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爱发表,线上期刊服务咨询

设计职称论文8篇

时间:2023-03-21 17:05:01

绪论:在寻找写作灵感吗?爱发表网为您精选了8篇设计职称论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迪您的思维,激发您的创作热情,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设计职称论文

篇1

一、高职英语课程设计的三种价值取向

1.以学科为中心的课程设计价值取向

以学科中心的课程设计价值取向是把知识作为课程设计的中心。以学科中心的课程设计的价值取向关键点是“注重构成自由教育的基本知识的掌握”〔1〕。主张按照学科的基本结构进行课程设计。课程设计的最终目标是发展学生的智力水平,课程内容的基本特点是专业性、学术性与结构性,强调学生对基础知识与系统知识的掌握。以学科中心的课程设计把学习者的学习过程当作一个揭示事物自然规律的过程、一个发现新事物的过程、一个如何找到这些事物之间关联性的过程。20世纪80年代以来“,新学科主义”的课程设计价值取向在强调理论、方法、技术、知识的同时,更加关注社会需求以及学习者的学习兴趣与学习需求在课程内容中的重要性〔3〕。

2.以学习者为中心的课程设计价值取向

以学习者中心的课程设计把全面发展学生的能力作为课程设计的最终目标。学生能力的全面发展既包括发展学生的智力需求,还包括发展学生的非智力因素需求,也就是情感、态度、自尊、自信、意志等。以学习者中心的课程设计价值取向把课程设计的中心由课程的材料转移到了学习者,强调学习者的个性发展,注重满足学习者的学习兴趣与学习需求,关注学习者的人格完善,把培养学习者的价值观、情感、态度放到比知识更加重要的地位。在课程内容的选择与组织方面,注重把学习者的学习与现实的社会环境与社会需求相互联系,把学习者的学习心理与课程内容的逻辑顺序相互协调,把学习者的情感世界与知识海洋相互融合。

3.以问题为中心的课程设计价值取向

以问题中心的课程设计价值取向是在以学科中心的课程设计价值取向与以学习者中心的课程设计价值取向的基础上的进一步改进。以问题中心的课程设计寻求的是一种把学科知识与学习者所处的学习情境互相渗透的一种课程设计模式。在这种课程设计模式下,学习者既能够学到学科知识,又能够充分地发挥自主性,达到自我实现。课程设计目标具有一定的灵活性,课程设计内容注重培养学习者的问题解决能力、人际交往能力与社会实践能力。以问题中心的课程设计价值取向在课程学习内容方面的设计打破了学科之间的独立,采用整合的形式,实现了跨学科间的联系。以上三种课程设计价值取向反映了课程的三个不同属性———人本属性、文化属性与社会属性。三个属性之间的关系是相互依存、相互影响、辩证统一的。当前,高职英语的课程设计价值取向已由单一性逐渐被多元化所取代,三者课程设计价值取向不断趋于融合。

二、高职英语课程设计的内容要求

高职英语课程首先是以英语语言文化知识为主要内容的课程,工具性是高职英语的基本属性。高职英语课程设计的价值取向要让学习者在今后的生活、工作、社会交往中能够应用语言进行有效的交流,培养学习者的自主学习能力,增强学习者的文化素养,以适应我国社会的发展以及国际交流的需要,为社会培养高素质的人才。其次,高职英语课程还有人文性的一面,语言的存在构建了人类生存的文化环境,塑造了人类的文化心理,承载着人类的情感态度,人文性是对人类精神世界的一种尊重、提高与关注。语言的人文性可以帮助学习者获取自信心、养护自尊感、培养自强的信念、确立价值观、树立成就感,它在学习者形成良好的个性特征方面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人文性是高职英语课程设计主体价值选取的方向,是高职英语课程设计的价值所在。

1.高职英语课程结构的设置要满足学习者的学习兴趣

学习需求课程设计的任务是发现学习者的学习兴趣,帮助学习者为完成学习任务而选择最为关键的学习内容。针对高等职业教育的特点,教师可以将两门或两门以上的课程内容进行融合,打破学科界限。经过综合后的课程以教学单元为基本教学单位,将彼此独立的学科融合为一个大领域,实现基础性与职业性相结合的课程设计理念,但是,要强调基础性的决定地位,注重语言知识的基本技能性。这里的基本技能不仅包括听、说、读、写等技能,还包括现代信息技术技能、高超的问题解决技能等。

2.高职英语课程计划的制定要以学习者为中心师生共同合作制定

“以学生为本”,“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课程设置理念符合高职学习者特有的学习情况。为了满足学习者的学习兴趣、学习需求与学习风格,课程计划的制定要适应学习者的特点和要求。在高职英语课程设计价值取向制定的过程中,要把培养学习者的情感、态度、价值观放在比掌握英语知识更为重要的地位,把着眼点放在学习者的成长、自律与发展方面,把学习者能力的全面发展作为课程设计的终极目标。

3.高职英语课程评价的标准要注重学习者的学习过程

高等职业教育是职业性、技能性的教育,以过程为导向的教育方式更能够体现高等职业教育的人文性与素质性。高职英语课程评价应围绕学习者的学习主题,进行高职英语课程单元教学设计,建立以单元为中心的教学评价体系。高职英语课程设计价值取向的着眼点要放在每一个单元的教学质量方面,即分析每一位学习者的单元学习情况,从而判断该单元教学的实现水平。课程设计是课程规划中最具有创造性的活动。

篇2

目前的建筑施工的管理体制已不能适应日益发展的建筑水平和科学技术了,需要对建筑工程的组织设计进行完善和改进。建筑工程组织设计中的一些问题逐渐暴漏了出来,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其一,建筑施工企业没有科学合理的组织设计管理措施。其二,建筑施工企业的组织设计水平普遍较低。2.1建筑施工企业没有科学合理的组织设计管理措施目前,随着我国建筑工程数量和规模不断增大,一部分的建筑施工企业对于建筑工程施工的应对措施和管理水平比较缺乏,同时缺乏认识建筑工程施工组织设计的重要性。建筑施工企业在编制工程组织计划时候,不能充分借鉴和学习之前的成功经验,在编制工程组织计划的内容时,也没有使用到新技术和新工艺,从而造成,即使建筑施工企业进行了工程施工的组织计划,但是没有使得建筑施工企业的劳动效率得到有效提高,资源消耗没有降低。2.2建筑施工企业的组织设计水平普遍较低很多的建筑施工企业存在工程组织计划水平较低的问题,有些施工单位的施工建设的管理水平比较低,没有对工程施工的需求进行计划,也没有对工程施工措施进行有效管理。建筑施工企业编制的工程组织设计质量普遍不高,对于施工组织设计的实际意义没有明确,而只是简单罗列出来工程的进度表。除了建筑施工企业没有足够重视工程组织设计的重要性之外,企业的组织设计人员的设计经验和专业素质也是制约施工企业组织设计水平低下的一个重要原因。负责编制组织设计的人员只是依照设计的技术规范生搬硬套,没有根据自身企业的实际情况,实际的工程特点进行针对性的施工组织规划,这样编制出来的工程施工组织设计就不能很好的指导企业施工。

2建筑工程组织设计的改进策略

建筑市场的竞争越来越激烈,建筑企业只有提高和改善自身的施工管理机制,适应建筑市场的需求,创新现代建筑工程的施工技术手段和工艺,编制出科学合理的施工组织设计方法,提高企业建筑施工的质量。

2.1提高对工程施工的组织设计的重视

建筑施工企业要不断提高对工程施工的组织设计的认识,选择合适的工程质量技术,提高管理建筑水平和施工的组织设计,要根据本企业工程项目的特点,市场需求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的编制适合本企业的建筑工程组织计划。

2.2提高建筑工程组织设计的创新工作

由于建筑工程施工的组织计划是建筑企业在投招标时的重要参考,同时也是建筑管理项目的规划参考,建筑施工企业一定要注意编制工程组织计划的时效性,创新性。要将创新理念充分融入到建筑工程组织设计的编制中来,具体要做到:

1)要创新工程施工组织计划的内容。编制组织设计的技术方案时,不仅要注意建筑施工的技术创新,还要考虑到建筑合同内容的创新性,要增加施工组织设计的内容。

2)编制施工组织设计时,要注意应用创新手段和创新技术,注意计算网络计划技术中的必要费用,合理计划工期,有效进行资源优化配置,对编制好的计划,在执行时,根据执行计划的条件,结合具体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的进行控制调整,以期实现建筑施工企业的目标。

3总结

篇3

1.1河道水质改善措施

在河道治理工程中,改善水质是其重要内容,由于河道治理和周边城市建设息息相关,所以治理河道对城市品质的提升具有促进作用。河道水质改善工程具体内容包括初期雨水截流工程、旱季污水截流转输工程以及补水工程等。3.1.1截污治污一般情况下,旱季污水截流是通过河道河口对泵站予以提升,而初期雨水截流是通过河道两侧对截流箱涵进行敷设。截流初期雨水与旱季污水最终均为至河道干流截流系统,应该创建三个雨水处理池,以实现初期雨水处理,并将其设置于河道左岸,17.56m3左右的总调蓄容积。新创建的截流系统应该有效衔接大量污水及雨水排放口,采用限流井与截流井等措施,有效处理污水。同时还要进一步推进污水处理厂的科学、合理建设,使区域内大量污水及雨水处理问题得到有效解决。加强水保工作,对河道垃圾予以及时性清除,对乱排错接排水管网进行全面改造,尽可能减少河道污水排放量。

1.1.2排水泄洪很多河道都属于暴落暴涨型河流,所以在河道治理中,汛期泄洪排洪仍旧是其第一要素,保证河道能够安全泄洪排洪,此为治理河道的前提条件。截流处理初期雨水能够使排洪压力得到有效缓解,然而,河道治理还应该对一些极端情况进行综合考虑,应该将泄洪排洪视为关键性指标来处理。

1.2河岸治理绿色方案

通过绿色生态法治理河岸,改造硬质河岸,运用柔性材料在土坡上种植绿化,所种植的绿色植物包括黄金叶、小叶榄仁、四季桂花以及木棉等乔灌木。河岸保护工程需要对可持续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要求进行综合考虑,应该和河道岸边生态景观保持协调一致。通过梯形断面,将人行道设置在堤顶处,将亲水平台设置在堤下。通过斜坡衔接堤顶和亲水平台,依照平面范围对坡度予以确定,通过草皮护坡。采用砼植草对亲水平台与护岸进行护坡。

1.3改造河道景观优化方案

河道治理工程重点规划了河岸景观改造,种植植物具体将其绿化本质体现出来,重视河道生态效益,通过丰富的植物群对人工群落景观予以构造,和河水形成一种映衬,保证生态景观的融合性与一致性。道旁树、园路、亲水平台、人行道以及草坪等设计均错落有致,可谓“绿水映清流,两岸百花香”。此外,河道河岸景观设计还重点体现区域文化因素。在挖掘河道文化内涵中,重视主流文化精神的体现,构建一种和谐统一的生态文化景观,确保河涌文化品位得到进一步提升。

2治理生态河道的前景展望

治理生态河道,应该确保生态指标得以实现,并将开发和整治并重原则充分体现出来。在城市建设中,河道水域是其重要生存资源,生态治理河道水域,对人居环境的改善与城市生活品质的提升具有重要意义。由于近年来生活水平的进一步提升,使得城市居民也不断提升其环境要求,生态型河道的建设逐渐成为人们的统一愿望,尤其是城市周边河道,对其实施生态建设,是我国河道周边城市建设的关键内容。创建最佳人居环境,是现代城市与现代人的共同追求。目前我国一些城市生态型河道治理基本上已初有成效,城市得到优质水资源的滋润,完善水域生态体系,河道景观建设与绿化美化,将更多优秀旅游资源提供给城市居民[3]。

3结束语

篇4

1.1工程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1)中洲圩兴建于1949年,经过1954年在昌江中心3个小洲的基础上围垦重建,不断加固、培修而成的,至1989年基本达到现有规模。其水利设施较差,特别是防洪工程,不能保证区内居民生活、农业生产的需要。

(2)中洲圩保护区地势低洼,受昌江洪水的影响,频繁的洪、涝、旱等灾害的侵扰,造成该地区的相对贫穷与落后。

(3)圩堤现状堤身断面低矮,边坡陡,达不到设计要求;局部堤段堤身土质差,汛期出现渗漏滑坡险情;堤基未进行防渗处理,基础出现渗漏、管涌险情;风浪水流对堤坡、岸坡冲刷严重;影响大堤防洪安全。

(4)现状堤顶大部分均已设混凝土路面,均为当地农民逐年集资建设和施工;路面宽度不一,厚度薄,设计施工不规范;由于年久失修破损严重。

(5)堤防坡面无硬化护坡处理,杂草丛生,给钉螺的生存提供了条件,为当地血防安全和灭螺工作带来不利影响。

(6)穿堤建筑物老化失修,涵管管身短,裂缝漏水,不能正常运行,影响大堤防洪安全;且在设计布置时均未考虑血防要求。

1.2工程目标

为了维护人民身体健康,减少洪涝损失,防治血吸虫病,合理利用水资源,改善河道水环境,加快鄱阳县中洲圩堤防整治(血防)工程建设是十分必要和迫切的。根据圩堤存在的问题,结合考虑防螺灭螺,进行血吸虫的防治,中洲圩堤防整治水利血防工程建设内容主要包括:按设计标准加高加固河堤及堤坡硬化护坡处理,并对存在防洪隐患的建筑物进行除险加固处理。

2工程设计

按《江西省鄱阳湖区水利建设规划》及批复和《江西省1~5万亩圩堤除险加固规划报告》,江西省1~5万亩一般圩堤为5级堤防,确定该工程为5级堤防。防洪标准为防御昌江10年一遇洪水。穿堤建筑物的级别根据其规模按相应建筑物设计标准和SL265-2001《水闸设计规范》确定,但不应低于5级,建筑物的设计洪水位比所在堤段设计洪水位提高0.5m。

2.1圩堤加高培厚设计

该设计堤段土堤采用土堤标准断面为:设计堤顶超高为1.30m,临水坡为1∶2.5、背水坡为1∶3.0;设计堤顶宽4.0m,堤顶混凝土防汛公路路面宽3.5m。根据实测资料,圩堤断面都达不到设计要求,该次设计按设计断面进行加高培厚。对堤身土料的要求如下。从外侧加宽加高的,要求选取防渗性能好的土料,至少与原堤身土质相当的土,新老土结合面必须先疏松土层,并清除表面杂物和不合格土料。从背水侧加宽加高的,选防渗性能稍差或与原堤身相同的土,亦须逐层夯压密实,新老土结合面处理方法与上述方法相同,以利于圩堤防渗及降低堤身浸润线,增加堤身抗滑稳定和渗透稳定。堤身填土填筑含水量按最优含水量控制,压实度要求不小于0.90。

2.2护坡固岸

为防止圩堤迎水坡遭受波浪和水流冲刷和侵蚀,结合考虑防螺灭螺,进行血吸虫的防治,对该次设计的堤段迎水坡进行硬化护坡,背水坡均采用草皮护坡。区内块石运距较远,干砌块石护坡不满足血防要求,相比浆砌石预制混凝土护坡,造价较为经济,且防风浪及防螺效果好,施工简单,进度快,较为美观,施工质量容易控制,因此该次设计推荐采用混凝土预制块护坡。混凝土护坡厚度经计算,采用厚10cm,下铺10cm的砂卵石垫层。混凝土预制块护坡规格型式:厚10cm,边长30cm的正六边形预制块,采用M10水泥砂浆勾缝,护坡下铺设10cm厚砂卵石垫层。混凝土护坡范围:下至堤脚,上至最高无螺高程线(该工程为设计洪水位)以上0.5m。护坡下设现浇混凝土齿槽,上设现浇混凝土压顶。根据《江西省鄱阳湖区水利建设规划》及批复、《江西省1~5万亩圩堤除险加固规划报告》及江西省类似工程经验,对迎流顶冲、急流傍岸、堤外无滩,直接危及圩堤安全的河段,采用平顺式抛石护岸形式进行处理。平顺护岸主要采用水下抛石固脚处理稳定河势。根据实测地形资料,设计枯水位以下部分抛石固脚,抛石体顶高程为设计枯水位以上0.5m。岸坡陡于1∶2的抛石体顶宽1~2m,边坡1∶2,再外抛厚0.6m,宽2~6m的水平护脚,具体宽度视河道宽度、流速的大小和冲刷程度及抛石体高度而定。坡度缓于1∶2的陡岸,按原坡抛护,斜坡上抛石厚度按0.6m控制,抛到缓于1∶3平缓处或河深泓。

2.3穿堤建筑物设计

根据堤防现状和险情情况,按先除险后加固和轻重缓急的原则,对存在安全隐患大的自排闸拆除重建,并在原设计规模的基础上增设沉螺池及拦螺网,以便及时排出堤内低洼地域的积水或降低其水位的同时减少有螺面积,达到血防目的。

3结论

篇5

(一)点几何中的点,只有位置,没有形状,没有大小。然而构成中的点,不单有位置,还有一定的形状、大小、方向等。几何中的点是小的圆的,但作为造型要素的点,可能有大有小,有方有圆,有偶然的有规则的,总之,不管什么样的形,只要它所处的空间足够小,我们都可以管它叫“点”。康定斯基认为:“点是生命,是表达的原始形象,是简化到极限的记号,是各种形象的最单纯化。”作为原始形象的点,它是构成的最小单位。点的视觉效果和情感会随着它在空间中所处的位置的变化而变化,点的特性不和点的大小成正比,点太大或太小都会弱化点的感受,点的缩小起着强调和引起注意的作用,而点的放大有面的感觉。点的表面肌理不同也会影响点的视觉感受,点具有紧张性和扩张感。如图1,交叉点公司标志(计算机行业),渐变的差点产生聚集的视觉效果,形成抽象交叉的形象,代表高科技,体现交叉的概念;这些点也代表着构成图形的最小单位即像素点,体现了行业特点。如图2,KIM照明灯标志,渐变的差点产生收缩感和光感,构成具有强烈视觉吸引力的标志,表现出了行业特点。如图3,汉城珠宝店标志(差点在标志中的运用),整个标志由渐变的差点组成一个钻石的图案,充分表现了行业特点。点是构成图形的最基本的元素,也是标志设计中不或缺的元素。在标志设计中,由于点具备了聚集视线的作用,以点的形式出现的要素,往往是突现标志设计含义的要点,可以起到点睛的作用。点在标志的设计中还可以起到活跃的作用,使得标志形态更生动活泼。

(二)线几何中的线,只有长度和位置,没有宽度,没有方向。然而构成中的线,不单有长度和位置,还有一定的宽度、方向、形状等。康定斯基认为:“线是一个点在一种或多种力量下的通道,依力量的迸发或矛盾,使线发生各种变化”。线是点运动的轨迹,线是最具有感彩的视觉语言,是拓展艺术表现力的重要语言。不同肌理的线,其感彩也不同,有的动感有的安静,有的严谨有的活泼,有的硬朗有的温柔,有的笨拙有的灵巧等等。这不同情感的线表现在标志设计中,也会产生不同的艺术效果。如图4,斯考特唱品公司标志,粗糙的线条,产生出的图案现代、热情、朴拙、奔放,具有手绘POP的特色。如图5,蒂姆木制家具标志,用统一的线条表现该家具的特点:标准化、组合化,中间的线条形成字母“W”,标示家具的木质特点。如图6,Metrocats标志,钢笔线条勾勒出一只雍容华贵、亲切可爱的猫的造型,给人直接的品牌感受。如图7,工作室标志,带阴影的粗细有致的坚挺线条,来自于木和金属条片锤炼出的铿锵执着。从视觉上看,有些浮雕的半立体形式,具有几年和镌刻永久的意义。线是空间分割的重要元素,也是最具有艺术表现力的元素。

(三)面点的扩大或聚集形成面;线移动的轨迹形成面,线的闭合或聚集也能形成面;线移动方向的不同会形成不同的面。面是自然界中最基本的形,造型艺术中的面总是以形的特征出现,所以,“面”也可以称为“形”。在平面设计中,凡是不被认为有点线形态的都是面也是形,形状强调的是一种轮廓特征。“形”具有有定形的“形”和无定形的“形”两种,有定形的“形”和无定形的“形”具有“图”与“地”关系。“图”与“地”都是有意义的形状,把握好它们之间的和谐构成关系并运用到设计中,做出有美感的图形,才是设计师的最高境界。如图8,美国乔治斯恐龙公园标志,阴形和阳形所占的比例相当,阳形成角龙,阴形成恐龙,阴形中的阳形和阳性中的阴形,成为两个动物的眼睛,阴阳相生,相映成趣。如图9,伊瓦海滨鱼市标志,以阳形为主的标志设计,整个鱼形为阳形,中间的鱼眼部分形成图形中的阴形。如图10,北京女美术家联谊会标志,标志创意的灵感来自于画家常用的调色板和充满朝气的女性侧面头像,将两个创意图形进行叠加后,外轮廓实形为调色板,内部的虚形为女性的侧面像。整个标志采用流畅的线条与造型,虚实相生,阴阳相通,体现出现代女美术家勇于奋进、探索不息的精神风貌。)如图11,美国田纳西洲水族馆,贯通式标志,以水族馆中的各种生物形象作为创意的出发点,采用贯通式的创作手法,实形为动物的造型,虚形在实形之间贯通游走,形成流动的水泊,整个标志图形阴阳结合,恰到好处。)如图12美国萨克拉曼多动物园标志,点、线、面结合在一起,根据各自不同的特点充当画面中的视觉元素,阴阳相称的面作为图形的主要造型,面转换成曲线形成标志动物的尾巴,点成为动物的眼睛。面在标志设计中的出现使得标志更饱满,更稳重。

二、构成语言的综合关系

篇6

1.1基于逻辑式的规则表示技术

变量和规则模型可以对对象的知识进行规则的表示。在对象领域内的各种参数建模中都需要用到变量,例如,在设计注塑模时,利用浇注系统对象能建立2两个变量,分别为浮点型分流道长度与字符串型形状。在传统知识的处理工具中,采用字符串方式进行规则匹配,只有当规则前件中字符串与事实库中表示事实的字符串相等时,才可表示规则匹配。但是在实际应用中,这种处理方式还存在一些问题,例如当计算中存在变量数值时,就无法采用字符串匹配的方式进行判断,也就无法得知该变量是否大于其他数值。由于对象中存在变量,因此需要从逻辑上对变量的取值进行判断,确定其是否符合规则要求,逻辑式的规则表示技术使规则匹配方法更加便捷。这种表示技术不仅使传统知识处理工具获得了有效的拓展,还在极大程度上满足了知识推理过程在运算时的多样性需求。基于逻辑式的规则表示技术的构建从真正的逻辑意义方面达到了专家判断能力的目标。

1.2基于广义表的函数计算语言

在工程设计领域中,需要运用到较多的理论与公式,简单的知识表示规则并不能满足工程设计中众多理论的描述需要。因此应建立基于广义表的函数计算语言,才能使知识建模阶段的理论与公式集成更加丰富。

2面向工程设计的知识推理方法

面向工程设计的知识推理方法能充分利用规则系统进行前向推理与反向推理:首先将工程设计中需要进行求解的子对象搜索出来,然后尽量将系统推理集中在每一个子对象中进行,大大缩小推理范围,当每一个子对象的推理全部完成之后,再综合总体工程的设计。基于对象的知识推理算法范围涉及较多,包括查找求解对象、查找与应用求解知识、合并推理中间与结论的事实等。工程设计知识求解的子对象名称与求解方法都集中于该算法的工程设计层次结构的根节点中,并且具体子对象中还包含了该领域中的设计知识与变量,这不仅能有利于知识推理对工程设计的目标进行定位,包括总体目标与分目标,还可以尽量避免由于相关子对象的繁多复杂造成在知识应用于求解过程中的组合爆炸问题。由此可见,基于对象的知识推理算法有着十分明显的良好效果,适用于工程设计领域中的层次结构。

3基于逻辑式的规则推理方法

在建立知识推理方法后应建立规则的推理方法,由于规则是基于逻辑式的表示方法,致使其与常规推理方法存在一定的差距。规则的推理方法中,变量计算是由逻辑推理、计算方式、询问方式的有效结合共同实现的,其中,计算方式是由广义表中的函数语言计算得出,这一变量与其他变量是息息相关的,存在一定的经验关系;询问方式主要是由用户输入后得出的变量值。基于逻辑式的规则推理过程中,针对规则前件中各节点进行计算;如有未解的变量,应采用前述方式来求解;如节点变量已求解,应根据操作符逻辑进行真实性计算;若规则推理方法中的前件部分通过了真实性检测,而不确定值超过阈值且规则匹配,应计算后件节点的不确定度,并将真实性验证数据保存到事实库中,作为其他规则推理的理论依据。反之,作为规则无法进行匹配处理。

4结束语

篇7

(一)成教学生的学习能力

高校成人学历教育有高起本、专科(高职)和专升本三种,招生的学生具有高中学历或者专科学历,他们多数没有考上普通高校,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学习素质较差,专业理论基础不是很好。因此,设置的课程内容应该容易被学生接受。

(二)成教学生的学习形式

高等学校成人教育学生的学习形式主要是业余(包括半脱产、夜大)和函授,高校对成教学生进行集中授课,授课时间多数安排在晚上、周末或者寒暑假。学校安排的授课学时较少,教师主要向学生讲解学纲、重点和难点知识、学习要求、考核方式等,学生以自学为主,因此,设置的课程内容应适合学生自学。

(三)成人教育计算机类专业特点

成人教育计算机类专业具有应用性、实践性、成人性等特点。实践性特点要求课程内容应能培养学生的计算机操作技能。应用性特点要求课程内容应能培养学生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应用技能。成人性特点是指教育的对象成人具有自身的身心特点、学习方式、生活方式和生活世界。他们大多具有一定的工作经验和工作技能,接受教育的目的是提高自己的计算机工作技能,希望看到直观明显的教育效果,课程内容太难会挫败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因此,设置的课程内容应适应成人教育计算机类专业的特点。

(四)专业培养目标

课程内容应围绕专业培养目标而设置。成人教育计算机类专业的培养目标立足于终身教育,针对成人学生的不同发展方向,培养掌握计算机基础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的应用型、技能型人才。因此,设置的课程内容应符合应用型和技能型人才培养的目标。

二、课程设置问题

(一)开设课程内容不合理

很多高校成人教育专业开设课程和普通高等教育专业相似,忽视了成人教育“学以致用”的特点,简单照搬普通高等教育开设的课程内容。如果成人教育使用普通高等教育的课程内容,成教学生学习过程中会觉得应用性和技术性知识太少,从而降低学习兴趣和学习主观能动性,会导致学生的学习效果很差,许多学生毕业以后还不会使用常用的计算机软件,不会网页设计,不会网络维护,不会组装和维护电脑,也不会图像图形处理,只是拿到了成人教育毕业文凭。

(二)课程内容难度较大

成人教育专业学生整体学习能力和学习水平相对比较低,专业基础比较薄弱。并且成人教育学生以自学为主,教师授课学习为辅,课程多为集中授课,学生课堂学习时间很少。而很多高校在设置成人教育专业课程时没有考虑学生的学习能力和自学为主的学习方式,开设的课程内容和普通高等教育专业相同,增加了成人教育学生课程学习难度,很多学生学习起来非常吃力,甚至有的学生直接放弃该门课程内容的学习。

(三)课程内容实践性不强

高校的计算机类成人教育专业大多侧重于计算机理论知识教学,由于授课学时限制,很多和理论教学课程配套的实验课程被省略掉,即使开设实验课程,实验学时数通常会被压缩,实验内容大多是原理性验证实验。依照设置的课程内容培养出的学生理论知识和原理性知识比较多,但运用知识解决工作中遇到的实际工作问题能力比较低。成人教育学生大多来自工作一线,很多学生接受继续教育是为了学习到能够直接运用到工作中的技术。他们迫切想通过成人教育获得工作技能,对技术和操作知识有强烈的学习需求。

(四)课程教材不适合成人教育

课程教材通常由任课教师选择,成人教育课程教师通常是高校里普通高等教育的专业课教师,这些教师兼职给成人教育专业上课。为了节省备课时间和精力,任课教师在选择教材时,通常会直接选用给普通高等教育专业学生上课用的教材,忽略成人教育的教育特点和学生的学习特点,导致课程教材不适合成人教育学生。

三、课程设置问题的解决方法

(一)依照专业培养目标设置课程

培养目标对学生的发展方向及应掌握的工作技能和知识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对专业定位和专业教育起到方向定位的作用,是整个专业教育的核心问题。成人教育计算机类专业具有应用性、实践性、成人性等特征,成人教育机构和学校在制订培养目标时应充分考虑这些特征。因此,设置的课程内容应该能够提高学生的计算机操作技能、知识水平和解决工作实际问题的应用技能。

(二)合理设置课程结构和内容

计算机类专业应该培养具有较强计算机实践和操作应用能力的技能型人才,开设课程应该能够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计算机操作技能。建议成人教育计算机类专业开设这几类课程:统考课程、证书课程、实践考核课程、专业技能竞赛课程、就业方向课程。

1.统考课程

统考课程是学习本专业课程内容的基础课程,一般在一年级第一学期开设。统考课程有大学英语、计算机应用基础、高等数学、马克思基本原理概论。

2.证书课程

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发挥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增加学生就业资本,可以开设证书课程。证书课程把课程内容和考证结合起来,课程结束后,学生参加国家考试机构和部门组织的全国统一职业资格证书考试,考试通过,获得证书,证书也可以帮助学生就业。IT行业的职业资格证书很多,例如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软件水平考试、职业技能鉴定考试、高校计算机等级考试(CCT)、行业认证(包括微软认证)、国家信息化技术证书、印度NIIT认证、全国信息技术高级人才水平考试(NIEH)认证、北大青鸟ACCP认证等。这些证书有较强的实用性和权威性,受到社会的青睐。学生可以选择与专业方向对应的认证考试,以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和竟争上岗能力。高校成人教育计算机类专业可开设的证书课程包括:计算机网络技术、高级数据库技术、高级语言程序设计等。

3.实践考核课程

计算机实践课程要求学生在实践课中多操作,在操作过程中提高自己的计算机技术应用能力,提高专业知识技能,以适应未来工作岗位需要。很多计算机课程不仅具有理论性,还具有较强的实践性,理论和实践紧密相关、相辅相成,理论指导实践,实践加强对理论的理解。计算机课程的实践课应在教学计划中占有很大比重。计算机类成人教育专业可以开设的实践课程包括:软件工程、网络应用程序设计、多媒体计算机技术、软件开发工具与环境、面向对象程序设计、高级数据库技术、高级语言程序设计等。

4.专业技能竞赛课程

全国有多种计算机职业技能大赛,竞赛项目内容有计算机网络管理、多媒体制作、图形设计、计算机综合应用能力(含计算机办公软件应用)等。例如ITAT全国信息技术应用水平大赛,比赛中有很多计算机应用专业比赛项目,还有很多技能大赛组织的各种编程语言竞赛。职业技能大赛对接企业用人需求,成为学校专业技能教育和企业的交流平台。成人教育专业应该根据一些重要的专业技能大赛内容开设相关课程,课程教学过程中注重实施案例教学、项目教学和实训教学,技能竞赛引领课程教学,竞赛项目内容融入平时教学,把竞赛任务分解成可以独立操作验证的小任务,随着课程内容的不断推进,使学生逐渐完成这些小任务,课程结束后,对学生进行竞赛强化练习。学校制定相关制度和政策去引导激励学生参加各类技能大赛,比如,学生获得各等级技能大赛名次,可以获得课程学分,学生技能大赛成绩纳入相关课程考核成绩中。

5.就业方向课程

计算机类专业就业方向有网络工程方向、软件工程方向、通信方向、网络与信息安全方向等。成人教育专业应结合学生的就业方向和工作岗位需求有针对性地开设就业方向课程。例如软件工程方向学生毕业后到国内外众多软件企业、国家机关以及各大、中型企、事业的信息技术部门、教育部门等单位从事软件工程领域的技术开发、教学、科研及管理等工作,因此,该专业方向可以开设C++程序设计语言、Java程序设计语言、.net课程、C#课程设计等。

(三)选择适合成人教育的课程教材

教材作为课程内容和学生学习的知识载体,直接影响教师的授课内容和学生的学习效果。成人教育专业课程教材应适合学生的学习,达到培养成人教育人才的课程设置目标。高校不应该照搬普通教育本专科教材,而应该在考虑成人教育学生的知识基础、实际需求和接受能力基础上,选取应用性、实践性强、适合成人教育的一些教材。教材内容和章节分布应适合成人教育学生自学的学习方式。

(四)线上+线下课程相结合

篇8

1目前存在的问题

我国高等教育长期存在重理论、轻实践的问题,因此教育部多次强调并明确指出要大力加强实践教学,建立和完善校内外实习基地,高度重视毕业实习,提高毕业设计、毕业论文的质量。软件工程专业是一门理论与实践联系非常紧密的学科,若按照传统重视理论的培养模式,毕业生则难以满足当前社会用人单位的需求[3]。对于相对新兴的软件工程机电一体化方向专业,其专业知识结构及培养目标决定学生面临的毕业实习与设计问题更复杂,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表现在如下几方面。(1)就业与选题的矛盾。基于该类专业的培养目标,毕业生目前就业意向主要有三:一是在软件产业从事编码测试、系统分析设计或具有软件领域知识的复合型技术服务、销售和管理(软件方向);二是在机械电子工程应用背景专业领域从事软件开发及机械研究、产品设计、制造、管理等工作(工程应用方向);三是考研、考公务员和自主创业等(考研方向)。因就业方向的多元化、毕业实习设计老师(包括软件企业导师)的专业领域和人数限制、实习条件的限制等多重原因,学生难免产生选题与就业意向不相符的矛盾。(2)毕业实习设计与考研、公务员招考时间安排上的冲突。毕业实习设计一般都安排在第4学年的第7学期、第8学期,而这期间,每年一度的全国研究生招生考试和公务员的国考、省考也同时举行,这就导致“考研方向”的学生在备考和完成学业间的矛盾,如不进行相应调整,势必影响毕业实践环节的教学质量。(3)软件方向与专业方向的不协调因素。软件方向学生一般采用3+1的培养模式,也就是说,第4学年大多在软件企业完成基于项目驱动的毕业实习和毕业设计;而工程应用方向和考研方向往往还有几门课程需要在校学习,在时间和内容安排上往往存在冲突。(4)毕业实习与毕业设计不能有机对接。毕业实习是毕业设计的重要准备阶段,毕业实习要结合毕业设计课题,到生产第一线进行专业实践与社会实践,收集与毕业设计有关的信息和资料,毕业实习的内容和质量对毕业设计的质量有直接的影响。毕业设计要将所学基础知识、专业理论与毕业实习的实践相结合,注重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它能在一定程度上检验毕业实习的效果[4]。软件工程培养实用型、复合型人才的特点使其对毕业实习与设计的衔接要求更高,而且该类专业多元的就业意向及其他复合因素使得学生的实习与设计内容往往不能有机衔接。目前软件工程专业毕业实习设计的教学工作中,面对学生就业自主化的严峻形势,存在着毕业实习与毕业设计不能有效衔接、教师对两者核心含义把握不好、设计(论文)选题及内容与经济社会对人才需求脱离以及忽视对学生的创造能力意识培养和训练等影响毕业设计论文质量的问题,因此进行全新的教学改革已经迫在眉睫。

2毕业实习设计指导需考虑的因素

1)学习动机。自我效能感、学习动机和学业成就三者之间存在相关关系,且自我效能感与学业成就、学习动机和学业成就之间均呈显著正相关[5]。自我效能感是人们对自身能否利用所拥有的技能完成某项工作行为的自信程度;学习动机是推动学生进行学习活动的内在动因,是激励、指引、维持、调节学生学习的强大动力[6];学业成就指经过学习和训练后所获得学业方面的知识和技能,是学生学习状况和水平的集中体现。高校毕业班级学生处于即将告别学生时代而走向社会的特殊阶段,毕业、考研和就业等诸多问题以及社会价值日趋多元和竞争压力日益加剧的强烈冲击,对其学习和心理产生了重大影响[7]。为增强学生的学习动机,从选题入手,贯穿毕业实习设计各环节,融学生兴趣爱好、就业意向与学生毕业实习设计于一体,激发学生的内在动力,是取得好的设计质量的关键因素之一。2)项目驱动。有效地整合指导教师的各类纵向、横向在研项目并将其进行深入的挖掘和提炼,根据毕业实践环节具体要求细分软件工程项目,将其引入到学生毕业实习设计中,采用以项目驱动为主体的人才培养模式,优化管理体制与实验室运行机制,探索一种新的实践教学模式,以期实现实践教学过程可控化、项目实施团队化、项目资源共享化的目标,培养具有扎实的工程实践能力、较强的技术创新能力、良好的团队协作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的人才[3]。3)导师制。采用指导教师全程负责制是确保后续创新模式实现的关键。导师可以是从学校选定的各方向专业教师,也可以是从企业选出的工程技术人员,还可以是两者的结合(双导师制)。导师既要完成毕业实习与毕业设计的组织工作,又要完成这两个环节连贯且相互渗透的业务指导工作。为确保这种教学模式有条不紊地实施,指导教师应认真履行相应的职责。首先,根据毕业实纲和设计大纲的要求,与企业协调好学生的毕业实习设计课题和企业的生产技术工作需要之间的关系,落实毕业实习内容及合适的毕业设计课题;其次,要对学生毕业课题进行方案论证,及时提供指导和质量监督,确保教学任务的完成[4]。

3毕业实习设计指导创新模式的设计

结合软件工程机电一体化方向的专业特色,在现有基础上设计的毕业实习设计创新模式总体框架如图1所示,其主要内容包括如下几方面。1)以学生为本,模块化组织。基于学生的学习动机,根据学生某方面的专业特长和未来的发展取向,该模式分为3个大模块:以软件设计、软件测试、软件维护和软件项目管理等为目标的软件模块(软件方向);立志于进一步深造的考研、公务员考试等模块(考研方向);面向工程的工程应用模块(工程应用方向)。大模块下再设子模块,如以工程应用为背景的模块又分为UG、PRO/E等大型软件的工程应用模块;以单片机、PLC等程序开发为主的工控模块;CAD、UG、PRO/E等面向应用软件的二次开发模块。学生根据学业基础、就业意向及学习兴趣自主选择。2)毕业实习设计一体化。毕业实习与毕业设计是保证教学质量的重要阶段,二者的关系越来越密切,将二者人为分割的教学模式已不太适应教学的需要,必须建立二者紧密结合的教学新模式。具体来说,软件模块将毕业实习和毕业设计两个阶段合并为一个阶段,形成一个相对较长的时间整体,与大型软件公司合作,安排在第4学年,这也是软件工程专业目前比较流行的模式;工程应用模块中学生可以根据毕业设计课题有针对性地开展毕业实习工作,实习、设计由同一导师指导,采取集中实习和反复调研的形式,实习围绕设计的需要展开;考研模块则将实习和设计的时间提前,第6学期即由指导老师提前介入,预先安排相应工作,在充分保证设计质量的前提下,为考研创造条件。至于软件方向与背景专业方向课程安排上的冲突,软件学院采取课程置换与学分互认方式,拓宽学生的专业课程知识,达到多元方向的均衡。3)导师制和项目驱动贯穿始终。采取导师负责制,将部分学生(考研方向)的毕业设计提前到第6学期开始,到第8学期结束,历时1年半时间。在导师的指导与安排下,学生开展的工作包括文献检索,熟悉设备,仪器校准,实验计划,实验开展,项目调研、开展、改进和总结各环节。基于项目驱动,每一学生的实习设计选题均为某方向科研子项或工程子项,学生通过一个完整的项目链,在熟悉科学研究方法、步骤和科研组织等环节基础上,全面培养动手能力、独立工作能力和创造性的思维能力。4)建立全程质量监控体系。“全程”指从毕业设计选题、毕业实习指导、教师下任务书、学生做开题报告、方案设计、实验、中期检查、撰写论文到答辩评分、总结归档等质量形成的全过程;以制订计划、明确目标执行计划检查、反馈处理、纠偏制订新的计划、目标为质量监控途径。针对毕业实习、毕业设计的各个环节,制订详细可行的规范,把握各阶段的时间节点和考核标准,目前要求教研室审核的关键节点包括选题、任务书、开题、中期检查、综合评价、答辩等。

4工程实践环境的构建

要保证上述模式的良好运行,必须有一个稳定而可行的工程实践环境。我们一直注重软件工程专业实践应用型人才培养,不断加强与IT等用人企业的合作。从软件工程机电一体化方向专业开办以来,江西理工大学软件学院先后在中兴软件、中天电子、江西微软、上海杰普等多家大型软件公司和IT培训机构建有校外实习基地,在江西铜业公司、中金岭南股份公司、恒天动力有限公司等建有校外专业背景方向实习基地。打造相对稳定、整体素质较高的导师队伍是实现该创新模式的有效保障,学院应考虑:①从实习基地遴选指导教师;②选派软件方向教师到合作基地工程实训;③选派专业方向教师到国内知名院校访学。对毕业实习设计各环节,软件学院制定有详细的《毕业实习设计规范》,系部成立“软件工程毕业设计领导小组”。教研室针对该内容进行深入调研与问题分析,在教师中开展动员,提前落实并布置工作;在学生中宣传动员,使学生在思想上有准备,重视毕业实习、毕业设计;在毕业设计过程中,强调过程质量控制和管理,及时跟踪控制,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5结语

推荐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