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爱发表,线上期刊服务咨询

大数据精准营销论文8篇

时间:2023-03-21 17:04:56

绪论:在寻找写作灵感吗?爱发表网为您精选了8篇大数据精准营销论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迪您的思维,激发您的创作热情,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大数据精准营销论文

篇1

【关键词】移动客服;自动语音;按键顺序;文本挖掘;精准营销

中国移动10086客户服务热线通过人工、自动语音、短信、传真、Email等方式,24小时不间断提供有关移动通信的业务咨询、业务受理和投诉建议等专业服务。10086通过语音提示为客户提供了便捷的查询服务,它通过分析客户的需求不断的完善自己的服务系统,为客户提供最为优越的服务。

中国移动10086客户服务热线为客户提供了便捷的查询服务,客户可通过10086自动语音按键提示查询所需服务,通过拨打中国移动10086客户服务热线可以迅速查询到常用业务。10086按键的设计是通过大量客户查询服务为记录分析研究,通过文本挖掘设置出合理的顺序。通过文本挖掘对每项业务设置出合理的按键顺序,并且使得每项服务的顺序得到合理的优化。

1.中国移动10086按键设置介绍

中国移动100086自动语音按键提示给客户带来方便快捷的查询服务,按键语音提示的设置顺序是通过中国移动公司相应的研究团队研究得出来的。中国移动的客户量很大,所以客户的查询量也很大,能够获得较大的数据量。

10086客服热线是经历了一个不断改进的过程,10086客户服务热线可能还存在地域的差异,这里我们主要分析通过文本挖掘设置出合理的自动语音提示的按键内容。

1.1 10086按键设计与客户诉求分析

根据10086人工服务,将人工服务资料通过录音并转化为文本形式,提取有效信息。通过对客户查询服务的大数据记载的文本挖掘,10086客户服务热线会为客户提供更为便捷的服务。10086按键内容的设计,满足了多数客户通过最简洁的方式查询自己想要的服务,给客户带来良好的体验感。

1.2 10086客户语音服务系统的优势

首先在初级菜单中涉及到移动公司常用的服务与查询功能,用户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进行自助语音服务,对于特殊的业务需求,设置了人工服务功能,以保证满足所有的客户需求。

其次,通过层次的细分,客户能便捷得通过提示找到自己的需求以得到相应的服务,而不会耗费更多的时间。

再次,客户语音服务系统的几乎每一层都包含了返回上一层和返回主菜单,这样做的好处就在于用户一旦选择错误按键可以更快捷的退出该层级,以找到符合自己需求的按键服务。

1.3 客户语音服务系统设计的意义

10086热线的设立,在满足客户服务的需求同时,增强了客户的体验感,是客户能感觉到使用移动通信的舒适和方便,成为移动通信忠实的客户资源。同时考虑到每个客户的关系网和人脉圈,能为移动通信的推广和普及起到重要作用,所以让客户满意,能产生巨大的收益和潜在收益。

2.文本挖掘

2.1 文本挖掘的背景

传统的语言的理解是对文本进行较低层次的理解,主要通过分析词、语法和语义信息,并通过句子中出现的次序发现有意义的信息。文本挖掘中文档本身是半结构化或非结构化的数据挖掘的成果应用于分析自然语言描述的文本,这种方法被称为文本挖掘或文本知识发现。

文本挖掘与数据挖掘的主要区别在于文本挖掘的数据源是非结构化形式的文本数据。文本挖掘是从大量的与用户需求不相关的资料中发现隐藏的相关信息,是一个新知识发现的过程。

2.2 中国移动客户服务与文本挖掘

在文本挖掘的过程中所选用的数据是中国移动10086客户服务人工服务的语音内容。10086人工服务通过将语音转换成文本形式,然后对文本进行提取,找出相同意思的词语进行预处理,剔除不用的信息数据,对其进行整理,将其转换成可以文本分析的形式。

文本预处理是指选取任务相关的文本并将其转化成文本挖掘工具可以处理的中间形式。主要包括去除标点和停用词、提取英文词干、中文分词、词频统计,建立特征词条矩阵,训练集和测试集的分隔,特征选择,权重计算和文本表示。

进行文本分类挖掘的最终目的是将语料库文本自动分类,文本自动分类挖掘系统就是根据构建好的分类器把对象文本归到不同的类别。常见的分类器有贝叶斯算法、K邻近算法、决策树算法、神经网络算法及支持向量机算法。

中国移动客户服务热线10086将语音转换的文本经过预处理为下一步文本挖掘做好准备。经过预处理去掉赘余的信息,保留有用的信息,并将其分类处理。经过分词、特征选择、权重计算以及文本表示这些预处理过程,为分析研究客户的需求提供了有效的信息及合理的形式。

3.实情探讨

中国移动有着大量的客户,可以获得大量的数据资料,可以应用大数据对客户资料进行分析,而且可以通过进一步研究进行精准营销,通过对大数据的应用及分析,可以帮助公司企业制定相关政策。

通过10086热线自助语音服务功能得到的数据和资料近一步完善之前得到的数据资料,对于移动公司进行精准营销和客户推广提供了一手资料。10086热线符合精准营销策略,也是移动公司营销手段的发展和开发。

4.结论

通过文本挖掘,公司可以根据自己客户的服务需求设置出合理的按键内容及顺序。比较移动公司和各大银行的客户语音服务设计,可以得出结论,公司、企业和金融机构在设计自己的客户服务语音系统时,首先以自身机构设计和服务为基础,相应构造出客户需要的服务;其次,比较各种不同的语音服务系统,发现必定会有人工服务作为反馈系统,并且通过长时间的积累,能够发现语音系统自身不足;最后,客户语音服务系统的每一次优化和补充,都是对文本分类和文本聚类技术的结合和运用。

参考文献:

[1]王占一.Web文本挖掘中若干问题的研究[D].北京邮电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2,4

篇2

大数据的特征

早在1980年,未来学家阿尔文・托夫勒在《第三次浪潮》一书中就预言大数据的发展未来。但大数据研究真正成为热点是从2012年3月22日开始的,美国政府宣布投资2亿美元进行大数据的研究与发展计划,从此不少国家都兴起了大数据研究热潮。在国内,2013年前后“大数据”在政府、媒体、研究机构和学者中间被广泛提及。

1.海量信息。互联网每天产生的数据信息,超过了以往任何一个时代的数据量,这些数据多以PB、EB以上的单位来计量。2011年全球被创建和复制的数据总量为1.8ZB,超过人类有史以来所有印刷材料的数据总量(200PB)。①

2.高渗透性。不管是门户网站和视频网站,还是搜索引擎、电子商务网站,都不断生成着各种数据。网民在互联网上的消费或浏览行为,构成了大数据的基础,并且真实反映出当前的消费、需求情况和价值观念,深入影响人们的生活。

3.精准传播。大数据让互联网精准传播成为可能,利用网民网页浏览、消费购物、IP定位的基础数据,可以根据受众的浏览记录进行信息的精准推送,实现个性化服务与精准传播,预测网民的需求,并推荐关联销售。

专业期刊的发展

专业期刊的发行对象较为集中,内容专业性强。目前国内9851种期刊中专业期刊高达7000多种,数量庞大,但专业期刊的发展状况与之并不匹配。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办刊理念上的因素,也有专业期刊体制上的问题。

1.专业性强,受众少。专业期刊由于专业性和学科性强,其受众范围窄,所刊载的内容大多数以专业性较强的学术论文为主。正是因为专业期刊的专业性,所以受众范围较为集中,具有明显的分众性,能够为专业期刊的大数据营销奠定基础。

2.数字出版的冲击。随着数字传播的普及,数字出版已经成为专业期刊的重要出版方式,国内一些专业期刊已经不再依赖传统的出版模式,专业期刊仅进行少量的纸质印刷。国内发行量大的纸质专业期刊少,一些纸质版只是用于赠阅读者和交流发行。

3.市场化程度较低。国内专业期刊大多是由各级学会、协会、高校、科研院所等机构主办,资金来源依靠主办单位的拨款,以发挥专业研究的社会效益为首要目标,不太重视专业期刊的经营,造成专业期刊市场化程度低,大多数专业期刊无法依靠广告收入维持日常运营。

4.内容传播方式单一。移动互联时代,媒体融合已经成为传播的趋势。在大数据背景下,大多数专业期刊依旧以纸质出版为主、数字出版为辅,部分专业期刊虽开通了微博、微信,但效果不佳。

大数据时代专业期刊的读者

在网络和数字传播时代,读者对专业期刊提出更高的要求,专业期刊不仅要刊登专业的内容,还要与读者进行有效沟通,专业期刊必须适应新媒体时代的变化。

1.目标受众的分众化。专业期刊的专业性定位决定了所刊登内容以所在学科领域的前沿课题和研究成果为主,所针对的目标受众是分众人群。专业期刊的目标受众具有相似的专业研究领域,专业内容需求,职业、学历等人口统计学特征。

2.受众媒体接触行为的变化。专业期刊的部分读者受过良好的教育,对新媒体发展较为敏感,是最早体验和使用新媒体的用户群体。他们已经减少了传统媒体的接触,更多采用网络媒体、智能手机终端。读者是大数据的生产者,也是使用者,享受着大数据带来的便利。

3.专业期刊使用方式的变化。研究者通过数字出版平台获取专业文献是科研和工作的需要,通过及时了解行业与专业资讯,增强指导科研与工作的能力。目前,学术期刊的读者需要的是学术信息,并不一定是某种具体刊物。读者将从订购某种刊物转向订购相关的文章,甚至是文章中的某个部分。②及时、准确地了解读者的数据需求,能够指导编辑的选题策划。

4.数据获得的方便性。长期以来,研究者除了主动阅读纸质期刊外,更多的是利用数字出版平台进行数据检索,了解最新的行业资讯与专业研究趋势,这种被动的检索方式已经满足不了读者的需求。大数据时代,专业期刊要提供更好的使用体验,根据相关研究者的研究方向、专业领域的热点,主动推送相关资讯给目标人群。

专业期刊的大数据经营策略

专业期刊经营的核心是期刊的内容策划、发行策略和营销模式,要改变专业期刊的困境,需要对海量的大数据进行分析,及时发现行业需求,掌握行业研究趋势,增强专业期刊的市场竞争力。

1.大数据的期刊编辑策略。第一,选题策划保持前沿性。大数据能够帮助编辑更好地进行选题策划,专业期刊编辑借助专业的数据分析软件进行数据研究,如CiteSpace文献引文网络分析软件,通过多元、分时、动态的信息可视化技术,可以直观地显示该学科或知识领域最新的研究趋势与动向,③从而及时了解和把握专业期刊选题的前沿性。此外,期刊编辑还可以关注知网最新数字出版文献,以及专业性的网站、论坛,及时了解该领域的研究热点。

第二,获得稳定的专业稿源。期刊编辑可以根据选题策划,引导专家、作者撰稿,打造期刊品牌栏目,增强专业期刊的品牌影响力。通过编辑与行业专家学者的有效沟通,可以获得固定、稳定、高质量的稿源,从而改变当前专业期刊被动等待作者投稿的局面。

第三,建立作者与研究机构数据库。大数据分析能准确发现该专业领域权威的研究机构,以及重要研究成果、研究专家,建立约稿专家信息库,确保专业期刊刊登内容的专业性和前沿性。同时,利用大数据专业期刊能够掌握该领域内主要研究者的研究趋势,通过关注权威专家的研究方向,为期刊选题策划提供参考。

2.大数据的发行模式。专业期刊应重视受控发行(Controlled Circulation)模式,在大数据的支撑下实现最大的传播效果。专业期刊必须建立读者和研究机构数据库,遴选该领域专业的研究学者、行业专家、研究机构进行免费直投,通过有限的发行数量精确直达核心读者。④受控发行还需到达专业期刊的潜在或者直接广告客户,通过每期精确直达广告客户,能够影响广告主关注该期刊的广告传播效果,为专业期刊的广告销售创造条件。

专业期刊要继续加强数字出版发行。数字出版是专业期刊最主要的出版和发行方式,其传播优势明显,读者可以通过数字出版平台快捷、方便地获取内容。专业期刊应尽可能增加被收入数据库的数量,力争收入国内外知名的数字出版平台,通过数字出版能够提升专业期刊的关注度,增强专业期刊的影响力。

除了传统的纸质版,专业期刊还应该利用网络传播优势,开发新的形式。杂志社可以同步推出电子杂志版、电子书版的期刊,免费为注册用户提供下载和订阅,方便读者利用碎片化的时间获取信息。新增用户注册数据,扩大目标发行对象的数据库。

3.大数据的营销策略。专业期刊应重视大数据时代的品牌营销。期刊的三次售卖分别是发行、广告和品牌营销。随着纸质版印量减少和目标受众阅读方式的改变,专业期刊的纸质印刷数量减少,其发行量直接影响到广告主的广告投放效果,因此,大多数的专业期刊发行和广告收入较低。专业期刊应利用大数据的优势,重点从期刊的品牌营销切入,利用专业期刊的专业性优势举办学术会议,开展技术培训,提供专业论证与技术认证服务,提高专业期刊的品牌知名度,增强其学术影响力,做到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共赢。

专业期刊的跨媒介经营是大势所趋。在网络传播背景下,专业期刊可以利用其在专业领域的优势,建立专业网站,开通微信、微博等,根据目标受众的媒体使用习惯建立跨媒体的传播平台。充分发挥大数据的信息整合优势,利用专业期刊建立的跨媒体平台进行广告营销,发挥纸质媒体与网络媒体综合互补的优势,扩大杂志和新媒体平台的读者群。

专业期刊要发挥公关策划优势,根据目标企业营销的需求,利用事件营销推出主题性的公共活动策划。专业期刊的事件营销主要采取借势和造势两种策略。通过突发热点事件借势营销,专业期刊可以根据广告主的营销需要,进行主题性活动策划,巧妙植入广告主的营销信息,吸引目标人群关注。专业期刊还可以主动为企业营销造势,营造行业关注热点,比如结合行业热点,联合相关领域的企业召开研讨会、论坛,进行评奖等。

专业期刊要利用大数据开发衍生产品。利用大数据整合与分析的优势,专业期刊能够准确地掌握该专业领域的研究趋势与前沿动态,可以策划出版专业书籍、著作,还可以整理已经出版的专业研究文献,推出主题性策划的集刊,发挥专业期刊的专业优势、作者资源、发行渠道等综合优势,通过衍生产品提高专业期刊的经济收益。如《广告人》杂志利用其在广告行业中的影响力和编辑资源优势,通过对国内广告教育需求的数据分析,与机械工业出版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等出版机构合作,出版了一批广告专业书籍,图书出版成为《广告人》杂志重要的收入来源。⑤

注释:

①周小华:《“大数据”时代中国学术期刊的转型与发展机遇》[J],《科技与出版》,2014年第4期,第102~104页

②喻国明 宋美杰:《中国传媒经济研究的场域分析――基于共词分析与词频分析方法的探索》[J],《文化与传播》,2012年第2期,第1~11页

③周华清:《学术期刊的受控发行模式研究》[J],《出版发行研究》,2012年第3期,第64~67页

④周华清:《品牌经营:国内学术期刊的发展策略》[J],《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4期,第214~218页

篇3

关键词:大数据;发展脉络;营销趋势;研究评析

一、问题的提出

云计算、移动互联网等新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及社会化网络的兴起,使信息数据产生机制更复杂、传播速度更快、类型更多样,全球进入信息数据量“井喷式”增长的大数据时代。国际数据公司(In原ternationalDataCorporation,IDC)指出:全球创建和复制的数据量五年内增长近九倍,预计将以每两年至少翻一番的速度继续增长。仅2013年,世界范围存储的数据就达1.2ZB(1ZB抑1021B),将这些数据刻录到CDR只读光盘并堆起,其高度将是地球到月球距离的五倍[1]。生产和信息方式的变革引起管理规范及其深层次上价值观的转变。传统企业营销中,为避免无法获取整体数据的弊端,多依据小样本采样统计推断以形成所谓“科学决策”。然而采样分析的成功取决于样本的绝对随机性,大数据时代,营销调研建立在对大样本持续收集数据的基础上,实时分析和输出调查结果将为营销决策提供及时判断临界值。在大数据背景下对营销活动进行研究,具有聚焦数据,提高营销决策科学性;强调洞察,增强营销活动“预见性”;重视创新,增强营销理论“前瞻性”等研究价值[2]。特别是中国具有众多人口和庞大市场,也使中国成为最为复杂的大数据国家之一。那么,大数据对营销活动究竟会产生怎样的影响?其内在机理是什么?通过文献综述,对大数据概念进行界定,梳理其发展的历史脉络,在此基础上分析大数据对消费者行为、营销决策模式、营销战略、营销要素等的影响表征及其机理,最后对大数据的营销应用研究做出述评。

二、大数据的发展脉络及概念界定

(一)大数据的发展脉络

大数据的概念最早要追溯到上世纪,只是在互联网时代,大数据才从规模、类型等方面得以实现。早在1981年,美国著名未来学家Toffler在其著作《TheThirdWave》中,提及“大数据”,并称之为“第三浪潮的华章”[3]。2001年,META集团(现为Gartner)的分析师Laney指出数据增长带来规模性(Volume)、高速性(Velocity)、多样性(Variety)等变化[4]。《Nature》则在2008年9月开设“BigData”专刊[5-7],同时《Sci原ence》也推出数据处理研究专刊“DealingWithDa原ta”,对数据洪流(DataDeluge)所带来的社会变革及影响做出讨论[8]。大数据研究的开创性论文是Gins原bergetal(2009)的“DetectingInfluenzaEpidemicsUsingSearchEngineQueryData”,该文探讨了如何利用谷歌搜索引擎查询词来预测流行病[9]。只是在最近几年,大数据才成为高频词。2011年5月,麦肯锡公司《大数据:创新、竞争和生产力的下一前沿》报告,指出“在数据渗透于各领域并成为生产要素的背景下,对海量数据挖掘应用,将带来新的生产增长和消费者盈余浪潮”[10]。2012年3月,美国开始实施“大数据研发计划(BigDataRe原searchandDevelopmentInitiative)”,将大数据喻为“未来新石油”,并视为与互联网、超级计算机同等重要的国家战略,这也是美国在“信息高速公路”计划后所实施的又一国家级重大科技战略。日本紧随其后,推出“新ICT战略研究计划”。同年,世界经济论坛《大数据、大影响》报告,从多个行业领域阐述大数据给世界经济带来的发展机会[11]。就国内而言,2011年12月,国金证券开创国内大数据研究先河,将其研究成果引入资本市场[12]。2012年5月,香山科学会议组织“大数据科学与工程:一门新兴的交叉学科”为论题的会议,同年6月,中国计算机学会青年计算机科技论坛(CCFYOC原SEF)举办“大数据时代,智谋未来”会议,对大数据挖掘技术、组织架构、平台治理等展开探讨。2013年6月,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管理科学部、美国营销科学学会(MSI)、南京大学商学院(管理学院)和香港中文大学工商管理学院联合主办“2013营销科学与应用国际论坛”,也将“大数据、社会化、移动化对市场营销的新挑战”作为主要议题之一。2014年2月,北京银行与小米科技就移动支付、便捷信贷、产品定制、渠道拓展等签署协议,表明国内企业运用大数据战略进入实质性阶段。2014年3月5日,总理第一次把大数据写进政府工作报告,阐明了国家对大数据产业鼎力支持的政策,随后一系列公开讲话进一步明确了这一战略部署。2015年2月,百度公司利用百度迁徙、百度指数等大数据产品直观地呈现了春运“景观”,把大数据研究成果可视化地展示在电视屏幕上。2015年3月,政府工作报告中进一步提出“互联网+”计划,推动大数据与现代工业相结合。

(二)大数据的概念界定

大数据本身就是抽象的概念,当前对其概念界定尚未达成统一,不同组织及学者给予不同的表述,见表1。尽管各方对大数据概念并不统一,但其中“大规模数据”“体量、复杂性及速度超越传统数据”“超越现代技术手段处理能力”等观点得到基本认可。IBM公司及Laneyetal(2001)认为大数据具有“3V”特征:规模性(Volume),数据量一般要达到TB级甚至PB级;多样性(Variety),数据结构类型包括结构化数据、半结构化数据和非结构化数据;高速性(Ve原locity),产生、处理、分析数据的速度加快。国际数据公司(IDC)在此基础上,增加“价值性(Value),即“大数据价值很大但呈现低密度性”的特点,从而形成大数据的“4V”特征[16]。而NetApp公司认为大数据具有“ABC”三特征:大分析(BigAnalytic),通过对大数据实时分析构建新的业务模式并更好地了解顾客需求;高带宽(BigBandwidth),快速有效地对数据进行处理分析;大内容(BigContent),包括各种类型数据,同时对数据存储、扩展、安全等管理的高要求[17]。

三、大数据对未来市场营销的冲击

根据(移动)互联网时代大数据的特征、消费者行为变化及营销模式的可能演变,通过相关文献梳理,勾画的大数据对未来营销活动的影响趋势,见图1。

(一)大数据对消费行为的影响

1援消费行为更理性。工业化时代,信息不对称的客观存在,消费者易受各种如低价促销、广告宣传等影响。而大数据时代,消费者有更多、更方便的途径获取更详细的商品价格、成本、产地、质量等信息,并可更方便地搜寻、比对和遴选,从而做出更理性的选择[18]。2援消费行为幂律分布。大数据时代,消费者评价系统更广泛,先前购物者的购后评价及经验对新消费者具有重要参考。相比先前购物者的好评,消费者则会更关注其差评,以便做出正确的消费决策。同类产品中,质量好、价格有优势、服务好的产品受到越来越多的青睐,并不断吸引新的消费者,形成“滚雪球式”的“马太效应”,消费行为呈现幂律分布。3援消费行为更个性化。工业化时代,商家追求规模经济的考虑,只能在有限范围满足消费者个性化消费。而大数据时代,信息广泛并快速传播,消费者的消费认知及创造力大大提升,消费异质性不断增大,对产品或服务的关注并不仅限于以往的质量、品牌、价格、售后等,更关注其个性化的满足程度。

(二)大数据对营销决策模式的影响

大数据时代,思维方式发生三个变革:其一,要分析与事务相关所有数据而不是少量数据所构成的样本;其二,要接受数据纷乱复杂的事实,而不能过于苛求精确;其三,更加主动地分析相关关系而不再探究难以捉摸的因果关系[19],可以说,数据驱动型决策(Data‐drivenDecisionMaking)是大数据背景下决策的特点[20],以“数据化、智能化、实时化垣经验”将成为大数据时代的营销决策范式。1援数据决策技术升级,注重实时处理及相关分析。传统分析多基于多元统计、计量经济学模型等方法,对大量一手和二手结构化数据实施分析,从中寻求研究对象的内在联系,常用方法有:聚类分析、因子分析、相关分析、回归分析、A/B测试、数据挖掘等。大数据背景下,数据规模大、传递速度快、非结构化数据多等特点,使得传统数据分析及数据库管理手段很难适应时代要求。数据产生及传播速度加快,要求数据应用实现从离线(Offline)向在线(On原line)的实时处理转化[21]。数据关联成为大数据的主要价值来源,但数据间交互广、价值密度低、碎片化严重,也使决策重点从以往因果关系分析向相关关系分析转变。2援决策参与主体向社会大众倾斜,数据分析师地位加强。大数据使营销决策越来越依赖于数据分析而非经验或直觉[22],直觉判断将被精准的数据分析代替。管理者决策重心在于正确发现并提出问题,一线员工对决策参与度将大大提升,决策主体从社会精英向社会大众倾斜,扁平化组织架构、学习型企业文化将得到加强。同时,能综合运用数据分析、分布式管理的数据分析师,将为企业营销决策提供更多智力支持。

(三)大数据对营销战略的影响

1援激发协同营销的竞争格局。大数据环境下企业与行业的边界日趋模糊,营销系统开放性更明显。企业竞争不再局限于个体之间或供应链的链条间,而是向多主体所构建的商业生态系统间延伸[23]。企业营销战略的设计应打破传统的个体竞争思维,在不断提升自身营销网络化和动态化能力基础上,利用外部资源,形成协同营销格局。2援一对一营销的精准定位。大数据背景下,企业可以记录消费者在产品各个生命周期阶段的品牌偏好、口碑评价等行为数据,基于社会学、心理学、营销学、传播学等相关理论,并借助数据挖掘、统计计量等,按一定的细分标准进行消费行为细分,从而结合自身资源优势,形成目标市场的选择和一对一营销的精准定位。

(四)大数据对营销要素的影响

1援产品:顾客参与式的产品设计和个人定制。大数据背景下,虚拟企业和智能车间将会越来越多地被采用,顾客参与式的产品设计和个人定制将大行其道。那些市场价值在较短时间发生贬值的短生命周期产品的时效性更强、需求波动大,与外界存在着复杂非线性关系[24]。而长周期产品特别是其中生产工艺复杂、流程管理复杂、客户需求复杂的复杂品(ComplicatedProduct)将实现供应链纵向一体化整合及全生命周期数据整合[25]。“全息”生命周期的完整大数据可帮助企业构建消费者兴趣图谱,从而应用于营销和新媒体关系定位中。2援渠道:渠道缩短及渠道多元化。大数据背景下,信息技术更为成熟,经由中间商的渠道模式将让位于直销,渠道长度越来越短。特别是具有及时反馈交互关系平台技术的实施,使企业可开发出更多、更便捷的渠道与顾客连接,实现多渠道及跨渠道营销。诸如微商等“屏幕+手指+快递”的购物方式,配合超低的价格,使营销渠道更趋多元化。3援价格:透明度更高,基于支付意愿的差异化定价。传统营销定价多从产品成本、利润率、顾客接受度等简单因素考虑,并依据先前相关销售经验建立精算模型。大数据背景下,传统精算模型将被颠覆,价格不对称性有所改善,定价透明度越来越高,明智的价格策略是企业“阳光”定价,基于支付意愿的差异化定价将成为主导,电子支付成为主流。4援促销策略:促销手段的数字化、互动化趋势。大数据背景下,传统电视、报纸、广播等大众传媒的传播效率不断下降,而建立在数据库基础上的移动互联网将成为促销信息的重要传播手段,促销手段更具数字化。同时,促销手段更新颖,目标受众被多元化数据锁定,并特别强调与顾客间的互动和情感沟通。

四、大数据研究在营销中的应用评析

(一)研究层次:偏宏观层面研究,轻微观分析

当前对大数据的相关研究,更多从宏观层面对其概念内涵、形成脉络及其对社会所产生的影响方面展开描述,而对大数据所形成各种影响的内在机理缺少必要的微观分析。大数据为未来营销带来深刻影响,但机会和挑战并存,其合理利用前提是必须拥有准确、可靠、及时的高质量的数据[26],只有在此基础上,才能提炼出有效的营销决策信息,才能帮助企业实现精准定位。

(二)研究视角:多立足于信息科学视角,缺少管理视角

当前,国外从管理学视角应用大数据技术来支持管理决策已成为商科教育的热点[27]。相比之下,国内相关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数据驱动决策的管理模式还有待形成,现有的相关研究则更多立足于对数据信息的采集、处理、检索、挖掘及离线分析等信息科学视角。而只有立足管理决策的视角,探讨大数据对现代经济组织的战略定位、架构设计、营销实施等实时问题,才能真正发掘大数据的“资源”价值,建立起信息引导决策的机制。

(三)应用范围:国内多理论研究,实践广度、深度不够

篇4

关键词:新媒体时代;媒介环境;传统企业;品牌传播

一、新媒体时代传播环境的变化

1.受众的注意力逐渐向移动端转移

在新技术的推动下,各种新媒体层出不穷,对传统媒体市场形成了强烈的冲击,尤其是近两年移动互联网的快速发展、移动场景的丰富以及内容质量的提高,使得受众的注意力从传统媒体逐渐向移动端转移,受众的注意力方向改变了,广告主营销的发力点也势必要做出相应的调整,从而带来整个营销环境的变化。

2.从组织生产过渡到用户生产

在传统的大众传媒时代,传播内容的生产者是特定的媒介组织机构,媒介工作人员通过策划、采编、制作、编辑等环节完成传播内容的生产,然后通过相应的大众传播渠道传递给受众,而在新媒体时代,人们可以通过互联网平台来传播展示自己的原创内容并提供给其他用户。用户(受众)不再只是被动的信息的接收者,而是变身为传播内容的生产者。

3.传者与受者之间可进行充分的交互

新媒体的一个主要特征就是交互性,凭借技术的优势,新媒体突破了传统媒体单向传播的功能局限,使传播方式发生了变革,在新媒体时代,不仅信息的传播者和受传者之间的界限逐渐模糊,而且传者和受者之间还可以实现平等的交互传播,使得交流更顺畅、更及时、更深入。

4.从线性传播发展为病毒式传播

在传统媒体环境下,传播者通过特定的媒介渠道向受传者传递信息,受传者被动地接收信息,是一种线性传播模式,而新媒体环境下,技术的发展使媒介用户的传播活动兼具人际传播和大众传播的特征,让信息接收者同时成为信息的者和转发者,一旦有吸引力的传播内容出现,在网络环境下就极可能引发“裂变效应”,使传播内容以超高的速度在大范围内进行传播,即“病毒式传播”。

二、新媒体时代传统企业品牌营销传播策略的嬗变

和新兴的互联网企业不同,传统企业往往不具备互联网基因,在旧的媒介环境和营销环境中形成的一些传统的品牌营销理念和营销模式已经不能很好地适应环境的变化,无法完成与目标受众的有效沟通,必须在变革的道路上迈出积极的步伐。

1.在消费者洞察的基础上产生颠覆性的创意

在媒介变革和新技术的推动下,如今广告表现形式花样繁多,更具冲击力,但创意仍是广告的灵魂。戛纳创意节主席Terry认为,在互联网时代,好创意对于品牌的影响力较之以前有巨大提升,因而对传统企业的广告营销人员来说,如何提高广告创意的水平依然是思考的重点和面临的挑战。随着广告业整体创意水平的提高,常规的广告创意表现形式已经越来越难以抓住消费者的眼球,这就需要广告创作人员敢于打破传统,大胆创新,创造出颠覆性的、全新的想法。而好的创意是建立在准确深入的消费者洞察的基础之上的,通过洞察来发掘目标消费者真正的需求和动机,全面把握他们的消费心理,发现他们的“痛点”,进而准确找到与目标消费者沟通的切入点,采取针对性的广告宣传策略,将“痛点”转变为“痒点”和“兴奋点”,促进销售转化。

2.增加新媒体的广告投放比例,同时进行有效的媒介组合

在广告业,受众的注意力流向哪里,钱也会跟着流向哪里。各项权威的调查数据也充分印证了这一点,2015年,CTR媒介智讯数据显示,互联网媒体广告花费整体增长22%。其中,移动端广告发展迅猛,市场份额持续走高,而与此同时,传统媒体市场份额却在逐年下跌,出现负增长,受众在持续流失。在这种背景下,传统企业在进行广告投放时就必须顺应媒介环境的变化,增加新媒体的广告投放比例,同时根据目标受众的媒介偏好和媒介接触习惯,制定出最优化的媒介组合方案,将传统媒体与新媒体有机结合,尽可能以低的成本增加品牌曝光率,提高广告宣传的效果。

3.利用大数据开展数字营销和精准营销

新媒体的一个主要特征就是数字化,当前,数字媒体已成为主流。所谓数字营销,就是指借助于互联网络、电脑通信技术和数字交互式媒体来实现营销目标的一种营销方式,而大数据则是数字营销的灵魂,如今广告营销人员对数据的需求越发迫切,用技术驱动更加精准的大数据营销,成为数字营销区别于传统营销的核心立足点。消费者在和品牌的每一个接触点上都会产生大量的数据,通过尖端的技术挖掘数据并进行深入分析和研究,为消费者进行精准的“画像”,掌握消费者的购买行为特征,为企业实施精准营销提供了可能。在数字时代,传统企业应该充分重视大数据和数字营销工具,利用大数据来构建营销洞察力,帮助企业实现营销层面和战略层面的多重目标,同时关注数字营销的发展趋势,利用各种先进的数字营销平台和工具,让营销的效果更加精准和可以测控。

4.通过social营销来加强与目标受众的互动

我们处在一个社交媒体盛行、娱乐至死的时代,社会化媒体能够极大地提高信息传播的广度和深度,且成本很低,同时广告主能够方便及时地与用户进行互动交流,营销人员敏锐意识到社会化媒体的传播价值,利用其来进行营销信息传播。当前,无论是一向神秘又高贵的故宫,还是严肃的老牌德企,都纷纷放下身段,玩起了social营销。在新媒体环境下,传统企业要积极适应沟通方式的变化,通过social营销让消费者亲身参与到品牌的传播当中,把品牌信息更准确地传达给消费者,用更接地气的、消费者喜爱的方式来加强品牌和消费者之间的互动,拉近彼此的距离,增强用户粘性。

5.实施整合营销传播策略

整合营销传播的核心思想是将与企业进行市场营销所有关的一切传播活动一元化,它强调与顾客进行多方面的接触,并通过这些接触点向消费者传播一致的清晰的企业形象。整合营销传播对于塑造品牌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如今各种品牌营销活动目不暇接,消费者时刻置于海量信息的包围圈中,依靠单一的传播渠道或品牌营销活动已经很难引起消费者的注意,有效传递产品或品牌信息,这就需要增加消费者和企业或品牌接触的机会,把消费者与企业或品牌的所有接触点作为信息传达的渠道,彼此间互相配合,传播清晰一致的企业形象、品牌形象,深度演绎品牌内涵,搭建品牌营销平台。在全方位、多层面的沟通中,建立起品牌和顾客间的深层关系。

三、新媒体时代传统企业品牌营销传播策略的发展趋势

就当前和未来一段时间来看,传统企业的品牌营销传播策略将朝以下几个方面发力:

首先,大力发展移动营销。借助移动互联网和移动终端的快速发展,直接向目标受众定向和精确地传递个性化即时信息,通过和目标受众的深度互动来实现企业营销目标。其次,坚持“内容为王”,打造高品质的传播内容,“好故事成就好营销”,传统企业需要思考如何来讲一个好的品牌故事,通过好故事来与目标受众沟通,通过内容营销来塑造品牌和挖掘需求。第三,将营销方式与人们的生活场景紧密结合起来,将现实的生活场景与互联网虚拟的生活场景无缝整合,在特定的场景下激发和满足消费者的潜在需求,增强消费体验,发挥口碑效应。第四,通过品牌联合营销来整合资源,降低营销推广的费用,同时发挥不同品牌的协同效应,产生“1+1>2”的品牌传播效果。最后,面对越来越娱乐化的传播环境,传统企业要通过创新的娱乐营销方式来打造自己的品牌基因和独特魅力,用好玩有趣的说法和形式来引发群体围观和自发传播。

参考文献:

[1]周茂君.新媒体概论.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16.6.

[2]曹伟.媒体碎片化时代的品牌营销传播策略.新闻知识,2014,(11).

[3]陈艳萍.营销人员的新利器--数字营销.新闻传播,2014,(5).

[4]大数据时代.品牌如何进行数字营销,2016-12-13.

[5]趋势观察:数字营销需要新大脑营销云时代.网易科技报道,2016-12-12.

[6]大数据,数字营销的灵魂.互联网周刊,2014-09-24.

[7]朱红燕.试论社会化媒体时代的品牌营销之道.苏州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3年5月.

篇5

1、软件服务下的大数据

随着互联网运用的逐渐广泛化,社会中的各个行业都具有了自己的数据种类,这就致使大量的数据在互联网的服务中产生。软件服务工程会产生密集型数据,其中包括流式密集型的数据以及历史密集型的数据。如世界最大的电信数据仓库中心目前已经建立超过1200TB的数据;中国移动通信的业务流程超过8190个,实现了办公自动化和标准化的业务流程。“程序=数据结构+算法”的程序设计思想为传统软件工程的管理思想模式,集程序的运行过程就是数据结构的组织与算法的问题,这种模式将程序运行过程中的数据忽视,而将重点放在了程序的正确性和效率性,在很大程度上把程序的生命周期缩短。纵观软件理论的漫长发展史,诸多学者一致认为详细的文档和完整的程序构成了软件,其中完善的文档信息为软件的核心部分,包括工程数据、文档以及通用规范等等,把整个软件的设计重点放在了文档是否质量合格以及开发模式是否具备标准化上面。由此,推动了软件设计的标准化,从整体上把软件的质量有效提升[1]。

随着系统业务的扩容和用户的使用,对软件进行大规模的数据处理提出了更为严格的要求。越来越多的大型互联网企业更加重视软件服务中的历史密集型数据和流式密集型数据,将大数据分析作为服务,更加注重从用户的体验上进行数据的收集。大数据背景下,行业逐渐加大了数据的处理难度,使得处理数据更具精细化,对技术的标准要求也更为严格。当前大数据时代下软件工程的研究课题为,如何更好的把大数据平台作为服务,把大数据的分析作为服务、把数据的价值作为服务[2]。要从软件发展创新模式来进行海量数据的处理,PaaS服务平台、服务提供方以及服务消费者三方,会产生海量离线密集型数据和线上流式数据。各项级别的用户在进行交流或者进行操作以及各项系统日志数据等,其通常对软件的有效开发、运行、管理等各方面都有着重要影响,另外,大数据还对软件服务的具体周期具有决定性作用。

从根本上讲,只是在规模和量上来进行数据的衡量,对其的研究没有标识,尤其是比较缺乏语义化的处理。因此,要对研究思维及方法进行不断创新,以此对相关数据实施组织与处理,并形成具有领域性的智能主体。通过对大数据的有效创新,将知识作为载体,可以提供相应的数据平台,从而确保以大数据为中心来进行现代软件工程管理的创新[3]。

2、大数据时代背景下软件工程管理模式

软件工程的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经典的CS模式-BS模式-软件服务工程。其中产生于大数据背景下的面向服务的软件工程,以服务为基础,能够以较快的速度进行应用和共享服务的构建,对于分布式程序的开发具有很好的适应性。这种模式的不同之处在于能够把应用服务化,资源虚拟化,将外界服务接口统一化,有效解决大数据环境背景下的一系列问题。这种软件服务工程设计模式广泛应用于移动互联网、大数据等新兴领域。项目管理是受到进度、费用以及品质的影响,满足客户的需求而进行的活动规划、指导和监督。其中项目控制与系统工程为项目管理两个至关重要的研究领域,二者有交叉重叠部分,项目控制主要负责输入进度、规划和费用,而系统工程蛀牙负责技术层面的输入。通过文档的形式来体现工程的管理,其中包括系统工程管理计划和系统文档树[4]。

系统文档树通过树形结构来描述项目所需要的,以系统工程为对象的各个系统工程文件之间的相互关系。在提案阶段,由系统工程师根据合同数据需求清单和工作说明书来进行系统文档树的准备,从而为根据后续的进度和成本来进行文本化任务的确定提供便利的条件。由项目经理进行系统文档树的批准,并更新维护项目管理的全生命周期。而系统工程管理计划主要用于描述系统工程的进度与任务的,在提案过程中,由系统工程师根据合同数据需求清单和工作说明书来进行系统工程过程的描述,以及如何有效计划、组织、集成、测量系统工程需求。项目管理计划同样由项目经理进行批准,并更新维护项目管理的全生命周期。系统工程管理计划主要由软件系统工程过程、开发项目规划与控制,以及软件工程专业集成三类关键要素构成,其中开发项目规划与控制为必须要实现的系统工程任务[5]。

3、总结

综上所述,面临着互联网的进一步发展,其促使软件的更新速度相应加快,大数据背景下通常对软件的自身安全及性能具有更高的要求。因此,要想打造一个健壮、高效且安全的软件工程,不仅仅要加大技术的支持力度,还需要不断创新软件工程管理办法,形成一套科学的配套理论以及技术标准。当前规模较大的软件重用技术不断发展,并实现了应用,再加上大量积累的软件资源,未来软件的集约化生产以及软件数据的挖掘将会变的至关重要。传统化的软件工程的管理方式已无法满足当前生活的相关需要,大数据环境背景下探究新型的软件工程管理方法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软件工程硕士论文参考文献】

[1]张宇航.大数据系统中的软件工程管理方法探究[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6,(23):93-94.

[2]杨淼.面向商业模式的大数据信息管理方法研究[D].天津大学,2014.

[3]梁峰.基于数据仓库技术的电力公司营销数据分析梳理平台的设计与实现[D].电子科技大学,2015.

[4]王建民.领域大数据应用开发与运行平台技术研究[J].软件学报,2017,28(6):1516-1528.

篇6

摘要……………………………………………………………………………………Ⅰ

英文摘要………………………………………………………………………………Ⅱ

1“数字农业”的内涵…………………………………………………………1

2国外“数字农业”关键技术发展与应用……………………………………………1

2.1美国………………………………………………………………………………………1

2.2英国………………………………………………………………………………………2

2.3德国………………………………………………………………………………………2

3我国发展“数字农业”的紧迫性…………………………………………………2

4“数字农业”的发展趋势………………………………………………………………3

4.1农业生产全流程智能化将逐步成为现…………………………………………………3

4.2农产品流通电商化发展将更加迅猛……………………………………………………3

4.3农业多元化公共服务将更加完善………………………………………………………4

5 “数字农业”的实践策略……………………………………………………………4

5.1实现农业农村业务数字化和可视化……………………………………………………4

5.2推动数字农业技术创新…………………………………………………………………5

5.3提高农业农村经营管理数字化水平…………………………………………………5

结语…………………………………………………………………………………………6

致谢………………………………………………………………………………………7

参考文献……………………………………………………………………………………8

摘 要

数字农业是将信息作为农业生产要素,用现代信息技术对农业对象、环境和全过程进行可视化表达、数字化设计、信息化管理的现代农业。数字农业使信息技术与农业各个环节实现有效融合,对改造传统农业、转变农业生产方式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总结了国外“数字农业”关键技术发展与应用,结合我国发展数字农业的紧迫性与当前数字农业的发展趋势,对我国“数字农业”的发展提出了几条实践策略。

关键词:数字农业;农业信息化;发展策略

Abstract

Content:Digital agriculture is a kind of modern agriculture that takes information as agricultural production elements, uses modern information technology to express agricultural objects, environment and the whole process visually, digital design and information management. Digital agriculture makes the information technology and all aspects of agriculture achieve effective integration, which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to the transformation of traditional agriculture and the transformation of agricultural production mode. This paper summarizes the development and application of the key technologies of "digital agriculture" in foreign countries. Combined with the urgency of developing digital agriculture in China and the current development trend of digital agriculture, several practical strategies are put forward for the development of "digital agriculture" in China.

Key words:Digital agriculture; agricultural informatization; development strategy

浅析“数字农业”发展趋势与策略

1“数字农业”的内涵

“数字农业”是农业数字经济的重要实践。当前,学术界和工业界尚未能够对数字农业形成统一的定义。通用名称包括信息农业,精确农业,“ Internet + 农业”等等。本文中提到的数字农业基于农业信息化,在农业链的所有环节中都强调了下一代信息技术的重要作用,代表了农业产业的新视野。现代农业与信息化的紧密结合使可以充分利用数字技术。数字技术在促进农业发展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并且不断的提高现代农业产业的数字化水平,支持农村战略的实施。

2国外“数字农业”关键技术发展与应用

2.1美国

美国完善的农业产业基础和数字技术体系促进农业发展。美国数字农业发展建立在农业生产高度专业化、规模化、企业化的基础上,已经建成了完善的现代农业技术应用与管理系统。自20世纪90年代起,美国已开始应用数字农业技术,包括应用遥感技术对作物生长过程进行检测和预报、在大型农机上安装GPS设备、应用GIS处理和分析农业数据等,对大田作物进行生产前、中、后期的全面监测与管理。在21世纪初已经实现“3S”技术、智能机械系统和计算机网络系统在大农场中的综合应用,智能机械已经进入商品化阶段。如JohnDeere公司的“绿色之星”精准农业系统,基于物联网技术与“3S”技术搭建的新型精准农业管理系统,用以进行精细农作、农机管理、农艺管理和计划管理,可绘制农场产量的“数字地图”,在机械化生产大农场中的市场占有率达到了65%以上。在大数据、物联网等数字技术飞速发展的助推下,美国数字农业技术已与农业生产的产前、产中、产后形成紧密衔接,应用范畴覆盖从作物生长的微观监测到宏观农业经济分析。此外,美国也已形成完善的技术服务组织网络,美国服务类企业与公益机构可为经营主体提供较为完善的技术服务,例如美国农业技术服务组织(FSA)为农民提供丰富的信息。

2.2英国

英国信息化技术应用助推精准农业。信息化技术推动英国农业向数字化、智能化、精准化的方向发展。英国农村地区信息化基础设施完备,互联网、4G信号已实现基本覆盖。在此基础上,精准农业技术得以实现在农业的全方位应用,如借助遥感技术进行作物生产监测与产量预报、农业资源调查、农业生态环境评价和灾害监测等;英国Massey Ferguson公司研发的“农田之星”信息管理系统,借助传感识别技术和GPS技术能够更为精准地进行种植和养殖作业、数据记录分析和制定解决方案;智能机械已基本装备卫星定位系统、电脑控制和软件应用系统,能够根据不同位置、不同质量的地块情形实现自动化、精准化、变量化作业,同时可以采集作物信息用以制作电子地图和调整生产策略。2013年英国启动《农业技术战略》,提出了应用大数据、物联网技术和智能技术进一步发展精准农业,从而提升农业生产效率,如借助GateKeeper专家系统提供辅助决策和农场管理、LELY挤奶机器人等智能化设备在养殖场中的应用、自动感知技术在施肥施药机械上的应用、二维码技术在农产品产销环节的广泛应用等。

2.3德国

德国关键技术与设备的积极研发与推广。在欧盟农业共同政策对数字农业的支持下,德国积极发展高水平数字农业,在农业生产高度机械化的基础上,建立完善的计算机支持和辅助决策系统,提供数字农业综合解决方案。德国投入大量资金与人力支持数字农业核心技术与智能设备研发,并由大型企业牵头,如德国拜耳公司投资2 亿欧元支持数字农业布局,已在60多个国家提供数字化解决方案,并旗下Xarvio品牌推广数字农业,通过XarvioScouring识别系统高效识别和分析作物生长和病虫害信息,帮助农民优化田块单独管理和农田统筹优化。拥有百年历史的德国农业机械制造商CLAAS集团结合第四代移动通信技术和传感器技术,实现收割过程的全面自动化。

3我国发展“数字农业”的紧迫性

今年虽然受到疫情影响,但我国大部分农产品仍然是一个“大年”,怎样解决需求下降、部分市场关闭、物流受阻等难题,把农货顺利卖出去,让农民实现丰产又丰收?加速数字农业发展是不二法门。

农业长期保持着传统形态,技术进步一直较慢,特别是进入信息化时代后,农业技术滞后带来的产业发展差距愈发显著。随着数字经济的兴起,越来越多的领域引入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实现了智能化、数字化重塑,生产率大幅度提高。2019 年,我国服务业、工业数字经济渗透率分别为 37.8%、19.5%,但农业只有 8.2%,数字化改造的空间很大,需尽快赶上信息社会的发展步伐。

农业数字化转型是农业现代化的必然选择,也是破解目前农业难题的一剂良方,瞄准这个主攻方向,无疑将为农业高质量发展提供新动能,给予农民更多获得感。对广大农民来讲,农产品销售难的问题最头疼,常常遭遇“多收了三五斗”的尴尬。可以说,农业数字化水平滞后,农产品质量不稳定、难以标准化、产销信息不对称等是导致农产品销售难的主因。显然,加快技术与传统农业的融合,打造数字农业,对产业链进行全方位的数字化改造,使得传统农业脱胎换骨,插上科技的翅膀腾飞,已成为农业发展新趋势。

4“数字农业”的发展趋势

4.1农业生产全流程智能化将逐步成为现实

物联网技术在现代农业生产设施和设备领域中的应用极大地提高了现代农业生产设施和设备的数字和智能水平,实现了整个农业生产过程的数字化控制,实现了农业智能化生产和管理。它可以解决由托管服务流程引起的一系列问题。在种植业中,重点是如何精确控制生产环节,例如育苗,播种,施肥,灌溉和病虫害防治。当前,荷兰,日本,以色列和其他国家正在使用大数据,人工智能和信息技术来促进数字化,精确化和智能化作物种植的发展。

4.2农产品流通电商化发展将更加迅猛

电子商务的飞速发展为农产品流通提供了新的平台和基础。例如,美国著名的新鲜食品电子商务公司LocalHarvest是一个平台,该平台整合了有机农业的上下游,并连接了中小型农场和消费者。LocalHarvest平台基于从相关农场收集的基本信息来支持地图搜索系统,使消费者能够搜索本地社区周围的农场并购买难以保存的新鲜农产品,例如蔬菜和禽蛋。农产品在快速物流系统下,可以快速送到消费者家中,从而大大提高农产品物流的效率和质量。

值得欣喜的是,近年来,全国各地与各大电商平台纷纷投入大量资源,重构产业链,培植人才,发力促进农产品上行。以河北省为例,近年来积极引入农业电商龙头企业,与阿里巴巴、京东、拼多多等电商平台开展合作,持续在直播助农、农产品品牌孵化、新农商人才培养等领域,合力打造河北数字农业“新基建”。可以看到,利用大数据和分布式人工智能技术匹配优化资源,将需求传导给供给端,有效缓解了供需信息不对称造成的产销脱节。在互联网科技力量的加持下,传统农业的“痛点”也得到有效解决,进一步打开了农产品从田间到餐桌的通路。

随着电商农产品销量的快速增长,广大农民亦受益匪浅,农业生产模式发生重大变化,以需求引导生产、订单式农业逐渐成为主流,精准种植、数字营销提升了农民收入水平,促进更多农民融入数字农业的场景里。以往很多滞销农产品位于贫困地区,数字农业重塑产业链,帮助贫困户掌握技术、融入市场,实现了造血扶贫。实践证明,此种创新扶贫模式具有很强的活力。比如,拼多多的“农地云拼”模式得到国务院扶贫办的肯定,荣获了今年的“全国脱贫攻坚组织创新奖”。截至 2019 年底,拼多多平台直连的农业生产者超过 1200 万人,累计带贫人数超百万。

4.3农业多元化公共服务将更加完善

通过将移动互联网和大数据等顶尖技术运用在农业公共服务,农业服务也更加便利和灵活。这也是数字农业发展的重要趋势。一些国家为了促进数字农业的发展,在农业信息化和农业公共服务方面做出了很多努力。

5 “数字农业”的实践策略

5.1实现农业农村业务数字化和可视化

加快建立涵盖农业资源,农村产业,生产管理,产品质量,农业机械设备和农村治理的数据库。利用地理空间信息技术和遥感技术整合空间数据,获取耕地资源,渔业水资源,粮食生产功能区,现代化农业园区,特色农产品优势区,特色鲜明的农业村庄,生产经营实体,村庄分布等数据。地图存储在数据库中,使农业和农村资源数据立体化。通过集成的农业调度系统,现场定点监控系统,集成的遥感信息,无人机观测和地面传感器网络,可以建立农作物的空间分布。通过农作物的空间分布,重大自然灾害和其他动态空间图,形成了一个一体化的全域地理信息图,为农业生产和管理的科学指导奠定了坚实的数据基础。

5.2推动数字农业技术创新

创新,始终是乡村振兴的内生动力。要实现乡村振兴,离不开“数字农业”助力。手机变成新农具、直播成了新农活、数据成为新农资,随着农业新业态新模式竞相涌现,数字经济发展红利惠及三农必将更加给力,而农业信息技术已然成为数字农业发展的关键支持。未来依靠农业科学院和大学等农业科学研究和技术开发机构来充分发挥农业科技企业作为创新主题的作用,促进数字农业领域的“产学研”合作,并着重于先进技术和核心技术。为了提高对关键技术的了解和研发,精确操作和智能决策的数字化管理,智能设备的变量修改和应用,农产品的灵活处理,区块链等技术,3S 加速,智能识别,模型仿真,智能控制和其他软件和硬件产品数字农业的综合应用,了解数字农业技术标准和规范体系的建立,数字农业技术创新以及应用服务系统的持续改进。

5.3 提高农业农村经营管理数字化水平

当前,就中国电子政务项目的发展而言,农业部门中的电子政务服务水平不能完全满足领导决策应用程序和公共商务应用程序的功能要求。农业信息服务的总体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同时,这意味着中国农业信息服务具有巨大的发展和利用空间。因此,有必要进一步扩大移动互联网技术,云计算,大数据等先进技术在农业信息服务领域的应用,并通过建立灵活,便捷,高效,透明的农业生产经营管理体系,为农民提供更多便捷和信息服务。在信息公开,政府公共关系,信息服务,办公室工作等方面,充分利用农民信箱和便携式农业和农村地区的服务功能,提高了园艺,畜牧,水产品,田间管理和智能化管理水平。着眼于整个农业产业链的要求,以提高劳动生产率,研究和推广适用于不同地形和环境的农业机械,并进一步促进农业“机器换人”。

结 语

数字农业的发展实现了对农业生产的自动,精确控制,智能和科学管理,提高了农业的可控性,降低了生产成本,并减少了环境污染,使农业向精准,环保和可持续的方向发展。此外,农村电子商务的发展可以有效克服农业产业化经营的不利因素,可以简化交易联系,提高交易效率,降低成本,消除农民对库存余额的担忧,并缩短生产周期。努力为农民提供更多的商机。由于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内容的选择空间也越来越广,这对于提高农业生产经营管理人员的科学文化素养具有重要意义。

致 谢

在这篇论文的撰写过程中,我遇到了很多的困难和障碍,但都在老师、领导、同事、同学和朋友的帮助下顺利解决了。尤其要强烈感谢周波老师在千里之外给我们线上授课进行指导和帮助,不厌其烦地为我们解答疑问、传授知识,让我非常感动,在此向帮助和指导过我的各位老师表示最衷心的感谢!

同时也要感谢这篇论文所涉及到的各位学者,本文引用了数位学者的研究文献,如果没有各位学者的研究成果的帮助和启发,我将很难完成本篇论文的写作。

同时也要感谢我的领导、同事、同学和朋友,在我写论文的过程中给予我很多素材,还在论文的撰写和排版过程中提供给我很大的帮助。由于我的学术水平有限,所写论文难免有不足之处,恳请各位老师和学友不吝批评与指教。

参考文献

[1] 周清波 , 吴文斌 , 宋茜 . 数字农业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分析 [J].中国农业信息 ,2019,30(01), 第 5-13 页 .

[2] 施威 , 曹成铭 .“互联网 + 农业产业链”创新机制与路径研究 [J].理论探讨 ,2019(06), 第 110-114 页 .

篇7

(郑州大学 商学院,河南 郑州 450001)

摘要:2014年中国旅游日主题确定为“智慧旅游年”,智慧旅游时代正式到来.随着信息产业与旅游产业融合程度不断提高,精准营销必将成为旅游企业市场营销的主流模式.智慧旅游的基本框架便于分析智慧旅游时代的特征,进而提出旅游企业精准营销的改进.

关键词 :智慧旅游;精准营销;旅游企业

中图分类号:F59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260X(2015)05-0144-03

精准营销一直以营销成本低,营销效果好而被很多企业所青睐.在移动互联大潮下,智慧旅游成为旅游行业最热的

关键词 ,同时,随着我国旅游产业的持续发展,旅游者个性化信息需求和体验需求也不断增加.这就意味着,旅游企业进行精准营销的营销环境已经发生变化.因此,在智慧旅游时代,旅游企业必须深度挖掘游客的旅游信息,对其提供定制化服务,使其精准营销更加精准.

1 智慧旅游的概念

智慧旅游的概念最早起源于2000年12月5日,由加拿大旅游业协会的菲利普斯在其演讲中提出,他将智慧旅游定义为,“简单地采取长期的、全面的以及可持续的方式进行规划、开发、经营旅游业务和营销旅游产品.”在菲利普斯看来,智慧旅游需要智慧营销技巧,也就是在正确的时间点对客户进行针对性的营销和提供精准的信息[1].

2009年,“智慧旅游”的提法在我国出现,从此智慧旅游在我国开始蓬勃发展.经过5年的发展,国内不断深化了对智慧旅游的认识,越来越多的旅游城市也实践了智慧旅游,但对智慧旅游的概念在学术界并没有达成共识,还处在探索和研究的阶段[2].本文探讨的问题是以智慧旅游的鲜明时代特征为前提的,所以采用的是姚志国等学者给出的智慧旅游的概念.他们认为,通过现代信息通信技术与旅游营销、旅游服务的融合,以游客的互动体验为核心,对旅游信息和旅游资源进行系统化融合和深度开发利用,并服务于公众、政府和企业的旅游信息化的新阶段[3].

2 智慧旅游时代的特征

“智慧旅游”通过应用最新的信息通信技术来整合与旅游相关各种信息资源,从而促进各种旅游资源的信息共享.在智慧旅游时代,随着旅游业的蓬勃发展,游客数量的日益增多,旅游信息服务平台提供的信息也越来越丰富[4].智慧旅游的基本框架主要分为使用端、数据中心、服务端.其中,使用端包括通过终端设备取得或者旅游服务信息的旅游企业、政府机构和旅游者.数据中心是一个庞大的数据库,是使用端和服务端的桥梁,主要是由多数服务器组成,服务器收集了大量的旅游信息,并提供数据存储、计算和交流等服务.服务端是指为游客提供的旅游信息以及与旅游相关的信息,包括交通、住宿、娱乐休闲、购物、以及自然社会等相关信息[5].下面通过智慧旅游的基本框架来分析智慧旅游时代的特征.

2.1 旅游资源充分整合

传统的旅游资源整合往往只是针对景区景点,即狭义旅游资源中的“游”,而忽视了其他旅游资源要素的开发和整合.事实上,购、食和娱等方面不但是重要的旅游资源要素,而且是吸引消费者的重要旅游资源.

智慧旅游的发展,旅游产业的主要竞争从传统的产品竞争和渠道竞争转变为资源整合的竞争,这就促使智慧企业充分整合旅游资源.在智慧旅游的框架体系中,使用端中的智慧旅游企业是指服务游客和经营管理智能化水平比较高的旅行社、酒店、车辆租赁等旅游企业,使用端中的智慧游客是指利用智能终端来查阅各种旅游信息或者订酒店、订门票、订机票、查询当前地理位置,进行汇率换算等.一方面,智慧旅游企业利用信息通信技术在智慧旅游平台旅游、购物、娱乐、住宿和交通等信息,从而实现了景区、景点、餐饮、交通等设施的物联网与互联网系统完全连接和融合,将数据整合为旅游资源核心数据库,提供智慧的旅游服务基础设施.另一方面,手持智能终端的游客可以随时将自己拍到的照片和录制的视频等在微博、微信、或者智慧旅游交流平台等与家人、朋友和其他游客分享.从上面阐述的两个方面可知,在智慧旅游时代,不但实现了智慧旅游产业方面旅游资源的充分整合,而且实现了旅游企业与游客双方旅游资源信息的融合.

2.2 旅游供给和需求的信息趋于对称

在以往的旅游行业中,游客大多从旅行社获取旅游的相关信息,可谓是信息高度不对称.而在智慧旅游时代,使用端中的旅游企业利用信息通信技术将各种旅游信息传输到数据中心,这些旅游信息的数据传送到服务端,游客在出门前便可通过平板、手机等智能终端掌握大量的旅游信息.游客还可以在旅游过程中与网络实时互动,旅游安排由此进入“触摸时代”,旅游信息的传送非常快捷和便利,从而实现信息共享,逐渐乃至完全消除旅游供给与需求的信息不对称现象.

从实质上来讲,智慧旅游是利用云计算、互联网、物联网等工具,把各种涉及旅游方面的大量信息包装在一起,从而将旅游过程中的物理基础设施、信息基础设施、社会基础设施和商业基础设施连接起来,成为新一代的智慧化基础设施,使旅游业涉及的不同部门和系统之间实现信息共享,并且旅游信息更加真实、透明.因此,智慧旅游一方面可以使游客获得全行业的信息服务,另一方面可以使旅游企业获取旅游电子商务、营销、满意度调查、行为追踪、数据统计及挖掘等价值,旅游的供给和需求信息也趋于对称[6].

2.3 游客选择多元化

中国旅游行业传统的经营模式主要是旅行社模式,在此模式中,游客主要是服从旅行社的安排,可供自己选择的服务比较单一.但是在智慧旅游时代,游客只需要利用手机、平板等工具,就可以从数据中心提取信息,直接向服务端付费或通过数据中心付费,从而取得旅游中的行、食、娱、购等的服务信息.游客还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自己定制旅游线路,合理安排个人日程,从而充分利用旅游时间.同时,旅游者也能够根据自己的需要选择性消费,借助虚拟辅助系统能够全面、直观、深入地进行旅游体验,获得更加多元化、个性化的服务.例如,在洛阳旅游指南客户端中,选择景点名胜,即可看到所有星级景区,包括行车路线、门票、地址、开放时间、游客评价等详细信息[7].

2.4 旅游企业更易把握游客偏好

旅游企业在传统的经营模式中,很难收集到游客消费信息的大量数据,要想了解游客的偏好,一般只是凭经验或者是进行抽样调查,而依靠分析少量的样本数据来把握游客偏好,在这种简单的算法下,准确率也较低[8].而智慧旅游时代可以说是在大数据时代下应运而生的.智慧旅游时代的到来,旅游企业可以从数据中心获得大量的数据信息,包括游客的消费记录、搜索

关键词 、浏览旅游信息主题词、游客对旅游产品和服务的评价等,通过整理这些翔实的旅游信息数据资料,可以更真实准确的把握游客偏好.

3 旅游企业精准营销在智慧旅游时代的进步

3.1 精准营销的概念和特征

被誉为“现代营销学之父”的菲利普.科特勒在2005年提出了精准营销.精准营销是在精准定位的基础上,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来建立个性化的顾客沟通服务体系,实现企业可度量的低成本扩张之路!由于精准营销的精准性,使得更易明确目标客户,从而营销效果就更为明显,营销成本也会降低.精准营销的一个显著优点就是可控性,因为受众精准,所以企业可以对其进行跟踪研究,企业通过反馈的信息能够及时调整其营销策略,从而取得更好的营销效果.精准营销的特征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有效的市场细分,二是锁定目标客户,三是目标客户的互动,四是提高顾客价值[9].

3.2 旅游企业精准营销在智慧时代的改进

3.2.1 基于游客反馈的更有效的市场细分

旅游企业通过市场细分能够集中力量为最有价值的目标游客创造差异化的价值,为其提供更好的服务,与此同时,旅游企业也能获得更高的利润.随着市场细分的深化,营销目标从大众到分众到小众到个人逐渐推进,而网络的普及与手机等移动终端媒体的普及使得精准营销成为一种趋势.

在智慧旅游时代,在线预订旅游服务和商品已经成为旅游消费的大趋势.《2012~2013年中国在线旅游预订行业发展报告》显示,截至到2013年6月,在线预订机票、火车票、酒店和旅行行程的网民规模达到1.33亿,达网民比例的22.4%.而2012年12月底,在网上预订机票、酒店、火车票和旅行行程的网民规模达1.12亿,达网民比例的19.8%.半年间,在线旅游预订网民的渗透率增长2.6%,2100万人.旅游企业通过收集并整理游客的搜索

关键词 、浏览主题词、到访页等数据信息以及消费记录信息,建立营销数据库,然后采用统计和数据挖掘的方法,对不同游客群体的消费习惯进行研究,有效区分出不同的游客群体,根据每个游客群体的总体特征细分游客市场.由于旅游企业是根据获得的精准数据进行市场细分的,旅游企业可以对游客进行深入的了解,因此对游客的细分程度也就越高,精准营销的效果就越好.

3.2.2 数据中心帮助定位最有价值的目标游客

旅游企业进行市场细分的目的就是为了进行市场定位.在智慧旅游时代,旅游企业进行精准营销的优势是它将每一个游客细分群能带来的确切价值融入到营销活动中,测量细分出来的游客群的潜在价值,从而精准定位最有价值的游客群.通过定位对旅游企业有较大价值的游客群,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旅游企业的成本.通过对数据中心的数据进行统计和挖掘,能够反映出细分游客群的意向、偏好和旅游消费的思维模式,同时,也揭示出游客的不同情绪和心理.旅游企业对最有价值的目标游客进行精准营销,相比传统的营销手段来说,能够降低旅游企业投放广告的费用会大幅度降低,同时,旅游企业可以更具实时性的营销效果反馈信息,及时调整营销策略.

3.2.3 对目标游客进行私人定制

与传统旅游营销方式相比,智慧旅游时代旅游企业精准营销的最大不同在于其可以对目标游客私人定制.旅游企业根据分析数据中心中目标游客的各种旅游及相关信息,了解目标游客偏好,从而为游客制定出个人旅游计划,精准地把信息向游客推送,这在智慧时代以前是无法想象的.同时,旅游者可以利用智慧旅游提供的服务端,完成旅游的在线咨询服务,如网上预约服务,网上咨询服务等.游客还可以利用智慧旅游的APP,根据自己的需求,选择最适合自己的出游路线.

旅游行程结束后,游客还可以将旅游服务的意见和投诉等反馈到旅游企业,旅游企业可以进一步优化定制的旅游服务.对游客来说,只要有了旅行的念头,就可以通过智慧旅游服务平台选择目的地,预定行程,使旅游从由旅行想法的那一刻就开始.

4 结语

在智慧旅游时代,人们的旅游消费方式、理念正在发生改变,这就意味着旅游企业的营销方式要随之改变.旅游企业要与时俱进建设智慧旅游平台,扎扎实实地收集并整理数据资料,同时也要注意信息的准确性和时效性,使游客能够接收或搜索到真正有用、好用的旅游信息,促进游客与智慧旅游系统的良性信息互动,从而使旅游企业为游客精准提供旅游服务和产品,并且不断创新,使游客每次都有不同的体验和感受,从而使其乐于享受旅游企业提供的服务.

参考文献:

〔1〕Phillips S G. The tourism industry association of Canada [EB/OL]. slideshare.com,2000-12-05.

〔2〕林若飞.国内智慧旅游研究现状述评[J].旅游纵览(下半月),2013(3):11-13.

〔3〕姚志国,鹿晓龙.智慧旅游——旅游信息化大趋势[M].北京:旅游教育出版社,2013.17.

〔4〕金江军.智慧旅游及其关键技术和体系框架研究[A].金江军.第十六届全国区域旅游开发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湖北荆门,2012.

〔5〕吴寒.智慧旅游提升旅游体验途径的探讨[J].旅游纵览(下半月),2014(7):85-86.

〔6〕张凌云,黎巎,刘敏.智慧旅游的基本概念与理论体系[J].旅游学刊,2012,27(5):66-73.

〔7〕殷小燕,李梦.旅游智慧年,智慧游洛阳——洛阳市智慧旅游发展分析[J].旅游纵览(下半月),2014(9):193-194.

篇8

一、基于微信公众号创业的优点

高达6亿用户群体的微信平台,对传统营销行业带来颠覆性的影响。相比其他宣传渠道,微信公众号创业具有以下优势。(1)传播有效性高。不同于博客、微博等社交平台,微信是从熟人朋友中发展起来的社交平台,其最初的传播模式是一种熟人传播。这样一种基于信任的小众传播发展起来的用户群,具有极高的信赖度和有效性,是传统媒介无法做到的。2016年,微信进入2􀆰0时代,微信社交关系从熟人社交逐渐演变为半熟人社交,通过微信这一平成“六度人脉”销售网络的建设不再是天方夜谭,而是实实在在每天都在发生的事实。[1]一对多的公众号传播模式,直接将消息推送到手机,达到率和被观看率几乎是100%。(2)便捷的商家用户沟通渠道。微信公众号的推送与用户留言这一功能,让商家可以随时随地提供信息和服务,根据用户需求调整销售模式。微信公众号的推出开放了微信对外接口,实现了第三方平台的接入,让微信公众号营运者可以根据需要设置实现了微信会员卡、微信商城、微信团购等营销功能。同时商家可以通过大数据分析,了解用户活跃度、用户消费特点,调整销售策略,贴近用户需求。[2](3)成本低门槛容错率高。微信创业最大的特点在于其“草根性”。申请微信公众号手续非常简单———有效身份证件与一个未绑定微信的电子邮箱,任何怀揣创业梦想的人都能在这一平台上开设自己的公众号。早期公众号的运营,几乎不需要创业者的资金成本,这样几乎“无门槛”的准入形式和低成本的运营模式,容错率极高,非常适合早期创业的大学生团队。

二、基于微信公众号的大学生创业实践探索

(1)做好公众平台的精准定位。大学生微信公众号创业,首先做好平台的精准定位。公众号是准备面向本校“精耕细”做好推广工作,还是面向整个大学生群体实施“广撒网”策略,都值得创业者认真思量。公众号的名称和头像要符合自己的微信定位,能够直接体现定位,简介一定要清晰明了,同时能够吸引粉丝关注。公众号的推送内容一定要突出自己的优势,才能在众多的公众号推送中脱颖而出。(2)公众号服务内容贴近大学生生活。丰富多彩的咨询、实用便捷的服务是吸引大学生关注的最好方法。大学生创业公众号若能抓住学生的需求提供服务,将极大提高创业成功率。大学生创业者可以立足在校生群体需求,通过便捷的网络服务,提供订餐、购物、查询等功能,满足用户群体需求。最常见的大学生微信平台服务功能有:校内便捷服务(校内失物招领、课表查询、校内通知等)、公交线路查询等服务。[3]以笔者所在高校为例,五个大三学生敏锐抓住学校毕业生论文修改苦不堪言,毕业生论文打印供不应求的市场需求,创建毕业生论文服务公众号,面向本校毕业生提供论文格式修改工作和论文打印工作,因其紧贴学生需求、价格低廉、送货上门等服务,通过微信裂变式传播,让这小小的创业团队在2017年毕业季挣到创业的第一桶金。(3)做好线上线下推广工作。首先做好线上推广工作。除了利用朋友圈熟人链接推广外,还可以通过学校相关网站、贴吧、论坛等发帖推广,班级QQ群也是一个很好的推广方式。除了线上推广工作外,线下活动推广的效果也不可小觑。例如与校园社团合作,帮忙校内社团招募通知、社团勤工助学宣传、社团活动推广等,做到社团推广与公众号推广双赢。线下推广活动还可以考虑通过有奖活动的方式,例如扫码抽水果,关注就送棒棒糖等方式,促使学生参与活动提高公众号的粉丝数。(4)微信平台与等级培训挂钩。大学生对各类技术等级证书培训的需求也是一个巨大的市场。大学生创业团队若能与校外优质培训机构合作,为学生提供实用的培训考试攻略,为培训机构提供广告推广业务,将是一条营销新途径。

三、结语

大学生对微信的使用度与依赖度极大,大学生微信公众号创业具有天然的受众优势,加之微信公众号创业起点低,商家用户互动较好,利用熟人和半熟人社交圈传播的有效度较高等特点,做好大学生微信公众号创业,推动大学生创业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缪经纬 张永 单位:无锡科技职业学院

参考文献:

[1]石明翰.基于校园微信公众平台的大学生创业实践[J].科教导刊,2015(10):170-171.

推荐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