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爱发表,线上期刊服务咨询

社会实践的论文8篇

时间:2023-03-21 17:05:48

绪论:在寻找写作灵感吗?爱发表网为您精选了8篇社会实践的论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迪您的思维,激发您的创作热情,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社会实践的论文

篇1

随着医学模式由传统生物医学模式向现代医学模式即生物— 心理— 社会医学模式的转变,与此相适应的医疗卫生服务已向四个方面扩大,即从单纯治疗扩大到预防保健,从生理扩大到心理,从医院服务扩大到家庭和社区,从单纯的医疗技术措施扩大到综合的社会服务。这就要求医学生不仅具有专业知识技能, 而且还要具备深厚的人文素质底蕴。本文选取社会实践视角,以右江民族医学院为例,分析近三年来社会实践对医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促进作用。

一、社会实践活动设计上注重三个结合

大学生社会实践从狭义上来界定,主要指高校学生走出校园,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走入社会、认识社会、服务社 会,使学生在接触社会环境过程中受教育、长才干、做贡献的一系列物质和精神活动的总称。[1]在社会实践活动的设计上,右江民族医学院 强调“三个结合”即与医学教育目的结合,与专业技能相结合,与社会需求相结合。

1、与医学教育目的相结合

医学教育最终目的并不仅仅是让医学生掌握具体医学知识或习得一两种临床技能,而是使医学生得到全面有效的发展。这与马克思所提出:教育是促进“个人的独创的自由发展”是一致的。一个全面发展的人,他绝不只是技术精良的专家。他不仅有完备的知识、见识和谋生的技能,更重要的是有高尚的情操、健全的人格、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远大的世界眼光。本校在社会实践设计上,一是让学生通过了解社会、认识国情、在亲眼目睹国家伟大成就,山乡巨变中感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树立崇高职业道德思想和医学使命;二是让学生通过调研,了解国家医疗卫生改革和基层卫生状况,树立积极投身医疗卫生事业,立志成为人间大医的责任感使命感;三是在实践中更深刻理解本校“大医精诚”校训和人才培养目标,做一个“精医术、懂人文、有理想、能创新”和“下得去、用得上、留得住、有作为”高级应用型医学人才。

2、与专业技能相结合

医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科学,在校时学生主要是学习专业理论,少有机会用于实践。在社会实践设计中与专业知识相结合,这类实践活动会更容易提起同学们的参与热情,社会效果也特别好。比如:护理学院的学生结合《老年护理学》到敬老院做义工;预防医学专业同学下农村、进工地宣传预防艾滋病知识;临床专业急救方向同学进社区演示急救方法和包扎小技能;口腔系同学跟小学生结合爱牙日开展“大手拉小手”爱牙宣传活动。在学校社会实践类型中,专业实践类以及社会服务类中的医疗服务占整个社会实践活动类型的85%以上。

3、与社会需求相结合

大学功能中一项重要内容就是服务社会发展。在社会实践设计上我们针对百色地区周边不同县域需求情况,积极开展有针对性的社会实践。如:对凌云县白豪茶产业,深入茶厂进行关于茶饮料、老茶叶效用调研,促进学校与企业联合科技攻关。在老师指导下,对百色芒果、荔枝、青蒿提取物进行成分分析,研究抗炎止咳、抗氧化作用。对本土壮族、瑶族支系进行人类学研究。响应政府号召,积极参加城乡清洁活动,同学们到农村开展灭四害活动。结合广西地中海贫血防控计划成立大学生志愿服务队,三年来深入8个县(区)10个乡镇开展宣讲活动。总之,根据社会需求所设计的专项调研、急救技能演示、民族医技法推广、义诊、专题讲座、问卷调查都受到社会欢迎。三年来,在暑假大学生三下乡活动中,共有118支服务团下到覆盖百色十二个县(区)等基层单位开展文化、科技、卫生服务活动。

二、医学生在社会实践活动中取得成效

1、医学人文素养得到提高

在社会实践中,医学生们无形中还增长了包括政治、历史、经济、法律、伦理等方面的人文知识。通过进村入户、访贫问苦、义诊等活动,同学们学会以人为本,尊重人,在沟通交流中树立人文精神。这有利于帮助改进90后被认为“以自我为中心”,以及大学生“知识傲慢”和“技术傲慢”的社会偏见。通过体验,学生们在社会这所大学,在人民群众这个老师面前学会人文关怀,学会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理解生命价值和尊重人格的平等。在2013年5月第四届全国高等医学院校大学生临床技能竞赛总决赛上,学校代表队李涛、雷裕玲、马瑞莺、陆江玉4名同学凭着扎实的基本功、娴熟的临床技能和过硬的心理素质,夺得本次大赛三等奖。在总结会上,四位同学都表示除了技能之外,人文素质帮助他们获得更强大力量,成为制胜的另一个法宝。

2、综合能力得到锻炼

一是社会工作能力得到锻炼。社会实践中医学生要尝试去跟政府卫生、教育、民政等部门、跟中小企业、跟乡镇村部联系, 要同形形的百姓打交道。老百姓由于各自不同的生活经历和文化层次,其思想观念、处世态度大相径庭。因此如何提高社会工作能力,通过积极的人际交往,获取理解、支持和信任,以消除各方面的阻力,完成实践活动任务,需要医学生不断摸索、磨炼和提高。二是沟通和表达能力得到锻炼。做群众工作,需要较强的表达和沟通才能。其中说话技巧、问话和听话技巧、礼仪等知识,都要在实践中演练。基本的活动内容如发放宣传手册和讲解基本常识,如果能抓住不同个体的特征,掌握适当的问话技巧,就能解除他们的心理防备,得到他们的配合。三是心理耐受挫折能力增强。同学们在活动方案文书中,活动内容和程序设计妥当完整。而实际上要顺利完成预计活动,学生们都经历过各种各样的挫折。今年我们在做关于艾滋病问卷调查时,由于人们对艾滋病的不理解,常常不愿意填写调查问卷。有一组同学就碰到遭到居民怀疑、误会、拒之门外的情况,不得不电话求助,最后由带队老师和驻村干部协同解决。遇到这些问题,就是对学生心理的一种考验。学生们要克服挫折感和自尊心“伤不起”的考验,积极面对,沉着应对,走出困境并取得成功。这种挫折教育, 锻炼了他们的受挫力、培养他们的恒心和毅力。学生们的心理素质就在这一次次的磨练中得到了提高。[2]

3、社会责任感得到增强

医学生在社会实践过程中,切身接触社会,了解群众疾苦,不仅在医学方面增长见识,更是亲身体验到基层医疗卫生现状,感受到群众对科技、医疗、卫生保障等方面的需求,从而进一步端正医学专业思想,树立忧患意识。通过社会实践这个第二课堂,坚定和内化“我决心竭尽全力除人类之病痛,助健康之完美,维护医术的圣洁和荣誉。救死扶伤,不辞艰辛,执着追求,为祖国医药卫生事业的发展和人类身心健康奋斗终生!”的医学生誓言,自觉树立献身医疗卫生事业,服务社会,服务人民。本校医学生在毕业后60%回到基层工作,为改善基层医疗卫生贡献力量。

三、对医学院校开展社会实践活动的建议

1、多方努力,营造良好的社会实践环境

社会实践现实性、体验性和践行性的特点,让大学生置身在一个真实、开放、充满着冲突、矛盾和挑战的环境里,扮演着不同的社会角色,接触了形形的人和事,拓展了大学生人生体验的广度和深度,让他们在与社会的互动中感悟时代的使命和自己肩负的责任。但是,我们也应该清醒地看到:目前我国医学高等院校组织学生开展社会实践活动还未形成完善的理论体系,经验和方法尚待探索和总结,在实施过程中尚存在不少问题:如形式单一,程序模式化;个别学生自信心不足,认识程度和参与的积极性不高。比如本校参加社会实践活动中女生比例远远高于男生,个别团队男生人数只占10%,非常不利于活动的组织实施;有的学生自主能力不强, 对组织和带队老师依赖过多等。因此, 医学院校的社会实践活动主管部门、学生机构以及社会三方面应该积极配合,总结经验,加强对医学生参与社会实践的引导和支持,为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创造良好的内外条件,使这一素质工程更广泛、更深入地开展起来。[3]

2、建立稳定的大学生社会实践基地

建立稳定、有效的大学生社会实践基地是开展好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有力保障。要发动多方的力量,建立稳定、多功能、多类型的实践基地。要充分发挥自身的资源优势,通过校企合作、与地方政府共建等建立多形式的校外实践基地。主动与城市社区、农村乡镇、企事业单位、社会服务机构等联系,广泛争取社会各界对社会实践基地的支持。本着合作共建、双向受益的原则,充分调动学校的科技优势、人才优势,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服务。

3、推进“课题型”社会实践,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创新精神

篇2

1.让学生了解议案写作的方法和步骤,要求有同一意向的学生按各自的能力和活动范围组成小组,选出组长,制定行动计划,分工协作完成议案。2.选择祁连山、黑河等资源环境的任意一个方面确立议案主题(如大到物种、土地、水资源、能源、人文及自然资源等,小到居住的小区、街道、市区的环境问题)。选择不同级别的人大代表身份来亮出自己的议案。3.方法指导:(1)查找资料(包括文字资料、文献资料、图片资料等),可以上网或到图书馆、主管部门等地点搜集文字、文献资料,并筛选录用。(2)利用课余时间实地考察。(3)小组内分工合作,勤交流,大胆地提出并虚心听取他人建议。

二、活动结果

1.展示议案。第一小组议案:“关于祁连山生态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学生谈到,祁连山生态资源丰富,有七彩丹霞、九排松、七一冰川、马蹄寺石窟等等,当地政府在开发这些资源的同时也还存在诸多问题,如生态保护措施不到位,管理混乱,过度开发,只注重经济效益不重视生态效益,只看重眼前利益不重视长远利益等等。他们在议案中呼吁:“我们需要金山银山更要绿水青山。”第二小组议案:“关于黑河水治理的议案”。学生首先通过课件出示了一组家乡黑河水遭污染和黑河流域被破坏的图片和文字资料及几组数据。视觉的冲击再加上几组数据的表述,学生的心灵受到猛烈冲击。铺垫之后他们呈现了“关于张掖黑河水治理的议案”,结合全国各水污染治理的典型实例就黑河水治理提出了他们的观点和措施,很有见地。第三小组议案:“本市主要存在的环境问题”。他们上来后直接进行观点阐述:本市素有丝绸之路明珠之称,在国家提出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发展战略机遇期,本市却面临一系列的环境问题……在列举了几大主要表现后,他们向同学们提出问题让大家讨论:“我们通过调查概括出本市主要存在的上述环境问题,作为市人大代表,为了能向人代会提出切实可行的议案,很好地解决我市的环境问题,特向全市人民征集意见和建议。提出好的方案者有奖”。问题的提出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很多学生积极建言献策,帮助第二组完成了议案最主要的部分———解决的方案。更重要的是,全体参与,既集中了民智民意,又提高了议案的支持率。第四小组议案:“我市中小学的校园周边环境”。他们以大量照片资料的形式来反映校园周边环境。大多数学校一出校门就有大量的小吃摊、杂货摊、小书店等,有些地方还把大型的取暖锅炉房修建在学校周边,一冬天的灰尘笼罩着校园。他们提出的地解决方案有:(1)清除学校周边的烧烤摊、小吃摊,以保证学生饮食安全和养成良好的消费习惯;(2)规范周边店面的经营行为,尤其那些出售不良口袋书的小书店;(3)学校要加强与社区、街道的联系,形成齐抓共管的局面;(4)各级政府要真正把教育放在心上,把师生的健康放在心上,清理校园周边的锅炉房;(5)学校要加强对学生的自律教育和安全教育等。这一组学生的主题引起了大家的共鸣。第五小组议案:“关于公园的开发与管理”。小组在查阅大量的国内外关于公园开发与管理资料的基础上,结合分析本地实际情况认为,我市自然资源丰富,社会经济情况良好,公园应该是人民休闲娱乐的主要去处,但我市好多公园都在收费,即不能体现中央提出的“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的愿景,又不利于本市品牌的提升和旅游业的开发。建议所有公园免费向公众开放,同时提出了相应的管理措施:(1)开设广播等多种途径加强宣传,提高人们的环保意识;(2)设立专门的管理机构,由专人看管监督、打扫卫生;(3)设置举报箱、发动退休的老人成立文明监督岗等。议题得到了全班学生的支持,因为所有的人都对它充满了美好的期待!2.评选最佳议案,并说出理由。全班学生人人参与,各抒己见,评选最优。3.教师做点评。

三、效果评析

1.主题实践活动以学生的行为实践和情感体验为出发点。活动前,观看相关视频激发兴趣;活动中,小组合作活动的方式不仅提高了学生合作意识,而且还通过第一手资料的获得达到了情感体验、获取真知的目的。活动后有总结有点评,升华了情感体验,增强了公民意识和生态环保意识,树立起主人翁的责任感和建设美丽中国、美丽家乡的使命感。尽管他们的有些观点还显稚嫩,但通过活动对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和提高环保能力,真正做大自然的朋友是弥足珍贵的。2.注重学生学习方式的根本改变。整个过程都充分体现了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精神。3.充分挖掘乡土特有资源,让学生自主选择活动主题,关注生活,回归自然,热爱家乡。

四、活动反思

篇3

    没有农民科学文化素质的提高,新农村就缺乏根本的支撑。通过对新农村建设中农民素质现状和存在的问题等进行深入研究,探讨提高农民素质的对策,对于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主体是农民,因此,首先要培养造就高素质的社会主义新型农民,提高农民素质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农民素质具体而言,包括文化素质、科技素质、心理素质、思想道德素质和政治素质。提高农民素质,培养适应现代农业建设需要的新型农民,对促进农村经济全面发展,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步伐具有重要意义。

    人是经济活动的主体,在一切生产力发展的要素中,人的因素是最积极、最活跃、最富有创造性的因素。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不管各级政府有多好的政策和多大的人财物支持,归根到底还是要依靠生活在广大农村地区的亿万农民。如果不着力于农村地区的人力资源开发,激发蕴藏在亿万农民中巨大的潜能和无限创造力,再好的优惠政策,再多的人财物支持,也只能起到暂时的“输血”功能。而依靠农民自己的聪明才智和勤劳双手,充分发挥亿万农民群众的主力军作用,才能变“输血”为“造血”,最大限度地解放和发展农村生产力,推动新农村建设的快速健康发展。正如******总理曾明确指出的那样,“我国农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根本在于提高农民素质”。只有现代化农民才能实现现代化农业、建设现代化农村。

    近几年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较快,但农业农村的发展相对较慢,而且发展很不平衡。造成这种差距的原因很多,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农民科技文化素质偏低。突出表现为“三低三缺”:一是文化素质低;二是劳动技能低;三是科技成果转化率低。农村缺少懂技术、会种田的新型农民;缺少懂科技、会管理的青年农民;缺少农业企业家和掌握高新技术的人才。目前,世界上发达国家农民的文化素质都很高。如:受过大学、中学及良好的职业技术教育的农民,德国占67%,日本占59%,英国占78%。与之相比,我国农民的科技文化素质相差甚远,我国有9亿农民,平均受教育年限不足7年,农村劳动力中,小学文化程度和文盲、半文盲占40.3%,初中文化程度占48.1%,高中文化程度仅占11.6%,而系统接受过农业职业教育的农村劳动力所占比重更少。

篇4

关键词:和谐社会;和谐文化;群众文化

群众文化不仅是是一种社会历史现象,而且是一N社会性文化,具有自我参与性、娱乐性和自我开发性。顾名思义,群众文化中的主体是人民群众,客体为各种文化活动,形式包含群众文化活动、工作、事业和队伍。所处历史时期不同,群众文化的内容也不尽相同,并且具有动态性,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而变化。在我国大力倡导和谐社会的背景下,群众文化是作为一个内涵丰富的体系存在着的,是在新形势下对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弘扬。因此,在现阶段要使群众文化大放异彩,应当将传统的文化形式和内容与现代文化有机结合,与科技文化、商业文化和网络文化交相辉映。

一、当前我国群众文化的发展困境

(一)思想观念落后

我国各项事业正处于改革深水期,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作用由过去的基础性逐渐向决定性转变这是我国建设和谐社会和文化的应有之义和必然要求。不仅是中国,世界许多国家也正在经历着这一变革。我国在很长一段时间之内,将发展重心放在经济建设上,忽视了文化,尤其是基层群众文化的建设,尽管改革开放后,有关部门将群众文化建设上升到政治高度,但仅仅停留于口号与文件,并没有真正落实到位。很长一段时间内,群艺馆、文化馆、博物馆等文化设施和场所的管理思路停留在过去,不能满足群众日益高涨的精神文化需求。因此,我国有关部门急需摒弃这种落后观念、树立社会主义文化改革创新精神、探索出一条群众文化工作新路子。

(二)管理体制僵化

现阶段,我国文化管理存在权限分散、体制僵化、市场监管缺失、人员配置不足等短板,导致相关文化工作开展困难。与此同时,受制于广场等公共基础文化设施的管理权限分散,组织相关文化活动时须有关部门协同配合,工作中多由掣肘,现有文化资源也难以得到充分开发和利用。在文化活动内容与形式方面较为枯燥和单一,甚至形同虚设,例如我国某些地区的基层群众文化部门,每年仅仅举办一、两次演出活动,群众艺术馆、文化馆等文化设施和场所也沦为了盈利性场所,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未得到充分满足,文化的传承性、教育性等功能也未能充分发挥出来,文化活动只是机械地走过场,缺乏应有的活动与吸引力,使得文化有关部门在群众中的公信力大打折扣。

(三)设施建设滞后

我国对群众文化建设在资金、政策、人力等方面的投入明显不足,文化基础设施建设滞后。文化经费的支出占整个财政支出的比例明显偏小,文化经费支出的增长率要远低于同期同级政府财政支出的增长率,所以很多地方的文化建设由于缺乏有力的经济保障而不能满足当地群众文化精神需求。

二、和谐社会视角下群众文化建设的路径探讨

(一)加强制度建设,落实政府发展群众文化的公共责任

我国现阶段,基层群众文化建设滞后的原因是多样的,有来自于部分地方政府重经济、轻文化的错误认识方面的原因,这种错误与短视的观念导致了对群众文化建设长期忽视,对政绩的考核指标停留于容易量化和具体化的地方GDP,一套与政绩挂钩及责任追究机制相关联的文化成就考核体系未建立,使基层群众文化的建设和发展缺乏约束机制和发展动力。所以,各级有关部门要充分认识到基层群众文化的重要价值与意义,制定出一套具有本地特色的具有针对性的方针政策。

(二)坚持“软”“硬”兼施,构建群众文化服务体系

目前制约我国文化建设和发展的瓶颈是地域之间、城乡之间发展的不平衡性,东部地区群众需要文化,广大中西部地区也需要文化生活,城市人民需要精神熏陶,广大农村群众同样也需要文化滋润。文化理应是向所有社会成员开放的,贫穷与富裕、先进与落后在所不问。尽管现阶段,我国多已经逐渐形成了覆盖全体人民的文化网络,但地域之间不平衡、城乡文化资源分配不均的现象依然普遍存在,严重影响了群众的文化“获得感”。所以,各级政府在文化建设过程中,必须秉持“以人为本”理念,建设惠及全体人民的文化系统。在广大农村等文化基础薄弱地区,大力建设学校、农村文化室等硬件设施的同时,还要打造优质的软件配套设施,保障这些地区群众的文化权益。

(三)发扬传承与创新,推动群众文化多样化发展

打造优良的基层群众文化设施和场所,开展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化形式,文化内容要紧密贴近广大群众现实生活。文化建设要充分其积极性和主动性。在继承与弘扬传统文化的同时,创新和发展现代先进文化,并组织主体多元的各级群众积极参与的主题文化、娱乐活动,消除群众之间的陌生感与隔阂,打造和谐的社区文化。

群众文化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精神保障,和谐社会为群众文化建设提供良好的社会环境,二者相互依存。正确认识和把握基层群众文化和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之间的关系,对其相关工作的开展具有深远意义与价值。

参考文献:

[1]宋继大.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框架下中国群众文化新内涵[C].中国群众文化协会,2003.

篇5

关键词:企业工会;存在问题;应对措施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各经济体制也不断改善,所以我国现代的企业也相应的进行了改革,尤其是为了适应社会经济的发展而进行的企业内部结构的改进,除了内部结构的改进,企业的经营模式也有了很大的变动。企业做出这些改变都是为了使企业在市场经济中立于不败之地。但是企业所作出任何改善,都需要企业工会有效的进行组织以及更好地服务企业员工和企业。要想不被市场淘汰,适应社会发展,就要求工会员工加强工作能力,积极探索市场经济发展的规律,并对其做到心中有数,积极为自己企业员工谋取合理的权益,下面我们对企业存在的主要问题以及相应的解决措施做出了阐述。

一、企业工会中存在的问题

(一)企业工会工作方式陈旧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经济体制也不断推陈出新,而作为企业重要力量的工会并没有做出相应的改善,甚至没有对此进行实际探究,工作方式也没有随之改变,所以就会经常导致工作方式不适合企业现状。工会对企业员工应该起到组织领导的作用,但是工会与企业员工之间的交流很少,并不能及时解决企业员工的需求,这就使得工会违背了服务于企业员工的职责。这样就使得工会与员工脱轨,不能有针对性的解决员工的问题。企业工会中的职责涉及的范围较广泛,并且工作不注重实际,与实际情况想脱离;并且工会的工作内容比较繁琐,这样就很难实现工会与企业内部实际情况相联系,工作与实践脱节,这必然会导致工作效率低下,最终也只是导致企业经济发展逐渐衰败。所以必须对陈旧的工作方式做出改进。

(二)部分工会干部自身素质低

企业工会干部人员很多是跟随企业建立一直保持下来的,或者有的是选用时并没有特别注重自身素质,导致有的工会干部自身素质较为低下,而随着社会市场经济的飞速发展,企业必须要为适应市场经济而做出改进,不断向现代企业方向发展,这样对企业干部的要求就会比较高。由于市场经济的发展,在经济发展以及文化知识方面的要求也不断提高,更新的速度比较快,但是企业工会干部并没有及时学习了解新的知识,在知识掌握上严重不足,这样就不能让企业发展及时更新,甚至工会干部不是特别注重工作的作风,只是把工作当做一种应付敷衍,形式上过得去就可以,这样必然会导致工作效率低下,在企业业绩上没有突破,最终阻碍企业经济的发展。这些都是企业工会员工不负责任,自身素质低下的表现,这样必然会导致企业经济的落后。

二、企业工会问题应对措施

(一)完善工会工作机制

第一:将民主管理渗透到企业工会中,要根据企业实际情况来安排企业工会的职责极其工作内容,并将工会组织推陈出新,同时也要注意企业经营者和基层员工之间的关系,要积极听取员工的意见,使员工感受到公平,使企业处于和谐发展的状态。第二:注意保障员工的自身权益,企业员工是一个企业发展的资本,所以一定要完善与员工相关的规章制度或者建立有效的体系,来协调企业工会,员工以及企业三个主体之间的关系,尽可能的维护企业员工的合法权益,这是保障企业发展的前提。第三:建立参与机制,参与机制即鼓励企业员工积极参与到企业发展工作当中,合理给予员工的有效权益;第四:最后一关考核机制,考核机制是鼓励企业员工工作努力的助推器员工在工作上比拼,才对企业发展有利。所以完善工作机制是极其重要的。

(二)提高工会干部自身素质

上面提到企业工会员工很多存在自身素质较低的问题,尤其是干部,是领导企业工作的方向与核心。所以一定要加强工会干部各方面的培养,尤其是在企业紧跟社会发展的时期,更要注重对企业工会干部对新知识的接触,不断向企业工会干部传播新思想,更新其工作观念,让他们领悟新的工作方式,将创新务实的思想观念深入到干部心中,让企业工会干部学以致用,将新学的知识和思想观念运用到企业管理当中,只有工会干部用新的思想和工作模式来服务企业,才能使企业在逐渐发展的新潮社会中不被淘汰。要想企业在新的不断进步的市场中立于不败之地,就必须有一个先进的领导核心,所以一定要让工会不断推陈出新,在自己空闲时间接受新的企业知识,并时刻保持对市场的观察以及随机应变能力,以免当企业发生突然事故时措手不及,所以干部一定要加强自己对企业工作方面新知识的学习,以便更好地服务于企业,最终推动企业的发展。

篇6

关键词:“纲要”课社会实践;选题;问题意识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5)35-0155-02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以下简称“纲要”)作为一种开设不久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在教学方法和教学经验上都还存在着许多需要完善的地方。其中,“纲要”课的社会实践是其中的一个薄弱环节,而社会实践中问题最大的是问题意识的培养。

一、问题的缘起

党的十报告中强调指出:“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对进一步提高高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的有效性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其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有效性一般表现为两个方面:功能性和价值性。所谓功能性就是指获得一种知识,例如,获得一些政治学、经济学、文化知识,不过,这一方面虽然不是思政课的强项,也并非是毫无作为。特别是对于“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这样含有一定历史内容的课程。不过,思政课最为重要的是要注重其价值性,其中“进头脑”即是要求学生真正理解、真正坚持其主流意识形态。

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有效性是一个系统工程。其中,在思想政治理论课中进行社会实践是实现有效性的一个重要手段。那么“纲要”课的社会实践应该寻找问题意识呢?

二、多层次的“问题意识和导向”

心理学告诉我们,意识到问题的存在是思考的起点,没有问题的思考是肤浅的思考,甚至是没有思考。因此,具体的实践活动,总是涉及实践主体、实践客体、实践方式、实践活动等要素。同样,在“纲要”课的社会实践中,同样存在着这些实践因素,不过,最为关键的是要考虑“纲要”课指导老师需要做什么;学生“问题意识”面临的问题有哪些;有什么好的导向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

所谓问题意识是指实践主体在认识活动过程中产生的一些难以解决的、疑惑的实际问题或理论问题而出现的一种怀疑、困惑、探究、甚至困惑的心理状态,说得直白些,就是学生心中有疑问,并且还有特别强烈的愿望去探究、解决这个疑惑。

在实践主体方面的认识方面,通常存在着一个误区,以为实践主体只是学生,因为在“纲要”课上是学生进行社会实践活动。但这是一个误区,在实践主体方面,应该包括老师和学生两个方面,老师也是社会实践的主体,形成一个“双主体”的结构。从实际的效果来看,坚持“纲要”课社会实践的“双主体”地位,其实践效果是很好的。既然坚持“纲要”课的“双实践主体”地位,那么,两个主体都分别应该具有“问题意识”。

对于“纲要”课的社会实践来说,教师需要有一个问题意识,那就是如何指导学生进行有效的社会实践。这一问题需要具体地细化,要具体到某一个方面,分阶段地、多层次设想问题。例如,对于“纲要”课社会实践一个重要环节――选题问题,就需要社会实践指导教师细致地思考,其中,大致需要完成如下的工作:熟练把握教材;紧跟社会热点;厘定选题的大致范围;对实践目的的合理安排;把握对这一选题范围的资料支撑情况;对学生心理的把握;征求学生意见,确定实践题目。通过这样一些步骤,学生“纲要”课社会实践的题目导向就能够得到很好的确定了。

对于“纲要”课的社会实践来说,学生更加需要有一个问题意识,有一个问题导向。但是学生的问题意识较为薄弱,主要表现在以下四种情形:一是无疑可问。二是不知道怎么问。三是不愿提出问题。四是不敢提出问题。

在这四种情形中,第四种情形比较容易解决。学生不敢提问题,主要是因为教学和社会实践过程中师生的互动不够频繁,没有能够创设良好的互动环境和气氛,从而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因此,在这样情形之下,社会实践老师要引导学生、创设一个平等、民主的氛围,鼓励学生敢于质疑问难,构筑师生之间通畅的沟通、交流、对话的平台。只是师生之间的关系熟络之后,“不敢提出问题”这样的问题就会迎刃而解了。

在学生进行社会实践过程中,我们发现学生出现最多的问题是学生找不到问题,出现无疑可问以及不愿意提问的情形,即上面的第一种和第三种情形。“纲要”课社会实践的普遍情况是,学生组成小组,进行社会实践,实践的结果是最后没有得出任何结论。就是像是写教科书式的,不回答任何问题,只是粗浅地描述一些事实。这样的社会实践结果事实上没有达到学生的目的。在“纲要”课社会实践上,出现学生无疑可问的原因大致有:一是学生对“纲要”的内容不感兴趣,看不起思政课。二是虽然对“纲要”的内容感兴趣,但是由于学生对内容接触不深,对其中的问题不敏感,从而出现无疑可问。三是学生思想“懒散”,不愿意进行深入思考。这里主要是学生对于思政课的态度问题,因为学生认为思政课就是意识形态教育课,获取不了什么知识,所以学生就不重视思政课,自然,在社会实践中,学生也显得较为懒散。

因此,对于“纲要”课社会实践指导老师来说,社会实践的首要步骤就是有疑可问;要让学生有疑可问,避免上面出现的那四种情况,就需要老师有针对性地展开指导。首先,需要激发起学生的兴趣。学生一旦对“纲要”课内容和社会实践感兴趣,就必然会专心致志地学习,问题意识就会油然而生。不过激发学生的兴趣是一个系统工程,已经超出了本文的范围。不过,在“纲要”课社会实践方面,激发学生兴趣是有两个办法的:一是让“纲要”课的内容真正地引起学生的兴趣,二是把师生关系弄得熟络、和谐,使得学生认可老师,愿意就“纲要”课的内容进行思考,从而使学生能够产生“问题意识”。因为,积极的情感体验有利于培养问题意识,一旦随着情感的投入,发现问题就成为主观的需要了。

最后,就是第三种情形,学生不善于提出问题(选题)。这种情形在“纲要”课的社会实践中也是十分常见的,甚至可以说是十分普遍。通常的情况有:选题缺乏价值;选题偏于宏观,或者过于微观;选题过于重复,单一;对社会热点把握不够;对“纲要”课的政治性把握不足……学生不善于提问,是学生的通病。此时,“纲要”课的社会实践指导老师就需要采取启发式方式,要把学生的思维激发起来,通过引疑、激疑、质疑,引导学生观察、思考、联系,发现其问题。

因此,学生有一个“问题意识”的选题时,需要注意到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这个社会实践预期要达到的目标是什么?因为有一个预期目标,才是有“问题意识”的表现。二是那么你选择这个社会实践题目的前期准备做哪些工作?前期的准备是包括各个方面的准备,如资料、人员、经费等等。三是学生对这个选题的可行性进行论证了吗?这个部分,经过近些年的指导经验,发现同学是十分薄弱的?四是具体社会实践的思路,是否有一个明晰的观念?有许多同学没有明确的思路,做一步算一步,其结果可想而知,社会实践的初衷不能实现。五是在选题上,能够察觉到选题的优缺点吗?对选题优缺点的考察,可以帮助同学加深对“问题意识”的理解,也能更好地修正、校正选题,使得在此后的社会实践工作更加好地开展。六是对现在的选题,能够还可以有进一步的改进空间?选题的不断完善也是为了更好地解决问题,是更加进一步地突出了“问题意识”。

在“纲要”课的实践客体或者说实践对象方面,我们可以在坚持选题的“问题意识”同时,再注重下面三个导向,这样在“纲要”课社会实践的选题上就会更加从容、更加合理,也容易更好地让学生开展自己的社会实践。

1.乡土导向。所谓乡土导向是指学生在“纲要”课社会实践时,特别是设计选题时,乡土因素是一个重要的变量。注重乡土导向,就是把乡土素材融入学生自己的社会实践中去。其中,乡土素材包括家乡、学校所在地区的自然生态和文化生态等等方面的资源,如乡土地理、民风民俗、传统文化、生产和生活经历等。例如,在上海就读的大学生进行“纲要”课社会实践时,问题就转化成为上海有哪些资源可用于《纲要》课进行社会实践?学生就会在老师的引导下,努力挖掘其资源,例如像上海的红色革命资源、遗迹,如一大会址、各革命先烈的故居等,重要革命历史人物在上海的活动等、上海参与改革开放的重要活动、重要事件等。这样做既可以提高社会实践活动的实效性,又有助于培养学生对家乡、对上海的一种情结,也能更好地真实表达自己的情感。我们还可以发现,坚持乡土导向,在选题上,其可行性就大大增加了,可操作性也进一步增强了,使得学生对“问题意识”的把握更加容易。

2.专业导向。在大学阶段,学生都开始专业化,因此,在“纲要”课社会实践的选题过程中,指导老师应该充分利用好学生所学的专业,积极鼓励学生在自己的专业基础上进行社会实践的选题。鼓励学生从自己专业的角度来思考“纲要”课的社会实践选题时,学生对于自己的专业较为熟络,所谓熟能生巧,其结果是学生的“问题意识”被激发,也使得学生的选题更加合理,更加务实。自然,让学生选择自己专业方面的选题,是有利于帮助学生更好地发展自己专业的,但这里还需要注意思政课的性质,需要注意到政治性和意识形态教育的内容,应该使两者更好地结合起来,从而达到政治性和专业性的和谐统一。

篇7

一、医院文化建设的含义

医院文化是在医院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并得到全体职工认同的信念与价值观。它不仅包括各种文体活动的开展、思想政治工作的落实,也包括医院和职工在从事医疗、教学、科学和管理工作时,所养成的一种思想素质和身体素质,体现了医院的主流意识。医院文化是具有多样性的,也具有非常重要的社会效益的,在社会文化体系中,医院文化发挥着十分积极的意义,在医院的运作过程中这一群体有着巨大的发展潜能,对医院自身的发展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所以,医院文化建设必须受到高度重视。

二、医院文化建设的内容

(1)管理文化:为了保证医疗活动的协调和医疗的质量,管理文化需要涵盖管理模式、管理理论和管理制度等方面,只有具备良好的管理文化,才能够使医院的人力、物资等达到最大的效益。(2)制度文化:通过相关的规章制度和条例规定,才能够对医院更好地进行管理,加强落实医院的制度文化的建设,制定出更能够使医院快速发展的制度,最终才能使医院的管理体系更为科学合理。(3)环境文化:在医院的文化建设之中,环境文化是最为基本的院风院貌、医疗设施和医疗技术等等硬件,都是属于医院的环境文化环境的文化,能够给医务人员和病人提供一个舒适、健康的医疗环境。(4)精神文化:在医院众多的文化之中,医院的精神文化属于医院文化建设的精华所在,医院的精神文化是医院赖以生存的精神支柱,它涵盖了职工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这种精神能够推动医院的不断发展。

三、工会在医院文化建设中的地位

(1)职能方面的地位:工会保持着思想政治工作的正确性,涉及了医院建设、维护、参与和教育等方面的职能,具有良好的群众基础和凝聚力。在医院的文化建设之中,工会通过轻松型和疏导型的教育方式,在教育之中融入文化的要素,使职工积极参与到医院的文化建设当中,让职工在工作的过程中,能够吸收医院文化的精髓。(2)阵地方面的地位:在医院的文化建设之中,工会在互动阵地方面有着非常有利的优势,工会拥有着许多活动的载体,工会能够充分地利用多种活动的阵地,来实现许许多多能够让职工一同参与的活动。在各种文化建设工作的过程中,工会要利用自身在医院文化建设活动中的重要作用,以医院文化建设活动作为主要的目标,通过一系列活动的开展,确保广大干部职工在思想上能够得到更多的教育,让职工在有趣的活动过程中,使精神文化得到提高,思想素质得到升华。(3)组织方面的地位:在开展医院文化建设活动的过程中,工会可以发挥对基层干部群众的号召力,增加团队凝聚力,所以,能够引导基层干部群众,展开一系列创新型文化建设工作,促进服务质量和医疗质量的提高,使其满足广大患者的需求;能够开展知识竞争型的工作,使职工干部的科学文化水平和技术素质都能得到不同程度的完善;能够开展送温暖的活动,使职工队伍更加地团结、使医院更加地和谐;能够开展多种形式的文体活动,使职工队伍具有更好的凝聚力,在文体活动的过程中能够更好地展现自身的精神面貌;能够开展适合女性职工的活动,充分体现女职委员会在其中的重要性,开展职工乐于参与的活动,使工会为医院文化建设贡献出一份力量。

篇8

中文专业的三大就业方向:教育,新闻,文秘。这三个方向对于中文专业的学生来说是比较容易胜任的,也可以说是比较对口的方向。中文专业在校大学生就这三个就业方向进行社会实践以及社会实践能力培养是有差异的。

一 中文专业文秘方向实践能力的培养

中文专业文秘方向实践能力的培养需要了解了公司文秘工作中的具体业务知识。为以后社会实践的展开奠定坚实的基础,从个人发展方面说,影响最大的应该是作为一个社会人工作作风以及在工作过程中专业知识对工作的重要作用,因为这些都是在校学习中不曾接触过的方面。

社会实践是每个大学生必须拥有的一段经历,它使在校大学生们在实践中了解社会,让他们学到了很多在课堂上根本就学不到的知识,让他们受益匪浅,也打开了视野,增长了见识,为他们以后进一步走向社会打下坚实的基础。在秘书这个职位上,技术性的劳动并不多,大多是些琐碎重复的工作,因而秘书在工作中所会遇到的挫折主要可能发生在几个方面。与上司沟通不好;上司给的某份工作感觉吃力,难以胜任;对琐碎重复的工作感到怨烦;与上司发生争执等方面。

针对文员这个职位的特点,具体到挫折时,不妨从调整心态来舒解压力,面对挫折。遇到挫折时应进行冷静分析,从客观、主观、目标、环境、条件等方面,找出受挫的原因,采取有效的补救措施。树立一个辩证的挫折观,经常保持自信和乐观的态度,要认识到正是挫折和教训才使我们变得聪明和成熟,正是失败本身才最终造就了成功。

学会自我宽慰,能容忍挫折,要心怀坦荡,情绪乐观,发奋图强。善于化压力为动力,改变内心的压抑状态,以求身心的轻松,重新争取成功,从而让目光面向未来。复印、传真、公文处理等文秘工作我都基本熟练。文秘管理要制发文件,处理文件和管理文件。在各种文件中,大部分具有不同程度的保密性,而且各级秘书人员经常接近领导,看一些重要文件,参加一些重要会议,所以,秘书人员在公共场合活动时要注意内外有别,把握分寸,对什么应该说什么不应该说要心中有数。

准确,是对工作质量的要求。文秘管理的准确性是指正确体现政策,正确表达领导意图,正确地办文办事,言行有分寸,文字能达意。它在一定程度上保证领导工作的准备性。文秘管理的准确性,涉及的方面很多,简要地说,就是:办文要准,办事要稳,情况要实,主意要慎。而要做到这些,必须态度认真,作风过细,不能疏忽大意,不能马虎潦草。否则就会贻误工作,甚至酿成难以弥补的损失。

通过社会实践,能够加深对文秘基本知识的理解,丰富实际管理知识,对日常文秘管理工作有了一定的感性和理性认识。认识到要做好日常企业文秘管理工作,既要注重管理理论知识的学习,更重要的是要把实践与理论两者紧密相结合。

二 中文专业教育方向实践能力的培养

对于教育方面,社会实践的地方就不仅仅局限于学校,也有许多培训机构可以去。学生在假期找兼职的时候浏览的许多的求职网站,有许多的培训机构在招在校大学生做假期兼职,这就是一个很好的社会实践的机会。还有就是大学生日常除了上课以外,课余时间是比较丰富的,他们可以利用这段时间去做家教兼职,对于家教而言,一般都是以初中,高中的学生作为对象来进行辅导,大部分都是他们学过的知识,难度较低。

各地方初中,高中对他们来说想获得一个社会实践的机会比较困难,所以他们应该把目光放在培训机构和家教这两个方面来。

在培训机构来实践可以说是实习性质的社会实践,就我们中文专业的在校大学生来说,在培训机构里,能力强些的学生可以担任外国人学习中文的导师或导师助教,如果作为一名导师来说,就要对所教授的学生的大体中文能力进行评估,之后再根据教学时间来安排教学量及内容;对于能力较弱的学生助教是个很不错的实践选择,在做助教的过程中,可以把自己当作半个学生,而学习的内容则是在老师教授学生知识的过程中所用到的方式方法,以及在这种方式方法下学生的理解情况,针对不同的理解情况老师又是如何应对的。当然,助教也不是一味的去学习经验,老师也会给助教安排一些能力所及的工作,对于这些工作就是作为助教的实践方式。

做家教这一方面较在培训机构实践来说要简单一些,因为家教所实践的对象是初中生,高中生,小学生。而中文专业的学生都是在高中时期的文科生,有的科目没有接触过,或是接触的比较少,那么他们就可以根据这些来选择他们实践的对象。对于高中生来说,高考是他们高中阶段的目标,中文专业的学生们可以对文综,语文这两大科目来进行实践,在辅导前要认真准备各个知识点,更多的是教授他们方法,用自己的经验来弥补他们的不足。实践对象的每一次考试都是对我们实践成果的一次检验,通过他们的考试卷来分析自己在辅导过程中有那些不足,有那些漏洞。

三 中文专业新闻方向实践能力的培养

作为一个新闻人,应该擅长主动和别人交流打交道。在此次实习过程中我也发现了自己的不足,面对沉默不语的尴尬,自己有责任和义务去与别人主动交流,在工作的时候同样也要积极主动地与同事交流。在今后的社会工作中,注重的是团队精神,而且我还必须去帮助别人或是接受别人的帮助已完成工作。

自己准备一个记事本,对于刚刚才开始社会实践的我们来说,采访中的记录也是很重要的,或许老师在采访中不会记太多的笔记,那是因为他们已经有着很丰富的经验,而对于刚刚起步的我们来说,笔记对于后来的写作是大有作用的。

通过社会实践不仅可以参与采访的实际过程和写作,也开拓了视野,见识社会各界人士工作言谈。作为大学生,实践的地方可以选择地方电台,报道的内容仅为当地的社会经济服务,作为政府和民众的传声筒。地方电台的记者就站在本 地居民的角度上选择与百姓切身利益有关的问题来报道,这可以让学生更贴近生活,贴近社会。

对于同一个事件,怎样抓住事件的关键,简明扼要地表达出自己的观点,良好的文字能力是首要的。而新闻稿的写作必须是有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必须交代起因、过程、结果。新闻业务能力方面,为优秀的新闻报道必须具备三个要素:好的新闻题材,好的采访技巧,好的写作手法。这些都是在校期间老师所教授的内容,而在社会实践时,这些学过的理论知识就很难与实践结合在一起。所以在实践的过程当中一定要虚心,认真听前辈的采访方式,写作方式。

日常工作都会比较繁琐,枯燥,在工作岗位上一定要勤于思考,不断改进工作方法,提高工作效率。虚心的向人学习,细心观察身边的事物,及时的与他人沟通。赵主管在这方面帮了我很大的忙,他指导我在思考如何提高工作效率的同时,自己也能够学到更多的知识,掌握更多的新闻稿件写法技能。

善于观察。敏锐的观察力,应保持清醒的头脑,眼观六路,耳听八方,“风起于青萍之末”就能闻风而动。新闻要有时效性,作为新闻人就应时时刻刻留意身边发生地一切事物,洞察一切有新闻点的讯息,这样才能及时挖掘新闻素材,透过现象抓本质,写出具有实质性意义的新闻稿件。

推荐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