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3-21 17:07:36
绪论:在寻找写作灵感吗?爱发表网为您精选了8篇暑假实践论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迪您的思维,激发您的创作热情,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秘书学科具有很强的实践性,这已是秘书学界的共识。然而,秘书理论研究如何适应秘书学科的这一重要特质,并在理论研究中始终具有明确的实践意识?这一问题学界鲜有论及,颇有深入探讨之必要。
秘书理论研究的实践性源于秘书学科的实践性。这里的实践性有两方面的涵义:一方面,秘书理论研究要随着秘书工作实践的变化而变化,保证秘书理论的前沿性;另一方面,秘书理论研究要对秘书工作所面临的现实问题作出科学解读,提出具有可操作性的对策,发挥理论对实践的指导作用。具体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1、秘书理论要跟上秘书工作的新变化,及时关注秘书工作的新内容。
这一点已在秘书学教材中得到广泛体现。比如,杨树森所著《秘书学概论教程》直接将“秘书工作内容的变化”写入教材,诸如改革开放后,随着西方信息科学的引入,信息工作成为秘书部门最为重要的常规工作之一;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谈判事务、公共关系成为秘书工作的新内容;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网页(站)管理成为秘书工作内容之一等[1],对秘书工作具体内容的变化进行了初步的理论概括。
另一方面,针对秘书制度建设、国家秘书职业标准的变化等,秘书理论研究者也从理论角度进行了解读,客观地评价了其理论地位和作用。比如,关于《国家秘书职业标准》中的“秘书”定义,何宝梅持肯定态度[2],常崇宜和杨树森持批评态度[3],就是研究者们对秘书实践的新变化所作出的反应。
2、以秘书学研究对象和秘书工作内容的新变化为契机,及时发展秘书理论。
这一点在“秘书的定义”这一问题上得到了很好的体现。秘书学初创时期,秘书是“社会主义国家工作人员职务名称之一”[4],现在已经成为一种职业,并且有了国家职业标准。必须指出的是,我们是在占有了有关秘书工作内容的新材料之后来不断发展秘书学基础理论的,但并不是说有了新材料,秘书学基础理论就要全面翻新。新材料到底带来基础理论的哪些变化,还要看现有理论是不是对新材料依然有解释力。随着秘书学科的不断成熟,基础理论翻新的空间日益缩小,充分发挥现有理论的解释力就显得尤为重要。
同时,我们也应及时审视和调整现有的秘书学基础理论。比如,把文字的出现作为秘书起源的必要条件之一,是许多学者依然坚持的观点。其推理过程是:文字的出现是文书出现的前提条件,而公务文书处理是远古时期典型的、重要的秘书工作,所以,文字的出现是秘书工作产生的必要条件之一。之所以有这种论断,是因为秘书学初创时期,文书工作确实是党政机关秘书工作的重中之重,把文书的出现作为秘书工作起源的必要条件之一,以当时的认识水平来看确有其合理性。但是,今天的秘书工作已有了很大变化,虽然学界关于秘书的定义和秘书工作的具体内容还没有完全形成共识,但在上传下达、会务工作、接待工作、调查研究等与文书工作一样,也是典型的秘书工作这一点上是没有疑义的。然而,上传下达、会务工作、接待工作等并非必须借助文字进行,则“文字的出现是秘书工作起源的必要条件之一”的论断就需要改进了,所以不少论者提出了新的见解[5]。说来似乎很简单,但树立这种反省意识,尤其是要根据秘书工作实际去反省基础理论,甚至把自己以前坚持的观点推倒重来,就需要一定的学术勇气。
3、秘书学的实践性也要求秘书理论研究者关注当下秘书工作中的新问题。
用秘书理论指导秘书工作实践,提出可行性建议,本来就是秘书理论研究的题中应有之义。秘书工作中出现的新问题,就是社会向秘书理论研究者提出的新课题,但是学界对此似乎不很敏感。比如,2008年9月15日上午10时,美国第四大投资银行———雷曼兄弟公司向法院申请破产保护,消息瞬间传遍世界各地,但10分钟之后,德国国家发展银行居然仍依循以前达成的协议,通过计算机自动付款系统向这家公司即将冻结的银行账户转入3亿欧元,德国发展银行因此被媒体称为“最愚蠢的银行”。一家奉命调查此事的法律事务所递交的调查报告,详细记录了雷曼兄弟公司申请破产之后的10分钟里这家银行的职员都在干什么,其中包括董事会秘书和负责处理这项业务的高级经理手下的文员。如果秘书理论研究者能以此为个案和契机,就结构复杂的组织面临突发事件时其秘书该如何迅速作出反应这一问题,从秘书学角度进行深入探究,那么不仅是给秘书上了一堂课,也会为秘书理论研究作出贡献。但时至今日未看到有分量的论文,当前秘书理论界的敏感程度可见一斑。
4、做好秘书学知识的普及工作,让公众更加全面地了解秘书职业,理解秘书和秘书工作,从而提高秘书职业声望。
近30年的时间对于一门学科的成长而言毕竟太短,秘书学学科还太年轻,许多基础理论研究还在争鸣当中,所以秘书学知识的普及工作没有被提上日程。虽然我国秘书从业人员的队伍日益壮大,秘书职业离大众越来越近,但是人们对秘书的误解还很深。比如,笔者所在学校中文系汉语言文学专业进行专业方向分流,有师范和文秘两个方向可以选择。尽管之前多次动员,结果只有20%的学生选择秘书方向,而且选择师范方向的学生毫无例外地拒绝调剂。经私下了解,很多同学是因为家长不同意才选择师范方向的。
最具代表性的拒绝理由有四种:1.领导、企业老总多为男性,年轻女孩给他们当秘书家长不放心;2.秘书是吃青春饭的,现在选了这个方向,到四五十岁不做秘书工作,再找工作就难了;3.男生当秘书没出息,端茶倒水接电话是女孩子的事情;4.秘书就是丫鬟,干的是侍候人的活儿,怕受气。学生家长的意见基本代表了社会上普通民众对秘书职业的理解。笔者浅见,产生这种误解的原因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秘书行业自身的某些消极现象;二是公众对秘书工作缺乏起码的了解。那么,这些消极现象是因何而起,怎样预防;如何提高秘书的职业声望,如何进行全社会范围内的秘书教育,这就不仅仅是秘书学知识的普及问题,更是当下社会向秘书学界提出的新课题。
总之,我们应该加强实践意识,以此推进秘书理论研究,提高秘书职业声望,为当下的秘书工作提供必要的理论指导。
注释:
[1]杨树森《秘书学概论教程》,安徽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2]何宝梅《秘书定义述评》,《秘书》2006年第9期。
[3]常崇宜的批评见其专论《秘书定义的再探讨》(《秘书》2006年第9期),以及《关于我国秘书职业定义的再探讨》(《成都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1期);杨树森的批评见其教材《秘书学概论教程》(安徽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选我科60例康复患者,男性40例、女性20例,年龄44~86岁;其中,脑出血后遗症30例、脑梗死后遗症18例、截瘫12例。主要照顾者以患者妻子、丈夫、子女为主,年龄36~62岁;其中,妻子35例,丈夫15例,子女10例。文化程度:高中以上46例,初中以下14例。随机分为观察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
2方法
对照组对病人进行常规健康教育。观察组对患者家属同步实施健康教育,具体如下。
2.1采用自制问卷调查的方法初步了解患者家属心理状况和最想要知道的内容:疾病知识、疾病的预后、治疗方法、康复常识、营养知识等。
2.1.1了解家属的心理状态,提高健康教育效果。康复患者由于病程长,生活自理能力低或丧失,给家属在精神、生理、经济上造成了很大负担。同时,由于对疾病知识认识缺乏,心理上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如未能对家属进行心理评估和掌握家属的心理状态,在健康教育时,家属的接受能力受影响,易导致健康教育无效。因此,在患者入院时,护士热情迎接,介绍主管医生、护士、环境,在尊重和理解的基础上,不断沟通,倾听述说,了解患者和家属的心理状态,及时进行心理疏导,消除家属心中顾虑,增强信心,积极配合,提高健康教育效果。
2.1.2了解家属对健康教育的需求,满足家属需求。正确评估不同时期家属对健康教育的需求。由于患者的病情不同;家属的年龄、性格、文化程度不同;接受健康教育能力存在明显差异,因此,家属对健康教育的需求也不同。以家属能够接受为前提,采用不同教育方式、先急后缓、循序渐进、有针对性地进行健康教育,最大限度地满足家属的需求。
2.2.方法
2.2.1人员配备。4名责任护士(1名主管护师、3名护师)负责3名患者。负责护士均接受过康复健康教育培训。
2.2.2根据病情、患者和家属的健康教育需求制订教育计划。组织、实施教育计划。
2.2.3采用分发健康教育宣传册,做到每室一册;建立健康宣传栏,图文并茂;定期举办专题讲座;医生、护士共同参与讨论、个别指导等多种健康教育方式对病人及家属展开健康教育。
2.2.4及时教育,维持教育的连贯性,提高教育效果。由于患者及家属的年龄、性格、文化程度、接受健康教育能力不同,常规教育方式对患者及家属的教育效果存在明显差异。及时教育,即在患者住院期间,根据病程进展,动态掌握病情信息,及时、不断与病人和家属沟通。同时,在对患者进行各项治疗、护理过程中,及时将治疗、护理的目的、方法、注意事项面对面与家属交流,将教育随时贯穿于每一项操作,始终以真诚的态度配以操作示范,使病人及家属从视觉上直接领会、掌握教育内容,减少不足因素,维持教育的连贯性,提高教育效果。
3结果
两周后两组比较,观察组的生命质量明显高于对照组。
4讨论
就目前房屋建筑而言,我国的房屋建筑在施工过程中存在很多的问题。尤为突出的问题就是在施工过程中,整个施工建筑的质量根本没有得到很好的保证。施工中所用的材料都是以次充好的材料,且一些建筑商为了赚取更多的经济利益偷工减料现象也尤为严重,这些想象都会对房屋质量构成严重的威胁。直接的结果就是导致房屋的结构变形,房屋墙面出现裂缝甚至是裂痕,对人们的生命安全也会造成相当大的威胁。由此可见,在房屋建筑施工中,施工人员要全方位的考虑房屋建筑的安全性和使用性因素,制定行之有效的施工方案,及时的解决房屋施工建筑中和施工完成后所能带来的一切质量问题,将危险系数降到最低,将使用性能提升到最大空间。结构加固技术在房屋建筑施工中可以有效的保证房屋的质量,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减少经济损失,才能进一步发挥结构加固技术在房屋建筑施工中的作用。
2房屋建筑施工结构加固技术分析和运用
在进行房屋建筑加固处理上,要依照建筑物不同的情况,来确定适合不同结构的加固技术和方案。就目前而言房屋的建筑结构加固一般分为直接加固和间接加固。在进行这两种方法时一定要充分考虑建筑施工的实际条件和生活需要来进行选择合适的加固方法。下面简单介绍几种加固方法在房屋结构中的运用。
2.1加大截面加固法
该方法是在房屋材料为钢筋混凝土时常用的方法,主要表现是在钢筋混凝土截面受压严重的地区加上加上混凝土现浇层。是指在原受力构件的单侧或双侧浇注一层混凝土来增大原混凝土构件的截面面积,同时加配一定数量的钢筋以达到提高原构件承载能力的方法。该方法适用于板、梁、柱、墙、基础等构件。
2.2外包钢加固法
外包刚加固法就是在混凝土的四周或者两面包上型钢的一种方法,目的就是提高了建筑物最初了承载力。在实际操作中,针对不同形状的截面要采用不同的包角方法。四周包角钢并在横向加缀板的方法适用于截面为矩形或方形。扁钢加套箍加固法适用于圆柱或者弧形体。无论采用何种方法,在实际操作中,在型钢和原柱之间出现缝隙时,就采用采用乳胶水泥浆或环氧砂浆或细石混凝土填充的湿式外包法;当型钢与原混凝土柱之间没有任何连接,采用无水泥砂浆的干式外包法。
2.3预应力加固法
该方法是采用外加预应力的钢拉杆(分水平拉杆、下撑式拉杆和组合式拉杆三种)或撑杆对结构进行加固的方法。该方法适用于对提高承载力要求比较小,且加固后的刚度和裂痕加固后占空间较小的混凝土结构。但是运用此方法需要注意的是,不能用于高温环境下的混凝土结构,对于易变性的混凝土结构也不适用。
2.4增设支点加固方法
增加支点加固的方法指的是在一定程度上较少构件的单位作用力。增加支点可以使建筑物遭受破坏的时候增加构件的弯曲承受力,从而较小对房屋的破坏程度。该方法简单易行,但是也错在一定的缺点,增加支点后,会对建筑物本来的外观、功能及使用上造成一定的损坏,在房屋空间结构上也会造成空间变小。
2.5粘钢加固法
该方法主要利用粘贴剂,严格按照加固施工设计将钢板粘贴在钢结构或者混凝土表面,这样就可以使钢板和结构共同产生作用力。目前的粘钢加固技术分很多种,包括粘钢加固技术、包钢加固技术、混凝土裂缝灌注修补技术和基层修补技术。不同的技术具有不同的特点,因此,在进行房屋结构加固过程中所起的作用也不尽相同。基于粘钢加固技术具有施工简单、快速且使用该技术不会对建筑结构造成影响的特点,该技术主要应用于房屋建筑施工中的梁、板、柱和桥梁等混凝土建筑的结构加固中。
2.6碳纤维加固法
该技术运用的是碳素纤维和结构胶来对建筑房屋结构进行加固。主要特点使耐用、且加固后建筑结构强度增大,具有超强的实用性运用广泛。在进行房屋基层部位修补时,要针对不同部位不同情况运用此项技术的不同材料,如房屋构件表体层面出现裂缝现象时,应选用的是灌注环氧树脂胶;聚合物水泥砂浆针对局部建筑层体的风化腐蚀效果较好。上述加固方法总结如下几种:
(1)加大截面加固法。加固特点:用增大结构构件截面面积,以提高其承载力和满足正常使用的传统加固方法。加固效果好、经济、适用面广,但施工复杂,湿作业工作量大,工期长,对房屋的净空和美观也会有一定影响。试用范围:板、梁、柱、墙、基础等构件。
(2)外包钢加固法。加固特点:在结构构件的四角包以型钢的一种加固方法、受力可靠,施工简介,但是维护费用较高。试用范围:梁、柱、屋(桥)架。
(3)预应力加固法。加固特点:采用外加预应力的钢拉杆、钢绞线或型钢撑杆的加固方法。但是在运用此方法上要有严格的温度要求,而且需要采取一定的防护措施。试用范围:梁、柱、屋(桥)架。
(4)增设支点加固方法。加固特点:通过增设支点,较小结构的跨度和内力,从而提高承载力的方法。该方法受力明确,且效果明显。加固特点:通过增设支点,较小结构的跨度和内力,从而提高承载力的方法。该方法受力明确,且效果明显。试用范围:板、梁、桁、架。
(5)粘钢加固法。加固特点:用结构胶把钢板粘贴在构件外部以提高结构承载力和满足正常使用的加固方法。施工工艺简单、速度快,对生产和生活影响小。要求环境温度不超过60℃、相对湿度不超过70%及无化学腐蚀的使用条件,否则应应应采取有效防护措施,对混凝土强度等级低于C15的构件不宜采用。试用范围:板、梁、墙、屋(桁)、架。
(6)碳纤维加固法。加固特点:利用树脂胶结材料将碳纤维布或碳纤维板粘贴于构件表面,从而提高结构承载力的加固方法。材料轻质高强、施工方便,适用面广要求环境温度不超过60℃,否则应采取有效防护措施,对棍凝土强度等级低于C15的构件不宜采用。试用范围:板、梁、墙、屋(桁)、架。
3结束语
关键词:混凝土加层加固改造
我院于2005年1月承揽设计了北京某地锅炉房加层加固改造工程。该工程始建于1994年,主体为框架结构,基础为扩底灌筑桩,梁、柱、基础均为现浇钢筋混凝土。一层~二层为现浇钢筋混凝土楼板。三层为预制混凝土空心楼板。由于扩建要求需对该楼局部加高两层,为此对建筑主体结构进行加固处理。该工程主要技术难点是保证新旧混凝土结构共同作用和减少锅炉附属管沟的开挖对桩基础的影响。
一、结构计算及加固方案的设计
根据原有设计图纸,本楼原初设计采用的是扩孔灌注桩,桩基础考虑桩侧摩擦力,桩身长度9.5米。地质勘察报告显示,桩端持力层为粉砂层,容许端承载力400Kpa.主体为框架结构空心砖墙填充,层高分别为4.5m,3.5m,3.5m,原有结构混凝土强度等级C25,抗震设防烈度为8度。
根据工艺要求,原二层附加钢制设备需要移动位置。因为此钢制设备重量较大,将近35吨,利用原有屋面无法固定,所以必须重新浇筑混凝土梁,预埋埋件才能固定。因此设计小组商议决定将原有屋面整体揭除,重新浇筑梁板。
我们采用了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编制的satwet三维空间结构计算软件对加层加荷后结构整体计算。(计算时根据规范我们将混凝土和钢筋的强度乘以0.9的折减系数)。结果显示自震周期、层间位移均、底层柱轴压比均达不到设计要求,说明加层,加荷后建筑物整体的承载力,抗震能力不能满足要求,必须处理。
因此我们对底层柱采用加大截面,外包钢处理,并在4.5米柱中部增植混凝土梁(原设计4.5米柱内侧无梁拉接),以此增加结构整体性。并将整体加固模型用三维空间结构软件分析计算,计算结果显示各项指标均满足设计要求。通过核算,本建筑物虽然局部加高了两层,附加设备荷载增大了,桩顶附加内力却没有显著的变化。工程小组分析,原有工程中附加设备荷载校大,受力分布点距离单柱较近,所以大部分荷载通过单柱传递到基础上。新增两层后,附加设备荷载受力点进行了调整,改变了荷载分布状况、传力途径,使力均匀传递到周围的基础,所以桩顶附加外力没有显著变化。原有桩基础满足使用要求,不需要处理。
总结分析结果我们确定了加层加固整体方案:
1、将原有屋面揭除,重新浇注梁板,预埋埋件。
2、从基础顶底起将底层柱截面加大,其余柱截面外包钢加固。整个工程采取减轻结构体系自重,加层不加荷的原则,采取相应措施。我们更换了墙体材料采用较轻的加气混凝土块砌筑,屋面采用轻钢屋面。新浇筑的混凝土,比原有混凝土高一个标号。
二、地基土的加固处理
根据工艺要求,将在桩基础之间挖一条深3米宽一米的除灰混凝土水沟。桩中心间距6.6米,根据规范要求水沟底部水平连线与桩顶侧壁连线必须小于土壤内摩擦角。而且本工程的桩是考虑桩侧壁摩擦阻力的,水沟的开挖必然影响到粉土对桩的摩擦力。我们考虑受水沟影响的此排桩所承担的轴力较小,水沟中心距桩中心距离满足3倍桩径要求,如果注意施工工艺,对桩周围土壤进行固化加固处理,可以开挖。针对水沟开挖我们设计了施工方案如下:首先我们对受影响的桩基周围土壤进行加固处理。我们采用化学浆液注入法处理桩周围3米深度4.5米范围内地基。根据地质勘察报告,此区间内土壤为粉砂,所以采用水玻璃系或硅酸钠化学浆液注入土壤中,化学反应形成硅酸凝胶,短期内土壤强度可以达到1-1.4兆帕,且具有不透水性。水沟的施工采取垂直开挖,侧壁加固支护,分段开挖浇筑,每段长度不大于2米。
三、柱加固加层施工方法
根据计算我们将底层边柱,原500×500柱加大为800×800.柱采用湿式包角钢加固法,加固配筋见1-1剖面图。施工方法:
(1)先将有裂缝部位和酥松混凝土剔除,抹成原形,不需剔除的柱表面应先凿毛增糙,四角磨出圆角,并用钢丝刷刷毛,用压缩空气吹净,然后在处理好的原有柱外表面涂刷结合界面剂。
(2)绑扎新钢筋,浇注混凝土。
(3)柱四角外包75×6角钢,角钢之间用75×6钢板连接,沿柱纵向间距750mm加固处理。
为了加层并重新浇筑挂设备的大梁,我们没有采取一般混凝土结构的加层法,将屋盖揭除植筋柱加高,而是从顶层柱中部计算弯距最小处截断。为了使减小施工对原有柱强度产生的不利影响,我们将所以加高柱分三批从不同地方截断加高,柱截断时采用无损静力机械截断。新老柱混凝土浇注前,界面用钢丝刷刷毛,用压缩空气吹净,然后涂刷界面结合剂。钢筋连接采用与原有钢筋直径相同的钢筋机械挤压套筒连接,满足接头错开的要求。混凝土浇注完毕后,柱相应外包750mm长,10mm厚钢板加固处理。这种方法可以有效的提高截断处混凝土柱抗剪切力。超级秘书网
在整个加固,加层工程施工前,必须拆除所以墙体,设备,和屋盖。这样可以减轻结构自身重力。我们的设计思想是揭除屋盖梁板-卸载-柱加固-加层-轻屋盖代换。
通过此项工程,我们设计小组在加层加固方面做了一些有益的探索。总结混凝土结构加层加固我们认为:
1、加层工程必须仔细核算原有建筑物的地基,主体结构才能实施。
2、旧有建筑物,通过先进的设计计算理论,有效改变力的传递体系,减轻结构自重,采用轻质高强材料可以为加层创造实施的可能性。
1.1做好悬挑梁的选择与固定工作
在设计好固定方案之后,要对悬挑梁的材料与型号进行科学的计算,分析其结算结果是否符合工程施工要求,就现阶段来看,常用的悬挑梁多使用工字钢支材料,该种材料具有双轴对称的特征,高度也能够达到建筑物使用需求,安全性也十分的理想。在进行固定时,需要使用超过14mm的粗钢丝绳进行吊拉,与建筑物的结构相连,完成之后,再使用直径大于16mm的锚固螺栓固定,留出一定的外挑长度。
1.2控制好脚手架立杆和悬挑梁连接质量
在建筑施工现场之中,很多施工单位都没有按照相关的标准规定来绑定脚手架,而是敷衍了事,使用短管进行焊接,再将底座钢筋插入立杆就投入使用,这就给后续的施工造成了极大的安全隐患。为了保障施工质量,必须要提高底座焊接质量,技术人员在进行焊接时要严格的遵循国家标准,保障短管直径能够符合标准规定,在焊接过程中,监管人员应该进行全程的监督,在焊接完成后,做好验收工作,保障底座质量过关后方可投入使用。
1.3设置好悬挑式脚手架的剪力与卸载
为了保障悬挑式脚手架的质量,需要提前做好卸荷计算工作,对于一些需要设置通道或者断开的特殊位置,应该进行重点核算,这些重点位置包括架体立面转角位置、塔吊、架体、卸料平台等位置。在卸荷完成后,需要设置好悬挑式脚手架剪力,其设置区域为脚手架外侧位置,需要沿立面进行均匀的设置,剪刀夹角幅度与剪刀撑数量需要严格的遵照国家标准进行设置。
1.4控制好建筑结构与脚手架连接件间距
连墙件的质量也是影响悬挑式脚手架的主要构件,是建筑结构与悬挑式脚手架的承接面,其质量标准也是非常严格的,为了保障连墙件的施工质量,必须要控制好主节点与连墙件节点距离,一般以300mm以内为宜。在选择连墙件材料时,需要使用刚性构件材料,严禁使用软性材料。在连墙件间距方面,遵循其他落地式脚手架设计原则即可。在设计的过程中,需要遵循严格的顺序原则,先从底部进行设置,使用安全的方式来提升其质量。
1.5做好架体防护与层间防护工作
在悬挑式脚手架的固定工作完成之后,还要采取科学的措施来做好架体的防护与层间防护工作,这样才能够防止意外的发生。在开展防护措施时,需要注意到两个重点区域,第一个区域就是作业层外侧,在这一位置,需要设置好挡板进行保护,常见的有挡脚板与防护栏杆,在设置完成之后,需要使用密目网进行遮挡,这样才能够真正的发挥出挡板的防护作用;在另外的作业层之中,需要额外的增加防护层,根据具体的防护要求来使用不同形式的安全网,在侧面防护上,可以优先使用密目网,在水平防护方面,则需要优先使用平网与密目网。
2做好悬挑脚手架的检查与验收工作
我国脚手架验收制度对于脚手架的验收与检查有着确切的规定,为了保障悬挑脚手架的质量,必须要加强检查与验收。在设置脚手架前,需要加强对配件的检查与验收工作,防止错位、结疤与裂缝等情况的出现,保障钢管的性能;在安装脚手架时,需要开展分阶段的验收工作,在悬挑脚手架基础夯实填平时,需要保障好承压部位的质量,控制好排水系统,在保障这几个环节的质量之后,方可进行后续的搭设。在进行搭设时,验收人员需要时刻检查脚手架的情况,看工序搭设是否符合相关的规程,在装饰脚手架时,还要做好检查工作,特别是外墙装饰,需要定期进行检查,检查完毕后,做好验收记录。总而言之,悬梁式脚手架的验收工作是十分重要的,需要分步骤、分阶段的进行,只有这样才能够将安全隐患扼杀在摇篮中。
3建筑悬挑脚手架的使用与拆除注意事项
大学生暑假社会实践报告论文1500字一:
这个暑假,我走进了xxxx刑庭,进行了为期不长的两周的实习。
虽然以前在专业老师的带领下也参加过刑审,但这一次,却是如此真实地深入到庭审的背后,
期间,我的实习主要有以下内容:旁听;填写公安卷;发送达回证及判决书;装订档案;打执行通知书及结案审结表;帮助书记员整理卷宗;查阅及复核卷宗。
下面我来分享一下我的实习收获及感悟:
一、无论所做的事情轻重缓急,到要做到谨慎细微
我到刑庭的第一天,是跟书记员。由于她所负责的法官的执行通知书及结案审结表比较急用,让我也加入了其行列中。其实打这些文书,模版已经拟好了,关键是运用的计算机操作技术将犯罪嫌疑人的档案资料填入其中。
书记员把需要注意的问题讲述了一遍,如刑号、出生地、户籍所在地、学历、是否有前科、犯罪事实等等,最关键的是刑期了,若稍有松懈,正义和公平就会在这不经意的一刹那间被抹煞。
这关乎当事人的切身的人身权利也将因自己的疏忽遭受了损害。本以为这是简单的手脚功夫,但真正做起来时,才发现,必须逐一校对,细致入微,方可保证无错。而且,要真正地做到快、准、狠,还需些时日来训练啊。
同时,我还发现,刑庭的电脑里面存有很多法律条文以及对应案件的资料,这在法庭是很方便的,真的大大提高了法庭工作的效率。并且在以后的工作中这个作战武器是大有裨益的。
二、法院工作者人员应该树立的中立地位
法院的每一项工作都牵动着双方当事人及其利害关系人的心,他们每一双注视焦急的眼睛都注视着事态的进展。作为一名法院的工作人员,包括我这样的实习生,都深深地感到身上肩负起的责任。面对一件案情简单的案件要作出一个判决或者裁定也许并不难,在电脑上修改的时间可能只消十来分钟,但我们保证的是判断的正确,符合内心的确信、法律的规定。
法院的责任在于重新分配当事人的权利义务,它的角色是中立的,不可偏袒,一方当事人不管是被害者还是加害人,应该承担的需要承担,不需要的不能强加。主观臆断或者有感情倾向都不是一位裁判者应该具有的。
还记得第一次庭审的旁听,是七位犯罪嫌疑人涉嫌绑架罪。其中年纪最小的初中未毕业,而父亲,作为他的辩护人,在法庭上,竟难过得激动地流下了泪,或许是痛苦又心疼的泪吧。
看着泪痕印在他那沧桑的脸上,同情之情立马燃起。他儿子年纪如此的小,肯定是被骗过去的了。然而,当看到法官那义正严辞的方脸时,心中警钟即时敲响,作为法学人员,扶弱之心需有,但追求正义公平更需有一颗中立之心!
三、关于简易程序审理刑事案运用
这是我第一次看见简易程序在审理案件中的具体运用。这些案件案情清晰、事实清楚、证据充分、争议不大,基本与课本的条件要求符合。并且花都区法院也属基层法院,符合简易程序的条件。在整个审理过程中,审理时限很短,而且感觉开庭审理只是走下过场,法官对于此案如何判也早有结论。
然而,通过这几起适用简易程序的刑事案的审理,我看到虽然审理时限很短,必备的程序却很完备的,准备工作也是不容疏忽的,而且法院在这方面控制得很好。几件的案件在同时审理宣判,也大大地节省了法院资源,也提高了工作效率。
四、关于绑架罪的认定
在书上学习时,只是抽象地认为,绑架罪就是以勒索财物为目的绑架他人,或者绑架他人作为人质的行为。当然必须考虑的是构成要件。而在实践中,需做到实际的运用。如以勒索财物为目的,以强制手段违背被害人意志威胁及其他暴力手段来所取财物就是勒索财物了吗?
当然不是。如果只是甲骗取了乙的手机,乙不平,以暴力手段实际控制甲,威胁其返还。这并不构成绑架罪,而为拘禁罪。只有当乙索取超过手机价值以外更多的财物才有可能构成绑架罪。
理论的知识真的需要通过实践的运用,才可以说是属于自己的。
五、关于社会人员的法律意识问题的认识
在实习过程中,从接触到的案件中,发现有较多的犯罪嫌疑人都是因缺乏正确的法律意识才导致了犯罪。看来依法治国的方针,法律意识入人心的措施还未贯彻得好,公民的法律意识有待进一步的提高。特别是教育水平对法律意识的影响最大。
有很多的犯罪嫌疑人的学历都是中小学的,还有就是未成年犯罪也越来越成熟,这些问题都不容忽视,需要深入思考。就目前而言,普法宣传还需进一步地扩大深入。
实习的时间或许不长,但是却让我接触并初步了解到实际的刑事审判工作及其程序,也通过理论与实践的结合,进一步学习了相关法律知识,巩固了理论知识。同时也由此看到了自己需要努力的方向。希望能够抓紧每一次的社会实践机会,使得学习到的理论在实践中得到检验,全面提升专业能力。
大学生暑假社会实践报告论文1500字二:
裴斯泰洛奇曾说:实践和行动是人生的基本任务;学问和知识不过是手段、方法,通过这些才能做好主要工作。所以人生必须具备的知识应该按时间和行动的需要来决定。这说明知识和实践永远是分不开的,在实践中可以检验真理,也可以培养自己的能力,提高自己的效能,弥补不足。
为了开拓自身的知识面,扩大与社会的接触面,增加个人在社会竞争中的经验,锻炼和提高自己的能力,以便在以后毕业后能真正走入社会,并且能够在生活和工作中很好地处理各方面的问题,我们四十三个人怀着同样的梦想参加了这次的暑期三下乡活动,在活动中我们受益匪浅。
我们不仅下乡带去知识,还深入农村,了解当地的民情。参加这次的暑期三下乡,使我有了一个验证自我的机会,使我无论是能力上还是心灵上都有了更深一层的进步,同时也看到了自身的缺点和不足。
维持了十二天的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结束了,辛苦而充实,沉重却又充满欣慰。经过这半个月的旅程,受益匪浅。我们团队四十三个人给茂名市高州高丰小学那群淳朴的孩子以及热心的村民带去了些微薄的帮助和浅显的知识,却带回了多少钱也买不回的一种态度,一种责任,一种深刻,一种认识。
忘不了那田间垅上无处不氤氲着的迷人绿意;忘不了那满山遍野的龙眼树;也忘不了高丰小村农村留守儿童那天真稚气的笑容,忘不了村里留守老人们那饱经风霜的脸和仁慈爱怜的眼神;更忘不了在期间我们四十三个人相互扶持,相互依赖,相视而笑,相拥而泣。而这一切一切,将永远珍藏在我们心底
(四川美术学院美术馆,重庆401331)
[摘要]本文从视觉文化时代的艺术转向出发,结合中国画论与西方哲学等文艺理论,以艺术家朱书贤、常陵的艺术作品为具体切入点,讨论当今艺术文本结构的审美化生存,可以为之的路径与方式。
[
关键词 ]视觉文化时代;艺术文本叙事结构;审美化生存
[DOI]10.13939/j.cnki.zgsc.2015.13.130
1从图到图,一眼万年:视觉文化时代的艺术转向
鼓乐喧天的祭神仪式、严阵以待的狩猎场面……在我们向那些茹毛饮血的远古时代遗存面壁凝视时,它们凸显出的不仅仅有筚路蓝缕的人类活动轨迹,还有人类记录自然、控制自然的愿望和能力。“制图和读图是人类走出愚昧,从一般动物中离析出来的最伟大的一步”王海龙.视觉人类学[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07:4.,图其形绘其影的“叙事”行为已然定化为人类的生存方式之一。伴随着大浪淘沙般升腾跌宕的自然抉择,人类终于以蹒跚向前的脚步迈入了这个新世代。拜经济发展与科技发达所赐,当下新技术的不断引入和传媒的日益扩张,营造出了视觉机制的高位主宰和视觉文化的广泛渗透的氛围。
当持续了四个多世纪的蒙娜丽莎的微笑,在20世纪不情愿地被附加上 “L·H·O·O·Q”的标签;当梦露的迷人肖像以变色龙的方式重复出现,我们仿佛已经嗅到了视觉文化沉浸于叙事格局之中的整合之味。从图到图,一眼万年,生活世界的视觉化、图像化这一次又垂青于人类,不同的是,人类此在的界域已经裂变为视觉文化的竞技场——以文字和语言为中心的理性形态,正逐渐为以图像为中心的感性形态所取代,人们对于文本的主体认知方式继而由精读转向略读、由凝神关照转向眼球效应,图像在一步步滑向话语的附庸和感官的刺激物。
2诗意栖居地之上的审美化生存
凡是诗性尚未泯灭的人都不可能真正地沉沦于世界的蝇营狗苟,都不会深陷在日常奔走和忙碌中而对存在的呼唤听而不闻,都不会一生低头于足下的小利而不仰望天空。章国锋,王逢振.20世纪欧美文论名着博览[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259.
——海德格尔
在如此一个图像增殖与侵蚀的视觉文化时代,“视觉文化的规划一直便致力于尝试以种种障碍和未知形象将空间填满……它总是充满着未被承认的障碍,这些障碍从来不允许我们实际上“看到”存在于我们的期待之外的东西。”罗岗,顾铮.视觉文化读本[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13.在海氏那里,“诗意地栖居”具有一种遮蔽的力量。
的确,在当今大众经验重构、审美范式转换的情境之下,如何使审美与现实、艺术与生活达到双向互动和深度沟通;如何使艺术文本叙事结构在日常体验与美学意义、审美愉悦与价值提升之间,制衡图像沦落所带来的无深度的不可承受之轻,以实现诗意栖居地上的审美化生存,成为当下艺术的职责与业绩所在。石涛有云“笔墨当随时代”,置身于其中的艺术家们即时调整文本叙事结构的转向步伐,平视之眼的朱书贤“以平视感的姿态开启感官之门”,深情冷眼的常陵开始了“一花一世界的诗意撩拨”,他们以超文本的立体方式吸纳慧智,在推动艺术创造的人性化表达和审美化建构的同时,在学术关照的层面上不断厘定本土文化的精神坐标。
3艺术文本叙事结构之——关涉与遥望:此岸与彼岸
文艺复兴以来关于艺术的朴素“镜子说”,毫不怀疑词与物的一致性;而进入视觉文化时代以来,书写与现实的非同一性却是所有语言固有的,没有一套言说世界的言辞能包含世界的真。当代艺术在实施着镜城突围的行动,它不断抹平了“虚拟真实”与“实存真实”,走向“超真实”。人们在创造着现实,也在构筑着理想世界,力求走近精神“彼岸”。这种“超真实”/“幻象”生在此岸,活在彼岸,成长在此岸至彼岸的路程中。在佛教构筑的世界里,此岸与彼岸是现世与来世、苦海与佛国的两极。而笔者此刻所议的此岸与彼岸,其所指不仅包括此在和彼在,亦有一种地域上(如本土与海外、东方与西方等)越界与连接的概念。即艺术家们既要以入世的治学态度,在日常生活中、在创作中关照,又要在此岸遥望彼岸、从彼岸关涉此岸,透过秩序的网幕,使鸿蒙之理见:李来源、林木的《中国古代画论发展史实》,上海: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1997年版,307页:石涛有“天地氤氲秀结,四时朝暮垂垂,透过鸿蒙之理,堪留百代之奇”。闪闪发光。
朱书贤借助《黑雾》与《黑色种子·抽芽》文本叙事中源自自身经验、看似稀松平常的现实情境,将此案与彼岸的关涉与遥望,演绎为“浪漫”与“现实”之间的悬浮与依托。“每当我察觉浪漫这东西时,感觉它的存在像是一层透明的薄膜,悬浮于现实事物的表面,使得事物看起来时而真实,时而虚幻,下一个瞬间,就消失不见。”摘自朱书贤《浪漫——悬浮于现实之上的一层薄膜》一文。两部作品均为我们设定了“黑色”之夜和“白色”之亮的现场氛围,黑与白的交接之处便是无穷尽的“灰色”主调。艺术家将创作视为“再现薄雾般的浪漫”,可是这浪漫却没有依附在抓人眼球的新奇形态中,没有披戴上浓妆重抹的色彩,而是弥漫于充斥在影像中的主色调灰色之中——主体与客体在这里均被笼罩在纯度不高、亮度不够的灰暗调子里。
回到颜色本体上来看,因似晦涩的灰色之于黑白,就好似浪漫之于现实。它不同于黑白的极端,而是以朦胧、内敛、神秘的形状,更富于弹性地介于两者之间。“灰色给人以时间、空间上的距离感更强烈,其远方为遥远的过去”[德]爱娃·海勒(Eva Heller).色彩的性格[M].吴彤,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8:330.。如果说“黑色”之夜和“白色”之亮分别对应于“此在的遮蔽”和“彼在的敞亮”,那么这种以枝枝蔓蔓的灰色姿态为代表的视觉效果的压抑,无疑助艺术家一臂之力拨开“黑雾”,将关涉此案、遥望彼岸的实施凝结为破土而出、抽芽壮大的“黑色种子”。
拥有十年留法经历的常陵,在此岸的法国时思蜀而不乐,记忆中的母土魂牵梦萦,他欲罢不能地迷恋着彼岸的温暖;回到2005年的台湾,此岸的故乡社会结构、现实面貌、文化境遇较前有了根本改变,此刻的台湾与记忆中彼岸的台湾无法建立起即刻的连接,从此岸到彼岸的跳转,实质是从本土的缺席转到现时的在场,记忆中对于母土上下文关系赫然横亘出一条现实的鸿沟。艺术家由此在对于彼在的原有期待并没有实现,这种怅然所失的情绪,促使常陵开始了以台湾的特色饮食——“五花肉”为视觉识别码的身份追寻。常陵的温情回眸,在“异乡”和“原乡”之间巧妙切换,他用特殊的减去法,挥洒书写的痕迹,流动油画的颜料,而由此产生的类似于水墨的表达效果直接带入了文人画中的精神元素。
从构图饱满的暖色到间有其中的冷色,从“五花肉”系列中“肉山水”“肉花鸟”“肉都市”“肉兵器”“肉宗教”五个子题之间的互我进化和轮回,常陵的艺术文本不断地呈现叙述者的心理反应和阐释渴望,具有一种“符号迷恋”的故事表征。这种叙述策略又唤起观者巨大的情感期待和叙述幻想,继而使其沉溺于文本的叙述之中。于是,此案的关涉与彼岸的遥望在这里,图像化为高速的静止、细腻的宏阔,且深且浓且久远且绵延,而至无穷无极。
4艺术文本叙事结构之——确定与不确定的预设方向
艺术的文本创作存在于从创作到作品接受的动态流程中,存在于“从创作者的意象—语符思维到读者的语符—意象思维的相继过程中” 朱立元.接受美学导论[M].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4:305.。在这个过程中,作品是创作主体与接受主体各自思维活动的中介与连接点,它既是作家创作活动的物化与结果,又是读者接受活动的起点与物态化作品的重新创作。
按照这样的认知准则,艺术家一方面要为接受者提供一个微妙的意义组合,其中既有可以直接知觉到的意义倾向,又有含而未发,需要接受者加以想象填补的意义“空白”。于此之下的本文叙事,摇摆于确定与不确定、精准与混沌的预设方向之间。确定的预设方向,使得观者的观看思索与创作者的原发意识,具有一定层面上的主旨一致性;而预设方向的混沌与不确定,则需要观者的主动思索才得以使画面的意识显现完结。从此点延伸开来说,它反而完满和确定了创作者的精神嫁接和转译。
朱书贤寓诗意感和神秘感于现实生活中的哲思方式,流淌于作品《黑雾》与《黑色种子·抽芽》中。他在其中没有设置人物对白,待定的指向与缓步运作的“尺八”背景音乐互为滋养。艺术家从哲思迷离、文风幽淡的保罗·奥斯特(Paul Auster)小说《幻影书》中,获得关于“默片”元素的启迪。在他看来,默片虽然少了语言的表达,却有着如同诗一般的专属表达方式。“默片的无声、黑白色彩、断断续续加速的节奏。这些都是障碍,增添了观赏的困难,却也减轻了意图代表什么的负担。”见:《“恶童力”展览画册》,朱书贤《浪漫——悬浮于现实之上的一层薄膜》,台北:大未来画廊,2009:136.朱书贤将这种拥有多向无限生长可能的“共文本”空白,拓展到诸多具有神秘感条件的环节之上,如剧情推展的幽然迭转、默片与观众的距离感、“尺八”乐器本身带有的宗教色彩等等。
“存在于这个时代的洪流间,我不批判,我只裂开嘴大笑。”在常陵看来,宇宙本身处于混沌状态,其间的一切事物和现象都包含阴阳、表里的两面。他希望自己的艺术创作是一面镜子,可以提供一种中立的思考方式,而不是过于明确、太过了然的指向。艺术家使用特殊的减去法,使生物的存在本身穿透历史思考呈现过去、现在、未来的文化课题,于此亦应了石涛“在于墨海中立定精神”、“混沌里放出光明”的画语录。
朱书贤、常陵的艺术语言由常态进入空白,又由空白回到常态。他们幽玄诗意的语言一方面将观者导向一种超然的意象意境;另一方面又在这种导向的路径之上设立了多重障碍间隔,将观者接连阻滞在语词本身的意义之上。正如同叶燮对于诗有“其寄托在可言与不可言之间,其指归在可解与不可解之间,言在此而意在彼”之说,他们通过增多叙事结构中,从语义、意象一直至主题各个层面的“空白”与“不确定性”,来适应和调动观者重建作品审美物件的创造性和能动性。
参考文献:
[1]高千惠.当代文化艺术涩相[M].台北:艺术家出版社,1998.
[2]倪再沁.台湾美术的人文观察[M].台北:艺术家出版社,2007.
[3]卢梅芬.台湾当代原住民艺术发展[M].台北:艺术家出版社,2007.
[4]李钦贤.台湾美术之旅[M].台北:雄狮图书股份有限公司,2007.
[5]刘益昌、高业荣、付朝卿、萧琼瑞.台湾美术史纲[M].台北:艺术家出版社,2009.
[6]廖新田.台湾美术四论:蛮荒∕文明,自然∕文化,认同∕差异,纯粹∕混杂[M].台北:典藏艺术家庭,2008.
关键词:网络平台;高师数学;教学实践;效果评价
利用网络平台开展主题探究学习活动,为学生提供一种全新的、能充分体现主体作用的学习方式,使信息技术成为学生认知、探究和解决问题的工具,能够提高学生学习的效率,促进教师教学观念和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为全面深入开展素质教育,培养创造性人才提供更多途径。
研究背景
初等教育专业是我校重点建设专业。该专业数学学科教学过程存在很多问题。第一,学生的基础知识差,教学课时少,课堂上学生的参与度低,对知识的理解掌握程度差异较大,分层施教的教学条件不具备。第二,课后教师的辅导不及时、学生缺乏良好的学习习惯,不能保证足够的复习时间。第三,学生之间、师生之间交流方式单一,缺乏多向交流的渠道。
基于初等教育专业在数学学科教学上存在的问题,我校教学改革项目《建立新型数学网络教学平台的研究和实践》,旨在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建立新型数学网络教学平台,让学生可以不受学校围墙、教室大小、授课时间等的时空限制,结合自身实际自主学习。以此弥补课堂教学的诸多不足,为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交流提供更多渠道,使数学教学真正实现教与学的多元化、主体化。
网络平台的设计原则
我校“基础教育系数学网络平台”的网址为222.194.190.7/jcjyx/jxpt/,每一页面的内容经过了编辑、制作、修改、测试、验收等多个环节,保证了内容的正确性。在每一个页面顶部和左侧都有各部分和各知识点的链接,页面美观、大方、精致,有利于浏览和学习。
考虑到项目的应用性、校园网络资源以及学生的学习需要等情况,在该数学网络平台的设计过程中,我们主要遵循了以下原则。
重视网络学习的自主性自主学习是平台构建的主要目的,因此,网络平台应提供教学资源的多种表现形式并提供丰富的自主学习资源。应下大力气丰富和充实具有数学特色的知识性内容,提高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在教学设计时,要突出网络学习的自主性,强调教学资源要用来支持学习,而非用于支持教学,重视学习需求分析、教学目标分析、教学内容分析、学习效果的评价与反馈交流。
重视网络资源建设的科学性网络数学教学必须遵守数学教学原则,从教材的规定性和学生现状出发,采用带有普遍意义的启发式教学法。要强调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师生共同活动,注重数学活动过程的教学。要加强数学思想、数学方法的教学,引导学生认识数学的本质;要注意学生的学习心理,培养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网络数学教学要充分发挥计算机技术的优势,从计算机的编程思想出发,设计出层次分明、清晰流畅的教学流程,去探究数学问题中的关系、结构、重点、难点,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的科学素质和科学精神。
重视突出内容建设的师范性师范学校的数学课有其自身特点,就是要注重对师范生数学素质的培养,让师范生了解数学的发展史、现代数学的前沿问题以及数学和生活的关系。数学与其他学科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在设计网络平台时应尽量搜集整理与本课程相关的课外内容,不可完全按照教材的内容去设计,要根据网络信息丰富、速度快的特点,积极扩展知识覆盖面,把网络平台营造成一个数学乐园。
重视平台使用的交互性在网络教学过程中,教学时空是开放的、多维的,应保证教学的交互性,留给学生充分的思维时空。这就要求教师在进行网络教学时,将多媒体课件放在网络之上,不仅要便于学习者的个别化学习,还要注意不同学习者之间的交流。只有教学的交互性增强了,教学气氛才会浓厚,才能有益于学生的学习。网络平台应将课程内容以超文本方式呈现,提供良好的“导航”系统和功能,赋予学生串联知识和浏览网页的自主权。另外,应设计和灵活多样的学生练习和训练内容,提高网络课程的交互性。
此外,要重视评价反馈的设计,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客观评价学生达到课程教学目标的情况。
网络平台的模块设置
本数学网络平台由以下四大模块组成:
课程简介模块包括课程简介、教学大纲、教学进程计划三个子模块。该模块介绍课程的基本情况,详细介绍每一节课要学习的知识点、目标和要求,让学生在学习中熟悉各个知识点的地位、作用和需掌握的程度。
在线课堂模块包括电子教案、多媒体课件、同步习题、模拟试题。这是网络平台的关键部分,把需要的网络教学教案,重点内容提示、归纳,难点的讲解、分析,实例剖析,相关资料等于网上,便于学生浏览并及时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教学课件的设计重视网络教学与传统教学的结合,将难学、难懂、难以用文字表达的知识内容以形象、直观的方式表达出来,使其具有开放性、纲目性、模块化的设计结构,使主题分明,重点突出,认知路径明确,宜于学生在网上选择和接受。在同步习题的设计中,注重数学方法的指导,设计多种难度的题型,学生能从题库中找到相应的题目和提示,便于学生自觉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和能力训练,提高数学能力。学生可以在网络中学习,可以做一些练习题,看一些实验,并回答实验相关的内容,或者选择测试内容、测试方式以发现自身不足,进而补充学习,实现在网页中进行实时的多媒体交互教学。
趣味数学模块包含丰富的与课程相关的知识性、趣味性内容。介绍有关的数学史、数学家的成长故事、有趣的数学问题、生活中的数学问题、数学概念的起源与发展历程等。通过数学趣味阅读材料和相关知识的链接,渗透数学的科学意义、文化内涵,丰富学生的知识面,使学生懂得数学的价值,加深对知识应用的了解,让学生感受数学文化的熏陶,感受数学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以此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答疑园地模块包括问题答疑精选、教师联系方式、留言板。注重师生之间的交流和反馈,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教师信箱应为学生开通方便的求知通道建立起思想交流园地,便于学生与教师进行交互式交流。师生之间可以通过收发邮件,解决学习过程中的疑难问题以及进行作业的传递和批阅,与教师交流思想,反馈教学信息,实现非实时的交互,更好地开展教学。
数学网络平台在教学中的应用
数学网络平台是数学教学的辅助手段,教师应依据教学内容、教学对象以及自身情况等诸多因素灵活应用。
灵活选择教学模式借助网络平台进行教学应以传递接受模式为基础,运用引导探究模式。在网络上对学生所学知识的过程进行监控有一定困难,但教师在讲解有关知识时,可以多进行设问,通过课件进行师生之间的问答与交流,进而了解学生的探究过程。在教学时,难点要详讲,要发挥网络教学有利于培养学生形象思维的优势,着重加强抽象思维能力的培养,做到技术手段与精讲的有机结合;学生可以自学的知识点可略讲,并通过制作课件让学生自学,运用教师引导下的学生自主探究学习模式,真正做到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
科学调整教学进度在借助网络平台的教学中,教师要结合教学内容和学生情况及时改变教学进度和讲授节奏,反对平铺直叙。尤其要在课题的引入、问题的展开、结论的得出三个环节,形成小;在对重点、难点的讲解中,环环相扣,逐步深入,给予学生清晰明确的解释。教师要善于在虚拟教室中把握学习者的质疑、探究心理,及时解决有关问题,保证学生的思维速度与信息传递速度之间的协调、同步。
重视启发式教学与直观教学法的结合借助网络平台的教学应结合传统教学方法,从学生的角度出发,开展启发式教学。同时,借助计算机技术,有意识地加强概念、定理、公式的几何意义的教学,而直观教学法的使用,有助于揭示数学理论的发生、发展过程,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在讲解有关知识时,要充分发挥网络教学的优势,在培养学生形象思维能力的同时,加强其抽象思维能力的培养。必须避免只重网络教学而忽视常规教学,应根据教学需要选择合适的媒体和手段,合理地使用多媒体。根据学生实际和教学内容实际恰当地选用媒体形式是不变的原则。
实施效果综述及模糊综合评价
网络平台的功能主要体现在学生能够在网上自学、自测、与教师相互沟通,也可以自主地进行探索性学习,进而提高学习效率,提高自学能力。教师可以方便地利用数学网络平台的资源进行备课,使教学直观生动,从而提高课程教学的效率和质量。教师除可以利用教学网络平台直接开展教学活动外,还可以搜集各种教学资料,查阅相关的数学资料和数学案例,利用同步练习和模拟题库对学生进行单元评估和综合考评。
我们利用模糊数学的运算法则对数学网络平台进行了模糊综合评价。主要评价要素有功能完备性、操作方便性、性能稳定性、访问高效性四个方面。邀请了校内外数学和计算机科学方面的10位专业人士进行评价。
根据实际情况给评定等级赋值:分数用F表示,若F≥95为优秀,85≤F95为良好,65≤F85为一般,50≤F65为差。
模糊关系矩阵R如下(7位数学教师和3位计算机教师分别评定):
最后得分0.1866667*95+0.44*85+0.24*65+0.0666667*50=74.067,由得分可知数学网络平台的性能为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