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3-21 17:05:51
绪论:在寻找写作灵感吗?爱发表网为您精选了8篇内科医学论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迪您的思维,激发您的创作热情,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1.1一般资料
根据中华医学会胰腺外科组制定的“重症急性胰腺炎诊治方案”的临床诊断标准判定,本次研究的15例SAP患者均符合该诊断标准。其中男性患者占9例,女性患者占6例,患者年龄段为24~63岁,平均年龄为(33.52±2.69)岁,其中胆源性患者占6例,酒精性患者为4例,高脂饮食患者占3例及原因不明的患者占2例。
1.2临床症状
15例SAP患者具有:腹痛、恶心、呕吐、同时伴有血尿淀粉酶增高等临床症状,CT检查显示胰腺增大、腹腔积液、回声增强、胰周渗出。15例SAP中,10例脏器功能衰竭,以肾脏、呼吸功能衰竭常见,1个脏器2例,2个脏器2例,3个脏器1例。
1.3治疗方法
该次选中的患者中选择使用非手术治疗的有7例,其主要治疗手段为:为能够及早发现心、肺、肾等器官是否产生功能障碍,对心、肺、肾等器官的功能进行密切的检测;对患者采用禁食、胃肠减压、管喂及灌肠的方法以达到利胆导泻的作用;为抑酸抑、制胰液的分泌,也可选择药物进行治疗,如质子泵抑制剂(奥美拉唑或泮托拉唑)及生长抑素(奥曲肽);同时对患者水、电解质失衡进行纠正;积极扩容抗休克;并给予抗感染和营养支持。选用手术治疗的有8例,其主要治疗手段为:对胰腺及胰周的坏死组织进行清除;对患者进行置管引流,主要含:胆囊、胃及空肠造瘘;对患者腹腔进行灌洗;对患者进行胰腺包膜进行切开术等。
2结果
非手术组相较手术组住院时间短,手术组死亡例数(37.50%)高于非手术组(28.50%),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
血液肿瘤生物治疗简单来说就是针对肿瘤细胞的生物学特征而进行的治疗,与传统肿瘤治疗所采用的化疗、放疗有本质的区别。传统的化疗、放疗在血液肿瘤的治疗中,无法完全杀死血液肿瘤细胞,导致血液恶性疾病复发率高,同时,化疗、放疗时,无法对正常细胞和肿瘤细胞进行区别对待,导致杀死肿瘤细胞的同时,也损伤了患者的正常细胞。
2生物治疗的分类
按照治疗原理的不同,一般情况下,我们将血液肿瘤的生物治疗分为两大类:一类是间接抗肿瘤方法,即杀伤或抑制肿瘤细胞的生长,主要通过细胞因子、细菌、疫苗、药物或基因导入等方法,来激活人体自身的免疫系统的效应细胞和它所分泌的细胞因子的方法来完成;另一类直接抗肿瘤方法,主要是直接干扰肿瘤细胞的生长、转化或转移。当前临床治疗中,主要采用的生物治疗方法有以下几种:
2.1细胞因子
随着医疗技术的发展,特别是基因工程技术在医学领域得到大规模运用后,大量的生物制剂在临床治疗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其中,细胞因子是当前临床应用最为广泛、治疗效果最好的一类。当前,在血液肿瘤治疗中常用的细胞因子主要有干扰素(IFN)、白介素(IL)、集落刺激因子三种。
2.1.1干扰素(IFN)
干扰素(IFN)主要分为三大类:IFN-α、IFN-β、IFN-γ,在血液肿瘤的治疗中,干扰素(IFN)的主要作用包括:直接抗病毒作用;增强主要组织相容性抗原复合物(MHC)和肿瘤相关抗原(TAA)表达;增强自然杀伤(NK)细胞的细胞毒作用;增强抗体依赖性细胞的细胞毒(ADCC)作用;直接发挥抗细胞增生作用和抗血管生成作用。
2.1.2白介素(IL)
白介素(IL)简单来说就是一种可以调节细胞反应的可溶性蛋白或糖蛋白,它主要产生至:B细胞、T细胞、骨髓基质细胞和单核细胞。
2.1.3造血生长因子(HGF)
造血生长因子(HGF)是对一类细胞因子的统称,这类细胞因子的特点就在于它们对造血细胞的生长、分化、成熟、增殖等都有着一定的调节作用,对成熟的造血细胞也有着功能激活的作用。临床上,这类细胞应用较多的主要有: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M-CSF)、粒细胞集落生长刺激因子(G-CSF)和促红细胞生成素(EPO)等。
2.1.4肿瘤坏死因子(TNF)
肿瘤坏死因子(TNF)主要分为两种,即由巨噬细胞分泌的TNF-α和由淋巴细胞分泌的TNF-β。目前,TNF-α在临床上的运用较为广泛,它不但对肿瘤细胞本身具有细胞毒性,还能摧毁实体瘤周围的血管上皮组织,最重要的是它可以通过形成血栓,来阻止血液对肿瘤细胞的营养供应,最终导致肿瘤的出血性坏死、消退或消失。
2.2过继性免疫细胞治疗
过继性免疫细胞治疗的治疗原理是通过给血液肿瘤患者输入或注射抗肿瘤免疫效应细胞来直接杀伤肿瘤细胞,或是通过其激活患者机体的免疫反应来杀伤肿瘤细胞,以此来达到治疗血液肿瘤的目的。
过继性免疫细胞治疗的主要实施步骤包括:首先,提取患者的外周血;其次,从提取的外周血中分离出肿瘤杀伤细胞,并对其进行培育,使其在量上得以扩充;最后将扩充后的肿瘤杀伤细胞输入或注射进患者体内,使其可以直接杀伤肿瘤细胞,或是通过其激活患者机体的免疫反应来杀伤肿瘤细胞。治疗肿瘤采用的过继性免疫细胞主要有:淋巴因子激活的杀伤细胞(LAK)、肿瘤浸润淋巴细胞(TIL)、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CIK)和树突状细胞(DC)。
2.3单克隆抗体
部分单克隆抗体在血液肿瘤的治疗中起着杀伤肿瘤细胞的能力。此外,单克隆抗体最大的特点不在于杀死肿瘤细胞,很多单克隆抗体都不具备直接杀死肿瘤细胞的特点,这一部分单克隆抗体在治疗肿瘤时,主要是通过交联方式,携带一种细胞杀伤介质,这种介质定点抓哟用与肿瘤点,这就让单克隆抗体在抗肿瘤效果增加的同时,也减小了对正常细胞的损害。肿瘤治疗中运用的单克隆抗体主要包括:利妥昔单抗、曲妥珠单抗、吉妥单抗、阿仑单抗、西妥昔单抗、贝伐单抗、依决洛单抗。
2.4诱导分化治疗
诱导分化治疗在我国最早的应用,是上世纪80年代,上海瑞金医院采用的全反式维甲酸(ATRA)治疗急性早幼粒白血病(APL)。目前,我国已经在治疗APL成功的基础上,将诱导分化治疗研究的范围扩大到了,浆细胞肿瘤、恶性淋巴瘤、成人T细胞白血病、CML及其他髓细胞白血病等血液肿瘤。当前肿瘤治疗中运用的诱导分化剂主要包括:外源性分化和内源性分化两种。
2.5基因治疗
基因治疗目前还处在研究阶段,还存在许多局限和不可预知,无法在临床中得到广泛的运用。基因治疗的原理是:将人相应的正常基因与温和病毒DNA重组,构成杂合重组DNA,利用病毒感染作用,将基因导入人体细胞,并整合至人染色体中,取代突变基因,补充缺失基因或关闭异常基因,从根本上治疗恶性肿瘤。当前基因治疗主要的方法包括:基因置换、基因修复、基因增补、基因失活、免疫调节等。
1.1以循证医学的思路指导肾内科医师培训实践的必要性
当代肾脏病学领域主要涉及“肾实质性病变”和“肾衰竭尿毒症替代治疗”这两大分支。但从临床实践角度来说,肾内科的很多疾病具有极强的特殊性。“相同的病状特征、不同的病理反应”是很多肾脏疾病的典型特征。为此,如果医师仍然单纯依据主观经验判断患者症状对应的主诊病症,其误诊率会非常高。只有将循证医学的方法引入肾内科病症的诊断过程,以实证性的病理资料或实验室数据为依据,才能得出真正意义上经得住推敲的诊断结果。此外,肾脏发生病变的过程多为缓慢而且隐性的病变过程,应用药物治疗的疗程普遍较长,疗效观察则需要更加漫长的时间。病程和病例的演进过程如此繁琐复杂,单纯依靠单独的个人力量很难实现对海量病历资料的完整记载和传承。因此,只有依靠循证医学思路整合现代肾内科教学实践,才能在继承和发扬前人优秀理论成果的基础上,综合分析临床实践中的各类情况,有效弥补以往纯粹主观经验的不足,更好的适应现代肾内科各类疾病的诊断治疗发展需求。
1.2以循证医学理念推动肾内科教学实践发展的具体方法
以“临床问题为中心的自学训练”(problem-basedself–directedlearningprogram,PBL)方法首创于McMaster大学。该方法的基本步骤可以概括如下:“第一步,从临床实践中提出有关疾病预防、诊断、预后、治疗、病因方面的问题;第二步,检索相关现有的研究证据;第三步,根据临床流行病学和循证医学评价文献的原则,严格评价研究证据的真实性、临床重要性;第四步,应用研究证据并结合临床专业知识、患者的选择解决临床问题,指导医疗决策;第五步,评价实践后的效果和效率,进一步提高。”现举一例加以说明:“病房收治了一例老年男性患者,以反复泡沫尿、全身浮肿为临床表现,根据患者的病史、体格检查和实验室化验检查结果,初步考虑为肾病综合征,行肾穿刺病理检查明确其病理诊断为膜性肾病Ⅲ期。”可见,我们应当利用循证医学的思路首先解决该病例患者的膜性肾病是原发性还是继发性问题以及具体的治疗方案。为此,肾内科临床教学导师应当指导医师采用正确的文献检索策略和有效的方法途径,以便其正确评价文献的真实性和可信性,合理诠释文献的科学内涵,全面获得医学证据资料,有效的将医学理论资料与患者实践情况有机结合来解决现实问题,最终收到立竿见影的教学效果。在肾内科住院医师的培训方面,我们应当促使年轻医师从思想深处认知凭借主观经验行医办事的严重危害,敦促其认同循证医学指导临床实践的重要意义,提高年轻医师利用循证医学方法行医治病的技能性。导师应当训练年轻医师查阅各类医学文献的技能技巧,帮助年轻医师掌握利用文献资料作为临床实践佐证的循证医学方法。另外,导师还要通过各种方式塑造年轻医师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利用循证医学方法获取医学文献资料解决临床实践问题时,导师应当始终向年轻医师灌输循证医学思想是进行医疗决策行为之前必须严格遵循的第一性原则,是医师向患者实施医疗行为的前提。只有学会以自主寻求医学实证性证据来指导和解决临床实践活动,才能推动肾内科医学在理论和实践方面更上一层楼。
1.3依据循证医学思路进行肾内科医师培训实践的注意事项
尽管循证医学方法是值得肾内科教育领域积极推崇和深入挖掘的教学方法,但在我们推进该方法过程中仍有相关事项必须引起高度注意。首先,导师必须能够有效识别个别医师打着循证医学幌子行经验医学之实的假象。导师应当一针见血的指出个别年轻医师“穿新鞋走老路”的现象背后的本质——不会思辨的考虑问题,将医学文献作为“最后的救命稻草”,只知道遵照执行却忘记批判审视,只记得一味的照搬执行却忽略扬弃思想指导下的发展思想。其次,导师应当告诫年轻医师学会医学方面的“与时俱进”,要牢记“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的真谛。循证医学所援引的文献资料应该是最新的权威性研究成果。“新”是导师应当时刻告知医师牢记的关键所在。任何事物都是在不断的发展壮大的,医学领域的理论成果也是如此。因此,与时俱进的更新资料信息,将自身所学及时修正和调整,是循证医学指导肾内科培训实践的应有之义。再次,导师应当鼓励和敦促所有接受培训的年轻医师掌握一种以上的医学专业外语。事实上,我们所倡导的循证医学中援引的证据资料很多都是来源于国外相关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因此,提升阅读和吸收医学专业外语方面的第一手资料的能力和素质,也是所有肾内科医师在接受培训过程中必须注意锻炼的一个重要方面。如果不懂得医学专业外语而坐等翻译现成的医学资料,将会大大限缩医师循证医学过程援引有力证据资料的范围和领域,这也会从实质上影响肾内科医师循证医学的实践效果。最后,导师还应当注重年轻医师在临床实践方面的循证医学的准确性、严谨性和可信性,提高其医疗决策的精准程度,提升医师整体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打破砂锅问到底”应该是循证医学过程中必须具备的科学态度。塑造医师循证医学的科学态度,改善已有的循证医学资料储备,养成医师良好的行医习惯,都是导师应当着力培养的内容。
2.结语
一、中医学的科学内涵
(一)中医学具有一种天人合一的整体观念
“究天人之际”是我国古代哲学和科学所共同关注的一个问题。在所有的天人之间的关系中,占据主导地位的观念就是天人合一,这是我国文化的一种基质,而且对我国的科学文化各个层面都产生了很深刻的影响。中医是在传统文化中孕育并发展的,所以也具有很深的天人合一的观念,所以具有浓郁的东方文化色彩,是一种整体的医学观。中医学认为,在人体的各个组成部分之间的联系之外,人还和自然具有十分密切的关系,二者是一种具有内在联系的有机整体。主要表现在:1.天人合气,我国传统科学中认为世界的本质是气,而气又分为阴和阳,所以就有“积阳为天,积阴为地”,“人以天地之气生,四时之法成”等说法,因而天地和人都统一于气,只是处于气的演化过程中的不同形态。2.天人同构,也就是说天人在结构上具有相同性。古代的医学家将各个人体视为小宇宙和小天地,同天地和宇宙相应进而同构。凡是天地自然中的事物和现象,人类的身上都有相应的器官、部位和功能同它相应,如果天地自然发生了一些变化,那么人体的生理功能也就会发生一些变化。3.天人同理,也就是说人和自然在运动和变化的过程中会遵循着相同的规律。各个时代的医学家都吧阴阳变化的规律、五行运行的规律、太极的规律当做人和自然共用的的普遍规律。
有了以上三种理论,中医学在进行构建的时候,就会从天人合一的整体观念着眼,利用气作本体,将阴阳五行作为结构模型,这样就能把人放在自然的时空当中进行考察,从而有效建立人的生理和病历模型,然后找出相应的治病方法和原则。在中医学中,保健的前提就是人与自然的协调,而人们生病的原因就是天人系统失调导致。
天人合一的整体医学观念将人和自然的统一性当做基础,在宏观的角度上认识并控制人体,有及其深刻的合理性,蕴含着朴素的系统思想的萌芽,在早期的医学发展中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其中的生态医学、气象医学、时间医学等在现代医学当中也还具有十分积极的作用。但这种观念过分的强调了认同自然的统一,没有关注到人体的差异性,更没有实践研究,所以使得中医学的理论具有相应的模糊特征和思辨色彩。
(二)中医学具有崇古尊经的价值观
我国的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决定了我国才传统文化具有崇古尊经的价值理念,同时还具有追求同一的价值观念。而这种价值观念深刻的影响了中医学。黄帝和神农氏都是我国传统文化中的神话人物,但却被我国的医学家尊为医门的圣人,后来的张仲景又被尊为“亚圣”,他著的《金匮》《伤寒》等被中医学家奉为经典。也正是基于此,几千年来我国的医学发展十分缓慢,基本没有范式革命。一旦某位医者提出了反对先贤医学的观点,不但不会被接受,甚至会遭到其他人的排斥。所以在当今,要想积极发展中医学,就必须不断进行改革,对医学经典进行“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利用现代化的手段和方式,推动我国中医的发展,积极创新,勇于批判,为中医的发展注入全新的活力。
(三)中医学具有重神轻形特征
我国的传统价值观是重道轻器,这种价值观反映在医学中,就形成了重神轻形的特征。在中医学的方法论上,神比形更重要,那些掌握形的只是初级大夫,掌握神的才能称之为名医。脏象说是中医学理论的基础和核心。虽然历代都有对人体脏器官的描述,可是在中医中的脏腑功能却不是或者说不是主要从这些描述中得出的。所以中医学在诊断人的病情的时候,主要观察的是人体生理功能的变化,而不是具体器官形态实质的改变。这种方法论为中医学提供了一种简单有效的方法,但同时使中医学变得神秘起来,例如经络、脉象、命门等有无和定位的争论,这些名词是一种功能但不是概念,并不是从相应的结构的分析中得出的功能,而是从功能来对结构进行“虚设”。所以,必须从重神轻形的方法论着手,才可以合理解释和科学研究这些概念及理论。
(四)中医学具有得意忘象这种思维境界
象和意属于我国古代很重要的一对意识范畴。“医者意也”就充分反映了得意忘象这种思维特色。通常情况下,中医都是通过“象”,也就是人体功能的外在表象对人体进行相应的认识,然后以象作为基本来构建人体的生理病理模型。中医学中有这样的说法:“象,形象也。脏居于内,形见于外,故曰脏象。”由此可知,象是中医认识人体的一种有效的手段和工具,而不是人体的本质,所以必须经过“忘象”这一过程,才能“得意”,这样就能抓住人的本质。中医学的临床诊断主要以象、言作为基础,通过问得到言,通过望、闻、切得到象。再通过得象来忘言,这样得意忘象的思维过程才能够更加正确和辩证。
通过相应的得意忘象、忘言,从而追求直觉的体悟,这种思维境界有着独特的优势,可以有效激发医生思维的想象和灵感,有较好的创造力。在比较丰富的经验的基础上,在宏观的角度把握人体,从而揭示出独有的人体奥秘。可是这种思维没有严密的逻辑,没有相应的实证分析,因而具有臆测性、模糊性和或然性。
二、中医文化的核心内容
要想研究中医文化,必须以我国的文学、哲学、史学为基础,将我国的中医名家、点击、文物、史迹当做对象,来研究相应的理论及规律,思想和观念、名家风范等等,促进中医文化的发展,推动我国中医的进步。
一般情况下,中医文化的核心内容主要有以下这些内容:以仁、和、谦、诚作为主体的一种文化理念,以精、慎、严、廉、作为主导的一种文化实践和以美、雅、馨、便最为主线的一种文化环境。在中医文化中,理念是根本,体现的是中医学的核心价值观;实践最为重要,可以充分表现中医学的特色和优势;环境最为直接,体现的是中医学的民族性特征,三者具有相辅相成的关系,缺一不可。
三、结论
论文关键词:科学精神;公民文化;理性
科学精神是在漫长的历史发展中形成的优良传统、认知方式、行为规范和价值取向。其中包含着科学态度、科学方法、科学作风诸因素,是作为文化形态的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其进步必然会促进人们的自然观、道德观、宗教观、审美观等各种思想观念的变化,对公民文化的形成和发展有着巨大的影响。
科学精神指适于科学的,或关于科学的精神。科学精神首先在美国社会学家R·K·默顿的“科学的规范结构”(1942)一文中出现:“科学的精神气质是有感情情调的一套约束科学家的价值和规范的综合。这些规范用命令、禁止、偏爱、赞同的形式来表示”,“四种作为惯例的规则——普遍性(Uni.versalism)、公有性(Communism)、无偏见性(Disinterested.ness)、有条理的怀疑论(OrganizedSkeptcism卜被认为组成了现代科学的精神气质”嘲。此后,默顿在“科学发现的优先权:科学社会学的一章”(1957)、“科学家的行为模式”(1968)等文章中将创新性和谦逊的价值观念也看作是科学精神的一部分。
一、科学精神的内涵
科学作为探索真理的事业。造就了人格化的气质,并提升、泛化、衍化为一种普遍的价值信仰体系——科学精神。科学精神是从事科学活动的主体——科学家所需要遵守的伦理观念和价值规范,作为一种独特的规范要求,它约束科学家的行为准则必须服从于科学活动的目标要求。科学精神往往首先被科学工作者内化为个人品格,成为其行为规范和价值取向原则。进而升华为一种科学的意识形态。显然,科学精神既包含了科学自身发展的目的,也体现了社会对科学的要求。
科学家在工作中要处理两方面的关系:一是人与物的关系;二是人与人的关系。即R·K·默顿提出的“技术规范和道德规范”。所谓人与物的关系,指科学家对科研成果的判断标准。所谓人与人的关系,在狭义上指科学家和科学共同体其他成员的交往与联系,在广义上指科学家面对全人类的态度。科学家在处理人与物的关系和人与人之间关系的时候,需要遵循不同的价值规范。
1.科学家在处理与科研成果的关系即人与物的关系时,需要有求实精神、理性精神、批判精神与创新精神
第一,求实精神——科学研究的支点。求实精神就是我们平常所熟知的实事求是精神。科学的特点是实事求是,依靠人的感官经验和科学仪器的验证,采取实践、认识、再实践的方法。不断揭示事物的本质和规律。科学的求实精神要求科学必须坚持从实际出发,排除主观性。坚持客观性,以唯实的思维法则进行科学探索。
第二,理性精神——科学活动的精神支柱。理性精神首先强调的基本信条是相信自然界有秩序,并认为人类可以认识自然界秩序。这是科学存在的前提。其次,科学理论的构建也应符合理性规则,概念、原理和经验事实必须合乎逻辑地组织在一起。所以理性精神既是科学家必须遵守的价值规范,也是他们在科学活动中的精神支柱,“承认理性之至高无上的威力是科学社会组织的一个中心精神价值”。
第三.批判的怀疑精神——科学的生命。批判精神在科学内部表现为不迷信、不盲从的反权威主义。科学家应该坚信自己的判断,它是一种“个人主义”:科学的发展永无止境,没有终极真理。人对世界的认识,由于其智力活动的局限性和科学认识的阶段性,永远不可能穷尽真理,任何真理都是绝对与相对的统一体。因此科学要获得进步.必然要对以往的理论学说、观念持以批判的怀疑。因此科学的怀疑就成为科学研究的起点。
第四,创新精神——科学精神的本质和灵魂。创新精神既是由人类的本质特征决定的,也是科学体制的规范原则,而且还是现代社会对科学事业的必然要求。创新是科学的生命所在,科学发现与物质生产不同,物质生产可以成批地复制,而在科学研究中只有第一,没有第二,对科学家独创性的承认与尊重是科学体制首要的功能表现。
2.科学家在处理人与人的关系时,需要有自由精神、平等精神、合作精神与宽容精神
第一,自由精神——科学自由发展的向度空间。科学研究是一种自由的创造活动。任何给科学研究设定框架的行为都会阻碍科学的发展。科学认识对象的复杂性和多样性.决定了科学的繁荣必须自由地在各领域进行耕耘。
第二,平等与合作精神——科学精神的内在要求。平等精神强调的是真理面前人人平等,科学共同体成员之间没有权威存在。合作精神强调的是科学家在科研过程中需要通过合作与交流达到提高。科学发展的进程表明,随着科学研究逐渐深入,难度也在增加,许多问题的解决都需要跨学科知识,各个学科间移植渗透、一体化、综合化的趋势愈发明显,内在地要求合作与交流成为自觉的行为。个人智慧与集体力量的有机融合,构成了促进科学加速发展的动力机制。
二、弘扬科学精神.培育公民文化
公民文化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产生的和民主政治文化相联系的一种文化形态,是人们权利义务关系中的民主自觉意识。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公民社会的培育和发展,个人逐渐以公民身份自主地参与社会生活,并逐渐成为社会生活的主体。这是一场深刻的社会历史变革,同时也是人的解放。但是.新的社会变革又对人的发展和文化的进步提出了新的要求。只有通过加强公民文化的建设,才能促进公民社会的发育、完善以及推动社会的整体文明。
科学精神作为文化形态的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不但深深地影响了人类近代文化和社会的发展,成为推动社会进步的巨大革命力量,而且,科学精神与现代社会的许多价值,如宽容、理解、民主、开放、合作等有着紧密的联系。科学精神是公民文化的基本要素。对公民文化的形成和发展有巨大影响。提倡和促进公民的科学素质和科学精神,对公民文化和公民社会的建设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1.科学精神能够强化公民的民主意识
科学与民主从来都是生死相依,相辅相成的。一方面科学的发展绝对需要民主政治对学术自由的保护和对学术专制的制裁。另一方面.民主政治的确定,完善和进步也离不开科学精神的支持,规范和渗透。因为民主政治的建立和发展必须依靠具有民主意识和民主素质的广大社会公民的实践。而科学精神能够有效地内化为实践主体的科学态度,唤起和强化实践主体的民主意识.提高实践主体的科学文化素质和政治活动能力。如果没有科学精神的这种主导地位,也就不可能有真正的民主政治的建设。
科学是一种自由探索,各个学派在真理面前一律平等,要求对不同意见采取宽容态度。科学只有通过不同观点的自由争取才能向前发展。近代自然科学开始于向宗教权威的挑战,科学从不迷信权威,并敢于向权威挑战。科学真理也从不借助于权威而让人去信仰。科学认为,凡是压制细研深察和认真讨论的地方,真理就会被掩盖。科学的民主精神要求公民在对待公共生活时既不迷信权威,又深刻认识到自身的局限性和偏爱癖性。要求公民有这样的胸怀和诚意,即当有了新的证据和新论据时.就要彻底而公开地改变自己原有观点。
2.科学精神能够内化成公民的批判的怀疑精神
科学的怀疑意识,其灵魂与作为时代精华的哲学是相通的,并不是科学所独有的,也是公民文化的内容之一。例如,理论的真理性要由实践来检验,而实践对真理的检验就是一个反复确认和不断修正的过程.它的认识论前提也是对已被认定具有真理性的理论的怀疑意识。如此才谈得上在实践检验中体会、确认、修改或发展理论。如果没有怀疑的意识,那就常常会把哲人或伟人的思想、意见、见解、看法甚至愿望认定为不容置疑的绝对真理,视为可代替自己思考的指路明灯,最后的结果就必然会形成“文化宗教”或步入“个人崇拜”与“个人迷信”的误区“实事求是”就表达了一种怀疑精神。怀疑意识是科学精神的起点,它的对面是信仰,反面是轻信和盲从。有了怀疑意识,人们才能独立地判断和思考,排除轻信和盲从,接近科学的理性。
3.科学的理性精神是公民文化的基本要素
如果说怀疑是科学精神的出发点,理性就是科学精神的主要体现。失去了批判的理性,科学就失去了创新的生命力。科学的理性是批判的,而科学的批判也必须是理性的。没有理性的批判是不科学的。
理性是人认识把握世界,创造人类生活的主体能动力量,是人在本质方面的重要特征。在人类文明的历史长河中,理性一直是人类所追求的一种精神、一种价值、一种状态。理性文化是人类理性追求的产物,是人类走向成熟、社会迈向文明的标准,是与市场经济、民主政治和科学相契合的文化。科学精神、社会契约观念、公民意识、权利义务观念、平等自由观念等既是理性文化的要素也是公民文化的内容。无论政治制度的设计,法律的制定和对政治参与的宽容,都需要理性的力量。文明政治的实现是需要理性的,统治者和被统治者双方都需要理性.通过缓和社会矛盾,抑制社会冲突,建立起双方都能容忍、接受的社会秩序。公民文化表达的是尊重个人,尊重他人的尊严和价值.以及尊重他作为自主的道德行为者的地位.坚持以权利本位为价值取向,肯定和尊重人的价值,使公民政治文化体现了理性的追求和蕴涵着理性的目的。
4.创新精神既是对科学事业的必然要求.也是公民文化的内核之一
创新意识是科学精神的本质和核心,是科学得以创造和发展的精神动力和灵魂。同时也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创新不仅仅是一种意识.它更是一种行动。不论是制度创新、理论创新、科技创新还是文化创新关键在于将这种意识落实到具体的社会实践之中。创新不仅是人类文明成就的必备元素,更是现代社会发展与进步的基础。没有创新.人类社会的发展与进步就会失去动力,没有创新,民主政治和法治也就不会出现在人类的巧尘罐台上。公民文化的优势之一就是具有创新品格。具有这种文化的社会可以塑造出普遍民利的、具有理性意识的社会公民,引导社会政治良性发展.促进社会生产的进步。现代社会是民利主导的社会,民利在使人们创造最大的物质财富的同时.又使人们发挥各自的聪明才智,不断展现自己的创新能力。创新因此成为公民文化的品格,正是具有这样的品格,公民文化才是与时俱进的,才是一种优势文化。
5.宽容和谦恭是公民文化推崇的品格
科学与宽容、理解、民主、开放、合作紧密联系着。宽容乃是一种博大的精神。科学的开放性必然带来科学的多元性和包容性,或者说科学体系经过人的归类分工之后,才便于深入研究。科学研究必然会有差异和分歧,而宽容在这里具有不可或缺的价值。科学中的宽容精神的实质是尊重他人的观点,哪怕我们认为它是错误的。事物的发展有其自身的规律,我们多一份宽容也就是不对它们进行扼杀,而静观其变,其自身本身是会说明的。
中医内科学是以中国传统医学思想和医疗经验为基础,囊括“杂医”、“大方脉”等医学内容的医疗科,这一该科学的研究与发展不仅汲取了历代医学的医疗经验,并且有效的实现了中医内科学在临床实践中的应用,这也使得其在现代临床医学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我国中医研究发展至今,中医内科学作为临床诸学科的基础,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我国临床医学的发展水平。从病种角度进行分析,当代中医内科学所包含的内容主要包括内伤病和外感染两大类病种的医疗,其中内伤病包括气血津液病和脏腑经络病等,这一类病情的医疗主要依赖于气血津液、经络和脏腑等器官中的病理和生理现象进行辩证论治。而内科病中的外感染病类别则主要为温病,伤寒等热性病,这类病种医疗的开展则要以卫气营血、六经以及三焦等的病理、生理进行指导并加以论治。中医内科学所涉及病种范围的广阔,使得其在医疗发展中逐渐形成了独特的学科研究专业,专业所囊括的不同类型和系统疾病的研究,都为中医内科学的临床开展创设了极为便利的前提条件。
2现代西医发展概况探究
现代西医即近代和现代医学,是区别于中国传统旧医而产生的新式医学。在现代西医的疾病诊断与治疗中,医生首先通过视诊,触诊和听诊,嗅诊等方式,或利用听诊器,体温表和叩诊锤等工具进行对病人的病情进行系统全面的检测,再以诊断结果为基础,借助先进医疗设备和实验室治疗,以实现对患者病情的有效治疗。从发展历史角度进行分析,西医的发展要追溯到西方文艺复兴时期,作为一门经验科学,多名医学家的研究与探索为其赋予了实验医学的又一医学内涵,而这也为西医之后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成为了医学发展的重要标志。随着西医科学研究中实验的逐渐兴起,高精度、多功能的医学实验仪器应运而生,这把人们的对西医的认知提高到了一个新的认知水平。发展至今,现代西医的诊断治疗受到了政府的高度重视,其对医药企业的投资数量也在日渐增加,而这都有力促进了现代西医与科学研究间的交融并进,也为现代医学研究成果的创收提供了必要前提。在现代西医治疗技术飞速发展的背景下,医院的规划建设逐渐形成了监视仪器记录病人生理指标,计算机存储和检索病案记录,人工智能技术和专家系统开展诊断,治疗和判断预后的综合治疗机制,这都是西医发展为我国医学研究应用带来的重大贡献。
3中医内科学与现代西医结合探究
3.1中医内科学与现代西医结合的桥梁作用分析
我国中医内科学的开展是以承接中医和现代西医临床治疗为导向的,而由于中医内科学自身被囊括在中医医学治疗的范畴内,所以其与现代西医的结合便显得尤为重要。分析中医内科学与现代西医的关系可知,中医内科学起着中医基础和西医临床衔接的桥梁作用,这也是中医基础病理融入西医临床实践的有效保障。在中医内科学的桥梁作用下,中医科学中的病因病机,辩证规律等都能够与现代西医治疗中患者的临床表现,病症特点进行有机结合,使得医护人员和医学研究者得以从理论和临床实践中进一步开展更为深入的医学探究,进而提高我国的中西医学诊疗技术水平。
3.2现代西医治疗中中医内科学重要任务探析
随着现代医学领域中医内科学与现代西医结合发展的推进,中医内科学所承担的任务越来越重要,现代医学教育的开展更是对中医内科学提出了更高要求。在医学教育开展的背景下,现代西医治疗和中医内科学的结合与发展中,中医内科学所承担的首要任务即临床实践研究与教学开展。为更加有力的促进中医内科学和现代西医的结合发展,中医内科学所负责的任务要求医学工作者要注重对自身基础临床实践水平的提升,并且能够进一步完善现代医学教育,使得现代西医的临床医学开展不仅能够稳定顺利的进行,还能够整体提升我国的现代西医教育水平,为今后我国的医学研究与发展奠定稳固的基础。在现代西医和中医内科学的结合发展中,中医内科学的临床研究与教师开展任务可以在巩固中医内科学桥梁作用的基础上实现现代西医诊疗技术的突破性发展,这对于我国医学领域科研创新精神的培育与形成也是有至关重要的培养意义的。
3.3中医内科学与现代西医结合的有效途径探究
为实现中医内科学和现代西医的有机结合,要首先注重对我国中医内科理论的进一步强化。作为中医医疗开展的主干,中医内科理论在医学研究和治疗中的强化不仅能够突出我国医学发展中“中西结合”的发展特点,还能够有效保持我国中医医学的发展特色,使我国的医学研究与发展能够在稳固的医学基础上得以有效实实施。其次,现代西医与中医内科学的结合还要注重对临床医学的实践与探究。随着我国医学研究的深入开展,医学中的实践认知所占比重越来越大,所以两类型医学的融合中临床实践对医学基础巩固和医疗技能的提升有着极大的促进作用。此外,临床医学研究的开展也为我国的医学教育提供了新的教学思路,医学教育也逐渐成为了中医内科学与现代西医结合发展的主流趋势。
4结束语
1.1研究对象
浙江师范大学大学体育课程健美操初级班2个女生班(分别为36人和35人)。
1.2研究方法
1.2.1文献资料法检索中国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中国优秀博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等,对相关研究进行梳理与综合分析。1.2.2非实验设计由于教学班级的限制,不能采用随机和匹配等方法去选择和分配被试,不能主动操纵自变量,不能有效控制无关变量,因此,本研究采用非实验设计研究的固定组比较设计,采用观察、问卷调查、作业与记录分析等方法分析学生的行为态度与成绩。本研究在2011-2012年度对浙江师范大学大学体育课程健美操初级班2个女生班,进行了为期一学期的非实验设计教学实践。其中,实验组学生36人,控制组学生35人,实验组7人有健美操学习经历,控制组11人有健美操学习经历。实验组采用课内外一体化教学模式,将课外体育纳入课程学习评价范畴,按课内外一体化模式实施教学,并进行相应的学习评价。考虑教学对象都为初学者,以低年级学生为主,结合本学期的体质测试任务要求,确定具体评价方案。实验组:专项技能(成套动作)占40%,体质测试(50m、800m)占20%,课外学习占20%,理论占10%,平时表现占10%。将课外体育锻炼、比赛表演、资源利用等课外体育学习与活动作为课外学习评价内容,并采用自评、互评与系统记录等辅助评价形式。控制组:专项技能(成套动作)占50%,体质测试(50m、800m)占20%,理论占20%,平时表现占10%。1.2.3问卷调查法为期一个学期的教学实践后,对实验组学生36人(一年级26人、二年级10人),控制组学生35人(一年级27人、二年级8人,1人特殊情况未参加问卷调查)进行了主观态度问卷调查。1.2.4数理统计法对调查结果和学生成绩进行数据整理,并利用EXCEL进行统计分析。
2研究结果与分析
2.1“课内外一体化”模式下学习评价系统构建
课内外一体化教学模式是按教学组织与管理形式进行分类的一种体育教学模式[4]。对学生的课外体育进行引导与管理,并将课外体育纳入课程学习评价是课内外一体化教学模式的关键特征。课内外一体化教学实施是一个涉及多方面协调统一的系统工程,需要有关部门、基层单位及广大学生的协同配合,才能形成切实有效的管理与评价机制。学校体育长期以来以课堂授课的形式为主,受传统观念,特别是应试教育的影响,一些学校体育课甚至可有可无,课外体育锻炼更是处于一种无序状态。因此,要使学生积极主动参与课外体育,建立课内外一体化教学模式,需要从课程学习评价方面进行改革探索。近年来,随着高校教学与校园管理的信息化建设逐步完善,体育设施与场地器材投入的不断加大,以及体育俱乐部与学生社团的发展,使大学体育课内外一体化教学改革的实施条件日益成熟。课程网络平台的建设也为实现课堂内外的连接提供了契机,校园网络环境为非面对面教学与管理提供了保障,基于网络环境的学习平台,不仅实现教学资源的系统化建设,而且能充分利用网络平台服务于学生的课余体育学习与锻炼。将学生选课、学分管理及学习成绩评定等教务管理系统功能,与校园一卡通、《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管理系统,以及专门的健身服务平台(包括课外学习与锻炼的监控与管理、同伴与教练的预约、健身方案的制定等功能)、体育俱乐部、课程QQ群等功能建设融为一体,发挥教务管理部门、场馆中心、体育运动委员会、俱乐部、学生社团等各职能部门的联动作用,构建具有长效机制的课内外一体化教学模式与学习评价系统,将学习评价系统融入课内外一体化教学管理中,对学习行为实现引导激励、诊断鉴别、反馈调节等功能,真正实现“课内外一体化”教学。
2.2课内外一体化模式下学习评价改革实践效果分析
2.2.1学生对实施课内外一体化教学接受程度调查显示:无论是实验组还是控制组,大部分学生对课外体育作为大学体育课程目标的认识是明确的。实验组一半的同学认为课内外一体化教学实施效果好或非常好,有1/3的同学对体育课程实施课内外一体化教学管理持满意及以上态度。可以说课内外一体化教学能被大多数同学接受,实施效果也被多数同学认可,但课内外一体化教学效果及教学管理还需进一步提高与完善。2.2.2学生对课内外一体化学习评价的接受程度课内外一体化教学改革的重点是课程学习评价的改革,学生对学习评价的接受程度也关系到学习评价的执行效果。从两个班级对课内外一体化学习评价的态度来看,课内外一体化学习评价满意度较高,说明课内外一体化学习评价具有积极意义。实践过程中,学生的课堂学习积极性与热情得到不断改善,总体认为课内外一体化教学促进了课堂教学的效果。2.2.3学生对课外体育评价内容的选择从赞成课外体育作为大学体育学习评价内容的比例来看,课外体育作为大学体育课程学习评价内容基本得到认可。学生对课外体育评价内容的按选择多少依次排序是(见表7):体育锻炼、比赛表演、知识学习、社团活动、体育欣赏(与社团活动相同)、资源利用、运动训练。可见,学生对体育锻炼的意义与价值具有较深刻的认识。2.2.4学生对学习评价采用互评方式的态度评价方法的选择是课程学习评价体系中的重要环节。本研究在对健美操成套动作评价和学习态度评价中采用了学生互评的方式进行,结合教师评价计算最后得分。学生对运动技能与学习态度两方面采用互评,以及互评指标与评价具体方法上的态度,明确表示反对的极少,但表示赞成及以上的人数都未过半(见表8、9、10、11)。可见,互评方式对学生的吸引力不够,互评方式促进学生积极学习的动力一般,互评方式产生的其它隐性学习功能尚需进一步研究。2.2.5学生成绩比较分析学生的课程综合评价中专项技能考核内容为成套健身健美操动作,实验组中值为86.5,平均分86.3;控制组中值为85,平均分84.9。另外,体质测试内容为50m、800m,实验组中值为73.8,平均分75.5;控制组中值为72.5,平均分73.5。从专项技能考核与体质测试的平均分与中值的比较来看,实验组较好。但由于非实验设计的局限性,课内外一体化教学对学生成绩的直接效果还需进一步实践探索。
2.3“课内外一体化”模式下学习评价改革思考
2.3.1强化学习评价的激励与导向功能大学体育具有承前启后的作用,是“终身体育”教育的关键环节。能否科学地教育引导学生将体育作为生活的一部分,终身坚持体育锻炼,是大学体育课程评价改革的重要目标。《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教体艺〔2002〕13号)中明确指出“评价中应淡化甄别、选拔功能,强化激励、发展功能”。要提高课外体育学习与体育参与的效果,学生需要获得教师及外界的引导、激励和帮助,同时,在教学过程中需要进行有效地管理与监控,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课外学习习惯,循序渐进地培养自主学习意识,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发展。课内外一体化的课程教学与管理中,同样坚持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不仅倡导“自主选择教师、自主选择项目、自主选择上课时间”的三自主教学形式,而且注重引导激励学生自主开展课外学习、自觉参与课余锻炼。大学体育课程课内外一体化教学模式的改革,不仅是简单增加学生课余锻炼的任务,而是强调建立课堂与课外学习的紧密联系,实现一种既能发挥教师主导作用又能充分体现学生主体地位的学习模式,最终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实现终身体育习惯的养成。2.3.2拓展学习评价的时间与空间学习评价应是对学生学习效果和过程的评价,包括体能与运动技能、认知、学习态度与行为、交往与合作精神、情意表现等。课内外一体化教学模式的开展,不仅要整合课内外教学资源,将课程学习的时间与空间拓展到课外,还要把课外学习纳入学习评价中。体育俱乐部活动、课余体育竞赛、体育表演、体育相关技能与资格认证、体育社团活动等都可作为学习评价的内容,将丰富多样的课余体育内容纳入学习评价中,确定适宜、可行的课外学习评价内容与比重,使学习评价范畴延伸到课外。将体育运动委员会、俱乐部、学生社团、体育单项协会等各类校内、外组织也纳入课程资源建设与管理中,加强各部门的联系与配合,使其在学习评价中也发挥作用,促进学习评价主体与内容的多元化。2.3.3以信息化带动评价过程的智能化建设当前,实现课内外一体化学习评价的关键是如何客观、准确、便捷、有效地对课外体育学习进行评价,包括学生在课外的健身参与、体育文化活动等内容。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成熟,对课外活动进行信息化管理与服务成为可能。具备选课、学分管理及学习成绩评定等功能的教务管理系统,以及网络教学与服务平台是教学管理信息化建设的基本环境,特别是校园一卡通的应用,《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管理系统,以及专门健身服务平台的建设,不仅服务于学生的体育学习与锻炼,而且使体育学习与课外体育参与也能得到很好的管理与帮助,使有限的课程教学资源得到充分利用,实现教学资源建设的可持续发展。利用校园网络与信息技术平台,还能服务于课程管理和课程学习评价,通过网络信息平台的驱动使管理工作日趋智能化,使记录与统计工作便捷、准确,形成多部门的联合协调工作,提高管理效率,以信息化管理促进学习评价过程的智能化,为课内外一体化模式下学习评价改革发展提供了动力。2.3.4权衡评价内容的全面性与针对性课内外一体化教学中,考虑学习评价内容全面性的同时,还要兼顾评价内容与指标的侧重点和针对性。既要将体能、技能、认知、态度、行为、交往与合作精神、情意表现等全面纳入学习评价体系,又要考虑课内与课外,不同年级、不同教学阶段,学习评价的侧重点也应有所不同。课堂学习与课外学习任务、内容不同,学习评价的侧重点也不一样。课堂学习评价关注教授内容取得的直接成效与学习反馈,课外学习评价关注自主行为与态度。课内、外学习任务与内容繁多,体育活动参与的形式也灵活多样,课内外一体化教学既要使课堂教学与课外活动紧密联系、融合统一,又要使课堂教学与课外体育活动中的任务内容与培养目标各有侧重。在制定学习评价方案时,针对不同年级或不同能力层次学生,学习评价内容也应有所差异。低年级以掌握好基础理论、基本技术和技能为主;高年级以发展学生的兴趣、爱好与个性为主,提供更多的主动空间,自由选择项目和课堂,逐渐过渡到自我锻炼,养成良好的生活方式。不同教学阶段教学任务与学习目标不同,学习评价的内容也应有所侧重。初始阶段一般以体能素质、技能基础和学习态度为主;基本阶段以掌握技能的优缺点和学习态度为主,进行全面评价;结束部分以技能掌握与素质提高情况为主,兼顾其它。2.3.5考量学习评价形式与方法的适宜性学习评价需要有一定的客观标准,进行客观的衡量和科学判定需要通过各种测量和相关资料的收集,当然,影响成绩的因素有一定的复杂性,有些是无法通过测量获得的。科学的学习评价不仅包括对学习过程与结果的定量描述(测量),还应当包括定性的描述(非测量)。难以做到精确评价时,模糊评价也是适宜的评价方法。根据评价内容与指标的特点,将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终结性评价与过程性评价、绝对性评价与差异化评价相结合,从而提高评价方法的有效性,使其有利于实际操作,有利于促进学习,改进教学,提高教学质量。同时,也可将自评、互评等形式引入学生学习评价中,以教师评价为主,学生自我评价与相互评价为辅。通过自评与互评,实现角色的转换,使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审视自己的学习情况。另外,还需考虑学生的个体差异与不同发展需求,既要有相对统一的评价方法和标准,又要关注学生的进步程度,不仅给弱势学生提供动力与关怀,还要为体育尖子生发展特长创造条件,保证每个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受益。
3结语
[关键词]社会主义 先进文化 科学内涵
[中图分类号]D0-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349(2010)08-0040-01
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一项长期重要任务。那么,我们应当如何准确理解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科学内涵呢?这是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认识前提,也关系到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的正确方向。
一、从性质上看,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坚持社会主义制度的文化
“文化”一词,在我国古代是“文治”和“教化”的总称。《易经》中说:“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指的就是通过伦理道德来指导人的行动,从而实现社会的和谐、统一。与古代相比,今天我们所讲的“文化”,其意义已经发生了很大变化。目前,文化的定义可分为广义和狭义两种:广义的文化是指人类在社会历史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比如我们通常所说的建筑文化、饮食文化等,指的就是广义的文化;而狭义的文化则专指精神文化,包括语言文字、文学艺术、科学技术、伦理道德、法律宗教等等。本文所探讨的文化问题,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与政治、经济相对应的文化建设问题,这里所说的文化是指狭义的文化。对于什么是“先进文化”,人们在认识上有这样几种误区:一是有些人把先进文化等同于西方文化,对其趋之若鹜;二是有些人把先进文化等同于文化趋新,认为什么流行什么就先进;三是有些人把先进文化等同于儒家文化,厚古薄今;四是有些人把先进文化等同于人们喜欢的文化娱乐活动,认为什么有市场什么就先进。而实际上我们所讲“先进文化”,必须具有“社会主义”属性。从性质上看,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基本内涵是坚持社会主义制度,就是从文学艺术、科学技术、伦理道德、法律宗教等等,都要为坚持社会主义制度服务,而不是反对社会主义制度。否则,不论其贴上任何标签,都不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苏联搞所谓的民主社会主义,放弃了文化建设的社会主义方向,导致思想混乱,最终走向了解体。中外历史经验教训证明,在文化宣传上如果污蔑甚至反对社会主义制度,在文化建设上如果背离社会主义方向,全党和全国人民就会失去共同的思想准则,就会导致思想混乱和社会动荡。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吸引力和凝聚力。”这是让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坚持社会主义制度的有力举措。
二、从历史方位上看,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三个面向”的文化
党的十六大报告提出:“在当代中国,发展先进文化,就是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以不断丰富人们的精神世界,增强人民的精神力量。”文化是一个不断发展的历史范畴,这里的“三个面向”,标明了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所处的历史方位。“面向现代化”,就要求我们的文化建设要为经济建设这个中心服务,为社会全面现代化服务,同时也要求文化建设自身也要实现现代化。“面向世界”,要求我们的文化建设要着眼于世界科学文化发展的前沿,具有世界眼光,体现时代精神,在广泛汲取国外一切优秀文化成果的同时,也向世界展示我国文化建设的突出成就。“面向未来”,要求我们的文化建设要向前看,着眼于可持续发展和未来目标,勇于开拓、勇于创新。在文化领域,可谓种类繁多,光是各种文化的定义就有四百多种,如与我们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文化现象有:政治文化、法律文化、行政文化、组织文化、管理文化;科学文化、艺术文化、宗教文化、伦理文化;本土文化、外来文化、海洋文化、流域文化、山地文化;封建文化、资本主义文化、社会主义文化;企业文化、商业文化、产业文化、行业文化;社区文化、家庭文化、校园文化、军营文化;媒介文化、广告文化、出版文化;地域文化、节日文化、民俗文化;饮食文化、服饰文化、建筑文化、旅游文化;休闲文化、影视文化、网络文化;官德文化、艺德文化、师德文化、武德文化等等,而称得上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必须是站在“三个面向”的历史方位,具有“三个面向”的时代感,否则,不论其多么标榜有文化品味,都不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