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爱发表,线上期刊服务咨询

制碱工业论文8篇

时间:2023-03-21 17:05:55

绪论:在寻找写作灵感吗?爱发表网为您精选了8篇制碱工业论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迪您的思维,激发您的创作热情,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制碱工业论文

篇1

1、标准适用范围

GB4287-2012只适用于“纺织染整工业企业或生产设施”,也就是说不适用于“接纳纺织染整工业企业废水的集中式工业污水处理厂(站)”。

2、术语和定义的增加

相对GB4287-92,新标准GB4287-2012主要增加了对“标准品、排水量、单位产品基准排水量”的定义,其中必须注意的是,排水量是“指生产设施或企业向企业法定边界以外排放的废水量,包括与生产有直接或间接关系的各种外排废水(含厂区生活污水、冷却废水、厂区锅炉和电站排水等)”,而GB4287-92中的排水量“不包括冷却水及生产区非生产用水”。

3、水污染物控制指标的调整和提高

相对GB4287-92,GB4287-2012不仅大大提高了对“化学需氧量、五日生化需氧量、悬浮物、色度、氨氮、硫化物、苯胺类、六价铬”等水污染物排放限值的控制要求,而且增加了“总磷(防止地表水富营养化)、总氮(防止地表水富营养化)、可吸附有机卤素”等控制指标,同时取消了对“铜”(目前纺织染整企业已不再使用含有铜化合物)的控制指标;为了广泛适应于全部行业并与其他行业接轨,将“最高允许排水量(m3/百米布)”控制指标调整为“单位产品基准排水量(m3/t标准品)”。

4、单位产品基准排水量的解读

4.1、GB4287-2012定义了单位产品基准排水量是“指用于核定水污染物排放浓度而规定的生产单位印染产品的废水排放量上限值”,并制定了“棉、麻、化纤及混纺机织物,真丝绸机织物(含练白),纱线、针织物,精梳毛织物,粗梳毛织物”的单位产品基准排水量,当实际生产产品不同时,需要根据FZ/T01002-2010《印染企业综合能耗计算办法及基本定额》进行换算。

4.2、GB4287-2012中的水污染物排放浓度限值只适用于单位产品实际排水量不高于单位产品基准排水量的情况。如单位产品实际排水量超过了单位产品基准排水量,必须将实测水污染物浓度换算为水污染物基准排水量排放浓度,并以水污染物基准排水量排放浓度作为判定排放是否达标的依据,具体换算公式可查询GB4287-2012。

4.3、在企业的生产设施同时生产两种以上产品、可使用不同排放控制要求或不同行业国家污染物排放标准,且生产设施产生的污水混合处理排放的情况下,应执行排放标准中规定的最严格的浓度限值,具体水污染物基准排水量排放浓度换算公式可查询GB4287-2012。

5、建设项目竣工验收监测时水污染物的确定

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监测的主要依据“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和“各级环境保护管理部门对该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的批复”,如果以上文件没有明确说明,不建议监测以下水污染物指标:①六价铬:主要来源于不绣钢滚筒印花(属于淘汰工艺,已基本不采用)和毛印染工艺中可能采用的重铬酸钾助剂。②硫化物:主要来源于硫化染料,因为有毒属于淘汰染料(部分企业还在使用)。③二氧化氯:主要来源于漂白中的亚漂(用亚氯酸钠在酸性条件下产生二氧化氯漂白),同时GB4287-2012中采用的《水质二氧化氯的测定碘量法(暂行)》(HJ551-2009)”测定方法,也“适用于亚漂设备及含有大量亚氯酸盐的废水”;二氧化氯极其不稳定,一般的实验室也不具备HJ551-2009的实验室计量认证能力。

6、废水处理后回用水水质要求

纺织染整工业项目要求低浓度印染废水经处理回用于生产,回用水水质要求可参照“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和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批复”,并可参考“纺织染整工业废水治理工程技术规范(HJ471-2009)”中“7废水回用工艺设计”,该技术规范中明确了回用水用途和水质要求。

7、其他(印染定型机废气中油烟废气的监测与评价)

篇2

(1)北京大山子地区798工厂在中国LOFT空间正在迅速发展中,我们北京的798艺术中心是比较典型的,这里聚集了一批文化创意产业的人,艺术家把艺术品直接放置在LOFT里面。LOFT的空间提供了一个很随意,休闲,最大限度地激发想象的空间,所以最好的空间实际上是文化创意产业从业人员的创意能够迅速激发出来,最快的诞生。廉的租金,把一些厂房租下作为工作室或展示空间。在“798”艺术家们就像滚雪球一样越聚越多。典型的现代主义包豪斯风格的工厂,整个区域规划有序,建筑风格独特,许多艺术家前来工作和生活,慢慢今天的798艺术区就形成了。出版社、艺术画廊、雕塑家、当代艺术家纷纷进入北京大山子地区798工厂,出现出版、设计、演出、艺术家工作室、展示等文化行业,同时时装、精品家居、餐饮、酒吧等服务性行业也聚集于此。在不知不觉中,中国顶尖的当代艺术与文化正凝聚于北京大山子地区“798”空间。工厂,画廊,工业生产,艺术创作,秩序规范,率性随意———这就是今天的798。

(2)昆明“创库”昆明创库又称上河车间,原来为昆明机模厂生产车间,坐落于云南省昆明市西坝路101号,空置后建立了20多个艺术家的工作室和展览、休闲、餐饮空间,成了非常有特色的昆明艺术家标志性的建筑。昆明创库是由空置厂房改建的艺术主题社区,在社区内广告人、艺术家、商人、策展人、学生、工人、艺术爱好者……各取所需。在这里不仅可以购买大众艺术品,还有更附传统性的艺术品、民间技艺和实验性当代艺术、戏剧、电影、舞蹈、音乐、演讲等演示和交流。展示当代实验艺术在这个由艺术家开辟的上河车间已经成为越来越重要的一项活动。西方文化与传统文化的交织融汇、现代艺术与传统艺术的冲突与交融、时尚休闲的消费空间与简洁实用的创作空间交织汇聚,相互影响,形成了这一地区既有活力又富特色的社区。创库内的各种画廊、设计室、酒吧、文化传播公司等机构或企业,都因其各自不同的展运作模式和定位而互为补充。艺术家自觉地把自己变成公众艺术中心和公共生活的一部分,与当代城市生活的关系越来越紧密,还促使市民和企业开始关注艺术,激发当代艺术的活力,以提高其形象和完整性力度。

(3)重庆“坦克库”“坦克库•重庆当代艺术中心”,由四川美术学院购买一个废弃的军事仓库改建而成。这是一个公益性的艺术机构,既保留了城市发展的历史印记又对城市的未来发展提出了有益的可行性的探索,体现了文化与艺术、经济的发展关系。该艺术中心通过举办一系列学术论坛、艺术展览和交流项目吸纳艺术基金会的资助。艺术中心为创意专业人士、艺术家和艺术团体提供了一种新的理想的栖息地,对促进中国当代艺术的发展提供了一个新的模式,拓宽了公众对当代艺术的了解和沟通渠道,扩大了社会对当代艺术的理解,丰富了相关机构和私人收藏家的中国当代艺术资源,提供了非常多的信息和良好建议,促进艺术和文化的健康发展。

我们过去的对空置工业建筑的改造往往是大修大补,甚至直接被“夷为平地”或局限于纯粹的外观建筑的改造。拆除和重建都浪费很多资源,而且破坏了历史和文化底蕴。空置空间可以通过室内设计艺术的方法“变废为宝”,原来的自由空间只需要些微的调整来适应新的功能需要的同时,又能保持原来的历史和文化。通过对比国内外空置工业建筑再利用的系统的理论和成功经验的实践差异找到目前我国在这一领域的距离和不足以及值得我们借鉴和注意事项。分析空置工业建筑改造和再利用的发展与我国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阶层等各方面之间的相互作用,试图找到一些适合中国国情,探索可持续发展空置工业建筑的可能性和有效性的应用和发展的过程。空置工业建筑使用价值、历史价值和景观价值其研究有着重要的意义。此外,尽管国外许多空置工业建筑改造的成功案例,可以成为我国空置工业建筑改造和再利用的参考,但毕竟国内外人文环境、时代背景和所有的细节都不同。研究的方向不仅要考虑建筑具有历史意义还要注意到它正在形成于一个新的文化环境中,城市文化发展也是有重要意义的文化产业。

篇3

【摘要】目前,一些大型化工企业,生产过程采用计算机控制,实现了生产过程的自动化,但是往往忽视了企业的自动化管理。本文所介绍的个人计算机网络管理(PCNM)系统,既可以方便地与过程控制计算机相互交换信息,又可以同企业内部原有的计算机网络连接,形成计算机一体化的生产系统,实现了工厂的计算机控制与信息管理一体化。

【关键词】计算机应用工业过程控制网络系统

一、概述

纯碱是基本化学工业中产量最大的产品,是用途十分广泛的工业原料,在国民经济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飞速发展,对纯碱的需求量不断增大,为了满足市场需求,除了扩大生产规模外,还必须进一步发掘生产潜力。

山东潍坊纯碱厂是一个新建厂,设备先进,但纯碱生产大部分还是人工操作,落后的操作方法已不能适应生产发展的需要。为了解决先进设备与落后操作的矛盾,稳定生产,提高原料利用率,降低能耗,增加产量,碱厂从美国霍尼韦尔公司引进具有先进水平的TDC-3000集散型控制系统,并用于制碱生产的心脏工序——重碱碳化工段,以实现工业生产的全局控制。

工业生产的全局控制包含着两层意义,一是指生产过程的自动化,二是指企业管理的自动化。生产过程的自动化指的是生产过程采用计算机控制,用计算机自动调节各生产要素,做到产品的高产、优质与低耗。企业自动化管理指的是调度、经营与决策的自动化,就是把当前生产的全部信息汇总起来,使管理决策者能够对全厂的生产、经营进行整体安排与调度,以期取得全厂各部门生产活动的协调进行,达到整体效益的最佳工业过程。全局控制系统可分为以下4级:

1.直接控制级过程控制计算机直接与现场各类装置(如变送器、执行器、记录仪表等)相连,对所连接的装置实施监测、控制,同时它还向上与第二级的计算机相连,接收上层的过程管理信息,并向上传送装置的特性数据和采集的实时数据;

2.过程管理级过程管理计算机(主要有监控计算机、操作站、工程师站等)综合监视过程各站的所有信息,集中显示操作,控制回路组态和参数修改,优化过程处理等;

3.生产管理级管理计算机根据生产过程的特点与需要,协调各单元级的参数设定,是生产过程的总体协调员和控制器;

4.经营管理级与办公室自动化连接起来,担负起全厂的总体协调管理,包括各类经营活动、人事管理等。

上位机系统在整个控制系统中属于第三级(生产管理级),它既可以方便地与过程管理计算机相互交换信息,又可以同厂内现有的计算机网络连接,形成计算机一体化生产系统,实现工厂的信息管理一体化。

二、系统目标

由于纯碱生产是人工操作,生产数据全部由手工记录,数据错综复杂,误差较大,给管理人员协调各部门生产、优化控制过程造成很大困难。为了使碱厂在运行工况、设备状态、故障处理等方面都处在合理、优化的状态,合理的生产运行和经营管理已越来越显得重要,而现有的管理水平离一个现代化企业所要求的目标还相差很远。针对这种状况,确定了本系统的目标为:

1.利用TDC-3000系统提供的计算机网络接口(CG),上位机可以通过网络服务器实时采集现场数据;也可以读取存贮在TDC-3000系统历史模件上的历史数据。上位机将采集到的数据进行加工、处理、分类后,再把它们存放到上位机的碳化塔生产历史数据库中。此数据库可以保存一年以上的生产数据。管理人员可以通过上位机提供的查询手段,调出所需要的历史数据。上位机自动生成碳化塔生产的班报表、日报表等,避免因手工记录出现的数据误差较大的现象,大大提高碳化塔生产的科学管理水平。

2.本系统局域网采用的是五用户以太网,即系统可以同时连接5台上位机,而每台上位机都可以对历史数据库中的数据进行操作,实现数据共享。另一方面本网络系统可以与厂内现有管理信息系统相连,从而将全厂的科学化管理提高到一个新水平。

三、PCNM网络系统

PCNM是一个将LCN网(局部控制网)和相关过程信息送到用户的个人计算机的软硬件系统。PCNM使用了最新的LAN(局域网)操作系统、关系数据库技术和图形用户界面,使用户可以在自己的计算机上很容易地得到所需的数据(见图1)。图中虚线内为本系统配置。图1PCNM结构图AM——应用模件US——万能工作站PCNM系统由TDC-3000的计算机接口(CG)和PCNM服务器组成。通过HDLCLAPB高速数据通讯板,LCN网的数据可以从CG传送到PCNM服务器,这些数据包括实时瞬时值或存贮在历史模件(HM)上的历史数据。

PCNM服务器是一台基于网络和数据库服务器的高性能计算机。它使用了最新的MSLANManager网络操作系统,可以广泛地连接多种类型计算机和LAN网络服务器,其中包括DOS和OS/2个人计算机工作站。

SQL服务器是一个工业标准数据库工具,用于存贮PCNM服务器的实时数据和系统配置数据,SQL服务器为共享LCN网和子系统的数据提供了一个既灵活又安全的平台。

篇4

1.外部环境因素。这里的外部环境是指供应链知识共享的市场环境、产业环境和法律法规的健全程度。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企业在运作过程中会不断遇到来自外部的竞争力量。企业越来越认识到,只有联合其上下游企业,实现信息及知识的共享,建立一条业务关系紧密、经济利益相连的供应链,实现优势互补,才能适应社会化大生产的竞争环境,共同增强市场竞争实力。但是,考虑到有一部分知识是与企业核心竞争能力相关的,不能轻易共享。因此,如何保护共享企业的知识产权及其利益也是对相应法律法规建设的一个挑战。只有相应的法律法规健全了,企业的利益得到了保障,它们才会积极地投入到共享中去。

2.知识共享能力有差异。要实现供应链企业间的知识共享,供应链节点企业应在知识存量、知识吸收、知识传播等方面能力相当,即知识差距较小。如有健全的知识管理体系、有一定的知识存量、信息基础设施完善、知识编码化程度高、员工能力素质高、企业文化和经营理念一致等。如果有知识共享能力太差的企业存在,导致企业间缺乏知识沟通,知识接受方很难理解知识提供方共享的知识,不仅要降低知识共享的效率,其他企业共享知识的积极性也会大受影响。

3.缺乏有效激励。同企业内部知识共享一样,供应链企业间的知识共享也需要支持知识共享的激励机制。在企业内部,员工通过自己已经掌握而别人无法掌握的知识来获得自身价值。在供应链中,各个企业通过自己掌握而其他企业无法掌握的知识在利益分配中获得强势地位。把知识共享出去在一定程度上是与企业行为方式相悖的。因此没有一套有效的激励机制,这在某种程度上会抑制企业共享知识的意愿。

4.企业间信任程度。供应链企业间的知识共享是基于合作、信任的基础之上的,随着共享的不断深化,将不可避免地涉及到各方的核心业务,从而使共享关系变得复杂化。在供应链中,为了减少风险、降低交易成本,信任是不可缺少的。企业要改变传统的买卖观念和思维方式,要与合作企业共担责任、风险与成本,同时共享成果与收益,这是企业间开诚布公地进行知识共享的惟一有效途径。企业间只有建立了信任关系,供应链知识共享的效率才能得到保证和提高,企业才能赢得长久的竞争优势。

5.未建立统一的知识共享平台。供应链各节点企业的知识管理系统是独立和分散的,在知识的存储方式、传播形式和手段上存在差异,要实现供应链企业间的知识共享,需要有统一的知识共享平台作为各企业知识交流、协作的基础,使所有供应链成员都能快速方便地共享和获得所需的知识,并且能够灵活地捕捉、分类、消化和利用来自链外部的知识,使整个供应链的内外部知识库都得到丰富。

二、基于交易主体意愿的共享策略

1.建立有效的知识共享激励体系。从本质上来说,对供应链企业知识共享行为的激励就是针对节点企业“经济人”的特点,采取基于物质和非物质的激励手段,起到诱发动机、规范行为、协调关系的作用,促使成员企业积极参与到知识传播和知识学习过程中。因此,科学高效的激励体系是影响供应链企业间知识共享效率的重要因素。

首先,对个人的激励。在企业诸多管理中,最终都通向对人的管理,突出“人才激励管理”,把开发人才放到企业生存至关重要的位置,以激励有为人才奋力创新。其次,对供应链成员企业的组织激励。供应链企业要建立相应的机制,来激发各个企业知识共享的积极性。可以采用知识奖惩机制,通过对供应链企业的员工和成员企业的知识共享行为进行奖励与惩罚,从经济、精神等方面激发员工和成员企业的共享积极性。

2.培育和维护供应链企业间知识共享的信用。信任是供应链企业间知识共享顺利进行的前提。加强供应链伙伴关系的建设,建立良好的沟通渠道和协调机制,有利于增进供应链企业间相互了解与信任,为供应链知识共享营造出良好的合作氛围,促进合作各方的诚信建设,减少知识共享中的不确定性,提高知识共享的效率。3.增强知识共享能力和学习能力。知识共享能力是供应链企业知识搜集、分类、提炼、存储、整合、转化和传递的能力。知识搜集、分类提炼和存储能力在提高可交易知识的质量和企业的知识相容度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知识整合、转化和传递能力用于减少知识质量损失、提高知识利用的效率。

4.培育知识共享的供应链文化。塑造良好的供应链知识共享文化,树立共存共荣观念,使成员间的利益和目标完全一致,并就供应链目标、行为规范、价值观念等方面进行融合,形成供应链文化。不同企业只有接受彼此的文化差异、相互沟通,才能交互合作,形成供应链的知识共享文化,优化知识交易的外部环境,降低知识交易过程中的不确定性,保证知识在供应链企业间顺利地流动。企业应该认识到充分的合作和知识共享对于实现供应链双赢目标的重要性,通过成员间经常性的沟通扩展原先只存在于企业员工之间的内部知识共享文化,实现各节点企业知识共享文化的集成和汇合,形成一种鼓励知识共享、以知识共享为荣的知识共享联盟文化。

5.打造供应链企业间知识共享的技术平台。随着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变革突飞猛进,企业应充分利用先进技术为企业知识共享服务。信息技术基础设施是实现供应链企业间知识共享的支撑基础。技术对供应链企业间知识共享的支持,主要体现在促进协作关系的建立,支持知识协作活动,最大限度地实现知识资源在供应链中的顺畅流动。

三、结束语

20世纪90年代以来,供应链管理已经成为增强企业竞争力的重要手段之一。任何一个公司要想走在它的竞争者之前,有供应链企业间进行有效的知识共享,提高公司动态学习的能力至为关键。知识在供应链企业间顺畅和快速地流动就可实现组织间高水平的知识共享,反之则成为组织间知识共享的障碍。

参考文献

篇5

1.1工程设计

工程设计是建筑施工的第一步,设计直接影响到建筑实体的质量。好的工程设计,不仅能够缩短施工周期,还能在保证工程质量的同时有效节约投资成本。不全面的设计则会增加施工过程中的设计变更,导致投资增加。

1.2现场管理

施工现场除少数工程技术人员外,多数是农民工,由于没有经过专业、系统的业务培训,综合素质较低、业务能力较差,如果项目管理再薄弱,工程施工现场管理则混乱不堪。

1.3施工工期

工期是保证建筑施工质量的重要因素之一。追赶工期,或由于资金的不足、设计的变更等原因而延缓工期,均会降低建筑的施工质量。缩短工期,施工人员的作业量加大、设备机械的运转负荷加重,直接影响工程质量。

1.4建筑质量的监管

质量管理制度不够完善,在质量管理方面,没有制定相应管理制度或没有严格按照相关的规章制度进行,质量管理都是根据之前的经验进行。此外,在施工过程中忽视对现场质量的检测,并没有对施工现场的材料以及成品进行全面的检查,或者是检测结果存在虚假情况。一些工程监理单位,对于建筑项目的施工设计、管理的了解不够全面,而一些监督部门并没有充分行使其政府机构赋予的职责,或没能及时查找、识别隐患,没有及时上报、处理。

2加强质量管理的措施

2.1从设计入手,加强设计单位的管理

通过招投标选择资质等级高、实力强、管理先进的设计单位。对设计单位拿出的方案进行多轮评比,反复论证,优中选优。

2.2从实际施工入手,加强现场管理

第一,提高对施工现场人员综合素质的管理。工程中标后,应根据工程实际规模和特点选择人员,根据每个人的专业和技能特长合理安排岗位。定期对施工现场人员进行培训,提高施工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让他们在实际的工作中加强对质量管理工作的重视,认真履行自己的职责,加强管理队伍的建设,并建立相应的奖励制度,对做得好的施工现场质量管理人员实施奖励。第二,严格控制进场原材料质量。由于施工原材料的质量直接决定工程质量,因此原材料质量是工程质量保证之根本。为了保证施工原材料的合格,采购人员必须要加强对原材料的采购、进场验收以及现场检查等各环节的管理工作,采购的时候采购人员应该对市场环境进行考察,货比三家,选择质量可靠的供应商进行原材料采购,并在原材料的运输过程保证原材料的质量安全,加强对进场原材料的规格、数量、型号等方面的检测,以及进行现场验收,从而保证材料的合格。第三,加强对现场施工设备的管理。建筑施工中的机械化程度越来越高,要根据工程施工实际需要合理安排、调配施工机械,在满足施工需要的同时又要考虑节约成本。施工过程中要随时对机械设备的工作性能及工作状态进行检查,定期对所有机械设备进行检查、保养,避免质量事故的发生。

2.3加强施工进度控制

篇6

关键词:浅论 建筑施工 各专业协调配合 问题探讨 解决对策

中图分类号:TU75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4)05(b)-0060-01

在建筑施工过程中,涉及到的施工工种很多,那么就在建筑建造过程中或多或少都会需要各专业工种之间进行配合作业,尽管在建筑设计过程中,我们对于建筑的外形、实用功能、结构形式等不论在设计还是施工方面的质量控制,我们觉得都可以实现很好地保证,但是在实际施工过程中,各专业之间就需要进行协调配合,最终结果有时候并不能如人意,因此在施工过程中,我们需要加强对各专业施工之间的协调配合管理,从而将建筑施工过程中的不利因素影响降到最低,使得整个作业施工过程中变得更加的合理科学,易管理。

1 建筑施工多专业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分析

在建筑施工过程中,各专业施工管理过程中肯定会存在一些施工交叉问题,那么下面我简单对建筑施工过程中多专业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对其发生原因进行探讨,从而不断地优化建筑施工管理。

1.1 从施工技术质量方面

随着我国科技技术的发展和进步,科技技术不断地应用于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建筑施工工艺也不断地提高和改善,建筑行业新工艺、新技术、新材料、新规范的出现,使得建筑产品越来越多、越来越人性化,越来越智能化,各个施工作业划分也越来越精细。各个施工作业之间一方面要确保自己的施工进度安排和施工质量控制;另一方面由于建筑施工不是一个一个独立的个体,而是一个连续的施工过程,因此在施工过程中,各个施工专业之间可能会存在一些交叉过程,比如在主体施工过程中,建筑安装工程就绪配合土建施工完成,而在土建施工过程中,要避免对安装工程的预埋管线造成破坏,因此在施工过程中,就需要做好交叉作业施工管理。一旦没有全面考虑到各项施工作业的质量控制和进度安排,那么就很容易产生返工、误工等问题,因此,一方面会延误了工期;另一方面也影响了工程质量,增加了投资,给建筑施工管理带来了很多问题。

1.2 从施工管理方面

当前建筑企业主要的施工形式是分包管理,那么在进行专业分包划分时,也很难实现名明确的划分,主观上各单位在利益的驱使下,希望相关单位承担更多的工作,经常会造成工序之间的退让,那么最终就会造成施工工作的模糊,导致两个施工单位之间都没有进行这项工作的完成。

在施工管理过程中,施工组织管理不健全,施工人员之间的责任不明确,或者是施工人员的质量控制意识较差,在施工过程中,即使发现了一些问题,也认为这不会影响整体的工程建造,或者认为这不是自己职责范围内的工作,自己不需要操心,施工人员的质量控制意识非常薄弱,责任心也较差,因此,在施工过程中对于各个施工专业之间协调配合工作带来了很大的困难。

在施工过程中,通常由于各个专业施工人员的技术水平各有所长,那么综合性技术人才缺乏,因此对于各自的施工可以保证,但是对于建筑整体的施工建造质量就不能够进行很好地施工管理和控制,从而造成工序之间的施工管理混乱,影响建筑施工的进度和质量控制。

2 加强建筑施工各个专业之间的协调配合管理

在建筑施工各专业协调配合施工管理过程中,首先,各单位应该对于各个专业施工之间的配合加强认识,对各个专业施工配合管理的重要性充分认识,在工程管理过程中,对于施工人员中实行岗位责任制和奖惩制度。其次,在进行责任划分时,要明确的规定业务、监理以及施工单位之间的责任,并且要求其严格执行,通过奖惩制度来实现职责的履行。最后,在施工过程中需要建立科学合理的管理模式,做好相关施工质量的控制和监督,对于施工过程中的材料也做好相应的保管,确保各自负责的每一道施工工序都可以顺利完成。下面针对建筑施工专业在施工技术质量和施工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本文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来加强建筑施工各个专业之间的协调配合管理。

2.1 施工技术质量方面

在施工技术质量管理方面要从以下几方面进行有效低控制管理:第一,提高设计人员的专业技术水平,确保设计图纸和实际施工图纸相吻合,做好图纸审核工作;第二,图纸审核的技术交底图样也是比较重要的工作,可以不断地对图纸进行优化,从而提高建筑工程项目的建造质量,同时也可以避免后期的更改,为各专业之间的交叉管理提供了安全保证。

2.2 管理协调方面

在管理协调方面要从以下几方面进行有效低控制管理:第一,业主和监理单位之间必须要对项目管理人员进行统一,方便日后的工作开展和实施有效地组织管理;第二,在管理过程中,必须建立岗位责任制度,明确权责,做好分工协作;第三,要根据具体的施工管理过程,建立适当的奖惩制度,提高员工的工作性,同时也可以有效地避免施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2.3 组织协调方面

在组织协调方面要从以下几方面进行有效低控制管理:第一,建立健全的协调会议制度;第二,对于工程的施工工作做好落实管理,加强监督检查;第三,做好资料的保管,同时对于各项工作严格按照流程,相应负责人做好签字盖章处理,在管理过程中要有理有据,一旦出现问题可以追溯到责任人。

2.4 各细部工程协调施工管理

各个专业之间必须相互协调配合作业,注重结构外表、功能和结构之间的关系,从而确保各细部工程协调施工管理。

3 结语

在建筑施工各专业之间协调配合施工过程中,企业以及项目的负责人必须加强重视,通过在施工过程中建立完善的科学管理制度,通过采取有效的管理手段,从而不断地优化管理水平,保证建筑施工质量。

参考文献

[1] 秦晋卫.谈建筑施工各专业之间协调配合问题[J].山西建筑,2012,38(34):284-285.

篇7

关键词:工程建筑施工质量质量提升

中图分类号:TU198文献标识码: A

由于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逐渐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也逐渐提高,所以在工业建筑的过程中有了更高的要求,其中,工业建筑主要是指在工程施工的过程中要使产房的建筑满足生产工艺性的要求,对相关建筑的结构及技术要求有相对较为严格的要求,与此同时,在相关技术施工的过程中,必须与生产技术相结合,要充分的考虑到采光、通风以及屋面排水设施的构建,使相关的工业建筑可以在良好的环境中有效运行。所以,在工程建筑过程中,相关的管理部门应该建立健全的质量检查工作,当地的政府要加强监督管理,从而为我国建筑事业的发展提供充分的保障。

一、工业建筑工程工业建筑的质量问题

(一)技术管理人员的素质问题存在的安全隐患

在工程建筑的施工过程中,由于技术人员的专业素质相对较低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对工程质量的施工问题造成相应的影响。工程建筑过程中,相关施工人员的素质水平会在一定程度上对工程的质量造成影响,对于技术能力相对较强、信誉度良好的技术人员而言,在施工的过程中一定会做到尽职尽责,从而会为工程建筑中的质量问题提供充分的保障。但是,在现阶段工程建筑的施工队伍中,很多的技术安装人员都是没有任何经验的农民工,没有经过专业的上岗培训,同时并没有获取相关的职业资格证,这些现象的出现会使工程建筑中的质量得不到充分的保障,从而在一定程度上为阻碍了工程建筑过程中质量问题的提升。

(二)产品质量问题所带来的安全隐患

在现阶段工业建筑的过程中,一些项目施工会由于质量问题导致整个工程受到一定程度上的影响。而在施工的现场,一些常见的施工质量问题会产生一定的不确定因素,从而产生的一些综合性问题会对工程施工现场造成一定的影响。而在一些固定的工业产品生产过程中,对于产品的生产质量很容易控制,但是对于建筑工程而言,相关的施工现场没有完善的约束性指导,从而导致一些质量问题不能在根源上得到解决。而且,在相关技术的使用过程中,由于不规范化的技术应用,会导致施工中质量管理工作得不到全面的控制。

(三)工业建筑过程中质量监管制度不全存在的安全隐患

在工程建筑的过程中,质量的检查工作是整个施工过程中十分重要的环节,而且一些产品生产者在产品生产的过程中并没有注重质量的监控,这其中的主要原因就是没有得到严格的监督与管理。而在施工单位进行项目施工的过程中,一些企业为了节省施工的时间、减少资金的投入,对并没有对相关的项目检查工作进行严格的监管,而且很多施工单位的中的技术人员以及管理人员没有严格的按照相关规定进行工作,对于一些繁琐的质量检查工作没有积极主动的去完成。在建筑过程中应该建立规范化的监督模式,在现阶段的一些施工建筑过程中,相关的管理部门并没有建立规范化的监督模式,从而使整个工业建筑的过程中相关的质量问题没有得到全面的保障,使工程建筑中的质检员没有形成良好的工作习惯,从而使相关的质量检查工作没有得到全面的保障。

二、工业建筑工程施工中质量提升的主要策略

(一)提高质量监控的整体水平

在工业建筑的施工过程中,其质量的监控水平的高低会直接影响着整个监管环境的建立与完善。由于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逐渐发展,在工业的建筑过程中其投资的规模也逐渐增大,在建筑过程中相关的专业技术也得到了全面的提升。因此,在现阶段工程建筑的过程中,要使工程中质量监控达到标准化的管理,就应该引进先进的监管制度,建立健全的科技监管程序,从而提高工程建筑过程中的质量监控问题,使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实现质量的提升。

(二)提升技术人员的专业素质

在项目施工选择的过程中,需要通过招标计划的实施才可以进行工业建筑的工程施工。而在工业建筑的施工过程中,只有具有优良信誉的企业才会有专业化的技术施工人员。但是,在现阶段的施工队伍中,往往会存在相关技术人员与招标时所报技术人员的专业程度不符的现象,在投标结束之后随便的更换技术人员。因此,在工业建筑的过程中,相关的企业以及监管部门要按照其基本标准对进场施工的人员进行仔细核对,从而保证相关技术人员的专业性,只有技术人员的专业水平达到了一定的标准,才可以为工业建筑的发展提供全面的保障。与此同时,要定期对相关的技术人员进行培训,不断提升其专业知识,从而我工业建筑工程的质量的提升提供全面的保障。

(三)建立健全的监督管理体系

在工业建筑的施工过程中,质量的检查工作是十分重要的。因此,在整个技术施工的过程中,相关企业要完善监督检查机制,而且当地的政府要强化其监管措施,使工程质量在根本上得到提升。如果在工程开始实施的过程中年,相关的工序检查工作没有得到全面的完善,以后的相关工作就不能全面的展开,因此,企业的内部质量控制是十分重要的。与此同时,在工业施工的过程中要保证企业中的内部资料是安全可靠的,相关人员要做好记录的检查工作,规范管理人员的专业水平,从而使企业中的质量检查工作可以得到全面的完善。质量监督的监管部门在工程验收的过程中要注意,严格的杜绝不文明现象的发生,从而使工程的检查工作可以在正常的环境中全面展开。如果在工程质量检查工作中发现存在安全隐患的问题,要及时联系相关部门进行完善,从而保证整个工程可以正常的投入使用,全面的消除工业建筑中由于质量问题存在的安全隐患,使其质量在一定程度上得到全面的提升。

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工业建筑施工的过程中,相关的管理部门要对质量检查工作进行全面的监管,在一定程度上实现质量的合理检查。与此同时,为了使相关的业内资料可以达到真实有效的最终目的,相应的质量检查人员就应该提高自己的专业技术能力,使企业内部的工作得到严格的监控与管理,并及时做好专业的检测工作。对于工程质量监控过程中所出现的质量问题,要及时的找到有关部门进行工程完善,从而,使施工中的质量问题得到有效的改善,在一定程度上使我国的工业建筑的发展,使整个过程中其质量问题得到全面的提升,为我国经济化的发展提供充分的保证。

重要参考文献:

[1] 袁书其.初探建筑施工新技术的应用 [J].科技致富向导.2011 (05)

篇8

作者:凌富银 单位:江苏石油勘探局特种设备检验检测所

只有杜绝无证设计或自行设计,才能有效把好管道设计关,管道使用单位必须选择取得相应设计许可证的设计单位设计管道。管道的安装质量决定管道的安全与使用,安装质量越好,管道中没有遗留的超标缺陷,使用起来就越安全,使用寿命就越长,维修和改造就越少,也就能产生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为此,应该把住以下“几关”:把住原材料选购关。严格按照设计要求选购管道组成件及其材料,如有变更,要根据设计单位的变更通知单选购。所选购的管道组成件要有产品合格证和质量证明书,需要实施监督检验的管道元件,还要有特种设备检验机构出具的监督检验证书,并抽取一定数量的管道组成件进行复验,必要时进行住厂监造,将质量控制关口前移;把住安装质量关。要选择有相应安装许可证的安装和防腐单位进行施工,并严格按照设计规定的安装方法施工,在自检合格后才能进入下一道工序。

对焊接质量要实行独立于安装单位的第三方无损检测,选择有相应资格的无损检测单位实施检测,及时发现并消除超标缺陷;把住质量监督检验关。监督检验机构要严格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对建设、安装、防腐、监理、无损检测等单位实施质量安全监督检验。监督检验机构在实施监督检验前,要制订切实可行的监督检验大纲,确定监检项目和方法。监检人员要严格按照监检大纲进行监督检验,要求必须到现场监检的项目,监检人员绝不能以抽查、确认各相关单位所提供工作见证的方法来代替现场的检查、确认,以便及时纠正影响施工质量的不良行为。维修是为了消除事故隐患,事故隐患的发现是基础,主要通过检查、检验发现,如管道材质劣化、结构不合理、腐蚀穿孔、焊缝内的超标缺陷、裂纹等。因此,管道维修与管道安装一样重要,在质量控制上也基本一致。但对于管道的重大维修要由有资格的安装单位进行施工,要按规定制订重大维修方案,如有监督检验要求的(如GC1管道采用焊接方法更换管段和阀门),要向监督检验机构申请监督检验。重大维修后,维修单位要向使用单位提供施工质量证明文件;如果需要监督检验的,还要提供由监督检验机构出具的监督检验报告。改造是为了适应整个生产工艺流程的变化而需要改变管道原设计参数或原设计技术要求,如改变受压元件的规格、材质,改变管道的结构及布置,改变支吊架形式及位置等。因此,任何情况的改造必须由有资格的设计单位设计,由有相应安装资格的安装单位施工,需要监督检验的管道(如GC1管道或者改造长度大于500m的管道),还要向监督检验机构申请监督检验。

改造完毕后,安装单位要向使用单位提供施工质量证明书;需要监督检验的,还需提供监督检验机构出具的监督检验报告。提升工业管道的使用管理水平一是加强宣传教育工作,通过法律法规知识宣传、典型事故讲解等方式,不断强化全民安全意识,尤其是使用单位主要负责人的安全责任意识;二是建立健全管道安全管理网络,完善规章制度,落实责任部门和人员,彻底改变多头管理或者有机构无人管理等乱象;三是严格执行管道使用登记、持证上岗,定期检验、事故处理等制度。管道使用前登记,可以防止非法设计、非法制造、非法安装的管道投入使用而埋下事故隐患;操作人员持证上岗,严格执行管道安全操作规程和有关安全规章制度,可以有效发现事故隐患或者其他不安全因素,并得到及时解决或者遏制;对管道实施强制性的定期检验,能及时发现并消除缺陷、事故隐患以及管理上的漏洞;对事故进行认真调查、分析、处理,可以吸取教训、改进工作,不断强化人员安全意识,防止事故的再发生。

推荐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