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3-21 17:04:58
绪论:在寻找写作灵感吗?爱发表网为您精选了8篇电力自动化论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迪您的思维,激发您的创作热情,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1电力过程自动化现状目前电力部门自动化道路的发展并非一帆风顺,一些问题已经显现出来,为保证其良好发展,必须对一些常见的问题进行改革。我国电力工程的自动化技术仍旧处于发展中阶段,在管理上存在一定漏洞。电力工程系统复杂,子系统众多,电力工程系统的运行必须保证各个部分的平稳运行,因此管理起来具有较高的难度。同时由于电力部门自动化设备更新速度较慢,很多技术难以适应时代的发展。电力部门中监测部门名存实亡,自动化设备的自动监测功能虽然能够帮助工作人员进行监控,但并不能完全取代人的功能,一些电力部门过分迷信自动化设备,导致管理上存在片面性。
2电力工程自动化存在的问题
(1)盲目引进自动化设备,没有针对性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大展,很多自动化设备出现在电力工程现场。电力部门的管理是一个系统多样性的过程,因此仅靠人力难以实现全方位的工程管理,难以发现系统中存在的隐患,通过全面检测也只能发现一些比较明显的问题。通过自动化设备能够实现对系统的全方位监测,提高系统工作效率,减少故障发生率。
(2)电力工程自动化装置缺乏人性化电力工程设备具有高度集成电力系统控制能力,很多先进的自动化设备操作具有一定难度,电力部门技术人员在未受到专业培训的情况下难以掌握自动化设备的操作方法。电力部门没有针对建立一个完善快捷的自动化控制系统,技术人员往往无法掌握自动化技术的精髓,无法将自动化的功能完全发挥出来。自动化系统建设缺乏人性化,没有从便于操作的角度进行设计。自动化是为了便于管理而引进的现代化设备,而实际过程却是无法发挥自动化的功能,自动化设备本身却带来了在操作上的难题,适得其反。
(3)电力工程自动化数据传输问题自动化设备对电力工程的控制主要通过对监测数据进行分析并做出反应,与传统人为管理方式一样,只是自动化设备具备反应迅速、高效快捷等优点。管理过程中需要对数据进行准确传输,保证智能处理系统得到的数据是有效的。目前电力系统自动化信息传输存在一定误差。由于电力工程引进的自动化设备并非完全定制,而是采购市面上通用的自动化设备,因此在实际运用时可能与电力工程系统存在兼容性问题,一些系统中存在的问题导致数据无法准确传输,因此导致系统出现一定错误率,甚至可能导致电力系统的故障。
3提高电力工程自动化有效性的措施
(1)针对性引进自动化设备电力部门在引进自动化之前需要对整个电力系统进行分析,找出系统组需要切实解决的问题,对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分析,找出解决各个问题的具体措施,看是否有必要引进自动化设备。对迫切需要的部分进行自动化方案探讨,针对问题引进有效的自动化设施,保证自动化设施在电力工程能发挥实际效益,避免盲目跟风造成资金浪费。
(2)建立人性化自动化操作系统自动化设备引进后,应该请专门的人员编写相关程序,从便于操作的角度进行分析,建立一套完整的自动化控制系统。系统最好采用简单明了的操作方式,让电力部门的工作人员能够快速掌握并熟练操作。在自动化操作过程中应该进行一定的防护作用,例如进对一些具有一定后果的操作设置问题选项,操作人员进行相关操作时会有问题弹出,请操作人员确认是否继续操作,避免操作人员的疏忽导致自动化系统紊乱。
(3)采用竞标方式引进定制自动化系统目前从事开发自动化系统与设施的企业众多,竞争颇为激烈,因此电力部门在引进自动化时可以采用竞标的方式购买自动化定制产品,让众多企业参与进来,选择性价比适中的企业。定制的自动化系统能够避免与电力系统的兼容性问题,所有功能针对电力系统而建立,因此数据传输基本不受影响,得到的分析结果准确,真正达到自动化管理的目的。
4结束语
1自动抄表、计量装置监测抄表方式的转变是电能计量自动化系统
应用最直接的表现之一。抄表是电能计量中的基础工作,一直以来,传统的抄表工作都是人工完成的,常常会出现抄错、漏抄等问题,会对计量准确度产生严重的影响。在电能计量自动化系统下,传统的人工抄表方式逐渐转变为远程自动抄表方式,用电现场终端每月初抄读各计量点月冻结电量,并能够自动将数据传送回计量主站,不仅大大减少了在抄表方面的人工投入,同时,进一步提高了抄表质量和抄表效率。其次,计量自动化系统完全指出所有终端设备提供的报警,在采集数据、通讯状况等数据的基础上,可以实现关于数据异常、数据不全等报警功能。电能计量自动化系统的建成及其在电力营销中的投运,能够全方位覆盖计量装置远程监测系统,有助于推动传统计量装置在运行管理模式和故障诊断手段方面实现跨越式的大发展。与传统“守株待兔”式的故障排查相比,电能计量自动化系统的应用可以实现对故障的精确定位,并主动出击,极大地提高了用电监察的及时性和可靠性。
2统计线损四分、供售电量和检查用电
在线损四分管理中,对线损四分的实时统计是工作难点之一,而计量自动化系统在电力营销中的应用则较好地解决了这一问题。电能计量自动化系统的实时数据采集功能,不仅能够对线损按月、按日进行分区、分压,同时,还能够进行分线、分台等统计、分析,并且可以在需求基础上自定义分析相关的对象,形成各类线损统计报表,有利于推进线损异常的分析和管理。在未应用计量自动化系统之前,人工抄写是统计供售电量、分析同期线损的主要方式。这种传统的方式,不仅效率低,而且工作负担比较大。应用了电能计量自动化系统后,在统计供售电量工作方面,有效地提高了工作效率、工作的准确度和实时性。在检查用电的工作中,应用电能计量自动化系统能够实时监测用户的用电情况,一旦出现异常情况,就可以及时发出警报,准确排查和定位故障。
3分析用电负荷特性、监测配变运行、统计停电时间对于供电企业
分析、掌握用电负荷的细分区域和各类行业的负荷特性是其一直的努力方向,但是,在实际工作中,却很难实时获得负荷数据。应用计量自动化系统,不仅具有强大的负荷分析功能,同时,还能够获得实时负荷数据。在监测配变运性方面,计量自动化系统的应用可以实时监测、统计和分析变压器的电压、功率因数和负载率等情况,有效地减少了因路途遥远而导致监测不到位情况的发生,而且还能及时掌握设备运行的完整曲线和相关数据,更加科学、有效地评估配变运行状态。在统计停电时间方面,电能自动化系统的应用是立足于后台判断终端是否停电,以此来促进统计专变和配变停电信息的实现。同时,还可以根据实际要求自定义生成停电时间统计报表,为生产部门提供更多的参考数据,以提高其供电分析的可靠性。
二结束语
1.1 电力自动化技术的概念
在科技发展的带动下,电网技术得到了长足的发展,而配电网技术的网络化程度也在不断的提高,这就为电力自动化技术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契机。电力自动化技术融合了现代化的电子技术、信息处理技术、网络通讯技术等一系列高科技技术手段。在电力工程当中,它能够帮助电力系统进行有效的远程监控和监视管理工作。电力自动化技术的应用,是电力系统得到了更加稳定的运行环境和更加优质的服务。
1.2 电力自动化技术的要求
电力自动化技术的应用要保证电力系统中各个组成部分都要符合技术要求,确保设备的安全运行。同时基于设备的实际运行情况,保证操作人员的实际控制和协调工作。利用电力自动化技术应更多的注重对安全性能方面的优化,减少事故率,以达到节省人力和物力的目的。此外,要对电力系统的整体数据和各方面的运行参数进行收集和检验,并进行相应的处理,以确保电力系统能够稳定的运行。同时,还要保证电力系统在安全、稳定、经济的条件下,发挥正常的作用。
2 电力工程中电力自动化技术的应用
2.1 现场总线技术的应用
现场总线技术是将电力工程现场的智能自动化装置和其它的仪表控制设备等连接在一起,共同构成一个多项、多站、串行的数字化、一体化信息网络。通过这种连接,实现计算机设备、智能传感器设备、数字通讯设备、控制设备等有效的融合[1]。
现场总线技术是通过利用分散电力工程中的控制功能,来实现其在电力工程中的作用,同时配备了相应的计算机设备,对被控设备的信息进行收集和处理。只需要将这些信息与计算机进行连接,然后设定相应的信息调度命令,就能实现自动运行。在实际操作中,总线设备能够实现前置机和上位机之间的配合,从下方对电力工程进行控制。然后通过控制相应的仪表设备,来提高电力系统中控制功能的性能。
2.2 主动对象数据库技术的应用
在电力工程当中,主动对象数据库技术主要是应用在电力系统中的监视系统中。这项技术的应用,给电力系统的开发、继承、封装等工作都带来了很大的帮助,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软件技术的改革和发展[2]。实践证明,主动对象数据库技术在电力系统当中的应用取得了十分良好的效果,也受到了广泛的支持。和电力工程中其它的关系数据库相比,由于主动对象数据库技术是用来支持对象标准,因此其主要作用是对电力工程中的技术和主动功能进行技术支持。正是由于主动对象数据库技术的这些功能特点,以及其良好的稳定性和兼容性,使得其在电力系统中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并逐渐取代了其它的数据库技术。
主动对象数据库技术能够通过电力系统中的监视功能,充分的利用对象函数的作用,来实现电力系统的自动化运行。随着触发机制的使用,能够更加有效的实现和控制数据库的监视功能,也为数据的传输节省了大量的时间。
2.3 光互联技术的应用
在此过程中,它能够避免时间应电容性的负载影响,也不会受到平面的限制。同时,还能够促进电力系统的集成度提升,加强系统的监控功能。实践表明,利用电子交换技术和电子传输技术,能够有效的拓展互联网、重组编程结构,使电力工程当中的电力系统具有更高的灵活性[3]。
此外,光互联技术具有很强的抗电磁干扰的能力,能够有效的提高处理器的干涉能力,使数据的通讯和传输更加的方便、快捷。光互联技术在电力系统中的广泛应用,对电力工程的可靠性、安全性以及可信度等方面都有着十分显著的提高。
最后,光互联技术还具有采集数据、控制数据、计算数据、以及人机界面处理等多方面的功能。同时还能够进行电网的分析和其它高级应用功能。这就使得光互联技术在电力工程当中的应用变得更加的灵活、清晰,使工作人员能够更好的进行调度工作,对电力工程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3 总结
电力自动化技术是在国家电网公司配电系统网络化技术不断提高的契机下迅速发展起来的,它是一门综合技术,包括现代电子技术、信息处理技术、网络信息技术。电力自动化技术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为其平稳发展提供了一定的条件,也减少了电力系统中安全事故发生的几率,节约了各种资源。电力自动化技术可以对电力系统的整体参数进行详细的检测,保障其正常运行。电力系统对电力自动化的要求大概分为两个方面:第一,对它的技术要求。在这方面我们要不断发展电力自动化技术,并提高电力自动化技术的发展水平,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减少和避免电力系统安全事故的发生,保证电力系统的安全性和稳定性,也可以减少对人力资源的浪费。第二,对它的检测性的要求。电力自动化技术会对电力系统整体的每一个参数进行定期的检查和测试,并对它进行进一步的改进和完善,保证整个电力系统的正常运行。
2 电力自动化在我国的发展
2.1电网自动化调度技术方向的发展
电网自动化调度技术是指以计算机技术和信息技术为控制手段,实现信息的采集、整理和显示,保证电力系统一个良好的运行状态,能够让调度人员更好地掌握全局,实现对整个系统的有效指挥。电网自动化在调度方面的发展,使我们对电力工程有了全面的监控,能够更方便地应对突发事件,保障电网系统的稳定运行。
2.2变电站在技术上的自动化
变电站在技术上的自动化主要是指利用计算机和通信方面的技术对得到的信息进行集中处理。实现个人在变电站对信息的处理,可以对整个电力系统进行优化和整合,这样就可以对搜集来的数据和信息进行比较全面的处理。利用此功能可以有效监控整个电力系统的操作和运行状况。
3电力工程中的电力自动化技术应用
3.1供电系统自动化技术
电力自动化技术在供电系统的应用主要包括三大块,即电力调度区域实现自动化监控、变电站运行、管理的自动化以及负荷控制工作的自动化。电力调度区域实现自动化监控主要通过小型计算机来完成。变电站运行管理自动化主要通过计算机与互联网通信技术来完成,通过应用计算机对所反映的数据进行集中处理,提高处理效率,可以有效实现对整个电网运行的实时监控,能够做到及时发现故障、及时报告,提高维修速度,保证电网运行的通畅。负荷自动化控制主要采用工频、声频控制来完成,根据电力系统负荷的记录来自动生成负荷曲线,让工作人员对其进行实时监控。
3.2电力自动化补偿技术
传统的低压无功补偿技术采用的是单一信号,以及三项电容器,但是,该技术在应用过程中存在大量的缺陷,如在应对用电为单相负荷的用户时,会出现三相负荷不平衡的问题。而自动化补偿技术的出现,有效弥补了低压无功补偿技术存在的缺陷,能够有效实现三相共补,三相分补,并能将二者有效结合,更好地适应电力负载的变化,同时该技术还具备检测功能,能够对电器进行实时的防护。
3.3对象数据库技术
现如今,在电网运行中,对象数据库技术已经被广泛应用,该技术与传统监控技术相比,占据着绝对的优势。通过该技术的应用,可以实现数据库的自动化监控,且对信息数据的处理速度非常快,准确率极高,极大地弥补了传统人工处理数据的不足。随着数据库技术的进一步发展,未来有望实现电力系统自动监视与控制等功能,不仅可以有效满足企业发展降低成本的要求,还可以有效满足工业、生活用电迅速增长的需求。
4结语
随着互联网以及光纤通信技术的快速发展,网络通信在我国各个领域的应用也越来越多。就我国电力系统而言,其专用通信网络现已建设成为以光纤通信为主干网的通信线路,覆盖各地区的变电站和发电厂。电力系统数据通信网络不仅能够支持EMS、远动、实时数据通信等业务,而且还能支持基本语音通信业务,如行政及调度电话等。当前,我国电网自动化系统现场局域网对不同电压等级分别采用了不同类型的通信网络控制,如RS485总线、CAN总线、互联网等。近些年,伴随着智能开关及电子互感器的问世及其在电网中的应用,电力系统设备自动化程度不断提高,这就使得电网中一次设备与二次设备的无缝集成变为可能。
2无线通信网络在电力自动化中的应用
无线通信网络主要由以下几个部分组成:无线基站、管理服务器以及无线终端等。目前应用于电力自动化系统中的无线通信技术主要有4种,即WPAN、WLAN、WMAN及WWAN。与传统的有线通信网络相比,无线通信网络在应用方面的优势更加明显,其中以变电站的远程监控效果最佳。但无线通信网络在应用中却存在如下缺点:由于它并不像有线通信一样依靠通信线路进行信号传递,而是利用无线电波在空中传播信号,使得该信号很容易被窃听。若重要信息被窃听的话,则会对电力系统造成威胁。为此,研究一种防窃听的无线通信网络将会是未来的主要趋势。电力自动化系统在使用无线通信网络时,可以有以下两种选择:①以现有的网络设施为基础,如蜂窝网络。②架设专用的无线通信网络。这种方式可以使电力企业掌握更多对通信网络的控制权,应作为首选方案。但专用无线网络的架设需要较为庞大的安装资金,并且投入使用后的维护费用也相对较高,若采用该方式,企业必须认真分析方案的可行后方可实施。随着数字电子技术及无线通信技术的不断发展,可能将混合式网络变成现实,而且这将为电力自动化通信网络的实现提供便利条件。
3电力自动化通信网络方案选择
3.1总线网
电力系统的总线网络具有不同的功能和作用,如图1为无线通信网络。监控网主要用来控制网络的各种状态,录波网则负责故障信息的传递。电力系统主要以光纤为主要的通信介质,通信距离约为2km。由于变电站的网络接口都能与总线网络有很好的链接,同时具有很高的可靠性,所以在中低压变电站进行使用非常合适。而对于220kV以上的变电站,在使用过程中由于节点过多而使能够分配到的带宽大大减少,造成网络冲突。随着冲突不断发生,通信将变得毫无效率可言。因此,对于高压变电站来说,此方案不具备很好的适应性。
3.2嵌入式以太网
变电站设有三个光纤以太网,三个网络之间互相独立存在。如果用嵌入式以太网代替总线网,则与高压变电站的间隔单元组屏不相适应,所以变电站的通信网络应当被分为两个层次,将10MB/s的以太网作为主干网络,将后台及PC端进行连接,而总线网则发挥连接保护装置的作用,从而把总线网的信息传到主干网。这样,以太网和总线网的结合就很好地规避了自身的不足,将二者各自的优势得以发挥。在以总线网进行连接时,由于需要和所有保护装置进行连接使网络节点增多、流量增大,加上带宽的限制,不断地重发信息,势必会影响到网络通信的效率。如果将嵌入式以太网和总线网进行结合,虽然没有改变带宽,但是大大减少了节点,大大降低了总线网的负荷,而当信息传输到主干网络上之后,由于主干网络带宽较大,即使保护装置较多,也能保持较高通信效率。这样,将嵌入式以太网和总线网结合使用就有效提高了网络通信的效率,同时以太网支持的长帧也要远远大于总线网,这样使得录波的传输效率也得到了很大的提升。由于PC机要和总线网连接,必须要使用PCLTA卡,这种卡的专业性比较强,因此价格十分昂贵。如果PC使用量较大,则会加大使用的成本。如果使其和以太网进行连接,可以更加方便,也节省更多成本。为了使各公司通信产品可以互相操作,IEC正在制定内部通信协议,采用嵌入式以太网也具有更大的优势。
3.3通信网络传输
网络传输的实时性是衡量网络通信的关键因素之一。首先,分析间隔内部LonWorks网络的实时性。LonWorks网络通过网络变量来实现节点之间的通信,不同的网络变量可以设置成不同的优先级,这样开关变位等重要信息就可用优先级高的网络变量优先传输。在这种情况下,间隔内部LonWorks网络的传输实时性是有绝对保证的。以太网虽然没有LonWorks网络或CAN总线的优先级设置,但其带宽达到10MB/s,因此可承受的网络负荷很大。研究表明,当网络负荷不超过带宽的37%时,网络上的冲突率很低,故以太网的传输效率是有保证的。实际上,变电站自动化系统内部若使用合理的通信规约和传输模式,其网络负荷与带宽10MB/s的37%相比是很小的,网络冲突率极低。美国电力研究院(EPRI)在制定UCA通信协议体系时,对以太网用于变电站自动化系统中的网络传输实时性作了研究分析,结果表明当使用交换式集线器时,10MB/s的以太网是完全可以满足实时性要求的。因此,选择10MB/s的以太网作为变电站自动化系统的内部通信网,其网络传输实时性是有保证的。但需要注意的是,必须使用交换式集线器。
4结束语
我国电力系统调度自动化的应用情况
我国最先采用的电力调度自动化系统多数都是从外国引进的,我国自主研发的系统基本上很少,九十年代中期,我国自主研发的电力调度自动化系统才正式开始应用。由此可以看出,我国电力调度自动化水平还落后于发达国家有一段很长的距离。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我国的调度自动化水平有了较快的进展,但在实际应用中还是存在着一些问题需要解决。例如:系统计算机CPU负载率问题,即便是目前计算机容量和运算速度成倍或成几十倍提高的情况下,其负载率仍很高;CDT和Polling远动规约的选用问题;系统的开放性问题,。此外,现在的电力系统由于还依赖高压机械开关(油断路器、六氟化硫断路器、真空开关等)实现线路、设备、负荷的投切,尚不能做到完全可控。因为机械作用的速度会远远慢于电传输的速度,所以对电网的完全控制还无法实现,只能做到部分控制,实质上还是调度员起着决定的作用。对于这一问题的解决,只能将电力系统的高压开关完全换成电子开关,这样才能真正的实现电力系统的灵活调节控制。目前的电力系统还无法实现完全控制,因此实行统一调度、分级管理,这样的目的也是加强调度管理的协调性。电力系统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分布广、设备多、信息参数大,电压从低到高,再从高到低的进行能量的传送,形成了不同的电压级别,因此需要不同级别的变电站,然后用输电线路与变电站进行连接,从而向用户实现供电,这样复杂的电力网拓扑结构需要电网调度的管理和调度,因此电力调度人员的素质是实现安全供电的关键。加强电力调度人员的管理,强化其素质的提高,这样可以有效的减少或杜绝调度中误操作、误调度事故的发生机率,保证人身和电网运行的安全。在我国目前的电力调度自动化系统运行维护中也存在着许多的问题需要解决。如运行维护的技术人员缺失,运行维护能力较差,没有严格的运行维护管理制度,能运行维护人员缺少相关的技术培训等,种种问题的存在,严重影响了系统运行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电力系统调度自动化技术的发展趋势
电力系统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分布广、设备多、信息参数大,电压从低到高,再从高到低的进行能量的传送,形成了不同的电压级别,因此需要不同级别的变电站,然后用输电线路与变电站进行连接,从而向用户实现供电,这样复杂的电力网拓扑结构需要电网调度的管理和调度,因此电力调度人员的素质是实现安全供电的关键。模块化与分布式。电力系统调度自动化系统软件设计的重要思想就是模块化和分布式。面向对象技术。电力系统调度自动化的目的就是为了能够及时准确地获得电力系统运行的实时信息。面向对象技术是一种能很好的解决这个问题的技术先进且能很好地遵循ClM的技术,但它的实现有一定的难度。电力系统调度综合自动化。全面建立调度数据库系统,提高电力系统调度自动化的综合管理水平,使电力系统运行达到最优化;建立并完善电气事故处理体系,使事故停电时间降到最短,降低各种不必要的影响。无人化值守管理模式。建立无人值班综合监控系统,能够对电力系统的运行状态进行实时监控、安全性分析、状态估计、负荷预测及远程调控等,当系统出现故障时自动报警,以便调度人员及时处理事故,从而保证电力系统安全、可靠、经济运行。智能化。智能化调度是未来电力系统发展的必然趋势。智能调度技术采用调度数据集成技术,能够及时、有效地获取电力系统运行的实时信息,实现电网正常运行的实时监测和优化、预警和预防智能化控制、故障的智能判辨、故障的智能分析、故障的智能恢复等,最大限度实现全面、精细、及时、最优的电力系统运行与管理,以达到电力系统的调度、运行和管理的智能化。
本文作者:詹俊平戴慧工作单位:海东供电公司
为做好外部非法因素的防范工作,确保电力通信系统信息安全,电力企业开发实施了电网通信安全防护体系建设工作。它以电网安全防护工程为主体,实现了科学的电力工程实施流程、管理技术和现阶段最先进的技术的高度结合,构建起一整套全方位的电力系统通信安全防护机制。它涉及信息安全工程学相关知识,以信息安全工程能力成熟度模型(SSE-CMM)为规范,指导实施电力通信安全工程的全过程,从具体的安全设备设置,到安全工程的管理、组织和设计、实施、验证各个环节,包含了电力系统信息安全防范体系的所有环节。具体来说,电力系统通信安全防护体系包括三个主要因素,即策略、管理和技术。
2电力通信系统信息安全相关要求
电力通信所面临的环境比较复杂,给信息安全防范带来较大困难。不同的数据传输方式,信息安全防范的要求也不一样。当前电力自动化管理系统无线网络传输数据的类型分为实时数据和非实时数据两种,下面我们逐一对这两种数据的安全防范要求做出说明。
2.1实时数据安全防范要求
实时通讯对网络的传输速度与质量要求很高,通信规约在时间方面相对苛刻,允许的传输延迟范围很小。同时,实时传输的数据量一般不大,流量长期保持在一定水平,波动幅度较小。现阶段电力通信系统中常见的实时传输数据包括以下几种:(1)下行数据。包括遥控、遥调和保护装置及其他自动装置的整定值信息等。这类数据受设备状态影响,直接关系到电力系统能否安全稳定运行。在实时传输和安全防范方面的要求都比较高。(2)上行数据。包括遥信、重要遥测、事件顺序记录(SOE)信息等。这些数据是电网运行状的直接反映,是电力调度运行的重要参考依据,具有一定的保密性要求。从上面可以看出,电力通信实时数据具有流量稳定、时效性的特点,对于数据传输的实时性、可靠性、保密性与完整性方面有着加高的要求。所以,在进行实时数据传输时要切实做好加密工作。
2.2非实时数据安全防范要求
和实时传输数据相比,非实时传输的数据具有数据传输量大,时效性低的特点,对于传输延迟的要求也较为宽泛。这类数据主要包括电力设备的维护日志、电力用户的电能质量信息等。非实时数据对于数据传输的完整性和保密性也有一定要求,工作中要根据具体情况选择正确的加密算法。
3电力通信系统自动化信息安全核查
3.1建立核查库
由于实际工作需要,信息安全基线核查系统要能够辨识不同种类的业务,并在基线安全模块内部完成业务系统的分析工作,以实现对不同业务的安全核查。为实现这个目的,基线系统中要含有针对不同业务的安全模型功能框架,并将这些框架细化分解到系统的各个模块中。根据不同业务所具有的特点,信息安全基线核查系统对其可能存在的安全风险进行针对性的分析核查,并提出相应的处置措施,进而在系统实现层实现这些功能。除此之外,安全基线还负责对系统实现层进行安全漏洞和安全配置相关信息的核查。核查覆盖范围的大小对于该项核查工作的完成质量具有关键性影响。基线核查库是信息安全核查工具的基础,同时也是安全核查工具的参考标准。当前我国已经了电力企业通信安全配置核查检查规范,并根据这项规范设计了电力企业信息安全基线库,成为电力企业信息安全管理工作的坚实技术基础。基线库涉及操作系统、数据库、网络设备以及安全设备等的相关研究。其中,操作系统包括Win-dows2000、Windows2003、WindowsXP、WindowsVista、UNIX操作系统系列等;数据库包括Oracle、SQLServer、Informix等,网络设备包括Hua-wei/Cisco设备,安全设备包括Juniper、Cisco防火墙等。账号、口令、授权、日志、IP地址以及一些其他方面都属于基线库的研究内容。它们对系统安全有着直接影响,是安全检查的必选项目。在核查设备安全配置相关信息时,必须对设备的基本安全配置要求有着清晰的掌握,并提供相应的安全标准,以保障设备的入网测试、工程验收和运行维护的正常开展。
3.2信息安全核查系统架构设计
电力通信系统信息安全核查采用网页方式进行系统管理。用户和系统模块以网页为交互界面,通过浏览器进行数据传递,从而大幅降低了用户使用管理的难度,提高了工作效率。核查系统结构复杂,为提高设计效率,采用模块化的设计方式,在系统多个不同功能的模块中,扫描中心的作用最为重要。该模块负责对已经完成的目标进行探测和评估。具体工作内容包括对主机存活状态、操作系统的设别以及相关规则的解析及匹配。安全基线配置知识库是系统正常运行的基础,负责为扫描调度模块和Web管理模块提高基础数据,该知识库主要包括已知系统、网络设备、应用、中间件、数据库等的安全配置指导参数检查列表等。系统扫描任务完成后,各相关数据汇总到扫描结果库,形成扫描结果报告,以此作为用户查询和分析的数据基础。系统内各个模块的版本升级工作由数据同步模块复杂,同时,该模块还负责系统与外部数据汇总服务器的数据同步工作。Web界面模块是用户与系统交互的重要渠道,用户通过Web界面模块实现系统各项应用功能。根据用户要求的不同,Web界面模块具有多个子模块与之相对应。配置核查系统负责本地执行工作,为受查设备编制结果报表,报表随后汇总至系统进行分析。在Web界面的辅助下,用户可以进行扫描、数据输出、报告生成等多种操作。
3.3统计分析设计
安全基线核查具有宏观和微观双重风险分析功能。一方面,它能够全方位地反映通信网络安全整体水平,从问题分布、危害、主机信息等多方面对系统安全进行细粒度统计分析,并使用形象生动的图例进行说明。另一方面,系统针对核查结果提出切实可行的安全配置解决方案,此外,系统还具备关键词查询功能,允许客户利用自己设计的关键词进行相关信息的搜索,从而帮助用户更方便地了解指定设备的详细配置信息。
4结束语
我国电力行业发展势头较强,跟电力行业相关的技术取得飞跃性进步。电力企业为充分顺应时展需求,为给广大人民提供更为优质的服务,积极扩大市场规模,加大市场份额,强化市场竞争力,针对低压集中抄表以及配变监测计量、地区厂站电能量遥测等工程项目尽可能加大投资力度,加强深入研究。然而,该类型项目的建设通常呈现出较为分散的特征,所以易造成计量自动化出现孤岛状况。应结合我国的实际规划要求,成熟发展大用户负荷管理以及电能量遥测、低压集中抄表等系统技术。在电力行业发展中,要积极推广电能计量自动化的优化建设,结合相关的计量自动化主站平台,全面动态监测线损分析统计以及大用户负荷管理、母线平衡等内容,针对跟电量相关统计结算以及考核计费等工作实施优化管理。要对线损四分管理进程当中所存在的由于人为因素造成的估抄、漏抄以及错超等失误和抄表时间差异导致的数据难以实现合理同步等问题进行合理解决,使得相关电力企业能够向现代一体化的方向发展。
2系统特征及组成
通常而言,电能计量自动化系统主要是由负荷管理系统以及电能计量遥测系统、低压集中抄表系统、配变监测计量系统这四部分共同组成的。
第一,负荷管理系统。该系统的功能在于对计量点的实际运行状态进行监测,与此同时,针对负荷状况实施合理检测。系统对应构件为电量采集装置以及计量装置、电源与传输通道等多项内容。除此之外,此系统可针对配电网络对应的线损状况展开合理分析,在营销系统中及时上传计量点数据信息,并积极参与到相应工作进程当中。在此需要注意的是数据采集的时间一般设定为十五分钟。
第二,电能计量遥测系统。此系统涵盖有变电站或者是发电厂的主站系统计量设备以及电量采集设备、供电电源以及传输管道等内容,其所需实施的任务为针对计量点以及对应的实际运行状态展开分析。厂站电量采集终端的任务在于针对瞬时量以及表码等相关数据信息实施采集,在此需要注意的是采集时间间隔一般是30至60分钟。
第三,低压集中抄表系统。计量装置以及传输管道、采集装置、电源、主站系统等共同构成低压集中抄表系统。其职责在于针对具体的负荷状况实施有效的统计,就配变台区所存在的线损情况展开合理分析,认真计算得出结果,积极参与电力营销系统工作。该系统的数据采集时间间隔为一天,若面对重点用户必须适当增加数据采集次数。第四,配变监测计量系统。此系统的主要职责为针对具体的负荷情况进行统计,与此同时,需针对计量点的实际运行状态展开合理检测。供电电源与主站系统、计量装置、传输装置、电量采集装置等共同组成这个系统。除此之外,该系统能够认真判断分析电力网络系统中所存在的线损问题,积极参与电量上传营销工作,该系统的部分功能跟负荷管理的终端功能较为类似。
3在电力营销中电量计量自动化系统的应用成效
3.1强化线损管理在电力企业的日常管理进程当中,合理运用电量计量自动化系统可谓是实现线损优化降低以及针对线损四分实施深入研究的关键性保障。该系统能够有效解决目前线损统计管理进程当中所存在的相关问题,实现远程自动化实时抄表、监测电能质量以及发出用电信息异常警报、分析线损状况等功能。基于此能够充分实现线损四分管理的决策分析工作。
3.2支持跨系统业务的开展电力营销系统合理运用远程抄表数据,系统抄表替代人工抄表,实现工作效率的大幅度提升;将客户停电管理系统跟用户停电时间以及错峰负荷信息有机结合起来,实现停电时间的自动化采集;在网上营业厅将相应的企业用电信息详细及时,为客户提供更多便捷;实时采集以及远程控制用电客户的电量信息,真正实现预购电管理工作。
3.3提升客户管理水平在电力营销中合理运用电量计量自动化系统能够真正实现统筹兼顾,及时缓解紧张的电力负荷压力,使得我国企业及居民的实际用电需求得以充分满足,在日常的客户管理进程当中起到良好作用,在大幅度降低人力资源成本的同时实现工作效率的优化提升。
3.4强化电量异常复核电量计量自动化系统能够运用自身的定抄数据以及随抄功能,实施方便快捷的电量复核与计量装置检查工作,尽可能降低传统意义上的人工复核工作量,大幅度提升工作效率。除此之外,此系统所拥有的实时监控功能可将问题及时找出,降低误差出现率,提升线损数据统计的正确性及准确程度。
4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