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3-20 16:17:19
绪论:在寻找写作灵感吗?爱发表网为您精选了8篇数学文化赏析论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迪您的思维,激发您的创作热情,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学术能力 英语教学 专业英语
0引言学术能力的培养是21世纪研究生教育的核心。学术能力主要包括学习专业理论、专业知识的认知能力,应用理论和方法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科研能力,以及探究学问过程中所具有的创新能力。研究生学术能力是衡量我国研究生教育质量的一个重要指标。研究生教育是以培养具有国际视野、通晓专业领域内国际规则并在各领域内用英语直接参与国际交流的专业人才为目标。这一培养目标对研究生的学术能力和英语水平都提出了较高的要求。提高非英语专业研究生的学术英语水平和直接使用英语从事科研的学术能力是当今研究生英语教学的关键。语言课程与交流能力的培养,专业课程与外语学术能力的整合是研究生教育课程改革的理性选择。专业学位研究生数量的增加,更加注重学生的实践能力迫使我们对目前的研究生英语教学重新调整。制定与时俱进的研究生英语教学大纲,课程体系及学分比重重新设置,剔除偏重人文性的教学内容,增加学术性和专业性题材的文章,把英语学习与专业学习结合起来,满足各个不同起点水平学生的需要,改变单一性评价机制,切实提高研究生的学术能力,真正达到英语学习促进专业学术交流和科学研究水平提高的目的。
1研究生英语教学的现状1.1教学大纲滞后陈旧,与本科大纲脱轨2003年教育部制定了《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和2007年修订的《大学英语课程要求》都将英语的教学目标确定为以打好语言基础和培养听说等语言技能为重点。中国由“本土型国家”向“国际型国家”的转变,对外语提出了许多新的要求。非英语专业研究生英语教学一直沿用1992年原国家教育委员会颁布的《非英语专业研究生英语(第一外语)教学大纲(试行稿)》,此大纲与新的《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相比,对词汇、听、说、读、写、译各技能的要求在定量与定性两方面都偏低,以培养阅读能力为主的研究生英语教学已经不能满足研究生对英语能力的内在需要,也不能适应社会对研究生英语能力的外在要求。既不符合研究生人才培养目标实际,也没有体现高层次性。1.2课程设置不均衡,学分比重不合理非英语专业研究生英语课程设有必修课和选修课。多数高校开设的必修课程包括以精读、听力为主的综合英语课程、以文学赏析、英美文化等人文素养为主的通识类课程和科技论文写作、国际会议交流英语等学术类课程。课程设置没有突出学术性和实用性,不能满足研究生学术能力和全球化背景下社会对专业人才的需求。在英语课程学习的总学时中,基于学术能力的科技论文写作和国际会议交流英语课程占总学时的比重不超过20%,学术英语课程所占比重较低,不能最大程度提高用英语进行专业学习和研究的效率。1.3偏重人文性教学内容,缺少实践性和学术性以精读和听力为主的综合英语课程在词汇、语法、句子结构和语篇等方面进行精读课文的讲解,以阅读分析能力为主,费时低效。综合英语精读课文极少选取与研究生专业相关的学术期刊或会议论文等题材内容,缺乏针对性。而文学赏析、英美文化、新闻英语等课程又都侧重于英语语言文学文化知识,突出人文性,缺少专业性和学术性。这样培养出来的还是“继承型”、“积累型”学生多,“创新型”、“实践型”人才少。缺少互动交流式和自主探究式学习,无法满足研究生个性化需求,不利于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培养,这是提高研究生学术能力所需要亟待解决的一个问题。教学评价单一,缺少综合性成绩评定研究生在读期间要求有两个学期的英语成绩,基本上每学期成绩都由期末一次性考试确定。有的学校还要求研究生参加英语学位考试。这种评价机制缺少形成性评估与终结性评估的整合,没有量化学生学术听说读写综合语言能力,没有评估学生用英语开展研究中表现出来的团队沟通合作能力和批判性思维能力,这种“一考定终身”评价体系导致研究生不重视课堂参与、交流和学习,甚至有的学生认为只要考试通过,上不上课不重要。这些直接影响了学生的学习态度和教师的教学态度。不利于学生英语综合应用能力的提升。
2调查研究2.1调查工具本次调查对象为河北某高校2012级非英语专业研究生,攻读工学、理学、管理学、会计学、法学等不同专业,采用问卷调查和访谈的形式进行,旨在了解研究生对英语教学现状的满意度、英语需求情况及对英语教学的建议等。本次调查发放问卷190份,最后回收有效问卷172份,有效回收率为90.5%。在参与调查的172人中,女性94人,占总样本的54.7%;男性78人,占总样本的45.3%。说明样本的性别比例趋于合理。从参加全国大学生英语四、六级考试成绩来看, 98.3%的学生通过了四级考试,57.1%的学生通过了六级考试,说明相当一部分研究生并未达到大学英语六级考试的标准。从全国统一研究生英语入学考试成绩来看,80分以上4人,占2.3%;70-79分10人,占5.8%;60-69分62人,占36%;50-59分的66人,占38.4%;40-49分29人,占16.9%。说明研究生英语水平参差不齐;但大多数学生成绩集中分布在50-70分之间2.2调查结果与分析问卷题目分为教学现状、需求分析和教学建议等多个维度,以单选题、多选题、排序题等形式设计题目,旨在了解研究生对目前英语课程设置的满意度及对学术英语的需求程度,从而构建基于学术能力的研究生英语教学模式。〖TP耿延宏.tif,BP〗如上表所示,Q1关于研究生第一学期综合英语(精读、听力)的课程设置是否有必要的调查,表明80.65%的研究生认为有必要设置综合英语,尤其对新闻英语、英美文化、翻译等偏重人文性的课程较感兴趣(Q2)。通过访谈得知,研究生认为综合英语很必要的原因主要是其考虑出发点不同。有的是从兴趣的角度,有的是从个人能力的角度,有的是文科专业,有的是习惯了精读、听力等应试教育的教学方法和考核方式,纯粹为了获得学分以便顺利拿到硕士学位而选择了满意,这部分学生占了相当大的比例。但从需求的角度,学生选择了学术英语(Q5)。Q3代表的“专业课老师或导师要求研究生读本专业的英语文献资料”的数值为88.96%,说明研究生被要求用英语检索自己专业文献资料的比例越来越高。Q4代表的“研究生被要求用英语写摘要或论文”的数值为81.77%。这表明越来越多的导师要求研究生用英语写论文。“在读研期间,你最想学习哪方面的英语?(Q5)”,79.1%的研究生选择学术英语或双语教学,只有20.9%的学生选择综合英语。由此可见,研究生对学术英语的学习需求是非常迫切的。越来越多的研究生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需要搜索和阅读本专业的英语文献资料或用英语写摘要和论文。从专业需求的角度来看,大多数研究生更需要学术英语。Q6代表的“以学术英语为导向的研究生英语课程设置能否促进专业学习”的数值为80.11%,说明以学术英语为导向的研究生英语课程设置,与目前的课程设置相比,更有利于提高研究生自身的英语应用能力和促进专业知识的学习,是研究生英语教学的发展方向。在高等教育国际化背景下,“走出去”、“请进来”的学术交流机会不断增加,研究生必须掌握英语学术环境下的一些基本技能,以便能用英语开展他们专业工作,直接使用英语从事科研的能力。
3基于学术能力的教学模式3.1以通用学术英语为基础学术英语可分为通用学术英语(English for General Academic Purposes,简称EGAP)和专门学术英语(English for Specific Academic Purposes,简称ESAP)两种。通用学术英语的教学内容专业性不宜太强,教学重点是各学科英语中的共性东西,让学生了解专业知识是如何用语言来表达的,为专业学习做准备。在课程设置方面可开设学术英语口语、学术英语写作、国际会议交流英语、科技文献阅读、文献翻译实践等综合性学术英语课程。在教学内容上训练学生听英语专业课程和讲座、记笔记的能力、搜索和阅读专业文献的能力,撰写规范的学术论文和摘要的能力,进行科研成果汇报的演示陈述能力,以及参加学术讨论的能力等等。教材选取以通用人文类和通用科学类文章为主,即没有专业背景知识也能理解的科普性文章,如转基因食物、温室效应、计算机病毒等。这些教材内容适合来自不同专业的学生所组成的英语学习自然班的特点,也适合来自同一专业的学生组成一个班。采取任务式教学,让学生更多的“做”、“问”,整合语言学习与语言实践,使学生由被动学习转变为主动学习,其学术交流能力得到训练和提高。3.2以专门学术英语为升华专门学术英语是针对某专业学科知识的英语教学。侧重特定学科(如医学、法律、工程等学科)的词汇语法、语篇体裁以及工作场所英语交流策略和技能的培养。各高等学校可根据学校和专业情况,开设如机械英语、电子英语、商贸英语等学科知识课程,教学内容有明显的专业词汇和知识内容的差异,如机械、电子类撰写实验报告、法律类撰写法律案件、商贸类撰写商业合同等。同时强调工作场所英语技能,如技术报告写作、会议陈述演示等。教学以专业交际和写作的英语技能为重点,将技能训练融入专业知识课程。同一专业的学生组成一个班,采取项目驱动式教学方法。在课程内容上,强调学生的直接经验,强调个性和创造性的发展,让学生在遵循真实性原则上自我设计、自作、自我评价。3.3以专业英语为终极目标专业英语是全英文的专业课程。内容上具有很强的专业性,要求学生能听懂用英语讲述的专业课程和英语讲座,鼓励学生以组别形式进行专题报告,能够较为流利准确地就一般或专业性话题进行对话或讨论等,能够把英语熟练应用到所学专业领域,将语言驾驭能力和专业知识密切结合。采用小组合作的教学方法,选取课程原版教材,由海归专业教师、具有很强英语能力的专业老师授课或聘请外籍教师。这一阶段对教师和学生都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如果真正做到这一点,就能解决困扰学生多年的英语学习问题,如听全英文课程抓不住重点;阅读英语文献或原版教材速度慢;听英语讲座不敢参与讨论、提问题等。
4结语基于学术能力的英语教学模式是培养研究生从“学习英语”转向“用英语学习”,将理论知识、语言技能与科研方法等不同层面有机结合起来,将教学与科研相结合,强化研究生语言能力,拓展专业知识,从而提升其学术研究能力。
参考文献:
[1]朱志勇,崔雪娟.研究生学术能力:一个基于政策文本分析的理论框架
[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12, (6):92-99.
[2]蔡基刚.关于我国大学英语教学重新定位的思考
[J].外语教学与研究,2010, (4):306-308.
[3]蔡基刚.我国第一份以学术英语为导向的大学英语教学指导文件的制定与说明
【关 键 词】 人生语文;微课设计
【作者简介】 周志锋,现代文学硕士,全国 “十一・五” 教育规划重点课题现场教学比赛一等奖及全国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融合现场教学一等奖获得者。
中图分类号:G63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 (2014) 34-0089-03
当下我国的微课,是以教学视频为主要载体,针对某个知识点或教学环节而开展教与学活动的各种教学资源的有机组合。它是一个简化、细分的教学,是围绕某一问题或某一情景而确立教学目标,内容短小精悍的教学课型。
微课的设计和所有常规课程一样有其知识表征的规律,但更要符合不同学习对象多样化的需求,要充分地考虑学生立场、生命立场,而作为母语学科的语文微课设计,在这方面有天然的优势和不可推却的职责,尤其应该着力于培养学生主动学习、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要去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成长,要为营造学生精神世界的大宇宙奠基。
著名语文特级教师陈继英先生倡导“人生语文”理念,其核心就是强调语文教学要从学生的人生发展角度实施教育教学方略,在培养学生听、说、读、写、思五种能力的同时,发掘人的潜能,培育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启迪和丰富学生的人生智慧,构建学生人生发展的精神家园,奠定学生人生发展的语文根基。微课理所当然地也应该秉持这个使命与理念。
语文“微课”的设计和教学实践既要注意微课的特殊性,更要保持“人生语文”的学科理念,促进学生的精神成长,助力青春的美好航行。
一是要强调语言文字的浸染性。语文学科的关注点不仅仅包括语文知识传授和语文能力训练,更负有文化传承和精神塑造的人文责任。因为它既具有文化的内涵,更具有对人的精神的熏陶感染性。在经济全球化的当下,我们更要特别强调作为母语教育的语文课程的文化探究,知识层面的文化传递,经典层面的文化积淀,精神层面的文化浸染和教学过程中的文化追求。语文教育就是要培养“文化中国人”,即深受中国文化濡养的中国人。语文教师不仅要做好“经师”,更要做好“人师”,以文育人,以文化人。作为母语的学习,学生通过语言文字获得的情景性和场景性有不言而喻的优势。
语文“微课”设计中,不管是教师讲授的语言,音画穿插里的字幕或旁白,使用的辅手段,甚至无关紧要的指示性文字,也要在规范的基本要求上,求得一定的语感层次和文化韵味,以呈现给学生完美的视听,获得独特的感受,从而使学生受到全方位的浸染,促进精神领域的净化和升华。如在讲授粤教版选修《唐宋诗词》时,笔者试做了《唐诗韵》系列微课,以期破除教材单人单篇不成体系和文字性过多容易视觉疲劳的弊端。笔者以时代背景、文流、代表作家作品、经典赏析、后代影响为单篇微课的串联形式,补充充分的叙事,注重细节的生动,甚至足够的趣味,使得课堂完全脱离了“文学史”和语文课的常规模式,文字的冲击力、画面的时代感、作品的感染力都极其强烈。
语文微课的语言除了通用的严谨、规范的要求,更多的应着眼于形象的美感、丰富的意蕴等。例如,上述微课笔者引用了下面的导入语言:“红尘无涯,万象朦胧,蒙蒙迷雾中偶现得一线天光,自然更见娇妍。而娇妍无比的唐诗,至今低回不去的正是红尘的朦胧美意。它是青青竹林间的一个浣纱女,它是胡天飞雪中的两行马蹄痕,它是碧水中嫣然而出的一支芙蓉,它是月夜里凄然而泊的一叶独舟。”徜徉如此的文字海洋之中,学生会自然而然地被召唤和融入,情感世界会逐渐变得丰盈饱满,人格会逐渐实现自我矫正和完善,可以这么说,真正热爱语文、热爱文字的人,必然会是一个珍爱于己、怜惜他者、感恩社会、践行奉献的人。
二是微课的选题求“小、新、实”。语文微课选材空间巨大,自由度极高,这就很考验老师的智慧、眼光和视野。一旦选题不当,没有聚焦教学重点、难点、疑点、易错点、易混淆点,再好的呈现形式都成了无本之木。设计微课一定要指向教学的关键处、学生的薄弱点、考试的热点处或者学生的感兴趣处,可以是某诗歌主题归类、一种词类活用归纳、一种特殊句式讲解、一种语用类型讲授,还可以是细节描写的作用、议论文的论证方法、主题段的写作等,“点”的选择妥当和巧妙与否关系着整个微课的成败。有的教师作微课时还是恋战于教学活动的组织,例如小组讨论、小组汇报、教师点评的形式,这些东西表面上看起来很热闹,实际上学生却学不到什么实质性的内容。我们要充分地考虑学生在微课上的期待,有没有常规课堂以外的知识精髓,给学生的长远发展能否有一定的助力。我们不能只注重高密度的知识呈现,使学习者始终停留在浏览、知晓的肤浅层面。以笔者的微课《怎样写议论文提纲》为例,议论文的写作体系健全、论者众多、环节操作成熟。相对来讲,我们在平时强调的是写之前要想清楚、要写大略的提纲,但具体到提纲究竟应该怎么写,它和具体的成文有什么关系,哪些东西在提纲中应该成为重难点,我们要么根本没引起重视,训练的比较少,或者训练出来的是无效的提纲,并不能有效地指导具体的写作过程。在本节微课里,笔者明确提出拟提纲的“四步法 ”――定主题、定模式、定主句、定亮点。条理清晰,可操作性强,学完后立即可以上手应用,对于改善学生作文中常见的信笔随意等状况,有立竿见影的效果 。
三是体现“语文即人生”的思想。面对新课程标准和教学实践要求,教师的工作已经不是简单的把书本上的知识内容交会给学生,而是要在教的过程中充分落实“语文为人生,语文即人生”的理念,让学生体会到语文学习和人生、生活的鱼水相依,激发学生学习语文乃至学习中国传统文化的积极性。现行语文教材不足以完全成为德育的依凭,教材选文虽然绝大多数都可算是文质兼美,但整册整套由于其特殊性,很难有一以贯之的思想和体系。语文微课要落到实处,为现实而著作,为生活而发声,关爱和引领人的精神世界,就必须把广阔而生动的生活充分地引入课堂。微课程作为常规课程的有效补充,就是为学生打开另一扇窗,贴近学生的实际基础和需求,在应试和实际功用中相对容易地获得巧妙的平衡,弥补相对滞后、片面的课程内容的缺陷,增进课程与学生之间的亲和力。比如现在相当一部分学生不喜欢语文课,很大程度上是基于主体参与性不强,于是笔者探索了《口语表达》的微课系列,一定程度上替代繁重而低效的作文教学的功用。试想,如果拥有观点深刻、知识面斐然、逻辑富有条理、叙议到位的演讲能力,这个学生的作文乃至语文水平必然差不到哪儿去,而口语练习形式多样、选材广泛,知识和技能的深度和广度操作灵活,很容易唤起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语文水平的提高和人生境界的发展自然也是题中应有之义。
四是微课元素多样性。微课是为支持翻转学习、混合学习、移动学习等多种新型个性化学习方式而设计的,具有情景化、趣味性、可视化特点。因此微课选题要适合使用多媒体表达,适合加入丰富的图形图像、多姿的动画、声色兼有的视频。我们的教学设计要能充分创造出一个图文并茂、有声有色、生动逼真的教学环境,为教师教学的顺利实施提供形象的表达工具,这样才能有效地突破教学难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真正地改变传统教学的单调模式,使想学和乐学落到实处。基于此,在微课的设计中,一定要有自己独特和丰富的亮点。这个亮点,可以是激情四溢的朗诵,可以是风云涌动的课堂辩论,也可以是诗配画的解读,或者是想象力的接龙以及微博的写作等。尤其值得一提的是,不能荒置大量鲜活的影视媒体资源。语文微课要培养的所有能力和想达到的影响学生人生发展的攸归,在当下的媒体节目中,其实都有对应的呈现和暗合。以凤凰卫视的《一虎一席谈》为例,这样的课程资源形式和内容完全可以全面导入微课内容,不仅方便快捷,对学生的如知识面、逻辑思维、语言斟酌等能力的培养只有意想不到的作用。
五是要重视语文微课的“思维力”培养。微课的价值和贡献一方面在于它能在短时间内高质量地传递出精华内容,另一方面在于它能引发学习者的深度思考。而微课的思维力目标也就体现在它能否引起学生对内容进行螺旋式上升的提问和思考,即一个问题或一种回答能否使学生延伸到另一个问题或另一种回答。因此,优秀的微课应是“智慧”、“美貌”与“技术”的兼容体。微课要虚实结合、动静结合、具象抽象结合,使学习者在恰当的情境、情绪和节奏当中,集中精力观看、体会和思考所呈现的内容,进而养成良好的思考习惯,提升思维能力。
在我们的传统文化里过多形象和感性的东西,在强调浸染的同时,思维的训练也是不可或缺的微课导向。当前高中生最为欠缺的就是理性思维,表现在作文上,就是可能有华丽的文字和繁多的材料,但最可贵的思想却乏善可陈。这既和学生所处的年龄、阅读经历和习惯有关,最重要的是,我们教师自己对语文思维的训练没有引起重视,也鲜见这方面的系统训练资料,而且这种训练的本身是相对枯燥和短期内难见成效的。所以我们除了课文文本的基本思维训练,更应该努力地拓展思维训练的选材空间。如类似于专题谈话的微课类型《我们今天应该怎么做慈善》,首先让学生谈论并概述慈善文化的当前现状,然后从历史、社会等角度分析慈善文化不尽人意的原因,紧接着阐述不良慈善文化的危害,最后提出关于建设良性慈善文化的建议,这不仅是一个典型的议论文思维流程,更可以充分锻炼学生思维能力,使学生得到形象的感染的同时,更能体会语言思维的。而思维力的提升,亦足以见证学生精神境界的成长。微课程探索的洪流浩浩荡荡,语文微课在努力汲取微课研究的公共成果的同时,也应当充分地葆有自己的学科方向,在引领学生的人生发展上,持续而有效地发挥更为深刻和长远的影响。
参考文献:
[1] 陈继英.人生语文的教学向度与实践探索[J].中学语文教学,2013,(7).
[2] 董希旺.重拾文化自信,建设全新语文[J].新课程研究.2014,(10).
[3] 迪种宝.二十集唐诗电视系列片《唐之韵》[M].北京:中国科学文化印象出版社.2007.
教育快评:“救救数学!”救救教材改革!
教材改革走过10多年,来自一线的呼声不绝于耳。语文自不必说,如今数学又陷入了教师难教、学生怕学的困局。更令人担忧的是,作为一线教师,他们自己也“已经很难搞清楚什么是数学”,越来越不知道“数学怎么教,教到什么程度”。而“几乎是每3年一个周期的教材改革”,明摆着告诉我们,即便是教材研制者对教材也并不满意。既如此,又何不放下身段、接接地气?
【摘 要】 本文以新疆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为例,在阐述高职高专院校俄罗斯文学课程开设意义的基础上,从课外读物和授课教材、教学模式、教师讲课方式、考试模式等方面分析探讨了教学现状与改革措施,以期提高教育质量和教学水平。
【关键词】 新疆;高职高专院校;俄罗斯文学课程;意义;现状;措施
俄罗斯文学是高校俄语专业的一门传统课程。但时至今日,文学课在各个高校都受到不同程度的冷落。以高职高专院校为例,在就业压力骤增的当下,专科院校都纷纷选择将精力放在培养实用型技术人才上。俄罗斯文学这种培养审美情趣的“软课程”已经处于俄语教学的边缘地位。据统计,新疆地区高职高专院校中,目前只有新疆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开设俄罗斯文学这门课程。文学课程的开设是否真是可有可无?文学课如何摆脱传统教学束缚,成为一门培养学生文化修养和综合素质当中不可或缺的独特课程?笔者通过对23名2012级汉俄语专科班学生进行问卷调查,谈一点对这门学科教学实践的体会和思考。
一、高职高专院校俄罗斯文学课程开设的意义
以新疆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为例,按教学大纲规定,《俄罗斯文学作品赏析》这门课程的教学目的是“集中学习俄罗斯文学史上各个时期重要作家的经典作品,分析作品的主题结构、人物刻画、语言风格、思想意义等,探讨作家的创作思想和艺术特色。同时也能促使学生萌发对文学作品的阅读兴趣,培养和增强学生阅读原著的能力和鉴赏文学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文化修养。”可见这门课程的开设旨在增加俄语学习者对俄罗斯文学文化的理解,培养俄语学习者的人文情怀,意义颇深。在调查问卷当中,被问及是否有必要开设《俄罗斯文学作品赏析》这门课程时,100%的回答者都认为很有必要。甚至82%的学生认为学俄语的人必须学习俄罗斯文学这门课程。在问及文学课的意义时,95%的学生认为“这门课程会在一定程度上培养对艺术和文化的理解和鉴赏能力”,73%的学生认为“通过这门课的学习,会为将来在社会上从事俄语相关工作起到一定的帮助作用”,26%的学生认为“这门课程对升级本科考试会有一定帮助”。从调查结果来看,第一,文学的审美功能没有完全丧失。在就业压力如此之大的今天,虽然各个学校都在强调要培养全面素质的外语人才,但实际情况都是重技能轻审美,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始终处于次要地位。而在调查中,学生们依然选择了学习俄罗斯文学来提高自己的精神境界,完善自己的人格,可见文学世界对于精神的构建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第二,从长远来看,当今大学生如果只具备专业技能,而缺乏人文精神和文化底蕴,也势必会对以后的工作造成影响。俄罗斯文学课程可以丰富学生对俄罗斯民族文化的认识,有助于其日后工作中与俄罗斯人的沟通交流,在未来的工作领域取得成功;第三,一部分学生已把俄罗斯文学课程与未来深造研究联系在一起,认为这门课程在以后的学习道路当中是不可或缺的。所以,从结果中不难看出,学生们对《俄罗斯文学赏析》这门课程的重要性是有一致共识的。
二、高职高专院校俄罗斯文学课程的现状及改革措施
根据新疆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俄语系教学时数分析,《俄罗斯文学作品赏析》的学时为32学时。这些学时对于准备浩瀚复杂的俄罗斯文学课程来说是远远不够的。现实情况是如果课时少而教学任务量大,学生在接受和学习俄罗斯经典作家的经典作品时就达不到应有的效果。根据一学期文学课程结束后的调查结果来看,86%的学生认为“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能够感受到作家和文学作品的魅力”,但当回答“哪些因素使你对这门课程缺乏兴趣?”这个问题时,39%的学生选择了“讲课内容太多,消化不了”。也就是说,课时的压缩给讲解带来巨大的压力,排山倒海式的讲课方式并不会起到应有的效果。这也从侧面反映了高职高专院校缺乏一套合适的文学讲解教材的现实状况,也就是“教材建设的相对滞后是造成文学课程一系列问题的罪魁祸首”。而其它让学生感到缺乏的兴趣的原因分别是:30%的学生认为“文学作品太过枯燥”,22%的学生认为“上课方式太过单一”,而17%的学生认为“老师讲授方式枯燥”。而这三条原因说明了教材内容经典化,教授方式的现代化、多元化和教师讲课能力的提高都是影响这门课程的关键因素。
1、俄罗斯文学课课外读物和授课教材的现状及改革措施
“对于专业外语学生而言,文学文本实际上就是非母语的文学符号系统,承载着语言对象国独特的民族审美意识和民族文化精神。”而根据调查结果显示,30%的学生认为“俄罗斯文学作品太过枯燥”,这其中得以反映几个问题,首先是俄罗斯小说中故事发生的背景多为十九世纪和二十世纪,这期间欧洲发生很多重大的社会变革,出现了很多先进人士和思想潮流,由于对西方历史文化和社会宗教思想的熟悉度不够,学生们往往无法理解俄罗斯小说中人物的行为方式和思想斗争。例如屠格涅夫的小说里充满了两代人对时代问题的争论激辩,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小说里充满浓重的东正教思想,对这些问题的不理解无形中增加了学生阅读的难度。其次市面上出版的一些文学译著翻译水平参差不齐,也使得学生无法完全领略原著作品的魅力所在,形成了俄罗斯文学作品太过枯燥的印象。这就需要学生在阅读时选择经典译本,或是正规文学出版社出版的译本。除此之外,应该竭力阅读俄汉对照的文学作品,体会原著语言的独特魅力。市面上大热的英语系列丛书《书虫》给许多英文起步阶段的学生提供了启蒙式的教育,而对比之下,俄汉对照的俄罗斯文学读物却寥寥无几,根本解决不了学生大量阅读的需求,在此笔者希望,应该多出一些优秀的俄汉双语译著,向学生们展示俄罗斯文学的博大精彩。再次是由于很多俄罗斯经典小说部头大,耗时多,使学生普遍感到阅读任务沉重,从而易产生厌倦心理。所以在阅读作业布置方面,应该尽可能给学生们选取优秀的中短篇小说或中长篇小说的经典片段。就教材来讲,以新疆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为例,目前使用的教材是任光宣主编的《俄罗斯文学简史》,经过一轮课程的使用后,35%的学生“希望简略书本内容,增加俄汉对照的作品片段阅读”。也就是说,未来急需这样一本俄罗斯文学课教材,既要精简内容以符合课时要求,要对俄罗斯文学史进行宏观的脉络梳理,又能明确一些重要的文学概念,对某个文学现象加以阐明,还要精选一些俄汉对照的经典作品片段以满足学生对知识和审美的双重需求。
2、俄罗斯文学课教学模式的现状及其改革措施
首先在授课语言的问题上,调查结果显示只有一名学生希望用俄语讲授课程,也就是说以新疆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为例,大多数学生接受以汉语来进行这门课程,这与大多数本科院校实行用俄语讲授形成了明显区别。笔者认为,这可能是因为专科学生的俄语基础偏弱,无法完全领略全俄文主导的课程内容造成的;其次在回答“如何改进现有的文学课内容”这个问题时,91%的学生认为“文学课应与电影赏析和俄语翻译等课程联系起来”,俄罗斯文学这门课程本身就是一门综合课,所以在这门课里可以把翻译、口语训练、写作练习等训练环节进行融合,并结合影视片段赏析进行印象强化。比如在讲解《安娜・卡列尼娜》时可以让学生欣赏其不同版本的电影改编。可以把小说当中的经典话语进行翻译赏析,如《安娜・卡列尼娜》中的经典语句“幸福的家庭是相同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同”。翻译时既可以领略原文风采,又可以丰富学生的语言库。还可以布置一定的写做任务,锻炼学生的俄文思维和写作能力。调查显示,70%的学生认为“需要进行多媒体教学”。可见学生已经普遍适应现代的教学方式方法,需要教师搜罗和下载更多图片、声音资料作为教学辅助手段。除此之外,39%的学生认为“应该多表演作品中的经典片段”。所谓“一百个人有一百个哈姆雷特”,通过让学生自己阅读领会人物的形象特征和性格特点并把它表演出来,可以加深学生对作品阅读的兴趣和对人物性格的思考。在此基础之上,17%的学生认为“应该增加小组讨论的内容”,可见学生们希望用讨论的方式来发表自己对作品和人物主题的看法。而对作品中一些重要问题的讨论和争辩,可以加深学生对阅读内容的理解和记忆。还有22%的学生认为“应该增加作家的肖像和生平背景等内容”,以全面了解作家创作的意图。17%的学生希望“按照专题而不是逐个作家进行授课”,这样能更系统地对俄罗斯作家作品进行划分梳理。
所以一堂完整的俄罗斯文学课的教学环节应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任务布置,课前阅读,课堂精讲,思考和互动环节,多媒体展示和影视片段欣赏等。也就是说,课前把阅读任务布置好,要求学生对文学作品内容提前预习,这样课堂上只需要对文学作品的内容思想做大致概括,对重点片段进行解说,然后进行课堂互动环节,即提出问题让学生们思考,辩论,最后用多媒体方式讲解作者生平及跟本文有关的历史事件、文化背景,欣赏改编电影片段来加深印象。
3、俄罗斯文学课教师讲课方式的现状及其改革措施
调查中显示87%的学生认为“老师的教学风格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这门课的吸引程度”,其中61%的学生觉得教师“应该做到知识渊博,授课幽默”,52%的学生认为“应该增加师生互动”。这些结果说明,对于俄罗斯文学这种艺术欣赏课,教师除了本身应该具有丰富的文学知识,还应该在讲解过程中增加课程的互动性和趣味性。如果教师只是一味地讲解书面材料,死板教条地分析作品和人物形象,然后布置作业让学生完成,长此以往势必会影响学生对这门课的兴趣。另有30%的学生认为“应该增加对某些文学概念和文学类别的专题讲授”,说明教师在讲课过程中不应随着时间顺序盲目讲解,而应该适当突出某些文学概念、文学现象和文学类别,对一些作家和作品进行归类讲解,这样能使文学脉络更加清晰,使学生能够更系统地了解俄罗斯文学发展历程。
4、俄罗斯文学课考试模式的改革
“俄罗斯文学课的教学目的和任务旨在培养学生的人文情怀,通过对作品(原文)的把握,在获取知识的同时感受到俄语的魅力。”除课堂环节以外,如何在考试环节体现这一教学宗旨?调查结果显示,22%的学生希望“以传统考题方式出题”,13%的学生希望“用写论文的方式”,22%的学生希望“抽签进行口试考试”,43%的学生希望“以情景剧表演的方式”来结束这门课程。可见,单一的考试模式并不能完全体现这门艺术欣赏课的宗旨和精神,在考察学生对文学知识了解程度的基础上,增加口试和表演环节等实践内容的考察内容,是文学课独立于其他科目存在的独特方式。
通过调查得知,俄罗斯文学赏析这门课不能作为一门可有可无的课程出现。这门课程以培养学生人文精神为宗旨,应该在高职高专院校当中发挥更大的作用。而上述所有改革方式的探究,都是为了改变高职高专院校中俄罗斯文学课程现状。希望随着时展,会有越来越多的院校意识到文学课的重要性,伴随着教学手段的不断丰富,使俄罗斯文学这门课程以其特有的独立性成为高职高专院校俄语系中的长青课程。
【参考文献】
[1] 李建刚.俄语专业俄罗斯文学课程改革初探[J].中国俄语教学,2008(3).
[2] 季明举.构建基于文本的俄罗斯文学课程一体化教学新模式[J].中国俄语教学,2012(1).
[3] 郑永旺,白文昌,孙超.俄罗斯文学史与俄罗斯文学选读课程改革几点设想[J].黑龙江教育,2011(12).
关键词: 英美文学 边缘化 原因
作为高等学校英语语言文学专业的主修课程之一,英美文学课在专业课程设置中占有重要地位。《高等学校英语专业英语教学大纲》指出:文学课程的目的在于培养学生阅读、欣赏、理解英语文学原著的能力,掌握文学批评基本知识和方法,通过阅读和分析英美文学作品,促进学生语言基本功和人文素质的提高,增强学生对西方文学及文化的了解。然而在经济与社会飞速发展的现代社会,英美文学课程正在被大学生冷落,边缘化。许多学生觉得文学经典枯燥乏味,对之提不起兴趣。针对此现象,国内许多专家、学者都在积极探索改进的方法,并从教学目的、教材选用、优化文学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手段和教学方式等方面进行了一些理论研究和实证研究。我认为“万事皆有其因果”,找到其受冷落的原因才能发现更好的解决方法,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一、学生自身原因
众多英语专业的学生缺乏文学基础知识。英美文学课程内容历史跨度大,文学流派纷呈,作家风格更是千差万别,通过一年半载的学习,多数学生掌握的多是文学流派、文学演变的粗略历程和著名作家的名字及他们的代表作品,即使是课前做了预习的同学也不能很好地欣赏、分析和评论相关的文学作品。究其原因,并不是学生听、说、读、写的基本技能差,而是他们对英美文学的基本知识缺乏了解,没有掌握阅读分析文学作品的方法和技能,对文学作品的欣赏领悟能力不足。
另外,当今社会由于网络小说及各类时尚读物的流行,当前在校的大学生似乎更钟情于此。这些读物以图像传播为主要途径,与单一的、需要长时间地“咬文嚼字”式的文本阅读相比有着直观、快捷、省时等优势,因而更适合现代快节奏生活下的人们的阅读需要。而对于文学名著,一些学生认为,它们已经脱离了时代,根本与之产生不了共鸣。也有一部分学生由于受到当前经典文去经典化的影响,不再把经典视为普遍的、不带偏见的审美标准的体现,而认为文学经典本身也具有一定的时代局限性(吴桂辉,2009:129),这种文化心态也是直接造成学生对英美文学兴趣索然的原因之一。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在就业压力大、用人单位过分看重文凭的严酷社会现实面前,很多大学生把通过英语、计算机等级考试当作找工作的“敲门砖”,为各种过关证件拼搏,自然无暇阅读经典名著。学生本身也崇尚实用主义,进而将自己的兴趣转向更为实用的翻译实践和语言教学。加上全球金融危机对就业市场的冲击,高校学生热衷各种实用英语课程的学习,诸如外贸函电、公关英语、旅游英语等。根据我的了解,大部分英语专业学生根本无心欣赏能提升审美情趣的文学经典,他们更在乎各种技能考试,如IELTS、TEM-4、TEM-8、TOFEL、GRE等。
二、教学考核方式落伍且单一
长久以来,英美文学史课困扰着很多学生和教师。人们根深蒂固的看法是:学英语教学侧重基本技能的训练,专注听说读写等应用能力的培养,致力于英语过级考试通过率的提高,面对繁多的作家、作品,学生望而生畏,逐渐失去学习的兴趣,在期末考试中,多采取突击背诵、机械记忆来应对,难以达到课程对学生的要求。
传统的教学方法中,教师仅对教材中涉及的英美文学知识做浮光掠影的介绍。教师唱独角戏,课堂基本上沦为老师滔滔不绝的“一言堂”。教学任务以单元形式从古典到现代列置,每一单元则又自成系统,从历数作者生平到其主要成就到相应文学流派的理论介绍,到内容梗概和文本结构分析,再到“字里行间”微言大义的赏析,最后是统览篇章的种种艺术手法的综合和归纳。学生被动地接受知识,机械地记忆。客观地说,这种教学模式有助于教师组织和主导整个教学活动过程,有利于知识的传播和学生的接收,使教学目标得以快速实现,但其缺陷也是显而易见的。那就是忽视了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和作为认知主体的学生的作用。课堂上学生能参与教学活动的机会很少,这就妨碍了学生创新思维和能力的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也无法得到有效的提高。学生方面感觉理论难度大,需要记忆的知识点多,最终是因为“吃不透”“吃不消”产生厌倦心理,进而导致对该学科的兴趣锐减,进一步的后果是该学科的“边缘化”,和诸多实用性强的学科相比,英美文学的地位似乎已经无足轻重;而语言点记了忘、忘了记的重复学习又打击了他们的积极性,使得大学生普遍形成严重的应试倾向,只为考试而学,为过级而学。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打破常规,以学生为中心,加强引导学生对经典文学文本的阅读。20世纪60年代中期出现的接受美学批评,把文学研究和批评的重点转向文本的接受与社会效果,把读者的接受搬到文学活动的中心。接受反应理论认为,文学文本自身留有无数空白和未定之域,其中存有众多的潜在可能性,等待读者来填补充实。(吴桂辉,2009:129)文学作品只有经过读者的阅读,其蕴含的情感和意义才能在读者的接受中得到实现。文学即人学,文学本来就是以人为本的,文学教学更应该以“学生为中心”,关注学生对文学作品的感受,从而激发学生对文学作品的探究兴趣,寓教于乐,收到意外功效。
考核内容滞后,考核方法单一。纵观这几年的各类文学试卷,考核的重点仍为英美文学常识、作品辨认、对某部作品的赏析等。学生在临考前,只要突击复习一下考试内容就足够了。考试的结果基本跟学生的文学领悟力和思辨力关系不大。除了闭卷考试外,很多教师还采用写学期论文的形式考核学生的阅读、欣赏、阐释文学作品的能力。然而从批阅的结果看,超过一半的学生对作品意义解读一知半解,文学批评只停留在读后感阶段,没有文学理论的支撑,缺乏真知灼见。更有为数不少的学生看不懂原著,写作内容皆为网上资源拼凑而成。
三、教材有待改进
英美文学课内容庞杂,目前使用的教材基本按照编年史的体例编排,从十四世纪一直延续到二十世纪。“虽脉络清楚,有利于学生认识文学的源流关系,却有时间跨度过长,厚古薄今的弊病。”(唐冬梅,2009:93)教学大纲中规定的课时数非常有限,英美文学教师普遍承受着课程任务重而课时少的巨大压力。在这种情况下,文学教师在安排教学内容时,基本上侧重传统的经典作家,对当代作家很少问津。由于英语诗歌语言和现代英语语言有很大的区别,加上教师和学生的畏难心理,诗歌教学并未与小说、戏剧教学并重。在授课时主要着眼于作家生平、作品主题、写作风格、意义及影响等,对文学作品本身的分析只是简单讲解,浅尝辄止。因此学生无法走进原著的语言深处,也就无法发现它的乐趣和魅力,这也是造成学生对英美文学丧失兴趣的原因之一。
在英美文学教材方面,尽管20世纪80年代以来,各种版本的英美文学史、文学选读、简论和简编很多,但多是对文学流派、作家生平和节选作品的介绍,而相关的文艺理论知识并没有被囊括进去。由于教学大纲中没有对文学理论教学的要求,许多英语专业的学生也就没有接受相应的有关文学理论知识的学习与训练,因而对一些文学评论束手无策,对学习文学的兴趣自然减少了许多。以上情况使得学生在学习英美文学这一课程时,只重流派作家的记忆,往往只记住了作家的不幸身世或者其奇特经历,却忽略了他们对社会和人类智慧的贡献;只想看由名著改编的电影来了解其情节,却无法欣赏作品中字里行间表露的人生真谛和这个国家的人民对真、善、美的追求;只能将课程内容囫囵吞枣地咽掉,但缺乏自己的看法和评论,无法消化。文学理论对培养学生阅读、欣赏、理解英美文学原著有着重要的认识论与方法论意义。它的重心是通过对文学批评理论和方法的介绍,通过对具体文学作品的实际分析,帮助学生掌握文学批评的基本知识和分析方法,进而提高学生的理论修养和思辨能力。同时,将文学批评理论渗透到英美文学的教学之中,有助于改进过去一些陈旧的、简单化的教学思维模式,能引导大学生多角度地对经典名著中的一些文学现象作多方面的挖掘和多层次的解析,从而有效地启发学生的思维,培养他们的文学创新能力、鉴赏能力和批判能力。
四、结语
《英美文学》作为高校英语专业的一门必修课,其意义在于通过阅读和分析文学作品,强化语言运用能力,增进对西方文化的了解,培养文学鉴赏力和审美敏感性及感受生活、认知生活的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的审美素养,熔铸他们的人文情怀。我们要对症下药,合理正确地进行此课程设置的改革,充分发挥文学课的魅力,使之不再被冷落、边缘化。
参考文献:
[1]何琰.我国英语教学中的任务型语言教学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06:23-24.
[2]史忆.高校英美文学教学中的问题及对策[J].教学研究,2009,(4):152-153.
[3]唐冬梅.针对英美文学课程教学现状的思考[J].南通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9,(3):93-96.
[4]王俊玲.寓教于乐不拘一格―谈大学英语教学中的英美文学[J].语文学刊,2009,(2):169-173.
[5]吴桂辉.英语专业大学生冷落英美文学现象调查分析[J].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2009,(3):128-129.
关键词:教学对象?教学环节?教学目的?特殊性
《舞蹈艺术欣赏》课程作为素质教育的1部分,已成为当今针对高校文理科大学生开设的1门艺术课程,这在中国教育史上是1项新突破。正因为“新”,所以,《舞蹈艺术欣赏》课程在全国还没有制定统1的教学大纲和统1的教材,出现了随意、松散、杂乱、“各自为政”的不规范局面,这样势必会影响到对“高素质人才”的培养。如何合理、科学地构建《舞蹈艺术欣赏》课程,是我们当前急需认真研究和探索的新课题。作为《舞蹈艺术欣赏》课程与舞蹈专业课程不同,有着它自身的特殊性和规律性,本文试图从教学对象、教学环节、教学目的这3方面作为切入口,对高校素质教育中《舞蹈艺术欣赏》课程的特殊性以及学科建设方向进行论述。
1 教学对象不同,是形成其特殊性的客观原因
《舞蹈艺术欣赏》课程在教学对象上与舞蹈专业的不同,是形成其特殊性的客观原因。《舞蹈艺术欣赏》课的教学对象是高校文理科大学生,而不是考入高校舞蹈专业的学生。正因为教学对象的特殊,所以有必要对教学对象作个基本的了解,只有这样,才能做到“心中有数”“有的放矢”“因材施教”。作为跨世纪的有学识、高智商的大学生,究竟对舞蹈知识掌握多少?当我走进的已不是宽畅明亮的有镜子、把杆的舞蹈教室,而是走进有多媒体设备的阶梯教室;面对的也不是身穿练功服的舞蹈学生,而是端坐在课桌前的文理科大学生时,我就注意对学生进行了调查。我给学生上第1堂《舞蹈艺术欣赏》课,学生对舞蹈知识的“无知”,观看舞蹈作品时的“茫然”,给我留下很深的印象。我问学生“你们谁能解释什么叫舞蹈吗?”全场鸦雀无声。“你们看过哪些舞蹈?”只有1两声附和《天鹅湖》。“知道什么是‘现代舞’吗?”教室顿时活跃起来,7嘴8舌,交头接耳,接着报出1连串的名称“街舞”、“芭啦芭啦舞”、“劲舞”、“霹雳舞”、“韩国组合舞”。“为什么认为是现代舞?”“因为是现代流行的,是现代人跳的舞。”由此可见,普通高校大学生这个知识群体对舞蹈知识的匮乏与他们所掌握的科学文化知识形成了强烈的对比,深刻地反映出因缺乏美育而导致不完整教育的结果。如何填补大学生舞蹈知识方面的“缺失”和“空白”,目前在高校开设的《舞蹈艺术欣赏》课程正是解决大学生舞蹈知识匮乏的有效途径;是沟通大学生与艺术的“桥梁”;是舞蹈教育的具体体现。“在普通高校中开展舞蹈艺术教育,恰恰能够使教育的文化功能和对灵魂的锻造功能融合起来……,借助舞蹈艺术品的媒介,塑造他们的情感,锻造他们的灵魂,培养他们的团队意识、集体主义精神,培养他们的审美修养和艺术表现力,提高他们的抽象思维和发散性思维能力。”①显而易见,开设《舞蹈艺术欣赏》课程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是任何1门学科所不能替代的。正由于这门课程教学对象的特殊性,所以对与之相关的教学环节、教学目的方面的研究尤为重要。
2 授课时间不同,是形成教学环节特殊性的主要原因
《舞蹈艺术欣赏》课程在授课时间上与舞蹈专业的不同,是形成其特殊性的主要原因。《舞蹈艺术欣赏》课程的授课时间安排仅是1学期,而舞蹈专业的授课时间安排则是4年。正由于授课时间的“短”“少”,因而更加深了这门课程的难度,所以必须在教学环节的诸方面进行调整和改革,才能在有限的时间内达到最好的效果。
1 在教学内容的这个环节上,必须精炼、浓缩,直接从欣赏舞( )蹈作品入手,使学生最直接、最直观地感受舞蹈。在赏析舞蹈作品时,不能从孤立的、静止的角度来分析,也不单是从舞蹈形式和动作来赏析,而是要把舞蹈作品放在历史和文化的大背景来欣赏。把舞蹈的源流、文化、历史结合起来;把舞蹈的特性、种类、形式、内容联系起来;把舞蹈的音乐、道具、舞美、灯光综合起来,让各方面内容融为1体,调动学生头脑里的知识储存,激活丰富的想象,让他们从1个个“具象”的舞蹈作品,来把握舞蹈的“意象”和“内核”。由于授课时间的限制,课程教学也不可能“面面俱到”,要有所侧重、“点面结合”。首先应以欣赏中国民族民间舞作为重点,因为民族民间舞是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是中国舞蹈的精髓。要让学生通过有限的课时,在对舞蹈的审美体验中感悟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进而增强我们的民族凝聚力,激发我们的民族自信心。另1个重点则是现代舞,因为现代舞是当今青年学生最想知道和了解的,但他们对现代舞的理解仅停留在浅层次上。“现代舞是1种观点,1种对当代世界中艺术功能的态度。”②“在现代舞者的眼里,美已不再是至高无上的概念……。”③在欣赏现代舞作品时,学生忽然会感到与想象中的现代舞差距甚远,甚至会觉得现代
舞“晦涩难懂”“莫名奇妙”。通过具体的舞蹈作品欣赏,让学生在欣赏的过程中,打破传统的审美方式,注重到对人性的关照;进而了解现代舞对传统的叛逆、对程式的解构、对个性的张扬等特点。
2 在教学方法的这个环节上,应运用“理论与实践结合”的方法。《舞蹈艺术欣赏》课程虽然不是形体训练课,但舞蹈是以人体动作来表现的艺术,“动”是舞蹈的核心,没有“动”则不成为舞蹈,课堂上应该把舞蹈知识与舞蹈动作有机地整合。要让学生“动”起来,用自己的身体去感悟舞蹈,例如,可以在课堂上教授古典舞的“小5花”、蒙族舞蹈的“硬腕”、壮族舞蹈的“凤凰掌”等简单的、典型的舞蹈动作元素,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发挥学生的联想、想象,让学生在欣赏舞蹈作品时加进自己对动作的感受,把所学的舞蹈知识灵活地运用到欣赏过程中。
3 在教学手段的这个环节上,利用先进的多媒体进行教学。由于本课程的特殊性,舞蹈专业传统的“口传身教”“按部就班”的教学模式显然不合适。再之,舞蹈是1门视听结合的综合性艺术,音乐在舞蹈中占有很重要的位置,音乐给舞蹈以想象,舞蹈给音乐以丰富。所以在课堂上应充分运用多媒体的现代化教学手段,给学生营造1个多视角、全方位的音画空间,积极调动视听觉,使其在欣赏时能身临其境地感受到音乐和舞蹈的各自特色,以及和谐的魅力,达到1种“悦心畅神”的审美境界。
3 教学目的不同,是形成其特殊性的根本原因
《舞蹈艺术欣赏》课程在教学目的上与舞蹈专业的不同,是形成其特殊性的根本原因。《舞蹈艺术欣赏》课程的教学目的旨在培养具有审美能力、创造能力、完美人格、全面发展的跨世纪人才;而舞蹈专业的教学目的则是培养艺术团体的舞蹈演员。正因为教学目的不同,加强对学生审美能力和创造能力的综合培养,是这门课程的重中之“重”。
首先是审美能力的培养。舞蹈不仅是人文教育的1部分,也是艺术教育中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但由于中国高校艺术教育的滞后,青年学生在艺术上的“营养不良”,导致心理上的不健全,对真、善、美的认识和理解出现了偏差。诸如自我个性膨胀、审美取向扭曲、爱情至上、信仰危机等,导致人变得越来越现实,越来越浮躁,越来越功利。青年人光有科学文化知识是远远不够的,必须有真、善、美的良知,有完美的人格,有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舞蹈作为人类社会的1种意识形态,以人的思想情感为核心,利用肢体语言这个特殊的载体,体现着1定的时代精神和道德情操,反映着1定的文化特点。“优秀的艺术作品,总是在帮助人们认识生活的同时,也教育人们对生活采取正确的态度和看法,培养人们美好的道德情操,促进人们奋发向上。”④欣赏1部优秀、健康、向上的舞蹈作品可以唤起人们的美感,起到陶冶情操、净化心灵,完美人格的作用。通过《舞蹈艺术欣赏》课程使学生在对人体美、人体动态美以及舞蹈之美的审美活动中,提高分辨真假、善恶、美丑的能力。力如舞步般流畅,其实音乐与舞蹈与数学是交融的……”这是1位理科学生的体会。从学生们的心声里,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开设《舞蹈艺术欣赏》课程有利于促进他们的专业学习,有利于提高他们的审美能力和创造能力。参考文献:
①《舞蹈艺术教育》杨仲华、温立伟著 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②《肉体的叛逆》刘青弋著 北京舞蹈学院出版
③《万般风情弄清影》陈洁著 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年版
④《艺术概论》王宏建主编 文化艺术出版社2002年版
论文摘要:提高大学生的人文素质迫在眉捷,这就需要从大学语文教学在人文素质培养上着手,改革大学语文课程教学,以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素质,提高学生的想象能力、思辫能力以及感悟能力等。教师应在具体的教学内容、方法等方面创新,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一、提高大学生的人文素质迫在眉睫
20世纪90年代以来,高等教育中加强人文素质教育以提高大学生的人文素养,培养大学生人文精神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所谓人文素质,是指学生经过学习人文社会科学知识而形成的内在素养和品质。人文素质包括文化素养、艺术修养、思想道德素质等诸多因素。人文素质可以而且必然转化为人的外在行为。一个人人文素质的高低,在文化素养、审美情趣、理想追求、价值取向、思维方式、行为习惯等方面都能体现出来。
一个时期以来,大学生中不同程度存在着重专业、轻素质,重教育、轻德育的现象。大学生越来越实际,就业压力日趋严重,学生选课不能不考虑就业的需要,除了专业课和英语、政治等必选课外,多数学生都会选技能性、应用性的课。他们关心重视的不再是个人整体素质的提升,而是专业技能、职业能力的培养,因为技术性、应用性的课程可有助于谋职。一些人文性的基础学科几乎无人问津。这些既非实用又不盈利,也非生产性的人文学科与技术教育相比,处于弱势地位。我们看到,不少学生放弃了情感的追求和心灵的陶冶,导致境界低下,审美弱化,心理脆弱,理想缺失,总之,人文素养严重不足。而大学语文的人文教育内容弘博深厚,担负着传承民族文化、张扬人文精神、陶冶审美情操等多项重任,而它处于边缘化的状态,使得所有关注人文学科教育人士深感优患。难怪不少资深学者惊呼:大学生人文素质欠缺,人文教育已陷人困境。
人文素质教育强调,人应具有全面的知识结构,促使人的知识、情感和意识等全面健康发展,并为生存竞争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提高境界和事业境界。人文素质对人才特别是对高素质人才的培养来说尤其重要。
而高校由于缺乏人文素质教育,随之而来的间题也日渐显露:不少大学生虽有良好的专业知识,但适应社会的能力不强,在扑朔迷离的社会中,往往茫然失措;在复杂多变的人际关系中,孤立无助;在成功面前,常无法自持;在遭遇挫折之际,又无力自救。有的步人社会后,很快丧失了理想和才情,人生的价值被欲望、名利所扭曲。物欲主义、拜金主义、极端个人主义以及由此产生的缺乏社会责任、躲避政治、游戏人生等庸俗化的东西,在大学生中也不乏市场。所有这些,都迫使我们不得不重新审视人文科学的地位和作用,在大学生中加强人文素质教育,已经刻不容缓。
二、大学语文课程改革对大学生人文素质提高的重要作用
《大学语文》是全国各类高校普遍开设的公共课,也是高等教育自学考试非中文专业必考科目。我们强调素质教育,《大学语文》理应受到更多的重视。但就目前的状况来看,毋庸讳言,学生厌学、老师困惑。学生认为《大学语文》好像“高四”语文,好多篇目已经学过,不但没有文学的魅力,反而像高中语文一样枯燥,成了古代汉语、现代汉语课;加之课程多任务重,对《大学语文》自然了无兴趣。任课老师则认为该课是非中文专业课,感到前途渺茫,一些高校,大学语文教师更是青黄不接。《大学语文》课程这种艰难困境和被边缘化的尴尬局面如果不及时改变,那将是一种悲哀。
其实(大学语文》可以起到文理渗透、文化科技交融、培育大学生的人文精神、营造大学文化氛围的作用。不仅能帮助大学生更好地学习优秀的传统文化,训练思维能力,培养良好道德情操,提高审美情趣,丰富和发展良好的个性,而且有利于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伦理观、苦乐观、大局观,对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具有积极作用。但由于一个时期以来物质主义、实用主义、工具主义、理性主义成为现代教育所追求的目标,是否有用、是否可以直接创造财富、是否对学生的就业有着直接的帮助成为了教育选择的标尺,因而导致人的物质追求与精神追求严重失衡,知识、智力、技能也失去了原本具有的意义,不再代表人的本质力量,而只标志个人获取物质财富的水平差异。可以这样说,忽视人文素质教育是过去相当长的时期里我们的教育思想中最大的、也是最严重的缺失,它的不良影响如果得不到尽快的校正,必然对中国社会新的历程产生相当的影响。
大学语文课属于人文教育课。因此,教师是否在教学中真正贯彻落实了“人文教育”这一根本宗旨,学生是否在教育过程中得到了好的“人文精神”的熏陶,是衡量开设该课程得失的根本。大学语文的教学实践,就是要把人类优秀的人文素质内化为学生的人格、气质、修养,成为学生生命意识中相对稳定的内在品质。该门课程的主要目的,就是要引导学生如何做人,如何处理好人与人(包括人与自我.)、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以及如何处理好自身的理性、情感、意志等诸多方面的问题。
从语文和人文内在的关联来看,语文就如同人文这条大河的一条支流.,人文意识和人文情怀流徜于语文的河道上就会体现为一种尊重语言、珍视语言、热爱语言的语文意识和语文情怀,也只有在拥有自觉的语文意识和语文情怀时,人们才可能意识到语言作为“存在之家园”的神圣与伟大,才可能会像亲近和热爱生活一样地去亲近和热爱语言。反之,人文意识和人文情怀的缺失在语文这里便体现为语文意识和语文情怀的缺失,即人们往往局限于工具论层面,只把语言当成一种简单的符号工具,一种实用性质的交往手段,这样不可能对语言和语文产生珍视心理,而且导致其对语言和语文的漠然,如此语文教育遭受冷落的命运也就可想而知了。特别是在大学教育体系中,中学语文课作为高考敲门砖的作用已经完成,无论学校还是学生都拿语文不当回事的现象便时有发生。甚至可以说,自全国高校设立大学语文课程之日起,大学语文就始终承受着巨大的危机,其中最深刻的,是人文危机,而最直接的,则是生存危机。大学生人文素质偏低,缺乏对民族文化的认同感,人生观、价值观存在偏差;知识结构不合理,缺乏对知识的哲学思考,无法从理性的高度认识学科的交叉,渗透融合大学语文的人文教育内容弘博深厚,充分挖掘其中的德育因素,让学生从厚重的中国文化中体验人的尊严感和使命感;大学语文教育担负着传承民族文化、张扬人文精神、陶冶审美情操等多项重任,它既可为学生今后走向社会,参与竞争打下安身立命的精神基础,也对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素质,提高学生的想象能力、思辨能力以及感悟能力等都有直接的推动作用。
三、大学语文课程改革的建议 要改进大学语文教育的现状,我们认为必须从如下几个方面做出努力:
教学内容的选择。大学语文课所涉及的知识面广,内容庞杂,如果蜻蜓点水式地面面俱到,势必难以取得理想效果。所以,教学内容的选择是一个关系到教学改革成败的关键性问题,应该有一个整体规划的指导思想。在大学语文教材建设方面,不同版本在选文上各有侧重,教师可以按照自己的教学思路选择教学内容,给教学留下充分发挥的余地。高等语文教育要求在进一步完善“听、说、读、写”能力的基础上,更加注重培养语文的所谓“隐性能力”—文化认同能力、美的欣赏能力、想象创造能力、决策思辨能力以及人格、修养、品位等。
教学形式的多样化。教学形式多样化是提高大学语文教学效率的一个重要途径。中学语文教学在升学考试的指挥棒下更侧重学生的应试能力,教学形式趋于单一化、模式化,大学语文教学则侧重对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没有升学压力的教学更有利于教师采取多样化的教学手段。
《大学语文》教材中80%以上的篇目都是古典文学,选择文质兼美的篇目进行诵读,让学生在背诵的过程中理解诗词的初始意义和如今广为人用的现实意义。经典影视作品赏析、情景模拟训练,有助于学生切身体会到语文学习的乐趣。加强实践,实现由课内向课外的突破,如组织晨读、读书协会、诗词协会、文化沙龙、讲座、演讲、辩论会、话剧表演等,有助于学生认识到学以致用的妙处。多媒体教学,.观看影视作品,把语文与音乐、美术等结合起来,能直观而有效地丰富教学内容,提高学生兴趣,还可以带领学生走出课堂,领略大自然的美景。
一、根据课程特点,更新教学内容
安徽建筑工业学院的文学教育公选课一般是30学时,相对短暂的教学学时和教学对象的非专业化决定了文学教育公选课教学内容应与专业课教学内容有所区别,它有较强的灵活性。我们以大纲制定的教学内容为蓝本,每学期对教学内容不断拓展、局部更新,尽可能地将最新的信息和资料带进课堂,做到经典性和时尚性兼顾。90后的大学生多元化的审美需求和对时尚性表达的偏爱要求教师充分考虑他们的兴趣爱好,引领他们鉴赏那些以前教材中、课堂上未被关注的文学样式,如流行歌曲、网络文学等,我们把其中适合做教学内容的文学素材引进课堂,引导学生养成正确的审美趣味,提高鉴赏能力,形成正确的文学阅读观。例如:大学语文课程讲授白居易的《长恨歌》时,插入当红男旦李玉刚的“新贵妃醉酒”歌曲,这是一首带有戏曲风格的歌曲,很多学生都爱听爱唱,“金雀钗玉搔头是你给我的礼物,霓裳羽衣曲几番轮回为你歌舞。剑门关是你对我深深的思念,马嵬坡下愿为真爱魂断红颜。”我们引导学生就这几句歌词从原诗里找到相应的表达,并说说各自写法的妙处。陈洪主编的《大学语文》“导语”中有这样的话“现代的流行歌曲,就是传统意义上的乐府诗”,流行音乐入耳入心,更能引起学生的共鸣。影视与当代文学课程讲到知青题材的小说时,把网络上红火的“最温馨感人的情感读物”——《山楂树之恋》推介给学生在线阅读,让学生把小说文本和张艺谋执导的同名电影进行比较,思考这部小说所写的“史上最干净的爱情”在追求性解放的今天还有没有价值?法国小说欣赏课程讲莫泊桑作品时,把当今流行的《金陵十三钗》和《羊脂球》放在一起阅读,比较二者表现的“崇高的人道主义”和“救赎的主题”。把古今中外的文学文本、文学文本与影视、文学文本与流行音乐进行参照阅读阐释,“可扩展课堂容量,充实教材中一成不变的内容,使得教学对象在文学体验之路上获得更多知识”[1]。我们还密切关注当代文坛发展动态,在课堂上及时向学生推介国内的鲁迅文学奖、茅盾文学奖,国外的诺贝尔文学奖、普利策奖等奖项的获奖作品,保持教学内容的新鲜性,增强学生的课堂学习兴趣。
二、强化主体意识,优化教学方法
目前工科学校公选课基本都是大班(180-220人)上课,讲授法为主要教学方法。人们常常将讲授法与灌输式、填鸭式联系在一起,并把教学的呆板、照本宣科、学生缺乏学习主动性看作是讲授法带来的必然结果。其实,造成这些弊病的不是因为使用了讲授法,而是运用得不恰当,即方法本身未能与教师、学生、教学内容及环境相协调[2]P269。讲授法对教师的表述语言要求较高。90后大学生“他们对图像化与游戏化的世界相当熟悉,对种种轻巧、有趣的表达非常热衷,对大话式的网络语言更是驾轻就熟”[3]。教师讲授语言应尽量适应这样一个教学群体的阅读风尚和欣赏旨趣,可以适当采用戏仿、戏谑式议论、调侃式转译等表述方式,让阅读过程变为“悦读”过程。“在中文教学中,文艺作品的阅读、有关情景与人物形象的领会”,“均少不了言语直观”,这就要求“教师讲解声调要有抑扬顿挫,语言应精炼、优美、富有情绪性”[4]P164,加上巧妙剪裁内容、适当制造悬念、适时提出问题、适度穿插花絮,这样才能激发学生的感情,使课堂充满活力和吸引力。教师要对讲授法不断改进和创新,并实现与其他教学方法如讨论法、自学指导的优化组合,引导学生进入文学情景,获得美的体验和人生启迪。“文学经典作品的阐释与互动是文学课堂的重要组成部分”[5]而且对经过十多年应试语文学习的工科院校大学生来说,他们“普遍的要求是在课堂上能够多参与,希望能和老师一起‘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将自己的认识放在课堂中与大家交流,以便能够提高自己的认识水平”[6]。所以要增强师生互动环节。互动不是形式上的热热闹闹,而是一种情感、情绪的互动,教师要真正尊重学生的主体性,所有的教学行为都紧紧围绕学生主体性的思想、观念、行为、情感的大量高扬,而不是无视甚而压抑。教学属于文科教学,“教师提供更多的是认识论上的判断、机会、视界,以让文科教学固有的大开大合的教学场,承载大学生真实生活自我解放的性灵之声”[7]。现代课程理论认为,课程是师生一起探索未知的过程。“在大学阶段,教师降低的是认识尊严”,古人云“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教师要真正放下身段与学生对话交流,实现彼此精神的相遇、心灵的共鸣,这样才能从根本上消除课堂上学生开小差、学生对老师的提问表现冷漠、教师自圆其说的尴尬局面。
三、开放教学空间,丰富教学手段
对文学阅读经验有限的工科学生来说,多媒的教学手段可以让看似静止的文字变得活色生香,产生“意美以感心,音美以感耳,形美以感目”的效应。所以教师一定要充分利用多媒体,在制作课件时一定要寻求文本和音像媒介的最佳结合点,用丰富、鲜活的感性材料充分展示文学作品美的内质,激发学生多种感官参与学习过程,激发他们进一步探究文本的欲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但是音频、视频播放只是手段,不能代替学生个体对文字的含英咀华,因此在插入音像媒介时一定要根据教学任务的需要和学生的特点,适当、适时、适度,不能本末倒置,不无原则地迎合学生。同时不应忽视传统的板书。课堂是一个师生双方不断传递与反馈信息的信息场,蕴含着师生巨大的生命张力,具有丰富的现场生成性。事先设计得再完美的多媒体课件也不能面面俱到解决实际教学中出现的所有问题,那些师生思想碰撞的点滴火花,那些对文本的独特解读,那些对突发事件的即兴发挥等,面对这些情况,做好的课件不便即时修改,简便快捷的板书就成了不可取代的辅助记录手段。对文学类课程教师而言,精心设计的具有书法美、内容美和形式美的板书,不仅能够辅助教学,同时对学生也是一种美的熏陶、滋养,能潜移默化影响学生的学习和人生态度。有创意的板书和多媒体交错使用,可以消除审美疲劳,刺激学生注意力集中。信息时代的标志的网络,是文学课程教学的有力助手。安徽建筑工业学院多媒体教室基本都可以上网,我们充分利用此便利条件,提前在课件里做好链接,课堂上随时点击相关网站,例如《红楼梦》导读课程,在讲到红楼梦的版本时,我们链接“红楼资料网站”,此网站对红楼梦的版本介绍较全,并且清代至民国的红楼梦研究资料应有尽有;在需要引用脂评本原文资料时,我们链接“红楼梦脂砚斋重评石头记网站”,它在以庚辰本为底本的基础上,吸取了甲戌本、王府本、戚序本等其他脂批本的部分脂批,它保存脂批文字相对较完整。把网络引进课堂,既能了解有关本课程最新最鲜活的资讯,引导学生熟悉对文学作品多元、多样、多视角的解读,启示学生获得自我的评判;又能指导学生学会运用搜索引擎查阅资料,并学会从海量信息里筛选对自己有用的信息,把文学阅读由课内延伸到课外。
四、针对学生特点,巧抓课堂管理
如何防止学生“必逃”,硬性点名是一种比较消极的方法,对大班来说费时且效率不高。我们的做法是:课堂考勤在做到常规化的同时注意方式的多样化。例如,我们允许学生请一次假,但一定要有正当的理由,这样可以给学生一定的选择空间。平时采取抽点名、签到等方式检查到课情况,课堂做随机小练习、即兴提问也是一种变相的考勤方式。如何让学生集中精力听课?现教传媒曾对全国五大区域的城市的初中生、高中生及大学生的课堂注意力进行过调查,调查结果显示仅有39.7%的学生表示课堂上持续集中注意力达30分钟以上,大学生在上课时能集中注意力的比例比中学生低将近17个百分点。无论中学生还是大学生,自习时比上课时,能集中精神的时间都更长。中国社会心理学会第五届理事会会长冯伯麟分析,“一方面可能是因为主动学习比被动学习更容易集中注意力;另一方面也说明了老师授课方式、课程内容是否有吸引力对于学生来说非常关键”[8]。由此可见,教师如果始终让自己的课讲得生动有趣那么就能吸引学生并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意识,这就要求教师要有不断的求新、求变意识,要加强业务进修,吸纳本专业、相关专业最新研究成果和现代教育教学理论,不断提升自己的教学水平。我们课堂管理在做到规范化的同时注意实施时的人性化。大学生独立意识和自尊意识较强,那些动辄训斥讽刺甚至打压学生的做法只能引起学生的反感。教师既要治学严谨又要有亲和力,在学生注意力分散时,教师可以旁敲侧击以语言暗示,也可以用小幽默让学生在轻松一笑中注意力回归,或者借机生发,创设活动情境让学生参与。从学生角度看,好的课堂纪律让他们受益,我们在与学生访谈时了解到,学生对课堂管理不力的教师很有意见,绝大多数学生认为好的课堂纪律能够让他们学起来更轻松,更有效果。
关键词:学前教育;儿童文学;教学课外延展模式
一、研究背景
儿童文学是高等师范院校学前教育本科专业的必修课程之一,儿童文学的素养直接关系着学生教学水平与科研水平。但是,现有的儿童文学教学体系都是沿袭中文专业体系而来,而忽视了作为学前教育专业的儿童文学的美学特质和学前教育专业的专业特色。目前儿童文学教学存在着两个突出的问题:一是重理论研究,轻教学研究;二是重学科理论,轻专业特色。而且任何一种文学素养的形成都不是一日之功,故而为提升学前教育本科专业学生的儿童文学素养,强化儿童文学教学科研能力,我们在日常课程教学之外,开设了丰富多彩的课外延展教学,形成了“导引兴趣——指导方法——夯实技能——展示成果”的教学课外延展模式,从而形成了从学生主体出发,自主学习,自动训练,自我展示的训练模式,从知识到技能,从学习到运用,从学院到幼儿园的完整教学体系。
这一模式是充分考察当下学前教育所需人才情况、学前教育专业本科生的儿童文学修养现状,以及参照王昆建教授(云南师范大学儿童文学博士生导师)的“两个统一”和“两个侧重”儿童文学教学方法而构建而成的。其“两个统一”,即教学方法上的创新性与继承性相统一,教学形式的开放性与传统性相统一;所谓“两个侧重”,即在理论学习中侧重学生的专业理论素养和学习能力的培养,在教学实践中侧重于学生职业素养的培养。[1](P. 21-22)此模式即符合学前教育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又是日常儿童文学课程教学有益补充,可有效巩固常规课程教学的效果,又多效度地提升了学生的儿童文学素养、教学能力。
二、研究内容
(一)多元社团,导引兴趣
儿童文学在幼儿教育的五大领域中不仅关乎语言教育,在其他四大领域也多用儿童文学形式展现。同时各大高校和学生对儿童文学的重视程度却不容乐观,很多高师院校或是将《儿童文学》课程作为可有可无的选修课程,亦或根本没有开设《儿童文学》课程。究其原因无外乎两者:儿童文学的边缘学科属性的不被重视或没有专业的人员承担教学科研。而导致的直接后果是,师范生对儿童文学不感兴趣。
兴趣,表现为人们对某件事物、某项活动的选择性态度和积极的情绪反应。它在人的实践活动中具有重要的意义,可以使人集中注意,产生愉快紧张的心理状态。伟大的科学家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就是说一个人一旦对某事物有了浓厚的兴趣,就会主动去求知、去探索、去实践,并在求知、探索、实践中产生愉快的情绪和体验,所以古今中外的教育家无不重视兴趣在智力开发中的作用。正所谓“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在学习儿童文学课程以前,多数学生认为儿童文学不过是小儿科的东西,学习和掌握它应该是很简单的事情。但当他们真正学习后才发现,知其一更要知其二,儿童文学其实是融合文学、儿童心理学、儿童生理学、儿童教育学、儿童游戏学等诸多门类为一体的综合性文学,单从儿童文学的催生来讲,也是一种复杂的文化现象,其中包括启蒙运动、中产阶级的兴起、人文主义思潮、妇女解放运动、工业革命等等。由此,参加儿童文学社团,是以自我主体兴趣为导引,从学生自我主体出发,使学生在自我兴趣的导引下,形成活动主体,并且可以生生交流,生生指导,相互促进,组织多元的儿童文学相关社团,也在学生内部形成主动地定期地开展主题活动。
我们形成的活动社团有:结合作家作品教学的“儿童文学作品推介”推广活动社团,结合儿歌、儿童诗的“儿童诗”活动社团,结合童话、儿童故事的“讲故事”活动社团,结合图画书教学的“幼儿图画书阅读指导和制作”制作活动社团,结合儿童戏剧的“童话剧编演”编演活动社团,结合名家名作赏析的“小小配音员”配音活动社团,结合各体裁创作与改编的“我的儿童文学作品集”编辑活动社团,结合儿童文学基础理论教学的“自主合作学习与教学”活动社团等等。这些社团从作品赏析推广,到各种文体深入研究,到学生自我制作、创编,再到儿童文学的教学研究等,涉及儿童文学的诸多方面,不但丰富了学生的课余生活,而且使学生在耳熟能详的的影视等等对儿童文学兴趣盎然,由而自觉进入到儿童文学的深入研究与学习中。
(二)多维课程,指导方法
兴趣有了,如何使兴趣成为永久的动力,就需要再予以学生正确的方法,有效地提升其自我能力,由此我们开设了选修课、第二课堂和主题讲座,作为日常课堂的教学延展。
我们教师每学年都会开一次儿童文学选修课,如:《中外儿童文学作品赏析》、《外国儿童文学发展史》、《童话研究》、《儿童小说研究》、《图画书阅读指导和制作》等,使学生在多个方向得到更为深入地学习。并开设第二课堂《儿童文学创作》、《儿童戏剧表演》等,充分发挥学生自我独特性和创作性,把所学知识予以应用,把儿童文学的学习所得创作性地反映出来。
同时我们在常规的课程之外,教师还会做各种儿童文学专题讲座或报告,如关于儿童作家论、作品论的,儿童文学与幼儿园语言教学等等。
对知识的消化能力,我们还给他们开列了些参考书目,如浙江大《儿童文学教程》、广西人民出版社的《中国现代儿童文学文论选》、重庆出版社的《现代中国儿童文学主潮》、安徽教育出版社的《儿童文学原理》、江苏少儿出版社的《现代儿童文学本体论》、少年儿童出版社的《儿童文学的三大母题》、少年儿童出版社的《你只年轻两回——儿童文学与电影》和《理解儿童文学》、安徽少年儿童出版社的《冲破魔法符咒:探索民间故事和童话故事中的激进理论》和《儿童文学中人物修辞》等等,让学有余力的学生能更为深入地研究儿童文学,并为其继续深入学习奠基深厚的基础。
(三)多项训练,夯实技能
“师范院校儿童文学课程义不容辞地承担着双重的教学任务:既要提高学生儿童文学综合素质,又要培养学生对文学学习的转化运用能力。”[1](P.20)我们坚持把职业技能夯实,把职业技能的训练落到实处,进入人才培养方案之中。
学前教育本科专业学生《儿童文学》实践教学技能纳入学分,进入人才培养方案的考核内容,其学分为0.5+0.5=1学分,要求每位学生至少参加2个儿童文学课外社团活动小组,必须能熟练背诵朗诵儿歌、儿童诗50首,生动讲述儿童故事50个,创编并表演儿童剧1-2部。并汇编了《学前教育本科专业学生职业技能训练手册》,明确了训练的具体内容及篇目、方法、考核方式,采用学业导师制和职业技能训练部监督制。
每学期对学前教育专业学生进行儿童文学职业技能(读、讲、写;演、教、研)的考核,各学期教师都进行定期全体指导和分散个体指导,学业导师和学生职业技能部进行监督,学生可根据自我情况在规定的几个学期范围内自行申报考核,已经得到规定级别奖项者可直接免修,考核优秀者方为过关,直接计入学分,后面的学期可不再进行此类训练;未过关者下学期继续考核,直至通过,最终未通过者无此学分。有了明确的职业训练内容方法,严格的考核制度,学生的职业技能训练都得以落到实处,学生的能力有了显著提升,使其教学科研更为得心应手。
(四)多彩活动,展示成果
为了更好地激励学生自觉主动地进行儿童文学学习,给学生一个竞争、展示的平台,形成良好的生生互动、生生互学的氛围,我们已初步建立儿童文学的立体化学习、展示体系。
我们不定期地组织学生进行全员选拔、全面展现、全院嘉奖的比赛和活动。教师指导,学生部门负责不定期地开展儿童文学课外活动,如儿童文学创作竞赛、讲故事比赛、儿歌儿童诗朗诵比赛、名著配音、儿童剧表演、儿童文学教学比赛等等,使学生在学习体悟后以自我的解读来展示他们的创编、编演。如我们的话剧《卖火柴的小女孩》得到了全校师生的好评,那个卖火柴的小女孩、凶恶的厨师等都成为校内谈论很长时间的话题,诸多的学生也因此受到关注。
另外立体化的儿童文学阅读鉴赏、教学科研、作品创编等的网络平台,使学生可以随时随地地预习、复习学习内容,可以上传自我作品、评价他人作品、撰写小论文,形成了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家校互动、园校互动的立体学习、展示平台,让学生在更为多彩多元的学习和展示中增加对儿童文学的学习。
我们建构的“导引兴趣——指导方法——夯实技能——展示成果”的教学课外延展模式,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以学生对儿童文学的兴趣为导引,以学生的自我学习为基础,以教师的方法讲授为指导,以职业技能训练为落实,以比赛、网络平台为展示;将儿童文学理论学习与创、编、演、教、研实践相结合,将考核与奖励相结合;充分强化、夯实职业技能,以多维多元的角度进行儿童文学学习,多姿多彩的形式展现儿童文学学习,建构了一个立体化的、全方位的课外延伸性学习模式,成为了儿童文学常规课程的有益补充与巩固,由此强化了学前教育本科专业学生儿童文学素养、教学科研实践能力,培养了“有业”、“乐业”的新型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