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上期刊服务咨询,期刊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中学历史教育论文8篇

时间:2023-03-21 17:03:53

绪论:在寻找写作灵感吗?爱发表网为您精选了8篇中学历史教育论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迪您的思维,激发您的创作热情,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中学历史教育论文

篇1

爱因斯坦说过:“相比解决一个问题,提出问题更为重要”。在历史教学当中,我充分考虑到了学生自主思考、探讨能力,提出了相关具有启发性、开放性的问题;此外,根据新课程历史的相关要求,让学生深入研究教材,针对教材中的难点、知识点以及学生自身的认知与思维特点,设计出能够环环相扣的教学问题,让学生学会思考,逐步的发现历史的本质意义。

例如:在讲《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一课时,在课外,学生肯定对秦始皇这一位伟人有了深刻的了解,无论是兵马俑还是长城,所以在教授这篇课文的时候,也有同学提问到:“老师,秦始皇这样的残暴,虽然有功,但是为什么能够统一六国呢?”在课文中,主要是强调了秦朝的中央集权制度,但是我还是决定让学生自行讨论,并且组织了一次辩论:

正方的:

1、前230年的先灭弱韩:“先取韩以恐他国”。

2、前228年的离间灭赵:郭开诬李牧,赵括代廉颇。

3、前225年的水灌灭魏:王贲引黄河、鸿沟之水灌城。

4、前223年的王翦灭楚:秦王知错能改,姜是老的辣。

5、前222年的北灭燕国:荆轲刺秦,无功不返。

6、前221年的完胜灭齐:孤掌难鸣,一败涂地。

反方的:

1、秦始皇所做的焚书坑儒,灭杀天下才子。

2、修筑长城,累死人民无数。

3、赋税过重。

4、严厉的刑法。

这时候,我将学生引入到秦朝中央集权的制度讨论中来,有了辩论的兴趣激发,很多学生都发表了自己的意见:“秦始皇的统一六国,为他带来了极大的威信。虽然他的统治是残暴的,但是秦始皇的伟业,自然有很多人去维护他。”学生将的是精彩、大胆,作为老师,我也给予了学生及时的肯定。在这一个提问、讨论、解决的过程中,学生得到的是个性的张扬、得到的是视野的开阔,也能在不断的在自主学习中,挖掘历史的本质。

二、历史意识的重要内容——情感教育

由于客观条件的约束,历史教材中不可能设计到所有的教材相关的史料。所以,在历史教学课堂中,教师应将教材作为参照的基础,选择具有趣味性、能活跃学生思维以及启迪学生只能的材料,真正的让教学内容生动、形象,让教学充满情感的味道。

例如:在说到《》时,为了在课堂中吸引住学生的注意力,调动学生的情感。在课堂之初,我播放了《在松花江上》这一歌曲。这一首充满离愁别恨的歌曲,主要是为了让学生在聆听悲壮而激昂的音乐的同时,达到一种情感上的震撼,进而对中的家破人亡的苦难同胞产生同情,担忧祖国的命运,对日本侵略的愤怒,将学生带入到发生的事件中去。(如,九一八事件、等等。)在日本那妄图灭掉中国,将其沦为自己的殖民地的思想中,中国人民为了自身的幸福、民族的独立,开展了激烈的。这样的情感教育,能够培养学生民族责任感以及强烈的爱国主义思想。

三、历史意识的落脚点——评析能力

新课程中的初中历史教学目标是:历史教学应当联系到社会生活的实践中去,并能够充分的利用历史知识加以理解、认知。运用历史教学,初步培养出学生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来观察、分析社会实际问题的能力。换句话来说,也就是在教学中应注重学生观察历史、评析历史和对现实认知的能力。学生在认知的过程中,能够用历史的眼光去审视过去,正确的看待现实,从而展望未来,形成良好的历史意识,才是初中历史教学的真正落脚点。

篇2

从国际环境教育发展来看,目前有很多国家非常重视环境教育,并把它列为基础教育的重要内容,这在一定程度上,使环境教育得到极大的推动和发展。特别是在1987年国际环境教育与培训会议之后,环境教育有了更大的发展。很多国家建立了一种新的教育框架,以多种形式把环境教育的内容纳入基础教育课程之中,让学生了解环境问题的严重性,鼓励学生学习环境科学知识、提高环境保护技能,从而使学生树立正确的环境价值观和环保意识。

目前,我国环境教育主要通过学科课程渗透、实践活动等方式进行,而地理作为一门专门研究人类社会地理环境关系的科学,必然在学校环境教育中担负着重要的任务。在中学地理教学中进行环境教育是有其必要性的,这就要求地理教育工作者能够不断提高自身环境素质,结合地理课程的学科特点,采取积极有效的教学途径和方法,认真组织教学内容,从而实现在地理教学中对中学生进行环境教育。

一、确立中学地理课的主体地位,实施中学环境教育

1.地理课程的环境化日益明显

中学地理课程近几年的变化反映了地理教育对环境问题的重视。虽然地理课程的历次改革主要从内容的更新或重新组合和数量的增减方面进行,在课程结构上一直没有根本的变化,但地理课程的环境化趋势已经在内容的更新方面体现出来,即增加和强化了资源及环境问题的教学。1997年新高中地理课程实验大纲,也是以加强环境学知识组织地理课程内容为特点的。

根据国家高中地理试验大纲编写的高中地理新教材(人教版)是“用‘可持续发展’的观念构建教材的框架”的。在现行高中地理教材侧重阐述人与环境的关系的基础上,新教材加强了环境与发展的内容。编者试图突破地理圈层的框架,从环境的角度组织教学内容的思路,把人类生存的自然环境由远及近分成宇宙环境、大气环境、海洋和陆地环境,“在这个框架下,教材讲各个环境的特点,以及人类与各个环境的关系。对于人类生存的社会环境,则融入了人类对环境与发展的新认识。”编者认为这样的教材“具有鲜明的素质教育方向性”,而从实际上看,说这样的大纲“更具有鲜明的环境教育的方向性”也许更恰当。

同时,中学地理教育的环境化趋向并不只是从国家制定的教学大纲反映出来,不少大、中学地理教师也提出了同样的观点,认为“面对21世纪的地理,可持续发展应作为地理教学的核心,可持续发展应该成为21世纪地理教育的内容框架。”

2.地理课程中的环境教育内容丰富

地理教学中的许多内容与环境教育的内容类似,虽然教学目的有所不同,但都是与学生生活实际关系密切,而且多处于变化之中,因此,可以借鉴环境教育的某些方法,教师指导学生根据所学科学原理和所掌握的材料自己做出判断,并从不同角度进行讨论,帮助学生学会如何正确看待地理问题,理解可持续发展。例如,在讲到城市化问题时,教师可指导学生结合当地实际,分析在当地城市化进程中出现的一系列城市环境问题,如居住条件恶化、交通紊乱、噪声污染严重、影响社会治安等,使学生对当地城市化问题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另外,在讲到“全球变暖”时,可向学生补充“全球科学家基本公认,在全球变暖的大背景下,容易频发极端天气气候事件,这也是导致我国2008年南方雪灾的重要原因之一”。引导学生把所学的地理知识学以致用,真正体现“让学生学会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的理念。

二、在中学地理教学中进行环境教育的方法与途径

1、运用讲授法结合中学地理教学目标进行环境教育

讲授法是指教师运用口头语言,或借助于教具启发学生积极思维的方法。它能够比较充分地培养学生的智力和能力。这一方法可使教师在最短时间内在学生的配合下取得最佳的教学效果。

地理教学的目的是使学生获得地理基础知识,掌握地理基本技能,积极发展学生的智力、地理思维能力,初步掌握解决地理问题的基本方法和技术手段,使学生树立正确的全球观念。建立科学的资源观、人口观、环境观和可持续发展观念是地理教学实现自身价值的有效途径。地理教学中强调的人地关系与环境教育强调的人类与环境的关系是基本一致的,因此,环境教育应结合地理教学目标而进行。

中学环境教育应该为学生提供各种机会,使他们通过教师的讲授获得保护和改善环境的知识和技能、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态度,并鼓励学生以不同的观点从多方面说明环境问题;提高学生的环境意识和保护环境的自觉性,唤起对环境问题的关心以及解决环境问题的好奇心,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解决环境问题,并付诸行动保护环境。

2、运用讨论法结合中学地理教材进行环境教育

讨论法是指在教师的指导下,在全班或小组中针对某个环境问题发表意见进行讨论、研究的一种教学方法。它易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适应各种不同程度和发展水平的学生。如对环境现象的特征分析、环境问题因果关系的判断等问题可通过这种方法收到较好的教育效果。

教师可根据教学大纲和教材内容,运用多种方法传授有关人口、资源、环境方面的知识。传统课堂教学以课堂为中心,以教师为中心,以教材为中心。据调查,学生通过课堂从教师和教材中接受了大量的环境知识,却无助于环境意识和环境行为能力的养成。因此,在中学地理教学中进行环境教育的重点应利用实例说明环境问题的严重性和紧迫性,引导学生正确看待人地关系,让环境意识植根于学生的思想观念中。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坚持这种教学民主,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就环境问题畅所欲言,充分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责任心。心理学研究表明,责任心是个体产生良性态度和行为倾向的重要条件。当教师与学生经过充分交流达成对环境问题的共识后,学生就会树立起强烈的主人翁意识,从而对学生进行的环境意识的培养也就水到渠成。

3、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进行环境教育

现代教育技术能够化静为动,将时空跨度较大难以用语言表述清楚的知识展现给学生。合理运用电教手段,变抽象为具体,化隐形为显形,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强化感知效果,从而增强学生的学习效率。例如,通过播放沙尘暴、环境污染等方面的实况,使学生直接感受到环境恶化给人类带来的巨大危害以及人类与环境之间的关系,从而增强环境保护意识,达到环境教育的良好效果。

4、提高中学地理教师自身的环境教育素质

对于担任环境教育核心工作的中学地理教师来说,应不断提高环境教育教学意识,增加环境科学的系统知识,促进知识更新,以适应环境教育的新需要,把环境教育更好的融入到地理教学中。苏霍姆林斯基说:“教师知道的东西要比教学大纲要求的多10倍至20倍。”教师的环境意识是学生环境意识提高的前提、关键。只有提高地理教师的环境科学知识水平,并自觉地加入到爱护自然、保护环境的队伍中来,才能真正实现教学中学生环境意识的培养。

第一,教师要不断提高业务水平和文化素质,从训练教学基本功入手,不断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能力。一方面要加强教研工作,钻研教材,精通所教内容,才能充分利用教材蕴藏丰富的环境教育内容进行教学,避免在地理教学中单纯传授知识,才能真正设计好教学过程,把环境教育融于日常教学工作中去。另一方面教师要更多地向书本、实际、知者学习,做有心人,多积累报刊、杂志、新书上的新材料、新观点;或多渠道,多形式争取继续教育,提高学历层次,拓宽知识领域,完善知识结构。

第二、地理教师要不断学习新的教育思想,学习教育心理学理论,要不断更新教学观念,摆脱“应试”教育的束缚,实施素质教育,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只有这样,才能真正转变思想观念,重视环境教育,才能实现第27届国际地理大会通过的《地理教育国际》所提出的把增强环境意识作为当今地理教育的最主要内容的目标。

篇3

1.根据班级学生心理特征分类

初中生正处于身心快速发育阶段,其心理特征呈现多变性、敏感性,心理波动频繁,容易产生不良情绪。有些学生会表现出很强的自卑感,缺少安全感;有的学生会有急躁情绪,很不沉稳,急功近利思想比较严重;有的学生会有很强的依赖心理,缺少主动探索精神,没有独立思维能力;还有一些学生表现得非常懒惰,没有时间观念,对待学习任务常常有投机取巧心理。

2.制定不同层次心理渗透计划

班级学生心理有共性特征,教师根据学生心理特征成功进行梳理分类,为后面教学制定不同群体心理渗透计划创造条件。教师在教学预设时,要结合教材文本学习内容,结合学生个性心理特征,在教学的具体环节上进行融合实践。对于自卑型学生,教师要多提供更多成功体验的机会,可以为其量身定做一些简单的学习任务,以此提升其自信心;对于比较急躁的学生,教师可以安排一些思考性更强的学习内容,帮助学生进行心理调整;对于有依赖思想的学生,要设计更多独立性明显的学习任务,监督学生自己完成;对于比较懒惰的学生,教师要设计更多动手、动脑、动嘴的学习内容,提升检查督促的频率,帮助学生克服懒惰思想。教师可以利用模拟的方式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历史课堂教学有了更多生气,学生在愉悦中学习,课堂自然呈现积极向上的学习氛围。

二、营造良好课堂环境,合理运用小组合作学习

1.精心设计教学活动

布鲁纳说过:“学习的最好动机,乃是对所学教材本身的兴趣。”可见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重要性。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学习兴趣,需要教师开动脑筋,寻找更多兴趣激发点。历史课堂教学中,教材内容是重要教学载体,教师要注意挖掘文本中学生关注点,明确了学生心理诉求,对下一步教学设计和实施都有积极影响。教师还要注意教学方式的选择,课堂教学活动方式众多,教师要对这些方式进行认真比对,或者是给学生一定参与意见,充分发扬教学民主,这对提升课堂教学活动质量有重要促进作用。

2.减轻学生心理负担

师生关系和谐,教学活动自然会在良性环境中进行,学生心理压力就会减小。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根据学生实际心理需求制定教学策略。新课改要求教师要尽快实现身份转型,要和学生建立全新师生关系,教师要成为课堂教学的服务者和引导者。学生一旦与教师之间的距离拉近了,心理就会自然放松下来,教师施教阻力大大减少,教与学自然呈现和谐局面。教师要合理运用小组合作学习方式,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够与其他人形成互动。教师要对合作学习形式进行优化整合,建立整体观念,激发团队意识,这样才能促进学生健康心理的形成。合作学习是课堂教学最常见学习方法,在一些课时中,教师不是按照惯例让学生讨论,而是分角色饰演。这样的改变,促使学生转变了角色,从旁观者转变为参与者,心理自然也发生了变化,责任心提升了,学习效果自然大好。

三、关注每个学生心理,创设学生成功体验机会

1.培养学生健康思维

学生存在个体差异,这是教师施教必须要面对的现实。由于学生的学习基础、文化环境、思维方式存在差异,教师要正视学生差异,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心理发展。要根据学生具体心理特征,制定针对性更高教学预设,激活学生学习动机,促使学生产生健康心理,用乐观愉悦的心理迎接历史课堂学习。历史课堂教学中会涉及到众多历史事件,教师要结合学生心理思维特点,建立正确的历史观,这对培养学生良好思维习惯有一定帮助。

2.激发学生正面能量

篇4

【关键词】小学语文 德育

1.德育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意义和作用

1.1 帮助学生参与社会、学习做人是教育的核心。

关注每一个儿童的成长,发展儿童丰富的内心世界和主体人格,体现以育人为本的现代教育价值观取向,是我们教育教学的核心所在。

任何真正的教学不仅向学生提供知识,而且教育道德普遍地被认为是人类最高的目的,知识是通向道德的阶梯。语文是传情达意的工具,语文教学的自身特点要求教师把思想政治教育道德情操教育融汇渗透在语文教学的过程之中,使学生在德智两方面均得到发展。

1.2 提高学生道德素质,迫在眉睫。

素质教育,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主要内容。凡是有利于提高学生思想道德素质,有助于学生学习怎样做人的,且教学内容本身具有思想教育因素,都是语文学科思想教育的内容,包括思想政治方面的,道德品质方面的,科学思想方面的,审美的及其它方面的,加之我国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对具有良好思想道德品质人才的需求,加强语文教学的德育渗透,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已迫在眉睫。

1.3 以智育德,以德促智,正确把握德育与智育的关系。

德育的发展对于智育的发展是一种巨大的动力资源。有的心理学家把各种智力因素称作“操作系统”,把各种非智力因素称作动力系统。如果没有动机兴趣情感意志等非智力因素的作用,观察想象思维等智力因素都只能永远在黑暗中沉睡。“情感如同肥沃的土地,知识的种子就播种在这片土壤上。”教学实践中最明显的事实是:如果学生自己有了健康而积极的思想感情,其对教学内容的学习就能以非常快的速度进行,并且达到高度复杂的水平,而健康积极的情感正是德育的重要目标之一。

2.小学语文教学中德育尝试

2.1 读中感悟,与作者产生共鸣。

小学语文教材和小学语文教学,不是按照德育知识和德育能力发展序列来组织教材体系和教学体系的,只能根据学生语文知识和语文能力发展序列的认知结构,根据具体教学内容中德育因素的具体特点,随机进行。阅读教学中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有所领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思想和感情的熏陶。《落花生》这篇课文借“它的果实埋在地里——等到成熟了,也不能立刻分辨出来它有没有果实”这句话向学生昭示“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这个道理。

2.2 德育教学贯穿教学过程始终。

语文教学的德育渗透贯穿语文教学过程始终,包含两层含义:第一是渗透理论,即教师在语文教学过程中不失时机地对学生进行德育渗透;第二是指向理论,即教学过程的每一步都指向课文结尾或总结时对学生进行德育渗透。在讲授《詹天佑》一文的过程中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最好用渗透理论。课文第三段写饱受帝国主义欺凌的中国工程师詹天佑不怕帝国主义国家的嘲笑,敢于接受这项艰巨的任务,为中国人民“争了一口气”,不正是爱国主义精神的具体表现吗?教师在导读第三段时,要结合每一段的具体内容,不失时机地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教师在导读第四自然段“勘测线路”时,可引导学生学习詹天佑对工作严肃认真遇困难身先士卒吃苦耐劳的工作作风。在导读第五、第六自然段“开凿隧道”“设计人字形线路”时,教师可引导学生领悟詹天佑高超的智慧卓越的才能和独特的创举,进一步感受支配詹天佑行为的强大动力——对祖国衷心地热爱。

3.德育在小学语文中的情感体验

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德育渗透的渗透理论和指向理论,均在小学语文教育教学的实践中去实施和运用,具有极强的实践性和可操作性。德育渗透不仅要在课堂教学中去体现,而且还要在备课和作业中去设计。作为将已有的语文知识技能在实践中运用,又在运用中获取新知提高能力的语文实践活动,在每篇课文教学之后给学生创设一个展示的平台,以使学生与作者共鸣,达到境与情的交融。

篇5

在高中历史教学课堂中应用历史故事,具有重要的作用。第一,在高中历史教学课堂中引入有趣的历史故事,能够活跃课堂气氛,改变学生被动的学习状态,促使学生主动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当学生对历史学习产生兴趣之后,便有了学习的动力,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兴趣是最好的教师,也是学生学习的最大动力,当学生发掘历史教学过程中的魅力和乐趣之后,其历史成绩一定会有所提高;第二,引用历史故事,能够强化学生对高中历史教学内容的理解,让学生寻找每个知识点之间的联系,每个时间段历史时间发生的关联,以优化学生的历史知识结构,加深学生对历史事件的认识程度;第三,应用历史故事,有利于感染学生,增强学生的情感体验,培养学生良好的历史文化素养,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在高中历史教学课堂中应用历史故事所需要遵循的原则

在高中历史教学课堂中应用历史故事,要遵循一定的原则。首先,教师要保证所将历史故事的真实性,要确定其并不是虚构,不存在于历史长河中的事件,以使学生能够根据可靠的历史故事依据,来分析教材中的教学内容。所选择的历史故事要具有针对性,一定要服从于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不可完全脱离课本。其次,教师在选择历史故事的时候,要先全面来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根据学生的历史基础来讲述学生容易理解的故事内容。要尽可能的贴近于学生的实际生活,以使学生能够根据历史故事中的所体现的生活现状来感受当时的时代背景。另外,还需要注意的是教师所选择的历史故事要具有趣味性,篇幅比较短而精湛。

三、应用历史故事改善高中历史教学课堂气氛的有效措施

(一)利用历史故事来开展趣味性导入教学活动

在高中历史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采用趣味性导入法,有效的教学导入能够提高历史课堂教学效率,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教师利用历史故事的讲述,可以集中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对所要学习的内容产生较大的兴趣,从而在实施教学的时候其能够追随教师的思路,边听边思考,有利于发散学生的思维,促进学生学习效率的提高。要注意的是教师所采用的历史故事,篇幅不能过长,要选取最精华的部分,以充分利用课堂教学时间。而且选择的历史故事要具有一定的趣味性,不可脱离高中历史教学内容,要将历史故事与即将学习的内容相结合,以保障历史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例如,教师在讲解《英国君主立宪制度的建立》这一刻的时候,教师在课前可以先让学生谈谈自己对英国皇室的认识和印象,然后引出英国历史上的一位国王——查理一世,并将查理一世被处死的故事概括的阐述于学生。讲完这个故事之后,学生便会对查理一世被处死的具体原因及当时的背景环境产生兴趣,为此教师则可引出所要学习的内容,进入教学正题。如此一来,学生在教学过程中一定会集中自己的注意力,主动地去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以此培养学生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

(二)通过历史故事来强化学生对历史知识的理解

高中历史的学习并不是一项简单的任务,其具有一定的复杂性,由于所学习的年代较为偏远,教学内容中的事件学生并未亲身经历过,还有大量需要记忆和背诵的内容,以至于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可能会面临诸多困难,学生容易产生厌学的消极情绪,若不加以控制和改善,则不利于学生高中历史课程的学习。为此,教师在讲解教材内容的时候,对于一些较难理解的知识点,可以通过历史故事的讲解来强化学生的理解和记忆,以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发挥学生强大的记忆力。例如,教师在讲解《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这一刻的时候,为了让学生充分理解这三个国家的政治制度内容和特点,则可以为学生讲述与周公东征相关的故事,以使学生全面了解当时的历史背景,对西周所建立的分封制进行分析,以帮助学生理解夏、商、西周政治制度的形成背景、产生原因、具体内容和特点。

四、结束语

篇6

关键词:中学语文教学 口语交际能力 培养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4)06(c)-0115-01

口语交际能力是指用有声语言的形式同时辅助适当的非语言手段,以听、说为主要的实现途径来进行情感交流和信息沟通的能力,其中包括了对文化设定的理解把握以及对语言应用知识的利用。[1] 口语交际能力之所以重要,是因为它同时兼具了沟通的不可替代性和信息传递沟通的直接和有效性。语文作为对中国传统语言文化的深入,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进行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至关重要。

1 口语交际能力的内涵和必要性

口语交际能力教学是中学语文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对这一项提出新的要求,规定口语交际能力不仅要做到简单的对语言的理解和掌握,还应根据具体情况对不同对象使用不同的语言形式。口语交际能力表现在一个人的综合素质和能力中,是一种可以终身受用的语言能力。

在中学语文教学中,口语交际能力是一项重要的组成部分,培养中学生语文教学中的口语交际能力十分有必要性。首先,语文是一门人文社会学科,其教学内容是语言文化。因此,对语文这门学科的学习就意味着对语言文化的学习,教学的最终目的是将知识应用在生活中,而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可以将语言的艺术性、实用性融合在生活中,是对语文这门学科的一种升华。好的口语交际能力既满足了学生日常生活学习的需要,也总体提升了学生的综合能力。由此可见,在中学语文教学中,对于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占据多么重要的地位。

2 现今语文教育体系中口语交际能力存在的问题

语文教学改革始于20世纪70年代,在改革中于听说方面取得了一定的突破,但是同样也存在很多的不足。地域间、不同等级的学校之间、不同教师的能力等都是产生不足的决定因素。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1 缺少互动

口语交际能力最注重培养的就是与人沟通的能力。但是就目前的情势来看,在实际的口语交际能力的教学过程中,教师缺乏沟通意识,往往只是将课本的知识机械性的传递给学生。如在进行课文讲解时,教师只是通过对文章内容的分析来教授学生,并没有与学生沟通交流。很多学生在课堂中没有发言的机会,教师也对学生的发言缺少正确的认识,由此导致了师生之间的交流不足,长此以往,使学生失去了表达和发言的欲望,最终导致的结果是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低下,丧失学习兴趣,严重者还会产生与人沟通困难的心理障碍。

2.2 教师自身意识不强、水平不足

在整个教育体制中,教师起到导向作用。而在语言教育中,教师自身的能力也决定了学生是否能够很好的领悟语言的魅力,从而更好地吸收知识。而现今的中学语文教学中,大部分教师注重的都是对学生书面能力的培养,注重培养学生的答题技巧等以期学生能在中考中取得更好的成绩,由此就形成了一种“哑巴语言”的现象。同时由于教师自身的能力不足,导致在教学过程中,教学语言不够流畅,缺少逻辑性和条理性,在语言表达过程中过于随意,无法使学生真的受到感染。语言的学习是有一定的枯燥性的,如果教师不能很好的运用轻松幽默的方式来带给学生愉快的学习情绪,那么就会使学生丧失学习语言的兴趣,使学生用语言无法很好的表达自己的感受,影响了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

2.3 实际应用不足

想要真正的把一门语言理解透彻,实际应用是最好的方式。但是着眼于当今的教育现状,很多语文教学都无法做到这一点,学校和教师将大部分的精力都投入到课堂的教学之中,忽略了让学生将语言实际应用到生活中的能力。仅凭死记硬背课本知识,无法培养学生的应对以及交际能力,无法掌握基本的口语交际技巧和交际方法,不能更好的与人沟通交流思想。久而久之,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变弱,不能更好的适应社会。

3 口语交际能力提升途径

根据上述对于当今于中学语文教学中对学生口语交际能力培养中的问题分析,可以明确的知道,只有教师正确的引导,在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建立起良好的沟通模式,引导学生将课本知识融入生活之中,注重实践,才能更好的提升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具体做法有以下几点。

3.1 注重口语交际教学过程中的互动性

教师应做到“以学生为主体”,将学生放在课堂的主体地位中,在实际的口语交际教学过程中,应根据具体要求,设定相应的对话情境,增强学生之间、师生之间的互动。例如可以根据课本内容安排学生进行课本剧表演,由学生自行安排角色并攥写台词,这样在表演的过程中,可以让学生设身处地的理解文章中主人公的心理变化,可以更深刻、更直观地理解作者的中心思想,也同时提高了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和交际能力,进一步增强同学们的口语交际互动性。

3.2 对教师进行培训

教师作为学生的引导者,教师的能力和水平决定了学生对于知识的吸收能力。学校应该定期对教师进行培训和进修,让教师培养自己的语言能力,在教学过程中做到语言具有逻辑性、条理性,同时富有幽默感。这在一方面不仅为学校提供了更优质的师资力量,也从另一方面提升了学生的总体素质。教师合理运用自己的语言能力,在教学过程中建立起一个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这样可以更好地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能够更全面的吸收课本知识。

3.3 将口语交际能力应用到实际中

学习语言的最终目的就是为了在实际中应用。学校应当注重对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的实际应用的培养,比如可以利用课后的时间举办诗歌朗读大赛、演讲比赛、辩论比赛等,这些从一方面可以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对于正在成长过程中的中学生思维模式的塑性有着重要意义,另一方面也可以更好的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让学生在应用的过程中发现在自身不足,从而在今后的学习中更有侧重点,更好的完善自身能力。

4 结语

口语交际能力是对语言这门学科的最重要的表现形式,是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得以发展的重要途径,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不但可以增强学生的合作交往意识和口头表述能力,也可以更好的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因此在中学语文教学中,应当着重主义对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

参考文献

篇7

一、历史意识的基础—学生主体地位

教育学家叶圣陶先生曾说过:“一个好的提问,能够要学生充分运用其才智、勤于练习,学生的领悟能力才能够得到更广泛的开发”;爱因斯坦也说过:“相比解决一个问题,提出问题更为重要”。从这一点可以看出,想要激活高中学生的“问题”意识,主要是两方面的努力:教师的提问和学生的发问。在历史教学当中,我充分考虑到了学生自主思考、探讨能力,提出了相关具有启发性、开放性的问题;此外,根据新课程历史的相关要求,让学生深入研究教材,针对教材中的难点、知识点以及学生自身的认知与思维特点,设计出能够环环相扣的教学问题,让学生学会思考、联想,逐步的发现历史的本质意义,再根据自己的看法,掌握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

例如:在讲《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一课时,在课外,学生肯定对秦始皇这一位伟人有了深刻的了解,无论是兵马俑还是长城,所以在教授这篇课文的时候,也有同学提问到:“老师,秦始皇这样的残暴,虽然有功,但是为什么能够统一六国呢?”在课文中,主要是强调了秦朝的中央集权制度,但是我还是决定让学生自行讨论,并且组织了一次辩论:

正方的:

1、前230年的先灭弱韩: “先取韩以恐他国”。

2、前228年的离间灭赵:郭开诬李牧,赵括代廉颇。

3、前225年的水灌灭魏:王贲引黄河、鸿沟之水灌城 。

4、前223年的王翦灭楚:秦王知错能改,姜是老的辣。

5、前222年的北灭燕国:荆轲刺秦,无功不返。

6、前221年的完胜灭齐:孤掌难鸣,一败涂地。

反方的:

1、秦始皇所做的焚书坑儒,灭杀天下才子。

2、修筑长城,累死人民无数。

3、赋税过重。

4、严厉的刑法。

学生思维活跃、纷纷发表出了自己的看法——正方的:展示出秦始皇的雄才伟略;反方的:突显出秦始皇的残暴不仁。这时候,我将学生引入到秦朝中央集权的制度讨论中来,有了辩论的兴趣激发,很多学生都发表了自己的意见:“秦始皇的统一六国,为他带来了极大的威信。虽然他的统治是残暴的,但是秦始皇的伟业,自然有很多人去维护他。”学生将的是精彩、大胆,作为老师,我也给予了学生及时的肯定。在这一个提问、讨论、解决的过程中,学生得到的是个性的张扬、得到的是视野的开阔,也能在不断的自主中,挖掘历史的本质。

二、历史意识的重要内容—情感教育

由于客观条件的约束,历史教材中不可能设计到所有的教材相关的史料。所以,在历史教学课堂中,教师应将教材作为参照的基础,选择具有趣味性、能活跃学生思维以及启迪学生只能的材料,真正的让教学内容生动、形象,让教学充满情感的味道。

例如:在说道《》时,为了在课堂中吸引住学生的注意力,调动学生的情感。在课堂之初,我播放了《在松花江上》这一歌曲。这一首充满离愁别恨的歌曲,主要是为了让学生在聆听悲壮而激昂的音乐的同时,达到一种情感上的震撼,进而对中的家破人亡的苦难产生同情,担忧祖国的命运,对日本侵略的愤怒,将学生带入到发生的事件中去。(如,九一八事件、等等。)在日本那妄图灭掉中国,将其沦为自己的殖民地的思想中,中国人民为了自身的幸福、民族的独立,开展了激烈的。这样的情感教育,能够培养学生民族责任感以及强烈的爱国主义思想等。

三、历史意识的落脚点—评析能力

新课程中的高中历史教学目标是:历史教学应当联系到社会实际中的问题,并能够充分的利用历史知识加以理解、认知。运用历史教学,初步培养出学生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来观察、分析社会实际问题的能力。换句话来说,也就是在教学中应注重学生观察历史、评析历史和对现实认知的能力。学生在认知的过程中,能够用历史的眼光去审视过去,正确的看待现实,从而展望未来,形成良好的历史意识,才是高中历史教学的真正落脚点。在历史教学中,处理需要理清知识点,还应当注重课与课、知识与知识、历史与现实的相互关联等等,从而将历史知识的关联性与系统性凸显出来,让学生掌握基本的认知方法,从而为学生历史意识的产生奠定良好的基础。

篇8

【关键词】沉浸式 语文教学 初中语文

沉浸理论认为,人们在进行某种日常活动时,会因为完全投入其中而忽略不相关的内容,由于注意力的高度集中而进入一种所谓“沉浸”状态。沉浸理论对语文教学在理论和实践上都具有很强的应用价值。语文教学中对沉浸理论的应用主要在于:努力营造沉浸的氛围,师生共同沉浸在纯粹的学习语文的环境中,进入全身心的状态,主动参与深刻体验教学活动的过程,使学生受到熏染,达到心灵上的高度愉悦,从而内化为主动学习的动力,极大地提高学习兴趣,从而大幅度地提高学习效果。同时,教师在课堂上的沉浸也可以有效地感染学生,带动学生以亲身体验延伸到课外学习中,在进行课外的自主学习时也能自觉地应用“沉浸式”的学习方法,从而让学生的语文素养得到有效提高,并为学生终身学习能力的提高打下良好的基础。

课堂教学是教师和学生合作完成的,教学质量的提高有赖于教师和学生双方的共同努力。教学效果的好坏和师生的心理状态密切相关。当教师和学生都处于一种积极的、愉悦的、和谐的氛围之中时,学生的心智处于兴奋状态,阅读的感觉受到强烈的触发,思维趋于活跃,潜能得到最佳发挥,学习效果最好。因此,“沉浸式课堂教学实践”研究的落脚点是让师生共同沉浸其中,在沉浸中焕发出生命的活力。教学的过程处理上就是要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充分发挥各种教学要素的作用,使得学生处于一种最佳的学习状态中,充分感受和体验到学习带来的快乐。

如何建立语文课堂教学的沉浸模式,以沉浸理论来指导当下的语文教学,我以为,主要有以下两个层面的含义:第一,让学生沉浸在经典之中,语文教师负有引导学生学习最纯正、最经典的祖国语言的责任,要创设环境,让学生浸润在生动精彩优美的语言氛围与正统高雅经典的艺术氛围中,让心灵沐浴在阳光之中,提高欣赏品位和艺术修养。第二,在语言实践活动中,注意突出学生的主体性,实现从教师“教课文”向学生“学课文”的转变,要创造条件让学生动起来,通过听、说、读、写、背等多种形式的语言实践活动,理解、积累生动精彩的语言,在学习、模仿的基础上,提高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

一、沉浸于诵读中领会

我国古代启蒙教学十分重视诵读的作用,诵读是我国传统语文教学的成功经验。所以古人说:吟哦讽诵而后得之。意思是说沉浸其中的诵读可以品味出文章的妙处,真正有所得。学生通过诵读,可以感受到汉语的韵律美、诗文的意境美,还可以增进感悟,充分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读的过程,就是学生与文本的交流过程,作者的思想情感在凝固成文字之后,文字符号的概括性和抽象性使其获得了独立存在的价值,因而学生的朗读是一个再创造的过程,可以尝试走进文本,实现与文本的高度融合。

诵读不同于朗读,应从作品的声律气韵入手,以体会作品丰富的内涵和情感为目的,重在“玩”,重在“品”。它是沉浸式的,是一种美读,是一种赏读,力图传达出文字的情趣,抒发出文本的情感,实现对文本的感悟理解。读的方式有多种,比如,听读、想读、赛读、示范读、配乐读等,这些方式应根据实际综合使用,以达到最优化的组合效果。

二、沉浸于语言中品味

词汇丰富、修辞优美、思想深邃是经典作品的特征。语文教学必须突出语言的教学,引导学生理解语言文字是如何实现人情、意境的表达和营造的。经典语言是智慧的结晶,是语言艺术的模范,只有在语言的沉浸中,学生才真正感受到语言之妙,切实把握作品的内涵。

如《明天不封阳台》的第十段,“诚然,我们不可能重新回到……”至“……人类也在毁灭着自己”。这是一段极其精彩的议论和抒情,首先以设问的方式呼吁人们要爱护自然、关爱一切有益的生命,接着运用排比列举了不该发生的错误行为,最后以一句富有哲理的话,告诫人们要与自然和谐相处,如果索取无度,最终难逃自然的报复。

引导学生沉浸在作者营造的真切深沉的情感氛围之中,有助于对整个作品主题的理解和把握,同时将语言的学习真正落到实处。

三、沉浸于文本中探究

探究文本,才能让语文课变得丰满起来,才能真正提高语文课的教学效果。让学生沉浸于文本的探究中,带动引领学生的思考,实现与文本的对话。

探究文本首先是要研究文本,对文本进行细读,而不能脱离文本,要深入了解文本的时代背景。只有真切地感受文本产生的文化背景、时代风云,才能真正感受到那个时代人的思想和情怀。如《明天不封阳台》这篇课文所表现的主题,就是在当今人与自然矛盾在逐渐激化,而人们对环境的保护仍不重视的背景下,作者以自己的亲身经历,从小处着手表达的却是一个严肃的主题。

探究文本要在尊重文本的前提下深刻理解文本,而不能似是而非,主观臆断或者先入为主,以现成的结论推导过程。对文本的理解,实际是读者和文本的对话过程,是主体之间的精神交流。人的认识是多元的,每个人的感受体验是不一样的,因此,我们提倡多角度地有创造性地解读方式。但是,这不应该导致在道德和情感价值取向上的混乱。

在教授《明天不封阳台》时,在精读阶段,我们可以设置如下情境,引导学生进行探究。

导入:随着线索延续,“我”对封阳台问题的态度变化,其中的原因是什么呢?

创设情境:请你浏览文章,并且结合文章内容对下列话题做出补充:明天要(不要)封阳台,因为……

归纳:明天要封阳台,因为这是计划安排明天还要封阳台吗?因为情感与现实有冲突明天不封阳台,因为这是为了儿子的爱心和“我”的心绪。

推荐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