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爱发表,线上期刊服务咨询

情境认知理论论文8篇

时间:2023-03-21 17:06:45

绪论:在寻找写作灵感吗?爱发表网为您精选了8篇情境认知理论论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迪您的思维,激发您的创作热情,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情境认知理论论文

篇1

关键词 情境认知理论 速成教学 语境 实用性 高效性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English Quick Tour in the Guidance of Situated Cognition Theory

YANG Jing

(Foreign School of Central University of Forestyr and Technology, Changsha, Hu'nan 410004)

Abstract English Quick Tour under the guidance of Situational Cognition Theory, scenario-based knowledge is the object of learning, the learning process is the cultural adaptation process, the creation of context is the teaching of the necessary means, in theory, under the guidance of English teaching can be improved, students can master more quickly and efficiently with the knowledge of English.

Key words Situated Cognition Theory; quick tour; context; practice; efficiency

1 情境认知理论的基本概念

情境认知理论是继行为主义“刺激―反应”学习理论与认知心理学的“信息加工”学习理论后,与建构主义大约同时出现的又一个重要的研究方向。布伦特・G・威尔逊和卡伦・马德森・迈尔斯(BrentG・Wilson & Karen Madsen Myers)等在他们的论文《理论与实践中的情境认知》(Situated Cognition in Theoretical and Practical Context)中指出情境认知理论试图纠正认知的符号运算方法的失误,特别是完全依靠与规则与信息描述的认知,仅仅关注有意识的推理和思考的认知,忽视了文化和物理背景的认知。也就是说,情境认知理论是一种能提供有意义的学习,并促进知识向真实生活情境转化的学习理论。情境认知理论的最重要特性即怎样看待知识。这种理论并不是把知识看做心理内部的表征,而是把知识视为个人和社会或物理情境之间联系的属性以及互动的产物。情境认知理论认为,在脱离个体所处的社会真实环境基础上来探讨学习或能力,这是毫无意义的,个人能力的形成以及个人能力的社会化,就必然会存在个体与环境的相互作用。

1.1 知识的情境性

在《情境认知与学习文化》这篇论文中,作者布朗、科林斯与杜吉德指出:知识是具有情境性的,知识是活动、背景和文化产品的一部分,知识正是在活动中,在其丰富的情境中,在文化中不断被运用和发展着。学习的知识、思考和情境是相互紧密联系的,知与行是相互的―知识是处在情境中并在行为中得到进步与发展的。因此,我们得知知识来源于真实的活动和情境。如果人们要真正理解知识的内涵并能准确、娴熟地运用它,那就只有在千变万化的社会真实情境中使用它。

1.2 学习的情境性

威廉姆J. 克兰西在其论文《情境学习指南》中认为,情境学习不仅仅是一种使教学必须情景化或与情境密切相关的建议;情境学习是有关人类知识本质的一种理论,它是研究人类知识如何自活动过程中发展的,特别是人们如何去创造和解释他们正在做什么的表征;知识不是一件事情或一组表征,也不是事实和规则的云集,知识是一种动态的建构与组织,正如我们想象着什么事情要发生在我们身上,我们要谈什么和做什么一样,我们的行为建立在我们作为一个社会成员的角色之上;知识还应该是人类协调一系列行为的能力,去适应动态变化发展的环境的能力。从这一段话,我们可以得知学习需要在特定的文化,特定的情境中发生才有效,学习是一种文化适应,如果学习者要进行有目的,有意义的学习,那就只有参加真实的活动。

2 英语速成教学中情境认知理论的运用

2.1 情境认知理论的教学观

情境认知理论认为,要想进行有意义的学习,就必须在运用该知识的情境中学习。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提供真实的语言情境和生动的教学活动,借此将知识在真实生活中的应用方式体现出来,为学生创造理解知识和获取经验的机会,创设切合教学内容的真实情境,提示新旧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帮助学生构建当前所要学习知识的意义,还要鼓励学生通过积极思考,主动探索、勇于实践等方式,形成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提高自主学习的能力。

2.2 英语速成教学中运用情境认知理论需注意的问题

2.2.1 时间

速成教学讲究充分挖掘和调动教与学各个方面的潜能,使学生在规定的教学时间内获得最多的语言技能和知识。也就是说速成教学要求在最短的时间内,达到快速培养语言人才的目标。在情境认知理论的指导下,许多教师都会给学生创设语言情境,但他们也会有急于求成的思想,并没有真正理解“快速”二字的真实含义,因此树立正确的时间观是保证在情境认知理论指导下的英语速成教学能健康发展的必要条件。教师必须实事求是地看待教学时间在教学过程当中所能够起的作用,不能一味求快。在有限的课堂教学时间内,学生无法完全消化和吸收所学内容,并且教师所创设的是带有模拟性的课堂语言情境,不具备真实的交际意义。因此,教师需将情境认知理论同样运用于课外教学中,使课外学习时间与课堂学习时间合理搭配,在与现实生活同样形象的情境中进行讲解,操练英语知识,能促进学生更快、更好的消化、吸收、运用和迁移所学知识,并能跟快提高学生的英语运用能力,这样才能既保证教学效果又达到快速的目的。

2.2.2 教师

首先,教师作为信息的传递者,要掌握处理教材的技能,并且要及时优化教材,使之利于传递,而且教师也是信息源,除了对教材进行处理,还要补充必要的材料,提供新的信息。在情境认知理论指导下的英语速成教学,为达到速成的目的,必定要求教师花费更多的时间和精力为学生创设优越的语言情境,因此教师在备课时需精心设计,组织和安排。其次,作为从事速成英语教学的教师,要熟悉语言学、心理学、哲学等方面的知识,同时对政治、历史、人文、经济等方面的知识要有所涉猎,对于本学科的新成果要及时掌握和吸收,并且要与时俱进,这样才能使创设的情境与当前社会发展活动联系密切。再次,教师在教学时要以学生为中心,为学生提供优质的学习内容和科学的学习方法,体现语言习得的过程和规律,提供给学生的信息应该是常用的交际模式,便于学生理解和模仿,将所获取的知识运用于现实生活,能刺激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欲望,加强其学习动力,使之能融会贯通,举一反三,达到速成教学的目的。

2.2.3 环境

外因是事物发展的条件,让英语速成的学生处于一个怎样的教学环境即语言情境中,才能既达到教学效果又达到速成的目的,因此,首先教师所创设的语境应直观形象,让学生的感性认知和理性认知以及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达到完美结合。一旦语境是形象的、具体的,就有利于刺激和挖掘学生丰富的想象力,让学生冲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超越个人狭隘的经验范围,掌握更多的语言信息,获取更多的语言知识。其次教师所创设的语境应具有情感性,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曾经说过:“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的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而没有兴奋的情绪怎么能激励人,没有主动性怎么能唤醒沉睡的人,没有生气勃勃的精神怎么能鼓舞人呢?”由此可见,情感是触动人的心灵的秘诀,是人行为的内在动因。因此,教师要用自己的情感去感染学生,加强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充分挖掘教材中所能体现情感的部分,创设出一种积极、轻松、和谐、生动的教学环境,让内部激励机制与外部激励机制完美地结合。

3 英语速成教学中运用情境认知理论的指导价值

3.1 实用性

情境认知理论指导下的英语速成教学可以使学生迅速将大脑中所储存的知识与该知识应用的“触发”条件结合起来,所谓的“触发”条件也就是学生所处的环境,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所创造的语言情境,让学生的精力高度集中并进入英语思维状态,从而使学生形成条件化或情境化知识,让知识非常快速的进行从具体到抽象或从抽象到具体的传递。这种教学将丰富多彩的具体活动化为不断的激励,使教学空间得以拓宽,令学习效用发挥得更广,学生能更容易更快速掌握知识,并促进知识迁移,了解学习的内在意义。

3.2 高效性

英语教学包括了语音、词汇、语法、语篇等基础知识的讲解,还包括了听、说、度、写、译等基本技能的培养,以及最终运用英语能力的形成。情境认知理论指导下的英语速成教学,教师从情境创设、内容设计、师生互动等方面精心设计,使学生在自然状态下,在最快的时间内进入课堂,调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由浅入深、由此及彼地掌握信息,改被动接受为主动参与。而且,逼真的语言环境,使学生对学习的内容形成清晰的表象,从而丰富学生的感性经验,为他们形成新概念,掌握规律奠定良好的基础,还能使学生对语言知识的记忆更加牢固和准确。

总之,在情境认知理论的指导下,英语速成的教与学获得了新的含义,对于提高教学效果,促进学生学习思维的拓展,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实现学以致用,学以自育的目标有很重要的理论价值。

参考文献

[1] 郝颖.大学英语教学中的情感教学策略[J].商丘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4).

[2] 侯会.从情境学习理论及其教师观看新课程改革下教师角色的变化 [J] .南方论刊,2006(10).

篇2

社科论文,是指哲学、美学、文学、经济学、教育学等学科的研究论文,大多具有较强的文化色彩、人生价值与时代精神,能引导考生关注世界、人类、社会、民族等人文话题。

【考点解读】

考点一: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

重要概念,主要是指体现作者立场观点、反映文章深层次内容、对文章结构起照应连接作用的语句。做这类考题要养成释词看篇的阅读习惯,不要孤立地就词论词,而要根据社科背景(如语境)来理解。

考点二: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义

重要句子,是指对理解文章起重要作用、内涵较为丰富、结构比较复杂的句子。对这类句子的理解,既要注意分析句内的结构,也要分析句外的语境联系,还要分析句子的中心作用。如:分析句内的结构,既要区分单句还是复句,还要从中找出表达重点;分析句子的主题作用,要看这个句子对文章主题或段落中心是理性解说,还是具体例证等等。

考点三: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

社科论文的重要信息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一是文本中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知识;二是文中某一观点或结论的依据,包括有关理论、相关事实、现象等;三是某一现象或行为的原因、目的或者它所包含的范围;四是最能表达作者写作意图的语句。筛选这些信息时要仔细推敲题目,大体框定相关的阅读语区,从文中把符合考题要求的字、词、句等语言材料筛选出来,加以概括、重组、融合。

考点四: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

“文章结构”,指对材料组织和安排的方法,它是文章思路外在形式的表现。“文章思路”,是按照一定的条理由此及彼表达思想的路径、脉络。这个路径和脉络实际是一个连贯的思维过程,即要求围绕一个中心点,由浅入深,从一个方面到更多方面,把要表达的思想内容组成一个严密的整体。

考点五: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

“内容要点”,是指文章的主要内容或文章内容的精要之处。如果是全文的,则是文章的“中心思想”。概括整篇文章的中心思想,可以通过整体阅读、分段总结、归纳要义、总结中心几步进行;概括局部段落的主要内容,则要借助上下文与全文的中心思想完成。

考点六: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

是指作者对某具体事物的主观倾向。人的思想感情是丰富复杂的,表述方法也不是单一的。因此需要筛选辨析,综合分析,全面概括,才能准确地把握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

【答题要旨】

一、“整体感知”明大意

不要急于看考题,要先总览全文,形成整体感知。基本知晓文章的写作意旨以后,再解读局部语段和有关问题。浏览文章时,可用铅笔勾画一些重要内容:1.直接宣布观点的句子;2.证明观点的相关论据;3.对前文进行肯定或否定的议论;4.标示文章结构的句子,如段落的起始句、收束句等。

二、激活“背景”作基础

高考阅读题中的社科论文往往是反映某一个社会科学领域最新动向的文章,文章所涉及的内容对同学们来说是比较新的。平时可以根据近几年高考社科论文的角度及其“惯性”,积累一些美学、经济学、语言学、历史学、文化学和民俗学等方面的基本原理与基本知识,以备考试时随时“激活”。

三、明确要求审题干

1.明确题干要求。要看清楚选择“正确”还是“不正确”的,“符合”还是“不符合”的,“属于”还是“不属于”的。

2.明确题干关键词。注意“观点”“态度”“意义”“原因”“条件”“方法”“关系”“异同”等关键词,解题时紧扣它们作针对性思考。

四、对照原文识选项(选择题)

1.筛选定位:找准、找全与选项对应的原文。

2.对照比较:看选项的话题、说法及遣词用语与原文相比在语言文字上有无变化,如何变化,变化后的内涵外延等是否相同。

3.排除确认:每个错项都是可以从原文中找出依据进行排除的。对摘抄原文语句较多、上下文能找到某些词语的选项,不能盲目认同;而对那些改变形式、找不到相应词语和句子的选项,不能轻易否定。一定要从是否符合原文意思、符合逻辑性上去思考判断。

4.识别陷阱:①偷换概念――看原文词语在选项中有没有被换成其他词语。②以偏概全――看单称(某一个)、特称(部分)、全称(全部)是否被改变。尤其注意“某些”“部分”“这个”“凡是”“一切”“全”“所有”“主要的”等词语变化。③混淆时间――看“已”“曾”(已然)“将”“会”“一定”(未然、将然)等时态词的变化。④过于绝对――看“或许”“可能”(或然)“必然”“一定”等词语的变化。⑤无中生有――此错项常在“是否符合文意”题中出现,要注意选项中有、原文没有的说法。⑥强加因果――注意因果关系的句子会有“推不出”的问题。

五、审清方向答要点(简答题)

1.弄清问题区域:弄清楚某个问题与文章的哪个角度、哪个段落、哪些句子有联系。

2.梳理答题思路:理清提问的角度与文本阐述的关系,怎样把它们组织起来才符合题目要求;需要引用文章的哪些材料,对原材料做怎样的筛选、概括或转述的工作。

3.组织答题语言:社科论文阅读题一般不需要丰富的想象,要精练答题,概括表述。尽量分点作答,并适当参考题目的赋分。

【考题演练】

建构主义也可以称为结构主义,结构主义的最早提出者可追溯至瑞士的皮亚杰(J.Piaget)。他认为,儿童是在与周围环境相互作用的过程中,逐步建构起关于外部世界的知识,从而使自身认知结构得到发展。儿童与环境的相互作用涉及两个基本过程:“同化”与“顺应”。同化是指把外部环境中的有关信息吸收进来并结合到儿童已有的认知结构(也称“图式”)中,即个体把外界刺激所提供的信息整合到自己原有认知结构内的过程;顺应是指外部环境发生变化,而原有认知结构无法同化新环境提供的信息时所引起的儿童认知结构发生重组与改造的过程,即个体的认知结构因外部刺激的影响而发生改变的过程。

建构主义认为,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即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其他人(包括教师和学习伙伴)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而获得。由于学习是在一定的情境即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其他人的帮助即通过人际的协作活动而实现的意义建构过程,因此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情境”“协作”“会话”和“意义建构”是学习环境中的四大要素或四大属性。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习的质量是学习者建构意义能力的函数,而不是学习者重现教师思维过程能力的函数。换句话说,获得知识的多少取决于学习者根据自身经验去建构有关知识的意义的能力,而不取决于学习者记忆和背诵教师讲授内容的能力。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强调以学生为中心,不仅要求学生由外部刺激的被动接受者和知识的灌输对象转变为信息加工的主体、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而且要求教师要由知识的传授者、灌输者转变为学生主动建构意义的帮助者、促进者。这就意味着教师应当在教学过程中采用全新的教学模式(彻底摒弃以教师为中心、强调知识传授、把学生当作知识灌输对象的传统教学模式)、全新的教学方法和全新的教学设计思想,因而必然要对传统的教学理论、教学观念提出挑战;从而在形成新一代学习理论――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同时,也逐步形成了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建构主义学习环境相适应的新一代教学模式、教学方法和教学设计思想。

在建构主义的教学模式中,学生是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教师是教学过程的组织者、指导者、意义建构的帮助者、促进者;教材所提供的知识不再是教师传授的内容,而是学生主动建构意义的对象;媒体也不再是帮助教师传授知识的手段、方法,而是用来创设情境、进行协作学习和会话交流,即作为学生主动学习、协作式探索的认知工具。显然,在这种场合,教师、学生、教材和媒体等四要素与传统教学相比,各自有完全不同的作用,彼此之间有完全不同的关系。但是这些作用与关系也是非常清楚、非常明确的,因而成为教学活动进程的另外一种稳定结构形式,即建构主义学习环境下的教学模式。

1.下列关于“建构主义”及其学习理论的解说,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建构主义创造人皮亚杰认为,儿童是在与周围环境相互作用的过程中,逐步建构起关于外部世界的知识,从而使自身认知结构得到发展。

B.建构主义认为,知识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即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其他人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而获得的。

C.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习既需要学习者主动建构意义,也需要学习者重现教师的思维过程。

D.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要求,教师要由知识的帮助者、促进者转变为学生主动建构意义的传授者、灌输者。

2.根据原文提供的信息,以下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传统教学之中常常提及的“情境”“协作”“会话”和“意义建构”是学习环境中的四大要素,各自有完全不同的作用,彼此之间有完全不同的关系。

B.学习效益既取决于学习者记忆和背诵教师讲授内容的能力,也取决于学习者根据自身经验去建构有关知识的意义的能力。

C. 应该摒弃以教师为中心、强调知识传授、把学生当作知识灌输对象的传统教学模式,建立以学生为中心、把学生当作知识建构的主动者的新型教学模式。

D. 一般情况下,教师是教学的组织者、指导者、意义建构的帮助者、促进者,而不是教学的中心,也不是传授知识的“讲师”。

3.“同化”与“顺应”相比,哪一个更复杂?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建构主义学习环境下的教学模式有哪些新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与解析

1.B(A皮亚杰不是建构主义创造人;C不需要“学习者重现教师的思维过程”;D“帮助者、促进者”“传授者、灌输者”两者位置应互换)

2.C(A传统教学并不提及“情境”“协作”“会话”和“意义建构”;B不能“取决于学习者记忆和背诵教师讲授内容的能力”;D“一般情况下”不当,应该是全部情况)

篇3

【论文关键词】建构主义 理论 教学改革 实验教学

【论文摘要】应用和遵循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和教学设计原则,对检验医学专业《临床免疫学检验》实验教学进行教学改革尝试。实践表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应用于教学实践,能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性,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对所学知识的理解;明确合作学习的理念,学会与人合作、沟通;有利于提高学生实际操作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和科研素质。

随着心理学家对人类学习过程认知规律研究的不断深入,认知学习理论的一个重要分支——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引起教育界的广泛关注。建构主义理论揭示了人类学习过程的认知规律,较好地说明了学习的发生、意义的建构、概念的形成过程,以及理想的学习环境应包含的主要因素等。在建构主义思想指导下可形成一套新的比较有效的认知学习理论学习并研究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同时开展基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教学实践,对推进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素质教育会产生积极的促进作用。我们将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在我校检验医学专业的《临床免疫学检验》实验教学中进行了初步的应用和实践,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1建构主义的学习理论

建构主义认为学习是获取知识的过程.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的.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下,借助他人(包括教师和学习伙伴)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意义的建构获得的。建构主义提倡在教师指导下的、以学习者为中心的学习。它既强调学习者的认知主体作用,又不忽视教师的指导作用。教师是意义建构的帮助者,而不是知识的传授者与灌输者:学生是信息加工的主体、是意义的主动建构者。而不是外部刺激的被动接受者和被灌输的对象。建构主义理想的学习环境包括情境、协作、交流和意义建构四个部分。与之相适应的教学模式是:以学生为中心,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起组织者、帮助者和促进者的作用,利用情境、协作、会话等学习环境等要素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新精神.最终达到使学生有效地实现对当前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的目的。在这种模式中,教材所提供的知识不再是教师传授的内容,而是学生主动建构意义的对象;媒体也不再是帮助教师传授知识的手段、方法,而是用来创设情境、进行协作学习和会话交流的工具。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指导下的教学设计原则应该是:强调以学生为中心;强调“情境”和“协作学习”对意义建构的重要作用;强调对学习环境(而非教学环境1的设计;强调利用各种信息资源来支持“学”(而非支持“教”);强调学习过程的最终目的是完成意义建构(而非完成教学目标1。

2将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应用于《临床免疫学检验》实验课的教学设计

传统的实验教学过程多为“填鸭式”或“注入式”。如在实验教学过程中,首先由教师详细讲解实验内容、原理和实验步骤,或进行操作示范,学生只需“照葫芦画瓢”机械地完成操作;实验报告只是将实验的过程和结果再叙述而已。学生在整个教学过程只能按教师预先设定的框架完成实验.学生始终处于被动地位。只动手不动脑,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影响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甚至少数学生由于事先了解了实验过程和实验结果,在实验中不做实验,充当旁观者,或抄袭验其他同学的实验结果。显然,传统的实验教学过程既达不到实验课的基本目的(即使学生对理论知识理解的提升及掌握实验技能).也不符合对具有创新思维能力的综合人才的培养目的。

应用和遵循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和教学设计原则,根据我们教研室以往的教学改革经验,对检验医学专业《临床免疫学检验》实验课进行了如下的教学设计:

首先结合《临床免疫学检验》理论教学内容和临床及免疫学新技术的发展,对《临床免疫学检验》实验课内容进行了优化重组.使原来数个独立的相对无关的实验,重组成为具有专题特点的四个综合性实验模块,包括免疫血清的制备及免疫球蛋白的分离、纯化及鉴定;免疫标记技术;吞噬细胞吞噬功能检测:细胞免疫功能检测。其中通过选取适当的实验材料和实验设计,使某些实验具有科学研究性质。这样的内容调整使免疫学理论和实验技术系统化,易于学生理解和掌握.同时又有利于对学生科学素质的培养。

对实验课的教学过程进行了如下设计:①首先实验课安排在相关的理论教学之后进行,保证学生有较完备的知识背景和知识储备。②每次实验前一星期要求学生仔细预习实验.对实验过程有初步完整的认识,明确实验内容在免疫学理论和临床实践的意义;告知学生实验的材料、条件等内容;并预留几个实验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同时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可自行设计切实可行的实验步骤,老师对实验设计给以指点和准备。③实验以小组为单位完成。各小组的实验数据可以共享。④换位教学,即每次实验由一个小组推选一位代表充当“小老师”完成实验内容、原理和实验步骤讲解,学生可提出疑问,“小老师”所在的实验小组一起解答,老师做适时点评。⑤实验报告以科研论文的形式书写。实验总结以论文答辩会的形式进行,即以实验小组为单位进行实验汇报.老师和全班同学集体点评。告知学生,他们在各个环节的自我展示或小组展示,将是其实验成绩的参考依据。

3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应用于《临床免疫学检验》实验课的教学实践和效果

按照以上教学设计,在我校2004级本科检验医学专业四个实验小班的《临床免疫学检验》实验教学中进行了初步的实践。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学生表现出较高的学习热情和主动性.对免疫学实验显示了浓厚的兴趣,学生在基础理论知识、实践操作技能、学习能力、科研素质等方面得到了全面提高。

如在由学生充当“小老师”这个环节,课前被选出的“小老师”要做好充分的知识准备。课上,面对“小老师”,同学们的提问非常踊跃,这样既活跃了课堂气氛。又鼓励学生主动学习、积极思考、大胆发言,锻炼了学生分析问题和语言表达能力。

由于强调了课前的预习和鼓励学生自行设计实验,学生对实验内容的理解和准备充分,能通过自行操作顺利完成常用的免疫学实验。即使实验过程中出现问题,学生也能自己通过多方面的分析、调整,找出问题所在。学生通过这样的训练过程。无疑使他们的动手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得以全面提高。

以科研论文的形式书写实验报告.以及以论文答辩形式进行实验总结点评的环节,尤其受到学生的欢迎。学生在对实验结果的正确记录、合理分析,实验论文的书写,以及在实验论文的答辩过程中,学习思考经典免疫学实验技术在理论思维、实验设计与方法诸多方面的精巧与伟大,促进了学生对课堂“枯涩”专业理论的热爱与理解.达到了引导与激发学生对实验结果的正确掌握与运用,以及对实验目的和原理的再领悟。学生还可从教师对学生实验论文批阅的字里行间,反省自己学习态度、操作过程的正确与否,从科学态度、专业水平、文字表达等方面得到“潜移默化”的熏陶。学生们的实验论文书写基本规范,讨论部分有一定深度,既能对实验结果进行解释.又有对实验意义的理解和展望。学生在实验汇报中做的课件图文并茂,答辩过程思路清晰。学生在完成这些作业的过程中利用学校的教学资源,查阅文献,寻找支持和解释实验设计原理和结果的理论依据,并有新的体会,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提高了学生的学习能力、扩大了学生的知识面,同时锻炼了学生的表达能力。

以小组为单位完成实验。为学生的知识建构提供丰富的资源和积极的支持。在实验预习、实验操作及实验汇报和答辩中,学会与同学讨论、交流、提问、质疑,学生们既能协作学习,又能培养团队协作能力。

教师在教学中充当参与者、顾问的角色,促进了教学过程的发展。老师的适时点评,引导学生各抒己见。意见交流,互教互学:引导学生学会了分析与综合,归纳与概括的思维方法,辅助学生完成知识的构建。

篇4

论文关键词:医学生物化学;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教学模式

医学生物化学是研究生命化学的科学,它在分子水平探讨生命的本质,即研究生物体的分子结构与功能、物质代谢与调节及其在生命活动中的作用…。在医学院校中,医学生物化学是一门主要的医学基础课,与生理学、微生物学、病理学、药理学等后续医学基础课程的关系十分密切,也是这些课程的前导知识源泉。如果医学生物化学知识不足,学生不能形成良好的知识结构,则学生的专业知识学习则更不会顺利,久而久之,学生会失去学习兴趣。

1医学生物化学教学的现状分析

目前,我国医学生物化学教学普遍存在着许多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1课时不足

课时不足似乎是国内许多大专院校课程存在的普遍现象。一些院校医学生物化学教学周课时甚至仅为3小节,但随着新知识的不断增加,各学科的教学课时普遍不足。所以,从增加生物化学教学课时数的角度解决问题是不可取的。那么,只有提高教学效果,为学生课后复习和自学提供条件才是一个积极的措施。

1.2对传统教学模式的反思

目前医学生物化学课程的教学和教改,几乎都是在基于客观主义和行为主义理论下的传统教学模式的改进。因为传统教学模式“以教师为中心”,以满堂灌输的方式传授书本知识,忽视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忽视了学生的主体作用,忽视了学生能力和情操的培养,只把学生看做是外部环境刺激的被动反应者和知识的灌输对象,所以在传统教学模式下,学生学习生物化学知识的特点是:①学得不完整,知识点空泛,知识面脆弱;②惰性学习,无法在需要知识之时运用;③学法不灵活,无法在新的或类似的情境中迁移应用知识。

因此,改变医学生物化学传统教学模式,探索新的教学模式,以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和积极性,使其掌握知识、提高能力、提高医学生物化学课程学习成绩,是当前医学生物化学教学中一个十分有意义的课题。

2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与建构主义教学模式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是当今欧美国家非常流行的一种教学理论,该理论认为:认识是在认知主体(学习者)与客观环境(社会文化情境和自然环境)的相互作用中形成的,认识的发展是通过对认知结构不断进行意义建构中获得的。因此,学习者要真正获得知识,主要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的,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社会文化背景和情境下,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源,通过与其他人(教师和学习伙伴)的协商、交流、合作和学习者本人进行意义建构方式获得的。与该理论相适应的教学模式为:“以学生为中心,在整个教学过程中由教师起组织者、指导者、帮助者和促进者的作用,利用情境、协作、会话等学习环境要素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首创精神,最终达到使学生有效地实现对当前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的目的”,即建构主义教学模式。在这种模式中,学生是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而不是外界刺激的被动接受者;教师是教学过程的组织者、指导者、意义建构的帮助者、促进者,而不是知识的传授者、灌输者;教材所提供的知识不再是教师传授的内容,而是学生主动建构意义的对象;媒体也不再是帮助教师传授知识的手段、方法,而是用来创设情境、进行协作学习和会话交流,即作为学生主动学习、协作式探索的认知工具。

3基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医学生物化学教学模式设计

3.1组织合作学习小组

以班为单位,以自愿为原则,5或6个学生为一个合作学习小组。对小组进行培训,让学生了解合作学习的学习方式,了解合作学习对他们学习的意义,相信开展合作学习对他们的学习有帮助,激发合作学习兴趣,形成合作学习动力。并且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基本技能,如讨论技能、学习安排方法、讨论的记录、合作学习成果的汇报等。同时培养学生会说、会听、多思等基本合作学习技能。

3.2制订并对学生公开生物化学课的考核方案

生物化学课程的考核评价包括理论考试(50%)、实验考核(25%)、对学生的评价(25%)等3项。理论考试包括卷面理论考试即期末考试的卷面成绩和问题小论文;实验考核包括实验报告、实验操作技能和实验态度;对学生的评价,包括小组对个人的评价、学生本人的自我评价、班级对学生个人的评价以及教师对学生学习效果的评价。评价的内容:学生的学习动机、学习兴趣、学习能力等自主学习能力,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参与程度、协作精神、学习表现、学习态度及在协作学习中的贡献。考核方案对全体学生公开,这就为学生创设了一个有利于意义建构的情境,能激发学生的动机、主动和创新精神,并能加深应试者对基本理论和概念的理解;问题小论文没有统一答案,使考生充分发挥创造力,运用发散性思维来解决问题。

3.3教学目标分析和情境创设

教师对生物化学课程及各章节进行教学目标分析,以确定当前所学知识的“主题”,创设与主题相关的、尽可能真实的情境。如“糖代谢”这一章内容的主题是:糖的消化吸收及其在体内的代谢与机体对其的调节。我们就设下了这样一个问题情境:病房里1个糖尿病人,他频率很高地吃东西、喝水及上厕所,但他仍然长得很瘦,1个小孩从他身边走过时,就告诉妈妈说“叔叔都不吃他的苹果,烂了好可惜!”那么请问糖尿病的病因如何?糖尿病人为什么会多饮、多食、多尿而致消瘦?如何治疗?小孩为什么会有此疑问?

3.4设计信息资源

教师确定学习某主题所需要的信息资源、教会学生应从何处获取,如何去获取以及如何有效地利用这些资源。如对于诸如“脂溶性维生素A、维生素D、维生素E、维生素K及水溶性的维生素C、B族维生素在哪些食物里含有?含量如何?什么方式是更好的食用方法?它们在医学和美容上有什么作用?”这样的问题情境,我们就告诉学生可以到食堂、菜市场去看有哪些食物,可以到网上和图书馆去查它们的含量、食用方法及相应的作用,去药店看一下维生素的说明书和去超市看一下适于孕妇及幼儿食用的奶粉的说明书,都可知道各种维生素的作用、用量及一些其他有用的信息,如果条件允许的话还可到医院去看看医生针对不同患者特别是对小孩和老人的门诊情况等。

3.5自主学习

小组成员聚集在一起讨论解决问题的方案,学生要选一个人做记录员,负责记录拟解决的过程,包括问题中的事实信息、学生们的想法和假设以及所确定的学习要点和解决计划,并分配任务下去收集信息。学生在“讨论一提出方案一收集信息”的过程中,充分发挥他们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及独立性,学会应用各种学习工具及资源,开拓他们的学习视野,进而提高他们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如果由于课时不足,自主学习可在课后完成。课后完成同样也有利于发挥他们的自觉性。

3.6协作学习

小组成员再次集合,沟通讨论他们所学的东西,根据他们所学习的知识生成新的解决问题的假设。在分享他们的学习成果时,很重要的一点是学生们评价自己的信息以及他人的信息,看信息是怎样得来的,来源是否可靠等,这是促进自主学习的重要途径。沟通讨论能极大地调动学生的主体参与意识,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培养创造能力,同时通过协作学习,提高了学生的合作能力,.培养了他们的团结精神。由于课时不足,协作学习在课后完成。课后完成有利于发挥他们的自觉性。

3.7课堂汇报并提交小论文

各小组利用各种不同形式来报告自己小组的结论及得出结论的过程,如数学分析、图表、口头报告、多媒体演示等,并以小论文的形式交给老师。通过活动汇报,培养学生的胆量和语言组织表达能力。通过小论文的撰写,培养他们的写作能力。

3.8教师结合学生的汇报讲解章节知识

在学生课后的自主学习、协作学习、课堂上的活动汇报及撰写小论文之后,学生对所学的知识已经有了一定的理解和构建,学生的兴趣和学习动机也已经充分激发,这个时候我们教师结合学生的汇报来讲解章节知识,学生就能很好地理解、掌握进而构建所学的新知识。

3.9效果评价和问题后的反思

公示各小组和个人在这一章节学习的评价结果,根据评价结果,学生们有意地反思问题解决的过程。要考虑这个问题与以前所遇到的问题的共同点与不同点,帮助他们概括和理解新知识的应用情景。评价结果的公布,也为学生创设了一个有利于意义建构的情境,能激发他们的动机和主动性。

总之,实施和建构这样的教学环境和效果,必须做到的是:第一步,教师在课程学习前先把合作学习小组组建好;第二步,在每一章节的学习中,教师预先确定好章节知识的主题和创设好情境及确定好所需的信息资源,课堂上教师先把包含主题的问题情境展示给学生,且告诉他们所需要的信息资源,教学生应从何处获取,如何去获取以及如何有效地利用这些资源;第三步,课后学生针对问题情境进行自主和协作学习;第四步,也就是下一次课,小组汇报和提交所撰写的小论文,教师结合学生的汇报来讲解章节知识。最终,章节的内容完成后,及时完成并公示在这一章节学习中对各小组和个人的评价结果。

如在药学06—2班,“胆红素代谢”这一章节的学习是这样进行的:首先,在医学生物化学课程学习前任课教师已把合作学习小组组建好,即药学06—2班有60人,每6人组,共组建lO个小组;接着,任课教师再确定好“胆红素”这一章节的主题为“胆红素的来源、运输、转化、排泄”,并确定相应的问题情境:一位5O岁的建筑工人,在一小时前大量吐血,急诊入院,主诉其早上在建筑工地搬运水泥袋时,突然呕血,心悸昏眩,无力。患者有十多年的酗酒史,皮肤和巩膜有黄染。曾因食欲不振、乏力、肝区疼痛去医院就诊,被诊断为酒精性肝硬化。实验室检查结果为:尿标本呈深茶色,尿胆红素++,尿胆原++++。那么请问:患者胆红素代谢出现了哪些异常?黄疸有那些类型?而患者出现的黄疸症状属什么类型呢?患者的血液、尿液和大便中,胆红素及其代谢产物可能会出现什么变化?

在介绍完上一章节内容“胆汁酸代谢”后,还剩下lOmin,任课教师把设定好的有关“胆红素代谢”的问题情境展示给学生,并告他们以课本知识为基础,可以在课余到图书馆和上网去查相关资料,有条件的可以到附近医院学习或找专家讨论;再接着,各小组课后进行讨论,自主设计方案和分工查资料,进而再讨论总结并撰写小论文;再接着,也就是下一次课,小组汇报自主和协作学习的过程及所得出的结论并提交所撰写的小论文,每小组仅有4mi的时间,有的小组采用口头表述,有的小组以PPT形式作汇报,有的小组将结果制成图表,有的小组派代表发言,有的小组则集体发言,等等,台上的同学热情高昂侃侃而谈,台下的同学兴致勃勃、聚精会神地听。同学们汇报用去了一小节课时间,接下来的两小节课,我们结合学生的汇报来讲解与胆红素代谢的相关知识,这时由于学生对所学的知识已经有了一定的理解和构建,学生的兴趣和学习动机也已经充分激发,我们发现同学们都非常认真地听,而且下课后,争先恐后地和我们老师交流,这种现象是采用传统教学模式教学时从未有过的。最终,学习完“胆红素代谢”的内容后,在下一次课之前,我们即把在“胆红素代谢”的学习中对各小组和个人的综合评价结果予以公示。

篇5

关键词:科研情境;个性化知识推送

中图分类号:TP3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16)17-0210-02

1研究现状

个性化推送即根据用户的注册信息、背景资料等显性信息以及搜索记录、主题相关性等隐性信息进行分析,最终将用户感兴趣的、有参考价值的信息推送给用户。

现有的研究主要分为以下几个方面:(1)基于本体的个性化推送。将本体技术引进数字化图书馆个性化推荐中,以实现语义用户兴趣模型构建、数字图书馆信息资源语义描述、基于本体的个性化推荐算法设计等环节实现最优化推荐。(2)基于情境感知的个性化推送。主要以协同过滤算法为基础,添加知识情境因素,计算情境模型的相似度并构建知识情境模型实现最优化推荐。而目前泛在学习环境下的知识推送也成为新的研究热点,随着物联网技术发展,实现个性化推送的方法和策略也将更加满足用户对系统或平台的信息需求。

2存在的问题及研究意义

(1)未考虑情境附属等因素;用户兴趣模型精度不够、进化机制不够合理,用户只有较准确表达请求才能获得较好推荐,情境感知中对知识规则及扩展也有待进一步提升。而单纯以增加语义分析来增加信息资源与用户的粘合度显然是不够的。

(2)泛在学习环境与科研情境的区别;前者主要研究网络大环境下用户获取信息中的个性化推荐,却没有反映科研情境下信息需求的各项要求。科研情境则是已科研人员为主要用户,其研究领域、科研成果等涉及科研因素的一体化模型未定义,也使得针对科研圈以及追踪科研成果方面的个性化知识推送相对较少。

忽略背景知识、环境因素甚至主题情感倾向等涉及检索对象的附属特性,就会使信息检索在依存性和关联性上产生巨大的差异性。因此,实现个性化推荐知识服务,进行科研情境下的知识推送,应成为科研机构组织为科研人员工作提供的一项有力的服务。

本文是以科研人员为角度出发,为学术用户提供嵌入式科研服务,学术用户信息搜寻行为过程能够反映他们对信息服务的需求,对用户信息搜寻行为的观察,能成为图书馆信息服务构建的重要依据,深入了解用户的搜寻特征,分析科研情境变量如何影响搜寻行为,并整理归纳代表科研情境变量的因素,使得数字图书馆更好地为科研人员服务。

对科研情境下个性化知识推送的探讨与研究,是为了让图书馆服务更好地融入学术用户的科研过程中,通过对学术用户这一特定用户群体的信息搜寻行为的理论分析,可为促进图书馆信息服务的深度发展及个性化、多样化发展做出重要的贡献,对于提高科研水平具有指导性和现实意义。

3研究方法及理论创新点

首先以问卷调查的统计数据为基础,采用SPSS统计软件进行结果分析,用描述性统计分析方法分析影响学术用户信息搜寻行为的各个阶段的科研情境因素,构建数字化图书馆中科研情境的数据特征集,其中这些信息包括用户的研究方向、研究兴趣、联系信息、成果著作、科研项目、学术地位以及心理、环境因素和思维方式等,所有这些特征被分为更为详细的子特性,所有这些信息很大程度上会影响系统的推荐。然后据此提出面向情境的学术用户信息服务对策,优化现有图书馆信息服务模式。

其次在科研情境的知识背景下设计基于科研情境的个性化知识推送模型,在一般模型结构中的推荐层增加情境信息识别、知识水平识别以及用户状态识别,使得数据获取层包含统计分析的用户配置文件,推理层将情境数据特征集进行整理归类,并赋予不同的权重值,根据信息的交互比拟和相关度计算,通过个性化推送层的机器自动问答系统将最优的搜寻信息推荐给科研用户。

地方社科院图书馆如何更好的为科研人员提供信息服务,目前大多数研究是从用户信息需求的角度定性分析影响因素后提出对策,几乎没有以科研情境为背景进行个性化知识推送,而本文引入科研情境,构建基于科研情境的数据特征集,更好的分析用户检索行为,并在个性化知识推送模型中增加多层次的推荐信息资源,为科研人员更好地进行个性化知识推送,满足其科研需求并调整其推荐模型。

主要创新点:(1)归纳出信息搜寻行为的三个特征:信息搜寻行为的动机、信息搜寻行为的活动及类型、信息搜寻行为的途径。即主动、被动及互动搜寻行为变量的定义,从科研人员信息搜寻行为的逐次具体化的层面出发详细分析。(2)在情境模型基础上,定义三个科研情境变量:情境知识、搜寻行为和认知水平来分析解释搜寻行为中知识的最优解。(3)建立科研情境下个性化知识推送关系框架图,以科研情境因素为检索的主要特征性,将根搜索赋予科研情境等关节点,搜寻遍历主题节点使得检索更加便利。

4基于科研情境的个性化知识推送模型

基于科研情境的个性化知识推荐模型分为:数据获取层、知识加工层、个性化推荐层和用户界面层总共四层。数据资源来自各类数据库以及互联网中对信息的挖掘检索,知识加工层则在科研情境下对获取的知识进行了更为细致的分类,分别为情境知识、用户的搜寻行为以及个人的认知能力三个部分。情境知识中组织、社会以及文化的情境因素一定程度上决定了个人的认知水平中的关键因素,而用户的搜寻行为也使得知识在获取加工的过程中的重要程度及影响因子不尽相同,即是否主动搜索某一主题还是为了解释某科研方面的疑虑和难点的被动搜索,又或者是网络互动方式中的知识获取都成为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由此可见,将知识维度粒度细分,以交叉比拟和互为定义权值的方法将知识加工层的信息进行分析,将最优的知识推荐给个性化推送层,通过机器自动问答系统直接反应到用户层面。

5结束语

综上所述,基于科研情境的个性化知识推送不仅使网络信息资源实现了集中一体化,也实现了情境知识、搜寻行为、认知水平等多方面因素影响下的个性化检索方式,在各类搜索引擎以及信息检索技术更加趋于多样化的将来,以个性化知识推送为主要的途径将极大的为科研人员研究提供了便利性。

参考文献:

[1] 陈卫.基于本体的数字化图书馆个性化推荐模型构建研究[D].湖北工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5.

[2] 仵雪婷.基于知识情境的知识个性化推送技术的研究与应用[D].南昌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0.

篇6

论文关键词:初中物理 课堂 情境教学

论文摘要:作者针对初中物理课堂中的情境教学做了一些理论和实践的探讨,内容主要包括物理情境的实施原则,并对初中物理情境教学的实施策略进行了较为全面的介绍。

当今社会,国际间的竞争是人才的竞争,是具有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人才的竞争,而人才的培养靠教育。因此,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良好的思维能力有着积极的社会意义。而传统的教学模式是学生被动的接受教师的提问,缺少情景创设,导致学生缺乏问题意识,不能发现问题中所包含的正确规律,而无法用己具备的知识去解决问题,长期以往,会扼杀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和创造能力。究其原因是我们在课堂教学中忽视了在对学生情境学习指导和情境教学模式的深入,只是让学生停留在学徒制的模仿中,学生只是学到了知识的表象,而没有认知到知识的本质。所以要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情境教学就显得非常重要和迫切[1]。

1物理情境的实施原则

(l)情境创设要符合学生的认知结构,围绕特定的物理知识点。物理情境创设应服务于一定的教学目标,应有利于学生对有关的物理知识和物理思想方法的掌握,有助于理解物理知识的本质。

(2)情境创设要符合学生的年龄特征及其物理思维的发展特点。物理情境创设应与学生的物理认知发展水平相适应,应基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

(3)情境创设要具有科学性、探究性、趣味性和发展性。即所创情境的内容、结构与表述要科学。情境材料或活动应富有探究性,利于学生从事观察、实验、猜想、验证、推理与交流等活动:在内容与问题信息量上应有较大的发展空间,利于学生积极、广泛地思考。

(4)情境创设要尽可能真实,贴近学生实际。物理情境的创设应尽量源于学生的生活,不脱离学生的实际。远离学生生活实际的情境不易使学生产生亲切感且在解释物理情境的相关知识上花时过多[2]。

2初中物理情境教学的实施策略

2.1建立良好的师生情感

师生关系的构建是教学者和受教育者双方的活动,但教学者一方是构建的主体,良好的师生关系发展模式是:师对生:熟悉一和睦一理解一信赖一睿智。相应的,生对师:接近一安定一共鸣一信赖一觉悟、决心。这一模式说明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有利于创设理解、信任、轻松、愉快的教学活动气氛,使教师所教的内容更易为学生接受;有利于师生交流,产生共鸣,从而使教师的知识向学生迁移,用师情融生情,用师魂铸生魂,使教学由客观的认识活动上升为主观的同化活动,继而再上升为师生共同创造,具有生成新智慧的真正属于每一个人的生命活动,在这样的活动中,学生的自主性才能得以充分发挥,潜能得以最大限度地开发,情感得以和谐发展,个性得以充分张扬。

2.2创设实验清境,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

初中学生的认识往往是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从具体到抽象。从物理事实出发,建立概念,这是一个抽象概括过程,物理学上的所有概念几乎都是这样形成的。物理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物理概念、物理规律不是凭空产生的,它们的发现和确立都有坚实的实验基础,做好实验就弥补了只见“理”不见“物”的学习方法,让学生获得了第一手资料,心理学的研究表明,思维作为学习过程中智力活动的核心,其发生和发展一般要经过从动作思维到形象思维再到抽象逻辑思维三个阶段,其中动作思维是以个体探索外界物体的动作为前提条件的,因此,创设实验情境,让学生亲自动手,通过听、看、嗅、触,从而满足感知的第一阶段的要求,这为经验的获得和理论的理解、升华及新理论的内化创造了条件。

2.3 创设探索验证情境,培养科学探究能力

探究性学习过程中学生是通过“做科学”来“学科学”,需要学生从情景中认识问题、提出假设、收集资料、实验验证、处理信息、解决问题,这些都必须内化成学生的自身经验体系。此外,探索验证过程创设类似科学家的研究情境,以观察实验为基础,以假设为基本方法,以质疑验证为基本手段,建立新旧知识的联系网络,直至问题的最后解决,其中既有形象思维、动作思维,又有抽象思维;既有聚合式思维,又有发散式思维,可以让学生在学到物理基础和基本技能的同时,受到科学思维和科学方法的训练,受到科学作风的熏陶,有利于全面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与科学能力。

2.4通过多媒体创设物理情境,是抽象的物理概念更直观

物理学所研究的对象很多是微观的、细小的:也有很多是宏观的、庞大的。对于这些微观或很庞大的抽象物理现象和规律,在现代化教学媒体的支持下,运用多媒体课件为学生的主动建构提供了大量丰富、生动形象的信息,根据教学设计的要求,经过图形动画文字、声音等处理,以一种逼真模拟的方式,将静态变动态,将微观或宏观庞大的物理过程进行模拟,创设思维情境,启迪学生思维,找到新旧知识的结合点,实现新一层次知识的自我建构。

2.5通过生活中的现象创设物理情境

物理知识来源于生活,物理学与生活、社会有较紧的联系,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精选、精讲一些与物理有关的信息,而更多的信息、更多的物理知识则可以通过学生阅读教科书和其他补充材料(包括视听材料),去收集各种形式的信息。也可以结合本地实际准备一些相关的小课程让学生去调查研究。所以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激起学生回忆平时经常会见到一些现象来创设物理情境。我们就可利用这些现象,引起学生的兴趣,激发学生的思考。

还可以利用生活资源进行物理实验。只要我们在生活和教学中,时刻做有心人,充分利用身边的生活资源,善于观察、善于思考、善于实践,发挥聪明才智,常见的生活资源便可变废为宝,让生活资源成为课程资源。其方法是:一、看见一个生活物品,就立即想,这个物品能做什么实验,它有什么特殊的功能,联想它在自己教学实验中的用处;二、课本中或是探究过程中的实验,思考要用什么日常生活资源,能否可使实验效果明显、可见度大、具有奇异性、成功率高或能否设计出另一个巧妙的方案等。

3结论

总之,在整个物理教学过程中,恰当地创设教学情境是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学生学习能力的一项有效教学策略,教师教学过程中应该认真而深入地分析大纲和教材内容,潜心研究学生的认知心理特点,并在此基础上创造恰当的教学情境,以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和好奇心,激活学生的思维活动,从而达到培养和提高学生创新学习能力的目的。

参考文献

[1]王军虎.浅谈情境创设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J].学科教学探索,2004(11).

篇7

论文摘要:文章从分析高职教育的特点和与普通高等教育的区别以及高职课程存在的问题入手,探讨了高职实践课程的理论基础,提出新知识观、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情境认知理论和杜威实用教育理论可以作为其理论基础。

高职教育是和普通高等教育性质不同的另一种类型的高等教育,职业性是其区别于普通高等教育的本质特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走产学研结合之路。按职业岗位(群)设置专业;以培养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为根本任务;以应用为主旨,以技术应用能力、职业素质培养为主线,设计学生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构建课程体系;以职业能力为中心,设置相对独立的、与理论课程并重的实践课程体系。

尽管人们认识到实践的重要性,认为职业能力的养成要在实践中完成,并且把“实践”作为职业教育课程区别于普通教育课程的主要标志,但实际运作的高职课程仍然是以学问知识为主导的,仍然是所谓的“三段式”课程体系。过去,或者指责高职院校,说他们不懂高职教育规律,办成本科教育的“压缩饼干”;或者指责教育评价标准,说它是用理论考试代替实践考核。但是,这些原因都是表面的,正如有学者所说,“到目前为止,人们还没有对实践教学的意义进行理论上的充分说明,尽管人们普遍地相信实践教学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基于以上问题,本文试图对高职实践课程的理论基础进行初步探讨。

一、新知识观—高职实践课程认识论基础

长期以来,受实证主义知识观的影响,教育者们注重的是学生对已有科学概念、命题、公式、事实、方法等的接受和理解,这种知识是客观的、普遍的和可靠的。为了使学生学会适应不断发展变化的社会,高职教育就必须加强普通文化课程与专业基础理论课程的学习,因为这些课程选择的知识都是经过实证的。因此,理论知识已经统治了学校教学,实践教学没有其容身之地,而沦为理论教学的附庸。

波兰尼经过长期的思索和探究后提出,人类有两种知识:显性知识和缄默知识。显性知识是指那些通常意义上可以运用语言、文字、符号或数学公式来表述的知识;而缄默知识则是指不能用语言、文字或符号进行逻辑说明的,不能以正规的形式加以传递的,不能加以“批判性反思”的知识。也就是,那些我们平时意识不到但却深刻影响我们行为的知识。

和显性知识相比较,缄默知识是非常重要的一种知识类型,是个体获得外显知识的向导和背景知识,它事实上支配着整个认识活动,对人的行为起定向作用,为州门的认识活动提供了最终的解释匕州亘架乃至知识信念。

首先,缄默知识是大量存在的,正如波兰尼所说,人们生活于它们之中就像生活于自己的身体之中。高等职业教育课程内容的构成主题主要是技术知识和工作过程知识。技术知识是“观念形态的或精神状态的技术,亦即无形的技术;把在技术知识指导下进行的制造和使用物质过程看作技术知识的实现过程,亦即有形的技术”。工作过程知识是隐含在实际工作中的知识,不仅包括显现的指导行为的知识(如规范性知识),也包括相联系的缄默知识,那些物化在工作过程及产品和服务中的诀窍、手艺、技巧和技能等是最宝贵和最昂贵的工作过程知识。

其次,在科学理论证实的过程中,缄默知识也起着重要的作用。缄默知识是人类所有显性知识的“向导”和“主人”。对缄默知识的理解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人类的认识和实践行为。与显性知识相比较,缄默知识在技术知识体系中占有更大的比例和更为突出的位置,具有更大的价值。

缄默知识和显性知识共同构成个体总的知识体系,并且,几乎所有的外显知识都根植于缄默知识。缄默知识的获得主要不是靠读书或听课,而是要亲身参加有关实践,在实践中获取。缄默知识不像显性知识那样容易被记忆、复制和传递,但它们对工作过程的进程却是非常重要的,不仅是个人在实践和工作中取得成功的重要因素,而且成为现代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基础和源泉。

二、建构主义学习理论—高职实践课程心理学基础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反对行为主义用外部特定的刺激作为激发学生学习动机的手段。建构主义认为,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的,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即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其他人(包括教师和学习伙伴)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而获得。

建构主义学习观认为,学习不是由教师把知识简单地教授给学生的过程,而是学生建构自己的知识的过程。学生不是被动的信息吸收者,而是信息意义的主动建构者。学生根据自己的经验背景,对外部信息进行主动地选择、加工和处理,从而获得自己的意义。获得知识的多少取决于学习者根据自身经验去建构有关知识的意义和能力,而不取决于学习者记忆和背诵教师讲授内容的能力。

建构主义的教学观认为教学应从问题开始而不是从结论开始,让学生在问题解决中进行学习,提倡学中做和做中学。建构主义教学不是简化环境,而是要学习者在复杂的环境中学习并工作。教师应该在课堂教学中使用真实的任务和学习领域的一些日常活动或实践。教师应设计支持并激发学习者思维的学习环境,鼓励学习者根据可替代的观点和背景去检测自己的观点,提供机会并支持学习者对所学内容与学习过程的反思。反思和思考是意义建构的关键。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学生是教学活动的积极参与者和知识的积极建构者,教师成为学生学习的高级伙伴或合作者。

高职实践课程就是基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探究性学习模式。高职实践课程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都强调活动建构性。在实践课程中,通过实验、实习、课程设计、毕业设计(论文)、社会调查、生产劳动等具体的实践环节,通过合作学习,在解决具体问题情景中完成对知识的意义建构。

三、情境认知理论一一高职实践课程学习理论基础

学习理论先后经历了行为主义、认知主义到建构主义的转变。自20世纪80年代末以来,情境认知已成为一种能提供有意义学习并促进知识向真实生活情境转化的重要学习理论。

情境认知理论认为,思维和学习只有在特定的情境中才有意义。所有的思维、学习和认知都是处在特定的情境脉络中的,情境性在所有的认知活动中都是根本性的。不存在非情境化的学习,脱离情境的学习是没有意义的,无效的。高职教育提供给学生的往往是被传统学校文化扭曲了的真实活动的劣质替代品。讲授式的教学、被动的学习和形式化的成绩测试与评估被隐含在学校的这种自给自足的文化之中,形成了至今在学校中占有优势的传统教学模式。因此产生的结果是:与学校教育培养人才的目标相反,在学校文化中的成功者未必能够成为真实职业世界中的成功者。

情境认知理论强调情境活动的真实性和真实的活动。在情境认知理论看来,“学生为形成专家使用的技能,他们必须从事类似的认知活动—真实情境中的真正任务”。真正的任务是具有凝聚性的、有意义、有目的的活动。因为,真实性具有重要的潜在的动机资源,能帮助学生形成对情境意图的觉察,指引学生的活动,即真实的情境向学生暗示了情境资源和相关问题。

高职实践课程正是试图通过设置基于工作的、模仿从业者真实活动的学习环境,或借助信息技术设计的逼真、仿真环境和虚拟实境来提高学习的有效性,并保证知识向真实情境的迁移。高职实践课程的内容主要来自于工作世界的实践任务,学生是在完成实践任务的过程中获得职业能力的。

四、实用主义教育理论—高职实践课程价值论基础

杜威针对传统教育中的弊病“以教师为中心,以书本为中心和以课堂为中心”,提出了实用主义教育理论。概括起来,其主要观点包括:

篇8

关键词:中学物理;课堂导入,情景导入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6-5962(2013)07-0214-01

"中学物理课堂教学应将培养思维能力作为主要目标,物理课教学导入对目标的达成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为学生提供问题情境,创设探究氛围,提炼思维方法,提供想象的时空,并为学生组织思维的素材,暗示或指向具体的教学内容,使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可见课堂导入对一堂物理课教学的重要意义。

1中学物理课堂导入的定义和理论基础

"导"就是引导,"入"就是进入学习。导入技能就是指教师以教学内容为目标,在课堂教学的起始阶段,用巧妙的方法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求知欲,帮助学生明确学习目的,引导学生积极地进入到课堂的学习上来的教学活动方式。

1.1中学物理教学的理论基础。导入教学理论基础来自中外的启发式教学思想。如我国教育家孔子的"不愤不启、不悱不发"思想,杜威的"思维五步教学法"等都突出强调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启发的重要性,这就成了今天课堂导入的理论来源。

1.2中学物理课堂导入要坚持的原则。课堂导入要根据学科特点,内容的不同和学生的认知程度要因地制宜,从实际出发。一般地说,中学物理课堂导入要做到:一是导入要具有针对性,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兴趣爱好和知识基础加以选择,使导入有较强的目的性;二是具有简洁操作性,导入要合理安排时间,"导入内容要与新课内容紧密相连,能揭示新旧知识联系的交点,使学生认识系统化。同时要注意课堂导入只是盛宴前的"小餐",而不是一堂课的"正传",所以时间应该紧凑得当,一般控制在2-5分钟之内,如超过则可能喧宾夺主。" 三是导入要具有吸引力、启发性。在中学课堂导入过程中,富有趣味的导入能够让学生很快进入状态,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起到进入课堂的作用。同时,有启发意义的提问,情境也能更好的开发学生的思维,想象力,为顺利教学提供条件。

2中学物理情境导入法的使用

在传统的物理教学过程中,忽略学生发展本体,重认知,轻情感,重结果,轻过程是普遍存在的现象。在物理教学过程中,模拟情境被忽略,教学重点偏向知识本位。中学物理教师要善于运用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发掘探知学习的真谛。

2.1创造新鲜生动的演示情境,导入新课。在物理教材中,有大量直观、形象、生动的物理知识,教师要根据这一特点,精心设计出生动、新奇并贴近生活的演示情境,吸引学生的求知欲和注意力。比如在讲到"机械能守恒"的内容时,可以设计较为"惊险"的环节:让物体在触碰身体的时候来回摆动,使得既惊险又刺激,整个课堂情绪高涨,为理论教学提供了好的开端。

2.2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声色具备,导入新课。随着中学硬件设施的不断完善,多媒体技术在中学的运用已经较为普遍。多媒体技术兼备图文并茂、动静结合、直观形象的优点,让学生进入一个轻松的课堂氛围中,吸引学生有效联想和探究物理知识的兴趣。

2.3创设趣味活动,导入新课。在物理课导入中,可以考虑使用小游戏、小典故、小故事的形式导入新课,使课堂教学的知识性、趣味性与一体,快乐教学,快乐学习。最典型的莫过于讲述万有引力定律,可以让学生学习牛顿的样子坐在前面,思考苹果落地的情景。并引出"为什么苹果会落地,月亮怎么还在头顶呢?"不仅场面生动、活波,而且学习易于进入状态,思考问题。

3中学物理悬疑式导入法

中学物理悬疑式导入一般包括悬疑问题的设置,在学生学习过程中去发现问题,探究问题,在探究过后要回到问题本身这样的导入形式。

3.1悬疑问题的提出。即诱发学生问题的提出,中学物理教师要创设悬疑情境,引导学生在原有知识基础上对问题形成初步判断。注意在悬疑问题提出的过程中,既要考虑到问题的可探究性,也要把握好问题的难度,反正问题过难,挫伤学生探知的积极性。

3.2悬念的引导。"教师有计划、有目的地设置障碍或引发矛盾,激起学生好奇与期待的心情,让学生带着问题去思考,在思考中探索,在探索中领悟,从而引导学生循序渐进地进行新知识的学习,此阶段对应的教学原则是"强而弗抑",由易到难、由浅入深设置问题或创设情境,对学生提出比较高的要求,但不要使学生灰心,使学生达到一种"心求通而未得,口欲言而弗能"的状态。"

3.3释疑,引导学生解决问题。让学生利用已有知识,层层解开谜底,既能让他们的好奇心得到满足,也能达到课堂教学的理想效果。在释疑过程中,要注意问题的难易,容易探究出来的,让学生自己解答,那些较困难的,需要老师细心引导,发掘,有时候要细致讲解,让学生不仅明白物理的表象,更要弄懂其本质特征。

45W2H法

"5W2H分析法又叫七何分析法,(1)why一原理是什么?(2)What一呈什么状态?(3)where-一从哪里入手?(4)when--与时空有何关系?(5)who一由谁来承担?(6)How一如何实施?How much--什么程度?如何提高效率?这种方法使得学生在教师给出的资料中自己寻找问题并进行探索,例如在物体的运动一节中,创设一个运动场景,让学生按5W2H法来分析运动的各个因素、环节及因果关系。通过对具体问题的分析,使学生的思维具有一定的系统性,从而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思路。"

在此方法运用过程中,需要学生具备一定的物理基础和相应的物理学习条件,包括物理实验室,物理运动器材等,在条件不好的学校,这种课堂导入法应用是有限的。

总之,以上是物理课教学中几种常用的导人方法,在实际的教学中,中学物理教师要根据实际情况有区别的使用。在课堂导入过程中,要本着导入为学生学习有利和课堂效果最大化的原则,切记导入不可本末倒置,以形式的东西代替了教学内容的理解。

参考文献

[1]赵肇雄 浅谈物理课堂教学的常用导入方法[期刊论文]-新课程(教育学术)2010(6).

[2]赵海英 中学物理教学导入法初探[期刊论文]-成才之路2009(22).

[3]张书君 浅谈物理教学导入的创设[期刊论文]-成功(教育版)2007(9).

[4]马兴华.张穆峰 中学物理教学导入技能[期刊论文]-张家口师专学报2003,19(3).

[5]徐莉 浅议中学物理课堂教学导入技能[期刊论文]-学周刊C版2010(4).

[6]杨坤:中学物理课堂教学导入法新议[J].科技信息,2009(4).

推荐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