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3-21 17:06:14
绪论:在寻找写作灵感吗?爱发表网为您精选了8篇初等教育论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迪您的思维,激发您的创作热情,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1.浅谈初等教育专业师范生的科学素质教育
2.职业教育对初等教育人才培养的新要求
3.初等教育教师口语研究
4.五年制初等教育专业学生科学传播素养培养实践研究
5.当前美国、日本、俄罗斯的初等教育课程改革
6.赫尔巴特教育思想的传播及其对美国初等教育课程与教学论的影响
7.清代云南官办民助初等教育“义学”探析
8.抗战前上海初等教育的若干问题探讨
9.印度农村初等教育教师在职培训政策研究
10.土耳其初等教育课程改革评析
11.高职高专初等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构想
12.高职高专初等教育专业英语口语教材初探
13.西部民族地区初等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
14.学龄人口变动视角中的初等教育发展研究
15.论初等教育专业学生素质培养
16.初等教育专业教学管理工作探究
17.初等教育专业学生家庭沟通状况研究
18.1927—1937年安徽淮河流域初等教育发展研究
19.国外面向21世纪初等教育课程改革的趋势
20.构建高职初等教育专业课程的原则与途径
21.新世纪我国本科学历初等教育专业课程体系初探
22.谈初等教育专业的语文课探究式教学
23.印度农村初等教育女教师专业发展问题及启示
24.初等教育专业学生的数学文化素养调查与思考
25.论高师初等教育专业的数学教育改革
26.高职院校初等教育专业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目标探究
27.初等教育教师脑科学素养状况与对策
28.近代英国的初等教育
29.通过双轨制探究高职初等教育人才培养模式
30.民国时期山西省初等教育实施效果与对外影响
31.以科研为先导 推进教育现代化——关于我区初等教育面向现代化的研究
32.初等教育专业学生三笔字训练思考与实践
33.论平等视野下的流动儿童初等教育权保护
34.从国际公约看我国贫困地区女童初等教育巩固率
35.谈高师初等教育专业数学方法论课程教学的改革
36.初等教育专业“一体化”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
37.中印初等教育比较:社会背景因素分析
38.试析俄罗斯初等教育向四年制过渡的必然性
39.高职高专初等教育专业教学改革取向探析
40.初等教育专业毕业生职业适应性研究及应对策略
41.浅谈初等教育专业信息科学素养的培养——以计算机公共课教学为例
42.高职初等教育专业课程设置思考
43.密歇根州立大学教师教育课程述评——以初等教育专业为例
44.民国时期乡村初等教育政策的历史演进探析
45.浅谈我国初等教育教师的社会地位
46.“初等教育”专业课程设置与学科结构特色研究
47.初等教育有偿家教问题调查研究及对策——来自杭州的证据
48.地方高校初等教育专业简笔画教学的困境与突破
49.中国贫困县普及初等教育效率的估计
50.世界初等教育发展的宏观线索
51.初等教育专业师范生教学技能现状透视及对策构想——基于福建省三所师范院校的问卷调查
52.初等教育信息技术基本技能训练及测评研究
53.初等教育专业《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读》教学改革探析
54.当前欧、澳发达国家的初等教育课程改革
55.论高师院校初等教育系本科专业的发展
56.初等教育专业课程体系构建的思考
57.三年制大专初等教育专业艺术素养课程改革研究——以美术课为例
58.论专科层次初等教育专业课程的设置
59.新疆教育学院初等教育专业课程设置与“小学科学课程标准”要求的差异性比较
60.印度促进初等教育普及化措施述评
61.美国初等教育的特点与启示
62.论19世纪英国初等教育师资培训机制演变成因
63.少数民族地区五年制初等教育专业培养模式研究
64.印度农村初等教育教师:短缺现状、补充策略及启示
65.初等教育机会的排斥与流动——内地与香港特区初等教育政策比较
66.21世纪初英国初等教育改革进程及其启示
67.浅论民国时期陕西回族初等教育
68.谈初等教育的核心
69.印度初等教育中的“免费午餐计划”评析
70.财政分权对我国初等教育供给数量的影响及原因剖析
71.21世纪初英国初等教育改革进程及其启示
72.实施任务驱动教学 提升初等教育专业学生教学技能——以小学语文教学技能的提升为例
73.初等教育课程改革与创新探索
74.印度初等教育发展及启示
75.初等教育专业改革体现了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融合
76.我校初等教育专业学生的知识结构与课程设置
77.农村与小城镇初等教育不公平现象及其治理
78.印度初等教育性别公平问题及其启示
79.谈初等教育专业学生现代教育技术内容体系及训练模式
80.在落后中变革——19世纪的英国初等教育
81.初等教育中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创新
82.初等教育与质量困境
83.初等教育课程改革:中国与世界的比较
84.试析美国综合大学初等教育专业的课程和教学——以波尔大学初等教育专业为例
85.初等教育专业(专科)课程体系构建的研究与实践
86.促进初等教育公平与构建和谐社会
87.印度的初等教育
88.关于初等教育专业课程设置问题的探索
89.初等教育专业学生说课能力的培养
90.印度农村初等教育教师问题研究
91.浅谈舞蹈教学对学前与初等教育专业的重要性 优
92.国外面向21世纪初等教育课程改革的趋势及其给我们的启示
93.初等教育支出绩效的实证分析——以我国东部沿海七省市为例
94.初等教育学学科建设与小学教师教育专业化
95.基于和谐:国际初等教育政策的价值取向及对中国的启示
96.关于初等教育学科建设的几点思考
97.论新课改革背景下初等教育专业课程体系的调整
98.谁是我国初等教育公共支出的受益者?
关键词:愉快教学 寓教于乐 教学方法
在现代教学实践中,愉快教学正日益引人瞩目,并对教学的许多方面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所谓愉快教学,简单地说,即寓教于乐,让学生愉快地接受知识。它始终注意发挥以愉快为核心的各种情感的积极作用,运用各种教学手段创设愉快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在愉快的情境中最大限度地表现出各自的认知需要,并主动积极地开展生动活泼的学习活动,达到良好的学习效果。作为每天与孩子朝夕相处的班主任,在注重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同时,还应使他们感受到学习的快乐,在愉快轻松的氛围中掌握知识,获得教育。人们都说,良好的师生关系是教育教学的剂。因此良好的师生关系便成为愉快教学成功实施的重要基础
一、创设快乐的学习环境---乐在氛围
环境可以激发人的创造力。如何使课堂气氛活跃融洽?如何使学生处于轻松愉悦?正所谓“运用之妙,存乎一心”。在这里,教师负有决定的作用。处于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时代,而多媒体教学与学科整合使我们的课堂更加生动活泼,教师要善于利用多种现代教学技术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创设快乐的学习氛围。
首先,应充分调动学生视觉和听觉等感官效应,让学生置身于现代教学技术所创造的、妙趣横生的课堂学习之中,拥有一个“课始乐已生,课中乐正浓,课后乐犹存”的快乐情境。
其次,教师要具有独特的教育方法,有高超的教学调控能力。“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教师要赢得学生尊重,就必须有渊博的知识,过硬的教学基本功。单纯的热情是不能唤起学生的求知欲望的,要用独特的讲课风格、丰富的知识体系、良好的气质风度来影响学生,吸引学生,并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教育。
再次,教师要面向全体学生,特别是要面向那些后进生,学困生以及在性格、气质、体能等方面处于弱势的学生。要从“人人平等”、“教育公平”的高度出发,公平、公正的对待每一位学生,从而营造出平等、民主、快乐、和谐的教育氛围。可在课堂中运用小组讨论等多种教学形式,使学生更持久地保持兴奋状态,以求高效率地完成课堂教学任务。
二、构建快乐的教学方式---乐在过程。
良好的教学情境可以使学生的大脑皮层处于兴奋状态,易于引起学习的需要。,要让学生经历学习的全过程,在自主学习中体验,感悟学习的乐趣。教师要重新定位师生关系,把课堂还给学生,把平等自由交给学生。教师要努力做到“书”让学生自己读,“问”让学生自己提,“果”让学生自己摘,“情”让学生自己抒,“话”让学生自己说,“写”让学生自己评。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习,在“主动”中发展、在“和作“中增长、在“探究”中创新,逐渐步入“教”与“学”互促互动、相得益彰的良性循环轨道。,教师应努力构建师生间的良性互动。“知之者不如好之者”。苏霍姆林斯基也曾说过“只有让学生体验到快乐的感情,才能学得好。”在教学中,教师不妨借助感情的感染功能,引发,调动学生的快乐情绪。快乐情绪不仅对学生的学习活动有促进作用,对教师的教学活动也有相应的促进功能,由此形成师生同乐的良性互动。师生心灵的交融,唤醒了学生生命的律动,激起稚嫩童心的升华。
课程标准强调:课堂教学要注意引导学生走向生活,把课堂上学的知识与学生的生活相联系。如秋天到了,可以带学生到大自然中收集各种各样的落叶,认识他们,了解他们的形状、颜色等,然后把自己喜欢的树叶贴在纸上,写上名称或者写上一个自己喜欢的描写树叶的词语或句子。或者用树叶镶一幅画,再给画取个好听的名字,给画加上文字说明等,然后展出、评比。这既是一幅由学生亲自创作的艺术,也在这一实践活动中识字、学词、学句,积累语言,发展思维。
因为学生喜欢活动,特别是到野外去观光、体验,更让学生心情愉悦。通过这一活动,也实现了学生情感体验,把语文学习变成了学生情感需求。这样,学生心中涌动的是努力后的快乐和自信。
课改明确指出:要建立促进学生素质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通过评价发现学生的潜能,发展他们的特长,让他们建立起自信,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发展。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实践中,要用欣赏的眼光看待每一个学生,睁大眼睛寻找学生的优点,及时捕捉他们在学习、生活过程中的闪光点,对他们进行肯定和赞扬。可以以激励性的语言、动作、多样的激励标志、有趣的图案、有意义的奖赏,举行简短的仪式等方式,让学生在老师的评价中产生兴趣,增强自信心,体验成功的喜悦。只有这样,学生才会越学越想学。正如心理学家盖兹说的:没有什么东西比成功更能增强满足的感觉,更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
三、培养快乐的师生关系---乐在交融
一个好的课堂应该是快乐的、鼓舞人心的。这样的课堂会产生出最好的教育教学效果。在新课程改革的过程中,我深刻体会到:根据学生心理年龄特点,把学生的兴趣吸引到课堂上来,让学生在课堂中愉快的学习,尝试自主探究知识的乐趣,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才能体验到快乐。
首先,班主任要做快乐的传播者。学习本来是一个自娱自乐的过程,课堂教学就是培养学生学习能力的过程,所以,作为班主任要具有快乐的情绪,微笑的面对学生,把快乐带给他们,为学生创造轻松的学习氛围,让他们享受“自由”的空间,在“享受”学习中,逐渐学会做人,学会求知,学会健体,学会做事。这种教学理念正是当前新课改的主张,正是素质教育的追求,陶行知提出“要把学校变成乐园”,由此看来,班主任做快乐的传播者比传授知识更为重要。
其次,班主任要做快乐的制造者。兴趣是学习成功的最好老师。任何人做自己感兴趣的事,在做的过程中都是快乐的。学习也是这样,只要对学习产生兴趣,在学习的过程中就是遇到困难也会设法克服,而当他战胜困难取得成功时,他便会感到由衷的快乐。因此,课堂教学的每一个环节都要创设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情境,要使教学过程始终洋溢着欢乐之情,要为学生创设一个能充分表达情感和释放激情的宽松环境,要为学生搭建一个自主、自动、自信的舞台。
一、基础教育改革的内容与特点
基础教育改革是全方位、多角度的。第一,基础教育的改革重构了基础。基础是重要的,但基础本身也在变化,基础教育的结构也要完善。首先,现阶段,在基础知识的结构性分析上,仅仅强调基础知识是远远不够的,同时也要考虑到能力结构的问题,考虑到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基础含义。因此,需要我们进行全方位、多角度的思考。第二,基础教育的改革突显了素质教育。在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凸显了学生素质的综合发展。综合素质包括人文素养、科学素质等等。基础教育阶段要培养学生对未来生活的憧憬与向往,培养学生在现实生活的基础上构思未来,使学生建立知识与实际生活之间的相互联系,掌握探索未知世界的方法,具有把知识运用到实践当中的能力以及形成科学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第三,基础教育改革要面向现代化。课程内容要充分反映时代特征。在全球化、国际化、信息化的今天,我们应该通过选择不同的课程内容,使学生立足眼前,放眼世界,既秉承传统,又映射现代。因此,课程内容的选取至关重要。第四,基础教育改革强调多方位交叉综合。首先是培养目标上的综合。在全国第三次教育工作会议上,对实施素质教育提出了新要求、新高度、新境界,要求基础教育把培养思想道德素质作为核心,把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作为重点,着重发展学生终身学习的能力。以上皆是对人才培养高度综合的要求。其次是要实现内容上的综合。本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明确提出,小学课程以综合课程为主,初中课程实行综合课程与分科课程二者相结合,高中课程以分科课程为主。在义务教育阶段,明确提出必须要开设“历史与社会”“科学”等综合课程。最后,还要实现课程形式的综合。例如,研究性学习课程。作为一种课程形态,研究性学习与传统的学科课程有着本质上的区别,研究性学习秉承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以学生个性成长、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发展以及学生群体性共同发展出发,充分体现创新性学习、多样化和差异性学习、主体性和探究性学习以及互动性合作学习的特点。
二、现阶段基础教育对高等教育的影响
首先是教育规模的盲目扩大化。上世纪八十年代,九年义务制教育的实现,使绝大多数适龄儿童走进了学校的大门。至九十年代末期,高校开始进行大规模扩招。同时,高中教育也得到了飞速发展,新兴高中不断涌现。高中的大规模招生促使高校生源有了一定的保障。这是基础教育给高校扩招带来的有利影响。但是,我们要认识到,扩招是一把双刃剑,数的扩增并不代表质的提高,反之,有可能是质的降低。无限制的扩大招生规模,学校的软、硬件设施就会出现短缺现象,生源质量难以得到保障。现行的高中与高校扩招疑似陷入到一个怪圈当中:高中扩招给高校招生提供了生源,高校扩招替高中提供了毕业保障。二者紧密相连,密不可分。其次,应试教育在高校招生中占有绝对优势。应试教育最显著的特点是:教育的终极目标不是旨在“育人”,而是指向考试。尽管教育部颁布了新的课程标准,其明确规定基础教育必须“以学生为主体”,但实际上仍未贯彻执行。应试教育带来的弊端显而易见。第一,现行的应试教育对高校的教育造成阻碍。应试教育注重应试技能的培养,导致学生“高分低能”。而高等教育是一种专业教育,专业教育要求学生既要有以往的基础教育背景做铺垫,同时又要具备与本专业相关的知识。长期受应试教育的熏陶,易使学生形成定势思维。面对高校教育,学生必然要经历思维转变的过程。经过正确引导,加上学生自主性和适应能力较强,思维转换的过程或许较短。反之,一些学生则始终不能摆脱应试教育的桎梏。第二,应试教育阻滞了高校学生管理。教育的本质是“立人”,然而,应试教育与教育的目的背道而驰。现今,因为考试酿成的悲剧屡见不鲜。实际上,这些悲剧是应试教育不良影响的直观映射。考试带来的巨大压力已然使一些中小学生不堪承受,进而由此引发诸多心理问题。相较基础教育,高等教育的闲暇时间较为充足,许多学生感到了前所未有的“自由”。这样,新的问题应运而生,比如部分学生迷失了人生的目标,无心学习;有的学生沉迷网络,荒废学业等。国家富强,教育为本;教育兴盛,教师为本。具有百年传统的中国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究竟何去何从呢?这迫切需要我们站在时代的新的制高点上,充分认识高等教育和基础教育改革的关系,以全新的思维,做出恰当的定位。只有这样,才能使我国的教育健康持续地发展,培育出符合新时代需求的人才。
作者:刘奕单位:中南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
在初等教育中不仅对教师的要求逐渐提高,对班主任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中职班主任需要具有专业化的管理水平。主要原因在于中职学生毕业之后会直接走向社会,学校是为社会输送人才的机构,学生的道德素质关系到国家产业的发展。所以对于中职学生在学校的管理方面要求相当严格。我国教育发展的过程中对于中职班主任的专业培训力度不够。教师参加培训的比例相对较小。学校没有组织针对班主任管理班级的专业培训。
2提高初等教育专业学生管理的对策
(1)完善班主任自我发展的制度
自我学习和完善是增强班主任专业化的主要途径。作为中职班主任需要通过积极学习来提高自身的专业技能。通过自我学习可以促进班主任的自我发展,使其具有丰厚的理论功底。班主任在自我学习的过程中不能仅靠其爱好,要想在专业化的道路上走的更远,就需要刻苦钻研与其工作相关的知识,主要有教育学和管理学等知识,只有循序渐进的学习这类知识,努力积累学习经验,才能形成一套适合自己的专业知识体系。总之,班主任要对自身的知识体系进行更新,需要有良好的读书习惯,将理论知识和专业实践相结合,更好的发挥其管理作用。
(2)增强班主任对于班级管理的经验
班主任管理班级的经验需要在具体的实践过程中学习和积累,主要活动有班级管理课程的开发、校本活动的举行等。通过校本活动可以加强班主任进行职业指导的能力,给予学生就业上的指导和帮助。职业指导是学校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职学校班主任必须具备的能力之一。在这一过程中,班主任要对学生的专业知识定位非常了解,才能更好的为学生提供职业咨询和帮助。除此之外,班主任还应该在班级中开展主题班会,让学生对学习的经验进行交流,主题班会的开展有利于班级形成凝聚力,同时还能够形成积极向上的班风。这样的活动能够为学生提供表现自我的机会,可以更好的培养学生的能力,同时还能够为班主任工作给予一定的锻炼,是加强班主任专业化工作的有效途径。
(3)加强专业培训,提高管理技能
班主任作为学生学习和生活过程中的直接接触者,其主要工作是对学生的学习起到督促作用,通过对学生的培养提高其思想觉悟。班主任在工作中的作用是其他教师难以替代的。除了在工作中要做到细心之外,还需要不断创新管理机制。作为初等教育专业学生管理中的主导者,班主任不仅要加强理论知识的学习,还需提高自身的专业技能。通过参加各种专业培训将所学习的知识应用到实践工作中,增强其在管理过程中对问题的分析和解决能力。此外,中职班主任在班级管理的过程中还需要明确自身的职责和责任,将工作的思路整理清楚,对管理中出现的问题沉着处理,确保管理技能的进一步提高。
(4)构建信息化管理环境
为了增强班主任的专业化知识,促进班级管理的专业化,随着教育信息化程度的提高,班主任需要自觉学习和掌握专业化知识。利用信息化资源支持自己的教学和管理,将信息化管理技术和信息资源运用到教学管理中可以利用成功的教学模式加快班主任专业化的发展。学校管理者还应该建设教学资源库,提高班主任的实践性知识。其中教学资源库中主要包括素材类的教学资源和结构性的教学资源,班主任通过对各种资源和数据的收集能够提高其实践性知识水平。
3结语
受托经济责任理论认为,随着人类社会发展,财产所有权与财产经营管理权的分离,客观上导致了财产委托者对财产受托者进行经济监督的需要,这就直接导致了绩效评价的产生。为履行受托责任,就要求相应的评价体系对高校所掌管的经济资源及教育投入和产出的结果进行确认、计量、评价和报告,以如实反映高校履行受托职责和实现其教育职能的情况。高等教育绩效评价包含两方面的含义,一是能够反映和控制高校作为受托经济主体在受托责任上的具体履行过程,二是反映高校受托经济责任履行的最终结果。两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目前,我国高等教育财政支出以规模而不是以效益为基本目标取向,政府部门的着重点在于每年教育财政经费的增长量和增长速度;在教育财政资金分配方面,一定程度上是通过财政部门与经费申请学校之间的“讨价还价”来进行的。这样做,一方面难以避免经验决策、关系决策的色彩,难以保障财政资金分配的科学性和合理性;另一方面在客观上造成了许多部门和地区高校年复一年地进行教育资金争夺战,而对教育投资责任和教育支出绩效不够重视。另外许多高校在申请教育经费时很大程度上存在着不顾国家财力可能性,盲目制定发展计划的倾向,尽最大可能性向财政申请经费,财政给多少花多少。许多高校在财政资金使用过程中也存在不计成本、不讲效益等问题。这种在教育财政资金拨付和使用上的权责脱节、责任不明等问题的存在,导致了有限财政资金比较严重的浪费。由以上问题可以看出,我国高等教育财政支出的绩效状况不能不令人担忧,这些问题的存在要求我们必须对高等教育支出进行绩效评价。
20世纪80年代以来,西方国家从政府支出绩效评价实践中总结出了“3E”原则,即经济性(Economy)、效率性(Efficiency)和有效性(Effectiveness)。所谓经济性(Economy),是指在财政支出管理中建立有效的支出决策机制和支出优先安排机制,克服财政支出活动中严重浪费和分配苦乐不均的问题;所谓效率性(Efficiency),是政府及民众对财政支出在项目决策机制、实施进度、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等方面要求的具体体现;所谓有效性(Effectiveness),是财政支出所取得的最终成果的具体体现,需要结合当前效益与长远效益来衡量。高等教育财政支出作为公共支出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些原则也同样适应高等教育财政支出绩效的评价工作。鉴于目前我国高等教育财政资金使用过程中,由于资金使用单位对支出绩效认识模糊或者缺乏认识,导致高等教育支出在某些支出项目中忽视最终的目标和效果而单纯追求支出的经济节约;或不顾效果单纯追求效率而造成浪费;或追求所谓“效果”而不顾财政资源情况,最终影响综合效果等。因此,要对财政高等教育资金使用状况进行科学、客观的绩效评价,就不能片面地、孤立地分析其中的某一个要素,而要从经济性、效率性和有效性三要素进行综合考察、分析,从而达到综合评价的目的。
二、高等教育财政支出绩效评价存在的问题
我国高等教育财政支出绩效评价工作尚处于起步阶段,还未建立完善的绩效评价体系。由于高等教育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的激励和约束机制尚未建立,高等教育财政性资金的使用效益缺乏应有的考核、监督和评价,加上财经领域存在着“重改革,轻管理”、“重分配,轻监督”等一些不正常现象,导致高等教育财政资金困难与损失浪费并存,高等教育财政支出效益低下等。目前我国在高等教育财政支出的绩效评价上存在的问题大致有以下四个方面。
(一)未形成合理的高等教育财政支出讲效益的制度环境,绩效评价缺少应有的法律和制度保障。我国财政支出绩效评价制度建设和改革虽然取得了一定进展,但目前我国高等教育财支出绩效评价法制建设却近乎空白,还处于探索阶段,这极大影响了高等教育财支出绩效评价工作的深入开展和整体成效。从目前我国高等教育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的具体情况来看,制订绩效评价体系及评价标准,制定绩效评价的有关政策、制度、办法,组织、协调绩效评价工作开展,建立相应的报告制度和评价结果监督制度等都需要政府相关部门制定一系列的制度或政策才能有效开展。从国外高等教育财政支出绩效评价工作的发展实际来看,这项工作要取得实效必须得到立法的支持,而且要制度化、经常化。
(二)未形成有效的高等教育财政支出讲效益的监督机制。目前高等教育财政支出监督制度改革虽然取得了一定进展,如一些地方开始在高校实行国库集中支付制度,但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首先在对高等教育财政支出审查的内容仍只注重于合法性和合规性审核,未转向经济性、效率性和有效性的评价;其次对高等教育财政支出审查的目标仍仅限于鉴证形式,只是审查高等教育财政支出管理上存在的问题,而未转变为发现管理中存在问题并找出原因,提出政策建议,从而提高教育财政支出使用效益和支出效率;另外对高等教育财政支出审查的方式仍是提供审计式的鉴证形式和财务报告的事后审查,未能形成事前确定目标、事中监督和事后评价的方式。
(三)许多高校对高等教育投资责任和支出绩效不够重视,未能将绩效评价纳入高校预算执行和管理的整个过程中。高等教育财政支出预算的编制、执行和绩效评价没有形成一个系统的整体。绩效预算管理要求以成果为导向,将追求最大绩效作为预算管理的根本目标,将实现既定绩效目标作为预算管理的根本要求,将财政资源配置的最终成果作为衡量管理活动的根本标准,并贯穿于预算编制、执行、监督等各项管理活动中。但目前许多高校在预算资金的分配上只是着眼于把钱花出去而忽视了预算资金能够取得的绩效,更没有从源头上控制没有绩效和低绩效的教育投入项目,在教育投资责任上也没有形成一定的监督和追究机制。
(四)未建立科学、规范、合理的高等教育财政支出绩效评价体系。高等教育财政支出绩效评价工作是一项十分复杂的系统工程,目前在我国尚处于起步阶段,还没有形成一套完整的、科学的、规范和合理的评价体系。我国的高等教育财政支出绩效评价体系建设主要存在以下几个问题,首先是如何对高等教育财政支出进行科学分类。例如高等教育支出中既有研究生教育支出、大学本科教育支出、高职教育支出,也有校园建设和改造项目、教师工资、学生补助、科研支出,还有人员开支、公用支出等等,同一类支出中的不同项目具也有很大差异,这给高等教育财政支出进一步细化带来很多麻烦;其次是如何解决评价指标的通用性。由于高等教育财政支出的公共性与复杂性特征,使我们短期内很难找到合适的指标来覆盖所有的项目,也很难找到合理的方法来对社会效益和长期效益进行对比分析;三是如何制定合理的标准值。其突出表现在由于不同地区、不同高校采用不同的会计核算方法和会计核算软件,使得高等教育财政支出缺乏应有的基础数据,加上各类学校的具体情况不同,其间的差异和个性特征导致制定评价标准难度进一步加大。
三、高等教育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的对策分析
在建立健全高等教育财支出绩效评价制度大框架下,构建基于高等教育财支出绩效评价导向的高校会计系统,全面引入绩效预算管理思想,并贯穿于预算编制、执行和绩效评价过程中,并积极探索,分步实施高等教育财支出的绩效评价工作。结合具体国情,我国高等教育财支出绩效评价体系的构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建立健全高等教育财支出绩效评价制度。建立高等教育财政支出进行绩效评价制度不仅仅是对财政支出管理改革的要求,更是对高等教育财支出的制度约束和控制手段。目前我国高等教育财支出绩效评价法制建设近乎空白,还处于探索阶段,这极大影响了高等教育财支出绩效管理工作的深入开展和整体成效。为此,我国首先要加快高等教育财支出绩效管理的法制化建设步伐,在《预算法》、《审计法》、《高等教育法》等法律中增加高等教育财支出绩效管理的要求,加强对高等教育财支出管理的约束力,强化高等教育财支出绩效评价的手段,为开展高等教育财支出绩效评价工作奠定必要的法制基础。其次,要统一制定有关高等教育财支出评价规章和制度,明确高等教育财支出绩效评价工作规则、工作程序、组织方式及结果应用等,并对相关行为主体的权利和义务进行界定等。
(二)构建基于高等教育财政支出绩效评价导向的高校会计系统,全面引入绩效预算管理思想,建立面向绩效评价的预算管理体系,并贯穿于预算编制、执行和绩效评价的整个过程中。有效的会计信息是高等教育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的基础,会计系统及其预算机制的建立是高等教育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的信息资源平台。但是目前我国现行高校会计系统由于收付实现制的会计核算方式和过于简单的财务报告制度等原因,无法满足高等教育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的需求。要有效实施高等教育财政支出绩效评价工作,就必须构建基于绩效导向的高校会计系统,改革现有的高校会计核算和财务报告制度,并在预算管理中全面引入绩效预算管理思想,增强预算编制的绩效性,优化预算资金分配,并以绩效为目标严格控制预算执行,增强预算的严肃性,同时加强预算支出的绩效考核,重视预算执行考核结果的应用,切实提高预算的管理水平。
(三)积极探索,分步实施高等教育财支出绩效评价工作。考虑到高等教育财支出绩效评价工作的复杂性,与此相关的法律法规等制度的建立和完善还需要相当长的时间。因此,我国的高等教育财政支出绩效评价工作应借鉴国外的先进经验,本着分步实施、逐步试点的方针来进行。首先在评价目标选择上,基于高等教育项目支出的特殊性,应先以高等教育项目支出的绩效评价为切入点,再推广到其他支出的绩效评价。二是在绩效评价的组织实施方面,应选择一些有代表性的重点高校作为试点单位,方案成熟后再过渡到其他高校。三是在评价方式和评价体系建立上,应先推行高校自评或考评为主,财政和教育主管部门选择重点进行评价,并积极协调高校共同制定绩效评价的指标体系、标准体系和方法等相关评价制度,并逐步过渡到以财政、审计以及社会中介机构为主的评价方式。
(四)努力做好高等教育财政支出绩效评价工作的配套改革。首先财政和教育主管部门应建立高等教育财政支出绩效评价工作的信息资源库,搭建便于统一会计核算信息的网络平台,以便于监测高校预算支出的完成过程,收集、查询高校预算支出信息,反馈绩效评价结果。其次财政和教育主管部门以及高校要科学合理地对高等教育财政支出进行分类,并能形成统一的会计核算制度、体系,这是建立财政支出绩效评价指标、标准体系和有效组织实施的前提和基础。另外要加强高等教育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的培训和宣传工作,逐步形成高等教育财政支出讲绩效和有绩效的良好氛围。
[参考文献]
[1]宋友春等.财政支出绩效评价面临的问题及对策[J].预算管理与会计,2005,(2).
[2]王敏.中国财政教育支出绩效评价探析[J].财政研究,2005,(6).
以下为求学网为您编辑的:“初等教育专业毕业论文选题参考列表”,敬请关注!!
初等教育专业毕业论文选题参考列表
以上就是我们为您准备的“初等教育专业毕业论文选题参考列表”,更多内容请点击求学网论文频道。
论文摘要:学龄人口数量不断变动在给初等教育的发展带来严峻挑战的同时,也给初等教育的发展带来了契机。我们要利用这一契机,合理布局、提高质量,大力发展初等教育。
由于育龄人口呈下降趋势而导致的生育水平急剧下降以及人口再生产惯性作用和计划生育政策的落实,导致学龄人口数量不断的变动。当学龄人口波峰到来时,社会对教育的需求增部,容易导致教育资源供不应求;当学龄人口波峰过后,又容易导致教育资源不同程度的闲置。因此,对于初等学校布局的调整和一些学校的关闭颇有值得我们深思的地方。
一、初等教育发展存在的问题
1.农村初等教育发展存在的问题
第一,服务半径偏大。对于学校而言,服务半径越大,服务人口越多,学校的办学规模就越大,办学效益就越高。但是对于学生而言,服务半径超过一定的程度,就违背了就近入学的原则,学生上学十分不便。据杨延宝对江苏省北三县15个乡镇的调查结果表明:1200名小学生中,服务半径超过2.5公里的占40%左右,超过5公里的占10%左右,显见,有许多学生上学十分不便。在寒冬季节和刮风下雨天气里,就算是高年级的学生骑车也十公艰难,更不用让低年级的学生了,再加上有的乡村道路修筑没有落实,学生求学十分不便。
第二,教学经费不到位。对于农村小学布局的不合理进行调整,一般采用就近合并的方法,也就是,把几所条件相对较差的学校的学生合并到条件比较好的学校里去。这样,教育规模扩大了,教师增加了,学生人数也增加了,但是教育经费却跟不上,因此,教学条件并未能得到相应的改善,更加制约了学校的建设与发展。这种调整工作实际也并未落实,教育行政部门布局调整的指标给得多,而实际所需的费用却给得少,调整工作难以施展,农村税费改革后,各地相应取消了教育附加费,农村学校的公用经费极其短缺,因此,他们整天烦心于如何维持学校运转而无心无力去思考学校的建设与发展,教学条件差。
第三,后勤设施滞后。针对上学跑远路这一情况,许多学校采取了寄宿制的方法。但是根据扬延宝的调查结果表明,大多数学校不具备寄宿条件。某县有14个乡镇,只有一个乡镇有一所寄宿小学,在农村中寄宿小学的条件也特别差,一间大宿舍里得容纳五六十个学生寄宿,地面潮显,光照条件差,卫生条件不达标。即使这样,也有许多想寄宿的学生得不到安排而住到校外。而校外租的房子,房主只顾自己眼前的利益,收住学生过多,不但住宿条件差,人身安全也没有保障。对于心理和生理都还不成熟的孩子而言,没有父母和老师的管教和指导,在面对社会这个大熔炉时许多孩子误入了歧途。有的甚至走上了违法犯罪的道路。
第四,读书成本偏高。据测算,一个学生寄宿一年至少花费2200元,再加上平时收的一些保险费、校服费及一些其他的费用,可能实际数额还要多一些。在农村、大部分家庭都有两个孩子,然而农民收入较低,所以,对他们而言,家庭负担十分沉重。由于农民普遍文化水平低,社会的快速变化让他们认识到教育的重要性。因为自己没时间也没能力辅导孩子,于是,为孩子选择全日制的学校就学,而这类学校收费标准较高,每年大概要花费5000元。这对于农村家庭而言,负担太沉重了。可见,农村读书成本的提高,让家长们难以承受。
2.城市初等教育发展存在的问题
第一,注重规模,忽视质量。通过合并的方式来进行调整布局本该是个好办法。可是,却注重了规模忽视了质量。虽然增加了学生数量,但是办学条件却没有得到改善,甚至连办学质量也被忽视了。有的学校,一个年级多达二十多个班,每班人数也是70-80人不等,学生课余自由活动也因考虑安全问题而受到限制,学生的个性得不到发挥。再加之班上人数太多,教学效果也不佳,以致于学生无法充分自由地发展。
第二,注重效益,忽视公平。合并式的这种发展模式,扩大规模,共享了资源,使过去闲置的教育资源得到了有效利用,增加了办学实力。但是,合并的方式使重点学校与非重点学校的差距越来越大,教育不公平现象十分突出。优质教育资源比较缺乏而且门槛也高,可是,一些家长“托关系”,“走后门”争先恐后地把子女送进重点学校,有的甚至动用金钱和权利来抢占原本短缺的优质教育资源。因此,社会风气和社会稳定受到不良影响,原本神圣的教育事业工作也染上了“铜臭味”,这完全背离了教学的本质和目的。
第三,校区分散,管理困难。有的学校分为三四个校区,这样一来,学校领导检查工作十分麻烦。校区分散,学校信息传递失真严重,如果学校领导未能及时检查,学校未能有效地进行教学教育工作的信息交流和反馈,可想而知,整个学校必将出现管理缺位,质量下降,效率下滑等问题。校区分散还使得一些学校教育在资源分配上出现的问题。各校区的师资力量配备不均,各校区教育教学设备不均,各校区的教学条件不尽相同,教育经费投入也不相同,那么可能由于分配的不合理造成许多不良后果的出现。
二、初等教育发展何以可能?
1.学龄人口减少,可以改变初等教育供不应求之状况
20世纪末由于人口再生产惯性的影响,正值学龄人口波峰,社会对初等教育的需求增加,形成了供不应求的状况。然而,今天由于育龄人口数下降和计划生育政策落实的影响,学龄人口在不断的减少。这时,社会对初等教育的需求有所减少,恰恰可以缓解长期以来初等教育供不应求的状况。
2.利用学龄人口减少的契机,重新合理配置教育资源
生育率下降,出生人口减少,学龄人口也就随之减少。学龄人口的减少也就加强了配置教育资源的灵活性。对于不合理的教育资源,我们要坚决的予以撤销或合并。科学合理的减少学校数量,优化学校规模,不断地完善学校基础设施和设备,这些重新合理配置教育资源的措施都得益于学龄人口的减少。
3.学龄人口减少,可节省并充分利用已有的教育资源
生育率下降,学生人数减少,是否一定就意味着灾难抑或威胁?事实证明,这也是一个难得的契机。因为学龄人口减少,不仅可以节省教育资源,还能通过整合现有教育资源,提高投资水平和教育资源的质量,发挥现有资源最大作用。
三.初等教育发展何以可为?
1.对农村初等教育而言
一是因地制宜,合理布局。在学校布置调整中,我们必须全面而严谨地看待问题。学校布局受地方交通状况、地理环境、人口密度和经济发展水平等多方面因素的制约,我们应该做到因地而制宜。经济发达、交通状况好的农村布点可以少一点;经济条件较差,交通状况不好的农村布点可以多一点。一般说来,初等学校高年级学生生活自理能力较好,那么高年级可以相对集中。而对于低年级学生而言,生活自理能力比较差,宜适当分散。从当今的农村经济发展程度来看,散学点、复式班在农村仍有继续发展的必要。
二是保障投入,加强管理。自从农村义务教育管理体制改变后,国务院明确规定,国家是义务教育经费投入的主体,所以,各级人民政府要重视教育,加大投入。将农村小学布局调整过程中所需的经费纳入本级政府的财政预算,并为中小学布局调整建立专用款项。对于这部分经费,教育行政部门必须进行科学的规划和严格的管理,有计划、有步骤的逐步完善各种基础设施和教育设施。同时,物价、卫生等有关部门也应当负起责任,加强监管,监督收费,尽可能让农村学生没有太大的经济压力,维护学生的切身利益。
2.对城市初等教育而言
一是科学确定师生比和办学标准,合理确定规模。由于人口再生产惯性作用,我国人口增长呈波浪式变动。那么,学校的师生比就会随着人口增长的变动而变动,若不及时进行调整则会导致一些初等学校的师生比例严重失调从而影响学校教育的健康发展。只有师生比达到平衡状态,初等教育才会健康发展,也只有这样,才能保障师生的合法权益,教育行政部门还必须对小学的基础设施和设备进行严格的监督,对不达标的学校要严格整改或停办。所以,在确定办学规模时,我们要慎之又慎。
二是合理利用已有的教学资源,充分发挥育人功能。针对各个小学的情况不尽相同,教育行政部门应合理规范的运用行政手段去调配已有的教学资源,加强对薄弱学校发展的扶持力度。使其尽快与其他学校在同一起跑线上,我们应该顺应当前发展的趋势,合理发展小班教育。鼓励教师因材施教,提高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马振海.河南学龄人口变化趋势和布局调整[j].河南教育,2000(4);
[2]杨延宝.当前农村小学布局调整存在的问题和思考[j].基础教育研究,2004(16);
[3]公共初中教育资源闲置现象分析[j].河南教育学院学报,2001,(4);
[4]司成勇.城市小学布局结构调整该向何处去[j].当代教育科学,2005(14);
[5]胡彦杰.当前农村小学布局调整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当代教育论坛,2005,(3);
[6]杜育红.关注寄宿制学校建设--学校布局结构调整的战略意义[j].人民教育,2005,(2);
论文摘要:学龄人口数量不断变动在给初等教育的发展带来严峻挑战的同时,也给初等教育的发展带来了契机。我们要利用这一契机,合理布局、提高质量,大力发展初等教育。
由于育龄人口呈下降趋势而导致的生育水平急剧下降以及人口再生产惯性作用和计划生育政策的落实,导致学龄人口数量不断的变动。当学龄人口波峰到来时,社会对教育的需求增部,容易导致教育资源供不应求;当学龄人口波峰过后,又容易导致教育资源不同程度的闲置。因此,对于初等学校布局的调整和一些学校的关闭颇有值得我们深思的地方。
一、初等教育发展存在的问题
1.农村初等教育发展存在的问题
第一,服务半径偏大。对于学校而言,服务半径越大,服务人口越多,学校的办学规模就越大,办学效益就越高。但是对于学生而言,服务半径超过一定的程度,就违背了就近入学的原则,学生上学十分不便。据杨延宝对江苏省北三县15个乡镇的调查结果表明:1200名小学生中,服务半径超过2.5公里的占40%左右,超过5公里的占10%左右,显见,有许多学生上学十分不便。在寒冬季节和刮风下雨天气里,就算是高年级的学生骑车也十公艰难,更不用让低年级的学生了,再加上有的乡村道路修筑没有落实,学生求学十分不便。
第二,教学经费不到位。对于农村小学布局的不合理进行调整,一般采用就近合并的方法,也就是,把几所条件相对较差的学校的学生合并到条件比较好的学校里去。这样,教育规模扩大了,教师增加了,学生人数也增加了,但是教育经费却跟不上,因此,教学条件并未能得到相应的改善,更加制约了学校的建设与发展。这种调整工作实际也并未落实,教育行政部门布局调整的指标给得多,而实际所需的费用却给得少,调整工作难以施展,农村税费改革后,各地相应取消了教育附加费,农村学校的公用经费极其短缺,因此,他们整天烦心于如何维持学校运转而无心无力去思考学校的建设与发展,教学条件差。
第三,后勤设施滞后。针对上学跑远路这一情况,许多学校采取了寄宿制的方法。但是根据扬延宝的调查结果表明,大多数学校不具备寄宿条件。某县有14个乡镇,只有一个乡镇有一所寄宿小学,在农村中寄宿小学的条件也特别差,一间大宿舍里得容纳五六十个学生寄宿,地面潮显,光照条件差,卫生条件不达标。即使这样,也有许多想寄宿的学生得不到安排而住到校外。而校外租的房子,房主只顾自己眼前的利益,收住学生过多,不但住宿条件差,人身安全也没有保障。对于心理和生理都还不成熟的孩子而言,没有父母和老师的管教和指导,在面对社会这个大熔炉时许多孩子误入了歧途。有的甚至走上了违法犯罪的道路。
第四,读书成本偏高。据测算,一个学生寄宿一年至少花费2200元,再加上平时收的一些保险费、校服费及一些其他的费用,可能实际数额还要多一些。在农村、大部分家庭都有两个孩子,然而农民收入较低,所以,对他们而言,家庭负担十分沉重。由于农民普遍文化水平低,社会的快速变化让他们认识到教育的重要性。因为自己没时间也没能力辅导孩子,于是,为孩子选择全日制的学校就学,而这类学校收费标准较高,每年大概要花费5000元。这对于农村家庭而言,负担太沉重了。可见,农村读书成本的提高,让家长们难以承受。
2.城市初等教育发展存在的问题
第一,注重规模,忽视质量。通过合并的方式来进行调整布局本该是个好办法。可是,却注重了规模忽视了质量。虽然增加了学生数量,但是办学条件却没有得到改善,甚至连办学质量也被忽视了。有的学校,一个年级多达二十多个班,每班人数也是70-80人不等,学生课余自由活动也因考虑安全问题而受到限制,学生的个性得不到发挥。再加之班上人数太多,教学效果也不佳,以致于学生无法充分自由地发展。
第二,注重效益,忽视公平。合并式的这种发展模式,扩大规模,共享了资源,使过去闲置的教育资源得到了有效利用,增加了办学实力。但是,合并的方式使重点学校与非重点学校的差距越来越大,教育不公平现象十分突出。优质教育资源比较缺乏而且门槛也高,可是,一些家长“托关系”,“走后门”争先恐后地把子女送进重点学校,有的甚至动用金钱和权利来抢占原本短缺的优质教育资源。因此,社会风气和社会稳定受到不良影响,原本神圣的教育事业工作也染上了“铜臭味”,这完全背离了教学的本质和目的。
第三,校区分散,管理困难。有的学校分为三四个校区,这样一来,学校领导检查工作十分麻烦。校区分散,学校信息传递失真严重,如果学校领导未能及时检查,学校未能有效地进行教学教育工作的信息交流和反馈,可想而知,整个学校必将出现管理缺位,质量下降,效率下滑等问题。校区分散还使得一些学校教育在资源分配上出现的问题。各校区的师资力量配备不均,各校区教育教学设备不均,各校区的教学条件不尽相同,教育经费投入也不相同,那么可能由于分配的不合理造成许多不良后果的出现。
二、初等教育发展何以可能?
1.学龄人口减少,可以改变初等教育供不应求之状况
20世纪末由于人口再生产惯性的影响,正值学龄人口波峰,社会对初等教育的需求增加,形成了供不应求的状况。然而,今天由于育龄人口数下降和计划生育政策落实的影响,学龄人口在不断的减少。这时,社会对初等教育的需求有所减少,恰恰可以缓解长期以来初等教育供不应求的状况。
2.利用学龄人口减少的契机,重新合理配置教育资源
生育率下降,出生人口减少,学龄人口也就随之减少。学龄人口的减少也就加强了配置教育资源的灵活性。对于不合理的教育资源,我们要坚决的予以撤销或合并。科学合理的减少学校数量,优化学校规模,不断地完善学校基础设施和设备,这些重新合理配置教育资源的措施都得益于学龄人口的减少。 转贴于
3.学龄人口减少,可节省并充分利用已有的教育资源
生育率下降,学生人数减少,是否一定就意味着灾难抑或威胁?事实证明,这也是一个难得的契机。因为学龄人口减少,不仅可以节省教育资源,还能通过整合现有教育资源,提高投资水平和教育资源的质量,发挥现有资源最大作用。
三.初等教育发展何以可为?
1.对农村初等教育而言
一是因地制宜,合理布局。在学校布置调整中,我们必须全面而严谨地看待问题。学校布局受地方交通状况、地理环境、人口密度和经济发展水平等多方面因素的制约,我们应该做到因地而制宜。经济发达、交通状况好的农村布点可以少一点;经济条件较差,交通状况不好的农村布点可以多一点。一般说来,初等学校高年级学生生活自理能力较好,那么高年级可以相对集中。而对于低年级学生而言,生活自理能力比较差,宜适当分散。从当今的农村经济发展程度来看,散学点、复式班在农村仍有继续发展的必要。
二是保障投入,加强管理。自从农村义务教育管理体制改变后,国务院明确规定,国家是义务教育经费投入的主体,所以,各级人民政府要重视教育,加大投入。将农村小学布局调整过程中所需的经费纳入本级政府的财政预算,并为中小学布局调整建立专用款项。对于这部分经费,教育行政部门必须进行科学的规划和严格的管理,有计划、有步骤的逐步完善各种基础设施和教育设施。同时,物价、卫生等有关部门也应当负起责任,加强监管,监督收费,尽可能让农村学生没有太大的经济压力,维护学生的切身利益。
2.对城市初等教育而言
一是科学确定师生比和办学标准,合理确定规模。由于人口再生产惯性作用,我国人口增长呈波浪式变动。那么,学校的师生比就会随着人口增长的变动而变动,若不及时进行调整则会导致一些初等学校的师生比例严重失调从而影响学校教育的健康发展。只有师生比达到平衡状态,初等教育才会健康发展,也只有这样,才能保障师生的合法权益,教育行政部门还必须对小学的基础设施和设备进行严格的监督,对不达标的学校要严格整改或停办。所以,在确定办学规模时,我们要慎之又慎。
二是合理利用已有的教学资源,充分发挥育人功能。针对各个小学的情况不尽相同,教育行政部门应合理规范的运用行政手段去调配已有的教学资源,加强对薄弱学校发展的扶持力度。使其尽快与其他学校在同一起跑线上,我们应该顺应当前发展的趋势,合理发展小班教育。鼓励教师因材施教,提高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马振海.河南学龄人口变化趋势和布局调整[J].河南教育,2000(4);
[2]杨延宝.当前农村小学布局调整存在的问题和思考[J].基础教育研究,2004(16);
[3]公共初中教育资源闲置现象分析[J].河南教育学院学报,2001,(4);
[4]司成勇.城市小学布局结构调整该向何处去[J].当代教育科学,2005(14);
[5]胡彦杰.当前农村小学布局调整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当代教育论坛,2005,(3);
[6]杜育红.关注寄宿制学校建设--学校布局结构调整的战略意义[J].人民教育,200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