题意识是创新人才最重要的心理品质。爱因斯坦说:“我没有什么特殊的才能,只不过喜欢寻根刨底地追究问题罢了。”如果对什么问题都见怪不怪、熟视无睹,认为它们理所当然就该是那样,提不出问题,压根就没有自己的想法和看法,那就无从进行科学研究,也永远做不出科学发现和技术发明。另有33.3%以上的学生即使“有问题也不敢提出来”,这个数字明显高于对教科书的态度,可能是不敢直接面对专家提问题。只有13.3%的本科生和17.1%的研究生“常常提问题”。
2独立思考精神分析
独立思考是创新精神的灵魂。因为创新的成果具有与众不同的新颖性、独特性和唯一性,所以,要求创新主体能用批判的眼光审视现存事物的合理性,凡事都问个为什么,敢于别出心裁,标新立异,特立独行。面对一个问题,当自己意见和别人意见不一致时,如果经过缜密思考,坚信自己的看法是正确的,那就要力排众议,敢于坚持,决不随波逐流,人云亦云,表现出很强的自信心和独立性。超然独立是创新人才的人格特征。
(1)面对一个问题,当自己意见和别人意见不一致时。放弃自己的看法,力求和大家保持一致:本科生66人,占4.7%,研究生19人,占9.0%;再想想,也许是自己错了:本科生701人,占50.4%,研究生95人,占45.2%;怀疑他人错了,但没提出来:本科生175人,占12.6%,研究生30人,占14.3%;坚持自己的看法:本科生429人,占30.9%,研究生62人,占29.5%;未答:本科生19人,占1.4%,研究生4人,占1.9%。
由此显示,半数以上的大学生独立性和自信心不强,偏重求同思维。而自信心和独立性又恰恰是创新所必须的。自信心是一个人成功的支点,有了自信,才敢于想他人所未想的事,说他人所未说的话,发现他人所未发现的东西,做他人所未做的事情,写他人所未写的文章,别具一格,标新立异。如果人云亦云,力求和大家保持一致,那永远也不可能做出新发现、新发明。
(2)对爱和老师讨论问题的学生。爱出风头,喜欢表现:本科生180人,占13.0%,研究生39人,占18.6%;不尊重老师:本科生16人,占1.1%,研究生1人,占0.5%;不讨人喜欢:本科生167人,占12.0%,研究生23人,占11.0%;有思想,有独立见解:本科生994人,占71.5%,研究生146人,占69.5%;未答:本科生33人,占2.4%,研究生1人,占0.5%。
(3)你所崇尚的人格特质。凡事和大家保持一致:本科生55人,占4.0%,研究生17人,占8.1%;含蓄点,不争议:本科生537人,占38.6%,研究生83人,占39.5%;凡事都想问个为什么
:本科生311人,占22.4%,研究生55人,占26.2%;喜欢冒险,敢为天下先:本科生461人,占33.2%,研究生53人,占25.2%;未答:本科生26人,占1.8%,研究生2人,占1.0%。
综上所述,大学生的行为表现在很大程度上是受传统文化的负面影响。传统文化积淀于民族的思想意识和行为规范之中,是民族心理和民族性格的组成部分,影响和制约着人们的思想行为。传统文化中虽然不乏有利于创新的思想,但它所宣扬的“不为人先”、“枪打出头鸟”、“木秀于林,风必摧之;堆出于岸,流必湍之;行高于众,人必谤之”及“法不责众”的观念,使人们形成了“怕出头”、“怕变革”的保守退避心理,认为只有和大家意见保持一致才有安全感,从而不敢坚持自己的意见。
3敢冒风险、勇于探索精神分析
冒风险、勇于探索是创新精神得以贯彻实施的保障。重大的创新成果,都是以怀疑、突破前人或同时代的权威性见解为基础的,本身就是一种冒险。而冒险总是面临未定风险,其失败的概率自然就大,往往要经历许多挫折,失败和反复,然后才能一步步走向成功。这是创新活动的一般规律。正如着名发明家爱迪生所言:“我的成功是从一路失败中取得的”。
对未知问题的回答是:先放那儿,等别人去:研究本科生235人,占16.9%,研究生17人,占8.1%;无动于衷:本科生120人,占8.6%,研究生83人,占39.5%;尝试提出不同的想法:本科生770人,占55.4%,研究生55人,占26.2%;有种强烈的探索冲动:本科生235人,占16.9%,研究生53人,占25.2%;未答:本科生30人,占2.2%,研究生2人,占1.0%。
由此显示,面对未知问题,选择“尝试提出不同想法”和“有种强烈的探索冲动”的占本科生的72.3%,表明大学生思想活跃,具有探索欲望,创新意识较强。然而值得注意的是,研究生的探索冲动高于本科生8个百分点,“先放那儿,等别人去研究”低于本科生近9个百分点,表明研究生的创新意识、探索精神高于本科生,但“尝试提出不同想法”这一项却又低于本科生29个百分点,表示“无动于衷”的高于本科生近31个百分点,这一反常现象背后的原因有待进一步研究。
4结语
(1)大学生并不缺少创新意识,但缺少深究问题的创新热情和提出问题的创新勇气。近90%的大学生能用怀疑的眼光审视教科书上的知识,具有一定的批判怀疑精神,但有75.5%的人虽怀疑,但“不去深究”或“没提出自己的看法”,尤其是听学术讲座时,有33.3%的大学生即使“有问题也不敢提出来”。这说明缺少一个能够激发大学生创新热情和创新勇气的环境氛围,使之不敢创新也懒于创新。如何从社会、文化、教育着手,营造一个鼓励标新立异,百家争鸣的创新生态环境,使大学生乐于创新、敢于创新,是高校乃至社会都必须考虑的重要问题。超级秘书网
论文关键词:90后大学生;精神文化需求;特征
一般而言,90后是指整个20世纪90年代出生的中国公民。随着2008级新生入校,高校迎来了第一批出生于1990年以后的大学生,90后大学生已经成为当下高校大学生群落的主体。90后大学生出生时改革开放已经显现出明显成效,美国大片、麦当劳、电脑网络等丰富的物质和发达的资讯环境让他们的知识结构、心理素质、生活方式以及所面对的现实问题都与过去的大学生有很大的不同,他们的精神文化需求相应地也表现出不同的特征。
一、90后大学生精神文化需求特征形成的历史背景
1.90后大学生精神文化需求特征形成的时代环境
90后大学生成长在一个全球化的新时期,相对稳定而又复杂的国际环境,多元文化和价值观念并存,不同文明和多种宗教的冲突,东西方价值观念的差距都对90后大学生产生深刻的影响。90后大学生面对不同文化、不同价值观念和不同意识形态并存的现状相应也会做出自己的选择。
2.90后大学生精神文化需求特征形成的社会背景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受利益驱动展开的广泛竞争使易于指标化的经济、业务价值凸显,而精神、道德价值面临挑战,调动人的积极性的内容与方式由过去的精神鼓励为主转变为以物质利益为主、精神鼓励为辅。[1]另外,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我国进入 “黄金发展期”与“矛盾凸显期”并存的历史性转折阶段。这一特殊时期在推动社会生产力快速发展和社会生活深刻变革的同时也引发了急功近利,诱发了个人主义与拜金主义。我国社会内在机制的这些转变对90后大学生精神文化需求特征的形成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3.90后大学生精神文化需求特征形成的网络环境
90后大学生被称为“网络一代”,他们从小就享受着网络带来的便捷,网络世界为90后大学生开启了全新的精神文化空间,为90后大学生精神文化需求特征的形成提供了新的平台。但网络信息传播主体角色的虚拟化、信息收集的无限性、信息的交互性等特点增强了90后大学生对信息识别和选择的难度。网上不同观点、不同文化、不同价值观念的交融与冲突,特别是一些消极的、不健康的思想必然会对90后大学生精神文化需求的形成产生负面影响。
二、90后大学生精神文化需求的特征
不同时代的大学生精神文化需求表现出不同的特征。在全球化的大背景下,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不断发展和完善,新媒体技术全面介入的社会大变革、大发展的特殊历史时期让90后大学生精神文化需求呈现出明显的矛盾性、特殊性和多变性。本文将从心理发展、审美需求、道德判断、价值取向和政治理想五个方面进行分析和探讨。
1.心理发展
由于身心的迅速发展和生活领域及交往范围的不断扩大,90后大学生对自我、对社会均有了自己独立的认识,他们不再轻易苟同他人的见解,他们要求独立,追求自我实现,希望得到尊重、信任和肯定。但90后大学生生长在温室里,从小到大衣食无忧,很少经历过挫折和失败,挫折耐受力低,容易产生挫败感和心理失衡,容易导致思想和行为的波动。 转贴于
2.审美取向
90后大学生生活在物质产品和精神产品极为丰富的新时期,他们对类型迥异的的审美对象都会产生极大的兴趣,他们对美有自己的独特判断,会结合自己的个性生活进行选择。他们的审美取向广泛而有个性,只要能满足需要的都会吸引他们的注意。这种兼容并蓄的审美取向有利于开阔视野,但他们盲目追求高消费的享受型审美取向也反映出90后大学生对美缺乏深刻的理解,审美具有盲目性。
3.道德判断
90后大学生的道德认知水平总体来说处于一个较高的层次,基本能遵从社会道德规范。大多数90后大学生都对中国的传统道德观表示认同,对于社会公德和基本道德规范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作用也极为赞同。但是,面对社会上各种各样的道德现象和形形的道德评价标准,许多90后大学生茫然不知所措,他们的社会道德内化还不深,道德行为方面也存在偏差,道德认知与道德行为存在脱节现象等。
4.价值取向
全球化背景下不同价值观念的交融和碰撞让90后大学生不只是被动地接受主流价值观念的灌输,他们的价值取向呈现多元化,并向获取功利的方向发展。他们正由重虚轻实转向重实效、重现实、讲效益。价值取向上他们热衷于“自我设计、自我奋斗、自我实现”,倾向于奉献与索取并重,注重金钱的价值和感官上的享受,合理的利己主义在90后大学生中很有市场。他们既不崇尚无私地为社会做贡献,也不接受以自我为导向取舍一切,而是选择以社会需求和自我发展相结合,兼顾社会需求和个人发展,但基础是个人发展,这种价值取向同我国多种经济成分、多种分配形式和多元利益主体等体制的出现相吻合。
5.政治理想
90后大学生的政治理想总体是积极的,他们关心民主政治,爱国热情高涨,国家主权、国家利益和国家安全意识明显增强,对于国内外发生的重大事件非常关注。他们关心社会政治的同时也在努力追求个人理想,强调理想与现实的结合,希望社会政治发展的同时个人的事业、家庭、生活理想也能够实现。90后大学生在政治理想的追求上表现出明显的现实性,入党动机多元化、功利化倾向呈现出了追求实用与实效的心态。
三、基于90后大学生精神文化需求特征的思考和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