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3-21 17:04:57
绪论:在寻找写作灵感吗?爱发表网为您精选了8篇儿童心理发展论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迪您的思维,激发您的创作热情,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论文摘要:近20多年以来,儿童心理理论的研究已成为发展心理学中最热门、最活跃的研究领域之一。本文对儿童心理理论的影响因素进行阐述,并从儿童心理理论的角度,对幼儿园和家庭教育提供一些启示。
心理是人类与其它物种区别的主要标志之一。儿童只有对心理有所理解才能较好地理解日常事件。儿童心理理论的研究是当展心理学研究的热点和重要内容,是儿童认知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同时心理理论的获得也会促进儿童的同伴互动和人际交往,进而为其社会化奠定基础。关于心理理论的研究,对于揭示心理发展的基本规律和促使儿童心理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1 幼儿心理理论的影响因素
1.1 语言技能
许多研究都表明儿童心理理论的发展与语言技能密切相关,语言技能中的句子成分、句法结构、语义特征等能力的发展,影响着儿童心理理论的发展水平。jenkins和astington对儿童的语言表达和接受能力进行了测量,也发现一般语言能力与错误信念的成绩有很强的正相关。我国的吴南,张丽锦的研究发现心理理论的发展和语言的发展二者是相辅相成的。张旭的研究发现在3岁和4岁两个年龄组中,语言能力超常的幼儿在错误信念上的表现均好于语言能力一般的幼儿。
1.2 假装游戏
假装游戏是影响儿童的认知能力、社会能力发展的重要因素,它有助于儿童理解心理和现实的区别。leslie指出,假装是心理理论的一个部分,从此假装游戏就引起了研究者的广泛关注。有研究指出,在假装游戏中,更多参加角色扮演的儿童,或者在幻想测验上得分更高的儿童,对心理状态的理解比其他儿童要好。
1.3 家庭因素
有研究发现儿童的心理理论的发展和兄弟姐妹的数量以及兄弟姐妹之间关系的类型相关。ruffman等的研究表明,家庭成员内,特别是父母与子女间的言语交流与儿童的心理理论的发展有重要影响。此外还有研究表明父母的教育水平和职业阶层都可能引起儿童心理理论发展水平的差异。
李燕燕,桑标的研究发现母亲教养方式中的“严厉惩罚”和“情感温暖理解”与儿童心理理论的发展有正相关。现有研究几乎都认为更多谈论情感的权威型教养方式比更多使用申斥的专制型教养方式更能促进心理理论的发展。
1.4 同伴交往
有研究发现同伴交往的频率和时间也影响儿童心理理论的发展。国外有研究发现受欢迎儿童比受拒绝儿童能够更好地理解他人的心理状态。文等的研究发现攻击儿童与无攻击儿童的心理理论不存在显著差异,但是间接攻击儿童的心理理论显著高于身体攻击儿童。
此外,社会文化环境、对心理理论有关的内容的训练都会影响到心理理论的发展。
2 儿童心理理论对幼儿教育的启示
在成人的眼里,幼儿还是懵懂无知的,但是儿童心理理论的研究表明这是错误的。儿童心理理论告诉我们,幼儿是有心理状态的,对周围的世界有丰富的认识。这就需要我们在幼儿园和家庭教育中把幼儿看成有着各种心理状态的个体施以教育。我们从儿童心理理论的影响因素着手,来探讨如何在幼儿园和家庭中进行教育,提高幼儿心理理论的发展。
2.1 语言的训练
在日常生活中,要适时与幼儿进行关于心理状态的谈论,鼓励幼儿大胆讲话,注意培养幼儿对于语义特征、句法成分的理解,鼓励幼儿多与人交流。在家庭中,加强亲子之间的交流,开展亲子阅读。
2.2 开展假装游戏
在幼儿园中,教师应充分考虑不同年龄儿童的已有知识经验,为幼儿创设符合他们年龄特点的假装游戏,并积极诱导幼儿体验游戏过程中所演角色的情感、愿望等,促使幼儿产生角色换位,体验别人的想法、情感,学会理解别人,从而提高心理理论水平。
在家庭中,假装游戏主要在幼儿与父母、兄妹之间进行。父母一般通过言语指导或提供玩具来参与儿童的假装游戏。相比之下,兄妹间的游戏则有所不同,他们各自扮演不同的角色,常常要求变换角色和位置,而且较少有他人的支持。父母与儿童之间也可以进行“换位游戏”,在游戏中,让幼儿扮演母亲,母亲扮演孩子,换位游戏会引起换位思考,促进幼儿心理理论发展。
2.3 开展混龄教育
我国儿童大多是独生子女,而兄弟姐妹的交往尤其是同哥哥姐姐的交往将大大促进幼儿心理理论能力的发展,因此混龄教育正好可以弥补这方面的不足。儿童之间存在着年龄的差异和由此导致的能力差异和经验差异,这就使得儿童在交往中不得不变换角色,以应付较复杂的关系环境。同时,由于混龄教育团体的动态变化,使角色随之发生诸多的变化,使得儿童有更多的机会去体验他人的感情、愿望和信念。
2.4 优化同伴关系
同伴之间的社会互动可以为其提供大量的了解他人观点和协调自己与别人的观点的机会,促进幼儿去自我中心和观点采择能力的发展,进而提高幼儿心理理论水平。要优化幼儿的同伴关系,首先,教师和家长应该对幼儿的同伴关系状态有充分的了解;第二,积极组织儿童的共同活动;第三,引导儿童怎样参与到别人的游戏活动中去,怎样对同伴的友善行为做出回报,怎样对自己的过失行为表示歉意等等。
参考文献
[1]陈友庆.儿童心理理论.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2008.
[2]jenkins,j,w.,astington,j,m.cognitive factors and family structure associated with theory of mind developing in young children. developmental psychology,1996,32:233-253
[3]ruffman,t.,slade,l.,crowe,e.the relation between children’s and mothers’ mental state language and theory-of-mind understanding.child development,2002.7(3):734-751.
[4]吴南,张丽锦.心理理论和语言发展的关系.心理科学进展,2007.15(3):436-442.
[5]张旭.不同语言能力幼儿在三种错误信念任务中的表现.中国特殊教育,2004(6):21-25.
[6]李燕燕,桑标.母亲教养方式与儿童心理理论发展的关系.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6.20(1):5-9.
论文摘要:近20多年以来,儿童心理理论的研究已成为发展心理学中最热门、最活跃的研究领域之一。本文对儿童心理理论的影响因素进行阐述,并从儿童心理理论的角度,对幼儿园和家庭教育提供一些启示。
心理是人类与其它物种区别的主要标志之一。儿童只有对心理有所理解才能较好地理解日常事件。儿童心理理论的研究是当展心理学研究的热点和重要内容,是儿童认知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同时心理理论的获得也会促进儿童的同伴互动和人际交往,进而为其社会化奠定基础。关于心理理论的研究,对于揭示心理发展的基本规律和促使儿童心理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1 幼儿心理理论的影响因素
1.1 语言技能
许多研究都表明儿童心理理论的发展与语言技能密切相关,语言技能中的句子成分、句法结构、语义特征等能力的发展,影响着儿童心理理论的发展水平。Jenkins和Astington对儿童的语言表达和接受能力进行了测量,也发现一般语言能力与错误信念的成绩有很强的正相关。我国的吴南,张丽锦的研究发现心理理论的发展和语言的发展二者是相辅相成的。张旭的研究发现在3岁和4岁两个年龄组中,语言能力超常的幼儿在错误信念上的表现均好于语言能力一般的幼儿。
1.2 假装游戏
假装游戏是影响儿童的认知能力、社会能力发展的重要因素,它有助于儿童理解心理和现实的区别。Leslie指出,假装是心理理论的一个部分,从此假装游戏就引起了研究者的广泛关注。有研究指出,在假装游戏中,更多参加角色扮演的儿童,或者在幻想测验上得分更高的儿童,对心理状态的理解比其他儿童要好。
1.3 家庭因素
有研究发现儿童的心理理论的发展和兄弟姐妹的数量以及兄弟姐妹之间关系的类型相关。Ruffman等的研究表明,家庭成员内,特别是父母与子女间的言语交流与儿童的心理理论的发展有重要影响。此外还有研究表明父母的教育水平和职业阶层都可能引起儿童心理理论发展水平的差异。
李燕燕,桑标的研究发现母亲教养方式中的“严厉惩罚”和“情感温暖理解”与儿童心理理论的发展有正相关。现有研究几乎都认为更多谈论情感的权威型教养方式比更多使用申斥的专制型教养方式更能促进心理理论的发展。
1.4 同伴交往
有研究发现同伴交往的频率和时间也影响儿童心理理论的发展。国外有研究发现受欢迎儿童比受拒绝儿童能够更好地理解他人的心理状态。文等的研究发现攻击儿童与无攻击儿童的心理理论不存在显著差异,但是间接攻击儿童的心理理论显著高于身体攻击儿童。
此外,社会文化环境、对心理理论有关的内容的训练都会影响到心理理论的发展。
2 儿童心理理论对幼儿教育的启示
在成人的眼里,幼儿还是懵懂无知的,但是儿童心理理论的研究表明这是错误的。儿童心理理论告诉我们,幼儿是有心理状态的,对周围的世界有丰富的认识。这就需要我们在幼儿园和家庭教育中把幼儿看成有着各种心理状态的个体施以教育。我们从儿童心理理论的影响因素着手,来探讨如何在幼儿园和家庭中进行教育,提高幼儿心理理论的发展。
2.1 语言的训练
在日常生活中,要适时与幼儿进行关于心理状态的谈论,鼓励幼儿大胆讲话,注意培养幼儿对于语义特征、句法成分的理解,鼓励幼儿多与人交流。在家庭中,加强亲子之间的交流,开展亲子阅读。
2.2 开展假装游戏
在幼儿园中,教师应充分考虑不同年龄儿童的已有知识经验,为幼儿创设符合他们年龄特点的假装游戏,并积极诱导幼儿体验游戏过程中所演角色的情感、愿望等,促使幼儿产生角色换位,体验别人的想法、情感,学会理解别人,从而提高心理理论水平。
在家庭中,假装游戏主要在幼儿与父母、兄妹之间进行。父母一般通过言语指导或提供玩具来参与儿童的假装游戏。相比之下,兄妹间的游戏则有所不同,他们各自扮演不同的角色,常常要求变换角色和位置,而且较少有他人的支持。父母与儿童之间也可以进行“换位游戏”,在游戏中,让幼儿扮演母亲,母亲扮演孩子,换位游戏会引起换位思考,促进幼儿心理理论发展。
2.3 开展混龄教育
我国儿童大多是独生子女,而兄弟姐妹的交往尤其是同哥哥姐姐的交往将大大促进幼儿心理理论能力的发展,因此混龄教育正好可以弥补这方面的不足。儿童之间存在着年龄的差异和由此导致的能力差异和经验差异,这就使得儿童在交往中不得不变换角色,以应付较复杂的关系环境。同时,由于混龄教育团体的动态变化,使角色随之发生诸多的变化,使得儿童有更多的机会去体验他人的感情、愿望和信念。
2.4 优化同伴关系
同伴之间的社会互动可以为其提供大量的了解他人观点和协调自己与别人的观点的机会,促进幼儿去自我中心和观点采择能力的发展,进而提高幼儿心理理论水平。要优化幼儿的同伴关系,首先,教师和家长应该对幼儿的同伴关系状态有充分的了解;第二,积极组织儿童的共同活动;第三,引导儿童怎样参与到别人的游戏活动中去,怎样对同伴的友善行为做出回报,怎样对自己的过失行为表示歉意等等。
参考文献
[1]陈友庆.儿童心理理论.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2008.
[2]Jenkins,J,W.,Astington,J,M.Cognitive factors and family structure associated with theory of mind developing in young children. Developmental Psychology,1996,32:233-253
[3]Ruffman,T.,Slade,L.,Crowe,E.The relation between children’s and mothers’ mental state language and theory-of-mind understanding.Child Development,2002.7(3):734-751.
[4]吴南,张丽锦.心理理论和语言发展的关系.心理科学进展,2007.15(3):436-442.
[5]张旭.不同语言能力幼儿在三种错误信念任务中的表现.中国特殊教育,2004(6):21-25.
[6]李燕燕,桑标.母亲教养方式与儿童心理理论发展的关系.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6.20(1):5-9.
论文摘要:我国城镇化和工业化不断加快,进城务工人员不断增多,这是我国现代化过程中的必然趋势,由此农村留守儿童也形成了一个特殊的庞大群体。由于父母不在身边,使得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的缺失。首先分析了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加强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的对策建议。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大量的农民涌进城市打工,目前我国进城务工人员达到2.3亿,庞大的进城务工人员造成约2000万农村留守儿童出现。农村留守儿童是指农村地区因父母双方或一方外出务工而被留在家乡、由他人照管的正常儿童。这些留守儿童正处于生长发育期、思想成熟期,但由于远离双亲,缺乏来自父母和完整家庭的亲情呵护,一定程度上造成了他们在思想道德、心理健康的严重缺失。从而使得农村留守儿童在思想、行为和心理上都偏离成长发育的轨道,对儿童今后的认识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因此,加强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教育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1.性格上的缺陷
由于农村留守儿童长期与父母分开,基本上属于隔代抚养,而隔代抚养中由于长辈精力有限或者处于对孩子的溺爱,对小孩的管教不严,使得孩子缺乏良好的家庭教育环境。同时由于缺少父母的爱,孩子感情上缺乏依靠、内心的活动很难向外倾诉,久而久之变得不愿与人交流、性格孤僻,形成以自我为中心的性格。具体表现在缺乏自信,过度怕羞,拒绝交朋友。
2.心理上的障碍
亲情对于培养儿童良好的情感来说至关重要,在父母的关爱下,在家庭温暖的环境中,儿童从小就在心理播下爱的种子。而农村留守儿童由于感受不到父母的亲情,在留守儿童身上很难找到这个年龄孩子们应有的那种天真与活泼,被错误地认为他们懂事了,却又无时无刻不在渴望父母那种不可替代的。缺少关爱和交流的留守儿童很容易造成心理上的障碍。比如有困难没地方倾诉,有焦虑、孤独倾向等问题。这些心理障碍造成农村留守儿童经常不能集中注意力来学习,经常不能够按时按要求完成作业,甚至不愿意回家。
3.认知行为上的偏差
农村留守儿童由于父母不在身边,孩子有疑问都无法得到解答,使得他们不能对事情有个正确的认识,造成认知行为上存在偏差。他们对事物的看法往往呈现出简单化、片面化的倾向,这样就很容易造成农村留守儿童情绪化。
二、加强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的对策建议
1.发挥家长的教育作用
农村留守儿童心理诸多问题主要是由于父母不在身边造成的,是由于家庭的缺失造成的。因此,要重视发挥家长在农村留守儿童健康心理成长中的作用。笔者认为,家长要从以下两个方面加强对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的教育:(1)要多跟孩子交流,尽可能地保证每天跟孩子通电话,多跟孩子谈谈心,多跟孩子沟通,对孩子的心理、情感和精神需求给予更多关注。(2)家长要主动跟老师联系,不要等老师来主动联系你,通过跟老师的交谈来了解孩子在学校的状况,同时可以跟老师交流一下怎么教育孩子,以便能够及时地了解孩子的心理问题。
2.营造良好的教育环境
对于农村留守儿童我们应该高度重视,尽量营造一个宽松的环境。特别是学校,更要高度重视,不歧视老师儿童,平等地对待他们。要特别关心留守儿童的思想状况,多给留守儿童一些热情的帮助,比如城里留守学生之家和心理咨询室,以解答学生成长中的烦恼。村里可以聘请离退休的老师当留守儿童的心理辅导员,负责孩子思想、情感辅导。
3.建立完善的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机制
在留守儿童的成长中,学校要负起更大的责任,必须建立完善的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机制,以培养留守儿童健康的心理。笔者认为学校应建立“留守儿童”档案和成长记录袋,但不能让留守儿童知道,以免刺激孩子。对他们在学习、生活等活动中的表现及健康状况进行调查登记,以实现对农村留守儿童成长道路上监护的缺位。在开展多种形式的宣传教育中,可以通过讲座、“夏令营”之类的活动来进行。同时在“进步之星、三好学生”的评比中向留守儿童倾斜,并且树立标兵,在留守儿童中形成你追我赶的良好教学氛围。
总之,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问题是关系到我国社会主义未来建设成果的重要因素,因此绝不能忽视对2000万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教育。但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问题不是某一方面就能完成的,需要家庭、学校、社会的共同努力、共同参与,从而构建完善的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机制,促进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英国儿童奇幻小说在中国的研究现状
国内对英国儿童奇幻小说的研究起步于20世纪80年代,在此后的30多年间,陆续有学者把研究视野投放在此,并且有了一定的成果。然而,从总体上来看,英国儿童奇幻小说的研究在中国的路途并不平坦,在其发展道路中,逐渐凸显出以下几个特点。
(一)起步晚,进程缓,理论研究少
较之于欧美,我国对英国儿童奇幻小说的研究起步较晚。在20世纪80年代,才有学者开始关注此方面的作品。然而,从80年代到90年代近20年间,我国在英国儿童奇幻小说方面的研究成果却寥寥无几。不过,这期间不得不提一位国内儿童文学领军人物韦苇教授。1984年韦苇发表的文章:《支撑英国儿童文学黄金时代的一根柱石———卡洛尔和他的〈爱丽丝漫游奇境记〉》[3],首次把研究视野投放在了作为英国儿童奇幻小说开端的作品中。然而,英国儿童奇幻小说真正凸显其重要性的时期是21世纪。进入新世纪以来,不少学者逐渐把目光从转移到儿童文学,作为儿童文学代表的英国奇幻小说也逐渐走入国内。根据知网数据显示,进入新世纪以来的每一年都有几十篇学术论文探讨英国的儿童奇幻小说。特别是近一两年,每年甚至有上百篇文章出现,从数量上大大丰富了我国对英国儿童奇幻小说的研究。虽然如此,但在理论方面的研究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我国目前在此方面的理论研究基本上以翻译国外的理论著作为主。国内几本重要理论译著的出现,弥补了国内这方面的空白。舒伟教授等翻译了美国布鲁诺•贝特尔海姆的《永恒的魅力-童话世界与童心世界》,拉开了心理学视野下儿童奇幻小说研究的序幕。而新世纪王泉根教授与约翰•史蒂芬斯主编的《当代西方儿童文学新论译丛》系列为国内的学者研究英国儿童奇幻小说提供了理论参考。例如,该译丛介绍了国外如何把拉康的精神分析理论用于分析爱丽丝的镜子与彼得潘的永无岛。国外理论译著的引进大大提升了国内英国儿童奇幻小说的研究水准。然而,国内学者在理论吸收及独创方面的成果还相对较少。
(二)研究对象过于集中,很多经典被忽视
纵观国内相关研究,大多数研究成果都着眼于目前最为人熟知的几部作品。根据知网数据显示,目前关于《哈利波特》的学术研究论文有三百多篇,关于《爱丽丝梦游仙境》及其系列的学术论文有两百多篇,关于《魔戒》的学术论文近百篇,关于《纳尼亚传奇》的学术论文也近百篇。虽然比起一些经典作品动辄上千的数量,这些数字还略微显得稀少,然而相比于其他英国儿童奇幻小说,以上四部作品已经赢得不错的关注度。通过知网搜索引擎可以看到,关于《彼得•潘》的学术论文不足50篇,《水孩子》的关注度不足10篇,而关于《北风的背后》的学术论文从严格意义上来说目前仍是空白。以上数据表明,目前国内对英国儿童奇幻小说的研究仍然处于起步阶段,很多经典的作品并没有进入到学者们的视野,国内对此的研究还有很大的上升空间。
(三)研究角度比较单一,缺乏文本间的联系对比
由于国内对英国儿童奇幻小说的研究历史并不长,很多的研究成果都集中在某个具体的文本。从总体上而言,国内在此方面的研究有三个主要方向:对作品各版本的比较研究,对文本的母题及美学特征研究和对文本人物的精神分析。英国儿童奇幻小说进入国内,学者们首先关注到的是其中文译本,因此不少的研究成果都集中于比较两种语言版本的语言特色、翻译过程中的文化差异及总结翻译技巧等。例如:郭亚星通过分析《爱丽丝梦游仙境》译本中对儿歌的翻译,分析译者如何使译文达到与原文功能对等[4];常升等则从文本因素及超文本因素两方面解释了《哈利波特》在中国取得成功的原因[5]。这些译本与原版的对比研究在很大程度上凸显了小说文本语言特色以及两国之间的文化差异,并引导读者更好地体会小说文本的魅力。除了译本比较,学者们更为关注儿童奇幻小说的母题及其文本的审美特征。学界普遍认为,儿童奇幻小说之所以能有如此大的魅力,在于其母题的选择性及符合读者接受心理的美学特征。从吴莎莎对《指环王》中人与自然生态主题的分析[6],到鞠训科对《哈利波特》儿童奇幻文学文本审美特点的挖掘[7]等,这些研究成果或从文本意象的象征性出发,或从奇幻意象的诗性特征出发,对作品进行比较细致的挖掘,加大了作品研究的深度。国内对英国儿童奇幻小说的研究还有一个主线,即从精神分析角度分析小说中人物的性格及个性。巧的是,国内的学者们不约而同地使用弗洛伊德“本我-自我-超我”的人格理论和荣格的“集体潜意识原型”理论来研究小说中儿童人格的发展及集体潜意识。如申媛媛等用弗洛伊德的人格理论剖析哈利•波特内心黑暗的一面和所经历的痛苦挣扎[8];孙灵侠用荣格的阴影原型理论来解读哈利•波特成长的个体化过程[9];陶恳用集体潜意识原型理论来分析《魔戒》中人性的心理矛盾[10]。以上谈论的是国内目前对英国儿童奇幻小说研究比较深刻的三个思路。当然,在这三个思路之外,还存在一些新的思路。一些学者尝试着用儿童发展心理学的理论来阐述文本对于儿童的心理建构功能。如刘旭华(2007)引入儿童发展心理学家皮亚杰的儿童认知理论,从儿童认知心理研究《哈利波特》,总结其对于儿童心理教育的意义[11]。
国内研究的不足及对策
皮亚杰是人类发展研究领域的一位天才。贝林(Harrv Beilin,1992)引用一位学者的话说:“评价皮亚杰对发展心理学的影响,就如同评价莎士比亚对英国文学、亚里士多德对哲学的影响一样,是不可能的。”很难想象,如果皮亚杰只热衷于他早期对动物学的兴趣,而从来都没有研究过发展中的儿童,我们会对智力发展了解多少呢?
那么皮亚杰对人类发展领域做出了哪些贡献呢?下面列出了几位著名学者在纪念皮亚杰100周年诞辰的大会上对其主要贡献的简要评价:
1.皮亚杰创建了我们今天称之为认知发展的学科。他对儿童思维的兴趣确保了该领域是“发展”的,而不是简单地把成人思维研究的观点和方法应用到儿童身上。
2.皮亚杰把儿童看成一个充满好奇的、积极能动的探索者,儿童在自身的发展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尽管皮亚杰提出的有关儿童积极建构自己的知识的观点在今天看来已显而易见,但在当时是很有创新性的,而且与他那个时代的观点是背道而驰的。
3.皮亚杰的理论是第一个试图解释而不仅仅是描述发展过程的。受他的理论的启示,当今许多理论家也非常重视对儿童思维中的转折的解释。
4.皮亚杰的智力发展阶段理论为不同年龄阶段的儿童如何思考问题提供了一个相当精确的概述。他虽然在某些细节方面是错误的,但正如斯格勒(Rober Siegler,1991)所说的:“他的阐述是正确的……总体趋势……符合我们对儿童期的直觉和记忆。”
5.皮亚杰的观点对思考有关社会性和情绪发展的问题有重要影响,也对教育者有许多实践意义。
6.最后,皮亚杰提出了一些重要问题,并吸引了成千上万的研究者从事认知发展的研究。就像探索性的理论,如皮亚杰所提出的,需经过反复验证一样,一些研究在指出其最初的观点所存在问题的同时,也引发了新的领悟。
(David R.Shaffer & Katherine Kipp)
笔耕不辍,著作等身
皮亚杰写了多少作品?
皮亚杰的一生,可以说是在学术领域内刻苦钻研、勤奋著述的一生。如果从他七八岁时发表《论鸟》一文算起,直到逝世,他一生八十多个春秋中,有七十个是在学术研究中度过的。
他笔耕不辍,创作不息,留给后人七十多本专著和五百多篇论文。1980年,皮亚杰逝世,同年出版两本合著。到1983年,他仍有专著发行,用著作等身来形容,毫不为过,甚至不够。不仅如此,皮亚杰在探索中不断超越自我。晚年的皮亚杰曾自嘲地评论自己早期的都是一些年少轻狂时的青涩之作,它们的不成熟至少表现在两方面,研究时只考虑了儿童的语言和表达,而忽视了对儿童思维整体结构的探索。
在此,摘选部分作品名,我们可从中感受这位伟人探寻儿童思维的心理发生和科学概念的历史发展和转折、转换、深入和扩展:
皮亚杰部分著述
1923年,《儿童的语言与思维》
1924年,《儿童的判断和推理》
1926年,《儿童关于世界的概念》
1927年,《儿童的物理因果概念》
1932年,《儿童的道德判断》
1936年,《儿童的智慧起源》
1941年,《儿童对数字的认识》
1945年,《儿童现实概念的构成》
《儿童符号的形成》
1946年,《儿童时期的娱乐,想象与拟态》
《儿童的时间概念》
《儿童运动与速度的概念》
1947年,《智慧心理学》
1948年,《儿童的空间概念》
《儿童的几何概念》
1950年,《智力心理学》
《发生认识论概论》
1951年,《儿童偶然概念的获得》
1953年,《逻辑学与心理学》
1955年,《从儿童期到青年期逻辑思维的发展》
1959年,《儿童逻辑的早期形成》
1968年,《结构主义》
1969年,《儿童心理学》
1970年,《发生认识论》
1971年,《意识的掌握:幼儿的动作与观念》
《成功与理解》
1974年,《生命的适应与智慧心理学》
1976年,《行为,发展的动力》
1980年,《辩证法的基本形成》(合著)
《对应的研究》
1981年,《儿童可能的发展》
1982年,《儿童必然的发展》
1983年,《心理发生与科学史》
成果卓著,影响深远
对那些今天被心理学或认识论的探索所吸引的人,应该这样说:“去读皮亚杰吧。记住,他经常含糊不清且时有错误,对心理结构和过程的复杂性的那些依然朦胧的方面,他似乎有所觉察。然而,是的,去读皮亚杰吧。”
――(英)玛格丽特・博登《皮亚杰》
在儿童言语和思维学说、儿童逻辑和世界观学说的发展中,皮亚杰的研究构成了整整一代。它们具有历史的意义。
――(苏) .C.维果茨基
我们把儿童心理发展问题摆在我们研究中心,因为是在这个领域里,皮亚杰作出了最出色的贡献。爱因斯坦说,皮亚杰把儿童心理学提到这样的高度,以致当代杰出学者们对于它的事实都怀着浓厚的兴趣,这是值得沉思的。
――(苏)奥布霍娃
皮亚杰描绘了一幅儿童如何建构和获取知识的令人注目的图景。这一理论是以六十年的认真的观察、思考和研究为基础的,是由“本世纪(20世纪)最富于创造性和洞察力的头脑之一”来完成的。科学家们普遍认为皮亚杰对心理学思想领域的推进,是迄今为止的任何人所不可比拟。教育家和儿童心理学家都认为他引导我们达到了对儿童成长的新的最重要的理解。
那些工作在儿童(与成人)之间的人们,无论其从事何种专业工作,如果真实地了解了儿童行为的过程和原因,那么,他们的工作就可能变得更有成效。皮亚杰及其追随者对于这种了解有很大的贡献。
――(美)B・J・瓦兹沃思《皮亚杰的认知和情感发展理论》
儿童有什么东西,可以教给老师的吗?让・皮亚杰认为是有的。我在开始任教时,以主要力量精心准备教材内容的解释和演示;我感谢皮亚杰及其合作者为我们提供了探索儿童思维的创造性方法,提供了关于智力发展的学说。正是由于对皮亚杰著述的研究,加上对儿童的直接观察,使我的教学生涯跨进另一个发展阶段,自此,我才能使自己的教学围绕一个更有意义的中心――学习。
――(美)埃德・拉宾诺威克兹《皮亚杰学说入门 思维・学习・教学》
皮亚杰是一个非同寻常的人。
他在儿童思维发展领域的杰出贡献是其他理论家所无法比拟的。
(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尽管已有研究对理论的某些部分提出了质疑,但大体来说,它具有一个好的理论的所有品质。皮亚杰提出的基础模型仍然催生出新的研究和理论成果。此外,对于一个好的理论来说,即使它不完全精确,但仍会为发现新知识、造福人类做出贡献。比如,皮亚杰的理论在教育界影响深远,它帮助老师们探索有效的学习策略。
――(美)David R. Shaffer & Katherine Kipp《发展心理学》
皮亚杰学派通过研究个体的认识发生,把认识论和心理学紧密结合起来,创立了发生认识论,在心理学史上第一次系统而完整地描绘了儿童心理的发生和发展,指明儿童心理发展的实质是个体通过同化和顺化这两种形式来适应环境达到有机体与环境的平衡,并进一步详细探讨了儿童心理发展的结构、影响因素和发展阶段。皮亚杰学派对心理学、哲学和教育学诸多领域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郭本禹《“外国心理学流派大系”主编总序》
考察皮亚杰关于儿童的研究,能使我们对儿童如何思维和学习的认识产生根本性的变化。皮亚杰的理论的确为了解儿童和许多教育实践提供了一种系统的、首尾一贯、并得到实际经验证明的方法。它验证了许多可以直接感受但又苦于得不到验证的观念,而这些观念又与儿童和学校教育有关。皮亚杰的工作可以帮助我们了解儿童,了解他们是如何发展的。理解儿童是失去课程教学改进的最好途径。皮亚杰的理论对许多传统的教育观念提出了挑战,他的理论改变了人们关于在教室中儿童应该做什么和怎样去做的看法。
――丁芳、熊哲宏《智慧的发生――皮亚杰学派心理学》
事实上,问题不在于我们是否接受或拒绝皮亚杰的各种观点,作为一名善于思考的、睿智博学的学者,他仍在不断与我们对话。……没有皮亚杰在前面的攀援和开拓,我们至今对自身的认识未必能达到今天的高度。
――李其维《破解“智慧胚胎学”之谜》
论文关键词:个体道德发展 道德心理研究 儿童心理理论
一、引言
心理学自诞生以来,各种理论和流派百花齐放,相互影响和渗透。道德心理研究作为发展心理学中重要的研究领域也是如此,它受到不同时期相关心理学理论的影响。皮亚杰对道德发展做了开创性的研究。柯尔伯格在以往研究的基础上对道德发展进行了大量系统的理论和实证研究。并以此构造了道德发展的三水平六阶段理论。
“道德发展”这一术语逐渐被人们所熟悉。柯尔伯格所开创的公正主题和后来其他道德心理学家们提出的关爱和宽恕主题,成为道德心理研究的三大主题。从皮亚杰到柯尔伯格及其追随者们,都明显受到认知学派的影响。而同时行为主义心理学对道德心理研究也曾起过重要的作用。其中加裔美籍心理学家班杜拉最为突出。他认为德性的形成是通过直接强化和榜样示范的间接强化而实现的,所以他对道德发展这样的术语持有不同观点,这直接影响了道德教育实践领域出现的重奖励和惩罚的德育方式。
儿童心理理论是近20年来发展心理学领域中一个比较活跃的研究课题,取得了很多有价值的研究成果,它对道德心理研究也产生一些重要的影响,本文拟对此进行探讨,希望加深和扩展对儿童心理理论和道德心理的研究。
二、对“儿童心理理论”的剖析
在学术界关于“到底什么是儿童心理理论”众说纷纭,一个基本的看法是,儿童心理理论是儿童对他人心理以及心理与行为关系的认知发展理解错误信念为儿童获得心理理论的标志。从其发展过程看有两个阶段,即心理理论的获得和心理理论的发展。经典研究主要是关于错误信念的研究,在此基础上研究者们逐渐提出了儿童心理理论获得和发展的模型。
(一)经典错误信念研究
儿童获得心理理论的标志是理解了“错误信念”。目前以韦尔曼(wellman)和普那(pemer)的“错误信念任务”为这方面的经典实验。如研究之一,两个女孩,一个叫安娜,一个叫萨丽。
萨丽把一个小球放到一个筐里,盖上盖子,就离开了。可是当萨丽不在的时候,安娜把小球拿出来放到自己的盒子里。问儿童:“萨丽回来会到哪里找小球?”研究者发现,3岁的儿童多认为萨丽会到盒子里找,正确判断率只有10%,而4岁的儿童多认为萨丽会到筐里找。这是因为三岁的儿童把人的心理认识(即wellman和pemer的信念)等同于客观世界的事实,也就是不能认识到客观世界是一样的,但人的主观反映却可以不同,而四岁的儿童就可以突破这种限制。目前一般认为能正确解决“错误信念任务”,即能正确判断他人的心理状态。一般以此作为获得心理理论的标志。
(二)儿童心理理论获得的模型
有研究者在把“错误信念任务”作为儿童心理理论形成的标志以后,开始从整体上思考儿童心理理论获得的模型。主要有下面三种观点:建构理论认为,儿童对心理状态的理解如同科学理论形成一样是个理论建构的过程,并且随着与环境的交互作用而发生一系列的变化。
模仿理论认为,儿童把自己放在他人的位置,通过内省自己的心理,从而间接体验他人的心理活动。如果按照这一理论观点,儿童心理理论是在自我意识形成的基础上通过移情能力而获得的。
匹配理论强调,儿童必须认识到自己与他人在各自心理活动上都属于等价的主体,儿童不断面对自己与他人在心理活动上的相似性,从而促使儿童不断深入这种对等价关系的理解,逐渐形成系统的对心理活动的认识。
以上三者都有各自的实验研究或演绎推理的支持,但它们不是互相排斥的。以上三者都认为儿童预先并没有关于心理活动或状态的知识,是后天形成的,这是共同的。现在不排除这种可能,那就是儿童在认识了自己与他人的心理活动等价的主体地位后,才有可能把自己放在他人的位置,通过内省自己的心理活动间接体验他人的心理活动,在这种复杂渐进的过程中逐渐获得心理理论,也就是说三种模式都能说明问题的某一方面,但综合起来可能更全面。
(三)儿童心理理论的发展模式
正确解决“错误信念”问题,标志着儿童获得了心理理论。关于在此以后儿童心理理论是如何发展的,研究者们又出现了一些不同的观点。
韦尔曼认为,儿童心理理论发展是一个渐进的过程,是一个随着年龄的增长而日益复杂化和精确化的过程。儿童最初的理论是建立在“欲望心理学”上的,即他认为他人的行为是受欲望制约的。随着年龄发展,儿童会发现,仅靠欲望来解释人的行为是不够的,渐渐出现了“欲望一心理理论”,即儿童通过对信念和欲望及其与行为关系的认知来解释和预测行为。但是到了七八岁之后儿童又逐渐开始发展起对他人人格特质的理解,即不仅从信念和欲望这些方面来解释行为,而且还会从不同时空中抽象出稳定的人格特质来作为解释行为的又一依据。
普那认为,儿童在4岁左右拥有元认知能力后,标志儿童心理理论发展的一个质变,以后心理理论的发展只有量的积累,而没有质的变化,其中量变主要体现在能够理解的心理状态的嵌入量在不断增加,如:从对一级信念的理解发展到对二级信念的理解。前面的经典“错误信念任务”实验是对一级信念的理解。对二级信念的理解就是认识到一个人关于另一个人信念的信念,如果把类似与前面的实验情景改变一下就是考察儿童对二级信念的理解。故事如下,约翰和玛丽在公园玩,有人在卖冰棍,玛丽想吃冰棍,但没带钱就回去拿钱。过一会儿,约翰饿了也回家吃饭去了。约翰走后,卖冰棍的人到学校去卖了。
玛丽拿钱以后半路上遇到卖冰棍的人,就跟他一起到学校去买冰棍。约翰后来到玛丽家,玛丽的妈妈说玛丽去买冰棍了,约翰就去找她,问儿童:“约翰会niu1.,找玛丽?”研究发现儿童只有6岁以后,才会认为约翰会到公园找玛丽,即儿童能正确认识到“玛丽认为卖冰棍的人在公园里”。这虽是个错误信念,但它却是约翰实际的二级信念,约翰会按照自己的信念行事,所以到公园找玛丽。
儿童心理理论虽然是个新名词,但它实际上与我们发展和教育心理学中的许多已有研究是一脉相承的,是发展与教育心理研究中一个新的视角。而品德心理是发展心理学中重要的经典研究领域,两者在内容和方法上是可以相互促进的。
三、从儿童心理理论看个体道德发展
自从20世纪初皮亚杰对道德心理学进行了开创性的实证研究以后,心理学家对个体道德发展展开了大规模的研究,其中柯尔伯格的道德认知发展理论影响最大。许多个体道德发展的研究成果如果从儿童心理理论角度来看,其实质内容与儿童心理理论是一致的。如:自我中心主义、他律和自律道德、观点采择和移情、道德情绪判断研究等。
(一)自我中心主义
儿童获得心理理论有一个前提,那就是必须认识到他人与自己一样是有一套对外在事物的观点,即拥有关于世界的信念,而每个人是按照自己的信念行事的,尽管这个信念可能正确也可能错误。也就是认识到别人可能具有与自己不同的信念,而不同的信念会引起不同的行为。皮亚杰的“自我中心主义”是特指儿童以自己的立场和观点去认识事物,而不能以客观的他人的观点去看待世界,这种混淆使个体不能认识到他人观点与自己观点的不同。皮亚杰认为,自我中心主义是儿童思维处于前概念时期的标志之一。这个时期在4岁左右结束。很显然。自我中心主义使儿童不能区分他人观点与自我观点的不同,而儿童心理理论的获得要求儿童能认识到别人可能会有与自己不一样的信念和行为,从这一点可以看出心理理论的获得是以摆脱皮亚杰所说的自我中心主义为前提的。从实际的研究结果也证明了这一点,韦尔曼和普那的“错误信念任务”研究发现4岁是儿童心理理论发展分界的年龄,而这也正是自我中心主义存在的前概念时期结束的年龄。
(二)自律道德
前面说过,儿童心理理论的获得是以摆脱自我中心主义为前提。而皮亚杰认为自我中心主义和道德实在论是导致他律道德的关键的原因,自我中心的儿童分不清自我和外界,他们把环境看作是他自身的延伸,从而会自发的尊重准则和服从成人的权威,因此没有获得儿童发展理论的儿童是不会出现自律道德的。从他律到自律的原因就是他们在认识上逐渐成熟,削弱了自我中心主义倾向,能从不同角度去看待道德问题,从他律道德向自律道德发展的过程实际上就是对他人的心理具有认知能力。也就是儿童心理理论的发展过程。
(三)观点采择与移情
观点采择,是区分自己与他人的观点,并进而根据当前或先前的有关信息对他人的观点作出准确推断的能力,是一种特殊的社会认知能力。皮亚杰认为从他律道德到自律道德的原因之一就是角色承担和角色扮演能力的发展,其中重要的一个方面就是观点采择能力。米勒等人认为,观点采择需要很多心理成分联系在一起,具有递推的性质。最初级的观点采择是直接对他人观点进行推断和认知,随着社会认知能力的发展,儿童逐渐可以推断他人如何对另一个人的观点进行认知的,再后来,能对他人如何对另一个人对另一个人的观点的推断进行认知……,这种观点采择的间接性逐渐增强,说明了儿童在头脑中能同时处理的心理成分在逐渐增多。.
移情,是一种特殊的观点采择,它是根据有关线索推断他人内部情感状态,并且自己也能体验到相应的情绪反应。如觉察到他人伤心,自己也能体验到一种难过情绪。许多心理学家认为移情是儿童利他行为和亲社会行为的重要影响因素之一。霍夫曼指出:移情会成为儿童利他行为的主要动机。艾森伯格也发现自愿助人与移情分数呈正相关。艾森伯格将良好的亲社会行为产生过程分为三个阶段:对他人需要注意阶段、确定助人意图阶段、出现助人行为阶段。其中,亲社会行为形成的初始阶段,即对他人需要的注意,他人的需要是属于他人的个性倾向性,是他人的心理状态,儿童能对其注意显然本身就是儿童的心理理论发展水平的一个侧面。
在整个儿童期;无论是观点采择还是移情都是品德与社会化发展中经常涉及的领域,观点采择与个人的移情相互作用进而促使了利他行为的产生,而观点采择和移情都需要正确地认知他人的观点和情绪,这实际就是儿童心理理论的发展阶段之一。特别是米勒关于递推的观点采择理论与普那的儿童心理理论发展中“心理嵌入量”增加的观点是异曲同工的。
(四)道德情绪归国判断
以往的研究者多把注意力集中在道德推理和道德判断,即道德认知上。而在本世纪七八十年代,出现一种新的研究动向,即研究道德情绪及其归因判断。研究者们试图探索个人在某种道德情境中对他人的情绪及其原因作出推论判断。情绪对行为具有激发、维持和调节的功能,一个人具有了某种道德情绪,会成为个人产生某种道德行为的内部动力可以引发并维持个体的道德行为。如有人看到一个奄奄一息的老人受伤躺在路边,心里觉得很同情,并且忿忿不平,想到底是谁把老人撞伤的,这种同情和忿忿不平的情绪促使他可能先把老人送到医院再去公安局报案。
研究儿童的道德情绪判断及其归因能从另一个方面反映儿童的道德发展水平。对“快乐的损人者”现象的研究发现,儿童对犯过者的情绪判断及归因有三种模式,即高兴——难过;难过——高兴,难过——高兴——难过。三种模式由于实验设计的一些因素处理和研究重点不同,导致出现结果的差异,但是它们都是先提供一个犯过情境。然后让儿童站在犯过者的角度推测犯对者的情绪反应。我们可以看出儿童作出正确判断的前提是能从他人的角度考虑,意识到别人与自己一样也有心理反映,也就是对他人心理状况的认知。所以我们说情绪判断及其归因的研究与儿童心理理论在内容上是有一定重合的,前者是后者的一个子方面,即对他人情绪的认知。
四、从儿童心理理论看道德心理研究方法的深化和内容的扩展
(一)传统的道德研究方法实际在某种程度上依赖于儿童心理理论的发展。
无论是皮亚杰的对偶故事法,柯尔伯格的两难故事法,还是艾森伯格的亲社会两难情境法,实验所用的材料多来自于儿童的实际生活,通过投射来进行研究。首先向儿童呈现一个道德故事,其后跟随一个问题,如“你认为主人公会怎么做?”对这一问题的回答必须建立在儿童能在道德故事提供的线索基础上对他人的道德抉择过程有一个较清晰的认知,并能对其行为作出预测。因此支撑了道德心理发展了几十年的传统研究方法是以一定的儿童心理理论发展水平为前提的。很小的儿童如果还没有获得心理理论,那就无法使用对偶故事或两难故事来测查道德心理发展水平。虽然现在有些研究者打破了单一的情景故事方法,开始使用其他的道德研究方法,如有人通过对品德词语的内隐记忆研究来间接反映儿童的道德发展水平,但是使用最多的还是投射故事法,所以说道德研究方法实际在某种程度上依赖于儿童心理理论的发展。
(二)儿童心理理论促进道德心理研究内容的扩展。
儿童心理理论和道德心理研究的外延和内涵大小是不同的,前看是儿重对他人心理及其与行为关系的认知。而他人的心理内容很丰富,包括心理过程、心理状态和个性心理,心理过程又有知、情、意三方面,个性心理又有个性倾向性和个性心理特征。儿童对他人心理的不同子系统及其与行为关系的认知就相应的成为儿童心理理论的不同研究内容,儿童对这些不同的子系统的认知发展水平是不一样的。按照韦尔曼的观点;对他人个性特质的认知是到七八岁后才能形成。品德是社会性中的核心成分,它们也分为认知、情感和意志,道德认知、道德情感和道德行为,这些方面以及与它们相关的其他主题都是道德心理领域的研究对象。儿童心理理论虽然在次级结构中可以分为知、情、意,但就其是本质来说只是认知,因此要比道德心理的外延小一些。
关键词:拉丁舞 女性儿童 心理健康
前言
5-12岁女性儿童他们正处于A身心发展、个性特征塑造、品德意志培养的关键时期,心理健康对其学习、人际适应甚至人生发展都十分重要。通过对她们的调查研究,对拉丁舞锻炼前后的小学生心理健康各方面进行对比分析,为女童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一定的实践指导和理论依据,为更好的普及和推动拉丁舞的开展提供参考依据。
1.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荆州市博艺少儿舞蹈培训中心拉丁舞班30名5-12岁女性儿童作为实验组,已进行拉丁舞训练1年。从荆州市实验小学随机抽取未进行拉丁舞训练的学生30名,合计60名,年龄在5-12岁,作为对照组。
1.2 研究方法
1.2.1 文献资料法
查阅有关拉丁舞的资料,身体心理健康的书籍,通过中国知网、万方、维普等数据库查阅了近年关于拉丁舞促进锻炼者身体,心理健康的研究论文,作为本研究开展的基础。
1.2.2 统计法
对有关数据进行常规数理统计及分析处理。
2.结果与分析
2.1 参加拉丁舞锻炼以前5-12岁女性儿童心理健康状况(如表1 )
从调查总体来看,有80%的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良好,但仍有7.5%的学生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其中2.5%的小学生存在严重的心理问题。说明拉丁舞锻炼之前女性儿童的心理健康状况不很理想,应当足够的重视。在八个内容量表测量中发现,异常焦虑的检出率比较高,分别为学习焦虑、自责倾向、对人焦虑、身体症状。表明小学生在学习上压力过大,学校和家长过分注重学生的学习成绩从而忽视了学生的心理健康。究其原因,应试教育制度和成才观念是主要因素,其次是社会环境、独生子女和主科副科错误观念等。
2.2 锻炼前、后5-12岁女性儿童心理健康变化情况( 如表2)
由表2可知,通过一年的拉丁舞练习,普遍女性儿童在心理健康状况有了明显改善。由表可见,心理健康的比例上升了12.5个百分点;心理状态欠佳的比例较练习前下降了7.5个百分点; 一名轻度心理障碍的女童心理健康状况得到较大幅度的改善。这表明,拉丁舞锻炼对改善5-12岁女童心理健康状况有较为明显的作用,宜于在学校普及和推广。在八个内容量表测量中还发现,女性儿童们在练习前、后各因子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其中,学习焦虑、自责倾向、对人焦虑、身体症状四个因子排在前四位。究其原因,可能与拉丁舞本身带有的娱乐、健身、交际功能有关。
2.3拉丁舞训练对心理发展的影响
少年儿童正处于身心迅速发育时期,在此阶段由于身体迅速发育成长,可使少年儿童的身心状态表现出极大的不稳定性,并具有一定的可塑性。这个时期少年儿童若能形成良好的心理素质和生活习惯,无疑对其今后的健康成长有相当大的作用。通过拉丁舞的训练,有助于少年儿童对时间、空间、运动的知觉、注意力、想象能力、模仿能力等心理过程的发展,也有助于培养其集体观念及对音乐、舞蹈和艺术体操活动的兴趣。在调查访问中发现,经过业余系统拉丁舞训练后,对少年儿童可产生以下影响:
(1)集体荣誉感和责任感加强。受过拉丁舞训练的学生,大多具有很强的集体荣誉感,为班级的利益可以牺牲个人利益,对老师安排的事情很负责任,责任感明显增强。
(2)自信心的增强。随着学生训练中表现力的提高,心理状态也更加稳定。在建立初步信心的过程中,学生体验到自己的能力,在不断高质量完成动作并取得好成绩的过程中,使她们更增强了自信心。感受到自己的追求美、体会美、展现美,在练习动作时更加专注,觉得自己具有可表现的地方,从而更加自信。
3.结论与建议
3.1 结论
3.1.1 研究结果表明,拉丁舞锻炼对小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有明显的改善作用。
在本研究的实验中得到,参加拉丁舞锻炼的学生在实验前后比普通学生在心理健康全量表分上有很大改善,心理健康明显好与对照组,具有高度显著性差异。说明拉丁舞能够使学生有效地抵御自责、过于敏感的不良心理倾向,有效地增强自信心,改善孤独、对人焦虑的心理倾向,提高人际交往能力.
3.2 建议
有关部门和学校应当注重小学生心理健康状况,摒弃主科(语数外)和副科(体音美)观念,促使学生身心全面健康发展。拉丁舞锻炼对于改善学生心理状况、提升学生健康水平的发挥着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 李静. 拉丁舞锻炼对小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2,(18):227
[2] 尹霞. 拉丁舞对学前班儿童注意稳定性影响的实验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7,(30):164-165
[3] 丛艳华. 拉丁舞训练对少儿身体素质的影响[J].湖北体育科技,2005,1(24):109-110
【关键词】认知建构主义;社会建构主义;学习观
【中图分类号】G40-057 【文献标识码】A 【论文编号】1009―8097(2008)13―0021―03
一 建构主义的定义
建构主义作为一种新的认识论和哲学理论,于20世纪80年代开始出现并在教育和心理领域引起了一次重大的教育、心理观念与实践的革命。建构主义强调了真理的相对性,重视认识中的主观能动性,重视学习活动中学习者的主体性作用,重视学习者面对具体情境进行意义的建构。以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和维果茨基的心理发展的文化历史理论为首的理论不仅对建构主义思想的形成产生非常重要的影响,而且对建构主义思想的发展有着非常深远的影响。
随着对建构主义的研究,出现了六种理论倾向的建构主义,即激进建构主义(Radical Constructivism)、社会建构主义(Social Constructivism)、信息加工建构主义(Information-processing Constructivism)、社会建构论(Social Constructionism)、控制论系统观(Cybernetic System)和对待中介行为的社会文化观点(Socio-cultural approaches to mediated action)[1]。这六种建构主义都有其不同的思想倾向,但作为学习理论,这些流派的主要思想都是在皮亚杰和维果斯基的理论影响下发展而来的。它们的相同点可从以下三个角度来进行分析,第一,怎样看待知识;第二,如何理解学习活动;第三,怎样看待学习者[2]。其中,激进建构主义是在皮亚杰的认知建构主义的思想基础上发展起来以结构主义思想为心理学核心基础的建构主义。社会建构主义是以维果斯基在心理发展理论上的影响而形成的。本世纪对建构主义理论的发展做出重大贡献并将其应用于课堂和儿童的学习与发展的当推皮亚杰和维果斯基。
本文主要针对以皮亚杰为代表的认知建构主义和以维果斯基为代表的社会建构主义在对学习活动中的不同理解来展开比较。
二 皮亚杰认知建构主义与其在学习理论中的观点
皮亚杰(Jean Piaget)的建构主义是他在儿童心理发展上的观点研究出来的,他是认知发展领域颇具影响力的一位心理学家,是发生认识论的创始人[3]。皮亚杰的发生认识论认为一个儿童在建构一种世界模式时,必须经过不同的认知阶段。皮亚杰在1973年发表的《理解就是创造》一书中指出,教师应该理解儿童心理发展中的步骤。“理解就是创造,或通过再创造去进行重构,如果要使每个人在将来成为有能力进行生产的创造的人,而不仅仅是简单复制的人,那么,上述条件就是必须新遵守的。”皮亚杰用唯物辩证法来坚持关于建构主义的基本观点:儿童是在与周围环境相互作用的过程中,逐步建构起关于外部世界的知识,从而使自身认知结构得到发展。这个过程包括了“同化”、“顺应”。“同化”是指把外部环境中的有关信息吸收进来并结合到自己原有的认知结构中。这个过程也称为“图式”,即个体把外部刺激所提供的信息整合到自己原有的认知结构内的过程。“顺应”是指外部环境发生变化,而原有认知结构无法同化新环境提供的信息时所引起的儿童认知结构发生重组与改造的过程,即个体的认知结构因外部刺激的影响而发生改变的过程。因而,同化是认知结构数量的扩充(即图式扩充),而顺应是认知结构性质的改变(即图式改变)。认知个体(儿童)就是通过同化与顺应这两种形式来达到与周围环境的平衡:当儿童能用现有图式去同化新信息时,即处于一种平衡的认知状态;而当现有图式不能同化新信息时,平衡就被破坏,修改或创造新图式(即顺应)的过程就是寻找新的平衡的过程。儿童的认知结构就是通过同化与顺应过程逐步建构起来,并在“平衡――不平衡――新的平衡”的循环中得到不断的丰富、提高和发展[4]。
皮亚杰的建构主义是从个人的角度去接近学习的,描述了在学习中,通过总结个人经验而不断重构个人经验而不断重构个人的理解和知识的过程[5]。认知的建构观点将认知的重组看作是定义学习过程中的要素。这种认知的建构观点在把注意力集中于个人的同时,并不否认社会互作用的重要性。而是认为学习者应该与所处的环境(不管是物理环境还是社会环境)相互作用,并与他们原有的建构世界的知识不一致的现象进行实实在在的接触。而这个过程可以通过话语或看法的交换来进行。
从学习活动过程来看,认知建构主义认为知识是主体自己建构而获得的,并不是从外部直接灌输给个体。通过不同的个体自身“个体化”的心理活动,建构出来的将是不同的知识,它们具有不同的质量与形态,与传授者想要传授、灌输的知识是不一样的。
皮亚杰研究的重点是儿童智力发展,他的理论贡献主要有:(1)提出一个比较完整的、具有辩证思想的关于儿童智力发展理论;(2)说明了个体从出生到青少年期的智力发展过程;(3)将数理逻辑首次作为划分儿童逻辑思维发展的工具;(4)提出了发生认识论的理论框架;(5)创造了研究儿童智力发展研究的独特方法。
三 学习观在社会建构主义与维果斯基心理发展理论中的呈现
维果斯基(Lev Semenovich Vogotsgy)是俄罗斯杰出的心理学家。他的心理发展理论包括了有关人的高级心理机能发展的活动说、中介说和内化说,从20世纪70年代传入西方后,与建构主义学说融合,从而形成了建构主义理论中另一重要的理论“社会建构主义”。维果斯基提出活动与意识统一的心理学原则,强调意识从来都是某种整体,是一个完整的系统结构。并试图运用活动与心理、活动与意识统一的原则解释活动与儿童发展的关系,由此说明教师在教学教育过程中的很需要作用,为研究人所特有的高级心理形式意识开辟了一条现实的途径[6]。维果斯基又提出了语言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为中心任务的心理发展中介说,提出儿童为了某种目的将某一物体作为工具使用,意味着他正朝着形成外部世界与自身的积极联系迈进一大步,说明一个儿童掌握某一特定工具的能力正是其高级心理机能发展的关键。维果斯基又以内化说作为将心理发展理论有效地运用于促进儿童发展的重要实验性理论依据。他在《社会中的心理》(维果斯基著作英译本,1978)中提到“最近发展区”表明,儿童是在摆脱日常概念和成人概念的“张力”中学习科学概念的。若只将源于成人世界的预成概念呈现给儿童,那儿童就只能记忆成人有关这一经验所说的一切。为了将这一经验占为己有,儿童必须利用这一概念并将它跟第一次呈现在他面前的想法联系起来。取代之前经验中的概念和重新引进的概念之间的关系不是一种线性的发展,而是交织在一起、互相影响的,它们的发生从儿童已有的概括和自己经验的概括中产生出来的。
社会建构主义将心理描述为超越身体范围而进入社会环境的一种分布式的存在物。与认知建构主义者相反,社会建构主义将心理定位于社会中的个人行为。因此,学习首先是进入某一实践共同体的文化的过程[5]。个人的认知加工过程是通过社会和文化的加工过程而被分类的,而这包括了对社会交互作用的参与以及按文化方式组织的能影响学习和发展的活动。
维果斯基在心理人个体发展和种系发展方面作了大量的探讨,特别是在关于人类心理的社会起源、儿童心理发展对教育、教学的以来关系等方面有很独特的论述,他的理论特色主要是:(1)创立了文化历史发展理论;(2)阐明了人类心理发展的标志和原因;(3)提出了教学与智力发展的关系;(4)提出了儿童智力发展学说。
四 认知建构主义与社会建构主义学习观的比较
从皮亚杰和维果斯基在儿童心理、智力发展方面的研究提出的理论和在实践中的运用与发展,他们都认为儿童的自言自语以及思维最初的直观动作性,反映了人类发展的事实[7]。但从实质和研究过程而言,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分析皮亚杰与维果斯基心理发展理论的不同之处:
1 关于学习与发展的关系
皮亚杰认为,儿童的图示发展到一定阶段后,才能为他的下一阶段的学习提供可能性,儿童不可能有超过自身发展水平的学习。因为,发展是学习的必要条件。维果斯基则认为:学习应促进儿童的发展,儿童智力有两种发展水平,一种是现在的水平,即儿童当前所达到的智力发展状况;另一种水平是在现有的基础上,经过努力所能达到的一种新的发民兵状态。这两种水平状态之间存在的差异,就是“最近发展区”。因为,学习先于发展并促进发展。
2 儿童(学习者)的自我中心问题
皮亚杰通过临床法研究与收集了有关儿童语言与思维的大量事实,从儿童自身发展阶段的角度出发,他认为,儿童的言语和思维都具有自我中心的性质,儿童的心理与活动的一切特点都是从这一基本特点中产生的。维果斯基认为:言语的最初功能就是交往、沟通、与他人进行联系并对他人施加影响,言语一经产生就是社会性的。从社会历史发展的观点来看,思维的发展并不是从我向或自我中心思维开始的,而是现实的、实际的、有实效的思维,经外界满足儿童需要为基础的。因此,思维从发生来讲也是现实的、社会性的。
3 儿童(学习者)的语言和认知思维的关系
皮亚杰认为语言来源于思维;认知结构发展到一定阶段,才会出现语言;语言只是认知发展的标志之一,自我中心言语反映的是不成熟的思维形式,社会化语言反应的是发展程序更高的思维形式,语言对思维的发展不起作用。维果斯基认为,儿童的言语在认知发展中起重要作用,言语作为思维的工具起着计划、协调、解决问题的作用,思维或认知随着语言这个心理工具的成熟而成熟,经由语言的发展而提高,而语言的发展是在社会文化历史环境中实现的。由此,从皮亚杰的理论来看,个体发展的方向是从个体化到社会化,个体思维的社会化是发展的标志。认知发展的过程是“非语言动作思维――自我中心思维――社会化言语和逻辑思维”。而从维果斯基的理论来看,社会化事物内化于个体思维,个体化是发展的标志,语言的发展是“社会言语――自我言语――内部言语”的过程。
从以上对皮亚杰和维果斯基的理论分析比较中,可以下表中获得认知建构主义与社会建构主义在学习理论中的不同观点:
五 结论
通过对皮亚杰和维果斯基的理论研究和比较,可以看到:两者虽然在对待儿童心理发展的研究上有不同的侧重,从而导致两者在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上具有不同的观点。但是,两者对于学习的观点是一致的,认为知识不是由教师向学生的传递,而是学生建构自己的知识的过程,学习者不是被动的信息吸收者,而要主动地建构信息的意义,这种建构不可能由其他人代替。因此,要更好的将这两种不同侧重点的理论运用于教学、教育活动中,就需要对皮亚杰和维果斯基的理论观点作进一步的研究。
参考文献
[1] 莱斯利.P.斯特弗,杰里.盖尔主编.教育中的建构主义[C].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2).
[2] 陈琦,张建伟.建构主义学习观要义评析[J].《华东师范大 学学报》(教育科学版),1998, (1).
[3] 莫雷,20世纪心理学家名家名著[C].广东教育出版社,广州 2002.370-452.
[4] 何克抗.建构主义──革新传统教学的理论基础[J].电化教育研究,1997, (3).
[5] 高文.建构主义与教学设计[EB/OL].
[6] 高文.维果茨基心理发展理论与社会建构主义[EB/OL].
[7] 张文兰,杨开城.建构主义思想的辩证唯物主义解析暨意义建构的心理机制的探讨[EB/OL].
[8] 马秀芳,李克东.皮亚杰与维果斯基知识建构观的比较[J].中国电化教育,2004,204(1):20-23.
[9] 高文.教育中的若干建构主义范型[EB/OL].
[10] 赵静.试比较建构主义与杜威的实用主义教育思想[J]. 四川教育学院学报,第21卷第3卷(总第138期),6-7.
[11] 皮亚杰.人文科学认识论[EB/OL].
[12] 李小林.建构主义理论特征的分析[EB/O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