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爱发表,线上期刊服务咨询

药学类专业8篇

时间:2023-03-21 17:06:57

绪论:在寻找写作灵感吗?爱发表网为您精选了8篇药学类专业,愿这些内容能够启迪您的思维,激发您的创作热情,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药学类专业

篇1

关键词:高职;药学类专业;有效教学;有效课堂

中图分类号:G7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727(2012)06-0027-02

与本科院校不同,高职教育更加注重社会服务性,以培养高技能应用型人才为目标。课堂教学是培养专业技能、提升职业素养的基础环节,随着教育理念的提升和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教师如何创新教育理念,适应学生学习的需求,如何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已成为教学改革面临的重要任务。卫嵘、于作岩从管理的角度出发,通过分析课堂管理的现状,找出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有效课堂教学的对策;周立刚以问卷的形式系统分析了有效课堂教学中的师生关系,给出了理论建议。研究发现,学者多关注课堂教学的某一个侧面,且注重理论探索,缺乏系统的实践分析。周俊《关于五年制高职专业技能课有效课堂教学的实践研究》从理论与实践两个方面对烹饪工艺与营养专业技能课有效课堂教学进行了系统的实践研究,成果较为显著。药学类专业背景及课堂教学方式与烹饪类专业相差较大,实践性的系统研究仍较缺乏。笔者结合药学类专业特色和课堂教学特点,立足教学实践,从前期准备、实施过程、评价与反馈三个方面系统探讨了药学类专业有效课堂的构建与实施。

前期准备

药学类专业课程的学习多建立在对行业充分认识的基础上,通过带领学生参加全国制药机械博览会,参观中国医药城、扬子江药业、正大天晴药业、德源药业等企业项目,使学生对行业有了充分的了解和认识,以“药物制剂技术”和“现代生物制药技术”两门课程为试点,开展了有效教学活动。

学情分析采用“家庭及社会背景调研”和“个性测评”两套问卷分别对90名学生进行了调查。家庭及社会背景调研结果表明,15%的学生处于单亲家庭,性格较为怪癖,成为有效教学重点关注对象;41%的学生家庭社会关系与医药行业有关,他们从小已经开始接受医药相关文化的熏陶,这部分学生将成为有效教学的中坚力量。个性测评结果显示,67%的学生性格张扬,善于表现,愿意接受新事物,这与高职学校的生源结构相吻合,他们为活跃课堂气氛奠定了基础。

课堂考察与新教材选取通过一学期的课堂教学,发现学生对实际操作演练和知识的系统化巩固与竞答有参与的积极性,因此,在第二学期的教学中,笔者果断选取了“十一五”规划的最新教材,并对教学内容进行了适当调整,弥补了旧版教材的不足,教学效果取得了明显改善。

课堂有效性调研教师是课堂的引导者,学生是课堂的主体,学生如何发挥自身的主体地位,关键在于教师的合理引导。高职学生大多自学能力有限,课堂教学应尽量将复杂问题简单化。教师的表情、言语、动作等对课堂教学至关重要。经过调研,教师的以下行为对有效教学有所帮助:(1)仪表端正,举止大方,言语清晰,用词准确。(2)课堂教学理论结合实际,从实际中探讨理论知识。(3)注重课堂的平等性,关注学生的思维、学习能力。(4)充分准备,保持较好的连贯性,突出重点。(5)丰富的肢体语言,保持课堂和谐、活跃、幽默的气氛。(6)关注学生前途,明确课堂知识、能力和情感目标。

实施过程

创新课堂教学模式随着课堂教学理念的更新,发挥学生课堂的主体地位是有效教学的核心。药学类专业课程重在培养学生职业意识、动手能力、知识概括与总结能力、再学习能力等,课程采用滚动学习法教学,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见图1)。以现代生物制药技术课程中发酵工程制药技术章节的学习为例,通过前面知识的总结评价结合本章节的特点提出学习任务(由课代表、组长协同完成);分小组学习探索基本概念,进而了解发酵工艺一般过程;通过发酵实战和产物纯化鉴定实验培养技能并巩固理论知识;以小组汇报演讲的方式提高其总结、概括和沟通能力;最后由教师对本次滚动学习过程进行归纳;学生共同参与评价,取长补短,顺势引入下一任务。课程的学习不仅在校内完成,更需要拓展视野,将学生带进制药企业,接触先进的设备,更新传统理念,和厂家面对面沟通,增长见识,增强胆识,刺激形成竞争和再学习意识。

学生说课程说课程通常是对专业带头人和任课教师作的要求,通过对课程的总体分析,使教师明确课程在专业体系中的地位,并能够总体把握课程的教学内容与方法。在有效教学的实践过程中,举办学生说课程演讲比赛。通过搜集资料、整理课堂记录、调研制药企业,从课程与专业的联系、课程适应的岗位、课程内容与岗位操作的联系、我理想中的有效课堂四个方面进行阐述;在系统概括并掌握课程精髓的同时,加深了对专业的认识,有利于专业技能课程有效教学的普遍开展。

游戏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传统观念认为游戏对学习过程有着负面影响而为人们所芥蒂。课程改革进程中不少研究者重新将游戏搬入课堂,旨在充分发挥游戏在激发兴趣方面的优势。袁丹、周日选等在英语教学过程中做了尝试,取得了显著的效果。但目前游戏在教学过程中的应用多集中于英语、体育等基础课程,专业技能课教学中未见相关研究。笔者大胆尝试将游戏带入专业技能课堂。经过筛选,“开心辞典”式的竞答游戏效果较好。在课堂教学(或章节总结汇报演讲)过程中,留出一定的游戏时间,对本环节(或本章节)的学习内容进行检验竞答。竞答游戏分三个级别,基本题、提高题和冒险题,以小组为单位推荐三名同学完成游戏,组员可协助补充。题目内容涉及三大类,制药卫生、基本理论和生产实践技能。通过课堂游戏,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对知识的掌握,激发了竞争意识,并学会如何更好地进行团队合作。

评价与反馈

评价课堂教学是否有效,关键在于学生对课堂教学的参与程度和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学生评价是有效课堂的评价主体。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定期对学生的学习情况以问卷的形式进行调查,对调查结果进行总结分析。

有效课堂的构建必须符合专业教学特点和行业发展趋势,且符合学校规章制度要求,引入同行评价必不可少。教学过程中定期邀请行业、企业、督导、教师参与听课、评课,并形成书面材料,对课堂教学进行及时调整。

反馈评价是有效教学的手段,有效教学的落实在于总结分析评价结果形成反馈,对教学过程进行调整。通过反馈,可以掌握学生不同时期的不同心理与需求,了解行业的发展方向,见闻最新的教学方法和理念,适当调整与补充教学方法与内容,保持课堂教学的活力,让学生充分感受到其课堂的主体地位。

结语

在对高职药学类专业技能课有效教学实践研究过程中,发现充分的前期准备有利于明确课改目标,通过学情分析掌握学生的性格及家庭社会背景,为组织有效课堂奠定基础;大胆采用新教材更加符合行业发展趋势,优化知识结构;调研教师行为对课堂有效性的影响,能够有效发挥教师课堂引导者的作用。实施过程中创新教学模式,采用滚动学习法增长学生见识,增强胆识,刺激形成竞争和再学习意识;开展学生说课程比赛,系统概括并掌握课程精髓的同时,加深学生对专业的认识,有利于专业技能课有效教学的普遍开展;大胆引入竞答游戏,内容涉及面广泛,可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和对知识的欲望,激发了竞争意识,并学会如何更好地进行团队合作。评价与反馈可避免闭门造车,有效把握教学效果,及时调整教学过程,保持课堂教学的活力。

参考文献:

[1]钱丽丹,郭伟强.高职院校开展有效课堂教学探讨[J].现代商贸工业,2009(3):185-186.

[2]卫嵘.高职院校有效课堂管理的思考[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0,23(9):36-38.

[3]于作岩.提高高职有效课堂教学的对策[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09,25(3):75-76.

[4]周立刚,王晓晖.关于高职院校“有效课堂教学”的学生问卷分析与建议[J].学理论,2009,(26).

[5]周俊.关于五年制高职专业技能课有效课堂教学的实践研究[J].江苏科技信息(科技创业版),2010,(5):11-16.

[6]袁丹.浅谈如何运用游戏创设有效课堂[J].成功(教育),2010,(5):45.

[7]周日选.游戏课堂:职高英语教学中的人文关怀[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9,(28):137.

作者简介:

篇2

[关键词] PBL教学;课程设计;自主学习;实验改革

[中图分类号] R-05[文献标识码] C[文章编号] 1674-4721(2012)03(b)-0129-02

无机化学是药学类专业学生进入大学后接触到的第一门重要的化学基础课,作为一门先导课程,打好牢固的基础,掌握完整且有针对性的知识体系,对于后续课程如有机化学、物理化学、分析化学以及药物化学等专业课学习至关重要。作为一名教授无机化学的教师,如何把复杂的理论知识讲透彻,如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习的积极性,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以及本院学生的实际情况,谈谈在长期教学中的几点体会。

1 在理论讲授过程中结合实施PBL教学法

PBL即problem-based learning的缩写,中文为“以问题为基础的学习”,是和LBL模式即“以授课为基础的学习(lecture based learing)”相对而言的[1]。PBL是在20世纪60年代中期由加拿大McMaster大学的Barrows首先提出的,之后在英国和其他国家医药类院校得到广泛使用[2]。前者强调以学生的主动学习为主,学生是主体;后者强调以教师讲授为主,教师为主体。PBL教学法的特点是以重能力培养代替重知识传授,以学生为中心代替了以教师为中心,以“提出问题、寻找答案、讨论结果”代替了“组织教学、复习旧课、巩固新课”,这种模式的精髓是利用现实问题作为引导学生自主获取和应用新知识的驱动,非常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与能力、与他人协作的能力和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3]。

我们在基础课的传授过程中,也可以采用PBL模式进行教学。比如,讲授《无机化学》的原子结构理论时,学生不易接受,教师可提前布置一些任务,如什么是“黑体辐射”,电子、质子、中子、原子核等是怎么发现的,让学生上网查阅,学生在查阅过程中可以看到很多相关科学家的故事、原子结构的发展简史,对原子结构也就不那么陌生,老师讲授起来相对容易一些。在讲授元素部分时,课时放的少,但可提出问题“中药中化学元素形态的分布”,请同学通过查阅资料和分组讨论寻找答案,熟悉元素的性质,然后教师再系统进行理论讲授。

当然,应用PBL模式要建立合理的学生评价体系[4]。通过对传统评价方式的继承和发扬,增加学生课堂表现记录、课外表现记录,学生个人进步记录,实现各种评价方式的取长补短和评价效能的最大发挥。

2 注重课程过程设计,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在讲授无机化学基础理论知识的前提下,把药学专业的专业课内容融入到教学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使学生意识到所学的无机化学理论知识在今后专业中的用途,实现从理论到实践的回归,这样在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的同时,教学质量也能得到相应提高。如在讲到配合物的知识时,可以延伸出与配位化学联系密切的对头颈部癌证及泌尿生殖系统癌证有显著疗效的顺铂类抗癌药物Pt(NH3)2Cl2的发现历程,将其作为典型例子介绍配合物的结构、命名及研究现状。

根据教学内容适时、巧妙地引发问题,就可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增强教学效果。如提出疑问,“能否用9%的氯化钠溶液50 mL来代替0.9%的氯化钠溶液500 mL以缩短挂盐水时间”,从而引出稀溶液依数性的第四个性质――溶液的渗透压。通过从实际生活中引发出来的“提问”,不仅能培养学生提出新问题的能力,而且能大大增强学生求知的欲望,营造非常良好的课堂氛围。

3 采取多种手段,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应充分注意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如要求学生课前预习、实施指导性自学等。其中,发动学生课后自己组织上习题课起到了很好的效果。学生通过自己对课后习题的讲解,往往能发现问题在哪里,别人的思路和自己的思路有什么差异,然后把大家存在的共性的问题反馈给教师,教师再重点进行释疑。通过这样的锻炼,学生培养了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也培养了口才,增强了班级凝聚力。更可贵的是,部分优秀的学生能发现教材中编写不适当的地方,并在习题课上进行讨论,帮助教师发现教材中的错误,为教材后续修订做好积累。学生和教师积极互动,会使教学做得更好,对巩固教学效果能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4 不断进行实验教学改革

实验教学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重要手段。实验教学以基本实验技能训练为基础、以综合实验能力培养为主线、以创新能力培养为目标,具有理论教学不可替代的作用[5]。我们实验教学上也做了一些尝试,一方面配合专业课要求,不断改革实验教学内容,调整验证性实验、设计性实验和综合性实验的比例。在实验安排方面提倡节约和环保,通过对实验内容的不断优化,降低在实验准备中的试剂消耗。同时加强计算机技术的应用,教师通过视频、动画、幻灯等达到实验教学的可视化和生动化,比如本室开发制作的《化学实验操作规范》等多媒体课件,对于教师实验带教的规范化操作起到了良好的示范作用。我们还要求学生对于大量实验数据的处理使用Excel、Origin等相关软件,减少人为误差,养成严谨的科学态度。逐步建立开放性实验室,并定期开展实验技能大赛,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提高。同时,老师可以鼓励学生参与实验教学。比如,无机化学实验带教过程中,可以安排部分同学尝试讲解实验原理、操作要点,他们刚开始时也很紧张,但几次下来就大大改观,达到了素质锻炼的目的。

5 结语

近年来,我国高等教育正在进行全方位的改革,人才的培养更加注重提高综合素质、创新能力和竞争能力。化学在药学类专业中的地位举足轻重,是药学科学发展的重点基础学科之一。为了能在以后的化学教学中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笔者将继续以教学为主体,不断总结探索新的教学方法、思路及教学手段,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创造性,使药学专业无机化学教学质量得到进一步提高。

[参考文献]

[1]周忠信,陈庆,林艺雄,等. PBL教学模式的研究进展和现实意义[J]. 医学与哲学(人文社会医学版),2007,28(8):72-74.

[2]崔晓阳,李益,廖虎,等. PBL教学法在我国医学教育中的应用及存在问题[J]. 医学教育探索,2010,9(4):439-442.

[3]杨利英. PBL模式在生物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 石家庄:河北师范大学,2005.

[4]李文莉. 基于问题学习模式的教学实践及绩效评价研究[J]. 电化教育研究,2010,99(4):99-102.

篇3

关键词:药学;多元化;实习模式;实习就业一体化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2)29-0151-02

药学类专业毕业实习是教学中的重要环节,在专业教学过程中具有很重要地位。[1]2011年5月《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做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通知》指出:各高校要根据经济社会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的需要,认真做好相关专业人才需求预测,合理调整专业设置,推进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强化实践教学和实习实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2012年1月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发改委、教育部等7部委联合制定的《促进就业规划(2012~2015年)》指出:要加强就业服务和援助计划,加强对高校毕业生的就业服务与就业指导,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见习、职业培训。可见,开展实践教学与实习、实训等是促进学生就业的必备措施。其中,毕业实习作为药学类专业教学的必备环节是帮助大学生就业的重要举措之一。[2]对毕业实习的途径与方法进行研究与实践,加强和提高学生的基本实验技能、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从而培养具有竞争力的药学类应用型人才是必然趋势,是药学类专业教学改革中的重点工作。

一、药学类专业毕业实习的现状

1. 企业不愿接收实习生

随着我国政治、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传统实习模式已不能完全适应新的形势。由于涉及到经济利益及生产和安全等问题,部分企业不愿接收学生实习。一家杂志针对国内企业的一项调查显示:超过70%的企业已经不愿意接收实习生。[3]

2. 实习经费不足

近几年,在高校扩招的同时,实习过程中涉及到的交通、食宿、管理等费用也逐年增加。在教育经费投入有限的情况下,实习经费严重不足,制约了实习企业的选择,也无法保证实习的时间和实习内容的深入。导致了毕业实习效果得不到保证,影响了实习教学质量的提高。[4]

3. 实习与就业存在矛盾

由于社会竞争激烈,就业形势日趋严峻,传统的实习模式是由学校统一安排,实习内容、地点、时间都是固定的。这种实习模式导致学生毕业实习与找工作的黄金时间发生冲突,分配的毕业实习单位与就业实习单位发生冲突。没有落实工作的学生将毕业实习摆在从属地位,而已经找到工作的学生,也认为毕业实习对就业威胁不大,投入精力明显不足。即使学校为学生安排的实习单位有留用机会,也因为大家争吃一碗饭,对提高就业率意义不大。

现代高等教育提倡个性化发展,教育要实现教育多元化才能与当今多元化的全球社会相适应。国外大学一般注重多元化教育,[5]我国教育工作者近些年来也在教育多元化领域多有创新。而在药学类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中,因考虑到多方面的综合因素,所开设的课程不能满足每一个学生的实际需要,对加强学生的个性培养存在一定的弊端。[6]因此,对药学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作出相应的调整,构建多元化毕业实习模式,是对药学类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有益补充,是个性化教育的具体实践。

二、探索多元化实习模式,实现毕业实习就业一体化

1. 多元化实习管理模式的探索

(1)发挥主动性,自主选择实习方式与实习方向。在第七学期初召开实习准备会,将毕业实习必要性和实习计划告知学生,要求学生提前查阅资料。对需要自主联系实习单位的学生提供必要的引导,提前做好准备。建立实习信息平台,使学生适时获取实习信息。同时在开通学校教务系统基础上,开发毕业实习网络化管理系统,发挥学生主动性,让学生自主查询相关指导教师的带教计划、实习方向和研究课题,完成师生互选和毕业论文的选题工作。这样,实习起来才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可以确保毕业实习和毕业论文的质量。

(2)实行实习协议制度,明确权利义务。学校应与校外实习单位签订实习协议,校企双方共同担负人才培养任务。协议中明确厂方与校方在实习过程中的权责,企业应参与学校教学计划的制定,就实习时间、实习内容、实习要求等进行双方约定,保证实习目标明确,管理考核有据可依。学校应与自主联系实习单位的学生和实习单位签订三方协议,协议中主要包括实习单位的工作纪律、实习单位免责事由和违约处理等规定,包括为实习学生提供必要的岗前培训和合适的实习内容、实习报酬和补助、对实习生伤亡事故处理办法等有关实习生权益的内容说明。[7]

(3)统一考核、评价标准。科学合理的实习成绩考核方式是实现实习效果的有力保障。要制订编写《毕业实习指导手册》,《手册》必须有明确的实习目标、实习内容及具体要求。对于多元化毕业实习,无论采取哪种形式,实习结束都必须在教务网提交实习周记、中期自查表、论文进度计划表、实习鉴定册、毕业考核成绩评定表和指导教师评审成绩表及毕业论文。才允许进入毕业论文答辩环节。

2. 药学类专业多元化实习模式的构建

篇4

 

药学专业培养具备药学学科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实验技能,能在药品生产、检验、流通、使用和研究与开发领域从事鉴定、药物设计、一般药物制剂及临床合理用药等方面工作的高级科学技术人才。药学在世界各大经济领域可以说是发展最快的门类之一,医药公司的年经济效益增长率已经高于国家的经济增长速度。[1] [2]并且,由于它关系到每个人的健康,已越来越受到国家和社会的重视。

 

一、我校药学类专业学生近三年毕业实习工作概况

 

长春中医药大学药学类专业作为实践性学科,毕业实习是药学类各相关专业后期实践教学的主要组成部分。药学院每年根据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制订药学类专业学生的实习计划,毕业实习安排在第八学期进行,实习时间不少于16周,毕业实习工作主要包括毕业实习岗前培训,实习岗的设定与分配,实习过程监管,毕业论文管理、实习成绩综合评定等主要内容。其中毕业论文包括选题、开题、论文提交、论文评阅、论文修改、论文答辩等环节。近年来,我院药学类专业实习生人数较多,也给实习安排、管理、就业等工作带来了巨大挑战。

 

从实习岗位分配情况表1中可以看出,大部分学生还是留在本校和科研院所等主要基地来完成实习的,由于严抓毕业论文答辩,自行联系实习单位的学生的数量逐年下降。

 

从毕业论文的成绩分析上来看,校内基地的论文优和良成绩的数量还是明显高于校外基地,说明校内实习基地的质量还是高于校外。

 

二、毕业实习工作采取的措施

 

(一)完善管理制度

 

药学院重视实践教学工作,由学院相关领导、教研室主任、办公室和学生工作办公室相关人员组成毕业实习领导小组。同时不断完善相关管理制度,相继制订和修订了《药学院本科毕业实习手册》、《长春中医药大学药学院毕业实习及论文工作实施办法》、《药学院关于加强对本科毕业实习工作管理的通知》等文件,对毕业实习时间、实习内容、请假制度、毕业论文要求、毕业实习考核等有关问题做了相关修订。

 

办公室负责制订实习计划、下达实习任务、与实习基地沟通和指导教师的选派、组织论文答辩等工作,以及学生工作办公室负责学生的日常管理、过程监督等。各个部门联动,能够保证学生在实习过程中生活、学习、思想、纪律方面都有专人负责,推进实习工作顺利开展。

 

(二)改革实践教学模式

 

学院将实习与就业相结合,通过实习促进就业。学院和有招聘意向的有关用人单位沟通,邀请其到学校举办招聘会先聘用学生,后安排实习。此外,还与签订实习协议单位联系取得实习名额,在安排实习前根据学生的就业意愿安排实习岗位,力求达到实习促进就业,就业带动实习的效果。

 

推行毕业实习双导师带教制,确保学生实习质量。学院为自行联系实习单位的实习生配备中级以上职称的校内教师为第二指导教师。第二指导教师除了在实习过程中做好学生在实习过程中开题、结题等阶段性的指导,还在学生返校后,负责学生论文撰写的指导修改和初步审评。[3]

 

(三)加强实习基地的建设

 

随着学生数量的不断增多,学院不断拓展药学类的校内外实习基地,不断加强实习基地的建设。[4]通过在药学院科研实验室、研发中心、人参研究院等部门建好校内主基地,同时也与省内科研院所和知名企业为主的18家校外实习基地签订了实习协议。这些实习基地包括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吉林省中医药科学院、吉林省药品检验所等省内一流的医药研发机构,也包括修正药业集团、北京双鹭药业、敖东集团、吉林紫鑫药业等国内知名的药品生产企业。这些基地科研水平高、设备先进、专业仪器门类齐全,能够满足学生实习的专业需求,保证实习质量,通过实习也缩短了学生步入社会的适应期。

 

(四)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学院在实习前强化基本实验技能训练,开展专题讲座,把20项基本技能考核和综合性实验作为毕业实习的一部分,纳入教学计划并赋予学分。20项基本技能都是化学基础课各种基本实验操作,综合性实验根据不同专业,分为三类,中药学类学生完成中药来源、鉴定炮制加工提取分离制剂成品质量检验药理药效的全过程;药学和制药类学生完成原料、药物合成制剂成品质量分析药理药效药物代谢全过程;生物制药专业学生完成生物药物发酵制剂质量分析药理药效全过程,以培养学生对所学专业知识综合运用能力,为毕业实习和就业打下良好的基础;通过实验技能的强化训练,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得到了提升,获得了实习基地的好评。

 

学院定期组织有关管理人员到各个实习基地检查实习生的实习内容和进度,了解学生的表现情况和毕业论文撰写情况,及时总结,做好实习监管。

 

严格做好出口把关。每年5月末学生从实习基地返校后,利用1周左右的时间完成毕业论文修改和完善,在6月初由学院统一组织毕业论文答辩。答辩组根据学生论文创新性、规范性、科学性及学生答辩情况打分,近三年评选出优秀论文167篇,但同时有28名学生因论文不合格延期答辩,其中有12人因延期答辩不合格而延期毕业。

 

三、实习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经过多年的实践探索和经验总结,药学类专业学生的毕业实习取得了良好效果,但当前实习工作中也存在一些问题。如毕业实习与就业矛盾,个别企业要求签订三方协议的学生在实习期就进入试用期状态,实习期间安排大量的日常事务性工作,科研工作或生产实践内容较少,与毕业实习相关性不强等。

 

目前学生在就业去向上选择医药销售类岗位的学生比重偏大,部分企业要求学生提前上岗,这部分学生的实习条件参差不齐,实习质量无法保障。

 

实习单位反映的主要问题是部分学生自律能力较差,组织纪律观念淡薄,学习主动性不够强,基本实验操作技能差,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不强,缺乏独立思考的能力。

 

而实习学生提出的要求主要围绕个别单位专业不对口,部分生物制药、制药工程等工科类专业学生的实习内容与中药学、药学等理学类专业学生相同,不能体现工科专业特色和要求;个别单位因科研条件所限,带教教师指导不足等原因也影响了个别学生的毕业论文质量。

 

四、提高实习工作质量

 

(一)要以人才培养质量作为核心,将实习工作做精

 

应根据各专业的特点及学科的特殊要求、根据医药行业的需求和医药教育发展的状况,充分考虑学生就业、考研、教师的科研工作以及横向联合科研项目的需要,制订针对性、实效性更强的实习方案,特别是要做好制药工程、生物制药等工科类专业学生的实习方案设计。

 

(二)要以内涵建设搭建框架,将实习工作做硬

 

要加强实习基地的建设和带教教师的培养,为毕业实习工作提供有力保障。[5] [6]要重视发挥实习基地的作用,听取他们对药学教育和人才培养方面的意见和建议;通过专家指导、项目合作、带教教师交流培训等方式,培养一支专业水平高、经验丰富的带教教师队伍,提高实习质量。

 

(三)要完善和健全各项制度,将实习工作做细

 

要进一步完善实习工作的质量监控体系,针对学生就业、实践教学的发展形势完善毕业实习教学和管理办法,为实习工作提供制度保障。要进一步完善实习检查制度,由药学院领导、专家和教学以及学生工作管理人员组成实习检查小组,加强对实习工作的交流与检查,要通过实习小组负责人对各实习点的情况进行动态管理,加强实习监管。

 

(四)要明确各方人员的岗位职责,将实习工作做实

 

药学类专业学生毕业实习包含的环节涉及学生管理、教学、就业等多个部门的工作范畴,不应只是教学部门或行政部门的事,要明确各部门、实习基地各方人员在实习过程中的管理职责。只有既有横向分工,又有相互协助,才能做好现阶段的实习教学工作。

篇5

【关键词】药学类专业;分析化学;实验教学;教学改革

分析化学是药学类专业高等教育中一门应用性很强的专业基础课,分析化学实验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与综合设计能力。面对高校扩招、实验经费投入与人才培养目标之间的矛盾,如何培养合格的药学专业人才,增强学生实践能力,实现药学专业的培养目标成了摆在眼前的迫切问题,也对分析化学实验教学提出了挑战。因此,针对目前实际教学中遇到的问题,深化分析化学实验教学改革,提高分析化学实验教学质量刻不容缓。

1 改革实验教材, 精选实验内容,建立多层次的实验教学体系

分析化学实验教材采用的是自编教材, 打破了过去基础性实验多, 设计性、创新性实验少的格局。 我们在教学过程中精选验证性实验,增加实践、综合设计性实验,建立了基础训练性实验、综合性实验、设计研究性实验三层次实验教学体系。层次Ⅰ是基础训练性实验,开设基础性实验时我们选择能反映学科特点, 具有代表性的经典实验, 使学生熟练掌握常规和现代分析仪器,如:移液管、滴定管、电子分析天平的使用,标准溶液的配制与标定,滴定分析基本操作等,要求学生掌握操作技术,熟练使用分析化学实验常用的仪器 ,为进一步实验奠定坚实的基础。层次Ⅱ是综合设计性实验,以层次Ⅰ为基础,综合运用多种操作技术和仪器解决较复杂的综合性实验,目的是为了让学生通过综合实验,掌握对分析技术的综合运用的技能,提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如:果汁中VC含量的测定、食用白醋中醋酸含量的测定、河水总硬度的测定等。层次Ⅲ是设计研究性实验,设计性研究实验主要选择能反映学科新发展, 新方法的科研成果, 使学生掌握样品从鉴别、检查到含量测定的整个分析程序, 涉及方法广泛。创新性实验是让学生加入到教师的课题组中, 给予学生更大的自由度和自主性, 激发了学生参与科研的兴趣,培养学生的科研工作能力。[1]

2 加强实验教学与专业的衔接,注重理论知识在实验中的指导作用

在药学专业中分析化学属于专业基础课,尝试以激发学生兴趣、培养学生实践能力为目标,优化实验教学内容,注重分析化学实验教学与药学各个专业的衔接。根据实验技能在药学各个专业中的应用情况,对药学、药物制剂、制药工程三种不同专业的学生,在掌握基本实验技能后的提高型实验训练的侧重点不同。例如,药学专业可加强药物提取分离、分析检测一体化的药物质量控制训练;而药物制剂方向不仅要加强分析基本技能的训练,由于药物的复杂性,还要让学生熟悉不同类型药物分析对象,了解各自的特点和所含成分的复杂性,以便能完成不同药品或制剂中多种成分检测的任务。[2]与此同时,还应注重理论知识对实验教学指导,通过实验将分析理论进行实践,加深了学生对理论的理解。例如,分析化学中理论上要求操作相对误差小于0.1% ,实验教学中应用该操作误差来指导减重法称量,则要求单次称量量大于0.2克,对于单次称量量小于0.2克的物质应该采取“称大样”即称量量的10倍来减小称量的相对误差。标定碱标准溶液时基准物邻苯二甲酸氢钾单次称量量大于0.2克,可以直接称量,基准物草酸单次称量量小于0.2克需采取“称大样”的方式称量,学生在不同的实验操作对比中加深对“操作相对误差小于0.1% ”的理解。

3 转变实验教学方式,建立多元化实验考核方法

我们在实验教学过程中,逐渐转变教师角色,让教师由教学的中心转变成教学的组织者、辅导者,让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来。例如:实验开始时,请学生讲述预习的实验内容、注意事项;实验结束时,请学生总结从实验中得到的体会、收获以及实验中遇到的问题。对不同的实验我们也采取了不同的教学方式。例如:基础训练实验,应以老师指导为主,给予简练的讲解和准确的示范,注重学生基本操作技能的培养;综合设计性实验,要在老师的指导下,学生具体地去完成实验内容。注意要引导学生学会如何思考,凡事多问几个“为什么”,给学生创造“勤于动脑”的机会。在学生遇到问题时,及时发现学生的思维弱点,加以引导,从而能够自己解决;设计研究性实验,以学生为主,老师只给出实验要求,学生在掌握并完成前期规定的实验项目的基础上自己查阅文献资料,根据学过的相关知识自主选题,独立完成方案设计和操作,自行获取和分析实验数据并得出结论。[3]

药学类本科专业的实验课时比重均较大,约占理论课时的1/3~1/2,因此实验教学显得十分重要。为确保学生实验能力培养,我们建立了多元化的实验考核方法。我们把实验成绩分为三部分:平时成绩(60%)、期末实验操作考核(20%)和综合设计实验方案(20%)。平时成绩的考核包括学生的预习情况、当堂操作、实验现象的观察与记录、数据的处理与分析、结论的合理性等。期末实验操作考核我们拟定三套试题:(1)分析天平和容量瓶;(2)酸式滴定管和移液管;(3)碱式滴定管和移液管。学生现场抽签选择考试项目,按签上的要求进行操作。教师根据制定好的详细具体的操作规则和评分标准量化地评定操作成绩。综合设计实验方案考核是由教师选定几个实际样品,学生选其中的一个,在规定时间内,查阅文献资料,结合所学的知识,设计出分析方案,包括:实验原理、所需仪器及试剂、样品处理方法及实验步骤、结果计算公式等。教师根据其合理性、正确性、严密性、可行性、创新性给出成绩。[4]

4 设置开放实验室,加强实验教师队伍建设

为了进一步增强学生的学习热情, 强化学生的综合能力,充分利用实验资源,我们对学生开放实验室,同时,我们在药学中心实验室的基础上设立了校内实习实训室,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知识储备, 结合实验室条件, 自行立题。通过查阅资料, 写出实验目的、实验原理、实验过程、实验仪器和试剂材料、实验时间、实验注意事项等, 制定出实验方案, 实验教师给出指导意见后由学生独立完成实验。同时, 我们在每个学期举行一次实验技能大赛, 从比赛内容的选择、参赛人员的报名与组队、比赛的具体时间等等都由学生来组织, 教师给予适当的指导和帮助。

参当今科技发展迅速,各种分析技术日新月异,层出不穷,药品的质量标准及检测手段也不断与时俱进,要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自然对教师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们平时经常查阅文献,了解科研前沿动态, 积极参与科学研究, 把教学和科研结合在一起, 使两者互惠互利。同时, 还主动参加各种形式的进修,学习药学类专业知识, 提高自身的综合能力。在分析化学实验教学的改革过程中, 我们注意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训练基本技能、培养创新意识、提高综合素质, 并围绕该目的采取了一系列措施, 也取得了一定的效果。在今后的教学中, 我们将进一步注重理论与实际的结合, 因材施教, 培养优秀人才。上述内容仅仅是我们在分析化学实验教学改革中的一点粗浅尝试。教学改革是长期而艰巨的系统工程,需要广大教学人员的不断探索和不懈实践。任课教师只有时刻关注学科进展,随时改进自己的教学理念和方法,大力推进教学改革,不断积累经验,才能使教学水平不断推进,培养出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合格药学人才。

参考文献

[1] 朱军,马松涛.药学专业分析化学实验教学改革之探讨[J].四川生理科学杂志,2008,30(4):89. 

[2] 邢建华,侯巧芝,江书庆,裴岩岩.药学专业分析化学实验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J].科技创新导报,2010,07:152. 

篇6

一、从微生物学教学目的来分析课程改革的必要性

职业学校药学类专业学习微生物这门课程,总体有这样几个目标:1.药品生产各环节的消毒灭菌处理工作。2.GMP车间在环境和工作人员方面对微生物的要求。3.环境中微生物的检查工作。4.一般微生物的培养,接种技术。5.显微镜观察微生物,微生物的染色技术。6.一般微生物的鉴别方法。7.对于生物制药专业来说,为下一步学习发酵技术等专业课打下基础;对药物分析专业学生来说,为下一步学习药品生物检定技术打下基础。

总结这些生产中的实际要求,我们得出结论:微生物学的教学应该以实际操作技术为主要与重点内容。因此笔者对微生物学进行分析总结,将上课地点搬进了实验室,将实验归纳总结为一个个的项目,把理论知识也附着在实验项目之中。

二、将各个实验进行统筹安排的必要性

在实验的时间先后上,如果没有统筹的安排,将会有很大的材料浪费和人力的浪费。因此,我们将所有的实验进行统筹规划,将前一个实验制备的产品用于下一个实验,这样既有连贯性,同时还有很大的节省。

三、课程改革内容

将整个教材分为以下几个试验模块:1.培养基的制备与灭菌;2.微生物的接种与培养;3.微生物菌苔菌落的观察;4.微生物的染色技术与显微镜的使用方法;5.细菌大小与数目的测定;6.微生物在自然界的分布;7.体外抑菌试验;8.抗生素的效价测定。

四、具体模块分析

(一)培养基的制备与灭菌。本模块任务:1.配置培养基(通过实验操作掌握固体、液体、半固体培养基配置方法,同时掌握微生物生长必需的条件),2.将培养基进行包扎灭菌(高压蒸汽灭菌锅的使用方法,干热灭菌法原理及操作方法,同时掌握彻底灭菌(包括芽孢)的方法及意义)。通过这个模块的学习,学生不仅掌握了基本的配制、分装、包扎、灭菌技术,还为下面的所有实验准备了试管装的斜面培养基和三角瓶装固体,液体培养基。

(二)微生物的接种与培养。本模块任务:1.试管的斜面接种,2.培养皿的分离划线培养,3.三角瓶的液体接种培养。通过这个模块的学习操作,学生能够掌握的操作技术:使用酒精灯的无菌操作技术,固体、液体培养基的接种技术,如何分离得到纯种细菌的技术;学习到的理论知识:菌落及菌苔的含义,微生物的培养方法;同时为下一步的实验准备了大量的微生物培养物。

(三)微生物菌苔菌落的观察。本模块任务:观察各类微生物的菌落菌苔特点。本实验直接取上次实验培养的微生物培养物进行观察,从而概括得出细菌、放线菌、真菌三大类微生物菌落各自的特点作为鉴别的依据。

(四)微生物的染色技术及显微镜的使用方法。本模块任务:1.将微生物进行单染色、革兰氏染色,2.光学显微镜观察微生物形态。为了进行这两项操作,学生会主动学习染色原理,显微镜操作原理,油镜使用原理,然后进行实际操作。本模块使用模块二的培养物来进行染色观察。

(五)细菌大小与数目的测定。本模块任务:使用血细胞计数板和测微尺进行微生物数目和大小的测定。

(六)微生物在自然界的分布。本模块任务:检测微生物在土壤、水、空气、人体表面的分布情况。本实验使用模块――配制的固体培养基倒平板进行检测。

(七)体外抑菌实验。本模块任务:使用琼脂扩散法进行检测几种化学消毒剂的抑菌实验。本实验使用模块――实验中配制的培养基。

(八)抗生素的效价测定:本模块的任务:使用二剂量法测定一种抗生素的效价。本实验使用模块――实验中配制的培养基。

五、考试考核方法

根据教学过程的模块化改革,考试考核方式也随之进行改革,由原来传统的一张理论试卷定分数的方式,改为以实验为主要考核方式。将模块的结果进行考评打分,在最终成绩中占重要比例,然后学习结束时的考核分两部分,一是实验室内现场操作考核:从八个教学模块中选取一些重要的操作技术,比如染色技术、灭菌锅的使用技术、培养基配制方法等等,学生抽题,抽到后现场进行操作考核;二是抽取两个理论题进行回答。实践证明,这种考核方式更与实践相接近,更具有实际意义。

六、总结

实践证明,以项目实验为主体,理论辅助在其中,学生能够很好地掌握实践技术操作,能够较好地适应职业教育的要求,而且能够将单个独立的项目实验联系起来,不仅教学效果好,还节约了很多实验材料。

参考文献:

篇7

校企合作是一种有利于培养学生实践动手能力的教学手段,也是未来高校和职业院校的主要教学发展趋势。对于药学类专业学生来讲,加强校企合作可以为其实习提供良好平台,使其通过顶岗实习来掌握实际工作中的技术知识要点,从而提升其工作能力和自身竞争力。尤其是在当前社会对药学类复合型人才的需求量越来越大的情况下,更需要加强校企合作,注重学生顶岗实习的质量管理,以培养更多优秀药学类复合型人才。

1、药学类专业教学开展校企合作的意义

顶岗实习是学生在掌握了一定专业知识的基础上,使其脱离以理论讲解为主的课堂,投入到以实践为主的生产中,使其能够是实践中将自己所学的理论知识充分转化为生产力,从而达到最终的教学目的。目前很多高校和职业院校都在积极开展校企合作活动,尤其是一些对实践能力要求较高的专业。药学类专业虽然相对更偏重于理论,但是也离不开实践。因此目前我国的药学类专业也要逐步实现校企合作,这是未来应用型药学人才培养的必然要求,也是创新药学专业教学模式的主要途径,更是实现药学教育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

2、当前药学类专业学生顶岗实现现状

虽然很多学校都已经意识到校企合作和学生顶岗实习的重要性,但是在实际的教学活动中,药学类专业学生的顶岗实习效果并不十分理想,实习活动存在一些问题需要尽快解决。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

2.1企业生产和教学要求之间存在矛盾。对于学校来讲,之所以要开展校企合作活动,让学生进行顶岗实习,主要的目的的为了让学生在顶岗实习中掌握更多的专业技能,使其能够得到更系统的锻炼,因此学校往往希望学生的实习岗位都是对其教学有帮助的专业岗位。但是对于企业来讲,其更希望获得更多的经济效益,由于顶岗实习的学生多为一个专业,而本专业的岗位又少,再加上考虑到学生的操作经验少,为防止生产效率降低,常常会将学生安排在没有太大技术含量的流水岗位上。这样一来,校企合作的教学意义就不复存在,顶岗实习的意义也大大削弱。

2.2分散实习。由于顶岗实习中学生要分散在各个岗位中,而老师和专业指导人员有限,无法像在课堂上一样对学生进行集中管理和指导,因此很难取得很好的实习效果。

2.3学生对顶岗实习存在误解。很多药学类专业学生都没有认识到顶岗实习的积极意义,认为这是学校变相的为企业输送劳动力,还有些高等院校的学生认为这样有失身份。在此思想的影响下,学生在顶岗实习的过程中也自然很难积极主动、负责认真的完成自己岗位职责。

2.4校企合作确保保障机制。虽然当前校企合作已经成为一种潮流,国家教育部也对此提出了一些指示和要求。但是整体来讲,校企合作方面的保障机制还严重匮乏,尤其宏观指导力度较低,也没有相应的调控机制,使得校企合作往往流于形式,无法真正达到学生顶岗实习的最终目标。

3、药学类专业学生顶岗实习现状的对策建议

3.1搭建校企合作发展联盟平台

学生顶岗实习的场所是企业,企业的支持、配合与管理是提高顶岗实习教学效果的基础和保障。定期与合作企业联系交流,给校企提供交流沟通、共谋发展的平台,做好企业之间的联系纽带,实现与校企的“双赢”,为学生顶岗实习奠定基础。

3.2加强学生对顶岗实习的认同感

通过日常教育让学生明确顶岗实习的意义,积极开展紧密结合高职教育模式的校企文化建设,让学生感受优秀企业文化中的企业精神和经营理念。教师要在不同场合、不同时间、以不同方式进行讲解,使学生充分认识到顶岗实习是为了培养学生综合素质、专业知识、职业能力和就业竞争力;通过课堂教育与实际工作的有机结合,培养学生强烈的危机感、使命感和紧迫感,以适应高等教育大众化发展和自身发展的实际需求,从而激发学生到企业进行顶岗实习的内在动机。

3.3多管齐下实现教管结合

校企双方指导教师与学生工作人员相互协调,实现 “教”和“管”结合。“教”是指学院通过教研室、指导教师实现对顶岗实习的学生自上而下的组织、教育、监督等,以达到顶岗实习教学目标的活动;“管”是指通过学院和顶岗实习单位之间的密切配合,形成网络化的管理模式和协调一致的管理运行机制。在严格顶岗实习的过程管理同时,加大师资管理中的责任驱动和利益驱动双重管理力度,建立一系列实习管理办法,进一步完善顶岗实习管理制度、考核标准和操作流程,抽检情况每月通报一次,并把顶岗实习的检查情况作为实习指导教师考核的依据,以确保顶岗实习的质量。

4、基于校企合作药学类专业学生顶岗实习质量管理的途径

4.1企业参与专业建设,共建实践教学基地

校企合作基地的建立进一步拓宽了药学院的办学空间,不仅为师生接触社会、了解企业,而且为学校利用基地的条件培养学生职业素质、动手能力和创新精神开辟新的途径;企业也可以从实习生中优先选拔优秀人才,满足企业日益增长的用工需求,达到“双赢”的效果。

4.2在培养目标、专业设置、人才培养方案等方面构建校企合作

主要包括教学计划的修订、教学大纲的编写、综合技能测试的考核、职业资格考证的培训、实训教学内容的制定和毕业实习指导等方面进行合作。通过校企在各方面的合作使高等药学专业在学科布局、专业设置、课程内容等方面越趋合理性与科学性,在人才需求、专业设置、课程开发、教学计划、教材编写、教案制作、教师结构、课堂教学等方面构建校企合作的桥梁,真正做到所教、所学、所用紧密结合,切实培养药学应用型人才,推动高等药学教育的教学改革与学科建设的不断深化。

4.3学校与企业建立真正合作桥梁,实现校企合作共同育人

药学专业学生利用假期、毕业实习期间在企业实习、顶岗工作或参与企业营销和产品开发;通过校企合作企业提供实训、实习岗位,使学生尽早进入企业环境,学生大部分学习不是在教室里,而是在实训工场(工厂)开展,在全真的企业生产线训练场地,实现“顶岗实习”。例如与多家医药企业建立了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实施顶岗实习、订单培养,充分发挥学校和企业的各自优势,共同培养社会与市场需要的专门人才。

篇8

关键词:创新能力;多维实践教学平台;药学类专业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7)10-0193-02

创新是一个国家发展的不竭动力,更是一个民族的灵魂。当前的时代要求不断提高大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这是当前中国高等教育面临的严峻挑战,也是中国高等教育的弱项。基于此,高等教育的教育教学改革应下大力气加以深化,我们的教育理念、教育内容、教育方法、教育手段和教育模式等应该适应当代社会对创新人才培养的要求,努力营造良好的环境使创新人才脱颖而出,使大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得到切实提高。我们都知道当前高等教育工作的根本问题是人才培养质量问题,其核心是大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不同于某些基础性学科,药学学科是一个应用性很强的学科,对药学类专业大学生的要求,不仅仅需要掌握专业理论知识,提高实践动手能力,更需要加强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本文我们主要从我国药学类专业大学生创新能力的现状和如何提高通过多维实践教学平台的建,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进而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两个方面进行介绍。

一、我国药学类专业大学生创新能力的现状

1.创新意识薄弱,缺乏创新的主动性。要想有创新的活动,首先要有创新的意识,只有具有了自觉创新的意识、创新的强烈意愿以及渴望实现创新的积极情绪,才能具有创新的动力[1]。当前,同其他专业学生一样,我国药学类专业的大学生由于在校期间很少受到如何进行创新的教育,并受到以儒家思想为主的传统文化的影响,再加之长期缺乏来自于学校及社会各方面的启发和引导,这些都导致培养出的大多数药学类专业学生创新意思薄弱,缺乏自信,不敢冒险,创新的主动性严重不足。

2.创新基础知识薄弱,不能很好地把握本学科发展的最新动态。目前,我国开设药学类专业的医学院校以及综合性大学大多数在专业课程的设置上雷同,教学过程一般都是采用全国统编的规划教材,执行统一的教学计划,多门课程之间在一定程度上存在内容重复的现象。与此同时,药学类相关学科和交叉学科的课程设置不足,而且作为一名本科生,很少有机会接触到各学科发展前沿,知识更新速度较为缓慢,不会在各学科之间架起迁移沟通的桥梁,这就使得在相对封闭的大学校园,学生学习的绝大多数都是已经过时的知识,身处这样的知识中学生是无法认识到知识的价值,因此也就谈不上主动去创新了[2]。

3.缺乏思维创新。与其他许多专业的学生一样,我国药学类专业的学生多习惯于跟随教师来进行学习,学习具有一定的盲从性,依赖教师、依赖权威的心理严重,思维方式死板而片面。而无数创新成功的实例提示我们:只有具有批判性思维,积极思考,反复推敲,并逐渐形成自己解决问题的思维方法,才能有所创新,实现超越。这正是当今社会很多大学生所不具有的,这其中也包括药学类专业的大学生。另外,受到跟随性学习和盲从性心理的影响,多数大学生过于崇尚权威,缺乏批判性[3]。

4.创新技能不强,创新成果匮乏。开设药学类专业的一些高校由于经费等原因,实践设备、实践条件不足,学生重理论、轻实践,不能够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践,多数学校的实践环节只包括课程的实验、课间实习、毕业课题(设计)等内容,这些内容基本上属于对已知知识进行重复和验证。由于药学类专业的学生在一定程度上缺乏实验操作技术、如何进行实验设计和独立从事实验工作的培训,所以广大学生的创新实验研究能力严重缺乏,进而导致创新成果的匮乏。

二、通过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进而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

我们都知道学习是一个“实践、认识、再实践”的过程,高等教育在实施教学的过程中也应遵循这个认识论的定律,学校和教师在给学生讲授理论知识的同时,给学生提供参与实践的机会显得更为重要,因为只有这样才能有助于加深学生对所学理论知识的理解,理论知识也只有在实际应用中,才真正能被理解、被掌握,创新也必将产生在这样的“实践、认识、再实践”的过程中。正是由于创新教育的基础是实践,因此想要改变药学类专业大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不足的现状,我们需要从提高大学生实践能力的角度出发,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多维实践平台运行机制的建设。构建校内实验教学中心、校外实习基地和教师科研实验室的互相协作机制,建立校企联合研发中心,以研发中心为纽带桥梁,协调好学生的校内外实践环节,提高学生理论知识的应用能力,全面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并在实践能力提高的基础上着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完善的多维实践平台运作机制是该平台不断改进和提升的保障。在多维实践平台运行机制的建设过程中,一定要明确该平台的学习是从创设问题情境出发,在教师的指导下,激发学生主动探索知识和获取知识的创新能力,真正实现从以教师为中心转向以学生为中心,形成课内与课外相结合、教学和研究相结合的理念。

2.校内实践环节要加强实验教学中心的建设和管理。增加实验室的开放性,增加设计性实验、综合性实验以及创新性实验的数量,减少验证性实验的数量,提高实验教学中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提高实验教师的指导水平。对现有的分属于各门课程的实验教学项目进行整合,尤其要注重整合实验存在重复的不同课程的共有实验部分。独立开设综合性实验课程,从知识、能力、创新等方面进行分层,增加有利于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新的实验内容。

3.整合资源,搭建更丰富的校内实验教学平台。要想实现实践教学改革向深度发展,必须从丰富的教学资源入手,下一步我们将挖掘、整合、优化教学资源,搭建和完善更丰富的、更适合于本科教学、有利于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的实验教学平台。拟搭建和完善六个硬件平台和四个软件平台,六个硬件平台是指归属于实验教学中心的各实验室、分析测试中心、药用植物标本馆、药用植物园、教师科研实验室、校外实习基地;四个软件平台则是指本科生导师制、大学生创新创业计划、“挑战杯”计划以及实验技能竞赛。通过硬件平台和软件平台的搭建,并对这两个平台进行合理定位,为学生创造自主学习、自我训练的良好条件,实施多个方面、多种形式、课内与课外联动的实践教学新机制。

4.加教师科研实验室的建设。通过多方面筹措资金,根据教师所从事科学研究的方向和教师的科研特长建设教师的科研实验室,并制定明确的各科研实验室的管理和考核目标,将学生进入科研实验室进行科学研究纳入教师科研实验室的考核体系,另外还要积极促进教师科研实验室与企业联合创建研发中心,实现教学和科学研究相互促进。

5.优化学生生产实习环节,建设好校外实习基地。在建设过程中既要巩固现有的实习基地,也要开拓新的实习基地,应重点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建设:建立和完善组织管理体系;建立和完善适合学生校外实践教学的各项规章制度;建立实践指导教师队伍;建立适合校外实践教育的模式;不断完善实践基地的实践条件;通过技术合作机制的建立促进教师在科研实验室的基础上与实习基地共建联合研发中心。

参考文献:

[1]周家伦.创新性人才培养与大学生素质教育[J].中国高等教育,2006,21(5):18-20.

[2]王家祺,曹颖颐.大学生创新能力综合评价研究[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2007,29(8):27-28.

[3]宋加涛,王蔚.网络时代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J].宁波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3,18(2):34-36.

The Establishment of Multi Dimensional Practice Teaching Platform of Pharmacy Specialty Based on Innovative Ability Training

CAI Qian,LIU Yu-qiang

(College of Pharmacy,Liaoning Univers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Dalian,Liaoning 116600,China)

推荐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