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爱发表,线上期刊服务咨询

社会毕业论文8篇

时间:2023-03-21 17:07:39

绪论:在寻找写作灵感吗?爱发表网为您精选了8篇社会毕业论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迪您的思维,激发您的创作热情,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社会毕业论文

篇1

目录

中文摘要……………………………………………4

英文摘要……………………………………………5

前言…………………………………………………6

一、贫困地区农村社会保障的现状………………6

二、贫困地区农村社会保障问题的成因…………8

三、在贫困的农村建立社会保障的重要性………10

四、对于农村社会保障问题的对策………………12

参考文献……………………………………………17

辞谢…………………………………………………18

贫困地区农村社会保障问题研究

专业班级:

指导教师:

摘要: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农村社会保障在以农业为主的我国越来越重要了,尤其是在贫困的农村,社会保障问题更是得到人们的关注。建国以来,我国农村的社会保障从无到有发展到现在,取得了令人鼓舞的成绩,但是在贫困的农村地区依然存在着非常严重的问题,如保障覆盖面窄,保障水平低,资金来源不足等。研究贫困地区农村社会保障问题并提出可行的实施方案,对于建设和谐社会而言具有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社会保障农村社会保障贫困地区

impoverishedlocalcountrysidesocialsecurityquestionresearch

abstract:alongwithmarketeconomydevelopment,thecountrysidesocialsecurityhasbeenbeingmoreandmoreimportantbyagriculturalprimarilyourcountry,inparticularinimpoverishedcountryside,thesocialsecurityquestionobtainspeople''''sattention.sincefoundingofthenation,ourcountrycountrysidesocialsecuritygrowsoutofnothingdevelopetothepresent,hasobtainedtheinspiringresult,butstillhasextremelyseriousissueintheimpoverishedcountrysidearea,likethesafeguardcoverageisnarrow,thesafeguardlevelislow,capitalsourceinsufficiencyandsoon.studiestheimpoverishedlocalcountrysidesocialsecurityquestionandproposedthefeasibleimplementationplan,saysregardingtheconstructionharmonioussocietyhasthevitalsignificance.

keywords:socialsecuritycountrysidesocialsecurityimpoverishedarea

社会保障是一国政府为全体国民(无论是在城市还是在农村)因各种原因失去收入来源而生活贫困时,向他们提供的生活保障。建立农村社会保障体系,不能不考虑到我国的地区差异。我国贫困地区人口比重大,经济发展程度相对较低,而且集中了我国大部分的贫困人口,建立社会保障体系的任务更艰巨,贫困农村社会发展中的问题更为突出,建立社会保障体系的紧迫性更为明显。我国目前正在建立的社会保障制度主要限于城镇地区,尽管从1991年开始已经在发达的农村地区进行了商业性的社会保障制度改革试点,但真正意义上的社会保障制度在农村地区仍是一个空白。我国现在仍然是一个农业大国,建立较为完善的农村社会保障,其迫切性及意义不亚于城镇的社会保障。

一、贫困地区农村社会保障的现状

建国50多年来,我国部分农村地区建立了一些初步的社会保障制度,对于保障人民生活安定,调动广大农民的积极性,都曾发挥过极为重要的作用。部分地区解决了部分群众“老有所医,老有所养”的问题。但是,由于它是在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下,在自给自足自然经济的基础上逐步形成和发展的,随着农村社会经济的发展和改革开放的推进,它对农村社会发展的保障功能,却没有很好地发挥出来,存在多方面的弊端和问题。

(一)范围小,覆盖面窄

1994年,建立社会保障网络的乡镇虽达14854个,却仅占全国乡镇总数的31%,建立社会保障基金会的村委会仅占24%。没有建立社会保障机构的地区,尽管集体也以公益金和合作医疗基金的形式向农民收取社会保障费用,但由于个人缴纳的公益金只是赡养无儿无女的孤寡老人,社会供给性差,而且使用缺乏有效的监督和约束,农民没有积极性。而且大部分乡镇企业和私有企业以及农村劳动力就业的国有企业、城镇集体企业、三资企业对农村劳动者的社会保障基本上是空白。这种情况,使国家无法对农村劳动者提供基本的生活保障,极不适应多种所有制并存的格局。

(二)保障水平低下

由于我国农村经济长期处于极低的发展水平,农民可自由支配的收入也极其有限,所以他们用于社会保障方面的消费,也只能是一种低水平的社会保障。例如,自1992年开始在全国推行的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尽管民政部门和政府其他部门投入了相当大的精力,但距离农民最基本的养老需求的满足尚有相当距离。农村的医疗保障制度也基本上处于同样的境地。农民很多情况下都陷入缺医少药、疗费昂贵、毫无医疗保障的窘境,社会保障无论是范国还是标准都是很低的。有调查显示,占人口80%的农村居民,仅享受社会保障的11%,可见保障水平之低。

(三)社会化程度低

目前,在我国农村推行的各种社会保障制度从严格意义上说都不是真正的社会保障,而仅仅属于社区保障。农村以养老、医疗为重点的社会保障工作仅在小范围内实行。没有在全国范围内大面积推广,社会保障基金调剂范围小,在如何确定福利水平与经济发展的关系方面国家没有一个具有法律意义上的数量规定。全国虽有1100个县开办养老保险,但参加人口只占总人口的10%,积极推行的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虽然解决部分群众“病有所医”的问题,但是没有从根本上解决农村人口在保健医疗问题上对集体的依附关系,医疗保障只是社区化,而不是社会化。一般说来,经济较发达的东部农村地区,农村社会保障水平亦较高,而经济不发达的西部地区,则集中了我国大多数贫困人口,许多人连温饱还未解决,农村社会保障水平仍然很低。另外,农村地区各社会保障项目发展不平衡,大部分地区的农村社会保障项目不全,而且各项目间缺乏有机联系,构不成整体优势。

(四)资金来源不尽合理

目前,我国社会保障资金来源是以农民个人激纳为主,集体次之,国家为补充。这使国家和集体所体现的社会责任过小,不仅造成了资金来源的不足,降低了保障标准,而且也影响了农村参加养老和医疗等保障的积极性,加大了保障工作的难度。所以我国应尽快改变目前这种资金来源方式,寻找适合我国贫困地区实际情况的多渠道的来源方式。

(五)立法不健全,管理不够科学与规范

首先,管理体制不顺,表现为政出多门,管理多头。民政部门、计生委、基金会、寿险公司等机构涉及了农村社会保障,导致相互扯皮,办事效率低下的状况。其次,有些地方的管理规章制度不健全,难以保证农村社会保障事业的健康发展。再次,国内尚未立法,使农村社会保障工作无法可依,由于多家分割,条块分割,职)权不分,缺乏监督,使本来已经够乱的管理体制更加混乱。

二、贫困地区农村社会保障问题的成因

(一)贫困地区的农村人口比重较大

贫困地区城市化仅为20%左右,低于全国20个百分点,这使农村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远高于我国其他地区。而且由于贫困农村城乡非农经济不发达,广大农村人口又大多积淀在农业领域。1999年,我国农村第一产业从业人员占总就业人员的比重高达63.7%,而其它产业从业人员的比例又远远低于其他地区。农村人口比例大,农业从业人员比重高,那么建立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的任务和负担重,这是显而易见的。

(二)农民收入水平低下

贫困地区由于经济发展水平低,贫困面大,贫困率高,无论是城镇居民还是农村居民,其人均可支配收入远远低于其他地区。另外,贫困地区农业产值水平低,农民人均收入水平低,加上非农产业落后,农民从事非农产业扩大收入的机会也很有限。大部分地区的居民收入还处于维持生计水平的状态。收入的低下使他们维持基本生活都很困难,根本不会考虑社会保障的问题。所以,农民收入低会严重制约其对加入社会保障网的积极性。在当前这种情况下,要农民自己出一部分钱,无疑还是一个不小的负担。

(三)政府财政困难大

由于一系列原因,贫困地区各级政府的财政困难较大。以1998年的统计资料为例,西部11个省区市财政收入共868.58亿元,财政支出则高达1678.21亿元,收支相抵,赤字为809.63亿元,财政赤字为当年财政收入的93%。分省区看,则各个省区市都有赤字。而东部地区地方财政既能办大事,又能有节余,并且还有潜力可挖,西部则支出不大,赤字不小,暂时也没有多大的潜力可挖。如果在现有财力的基础上再增加大笔的建立社会保障体系支出,地方财政可谓是雪上加霜。

很显然,贫困农村经济实力薄弱,三农问题突出,地方财力又很有限。而建立社会保障体系从总量上看首先是大笔的、而且是持续的支出,然后才是持续的受益。它的财政支付能力和农民的经济承载力的困难是问题的核心。解决支出的问题在先,办成好事的收获在后。解决社会发展中的各种矛盾和问题在先,形成良性循环在后。这是对在此地区建立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的难题所做的基本估计。

三、建立贫困地区农村社会保障的重要性

建立和完善贫困地区农村社会保障制度是健全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必然要求,是实现对国民收入再分配、矫正收入分配市场失灵的有力手段,是促进社会公平和维护社会稳定的重要措施。

(一)建立贫困地区农村社会保障是维护农村社会稳定和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

作为社会主义的市场经济,实现共同富裕是不可动摇的目标,对于贫困地区的农村尤其如此。因此我们必须注意防止两极分化,主要是防止城乡分化和农村内部分化。要防止两极分化,建立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便是一个重要的措施。社会保障可以在高收入和低收入之间进行分配,使整个社会收入趋于公平,这不仅可以保障老、弱、病、残等农民的基本生活,而且也促进了农村社会稳定。健全的社会保障制度不仅是农村社会的“稳定器”,而且是经济运行的“稳定器”。

(二)建立贫困地区农村社会保障符合利益对等原则和税收公平原则

从农民的角度看,他们不仅以上缴各种费税直接为国家财政做出贡献,而且还通过工农业产品剪刀差的方式间接为国家积累了大量的财政资金,且这种积累方式目前还在持续。按照利益对等的原则,政府以财政资金向社会提供服务及公共产品,作为这些服务及公共产品的受益者应该包括所有向政府上交税费的人。社会保障实际上就是政府向国民提供的一种公共产品,与城镇居民一样,农民应该是享有社会保障的主体。税收公平原则的标准之一就是根据受益的多少,即享受到政府提供的服务水平,一般而言,多享受服务者多交税,反之则少交税,但无论如何纳税人都应在不同程度上享受到政府的服务。因此在农村建立社会保障制度也符合税收公平的原则。

(三)建立贫困地区农村社会保障是贯彻以人为本,应对人口老化,提高人口素质的重要条件

计划生育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执行这一国策的难点在贫困地区的农村。在农村社会保障欠缺的情况下,除了土地,养儿防老是农民生活保障的第二道防线。农村老年人在年轻时,其全部收入投入家庭,主要是子女养育上,当其年老时只能由子女尤其是儿子来赡养。在这种社会存在下,要改变几千年来在儒家传统文化中形成的“多子多福”、“养儿防老”的生育观念,是非常困难的。何况,我国已明文规定“子女有赡养父母的义务。”可见,只有建立健全了农村社会保障制度,使老年人“老有所养,老有所用”,逐步淡化传统观念才成为可能。

随着改革开放后农村青壮年劳动力向城市的大量转移,“空巢家庭”增多、“3859”部队成为农村主力的情况日益突出,因此农村养老压力将十分沉重,未雨绸缪是智者的选择,对于国家也是这样,健全农村社会保障制度,才有可能度过这段危险时期。

我们常说要提高全民素质,全民素质主要是指身体素质和文化素质,而农村医疗保障的缺乏严重威胁着农村人口的身体健康。在贫困地区的农村,有不计其数的农民不是因为医疗设施不健全便是因为昂贵的医疗费用而耽误了病情。社会保障是一个宽泛的概念,它既保障公民的生存权,也保障公民的发展权,后者主要是指保障公民受教育的权利。据统计,“八五”期间,我国1.45亿失学儿童中,绝大部分分布在中国的贫困地区。要改变这诸多情况,建立健全农村社会保障制度是非常重要的。

(四)建立贫困地区农村社会保障有利于刺激消费,扩大内需

启动内需,一个重要的出路就是启动广大的农村市场。中国是农业大国,农村人口占大多数,农村市场是非常可观的。但是当前农民消费水平比较低,据调查,1997年全国农村居民平均每百户仅拥有电冰箱8.49台,彩电27.32台,洗衣机21.87台,摩托车10.89辆。没有社会保障的农民希望为自己和家人的生老病死积攒下足够的钱,为自己孩子的成长和教育积攒基础,这样就抑制了他们对高水平的消费。农民每年增加为数不多的收入很大部分会沉淀到储蓄中去,很多研究显示,中国农村居民的边际消费倾向要远小于城市居民。所以没有社会保障的配合,只通过提高农民收入水平、减轻农民负担和向农村提供合适的产品并不一定就能取得理想的启动农村需求的效果。

四、建立贫困地区农村社会保障的对策

我国贫困地区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因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而面临新的任务。我国计划生育政策的实施、家庭结构的变化、人口老龄化以及农业现代化、农村工业化、农村城市化的趋势等客观现实情况,以及过去搞的社区型社会保障的夭折,迫使我们必须建立起中国贫困地区农村社会保障制度。这对我们既是一个严峻的挑战,又是一个很好的机遇。建立贫困地区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必须立足我国贫困地区的基本国情,即人口多,底子薄,经济落后,地区发展不平衡。我国目前城镇职工社会保险的做法和国际社会保障经验,都不能很好地解决我国农村社会保障问题。按通用的社会保障方式,即按严格的收入比例、严格的时间和地点、严格的投保年龄建立起一种规范的管理办法,在我国贫困地区的农村相当长的时间内是难以做到的。因此,建立我国贫困地区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指导思想是:从农村实际出发,坚持以保障农民的基本生活为目的,借鉴我国城市和国外社会保障的经验和教训,以农民自我保障为主,自助为主与互济为辅相结合,社会基本保障与家庭保障、集体保障、企业保障相结合,实现全方位的社会保障。建立一个包括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工伤保险,社会福利、社会救济和生育等全方位的、城乡一体的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保障体系,使农村劳动者和全体农民在面临年老、疾病、生育、丧失劳动能力以及其他诸困难时,能够得到最基本的生活保障,能享有老有所养,病有所医。

(一)加大投入,扩大社会保障覆盖面

覆盖面是反映劳动者消除生、老、病、死、伤、残的后顾之忧,生活于有安定感的网络之内的比例数。覆盖面越高,社会越稳定,我国社会保障城乡的差别很大,农村社会保障覆盖面和社会保障水平都很低。作为一个农业大国,我们必须重视农村社会保障的发展,扩大农村社会保障覆盖面。这样就需要政府和有关部门加大资金、技术和精力的投入,建立包括养老、医疗、工伤、教育、生育等在内的全面的保障制度。

(二)采取各种措施加速农村经济发展,从而提高社会保障水平

社会保障基金的多少直接受经济发展的制约,社会保障水平的提高必然要依赖经济的发展。因此,健全和完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的根本,在于加速农村经济的发展,我国的经济不够发达,这就要求我们全力发展经济,同时要求我们在建立农村社会保障体系时,保障水平不能要求过高。

(三)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按步骤分期实施

一般地区,先从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入手,创造条件逐步展开。经济贫困地区,根据贫困地区农村的实际情况,要把社会保险与救济救灾工作统一起来,鼓励每一位农民参加社会保险,尤其要扶持贫困户参加社会保险,提高他们战胜灾害、脱贫致富的能力。保障范围由小到大,项目由低到高。逐渐从社区化的保障制度中走出来,建立全国范围的社会化的保障制度。总之,开展农村社会保障工作要顺应农民的要求,尊重农民的感情,留有余地,循序渐进,以适应当地经济发展水平和群众心理上、物质上的承受能力。

(四)多渠道筹措社会保障资金

要给我国贫困地区的农民建立社会保障制度,无疑需要巨额的资金投入。因此,建设贫困地区农村社会保障体系,首先要求国家投入资金。由于我国贫困地区农村人口多,国家财力有限,单一依靠国家财政来开展社会保障工作,是极不现实的。这就需要我们多种形式筹措资金。如,通过有关政策来大力发展集体经济,来强化农村集体对保障资金的投入,采取政府积极引导和农村自愿相结合的原则,在一定范围内推行强制性养老保险和养老储蓄,建立个人账户,不论集体补助多少连同个人缴费全部记在个人名下,属个人所有,让农民既有安全感又有自主感,从而充分调动广大农民参加社会保险的积极性,鼓励农民积极参加各种商业保险,因为商业保险适应性强,能适应不同的经济发展水平。

(五)加快相关立法,提高管理水平

首先,在鼓励农民自我保障的同时,加快农村社会保障立法建设是非常必要的。而社会保障又必须通过国家立法才能得到保证,目前社会保障在农村进展不力,举步维艰,其中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社会保障立法滞后,比如,在许多私营、三资企业中,常常以社会保险不是法律规定为由,拒绝为农民工设立保险。因此可见,加快农村社会保障立法建设是非常必要的,只有这样才能使贫困地区的农村社会保障工作有法可依,使贫困的农民感觉到社会保障有了法律的保护,可以很容易地落在实处。其次,要根据我国农村的现实情况建立多层面的社会保障体系,提高社会保障的管理水平。因为地区发展不平衡是我国的国情,就是在同一村庄,户与户之间的收入也各不一样,单一的社会保障体系很难照顾到各方面的要求。在农村建立社会保障体系,必须改变以往“政出多门”的现象。各项保障项目都设立一个统一管理的机构,统一指挥,统一领导,让保障有统一文件,有统一的人员,把事情落在实处,确实让农民感受到社会保障的益处。

(六)坚持国家政策指引,农民自我保障为主,集体补助为辅的保障原则

社会保障也有度的问题,社会保障若过于浓厚,农民从社会保障中得到的好处越多,他们就会减少劳动供给,产生一种惰性心理,只等着社会的补助,而自己不去劳动,导致社会和经济效率的损失,国家财政负担过重。所以社会保障的实施过程中一定要设法引导农民产生自我保障的意识,帮助他们实现自我保障,把集体保障作为辅助方面。务必要处理好“养穷人”与“养懒人”之间的关系。因此,农村的社会保障制度必须要制订一个适度的保障标准,即社会保障的均衡点。在这一点上,既能够使低收入者在一定程度上得到制度的保障,同时又不会丧失寻找新工作机会的动力。

参考文献

[1]陈树文:《社会保障学》,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

[2]耿忠平:《社会保障学导引》,同济大学出版社。

[3]史探径:《我国社会保障的几个理论问题》,《法学研究》1998年第4期,加上起止页码。

[4]郑功成:《社会保障体系建设专家谈》,《劳动保障通讯》2000年第10期,加上起止页码。

[5]尚长风:《农村社会保障问题》,《中国财经信息资料》2002年第3期,加上起止页码。

[6]周一平:《中国西部地区完善社会保障制度提议》,《中国劳工通讯》2000年第3期,加上起止页码。

[7]纪尽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现状、问题及对策》,加上出版社。

[8]王文韬等:《农民工社会保障调查》,《半月谈》,2004年第7期,加上起止页码。

[9]杨立雄:《建立农民工社会保障制度的可行性研究》,《社会》,2003年第9期,加上起止页码。

[10]郑功成:《农民工的权益与社会保障》,《中国党政干部论坛》,2002年第8期,加上起止页码。

[11]李强:《城市农民工的失业与社会保障问题》,《新视野》,2001年第5期,加上起止页码。

[12]翟从海:《我国民工社会保障现状与立法建议》,《社会保障制度》,2004年第6期,加上起止页码。

篇2

目录

中文摘要……………………………………………4

英文摘要……………………………………………5

前言…………………………………………………6

一、贫困地区农村社会保障的现状………………6

二、贫困地区农村社会保障问题的成因…………8

三、在贫困的农村建立社会保障的重要性………10

四、对于农村社会保障问题的对策………………12

参考文献……………………………………………17

辞谢…………………………………………………18

贫困地区农村社会保障问题研究

专业班级:

指导教师:

摘要: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农村社会保障在以农业为主的我国越来越重要了,尤其是在贫困的农村,社会保障问题更是得到人们的关注。建国以来,我国农村的社会保障从无到有发展到现在,取得了令人鼓舞的成绩,但是在贫困的农村地区依然存在着非常严重的问题,如保障覆盖面窄,保障水平低,资金来源不足等。研究贫困地区农村社会保障问题并提出可行的实施方案,对于建设和谐社会而言具有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社会保障农村社会保障贫困地区

impoverishedlocalcountrysidesocialsecurityquestionresearch

abstract:alongwithmarketeconomydevelopment,thecountrysidesocialsecurityhasbeenbeingmoreandmoreimportantbyagriculturalprimarilyourcountry,inparticularinimpoverishedcountryside,thesocialsecurityquestionobtainspeople''''sattention.sincefoundingofthenation,ourcountrycountrysidesocialsecuritygrowsoutofnothingdevelopetothepresent,hasobtainedtheinspiringresult,butstillhasextremelyseriousissueintheimpoverishedcountrysidearea,likethesafeguardcoverageisnarrow,thesafeguardlevelislow,capitalsourceinsufficiencyandsoon.studiestheimpoverishedlocalcountrysidesocialsecurityquestionandproposedthefeasibleimplementationplan,saysregardingtheconstructionharmonioussocietyhasthevitalsignificance.

keywords:socialsecuritycountrysidesocialsecurityimpoverishedarea

社会保障是一国政府为全体国民(无论是在城市还是在农村)因各种原因失去收入来源而生活贫困时,向他们提供的生活保障。建立农村社会保障体系,不能不考虑到我国的地区差异。我国贫困地区人口比重大,经济发展程度相对较低,而且集中了我国大部分的贫困人口,建立社会保障体系的任务更艰巨,贫困农村社会发展中的问题更为突出,建立社会保障体系的紧迫性更为明显。我国目前正在建立的社会保障制度主要限于城镇地区,尽管从1991年开始已经在发达的农村地区进行了商业性的社会保障制度改革试点,但真正意义上的社会保障制度在农村地区仍是一个空白。我国现在仍然是一个农业大国,建立较为完善的农村社会保障,其迫切性及意义不亚于城镇的社会保障。

一、贫困地区农村社会保障的现状

建国50多年来,我国部分农村地区建立了一些初步的社会保障制度,对于保障人民生活安定,调动广大农民的积极性,都曾发挥过极为重要的作用。部分地区解决了部分群众“老有所医,老有所养”的问题。但是,由于它是在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下,在自给自足自然经济的基础上逐步形成和发展的,随着农村社会经济的发展和改革开放的推进,它对农村社会发展的保障功能,却没有很好地发挥出来,存在多方面的弊端和问题。

(一)范围小,覆盖面窄

1994年,建立社会保障网络的乡镇虽达14854个,却仅占全国乡镇总数的31%,建立社会保障基金会的村委会仅占24%。没有建立社会保障机构的地区,尽管集体也以公益金和合作医疗基金的形式向农民收取社会保障费用,但由于个人缴纳的公益金只是赡养无儿无女的孤寡老人,社会供给性差,而且使用缺乏有效的监督和约束,农民没有积极性。而且大部分乡镇企业和私有企业以及农村劳动力就业的国有企业、城镇集体企业、三资企业对农村劳动者的社会保障基本上是空白。这种情况,使国家无法对农村劳动者提供基本的生活保障,极不适应多种所有制并存的格局。

(二)保障水平低下

由于我国农村经济长期处于极低的发展水平,农民可自由支配的收入也极其有限,所以他们用于社会保障方面的消费,也只能是一种低水平的社会保障。例如,自1992年开始在全国推行的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尽管民政部门和政府其他部门投入了相当大的精力,但距离农民最基本的养老需求的满足尚有相当距离。农村的医疗保障制度也基本上处于同样的境地。农民很多情况下都陷入缺医少药、疗费昂贵、毫无医疗保障的窘境,社会保障无论是范国还是标准都是很低的。有调查显示,占人口80%的农村居民,仅享受社会保障的11%,可见保障水平之低。

(三)社会化程度低

目前,在我国农村推行的各种社会保障制度从严格意义上说都不是真正的社会保障,而仅仅属于社区保障。农村以养老、医疗为重点的社会保障工作仅在小范围内实行。没有在全国范围内大面积推广,社会保障基金调剂范围小,在如何确定福利水平与经济发展的关系方面国家没有一个具有法律意义上的数量规定。全国虽有1100个县开办养老保险,但参加人口只占总人口的10%,积极推行的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虽然解决部分群众“病有所医”的问题,但是没有从根本上解决农村人口在保健医疗问题上对集体的依附关系,医疗保障只是社区化,而不是社会化。一般说来,经济较发达的东部农村地区,农村社会保障水平亦较高,而经济不发达的西部地区,则集中了我国大多数贫困人口,许多人连温饱还未解决,农村社会保障水平仍然很低。另外,农村地区各社会保障项目发展不平衡,大部分地区的农村社会保障项目不全,而且各项目间缺乏有机联系,构不成整体优势。

(四)资金来源不尽合理

目前,我国社会保障资金来源是以农民个人激纳为主,集体次之,国家为补充。这使国家和集体所体现的社会责任过小,不仅造成了资金来源的不足,降低了保障标准,而且也影响了农村参加养老和医疗等保障的积极性,加大了保障工作的难度。所以我国应尽快改变目前这种资金来源方式,寻找适合我国贫困地区实际情况的多渠道的来源方式。

(五)立法不健全,管理不够科学与规范

首先,管理体制不顺,表现为政出多门,管理多头。民政部门、计生委、基金会、寿险公司等机构涉及了农村社会保障,导致相互扯皮,办事效率低下的状况。其次,有些地方的管理规章制度不健全,难以保证农村社会保障事业的健康发展。再次,国内尚未立法,使农村社会保障工作无法可依,由于多家分割,条块分割,职)权不分,缺乏监督,使本来已经够乱的管理体制更加混乱。

二、贫困地区农村社会保障问题的成因

(一)贫困地区的农村人口比重较大

贫困地区城市化仅为20%左右,低于全国20个百分点,这使农村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远高于我国其他地区。而且由于贫困农村城乡非农经济不发达,广大农村人口又大多积淀在农业领域。1999年,我国农村第一产业从业人员占总就业人员的比重高达63.7%,而其它产业从业人员的比例又远远低于其他地区。农村人口比例大,农业从业人员比重高,那么建立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的任务和负担重,这是显而易见的。

(二)农民收入水平低下

贫困地区由于经济发展水平低,贫困面大,贫困率高,无论是城镇居民还是农村居民,其人均可支配收入远远低于其他地区。另外,贫困地区农业产值水平低,农民人均收入水平低,加上非农产业落后,农民从事非农产业扩大收入的机会也很有限。大部分地区的居民收入还处于维持生计水平的状态。收入的低下使他们维持基本生活都很困难,根本不会考虑社会保障的问题。所以,农民收入低会严重制约其对加入社会保障网的积极性。在当前这种情况下,要农民自己出一部分钱,无疑还是一个不小的负担。

(三)政府财政困难大

由于一系列原因,贫困地区各级政府的财政困难较大。以1998年的统计资料为例,西部11个省区市财政收入共868.58亿元,财政支出则高达1678.21亿元,收支相抵,赤字为809.63亿元,财政赤字为当年财政收入的93%。分省区看,则各个省区市都有赤字。而东部地区地方财政既能办大事,又能有节余,并且还有潜力可挖,西部则支出不大,赤字不小,暂时也没有多大的潜力可挖。如果在现有财力的基础上再增加大笔的建立社会保障体系支出,地方财政可谓是雪上加霜。

很显然,贫困农村经济实力薄弱,三农问题突出,地方财力又很有限。而建立社会保障体系从总量上看首先是大笔的、而且是持续的支出,然后才是持续的受益。它的财政支付能力和农民的经济承载力的困难是问题的核心。解决支出的问题在先,办成好事的收获在后。解决社会发展中的各种矛盾和问题在先,形成良性循环在后。这是对在此地区建立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的难题所做的基本估计。

三、建立贫困地区农村社会保障的重要性

建立和完善贫困地区农村社会保障制度是健全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必然要求,是实现对国民收入再分配、矫正收入分配市场失灵的有力手段,是促进社会公平和维护社会稳定的重要措施。

(一)建立贫困地区农村社会保障是维护农村社会稳定和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

作为社会主义的市场经济,实现共同富裕是不可动摇的目标,对于贫困地区的农村尤其如此。因此我们必须注意防止两极分化,主要是防止城乡分化和农村内部分化。要防止两极分化,建立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便是一个重要的措施。社会保障可以在高收入和低收入之间进行分配,使整个社会收入趋于公平,这不仅可以保障老、弱、病、残等农民的基本生活,而且也促进了农村社会稳定。健全的社会保障制度不仅是农村社会的“稳定器”,而且是经济运行的“稳定器”。

(二)建立贫困地区农村社会保障符合利益对等原则和税收公平原则

从农民的角度看,他们不仅以上缴各种费税直接为国家财政做出贡献,而且还通过工农业产品剪刀差的方式间接为国家积累了大量的财政资金,且这种积累方式目前还在持续。按照利益对等的原则,政府以财政资金向社会提供服务及公共产品,作为这些服务及公共产品的受益者应该包括所有向政府上交税费的人。社会保障实际上就是政府向国民提供的一种公共产品,与城镇居民一样,农民应该是享有社会保障的主体。税收公平原则的标准之一就是根据受益的多少,即享受到政府提供的服务水平,一般而言,多享受服务者多交税,反之则少交税,但无论如何纳税人都应在不同程度上享受到政府的服务。因此在农村建立社会保障制度也符合税收公平的原则。

(三)建立贫困地区农村社会保障是贯彻以人为本,应对人口老化,提高人口素质的重要条件

计划生育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执行这一国策的难点在贫困地区的农村。在农村社会保障欠缺的情况下,除了土地,养儿防老是农民生活保障的第二道防线。农村老年人在年轻时,其全部收入投入家庭,主要是子女养育上,当其年老时只能由子女尤其是儿子来赡养。在这种社会存在下,要改变几千年来在儒家传统文化中形成的“多子多福”、“养儿防老”的生育观念,是非常困难的。何况,我国已明文规定“子女有赡养父母的义务。”可见,只有建立健全了农村社会保障制度,使老年人“老有所养,老有所用”,逐步淡化传统观念才成为可能。

随着改革开放后农村青壮年劳动力向城市的大量转移,“空巢家庭”增多、“3859”部队成为农村主力的情况日益突出,因此农村养老压力将十分沉重,未雨绸缪是智者的选择,对于国家也是这样,健全农村社会保障制度,才有可能度过这段危险时期。

我们常说要提高全民素质,全民素质主要是指身体素质和文化素质,而农村医疗保障的缺乏严重威胁着农村人口的身体健康。在贫困地区的农村,有不计其数的农民不是因为医疗设施不健全便是因为昂贵的医疗费用而耽误了病情。社会保障是一个宽泛的概念,它既保障公民的生存权,也保障公民的发展权,后者主要是指保障公民受教育的权利。据统计,“八五”期间,我国1.45亿失学儿童中,绝大部分分布在中国的贫困地区。要改变这诸多情况,建立健全农村社会保障制度是非常重要的。

(四)建立贫困地区农村社会保障有利于刺激消费,扩大内需

启动内需,一个重要的出路就是启动广大的农村市场。中国是农业大国,农村人口占大多数,农村市场是非常可观的。但是当前农民消费水平比较低,据调查,1997年全国农村居民平均每百户仅拥有电冰箱8.49台,彩电27.32台,洗衣机21.87台,摩托车10.89辆。没有社会保障的农民希望为自己和家人的生老病死积攒下足够的钱,为自己孩子的成长和教育积攒基础,这样就抑制了他们对高水平的消费。农民每年增加为数不多的收入很大部分会沉淀到储蓄中去,很多研究显示,中国农村居民的边际消费倾向要远小于城市居民。所以没有社会保障的配合,只通过提高农民收入水平、减轻农民负担和向农村提供合适的产品并不一定就能取得理想的启动农村需求的效果。

四、建立贫困地区农村社会保障的对策

我国贫困地区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因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而面临新的任务。我国计划生育政策的实施、家庭结构的变化、人口老龄化以及农业现代化、农村工业化、农村城市化的趋势等客观现实情况,以及过去搞的社区型社会保障的夭折,迫使我们必须建立起中国贫困地区农村社会保障制度。这对我们既是一个严峻的挑战,又是一个很好的机遇。建立贫困地区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必须立足我国贫困地区的基本国情,即人口多,底子薄,经济落后,地区发展不平衡。我国目前城镇职工社会保险的做法和国际社会保障经验,都不能很好地解决我国农村社会保障问题。按通用的社会保障方式,即按严格的收入比例、严格的时间和地点、严格的投保年龄建立起一种规范的管理办法,在我国贫困地区的农村相当长的时间内是难以做到的。因此,建立我国贫困地区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指导思想是:从农村实际出发,坚持以保障农民的基本生活为目的,借鉴我国城市和国外社会保障的经验和教训,以农民自我保障为主,自助为主与互济为辅相结合,社会基本保障与家庭保障、集体保障、企业保障相结合,实现全方位的社会保障。建立一个包括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工伤保险,社会福利、社会救济和生育等全方位的、城乡一体的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保障体系,使农村劳动者和全体农民在面临年老、疾病、生育、丧失劳动能力以及其他诸困难时,能够得到最基本的生活保障,能享有老有所养,病有所医。

(一)加大投入,扩大社会保障覆盖面

覆盖面是反映劳动者消除生、老、病、死、伤、残的后顾之忧,生活于有安定感的网络之内的比例数。覆盖面越高,社会越稳定,我国社会保障城乡的差别很大,农村社会保障覆盖面和社会保障水平都很低。作为一个农业大国,我们必须重视农村社会保障的发展,扩大农村社会保障覆盖面。这样就需要政府和有关部门加大资金、技术和精力的投入,建立包括养老、医疗、工伤、教育、生育等在内的全面的保障制度。

(二)采取各种措施加速农村经济发展,从而提高社会保障水平

社会保障基金的多少直接受经济发展的制约,社会保障水平的提高必然要依赖经济的发展。因此,健全和完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的根本,在于加速农村经济的发展,我国的经济不够发达,这就要求我们全力发展经济,同时要求我们在建立农村社会保障体系时,保障水平不能要求过高。

(三)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按步骤分期实施

一般地区,先从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入手,创造条件逐步展开。经济贫困地区,根据贫困地区农村的实际情况,要把社会保险与救济救灾工作统一起来,鼓励每一位农民参加社会保险,尤其要扶持贫困户参加社会保险,提高他们战胜灾害、脱贫致富的能力。保障范围由小到大,项目由低到高。逐渐从社区化的保障制度中走出来,建立全国范围的社会化的保障制度。总之,开展农村社会保障工作要顺应农民的要求,尊重农民的感情,留有余地,循序渐进,以适应当地经济发展水平和群众心理上、物质上的承受能力。

(四)多渠道筹措社会保障资金

要给我国贫困地区的农民建立社会保障制度,无疑需要巨额的资金投入。因此,建设贫困地区农村社会保障体系,首先要求国家投入资金。由于我国贫困地区农村人口多,国家财力有限,单一依靠国家财政来开展社会保障工作,是极不现实的。这就需要我们多种形式筹措资金。如,通过有关政策来大力发展集体经济,来强化农村集体对保障资金的投入,采取政府积极引导和农村自愿相结合的原则,在一定范围内推行强制性养老保险和养老储蓄,建立个人账户,不论集体补助多少连同个人缴费全部记在个人名下,属个人所有,让农民既有安全感又有自主感,从而充分调动广大农民参加社会保险的积极性,鼓励农民积极参加各种商业保险,因为商业保险适应性强,能适应不同的经济发展水平。

(五)加快相关立法,提高管理水平

首先,在鼓励农民自我保障的同时,加快农村社会保障立法建设是非常必要的。而社会保障又必须通过国家立法才能得到保证,目前社会保障在农村进展不力,举步维艰,其中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社会保障立法滞后,比如,在许多私营、三资企业中,常常以社会保险不是法律规定为由,拒绝为农民工设立保险。因此可见,加快农村社会保障立法建设是非常必要的,只有这样才能使贫困地区的农村社会保障工作有法可依,使贫困的农民感觉到社会保障有了法律的保护,可以很容易地落在实处。其次,要根据我国农村的现实情况建立多层面的社会保障体系,提高社会保障的管理水平。因为地区发展不平衡是我国的国情,就是在同一村庄,户与户之间的收入也各不一样,单一的社会保障体系很难照顾到各方面的要求。在农村建立社会保障体系,必须改变以往“政出多门”的现象。各项保障项目都设立一个统一管理的机构,统一指挥,统一领导,让保障有统一文件,有统一的人员,把事情落在实处,确实让农民感受到社会保障的益处。

(六)坚持国家政策指引,农民自我保障为主,集体补助为辅的保障原则

社会保障也有度的问题,社会保障若过于浓厚,农民从社会保障中得到的好处越多,他们就会减少劳动供给,产生一种惰性心理,只等着社会的补助,而自己不去劳动,导致社会和经济效率的损失,国家财政负担过重。所以社会保障的实施过程中一定要设法引导农民产生自我保障的意识,帮助他们实现自我保障,把集体保障作为辅助方面。务必要处理好“养穷人”与“养懒人”之间的关系。因此,农村的社会保障制度必须要制订一个适度的保障标准,即社会保障的均衡点。在这一点上,既能够使低收入者在一定程度上得到制度的保障,同时又不会丧失寻找新工作机会的动力。

参考文献

[1]陈树文:《社会保障学》,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

[2]耿忠平:《社会保障学导引》,同济大学出版社。

[3]史探径:《我国社会保障的几个理论问题》,《法学研究》1998年第4期,加上起止页码。

[4]郑功成:《社会保障体系建设专家谈》,《劳动保障通讯》2000年第10期,加上起止页码。

[5]尚长风:《农村社会保障问题》,《中国财经信息资料》2002年第3期,加上起止页码。

[6]周一平:《中国西部地区完善社会保障制度提议》,《中国劳工通讯》2000年第3期,加上起止页码。

[7]纪尽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现状、问题及对策》,加上出版社。

[8]王文韬等:《农民工社会保障调查》,《半月谈》,2004年第7期,加上起止页码。

[9]杨立雄:《建立农民工社会保障制度的可行性研究》,《社会》,2003年第9期,加上起止页码。

[10]郑功成:《农民工的权益与社会保障》,《中国党政干部论坛》,2002年第8期,加上起止页码。

[11]李强:《城市农民工的失业与社会保障问题》,《新视野》,2001年第5期,加上起止页码。

[12]翟从海:《我国民工社会保障现状与立法建议》,《社会保障制度》,2004年第6期,加上起止页码。

篇3

论文关键词: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现状,对策

 

一、前言

农村养老保障制度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和谐社会以及建设新农村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改革完善同农村养老保障制度和农村人口养老问题紧密相连。考虑到我国的计划生育政策, 加速发展的城镇化进程,产业结构不断调整大背景, 面向大多数人的农村养老保障制度如何在新时期防范风险、防止农村老年贫困、调节农村人口年龄和性别结构,就必然持续成为经济社会发展中至关重要的政策议题。

二、中国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存在的问题

农村养老保险制度的建立健全不仅关系到社会的稳定和国家的长治久安,而且也是中国实现共同富裕目标的保证。目前,我国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在实践上是不完全成功的。

1.法律层次低,缺乏约束力

各地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办法法律法规层次低,缺乏约束力。特别是对养老保险金流失和挪用等行为,未规定有效的惩罚措施。目前农村社保基金管理中的违规行为相当严重。正是这种不稳定的制度和屡见不鲜的违规行为挫伤农民投保积极性,开展农村养老保险工作困难重重。

2.自给来源少,吸引力不足

现行的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是“个人交纳为主,集体补助为辅,国家予以政策支持”。集体补助不到位或数额少行政管理毕业论文,或只在部分地方或人身上得到体现;国家政策扶持,仅限于通过对乡镇企业支付集体补助予以税前列支,除此,再无其他的扶持政策;地方财政,除经办机构费用,也没有其他扶持政策。在缺乏强制性的情况下,仅靠这些政策,难以发挥吸引作用。

3.基金增长慢,难以为继

基金增长速度跟不上养老金发放的增长速速,出现负增长。农保基金增值方式主要是存入银行和购买国债。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建立之初,国家债券利率和银行存款率都很高,因而给农民承诺的保险给付率也高达12%,随着宏观经济形势的变化,债券和银行存款利率多次下调,致使基金增值缓慢。加上缺乏稳定的投资渠道,农保基金入不敷出,出现负增长。

三、完善中国养老保险制度的对策

在中国城市化进程中,农村养老将呈现出新的格局:新型的家庭养老将居主体地位,社会养老保险将得到新的强化,从而与其他养老保障制度一起共同为农民养老建立一道比较可靠的屏障。

1.加快法制建设,真正体现公平与效率

市场经济本身是法制经济。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必须以法律的形式保证其实施。我们应借鉴西方发达国家的经验和做法,根据中国实际情况,结合财政、金融和税收体制改革,尽快制定并健全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有关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法律法规,对资金来源、运用方向、增值渠道甚至保障标准、收支程序等都有明确的法律规定,规范其操作行为,以法制的形式将这项合法权利确定起来,从根本上解决农民的社会养老问题行政管理毕业论文,促进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2.强化政府责任,加大扶持力度

社会化养老的主体是社会,是以社会运作的方式实现的。而能够代表社会。管理社会的主导者是政府。在实施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时强调个人应承担义务是对的,但不能以此为理由推卸政府应承担的责任。针对目前集体补助过小,国家扶持微乎其微的状况,应当考虑如何提高集体补助的比重,加大政府扶持力度。

3.发挥家庭养老的优势,再造土地的保障能力

中华民族素有尊老、敬老和养老的优良传统,这为家庭养老制度的实行和巩固奠定了思想和文化基础。现阶段,由于中国经济与社会发展中的许多原因,农民养老不可能完全依靠社会,家庭养老仍然是老年保障的主要形式。政府可以从制度上鼓励农村家庭养老。

四、结语

从农村和整个国家现代化长远角度看,建立农民养老制度是对农民利益最有效,最全面的保护。严峻的人口发展现实、前所未有的复杂局面, 以及有限的可供学习的国外经验, 都迫使中国不得不用创新的思路、战略的眼光来审视和构建农村社会养老保障乃至整个社会保障制度, 走出一条城乡之间相对独立而又良性互动的、有中国特色的养老保障之路。希望本文能对我国农村养老保险制度的建立健全以及近一步完善,有所启示并提供借鉴。

参考文献

[1]桂世勋.关于探索农村计划生育家庭养老保险的思考[J] . 人口与计划生育, 2008 (7) .

[2]乐章.现行制度安排下农民的社会养老保险参与意向[J] . 中国人口科学,2004 , (5) .

[3]俞仁龙.浙江农村建立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经济可行性分析[J] .嘉兴学院学报,2005 , (4) .

[4]王德文.我国已经具备条件建立农村养老保障体制[J] . 经济要参, 2006 (44)

篇4

关键词:大学毕业生就业大学生角色社会化大学生就业市场

大学毕业生是我国劳动力资源中的一个优秀的群体,大学毕业生合理、及时而充分的就业,从某种意义上说,对经济发展、国家稳定和社会进步有着重要意义。近几年来,大学毕业生就业难的问题越来越引起社会、学校、毕业生及其家长的普遍关注,人们不禁要问,大学毕业生就业为什么这么难?难道高校毕业生真的是供过于求了吗?本文试图从社会学的角度对大学毕业生就业难的原因进行分析,以期人们对这个问题有一个理性的认识。

一、就业难的大背景:社会转型的影响

大学毕业生就业问题首先是一个社会问题,也是一个复杂的世界性难题。当前中国社会正处在由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型的加速期,表现为从政治中心向经济中心转变,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从封闭社会向开放社会转变,从无限政府向有限政府转变。这种社会转型必然带来社会环境、教育体制、就业体制、生产方式、价值观念等方面的重大变化,并对毕业生就业产生影响。

首先,我国正面临着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产业结构的重组,特别是传统产业比重的下降,致使高等教育的学科和专业的培养结构难以跟上这种变化,出现了人才市场上的供需矛盾,造成毕业生就业困难。

其次,在转型的社会中,社会对大学毕业生需求的稀缺性相对下降,表现为中国传统的就业渠道吸收毕业生的能力在下降:政府机构大幅度精简,因此不可能大量吸收毕业生;在历次政府机构调整中,分流人员基本上是在事业单位中找出路,而事业单位由于人事改革和经费紧缩等原因本身也面临精简的问题;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国有企业改组改造、减员增效的措施,使得过去作为接收毕业生的主渠道变得越来越窄。

再次,大学生就业市场不够健全,市场体系还不够完善,人力资本价格机制还没有形成,造成就业信息不灵,就业成本高,难度加大。

最后,社会对大学生的实践要求,除常规的科研、教学、机关外,更主要集中在城镇基层、农村、西部和非全民所有制等领域,但在现实上,要真正使毕业生进入这些领域,在执行层面上还有许多体制和机制上的障碍要革除。加之毕业生在观念上一时难以接受而不愿意到这些性质的单位就业,大学毕业生就业难的问题油然而生。

二、就业难的外因:社会风气的影响

首先,社会舆论是在心态上影响大学生择业的一个重要因素。现在舆论中所反映的倾向是:只要在大城市,就算先委屈一下,也比较容易成功,而到了中小城市、基层农村,就要更多地强调牺牲、奉献,这使得众多大学生产生畏难心理。社会舆论往往更加关注结果和成功本身,而不是为了成功所需的种种努力和付出的巨大代价,以及成功所需的良好心态。社会舆论要做的是正确引导大学生平视成功,重视过程,但显然我们的舆论并没有做到。社会不能正确地向学生传递成功的所有信息,仅仅是现象而非本质。年轻的大学生紧跟潮流,只知道盲目释放热情,盲目地评价自身,缺乏艰苦奋斗的必要准备,导致就业上的心理失衡。

其次,“关系就业”风干扰了就业市场,双向选择受到了局限。用人单位的“近亲”结构造成的就业排外性,干扰了就业市场的“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原则。一些单位只认领导、亲戚、朋友递来的“条子”,不管专业是否对口,能否胜任工作,只要有“来头”,有“关系”,就照收不误,搞“黑箱操作”,致使公开招聘也成了“幌子”,人员早已“内定”。在关系就业中,专业错位或低能高就的等级错位现象层出不穷,一些缺乏专业技术能力,不能胜任本职工作的“关系户”占据着职业岗位,排斥着有专长的毕业生上岗,人为地造成就业困难。地方高校毕业生大部分来自农村,他们既没有经济基础,又无社会关系,面对无形的“关系网”,他们更多地只能是无奈与茫然。

再次,用人单位存在“人才高消费之风,要招就招高学历,“虚荣心”在作怪。虽然这几年用人机制发生了可喜的变化。但不可否认的是,为数不少的用人单位存在着门槛过高、人员配置不合理的现象,动辄打出非本科、研究生不要的招牌。相当多的用人单位特别看重工作经验,希望招来即用,明确表示不要应届毕业生,这对工作经验几乎为零的大学毕业生来说,选择的自由完全交给了用人单位一方。部分用人单位过分看重学生的外在形象,有的单位在招聘过程中,对毕业生身高、五官等外在条件提出过分要求。对外在的要求在一定程度上大于内在水平和能力,这给一些形象一般的学生造成很大的心理伤害。可以说,转变用人观念对用人单位而言,还仅仅是一句口号。

最后,学校盲目追求热门专业,也是毕业生不适应社会需要的一个原因。由于就业环境的变化,许多大学盲目追求热门专业,致使专业趋同现象十分严重,如出现国际贸易热、会计热、计算机热等,热门专业一直热到产出与需求不成比例,出现了严重的“短视现象”。其中一些学校在根本不具备开办新专业的情况下匆匆上马,师资、教材穷于应付,换汤不换药。太注重市场需求而不考虑办学规律,结果培养出来的学生出现部分“空壳”现象,毕业生得不到社会的认可。此外,大学生就业难反映了中国大学教育存在着某些不足,甚至存在一些重大缺陷,如“驯化”、“模化”教育方式,导致学生成为“听话”的安分守己的规矩人,成为一个个“标准件”,缺乏个性,缺少敢闯敢冒和独立不倚的精神,满足不了社会多样化的需求。就业中的“塞车”和“撞车”现象正是这种教育模式弊病的最好注解。功利主义性质的教育理念换来了“人才滞销”的尴尬局面。

三、就业难的内因:社会化水平不高

许多毕业生慨叹“就业难”,但是,为什么有的毕业生就业如鱼得水,有些毕业生却举步维艰?就业难到底难在哪里?笔者以为,问题的根源出在大学生自身,归根到底,是毕业生个体未能取得社会化的“毕业证书”。

所谓“社会化”是指作为个体的生物人成长为社会人,并逐步适应社会生活的过程。它是个人得以适应社会、参与社会生活的过程,是个人适应社会变迁所必经的途径。个体应该选择一条什么样的道路,采取什么样的手段,达到什么样的目的,成为社会化的核心内容。

首先是大学生社会角色转换不快。大学生是祖国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这个特定社会角色,决定了大学生不仅要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找到一份好工作,更要深刻理解他们所要从事专业的社会伦理意义,培养自己高度的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而现在的毕业生普遍存在两个问题:一是没有进行正确的角色定位,自我角色期待与社会角色期待发生冲突,一些学生的观念仍停留在“天之骄子”时代,仍以社会精英自居,重实惠、求时尚,只想“到公司去,到外资企业去,到赚钱最多的地方去”,妄想一毕业就能走上管理和领导岗位。二是社会角色素质培养不够。大学生在校期间的主要任务是专业学习,大多数人基本停留在“学生角色”的状态中,“职业角色”的启发和教育少而又少,难以实现从“学校人”向“社会人”的角色转换。

其次是大学生的社会流动意识不强。在转型社会中,人们在社会关系空间与地理空间的流动性更大,特别是职业地位的流动更加明显,并且知识型劳动者的流动性将比传统的产业工人要大得多。由于职业和岗位的变动更加频繁,大学生“一次就业定终身”的现象将不复存在。然而,相当多的大学生还一心想捧“铁饭碗”,以工作区域来确定就业单位,不屑基层锻炼,盲目追求“高层、高位”就业,“先就业,后择业,再创业”的意识淡薄,抱着“全民保险,集体冒险,个体危险”的观念不放,因此,以“精英”自居的大学生的优越感就不可避免地摔落在人潮汹涌的人才市场,消失在用人单位挑剔的眼神中。

再次是大学生的综合素质不高。现代社会对大学生的要求较高,基本上定位于复合型人才,如国家公务员考试、大型企业的面试,通常不限专业,他们需要的是知识面广、人品好、能力强的学生。而许多毕业生往往有着“优秀”的书本知识,但实践能力、团队精神、心理素质、职业道德等方面却比较欠缺,择业时又不是根据个人实际水平和能力,而是根据社会职业声望,普遍希望到大城市、大机关、大公司、大院校等大单位工作,并希望所去的单位名声好,“事少钱多离家近”,这种要求与个体素质间存在较大的错位。某学校提出的“只要素质好,年年工作不难找”的口号既是社会需要的真实反映,也是对大学生培养和锻炼综合素质的真切呼吁。

四、就业难的实质:被夸大的“伪问题”

首先,大学毕业生就业难只是一个客观的表面现象,是一个“伪”问题。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需要数以亿计的高素质的劳动者,中国的大学生不是太多而是太少,市场经济的发展需要和有能力吸收比现在多得多的毕业生。

2002年,中国大学毕业生为212万,而在全国劳动力适龄人口中,大学毕业的劳动力所占比重仅为5%,在非农业劳动人口中,大专以上学历也仅占20%。2002年我国大学生毛人学率也仅为15%,刚刚进人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而经济发展水平与我们接近的菲律宾和泰国就分别达到了31%和35%。发达国家正进人普及型阶段,高等教育人学率达到50%以上,美国则达到了70%。无论从哪个角度来讲,中国人力资本的投资远远不够,甚至低于同等发展中国家水平。毕业生就业难,并不是大学生多得“无业可就”,而是大学生.“有业不就”,是毕业生的择业方向与社会需求发生错位。

其次,大学毕业生就业难存在被夸大的可能,其中的一个目的就是为了争取政府的就业政策和其他相关政策的倾斜。大学生群体并非是社会上的弱势群体,他们不仅有能力获得社会媒体的高度关注,而且有能力影响政府决策资源的分配,他们有共同的目标和期待,希望维持他们这些社会“骄子”的传统优惠地位,寻找“精英”待遇。我们不难发现,在大学生就业问题上,政府喊得厉害,学校忙得不亦乐乎,而一些毕业生却悠闲自在。我国“劳动者自主就业,市场调节就业,政府促进就业”的就业方针是明确的,能不能就业,首先是个人问题。对于国家来说,需要关注的还有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和失业人员再就业问题、农民工的就业问题,目前社会对大学生就业问题的反应已经比较足够了,毕竟这种关注也是一种公共资源,从某种意义上说,把国家公共资源向一部分人倾斜就是对另一部分人权利的侵害。

再次,中国大学生的一次就业率从世界范围来看绝对不能说低,市场经济国家大学生一次就业率很少有超过50%的,而2003年7月国家教育部给国务院汇报的是70%的就业率,2004年9月初全国大学毕业生平均就业率也达到了73%。我们比较关注一次就业率,而国外比较关注二次就业率,就是年底就业的毕业生比率,一般为60——70%。而2003年底,我国大学生就业率达85%,由此可见,我国大学毕业生的就业率并不低。

篇5

论文摘要:大学毕业生就业难,既有社会转型大背景的原因,也有社会风气的不良影响,但问题的根源出在大学生自身,归根到底,是毕业生个体未能取得社会化的“毕业证书”。从本质上看,大学毕业生就业难是一个应该淡看的市场经济体制下的常态现象。

大学毕业生是我国劳动力资源中的一个优秀的群体,大学毕业生合理、及时而充分的就业,从某种意义上说,对经济发展、国家稳定和社会进步有着重要意义。近几年来,大学毕业生就业难的问题越来越引起社会、学校、毕业生及其家长的普遍关注,人们不禁要问,大学毕业生就业为什么这么难?难道高校毕业生真的是供过于求了吗?本文试图从社会学的角度对大学毕业生就业难的原因进行分析,以期人们对这个问题有一个理性的认识。

一、就业难的大背景:社会转型的影响

大学毕业生就业问题首先是一个社会问题,也是一个复杂的世界性难题。当前中国社会正处在由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型的加速期,表现为从政治中心向经济中心转变,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从封闭社会向开放社会转变,从无限政府向有限政府转变。这种社会转型必然带来社会环境、教育体制、就业体制、生产方式、价值观念等方面的重大变化,并对毕业生就业产生影响。

首先,我国正面临着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产业结构的重组,特别是传统产业比重的下降,致使高等教育的学科和专业的培养结构难以跟上这种变化,出现了人才市场上的供需矛盾,造成毕业生就业困难。

其次,在转型的社会中,社会对大学毕业生需求的稀缺性相对下降,表现为中国传统的就业渠道吸收毕业生的能力在下降:政府机构大幅度精简,因此不可能大量吸收毕业生;在历次政府机构调整中,分流人员基本上是在事业单位中找出路,而事业单位由于人事改革和经费紧缩等原因本身也面临精简的问题;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国有企业改组改造、减员增效的措施,使得过去作为接收毕业生的主渠道变得越来越窄。

再次,大学生就业市场不够健全,市场体系还不够完善,人力资本价格机制还没有形成,造成就业信息不灵,就业成本高,难度加大。

最后,社会对大学生的实践要求,除常规的科研、教学、机关外,更主要集中在城镇基层、农村、西部和非全民所有制等领域,但在现实上,要真正使毕业生进入这些领域,在执行层面上还有许多体制和机制上的障碍要革除。加之毕业生在观念上一时难以接受而不愿意到这些性质的单位就业,大学毕业生就业难的问题油然而生。

二、就业难的外因:社会风气的影响

首先,社会舆论是在心态上影响大学生择业的一个重要因素。现在舆论中所反映的倾向是:只要在大城市,就算先委屈一下,也比较容易成功,而到了中小城市、基层农村,就要更多地强调牺牲、奉献,这使得众多大学生产生畏难心理。社会舆论往往更加关注结果和成功本身,而不是为了成功所需的种种努力和付出的巨大代价,以及成功所需的良好心态。社会舆论要做的是正确引导大学生平视成功,重视过程,但显然我们的舆论并没有做到。社会不能正确地向学生传递成功的所有信息,仅仅是现象而非本质。年轻的大学生紧跟潮流,只知道盲目释放热情,盲目地评价自身,缺乏艰苦奋斗的必要准备,导致就业上的心理失衡。

其次,“关系就业”风干扰了就业市场,双向选择受到了局限。用人单位的“近亲”结构造成的就业排外性,干扰了就业市场的“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原则。一些单位只认领导、亲戚、朋友递来的“条子”,不管专业是否对口,能否胜任工作,只要有“来头”,有“关系”,就照收不误,搞“黑箱操作”,致使公开招聘也成了“幌子”,人员早已“内定”。在关系就业中,专业错位或低能高就的等级错位现象层出不穷,一些缺乏专业技术能力,不能胜任本职工作的“关系户”占据着职业岗位,排斥着有专长的毕业生上岗,人为地造成就业困难。地方高校毕业生大部分来自农村,他们既没有经济基础,又无社会关系,面对无形的“关系网”,他们更多地只能是无奈与茫然。

再次,用人单位存在“人才高消费之风,要招就招高学历,“虚荣心”在作怪。虽然这几年用人机制发生了可喜的变化。但不可否认的是,为数不少的用人单位存在着门槛过高、人员配置不合理的现象,动辄打出非本科、研究生不要的招牌。相当多的用人单位特别看重工作经验,希望招来即用,明确表示不要应届毕业生,这对工作经验几乎为零的大学毕业生来说,选择的自由完全交给了用人单位一方。部分用人单位过分看重学生的外在形象,有的单位在招聘过程中,对毕业生身高、五官等外在条件提出过分要求。对外在的要求在一定程度上大于内在水平和能力,这给一些形象一般的学生造成很大的心理伤害。可以说,转变用人观念对用人单位而言,还仅仅是一句口号。

最后,学校盲目追求热门专业,也是毕业生不适应社会需要的一个原因。由于就业环境的变化,许多大学盲目追求热门专业,致使专业趋同现象十分严重,如出现国际贸易热、会计热、计算机热等,热门专业一直热到产出与需求不成比例,出现了严重的“短视现象”。其中一些学校在根本不具备开办新专业的情况下匆匆上马,师资、教材穷于应付,换汤不换药。太注重市场需求而不考虑办学规律,结果培养出来的学生出现部分“空壳”现象,毕业生得不到社会的认可。此外,大学生就业难反映了中国大学教育存在着某些不足,甚至存在一些重大缺陷,如“驯化”、“模化”教育方式,导致学生成为“听话”的安分守己的规矩人,成为一个个“标准件”,缺乏个性,缺少敢闯敢冒和独立不倚的精神,满足不了社会多样化的需求。就业中的“塞车”和“撞车”现象正是这种教育模式弊病的最好注解。功利主义性质的教育理念换来了“人才滞销”的尴尬局面。

三、就业难的内因:社会化水平不高

许多毕业生慨叹“就业难”,但是,为什么有的毕业生就业如鱼得水,有些毕业生却举步维艰?就业难到底难在哪里?笔者以为,问题的根源出在大学生自身,归根到底,是毕业生个体未能取得社会化的“毕业证书”。

所谓“社会化”是指作为个体的生物人成长为社会人,并逐步适应社会生活的过程。它是个人得以适应社会、参与社会生活的过程,是个人适应社会变迁所必经的途径。个体应该选择一条什么样的道路,采取什么样的手段,达到什么样的目的,成为社会化的核心内容。

首先是大学生社会角色转换不快。大学生是祖国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这个特定社会角色,决定了大学生不仅要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找到一份好工作,更要深刻理解他们所要从事专业的社会伦理意义,培养自己高度的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而现在的毕业生普遍存在两个问题:一是没有进行正确的角色定位,自我角色期待与社会角色期待发生冲突,一些学生的观念仍停留在“天之骄子”时代,仍以社会精英自居,重实惠、求时尚,只想“到公司去,到外资企业去,到赚钱最多的地方去”,妄想一毕业就能走上管理和领导岗位。二是社会角色素质培养不够。大学生在校期间的主要任务是专业学习,大多数人基本停留在“学生角色”的状态中,“职业角色”的启发和教育少而又少,难以实现从“学校人”向“社会人”的角色转换。

其次是大学生的社会流动意识不强。在转型社会中,人们在社会关系空间与地理空间的流动性更大,特别是职业地位的流动更加明显,并且知识型劳动者的流动性将比传统的产业工人要大得多。由于职业和岗位的变动更加频繁,大学生“一次就业定终身”的现象将不复存在。然而,相当多的大学生还一心想捧“铁饭碗”,以工作区域来确定就业单位,不屑基层锻炼,盲目追求“高层、高位”就业,“先就业,后择业,再创业”的意识淡薄,抱着“全民保险,集体冒险,个体危险”的观念不放,因此,以“精英”自居的大学生的优越感就不可避免地摔落在人潮汹涌的人才市场,消失在用人单位挑剔的眼神中。

再次是大学生的综合素质不高。现代社会对大学生的要求较高,基本上定位于复合型人才,如国家公务员考试、大型企业的面试,通常不限专业,他们需要的是知识面广、人品好、能力强的学生。而许多毕业生往往有着“优秀”的书本知识,但实践能力、团队精神、心理素质、职业道德等方面却比较欠缺,择业时又不是根据个人实际水平和能力,而是根据社会职业声望,普遍希望到大城市、大机关、大公司、大院校等大单位工作,并希望所去的单位名声好,“事少钱多离家近”,这种要求与个体素质间存在较大的错位。某学校提出的“只要素质好,年年工作不难找”的口号既是社会需要的真实反映,也是对大学生培养和锻炼综合素质的真切呼吁。

四、就业难的实质:被夸大的“伪问题”

首先,大学毕业生就业难只是一个客观的表面现象,是一个“伪”问题。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需要数以亿计的高素质的劳动者,中国的大学生不是太多而是太少,市场经济的发展需要和有能力吸收比现在多得多的毕业生。

2002年,中国大学毕业生为212万,而在全国劳动力适龄人口中,大学毕业的劳动力所占比重仅为5%,在非农业劳动人口中,大专以上学历也仅占20%。2002年我国大学生毛人学率也仅为15%,刚刚进人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而经济发展水平与我们接近的菲律宾和泰国就分别达到了31%和35%。发达国家正进人普及型阶段,高等教育人学率达到50%以上,美国则达到了70%。无论从哪个角度来讲,中国人力资本的投资远远不够,甚至低于同等发展中国家水平。毕业生就业难,并不是大学生多得“无业可就”,而是大学生.“有业不就”,是毕业生的择业方向与社会需求发生错位。

其次,大学毕业生就业难存在被夸大的可能,其中的一个目的就是为了争取政府的就业政策和其他相关政策的倾斜。大学生群体并非是社会上的弱势群体,他们不仅有能力获得社会媒体的高度关注,而且有能力影响政府决策资源的分配,他们有共同的目标和期待,希望维持他们这些社会“骄子”的传统优惠地位,寻找“精英”待遇。我们不难发现,在大学生就业问题上,政府喊得厉害,学校忙得不亦乐乎,而一些毕业生却悠闲自在。我国“劳动者自主就业,市场调节就业,政府促进就业”的就业方针是明确的,能不能就业,首先是个人问题。对于国家来说,需要关注的还有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和失业人员再就业问题、农民工的就业问题,目前社会对大学生就业问题的反应已经比较足够了,毕竟这种关注也是一种公共资源,从某种意义上说,把国家公共资源向一部分人倾斜就是对另一部分人权利的侵害。

再次,中国大学生的一次就业率从世界范围来看绝对不能说低,市场经济国家大学生一次就业率很少有超过50%的,而2003年7月国家教育部给国务院汇报的是70%的就业率,2004年9月初全国大学毕业生平均就业率也达到了73%。我们比较关注一次就业率,而国外比较关注二次就业率,就是年底就业的毕业生比率,一般为60——70%。而2003年底,我国大学生就业率达85%,由此可见,我国大学毕业生的就业率并不低。

篇6

(一)自我实现的要求与社会需求之间的矛盾与冲突对高校毕业生而言,在选择职业时最好是在能实现个人价值的同时也能满足社会需求,能从事兼顾个人发展与社会发展的职业。而当今社会激烈的竞争和无情的人才更新速度,让大学生从一跨入校门之日起就开始担心自己的前途,一些非热门专业的学生常常感到自己前途的渺茫。于是,有相当一部分大学生希望通过各种资格证书来证明自己的实力,在校期间热衷考各种专业资格证书,只要有可能给就业加码的证书,学生就趋之若鹜地报考。这既催生了职业资格证书考试这一庞大产业,而且越来越多的毕业生希望在通过自身努力改变命运的同时也滋生出完全以自我为中心的价值观,仅仅将眼光放在个人价值在物质利益上的体现。

(二)信心欠缺与过高期望的价值内在冲突自信是个人发展的必然要素,也是社会对人才标准划分的一种基本指标。自信心的建立不仅来源于扎实的专业能力,而且来源于对自身能力的正确评估中。有部分学生在就业过程中,缺乏对自己能力和优缺点的正确评估,不知道自己的就业方向,盲目投简历,面试无准备,多次的竞争失利让毕业生的就业信心不断降低。另一方面,由于独立学院学生入学分数与一本二本的学生有一定的差距,毕业文凭在用人单位的认知中,其含金量要逊色许多,用人单位在招聘过程中往往对独立学院毕业生设限设卡,导致其在就业过程中难以与同时本科层次的其他学生竞争,缺乏市场竞争力,也就间接导致了其就业信心的不足。但根本原因是由于学生在校期间不注重专业实践培养,对社会行业发展的动态把握不准确,对社会用人的倾向性不关注、不了解。同时不得不承认的是,学习能力的不足和综合素质达不到用人单位的要求等一系列多元因素导致了独立学院毕业生就业受阻。在这种情况下,大学毕业生们都希望一走出校门能进入高收入单位来获取对自身价值的物质化补偿的心理就很正常了。

(三)学生个体就业价值观差异与追求就业同质化的内在冲突在社会转型下,当代大学生的个性多元化造就了个体差异化的就业价值观,理想丰富多彩。通过择业来实现自己的理想的要求更加强烈,他们充满激情,准备在社会上轰轰烈烈拼搏一番。这一方面为大学生创造出更好的生存和发展空间提供了精神准备,另一方面也让一些毕业生不能理性地认识自己和社会。另外,由于就读于独立学院的学生家庭经济条件整体要略好于其他本科层次的高校,很多学生更有条件依照自己的意愿去发挥自身的潜力,这从某一层面上也突显出部分毕业生缺少大局意识、整体意识。由于毕业生个人阅历的浅薄,往往脱离社会现实的理想与自身各方面能力和素质存在着一定的差距。尽管毕业生在就业过程中对个体差异有所了解,对自己的兴趣爱好有一定的认识,但是心理素质尚未成熟,影响了学生就业价值取向的树立。部分学生没有认真思考过自己的就业意向,往往采取跟风从众的心态来评价和选择职业;部分学生的就业价值取向同质化,表现出普遍倾向选择大城市、高工资的行业就业,对薪资要求过高,对工作岗位的物质回报过于苛刻。在选择行业和岗位时,他们较少考虑个人的发展趋势和发展基础。更有甚者,很多毕业生对自身的能力、素质、兴趣特点适合何种职业都没有理性的判断。

二、引导学生树立正确就业价值观的对策

(一)积极引导学生符合自身实际的职业价值观,树立健康合理的就业价值观首先,学生的职业前途和事业发展必须要立足于自身实际,避免跟风攀比,个人的发展也必须和社会相统一,建立以社会为本位的价值导向。而当今大学生在就业和择业价值取向上表现出的个人利益至上、强烈要求自我实现,甚至在一定程度上表现出的急功近利必须给予充分的关注和合理的引导。当然,合法正当的个人利益应予以充分重视、尊重和关心,为他们的才能得到充分的施展、体现自身的社会价值创设内部环境和外部环境,时刻树立社会发展和个人发展的协调统一的行动准则,当两者发生冲突时,积极倡导个人利益服从国家和集体利益。在社会转型过渡时期,个人利益往往是学生做出选择的原初动力,在一切向“钱”看,为“人民币”服务的思想引导下,他们对功利的进取变得更为真切。倘若缺乏合理正确引导或引导不当,学生在就业和择业过程中,其价值观很容易滑向急功近利或唯利是图这一极,对社会主导价值的认同感薄弱,从而出现游离于主流价值观的观念。因此,要构建平衡合理的价值体系,调节失衡的价值观念,在新的社会环境下就必须坚持义利并重、义利互济的价值取向,并以义统利、见利思义的价值导向。最后,在整个就业指导的过程中,充分强调艰苦奋斗的重要性。培养毕业生自主择业、积极就业的意识,敢于在逆境中锤炼自己,从而纠正毕业生在就业过程中表现出的功利化、短视化的趋势,能对自身素质和能力合理判断,适时调整择业心态,以开放的思维看待自身的发展,从而培养出具有服务社会意识的各层次毕业生,真正做到人尽其才,个人的前途与社会的发展协调统一。

(二)强化独立学院品牌意识,统筹协调教学与就业体制,全面提高学生就业信心独立学院的知名度和社会认可度在毕业生就业过程中获得相对均等的就业机会和自信心的建立起着重要作用。独立学院的办学母体多是拥有较长办学历史、毕业生质量得到社会认可的知名学校,独立学院应当研究怎样在公办大学品牌的支持下,逐步确立独立学院自身的品牌优势。独立学院在教学上依托强大的师资力量,发挥自身办学灵活的特点,结合母体学校优势专业并在市场充分调研的基础上,找准社会定位,努力建立社会口碑好,拓展市场发展前景好的“优势”专业。将专业的建设和发展与学校的品牌意识相联系,从而建立有着品牌专业的品牌学校以提升学校在社会上的知名度。与此同时,独立学院应在其教育品牌的创建进程中,在专业教学和就业市场拓展上必须树立科学发展的理念,完善各项机制,努力打造出符合自身发展定位的就业渠道,接受高等教育市场和专业人才市场的“检验”,抓住高等教育改革的契机,努力探索出适合独立学院的长效发展的教育教学机制和就业机制,从而实现独立学院的可持续发展。

篇7

>> 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存在问题及其改革 独立学院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多样化改革探析 物理学专业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实践教学改革初探 本科生毕业论文改革的行动研究 关于本科生毕业论文改革的探讨 新时期高校本科生毕业论文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高校英语本科生毕业论文写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试论如何提高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质量 高校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教学研究 浅谈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认知情况调查 学以致用―浅谈工科类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指导方法 关于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实践教学方法的比较与探讨 论本科生考研与毕业论文/设计冲突及对策 提高化学专业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质量的探讨 公安院校本科生毕业论文教学改革研究 本科生毕业论文工作的改革与探索 本科生毕业论文存废之争与改革出路 智能专业本科生毕业论文改革的一些设想 本科生毕业论文问题调查报告 本科生毕业论文写作中的问题研究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

[4]张艳红,郑春风.对高校本科毕业论文写作问题的思考[J].吉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3).

[5]王琪.高校本科毕业论文坚持之必要性及质量提高对策――以英语专业本科毕业论文为例[J].教育教学论坛,2014,(6).

[6]柳巧玲,米天胜.高校本科毕业设计(论文)教学质量综合评价研究[J].南京审计学院学报,2010,(3).

[7][9]邓晓成.关于提高本科毕业论文质量的思考[J].哈尔滨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3,(2).

[8]张欣.高校本科毕业论文质量提升的思考[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3,(3).

[10]胡成.本科毕业论文(设计)的悖论与改革[J].长春工业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11,(3).

[11]吴益锋,张淑敏,田夏.上海交通大学提升本科毕业设计(论文)质量的改革与实践[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4,(7).

[12]贾廷秀.思政专业本科毕业论文质量保障体系建设研究[J].长江大学学报(社科版),2013,(1).

[13]柯颖.高校本科毕业论文教学改革的对策思考[J].学生论坛,2008,(10).

[14]乔军,孟庆玲.提高本科毕业论文质量的几点思考[J].教育探索,2011,(9).

[15]崔嵘,陈薇,刘为群.如何走出高校本科毕业论文质量下滑的困境――国外本科生论文指导方式及其启示[J].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2013,(1).

篇8

一、本科生毕业论文质量提升的意义

毕业论文是大学生走向社会前的最后一次综合训练,要求学生能够运用大学四年所学的专业理论知识,去发现、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通过毕业论文训练,大学生至少可以在以下几个方面得到进一步的锻炼和提高。

(一)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毕业论文训练的第一个环节是如何选题,这需要学生具有较好的问题意识。爱因斯坦曾言,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因为解决问题也许仅仅是一个数学或实验上的技能而已,而提出新的问题、新的可能性,从新的角度去看旧的问题,却需要有创造力和想象力。经管类专业具有知识半衰期短、知识涉及面广、热点难点问题多等特点。因此,学生要确定合适的论文题目并不容易,这既需要有一定的理论素养,更需要类似一双慧眼的问题意识,善于发现实践中有待探究的问题。

(二)训练学生的批判思维

毕业论文有文献综述的要求。丘吉尔曾说,回望有多深邃,展望就有多远。这句话可用于对毕业论文的文献综述要求。毕业论文促使大学生大量阅读特定选题领域已有的文献,系统地收集、了解和判断特定选题研究的过去、现在与未来,批判性地审视已有文献的良莠,去粗取精、去伪存真,合理吸收现有文献的养分,从而使已有文献为自己的选题研究服务。在这个过程中,大学生不能人云亦云,必须有所思考、有所判断、有所取舍,其批判性思维因而得到训练。

(三)培养学生的学术能力

大学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各领域发挥着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和文化传承创新的功能。从某种意义上说,大学的功能是通过其培养的人才承担的。大学毕业生必须具备一定的学术水平和初步的学术能力,才能承载大学和社会的期望。毕业论文是训练和检测大学生学术水平的有效培养环节,能培养大学生具备初步的学术能力。著名学者萧乾、、侯仁之等因本科毕业论文出色而较早引起学术界的关注就是最好的例证。

(四)提升学生的创新精神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其《学会生存》的报告中指出,人们应对当今世界性问题和挑战的能力,归根到底取决于人们能够激发和调动创造力的潜力。具有学术研究基本功用的毕业论文,是能够打破思维标准化和知识无活力化的利器,能够烙下大学培养的个性化印记,可以让大学生在学术训练中提升创新精神与创新能力,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对创新型高素质人才的需求。因此,毕业论文是一个以创新为主要特征的综合实践课程,是培养创新人才的关键教学环节。

(五)锻造学生完美的社会人格

社会人格一般指待人处事的方式、沟通交流的能力、应对挫折的心理素质、面对选择的价值取向等。在撰写毕业论文前,学生需要与指导教师沟通,向师兄师姐请教或跟同学朋友讨论,这需要具备一定的沟通交流能力和懂得基本的社交礼仪;为了获取毕业论文的研究数据,学生往往要到企业或者社会组织进行调查研究,这是一个接触社会、了解社会并初步融入社会的过程;毕业生在完成毕业论文的过程中,还要承受就业和论文验收的双重压力,对他们的心理承受能力也是一个考验。因此,毕业论文的撰写过程,其实也是培养学生社会人格的过程。

二、本科生毕业论文训练存在的问题

从经管类专业本科毕业论文训练的现状看,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一)教师主观重视不够,毕业答辩流于形式

毕业论文指导教师在同一时期内往往要兼顾科研、教学和毕业论文指导工作,有限的精力加上重科研轻教学的考核制度导向,对学生毕业论文的过程管理采取放任的态度成为普遍现象。部分指导教师认为,给学生定好论文题目,定期要求学生汇报论文进度并对其论文提出相应修改意见即可,并没有分配足够时间去启发、引导和督促学生做出高质量的毕业论文。教师指导不够,自然对学生的要求高不了。在毕业论文答辩之前,指导教师往往没有足够时间仔细阅读学生的毕业论文;答辩过程中,由于时间限制,答辩的学生没有充分的时间陈述论文和答辩,教师也很少认真地对答辩学生进行提问和质疑;此外,毕业论文的评分环节虽有统一的量化标准,但指导教师更多是凭经验和主观印象给分。诸多因素致使毕业论文答辩作用虚化并流于形式。

(二)学生态度不端正,拼凑抄袭现象严重

毕业论文通常安排在大四学年进行,而这正是学生实习或找工作的关键阶段。就业压力使学生不愿意在毕业论文上花费过多的时间和精力,加之用人单位在选聘毕业生时,也很少询问和考察毕业论文的质量,学生不重视毕业论文可以说是其理性选择的结果。既然毕业论文异化为只有学分意义,谋求过关便成为目标。在论文撰写过程中,许多学生对他人论文依赖性过大,存在大量的嫁接、拼凑或抄袭现象,甚至有少数学生抱着侥幸心理,直接在网上购买论文以蒙混过关。指导过程管理跟不上,加上教师对抄袭行为的监督成本很高,拼凑抄袭现象很难杜绝并有泛滥之势

(三)论文选题不当,学生写作能力欠佳

经管类专业一般都设有毕业论文选题题库,但由于部分指导教师在拟定参考选题的时候,不注重题目更新,或者没有投入足够的精力进行选题设计,从而导致学生论文选题不当、选题雷同。选题不当主要表现在论文选题范围过大、题目大而空,选题缺乏时代性和新颖性,不能反映经济社会形势的新变化,选题难度过大,可能是导师课题或研究生论文的一部分。学生写作能力欠佳主要体现如下:论文多为定性分析,较少定量分析,即使定量分析,由于搜集、处理和分析数据的能力偏弱,定量研究效果较差;语言运用能力较弱,文字表达难以达意,甚至会出现明显的语法或句子结构错误;缺乏严谨的逻辑思维能力,论点不明确,论据不充分,说服力不强。

三、本科生毕业论文质量滑坡的成因

(一)就业压力

教育部公布的数据显示,2013年高校毕业生人数达到 699 万人,为历年之最,明年还将有所增加。高校毕业生面临越来越大的就业压力,毕业论文成为毕业的附属目标。一方面,择业的巨大压力使学生不得不把主要的精力放在找工作上,而且大部分用人单位会要求已签约的学生提前上岗实习,致使该部分学生无暇顾及毕业论文;另一方面,没有寻找工作的学生也在备考研究生、公务员或者考取各类证书,毕业论文的撰写被完全置于从属地位;另外,毕业综合焦虑症使学生无心聚焦撰写毕业论文。综上,毕业论文质量自然难以得到保障。

(二)高校扩招

近十几年来高校连续扩招,本科生数量不断增长,使高校教师资源明显不足。在承担大量的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任务之外,有些指导教师要指导十几名甚至更多学生的论文,用于指导的时间和精力难免不及;有些教师缺乏对学生科研实践能力的培养;也有部分教师责任心缺乏,在论文的选题、指导、评审等程序上对学生不严格要求;此外,有的论文指导教师由于自身缺乏科研实践和社会实践的背景,对本科生毕业论文的指导存在局限。因此,高校师资力量的相对不足是导致本科生毕业论文质量滑坡的重要原因之一。

(三)学校制度缺位

许多高校缺乏对毕业论文的过程管理制度和监督激励机制,导致制度缺位。这具体表现在:一是缺乏对论文指导教师的检查和监督,致使部分指导教师产生敷衍了事的态度;二是未能建立毕业论文教学的评估与激励机制,使指导教师没有足够的积极性和责任心去进行毕业论文指导;三是毕业时不得不让学生过毕业论文关的倒逼机制,使得毕业论文的淘汰率极低,学生容易形成毕业论文的质量好坏并不影响其毕业和就业的错误观念,因而在对待论文上采取走过场的态度。相关制度的缺位在一定程度上纵容了论文质量滑坡。

(四)各界投入经费有限

政府、高校、企业等社会各界对实践教学的经费投入相对不足,高校的有效实习基地匮乏,学生的科研项目以及实践项目申报困难等,使得本科生很少有机会进行科学研究实践。另外,经管类专业因其学科知识实践性强,学生必须到企业或社会组织中进行实地的考察、调研或访谈,获取大量有效的数据支撑,才能完成较高质量的毕业论文。教学经费有限,学校在毕业论文上投入经费偏少,导致学生调研无足够经费支撑。此外,实习企业或者社会组织为了不影响自身正常工作的开展,往往不能充分配合毕业生的考察调研工作,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毕业论文的质量。

四、提高本科生毕业论文质量的对策

为提高本科生毕业论文质量,高校应该采取有效的措施使毕业论文训练进入一个健康发展和良性循环的轨道。

(一)端正师生的思想认识

首先,高校的学生和教师都要正确认识毕业论文的教学定位。毕业论文是高校教学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与其他教学环节相辅相成,共同构成一个完整的教学体系,而它的实践性、综合性和创新性是其他教学环节所不能代替的。其次,要充分认识到毕业论文的综合教育功能。毕业论文是本科生大学阶段最后一次综合性的学术训练,具有深化学生四年理论知识,培养学生探求真理精神,提高学生科学研究能力的教育功能,是提升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途径。最后,要深刻认识到毕业论文的社会功用。毕业论文是高校人才培养中必不可少的环节,是培养学生优良的思想品质、责任感、使命感、价值观的有效方式,是学生走向社会的前期准备。

(二)保障充足的撰写时间

保障充分的撰写时间是提高经管类本科生毕业论文质量的基础。建议将毕业论文的开始时间前移到第五学期,一直到第八学期结束,这样可使教师与学生有充足的时间沟通、交流和探讨论文涉及的问题。该措施还可以使学生根据选题有针对性地在大三期间选择专业选修课,近两年的时间安排,学生有更多的时间查阅资料、实地调研、完善方案、相互研讨,为其高质量地完成毕业论文奠定良好的基础。

(三)注重学术能力训练

高校可通过多种形式的训练以提升学生的学术科研与论文写作能力。首先,针对不同专业,可开设学术方法、学术视野类课程,例如专业学术论文写作、专业文献综合训练、科学研究基础训练、科技创新实践、社会调查与实践、学科前沿等等,这些课程能使学生有效掌握毕业论文的基本研究方法、思路和要求;其次,定期邀请著名专家学者和高水平教师举办学术讲座和专题报告,介绍学术前沿,开阔学生视野,使学生积累更多的知识和经验;再次,鼓励学生参与教师的科研课题,培养锻炼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主动学习意识和独立思考能力;最后,以挑战杯竞赛和大学生科技创新项目为依托,培养提升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

(四)营造浓厚的学术氛围

营造浓厚的学术氛围必须强调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一方面,高校应积极建立校外实习基地,有效组织学生参与课程实习、专业实习和毕业实习,鼓励学生利用寒暑假开展社会调研,参加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与学校举办的科技创新活动。另一方面,构建国家级、省级、校级、院级四层次的大学生科技创新项目体系并出台相关管理办法,要求学生项目尽量与论文指导教师的研究课题相结合,鼓励不同年级、不同专业的学生相结合,形成学科训练团队,实现学生科研的传帮带。此外,针对特定专业,定期开展毕业论文、科研项目成果经验交流会,让毕业论文获优秀等级的学生或者科研项目获奖者向本专业学生介绍毕业论文或科研成果,这不仅可激发学生的科研热情,也营造出较好的学术氛围。

(五)强化论文过程管理

毕业论文训练包括选题、撰写、评阅、答辩、成绩评定等一系列过程,其中每一个环节都关系到毕业论文的质量。因此,必须强化毕业论文训练的过程管理。对高校而言,要提出明确的毕业论文训练整体要求,建立和完善毕业论文的过程规范化制度,明确毕业论文的质量评价和评估标准,并保证以上制度和要求得到具体落实和严格执行。对教师而言,要注重毕业论文的每一个管理环节,对学生严格要求,加强对其撰写过程的监督及论文质量的把关,对论文质量较差的学生要求其重做或者认真修改。对学生而言,要及时查阅和了解毕业论文训练全过程的管理文件,以明确毕业论文训练的目的、意义、作用、要求和注意事项。

(六)完善师生奖惩机制

在激励方面,一是制定数量与质量相结合的教师考核标准,根据教师指导学生毕业论文的数量和质量,判断和认定教师的指导业绩,考核的结果纳入教师职称评定、工作量认定和绩效工资考核等方面,充分调动教师对毕业论文工作的积极性;二是根据教师指导出校级优秀毕业论文的数量,评定优秀指导教师;三是集中资源支持学生参加有影响力的专业性学科竞赛,把学生开展各类科研活动、创新活动所获得的成果纳入到学生的综合测评体系中。在惩罚方面,引入答辩组论文排序末位淘汰机制,要求被末位淘汰的学生必须重做并进入第二次论文答辩。

推荐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