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3-22 17:33:17
绪论:在寻找写作灵感吗?爱发表网为您精选了8篇英美文化差异论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迪您的思维,激发您的创作热情,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一)英国文学特点及其发展历程
文化、历史、政治、社会的变革都会对英国文学产生影响,在一定程度上推动英国文学的发展和演变。文艺复兴是英国文学的重要变革时期,这一阶段出现了莎士比亚、萨里、斯宾塞、华埃特、海伍德等著名的文学家。文艺复兴过后,又先后出现了古典主义、浪漫主义、现实主义、现代主义等发展阶段。到了18世纪初,又兴起了新古典主义,这使得宗教神学开始在文学中占有重要地位。而发展到19世纪,浪漫主义气息逐渐渗透到英国文学创作中,这一时期的文学家更加追求自由和解放。到了19世纪后半期,在资本主义工业化的影响下,英国文学的题材逐渐扩展,文学也被赋予了某种经济和政治色彩,大多数文学作品宣扬自由平等思想。在此之后,受第二次世界大战影响,英国文学趋于写实,在选材上更加关注现实生活。而在当前的时代背景下,经济全球化日益深入,文化也趋于多样化发展,这促使英国文学顺应时展,呈现出更加全面、多元的特点。
(二)美国文学特点及其发展历程
相较于英国文学,美国文学发展历程相对较短,但美国民族较多,且有大量移民。这就使得美国文学呈现出更加多样性、复杂性、庞大性的特征。总体而言,美国文学先后经历了殖民时期、革命后、一战前、二战前后等阶段。在最早的殖民时期,美国文学呈现出鲜明的早期浪漫主义色彩。这一时期的美国大陆相对落后,文学仍源于生活和劳动,因此,文学作品多是赞颂人们的品格和自然风光。到了一战前后,现实主义和乡土文学出现在美国文学中,对美国文学的发展起到了重要推动作用,使美国文学的现实性不断加强,这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美国文学的转型。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人们饱受战争摧残,对社会和人性开始反思,深入思考人性的善与恶,美国文学也一度陷入迷茫时期。到了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前,美国文学逐渐进入第二次繁荣时期。到了19世纪20年代,美国资本主义进入高度发展时期,物质世界和精神世界中的矛盾逐渐暴露,各种文学流派也相继出现,文学作品的现实性更加鲜明。30年代的美国文坛则以左翼文学为主导。而到30年代后期,文坛上则出现了“百家争鸣”的局面,文学流派纷纷出现,且大胆发表自己的文学见解,彼此之间相互争论、交流和借鉴。在此过程中左翼文学和现实主义文学逐渐成为美国文学思潮的主要引导者。与此同时,美国文学逐渐与世界相互交流,并对世界文学产生一定影响。第二次世界大战对人类产生了重大打击,二战后,美国文学逐渐呈现出多样化格局。
(三)英美文学评论的主要内涵
英美文学评论随着英美文学的产生而出现,并伴随着时代和社会的发展而不断变革,在英美文学发展过程中,文学评论的要求越来越规范严格,理论指导也越来越系统化。英美文学评论以文学作品为主体,并依据相关的文学理论对文学作品进行系统化研究和分析,进而探索英美文学发展的内在规律,以便为之后的文学创作提供理论指导,推动英美文学更快、更好发展。文学评论家通常综合考虑作品的写作手法、表现特色、思想观点、创作风格等要素,对作品进行多角度分析和评价,以帮助读者更加准确地把握作品的思想和主旨。此外,文学评论也有助于文学创作者得到更加客观的反馈,进而以此为依据进行反思,并不断进步。
二、民族文化差异对英美文学评论的影响
(一)文化内涵差异对英美文学评论的影响
在历史、社会等因素的影响下,英国文学评论常遭遇矛盾和挣扎。17、18世纪英国文学作品呈现出鲜明的宗教色彩,创作手法也相对荒诞,在这种文学背景下,文学评论就陷入矛盾中。到了20世纪,英国文学评论家开始重新思考和审视之前的理论,并朝着女权主义和后现代主义方向发展,逐渐进入转型时期。需要注意的是,这种转变对当代文学理论体系的构建仍然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美国文学评论与美国文学背景有着密切联系,美国的早期殖民历史,使其文学创作接受了印第安文学、英国文学等欧洲大陆文学的影响。当然,美国文学并非单纯地模仿和复制这些文学,而是逐渐形成了独特的文学艺术,并日趋成熟,最终从英国文学中分离出来,成为一个独立的个体。正是这种特殊的文学演变历程,促使美国文学具有更加自由、开放的文化内涵。与之相对应的,美国文学评论对传承传统文化的关注较少,反而更加重视作品的独到见解和创新性。
(二)文化载体差异对英美文学评论的影响
语言不仅是重要的文化载体,还是民族文化根基。就文学创作而言,它又是文学作品的构成基础。因此,语言差异也会对文学评论产生一定的影响,不同民族的评论者对同一部文学作品的评价也会略有差异。受历史传统、、地理环境的影响,美式英语和英式英语在谚语、典故、习俗等方面都会有所不同。因此,若无法准确把握这些差异,就会影响对英美文学作品的理解和评论。相比较而言,英式英语较为严谨,英国评论者在评论文学作品时对语言的运用更加谨慎,同时,受语言习惯影响,英国评论者对所评论的文学作品往往都抱着一种尊敬的心理,这也正是英式英语沉稳、庄严的表现。而在英式英语基础上发展而来的美式英语则相对自由、随意,其对英式英语进行了一定程度的革新,同时,美国评论者对文学作品的评价也相对轻松。相较于英式英语,美式英语发展历史较短,与之相对应的,美国的文学作品受传统束缚也相对较小,更加关注创新和个性特点。在文学评论中美式英语的用词也更加自由和开放。文学评论也会反作用于文学创作,因此,受英国文学评论理性、传统特点的影响,英国的文学作品更加规范,在语言运用方面更加严谨,带有浓重的历史感。而自由、独立的美国文学评论则会让文学创作更加关注个性展示,这更容易引起文学思潮。正是受文学载体的影响,英美文学评论呈现出不同的风格特点,与此同时,文学评论也反作用于文学创作,使美国文学创作在短短的发展历史中,越来越具有独特性,在世界文学舞台上大放异彩。
(三)历史文化差异对英美文学评论的影响
纵观英国文学发展史,其创作演变历程带有鲜明的人本主义色彩,但需要注意的是,这种人本主义只是相对于禁欲主义与神权主义来说的。整体而言,英国文学评论中的人本主义观点还相对保守,这主要源于英国革命的妥协性和不彻底性。在社会文明不断发展的今天,英国文学评论的这一特点也受到了越来越多的质疑。相较于英国,美国文学评论中的人本主义就带有明显的独创性。这主要是因为美国发展历史较短,没有沉重的传统束缚,文学评论不必面对历史遗留问题。同时,美国在独立战争后,逐渐形成了自由、独立、民主的文化氛围,这也促使美国文学评论更富创造力。
(四)人道主义差异对英美文学评论的影响
关键字:英美文化历史文化日常文化
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特有的精神特征,而每一种精神特征都必然蕴藏着特定的文化内涵及其形成这种精神特征的历史根源。要想更好的认识和了解国家间文化差异就应该从该国的历史入手,下面我们来简要谈谈英国和美国历史与文化间的差异。作为当今社会上的两大强国,英国和美国具有许多十分相似的方面,它们语言相同,都是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对世界上的重大事件起着导向的作用。但是,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再相似的两个国家也会存在着差异之处,主要分为以下三个方面:
一、英美生活习俗差异
英国人和美国人在日常生活习俗上面有很大的区别。英国人非常讲究绅士风度,这与他们悠久的皇室贵族传统息息相关,无论是他们的服饰还是餐饮礼仪,处处散发着英国上流社会应有的高贵气质。在服饰方面,英国人对于穿着十分讲究,经常是西装革履,头戴礼帽,一举一动都散发着“绅士”的派头;而美国人对于服饰的要求却没有那么复杂,他们的穿着讲究随性舒适就好,不会特意注重衣服的款式,只要自己喜欢就好,个人主义比较严重。在饮食方面,英国人的饮食也是相当讲究的,他们把下午茶当作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他们还十分注重餐桌上的礼仪,也经常举办酒会和宴会等;而美国的餐饮文化也非常出名,由于他们的生活节奏较快,使得麦当劳和肯德基等快餐文化风靡全世界,在美国快餐十分受欢迎,美国式饮食不讲究精细,追求快捷方便,也不奢华,比较大众化。
二、英美经济生产差异
民族文化也在时刻影响着该国生产的商品。如上所说,英国的商品更加突出的是高端的、奢华的、以及绅士的气质,而美国的商品则以标准化、大众化、可复制化为代表。英国的劳斯莱斯与美国的福特,一个专注于高端精致奢华的享受,一个却面向大众消费者,让大家都能开上轿车。体育文化上,英国的足球运动完美地表现出了他们优雅的享受,而美国的NBA则是一个成熟的商业体系。
三、英美教育理念的差异
美国作家马克吐温 一个国家的灵魂是这个国家在发展历程中所积累下的文化。而文化对一个国家的文学评论可产生一定深度的影响。但是,不同国家之间其文化不尽相同,具有一定的差异性。正是不同的文化打造出了不同的文学,其差异让文学丰富多彩。纵观英、美文学的评论,其批评声音非常大,而且批评的角度、方法等更是多种多样,影响英、美文学的评论的原因很多。其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文化差异上的影响。
一、英美文学的特点
英美文学指的是英国、美国民众艺
术化使用英语的一种表现,是对现实生活的反映。英语具有强烈的表达功能,其文学的风格也非常多元化。其分类一般包括:戏剧、文学评论、诗歌、小说等。
(一)英国文学的特点
英国文学的历史非常久远,其演变过得也非常复杂,在此过程中英国文学受到文学体之外的如经济、历史、宗教等方面的影响,其内容遵守了相应的自身规律,经过了一系列的不同的历史时期,如文艺复兴、浪漫主义、现实主义等。二战之后,英国文学一般的趋势为写实――实验――多维度。
(二)美国文学的特点
在19世纪末期,美国文学由英国文学中分离出来,在初期虽仍具有英国文学特点,但经历了一段时间之后,慢慢形成了自己的风格。二战后,美国文学历经了三个阶段:新旧交替期(20世纪50年代)――实验主义精神期(20世纪60年代)――多元化发展时期(20世纪70年代到20世纪末期)。由此可
见,美国文字形成了和过去不同历史时期的特点。其文学表现为多维度、平民化、爱自由等。在美国文学史上,可归纳为三次繁荣:第一次,19世纪前期所形成的民族文学;第二次,一战、二战之后,美国有近十位作家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对世界产生了一定的影响;第三次,文学理论、批评非常活跃,主要有结构、后结构、女权、新历史主义等。
(三)英美文学评论
文学传诵一时批评需直面面对三个比较敏感的问题:第一,文学伦理学、伦理学之间的关系;第二,文学伦理学批评、道德批评问题(此内容是进行文学伦理学批评实践的关键性问题);第三,文学伦理学批评、审美关系。20世纪是一个品评的时期,文学品评沿着内在到外在研究的发展轨道,结构、解构、女性、新历史主、后殖民主义等等思想及理论,改变了相应的文学观,由基础上转变人们对于文学传统、文学和社会关系、文学和文化之间的认识,开创了文学研究的新篇章。
二、文化差异对于英美文学的影响
(一)文化发展载体差异对英美文学评论的影响
英国的文化历史发展久远,有着良好民族文化发展传统。而且英语作为文化历史发展的本宗,有着自己的优势,因它传承传统文化,在文学作品中有着很好的表现能力。所以,很多文学评论家在对英国文学作品评论的时候,对语言的使用非常小心,也许是出于对本宗英语的崇拜所造成,生怕因为语言使用不当而玷污了英式英语的地位。所以评论家对英国文学作品评论一向都是比较规矩的,缺少个性。
美式英语是英式英语的衍生,虽在本质上和英式英语比较没有改变,但作用自由、民主的新国家,美国在争取独立发展中经济、政治、文化制度都是新生。美式英语同样作为新生事物,在发展过程中便带有创新的特点。而且美国民主革命比较成功,在政治和经济等方面未留下大的历史问题。这些反映到语言使用面上即文学评论家对美国文学作品进行评论时,比较具有个性和创造性。这种语言上的创新与美国自由、民主的精神是紧密相连的。
(二)文化内含差异对英美文学评论的影响
英国文学评论在是在传承与脱离传统之间挣扎的。莎士比亚的《哈姆雷特》中,哈姆雷特在复仇中挣扎于“生存还是灭亡”这个问题充分表现了他的不独断的个性,而这个时期的英国文学评论也具有这样的特点。17到18世纪,英国文学评论从宗教色彩至荒诞的创造手法都体现了传承与脱离传统的斗争。20世纪后,英国文学评论发生了比较明显的变化。总体分析,英国文学评论界中除伊格尔顿之外,未出现具有影响力的文学评论家。英国文学评论的发展向着现代、后殖民、女权主义方向发展。文学评论对以前文学理论成就进行了重新的分析,并构建起新的、与当前社会相适应的文学理论。
・文化艺术马迪:英美文化差异对英美文学评论的影响 分析美国文学的评论,不可不重视对美国文学的研究,因为文学评论是在文学之后诞生的。美国作为一个殖民国家,文学受到欧洲文学,尤其是受到印第安和英国文学的影响。作者认为,美国文学有自己的特点,虽其受到很多因素影响,但最重要的还是在美国自身因素上。美国文学和其评论一样,是一个独立的个体。
(三)文化历史差异对英美文学评论的影响
对于英国文学来说,在文化历史发展中,文化历史传统特点是人本主义,但和禁欲、神权主义相比,在文学评论当中,人本主义观比较保守,这和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在文化历史中的妥协性是分不开的。比如莎士比亚在对自己文学作品评论时,分析其作品更多是对人本主义的宣传,可以说是英国文学作品评论的典型,对英国之后的文学评论产生了影响,同时也形成了英国稳定的传统人本主义评论观。但随着社会发展,创新显得越来越重要,保守的人本主义观也受到了一定的质疑。美国文学评论对于人本主义观点在显得激进的同时还有独特性,这是因为美国与英国不同,不带有文化历史包袱,也未有文化历史问题。同时美国为争取自由、独立所形成的自由文化气氛让美国文学评论在发展中轻松上场,所以美国文学评论中对于人本主义观点都是比较激进的,甚至还表现出特别的人本主义创新理念。
一、文化差异对英美文学评论的影响
(一)语言文化差异带来的影响一个民族的语言对该民族人们生活的不同层面都会产生极为深远的影响,是一个民族的文化根基。在文学作品中,语言是文学作品的骨干,文学作品的灵魂通过文字语言得以实现。英语一直以来都是世界性通用语言,其发展大约经历了1500年的历史。在英语发展早期,英国英语和美国英语是同根同源的,两者在语言特点方面有很多相似之处。美国的英语语言文化与印第安土著语语言文化逐渐接触,为更好地适应北美大陆的文化环境,美式英语中出现许多新词汇,使得美国英语与英国英语之间产生很多不同,真正意义上的美国英语也是在这个时期逐渐形成的。
虽然英美国家都以英语作为自己民族的语言,但是两个国家的英语都受到各自国家及历史背景的影响,使得英式英语和美式英语在很多方面存在差异。英式英语历史悠久,秉承一贯的文化传统,具有庄重严谨的特点。英国的评论家进行文学评论时使用的语言中规中矩,庄重、沉稳、不随意。他们以对文学作品尊重、崇敬的态度进行文学评论,这种语言运用方式很大程度上受到语言传统的影响,是对本民族语言传统神圣性由衷尊崇的体现。不同于英式英语,美式英语是在英国语言的基础之上衍生出来的,不具有英式英语悠久的历史和浑厚的历史背景。美国是一个崇尚自由的国度,标榜“一切皆有可能”,这也使得美式英语在语言使用上更为自由、开放、标新立异。表现在文学评论上,其文学评论作品有很多创新,充满创新性和自由性。通常,美国文学评论的观点独到,对人们会产生很大的启发作用。
(二)历史文化差异带来的影响英国和美国这两个国家由于发展过程中历史背景不同等诸多原因,因此其文化历史传统呈现出很大的差异。英国的历史文化传统有着极为浓重的人本主义色彩,这也与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不彻底及其具有的妥协性有很大的关系。这种人本主义色彩在早期的英国文学评论中得到很好地体现,表现为评论中对人本主义的观点持保守态度。随着英国社会文明的不断进步,人们开始重新审视传统的评论标准,英国文学评论中的人本主义观点遭到大多数人的质疑甚至否定。虽然美国文学是从英国文学发展出来的,但美国文学受自身历史文化的影响,具有独创性,这主要是由于美国作为一个年轻国家,是一个勇于突破的民族,在独立战争和后期发展中,美国逐渐形成以独立、自由、民主为主的价值观念,历史文化的发展受文化传统遗留问题的影响较小。这种历史文化使得美国文学评论富有创造力、勇于突破传统、善于表达新观点。
(三)人道主义差异带来的影响人道主义从十五世纪开始成为资本主义国家建立资产阶级、巩固资本主义制度的基础。随着历史不断发展,人道主义的内涵得到极大地丰富。从广义上来说,英美国家的人道主义通常把上帝作为信仰的对象,具有浓重的人文指向,而这一指向对英美文学评论也有一定程度的影响。作为两个不同的国度,两者之间具有很大的文化差异,使得英国文学和美国文学关于人道主义有着不同的理解。英国文学评论家对人道主义的理解趋于保守,但理解得更为成熟;美国文学评论家与之不同,他们对人道主义的理解更具创新精神。
二、结语
英美文学评论是运用文学理论研究英美文学着作,对其特点和发展规律进行研究,对文章展现的主题思想、表现形式、写作风格进行评析,从而为以后的英美文学创作提供蓝本和依据并且提高文学爱好者的文学欣赏水平。英美两国的文学评论家在不同的历史背景和文化差异中会对文学评论产生不同的表现,英美文化差异对英美文学评论的影响力是不言而喻的。
一、英美文学发展史与特点
英国文学的发展历史悠久,经历了文艺复兴、浪漫主义、现实主义、现代主义、写实主义、实验主义等阶段,每一个发展阶段都有其特点和艺术价值。不同时期涌现了创作风格不同的着名的大作家,如莎士比亚、萧伯纳、拜伦等。英国文学做早的时候多以诗歌形式展现,以后逐渐发展成小说、散文等多样化的形式,慢慢的英国文学逐渐发展出一种浪漫理性的风格。英国文学作品在其漫长的发展过程中,已经逐渐成为世界文化艺术这座大山中屹立不倒的一座傲人的山峰。
美国文学史主要经历了浪漫主义、现实主义、现代主义这三个时期,各个时期分别产生了大量的优秀作家,主要有马克吐温、狄金森、爱默生、惠特曼、海明威、庞德等人。美国文学因早期沦为英国殖民地的原因,曾深受英国文学的影响并一直致力于模仿英国文学,但是随着美国文学的不断发展何美国独自自主意识的增强,美国文学逐渐形成了自己的风格并开始脱离于英国文学。美国经济实力不断壮大,独立意识被激发,再加上大批优秀文学家和作品的出现,让美国文学逐渐成为了一个独立的文学分支并开始向多元化的趋势发展,独立革命是美国民族文学诞生的背景。
二、英式与美式英语差异对英美文学评论产生的影响
语言是民族文化发展的重要载体,语言是民族文化的基石,在文学作品的创作中,思想是文学作品的心脏,语言是文学作品的躯干。语言这一载体能够把民族文化的差异性展现的淋漓尽致。英美文学作品的语言都是英语,英语能够在英美文学作品中以艺术性和象征性表达出作品中的主题思想,是一种极富有表现力的语言。但是由于历史、地域等原因,英美两国的英语在某些方面略有不同,这些不同所具有的内在意义是除其自身外的其他国家都无法真正理解的。在英美文学作品中,其创作所用的语言是作者精心的提炼、汇聚而成的,英式与美式语言的差异无疑对英美文学评论产生巨大影响。通过分析文学评论家在进行文学作品评论时所使用语言特点、风格的差异,可以看出文化差异对英美文学评论的影响。
英式英语有着悠久的文化历史,可以说它击沉了传统英国文化的遗产,是英语正宗。一直以来英式英语在文学评论中呈现出一种中规中矩的状态,很多评论家在进行文学评论时显得小心翼翼。究其原因,可能是顾忌其英语正宗的地位和对传统语言神圣性的膜拜,害怕过于锋利和大胆会亵渎了英式英语的传统地位。
众所周知美式英语是从英国语言中衍生而来的,但是由于美国这个新生国家本身文化、制度、思想等的全新性,虽然语言的核心没有改变但是美式英语充满了创新和不同。与英国语言不同,美国在历史、文化和政治等方面没有沉重的历史包袱,,也处处充满了创新精神。1930年以后,美国文坛呈现出一片百家争鸣的景象,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大有人才。相比英国文学评论的保守而言,美国的文学评论则更为自由、大胆、创新。美国文学评论的这种特点无形中激发了作家的激情,促进了整个文坛思想的开化与前进,为美国文学在世界文学史中后来后来居上打下了基础。
三、文化内涵差异对英美文学评论的影响
英国的文学评论可以说是挣扎在接受传统文化影响和挣脱传统文化影响之间。十七世纪到十八世纪英国文学评论从具有宗教主义到逐渐荒诞的创作手法,都体现了该阶段英国文学评论家们在传统与挣脱传统之间的挣扎和徘徊。莎士比亚的经典代表作《哈姆雷特》似乎就无形中展现了这一时期英国文学评论的性格特点,文中的主角哈姆雷特苦苦的挣扎在复仇的道路上,对于生存还是死亡这个问题很好的展现出哈姆雷特那犹豫不决、优柔寡断的性格。到了二十世纪以后,英国的文学评论家对于自身及其文学评论历史进行了深刻的思考,这种走出现状的全新的审视与反思使英国文学评论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英国文学评论的发展是朝着后现代主义、女权主义、后殖民主义的方向前进的。
文学评论是建立在文学基础上的,对于美国文学评论的研究也要建立在对美国文学深入研究的基础上。美国受其殖民地历史因素影响,其文学受到欧洲大陆文学的极大的影响。但是美国文学仍有其特性,不然也不会逐渐发展成独特的一支。美国文学评论也是特立独行的完整个体,其虽携带英国文学的基因,却结出了全新的果实。
四、文化历史差异对英美文学评论的影响
英国文学的历史文化传统特色是相对于禁欲主义和神权主义而言的人本主义。英国文学评论中的人本主义比较保守,究其原因与英国资产阶级自身在文化历史中的软弱性和妥协性是分不开的。大文豪莎士比亚在说到自己的文学作品时认为其更多的是在多人本主义进行一种宣传,人本主义是要实现人类的和谐、自由、与爱,消除了人和人之间的阶级束缚。莎士比亚的人本主义观点的作品的评论可以说是英国文学评论中的典型,对英国后续文学评论产生了广泛的影响。随着社会的发展,这一观点逐渐受到不少人的质疑。人们认为社会要快速发展是离不开革命的催化作用的,创新是完善社会的必要条件,人本主义观随着社会发展已经显得太过于保守,而保守的人本主义观只有在某些特殊时刻才会发挥其作用。
同样是对于人本主义观点,美国文学评论就显得比较激进。前文提到过,美国的文化历史不像英国那样有太多的顾虑和沉重的包袱。美国历史上的独立战争所形成的的自由民主的社会氛围同时也渲染了文化氛围,美国文学评论的发展可以呈现出一种轻轻松松的状态。
关键词: 英美文化差异 文学评论 影响
每个国家的民族、历史、背景不同,就形成各自独具特色的文化风格。这种不同的文化特色,构成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差异化,导致人们对于文学作品的态度、评论不一样。文学评论主要从社会背景、文化风貌、主题思想、表现形式、表现风格等因素入手,也受到评论人员自身的知识素养、兴趣爱好、从事行业、人生阅历的影响。作品的受关注程度也会因为文学评论而改变。从上述分析可以看出,文化差异对于文学评论会产生深远的影响。
英美文学评论是伴随英美文学而产生的,极具艺术性的英美文学将风俗人情、审美全面地展现了出来,文学评论更是在文学的基础上对英美两国的方方面面进行了深入的解读,使得英美文化立体性地呈现在读者眼前。
1.英美文学的发展及特色
1.1英国文学的发展
英国文学经历了悠久的发展历程。按照英国文学的特点和发展状况可以分为五个时期:中世纪、新古典主义、浪漫主义、现实主义、后现实主义[1]。伴随英国历史的发展,政治因素和历史因素对英国文学产生了重要的影响,社会现实和当代文化都在文学创作中表现出来,使得英国文学与历史进程紧密相连。在中世纪,由于北欧入侵,文学不可避免受到北欧文化的感染,作品呈现出大量的战斗英雄和战争故事。随着基督教的广泛传播,文学中也渗透了宗教文化的特色。新古典主义时期,现实主义的小说取得了一定的发展,随后浪漫主义的文学作品也达到了巅峰,这些作品都深刻地解读了当时英国的社会现状。在现实主义和后现实主义时期文学作品中也更多地渗入大量对现实生活的反映,使得文学作品的风格更趋真实,在结构上更精妙,同时还将戏剧融入文学作品中,将英国特色展现得淋漓尽致。
1.2英国文学的特色
从英国文学的发展历程可以看出其主要特征。第一,英国的发展历史比较久远,文学作品多数受到英国历史和政治的影响。第二,伴随基督教在英国的日益传播,以宗教为主题的文学作品渐渐增多,使得更多的作者接受并愿意运用宗教元素进行创作。第三,英国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也影响文学创作,不管是现实主义还是浪漫主义都顺应时代,推动社会的前行。
1.3美国文学的发展
美国的发展历程只有两百多年。虽然发展的时间较短,但是有丰富的文化积淀。在英国文学的基础上,美国文学的发展很快,不论是小说、诗歌、散文都形成自己的特色,取得杰出的成就。美国文学的发展历程可以依据战争分成五个时期:殖民、独立革命、南北战争、两次世界大战和二战过后[2]。美国发展至今,受到多次战争的影响,每一次大战也为文学的发展提供了契机,文学创作中对战争的认识和看法、对和平的向往都有涉及,战争对文学的创作产生巨大的影响,推动文学创作的繁荣。尤其经过二战之后,传记形式走向文学的巅峰,真实地反映了种族对立和战争的残酷,对世界文学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1.4美国文学的特色
美国文学最初的作品都渗透着浓郁的英国风情。然而,随着社会变迁,作为一个移民群体组成的国家,在多习俗、多民族的相互作用下,美国文化开始变得丰富多彩,具有创造性和包容性,从英国文学的影子中脱离出来,形成自己的风格。在经历长时间的战争、经济和文化的发展后,美国文学形成三种风格,即浪漫主义、现代主义和现实主义,这些特色也逐渐得到世界的认可,在文学领域获得许多奖项。
2.英美文学评论
英美文学评论顾名思义就是根据英美文学作品的中心思想,分析它的艺术表现形式、表现方法,辨析它的写作风格,使得阅读者能够更快、更好地掌握作品所要表达的感情,理清文章的脉络,了解作者想要表达的观点、态度,从而提高对于文学作品的赏析能力。根据不同的形式和题材,英美文学评论可分为诗歌评论、散文评论、戏剧评论、小说评论等[3]。在评论中所运用的相关理论及对作品综合的、多角度的分析和探讨,有助于深刻地诠释作品的创作定律,有利于更好地展开创作,由此可见文学评论对于文学作品的影响。
3.英美文化差异对文学评论的影响
3.1语言的差异对英美文学评论的影响
语言是文化交流的基础,没有语言,就没有文化,同时语言又受到文化的影响,每个国家的语言都具有自己的内涵和文化背景。语言是文学创作的媒介,创作者需要运用个人深厚的文学功底,对语言进行深加工和精简,将创作的中心思想与意义通过语言表达出来,而英美在语言上的差异导致两国在文学作品和文学评论上都有明显的差别。
英国的历史相比美国而言文化根基深厚,传统文化的发展源远流长。英国文学作品的严谨和文化底蕴使得许多文学评论家在对英国文学作品进行评论时都表现得十分谨慎,在语言的使用上也巧妙婉转。这或许是评论家对于历史悠久的英语的一种崇敬,生怕语言使用不当而亵渎英式英语的纯正,这使得英国文学评论显得十分内敛、拘谨。
美式英语可以说是由英式英语衍生而淼模在使用的过程中依然保持英式英语的核心要素。伴随着美国的发展和日益强大,在多民族、多文化的融合下,美式英语得到不断的创新,将其个性化、创造性尽可能地发挥出来,朝着个性张扬的方向发展,比英国文学多了一种创新,在文学评论的语言使用上更勇于开拓思路、大胆前卫。
3.2历史的差异对英美文学评论的影响
英国由于受宗教的影响较深,使得文化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受到宗教的禁锢。同时,因为英国历史进程中革命的不彻底性,文化中依然包含皇室和贵族的元素。随着社会、科学的进步,英国的人文主义发展有效地对抗了神权,宗教影响在不断缩小。虽然人文主义的发展受到多方质疑,但是其在本质上依然对英国文化的发展起到积极的作用。
美国在历史进程中伴随英国的人文主义色彩,但是美国对人文主义进行了大幅度的修饰和改革。虽然美国比英国的发展时间短,但是由于遗留的历史问题少,使得美国文化的发展极具创造力、更奔放,对文学评论在语言上、论点上都更新颖、具有活力。
3.3内涵的差异对英美文学评论的影响
文化内涵的差异,对于英美文学评论也有深刻的影响。英国文学不断深化内涵建设,将传统与现代进行融合。文学评论对于传统,不仅仅是继承,更是思考传统文化中存在的问题,选择新的路径,努力摆脱陈旧思想对自身的束缚,可以说,既继承了文化传统的深厚根基,又根据时展的特点,不断地创新评论形式,促进文学发展与当代社会观念的融合。
美国文学评论在发展过程中受到英国文学、欧洲文学、印第安文学的影响,这些都渗入美国文学评论中。但是在美国文化发展的基础上,文学评论结合多种文学的优势和特点,不断地变化、创新,快速地形成成熟的理论和方法,形成了独立的美国文学评论。美国文学的内涵深刻地影响美国文学评论,使得评论者在评论美国文学作品时语言的使用十分张扬个性,观点鲜明。
英国文学评论受到历史的影响,表现得更拘谨;美国文学评论没有历史的包袱,表现得更有个性、更具有创新性。两国文化差异带给文学评论的影响是显著而深远的。当然,不仅是文化差异,社会环境、风俗习惯、不同的评论者等也会给文学评论带来影响。通过对英美两国在语言、历史、文化内涵的差异进行分析之后,可以明白英美文化差异对其文学评论产生的支配性的作用。
参考文献:
[1]李晓旭.英美文化差异对英美文学评论的影响[J].品牌,2015,03:123-124.
关键字 差异 文化 课堂教学
一、中美文化的差异
随着科技、政治、经济的发展,全球开始由单一发展转向多元化发展,世界各国之间的联系日益密切,文化是沟通世界的一个桥梁,由于各国国情和人文的不同,各国的文化业大相径庭。中国文化是东方文化的一个典型代表,美国文化则是西方文化的一个融合,所以中美的沟通交流一道文化交流风景线,也是中西文化交流的一个重要因素。
在个人价值观中,中国人更多的是提倡谦虚,这种谦虚和谨慎往往是在自我否定的基础上人们面对别人的称赞是往往或说:I do not think so或No no my English is poor,这样中国式的谦虚往往使西方人不明所以,美国人比较崇拜个人奋斗,在美国人看来,个人荣誉的取得是建立在个人奋斗的基础上的。没有个人的勤奋努力,就不会有所成就和成功,所以当有人其进行赞美时,当时人则会很大方的说:Thank you,以至于这种回答在中国人看来是一种毫不谦虚的做法。
在价值观中中国人更多的是集体主义价值观,这种思想取决于中国流传数千年的传统儒家文化,在儒家文化中以人为本成了它的价值核心,在它的理论学说中主要强调的是集体主体内部的和谐。儒家思想的代表人物孔子、孟子的思想核心主要是“仁”和“性善”。美国作为后起资本主义的代表,他深受欧洲文化的影响,在以前的古希腊和古罗马文化中人为自己而活才是最具有意义的,在后期的文艺复兴中,人们越来越强调个性的解放,由于文化的影响,在美国人的价值观念中:个性解放、独立、自主成为美国的价值观核心,这些观念时刻充斥着人们各个方面,如:生活、学习……
在生活中中美的文化也存在着巨大的差异、在对待动物的态度中就能体现出这其中的差异,在中国文化中“狗”代表的是一种贬义,在人们的习惯用语中有着很多这样的词,比如“狗仗人势”、“狼心狗肺”、“狐朋狗友”,相反在美国文化中,狗是人类的朋友,是人们的忠诚伙伴,当他们称赞你时会说“You are a lucy dog”
在处事方面,中国人一直很看重“以和为贵”,这种思想一直都在中国人的为人处世中体现的淋漓尽致,这种处事哲学锻造出来的中国人温和、妥协、温顺,“知足常乐”使得中国人即使是在危难关头也能不抱怨。就是因为这种思想时中国人少了竞争意识而多了妥协性,在清末的统治中,就是因为当时的统治者清政府的妥协,使得中国成为了列强瓜分的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而美国却在“”西进运动中更加体现了他们的典型性格特点——竞争、较量、不断追求新目标甚至不惜付出命的代价。
二、文化差异对英语教学的影响
文化大师霍夫斯坦特赋予了文化这样一个定义:所谓“文化”,是在同一个环境中的人民所具有的“共同的心理程序”。
在礼仪礼貌方面:各个国家都有自己的风俗习惯,和特定的礼貌、礼仪,中美文化的交流虽然有利于两国之间文化交流,但二者的文化还是存在着巨大的差异。在中国,进门脱鞋几乎是人们的一种日常习俗这被认为是一种礼貌之举,而在美国却不这样认为。在中国客人对吃放往往抱着一种很“谦虚谨慎”的做法,当主人再三的邀请下,客人才会进餐,而在美国却不是这样,当客人说“no thanks”时主人便不会再次劝邀。中国人同桌吃饭,先吃完者离席时常说“你们慢慢吃”,这是十分得体的情景性语言,但如对同桌的英语国家人说:“You eat s1owly,eat slowly.”他会感到莫明其妙。在建议的表达上,美国人更愿意说“shall we leave?”在他们看来“Lets go”有命令的意思,是一种很不礼貌的说法,所以当我们在学习的时候应该注意这一点。
在致谢中,西方英语国家的“Thank you”几乎适用于一切场合,就算是在家人之间父母与子女、兄弟姐妹这个也同样适用,而在公共场合,一句“Thank you”会帮助你解决很多问题,而在中国我们通常会客气一番,说一些客气话,按照美国的习惯这个完全是可以不必的,者只需说“yes,please”或“no thanks”就可以了。
中国人初次见面常会问及对方年龄、婚姻、收入、等以示关心,而英语国家人对此却比较反感,认为这些都涉及个人隐私,所以在与英语国家人日常交往时对于这些问题应主动回避,否则会引起对方的反感、误解,还有中国人表示关心的“Where are you going”和“What are you doing”(What are you doing),在英语中就有刺探别人隐私的审问监视之嫌而不受欢迎。
在送礼物时,中国人常说:“Here’s something little for you,it’s not good.”不太了解中国文化的外国人自然不知道这是“谦虚”的说法,他们会很纳闷为什么要送一件自己认为“not very good”的小礼物给别人。对于别人送来的礼物,中国人往往要推辞一番,表现得无可奈何地接受,接受后一般也不当面打开,而在英语文化中,人们对别人送的礼物,一般都要当面打开称赞一番,并且欣然道谢说“Thank you. I really appreciate it”。
在中国称中年以上的人为“老”,是尊敬的表示,而西方人都忌讳“老”,也不喜欢别人称其为老人(elderly people),所以在英语中用“年长的公民”(senior citizens)这一委婉语来指代老人。
关键词:工艺美术;日本;茶道文化
茶道是日本的一种传统文化,并且有着其独特的艺术形式以及相当多的鲜明特点。在日本的茶道当中,生活与哲学以及相当多的内容是分不开的,而茶道又是完整地体现了这些内容,能够把人们从最为平凡的世界当中,形成一种全新的美学境界,并且对于大多数的日本人而言,茶道文化本身就是一种美,它不仅仅是生活当中的一种文化,还是文化中生活的一种体现,能够对人们的精神境界发挥出最为直接的功能。在实际的文化艺术方面,茶道本身所涉及的内容是十分广泛的,不仅包括了基础的诗词、绘画、建筑、书法,还包括了深层次的工艺美术,这是一种意境上的动态美感,其赋予了茶道相当多的独特韵味,使得茶道能够被人们广泛地接受和认可。并且茶道在实际的文化艺术形式当中,所形成的表现形式是十分直接的,包含着多种文化的综合和创新,尤其在工艺美术的彰显上,有着自身独特的风采。在日本的茶道当中,对于茶道的境界美有着相当高的要求,不仅要求人们要有较高的欣赏水平,而且要有一定的品茶爱好,否则,很难感悟其中的美感,因而日本的茶道又是一种庄严的形式风格。但是不得不说,日本的茶道文化也有一定的可取之处,比如在喝茶时候的环境必然是静美的,而环境是清美的,风景则是幽美的。
1日本茶道文化当中的工艺美术总谈
工艺美术本身是以工艺为原型的,而且是在工艺当中体现出一定的美术特色,给予人们独特的美感,但是在实际的日本茶道文化当中,却过多的包含了这种艺术特色。日本茶道文化当中的工艺美术,具有相当多的鲜明色彩,首先其体现在风景的幽美上。由于对茶道的美感体现需求,日本民众很多会选择将品茶的地方放置在一个幽美的环境下,以此来衬托茶的味道之美,而它本身也是工艺美术当中的一个主要特点。其次是清美的居室。在日本,进行品茶的时候,通常都比较静,并且室内的环境也比较优越,给人一种品茶的神圣感觉,不由得一切外物来打扰,担心可能破坏了茶道的整体美感。接着是纯美精致的品茶器具,由于实际的日本茶道具有最为切实的需要,因而在实际的工艺美术彰显当中,必然要选择一些精美的品茶道具,而这些道具的存在,无形之中加大了茶的整体美感。最后是品茶的寓意,与工艺美术进行了很好的结合,所体现出来的韵味相当多,而且异常的唯美。
2日本茶道文化中的基础工艺美术彰显
2.1景幽在日本茶道文化当中的工艺美术表现,首先体现在景色的幽美上。但是在实际的理解当中,人们却将幽美误当成了优美,虽然两者都可以形容环境的美丽,但是,放在这里去形容日本茶道文化中的工艺美术,却应当是幽美。最主要的原因在于日本的茶道文化所包含的工艺美术是一种工艺的美,而工艺所形成的环境,如果用优美来形容,仅仅来说明环境的一般美丽,但是幽美却可以实实在在的体现工艺的过人之处,将工艺与美术完全地结合,形成了不一样的景色美感。在日本的茶道文化中,人们习惯于处于较为幽美的环境下进行品茶,最主要的原因在于在传统的日本文化思想中,品茶属于十分庄重的生活艺术,需要用心去对待,因而选择品茶的环境便成为他们的头等大事,并且在很多我们熟知的日本品茶环境当中,都处于十分静然的一个环境,不会有其他人进行打扰,并且在场的所有人都会表露出崇高的敬意。2.2室清在日本茶道文化中的工艺美术彰显,室清应当属于人们最容易理解的内容之一,即保持品茶室的整洁和安静。通常而言,在开展品茶的时候,日本人会选择与来访的客人进行单独的品茶,而将其他的下人支开,以保持居室的清净。并且每一次来到品茶室,都可以发现环境相当的整洁,并且几乎没有人来过的痕迹存在,最主要的原因是因为每次品茶结束或者品茶前,都会对品茶室进行一定的打扫。而这里的工艺美术主要体现在品茶室的装潢都进行了一定的工艺改善,使它的外观和内在保持同步,进而实现唯美的品茶环境。
3日本茶道文化中的深层次工艺美术
3.1器美如果经常涉及一些日本的电视节目,可以发现其中进行品茶的时候,所选择的品茶器具都十分的优美,并且对这些器具进行细致的观察,可以发现每一处的品茶器具都有着自己独特的特点,所有的品茶场景都涉及一定的优美器具,而这本身也属于对茶文化的一种尊重。在日本人的基础修养当中,品茶的器具一定要保持较高的艺术感,并且能够给人一种品茶的优越感,否则会使得整个品茶过程严重的失去意义。在品茶的时候,日本人所选择的器具都是一些十分精美的器具,而这些器具也仅仅被当做饮茶的器具,并没有其他的作用。同时,由于品茶的时候,有了这些美丽的茶具,会给品茶的整个过程赋予一种特殊的色彩,甚至会带来很大一部分和谐。3.2意深不得不说,日本茶道文化中的工艺美术,彰显最多的就是品茶的意味,工艺在于纯良唯美,而品茶的过程也是一个精纯的过程,需要经过逐步的淬炼,进而形成最终的艺术。品茶在日本的文化当中,本身就是一个艺术的存在,它对于人们的诸多艺术宣传,最主要的体现在于其具有相当唯美的煮茶、泡茶、饮茶过程,而每一个过程当中都有着需要注意的点儿,而这与工艺的形成不谋而合,都由于工序上存在着相当多需要注意的地方,因而在实际的品茶过程当中需要尤其注意,给予品茶实质的美感。而且品茶品的除了茶以外,更多的是一种意境,一种唯美的意境,需要人在品茶的过程中进行细致的体会。日本民众在品完茶之后,都会进行沉思,将茶的味道进行深层次的融化以后,才会对茶进行一定的赞美,并且这种赞美往往都是由心而发,能够带领品茶的双方进入较高的品茶意境,而不会单纯地停留在品茶的表面形式当中。
4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日本茶道文化中的工艺美术,可以总结为景幽、室清、器美、意深,并且其中的每个工艺美术特征都在茶道文化中有着独特的彰显,也会在以后的发展当中衍生出更多的音乐美感,使人产生相当多的艺术气息,进而深层次地融汇在品茶的过程中。对于品茶的认知,工艺美术应当与其有着相当多一致的特点,尤其是品茶的过程需要从第一个工序到最后一个工序,期间相隔了比较长的等待时间,而茶道的寓意在于心静和唯美,因而,在品茶的时候,需要认真欣赏周边的环境以及居室内的温馨,进而使得茶道文化能够得到深层次的寓意渲染,同时品茶也是一门艺术,需要与工艺美术的各个审美特征进行一定的融合,实现不一样的品茶意境,并给人以独特的茶道美感。
参考文献
[1]袁宙飞.日本茶道视野下的日本平面设计之美[J].贵州大学学报(艺术版),2013,(04):52-56.
[2]宋珊.中国古代茶文化及其审美意蕴[D].山东大学,2011.
[3]高红.“自然”与日本茶道美学[J].农业考古,2008,(06):171-173.
[4]佟君.日本茶道及其文化内涵[J].日语学习与研究,2007,(05):46-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