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3-20 16:16:36
绪论:在寻找写作灵感吗?爱发表网为您精选了8篇高校本科毕业论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迪您的思维,激发您的创作热情,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关键词:本科毕业论文(设计);教学管理系统;开发应用
高校本科毕业论文(设计)教学,是培养本科生问题意识、科研意识、应用意识以及激发思维、探求真理、提高综合实践能力与自主创新能力等的重要环节,是对学生本科阶段学习的基础理论、专业知识、基本技能以及研究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等的一次大检验。因此,全面做好本科毕业论文(设计)工作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为此,我们进行了一系列的教学改革,做法之一就是,自主设计并开发了“高校本科毕业论文(设计)教学管理系统”。
一、系统主要功能
(一)用户管理
本套教学管理系统的登录界面如图1所示,其用户包括系统管理员、教师用户、学生用户三类,每一类用户有着不同的使用级别。其中,系统管理员可打开或关闭系统,添加或修改学生信息、论文题目及通知公告等;教师用户可查看学生信息、选题情况、写作进度,并进行网上指导等;学生用户可以查看通知公告、浏览本人信息,进行网上选题、网上提问与交流以及上传或下载论文等。
(二)系统开启与关闭
此功能只在学生进行网上选题时有效,其目的是限制学生毕业论文(设计)选题时间、防止学生反复多次换题,杜绝学生选题时拖延时间,从而提高选题效率。此功能的开启或关闭由系统管理员实现。
(三)添加或修改用户信息
本系统可由管理员批量添加学生用户和教师用户信息,从而有效节省学生和教师用户入库时间,同时,也可实现修改或删除功能。若选择删除,将会删除该用户的所有信息。需要说明的是,只有提前入库的用户才有权登录,本系统不支持任意注册及登录,从而可避免出现许多重复信息,也可方便进行相关统计。
(四)添加或修改论文(设计)题目
在向师生征得足够数量的论文(设计)题目后,可利用本系统由管理员批量添加论文(设计)题目及相应指导教师等信息,同时提供修改或删除功能。若选择删除,也将会清除选择该题的学生用户的选题信息。同样需说明的是,每一年各专业的选题数量要大于该次选题的学生数,从而在系统内可限定学生“一人一题”。
(五)添加或修改通知公告等
本系统可由管理员添加或修改有关毕业论文(设计)工作的各项通知、公告等,也可以附件的形式上传相关文件、图表等,同时提供修改功能。
(六)查看论文(设计)题目及指导教师信息
用户登录系统后,可查看所属年级专业的论文(设计)题目、指导教师、题目是否可选等信息。同时也可选择不同的查看方式,教师用户还可“一键式”快速查看自己所出论文(设计)题目的选择情况,以及选择本人论文题目的学生信息等。
(七)学生网上选题
如图2,这是本系统最具特色的功能之一,也是我们开发本系统的初衷。在此,学生用户可方便快速地对系统中的论文(设计)题目进行网上选题,一方面可大大节省选题时间,另一方面也避免了以前经常出现的重复选题现象。另外,系统也提供退选和重选等功能。
(八)信息查询与搜索
各类用户登录系统后可查看通知、公告、学生信息、指导教师信息、联系方式、论文(设计)题目、题目选择情况、论文(设计)成绩(成绩由系统管理员输入)等。同时,提供快速搜索功能(如图3)。
(九)师生在线互动
这是本系统的又一项重要功能,也是主要特色之一。教师用户可点击学生姓名,发送留言,学生用户也可点击教师姓名旁的图标给指导教师留言,从而实现师生互动。教师和学生在线留言时,如不填写“发送给某人”,则视为公开留言,所有用户均可查看,否则,只有对方才能看见。其中未读留言作高亮显示。同时,还可在线记录指导教师平时的指导情况或指导信息。
(十)论文(设计)电子文档的上传与下载
本系统支持word和pdf两种格式电子文档的上传或下载。此功能可由以上三类用户自由实现,不受用户限制。毕业论文(设计)电子档原文上传,不仅方便指导教师修改,同时也方便最终定稿论文(设计)电子档的入库存档,为毕业论文的信息化管理提供了便利。
二、系统应用效果
目前,高校本科毕业论文(设计)教学管理系统已基本实现了功能完备、结构合理、界面美观、使用方便、运行速度快、占用空间小等开发目标。通过近年在信阳师范学院的正式使用,本系统已成为学校整个教学管理系统中别具特色的管理软件之一,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一)提高了本科毕业论文(设计)教学的管理水平
从征题、选题,到互动、答疑,直至论文入档、成绩管理等均可通过本系统轻松完成,基本达到了本科毕业论文(设计)教学工作的全过程在线操作和管理的目标,从而大大提高了本科毕业论文(设计)教学管理的科学化、信息化水平,实现了本科毕业论文(设计)教学工作的高效化管理。
(二)提升了本科毕业论文(设计)教学的质量
在提高毕业论文(设计)工作效率、充分利用有限时间的同时,由于实现了指导教师在毕业论文(设计)教学过程中的实时、动态指导,以及存在问题的及时解决,因此,近年信阳师范学院的毕业论文(设计)教学质量明显提升。
(三)调动了师生双方工作或学习的积极性
在使用本系统之前,由于本科毕业论文(设计)教学管理是松散的、滞后的,因而指导教师的指导过程和学生的写作或设计过程都带有一定的隐蔽性、随意性,师生双方的积极性不高。而本管理系统的使用则实现了指导过程和写作或设计过程的实时显示和监控,从而大大调动了师生双方的积极性。
参考文献:
[1]葛方振.基于网络的毕业论文管理平台的架构研究[J].电脑知识与技术,2010,(4).
关键词:本科教育 毕业设计(论文) 选题策略
中图分类号:G642.47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6)15-0043-02
一直以来,毕业设计(论文)都是高校毕业季审核人才的重要方式,毕业设计(论文)完成质量的优劣,既体现出了学生的专业知识水平,也体现出了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毕业设计(论文)的选题,是最基本也是最困难的环节,很多学生在这个阶段就已经感受到了毕业论文(设计)的难度,并且教师在指导选题时,也存在一定的问题。
一、本科毕业生毕业设计(论文)选题的常见问题
本科毕业论文通常要求在8000至10000字之间,加上开题报告、致谢以及参考文献等内容,学生大约需要用7000字左右阐述自己对某些问题的观点和看法。临近毕业阶段,学生面临着就业、考研等多种选择,压力较大,因此很多学生对毕业论文的思考较少。例如《我国文化产业发展方向及对策》《我国城市居住问题及对策》,这个类型的题目都没有结合实际考虑问题,类似我国、世界这样的范围过于宽泛,且不同区域之间由于经济、政策等方面的不同存在着很多的差异,本科毕业论文是无法将这些问题解释清楚,这也就导致整个毕业论文中会出现大量的含混不清和空洞的叙述,质量难以保证。
缺乏创新观念陈旧,是本科学生选题的又一个问题。随着网络和科技的不断发展,我们当前生活的环境与过去相比较已经发生了明显的变化,但是很多学生在选题时没有考虑到这些因素,在很大程度上脱离了社会实际环境和就业环境。一方面,学生在选题时缺乏独立的思考,常常会在以往的文献资料中寻找灵感,容易产生与之前相同的题目。另一方面,教师对定题没有严格的审查和思考。这样在最终完成论文时,既不具有实际价值,也容易产生雷同内容。
有部分学生的论文定题显示出了一定的差别和思考,但却出现了脱离实践的问题。比如有些学生的论文选题会与社会实际的经济、艺术、文化、科技的发展脱节,这种论文往往不具有实际的效用,因而质量不高。
二、提高本科毕业生毕业设计(论文)选题质量的措施
从学校方面来说,相关教学人员需要充分做好毕业论文的前期准备工作,教师需要认真学习并全面把握新一年内国家相关教育部门关于本科毕业生的毕业设计(论文)的相关设计,在此基础上,不同专业教师需要针对学生的所学内容和实际特点展开毕业论文的选题宣传和指导工作。师生之间需要加强沟通,了解每一个学生的选题方向和意向,了解其是否针对选题进行了资料的收集与整理。另外,教师也可以与学生共同对优秀的毕业论文选题进行分析和探讨,为毕业生提供灵感。教师为毕业生提供的选题,一定要充分表现出学生的专业特点,促进学生在论文中应用自己所学习过的内容,在全面回顾本科四年所学专业的同时,充分的发挥自己的综合素质能力。
在安排毕业设计(论文)的选题时,一定要充分考虑学生特点。每一个大学生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他们对于不同的事件有着自己独到的见解和想法。并且,不同学生的观点和想法与其自身的经历和受教育环境也存在直接的关系。教师在安排选题时,需要充分的考虑学生的这些特点,充分尊重不同学生的专业知识掌握情况以及综合素质能力,确保选题的难度在学生可以掌握的程度之内,这样可以提高学生完成毕业设计(论文)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更大限度的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另外,毕业设计(论文)是理论和实践的结合,如果只有理论而没有实践,会导致论文内容空洞、不切实际。因此教师需要帮助学生适当控制选题的范围,让学生结合选题去进行一定量的实践探究。比如《沈阳市低碳经济模式的转变》,为了完成这个题目,学生需要对沈阳市近年来的低碳经济发展资料进行分析和整理,并实地考察和分析低碳经济模式对沈阳市的发展所带来的变化。
毕业设计(论文)的选题需要尽可能与学生的实习和就业相互联系起来。比如有些高校开展的“校企联合兼顾大学生就业”的选题模式。将毕业设计(论文)当做了考查学生是否能够适应相应职位的一个重要标准。教师可以结合企业的要求和专业特点,进一步缩小选题范围,避免选题大而空洞的问题。同时,企业也可以派出专门的人员指导学生的毕业论文选题,实现双导师制度。更为重要的是,在这种模式下,学生可以在毕业设计(论文)的进展环节中,就结合自己就业的一些实际问题,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
在上述基础之上,高校需要进一步建立严格的毕业设计(论文)选题的管理和把控体系。每一个专业的教师,都需要对学生的选题进行严格的Y查和分析,对于存在明显问题的选题,需要及时提出修改方向和修改意见。初次定题成功后,需要交由二级学院进行审批,确定选题的合理性之后,方可交由一级学院或学校进行再一次的审批,通过之后方可与学生讨论接下来的具体设计方向和方法。考虑到对学生综合素质能力的培养,在选题过程中需要充分调动并尊重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专业教师需要全面考虑不同学生对毕业设计(论文)选题的一些想法,比如兴趣爱好、难易度、可行性等,这样有利于保证毕业设计(论文)的实践性和实用性。
从毕业生自己的角度出发,一定要充分的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意识到选题的合理性对于整个设计(论文)质量的影响,从而提升自己的重视程度。在确定选题的过程中,一方面需要尊重指导教师给出的专业性意见,另一方面也要充分的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包括自己的专业掌握能力、选题中的内容是否具有可行性和操作性等方面。比如教师给出的题目是关于“沈阳市的文化经济产业发展”,但是学生实际上对于这个城市并不了解,而是对其他城市比较了解。此时学生需要积极与指导老师进行沟通,商量是否可以更换题目,或者是否需要更换论文选题的方向。更为重要的是,毕业设计(论文)的选题,学生一定要结合自己的就业目标,进一步提高毕业论文的实际价值。
三、结语
综上所述,当前本科毕业生毕业设计(论文)的选题过程中存在诸多的问题,比如选题空洞、立意缺乏创新、不具有实际效用价值等。相关指导教师和学院需要意识到这些问题,建立完善的选题质量审查制度,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选题的质量和设计(论文)的整体质量。
参考文献:
[1]钱玉宝.关于提高本科毕业设计(论文)写作质量浅议[J].长江大学学报(自然版),2011,8(10).
[2]张丽丽.提高本科毕业设计(论文)质量的探索与实践[J].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13,29(2).
[3]吕雅丽,徐燕文,王昂等.关于计算机专业本科毕业设计(论文)选题的探讨[J].电子商务,2016(8).
[4]徐健.本科毕业设计(论文)管理和质量监控的研究――以河北科技师范学院为例[J].才智,2012(4).
目前,高校本科毕业论文质量管理工作依然面临着较多的问题。由于各种主客观因素的作用,这些问题逐渐呈现出互相浸透影响、愈发密切相关的发展态势。
(一)学生层面上。一方面,学生态度不够认真,论文写作投入不深。就当前的本科教学过程中的实际情况而言,部分本科生并没有高度重视或充分意识到,“毕业论文的目的不仅是检验学生掌握知识的程度,还旨在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是大学生从事科学研究的初步尝试”[1]。由此而出现的现象有:对待学校的论文写作规定及指导教师的论文修改意见敷衍了事,有的甚至不按格式要求写作和基本不作修改;东拼西凑,不论出处不看来源,在网上搜罗出相关文字内容就直接拼凑成文;平时基本不主动和指导教师联系,更有甚者,从头到尾都避开指导教师的多方联系,只在最后答辩的前夕才和指导教师碰面;较多学生在论文写作期间并不留在学校,而是在校外寻找就业工作岗位或实习岗位,重心并没有放在毕业论文写作上,只寄希望在答辩之前返校突击完成。另一方面,学生自身专业基础不牢,科研素养不够。部分本科学生在大学期间并没有认真学习,反倒是将较多的时间花在网络游戏、谈恋爱等等之上。甚至有的同学习惯性地逃课、旷课,到了期末考试时期就突击复习,认为所学课程只要达到及格即可。而恰恰有别于高中时期的传统教育方式,大学中的学习更需要本科学生主动探索专业性、积极拓宽知识面。只有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坚持专业探索和寻求教师帮助,才能夯实自身的专业基础,同时不断提高个人的科研素养。正是本科期间不甚牢固的专业基础知识及不够深化的科研素养,造成学生在毕业论文的写作中出现语句不通、格式错误、专业术语不对、论文研究面宽而泛等等基本性问题,从而导致论文质量很难得到保证。
(二)教师层面上。本科学生的毕业论文写作质量如何,是与教师的指导程度密不可分的。现在高校本科毕业论文质量之所以一直得不到较大的提升,这其中,论文指导教师层面上所出现的问题是值得我们去深思的。第一,教师指导的毕业学生人数超负荷。在较多的高校中,作为毕业论文的写作指导者,有很大一部分的教师承担着超负荷的毕业生论文指导工作,即使再勤奋再负责的老师,在精力和时间上也是捉襟见肘的。例如,有些高校的毕业论文指导教师所带的毕业生人数达到20多位,基本上不可能对每位毕业生的毕业论文都进行精心的指导。造成这种毕业论文超负荷指导的原因主要有两大类。一是学校院系里本来就师生比例失衡,导致毕业时每位教师必须指导较多甚至严重超负荷的学生论文;二是有些教师为了完成课时量,争着抢着要带更多的毕业学生,但实际上确定下来后,又根本没有那么多的精力和时间去一一指导。第二,教师本身的科研教学任务繁重。在高校中,很大一部分教师都承担着较为繁重的科研任务和教学任务,尤其是科研任务。许多学校对教师的各方面评定都是依据其申报和完成的科研项目来进行的,由此导致高校教师自身也非常重视科研项目的相关工作,有的甚至将其看重于教学任务之上。于是,面对着本科学生毕业论文的指导工作,部分教师在承担着繁重科研和其他教学任务的同时,并不能做到很好的具体指导。第三,教师对本科学生毕业论文的不重视。现今,在部分高校的少数教师中存在有这样的观念,即本科学生的毕业论文只是走个形式,并不指望其真的能够写出具备一定专业水准的精品,所以只需要简单指导一下,能够马马虎虎通过答辩就行。“也有些教师认为,本科生的就业形势严峻,让他们安下心来写论文是不太可能的。因此,在论文指导中,教师对学生的论文没有进行严格的审阅与修改”[2]。如此等等,教师对本科学生毕业论文的不重视,直接导致学生自己在论文写作上的放松和懈怠,有的学生甚至更加觉得毕业论文的写作是一件没有多大利害关系的事情,随便糊弄一下就行,反正在答辩时指导教师最终都会帮忙通过的。
(三)学校层面上。本科学生在毕业阶段一般都面临着两件大事,一是完成毕业论文写作和最终答辩,二是外出毕业实习解决自身就业。本来这两件大事都是与学生切身利益休戚相关的重要环节,但在时间安排上,往往二者都是重合的,以至于学生很难在外出实习的情况下进行高质量的毕业论文写作。迫于高校就业率的统计压力,部分学校会在教学安排上为学生的毕业实习开绿灯,有的甚至要求毕业论文指导教师负责自己所带毕业生的就业催促工作,导致上至指导教师下至学生自己都产生了这样一个错觉:解决就业更加重要,毕业论文只要不是太差,学校一般都会让通过的。另一方面,学校在本科学生毕业论文质量管理工作上缺乏有效的监督机制。基本上,高校都会制定有关本科毕业论文的管理规定或细则,用以对本科学生的论文写作进行小到格式字体、大到版权原创的各方面约束。但在实际的操作当中,学校自身又对这些毕业论文管理规定或细则的具体执行缺乏强力有效的监督机制,以至于当学生毕业论文出现质量问题时,并不能准确地界定是指导教师没有悉心指导,还是学生自己敷衍了事,由此而导致的本科毕业论文蒙混过关,甚至当问题解决不了时还会出现师生互相推诿责任的负面情况。
二、高校本科毕业论文质量管理的对策
高校本科毕业论文质量管理工作上所出现的问题,应该充分引起学校、教师、学生这三大主体的关注与重视。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来提高高校本科毕业论文质量管理效果。
(一)提高本科学生对毕业论文重要性、严肃性的认识,增强其科研素质。目前来说,通过多种途径提高本科学生对毕业论文重要性、严肃性的认识,已经成为高校毕业论文质量管理的重要环节。要让学生端正态度,严格按照要求,积极与指导教师沟通,认真写作和修改毕业论文。同时,本科毕业论文写作“是具有系统性、复杂性的认知与实践过程,应当就这些过程增设研究与写作课程或专题讲座以进行专门的学习与训练”[3],以此提高学生们的科研素质,逐渐培养其科学正确的研究习惯。
(二)增强毕业论文指导教师的责任意识,合理分配其指导精力。通过建立专门针对毕业论文指导教师的奖惩机制,从制度规范上提高毕业论文指导教师的责任意识,使其能够认真负责地对待每位学生的毕业论文作品,定期与学生见面交流,通过提出修改意见等,不断督促学生提高论文质量。同时,也需要通过控制论文指导教师所带的学生数、减轻教师平时的科研压力、改革教学任务量等方式,合理分配教师的指导精力与时间,提高其毕业论文指导质量。
(三)创新高校的培养模式,规范完善论文质量管理的监督机制。在提高本科毕业论文质量管理上,高校应该从创新自身的培养模式开始,“应该有一个通盘的安排,这个安排要贯穿于学生本科学习的整个过程。各个专业可以结合本专业的特点,把学术素养的培养与教师的教学过程以及学生的学习过程结合起来,渗透于学生四年的整个学习过程之中”。同时,学校应规范完善论文质量管理的监督机制,真正明确在本科毕业论文质量管理过程中各个部门、指导教师、学生等各方的职责与权利,让相关的规定或细则能够在实际操作中落到实处。
三、结语
对高校来说,“毕业论文是大学本科实践教学的重要环节,是培养人才的一个重要阶段和过程,是对学生学习成果的综合检阅和掌握知识程度的总结,是对学生查阅文献、科研、独立工作等方面能力的考查,也是学生最初科研工作的尝试”。同时,也是对高校自身教学水平的直观体现。所以,对本科毕业论文质量的管理工作意义重大,疏忽不得。本文希望通过以上的分析和建议,能够为不断提高高校本科毕业论文质量管理效果贡献力量。
作者:刘语涵 单位:南京中医药大学卫生经济管理学院
参考文献:
[1]杨文超.本科论文教学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研究[J].高等教育研究,2009,3:48
高校本科生毕业论文问题对策一、毕业论文存在的主要管理问题
(一)学校的管理问题
由于高校现在的论文是和相关的经费挂钩的,因此很大程度上,经费的充足与否直接决定了论文质量的高低。所以第一个原因应该是经费投入不足的问题。当前许多高校并没有足够的经费用于毕业论文课题研究,导师没有相应的课题和经费就无法保障其对指导学生进行毕业论文研究的能动性。例如,有的毕业论文需要许多文献数据作支撑、需要相关的实验仪器作保障,但是由于经费问题,这些有价值的毕业论文课题研究就无法进行。第二,是论文指导资源不足的问题。由于高校扩招,导致目前毕业人数急剧增加,毕业论文的指导需求也大幅提升,然而高校自身的论文指导资源,包括指导教师资源、图书馆资源、相应的实验设备资源等没有得到及时补充,导致了论文指导资源不足的问题。论文指导资源不足导致本科生的毕业论文出现了许多问题,如质量问题、规范问题等,有时一个论文指导老师甚至要指导超过十个毕业生,毕业论文无法进行全面有效的指导,论文质量下降在所难免。而理工类的毕业论文需要进行实验,实验设备资源也严重缺乏,毕业生无法及时得到有效准确的实验数据,因此无法写出高水平的毕业论文。第三,毕业论文的评审也存在不可忽视的问题。毕业论文的评审当前存在许多形式化的问题,论文答辩大有走过场的趋势,毕业论文成绩没有进行有效的区分,答辩时间相对不足,评委有时无法充分阅读和理解学生的论文,提问没有抓住重点和核心。总之,当前的毕业论文评审的方法还需要进一步研究和规范,让评审更科学、合理而有效。第四,毕业论文管理的问题。毕业论文完成周期相对较长,学生的论文分组多,实验地点广,无法进行全面有效的过程监督和管控。并且由于不同的高校和学院由于管理资源不足等原因,对毕业论文的管理条例实行消极执行的态度。第五,毕业论文选题和撰写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毕业论文的选题是比较关键的地方,许多学生的毕业论文选题都是导师直接给定了,这样就导致无法有效调动学生写作论文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也有许多有研究价值的选题因为经费等原因而被放弃。撰写过程中,许都学生没有得到有效及时的规范指导,导致出现了许多撰写的规范问题。
(二)学生和导师对毕业论文的态度问题
第一,毕业生的态度问题。许多本科毕业生由于时间和精力有限对毕业论文没有足够的重视。由于毕业论文在大四完成,而大四又正处于本科生找工作的时期,因此,面对毕业论文的压力和就业压力,大多数本科生更倾向于先解决就业再考虑毕业论文的选择。因此毕业论文在选题以后,本科生大多采取消极应对的策略,将更多的精力投入到寻找工作当中。因此毕业论文与就业的时间冲突是一个不可忽视的客观因素,它很大程度上直接影响了毕业论文的质量。还有的学生即使找到了工作,也认为毕业论文是可有可无的,随便应付即可。学生对毕业论文的态度是影响毕业论文质量的直接因素。第二,导师的态度问题。许多导师由于种种客观因素的限制,对毕业论文的指导工作也没有做好。由于毕业论文指导老师同时肩负了指导毕业生的论文写作任务、自身的课题科研任务以及教学任务等,时间和精力严重不足,因而也无法对毕业生进行全面的论文指导。但是导师不应以此为借口,降低自己的责任心和论文指导工作要求,出现无计划指导、随意指导等低效指导问题,不能对学生的毕业论文提出建设性的修改意见和建议。
二、提高毕业论文质量的对策
(一)学校管理部门方面
第一,完善毕业论文工作管理和监督制度。毕业论文的管理规章制度需要进行不断的完善,如组织领导制度、论文导师指导制度、毕业论文监督和管控制度、毕业论文答辩以及评审制度等,要让毕业论文得到有效的管理,程序化和规范化运作,管理要职责明确,科学而有效。如完善毕业论文的监督制度,选题和开题实行双向选择和讨论制度,论文撰写要实行中期检查,成绩评定要有科学规范的指标体系,论文答辩要有合理的程序等。毕业论文实行前期、中期以及后期的动态监督管理制度,保障毕业论文管理的高效性。第二,加强毕业论文选题和撰写的过程监督。为了提高导师的作用和学生的积极性,选题和撰写过程中应建立导师和学生之间的双向选择的教师责任制度,而选题时间最好提前至大四上学期,导师提出一个总体的选题方向、课题题目和相应的写作要求,然后由学生自主选择导师和课题,师生共同制定最终的写作课题。学院最好能建立专门的毕业论文指导教研室,为导师指导学生提供适当的空间,保障导师同学生之间的联系常态化和固定化,提高教研室的利用效率及其对学生论文写作的控制作用。为了保障指导效果,应给指导老师提出具体的指导次数指标,同时要建立新老指导教师相结合的论文指导小组,进行优势互补。论文评价也最好采用模糊评价系统,增加毕业论文答辩透明度和公正性,消除评审者的主观因素,增加评审结果的客观性。同时也侧重毕业论文的过程管理评审,将毕业论文的过程纳入最终论文的考核指标。第三,加快毕业论文配套设施建设。毕业论文质量的提高需要相应的毕业论文配套设施做保障。学校应及时增加、更换和升级校内的实验设备,加强图书馆资源的建设,引进现代化的实验器材,引进先进的论文写作管理经验,建设一流的论文指导教师队伍等,尽量满足毕业论文的指导资源需求。第四,解决经费问题。学校应加大对毕业论文的经费投入,如提升毕业论文指导老师的指导补贴,增设优质毕业论文奖金等,提升论文指导老师的积极性以及本科毕业学生的论文创作动力。
(二)提高导师的能动性
毕业论文的指导教师是影响本科毕业生的毕业论文质量的主导性因素,指导教师的论文写作水平、知识储备、经验技巧以及责任态度等直接影响着其指导的学生毕业论文的质量。因而高等院校应致力于提升毕业论文指导教师的指导能力和指导责任意识。高校应把毕业论文指导工作纳入一般的高校教师的科研任务体系中,尽可能减少教师的教学任务、科研任务同论文指导任务的冲突,给予教师足够的时间和精力完成论文指导工作。同时提高论文指导工作的相关工作津贴,客观上激发指导教师的论文指导工作积极性。
【关键词】教学型高校 毕业设计(论文) 多元化
毕业设计(论文)的重要地位
本科毕业设计(论文)是教学计划中的关键性实践教学环节,是培养学生综合运用专业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主要途径,是培养学生学以致用的学风和实践创新意识的有效手段,是训练学生掌握专业技能,初步形成规范工作习惯的重要演练,是对学生本科阶段学习、研究和实践等多方面综合能力的全面检测和认定,是学生毕业与学位资格认定的重要依据。毕业设计(论文)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高校的人才培养质量。
毕业设计(论文)现状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和产业升级,经济社会发展和教育教学改革对高校的人才培养提出新的要求,本科毕业设计(论文)作为本科阶段最重要的综合性实践教学环节是促进教育教学改革和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途径。然而,从目前各高校本科毕业设计(论文)的整体状况来看,毕业设计(论文)质量明显下滑,普遍存在着选题不当、内容重复、理论与实际脱节、形式不规范以及学术剽窃等问题。分析和解决这些问题,是提高本科毕业设计(论文)质量的根本,对提高本科教育质量、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毕业设计(论文)质量下降的原因
1.学生的因素
高校扩招后入学门槛逐年降低,尤其是为数众多的地方院校,生源质量明显下滑,学生学习基础和学习习惯相对较差,如果在大学期间学习不努力,则在毕业设计(论文)中难有好的发挥和表现。其次,由于近年来毕业生就业压力越来越大,毕业设计(论文)一般又安排在毕业前夕,在面临应聘、考研、公务员考试等各种因素干扰和影响下,学生很难将思想和精力投入到论文上。另外,近年来论文现象泛滥;来自网络的资料和文献获取便捷,使拼凑论文变得容易。
2.指导老师的因素
对于地方教学型高校,专业教师相对较少,安排指导的学生较多,加之教师自身又有科研任务,很难在论文指导上投入足够的精力和时间,很难对指导的论文进行深入研究和仔细审阅,因此不能针对性提出指导意见。另外,近年来在毕业设计(论文)指导过程中,教师和学生普遍使用手机和邮件进行沟通,方便的同时却也使教师指导学生的效果受到很大限制。
3.毕业设计(论文)组织和管理的因素
选题是毕业设计(论文)工作的第一步,直接影响到毕业设计(论文)的最终完成质量,这一阶段的工作通常是先由教师进行课题申报,课题在学院审核后,最后由学生选择。教学型高校本科生数量一般较多,按照通行的一人一题的要求进行课题申报和选题,就容易出现题目重复(大同小异)或题目不适当,从而限制毕业设计(论文)的完成质量。
目前各学校毕业论文选题时普遍采用双向盲选的方式,但是考虑到毕业论文环节工作量因素,很多学校还是按照教师的教研室(系)归属和职称等情况,设置教师指导的学生数量,某些情况下还会指定学生进行选题,因此导致一部分教师所指导的论文和其专业并不匹配,导致教师在实际指导过程中,只能帮助学生把握论文的一般形式和逻辑结构,很难提出对论文研究真正有价值的指导意见。
通行的毕业论文组织管理和质量监控重形式轻内容,主要表现为毕业论文一般规定必须按照统一的时间安排来进行,并且各个阶段都要求指导教师和学生填写规范的制式表格,固定化、程式化的管理流程和规范一定程度上有助于监控毕业设计(论文)的质量和进度,但是在实际运行过程中,统一的进度安排使组织管理工作高度集中,各级教学部门通常只注重毕业设计(论文)流程和规范的形式审核,疏于内容审核,另外单一和固定的过程管理也限制了指导教师和学生在毕业设计(论文)工作安排上的灵活性,而且填写各种表格本身会耗费相当的时间,指导教师和学生皆有疲于应付之感,对论文写作产生了消极影响。综上所述,目前通行的毕业设计(论文)管理流程及规范,从课题申报、课题审核、资料收集、实验或调研、论文撰写、修改、定稿到论文的成绩评定,没有明确的评价标准与考核机制。
提高毕业设计(论文)质量的措施
1.毕业设计(论文)环节的时间适当前移
考虑到毕业设计(论文)的教学功能和性质,各高校通常将其安排在所有课程修完之后的第八学期,必然会和毕业生的生产实习、考研、应聘互相影响,如果将毕业设计(论文)工作开始的时间适当提前,即将选题、资料收集等前期准备工作在第七学期中期完成,在第七学期中后期完成论文开题,这样以来学生还可以在寒假期间继续撰写论文,到第八学期前半段完成毕业设计(论文)的主要工作。这样安排既不会影响学生在完成毕业设计(论文)时的知识储备要求,还可以将寒假的时间有效利用,从而有利于学生将足够的精力和时间投入到毕业设计(论文)。
科学的研究方法的选择是确保本科生毕业论文质量的重要前提。许多高校以教学为中心,科研特别是本科生的科研氛围不太浓,学生们常常不知道什么是科学的研究方法,不清楚不同研究方法的特色、差异及适用条件,更不熟悉这些方法的运用,这些问题的存在必然会影响毕业论文的整体质量。现实中,由于科学研究方法的缺失、错用或乱用等导致相当数量毕业论文的结论难以成立。近年来许多学者对此也都有过深入的研究,浙江大学马庆国教授早就对管理科学研究方法给出了“标准化”建议。本文以河南工业大学市场营销专业本科2012-2014届598篇有效毕业论文为研究样本,分析这些论文所使用的研究方法情况,探讨其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建议。
1.研究背景
河南工业大学市场营销专业发展迅速,毕业生数量增长很快。现有的市场营销专业学生类型繁多,主要包括管理学院双学位市场营销专业学生、旅游管理专业学生,以及国际学院市场营销专业学生和国际学院国际市场营销专业学生等多个层次。2010届毕业生183人,2011届毕业生130人,2012届毕业生234人,2013届毕业生212人,2014届毕业生211人,2015届毕业生219人。六届合计1189人。由于学生人数众多,指导教师只有23人(含3名双肩挑人员,还有一些教师出国深造、外出学习),教师年人均指导学生8.62人,论文指导的工作量较重。由于毕业生在毕业前忙于找工作、考研、考公务员、考会计证、考驾照等社会活动,大多心神不宁,难以全副身心投入到毕业论文的写作中,更遑论选择恰当的研究方法了。到来年春天,只有短短八周时间,要写出高质量的毕业论文,十分困难的。
什么是科学的研究方法?市场营销专业本科毕业论文应该选择哪些科学的研究方法?这些方法各有什么特色和适用条件?本文通过对河南工业大学市场营销专业本科2012-2014届598篇有效毕业论文所使用研究方法的实证分析,试图发现其中的问题,分析造成这些问题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建议。
2.研究方法和目标
在河南工业大学市场营销专业本科2010-2015届1189名毕业生中,由于部分同学毕业论文的电子档案未能找到或者不全,本文只找到598篇资料齐全的毕业论文。因此本文只对这598篇有效论文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从不同研究方法的使用频率中,试图发现毕业生选择不同研究方法的差异,分析造成这些差异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二、研究基础
1.科学研究方法的分类
在具体实证分析之前,本文先确定本科毕业论文有哪些科学的研究方法。在“中国知网”输入“毕业论文研究方法”等关键词,获取相关文献20余篇。删除一些级别不高、不太相关的文献,余下有近10篇重要论文(见文后参考文献)。在这些论文中,浙江大学马庆国教授在《管理世界》杂志发表的论文《管理科学研究方法与学位论文评判标准》最为经典。虽然该文主要是针对管理类(博士)研究生学位论文谈研究方法的,但其基点高、立论准,能够为本文研究提供重要的理论指导。
马庆国(2004)认为,从内部理性(logos,人的思维、推理、分析)和现实世界的关系来看,主要研究方法可以分为如下四个大类别(称为四类研究方式):从理论到理论的方式、数理分析为核心的演绎方式、实证研究方式和实验研究方式。“从理论到理论的方式”和“数理分析的方式”本质上是演绎式的。在管理科学中,一时还找不到“从理论到理论”的事例。以数理分析为核心的演绎方式,是理论经济学研究的主要方式。实证研究方式,即从现实出发,通过调查,获取数据,通过以统计分析为主的对数据资料的分析,研究变量之间的关系,得出被研究对象的演变规律,或者相应的结论、理论。这是管理科学的主流研究方法,是国际通用的研究方法,也是相关结论被承认的基础,是研究论文的通用语言。这也是学位论文所要使用的主流研究方法。实验研究方式,也就是从现实世界中,提炼前提,用实验方法研究变量间关系,特别是因果关系的研究方式,也是管理科学研究的主流研究方式之一。它突出的是管理科学结论的可重复性。
欧阳桃花(2004)提出,社会科学的研究方法有很多种,比如文献研究法、历史研究法、统计分析法、实验法、案例研究法等。
李仁意(2010)将国外营销研究方法分为假设法、实验法和模型分析法。国内营销研究方法分为分析法、调查研究法和评估法。
经过小组研讨并请教相关专家,本文将河南工业大学市场营销专业本科毕业论文所采用的研究方法划分为5大类:描述性研究法、定性分析法(参与观察法、访谈法、对比法)、定量分析法(实验法、调查法、实证法)、案例分析法(兼具定性和定量研究特色)、研究方法不明。
2.主要研究方法的特征
根据百度百科的介绍,上述研究方法的概念和特征如下:
(1)描述性研究法
描述性研究法是一种简单的研究方法,它将已有的现象、规律和理论通过自己的理解和验证,给予叙述并解释出来。它是对各种理论的一般叙述,更多的是解释别人的论证,但在科学研究中是必不可少的。它能定向地提出问题,揭示弊端,描述现象,介绍经验,它有利于普及工作,它的实例很多,有带揭示性的多种情况的调查;有对实际问题的说明;也有对某些现状的看法等。
(2)定性分析法
定性分析法就是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分析。具体地说是运用归纳和演绎、分析与综合以及抽象与概括等方法,对获得的各种材料进行思维加工,从而能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达到认识事物本质、揭示内在规律。
参与式观察研究,是指研究者直接参加到所观察的对象的群体和活动中去,不暴露研究者真正的身份,在参与活动中进行隐蔽性研究观察。其优点是:不破坏和影响观察对象的原有结构和内部关系,因而能够获得有关较深层的结构和关系的材料。其缺点是:由于研究者主观因素的影响,处理不当易影响观察的客观性。
访谈法(interview)又称晤谈法,是指通过访员和受访人面对面地交谈来了解受访人的心理和行为的心理学基本研究方法。因研究问题的性质、目的或对象的不同,访谈法具有不同的形式。根据访谈进程的标准化程度,可将它分为结构型访谈和非结构型访谈。访谈法运用面广,能够简单而叙述地收集多方面的工作分析资料,因而深受人们的青睐。
对比研究法,作为几个基本的科学探索方法之一,是把一组具有一定相似因素的不同性质物体或对象,安排在一起,进行对照比较:通过综合比较它们在构造方面的差异(因),在性质方面的不同(果),得出这种物体或对象某性质(果)是由什么、哪些因素(因)造成的。
(3)定量分析法
在科学研究中,通过定量分析法可以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以便更加科学地揭示规律,把握本质,理清关系,预测事物的发展趋势。
调查法是科学研究中最常用的方法之一。它是有目的、有计划、有系统地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现实状况或历史状况的材料的方法。调查方法是科学研究中常用的基本研究方法,它综合运用历史法、观察法等方法以及谈话、问卷、个案研究、测验等科学方式,对市场现象进行有计划的、周密的和系统的了解,并对调查搜集到的大量资料进行分析、综合、比较、归纳,从而为人们提供规律性的知识。
实验法是通过主动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联系的一种科研方法。其主要特点是:第一,主动变革性。观察与调查都是在不干预研究对象的前提下去认识研究对象,发现其中的问题。而实验却要求主动操纵实验条件,人为地改变对象的存在方式、变化过程,使它服从于科学认识的需要。第二,控制性。科学实验要求根据研究的需要,借助各种方法技术,减少或消除各种可能影响科学的无关因素的干扰,在简化、纯化的状态下认识研究对象。第三,因果性。实验以发现、确认事物之间的因果联系的有效工具和必要途径。
实证研究法是科学实践研究的一种特殊形式。其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利用科学仪器和设备,在自然条件下,通过有目的有步骤地操纵,根据观察、记录、测定与此相伴随的现象的变化来确定条件与现象之间的因果关系的活动。主要目的在于说明各种自变量与某一个因变量的关系。
(4)案例研究法
案例研究法是结合市场实际,以典型案例为素材,并通过具体分析、解剖,促使人们进入特定的营销情景和营销过程,建立真实的营销感受和寻求解决营销问题的方案。
三、实证分析
1.统计结果
本文主要对河南工业大学市场营销专业本科2012-2014届598篇有效毕业论文所使用研究方法的频率进行统计,以反映大学生使用不同研究方法的选择差异(见表1) 。
本文发现,案例分析法是市场营销专业本科毕业论文首先的研究方法,占一半以上。其次是定量分析方法,达到四分之一。排名第三的是描述性研究方法,不足一成。定性分析排名第四,不足4%。研究方法不明的毕业论文将近一成。在定性研究方法中,应用最多的是访谈法,其次是对比法。在定量分析方法中,应用最多的方法是实证研究方法,其次是调查法,运用最少的方法是实验法。
表1 2012-2014届毕业论文研究方法使用情况
研究方法 使用数量/百分比
描述性研究方法 37/6.19
定性分析法 对比法 7/1.17 20/3.34
参与观察法 0/0
访谈法 13/2.17
定量分析法 调查法 74/12.37 152/25.42
实验法 1/0.17
实证研究法 77/12.88
案例分析法 336/56.19
研究方法不明 53/8.86
合计 598/100
2.运用不同研究方法的原因分析
案例研究方法,即运用大学生身边、所处城市或地区、亲友所在的企业或行业的具体案例,去印证某一营销理论或策略,这对市场营销专业的大学生来说,并不是什么难事。在大二、大三的专业基础课、专业必修课和专业选修课学习中,类似的训练已在开展,只是规模小些。这也是一半以上的大学生选择此种研究方法的重要原因。
在学位论文中使用调查法、实证研究方法和实验法等定量研究方法是科学研究的一个方向。本次调查显示有四分之一的毕业论文选择这类研究方法,这说明相当部分高校已经将“科学研究方法”当作“毕业论文写作”课程的重要内容,也说明相当部分大学生已经较为熟练地使用了这类研究方法。这中间,选择调查法和实证研究的比例大抵相当。而选择实验方法进行毕业论文写作的比例甚少,说明高校在这方面的教学和训练不足。
描述性研究方法,亦即仅仅使用基本的经济管理理论,进行逻辑推理。具有一定难度,对于逻辑推理程度不强的学生来说,选择这种方法的可能性较小。使用这种方法需要一定的理论积淀,需要长期的理论关注,更需要抽象的逻辑思维能力,这些并非短期内能够养成。在具体运作时也有一定的操作难度,本科生较难掌握。
在定性研究中,大学生较多地选择了访谈法和对比研究法,没有人选择参与观察的研究方法。
访谈法要求大学生与相关企业和行业人士就某一个营销问题进行深度访谈和交流,这种研究方法对于一些演讲能力强,与人交流畅通的大学生来说,不是什么难事。但应该承认,仍有部分市场营销专业的学生,与人交流的能力较弱,特别是与企业和行业高层,就一个专业问题进行深度交流的能力较弱,这也是这些学生没有选择这种研究方法的重要原因。
做对比性研究,需要依靠科学的指导,精细的规划,才能得出有说服力的结论。如果仅仅做表面的比照,没有深入到问题的实质,就难以得出创新性的结论。大学生在这方面还是需要训练的,并非一朝一夕能够实现。
参与观察的研究方法,看似简单,容易操作。但它需要一定的设施设备,还需要与被观察对象的深度沟通,赢得他们的信任,并与他们较长时间的相处。这对于处于毕业季、人心惶惶、涉世未深的大学生来说,操作起来就较为困难。
值得注意的是,近一成的毕业论文研究方法不明。也就是说,从网上拼凑一些资料,没有做深入的鉴别,没有做深入的分析,就得出一些看似“合理的”结论,仍是一部分大学生撰写毕业论文的广场做法。如果毕业论文体现不出“论”,说服力也就大打折扣。态度不端正是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学校相关部门把关不严也会助长这种风气。
四、结论与建议
1.结论
案例研究法、定量研究中的实证研究法和调查法是市场营销专业本科毕业论文中较多使用的方法,而描述性研究方法、定性研究中的访谈法、对比研究法和参与观察法,定量研究中的实验法在毕业论文的写作中较少使用。
造成市场营销专业本科毕业论文不同研究方法使用差异的原因,一方面是与不同研究方法的特点、条件和难易程度有关的,另一方面是与当前高校对本科生科研的重视程度、本科生的科研氛围有关的。还有一个重要的因素是与大学生对待撰写毕业论文的态度和投入程度有关的。
2.建议
(1)进一步营造高校本科生科研氛围
本科生是高校的主体。本科生科研是高校科研工作的基石。具备了良好科研能力的本科生是更高层人才的前提。高校要加强对本科生科研氛围的营造,鼓励学术研究,讲究大胆创新。特别是要把“毕业论文写作”当成一门必修课,在大二下学期,或大三上学期开设。尽量让每一个本科生都懂得如何撰写学术论文。同时,要严把毕业论文的质量关,不让学生浑水摸鱼。要降低毕业论文的过关率,迫使学生高度重视毕业论文的写作。把毕业论文撰写当成本科生毕业前的一项重要业务活动来看待,与学分挂钩,与学位挂钩,与毕业证挂钩。
一、国内研究现状本科毕业设计规范化的科学管理
对于本科毕业生的成长成才至关重要,同时它也关系到高校的学生培养质量和在社会中的名誉、影响。因此,针对上述毕业设计中出现的突出问题,各高校都在探讨如何提高本科毕业设计质量,也开展了大量的研究工作。下文阐述了国内各高校在提高本科毕业设计方面的研究成果。北京科技大学于晓红教授认为毕业设计的质量是高等院校深化教学改革、提高整体教学质量的重要方面,建立完善的保障体系,进行有效的质量监控,是提高毕业设计质量的有力保证。他从实施以人为本的选题方式、强有力的师资保障、监督检查机制和科学客观评价体系等方面,论述了毕业设计质量监控和保障体系的基本构成。重庆大学毛小庆阐述了毕业设计的重要性与必要性,结合重庆大学的实际,分析和总结了毕业设计的现状与存在的问题,从科学选题、加强指导教师队伍建设、因材施教、开拓毕业设计新途径、完善毕业设计过程、保证毕业设计答辩质量等方面提出了改进毕业设计工作的措施。扬州大学戴隆超老师就目前本科毕业设计中存在的问题,总结了影响毕业设计质量的各个因素,从而提出切实可行的改革思路和方法,并进一步指出了改善措施。天津大学、电子科技大学、武汉理工大学、中国石油大学郑州大学等重点大学都针对目前工科本科毕业设计存在的问题,结合本专业实际情况,就如何提高工科毕业设计质量进行了探讨。另外,很多以教学为主的学校也从不同方面开展了毕业设计研究工作。如盐城工学院刘必荣从基础知识掌握、就业、对毕业设计认识、选题、指导老师投入、开题、学生的创新意识薄弱等方面分析毕业设计存在的问题,结合机械工程类的毕业设计现状,提出从基础知识掌握、就业、对毕业设计认识、选题、指导老师投入、开题、学生的创新意识薄弱等方面分析毕业设计存在的问题,结合机械工程类的毕业设计现状,提出根据培养目标,实行科学化选题;建立规范的质量监控机制;加大毕业设计的指导力度、指导深度等有效措施来提高毕业设计质量。还有南阳理工学院庞兴华、常州工学院吴强、合肥学院谷曼也提出了很多本科毕业设计提高对策和方案。从省内、国内的研究现状可以看出,很多高校都把提交本科毕业设计质量作为重要课题来研究,并结合各自校内实际情况,提出了各种解决措施;但同样可以看出每个高校采取的措施都有自己的特点。因此申请人认为这些经验只能借鉴,不能照搬,要立足本校实际,结合本校定位、生源质量、培养目标、师资力量、师生比例等现实情况,提出切实能提高我校本科生毕业设计质量的措施和途径。
二、提高毕业设计质量的工作思路
首先,由于各高校本科毕业设计工作的特殊性,必须总结往年毕业设计存在的主要问题。通过问卷调查、统计研究等手段,总结出教师、学生对待毕业设计的态度,及对毕业设计质量的影响。通过统计分析,归纳总结出本科生毕业设计中存在的问题。其次,提出切实可行的提高毕业设计质量的应对措施。针对毕业设计中存在的问题,加以分析,提出符合学校实际的相应措施来提高毕业设计质量,并在新的一届本科毕业设计中进行运用。探索面向“培优”的毕业设计培养模式及团队指导模式。有目的、有针对性地进行基本知识、基本技能、拔高技能等训练,参加教师科研项目,提高实践能力。而且可以根据课题性质组织3~5名教师进行联合指导,充分发挥各自优势,提高指导效率和知识利用率。根据上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提升加强等流程,总结一整套用于毕业设计的工作方案和监控机制。另外,实行毕业设计开题准入制度,从源头杜绝学生敷衍、应付心理,对于没有达到毕业设计开题要求及不具备完成毕业设计的学生,提前进行预警。后续的每周指导、中期检查直至毕业设计完成等各个环节进行全方位的监控,中间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后,及时反馈、整改,绝不能出现等到该答辩时才发现某个学生不能通过的情况。毕业设计是本科生在校期间的一个综合性的实践教学环节,是本科生培养过程中一个重要阶段,毕业设计的质量直接关系到本科生培养的质量。本文分析了本科毕业设计中存在的普遍性问题,如指导教师精力不足、学生态度上的不重视、校院管理方面的不严格等。总结了国内外重点院校及教学类的本科院校在毕业设计方面开展的研究工作,最后提出了提高本科毕业设计质量的工作思路。
作者:杨海峰刘同冈单位:中国矿业大学
1.1金融专业毕业实习方式
从东方科技学院金融学专业的招生情况看,2002-2013年金融学专业每年的招生人数都在200人左右,近几年随着金融专业的持续热门,东方科技学院金融专业的招生规模持续增长,因招生规模较大,学院虽然可为部分学生推荐毕业实习单位,但无法为全部毕业生安排毕业实习单位。因此,湖南农业大学东方科技学院从2002年招生开始就采用毕业生“自择实习岗位”的实习模式。
1.2金融专业毕业实习效果
总体来说,东方科技学院金融专业毕业生的毕业实习效果不错,为将来就业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同时,一些同学还将毕业实习中的一些知识与其毕业论文写作相结合起来,较好地将理论联系实际。但从毕业生所写的毕业实习报告可看出,毕业实习效果还有待进一步提高。从毕业实习报告中主要反映出以下一些现象:
第一,毕业实习报告抄袭现象普遍。
因毕业实习安排在第八学期,造成毕业实习与考研学生复试的时间冲突,使得这部分学生不能很好地进行实习,但为了交毕业实习报告,在没有认真实习或根本没实习的情况下,随便到网上摘抄一些毕业实习报告,提交上来的毕业实习报告甚至出现一模一样的报告,只改了个名字或实习地点。
第二,毕业实习内容与专业完全没关系。
当前,金融学专业实习生往往较难找到与自己所学专业完全一致的实习岗位,再加上我国金融机构数量有限,并且大多数金融机构比如银行等,由于自身行业特性的限制,一般不会安排实习生进入核心部门实习。因此,一些毕业生找不到金融机构实习,就随便找一些单位或公司实习,甚至有学生到养殖企业去实习,与其专业完全不相关。
第三,毕业实习流于形式。
因各种原因,一些学生甚至没有到金融机构实习,往往是学生自己有亲戚或朋友在相关金融机构,就由其帮忙写个实习评语,盖个金融机构公章,毕业实习也就往往流于形式,无益于促进学生实践操作能力的提高。
2金融专业毕业实习存在的问题
2.1毕业实习方式单一
现行东方科技学院金融学专业毕业生实习方式主要是“自择实习岗位”的方式,而“校外集中实习”、“委托承包”实习等方式较少。这就造成一些毕业生家里有资源的就可以较为容易找到相关金融机构实习,而一些没有资源的毕业生则比较难找到相关金融机构实习,随便找家单位实习,或根本就不参加实习,从而造成毕业实习效果低下。
2.2毕业实习期限安排不合理
如前所述,本科毕业实习期间多数存在实习与上课、考研、考公务员及找工作相冲突的现象。许多学生在毕业实习期间离校找工作,或者把大部分精力用在考研、考公务员等事情上。有的学生虽然参与了实习,但看到其他没有实习的同学,也慢慢产生了消极情绪,经常会找借口不去参加实习,最终导致毕业实习流于形式。另外,由于毕业实习安排在最后一个学期,学生提交实习报告也是应付老师,老师碍于学生要毕业,有时不管其实习报告质量如何(严重抄袭除外),都给“及格”以上的成绩,对一些认真实习并提交优质实习报告的学生不公平。
2.3毕业实习管理考核机制存在缺陷
学校对学生实习目标和任务的管理比较模糊,对实习内容的考核缺乏严格的标准。虽然在毕业实习管理办法中对老师和学生在实习期间应履行的职责都做了相关规定,但这些规定往往流于形式,没有具体的、量化的指标,对学生没有约束力。目前对毕业实习的考核首要标准是实习鉴定表是否有实习单位的公章和学生所提交的实习报告,对学生形成综合成绩。而对学生的日常实习表现没有体现在实习成绩中,这样给一些根本没有参加实习的学生提供了造假的可能。有的学生随便找个单位盖上公章、拼凑实习报告,最后形成一种不公平的现象:造假学生比那些踏踏实实实习的学生的成绩高。
3提高金融专业毕业实习效果的对策
3.1毕业实习方式多元化
金融专业毕业实习方式除了“自择实习岗位”方式外,还应增加“校外集中实习”、“委托承包”等方式。其中“校外集中实习”方式可以采取“校企合作”的方式进行。学院可以鼓励学生跟导师进行课题研究,在老师的带领下从事一些企业横向课题研究,让学生从一开始学生就对企业有所了解,并在学习专业课时,金融专业拿出2~3门课程进行改革,直接针对金融机构运营所需的知识进行讲授,甚至可以考虑请相关金融机构具有较高资质的人员走进课堂给学生上课,这样大大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在学生大学三年级时,学院组织学生到金融机构进行短期的毕业实习,使学生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这个阶段也是金融机构对学生进行初步考察阶段,有了前面的铺垫,学生毕业实习就不再困难。金融机构为了能从学生中发现人才,缩短由学生变成员工的周期和成本,往往会派专人对学生毕业实习进行指导、培训。毕业实习结束后,根据双向选择的原则,实习单位对学生择优录用,没被实习单位录用的学生,由于经过了较严格的实习锻炼,具有一定的生产实践经验,找工作也相对容易一些。
3.2毕业实习期可考虑前移
基于前述毕业实习期限安排不合理的问题,笔者建议可考虑将毕业实习前移,特别是在毕业实习时间安排上要进行重新设定。但是时间的安排并非易事。可考虑在毕业实习时机的选择上有所改变,找一个专业学习开始后的时段,既能够将所学的课堂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也可以帮助学生认知、检验所学,激发学生专业学习兴趣,提升专业学习信心,从而提高学生专业素质;既能够解决学生将来能做什么的迷茫,又可以帮助学生完善职业能力,从中发现自己欠缺什么、需要弥补什么,进而提升学生未来就业的竞争力。具体来看,毕业实习前移落实的最佳时期应是整个寒暑假期,时间不够则可以运用弹性的学分制优势适当延长参加实习年级的开学时间,名称可以改为“综合实习”。实习的最佳时段、时机应当选在专业基础课开始至最后一学期之前的“大三期间的寒假和大三结束后的暑假”2个假期。因为,只有专业课程开始了,才会促使学生有目的地思考自己将来往何处去,研究专业的哪个方向更适合自己,自己适合继续深造还是就业等问题。
3.3完善毕业实习管理考核机制