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爱发表,线上期刊服务咨询

军事气象学论文8篇

时间:2023-03-21 17:06:23

绪论:在寻找写作灵感吗?爱发表网为您精选了8篇军事气象学论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迪您的思维,激发您的创作热情,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军事气象学论文

篇1

关键词:实践教学模式教育创新顶层设计实践教学平台体系质量监控与评价

1.农林大学本科实践教学现状及其存在问题

近10年来,中国高等教育依靠合并、升级和扩招等措施的推动,实现了由“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的转变。随着办学规模的快速扩张,教育质量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焦点,迫切需要通过有效制度和机制对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进行建设和监控,确保其规模、结构、质量、效益协调发展。为此,教育部于2001、2004年分别出台了《关于加强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其主旨是培养高质量的创新性人才。实践教学作为高校培养创新型人才的重要途径,其作用已日益彰显。2009年教师节前夕,国务院总理到北京市第三十五中学调研,并在该校听了五节课,下午同北京市部分中小学教师座谈。指出,“教育的根本任务是培养人才,特别是要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从国内外的比较看,中国培养的学生往往书本知识掌握得很好,但是实践能力和创造精神还比较缺乏。这应该引起我们深入的思考,也就是说我们在过去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比较重视认知教育和应试的教学方法,而相对忽视对学生独立思考和创造能力的培养。应该说,我们早就看到了这些问题,并且一直在强调素质教育。但是为什么成效还不够明显?我觉得要培养全面发展的优秀人才,必须树立先进的教育理念,敢于冲破传统观念的束缚,在办学体制、教学内容、教育方法、评价方式等方面进行大胆地探索和改革。我们需要由大批有真知灼见的教育家来办学,这些人应该树立终身办学的志向,不是干一阵子而是干一辈子,任何名利都引诱不了他,把自己完全献身于教育事业。我们正在研究制定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就是想通过改革来努力解决教育中存在的问题。”纵观全国高校的实践教学现状,普遍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主要问题,这些问题直接影响着人才培养质量以及培养创新性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

1.1实践教学普遍不足,学生动手能力差。这一则受中国传统观念的影响,二则由于中国的基础教育设施普遍不足,大学生在进入大学之前多数没有动手或很少动手做过实验或参与实践,基本上是“出了学校门,再进学校门”、在书桌上面度过的。

1.2新入校的大学生和部分年轻教师,受中国教育习惯和传统观念的影响,普遍对实践教学重视不够,对新时期实践教学在培养创新、创造、创业“三创型”人才的重要作用认识不足,导致实践教学环节长期得不到各有关方面的足够关注。

1.3校内实践环节多具封闭性、延后性和被动性。中国大学的校内实践环节,一般都是成熟的实践内容,且多为验证性实践,不利于学生综合实践技能的培养,加之社会需要的前沿技术得不到及时补充,造成体系封闭,新知识内容想要成为成熟案例,要经过较长时期的整理,造成信息延后。更有一些大学实践教学内容多年一成不变,学生科研能力得不到足够训练,长期造成学生被动学习的状况。

1.4校外实践环节效率普遍比较低下。大学校外实践环节的设置本身即出于校内实践长期保持之不足,如果校外实践环节能充分而完整地实施,就能够完成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结合的人才培养需求。但自1999年高校招生规模扩大后,本科教育资源相对短缺,反映在实践教学体系上尤为明显。而且学生就业压力大,实践教学教师数量有限,造成校外实践质量下滑,效率偏低,无法达到预期的实践培养目标。

1.5实践教学经费投入不足,实践成本高。实践教学各个环节的开展与完成,需要有足够的经费支持,而长期以来由于各大学实践教学经费普遍不足,加上物价上涨等因素,致使实践教学开支不断增大,造成实验室和校内实验基地建设相对滞后、校外实践教学基地不理想甚至难联系,严重影响实践教学质量的稳定保障与提升。

1.6未能构建起科学的实践教学体系。原有的实践教学各环节大多围绕理论教学设置,成为理论教学的简单验证或重复,加之实践教学安排分散,各环节之间缺乏科学、有效的衔接与整合。

1.7实践教学基地难以保证。一是一些实践教学接受单位鉴于技术和管理的保密性,担心学生会教学使其商业或技术秘密泄露,不愿接受;二是高校安排的实践教学时间相对较短,与接受单位所要求的时间较长形成矛盾;三是实践教学活动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接受单位正常的工作进程。四是安全隐患的存在和责任分担不明确,导致实践教学接受单位产生无形压力。

为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如何深化实践教学体系改革,加快教学基地建设,促进大学生实践与创新能力培养,是中国各高等院校需要认真面对和研究、探索的新课题。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5年以来,连续设立专门研究项目,资助必要的研究经费,开展此项研究探索与实践,取得积极成效。

2.农林大学本科实践教学模式创新研究与探索论文

2.1改革探索的总体思路。

面对新的经济和社会发展需求及其变化趋势,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充分认识到新世纪要求高校培养的本科人才不再是过分强调“知识型”为主的“专门化”人才,而是要培养知识、素质、能力协调发展的综合性、创新型人才。为此,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研究与实践的着眼点是从深化实践教学体系改革入手,以实践教学基地建设为抓手,以提高大学生实践和创新能力为目标,充分发挥实践教学在人才培养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2.2改革探索的基本内容。

2.2.1从顶层设计入手,优化人才培养方案,重构科学合理的实践教学体系。

构建科学、合理、可行的实践教学体系,是发挥实践教学在创新型人才培养过程中重要作用的体现,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根据自身的办学特色和本科人才培养目标定位,探索构建了与理论教学体系密切联系而又相对独立的四大模块(课程实验、教学实习、科研与创新训练、创业实践)、十大环节(军事训练、课程实验、教学实习、专业劳动、生产劳动、生产实习、课程设计、社会实践、科研训练、毕业论文)、三个层次(基础实践、专业实践、生产实践)紧密结合且成龙配套的实践教学新体系。这个体系的构建既遵循了教育要循序渐进的科学规律,又涵盖了从课程到专业进而开展综合实践的全面实践能力的培养。

2.2.2以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创新意识为目标,更新实践教学内容。

①以培养学生综合实践能力为目标,整合植物学、动物学、生态学、土壤学、气象学等课程教学实习,形成生物学综合实习。

②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基本工程意识以及适应现代化工程制造、研发为目标,全面开展“工程训练”实习。

③以加强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为目标,积极开展形式多样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

2.3加大投入,统筹规划,搭建满足各层次各类专业需求的“三类”实践教学平台。

“三类”实践教学平台是,以学生基础能力培养为目标,构建基础实践平台;以满足学生专业基础与初步科研能力培养为目标,构建专业实践教学平台;以加强学生综合技能训练与创新能力培养为目标,构建综合生产实践平台。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具有注重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的优良传统。学校在选址上充分利用杨凌“三级”环境优势,形成了旱地—半干旱地—水地三类实践教学区分布,立足于西北干旱地区开展干旱半干旱农业研究,建立了干旱地区、半干旱地区以及水地农业实验站,充分满足了各类学生的专业实践教学。随着学校多学科格局的逐渐形成以及当今生命科学快速发展的现实需要,该校近年来又根据不同学科提出了“以生命科学技术改造传统优势农科专业”、“以现代工程技术提升传统工科专业”以及“以社会科学定位观测加强经管文法等专业”的教学理念,在此基础上对已有的基础实践教学平台进行了资源重新配置,提出了“立足校内、联系区域、拓宽校外”的实践教学基地建设模式,以满足不同层次、不同专业的实践教学需求。

2.3.1立足校内、以满足学生基础实践为目标,构建校内实践教学平台。

①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系统整合各类实验室,建立了语言、计算机、物理、化学、生物、遗传工程、电工电子、测绘、微生物等9个校级实验教学中心和38个院级教学实验室。初步形成了完整配套的校内基础实践教学平台。

②在校内新建或改建农业与生命科学教学实验园区、动物生产教学实验园区、林学与园林教学实验园区、工程训练中心、新天地设施农业科技园、博览园、社会科学定位观测站等,以满足不同学科不同专业学生的基本认知实践教学和部分专业实践教学的需要。

2.3.2联系区域,以满足专业实践为目标,构建了区域化实践教学平台。

西北农林科技大充分学利用学校位于国家唯一的农业高新产业示范区的区位优势,积极加强与杨凌示范区的合作,为学生进入企业参与创新、创业训练搭建了平台。各学院根据学科和专业特点与对口企业建立合作关系,使学生就近进入工厂、企业了解生产实际,参与企业生产等全过程。目前在本区域内共建立了各类实践教学基地31个。如该校机电学院与杨凌天工实业有限公司联合共建的“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天工工业设计研究所”,该校动科学院与陕西省饲料厂、杨凌本香集团、绿方生物公司等13家企业共建了动物科学与医学实践基地,该校园艺学院与鼎天济农公司、绿嘉农业商贸有限公司、新绿公司等企业合作建立了实践教学基地。

2.3.3拓宽校外,以满足综合生产实践为目标,构建校外实践教学平台。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以技术服务为纽带,在学校所在地杨凌区以外分层次、分区域,按专业特点建立校企合作基地,目前已在全国16个省(市)建立了校外实践教学基地260个。该校充分利用校外实践教学基地数量充足、学科专业覆盖面广的优势,把学生的创业创新训练与解决实际问题能力提高紧密联系起来,让学生充分接触生产一线,为学生提供实践场所和就业渠道,经风雨、见世面、增才干、长能力,使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业创新训练真正落到了实处。

2.4建立健全实践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价体系。

为使实践教学真正发挥培养人才创新能力的目标,确保实践教学质量与效果至关重要。为此,西北农林科技大建立了完善的实践教学管理制度,规范实践教学的各个环节,同时加强“过程监控”,以保障实践教学的质量和效果。

3.农林大学实践教学模式创新的初步效果

3.1创新实践教学体系。

3.1.1按照办学指导思想和“高素质创新型人才”的培养目标要求,西北农林科技大对实践教学体系进行了总体设计和改革。调整实践课程学时、学分的对应关系,将实践教学课程学时与学分对应关系由原来的18∶1调整到32∶1,同时加大实践教学学时比重;课程实验学时在32学时以上的单独设课;在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安排上,要求实践教学环节在整个人才培养方案中的比例不得低于30%,其中综合性实践不得低于20%。集中进行的综合实验、实习、社会调查、科研训练等,1周记1学分。实验学时达到80%的课程,按照实验技能课程对待。并要求综合性、设计性实验课程应占开设实验课程总数的90%以上。与此同时,为了突出实践教学,培养学生创新能力,西北农林科技大将课外科技创新、实践活动纳入人才培养方案,规定从2004级本科生试点、2005级全面推行本科生修够创新与技能8学分方可毕业。

3.1.2形成了与理论教学体系密切联系而又相对独立的“四个模块、十大环节、三个层次”的实践教学体系,确保实践教学四年不断线。

3.1.2.1按照课程实验、教学实习、科研与创新训练、创业实践四个模块,将课程实验、课程设计(论文)、教学实习、生产实习、科研训练、毕业实习(毕业论文或毕业设计)、军事训练、生产劳动、社会实践等进行整合,作为人才培养方案的大类课程之一,独立设置了课程模块,从而把实践教学在人才培养中的重要地位落到了实处。

3.1.2.2将实践教学环节划分为基础实践、专业实践、综合生产实践三个层次和“三个阶段”,与人才培养的不同阶段合理匹配。基础实践层次主要结合学生公共基础课和专业基础课的学习安排,以课程实验为主,重点强化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培养学生对科学现象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和解释能力,主要在1-2年级完成。专业实践层次主要结合学生专业课程学习安排,进行教学实习和技能训练,强化知识与实践的有机结合,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主要在2-3年级完成。综合生产实践层次主要结合专业综合训练、毕业论文(设计)安排,重点培养学生科学研究的意识、方法和基本技能,主要在3-4年级完成。

3.1.2.3通过将军事训练、生产劳动、专业劳动、社会实践、课程实验、课程论文(设计)、教学实习、生产实习、科研训练、毕业论文(设计)等十大环节作为培养方案的大类课程之一,从而把实践教学在人才培养中的重要地位落到了实处。

3.1.3系统整合课程教学实习,实施综合化教学实习。将每学年第二学期末期与暑假定为“实践教学周”,各专业一至三年级在实践教学周至少安排1-4周综合教学实习。毕业论文(设计)实践周数不得少于10周。

3.2创新“模块化”实践教学人才培养模式。

实践教学课程体系是人才培养的必要内容,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根本保证。实践教学课程体系以人才培养目标为依据,以培养能力为本位,以适应市场为原则,把传授知识、培养能力、提高素质融为一体,建立“厚基础、宽专业、强技能、多方向”的人才培养模式。在这一基本要求指导下,建立了课程实验、教学实习、科研与创新训练、创业实践等四个实践教学模块。

3.2.1课程实验模块按照实验内容、性质及目标,分为基础性实验、综合性实验和设计创新性实验。

基础性实验以验证性实验为主。重点对基础科学各类课程中的重要定理、现象、过程进行验证性和事实说明性实践,从而使学生加深理解,增强记忆,牢固掌握基本理论知识,同时兼顾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技能。在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的农、理科专业课程教学中,都安排了大量的基础性实验。

综合性实验以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综合解决问题的能力为核心,重点对基础科学、专业技术科学各类课程中涉及的综合性、实践性、专业性较强的教学内容安排综合性实验。在专家充分论证的基础上,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对农学类、动物科学类专业生产课程教学实验进行全面整合,开设了植物生产学和动物生产学综合实验,同时将生命科学类、食品科学类专业的专业生产课程教学实验整合为生物技术综合实验,取得了很好的效果,教师和学生普遍反映教学效果良好。

设计创新性实验以学生为主体,实验方案、过程、结果分析全部由学生自主完成,以调动学生的创新积极性,启发创新思维,培养创新精神,增强创新能力。根据近年来大学生课外科技创新计划及国家大学生创新实验计划,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在生物技术类专业积极开展了设计创新性实验。

3.2.2教学实习模块以校内外实习基地为载体,以更新实习内容为核心,积极探索各类专业实习教学模式。

3.2.2.1整合植物学、动物学、生态学、土壤学、气象学等基础课程教学实习,实施生物学综合实习。

增设综合性强的生物学课程教学实习是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实践教学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按照培养创新型人才的需要,该校将植物学、生态学、气象学、土壤学以及动物学野外教学实习进行总体调整,实习内容由单纯的植物学课程实习改为以植物学实习为主,包括动物学、生态学、土壤学和气象学等课程的部分内容,形成多学科的综合性实习。这样既丰富了课程实习的内容,提高了学生学习、应用综合性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又节约了教学资源和教学成本。这一改革从2005年起步试行,2006年全面实施。2008年,该校共有农学、植物科学与技术、种子科学、植保、制药工程、园艺、设施、环境科学、水土保持、资环、草业、生物技术、生物工程、生物科学、林学、园林共17个专业56个班级1661人进行了这一生物学综合实习。通过对这一改革进行跟踪调查,教师和学生普遍反映实习效果很好。

3.2.2.2全面开展“工程训练”实习,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基本工程意识。

根据我国现代化建设目标要求,以培养工科类专业学生的工程制造、研发为主和以培养非工科类学生的工程意识为主的工程训练实习,是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近年来在实践教学内容改革中迈出的一大步。根据专业学科不同,该校对所有本科专业增加不同层次的工程训练实习项目,并纳入实践教学环节,每周记1学分。将工程训练分为甲(4周)、乙(2周)、丙(1周)三个层次,其中甲层次主要面向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等机械工程类工科专业,以培养学生的工程制造、研发能力为主;乙层次主要面向电子信息工程、电气工程及自动化、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等非机械类工科专业,以培养学生工程操作和一些工程制造能力为主;丙层次主要面向非工科专业进行认知实习,以增强学生的工程意识为主。

篇2

现代意义的网络指的是用通信线路和通信设备将分布在不同地点的多台自治计算机系统互相连接起来,按照共同的网络协议,共享硬件、软件,最终实现资源共享的系统。校园气象科普教育网络是指专门用来进行气象科普教育和开展气象科技活动的现代网络系统。该网络的使用既是校园气象科普教育一种与时俱进的崭新手段,更是校园气象科普教育进入现代化发展的一个标志。

1 校园气象科普教育网络的诞生与兴起

现代意义的网络萌芽于20世纪60年代,完善成熟于20世纪90年代。网络的诞生是人类继语言产生、文字发明、印刷术出现和无线电技术应用以后出现的人类信息传播史上的第五次革命。它的意义在于为人类各种信息传播提供最便捷、最迅速、最巨量的通道。这条信息传播通道的诞生问世,为人类社会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科学等各领域的进步发展产生了非同凡响的作用与效益。

我国校园气象科普教育有着悠久的历史渊源,气象站进入校园也有90多年的历史。但在20世纪90年代前,我国校园所使用运转的都是地面气象人工观测站。到了20世纪90年代中期,一种自动观测无线传输的地面气象自动观测仪器进入气象部门台站使用,并建立了业务性自动观测网。此后,我国便有学校将这种仪器引入校园,开展气象科普教育和气象科技活动,并组成校园气象科普教育和气象科技活动网络。

1.1 GLOBE计划在我国

1994年,当网络刚刚兴起的时候,该年4月22日,在全球范围内发起了一个旨在“有益于环境的全球性观测与学习计划”(简称GLOBE计划),该计划的核心是参与学校通过一套专用的观测设备,将当地所观测到的气温、温度、大气压、降水等气象要素,直接通过Internet网络,把数据发送到处理中心,为志愿者们对全球气候的研究提供具体的数据。1996年4月22日,北京师范大学附属实验中学等四所学校率先加入该计划,到2000年4月,我国已经有56所学校成为GLOBE计划成员单位。GLOBE计划,给我国校园气象网络科普吹来了一股清新的空气。

1.2 台北市校园气象台

饱受台风暴雨等气象灾害侵袭的台湾地区,受到GLOBE计划的启发,为了在中小学生中普及气象科学知识,从小培养学生防灾减灾意识,探究掌握大气变化规律,在台北市教育局的统一筹划下,于2003年12月在台北市教育局所辖的60所中小学内统一安装了地面气象自动观测仪器,并组成“台北市校园气象台”。2006年7月,桃园市也有21所学校建立了校园自动气象站,并与台北市共同连接成“台湾校园气象网”。这些密集的自动站,组成严密的天气监测网络,记录着台北市长期的气候变化,提供学校本位及在地性探索,并开展系列校园气象科普教育和气象科技活动,这是我国校园气象科普教育网络诞生之始。

1.3 香港联校气象网

2004年,我国香港地区的学校,由新界翁佑中学牵头,组织了30多所中小学建立了校园气象自动站。到了2007年,在香港天文台和香港理工大学应用物理系的大力支持和帮助下,又发起创立了“社区天气资讯网络”的香港Co-WIN天气网,参加成员有100多个。这是继“台湾校园气象台”后的第二张校园气象科普教育网络。

1.4 中小学校园气象站

2005年10月,浙江省温州市第十四中学任咏夏老师为探索校园气象科普教育,前往香港天文台和新界翁佑中学访问学习,回来后筹备建立“校园气象科普教育”网络,并于2006年6月创建了“中小学校园气象站”网站。2010年,“中小学校园气象站”网迁址到浙江省岱山县秀山小学,由该校的网络管理员兼校园气象科普教育辅导员邱良川老师负责硬件的管理和信息维护。网站运转数年,每年都有数万点击率。这是我国第一个也是唯一由个人出资建立的一个校园气象科普教育网络。

1.5 北京气象科普网

2007年年初,由北京市气象局牵头,在北京市海淀区8所中小学安装了校园气象自动站,后来逐渐扩展到十几所学校,并依照台湾、香港的模式把这些自动站的数据统一传输到“北京气象科普网”上,这是我国内地形成的第一个校园气象网。

1.6 岱山校园气象信息网

2007年年底,浙江省岱山县秀山小学红领巾气象站增添了一套气象自动站。自动站可以收集十多个气象要素,这些数据通过“校园气象信息网”同步传送到网上,为全校师生及其他气象爱好者研究气象提供了准确翔实的气象数据。

1.7 无锡校园气象网

2009年,江苏省无锡市教育局电化教育馆在创建“感知生长”和“感知中国”传感网络的同时,为了便于探究植物生长与气象条件的关系,在全市20多所中小学安装了气象自动站,并把各校的气象数据集中发送到“果实网”上供大家分享。

1.8 校园气象网

2011年7月,中国气象局公共服务中心为推进全国校园气象科普教育的进一步发展,为全国中小学的气象科普教育提供平台创设窗口,创办了“校园气象网”。这是我国第一个由国家政府部门设立的全国性的校园气象科普教育网络。

1.9 中小学校园气象网

2012年5月,浙江省气象学会为推动全省校园气象科普教育的迅速发展,以邱良川老师管理的“中小学校园气象站”为基础,改名为“中小学校园气象网”,作为于该月成立的“浙江省气象学会校园气象协会”的公网。这是我国首家省级单位政府部门设立的校园气象科普教育网络。

2 校园气象科普教育网络的分类与作用

我国迅速发展起来的校园气象科普教育网络,就功能而言,大致可以分为观测、科普等各种不同类型,在校园气象科普教育中能够发挥各种不同的作用。

2.1 校园气象观测网

校园气象观测网是由数台自动气象观测仪器与上位计算机链接而成的网络。该网主要由具备自动气象仪器的学校,把自动气象站得到的气象要素,通过计算机的处理,并运用软件把数据通过记录、输送、存储、统计、整理等功能,实时地在网站上显示,它可以为课堂教学、科学探究、科技活动以及学习研究提供历史或实时测量数据。它的作用就是为成员单位存储和整理教学与科技活动所需要的历史气象要素数据和实时观测资料,如“台湾校园气象台”和香港“社区天气资讯网络”等,都具有这种功能作用。

2.2 校园气象科普教育网

校园气象科普教育网是一个独立的校园气象科普教育载体与平台。其不具备观测、记录气象要素的功能,但可将气象科普教育内容,展示在无限的空间,任意地方的任何一台计算机都可以翻开它的书页,浏览它的内容资料。它不但有常见的文字资料,还有图片、视频等多种媒体信息。它的作用就是为从事校园气象科普教育的单位提供最新信息和深度探究的结果,交流各学校在校园气象科普领域所开展的经验与方法,如“校园气象网”“中小学校园气象网”等。

2.3 校园气象科普栏目

校园气象科普栏目是某学校或教育机构开辟在自己单位网页上的一个窗口。内记载本校或本单位气象科普教育的总体态势,目的是宣传、彰显本单位的发展状况和成绩,同时可以展示交流学校的教育成果和学生的科技作品,如浙江省岱山县秀山小学的校园气象信息网。

3 校园气象科普教育网络的发展思路

校园气象科普教育网络在校园气象科普教育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首先,相对于传统的平面媒体来说,网络科普的一大特点是它的时效性。它没有地域和时间的限制,可以把即时发生的事件通过网络的,迅速传递到世界各地。特别是关系到人们生活与生命财产的气象灾害性事件,人们可以通过网络气象信息站,随时了解当地乃至世界各地的天气情况,便于及时地安排工作与生活。在灾害性天气即将发生时,可以迅速作出应对措施。

目前我国的这种自动气象站分布还不平衡,人们对解读天气网站中气象信息的能力还有所局限,这就需要我们在这方面有所投入,加大气象科学技术普及的力度和速度。

其次,网络科普的另一个特点是传播的广泛性。据官方不完全统计,到2012年年底,我国现有网民5.64亿,其数量可以与电视观众相媲美,而网络信息涵盖量却是电视节目无法比拟的。特别是青少年人群的上网比例又远远高于普通的人群,而校园气象的科普又集中在青少年这一人群中。综上所述,我国现阶段的校园气象网络还远未达到普及。大力发展校园气象科普宣传的网站,让广大在校的青少年学生更多地了解气象知识,宣传和推广气象知识,还有待于有关部门进一步去开拓发展。

其三,网络科普有别于其他科普手段的最明显特点是互动参与。而这一特点也正好符合了当代广大青少年不愿意被动接受外来的信息、勇于个性张扬、积极表现的生理特征。通过网络的反馈和双边互动,能够及时地了解和掌握气象科普的成绩与效果。但目前具有互动功能的,能够举办参与性的知识竞赛、征文比赛、网络调查类的网站很少。如果能够增加一部分参与性、互动性强的网站,无疑会取得更好的效果。

4 结束语

纵观我国校园气象站,其有着悠久的历史。网络气象站与时俱进,跟上了历史的潮流,在宣传和普及校园气象知识方面迈出了可喜的一步。但目前所做的还仅仅是开始,发展的步子还不平衡,普及的面也还很不够,形式也不够丰富。这也给以后的工作留下了一个发展的空间,有待于我们去进一步努力填补。

参考文献

[1]任咏夏.浅谈校园气象科普平台的构建[C]//中国科普理论与实践探索:公民科学素质建设论坛暨第十八届全国科普理论研讨会论文集.2011.

[2]董松乔.你也可以是气象权威:校园气象台与探究式学习[J].网络科技时代,2008(5):72-75.

篇3

关键词:油库;防静电;防雷电;危害油

作为一种易燃易爆的产品,在运输的过程中很容易产生静电,在一定的条件下就会爆炸发生火灾,油库的爆炸主要来源于明火或者静电火花,尤其是在雷电的条件下,更容易发生爆炸现象,据有关调查显示,每年油库由于雷电或者静电产生的油库爆炸事件时有发生,更由于现在一些电子技术的发展,加上一些设备的耐压等级比较低,使得油库爆炸事件越来越严重。

1静电及雷电对油库的危害

(1)静电对油库的危害。静电的形成是非常复杂的过程,与许多因素有关。没有统一的解释静电理论,只有一些假设。这些假设的共同点是双电层的形成。在所有情况下,双电层静电的直接原因。一切实际带电体上的电荷性质,不断通过各种方式消散。静态耗散中和和泄漏的主要途径。它是通过空气,使对象与不同的电荷中和的电荷和大气中;另一个是由一个带电体本身与地球连接物体的传导效应,使电荷漏电。(2)雷电对油库的危害。首先是直击雷,直击雷损害显示为电效应,热效应、机械力。直接雷击油库的防雷设施或设备,由于它的热效应和机械效应,大电流直接雷击会造成机械损坏建筑物,破坏服务设施及相关设备,危及人身安全等。其次是闪电电涌侵入,由于雷击架空线路、电缆线路或线管、雷电冲击波的影响可能沿着管道天然气油轮或办公楼,危及人身安全或损坏设备。还有就是闪电感应,闪电放电,产生在附近的导体的静电感应雷电,雷电电磁感应,金属零件之间可能产生火花放电。这严重威胁了油库。再有就是雷电反击,当雷电流到地上,在引入线,接地体和连接到他们的金属导体会产生很高的电压,高压闪络背面周围的其他物体。

2如何防止油库静电及雷电的危害

(1)要做好接地工作。接地是消除静电的基础。作者发现,一些油库的接地桩在雨中很长一段时间,腐蚀严重,石油或天然气的过程中,静电放电可能不顺利,造成静电聚集。因此,终端静电接地经常做除锈措施。(2)油库选址要合适。选择油库地质应考虑防火安全。油罐的位置应尽量避免大中城市,大型水库,重要的交通枢纽,机场、电站、工矿企业的关键和其他军事战略目标。同时,应选择交通十分便利,尽可能有利于消防队到来。应选择在相对平坦的地形,油库的自然地形坡度是显而易见的,最好的自然地形坡度不应少于一千分之五。如果在山区建设油库,应该选择在低洼而不是淹没了。油库地址合适的选择应是常年主导风向的风的方向,位于横向困难时,应根据火焰或火灾可能选择。油库不应该建在山体滑坡,泥石流,错,沼泽,砂流和泥石流区域,也不宜建造折叠在三级土壤大孔隙的面积。油罐与周围等地方的企业,居民区,交通线路安全距离应符合国家有关规定。(3)防止工作人员产生静电。静电的来源,有两个因素:一个是摩擦,如衣服间相互摩擦等;第二,静电电荷的转移,如静态接触其他对象后,电荷转移员工的身体。为了防止静电积累,员工可以穿防静电服装、防静电鞋和袜子,与此同时,办公空间使用防静电地板。石油储运系统大多是爆炸性的工作区域,所以禁止穿化纤材料制成的衣服,围巾,手套进入危险区域和操作,在危险区域地方脱下衣服。禁止使用化学纤维布擦拭调试泵或罐式集装箱。所有的油舱和从事燃料油灌装操作人员应穿聚酯(确定静电放电工作服除外)。上罐人员登罐前要手扶无漆的油罐扶梯一会儿,为了消除人体静电。(4)综合布线和屏蔽。综合布线系统采用屏蔽措施,所有的保护应保持连续性,应注意确保相同的线之间的相对位置。屏蔽布线设备(FD或BD)连接到用户(终端)根据具体情况,直接在地极:尝试连接到相同的接地系统。综合布线时减少环路面积,减少雷电电磁辐射对循环的影响。(6)加装电涌保护器。电涌保护器(旧名避雷器)是用来限制瞬态过电压和冲击电流泄漏的装置,它至少包含一个非线性元素。低压电源(SPD)和并行的设备,它的工作原理是倒没有电现在一个高阻抗,当有一个低阻抗激增,这将冲击电流是排入地球,起到保护电气和电子设备的目的。选择电涌保护器,应选择较小的电压保护水平值得浪涌保护器,并应采取合理的布线,应该缩短电缆的长度同时,减少引线感应电压降。(7)油库建设做到保障。油库由进油区、储油区以及付油区组成,区域管道和电缆连接。实现智能化,地面管道通常建在火灾自动报警和消防控制系统、广播系统、闭路电视监视系统,自备电源系统,仪器测量系统,油泵控制系统、工资管理系统、通信系统、有线电视系统,英特尔网络系统和防雷接地系统和阴极保护系统,这些系统等的建设高度重视防雷装置和使用。

参考文献

[1]陈达杨.油库、加油站的防雷防静电检测方法[C].//第六届粤西、北部湾区域气象合作会议暨气象灾害防御研讨会论文摘要集.2010.

[2]赵珠.青藏高原小型加油站防雷防静电工程设计研究[C].//第28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S13雷电物理、监测预警和防护.2011

[3]宋广成,张宝文,潘朝骍.《石油罐导静电涂料技术指标》国家标准实用导则[J].石油化工腐蚀与防护.2003(5).

[4]左晨光,嵇菊颂,苏恩忠,等超.关于加油站防雷问题的若干思考[C].//第八届长三角气象科技发展论坛论文集[C].2011

篇4

关键词:期刊;全文数据库;信息检索;比较研究

中图分类号:G252.7 文献标识码:A

1 引言

国内三大期刊全文数据库:中国知网-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万方-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在国内学术文献信息运用中利用率最高,影响范围最广,市场占有率也是最大。这三大期刊全文数据库已经成为高等院校图书馆中电子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高校师生从事教学、科研和学术研究的重要信息来源。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三大期刊全文数据库的信息检索运用,在高校图书馆中,也是用户运用最广,使用率最高。以我校为例,在每年的图书馆读者问卷调查中发现,用户使用电子信息资源在逐年上升。截止2012年底,我校共有35种中外文数据库,其中这三大期刊全文数据库,点击率最高,运用也最多。对我校用户的统计,以“知网”为例,在2007年全年的下载量为798360次,到2012年时全年下载量为1192538次,五年的增长高于49%。统计结果显示,用户需求增长很多。为此,本文对这三大期刊全文数据库的信息检索,从检索途径、检索功能、检索效果进行比较分析研究,找出这三大期刊全文数据库的优势,对其不足之处提出改进建议。以期为用户的信息检索选择更佳途径,为用户利用数据库时提供有效的参考。

1.2 研究文献综述

笔者以2003年至2012年为时间段(2012年12月31日检索),按“三大期刊全文数据库的信息检索”为“题名或关键词”在三大期刊全文数据库进行检索,共检索出论文13篇,因有重复,实际上是9篇。又在其中的引文中检索出三篇,共计12篇。

在这12篇文献中,有7篇文献是对三大期刊全文数据库的比较研究,分别从三大期刊数据库的基本情况、检索功能、检索结果和效果、用户使用评价等方面进行了比较分析研究。其中王平南等的论文《国内三大期刊全文数据库优势与特色评述》(2008/05),对三大期刊全文数据库的收录内容、检索功能进行分析评价,文中认为“《中文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万方数据库》是我国三大权威数据库,这三种数据库在我国高校和科研院所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最后指出“这三大数据库学科范围涉及广阔且相互交叉,具有许多共性,但又各具其特色,也同时存有诸多不足之处”[1]。还有五篇文献是对清华同方和重庆维普的两种期刊全文数据库的比较研究,分别从两种期刊数据库的收录内容、检索方式、界面设计、检索功能、检索系统等方面进行了比较分析研究。其中李玲等的论文《我国两大中文期刊全文数据库之比较研究》(2004/05),对两大期刊全文数据库的基本情况、检索功能、检索效果,以及输出功能等方面进行了比较,并认为“这两个数据库有许多共同之处,但在收录范围和检索功能上各有特点和优势”[2]。

上述12篇文献,作者主要从三大期刊数据库的基本情况、收录内容、检索功能、检索结果和效果、界面设计、用户使用评价等方面进行了详细的比较分析研究,但唯独没有涉及到检索途径。本文主要从检索途径角度进入,对三大期刊数据库的信息检索进行比较分析研究,同时在已有的研究成果基础上,继续在检索功能和检索结果上进行深入的比较分析研究,丰富其研究成果,使其更具有现实的指导意义。

1.3 研究目的与方法

本文将对这三大期刊全文数据库的信息检索,从检索途径、检索功能、检索效果进行比较和分析研究,通过对三大期刊全文数据库的信息检索进行比较分析和研究,找出这三大期刊全文数据库的优势,给高校各类读者的信息检索提供一些方法或一些有效的建议和帮助,以期提高用户的信息检索效率。

研究方法采用比较研究法,查找文献资料作为比较分析,在网上对三大期刊全文数据库进行定量的比较研究。

2 三大期刊全文数据库概述

2.1 中国知网(CNKI)—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基本情况

中国知网(http://)由清华大学、清华同方公司于1999年6月共同发起建设,其中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连续动态更新的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收录国内9800多种重要期刊,以学术、技术、政策指导、高等科普及教育类为主,同时收录部分基础教育、大众科普、大众文化和文艺作品类刊物,内容覆盖自然科学、工程技术、农业、哲学、医学、人文社会科学等各个领域,目前全文文献总量达3720多万篇。文献来源于中国国内9800多种综合期刊与专业特色期刊的全文。其产品分为十大专辑:理工A、理工B、理工C、农业、医药卫生、文史哲、政治军事与法律、教育与社会科学综合、电子技术与信息科学、经济与管理;十大专辑下分为168个专题和近3600个子栏目。该库收录各期刊 1994年至今的全文内容,部分刊物回溯至其创刊号。更新频率最快,CNKI中心网站是每日更新[3]。

2.2 维普(VIP)-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基本情况

维普(http://)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源于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1989年创建的《中文科技期刊篇名数据库》,其全文和题录文摘版一一对应,经过二十余年的推广使用和完善,全面解决了文摘版收录量巨大但索取原文繁琐的问题。全文版的推出受到国内广泛赞誉,同时成为国内各省市高校文献保障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海量数据:包含了1989年至今的12000余种期刊刊载的3000余万篇文献,并以每年180万篇的速度递增。覆盖范围:涵盖社会科学、自然科学、工程技术、农业、医药卫生、经济、教育和图书情报等学科的12000余种中文期刊数据资源。分类体系:按照《中国图书馆分类法》进行分类,所有文献被分为8个专辑:社会科学、自然科学、工程技术、农业科学、医药卫生、经济管理、教育科学和图书情报。8大专辑又细分为29个专题[4]。

2.3 万方(WANFANG DATA)-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

基本情况

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http://.cn)是由北京万方数据股份有限公司1997年8月创办的。其中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收录自1998年以来国内出版的各类期刊7千余种,内容涵盖哲学政治、社会科学、经济财政、教科文艺、基础科学、医药卫生、农业科学和工业技术等各个学科领域。其中核心期刊2800余种,论文总数量近两千万篇,每年约增加200多万篇,该库每周两次更新[5]。

从三大期刊数据库的收录内容及基本情况来看,“知网”更新频率最快,含有新事物新课题;“维普”收录期刊最多,内容较为丰富;“万方”收录核心期刊最多,质量最高。三大期刊数据库各具特色,相互补充。

3 三大期刊全文数据库在信息检索中检索途径的

比较

信息检索是从大量相关信息中利用人机系统等各种方法加以有序识别与组织以便及时找出用户所需部分信息的过程[6]。信息检索中检索途径的选择极为重要,用户使用信息检索,一般常用四种检索途径:“题名途径”、“责任者途径”、“主题途径”、“分类途径”。

3.1 三大期刊全文数据库中“题名途径”的现状与比较

“题名途径”是选择“篇名”或“刊名”作为检索项,这三大期刊全文数据库中都有设置,使用都很方便。

3.2三大期刊全文数据库中“责任者途径”的现状与比较

“责任者途径”是按“作者”或“主编”责任者作为检索项,这三大期刊全文数据库中也有设置,使用也很方便。其中“维普”有“第一作者”作为检索项,这是一大特色,特别方便用户查找,查准率要高。

3.3三大期刊全文数据库中“主题途径”的现状与比较

“主题途径”是按“主题词”或“关键词”等作为检索项,这三大期刊全文数据库中都有设置,只是“万方”的检索项不在主页。

3.4三大期刊全文数据库中 “分类途径”的现状与比较

“分类途径”是按“各个学科分类”作为检索项,这三大期刊全文数据库中都在“期刊导航”中有设置,打开“期刊导航”按所需学科进行查找。

总之,“题名途径”、“责任者途径”、“主题途径”、“分类途径”这四种检索途径,三大期刊全文数据库中都有设置,“知网”、“维普”的主页在“检索项”都有下拉菜单提示,相对一目了然,用户使用很方便。“万方”的主页没有下拉菜单提示,初次使用的用户可能不太清楚,不便使用。

4 三大期刊全文数据库在信息检索中检索功能的

比较

在使用全文数据库信息检索中,检索途径要选择好,同时还要全文数据库检索功能的支持,才能快速实现信息检索,找到所需的信息。检索功能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检索方式”、“检索导航”、“检索结果”。

4.1 三大期刊全文数据库中“检索方式”的比较

由表1中可以看出,在三大期刊全文数据库中,“知网”的检索方式最多,一共有七种。前三种是根据用户对检索技能的掌握程度,以及检索需求的复杂程度由低到高给出的检索方式,即基本检索、高级检索、专业检索。后四种是根据用户的检索需求给出的明确检索对象的检索方式,即作者发文检索、科研基金检索、句子检索、来源期刊检索。“维普”和“万方”根据用户使用数据库的习惯,以及对检索技能的掌握程度的检索需求的复杂程度分别提供了四种检索方式。从中比较,在检索方式的分类上,“知网”更胜一筹[7]。

4.2 三大期刊全文数据库中“检索导航”的比较

三大期刊全文数据库都提供了学科导航和期刊导航,这就便于用户根据自己需求按学科或期刊的内容分类检索文献。

由表1中显示,从学科导航来看“知网”的分类较细,“维普”和“万方”的相似。从期刊导航来看,“知网”的期刊导航类型较多,“维普”的期刊收录量最多,“万方”的期刊检索项较丰富,所收录的核心也期刊最多;三大期刊都有“首字母导航”和“核心期刊导航”。

4.3 三大期刊全文数据库中“检索结果”的比较

从三大期刊全文数据库的“检索结果”表现比较,如表1所示:对论文检索结果显示,“知网”的显示内容要丰富,有14种,“维普”和“万方”显示内容相对少些,各有10种;对期刊检索结果显示,三大期刊比较相近。

5 三大期刊全文数据库在信息检索中的检索效果

的比较

使用三大期刊全文数据库最重要的是,要看三大期刊全文数据库的检索效果如何,这里进行比较。

5.1 从“检索途径”看三大期刊全文数据库检索效果

从“检索途径”看三大期刊全文数据库检索效果,“知网”和“维普”提供的“检索途径”比较丰富,能够满足各种检索需求。“万方”提供的检索途径比较少,没有第一作者的限定,对于检索某位作者的文献来说有些不便之处[8]。

5.2 从“检索功能”看三大期刊全文数据库检索效果

从“检索功能”看三大期刊全文数据库检索效果,“知网”对于“检索功能”的构建比较细致,几乎从各个方面对文献建立了检索入口,“维普”的检索入口也比较丰富,“万方”是进入“检索导航”检索方式才更加灵活和智能,检索的文献也较准确。

5.3 从“检索结果”看三大期刊全文数据库检索效果

在三大期刊全文数据库,按相同的“检索途径”进行检索,看所得结果数量进行比较分析,如表2所示。

根据表2中的统计数据(2013年2月20日统计),可以看出三大期刊全文数据库所收录的各有特点,其中按“篇名”检索,维普收录量的最多,“万方”次之,“知网”相对少些。按“作者”检索,管兆勇教授是从事气象学研究,所著论文是科技方向,“万方”收录的最多,“知网”和“维普”收录的较少。按“关键词”检索计算机,“维普”收录的最多,“知网”和“万方”收录的少些。按“分类”检索高等教育理论,“知网”收录的最多,“万方”次之,“维普”要少些。从这个对比中可以看出,三大期刊全文数据库中综合性最强的是“知网”,收录科技信息文献多的是“维普”和“万方”[9]。

总的来看,三大期刊全文数据库的检索效果,“知网”的“检索途径”和“检索功能”要相对完善,使用方便;但是“查准率”低。“维普”的“检索途径”和“检索功能”相对也完善,但是“文档的清晰度”不够。“万方”的“检索途径”和“检索功能”不太方便使用,但是“文档的清晰度”好、“查准率”也高。

6 对三大期刊全文数据库提出改进建议

通过对三大期刊全文数据库的“检索途径”、“检索功能”、“检索效果”进行比较分析与研究,提出一些改进建议。

6.1对中国知网-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的建议

中国知网-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应加强智能检索,提高查准率,以节省用户时间。如:可考虑增加同义词库和同名作者库智能选词功能,以便提高系统的查全率和查准率[10]。

6.2对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的建议

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检索速度”再快些,提高查阅率;页面清晰度再亮些,给人视觉观感要好些。

6.3对万方—学术期刊数据库的建议

万方—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检索功能”要细化些,在主页检索入口设置下拉菜单选项,方便初学用户使用;由于该库收录的核心期刊多,设置“第一作者”,能更加方便用户查找,质量高的学术论文。

7 结语

通过对国内三大期刊全文数据库的信息检索从检索途径、检索功能、检索效果进行比较研究,分析了其中的优劣,提出了改进建议以期提高信息检索的查全率和查准率。三大期刊全文数据库各具特色,用户在选择时,应明确自己需求,合理使用。

给高校读者用户的使用建议是,低年级同学刚开始使用电子资源,建议使用“中国知网”,在检索中有联想功能,有利于查找电子文献;或使用“维普”,有“第一作者”为检索项,也方便查找。高年级和研究生读者及教师已经能经常使用电子资源,可以根据自身需求选择相对应的三大期刊全文数据库,针对性地来查找文献,以提高检索文献的准确性。

参考文献:

[1] 王平南,吴娅娜.国内三大期刊全文数据库优势与特色评述[J].图书馆,2008(5):88.

[2] 李玲,杨桂珍.我国两大中文期刊全文数据库之比较研究[J].现代情报,2004(5):2.

[3] http:///cnki.asp

[4] http:///zwkjqksjk.asp

[5] http://.cn/学术期刊

[6] 叶继元.信息检索导论(第二版)[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9:13.

[7] 贾文静.中文期刊全文数据库检索功能比较研究[J].情报探索,2012(4):70.

[8] 谭捷,张李义,饶丽君.中文学术期刊数据库的比较研究[J].图书情报知识,2010(4):12.

[9] 彭俊.三大中文期刊全文数据库的比较研究[J].中国索引,2005(2):13.

[10] 李玲,杨桂珍.我国两大中文期刊全文数据库之比较研究[J].现代情报,2004(5):7.

作者简介:

篇5

1、引言

随着经济和科技的发展,各学科之间的联系越来越紧密,尤其是“3+综合”高考改革的出台,在综合考试中,一改以往各科单独学习,单独考试的方式。着重考核学生综合知识的掌握和运用能力,这就要求广大师生不仅要学好各科的知识,还要十分注重各学科之间的渗透。

就目前各中学的情形来看,由于地理多年被当作“副科”,致使地理教师上课缺乏积极性,上课形式,内容,枯燥单一,学生有在地理课中打磕睡,做其它科作业,甚至逃学等现象发生。在全国高师地理系中也有许多同学没认真学好专业知识,或者没学好多学科渗透的知识,以致将来走上岗位时,知识储备不够,不能灵活运用各科的知识渗透进地理课堂中。本文通过分析新课程体系下,地理学科在“综合”科中的地位及美国教材多学科渗透的状况,并着眼于从三个方面论述地理教学中的多学科渗透教学,希望能对高师地理系学生及中学师生有所帮助。

2、地理学科在“综合科目”中的地位及美国教材分析。

地理学科综合性和区域性的特点,使之容易成为无论采用哪一种综合形式考试试题的题眼。地理中的自然部分易于与理科综合,人文部分则便于与文科综合,而大综合就更利于地理学科发挥优势。如全球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的热点现象与问题,可以使政、史地3科有机地结合起来;资源开发,环境污染与治理保护,可以使理、化、生、地各科巧妙融合在一起;以区域为单位的事物与现象的剖析,则使文理科的融合和渗透变得更加便利。在1998年和1999年教育部对部分省、市招收保送生综合能力测试题中,地理知识的分数比重占全卷总分的一半以上。地理学科在“综合科目”中的地位由此可见一斑。[1]

同中国教材相比,美国教材更注重多学科渗透。美国教材在温度和密度这一节中讲述了液体的密度(学科内渗透浮力,学科间渗透海水的对流——海洋学)气体的密度(学科内渗透浮力的应用——热气球,学科间渗透大气环流——气象学),固体的密度(学科内渗透热胀冷缩,学科内渗透地壳运动——地震、造山,火山——地质学,地球物理学)这种渗透用密度这根主线贯穿其中,有条不紊。这就像一根神经上伸出无数未梢,无论触动了哪根未梢都会引起反应。可见,在新形势下,我们不仅要从教材予以改变,更要从地理教学中进行渗透,以提高未来学生的综合素质,为现代化建设服务。

2、如何在地理教学中进行多学科渗透。

2.1充分利用地理课堂渗透各个学科。

课堂教学是实现教学意图的主阵地,在向学生传授知识,培养能力的同时,适时渗透各科知识,既可以调节课堂单一、枯燥的气氛,又可以使同学们获得更多的知识。

2.1.1在自然地理基础知识教学中,注重各自然要素和自然系统与人类活动的联系以及人类对它们的作用和影响,特别是不利的影响,让学生明确消除这些不利影响的途径和方法。[1]尤其要强调对各类要素和自然系统的保护措施,如在讲解天气和气候的知识时,可恰当地引入温室效应对人类的影响,并向学生讲解几种缓解的办法。这种逆向教学的方式,更有利于知识的渗透。此外,地理上涉及的岩石风化,喀斯特地貌的形成,光化学烟雾的形成、臭氧层漏洞,光合作用等知识,与生物、化学有着较广泛的联系,在讲解这些知识时要巧妙进行多学科渗透。

2.1.2 对于区域地理教学,应从区域环境条件,环境问题和区域经济的发展与规划等新的角度重新组织区域自然地理和区域人文地理的知识内容。同时,要精心设计教学过程,注重引导学生用已学的地理知识和原理正确评价一个国家或一个地区的环境状况,人地关系、生产方式和经济模式,特别要注意那些不符合可持续发展的生产模式和区域发展模式的评价和分析,引导学生针对问题和区域发展的条件,提出自己的可持续发展的思路和构想,以锻炼学生实际应用知识的能力。这样,无形中,学生综合运用和处理知识的能力得到提高。此外,也可在区域地理教学中,适当渗透国防知识,如在学习“海洋环境保护和海洋权益”一节时学生通过学习了解到我国的一些海域存在着海域划界和岛屿归属的矛盾和争议。在南海,有一条历史形成的断续的传统海疆线。在岛屿归属上,我国海洋权益面临的挑战更为严峻。比如南沙群岛屿已被一些国家大量侵占。由此,可使学生感到我国国防建设的紧迫性,也激发了学生强烈的爱国热情。此外,地理上涉及到一些国家或地区的领土,领海的争端,民族的矛盾,宗教的冲突,甚至国家的分裂等重大问题,与当时的政治,历史背景都是分不开的,如科索沃问题等。

2.1.3对于人文地理中的资源、人口、工业,农业和城市等知识的教学,要引导学生树立生新的资源观,价值观和发展观。例如,讲工业布局时,要让学生认识:经济增长不等于经济发展;合理的工业布局应是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环境效益的综合体现。而只顾眼前的,或只看到本地区,本行业的经济效益,不作长远和整体考虑的经济行为不符合可持续发展要求地。[1]这样多学科知识放在一起讲,会改变以往上课单一的形象。

2.2抓住重大节日,不断渗透多科知识。

2.2.1运用时事热点信息渗透国防教育。

时事热点信息时效性强,学生感兴趣,也是高考“综合科目”考试的“切入点”。如2000年浙苏吉文科综合测题涉及到中国加入WTO、中东问题、巴拿马运河回归等。因此,利用时事热点信息渗透国防教育可起到一箭双雕的作用。又如我国西部大开发,其近期目的在于促进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缩短东西差距。从长远来看,有利于民族团结,有利于边疆安全。因此,地理教师应充分利用时事热点,巧妙渗透知识。

2.2.2抓住“地理节”,渗透各科知识。

如在“3.12植树节”,“爱鸟周”、“4.22世界地球日”、“4.30世界无烟日”、“6.5世界环境日”、“6.25土地日”中,地理教师可组织学生以此为主题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不仅学生喜欢,而且也更容易使知识得到渗透。此外,还可充分利用寒暑期时间,开展社会调查活动。

2.3运用地理综合实践活动渗透多学科知识。

地理综合实践活动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机动灵活。这些活动有学生的直接参与和亲身的体验,很容易激发学生的兴趣,是进行多学科渗透的重要途径。

2.3.1以研究性学习的方式开展地理综合实践活动。

“综合实践课”作为必修课已被列入教育部新颁布的《全日制普遍高中课程计划(试验)》中,这是我国基础教育改革在课程结构上的重要突破。研究性学习作为课程是“综合实践课”的重要内容,更重要的是它将作为一种学习方式影响现行的中小学各科教育教学。研究性学习是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以类似于科学研究的方式去获取知识和应用知识的一种学习方式。这种方式注重学生的亲身体验和直接参与,注重让学生获取直接经验,注重培养学生实践动手,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这种学习,学生从封闭的课堂走入开放的现实生活,从接受知识走向探究问题,从分科学习单一的学科知识走向综合的应用所学的多学科知识。从研究性学习的特点看,它得适合开展地理综合实践活动。[2]实践证明,学生对活动的兴趣和极大的热情是地理老师始料未及的,而学生在活动中所释放出的巨大潜能更是让教师惊叹,活动中收到许多好的小论文和研究报告。研究性学生中学生是主体,但它的开展需要地理教师的指导。因此,高师地理系学生一定要认真学习,敢于挑重担。

2.3.2组织形式多样的学生兴趣小组

依据学生不同年龄特点和已有知识构成的特点,可组织具有不同类型,各具特色的学生兴趣小组,增大知识的构成量与渗透量。如天文兴趣小组、气象观测小组,生物观测小组、环保科技小发明和小创作组,利用板报、校刊等形式进行宣传。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参加这些小组的活动,在活动中接受新知识。

结语:

总之,在新形势下,广大地理教师应充分利用地理教学的特点,不断渗透新知识。同时应树立以下思想:树立素质教育思想、树立以人为本的思想,树立教育创新思想、树立终生教育思想,树立信息化教育思想,立足终生学习,不断吸纳新知识,多层次开发学生的各种能力,为中国教育改革出一份力。

参考文献

[1]刘恭祥,王丽华 从“综合科目”谈地理教学改革 福建地理 2000年第3期 第15 卷

[2]徐 颐,中学地理课开展环境教育的实践和思考 地理教育 2001年第6期

[3]郑建红,努力读书学习塑造新型教育教师形象 地理教育 2001年第6期

篇6

从设立之初,诺贝尔遗嘱就要求在评选的整个过程中,获奖人不受任何国籍、民族、意识形态和宗教的影响,评选的唯一标准是成就的大小。所以一百多年来,有各种肤色各种国籍以及各种社会意识形态的人都获得过这个让人们仰视的荣誉。其中以经济最为发达的英法美德国家获奖人次最多,当然也不乏像印度这种和我们一样总体经济水平还差强人意的国家,甚至人家还不是在某一个领域偶尔获得一次奖项,而认真浏览着长长的历届获奖名单,没有任何一个获奖者的国籍这一栏是中国,也就是说在诺贝尔奖的这份荣誉面前,我们还是零的收获。

我们不妄自菲薄,不认为我们的国家就因为这一点没有在国际舞台上昂首挺胸的资格,不认为我们这几十年的飞速进步,我们的崛起全世界有目共睹,从来没有任何一个时候,我们的同胞能像今天这样活得骄傲,因为我们强大的祖国在我们身后,我们再不容人家叫我们支那猪,我们再不容忍我们的国土还是比人的殖民地,我们再不容忍我们的岛屿被别人起了个难听的名字。但是因为我们的成长我们更加遗憾,我们的科技进步还需要诺贝尔奖的侧面印证,我们还想更清醒的认识我们和那些科技军事强国的差距,我们还希望我们的后代能够让这个国家发展的更加迅猛。所以我们反思,为什么我们力诺贝尔奖还有距离?远吗?怎么样突破这个零的纪录,就像当初在体坛上,在导弹数量上。实际上我们的同胞并没有让我们失望,曾经获得诺贝奖的美籍华人仅仅在物理这一奖项上就有五位,他们分别是李政道,杨振宁,丁肇中,朱棣文,崔琦。看来我们中国人的智商上还是没有问题的哦。那么是什么阻止了我们对诺贝尔的追求呢?我们先来看看我们国家和其他国家的科研机制不同吧。以我们两国大学的科研模式为例。

美国高等院校的科学研究经费来源不一,其公共经费主要由政府机构支付。美国政府对于大学科学研究经费的开支,具有明确的规定。对于大学科学研究的间接成本,其补偿制度具有高校机构利益保护倾向。英美等发达国家都将大学系统作为国家科技财政投入的热点部门。据日本总务省2008年公布的统计数据,2006年日本科研经费占GDP的3.62%,美国占2.59%(2004年),英国占1.78%(2005年),德国占2.48%(2005年),法国占2.13%(2005),而中国2005年的科研经费仅占GDP的1.34%。①可见,我国对科研的经费投入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较大的差距。审计机构近年披露的我国高校科研经费使用不合理的现象,以及高校普遍对政府现行的科研成本管理政策的合理性提出的质疑,使得我国高校科研成本的控制问题成为政府和学者关注和研究的重点。科研腐败也凸显在我们面前。科研经费分配体制存在的问题只是科研腐败的冰山一角,科研成果评审、科研人才培养选拔、两院院士评选、科研造假等方面同样存在严重的腐败行为。科研领域早就不是一尘不染、洁白无瑕的象牙塔,社会上的不良风气不仅同样存在,而且有过之而无不及。由于科研领域的相对封闭性,外人对其中的腐败问题很难察觉,而科研人员自己又碍于面子和同事、同学、师生、校友之间的关系,很少会对外举报,导致科研领域成了纪检监督和反贪死角,科研腐败分子有恃无恐。“官员贪污受贿,说不定哪天还进去了,在中国,谁听说过有几个通过申请科技经费捞钱进去了的?”在监督缺位的情况下,科研腐败已从以往的个人行为发展到群体腐败,“利益共沾”不仅增加了反腐难度,还进一步败坏了科研风气,影响到了国家整体科研水平的提高,确实到了非整治不可的地步。

有限的经费再加上科研腐败必然使我们的经费用到实处的更是少之又少。局限的经费影响了实验的计划及长久的持续研究过程,甚至是有些好的科研项目成了水中花,让相关的科学家也放弃了努力的方向,与诺贝奖失之交臂。

我们的所谓知识分子中虽然也不乏很多为我国的国民生产生活军事等作出巨大贡献的科学家,地质学家李四光、气象学家竺可桢、数学家华罗庚、物理学家吴有训、医学家林巧稚、天文学家张钰哲、化工学家侯德榜、农学家丁颖、数学家熊庆来、微生物学家汤飞凡、内科专家张孝骞、建筑学家梁思成、林学家梁希、桥梁学家茅以升、物理学家严济慈和物理学家周培源等 。但是随着物质的进步,人们对物质要求的不断提高,对物质的贪欲也胜过了对科学探索的纯粹追求。我们已经不知道还有没有像钱学森这样的为了国家利益放弃外国优裕物质生活和祖国母亲一起受苦的科学家。但我们知道了太多为了评教授,当院士,为了争取博士点,不少的知识分子放下身段做出卑鄙之事。抄论文的,偷学生的研究成果的,在国外拿个野鸡文凭回来骗人的,如此知识分子,我们能想象其中有人在为世界人民的福利努力,诺贝尔奖努力吗?而有很多有良知的知识分子,有着高尚的情操,有着为祖国科技奋斗的美好愿望的知识分子,他们因为一门心思在简单的科学世界里,没有所谓很高的情商,得不到他们急需的实验经费,诺贝奖也与他们擦肩而过。我很高兴的看到,我们的政府也在为以上现状的改变而努力,也在为科研人员营造更好的科研环境。希望我们的学生能够成长起来之后遇到了成熟完善的制度,真正让诺贝尔奖也在中国来安家落户。为了这一天,我们作为教育者该做些什么呢?

首先我们不做虚伪的道德的传授者,我们要交给孩子们的道德准则就是我们要求自己能做到的。我们承认撒谎不可避免,不让孩子们认为老师是一张白纸,我们在承认自身的缺点的时候,让孩子们知道老师们在努力要求自己做一百分,而且做到九十分的人比只做到八十分的人快乐很多,而且在道德方面不及格的人,永远是骗了全世界骗不了自己的,心灵的折磨远远胜过因为把自己错误呈现于世人面前并努力改正所带来的痛苦。我们要求孩子们爱上学习,是因为我们从心里觉得学习知识不只是带来命运的改变,职业选择的满意度的提高,我们自己能真正享受学习的本身的乐趣。能做到诸如此类行为的老师教出来的学生,他也不会在学术方面当伪君子,专研知识,在科学的路上的求索才会无畏时间的漫长,无物质的回报,甚至还有不能想象的不公误会等等委屈。

篇7

【关键词】新的文艺复兴;媒体大革命;细化与整合;极端相对主义;创造性

人本时代的到来

大量资料表明,美国的道德水平1965年开始迅速下滑,直到90年代中期开始回升。西方各国大致也走过了同样的道路。⑴美国的信息社会开始于60年代,从此开始了新生的信息社会与旧有的工业社会相重叠的发展过程,这个交替时期到了90年代中期出现了重大转折,新经济开始涌现,并带动了经济长达十多年的高速增长。虽然2000年第二季度美国纳斯达克股市开始崩溃,美国经济也在以后的时间里开始下滑,但是,作为新的生产方式的新经济并没有终结,新经济正在混乱中重整旗鼓并将迅速发展。

从60年代信息社会的到来到90年代新经济的出现,是由工业社会向信息社会转折的时期,社会大转型带来了道德的大混乱。信息社会的到来把发展转移到了主要依靠知识以及掌握知识的人的基础之上了,新经济时代的到来使人才在发展中的意义更是爆发式地提高。这种现象的出现首先是由于技术的巨大进步。技术的巨大进步,以类似于加速度的方式大大提高了经济和社会发展速度,使得发展环境瞬息万变,极不稳定⑵。这种新的环境必然要求极高的应变能力、创造能力和决策能力。这是比技术能力更为关键的能力。据报道,“信息时代公司的市场价值约有90%是由专利、软件和雇员的聪明才智组成的”,于是“以人为经营的基幢的企业管理理念进一步被确认,善待人的道德也就成为企业内外的发展和竞争之源。与此同时,在教育、物质、医疗以及军事等等领域个人化发展趋势十分明显。这一切都说明人的社会地位迅速提高,人的精神、人的本质的空前挺立。有的论者认为,这种发展趋势将动摇资本主义的基础,并使企业这一固定的“容器”失去必要性。⑶

新经济具有3个特征:一是在网络整合之下高新技术是新经济的依托;二是人的思想观念、应变能力、创造能力以及决策能力是新经济的灵魂;三是充分自由的社会环境和充分的个性解放是新经济得以生存和发展的必要条件。但这只是具有历史发展总体的意义,而在具体的发展和管理中,劳动力总是受制于掌握了生产资料的人,这说明人是受制于物的。但由于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目前不仅在历史总体上而且已经在具体的发展和管理中把人的因素提到了决定性的地位。新经济时代的到来,使得主体得到充分的张扬。现在历史正在提供一种这样的可能性:人受制于物的历史将要结束,人本时代已经到来。这是一个从来没有的人类历史的伟大革命,它将解构阶级和资本主义的基矗伴随这场革命的是观念以及道德的巨大革命,“道德已经成为竞争的源泉”。这种革命使社会正在向互相依存共同发展的文化社会发展。⑷

新的媒体大革命与新的文艺复兴

中世纪末在欧洲发生了伟大的文艺复兴运动,开辟了世界史上的一直影响到今天的伟大时代。这是一场包括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各个领域的全面的革命。但是在这场大革命中,以罗马教皇为中心旧专制势力构成了革命的极大障碍,特别是在欧洲的中部和北部,更是如此。这时欧洲的媒体用于书写的是牛皮和羊皮,价格极贵,很难普及。15世纪中期德国人约翰·古登堡发明了金属活字印刷术,印制了大量宣传新教精神的小册子,印数极大,价格很便宜,普通人都可以买得起,大面积地普及了新思想。中世纪新媒体(纸媒体)对于旧媒体的取代,是那个时代的文艺复兴运动(社会大革命)的一个组成部分。人类历史上的最伟大的革命总是伴随着媒体的大革命。目前我们正在进入具有同样意义甚至其意义更加巨大的革命运动时代。这是一场新的文艺复兴运动,它将全面地改变人类的生活,经济正在主要地通过文化的手段而不是主要地通过物质的手段获得财富,民主政治正在向世界各个角落延伸,网络将推动民主的巨大发展,文化的力量正在迅速上升并不断地走向多元化,教育正在向整个社会和整个人生延伸,学科技术正在走向复杂甚至与社会人文科学整合,大规模战争越来越难以发生,战争的伤亡正在大幅度减少,武器开始走向“慈善”。我们已经看到,网络的出现正在以巨大力量解构着旧的观念和秩序。与旧文艺复兴不同,旧的文艺复兴时代的印刷革命所创造的是人类生活与其中的新的思想文化环境,而新的文艺复兴中的网络媒体大革命,不仅仅将带来新的思想文化环境,而且还正在创造着人类与所有生存于其中的物质环境的必不可少的联系,人类将生存于网络以及网络消亡之后的更新的传播技术所构成的媒体环境之中。新的媒体对于传统媒体的取代,不仅仅是一次媒体大革命,而且是人类生存方式的大革命。⑸

这样一个新的时代的到来必然要求我们传播学学术建设要从一个全新的视角去考虑,传播学将成为与社会各个领域、与社会各种学科广泛整合的显学。

未来的传播学发展

1984年美国科学家迈克耳孙说:经典科学“已经把绝大多数的重要基本原理牢固地树立起来了”,“未来的物理学真理将不得不在小数点后第6位去寻找”。但是,20世纪的发展却大大超出了迈克耳孙的预言。量子理论、相对论、系统理论、模糊理论、混沌理论,特别是90年代出现的复杂理论,把整个科学推向了崭新的发展阶段。美国学者米歇尔·沃尔德罗普在《复杂》一书的《概述》中劈头就写道:复杂理论是“如此之新,其范围又是如此之广,以至于还无人完全知晓如何确切地定义它,甚至还不知道它的边界何在。然而,这正是它的全部意义之所在。”从这本书的内容来看,“复杂”理论囊括的不仅仅是各门自然科学,而且还涉猎了各种社会现象和社会科学⑸。在世纪之交科学正在发生空前巨大的变革。迈克耳孙的预言实际上宣布了科学的终结,但是,这种科学不过是在19世纪达到最高峰的机械论科学而已。20世纪的科学向着非线性、复杂化和有机化的方向发展。社会是一个有机的全息装置,科学的这种发展与社会的发展是同步的,社会各个领域之间的关系,全球化的发展都呈现出这种方向。后现代主义最有价值的观念甚至中心观念是边界不清和多元共生,所反映的就是这种新的社会发展趋势。这种趋势可以概括为最简单的几个字:开放与整合。这是20世纪人类社会与知识系统发展最有价值、影响最为深远的内核,是伴随着新的文艺复兴而来的空前伟大的思想革命,这次思想革命将有可能把人类社会引向建立普遍生态关系的文化社会之中。20世纪的前卫发展彻底地否定了机械论,传播学学术思想的发展方向与这种社会整体发展方向是一致的。

我曾经对于现代社会发展总趋势作了这样的描述:一方面向多元化、小型化发展,一方面又在这个基础上向整合方向发展,这是离散-整合发展趋势。⑹在我的研究中,根据离散-整合的现代社会发展趋势对于世界未来发展做了走向文化社会的预测,这是高度离散-整合的从而组成生态关系的社会发展模式。在我看来,它有着现实的根据,并且是较为美好的、值得追求的未来发展的可能性。历史发展具有不确定性,我对于未来的预测不可能是完全准确的,但是目前有两个事实是学者们的共识:一是人类正处在一个大变革的时代里,一是网络正在走进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构筑人类新的生存环境。我主张传播学的研究要走向与人文社会科学广泛整合的道路有以下三方面的根据:1、是社会发展的需要。这种需要既是未来的也是现实的;2、是传播学自身发展趋势的需要;3、是创造的需要。从一般意义上讲,任何创造都是走向边缘之后多元文化整合的结果,因此,传播学的发展必须走向与各种学科相融合的道路。面对新的时代,如果说各门学科甚至包括自然科学都必须把自己的教学和科研放在这种时代的大背景之中,那么,由于网络是正在形成的新的社会的整合力量,在这种广泛的相互整合的各门学科的发展中,这是宏观整合研究,传播学具有采取这样发展方向的更充分理由。传播学与各个社会领域实践相结合的应用研究当然不可忽视,它的重要性出自于社会各个领域都需要网络传播的参与,传播学必须对于这种参与分门别类加以研究。在多数情况下,这种应用研究是细化研究,它是与宏观整合研究不可分离的传播学发展的两极。没有宏观整合研究,细化应用研究将看不清方向和失去意义;没有细化应用研究,宏观整合研究将失去基矗这是传播学学术建设的离散-整合道路,它将从两个方向深入到社会大转型发展的实践之中,也只有从这两个方向同时切入才能够有效地深入其中。现在已经可以看到,随着新的社会的到来,混乱将不可避免地伴随其过程之中,传播学的这种研究不仅是不可避免的,而且对于当代社会和未来社会尽量减少混乱较为健康地发展具有极其重大的意义,从现在起就应当引起足够的重视。

方法

1.研究方法比研究结论更重要

2001年7月上旬我在香港参加“华人社会传播学研讨会”,其间出席了一个研究生们发表演说的会议,台湾香港的研究生们提交的论文与内地研究生们提交的论文有一个明显的不同,就是前者很注重学术规范,后者则不太注重学术规范。我问过他们,在学校里是否开过研究方法之类的课程。港台的研究生们说开过,内地的研究生们则说没有开过(出一个例外)。90年代的内地学术界有着“学问家凸显,思想家淡出”的说法,所谓学问家凸显的表征之一就是对于研究方法的日益重视(当然,这种重视也包含着对于学术腐败批判的意义在内),而对于学术研究方法的强调主要还是在诸如社会学这样的老学科领域,而传播学还没有什么人出来强调这个问题。这种现象可能是内地传播学还处在年轻落后阶段的一种标志。我们知道,港台的传播学研究开始的时间比内地要早得多,在这次会议上反映出来的这种不同也印证了这样的问题。内地的传播学研究对于学术规范的重视不够还有其他一些原因,譬如中国文化系统中的偏重于定性研究传统的影响,还譬如内地传播学研究是从内地的传统新闻学研究过渡来的,而内地传统的新闻学是意识形态的一部分,党八股传统十分严重,科学的研究方法和规范观念很淡,甚至没有。但是随着中青年学者涌现,这种情况正在改变。

在一定意义上讲,方法比结论更重要。结论是多种可能的一种选择,而方法则是这种选择的途径。在我的学校学习经历中,数学考试中一道数学题如果运算的方法是正确的,只是得数不对,老师还是可以给一点分的;而运算的方法是错误的,虽然得出的最后数据是对的,老师是不会给分的。我的理解,前者可以视为是部分的错误,得数不对而运算方法正确一般是疏忽造成的,但是它却为后来得出正确的数据开辟了可能性;后者则是完全的错误,得数的正确只是一种巧合或者什么其他原因造成的。

2.极端相对主义的谬误

对于内地传播学研究方法的影响还来自于极端相对主义。

90年代初,后现代思潮开始进入中国,后现代主义根据现代社会的发展否定了机械论的思维方式,强调了研究的相对意义。但是它发展到后来却走向了极端,出现了极端相对主义,中心被解构,基础被解构,本质被解构,一切都被解构,剩下来的只有极端相对主义被宣布为惟一的真理(其实这是虚无主义)。这种观念与中国传统中的“鸡与蛋”的典故很是一致,根据这种典故,人们无法说清楚到底是先有鸡还是先有蛋的问题。在有些人看来,世界上只有这种鸡与蛋的“混沌”一种状态,二元对立从来就不存在。依我看,此种哲学大谬不然,没有二元的对立,哪有混沌状态?没有离散,哪里来的整合?谁跟谁混沌?谁跟谁整合?混沌状态正是由于存在着二元对立才存在。只承认混沌不承认区别(对立)实际上是认为世界是同质化的,一切都是同质的。但是世界绝不是这个样子。斗争哲学的错误在于只是强调对立,否定了整合;只是强调整合或混沌,不承认对立或离散,同样是错误的,它必然带来一切学术研究的消亡。世界既是相互对立而又相互联系的,学术研究也一定是相互对立而又相互联系的。

一切都被解构,却结构了另一个惟一,这就是极端相对主义--这是后现代主义的极端相对主义自身的悖论。为了避免这种悖论,惟一的办法是什么都不要说,--这是佛教的体验而非科学的研究;这还或许是另一个宇宙的规则,而非我们这个可视宇宙的规则。但是,我们需要的是我们这个可视宇宙的科学研究,因此我们必须放弃这样的极端相对主义。

[page_break]

极端相对主义可能是工业社会向信息社会转型大混乱的一种观念反映,但是80年代之后事态有了转折,譬如在美术界,那种将美术自身都消解了的美术,重新回归作为艺术的美术,写实主义重新登上了艺术殿堂。以我有限的知识所知,近十几年国内外都有些学者尖锐地批评后现代主义中极端的相对主义。后现论中的混沌理论是一种极端的相对主义。而混沌理论起源于气象学,其创始人之一的EN洛伦兹1993年出版的《混沌的本质》一书的序言中写到混沌现象时说:“这种现象表面看是随即的,不可预报的,而事实上却是按着严格的且经常是易于表述的规则运动着。”⑺1992年出版的美国学者理查德·沃林德《文化批评的观念》一书里写道,新实用主义者罗蒂“反基础主义的核心策略是,反对普遍而客观的价值的所有断言,这个策略的一个逻辑后果采纳了某些彻底的相对主义,--那是一种罗蒂全力拥护的相对主义”。但是,“一旦关于普遍价值的所有断言都是不可靠的,那么我们怎么能正当地把宽容当作一种能够在怀疑论者的猛烈攻击下幸免于难的价值来赞扬呢?”⑻大名鼎鼎的后现代学者、《后现代状况》作者、法国的利奥塔在1998年出版的《非人》一书中也对于极端相对主义进行了批评。书中写道,在现代社会中,祛魅的自然观成为科学精神的主流,人类因此忘记了自身正是被其狂妄驾御、索取对象的一部分。自然的报复于是狂怒般地呈现出来。附魅的自然观由此而出。《非人》一书还指出,从达尔文到现代的一些大科学家一直到弗洛伊德和利奥塔本人不断地解构人在宇宙中的特殊性和主性体地位。但是,这种对人类的打击是为了解放人类,贬低和否定人类的特殊性和主体地位是为了突出人类在自然界中的特殊性和主体性地位。利奥塔在《非人》里建构了他的本体论,他的本体论为现代性提供了彻底的本体论解释性。⑼

中国学者张志扬写了一本书《偶在论》,著名哲学家邓晓芒在题为《作为一种训练的偶在论》对这本书进行了评论。邓晓芒先生写道,张志扬的偶在论只是固守其“预防和检验机制”,即限于发出“警告”,加以“提醒”,却无权做出断言。邓先生说:“我甚至认为,混淆作为一种训练(检验机制)的偶在论和作为一种断言(独断论)乃是作为一种本体论(存在论)的偶在论,是后现代主义的通玻”他还指出,不要下“任何”断语,则它本身就是“一元论”的虚无主义。“从形而上学上讲,偶在论只不过是用来装备某种存在论(本体论)的辅助手段,它可以‘提醒例外’,发出‘警告’,但是前提是:必须先有一个普遍化的倾向(保持统一性)观点摆在它前面”。⑽

20世纪从科学到社会的发展越来越复杂和交叉,呈现出混沌局面,简化论遭到了极大的打击;20世纪的社会又是一个充满着空前混乱和巨大灾难的世纪。一方面,人类取得了极大的主要是经济的社会进步,一方面人类又犯下了空前巨大的错误,包括两次世界大战以及苏联和东欧的解体。人类从文艺复兴时代以来所形成的美好理想受到了无情的打击。庞绍堂在《现代性本体论解读》一文里引用黑格尔的话说,我们现在的处境有点像“对犯错误的忧虑产生了对知识的不信任。”⑾。这些可能就是极端相对主义产生的背景。后现代主义及其极端相对主义并不具有永恒的真理性,它不过是人类社会发展定阶段的一个过渡性观念征候群之一。

只有逃离极端的相对主义的迷雾才可能进行学术研究,而学术研究就不能没有分析。当然,鸡与蛋的“研究”出路还是可以突破的,这就是,想办法使你们的鸡蛋受精,孵化出小鸡来,由它啄破鸡蛋壳,出路由此而来。你要认识小鸡,就必须首先对于它的各个器官、系统、甚至无穷尽的更为微妙的东西进行分析。这种分析研究往往需要同时进行广泛联系的整合研究,但是分析研究是无论如何不可舍弃的。而且在这种分析研究中还应当得出一个“普遍化的倾向”。

创造

传播学研究与教学大致可以分为3个层面,一是应用层面,二是知识层面,三是思想层面。本文主要是根据思想层面的需要论述的。

在当前空前的社会大革命中,一如以往的社会大革命一样,一定会伴随着伟大的创造和伟大的思想家的涌现。

在当前对于学术规范的强调中,有时给人一种主流学术规范霸权倾向的印象。世界是极其复杂的,因此,研究方法也必须是极其多样的;规范自然必要,但是,规范又有规范的弊端(我在上述香港会上就看到过这样的论文:学术规范很周全,但是有价值的内容却什么也没有。)所谓研究方法和学术规范,它也可能造成创造和思想阐发的障碍。

英国科学家和思想家霭理斯对“科学家”提出了可能让许多人嗤之以鼻的阐释。他说,“真实的科学家”“不是职业科学家;他甚至愿意别人把他喜欢科学看作只是一种嗜好。从一般职业科学家的观点来看,他可能是一位业余科学家。……我怀疑他是否真正精通任何专门的文献,……在我展读的加尔顿的信中,看到他无法正确地拼出威斯曼的名字时,不禁付之一笑。对科学的态度,加尔顿可说是开风气之先,……对那些才开始或还没有引人好奇的事物具有无法满足的好奇心”。

霭理斯又说:“天才不是凭借职业或苦心训练来达成使命的,而是凭着自然的功能,照亮世界的暗处,在人类的经验不那么正统的领域里,创造科学。”这样的“业余科学家”是一位彻底的艺术家”,“他从未做过其他别的事”,“只有他的传奇才是真实的。”

霭理斯对科学家有他自己的标准。在他那里,“真实的科学家”像是科学哲学家,而“职业科学家”则像是我们通常称的专家。专家是现代社会运转的须臾不可离开的人才。但是霭理斯毕竟还是更推崇“真实的科学家”的⑿。霭里斯之所以有这种偏爱,在我看来是因为“真实科学家”具有高度的文化素养、无法满足的好奇心和巨大的创造性。其中美国心理学家和神经生理学家卡尔·普里布莱姆认为,人的本质是创造性的生命。动物总是用同样的方法活着,而人总是在寻求新的东西,时刻在改变着事物,这就必须认识世界,这就是创造。⒀创造的问题是提出问题的问题。伟大的科学家爱因斯坦认为:“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为重要,因为解决一个问题也许是一个数学上的或实验上的技巧,而提出新的问题、新的可能性,从新的角度看旧的问题,却需要创造性的想象力,而且标志着科学的真正进步。”提出问题(创造)不再是一般方法的问题了,一般的方法在此已经消失,更根本的方法却由此而出。它是人生境界的问题,或许这种人生境界带有先天的部分原因,但是,它肯定又与人的后天所形成的价值观与追求有关。爱因斯坦说:“我没有特殊的天赋,我只有强烈的好奇心。谁要是体验不到它,谁要是不再有好奇心,也不再有惊讶的感觉,他就无异于行尸走肉,他的眼睛是模糊不清的。”这种好奇心带来了心理注意力的强大集中,像强大的光柱一样集中于他的研究视野之上。这种研究视野不是仅仅限于专业的、狭隘的,而是超越专业的,广阔的。创造是什么?创造就是多元文化要素的整合并在这个基础上的抽象。专业中心地带不存在多元文化要素,难于实现创造;而边缘地带才是多元文化相聚之处,从而才是创造爆发的土壤。学者创造就是学者将心理注意力的光柱长期地集中于有关的边缘地带之后的产物。这种集中,一方面突破了专业的围墙,另一方面又拒绝走向诸如物质的、虚名的领域的诱惑,不顾甚至看不到威胁和打击。在这种景况中,发现和创造便自然而然地流淌出来。马克·吐温说过:“人的思想是了不起的,只要专注于某一项事业,那就一定会做出使自己都感到吃惊的成绩来。”⒁

苏联科学家费英别尔格还指出,科学的成功导致了对理性和逻辑的崇拜,而贬低了直觉。但是正是这种直觉构成了一切科研的基矗当然,一般的学术规范和研究方法是对于直觉进行证明的工具。对于一个学者来说,总还是应当使自己的成果有事实的和逻辑的根据。当最后将科研成果呈现给社会的时候,一般说来,我们还是应当用大致符合规范的方法去叙述,以求使我们的研究成果具有一般社会通行证。但是,对于旁观者来说,我们的注意力应当更多地放在成果论题的重要性和观点的创造性上,而不应当在规范方面过于苛求,我们甚至还要在规范和方法上鼓励创新和性格张扬,造成一个有利于创新的环境。在社会大转型从而极其需要创造的时代里,这样态度尤其具有重大意义。创造之初总是不成熟的、片面的,认识到这一点对于我们如何处理这类问题应当是有帮助的。

从《现代传播-北京广播学院学报》(当时的刊名是《北京广播学院学报》)1994年第1期开始,我们将这份刊物定位为以广播电视为中心的现代文化学术刊物。这一期发了我的《现代文化批判》一文,也就是从那时开始我的研究转向了现代文化。我主编《现代传播》期间,这份刊物的发展与我个人的发展是完全一致的,我几乎旁无所顾,总是按着我自己的理解以提高质量为惟一标准选稿办刊。刊物有了一些影响,同时差距很大甚至相互对立的各种评价都有。我只是体验到我与我的写作和刊物融为一体了。至今我还相信,研究者应当具有与研究对象之间互即互入、物我两忘的境界,这样,研究者的个性才能显现,没有个性的研究是没有灵魂的研究。这是研究者的生命投入,研究者的研究成果是研究者的生命幻化,是研究者用心血泼洒出来的。犹如中国画中的泼墨技法一样。有些人批评我的论文具有不应该具有的浪漫色彩,但我的感悟是,人的心理深处充满着浪漫色彩和准宗教情感,甚至可以认为准宗教情感和艺术感觉才是精神深层的存在。当研究者进入“互即互入、物我两忘”的“深度昏迷状态”之后,这种浪漫和准宗教情感就可能浮现出来。在这里科研与艺术已经没有了什么界限,也与宗教没有了什么界限。我相信,进入这种“昏迷状态”的学者仔细体味一下自己的体验都会有这种感悟。

研究方法可以分成技术性的和哲学性的两种,前者体现为通常的学术规范,后者是学者内心深处散发性、整合性的直觉灵性,它是不呈现于文字,而是存在于实际行为中“存在的哲学”。符合规范化的研究方法是完全必要的,因为它使得研究具有在现代条件下可以取得的可靠性和通行证;我们更需要承认和追求研究中的直觉,直觉是人类认识世界的原点和创造的源头。如同社会发展的其他方面一样,社会的发展使人类的研究方法不断精致化,精致化增加了研究成果的说服力和实用性,但是它的另一个结果是使研究远离认识的原点,失去了创造性。传播学建设需要这两个方面的结合。作为人的创造物,已有的研究方法既是有用的又可能形成“所知障”。面对着社会空前大革命及与之相伴的混乱和困惑,社会需要而且能够涌现出一批新的思想家。思想家是具有巨大创造力的,他们往往不拘泥于公认的学术研究的思维方式和研究方法。生活于信息社会初期的麦克卢汉的传播研究使用的是非科学的“文学思维”,曾经普遍地不被承认,甚至被鄙视,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他被认为是近代以来人类的几个大思想家之一。思维方式与研究方法的突破是最大创造。文艺复兴时期人类创造了分析的思维方式,一直重大影响了至今几百年科学与学术甚至历史的发展。在人类社会空前大转型的时代里,思维方式和研究方法可能实现重大的突破。鉴于我们已进入了一个空前大革命的时代,思维方式与研究方法应当发生重大突破,实际上20世纪的思维方式越来越走向复杂和兼容。传播学研究将成为深入社会各个领域进行研究并与各门学科相整合的显学,思维方式与研究方法的突破将具有极其重大的意义。这种突破不大可能是对于原有的思维方式和研究方法的完全解构,而是多元方法的生态关系的整合。鉴于这种基本认识,任何方法的霸权都是不可取的。

注释

⑴参见以下论文:

[美]弗朗西斯·福山的论文《大混乱--人性和社会秩序重建》,原文发表在美国《大西洋月刊》1999年第5期上,中文译文载上海《外国哲学社会科学文摘》杂志1999年第10-11期上;

[美]兰布罗的文章《构筑美国政治的十大趋势》,原载美国《世界与我》杂志1999年9月号,中文译文载于上海《外国社会科学文摘》2000年第4期上;

[美]安吉·坎农和卡罗·林克莱纳:《青少年现状》,原载美国《世界与我》杂志1999年9月号,中文译文载于上海《外国社会科学文摘》2000年第4期上。

⑵参见[美]阿尔温托夫勒:《未来的冲击》,中文版,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85年版,第1页。

⑶参见朱光烈:

《文化社会与文化范式》,载《现代传播》1997年第5期;

《新经济:生产方式的革命》,载《中国经济时报》2000年8月4日;

《新经济鼓起道德“重建”之风》,载《21世纪》2000年第5期。

⑷参见朱光烈:

《我们将化为“泡沫”--信息高速公路将给传播业带来什么?》,载《北京广播学院学报》1994年第2期,北京《新华文摘》1994年第12期。

《传统媒体:你别无选择》,北京《中华读书报》2000年8月23日;

《媒体大革命》,载上海《新闻大学》2000年冬季号,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复印报刊资料·新闻与传播》2001年第2期;

《人类传播史上的三座里程碑--媒体“大灭绝”与社会大革命以及网络的消亡》,载《网络传播与社会发展》一书,陈卫星主编,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1年出版。

⑸[美]米歇尔·沃尔德罗普:《复杂》,中译本,陈玲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7年出版。

⑹见《搅拌机效应与未来文化猜想--兼评“亚洲价值”论》,载《现代传播》1996年第3期。

⑺[美]E.N.洛伦兹:《混沌的本质》,中译本,气象出版社,1997年版,序言第1页。

⑻[美]理查德·沃林《文化批评的观念》,中文版,商务印书馆,2000年版。

⑼[法]让·弗郎索瓦·利奥塔《非人》,中文译本,商务印书馆2000年版。

⑽见《中国图书商报》2001年6月21日。

⑾见《中华读书报》2001年6月7日。

⑿[英]霭理斯:《生命之舞》,载《二十世纪巨人随笔·生命之舞》,光明日报出版社,1995年版,第23页。

⒀[波兰]维克多·奥廷辛斯基:《未来启示录--苏美思想家谈未来》,中译本上海译文出版社1998年版,第89页。

篇8

[关键词]研究型大学;虚拟科研组织;组建模式;运行机制

[中图分类号]G40-057 [文献标识码]A [论文编号]1009-8097(2012)10-0005-07

引言

从上世纪90年代至今,二十多年的高等教育信息化建设已经基本完成了基础设施和基本的信息化服务这两个方面的工作,接下来,高等教育信息化的深入发展就在于从价值创新的角度提升高校科研、教学、管理与服务的水平。在科学研究方面,我国《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年-2020年)》中三次提到高校科学研究的信息化与数字化。按照规划,我国将在2020年构建起方便易用的数字化科研协作支撑平台,支持跨学科、跨领域的科研与教学相结合团队的协同工作,推动高校创新科研组织模式与方法。在大科学时代,任何一项课题已经不是仅由某一个学科归属的研究团队就能获得解决,传统的科研组织已经很难适应这种复杂变化的环境,亟需创造一种新的组织形式,将能力、资源互补的院系所等联合起来组成一个有机的合作联盟。基于网格(Grid)服务和云计算(Cloud Computing)在高等教育信息化建设中的广泛应用,e-Science、e-Research将成为科研组织和知识生产的主要形式,结构灵活、资源合理搭配的虚拟科研组织(Virtual Research Organizations,VRO)将有效地支持学科的交叉与融合,也必将促进研究型大学科学研究组织形式和管理运行模式的创新。

一、信息化时代的知识生产与科研组织

在科学研究过程中,如同“显微镜打开微观世界的大门,天文望远镜把人们的视野引向广袤的宇宙”,信息技术的最新成果正在深刻地影响着知识的生产与科学研究的组织。

1.e-Science时代的知识生产

数字化技术的飞速发展使得理论分析、实验观察、计算模拟这三类手段成为当今科学研究的主要手段。计算模拟广泛应用于天文观测、芯片设计、能源勘探、装备制造等方面,经济社会系统的行为分析、军事复杂系统的模拟演练也都依赖于科学计算与数值模拟。这些科研活动过程经由传感器、卫星遥感器、模拟分析软件,使得科学数据从一产生就是数字化的(bom digital)。科研的数据量飞速增长,气象学、地球科学等学科领域所产生的数据规模已经达到PB级(千万亿字节)。科研数据成为支撑科技活动的重要基础和战略资源。

正是在上述背景下,英国于20世纪末率先提出e-Science的概念,英国国家e-Science中心给其下的定义是:e-Science是指大规模的科学所日益增加的分布式全球协作,这种科学协作的一个典型特征是科学家能进入大规模大容量的数据库和数字资源网络以及高性能的可视系统。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NSF)在《21世纪科学研究的信息化基础设施》报告中亦明确提出“在未来,美国科学和工程上的国际领先地位将越来越取决于在数字化科学数据的优势上,取决于通过成熟的数据挖掘、集成、分析与可视化工具将其转换成信息和知识的能力”。为此,美国圣地亚哥超级计算中心(SDSC)提出他们今后关注的焦点是数据导向型科学与工程研究。最早于2005年,中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也曾制定“以网络为基础的科学活动环境研究”重大研究计划,“计算化学e-Science研究与示范应用”和“网络环境下抗禽流感病毒H5N1药物的大规模虚拟筛选研究”两个重点项目正是对e-Science理念的成功尝试。

2.信息技术引发的科研组织变革

时空限制恰是组织设计中的关键障碍。莱威特(LeaviR)和威得勒(Whidler)基于组织设计的角度认为“信息技术将改变组织结构和管理工作的特点,组织结构压缩……中级管理层逐渐弱化”。大量的实践案例证明,信息技术的强大支撑可以使组织“更为精简,运行更为流畅,资源的共享共用更为便利”。具体而言,信息技术在促进科研组织创新和变革方面体现为:(1)生成虚拟组织(Virtual Organizations)、网络组织等新型组织。基于信息技术的广泛利用,科研组织日趋虚拟化,一方面是单体组织内部结构的虚拟化,另一方面是多个科研组织之间通过信息网络技术实现互联互通。(2)催生协同创新的组织文化,在传统静态机构之外建立起更多的动态机构。信息技术使虚拟的智力资源共享成为科研协作的重要形式。图1所示是由静态机构到动态机构的智力资源组合示意图。实线圆圈表示的是传统静态组织结构s(Static),虚线不规则形体是动态组织结构D(Dynamic)。

(3)组织行为柔性化,组织更具开放性。信息技术对组织的强大影响力也体现在组织与各相关机构问的紧密联系。在研究型大学体现为科研组织之间、科研组织与科研管理部门之间通过信息技术达到信息共享和及时反馈。柔性化则使科研组织增强了对环境的动态适应能力。

二、研究型大学中虚拟科研组织的概念、特征及内涵

虚拟组织一词是由肯尼思·普瑞斯(Kenneth Preiss)、史蒂文·戈德曼(Steven.L.Goldman)、罗杰·N·内格尔(Roger.N.Nagel)三人在1991年编写的一份重要报告——《21世纪制造企业战略》(21st century manufacturing enterprise strategy)中首先提出的。1995年以来,国内外学者对虚拟组织做了大量的研究,虚拟企业(Virtual Corporation)、虚拟团队(Virtual Team)、虚拟社区(Virtual Community)等概念相继提出。虚拟组织突破了时空的限制,最大程度地模糊组织问的边界,组织的结构主要采取扁平化的模式,组织成员间主要采用动态联盟的方式实现核心能力和资源的互补共享。正如物理学,家海森堡所说,“科学扎根于交流,起源于讨论”,已经有足够的案例可以证明,信息技术支撑下协同工作的科研环境可以消除时空的限制,大大地促进科研活动中的共享、合作与交流。具体而言,信息化的协同工作环境主要体现为虚拟实验室(Virtual Laboratory)或虚拟研究团队(Virtual Research Teams)等虚拟科研组织(Virtual ResearchOrganizations)。

1.虚拟科研组织的概念及特征

虚拟科研组织是应用虚拟组织的概念和设计思想,把不同的研究者或者研究集体通过信息技术连接在一起,形成一个相对稳固的研究团队。这个团队具有普遍接受的共同的研究目标,能把自己的核心资源与优势与其他成员共享,组织成员间的等级制度弱化,具有强大的信息技术平台来支撑虚拟的信息共享与交流讨论。与传统的研究机构相比,虚拟科研组织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特征:(1)依赖于强大的信息技术平台支撑对科研资源的“交互”与“整合”。(2)以契约制度规范的科研资源共享为基础。(3)组织结构网络化。便于柔性化重组或解散,组织对外界的反应更为灵敏。(4)发挥各自核心优势、围绕知识创新的核心目标,科研工作并行展开。e-Science推进了共享式的科研进步模式,但协同创新仍然以协作各方核心能力的发挥为基础。(5)虚拟科研组织在课程开发、研究生培养、跨学科教育、教学中的实践拓展等方面也体现出强大的优势,如CSBi就将科研与教学较好的融为一体。表1所示是部分成功运作的虚拟科研组织案例。

2.虚拟科研组织的内涵辨析

从表面来看,虚拟科研组织是e-Science时代的产物,似乎是信息技术催生的一种新型组织。但从科研组织自身的发展逻辑来看,虚拟科研组织顺应了大科学背景下知识生产方式的巨大变革,人类长期以来所坚守的学术价值观在科研组织虚拟化的背景下发生转换,跨学科组织的建设更加走向深入。

美国科学学家普赖斯(Derek J.DePrice)于1962年6月发表了著名的以“小科学、大科学”为题的演讲,他认为从二战时期起,人类进入大科学时代。“大科学”(Big Science,Mega science,Large Science)的研究特点主要表现为:投资强度大、多学科交叉、需要昂贵且复杂的实验设备、研究目标宏大等。科技政策学者吉布斯(Gibbons)在1994年出版的《知识生产的新方式》和诺沃特尼(Nowotny)于2001年出版的《重思科学》两本著作中都提到,在大科学时代,知识生产出现了新的生产方式,即要面向复杂的实践问题开展跨学科研究,应用性在新生产方式中得到强调。这正如《巴斯德象限——基础科学与技术创新》一书作者斯托克斯(D.E.Stokes)所指出的一样,跨学科的、应用性的、面向复杂的实践问题(如农业、健康、环境、通讯等)这三个因素使得科学的社会性更强。研究型大学传统的“先基础研究、,后应用研究,服务社会”的科研文化在科研组织虚拟化时代被“直接服务于推进技术发展、创造新技术”的学术价值观所代替。

如果再从跨学科的视角审视虚拟科研组织,MIT早期即从跨学科的视角命名其新型的科研组织为VIO(VirtualInterdisciplinary Organizations,VIO)。如科学史家霍尔顿曾指出的一样,“一个充满生气的研究论题的思想源泉并不局限在狭窄的一系列专业上,而可能是来自最不相同的各个方向”,虚拟科研组织将各类学术组织衔接成为一个综合的学术组织系统。该类组织能最大程度的减少或摒弃人为的学术分割、降低或弱化学科间的严格界限。广泛存在的虚拟科研组织可以保障学术成员在各个学术组织之间自由流动。虚拟科研组织在操作层次上将相互分离的群体富有意义地联结起来,形成更大的团体,能实现更大的具有跨学科性质的目的。

三、虚拟科研组织的组建模式

虚拟科研组织的在组织管理的理论层面有深厚的理论基础。首先是分工协作理论,虚拟组织成员间通过分工与协作产生群体效应,从而形成一种新的科研生产力。其次是交易费用理论,在信息技术平台的支撑下,虚拟科研组织内的各种仪器、设备、文献资源的利用率得到大幅提高,避免了重复购置所引发的浪费。第三是组织生态理论和组织设计权变理论,这两种理论都强调某一类群组织形式的多样性及适应环境的过程。21世纪以来科学发展日趋复杂化、整体化、面向实践性,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愈加复合化,跨学科组织、虚拟科研组织等新型的科研组织形式是学科发展逻辑、研究型大学与社会环境不断博弈的结果。第四是彼得·圣吉(PeterSenge)的学习型组织理论,《第五项修炼》高度重视系统性、关照整体的思想要求寻求知识齿轮间的完美契合,这种观念是虚拟科研组织健康运作的理想模式。

1.虚拟科研组织组建之初应重点考虑的因素

基于分工协作、资源共享、面向整体、系统思维、发挥各自核心优势、无缝连接等思想,在虚拟科研组织的组建环节,必须对虚拟科研组织组建的可行性和持续发展的可能性进行分析,具体来说,应重点考虑以下几个因素:第一,虚拟科研组织的各方成员在核心能力、核心资源上的耦合度。如果高度耦合,核心能力和资源就可以互为补充,如果耦合度很低,合作各方就是低水平的捏合,而非高水平的整合。第二,虚拟科研组织的各参与主体间是否能够达成信任。合作不能以打破学术的自治和自由为代价,虚拟科研组织的学术性本质决定了该组织成员各方的学术自由、相互尊重与认可,相互信任是虚拟科研组织健康运行的必要保障。第三,要充分考虑各方成员间是否具备共同的科研目标。这个共同的目标可以是共同研发特定的某项产品或者技术,也可以围绕某一个大的论题展开的子课题式的协作,如麻省理工学院(MIT)计算机系统生物学创新工程(Computational andSystems Biology Initiative,CSBi)和伯克利分校(uc Berkeley)牵头组建的纳米研究中心nanoHUB所涉及的研究机构、人员规模都非常庞大,但CSBi着力聚焦于“创建能够为生物变化过程进行全面系统分析的试验方法和数据模型”,nanoHUB在建立之初也明确地集中于“纳米电子学、纳米机电学、纳米光子学和生物医药纳米仪器”。

2.组织形式和组织模型的选择

当合作各方核心资源高度耦合、相互间充分信任、并有共同的科研目标这三个基础具备之后,就应着手对虚拟科研组织形式的设计。按照骆品亮等人的研究,虚拟科研组织分为两类:第一类是单个研发组织无形化,即某机构通过网络和通讯技术把自己分散在不同地点的技术资源连接起来形成的研发组织,比较典型的案例是麻省理工学院(MIT)的计算机系统生物学创新工程(CSBi),还有斯坦福大学的Bio-x计划;第二类是多个独立企业、大学、研究所的研发资源围绕特定目标、利用计算机网络和通讯工具,以关系契约为基础连接起来而构成的一个动态研发网络组织。如国内上海市教委从2003年开始在上海部分高校实施的E,研究院(E-Institute)建设计划,新加坡国立大学和南洋理工大学两所高校与麻省理工学院合作组建的SMA(Singapore MITAIIianee)联盟,还有聚焦于纳米研究、教育与合作的纳米研究中心nanoHUB等。其实,上述两类虚拟科研组织在组织形态上并无本质的不同,只是所连接的合作方之间在空间距离或所隶属机构上的差异,但前者是当前研究型大学内部构建虚拟科研组织的主要形态,后者是校际乃至国际间建立联盟式虚拟科研组织的主要形态。从具体的组织模型来看,上述两类组织形式又都可以采取以下两类组织模型:

星型的虚拟科研组织模型有一个核心主体的概念,这个核心主体可能是传统即有的某个研发机构,也可以是虚拟科研组织单独设立的中心管理机构,如CSBi中单独设立的9人执行委员会,BlO-x计划中有主任领导的生物科学跨学科顾问委员会、学科领导委员会、执行委员会。这些委员会是虚拟科研组织组织者的角色,负责合作方的选择、资源的分配、利益的协调、科研项目的立项与审批等事务。合作各方与核心主体间的关系最为紧密和刚性,所以图示中用实线来表示各参与主体与核心主体间的关系。作为网状的虚拟科研组织模型,各参与主体间的关系更为松散和柔性,所以在图示中用虚线来表示各参与主体间的关系,如美国的nanoHUB和我国上海的E-研究院。nanoHUB就是借助强大的信息技术(NSF支持建设的Cyber Infrastructure中的In-VIGO)支持,通过中间件技术创建了研究者、教育者和学生所需的访问和共享资源的内容管理系统,研究者、教育者和学生间的关系较为松散。但网状的虚拟科研组织同样也有一个核心成员的概念,如果没有这个核心成员,这个虚拟科研组织就会沦为一盘散沙。这个核心成员主要起到基础资源供应和维系网络的作用,如nanoHUB中有一个由六所大学(包括Purdue,UC Berkeley,Northwestern,IUC,Norfolk和UTEP)组成的核心成员NCN(Network for Computational Nanotechnology)。

3.虚拟科研组织的资源依赖

虚拟科研组织虽然作为虚体化的存在,但要使组织化的科研活动得以启动,必须有充足的经费支持。世界上成功运作的虚拟科研组织都具备“丰厚的研究经费支撑”。虚拟科研组织基于信息技术平台的支撑、以研究项目或研究计划为载体,把各参与主体组织起来进行协同创新才是虚拟科研组织的根本功用。如Bio-x计划,1998年该计划被提出,2001年在企业家Clarks捐助了Clarks中心大楼以后,该计划有了其组织者独立办公的物理平台,到2007年,该计划获得了2500万美元的研究经费。以这些经费作为启动资金,Bio-x计划启动了高级研究员项目(Senior Fellow Program)、跨学科启动项目(Interdisciplinary Initiatives Program,liP)、研究生学术会议补贴项目(Travel SubsidV for Graduate Students)、本科生研究奖励项目(Undergraduate Research Awards)等众多计划。同样,CSBi成立之初就确立了庞大的研究经费筹集计划,2003年该虚拟组织成立,仅至2005年,该组织就已经筹得3200万美元的经费。为使虚拟科研组织能长期存在,以研究项目的形式进行持续性经费资助在虚拟科研组织建立之初必须明确规定下来,否则虚拟科研组织就成为虚无。

4.虚拟科研组织中各参与主体间的契约设计

虚拟科研组织的良好运作也具备较大的风险。第一,学术组织本身就“相当松散”,虚拟科研组织的参与主体间主要依赖柔性的关系契约维系整体性的存在;第二,虚拟科研组织无法较为清晰地界定参与主体各自的资源投入比例:第三,对学术成果的权益分配是虚拟科研组织面临的一个巨大挑战;第四,知识的共享和交流中一些好的学术火花很容易被缺乏学术操守的人引为己有或向外随意散播,由此造成学术研究中知识外泄的风险;第五,对虚拟科研组织整体绩效的衡量涉及参与主体的学术贡献归属于原所在机构还是虚拟科研组织的问题,对虚拟科研组织的绩效比较难以评价。各种风险的控制与防范是虚拟科研组织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虚拟科研组织的设计者、组织者和主管领导在虚拟组织建立之初应该制定相应的纪律、制度和评价指标,引导各参与主体对要素投入进行基础性的约定,并设定相应的执行委员会、学术委员会、第三方评审委员等机构来监控和评估虚拟科研组织的运行。图4所示是虚拟科研组织的契约设计体系。

四、虚拟科研组织的运行机制

虚拟科研组织是一个动态的研发联盟,当有了共同的研究目标,各参与主体开始互补性的协作之后,与传统的研究组织一样,虚拟科研组织同样面临研究课题的选择、资源分配、权益协调、风险控制、构建组织文化、知识产权保护、重要数据资源的保密及所属成员的学术评议等诸多问题。虚拟科研组织的运行作为一个有机的过程,可以把其归入一个生命周期中来研究其运行机制。图5是虚拟科研组织组建及运行的生命周期模型。

关于该模型的可行性论证和组建期,在本文第三部分已经做了分析。该模型的运行期和解体阶段是虚拟科研组织日常运行中主要的生命周期,通过对诸多虚拟科研组织案例的分析,虚拟科研组织的运行机制可细分为研究项目的选择、资源协调、组织文化、激励约束机制和保密机制五个问题。

1.研究项目的选择

虚拟科研组织良好运行的核心在于各参与主体围绕项目或研究计划进行科学研究。这些项目主要有三个来源:(1)参与主体的自发申请;(2)虚拟科研组织进行的自主设置;(3)外部(如企业、政府)委托。关键要使这些项目能围绕虚拟科研组织的主体研究指向。其中的第(3)类项目由资助机构进行评估,主要是对第(1)和第(2)类项目的选择。决策实践中,应主要考虑项目的创新性、可行性及与本组织研究领域的契合性。如主要指向于保持生物学竞争优势的Bio-x计划,通过跨学科行动项目(IIP)提供种子基金,每2~3年资助描绘和模拟从分子层次到意识层次的生命、重建细胞和组织的健康、解码健康和疾病的遗传基因、设计治疗仪器和分子机械这四个研究方向的科研项目,以此来保证研究主题的聚焦和风险可控。此外,为保证信息的准确性、及时性和决策的科学性,群体决策支持系统已经在诸多虚拟科研组织的技术平台上开始使用。

2.研究资源的协调

虚拟科研组织作为一种网络化、扁平化的结构,组织成员间的等级制度比起传统研究组织大大弱化,在这种背景下,虚拟科研组织的资源协调要做出如下调整:第一,在权力分配上,参与主体因掌握着较为丰富的核心资源,所以分权也成为一种必要的权力配置状态。第二,要充分认识到协调在虚拟科研组织中的突出作用。协调不仅是建立学术信任的基础,也是解决矛盾和冲突的必要途径。第三,核心主体的行政资源和经费资源应得到校际层面的实际支持。如SMA在资源分配上有明确的规定为研究生提供各种奖学金,这种激励措施保证了该组织能持续性地录取到优秀的研究生。CSBi更是牢牢把握住自己的核心目标,把一些的、非核心的研发任务和支撑性的、服务性的工作通过契约方式外包(Out sourcing)给其他机构,这样就保证了以最少成员、最低投入、最快速度、最高质量、最大效益地实现核心目标。

3.组织文化的构建

大部分的虚拟科研组织都是跨学科的,不同的学科会形成特有的学科文化和行为价值观。除学科之外,如果参与主体来自于不同的院校或者不同的国度,那文化的差异性会更大。虚拟科研组织虽然是一种松散的研发联盟,但围绕研究项目形成的虚拟团队应该建立起一种整合的文化来约束或规范各参与主体的行为方式。这种文化的构建不能单纯依靠虚拟的平台,还要借助于传统物理空间实现虚拟团队成员间信任与情感沟通。如CSBi借助于联谊会、专题讨论会、拓展活动等传统学术组织所开展的活动来凝聚团队成员,虚拟团队成员间的互动行为增加,信任感增强。

4.激励约束机制

学术研究本来源于“闲适的好奇”,即学术研究原本是一种自发的认知驱动。但进入规范化管理体系中的研究人员,其行为特征自然具备了目标利益导向。成果的归属、论文署名的排序、经费的分配比例等等都是虚拟科研组织中各参与主体必然要关注的对象。学术成果(尤其是一些思想和理念)是各参与主体交互讨论“生成”的产物,而非预设的。因此,若基于传统的绩效考核理论,e-Science时代的“交互”与“整合”会导致学术成果归属的巨大分歧,如何考核与激励虚拟科研组织内各参与主体的贡献变得异常复杂。在此,要充分认识到学术研究人员所最为重视的自我尊重与自我实现这种职业价值观,有形产品的设计与开发要做出明确的利益分配,在思想理念方面的贡献要依赖于信息技术平台对交互讨论过程的准确记录,要依赖于各参与主体的最后集体评议。

5.保密机制

虚拟科研组织的各参与主体既是自己原本所属院系的一员,也有自己的所属学校、国家、学会等各种归属,并且虚拟科研组织是一种动态联盟,每个参与主体可以在多个组织间进行转移,也可以同时隶属于多个科研组织。因此,在某个组织内所获得的知识成果有可能会被不经意的散播,尤其是在信息技术主导的科研环境中,知识成果的散播变得迅捷而又便利,很容易造成虚拟科研组织的知识产权风险。为此,一些刚性的规定和协议要在虚拟科研组织内进行贯彻,如提高知识产权意识,签订组织内的保密协议,在组织内传播核心成果时采用封装法等,必要的情况下要运用法律手段进行保守秘密。

五、结语

虚拟科研组织是在学术价值观转换和跨学科背景下,应用协同创新和交互整合理念的新型组织。支撑虚拟科研组织的信息技术平台是个复杂e-Science技术体系,最基本的是共享交流门户(Portal)和协同科研的环境(Virtual ResearchEnvironment,VRE)。如由英国JISC资助的The Sakai Demonstrator和一体化的生物学虚拟研究环境(Integrative Biology Virtual Research Environment,IB VRE),还有NERC资助的分子层面的环境(the Environment from the molecularlevels,eMinerals),这些门户和协同科研环境提供了一套完整的客户端工具和访问数据与计算资源的服务。此外,丰富的并能及时得到更新的科技文献数据库、科研数据的传感与收集工具、安全管理系统等都要在信息技术平台的建设中予以考虑,且与已有的观测平台、数据收集平台、数字图书馆的整合可以一定程度上降低虚拟科研组织信息技术平台的建设成本。当然,强大的信息技术平台的建设并非虚拟科研组织建设的全部工作,在研究型大学中进行虚拟科研组织的组建与运行绝非是对传统科研组织的抛弃与背离。虚拟科研组织并非因其“虚”而注定是虚体的存在,经过数代人的积累,研究型大学积淀了丰富的智力资源、信息资源和设备资源,这些实体资源是虚拟科研组织存在的基础。只有充分利用和整合已有的实体资源,虚实结合,研究型大学虚拟科研组织的组建与运行才能真正走向形神兼备。

基金项目:本文系山东省教育厅人文社科研究项目“信息时代研究型大学的学术组织创新”(编号:J10WH73)及中国海洋大学本科教育教学研究课题“泛在学习视角下大学生学习环境的构建及运行研究”(编号:2012JY33)的研究成果。

热门文章
推荐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